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共13篇)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 篇1
哲学是周国平的专长,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卢梭、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先哲圣贤仿佛都是周的好友,相聚在他的家中,谈古道今,谈笑风生。他的散文大都关乎哲学,有的内容尽管讨论的不是哲学问题,但也饱含哲理,将哲学沉淀为文章的底色。其中讨论最多的是诸如知识与智慧、生命与死亡、人生与自我、苦难与幸福之类的哲学命题。在《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中,周说:“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在他看来,哲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若干范畴和教条,而是关乎人的根本、探讨人生的永恒问题、并散发着永恒魅力的诗。在他的笔下,些小琐事能折射出宏大的人生主题,触目皆是的野花小草能生发出宇宙的浩瀚无垠。他探索人生之谜、追问生命的价值,关怀当前人们的精神境遇和精神状况。在当今这个日趋实利、物欲横流的时代,他的这种济世品质和人文情怀显得弥足珍贵。
谈论死亡是大部分人都避讳的问题,而他对死亡的探讨情有独钟,因为思考死对于生命是有价值的。《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对死亡思考的如此透彻,如此全面,如此真诚。文中在质疑了接受死亡的种种理由之后,他得出结论:“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进而能让人“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一切遭际”,“在必要的时候甘于退让和获得平静。”显然,作者并不是在这里悲观消极,而是为我们短暂的生命描摹出最后的底限,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的生命。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 篇2
关键词:周国平,哲学散文,艺术特色
1探究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周国平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实, 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 人生应该是有内容的、充实的人生。”于是, 他用文字记录了自己一段段人生经历。
周国平的散文中满溢着对生命的敬畏感, 他鼓励人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 要饱含热情地好好活着。他认为人生或许是徒劳的,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正因为这样,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时, 生命的悲欢离合, 借助周国平的哲学散文, 以妞妞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凄美娇艳的生命得以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痛苦, 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一种永恒的渴望。
周国平不过是用文学的方式在谈哲学,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 所表达的感悟仍是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哲学问题, 例如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和超越等等。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与哲学的关系, 这是周国平一生所追求的, 而生与死, 正是这两种思想的终极命题, 让周国平更加深刻地看到了人生和生命过程中的哲学意义。把情感升华至哲学的高度, 把哲学融入情感世界之中以文学散文的形式阐释出来, 如果用泡一壶茶来做比喻的话, 哲学散文是那沸腾的水, 其间所包含的思想就是那浓郁的茶香。这样的表现方式, 使得哲学思想增强了理趣, 哲学也将变的深入浅出, 人生的意义得到升华, 生命也因此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惜。
2生活化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书对改变读者的精神结构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不过, 使周国平的影响更为深远的, 是他以诗和哲理一样的文笔, 深入生活的哲理散文:充满了对生活的悲欢离合的哲学思考, 荡涤着人们的心灵。
我们只要留意那个时代处的周国平对哲学的认识, 我们就会发现周国平的哲学散文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特色——生活化。
“哲学的写作可以分为多种, 其中一种写作是学院式的, 喜欢资料的收集和堆砌。这里不需要感性语言和形象思维, 不需要与当下的结合, 而更在意哲学的历史性, 文章的抽象程度越高、术语的密度越大, 这个人的思想就越坚实和丰富。还有一种写作, 这种写作文风活泼, 并融入了鲜活的生活场景, 它常化艰深为平易, 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 发生得悄然而广泛”。
他的散文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 他的哲学散文是众多写作方式的融合与升华, 形成了他独特的写作特色, 他的哲学散文和纯学院不同, 更侧重于把哲学生活化或者应用化, 然而并不是刻意去生活化。他的哲学散文也包含了哲学学术, 因为哲学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整理的过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 也需要知识的搜集和整理, 但是哲学如果仅仅是以学术的方式出现, 这就是离开哲学的根本了, 所以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就采取另一种表达方式, 把哲学学术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脱离了哲学家和散文家的界限, 把对生活中的欢乐、痛苦、还有坚强和执着等等生活感悟通过哲学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周国平说:“研究哲学, 其实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对哲学有种领悟的能力, 没有领悟的能力也可以做学术, 但我可以肯定你不会有大成就;另外一个就是学者的功夫了。你首先要选择你的问题, 哲学的看法必须是以问题为主, 问题是核心, 你要找出哲学中什么问题是一个重要却多年来没能弄清楚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能让你产生兴趣, 然后你要发挥你作为学者的功夫, 把古今中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找出来, 去收集整理资料, 看看这个问题有哪几种论述方式, 然后你要进行比较, 得出自己的结论”。
不难发现, 周国平可以让他的哲学散文深入生活, 做到哲学的生活化, 和他亲身去收集哲学资料, 认真的学习, 刻苦的钻研, 系统的分析是分不开的。然而, 这些只是基本条件罢了, 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基本前提的基础上, 周国平在平时日常生活中, 对所遇到的人, 所碰见的事, 所观察到的现象, 所听到的话中, 都加入了哲学的思考, 透过现象, 认清事物、现象等等的本质, 并加以理论化的总结, 从而, 得到生活的真谛, 这些哲学认识都是和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3展现真性情
他的散文或平实或素雅或优美或哲理的文字中所透露出的个人的思维光辉的东西, 或者个人魅力, 让人着迷。特别是他在散文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可以说, 在人心灵最微妙的地方, 大都是注重性情的。不管你是有名的文人, 还是无名的老百姓。性情, 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情, 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性情, 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形象。
“我没有任何办法留住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我只能把它转换成所谓的文本, 用文本来证明我们曾经的拥有, 同时也证明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智性与情感生活, 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真性情的表露。这本自传包括两条主线, 一是智性生活, 一是情感生活, 二者大致体现了周国平的个性面貌, 也表现了作者的性情。
文人大都是性情中人, 周国平也不例外。做一个性情中人不难, 但做一个诚实的性情中人却很难。“我唯一可以自许的是, 我的态度是认真的, 我的确在认真地要求自己做到诚实, 我至少敢说, 在这个名人作秀成风的时代, 我没有作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 周国平先生, 作为一个清醒的学者, 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哲学家, 他不回避, 不隐藏, 而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 坦然用哲学散文这一形式记述着全部的经历。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我们的家庭关系, 从表面看是稳定的, 其实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因此, 多少对看起来情投意合的夫妇, 一时间离婚的传说满天飞, 可是不久, 当妻子讲起丈夫或丈夫谈起妻子时, 又变得那样柔情似水”。在周国平的文字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但由于周国平是客观地公正地看待这一切, 所以我们读到这些内容时, 感受到最多的是温情, 是默默的温情, 充满感激之情。
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 如爱情, 友谊, 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 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 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 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 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 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性情, 则是一个人的性格的外在表现。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 看重的是生活的意义、内心的感受, 这就叫“真性情”。不管是为人还是为文, 这都是他最看重的。穿梭于周国平语言与文字上, 在素面朝天的文字里面, 我们能缅怀到一些欢乐或疼痛, 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和收获, 我想这也只有周国平的真性情文字才能做到吧。
4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有着类似的观点:思想, 是具有“自我消费”性质的东西。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里, 哲学思想首先是他的爱好, 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学者周国平本人就是一本书, 那么他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就是周国平。几乎所有的思想家、哲学家, 开始都不是为了一定要弄出一个经天纬地的理论而进行研究的, 而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些生活或人生, 是缘于对思想和理论本身的兴趣和魅力, 而全身心投入到某个领域的。可以说, 人类历史上很多有价值的思想, 是思想家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尼采的《看哪这人》, 卢梭的《忏悔录》, 再到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 与其说是写给世人看的, 倒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文学艺术领域里有这样一句话:思想也是是自己的, 然后才可能是大众的。
哲学家和思想家, 并不一定都有系统的理论和著作, 甚至“不一定要拿出作品来,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和生命, 就是哲学本身”。
尼采就是一个典型, 他被许多人列为20世纪哲学巨匠之首, 可尼采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 他几乎没有一本专门的哲学著作, 其大量作品是一些警句、格言、随笔、杂感等, 可以说既无体系又无范畴,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理论形态作品的人, 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哲学家, 在20世纪, 可以说, 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要哲学流派, 跟尼采的名字没有关系;也可以说, 在20世纪, 几乎没有哪一个重要人文科学领域, 没有尼采思想的影响。
孔子, 一位影响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思想家。我们也找不到他的系统的哲学著作和理论文章, 几乎家喻户晓的《论语》, 还是其弟子们整理的一些他的“只言片语”和对话, 可是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力量和影响, 没有一部哲学书能与孔子的这些“只言片语”相比, 没有一位哲学家或思想家对人们的思想, 对一个国家甚至对世界的影响, 能超过孔子的。
在思想的自我消费、享受上, 周国平和希腊的尼采, 古代的孔子是一致的, 周国平的生活岁月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情, 这种性情本身就是哲学, 比那些所谓的貌似高深的哲学要深刻的多。他是站在上帝面前, 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的, 他那种“倒着活”的思想很让人震撼。
对于周国平哲学散文来说, 哲学思想永存, 精神不死, 思维比存在更长命!
5结语
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力求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沟壑填平”, 他推崇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哲学思想, 他的哲学散文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 而不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写文章的。同样, 周国平哲学散文中喜欢用日常的语汇表达哲学的体验, 在质朴的文字中传达深刻的哲理。他的哲学散文有别于其他学者散文, 很少独断的论证和说教, 有更多的质朴和思想, 更多的直觉和洞见。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 包含着生活化、展现真性情、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探源生命和人生真谛等独特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周国平.岁月与性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3]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 篇3
周国平/著 定价:29.80元
作家出版社 2012年6月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到今天,国家富强了,人们富裕了。但当我们忙忙碌碌了一天、一年以至几年坐下来小憩的时候,往往觉得金钱的富足并没有使我们过多的愉悦。究其原因或许是,作为有思想的人,在有物质享受的同时肯定会有对生活品位的追求,“文化”应该是很好的对象。本书以“人生感悟”“情感体验”“精神追求”及“文化品格”四辑收录作者散文精品八十多篇。
一句话点评:作者散文蕴涵并折射出一种内在精神,是一个有品位追求的人的文化读本。
《马克思的事业》
韩毓海/著 定价:39.00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本书作者在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与卢梭、黑格尔、康德等思想大师的渊源,并分析了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伟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创新性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年来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历程,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人类思想史上的核心地位,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伟大、鲜活的马克思。
全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观察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
书中雄辩地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马克思的方式”来思考和表述现实世界,中华文明正在找回它失落了百年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正在东方找回它曾经失落了的体制自觉,并提出:今天的中国引来了阅读和理解马克思的历史时刻。
一句话点评:本书既引用经典文献又大胆吸收最新学术成果,内容丰富但语言鲜活生动,形式多样但逻辑十分严谨,理论阐释通俗但不庸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异兽志》
颜歌/著 定价:26.80元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年8月
永安城里,生活着九种兽。悲伤兽:因双手灵巧而成为了纺织工人,一笑则亡;喜乐兽:寄居在幼童体内的神兽,神秘莫测;舍身兽:本身生命力旺盛而喜自残的兽种,被保护在舍身兽研究中心;穷途兽:性温顺怯懦,以吞食人类的绝望为生;荣华兽:只有雌兽,以栽种亡兽尸体而自行繁衍;千里兽:传说中因能知天命而亡了族,其实却隐匿在地下,随成长而失去记忆。
它们貌若凡人,而身体发肤细微处有异形,以此区别于人。人与兽各自谋生于世间,相安无事,但对于兽之种类繁多而人知之甚微。
一句话点评:作者在她的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纯净的语言,构造出一个又一个奇异的想象世界,拓展了奇幻文学的空间,将小说的另一种面貌带给了我们。
《五光十色说历史》
张鸣/著 定价:29.80元
线装书局 2012年9月
本书分为:历史照进现实、民国的忧郁、官场的黄赌毒、我们中国人、别处的生活六个部分。在本书序言中,作者回顾自己自由、“不正经”性格的养成历程,以及形成其独具风格文风的原由。正文中,作者放下专业研究姿态,以平常人的眼光把玩历史和生活:新軍脑后的辫子,小站练兵的风波,会过日子的西太后,面子的变迁,饥不择食谈读书,消失的边陲古城……
一句话点评:作者谈自我、谈民国、谈面子、谈现实、谈旅游,放下架子,文笔生动,行文流畅,诚为普通人写的好玩文章。
《西方的掠夺——当法治非法时》
【美】乌戈·马太 劳拉·纳德/著
苟海莹/译 纪锋/校 定价:39.00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9月
长期以来,法治都被美国奉若神明,它是捍卫公民自由与美国式生活方式的利器。没人能说出其确切含义,但所有人都对其大加赞成。而在这本充满战斗性的新书中,两位作者向法治这一神圣而被广为推崇的信念发起了强烈的挑战,毫无畏惧地揭露了其一直以来被人们忽视了的阴暗面。他们探讨了法治与掠夺之间相互勾结的关系,即强势政治行为体以牺牲弱势者的方式行事对其进行的暴力压榨,从而为当前西方文化与经济的主导地位服务。
一句话点评:这是一本充满战斗性和勇气的著作,在两位作者广博的实际经验和理论视野下,该书独辟蹊径地揭露了法治的阴暗面。
周国平散文风格 篇4
周国平在书中一篇与书名同名的文章《善良?丰富?高贵》中说:“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我为人们的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他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可见这六个字总结了作者这些年的思考,表达了这本书的主要内涵,是周国平对社会与人性的最深切关注,是他对人的精神状态的最迫切的期望,也鲜亮了所有读者的精神世界。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读周国平的散文,如饮山泉,甘甜清冽,简单的几个字,就会令人清爽。天下智者似乎都对平凡的生活眷恋不已。品味平凡的生活,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品味平凡生活,在从容中有一种神性。这是学者周国平对心智的理解。 “人的榜样教我们相信神的存在。” ――正如歌德的诗所说,周国平认为拥有善良、高贵品质的人足可以担任“人的榜样”:这样的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是有神性的。在今天的时代,有一些人的灵魂已经彻底堕落,但是,我们必须相信善的种子会在广大的人心中培育和繁衍,这便是希望之所在。
周国平散文《经典和我们》 篇5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 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 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 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
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篇6
在《只有一个人生》中,“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一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这句话用朴实的文字,却说出了每个人内心都想的问题:只有一个人生。
在《人生》中,“人生要有绝对意义,就必须有神,因为神就是绝对的同义词。但是,必须有,就真有吗?人生的悲剧岂不正在于永远寻找,又永远找不到那必须有的东西?”这句话比较难懂,按我的理解,是指:人的一生不可能绝对有意义,一个人若想追求绝对有意义的人生,那么他只会毫无意义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在人生中要合理追求目标。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 篇7
关键词:守望者,大智慧,哲人世情,诗人
如梅林克特在《沙漏》中所说:“在思索的瞬间, 我们才真实的活着。沉思是生命中唯一敏锐的瞬间。”散文集《守望距离》, 正是周国平沉思人生每一瞬间的真实记录, 拷问生命每一瞬间的智慧结晶。
集哲学与文学为一身, 融理性与感性为一体, 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点。如果说周国平的处女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是他作为哲学家的一面;感动无数人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是他诗人的一面;那么散文集《守望的距离》, 则是他作为思想者的一面, 不仅透着哲学的智慧, 散发着人性的美, 而且还闪着诗性的光华。在他的散文里有一种理想化的生命、人格、道德、伦理以及社会形态的存在作为远景的支撑点, 所以他笔下的世界沉郁而乐观, 痛并坚强, 淡薄却执着, 理想而又现实。他冷静、周密, 用哲人特有的思辨和理性的眼光, 守望人生;他丰富、细腻, 用普通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 思考、顿捂人生;他真挚、敏感, 用诗人特有的睿智和灵性, 注释生活。
一、智慧美
在周国平的散文集《守望的距离》中的《出版序》里有这样三句话:“所谓超脱, 并不是超然物外, 遗世独立, 而只是与自己在人世间的遭遇保持一个距离, 有了这种距离, 也就有了一种看世界的眼光。一个人一旦醒悟人生的底蕴和限度, 他在这个浮华世界上就很难成为一个踌躇满志的风云人物了。不过, 如果他对天下事人仍有一份责任心, 他在世上还是可以找到他合适的位置的, ‘守望者’便是为他定位的一个确切的名称。”
可以说, “守望者”便是周国平给自己在人生这出戏里的准确定位, 正是这个定位才能让他对人生的重大问题进行严肃的思考;才能让他对现代人的生活给予密切的关注;才能让他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永久的热情;才能让我们在来去匆忙的现实生活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 一个真实的理想世界。
周国平说:“人生意义问题的提出, 是以绝对为背景的, 哲学的智慧不在于就人生论人生, 而在于以绝对为背景对人生意义作说明。”这里的“绝对”就是哲学概念, 指“永恒性、普遍性、无条件性。”如果从文学的角度讲, 亦或可以解释为一种理想状态, 对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成长、事业、爱情、婚姻、成功等等的理想状态的一个完美定义。周国平散文的积极意义正在于此, 作者笔下在以理想状态为参照系的现实生活并不是残破不堪, 不是腐朽颓废, 而是积极进取, 充满生机, 传达出一种健康、乐观、宽容的态度。如果这出自一位刚满二十岁的青年之手, 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无知者无畏”;但出自一个已接近人生不惑之年进入知天命之岁的学者之手, 我们只会说, 这是智者在人生顿捂之后所散发出来的大智慧。
二、世情美
周国平的散文摆脱了学术的艰涩, 也不骛艺术的新奇, 写的质朴平实, 所表达的是一般人都了解的切己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 他笔下的生活就是一段哲人世情。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简单而深奥的问题, 简直无异于司芬克斯之谜。对此, 周国平用“未知死焉知生”来阐释生与死的关系, 正如叔本华所说, 死亡的困扰是每一种哲学的源头, 对于死, 周国平有一个精辟的观点, 那就是“死亡是人生最大的公平”。它的公平在于它的一视同仁, 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足, 高贵还是低贱, 都难逃此劫。他说“人生只是瞬间, 死亡才是永恒”。“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 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 他都好像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 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 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 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应仍有自己的追求, 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互对质, 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 痛苦时也不致失态。”是生活的苦难给了他人生丰富的体验, 是哲学的探索给了他看待生活的独特视角, 有了这种体验, 有了这个视角, 才能让他将人生的起点与终点看得如此清晰, 才能让他把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看得如此明白, 因此, 不问前方是鲜花还是坟, 而把跋涉本身视为人生的目的性, 其中自有一种孤独的悲壮感, 从而使他笔下的人生呈现出一种波澜不惊的大美。
对于婚姻, 作者分别在《亲密有间》《婚姻如何能长久》《夫妻间的隐私》等篇目里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总的原则是亲密而有距离, 开放而有节制。最好的状态是双方都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对方的自由, 同时又都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概括为四个字, 那就是“亲密有间”。“在忠诚与自由, 限制与开放之间”寻找一个度, 把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使爱情之船永远停泊在婚姻的港湾。
三、诗性美
“诗人何为?”海德格尔认为, 在整个世界限于贫困的危机境地之际, 唯有真正的诗人在思考着生存的本质, 思考着生存的意义。周国平用他诗人“超乎常人的敏锐”“洞见生存的意义”, 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为现代人找回失落的生活意义?他的解决方法并非直接告诉我们这一意义在何处, 而是追问我们为何会感到失落 (《何尝失落》) 。我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加繁忙, 也享受着比任何时代更加丰裕的物质, 但仍感到失落, 那就证明我们身上有一种东西, 它独立与我们的身体及其外在活动, 是它在追求、体验和评价生活的意义, 也是它在感到失落或者充实。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内在的精神生命,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灵魂。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宇宙》《自我二重奏》等篇目里, 都体现着对自我精神生活价值的肯定。“是的, 对于宇宙, 我微不足道, 可是, 对于我自己, 我就是一切”。
周国平散文的语言简洁精练, 质朴无华, 外表浑朴而意味深长。运思遣词都很有工力, 但字面上已洗净风华绮丽, 以平淡为美, 以思想见长。我认为他对幸运儿的定义最为精辟:“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的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 才是真正的幸运儿”。如果没有遭遇过苦难的人, 是无法读懂这句话的, 如果经历苦难而最终被苦难打倒的人也是无法体会这其中的意味, 只有在苦难中依然笑看人生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这其中的境界。
周国平的散文常为警句而不矫做, 一语道破, 绝不冗述。内涵丰厚而不沉重。例如作者在《沉默的价值》中说:“在最深重的苦难中, 没有呻吟, 没有哭泣。沉默是绝望着最后的尊严。在最可怕的屈辱中, 没有诅咒, 没有叹息。沉默是复仇着最高的轻蔑”。
乔治勃兰克斯说:“有什么样的人, 就有什么样的哲学, 同理, 有什么样的叙述者, 就有什么样的叙述效果”。周国平正是用他的那颗细腻、敏感、丰富、宽容的心灵诉说着他对生死, 对义利、对爱情的体悟, 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哲理空间和氛围, 读来我们的心灵会因之隐隐的激动, 从而使我们的沉思默想也上升到一种神秘而通俗, 抽象而具体的世界里去, 去想象思考一些辽远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2]吴晓东:阳光与苦难, 文汇出版社, 1991年版.
[3]王磊:体悟人生,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4]{德}鲁道夫.奥伊肯:万以译,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版.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篇8
这种享受来自于周国平散文中透射出的思想光芒,也来自于对他哲学边缘书写人生的认同。老子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好像世间的道理和真谛都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描述,都是非空非有的。周国平却以一个智者的清醒目光审视、搜寻和探求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笔端记录着生命中的喜怒哀乐,用一颗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万变的世界,诠释自我、他人、生命的真正意义。
我觉得,他把哲学的反映和文学的感应有机结合起来,颇有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意味。生活是永远大于文学的,生活也永远泛于哲学。不能说他一定找到了所有的生活真谛,但是,他却记下了那些人生境遇和感悟,让我们感受了他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领略了他更加闪放的自我个性光华。这是一种体味,一种享受,一种美。
读周国平散文作品,自然地会向往起他那种丰富的安静。“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从他的字里行间,透出那种站在哲学边缘书写人生的文人的特殊气质。人生最好的境界便是丰富的安静。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所以变得丰富;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所以又能得到安静。
读周国平的散文作品,也感受到其中蕴涵着的鲜活生命质感,那种对自然生命的热切呼唤。心与心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人与人的交往,常常因为不够坦然而变得浅薄;情感的交流常常由于不够坦诚而陷于苍白。在读周国平的作品时,却感受不出这样的浅薄和苍白。这是因为他的真性情,他的毫不做作。“性情所铄,陶染所凝”。人一旦返回了自己的自然生命,一种单纯的生命意识就会涌动,由于摆脱了种种意念的局限,自然能随触而应、随感而通,往往又引起了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周国平散文摘抄句子迷 篇9
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世界时我的食物。人只有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可怜虫。
孤独源于爱,不爱的人 不会孤独。
――――周国平《孤独》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
――――周国平《死》
人永远都是孩子,谁也长不大,有的保留着孩子的脑筋。谁也不相信自己明天会死。人生的路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到头来不是老天真,就是老糊涂。
赛捏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况:和命运结伴而行。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孤独 篇10
周国平说:“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原来孤独也是有伟大的来源的,它并不是狭隘地指性格孤僻。孤独的更高境界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孤独确实是很可怕的。当你一个人穿越茫茫人海看到别人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却找不到一个陪你一同走下去的人时;当你呐喊出自己的心声却无人理解甚至被当作异类时;当你躺在伸手不见五指静得可怕屋子里,黑暗如潮水般向你涌来时。你会感到孤独这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一点点蚕食着你的心灵,让你心灵的那种空洞之感一点一点被放大,让你深陷于孤独之中无法自拔。
这时候,大多数人就无法忍受了——他们寻求方便的排遣方法,去会朋友,聊天,打牌,看电视,在沸腾的交往中辨认自我。于是他们成为了这世上千千万万的庸人。
但也有一些人,靠内心的力量战胜了孤独——或者说,让孤独成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在孤独中沉思人生,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学会与自己交谈,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也许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但他们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这些人的灵魂是伟大的。就像作者说:“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他们的孤独也源于此,然而这种孤独唤醒和激发了他们的精神创造力。
我不禁想起了歌德,他从三十八岁开始创作《浮士德》,直到临死前才完成,几十年的心灵上的孤独,让他的灵魂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我想孤独是有重量的——而且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但是只有学会忍受孤独,我们才有可能学会深刻,我们的生命才会拥有重量,而不是直到死还是轻飘飘的,找不到方向。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 篇11
——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我们的语文
我喜欢读一些散文作品,因为不需要鼓捣繁琐不堪的文法。我也喜欢哲学,但对于枯燥抽象的逻辑思辩,仍不免心怀恐惧。幸而,徜徉在文艺与哲学间,我找到了比较适宜的地方,那就是周国平的哲理散文。
说到散文,很多人都会想起朱自清等大师的作品。其实,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在当代散文界亦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较高的精神价值和文学水准。《安静》、《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在图书市场上的辉煌业绩很能说明这一点。桌边案头放上几本,闲时信手一拈,读上几段,对我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种享受来自于周国平散文中透射出的思想光芒,也来自于对他哲学边缘书写人生的认同。老子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好象世间的道理和真谛都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描述,都是非空非有的。周国平却以一个智者的清醒目光审视、搜寻和探求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笔端记录着生命中的喜怒哀乐,用一颗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万变的世界,诠释自我、他人、生命的真正意义。我觉得,他把哲学的反映和文学的感应有机结合起来,颇有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意味。生活是永远大于文学的,生活也永远泛于哲学。不能说他一定找到了所有的生活真谛,但是,我却分享了他记下的那些人生境遇和感悟,感受了他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领略了他更加闪放的自我个性光华。这是一种体味,一种享受,一种美。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家,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帮助我们解析生活的元素。
读周国平散文作品,自然不自然地向往起他那种丰富的安静。“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从他的字里行间,透出那种站在哲学边缘书写人生的文人的特殊气质。人生最好的境界便是丰富的安静。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所以变得丰富;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所以又能得到安静。很多时候,我们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惟独忘记了安静,那种思想上的安静,内心世界的安静。其实,这不是我们没有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而是我们主动放弃了对自己精神家园的捍卫,放弃了对内心丰富情感需求的守望。或许,这是很多人的可悲之处吧。
读周国平的散文作品,也感受到其中蕴涵着的鲜活生命质感,那种对自然生命的热切呼唤。心与心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人与人的交往,常常因为不够坦然而变得浅薄;情感的交流常常由于不够坦诚而陷于苍白。在读周国平的作品时,却感受不出这样的浅薄和苍白。这是因为他的的真性情,他的毫不做作。“性情所铄,陶染所凝”。人一旦返回了自己的自然生命,一种单纯的生命意识就会涌动,由于摆脱了种种意念的局限,自然能随触而应、随感而通,往往又引起了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周国平论教育 篇12
《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整个主体彰显着周先生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深深地吸引着我。“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是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周先生的话语多么切中教育的根本,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归到简单的常识啊!
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守护人性”四个字,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
在书中,周国平特别强调阅读,尤其是对经典的阅读。很多老师会问:“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不爱看书,不爱学习?”那么试问我们自己一年又看过几本书?又有多爱学习呢?我觉得还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好,因为学生的感官是很敏锐的,你的喜好会带动他们的喜好;班级里一部分学生的喜好会带动大部分学生的喜好;几个班级的喜好也会带动整个学校的喜好。
有人曾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当你忘记所学的知识后还剩下来的。我想现在的阅读习惯肯定会是他们以后剩下的那部分。结合周国平所谈的观点,再联系玲珑小学校本课程《走进国学》的设置,我认为真的很有必要引导小学生阅读经典。因为经典是一盏心灯,不仅照亮孩子的童年,还会照亮孩子的一生。《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无不是孩子们成长的小小阶梯。书中许多令人深思的言语和无数动听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迷人的世界,教会孩子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引领他们茁壮、健康地成长。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 篇13
周淑蓉
和老朋友聊天时,她为我推荐了周国平的作品,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到书店买来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
“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思,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这是此书封面上的题字,如此醒目。周国平先生既非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但是他对教育却能够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这可以说是让人非常佩服。但身为曾经的学生和现今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亲身谈谈读后之感。
以下摘自书中的原文片段是我最有感触之点所在: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快乐地学习,为将来快乐地工作打好基础。能够快乐地学习和工作,这是精神上优秀的征兆。
在我看来,学习不快乐,把学习变成折磨,仅此一点,就已经是教育的最大失败。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受这个折磨,上了一天学,回家还必须做大量枯燥的作业,天天上床时都筋疲力尽,其用途只是应付考试,对真正的智力开发毫无益处。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折磨越来越甚,简直是虐待了。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能得到素质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界多次课程改革所遵循的宗旨。但结合我们的国情来讲,何为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一个理想体面的工作是不是教育?依周国平的看法,似乎不是。而这绝对是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的教育。学会文武艺,报效与国家,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深厚传统。否认这一传统,固然显得有思想,但是显然脱离了中国教育最大的现实。
在我看来,正如共产主义可以区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一样,教育也可以区分出最低目的和最高目的。前段所述,即是最低目的。通过教育,使人能够拥有一项技能,为自己谋生,同时也为社会服务,把这做为教育的目的,绝对是正正当当、理直气壮和无可厚非的。然而,教育的目的又不仅仅是这些。
教育的最高目的,正如周老师所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应使人获得成熟和自由,让生命绽放在爱和善良之中”。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书的第四页他又谈到:“德育就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智育就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所谓的“而不是”,在我理解,应该是“而不仅仅是”的意思。
由此我联想到禅宗六祖慧能与其竞争者神秀的争执:菩提是不是树?明镜是不是台?恐怕正确的回答也应该是:菩提不仅仅是树,明镜也不仅仅是台。慧能的顿感悟固然高妙,神秀的渐修却也很有道理。由此联系到教育,教育固然要从根本的理念上正确,但是现实的操作中,又必须有一定的程序、规范和模式做为基础。正如寺庙中不能因为讲究顿悟,就完全否定了修行的价值,修行是一个日常的程序,它能够帮助实现顿悟,但不能保证达到顿悟。教育也是一样,按部就班地上课,能够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增强生活和工作的本领,增大了获得自由和幸福和可能,或者说使之成为“大概率事件”,但是不能够保证,成绩好的学生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找到自由和幸福。
基于上述分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坚持这样的观点:分数很重要,有助于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一个不重视分数的学生不是一个上进的好学生;但同时,也不要把分数看得过于重要,因为它只是智育的一个指标,同时渗透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一些成果,但绝对不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部。
有了上面正确的理念为基础,做为一名普通的高中教师,我们在面对以素质教育为由完全否认应试教育的批评时,就增添了底气和勇气;我们在面对政府部门的某些“唯分数论”的规定时,就多了理解和坚持;我们在讲台上授课时,就可能更接近全面和完美。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推荐阅读:
论周国平散文的人生思辨10-11
周国平散文之名人和明星美文随笔08-29
周国平论教育06-06
家周国平教学课件07-22
周国平《妞妞》读后感600字10-23
周国平的《妞妞》读后感800字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