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征(精选8篇)
散文特征 篇1
摘要: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散文教学要取得比较好的实效,除了要科学把握散文的特征,更重要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散文要追寻作者的原意,但必须避免太快太早奔向主题和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的误区;二是从追寻方法上而言,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字去追寻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由此引导学生去关注语言,并且以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想法、观点。
关键词:散文,文体特征,教学内容
在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散文占的篇目比例毫无疑问是最多的。同样,语文试卷里的阅读材料,散文也少有缺席的时候(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了“语文学习怎么成了散文学习”的质疑)。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
散文到底是指哪些文章
什么样的文章称为散文,一直有争论,莫衷一是。
散文真的是个大箩筐。散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它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理》)“散文”的定义,向来用排除法,例如除去“小说、诗歌、戏剧”等纯文学以及“实用文章”,凡是在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就会被放进“散文”这个框里。
在当代,“散文”的地盘被进一步挤压,凡是形成了文类规范、能指明文学特征的文章,逐渐从“散文”中分离出去,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报刊言论文章、传记、演讲词、科普小品、寓言、童话、儿童故事等。有些亚文类,例如回忆录、采访、序言、杂文等,尽管依然“赖”在“散文”这个框里,但因其文类规范和特征越来越明朗,往往也被当作散文中的另类来看待。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散文”这种文类都还没说清楚,散文研究尤其是散文教学就更欠缺了。中国散文理论话语的建构,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才逐渐形成的。“从整体上看散文研究还处在文学研究滞后的位置,亦步亦趋地跟随小说与诗歌研究艰难前行。”中小学散文教学可资参考的,主要是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等在解读一些散文文本时所显现的解读方式。一方面,散文是主导文类;另一方面,散文理论研究缺位,散文解读理论几近阙如。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处的困境。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几乎没有人说清楚过,在散文大家族内部,由于亚种类繁多,差异性巨大,使得人们煞费苦心地对散文特征进行的种种概括描述,都显得漏洞百出。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笔调灵活”,可是有的散文却写得老老实实,有的还刻意写成流水账的样式……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可是许多经典散文的“形”并不见散,结构严谨,体式俨然……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可是偏偏有的散文通篇直抒胸臆,有的通篇写景,没有半点情感抒发……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含蓄”,可是有的散文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是导致散文教学设计缺乏制约性的先天缺陷。散文这种文体从整体上说缺乏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规定性。
当我们对散文很难界定的时候,和其他文体作个比较,是个好方法。但是跟寓言、童话等比较,距离太远。跟诗歌、小说比较,或许能看出些问题。
看这张表格,你当然也可以找出个例来反驳它的科学性,但是,你不能否认散文大体上有这些特点。
散文是有叙事性的,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说理,都要有例子,都要有事件,都有局部的叙述。
散文表面上是在写所见所闻,实际上是通过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而且是很个性化的感悟、思想,这些主观的感悟、思想反过来也影响着客观的见闻。这就是主客观融合。
散文的作者在写作时构思最多的是句子,对句子的谋划多于咬文嚼字,多于谋篇布局。
一篇好的散文凸显的是“意境”,意境是什么?要么是知趣,要么是理趣,要么是情趣,要么是志趣。
散文要追寻作者的原意
关于文本解读,有几个词汇越来越深入人心,例如“多元解读”,例如“作者死了”。读解理论发展得非常快。整理一下中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脉络,可发现文学读解理论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即由作者中心论发展到文本中心论,再到现在的读者中心论。所谓“读者中心”,就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读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多元解读”,主要是针对小说、诗歌而言的。我们在读小说、诗歌时,感悟无论怎么“深入”,都不为过;观点无论怎么“新奇”,都不为过;体验无论怎么“多元”,都不为过。但是,“多元解读”并不适合散文。为什么?
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所呈现出来的个性。什么意思呢?散文中的所思所感,是作者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那么有人问了,我不喜欢作者的抒情,不同意作者的思想怎么办?没关系,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我们阅读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最终要指向文章的外面:它们所论述的道理,是否成立?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如所言?而成立与否、是否如实,有公认的判别依据;之所以写论文、发新闻,目的就在于要获得公认或成为公认。但是,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阅读散文,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公认。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秋天,但读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我们首先要感受郁达夫心中的秋,典型的文人眼中的“秋”有独特别致之处。
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杏林子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关于“生命”的感悟。
每个人对时间都有自己的感想,但读朱自清的《匆匆》,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朱自清24岁时写《匆匆》,究竟想表达什么?
追寻作者的原意要注意什么
有教师可能要说了,我教散文一直在强调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这非常好,但是这里可能有几个误区。
不要太快太早奔向主题。我一说追索作者原意,很多人会联想起关于散文的认同度很高的一种说法“形散而神不散”。对于如何理解“形散而神不散”,一直有争论。但是,这句话的过度认同也导致散文创作和教学一度走入误区。在创作上,形成了主题先行、单线推进、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的固定创作套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60年代的“杨朔”模式。在教学上,导致把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抽象化、概念化为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例如,有很多教师教《一夜的工作》,早早地就得出一个结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整节课就是寻找理由证明这个结论。这是典型的“主题先行”,就是在“整体感知”阶段,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肤浅化、标签化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到文中散乱地去找哪些语段、词句表达了这个主题。
不要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王荣生教授描述过一种课,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说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在课堂上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这样的课实际价值不大,“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比如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额外的东西,学生也“向外跑”,讲一些课文以外爱惜生命、珍惜生命的例子,没什么意思。其实讨论生命可以,不用长时间跑到文本外。《生命生命》里写着“我”看到飞蛾求生,看到瓜苗生长,听到心脏跳动非常震惊,那种震惊是擎天撼地的震惊。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为什么没有“我”这样的震惊?“我”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从文本里产生的不一样。补充了解杏林子的身世背景以后,我们再回到文章中去解答前面的疑问,去感受杏林子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感动。
散文教学,走到文本之外,其实就是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
追寻作者原意的具体方法
但是,要追索作者的原意,也难。
因为语文教师乃至其他任何人,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是作者的独特经验。也正因为经验之独特,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才能够通过其散文,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是融会在他的语文经验里的。散文教学难就难在要通过“文字”感受作者的独特经验。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概括一下,阅读散文,就是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选材”上。例如,冯骥才写维也纳,不写闻名世界的金色维也纳大厅,不写那些享誉全球的大音乐家,不写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冯骥才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里都写了些什么呢?他写鸟鸣,写花钟,写小路,写老汉。更奇怪的是,他写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却仍让我们一次次想到“音乐”。为什么会这样?“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和“音乐”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再比如,冯骥才写鸟叫,为什么不多写婉转、嘹亮、悠长的鸟叫声,而去写那些难听的鸟叫声?冯骥才写酒店里的人,为什么不写小伙、姑娘、孩子,而要写老人?深入研读冯骥才选材上独特的思量,你慢慢就会感受到冯骥才想表达的:在维也纳,人们热爱音乐,他们有很好的音乐感觉,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他们听到生活中的声音,能联想到音乐;他们看到生活中的景物,能联想到音乐。在维也纳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富贵贱,都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威尼斯的小艇》在选材上也极具“教学价值”———“选取典型”。写小艇的样子时,作者选取了外形上的三个典型特点:像独木舟,像新月,像水蛇;写船夫驾驶技术好时,作者选取了三种特殊情况:极快时,极挤时,极窄时,船夫是如何处理的;写小艇和人们关系密切时,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人物: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老人;写小艇和威尼斯的关系时,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场景:白天、夜晚。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陌生化的表达”上。一位语文教师对文章中那些有特点的语段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并想办法带领学生去感受。《地震中的父与子》里有一句话这样描述父亲的努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作者为什么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可以追问一下自己。
梁晓声在《慈母情深》里这样描述让他难以忘怀的一幕情景:“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将一个主谓结构的连动长句一分为三,为什么都将主语后置?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萧红的语言是稚拙的,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这也是和她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总之,散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语言,并且以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想法、观点。
散文特征 篇2
论 文 提 要
秦牧是一位当代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摇曳多姿,光彩照人,论秦牧散文的艺术特征。艺术特征鲜明,风格独具,与众不同。
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秦牧的散文格调高昂,立意深刻,寓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于闲谈趣闻之中,赞美祖国和人民,歌颂社会主义,用高尚的思想和高雅的格调统帅作品,使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宣传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充满了对一切腐朽、污秽、丑陋事物的憎恶之情。他的作品充分调动联想和想像的艺术手段,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在讲古论今中阐述主题。
秦牧的作品取材广泛,大到大千世界,小到一粒种子,容量大,几乎无所不包,能够精心地运用材料,各个题材都充满诗情画意,艳丽缤纷,多种表达方式的巧妙运用,写景抒情,叙事议论巧妙融合,景中有情,景中生议,议中升华,叙中产议,叙中融情,秦牧的散文运用表达方式独具匠心。譬喻、警句精彩纷呈,许多内容知识性、趣味性十足,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求知欲望,获得新鲜的美感,他的散文给予读者的教育、影响是独树一帜的。
秦牧是一位博学多识,且才思敏捷的散文家,他的少年时代酷爱文学,而且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爱看马戏,喜欢动植物,他丰富曲折的生活经历,为后来的散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生创作的散文作品很多,其中亦有脍炙人口的佳作,他认为“文学创作离不开思想,生活知识和表现手段这三要素。一个作者,这几方面的造诣如何,是不是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决定了这个作者的创作水平。”①秦牧用谈天说地、讲古论今的方式,把道德教育、认识生活和美的享受有机的结合起来,他的散文寓共产主义思想于闲谈趣闻之中,其中《土地》、《社稷坛抒情》、《花城》、《古战场春晓》等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美感,社会文化论文《论秦牧散文的艺术特征》。◆分享好文◆ 在秦牧的散文中,始终贯穿着赞颂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生活这一红线,鞭挞丑类为社会主义的成长擂鼓呐喊,清扫旧社会留下的污秽,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是他作品中的核心内容。作者曾说:“文学作品应当宣传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所谓“真”,就是要阐明生活的本质,要本着现实主义的态度写作,反对诓诓骗骗。所谓“善”就是宣传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反对剥削阶级的腐朽事物。”②作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作品格调高昂,立意深刻,闪耀着灿烂的思想火花,而且表现这一艺术特征是在闲谈趣闻当中,给读者指明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撞击读者的心灵,给人以美的感受。
首先,秦牧的散文表现了热情歌颂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历史文明的伟大业绩。在《花城》一文中,作者将我们带进广州的年宵花市之中,使读者领略到了南国花城那“花光十里”的盛况。最后,作者从水仙和牡丹的培植,归纳出“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真理,颂扬了“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历史文明的丰功伟绩。”《“深情注视壁上人„ „”》是由一幅照片引起了对朱德委员长的音容笑貌、光辉品质的缅怀,歌颂了他那伟大而质朴,博学而谦虚、智慧而幽默,赫赫战功而又不计名位的崇高人格。《古战场春晓》则从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罪行讲到三元里人民的光荣革命的优良传统,又描绘了今天他们一片热气腾腾的和平劳动景象,全文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从文体特征来进行散文教学 篇3
师:让大家预习的文章,大家有没有预习?能不能读懂这篇文章?
生:(七嘴八舌地说)预习了,不能读懂。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没读懂的原因,为什么读不懂,是什么情况下的读不懂,是不喜欢这样的文章而读不懂呢,还是就读不懂文章在说什么呢,抑或是喜欢这样的文章但读不懂,既不喜欢也读不懂。大家到底是哪种情况?
生:(几乎一起回答)既不喜欢也读不懂。
师:喜不喜欢,是一种情感评价方面的问题;读不读得懂,是一种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技术操作方面的东西可以学习、练习,但情感评价方面的东西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练习的问题了。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偏技术操作方面的,同时希望在理解作者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能让各位同学在情感评价方面有所思考。先请大家填几个空:
(投影显示)
1.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2.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 。
3.你是我的 ,带我
生:(大多数同学小声说,这是歌词嘛),齐回答:春天里,眼,领略四季的变换。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几个句子的词语运用有什么特点?应该从哪个层面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生:这几个句子都是使用了词语的比喻义。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解这些词语时,不应该从“实”的角度来理解这些词语,而应该从什么层面来理解?
生:应该从“虚”的角度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二、关键词语有什么特征?
师:回答的很好,如果我们死死地从“实”的角度来理解这些词语、这些话,那肯定是理解不了这些词语、这些话的内涵,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从“虚——实”的角度来理解这篇文章。那么,请大家想一下:《寒风吹彻》这一题目中的“实”是指什么,“虚”又是指什么。我们先看“实”是指什么。
生1:“实”的层面有——寒风,大风;吹彻,寒冷等意思。
生2:“实”的层面有——冷,风吹得冷。
生3:“实”的层面有——大自然中的寒冷,冬天的寒风。
师:在“实”的层面,大家说得很好,就是寒风、寒冷,冷得彻底、透心的意思。那么在文中具体描写寒风、寒冷的地方有哪些,是怎么描写的,我喊一二,大家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第二节:“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
第七节:“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
第十二节:“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
师:大家找得很准,读得很好,这些地方确实都写出了自然界中的寒风、寒冷,读这些文字都让人有种被寒风吹彻的感觉。
生:(笑)
师:那么,“虚”的层面,又是指什么呢?这个可能就是我们同学读不懂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而我们知道“虚”也是依靠着“实”来表达丰富的含义的,而“寒风”的“实”,可能还不止刚才我们所找到的描写,可能还有和“寒风”有关的一些人和一些事。请大家找一下文章都是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写了他们怎样的心境,把相关的句子、关键词画出来。
生1:“我”在冬天出去拉柴被冻伤。
生2:陌生人在一个大雪天里被冻死。
生3:姑妈在期望天热中去世。
生4:母亲进入了人生的冬天。
师:各位同学概括的很好,我们还可以概括整齐一些:
(投影显示第一个,其下三句学生仿写)
“我”在成长过程中被寒风吹彻。
路人在跋涉路途中被寒风吹彻。
姑妈在等待天热中被寒风吹彻。
母亲在年迈衰老中被寒风吹彻。
师:你们觉得此时母亲为什么会被寒风吹彻?
生1:因为生命的终结。
师:生命的终结?换一种说法,这还没终结呢。
生2:呃,衰老,年迈。
师:(问全班同学)你们觉得是什么?
全班:年迈,衰老。
师:那么,文章中写到的这些人,他们分别在被“寒风吹彻”时内在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在文中哪些地方有所体现?请大家边读边找边说,按小组来。
(小组讨论3-4分钟)
小组1:十四岁的“我”的心境是这样的,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写出了“我”被寒风吹醒了,知道了温暖的重要,反衬出当时的“我”的心境是:彻底认识到了寒冷的厉害,懂得了积蓄力量来应对生活中的苦难与挫折,更懂得了温暖自己的亲人与他人。
小组2:陌生人的心境,可以从第二十五节看出来,“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他的寒冷太巨大”。陌生人的心境应该是:极度贫穷下生存无奈的孤独,心冷。
小组3:姑妈的心境是期望中的孤独,可以从“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多来喧喧”“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她害怕寒冷”句子中看出,姑妈在荒凉萧瑟的人生尽头中渴望亲人的温暖。
小组4:母亲的心境主要表现为人生冬天的来临,无论如何,衰老与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母亲的寒冷心境也就是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孤独无助,不可避免。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
三、标题有什么特征?
师:经过四个小组的精彩发言,我们现在可以归纳出“寒风吹彻”“实——虚”的全部意义了,都是哪些意义?
生:有大自然中寒风的吹彻。
师:也可以概括为:①自然环境的凄寒之彻。根据四个人物的不同心境归纳,我们可以概括出“虚”的意义来,提示大家可以想一想这四个人虽然都和寒风吹彻有关,但文章所表现的人生层面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么分别表现了什么。
生1:十四岁的“我”和陌生人,差不多,姑妈和母亲差不多。
生2:“我”是生活所迫,陌生人好像也是,姑妈是孤独,母亲是生命的必然衰老。
师:两位同学归纳的很好,我们可以再提炼为:②生活中的苦难与孤独之彻。③生命中的衰老与死亡之彻。
师:我们接着也可以把各个“彻”的“实——虚”含义补充出来。
生1:“凄寒之彻”的“彻”是彻底、猛烈、彻骨的意思。
生2:“孤独之彻”的“彻”是巨大、巨多的意思。
生3:“衰老与死亡之彻”的“彻”是必然、无法避免的意思。
师:简单而不简约的题目被我们运用“虚——实”的理解模式,慢慢理解加深了许多,可是文章的前三段和文章的最后一段我们还没有提到,我们先把这两个部分概括出来,这两个部分写了什么?
(齐读1-4段和最后两段)
师:哪位同学来单独朗诵第一段。
生1:有感情地朗诵
师:生2,你觉得读得怎样?
生2:还可以……但还不够
师:那你读一遍。
生2:“雪落在……田野”
师:两位同学都读得不错,读出了语气,读出了作者的心境,读出了自己的理解……那么第一段写的是什么?
生3:当下的“我”的心境。
师:总结得很好,那么2-4段呢,写的是什么?看看文中有什么关键句可以用来概括。
生4:“想着一些人和事情”。
师:特定的环境条件也可以加上。
生4:下雪的冬天,在想着一些人和事情。
师:前四段的问题内容概括出来了,那么最后两段呢,谁来读一下。
生1:(有感情地诵读)
师:读最后一段可以用别的语气读吗?
生1:不能
师:那应该用什么语气?
生1:沉重的语气。
师:读完了最后两段,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是哪句?
生1:“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师:你认为最后一段作者的字句体现出作者把持着一种怎样的心态或态度?
生1:沉重的。
(同学窃窃私语)
师:你看你一说,同学们就有不同的意见了。
生2:我认为作者是秉着一种豁达、无畏和淡定的态度去写的,因为……
(同学窃窃私语)
生2:因为,我认为作者已经看清楚看透了人生中这些时刻是不可能避免的,是必然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一个时刻会被寒风吹彻,所以我们认为既然作者知道事实无法改变,作者就会平淡地对待这一切。
师:问生3,前面两位同学的说法,你赞同谁的?
生3:都赞同。
师:都赞同是吗?那这主要说了什么?
生3:说了他经历了各种事件后的感受。
师:没错,所以联系第一段,我们可以概括出最后两段内容是什么?
生4:现在的人生感悟。
师:概括得非常精彩。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整个文章的思路整理出来了。
(投影显示)
当下的“我”的心境。
“我”在大雪天漫想一些人和事。
我”在成长过程中被寒风吹彻。
路人在跋涉路途中被寒风吹彻。
姑妈在等待天热中被寒风吹彻。
母亲在年迈衰老中被寒风吹彻。
人生感悟。
四、结构有什么特征?
师:理清文章思路之后,我们隐约可以发现,还有一层的“虚”我们没有概括出来,寒风吹彻,“彻”的还有什么?
生:彻悟,大彻大悟。
师:非常好,所以还有一层的“虚”,应该是……
生:感悟之彻:淡定、沉静、坚韧的心态。
师:看似简单的题目被我们运用“虚——实”的理解模式,慢慢深入文章的内部了,那么在文章的结构上还有没有“虚——实”模式的体现呢?看看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发现。围绕着“我”:十四岁的“我”,现在的“我”,陌生人、姑妈、母亲,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生:现在的“我”是“实”,十四岁的“我”是“虚”,陌生人、姑妈、母亲又是未来的“我”,虚——实不断交错。
师:石破天惊的秘密被你发现了、解读了,精彩!
(全班大笑)
师:现在我们发现“虚——实”是一种写作模式,也是一种理解模式,这都因为“虚——实”是一种思维模式。作为一种行文模式,实与虚分别指是什么,为什么又要使用这种模式?
(投影展示)
实:指作者所写的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
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哲理。
效果:可读性强,耐人寻味,内涵更加丰富,更具艺术性。
师:作为一种理解模式,掌握“虚——实”模式就是掌握一种细读技术。
(投影显示)
透过作者的遣词造句,抓住富于暗示性的语句,进而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
可以是标点、字词、句子、段落、整篇
可以是评点、分析、联想、朗读、表演
实 表 外 显 形象 具体 事 景 言 经历 实在 符号…
虚 里 内 隐 抽象 概括 理 情 意 感悟 空白 意义…
五、语言有什么特征?
师:在具体的语言层面,本文又是怎样体现“虚——实”这一行文模式的,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我们利用这种细读技术,分小组,尝试细读你感兴趣的标点、字词、句子……挖掘出其丰富的“虚”来。我也可以给大家找几个例句,如果你懒得找的话。
(投影展示)
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的裂缝。
她说:“你姑妈死掉了。”
(小组讨论3-4分钟)
小组1:“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评点:这里的“冬天”是苦难、厄运等的指代,正如作为时令季节的冬天,无可阻止一样;每一个人的生命中,苦难、厄运、死亡,也都是不可避免的。
小组2:“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的裂缝。”评点: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寒风”来得频繁。并且,不放过任何一条细微的缝隙,这也隐寓着一种哲思:生命中的苦难是难以设防的,在强大的苦难之下,生命是多么渺小、卑微、脆弱,不堪一击。
小组3:她说:“你姑妈死掉了。”(画线句号为什么不用叹号?)评点:用句号,突出了母亲面对姑妈之死的“淡漠”,生存状态极差的状况下,人们已经习惯于孤独地生存,眼睁睁地看重周围的人离去,痛苦似乎也归于平淡,甚至于麻木不仁。
师:当然,更能体现“虚——实”行文模式特点的文体是什么?
生:诗歌。
师:对,大家完全可以把这首诗缩写成一首小诗,以便能更为清晰地感受“虚——实”模式。
(投影展示 诗歌缩写)
一场雪/落在了无声的心河/火炉放逐不了/清晰的寒意/一根腿骨/冻僵在十四岁的时候/
生命的冬天/已经来临/
村西头/冻死了/一个灵魂/心里窝藏着/ 纤弱的暖流/姑妈也在/渴望的季节/凋零了对天热的坚守/拥有七八个儿女的母亲/也将在严冬里/透心寒冷/
平淡的音符/串联着人世和坟头/火星还在跳舞/岁月/依然在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师:我最希望大家读完这首诗说这样一句话——
(众生一起回答:真好)
师:还不如我缩写的。
(全班大笑)
六、特征来自哪里?
师:如此深刻而智慧的文章,出自谁手?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
(投影展示作者相片与简介)
刘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写过诗,后来写散文;被誉为“乡村哲学家”。
师:看看,那智慧的头颅,深邃的眼神,不得不说作者确实是一位智者、哲学家。
(全班大笑)
师:所以,看智者的文章会让我们更智慧,推荐阅读作者的两本书。
(投影展示)
《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散文》
推荐理由:他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
师:当然,如果你也想尝试一下智慧的快乐与优越,你可以用以下方法实现:
(投影展示)
鉴于本文作者独特的“寒风体验”,你认为人生中还有别的体验吗?写一篇随笔。要求:字数不限,尝试使用“实-虚”模式的行文思路及句子。
师:下课!
生:谢谢老师!
散文文体形式美的基本特征探析 篇4
一、文体形式的流动美
严格地说, 任何事物都处于一种运动着的状态之中, 因而也都可以说是流动的, 这是从哲学、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的。而这里所说散文文体的流动, 则是在艺术审美范畴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感形态。散文艺术的流动美, 是一种洋溢着生机、充满了活力的美学境界。
散文文体的流动, 主要是由作者内在情绪、意蕴的寄寓和抒写, 外在形象的创造, 语言文字的变化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有节奏、有发展的形态。正是伴随着这种有节奏的运动过程, 使鉴赏者能感受到作者思想感情曲折起伏的发展变化, 给人一种时入新地、时见新意的流动美感。
散文文体的流动美, 首先表现在内在情绪、意蕴的寄寓和抒写上。一般地说, 散文创作总是要表现作者的主体情感和对审美客体 (生活、宇宙万物) 的深沉思索的, 这种情绪的表现, 往往显示出作者强烈而丰富的主观抒情色彩;而作者情志思绪的衍进和流动, 也就必然成为某篇散文的主要内容, 体现着作者内在情绪和意蕴的寄寓。郭风写《唱吧, 山溪》, 落笔于闽北深林中的一条山溪, 通过对山溪及其“歌声”的描绘和赞美, 从而歌颂新时代的生活。山溪在欢快地流动, 生活在有序地前进, 散文家的情绪和笔触也在欢快地、富有层次地跃动。细察全文, 文章的流动大体上展示在三个层面, 形成一种逐层迭进的运动之势:首先, 文章把重点放在对山溪及两岸景观的精心描摹上, 生动地表现了闽北山林的自然美;接着, 作者又将笔触转向对溪流两岸建设生活的刻意渲染上, 表现了建设者们热气腾腾的劳动、战斗的场面;最后, 文章再推进到对建设者精神风貌的深情礼赞上, 歌颂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可贵品质。在这个不断推进和跃动的过程中, 使文章获得一种贯注全篇的气韵和旋律。欣赏这篇散文, 通过文字的媒介,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思路和感情的导向、流程, 把握到它的流动着的态势, 感知到作者内在情绪、意蕴的倾溢, 也会很自然地被引入到那个特定的不断变化着的情境之中, 感受到同向流动的阅读审美效应。所以说, 散文文体在内在情绪和意蕴的寄寓和表现上, 是富于流动美感的。
散文文体的流动美, 还表现在形象的创造上, 包括画面的描摹、事件的叙述、人物的刻画等方面。散文形象具有不同于小说形象和戏剧场景形象的独特之处, 其中一个重要之点, 就是片断性、跳跃性、画面具象的速转性等表现得异常强烈而鲜明。这些特点, 本身就呈示出一种发展着、流动着的态势, 蕴涵着一种流动美的艺术形态。
凤章在散文《雨绿江南》中, 找到一个巧妙的艺术视点——坐船, 而那班船的窗口, 就像是一幅天然的画框, 于是, “船在前进, 画在移动”, “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简直叫人目不暇接”。作者凭借这一移步换景的天然契机, 饱含情韵地将江南农村春雨霏霏中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的新生活图景, 一一依次组合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随着作者的视点移动, 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船在走、水在流、景在移、画在变, 感受到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动势;而就在这画面、色彩的不断迅速转换和变化之中, 散文极为自然地显溢出了生机勃勃的流动的美感。散文文体的流动美, 还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例如短句的排比, 给人以快速的流动感。秦牧的《花城》这样写道:
在中国的年节中, 有的是要踏青的, 有的是要划船的, 有的是要赶会的……这和外国的什么点灯节、泼水节一样, 都各有它们的生活意义和诗情画意。过年的时候, 一向我们各地的花样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耍狮子、玩龙灯、跑旱船, 放花炮……人人穿上整洁衣服, 头面一新, 男人都理了发, 妇女都修整了辫髻, 大姑娘还扎上了花饰。那“糖瓜祭灶, 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 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的北方俗谚, 多少描述了这种气氛。
这短句的排比, 以急促的节奏前进, 自然给人以快速的流动美感。
长而散的句式, 给人的流动感是缓慢的。秦牧在《花城》中接着写道:
在这个花市里, 也使人想到人类改造自然威力的巨大, 牡丹本来是太行山的一种荒山小树, 水仙本来是我国东南沼泽地带的一种野生植物, 经过千代人加工培养, 竟使得它们变成了“国色天香”和“凌波仙子”!在野生状态时, 菊花只能开着铜钱似的小花, 鸡冠花更像是狗尾草似的, 但是经过花农的悉心培养, 人工的世代选择, 它们竟变成了这样丰腴艳丽了。“天工人可代, 人工天不如”。生活的真理不正是这样么!
这里长而散的句式, 节奏舒缓, 慢速流动, 正适于娓娓叙事和绵绵抒情。
句子的省略或倒置, 又常常给人以闪烁、跳动之感。冰心在《笑》中写道:“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 什么时候, 我曾……我不知不觉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作者在“我曾”后面使用了省略号;后面不说“边坐在窗口下默默地想”, 而将一个“想”字, 分成两个层次, 在第一个“想”字后, 跟进一个“默默地想”,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作者独自默想时的思绪活动状态, 造成一种闪烁、跳动的流动美感。
从艺术的表现功能来看, 散文文体的流动形态, 能够使文章获得一种内在气韵和节奏, 从而促进散文意蕴的开掘和情绪的强化。散文往往讲究一种贯注于文章内在机制中的气韵和节奏, 有了这种气韵和节奏, 散文的内蕴情绪才能被激活。
在散文中, 艺术形象的流动, 内在意蕴的流动, 必然会使文体产生一种不断运动着的动势, 而这动势又有机地将作者的形象感、情绪和内蕴等贯注、渗透到作品之中, 形成文章的总体气韵和内在旋律。散文一旦获得这种气韵和旋律, 那将全文皆活, 韵致盎然。刘白羽的散文《急流》, 其中写一只木船“出没于惊涛骇浪间, 一下埋入波涛之中, 一下浮升波涛之上”, “一会儿, 又在波澜舒阔的江水中悠然前进了”。急流是险恶的, 但勇敢、镇静的人能够征服它。通过这流动的形象, 作者悟出:生活在革命斗争浪涛中的人, 应当急流勇进, 因为急流本身是“永远奔腾前进的”。自然之物有了生命, 运动的状态包含着哲理, 从急流的变化无穷中看到了生活的美。散文中艺术形象的流动, 使内在意蕴和情绪得以激活, 使人们感悟到这样的生活哲理:物质的运动孕育、造就着生命, 生命在搏斗中又创造着新的事物和新的运动, 美是无穷的。所以, 流动充满生机, 饱蕴着诱人的美。
二、文体形式的清新美
散文创作, 是一种情绪活动, 它自始至终是在一种极其新鲜的、朦胧的、美妙的情绪活动中进行的。在这种情绪活动下, 呈现出的文体自然是十分清新的。这正如郑振铎所描述的那样:“譬若清新的朝曙, 皎洁的夜月, 翠绿的森林, 澄明的碧湖, 今天看他是如此的可爱, 明天看他也是如此可爱, 今年看他是如此美丽, 明年乃至数年之后看他, 也固是如此的美丽。”[1]
散文文体的清新, 首先是表现出来的思想、情绪的活跃与清新。散文家在习以为常的生活当中, 在司空见惯的事物面前, 总是千方百计去保持自己思想的活跃和情感的新鲜。散文的写法, 大多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 在抒情写意中, 作者最初的情绪和意念, 往往是缘景缘物而发的, 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人物、风物、天光、云影、阶柳、庭花、泉声、鸟语等等, 都能触动作者智慧的心灵, 激活作者新鲜的感情, 滋育、触发散文创作灵感的爆发, 从而使作者的思想变得活跃、情感变得新鲜。在作者的新鲜感面前, 大自然母亲那无比伟大而深奥、庄严而华丽的胸襟和内涵, 可以寄托人间一切悲、喜、忧、怨的情思;危崖可以令人警觉, 幽潭足以发人深思, 青松示人以高风, 翠竹昭人以亮节, 清风流云, 让人有超脱之感, 激流涌浪, 使人生奋进之思……这些情蕴, 是十分清新鲜活的。变幻无穷的景观, 常常“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人们的“性灵”上来, 散发着思想的火花, 闪烁着情绪的光芒, 使人“明心见性”, 顿生妙悟。所以, 在散文创作情绪活动中, 由于作者思想的异常敏锐和活泼, 情感的异常新鲜和独特, 使散文的文体总是富于清新的美感。
散文文体的清新美, 还得力于语言的洗练。一篇散文, 如果文字中夹杂一些陈词滥调, 就像皎洁的夜月被云彩遮掩, 澄碧的湖面漂着一些纸屑、油垢, 其皎月、碧湖的清新之感便消失了。所以, 力避陈词滥调, 力避人为的雕琢、造作的修饰, 是文体富于清新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散文创作里, 即使以文笔著称的作者, 也总是尽量避免词藻的堆砌, 而追慕一种清新、典雅之美。如绿漪在《溪水》中写道:“几番秋雨之后, 溪水涨了几篙, 早凋的梧楸, 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晚霞, 从杈丫树隙里, 深入溪中;泼靛的波面, 便泛出彩虹似的光。”作者为秋天的溪水“写生”, 每一笔, 都蘸着美丽而鲜明的颜色, 然而, 这颜色却又美而不艳, 词语力避人为的雕琢和造作, 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清新、明丽的风景画面。像这样典雅、洗练的散文语言, 其文体自然是清新的。
在当今的散文语言里, 像过去那种写美人则用“如花似玉”, 描写黎明则用“鱼肚白”的陈词滥调, 是罕见了。但词语的平庸而缺乏新鲜感的现象, 仍需要极力去克服。有些散文作者, 还不善于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 “在常用的词汇中见出变化的用法”[2] , 从而使自己的散文语言显得平板乏味。
获得这种“不平常的气氛”以及“变化的用法”, 主要应在于作者主观感情的深入,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通感”作用。从优美的散文家清新的篇章里, 足见这种使用语言的功力, 朱自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写道:
窗格雕镂颇细, 使人起柔腻之感。
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 上面有弧形的顶, 两边用疏疏的栏杆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 可以谈天, 可以望远, 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 但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
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 交融着, 使月成了缠绵的月, 灯射着渺渺的灵辉, 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 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对以上文字, 我们可作这样的认识:作者若以“柔腻”形容某人的皮肤, 以“清隽”形容某人的文章风格, 以“缠绵”形容情感, 读者就不会有什么新鲜感、特殊感了, 但作者在这里, 偏以“柔腻”来形容“雕镂颇细”的窗格, 以“清隽”来形容乘坐小船的趣味, 以“缠绵”来形容“交融着”灯光的“月”, 这就给这三个平常的形容词“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 使人“见出变化的用法”。正是这些新鲜、典雅的文句, 给散文的文体带来一种清新的美感。
散文文体的清新美, 不仅表现在思想情绪的活跃、新鲜和语言文字的洗练方面, 而且还表现出构思、结构、描写手法以及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上。
散文的文体形式应富于创新, 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 雄壮得像军歌, 生动曲折得像小说, 活泼尖锐得像戏剧里的对话。”[3] 也可以将自然科学、文学、哲学、艺术进行杂交, 写得“四不像”。在现当代散文作家中, 鲁迅的“杂感体”、冰心的“小诗体”、周作人的“小品体”、朱自清的“抒情体”、徐志摩的“自由体”、梁遇春的“随笔体”、“丰子恺的“画风体”、杨朔的“诗意体”、秦牧的“杂文体”、刘白羽的“政论抒情体”、贾平凹的“民俗画体”等等, 都充分显示了文体的自由和创新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郑振铎.新与旧[G]∥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
[2]亚里士多德.修辞学[G]∥西方文论选.
论柳宗元山水散文的审美特征 篇5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浅谈柳宗元山水游记
摘要:柳宗元乃“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用独特的审美方式,将自己高逸脱俗的品格和怀才不遇、遭际窘迫的愤懑之情融入奇山异水之中,也流露出他的仁爱思想、旅游思想,对山水的立体描写、个性描写、寓主观感受于客观描写中,构成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独特魅力。关键字:柳宗元、游记、散文
柳宗元的散文,以其卓绝的造诣和独特的面貌卓尔不群,秀出于中华民族的文学园地。自宋、明以来,研究者们将柳宗元散文分为说理文、山水文和讽刺文三类。其赞誉有加的首推山水文,且视其为美仑美奂的艺术精品。明人张岱曾言:“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袁中郎”。可见古人已对柳的山水散文的推崇备至。*柳宗元是继北魏郦道元之后描画山水的能手,并使山水游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他在永州所写的九篇游记(后人总称为“永州八记”)是其代表作。这些文章不仅用清新秀美的文笔描绘自然界的山水各具形态,各呈姿色,各有特点;而且寄情于山水,融情于山水,给山水以生命、以灵魂。这是山水游记文学的一种发展,也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的文学价值所在。
古今山水巨匠的传世之作中,大抵为以闻某山某水之令名而慕名来游,有感而记;或路经某名山名楼,或凭吊某胜迹而抚今追昔,终成佳篇。陶渊明、谢康乐之山水诗莫过于此。而柳宗元之山水游记—返俗套,别劈蹊径。其山水文学长廊中,突兀而出,映入眼帘,叩人心扉的非记名山大川之景,非写古刹名寺之奇,而是描绘名不见经传 的山谷涧溪。但多数情况下,作者则是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来,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摹,又将主体情感不露痕迹地融注其中,令人于意会中领略作者的情感指向,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极力突出西山“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明说西山,实为自我表白。以特立的西山与培塿相对比,暗喻贤人君子绝不与小人佞臣为伍,是对当时政敌们的蔑视,也在显示着自己的高洁。对柳宗元来说,西山是人化的自然,是一座饱含作者情感的山,西山即“我”, “我”即西山。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玩赏大自然了,而是借大自然以抒写自己的情感。在这里,柳子对永州的山水不是抱着旁观欣赏的态度,置身于山林之外;也不是怀着消极心情,隐遁于山林之中;而是积极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在大自然的山水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倾向性。
柳宗元写景,不是客观地为欣赏山水而描写山水,而是把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悲愤的思想感情,寄托到山水之中,使山水人格化,感性化,因而在他的山水文里,仍然反映出其一贯的思想倾向。柳宗元自幼年授学,二十一岁登弟进士,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其间也曾有几次壮游,顺宗永贞元年被贬出京城,自长安至永州,迢迢贬谪道上,不乏排遣之山阿,寄情之清流,他对山水美的欣赏,并不是被动地为美所吸引,所陶醉,所陶冶,在《愚溪诗序》中,柳宗元毫不隐讳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在仕途上遭受黑暗势力打击与迫害者,是世上最愚蠢之人。那些地处偏僻的名山胜水,无人登临欣赏,彼人与彼山彼水遇际何其相似也,沦落天涯,故而因病相怜,便将门前之清流命名为“愚 溪”。愚溪非真为迂腐浑浊,而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彻,锵鸣金石”般的锐利目光和纯洁的品质。在作者的眼中,愚溪是一个与自己拥有同样品质、同样遭遇的天涯知己,正如他自己一样,“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也非真愚。他在写这些山水的同时,倾诉自己的情怀和不平,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和安慰。
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说:“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迥合,则于奥宜。”故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已达到了这两种境界。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通过一位“失意者”出游之所见所闻,然后发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之感慨。作者借西山自况,暗示自己高逸脱俗的品格。而《钴鉧潭记》中所表现的天高气迥,乐而忘故土的超然之气。文卷中呈现出天、地、人、物浑然一体的旷达和谐意境。而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作者写景由水而石,由石而树,由树而鱼“潭中鱼可百许头..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绘声绘色、描摹大自然优美的奥妙境界。
柳宗元将这类文字写得历历如绘,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用敏锐的目光洞察了自然风物,用高洁的心灵与空灵奥幻的大自然对话,而后呕心沥血撰成心语,绘成图画,呈现在中华民族的文学殿堂之上。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写有诗情画意,审美技巧灵妙精湛。他用最清丽的语言,将山水的风骨刻画出来,读者从中不仅 能看到奇山异水之容貌,之颜色,还能听到山水之语言;树木摇落,风吹草动,禽鸟和鸣,虫鱼之动静,山水之形,万籁之声,如浮雕般耸立在字里行间,在读者的眼前,在读者的心灵中。如《袁家渴记》:“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诸,间厕曲折,平直深黑,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又无际。”作者写景由近而远,愈远愈旷达愈迷蒙。而《始得西山宴游记》则由远而近,由“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此种天、地、人合一之境界,读罢令人抚卷长叹,似仙似人,似醒似醉,高逸之景,超脱之情是为天地造化之神奇。
柳宗元写山、写水、写树木、写石、写虫、写鱼,无论是写动态还是写静态,可谓生动细致,精美绝妙。《小石潭记》中写水与光与鱼之和谐统一,然后用“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合,似与游者相乐”。描绘出人与自然之美。《石渠记》:“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大自然的美妙之音,有如琴弦之悠扬,洞箫之泣诉,又似交响合鸣。再看“又如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即近,其听始远”。山水之神奇诡异怪美尽在笔下,静则美,动则亦美。作者给山水以奇异,给山水以灵魂。永山永水如诗如画,是大自然的赐予,是作者心灵的讴歌。
总而言之,柳宗元的笔下,生机盎然、千姿百态的自然山水,无不体现出他的人生理想和美好追求;而被弃置荒僻之地的山水胜景,则熔铸着审美主体的身世之感,喷吐着胸中抑郁不平之气。此后,山 水记便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开拓散文的新方向引导着无数的追随者。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2]刘大杰.古典文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3]顾易生.柳宗元[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4]刘从林.柳宗元文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任访秋.中国古典文学论文集[C].郑州,中州书画社,1981.[6] 李川明《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散文》,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10月第4期。
论吴组缃的散文观及艺术特征 篇6
关键词:吴组缃 散文观 文体 时代主题 人物 真实
皖籍作家吴组缃(1908—1994),以作品的质而非作品的量著称于中国现代文坛。相对于吴组缃的小说创作研究,他的散文创作少人问津。其实吴组缃的散文创作从1925年的《和大家谈谈可能罢》起,一直到1993年他去世的前一年写的《我与二十世纪》止,其创作历程要比小说长远得多,并形成了自己的散文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但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吴组缃60多年的散文创作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可见,吴组缃散文创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其散文观及艺术特征略作探讨。
首先是散文文体
吴组缃作品在文体分类上常常让评论者、读者甚至其本人难以确定,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名篇《黄昏》。有人将它作为散文鉴赏,有人却当作小说来读,钱理群虽将它编入《时代小说》,但认为既可看作小说也可视为散文,同时“本篇的叙事与描写,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我归家不久的黄昏;一个地点:‘我家的庭院;以‘我为中心,各种人物穿插上场与下场,结构又颇似一个独幕剧”[1]。作者本人在《吴组缃小说散文集》中将其归入第三辑散文中,而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的吴组缃作品专集中《黄昏》却没有收入《拾荒集》(散文卷)而是列入了《宿草集》(小说卷)中。他的《柴》则被日本佐藤春夫编入《世界短篇杰作全集》。吴组缃认为《泰山风光》是篇游记,有时却被划入报告文学等等。当然,不管读者按哪种文体来读,吴组缃都认可。关于散文文体,吴组缃认为:“不论是外国作家还是中国作家,严格地说,对散文和小说是划不清界限的。”[2]吴组缃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的《古文观止》是最标准最好的散文,有抒情、有说理、有叙事,而外国文学家像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写的许多短篇小说都可以看作是散文。吴组缃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前辈们的创作思想与风格一直影响着吴组缃的创作,在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找到朱自清“表现自我”和周作人“人的文学”的散文理论依据,也可以看到他对鲁迅精神血脉的承继。钱理群认为:“在现代文学史上,吴先生是属于以作品的质量取胜的作家,不轻易动笔,而每有一作,必在对于生活、人生、人性的开掘与艺术形式上,都有新的探索,新的创造。在这一点上,其实是接近鲁迅的。” [3]袁良骏先生说得更具体:“从创作态度、艺术风格上看,二人是很有一些相似之处的。读着《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等吴组缃的代表作,我们是很容易想起鲁迅的《故乡》、《祝福》、《离婚》等优秀篇章的。至少,在对破产农村入微的观察、在对贫苦农民的深厚的同情、在平淡中见热烈的‘白描手法、在人物刻划的典型化程度、在艺术描写的精雕细刻等诸多方面,我们都不难发现二者的共同点。”[4] 可见,鲁迅对吴组缃的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在“五四”文体革命中,鲁迅就特别强调各文体之间的渗透融合。在他自编的小说集里,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介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作品和戏剧体的《起死》;在诗集《野草》里,也有《过客》这样的戏剧体。显然,这直接影响着吴组缃的文体观。在吴组缃看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反映时代与社会,反映人生与人性,而不必囿于某种文体形式。确实如此,任何一种文体都需要邻里之间的学习和借鉴,淡化文体特征往往是寻求一种文学样式新发展的有利途径。吴组缃对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各种文体都有研究,且能诗亦文还写小说,这样,各种文体在吴组缃笔下互相渗透、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黄昏》、《柴》既是吴组缃的散文代表作,又是他的小说名篇了。
其次是时代主题
基于文体认识,那么,吴组缃另一个重要的散文观就是关注时代主题。他认为:“文学这东西对时代、对社会负有严正重大的使命,它该站在当代思潮的前面真实地反映着那个时代‘内在和‘外在,指导或闪示着我们该怎么做、怎么走,怎样生活。”[5]在这里,作者非常明确地道出了文学对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及历史使命。钱理群在编选吴组缃的小说选本时,将其定名为“时代小说”,根据是吴组缃对茅盾《子夜》的一个评价:茅盾之所以被人重视,最大原故是在他能抓住巨大的题目来反映当时的时代与社会;他能懂得我们这个时代,能懂得我们这个社会。[6]钱理群认为,这是吴组缃夫子自道。“时代小说”的特点是从对个人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转向对社会性质、出路、发展趋向的探索,从偏重主观抒情到客观写实,理性因素的注入,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注重,等等。吴组缃小说的这些特征,同样也体现在其散文创作中。因此,30年代初期,面对北京清华园盛行的纤弱趣味的文风,吴组缃于1931年写出《谈谈清华的文风》一文,他反对纤弱趣味的小品散文,强调“要把世界观念,民族观念,社会观念摆在脑里,放开眼,看一看时代,看一看我们民族的地位,看一看社会的内状……我们该在现有的生活里抓住苦痛、悲慨,在我们现有的灵魂里,抓住它的矛盾处……”[7]
在20世纪的乡土中国,30年代恐怕是一个最没有亮色的时代,从1931年到1935年,国内连年的旱涝灾害,那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将经济危机转嫁到中国,使得本就危机四伏的中国农村濒临彻底破产,城乡经济的衰败破产成为3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之后期战争的创伤,一切似乎都在表明,中国乡村的没落与衰颓,气数已定,无可挽回了。吴组缃就在这一非常时期登上文坛,因此,“反封建主题”、“破产主题”和“抗战主题”自然就成了他关注时代与社会的主要话题,他曾说 “我的这些作品都是我们民族社会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下的时代写的,内容是写我们人民的苦难、挣扎与斗争。”[8] 面对30年代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急剧破产的现实图景,无论小说还是散文,他所关注的主题是一致的。他名重一方,为人称道的散文名篇都作于30年代。《黄昏》、《村居记事二则》、《柴》反映的是30年代农村经济的萧条和农民生活的苦难;《泰山风光》应是一篇游记,“但所分析刻画的还是社会形态,而自然景物倒被我忽略了” [9],描绘的是泰山特有的以乞致富的“丐官”和以敛财为能事的和尚道士的丑恶行径,把抗战前夕“连空气和阳光都变成灰黑色的”泰安城“风光”真实地展现于读者眼前;《差船》是吴组缃唯一一篇写抗战题材的散文,这是他亲历亲见的一段旅途生活的记实,他揭露了在全民积极抗战的大好形势下,那些唯利是图,利用一切机会中饱私囊,只图个人利益的卑劣自私的小人(船老大),更令人发指的是那些打着抗战的旗号,却四处招摇撞骗,吃喝嫖赌,为图个人享乐而不顾伤兵死活的军中败类(副官及护士长)。这些令人震惊的罪恶,都是事实,吴组缃将他们公之于众,目的就是要反映抗日大环境下的“全面真实”,让人们认清“抗战的现实是光明与黑暗的交错”。这正体现了他的创作初衷:在日常见闻中,对当时剧烈变动的现实有许多感受。尤其关于我的切身境遇,我所熟悉的人和事,那巨大深刻的变化,更使我内心震动。我努力想了解这些变化的实质,认识它的趋向,慢慢从自己的小天地探出头来,要看整个的时代与社会。[10]
第三是以写人为中心
吴组缃认为要反映时代与社会,就必须以写人为中心, 因为 “有些散文,或写内心的情绪,或写自己的幻觉,或写想像的东西,写来写去,写的还是人的某一方面。因为整个社会、时代、空间、时间——它的主人翁都是人。归根结蒂,人是一切的主人翁。文学就是人学,散文和小说本来就是写人的。”[11]由此可见,写人物是吴组缃散文创作的中心点,他认为时代与社会的中心是人,“把人物真实地,具体地,活生生地描写了出来,时代与社会自然也就真实地具体地活生生地表现了出来。”[12]因此,以写人物为中心就成了吴组缃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写作匠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故事情节的处理。有人物自然就有故事。例如《柴》中一个勤劳、忠厚的劈柴人——鹭鸶哥,从小父母被迫害,他只好少小离家,当长工受尽折磨,流落社会又遭抢劫,好容易成了家,又遭诬陷坐牢,出狱后,妻走子亡,孤身一人住在破庙,在半疯半痴中想念着儿子。再如《村居记事二则》,讲述了一个无依无靠的贫苦农妇秦嫂子,在痛失丈夫和小儿子的情况下,一颗痛楚的心,一半护卫着给人当童养媳的女儿,一半牵挂着到千里之外谋生的大儿子,成了一个“祥林嫂式”的人物,最后,为替女儿看护黄豆,在夜里被小偷活活打死。情节脉络清晰,故事催人泪下,但这是散文,不是小说。因为小说中的故事必须通过情节结构来完成, 而吴组缃散文中的故事则是通过人物的自述和对话来展开情节,而不要求严谨的情节结构,因此,有小说的特点,但本体还是散文。所以吴组缃散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构成了吴组缃散文的特点之一。
二是人物形象的刻画。吴组缃的散文以写人为中心,自然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这是吴组缃散文的又一显著特征,也成为吴组缃散文在开拓创新之路上取得的最为引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打开他的《拾荒集》,几乎每一篇散文都离不开写人,许多散文的人物一出场,作者首先就是抓住人物的肖像、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描写的。如《扬州杂记》中热情、讨好的穷茶役和雍容华贵、生活放荡无忧的上等游客;《柴》中的鹭鸶哥,长着“癞痢头、脸子干枯瘦削”、“个子高得有点可怕,尤其是两条腿,又细又挺直,简直像缚了高跷似的”、“一只阔大的嘴巴,像一只鼋鱼,劈柴用力的时候歪斜着撕开来”;《差船》中,通过描写船老大的言行和“我”所目睹的副官及护士长的丑态和卑劣行为,刻画出他们的卑劣自私、言而无信;《村居纪事二则》中秦嫂子一出场,就对她的外貌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她“那时门牙已经落掉四五个。黝黄的瘦脸上挤满了很深的皱摺,数茎黄茅草似的头发,远远就看得见发缝里的皮肉”,一个倍受苦难折磨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深深烙印在读者的记忆里。尤其是在《泰山风光》中,作家对道貌岸然的敛钱道士,贫困、木然的乡下香客和谙熟生财之道的乞倌三种人物入木三分的形象刻画,更是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第四是写真情实感
反映时代与社会、写人物必然讲究真实性。吴组缃曾经强调:“我们当然要美要善,真不是唯一的,却是最基本的,它是一切文艺生命之所系,离了真,美和善都无所附丽。”[13]他这样解释他对散文真实性的看法:“我想所谓‘真意有两条:一是真情,这是作者主观方面的。你写的内容真正使你感动了,否则不成其为动人的作品。二是要有实感,这是客观的东西为你主观所感受或认识到的。”[14] 因此,“写真情实感”成了吴组缃散文的创作宗旨。他在《西柳集》序中说过:“这里收集的几篇东西,有的似乎是小说,有的其实不是,但都多少说了点故事。内容的五颜六色,正展露着现代一个知识青年如我者之真实的灵魂。”[15]他一生的散文最可见他的这一散文观,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验和见闻,字里行间蕴蓄着作者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充满作者的真情、炽情。他认为真情实感不一定就要为自然的现实情境所束缚,不仅要描写这种纯客观的“实在”,还应该将所见的实在通过自己的世界观、社会观,加以艺术地整理,真实地表现出来,好的散文就是要写自己的真知灼见,要写个人的思想感情。关于这一点,笔者另有拙著专论,在此不再展开。
最后是语言艺术
吴组缃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还得力于作家在语言上的深厚修养。他的语言朴素畅达,表达细腻,体现了现代散文语言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拓宽了现代散文的语言领域,为现代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归结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学者的语言。兼有作家和学者身份的吴组缃,散文的语言风格是自然与凝练美的结合,处处显示出富于感情的作家和善于思考的学者二者兼具的行文特色。读他的文章,犹如同一位学问渊博、阅历丰富的长者聊天,在轻松愉快中就能得到深刻的启示。他在《雁冰先生印象记》一文中回忆茅盾时说:“他的谈锋很健,是一种抽丝似的,‘娓娓的谈法,不是那种高谈阔论;声音文静柔和,不是那种慷慨激昂的。”[16]我们读吴组缃的文章,得到的印象,与此相仿佛。这使他的散文更多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一种平和、淡泊、学理化的智者散文,一种在平实的生活叙述中,透露出非常透彻、非常澄明的人生智慧和理性精神的散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雅俗共赏的语言。在语言的运用上,吴组缃的散文是由“雅俗共赏”的白话写成的。他在语言上追求干净、利落、耐人寻味而又经得起推敲。他曾指出:语言的美和用是分不开的,最有用、最管用、最好用的,就是最美的。[17]从这个原则出发,他以人民群众的口语为基础,经过提炼,形成了独特的既保留了口语精华又不涉及粗俗的散文语言,让人读后获得一种朴素清新的美感。他善用比喻,深奥的道理通过生动明了的比喻表达出来,通俗易懂,耐人寻味,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文、白相融的语言。吴组缃散文中的叙述,在现代书面语言的基础上,化入古汉语中生动而有概括力的词语和句法,将文言词语巧妙地镶嵌在干净利落、纯熟自然的口语中,使读者感觉不到文言成分,在凝练细腻之中蕴含醇厚典雅。
(四)小说化的语言。吴组缃在散文中运用小说笔法塑造人物形象,自然少不了在语言上下功夫。他的散文语言也是“小说化”的, 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语言平实自然。人物语言善于使用对话,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吴组缃曾说,写人物,对话是个巧法子,他那篇倍受推崇的小说《一千八百担》就被称作“对话的艺术”。因此,他非常注重对各阶层人物口语的吸取和熔炼,刻意追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并能通过人物的对话写出人物的个性。比如《黄昏》中不同人物的对话,就活化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格;《柴》中“鹭鸶哥”那一字一顿的口语;《村居记事二则》中,没有文化、思子心切的秦嫂子的唠叨和有文化、能识文算帐的失业店员三驼子羞答答的语言,都很贴合他们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综观吴组缃的散文创作,写真情实感是其创作的宗旨,真实地反映时代和社会是他的创作理念,他坚持以写人物为中心的创作主张以及圆熟的写作技巧,使他跨越了文体的疆界,不因内容而拘谨于某种表现形式,从而丰富了散文的审美张力,形成了自己的散文艺术风格。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研课题,项目编号:JA07155S)
注释:
[1][3]钱理群:《时代小说·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第2页。
[2][11]吴组缃:《答美国进修生彭佳玲问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第134页。
[4]袁良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吴组缃小说艺术漫笔》,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
[5]吴组缃:《斥徐祖正先生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6]吴组缃:《评〈子夜〉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4页。
[7]吴组缃:《谈谈清华的文风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8]吴组缃:《宿草集·小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9][10]吴组缃:《吴组缃小说散文集·前记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页,第167页。
[12]吴组缃:《如何创作小说中的人物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13][14]吴组缃:《谈散文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第91页。
[15]吴组缃:《西柳集·序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页。
[16]吴组缃:《吴组缃先生纪念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17]吴组缃:《生活·写作·读书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
毕淑敏散文比喻的语义特征分析 篇7
摘要:比喻是毕淑敏散文最主要的、最具亮点的、最有代表性的修辞手段。文章从矛盾性、模糊性、局部性和多样性四个方面探讨了毕淑敏散文比喻的语义特征。
关键词:毕淑敏,散文,比喻,语义特征
参考文献
[1]毕淑敏.今世的五百次回眸[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6
[2]毕淑敏.我很重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5
[3]毕淑敏.素面朝天·后记[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6
[4]李桦.论毕淑敏散文中的比喻艺术[J].阅读与写作, 2006, (09)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散文特征 篇8
艺术风格,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作家在创作总体上流露出的基本特色。吴伯箫早期散文审美品质是追求精美的,营造出如诗一样意境,这一点与“美文”有着精神气质上的继承关系。
首先,吴伯箫的散文“在意象迭出中,容纳着诗的氛围。” 这种类似诗一样精美意境的艺术效果,来自于作者缜密的艺术构思。其次,早期精美品质来源于整齐的句式。“与其说它们是散文的语言,不如说是诗的语言。” 最后,在吴伯箫的散文“篇章中,自然地可以呼吸到时代的气息,但情思的抒发远胜于叙事。” 这在于原本延展的思想情绪脉落的简约、收敛式表达,使得所要抒发的情感张弛有度。在1938年达到延安之前,吴伯箫接下来所写的一系列散文作品,也都大多秉持着这种对于精美审美品质特征的追求。
延安文学思想要求“要用工农大众自己的语言来描写工农大众自己为独立、自由、幸福而斗争的战斗生活,并为工农大众所享受。”强调用“工农大众的语言” 进行文学创作。之后,“吴伯箫散文创作经历了由‘雕琢’到‘自然’的艺术升华。形成他散文创作审美品格由早些时候精美到成熟时期的自然、朴素、清新的转变。朴素自然的品质在延安时期创作中表现在对于英雄人物轮廓勾勒式的描写和较为直白的新闻性语言形式。在建国后散文创作过程里,这种质朴品质得到了完美呈现。
产生这种质朴美学品质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情感表达的直率与真挚;二是语言文字的朴素和自然。
吴伯箫后期散文抒情的直率、真切是构成他散文质朴审美品格的首要因素。
以《记一辆纺车》作者回忆延安生活散文的代表作为例。吴伯箫本人是大生产运动的一名“纺车名手”,这篇文章具体描述的都是他亲身感受。作者亲自使用过这一辆纺车,对它感情非同一般,把它称为“旅途上的旅伴”、“战场上的战友”。因此,作品有很扎实的生活基础,没有任何的虚假感受,运用准确、形象、凝炼的语言,勾勒事物能够传情的主要特征,以形写神,以形传情,抒写物我一体的内在感情。使字里行间所流露、所倾注的感情都是诚挚、真实的。就是这样的真诚打动着阅读作品的一代代读者。吴伯箫写作散文时候的真挚与率真正如他自己叙述的一样。
吴伯箫延安时期的生活回忆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是后期散文质朴审美品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吴伯箫的散文中比比皆是,作者质朴的心灵赋予了作品质朴的品格。能够吴伯箫朴素纯洁的真情实感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并且转化为作品审美品质的最佳实现方式就是“白描”艺术手法。
此外,朴素自然的语言也是形成吴伯箫后期散文品格一项不可忽略的重要因子。语言是文学作品风格的另一大重要元素,语言风格如何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吴伯箫后期散文的语言风格是朴素自然的,这种以朴素自然为基础的美,也就是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里所说的,“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
吴伯箫后期的这些散文里的选词用语,力求平易通俗,言之有物。诸多作品中,《菜园小记》最为代表。文章开头写道:“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姥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从中可以看到,在句式的选用方面,吴伯箫后期的散文比较于早期就有了明显的不同。如果说开头还有些讲究节奏的话,那么文章在结尾处:“那年蔬菜丰收。韭菜都了三茬,最后吃了苗下韭(张莲下藕一样,那是以老来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后种了秋白菜,细水萝卜以后种了白萝卜。园里连找西腊孟波斯菊都要开败的时候,我们还收了最后一批西红柿。天凉了,西红柿吃起来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们还把通红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晒干了,挂在窑洞的窗旁边,一直挂到过新年。”全不见华丽的修辞或是奇妙的比喻,用词朴实,通俗易懂,读来倍觉亲切与自然,好像“唠家常”一般,对生活细节作着好似极平实的记叙,可正是这记叙,不落声色地表达了作者对于质朴审美取向的着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