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通用5篇)
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 篇1
摘要:主导产业是地域空间上的一种特殊经济组织形式, 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很多, 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等, 而每一类因素所占的地位及其对它们的评价都具有明显的模糊性, 模糊优选模型是主导产业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从主导产业选择的诸多影响因素入手, 构建一组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主导产业选择存在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的客观事实, 建立一种改进的多层次一致矩阵的模糊优选模型;最后运用这一模型对安徽某高新区主导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和初步评价。
关键词:主导产业,评价指标,模糊优选模型,实证分析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地区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一个或者若干个产业部门,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主导产业必须不断地调整、优化和升级。地区主导产业是在整个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综合效益高、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经济发展带动性强、能够较多吸收先进技术、有较快发展速度和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主导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与“扩散”。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 产业布局的调整和结构的优化,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是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区域发展的总体水平、经济增长的速度、乃至一个区域的发展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主导产业的状况。不断地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是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
国内有些学者关于主导产业的评选基准和指标体系的确立, 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是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 他提出主导产业选择应该遵循“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在此基础上, 日本于20世纪六十年代中叶, 提出了理论化、系统化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即“国际比较需求增长率标准”和“比较技术进步率标准”。国外比较成熟的有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提出的主导部门基准, 赫希曼于1958年提出的产业关联度基准等。而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振华于1992年提出的“周振华三基准”, 即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应基准。除此之外, 理论界存在的基准还多达几十条。但由于这些选择基准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理论选择结果与经济发展实践不一致的现象, 一直受到多方批评, 不断有学者力求对这些标准进行改进, 并进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系统性的选择标准体系。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要想科学、客观地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也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本文在借鉴了上述几种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基础上, 根据安徽某高新区经济发展特色, 设计了一组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较全面地反映了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可以比较科学、客观的评价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1、市场需求指标。
主要包括市场潜力度和需求收入弹性等指标因素。市场潜力度主要通过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确定市场供求状况;采用需求收入弹性指标用来衡量某一时期国民收入及其变化对某一产业产品需求及其变化的影响。
2、经济效益指标。
用来综合衡量各产业部门资源利用的效率, 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资金产值率、利税率等指标因素。
3、技术进步指标。
通过影响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来促进某一产业发展, 主要包括技术人员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率和技术应用密度等指标因素。
4、产业关联度指标。
用来衡量与某一产业有关联的其他产业对该产业的带动作用, 只有选择产业关联度比较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对经济的增长率贡献才越大, 才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具体包括产业推动系数、产业带动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因素。影响力系数是指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公式为:影响力系数=该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业纵列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该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小于1, 表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公式为:感应度系数=该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业横向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或小于1, 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一般而言, 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比较容易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 如建筑业;感应度系数高的产业由于受其他部门发展的拉动而得到发展, 如基础产业。
5、产业规模指标。
包括固定资产规模、就业规模和利税规模等指标因素。
6、比较优势指标。
地区主导产业应选择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并且依次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专门化率和区位商等指标因素。
区位商=某区域该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国该产业工业产值比重/区域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该指标大于1, 说明该产业的产品除供给区域需求外, 还要对外贸易, 可以反映该产业的外向程度越高, 越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反之亦然。
专门化率=区域该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国该产业工业产值比重/区域全部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国产业工业产值比重。该指标比值越大, 表明该产业专门化率越高, 在全国该产业占有比较优势。
7、可持续发展指标。
主要反映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对主导产业发展中低能耗、污染小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要求, 包括能耗情况、环境状况和创新情况等指标因素。能耗情况主要采用单位工业产值能耗指数。工业能耗包括原煤、焦炭、原油、柴油、燃料油、热力、电力的用量, 换算成吨标准煤。该指数由该产业能耗消费量与该产业工业产值相比获得。环境状况包括: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产值废物排放量、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创新情况用单位年科技创新投入来衡量。
三、改进的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模糊优选模型
有研究认为, 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决策方法能够实现多方案的优选决策, 但该方法在建立优先矩阵时, 其优先关系系数是根据因素的优劣来建立的, 而在某些领域, 其优劣关系不一定明显, 而是通过数据来说明的, 如A指标值是0.95, B指标值是0.94, 从数据上可看出A指标值大于B, 按以前的方法这个优先关系值为1, 而这样来计算造成计算结果的误差较大, 因为他们基本上差不多, 如果认为他们的优选关系值为0.5, 会导致类似的数据间无法区别。为了分析的需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决策方法。改进的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决策步骤如下:
在分析阶段, 将n个可行方案各因素区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t个评价指标, 第二层次为个指标因素, 第k个评价指标有mk (k=1, 2, …, t) 个指标因素, 则可以确定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两个层次、多因素决策方案优选过程。
1、求出各方案指标因素的优度值及各方案评价指标的综合优度值。
对第k个评价指标, 假设mk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分别为kω1, kω2, …, kωmk满足
(1) 建立优先关系矩阵:通过分析n个方案第k个评价指标mk个因素下的关系, 故可首先建立mk个单因素模糊优先关系矩阵kBp (kbpij) n×n (p=1, 2, …, mk) , 其中kbpij为在第k个评价指标第p (p=1, 2, …, mk) 个因素, 第i个方案Xi对第j个方案Xj的优先关系系数。其取值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能够确定具体的优劣关系的, 其值为:
第二种情况, 方案Xi和方案Xj是通过数据来反映的, 需要通过数据处理来判断优劣关系程度, 其值为:
(2) 为便于进行决策, 需要将优先关系矩阵改造为模糊一致矩阵:将kBp (k=1, 2, …, t;p=1, 2, …, mk) 改造成矩阵kBp= (krijp) n×n, 其中, 改造得到的kRp (k=1, 2, …, t;p=1, 2, …, mk) 为模糊一致矩阵。 (注:这里的k只是表示第k个评价指标, 与其他字母结合时不表示乘法关系)
(3) 计算单因素优度值:运用调和法计算方案Xi在第k个评价指标第p个因
(4) 计算各方案t个评价指标的综合优度值:
2、求出方案总体优度值。
假设t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ω1, ω2, …, ωt满足, 把每一个评价指标作为一个因素, 分别求出n个方案, 其总体优度值为:按Ti由大到小确定出n个方案的优劣次序, 为决策方案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统计年鉴 (2009年) 计算整理
四、安徽某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实例分析
安徽某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范围为该区域类主要的产业, 以这些产业为备选产业, 从中分析产业间的优选关系, 便于做出主导产业优选决策。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9年) 》、《安徽统计年鉴 (2009年) 》、安徽统计信息网。采用安徽某高新区5个产业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实例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验证上述改进的模糊优选模型的有效性, 在分析过程中, 不指定具体的产业和具体数据情况, 只从数据处理的结果来分析, 数据情况见表1。 (表1)
本文利用改进的模糊一致矩阵优选决策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使用MAT-LAB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可看出, 按照改进的模糊一致矩阵优选决策方法, 其产业优选排序关系为C3、C5、C1、C2、C4。 (表2)
五、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一致矩阵的决策优选方法, 并应用于安徽某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优选中, 针对5个产业的数据进行了处理, 并利用优选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 结果情况较好。
参考文献
[1]赵海林.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J].生产力研究, 2007.19.
[2]刘克利等.主导产业的评价选择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 2003.3.
[3]赵成柏.试析新型工业化下主导产业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J].生态经济, 2006.5.
[4]刘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主导产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5]齐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8.19.
[6]赵永刚, 王燕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设计[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8.30.5.
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 篇2
1957年,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个基准: (1) 需求收入弹性基准; (2) 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界称之为“筱原基准”。其基本观点是, “需求收入弹性”和“产业生产率”是选择主导产业的两大重要基准, 主导产业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生产率上升速度快的产业。1958年, 发展经济学家艾尔伯·赫希曼从产业相互关联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 产业界称之为“赫希曼基准”。他认为, 某些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比其他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更为强烈。政府应当把与经济体系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筱原基准”与“赫希曼基准”被奉为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 被许多国家政府采纳作为选择产业结构、规划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
二、“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问题
首先讨论一下“筱原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第一, 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上处于温饱阶段, 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远远的滞后于发达地区。因此, 对于收入弹性低的商品 (例如生活必需品) 的需求将保持一个较长的过程。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可能就是朝阳产业或明星产业, 是当地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 如纺织业、建筑业等。如果按照“收入弹性基准”来选择的话, 这些收入弹性低的行业都应该受到挤压和控制, 但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无异于灭顶之灾。应该明确指出的是, 在相当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 尽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上无弹性可言, 仍然要把农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维持。其次, 生产率上升基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 也不能完全适用。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压力过重, 如果采用生产率上升基准, 集中资金投入到生产率上升的产业部门, 将使已经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变得更为困难和复杂。
接下来, 本文对“赫希曼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展开讨论。根据产业间产出的关联效应来选择主导产业, 往往必须在资源分配上具有较高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而许多初级产品的产业, 如农业、渔业等因前后向关联效应低而被忽视。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 选择关联效应高的重化工业的直接后果, 将导致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处于更加恶劣的状态, 最终导致主导产业政策的失败。
此外, “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都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基础上, 而且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情况而言, 其前提是完全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如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也接过这些经典的理论, 势必造成各省市、地区主导产业的雷同和大批骨干企业的重复建设。面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体制不合理、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科技管理人才匮乏、行政干预及其他因素的阻碍等问题, 即使培育和扶植起一个或几个大型骨干龙头企业, 这种主导产业的波及和带动能力也会因摩擦成本过大而削弱。因此, “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不适用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更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理性选择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是指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的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各产业协调配套的区域经济系统。作为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 主导产业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这是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前提条件。但是, 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很不容易,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 需要具备和满足一系列的条件, 除了要考虑理论界提出的各项选择基准要求以外, 还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成长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各地的具体情况。
本文认为, 西方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和后进国家的赶超理论,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位主导产业的选择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进国家赶超理论包括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和日本学者提出的“后发优势说”。
“比较成本理论”阐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这个经济学基本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进而指出各个地区的相对优势来自该地区拥有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资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是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应当把握的时机和变化规律。“保护贸易理论”专门论证了工业化处于后进序列的国家, 更应当通过树立、培育、保护和发展主导产业, 以这种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 才能打破旧有的贸易分工格局。李斯特还提醒人们,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 不能只把眼睛放在幼小产业产品的生产本身, 而要从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中发现幼小产业的生命力。战后资源贫乏的日本, 清醒地认识到, 如果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参与国际分工, 势必使自己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对此, 日本经济学者提出了“后发性优势说”理论。这一理论指出, 后起国家由于可以直接吸引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 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 并且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只要政府选准主导产业, 扶持达到规模经济阶段, 就有能力与先行国家在一个新的产业一争高低。
上述传统国际分工理论, 在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都取得了后来居上的经济效果。结合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的现实约束和各地不同情况, 本文认为, 在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时, 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做出谨慎、科学并且理性的选择。
(一) 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扬长避短”战略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体现为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 劣势在于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科技人才匮乏。这种要素禀赋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制造业中选择主导产业的现实。客观地讲, 所有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存在, 即使是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 其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却很可能具有绝对优势。重要的是, 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客观地认识当地的优势与劣势, 在此基础上确立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好解决, 因为人人知道主导产业应当建立在当地发展优势上, 但问题远比这复杂得多。例如, 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又特别好的地区, 水电产业却非当地经济所能支持开发的产业;养殖、种植等初级产品优势地区, 搞深加工被公认为一条出路, 但市场需求弹性不高的产品也不可能成为有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可见, 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承担的比较优势部门是有限的。正确的决策依据应当是:选择那些对实现地区发展可以做出更大贡献的产业;选择最有利于实现地区全面发展的产业;选择适应时代潮流的产业。
(二) 准确判断本地区各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
中国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 使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国际国内各个行业竞争的压力, 加上本身还存在竞争意识淡薄、竞争战略单调、竞争方法简单、竞争能力薄弱等问题, 竞争素质不尽人意, 竞争者结构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 产品技术水平低下, 生产工艺水平落后, 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测试手段贫乏, 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内部竞争、过度竞争时有发生。如果让优势产业自动发展, 其竞争力提升可能非常缓慢。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通病, 严重制约着本地区各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这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明确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差别化产业政策的显著特点就是通过促进资源配置, 补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本地区优势产业所处的阶段, 延缓成熟产业的繁荣期, 加快朝阳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步伐, 优化衰退行业的资产重组效益, 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三) 紧紧抓住国家主导产业政策, 千方百计成为国家主导产业链条中的一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任何地区都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系统, 其所有的产业发展都要受到其他地区的拉动和制约。区域之间互相开放, 彼此依存、紧密联系, 使得各地区能够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及其空间组合的差异展开专业化分工协作。国家确定的主导产业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发达地区在抢占各个制高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将当地的经济“链接”在这一列火车上, 成为国家主导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地方政府在选择当地主导产业中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制定符合当地特点、与国家主导产业相一致的产业结构政策, 同时健全宏观信息系统, 制定大胆开放的市场机制, 塑造优质高效的软、硬件环境。
(四) 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全新时代,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知识。以知识为生产基础的产业, 属于报酬递增的世界。它完全不同于以资源为基础行业的报酬递减规律, 存在非线性的正反馈发展机制和“历史锁定”的路径依赖。而这些空白产业、新兴产业往往就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正改变着原来具有优势产业的微观基础, 决定着未来产业发展的优胜者。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施赶超战略, 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派生出来的新兴产业, 无疑是一条捷径。
许多后来居上的国家和地区经验表明, 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当地政府执行的市场游戏规则和产业激励机制;二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当地产业发展机遇的把握;三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理性决策。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
摘要: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不适用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更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选择当地主导产业时, 面临着三个方面的现实约束。对此, 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调整当地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理性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 树立科学的主攻方向和发展战略, 以实现当地经济的早日起飞。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治彪, 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薛荣久, 国际贸易[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 篇3
朝阳地处辽宁西部, 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十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第一次产业的比重由“九五”初期的36.7%下降到“十五”末期的26.3%, 而第二次产业的比重则由“九五”初期的29.1%上升到“十五”末期的38.7%, 并超过第三次产业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九五”初期“一二三”排序到“十五”末期的“二三一”排序的转变, 形成了比较好的发展格局。但与发达地区相比, 朝阳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表现在缺少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农产品结构还不合理, 市场化程度比较低, 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的比重过大,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 一般加工能力相对过剩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相对不足;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新兴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说,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成为今后朝阳经济发展和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 而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能否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以自身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 并能主导整个产业结构运行的产业。它具有这样二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产业规模较大, 其产出和资源在区域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是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 正是围绕着它才得以建立起各类专业化部门、辅助部门紧密结合的经济体系。
现代产业经济学认为选择主导产业应该遵守这样三条基本原则: (1) 区域优先原则。主导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优势是来自于对区域优势的转化, 而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自然也要以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为基本立足点。 (2) 产业关联度原则。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越大, 相对应的投入产出矩阵越大, 越完整, 其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就越强, 其扩张产生的系数效应就越明显。 (3) 动态性原则。区域产业结构要保持其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就需要建立主导部门的梯队序列, 不断淘汰旧的主导部门, 从后备产业中选择新的主导部门, 创造出一个活跃的新陈代谢机制, 发展区域的自我创新能力。朝阳作为欠发达地区, 还必须结合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 所选择的主导产业须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随着朝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大批农民进城务工,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会越来越严重, 这个基本市情决定了必须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朝阳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立
在传统产业占居整个经济主导位的情况下, 选择主导产业不可能抛开传统产业, 单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从现有的经济条件出发, 选择那些区位商较高, 专业化较强, 在区域内影响力较大, 对区域经济发展能产生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 并且进一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这些产业, 运用科技资源调动和引导企业资源、社会资源向这些优势产业和企业聚集。因此, 朝阳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 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采取集中力量,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的策略, 将建设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建材及建机、绿色食品加工“三大基地”, 大力发展冶金、化工、纺织“三大行业”, 作为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和培育。
(1) 打造汽车工业生产链条, 以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为重点, 在上游形成以柴油机、轮胎、刹车毂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一条线, 在中游形成以轻重卡组装为主的整车组装一条线, 在下游形成以市场销售、废物开发利用为主的后续跟进服务一条线, 把朝阳建成全省汽车整车、柴油机及其他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
(2) 打造建材和建机生产链条, 加大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力度, 突出以水泥、陶瓷、玻璃、非金属材料、新型建材为主的建材及建材机械生产, 建设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市场的建材及建机生产基地。
(3) 打造农产品深加工链条, 围绕畜牧业、保护地和林果业农村三大主导产业, 以农产品资源为依托, 大力培育、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强化肉鸡、肉羊、肉猪、肉牛、饲料、乳制品、干鲜果蔬产品、薯类、粮油产品等农产品的精细加工, 并从生产到销售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 建设中国北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4) 打造冶金业发展链条, 搞好冶金工业园区建设, 形成以凌钢为龙头, 上下游产业、产品配套跟进, 铁、黄金、锰、铝等产品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5) 打造化学工业生产链条, 以现有轮胎企业为依托, 不断开发新品种, 形成轮胎生产的规模优势, 同时注重在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化学医药及制剂等领域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6) 打造纺织业生产链条, 充分发挥朝阳纺织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丰富、原材料供应基础好的优势, 以现有纺织企业为依托, 加快产业升级, 引进知名品牌, 形成纺织、印染、服装一条龙产业集群。
在抓住上述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 还要抓住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制造业加速转移和我国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有利时机,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带动原材料等产业优化升级, 努力实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加快装备制造企业重组步伐, 注重在朝北、建凌工业走廊及其他项目区构建装备制造业发展平台, 着力提升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坚持用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摘要: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 就是整个产业体系中缺少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 必须从区域经济实际条件出发, 选择那些区位商较高、专业化较强、在区域内影响力较大、对区域经济发展能产生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这些产业, 运用科技资源调动和引导企业资源、社会资源向这些优势产业和企业聚集, 进而培育出具有鲜明优势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孙福全.产业结构调整微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邓伟根.产业经济:组织与结构我[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0
[3]、胡春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J].管理世界, 1999, (5)
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 篇4
对主导产业(leading sector)概念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拥有不同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n)认为,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内那些具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并且该部门的增长率比国民经济总增长率高许多,同时对其他产业产生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和罗斯托则是根据产业间的关联度大小来确定主导产业,在他们看来,产业间相互关联的程度是有差别的,有些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比其他产业间的关系更强一些,政府把在一系列投入—产出关系中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密切的经济体系部门,认定为主导产业部门。
综合众学者的观点,一般认为,在区域经济中那些在产值中占有一定比重,增长率比较高,产业关联度比较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为主导产业。
二、中部六省主导产业分析
1.中部六省主导产业排名。根据2007年与2010年投入产出表,整理出了中部六省主导产业排名前五的变化。由于中部六省有着不同的地理、历史、经济、人文、政策等环境,决定了中部六省的主导产业的不同。
2007年各省主导产业排名前五。山西省分别为:农林牧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化学工业。江西省:农林牧渔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教育研究事业、房地产业。安徽省: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化学工业。河南省: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湖北省: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湖南省: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教育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2010年排名前五的主导产业,山西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林牧渔业、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江西省:农林牧渔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教育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安徽省: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教育业。河南省:农林牧渔业、教育业、批发和零售零售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湖北省: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废品废料、金融业。湖南省: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中部六省市2007与2010年主导产业纵向分析比较。据分析,2007年与2010年山西省的主导产业分布变化较大,山西省主导产业排名第一位由2007年的农林牧渔业变为2010年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和化学工业在2010年山西省主导产业排名中,不再占据前六的位置。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分别位于2010年主导产业排名的第三名与第四名。2010年安徽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跃居第三位。金融保险业退出前六的排名。随着安徽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显著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跃居第四位的安徽省主导产业。随着江西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其属于一、二、三产业的江西省主导产业的比重变化明显。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业排名第二位,教育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排名三、四位,而房地产行业则退出主导产业排名前六的行列。河南省2010年化学工业排名第四,这与化学科研实力全国排名靠前的郑州大学有关,同时,郑州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主干线,带动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发展,使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排名第五。湖北省2010年废品废料、金融业跻身前五。其中,通信设备和医药制造业是新兴高技术产业,即为湖北省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已进入产业的成熟期,但对经济增长仍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即为湖北省的支柱性主导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属于一般性主导产业。湖南省主导产业排名前六的变化不大,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进入前五名,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说明其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对经济增长速度最敏感。对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业这个产业,只有一个数量指标大于1,感应度或影响力系数仍然很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湖南省的经济。
3.中部六省市主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部地区主导产业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主导产业存在重叠现象。中部地区各省工业行业产值前几名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几乎被所有的省份列为主导产业而发展。然而是在同一省内中,这些行业所占的比重均不高,表明产业之间没有突出优势。在战略布局上各自圈地,在经营上缺乏合作联盟,难以形成集聚优势并产生规模经济。
三、中部六省市主导产业优化政策、建议
1.整合资源。中部六省在很多方面是相似或相通的,如在区位相邻、地位相同、政策相同、发展状况相近,因而中部六省应当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外部性,突出居中的优势。各省既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又需要整合资源,分工协作,联动发展,建立一个研讨、决策、合作平台。此外,还可以借鉴“长三角”经验,制定中部经济一体化联动政策,共同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形成有自己特色产业,从而提高区域经济总体竞争力。
2.集中力量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产业结构是否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中部地区应重点发展五大支柱产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制造业,以汽车为重点的机电制造业,以钢铁为重点的材料工业,以水电为重点的电力工业,以金融、物流、旅游等为特色的第三产业。要充分发挥省会大城市科研实力的优势,在生物医药、电子通讯、光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领域,优先发展一批拥有自立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市场潜力好的高新技术产品。同时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集聚优势,吸引一批附加值高的科技项目,起到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政府行为
在我国,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把经济资源配置到农村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即政府对农业实施适当的支持和保护,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收入低下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1.1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不高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现有的农民专业协会,尚未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基地建设与作为农业大国的地位不符。农业产业化的龙头还不够强大,辐射带动能力弱。这种情况,使千家万户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民难以适应参与国标市场竞争的需要。
1.2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
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少,产业化水平低,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农产品加工率低。多数产业仍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为国外提供原料或者中间品,且企业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农产品增值率低。例如从烟叶中提取辅酶Q10,大多数厂家只能提取茄尼醇初品,价值不高,卖到日本后,日本人从中提取精品或者Q10,制造出保健品、化妆品,价值增加到几十倍、几百倍。
1.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亟待提高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首先,农产品质量不高,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严重。其次,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不足。目前,我国农业基本还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不高,科技含量很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 0%,不能够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再次,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有的农产品形成的品牌效应远远不够,实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1.4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后
农业标准技术指标普遍低于国外先进标准,仍处于一般的技术要求,高新技术利用不多,标准内容单一,技术水平不高,采标率较低,难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产品出口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1.5农业发展保障机制滞后
土地流转不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村家庭包产地30年不变的政策的出台, 客观上造成了土地经营权的分散, 农业科技成果很难全面推广与应用, 给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增收带来了很大难度, 规模效益、特色经济发展格局难以形成。
资金投入机制不合理, 农业产业链难以形成。由于项目资金投入分散, 使得本来就有限的资金很难用到产业上, 更难以有效投入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培育上, 导致龙头企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很难形成, 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小。
缺乏必要的政策激励机制。目前, 我国的农业政策, 在农村有效保护土地和资源及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还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比如,农业在生产过程中, 虽然最终产品的品质提高了, 但产量一般会下降,产品优质不优价, 农民收入没有显著提高,农民生产推广的积极性不高。
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对农业保险 (种植业、养殖业) 除了免征营业税之外,缺乏其他的政策优惠。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规定非常笼统,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政府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战略选择
2.1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主要是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相关产品上选择,可以是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或各类中介组织,也可以是国有、集体或个体私营企业严格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扶持龙头企业,选择规模大、起点高、技术力量强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骨干,鼓励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通过向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加工、运销等环节的服务,可以突破家庭、区域、所有制界限,把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与一般专业户和农户联结起来,发挥一户带一片的扩散效应,使一批品牌产品和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形成规模化生产,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2.2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
缓解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瓶颈约束。地方政府设立技术创新基金,扶持企业的精深加工研发活动,引导企业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达到研发型条件的企业,享受税收减免、人才引进、补贴出国考察等优惠政策;对政府所立精深加工项目和符合精深加工支持方向的企业自立项目,给予研发资金补贴。
2.3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危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运用科学的作物时空布局、作物品种的选择搭配等方法减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依靠科技创新, 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 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 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 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合作, 加快优良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和培训农民的有效载体。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是农业经济的一种集成组装,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成果体现,是用工业理念指导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各地要积极实践和探索品牌农业之路,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龙头,以企业为载体,以区域特色、名特优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筛选出重点强势产业,打造出区域特色品牌。
2.4加快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
要把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农业标准化要在政府提出的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中提出农业标准化的要求。要把农业标准化的规划和项目重点放在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上。各项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的制定要有利于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配套性,更要注重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农户便于操作。要把农业标准化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中去,从种子、种苗、及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抓起,逐步在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贮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2.5完善农业发展保障机制
加快土地流转, 积极发展规模经济。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要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要努力实现优化资源组合, 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 实施农业企业化, 形成经济规模, 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资金投入,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续动力。要积极引导、培育各种力量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注入,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首先各级政府要予以大力的重视与支持, 这种重视与支持不仅表现在财政上, 而且还要有相关的激励措施, 如对新开发的生产项目和名优特新产品的政策优惠, 以便调动各渠道包括外资在内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要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向生态农业、绿色产业“进军”, 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单是政府的职责, 更需要借助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全方面的投入与支持, 充分发挥“1+1>2”的效应。
研究制定农业保险法规。用法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支持方式,经营主体应该享受的具体优惠政策,保险双方权利义务,业务经营范围,业务运作,财政补贴险种、补贴标准及计算方法,农业再保险办法等,形成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备的法律、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黄祖辉—浙江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创新和突破—今日浙江—2007年6月
[2]、和段琪—循环经济与云南产业发展—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3]、王明祥—加快江苏农业产业化—江苏农村经济—2005年—第七期
[4]、杨成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第5期
【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推荐阅读:
主导产业08-25
主导产业的发展12-27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06-09
地区农业产业化08-30
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11-08
乡镇培植主导产业推进方案06-28
专业链主导11-05
浅谈县域主导产业的思考09-13
培育经济亮点,加快推进地区旅游产业化进程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