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规划(共9篇)
地区产业规划 篇1
0 引言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和拓展, 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划逐步推出。2012年12月, 我国《“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讨论通过。2013年2月, 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国发[2013]5号) 。随着发展区域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是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
苏北地区位于江苏的北部, 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 下辖26县 (市) 。由于各种原因, 长期以来, 苏北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洼地”和“软肋”。工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支撑力的部门, 工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所以, 对苏北地区实行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链提升, 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根据其具备的特征, 对该区域循环经济区进行产业规划, 以期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 区域概况
徐州市贾汪区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 北依齐鲁大地, 南连淮北平原, 西南距“五省通衢”徐州市区38公里, 东距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150公里, 区位十分优越。贾汪区委、区政府批准在贾汪区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地区建立徐州市 (东部) 循环经济区。并且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成为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战略之一。按照规划, 在建青山泉镇工业集中区、青山泉镇高端铸造集中区和江庄镇工业集中区为贾汪区重点发展规划区域。
2 循环经济区产业规划
2.1 循环经济区构建总体框架
江庄镇工业集中区、青山泉镇工业集中区、青山泉镇高端铸造产业集中区循环经济区构建的总体框架, 概括起来就是围绕“能源、钢铁、建材、焦化、造纸”等主导产业和项目, 围绕“一个核心”, 在“三个工业集中区”, 紧扣“四条纽带”, 重点建设“五个延伸”, 在纵向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基础上, 逐步实现横向耦合产业链结构和区域稳定高效运行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并与周边地区有效对接, 构建一体化生态共生网络, 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江庄镇、青山泉镇循环经济区循环型产业体系如图1所示。
2.2 产业共生系统基本构成———共生耦合产业链
江庄镇工业集中区、青山泉镇工业集中区、青山泉镇高端铸造产业集中区产业共生系统, 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的, 其中最重要的食物链、关键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分别对应产业系统中的产业链、重点节点和“资源生产者—加工生产者—还原生产者”。
本文以江庄镇工业集中区为例, 对其系统基本构成进行分析。江庄镇工业集中区现有3大产业:冶金产业———成日钢铁、焦化产业———东兴能源、建材产业———龙山水泥。现有的3大支柱产业之间未能构建良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以现有的3大产业为核心向外延伸, 延伸的产业链均围绕在现有的3大产业附近, 一方面通过现有3大产业的产品优势发挥聚集效应;另一方面通过这3大产业的副产品 (包括废弃物) 发挥系统集成效应。现有的3大产业与其重点延伸的4大产业链共同构成江庄镇工业集中区的骨干。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和合理布局是整个生态工业系统高效良性运转的关键。
现有的3大产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共生耦合关系,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 现有的3大产业之间的链接还未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构成后, 各产业之间可形成如图2所示的链接。
(1) 冶金行业与建材行业之间的链接:冶金行业的废钢材、废渣等可作为建材行业的原材料。 (2) 焦化及煤化工行业与建材行业之间的链接:焦化行业脱硫产生的脱硫石膏可作为建材的行业原材料。今后将要发展的煤化工产业产生的电石渣也将作为建材行业的原材料。 (3) 焦化及煤化工行业与冶金行业之间的链接:焦化行业产生的焦炭可作为钢铁厂生产钢铁的原料。 (4) 上游产业链与冶金行业之间的链接:上游产业中氧气厂产生的氧气可以供给钢厂转炉使用。 (5) 上游产业链与焦化及煤化工行业之间的链接:上游产业中氧气厂生产氧气过程中产生的氮气可供焦化行业熄焦使用;焦化行业产生的脱硫石膏可供上游产业再生石灰, 循环脱硫使用;上游产业中洗煤厂可为焦化行业提供精煤。 (6) 上游产业链与建材行业之间的链接:上游产业链石灰窑依托现有的石灰石资源, 生产石灰供建材行业使用;上游产业洗煤厂产生的煤矸石可作为建材行业原材料。
2.3 循环经济产业系统柔性分析
企业柔性是指在动态环境条件下, 企业通过对各子系统的协调优化与有效集成, 在包括生产、销售、研发等在内的各个环节上响应环境变化、获取生存与发展机会的能力[3]。循环经济基于主业的相关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就体现了所谓“柔性”。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是传统循环经济发展观和现代竞争经济相融合的产物, 从系统论的角度讲, 要求通过提高循环经济系统的节点柔性和结构柔性, 并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进行柔性控制和优化, 以实现循环经济系统的进化发展, 即整个循环经济系统能够根据资源、市场、生态环境的随时波动及时做出有效反应[4]。
目前, 工业集中区节点链接存在的问题: (1) 企业间信息不完全, 产品、副产品、废弃物无法实现对接, 或即使有对接也不完全, 资源再生利用效率不高, 增加了企业成本。 (2) 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区内产品种类单一, 产品结构简单, 因此对抗市场冲击的柔性相应较低。同时, 集中区内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 现有钢铁、焦化、水泥企业为高耗能企业, 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情况并不合理。 (3) 缺少补链的关键种。由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结构的刚性问题, 产业链内的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有可能受到相关成员的制约和产业链的影响, 一旦一家企业生产不能正常运行, 则有可能波及到上下游企业甚至整个集中区的稳定和发展。若缺少关键种补链企业的参与, 集中区的共生网络长期会面临断链的风险。 (4)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后。相关企业规模不匹配造成资源浪费, 如东兴能源的余热的利用问题。同时, 集中区内未能实现集中供水、供热、供电, 污水集中处理。 (5) 生产的季节性、原料、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影响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6) 由于产品的固有经济属性, 现有集中区内的产品未能在集中区内最大化循环链接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 工业集中区循环经济工业系统要增强系统柔性: (1) 立足于现有的高新低碳技术, 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入集中区。为了避免由于集中区内某个企业倒闭或者改变其产品组合, 其供应商和下游企业会失去主要供应源或市场的情况的发生, 可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及供货商与企业之间签订保证稳定供应并包括违约追索权的合同来减少风险, 建立柔性的供应渠道。 (2) 建立信息中心, 实现集中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由贾汪区政府主导建立涉及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市场信息、污染排放、环境影响分布式信息系统数据库, 整合远程环境监测系统, 建立涵盖集中区内企业主要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生产销售处理等内容的信息交换平台, 并与招商引资、政务网、商务网有效对接, 实现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集成, 为行业以及集中区的发展、决策、管理和维护提供支持。 (3) 注重集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系统的多样性, 引入既具有比较优势又相互竞争的高新低碳项目, 不因个别企业的退出或波动影响整个集中区的共生关系。 (4) 针对集中区的现状, 积极利用现有的核心企业, 并积极引进关键种企业, 增加各个产业的产品种类, 使集中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尽量消解产生的各类废物, 可使循环经济产业链更加完善, 最终使集中区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的目标。
3 结论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江苏整体经济比较发达, 但其内部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尤其是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苏中和苏南地区。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已严重制约江苏整体经济的发展, 成为江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5]。在苏北地区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链提升, 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对江苏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对其循环经济区进行产业规划, 并对循环经济产业系统进行柔性分析, 为苏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江苏整体经济的发展, 成为江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苏北地区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链提升, 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对江苏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对其循环经济区进行产业规划, 并对循环经济产业系统进行柔性分析, 为苏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苏北地区,共生耦合产业链,柔性分析
参考文献
[1]刘长灏, 张凯.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探讨[J].2014 (3) :61-63.
[2]张炎治, 聂锐.苏北地区的工业化与工业结构[J].统计观察, 2005 (24) :78-80.
[3]何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 2007.
[4]翁翼飞.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系统分析[J].商业研究, 2009 (1) :34-36.
[5]陈新明.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与管理, 2004 (1) :34-36.
地区产业规划 篇2
1.本课题的意义
针对学校学生公寓的用电安全、节约能源、防止用电事故的发生,本课题主要研究一种智能电表,此智能电表应具有除能高精度计量电能之外,还可自动识别、限制大功率电器,宿舍无人则切断供电,杜绝大功率用电、无人用电的隐患,如恶性负载控制:当用户使用电暖器、热得快、电炉子等恶性负载时,系统自动识别并断电,当恶性负载取出后,系统自动恢复供电。时段控制:可每天设置多个时段(最多8个时段),系统自动实现定时断电、送电功能。过流保护功能:当某户的用电功率超出系统设定值时,自动断电,保护及用电器。还有预付费功能:先购电,后用电,无费自动断电,当用户剩余电量为设定值时,自动断供电,直至重新付费后自动恢复供电;断电报警:当用户的剩余电量达到系统设定值时,该户自动断电,以提醒用户及时购电。退费管理:学生毕业时,系统操作员可以打印出所有用电退费明细表,撤户退费。
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安全是首要的!学生在用电的时候,难免有违规之处,仅靠宣传和学生的自觉性是完全不够的,极易产生用电事故。高校发生的用电事故,不仅给校方带来麻烦,更是给学生造成伤害。引进智能电表后,因使用电器而引起的火灾和伤害不会再发生。该系统对超负荷用电、漏电、短路、违章用电等情况,能自动、准确 、快速识别,并能及时启动电路保护功能,用现代智能手段彻底杜绝了重大安全隐患。此外电能表在电能管理用仪器仪表中占有很大比例,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能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文化水平。智能电表具有实现预付费管理方式,学生买多少电就用多少,学生毕业时剩余电量可退费,科学合理,同时也养成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在世界资源匮乏的今天,智能电表的使用对电能的节约与有效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学生公寓后勤管理己趋于社会化,原来的管理模式需要很大的人力支持,引进公寓式安全用电智能管理系统,将大大减少后勤管理工作量,为学校节约了人力财力。
2.文献综述
最早的电能表(也称电表)是1881年根据电解原理制成的,尽管这种电能表每只重达几十公斤,十分笨重,又无精度的保证,但是,当时仍然被作为科技界的一项重大发明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扬,并很快地在工程上采用了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888年,交流电的发现和应用,又向电能表的发展
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科学家的努力,感应式电能表诞生了。由于感应式电能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价廉、耐用、又便于维修和批量生产等一系列优点,所以发展很快。但是它也存在的许多缺点,如:准确度低、适用频率窄、功能单一等等。 ,英国政府首次将研究生产的第一批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电表应用到家庭用电上后,中国国家电网随即在国内提出智能电表的概念。随着微电子高新技术和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用电负荷特性的不同, 对电能计量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电表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由于机械感 应式电能表的驱动线圈的低频窄带电磁特性, 即对于基波外的各次谐波功率信号 难以转换成等比例的驱动力矩,因而造成感应式电能表对非线性负荷、冲击负荷 的`计量误
差较大问题。机械感应式电能表的精度低、非线性负荷计量误差大和难 以实现各种功能的诸多缺点,造成感应式电能表发展停滞不前。随着电表拥有着容易实现多功能、高精度、便于自动抄表及具有先进通讯接口等诸多功能扩展需要,促使各种新型的智能电表迅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下属26个网省公司,在20下半年的时候,集中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时正好处在国家电网公司要建成智能电网的大环境下,因此把今后所要采购的电能表统一称为智能电表,当时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阶梯电价和远程抄表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些功能要等到以后拓展。中国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对智能电表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截至20xx年底,全国共约有41199万户家庭。预计到全国共约有45199万户家庭,如每户都需安装智能电表,到20全国累计需安装5.11亿只智能电表,其中更换需求为0.59亿只。20xx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大约有3.4亿户家庭。如全覆盖,国家电网公司至年需累计招标4.2亿只智能电表。其中,城市家庭需安装1.89亿只智能电表,农村家庭需安装2.31亿只智能电表。
截至20xx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招标智能电表1.84亿只。预计到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能表安装数量将达到7.6亿只,到智能电网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大规模的全球性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智能电能表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也为中国智能电能表生产企业出口产品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有专家预计,未来几年智能电表的强劲增长态势还将延续,而中国智能电表出口量也将持续上升。中国智能电表在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出口表现最为突出,南美也将成为出口新的增长地区。综上所述,电表的发展体现了科技的发展,也体现了社会的需求。我国的智能电表安装正在快速发展,设计一种智能电表应用到高校公寓,实现电能的高效使用,学生的安全用电,学校方便管理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何立民.《单片机应用选编》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1993-10-1
2.林兴和.国外电子式功率表和电能发展情况.电测与仪表.1986(1)
3.郭永坤.努力发展和应用国产电能仪器仪表.电测与仪表.1988(1)
4.王思彤;周晖;袁瑞铭;易忠林;;智能电表的概念及应用[J];电网技术;04期
5.AnalogDevices.Inc.ADE7755SinglePhaseEnergyMeteringICwithSynchronizedPulseOutput[EB/OL].(-09-18)[20xx-01-05]
地区产业规划 篇3
甘肃省张掖市独特的地形地貌, 孕育了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 是水电、风电、光热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最具潜能的地区之一。而张掖市的光热资源仅次于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西藏和柴达木盆地, 是实施“大漠光电工程”的重点地区, 具有开发建设大型太阳能基地的一切便利条件。2011年12月28日, 张掖市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龙源10MW光伏发电项目在甘州区南滩光电产业园正式并网发电, 首日发电量1.9万kW·h。 (摘自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 篇4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2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2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3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3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3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3 4 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4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4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4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4 参考文献..……………………………………………………………..……
5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支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更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考察,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对
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始终扮演着经济增长助推器的角色。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集群经济战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在当前的“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也成为各地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经济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为区域经济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互补性,可形成协同效应;产业集群的集散效应可汇集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集群可以促使集群内企业拥有稳定的学习、交流、创新和进步的共生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创新效应;产业集群还可发挥区位群体效应,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更主要的是,集群制造不同于大规模制造,集群制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以往工业化道路上的弊端,具有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良性互动的特征,也必然大大推进城镇化进程。
可见,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其发展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近几年,民族地区经济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集群化趋势皆初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2.1.1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极大地带动了周围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地区龙头企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2.1.2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畜产品资源优势充裕,在肉类加工工业、乳类加工工业、蛋类工业和皮革毛绒工业等各类加工工业中表现突出。
2.1.3能源、化学工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各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煤、电、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2.1.4金属冶炼制造业集群。民族地区资源富集,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2.1.6旅游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集中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新疆、广西近年来发展较快,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
2.2.1丰富的资源禀赋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基础。资源优势有利于培育构建以此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了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2.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开拓了市场,创出了品牌,不断带动基地建设,引领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壮大。
2.2.4特色产业多集中于初级产品市场。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有限。
2.2.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在产业分布上,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规模到数量都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
总体来讲,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启始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有的还仅仅是个雏形。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在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差异,发展产业的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也相应呈现出差异性。当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由此树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缺少沿海经济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要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抓好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应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民族地区各地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营造产业创新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跨入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等和区内条件结合起来。为此,应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协调产业政策;逐步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营造产业载体,吸引企业聚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入沿海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弥补本区集群内部的产业缺口。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民族地区在特色农业、畜产品、能源开发、旅游业、边境贸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不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特色产品和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现有产业集群要以现有的主导产品为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国内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益于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效发展。民族地区应利用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配套,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当前,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从事的是加工业。这些产业集群凭着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规模经济等优势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影响。但是,这些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等并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持久优势;强化内生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应在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推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对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发挥当地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如此,民族地区才能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积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参考文献:
[1]廖佳敏.建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管理.2006,(3)
[2]徐承红.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企业活力.2005,(10)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5,(5)
[4]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
[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靖靖.发展壮大内蒙古产业集群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06
龙阳路枢纽地区规划研究 篇5
龙阳路枢纽地处内环线边缘, 周边还有2平方公里的待开发用地。该地区是上海市建设虹桥枢纽、世博会地区后, 最重要的一块引导城市功能结构提升的地区。2009年3月, 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联合浦东新区和地产集团, 组织了4家境外公司进行规划方案征集;2009年6月, 4家境外公司完成了规划方案。目前, 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正组织有关部门分析汇总境外公司的规划方案, 为下阶段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前期准备工作。
本文从龙阳路枢纽地区的功能定位、轨道交通规划进行探索性的分析和论证。
一、历史沿革
龙阳路枢纽地区位于浦东2号线龙阳路站附近, 在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9-2020) 》中, 该区域规划为浦东铁路客站地区, 是上海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铁路主客站之一。其用地范围北起龙阳路, 东至罗山路, 西至沪南路, 南至王家浜, 面积约2.0平方公里。
1997年, 市规划院编制了该地区的结构规划, 对区域内的用地布局开始进行界定工作;2003年12月, 在市规划局对“浦东铁路选线规划”的批复中, 明确浦东铁路客站移至原南汇区惠南镇东侧的浦东铁路正线处。根据该批复, 2004年市规划院编制的北蔡社区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 将该地区的用地作了适当调整, 大部分规划为储备用地。
二、现状概况
1. 用地现状
现状该地区主要为市政设施用地、绿地和耕地, 部分居住用地, 以及少量的工业仓储用地、商业办公用地。
2. 交通现状
(1) 在枢纽内有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浮交通线, 西起轨道交通2号线龙阳路站的南侧, 东至浦东国际机场, 长约30公里。磁浮车站设置在轨道交通2号线龙阳路站南侧, 站厅设在地面二层, 取与2号线站外换乘形式。
(2) 现状区域内有建成通车的2号线和在建的7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于1996年开工建设, 2000年建成通车, 2007年中山公园至淞虹路站建成通车, 2号线东延伸段正在建设之中。现状2号线客流量仅次于1号线, 龙阳路站进出站客流量在80 000乘次/日以上, 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量在7 000乘次/小时以上。
轨道交通7号线的龙阳路站于2005年底开工建设, 车站设在2号线北侧, 预计年内建成通车。
(3) 在规划范围内有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级道路。支路当中仅龙汇路已经实施并投入使用。
(4) 枢纽内共有公交线路18条, 有统计的14条线路全日运量为6.8万人次。其中, 南汇专线车8条, 其运量为2.0万, 其余线路4.8万。龙阳路枢纽地区的公交发生量67.8%, 集中在浦东地区。其中, 陆家嘴地区占到29.2%, 三林地区占到25.3%。
在公交始发站内同时设有长途客运配载站, 每天安排17个班次。
3. 现状分析
(1) 城市功能方面:铁路客站功能外移后, 在龙阳路枢纽地区有大量的可开发利用土地, 是目前内环附近唯一有较大规模开发土地的地区。这给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优越的条件。但目前枢纽地区的功能还不明确, 难以引导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整个枢纽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需要科学合理地分析地区的功能定位, 以引导后续的开发建设。
(2) 综合交通方面:在枢纽地区2平方公里控制开发的情况下, 该地区的交通状况与中心城其他类似地区相比较好, 但也有突出的矛盾。如龙阳路作为城市快速路, 与多条道路平交, 车流停车延误较多;高速磁浮线横贯区域,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他交通设施设置的灵活性, 地面道路交通的集散条件相对较差。
三、功能定位研究
1. 上海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该地区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 还有磁浮、公交枢纽等交通设施, 既是大型市内换乘枢纽, 也是对外交通枢纽。
2. 花木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花木副中心的用地范围、功能定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普遍的看法是:以浦东新区行政办公中心为核心, 周边包括上海科技馆、浦东展览馆及东方艺术中心所占据的区域。
龙阳路地区作为副中心区位上潜在的发展区域, 必然会对副中心的建设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3. 服务于空港、水港的综合服务中心
枢纽内的2号线连接浦东、虹桥国际机场, 21号线连接龙阳路与临港新城。作为上海市对外交通、内部交通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 该地区必然将配合两港地区发展, 发展商业、物流、贸易及信息服务等功能, 为上海市重要枢纽型基础设施提供综合服务。
四、枢纽布局方案
1. 轨道交通及磁浮
(1) 轨道交通及磁浮的布局。轨道交通及磁浮围绕现状高速磁浮和2号线龙阳路站, 周边分散布置, 形成框架式的“4+2”格局 (即4条轨道交通线+2条磁浮线) 。
轨道交通2号线现状维持不变, 地下一层站台, 地面站厅;7号线在2号线北部, 地下二层站台、地下一层站厅;18号线南北向沿白杨路布设, 地下三层站台, 地下一、二层站厅;21号线东西向设在高速磁浮南侧, 高架三层站台, 地面二层站厅。现状高速磁浮保留;向西延伸线路, 由规划的龙汇路以地下线形式向西, 车站设在白杨路东侧, 地下二层站台, 地下一层站厅。
(2) 轨道交通及磁浮间的关系。北侧轨道交通集中区域主要通过现状2号线的地面站厅层和高速磁浮的地面二层站厅层进行集中换乘。增加设置现状高速磁浮二层站厅层与万邦广场二层的联系, 实现高速磁浮二层与万邦广场 (2号线龙阳路站) 二层的直接联系。
2号线与高速磁浮、21号线的换乘:通过2号线地面站厅向上至万邦二层, 随后向南至磁浮和21号线的站厅层, 再分别至各自的站台层。
2号线与17号线换乘:2号线地面站厅层向西通过换乘通道, 连接17号线的地下站厅层。
2号线与7号线换乘:2号线地面站厅层通过楼梯连接北侧7号线地下一层的站厅层。
南侧龙汇路上的高速磁浮换乘:通过站外换乘的形式, 向北与各条轨道交通线换乘。
2. 道路系统规划
现状枢纽地区有龙阳路 (正在实施的高架快速路) 、罗山路、沪南路、白杨路和龙汇路。除了龙汇路外, 其他均为干道, 缺乏地区性的支路系统。远期要适应地块开发后的交通组织, 需要提高路网密度, 拓宽现有道路。
首先, 在南侧增加一条干路, 并跨越罗山路接张江的祖冲之路, 给地区交通出行提供更多对外的联系通道。其次, 打通芳甸路, 增加芳甸路地下道路, 沟通龙阳路南北两侧, 减轻白杨路的交通压力。最后, 增加地区内部的城市支路网, 提高地块的可达性, 满足地区的交通出行。
3. 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
龙阳路枢纽内除了高速磁浮和轨道交通外, 还规划有其他交通设施。如旅游集散中心、地面公交枢纽、社会公共停车场及出租车等。
(1) 旅游集散中心。其功能定位:按“一个主站、三个分站、多个停靠点”的方式进行布局。龙阳路枢纽具有如此优越的交通条件, 有必要给浦东新区规划一处旅游集散中心分站。该分站应具有旅游咨询、投诉、票务、旅游交通组织、信息发布、门市业务及相关旅游服务等功能。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浦东新区的居民和游客, 在近期内还将辐射到奉贤等郊区的部分居民。以上海郊区、江苏、浙江等地区一日游为主, 在双休日和黄金周还将有二日、三日游线路。旅游集散中心规模占地面积约5 000平方米, 年发送旅客156.6万人次。
(2) 地面公交枢纽。枢纽内除了轨道交通站点外, 应充分考虑与常规公交的衔接。该处除了过境公交线路外, 还需设置公交枢纽站, 安排通往三林、临港方向的公交线。依据浦东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布局, 常规公交枢纽可考虑公交线路12条, 占地面积10 000平方米。枢纽可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布置。大部分线路设在轨道交通枢纽旁, 增加公共交通换乘的便捷;其他公交线路设在枢纽内交通出行末端区域, 以增加地区的可达性。
(3) 社会公共停车场。枢纽北侧有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 会展期间周边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结合枢纽的建设, 综合考虑一定量的公共停车位, 缓解新国际博览中心会展期间的停车矛盾。但停车规模不宜过大, 太大会增加地面道路交通的压力, 综合考虑整个枢纽地区应建公共停车泊位300个。
公共停车场可设置在距离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稍远的地方。一方面, 该地区不鼓励停车换乘, 所以不要求停车场距离轨道交通枢纽很近;另一方面, 停车场需兼顾龙阳路北侧的新国际博览中心, 所以停车场可设在龙阳路南侧相对新国际博览中心较近的地方, 如芳甸路附近。
(4) 出租车。龙阳路枢纽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汇集, 周边还将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开发, 出租车的需求量必将很大。枢纽内除了公交、停车场外, 还需要集中设置一个管理完善 (类似火车站南广场) 的出租车营业站, 以应对市民换乘出租车的需求。该出租车营业站的布局应尽量距离轨道交通枢纽、公交枢纽近一些, 便于市民乘车换乘。其他商业开发地区可结合地块的建筑布局, 分散布置一些出租车停靠站。
龙阳路枢纽地区是上海市下一阶段建设4个中心、改善城市功能结构、提升地区能级的重要区域。做好地区规划是引导城市科学、和谐、有序建设的重要支撑。
太湖地区村落生态规划模式探讨 篇6
太湖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太湖地区很多古村落已有千百年历史,村貌古朴、水系发达、绿树成荫,带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2],但由于缺乏规划,尤其是一些自然村落的村容村貌较差,绿化率普遍较低[2]。因此,对太湖地区村落环境进行生态规划,对美化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江南水乡具有重要意义。
1 太湖地区村落现状
1.1 河道淤塞严重
太湖流域湖泊众多、河网密布,其中水面率高达17%,河道和湖泊各占1/2,面积在0.5km2以上的湖泊有189个之多;河道总长度12万km,平原地区河道密度达3.2km/km2,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为典型的“江南水网”[3]。太湖地区很多河道形成年代久远,河道形态变化多端,河道、湖体淤塞现象严重,由于长年疏于管理,得不到有效疏浚,并有向沼泽化发展的趋势[4]。水体中各种垃圾、塑料制品、枯树落叶、漂浮物随处可见。近年来,当地居民为了方便通行,在很多河道设有坝头,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结构,阻碍了水体流动。部分鱼塘、河湾被人为割裂成独立水体,导致水体流动性减弱,自净能力下降,水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且河道受多年雨水的冲刷,部分地段河岸陡立、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5]。
1.2 村落景观格局凌乱
当前农村社会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外来文化逐渐融入并整合成为农村文化系的一部分,对乡村传统景观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包括乡村建筑形式在内的各种人为构成的乡村景观环境元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乡村景观逐步与既有的乡村自然环境逐步脱离[6]。太湖地区很多村落自然环境较原始古朴,但村民居住的建筑因缺少整体规划,建筑布局杂乱无序,房屋建筑缺乏江南水乡风格及特色[7]。村庄绿化状况较差,缺少整体规划与连贯性,植被丰富性、色彩、搭配等较随意,缺乏景观效果,生活与生产垃圾占用了可绿化的空地[7]。村庄道路已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但道路较散乱、沿河道路不通,不便行走。农户宅院前后空地多为散乱堆砌的草垛或是种植的自留地,直接影响了环境景观。
1.3 水体污染严重
太湖地区是我国最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地区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但水环境却日趋恶化[8]。其中,Ⅱ类水质河段逐渐减少,2000年占评价河段的比例不足1%。20世纪80年代初,太湖水质以Ⅱ类水为主,经过多年治理,截止2104年底在34个省界河流断面中Ⅴ类和劣Ⅴ类仍占47.1%。太湖水质虽然有所好转,但仍处于Ⅴ类,个别水域为劣Ⅴ类[8]。宜兴、常熟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农村河道水体中NH4+-N、NO3--N均超过了Ⅴ类地下水阀值的10倍以上,地表水污染程度比农村灌溉水和城市河水严重[9]。此外,太湖流域城市化已超过51%,而污水处理率不足20%[10],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11]。以无锡市为例,2000年包括郊县在内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7.5%,市区仅为42.9%,不足排放污水的1/2[12],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有效减轻太湖地区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压力[13]。
1.4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
20世纪80年代初,苏南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大力推动了当地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14]。然而,随着苏南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14]。农村乡镇企业工业化进程极大地推动了苏南地区农村的城镇化,但工业污染也成为该地区环境问题最典型的特征。随着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大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搬迁过程中留下的污染企业都转移到了农村地区。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这些企业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环保意识,在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大量工业污染随之而来[3]。
1.5 生产中的废弃物污染严重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绝大部分可在农田耕作或家禽饲养过程中就地消纳,并未成为主要环境问题而引起重视[15]。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单纯以农业生产为生的农民逐渐减少。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加快,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逐渐向城镇迁移,生活和消费方式逐渐城市化,各种城市生活垃圾随之进入农村。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处理措施,致使不可降解的垃圾进入农田、土壤和水体,不仅使传统垃圾循环利用途径日渐萎缩,还日益成为农村环境的一个主要问题[15]。太湖水环境治理的压力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流域内的畜禽养殖,畜禽养殖排放的污水在该地区的面源入湖污染中占据主要部分。以2010年为例,该地区COD占38.89%、氨氮占44.05%、总磷占38.71%、总氮占43.63%[16]。国家和地方虽然加大了对太湖水环境治理力度,但分散和小型养殖场(户)的畜禽废弃物处理水平较低,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致使太湖流域内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水平与管理目标相差甚远[17]。此外,生活废弃物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污染源。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的人均产生量占周边城市的1/3左右,生活垃圾的组成以食品废物和包装残余物为主,可堆腐物占主要部分,达67.70%[18]。太湖地区相对发达的村人均垃圾产量为每天0.15kg,其中有机物比重最大,达64.82%[6],废品类、无机物、有毒有害物也占有很大比重[19],这些对区域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6 土壤与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加剧
外源氮污染在太湖污染贡献中的占比较大。面源贡献率超过点源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占比重最大,达56%[20]。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COD占总量的53%、氨氮占46%、总磷占68%、总氮占45%,面源污染已成为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21]。在各种面源污染中,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占入河(湖)总磷的大部分,农村生活和农田径流是入河(湖)总氮与氨氮的主要来源[19]。在太湖流域,养殖废水是面源污染中较大的制造者,由于大部分养殖户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养殖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水体中。在一些规模化养殖场的禽畜粪便主要采用水冲式,经简单沉淀后直接将粪水排放到附近沟渠。此外,部分饲养场依河(湖)而建,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直接排放入附近水体,对水体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家庭养殖户多将禽畜排泄物随意露天堆放,每逢降雨粪水四处流溢,所含氮、磷等营养盐最终进入河道,形成了大量面源污染[22]。
1.7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加剧了生态破坏
近几十年来,太湖地区湖泊围垦速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围垦面积最多的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依次为20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23]。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太湖地区共建圩498座,仅太湖就有116座,其中70年代围垦面积达341.01km2,占建国初期湖泊面积的8.78%;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合计围垦面积占建国初期的13.59%,围垦湖泊数量占建国初期原有湖泊的33.8%[22]。由于大量围垦湖泊滩地,切断了河流与湖泊自然连通,使水系自然格局被破坏,造成部分地段排水不畅,增大了水系的防洪排涝压力。此外,由于水系的流动性变差,水质恶化[24]。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开始,太湖地区涉禽资源显著减少,其中不合理的狩猎方式使涉禽资源数量大幅下降;其次,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排入太湖,使水体富营养化,藻华爆发,水生动物产量降低,影响了涉禽资源的食物来源;第三,食物中的有毒物质通过生物放大作用逐渐累计,对涉禽资源的生存构成了威胁[25]。
1.8 乡村旅游污染逐渐显现
湖泊地区开发旅游业已对湖泊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基础建设破坏了地表植被,改变了地貌状况,旅游过程与旅游餐饮业产生的垃圾、污水严重影响到区域环境质量、水体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26]。据资料分析,环太湖旅游带的国内游客量占国内游客总量的1/2以上[27]。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乡村旅游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乡村旅游开发破坏了乡村自然植被[28]。旅游开发产生的废弃物与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污水、废气未能得到有效处理,许多乡村旅游管理仍处在散乱、不规范的状态[28]。旅游活动产生的噪声等均对该地区自然生态景观产生了破坏[27],使乡村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28]。此外,太湖船餐是太湖地区旅游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来源,船餐制作过程产生的厨房废水、垃圾直接入湖,严重破坏了太湖优美的环境,污染了水体[29];环太湖沿岸大量地产项目建设不但破坏了环太湖地区古村落、古文化的韵味,而且破坏了太湖沿岸湿地生态系统,既不利于环太湖旅游带的发展,也使太湖生态功能受到损害[29]。
2 生态规划思路与原则
2.1 规划思路
主要是:(1)引入生态规划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设计构思。(2)注重发挥本地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优势和乔、灌、藤、草与周边水岸形态、周围环境的联系,构建“桃红柳绿”水乡特色的主要乔木品种。根据江南水乡植物特点,在四季分别点缀,如春季的杨梅,夏季的石榴,秋季的桂花,冬季的蜡梅、玉兰等树种,并结合江南绿竹林等小品,突出体现“四季花香”的效果。(3)注重将生活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4)注重经济性和有效性,降低农户使用和维护成本。(5)注重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应良好融合,增强新农村示范基地的生命力。(6)注重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的理念,逐步构建自主循环、自我维持的健康生态系统。(7)注重传统水乡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文化体系的融合。
2.2 生态模式设计原则
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载体形式,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江南水乡、生态农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新农村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观,设计上采用水环境生态修复和水生植物的培育、本地物种的绿地景观建设、农家宅院环境综合整治、节水设施改造、生活废水处理、农业与村落面源污染处理等结合起来,以自然地形、地貌、天然河道等自然生态要素为景观基质,以绿色水岸、道路为景观廊道,以农宅基地、污水处理建筑、集中式果林、花卉团带、河湾、湿地等为主要景观斑块,以桥廊、孤岛为标志性的“点睛”景观为节点,以乔木、林带等为边界,借助自然生境,配置以自然陆生(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沉水、挺水、浮水植物)、湿生植物(含花卉)群落,进行人工演化的农村生态系统改造和建设,并联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使自然景观与人造村落协调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江南水乡农村特色和艺术个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景观。
主要做到:(1)整体效应。规划设计从大处着眼,在“协调”中求变化,妥善处理旧居住区与大环境建设的关系,积极推进旧居住区的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旧住宅区的空间格局,与社会网络、建筑风格、景观生态环境有机协调,并为新建住宅和公共服务区域预留扩展余地。设计要力求体现多样性,景观效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注重特色而又相互和谐、过渡自然、变而不乱、取得上佳的整体效果。(2)意景相融。规划设计要注重分析重点斑块、关键节点的周边环境,注重概念的创意构思,力求立意新颖且符合农村的朴实特性,意景统一、突出氛围。(3)手法多样。规划设计追求江南水乡“传统”与新农村的“新、特”相结合,现代技艺与传统手法相结合,改变现状的单一杂乱形式,创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绿色新农村景观和生态效果。(4)以人为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别注意在宅院前的树木花草种植,既要考虑景观效果,又要充分考虑卫生学的要求,力求自然与整洁相呼应,避免杂草丛生、蚊虫孳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对人的关注,并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创造出具有人情味的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现江南水乡的特色。(5)生态效果。保留原有河道水系,曲水流觞、有效沟通、拆坝建桥,并根据河道的自然特点建设生态护岸,根据河岸特征合理种植和搭配植物组成,近岸带构建1m以上自然绿地有效地消减面源污染入河量,将部分自留地置换成果林和植物(屋前果、屋后林),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集中收集、干湿分离。(6)适地适树。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经济性和效益性,合理搭配,发挥群落效应,并注重形成乡土特色,展示新农村风貌。(7)降低负担。在系统维护和运行中适宜低成本或采取零成本运行方式,降低农户负担,建设适宜广大农村推广的示范典型。(8)远近结合。规划设计要考虑远期与近期相结合,既要放眼未来,又要立足当前,考虑可操作性和经济性,预留一定比例的未来发展空间。(9)良性循环。规划设计要考虑建立自主经营、自我消化、集约高效运营的良性循环经营方式。
3 规划措施
3.1 总体框架与功能区
村落总体布局结构主要可由“生态水景区、居住生活区、公共服务区、预留新建住宅区、绿色休闲浜湾”组成。“生态水景区”形成了农庄与外界的过渡区域,功能以绿色和水域屏障、水生态景观为主,体现江南水乡特色。“居住生活区、预留新建住宅区、公共服务区”功能以居家生活、公共服务、生态景观为主。在部分城乡衔接村落可适当布局“绿色休闲浜湾”,以村民休闲和市民郊游为主题,功能主要发展垂钓休闲、果园踏青、农家饮食为主。此外,还可开发郊区型花果种植区,发掘市民采鲜、踏青功能;在注重保护环境的同时,开发城市消费群体的农家生态饮食功能。
3.2 景观结构体系
生态农庄是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相结合的景观结构,斑块(非线性景观区域)、基质(景观背景要素)、廊道(线性和带状景观)和边界(景观边缘屏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农村景观空间格局。景观斑块可由集中式果林、花卉团带、河湾、湿地等组成;景观廊道可修建一些水岸道路、沿道路的林带、绿地等;景观边界可在一些道路两侧布局乔木林、田园等。采用“借景”手法,提倡“原生态、原生境,加适度修整管理”的办法,充分借助原古河道两岸自然水景、地貌的现状形态,稍加人工修饰和装点,形成多个景观斑块和小品,再由道路、水岸等景观廊道将其串接融合,形成一个自然、和谐、亲水的乡村整体景观,体现合理的开发空间、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区域外围的边界,采用各种本地绿色乔木将景区与田园分割开来,体现社区外“一片田园风光”;远眺绿树环抱的社区,碧水、小桥、粉墙黛瓦,依稀朦胧;步入“生态水景视窗”,桃树林、湿地、荷塘、小桥、绿岛、倾水构树、贴水迎春、扶水杨柳,令人产生“柳暗花明,赏心悦目、豁然开朗”的清晰意境;游览纵深,便进入了恬静、优美、雅致、生态的农庄地域,房前屋后乔、灌、藤、草高低错落有致,叶、枝、花、果争相斗艳,迎春桃红柳绿、夏荷蛙鸣蝉歌、秋桂花香果硕、腊梅翠竹傲雪季相演替的各种植物,常年相伴。
3.3 景观节点布局
景观节点具有“画龙点睛”之效,是社区活动的聚会点,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美学景观和亲水休闲效应。将具有农村特色的石板桥、木桥、踏石桥、钓鱼台等作为景观关键节点,力主体现江南水乡文化气息,提升景观审美价值,起到“点睛”整体景观的效果。从外围的“绿树环抱、依稀朦胧”开始,进入“生态水景视窗”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到体会恬静、优美、生态的农庄生活氛围和亮化的主题景观,再步入新农村综合休闲娱乐的“绿色休闲广场”,景观连贯、流畅,使观赏者产生优美、舒畅、特色鲜明、印象深刻的欢悦感,希望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和喜爱。
3.4 主要通道布局
通道是居民和参观者活动的廊道,既要兼顾景观效果,又要方便居民行走和机动车辆通行。结合实地条件,规划将主要通道分为景观通道和机动通道。景观通道主要便于观赏和沟通核心景观斑块,方便居民通行,景观通道的绿化要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机动车道尽可能设计成林荫道。
3.5 生态融合布局
借助天然河道生态体现,逐步向景观斑块、陆域空地(含住宅区自留地)和社区边界扩展。同时,实施拆坝建桥,沟通独立水体,构建水生、湿生、陆生植物群落,形成水陆生态环境相互和谐的、生物多样性完整的生态系统。此外,针对生活污染进行收集后集中处理,经湿地吸附后回归河道或用于灌溉;同时,清理沿河垦种,在水岸布置1m以上宽度的植物带对面源污染进行过滤净化,控制居民生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探求人水和谐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地区配网规划与评估系统开发 篇7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人们对电网经济和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电网的合理规划和各种安全指标的正确评估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地区电网规划的目的在于以恰当的投资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满足用电需求。科学的规划对于指导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至关重要,对电网的经济建设、合理布局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供电可靠性评估、供电能力评估、供电质量评估、供电经济性评估、短路电流评估、N-1评估等评估指标的建立为电网经济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完善的评估体系能够及时发现电网中的安全隐患,做出预警,避免设备事故,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可根据评估指标优化电网经济运行和调度, 提升电网的整体运行水平。本项目充分利用电力公司的数据资源,建立高效的多部门协作的网络规划工作平台,该平台能在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等部门间实现合理高效的规划编制、实施等的管理流程,大大提高规划工作效率。规划辅助评估决策工具将为建设坚强合理的电网、优化巨量电网、优化使用建设资金等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手段。
1综合量化评估
衡量配网规划与评估软件平台的性能指标一般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供电安全性。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性是指在供电的任意一个时间断面,针对一组预想故障电网能够保持对负荷正常持续供电的能力。在规划中一般只需考虑全年最大负荷时的安全性,对电网发生预想事故后能否保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持续供电的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由此设计的评价指标有“N-1校验”和“抗大面积停电能力”。
(2)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指电网稳定运行时,在电网元件容量、母线电压和系统频率等的允许范围内,考虑电网中元件的计划停运以及合理的非计划停运条件下,向用户提供全部所需的电力和电量的能力。
(3)经济性。电网规划方案的经济性评价是电网建设项目决策科学化、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电网的“运行经济性”主要是从网损率和设备利用率角度进行分析的。电网的“建设经济性”主要从资金投入、供电收益以及售电收入等角度出发,详细分析电网投资在资金流动过程中带来的供电满足程度和经济效益。电网的“年费用”则是对电网的投资、运行维护费用和损耗费用进行折算,以便于方案之间的经济比较。
(4)适应性。电网规划以负荷预测为基础,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要求电网应该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因此需要对电网适应负荷发展的能力进行评价。电网适应性指标包括资源裕度、 供电能力裕度和电网扩展裕度3项。
(5)协调性。电网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局部负载过重或过轻,都会给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供电造成巨大影响。 高中压电网之间也需要良好配合,否则较弱的电网将会削弱较强电网的供电水平。这里所说的电网配合主要体现在高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匹配、各等级电网变电站容量匹配和负荷均衡等方面。
2配网规划与评估系统的主要功能
地区配网规划与评估系统通过解析GIS系统导出的DXF文件获取地区电网的拓扑结构,解析SCADA系统导出的E文件获取电网运行的数据,利用数据库同步方式获取系统的运行记录数据,并用以上数据进行负荷预测、负荷密度分析、电网规划、潮流计算、可靠性评估、电能质量评估、N-1评估。其主要功能拓扑图如图1所示。
2.1配电网数据管理
系统以GIS为配网数字化模型管理与展示手段,提供对电网各电压等级变电站、配电室、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综合管理功能。其能够进行变、配电站址编辑,对不同类型站所的地理分布位置进行编辑,可以方便地将变电线路、电站进线、电站出线、母线以及站内开关、流变、避雷器、站内刀闸等设备图形绘制出来,并考虑电网的连接关系、电站出线与中压电网的连接和拓扑关系、站内设备的定位方式等因素。系统采用坐标录入、手工调整以及数据文件导入等多种方式对线路进行编辑维护,实现在地理图上添加配电站、架空导线、发电站并显示出用户指定的文字标注信息,同时提供便捷的工具处理设备的连接关系及电缆进站。系统在绘制线路时提供设置设备属性、设计设备内部性能等功能,并提供配网线路设备包括公用变压器、 用户变压器、开关、刀闸、避雷器、电容器、故障指示器等的编辑功能,同时可建立设备同线路间的连接关系。
2.2配电网评估
配电网评估是电网后规划时期的重要指标,是保证电网经济、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评估指标,通过对各项电网运行指标的智能优化和计算,达到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和自动调整电网运行方式的目的。其主要目的是找出供电区的用电特征,影响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的主要原因以及各电压等级电网网架、供电设施主要存在的问题。采用图模一体化接线模式解析生成拓扑数据、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N-1计算等多种分析手段,对电网规模、电网结构、电源比例、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容载比、负载率、线损率等)、技术合理性、运行经济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得出全面反映电网现状特点的实用指标。该系统配电网评估的主要功能有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经济性、短路电流、N-1、综合评估等。
通过以上7种评估系数的测试评估和实时监控计算,全面考虑电网规划和运行阶段的经济安全运行要求,从而达到合理规划建设和可靠运行的目的。评估系统的功能实现结构图如图2所示。
2.3配电网评估专题图管理
配电网专题图的生成与数字电网模型的完整性、正确性密切关联。各种专题图的数据都来自电网的运行数据,但有别于电网运行数据的显示,专题图侧重显示电网设备之间的相对关系,根据需要确定是否精确地表示地理位置,并将重要的设备属性信息以文本的方式标注在专题图上。系统完成电网建模后,可通过专题图生成功能,根据一定的业务规则,自动生成专题图。系统为每种专题图的数据放置建立了相应的图层,图层结构与电网结构同样,都建立几何网络结构,当电网数据修改后,系统提供更新功能来更新变化的部分,保证专题图同电网数据的一致。系统实现的专题图包括负荷分布专题图、负荷预测专题图、可靠性专题图等。
2.4配电网规划
(1)规划基础数据采集。配电网规划的基础是数据,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是科学规划、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基础数据采集整理模块的作用是通过自动采集与整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根据电力公司关于规划的管理规定,规划部门是规划管理的归口单位,各相关单位按职责收集整理的规划基础数据需要上报到规划部门,再由规划部门对其进行汇总、统计、比较与分析处理,形成全公司的完整规划数据。系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设计的数据上报的主要途径是数据接口自动采集,上报单位需要备份规定时间断面的数据,再通过数据接口传输到规划部门;暂不具备接口自动采集的数据采用电子文档上报,相关单位按规划管理规定的要求定期将自行统计、整理的电子文档传送到规划部门。基础数据采集整理模块包含数据接口和电子文档上报2部分。
(2)负荷分析与预测。负荷分析与预测应实现总电量、 总负荷分析与预测,分行业电量、负荷分析与预测,分行业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负荷同时率、负荷曲线分析。绘制负荷分布图,并实现任意划定区域内的负荷统计等功能。分析各分区的负荷密度、增长率、各级变电容载比、电网密度与负荷的匹配情况,实现负荷预测结果数据的自动汇总功能,可以通过图形、表格等形式对各区域、各年份的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为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的安排和电网规划的滚动修订提供定量的依据。按年度分区、分电压等级收集和积累最大负荷数据。
(3)DXF文件的解析。该系统开发出DXF文件的接口, 能够对DXF文件和配电网的组成部分做出正确的解析。同时可以进行解析数据的导出和导入,为进一步生成拓扑、拓扑转化和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等评估功能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4)变电站选址定容。按综合区块容量、负荷密度和经济实用等条件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同时进行优化选址,使确定后的变电站不仅能够满足区块的负荷需求,且建设投资成本降至最低,同时保证安全可靠运行。
(5)高中低压网络规划。变电站选址和定容以后,通过3种优化模式计算如何进行网络规划使得网络布线美观而且节省投资资金。网络可以沿道路规划也可直线规划,应综合各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规划结构。
2.5查询功能
该配网规划与评估系统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者的各种操作和学习应用。查询功能如下: 设备的定位和查找;设备的信息查询和数据导入、导出;设备基本参数设置,如电压等级设置、设备型号设置、区域划分设置、 负荷同时率设置等。详细的查询功能,不论是在初期软件学习阶段,还是在后期熟练使用阶段,都是从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出发进行合理的开发,如图3所示。
3山东泰安地区电网的配网规划及评估
结合山东泰安地区电网现有的设备容量和历史运行数据, 对泰安地区配电网进行规划,需满足具体的相关规划和建设要求。综合规划评估要求开发软件平台,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预测:
3.1负荷密度分析
通过分析负荷密度可以很好地掌控电网规划的预期计划, 为正式规划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检测某一地区变压器容量是否是当前所需,是否满足预测所需,从而保证电网经济可靠地长期运行下去。负荷密度公式为:负荷密度=分块地区总负荷容量/分块地区总面积。不同的分块地区负荷密度不一样,在分配电能的同时要综合考虑这些信息,使电能合理分布,经济合理调度,安全可靠运行。
3.2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在电网规划中处于首要位置,精确地预测才能保证电网正常跟随时代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进行预测的方法很多,但都是根据以往每年的负荷实时数据来分析预测未来N年的负荷需求,并作为规划建设初期的指导性指标。
3.3站点规划及配网规划
变电站的选址建设(图4)和合理的容量分配,不仅关系到电网的经济运行,还关系到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整个电网的可靠运行。合理的配网规划包括高中压配网规划(图5)和低压配网规划(图6)。优化的配网规划不论从选址建设还是线路长度损耗上都能达到经济最优化和城市美观化的效果,也能从根本上降低电网事故率。
3.4规划评估
结合泰安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近几年的负荷增长数据以及现实的规划需求,应用规划评估软件平台进行规划合理性和可靠性验证,形成最终的规划方案,保证电网正常运行后的经济效益,长期发展的目的得以实现。
4结语
配网规划与评估软件平台的成功应用,为泰安地区电网经济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该平台可实现负荷预测、 负荷密度计算、变电站选址、线路规划等功能,并通过综合指标评估为规划方案进行量化评估。实践证明,该平台可减少规划人员的工作量,为智能电网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规划工具。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用电负荷在不断地飙升,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区配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供电可靠性、经济性、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短路电流水平等指标的评估计算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提出了一个较为科学、全面、系统的配网规划与评估软件平台,并综合各项评估指标对配网规划进行综合评估,为电力建设的配网规划和运行评估工作提供科学合理、高质量、完善的分析预测。
地区产业规划 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转移,西部地区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 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 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哈佛大学教授波特认为, 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 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其原因, 一是产业集群能够集群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等, 进一步提高的生产率。二是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 创新动力来自于集群内的竞争压力、竞争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三是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 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2007-2008) 》, 从规模与数量上看,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 (本文主要指东部发达地区, 下同) , 它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但是,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极化效应却使该地区形成了新的后天优势, 进一步又促使东部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特有的路径依赖, 不利于其产业的转移。这一现象不仅对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构成了挑战, 也对中央提出的“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重大战略构成挑战[1]。据有关部门测算, 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升级, 到2010年, 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按规划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因此, 在这种背景下, 从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产业集群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分析
(一) 产业链体系优势抵消了土地成本劣势
研究表明, 西部地区土地成本优势是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动力之一。东部地区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聚集, 会出现供给缺乏弹性的土地资源紧张, 通常表现为工业用地成本的增加, 以及由地租增加而导致生活成本增加, 从而进一步引起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因此, 东部地区将自己的处于成熟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土地依赖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从而为新兴高层次产业腾出空间一直构成了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强大动力之一。但是,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存在, 企业间在特定空间上形成的分工协作网络, 却弱化了这种动力。集群是一个有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组织, 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是构成产业集群成长环境的基本要素。集群内长期形成的基于分工协作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使集群内企业产生较强的区域粘性, 企业喜欢在这种特定区域内落地生根, 除非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 否则企业不会考虑迁移到其他地区[2]。
(二) 劳动力市场优势抵消了成本劣势
西部地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是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动因之一。但是,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与专业化的劳动力是市场的互动发展, 同样阻碍了这一动因。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的同时, 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向这一地区流动, 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和熟练的廉价的劳动力, 而且, 这一地区高校云集, 科研机构众多, 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 企业在这里发展可以节省劳动力的搜寻成本, 坐享较高投资收益。而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对于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从而为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 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失去了内在动力。所以, 虽然西部地区有着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但是由于缺乏产业集群所需要的大量科研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 并不能对珠三角地区的相关产业产生足够的吸引。
(三) 区位条件优势抵消了自然资源劣势
资源是产业或企业开始最为依赖的条件, 依托某种资源进行深加工, 每一个环节就是一类企业发展的机遇, 围绕一种资源的开发和加工就可能形成一个集群。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油汽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均高于东部地区。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分工理论, 发达地区企业追求低价的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进行梯度转移, 也是产业发展的规律。但是,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 通常会加强对区位条件要求而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因为高度的、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对象是面对全国、全球市场的, 必需有较好的区位条件与之配套。如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和基础设施, 有影响力的核心城市, 较高的市场化程度等。从每年外商投资评价来看, 东部地区的区位条件还是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对产业集群的吸引力远远小于区位条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四) 市场化优势抵消了税收优惠政策劣势
调查表明, 税收优惠仍然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政府层面的、积极的行政措施, 会对产业转移起到一种促进作用。但是, 相对于行政手段而言, 产业集群对市场化的要求更高, 凡是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 产业集群的特征就越高。这是因为经济的开放程度影响到资本的筹集以及劳动力和产业技术充分自由的流动与组合, 是产业集群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发展产业集群也是繁荣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东部地区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成长, 而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规则的建立、健全方面,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产业集群经济得以发展的市场主体仍缺乏基础。因此西部地区单靠政府的强力介入, 而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 也难以获得东部地区大规模的持续的产业转移。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国内产业转移博弈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 由于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高度专业化分工、降低交易费用等, 能够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强化集群区域的竞争优势。而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着路径依赖, 产业集群区技术创新网络、交易网络、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等, 将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产业产生区域黏性。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将会对东部地区产业西移产生一个很大的阻力。因此, 西部地区要想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必须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承接对策, 西部地区只有创造条件, 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 才能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西移。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动态博弈模型来描述[3]:假定有两个当事人, 一个是东部地区, 一个是西部地区, 东部和西部各有两个战略可供选择。东部的战略为“产业大规模转移”、“产业少量转移”;西部的战略为“有产业集群”、“无产业集群”。如果西部选择“有产业集群”, 则东部被西部的资源优势和集群的竞争优势所吸引, 相关产业会有大规模的产业西移, 从而加入到西部的产业集群中。如果西部选择“无产业集群”, 则东部只会有少量的企业西移。而且, 这部分企业大多只是为了开拓市场或就近选择原料产地。显然, 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大规模向西部地区转移是根据西部地区是否有产业集群而定的。因而这是一个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此外, 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有关于得益的充分信息, 因此这是一个完全且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博弈矩阵如图1所示 (图1中下方的括号内第一个数字表示西部地区的收益, 第二个数字表示东部地区的收益) 。
该博弈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西部地区可以选择“形成产业集群”, 也可以选择“未形成产业集群”。如上图所示, 对于东部的任何战略选择, 西部选择“未形成产业集群”的收益都会小于“形成产业集群”。因此, 对于西部来讲, “未形成产业集群”就是“形成产业集群”的严格劣战略, 可以剔除。
西部选择“形成产业集群”后, 博弈进入第二阶段, 东部地区可以选择“产业大规模转移”, 也可以选择“产业少量转移”。如果东部地区为西部产业集群的集群竞争力所吸引, 选择“产业大规模转移”, 则西部和东部的收益均为5;如果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已形成的产业集群无动于衷, 仍然只是为了开拓市场或者就近原料产地而进行“产业少量转移”, 就会错过企业大发展的良机, 西部地区也失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的机会, 西部和东部的收益分别为3和2。显然, 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就是:西部地区形成产业集群, 东部地区产业大规模西移。
三、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 数量少、规模小
据《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2007-2008) 》, 以当前在我国产业集群中占重要比重的制造业为衡量依据,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9:12:9, 可见东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从规模上看,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规模远大于西部地区, 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 高者占50%以上。如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占全球市场的70%, 国内市场的95%;温州合成革产业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 皮鞋占20%。可以说, 西部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大部分还处在初级阶段, 规模偏小[4]。
(二) 层次低、链条短
研究表明, 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多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部分, 专业化程度很高, 集群效应很强;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多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 专业化程度较高, 集群效应较强;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占据的主要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专业化程度较低, 还处于同类企业“扎堆”的阶段, 集群效应较弱。另外, 西部地区现有的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种单一的资源密集型主导产业和初级加工方式极大限制了产业链的延长, 而产业链缺损又造成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 形成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间的技术断层和原材料产品结构与加工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结构之间严重错位, 致使产业的竞争力严重不足, 难以形成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
(三) 单一群落占多数
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常常是成片的, 也就是说, 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出现了若干个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之间有些存在着产业联系而有些并无直接的联系[5]。通过多个产业集群的共同作用, 推动了本地生产要素不断升级, 也促进了各产业集群逐步升级。相比之下,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都是单一的, 也就是说, 在某地只有一个孤立的产业集群。如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区, 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基地, 重庆摩托车制造业基地, 陕西关中地区的煤炭化工基地, 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石油化工基地以及云南呈贡县斗南镇的斗南村花卉产业基地等。这些产业群分布零散, 相隔距离较远, 几乎都在孤独中发展。
(四) 内生型集群为主
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 我国产业集群主要有三种形成方式。其中, 广东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下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 浙江温州一带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发展起来的特色品内生型产业集群, 而北京中关村则是依托密集的国家高科技资源形成的引导型产业集群[6]。与上述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既无吸引外资优势, 也无高科技资源优势, 因此大多地区只能依靠自然条件或者该地拥有手工制作某产品的传统自生形成产业集群。如陕西渭北苹果特色产业集群、陕西周至的桠柏刺绣产业集群、广西贵县糖业产业集群、宁夏马铃薯产业集群、宁夏的清真食品产业集群、内蒙古的乳制品产业集群等都是靠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四、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策
(一) 重视产业集群战略, 认真规划集群产业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必须认识到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 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 是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必须认真学习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理论, 掌握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机理和方法, 通过理论指导来选择集群产业, 规划其发展。在产业选择上, 应结合西部产业发展基础, 将具有较多的技术上可分的价值增值环节的产业作为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目标产业。因为某一产业越具分工细化的可能, 就越可能产生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而且分工细化还能降低最低资本的要求, 有利于小企业的发展, 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氛围。另外, 在西部, 一些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领域, 以资源产地或市场集散地发展这些优势产业,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西部剩余劳动力过多的问题。因此, 西部地区也可以在这些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通过倾斜的政策, 引导这些产业以资料产地的城市为中心, 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二) 制定、实施集群创导计划
目前, 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产业集群时都实施了集群创导计划 (Cluster Initiative)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西部地区效仿。集群创导涉及集群企业、政府和 (或) 研究机构, 是有组织的活动, 其目的在于推动一地区内集群的成长和提高其竞争力。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在外部力量的帮助下, 从而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升级,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也是集群创导计划的核心思想。集群创导工作是明显带有政府意志的系统工程, 因此, 必须具有前瞻性, 而且尺度把握要谨慎。政府有形之“手”的着力点在于制定规则、塑造环境, 并在初期提供强大的“第一推动力”, 最终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活力, 政府主要作用转为“纠偏和补位”。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 西部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产业集群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等“风向标”加速企业汇聚, 促进集群形成。
(三) 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
从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 产业链招商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东部沿海地区紧紧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 推进加工、科研和服务一体化、组团式发展, 培育了一批耦合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如广州市抓住日本本田汽车成功落户后的品牌和整车生产优势, 开展汽车产业链招商, 使全球范围内与本田汽车有着数十年合作关系的50多家本田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 目前大部分落户广州或已有落户广州的计划。因此, 西部地区应将引资的重点放在与本地现有产业有前后向联系的产业上, 促进外资与本地企业之间基于价值链的前后向联系。这不仅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而且可以促进引进企业的技术溢出, 从而有利于本地企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 认真规划产业园区, 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有效平台, 西部地区应按照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区———产业集聚中心的建设思路, 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齐全的重点产业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园区, 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 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加强产业配套, 培育产业集群。同源企业、同类企业、关联度较强的项目要有计划的放在同一园区来发展, 壮大园区的产业规模, 打造专业园区、特色园区。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企业,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 研究开发一批重点发展的项目, 为产业链招商提供必要的项目储备。在工业园区建设上, 要按照产业链必须要长、产品技术更新要快且升级空间要大, 具有资源禀赋优势或现实产业基础良好和国际市场空间大的原则, 确定选择列入重点培育的大产业区 (工业园区) , 通过培育区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 延伸骨干企业产业链,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7]。
(五) 发展中介机构, 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如咨询、会计、法律、培训、质量检测、专业市场、物流配送、科研机构等, 是产业集群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集群形成的重要“生态圈”。它们主要为企业和集群的产生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产业集群层次越高, 对中介组织的要求也越高。因此,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积极加以扶持和培育中介机构, 加强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降低中介机构进入退出成本, 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艳.论东部产业集群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对传统“梯度转移”理论的一种质疑[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1) :22-25.
[2]曹前程.论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广东区域产业梯度转移[J].岭南学刊, 2008 (3) :53-55.
[3]单春红.基于东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产业梯度转移研究——兼论西部开发中产业集群战略的运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 (3) :55-58.
[4]王瑛.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08 (2) :149-152.
[5]李文清.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如何发展[J].财经科学, 2007 (12) :113-120.
[6]洪文.基于内生型的产业集群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9) :86-88.
苏北地区产业联动现状分析 篇9
关键词:产业联动,联动行为,联动模式
一、苏北地区产业联动研究意义
产业联动可以看作是基于产业关联市场主体间的协作活动。这种协作活动是建立在市场主体间要素流动基础之上的。从生产要素的时空关系看,区际要素形态就是一个具有不同生产要素和具有适应性以及自主决策能力的主体所构成的链接网络,主体间所进行的适应性活动就是产业联动的基本形式。在一定区域中市场主体的适应性活动效率,将直接影响其联动的效率。通过对苏北地区企业行为的分析可以发现,苏北地区的产业联动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左右苏北经济的发展,因此探求苏北地区产业联动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苏北地区产业联动分析
1、苏北地区地理界定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23万平方公里,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是全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2、苏北地区现有产业联动模式分析
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产业联动中典型企业的行为分析,将苏北地区产业联动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再细分为相应的种类,详见表1。
按照联动的主动性,将苏北地区产业联动行为分为:主动联动和被动联动。主动联动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而主动进行的联动行为。被动联动是企业受一定力量趋使而进行的联动行为。
被动驱动是产业联动较低层次的联动,因为企业在被动联动中缺乏自主性,要素流动在联动行为中缺乏效率,苏北地区的产业联动行为大部分就属于被动联动型,而苏南和浙江等发达地区企业的联动模式则多属于主动联动型,企业在联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使得要素在联动中充分发挥效率,区域产业联动效益远远大于苏北地区。
三、苏北特色产业集群联动行为分析
1、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联动行为分析
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一个,工程机械也是徐州重要的支柱产业。2006年徐工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173.56亿元,占全市机械行业的比重为54.2%。由此可见,徐州工程机械行业内的产业联动,是由徐工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所拉动的。
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目前仅徐工集团一枝独秀,产业链形成优势不明显,工程机械生产及配套企业之间分工协作有待进一步发展,集群内大多企业规模较小、生产分散、相互协作不密切,各类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存在重复投资和建设现象,徐工集团的优势也没有在大多数配套企业身上发挥出来。
2、徐州光伏产业集群联动行为分析
徐州光伏光电产业依托规划建设的5平方公里光伏产业园,集聚了中能硅业、河北晶澳、江苏艾德、台湾强茂等一批太阳能光伏生产研发企业,初步形成了光伏产业链。徐州目前的光伏光电产业链结构见图1。尽管徐州目前的产业链各个节点都有企业,但是徐州光伏产业的主体还处在原料生产层,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层次有待提高。
3、盐城汽车产业集群企业联动行为分析
资料来源:由上市公司年报和企业网站信息整理得出。
盐城地区的汽车产业逐步成为了地区的主导产业,其汽车产业已在集群的基础上,产生了企业间的联动效应。在盐城汽车产业集群内,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分工和横向专业化合作使盐城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配件生产企业分工合作的网络,企业间发挥出的联动效应有效抵御了由市场变化给盐城市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但是,盐城汽车产业内的联动,也是由许多大企业推动的,企业间的联系还紧紧停留在业务合作的浅层次上,企业间的战略合作还缺乏成效,大企业和零部件的小企业发展不均衡,企业间的联动行为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苏北地区产业联动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1、苏北地区产业联动存在问题
随着江苏省政府对苏北经济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政策使苏北的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是针对苏北地区的产业联动,还是存在着一系列问题:(1)苏北地区产业联动多是被动型联动;(2)联动动力太多依靠大企业主导;(3)联动企业多处在产业链低端;(4)联动范围太过局限;(5)联动缺乏战略定位;(6)企业联动行为受短期利益驱使。
2、苏北地区产业联动改进方向
(1)政府搭建企业联动平台。政府可以推出多种方式,提供企业联动的机会。
(2)政府应减少对企业联动的直接干预,多给企业提供产业信息、搭建产业联动平台。
(3)企业联动要围绕自身战略定位。苏北地区企业要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防止盲目地参与产业间的联动。
参考文献
[1]聂锐, 高伟.区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网络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 2008, (7) :87-97.
[2]吕涛, 聂锐.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5) :2-4.
[3]Muhittin Oral, Unver Cinar, Habib Chabchoub.Link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at the firm level[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18, (1999) :271-277.
[4]Agostino Villa, Analysing industrial district performances:Astructured approach, Annual Reviews in Control 31, (2007) :107-118.
【地区产业规划】推荐阅读:
地区产业集群09-08
地区农业产业化08-30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09-29
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发展06-09
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07-09
普兰店地区产业调查报告07-21
谈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05-25
川渝地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问题论文07-09
培育经济亮点,加快推进地区旅游产业化进程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