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2024-09-29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精选12篇)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1

农村文化是农民精神状态的反映,也是农民总体素质的表现。因此,农村文化是社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总体素质,宣传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农村文化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衡量农村文化开展好坏的标准应该是:群众的广泛参与、文化的宣传教育效果,普及与提高的科学性。就目前来讲,农村文化活动还存在“三热三冷”问题。城里热、农村冷、群众热、干部冷、企业热、政府冷。

农村文化不是请几个城里名角演节目,参加调演获几个奖项或请个别剧团演几场戏就算完事。城里文艺团体“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也只能是对农村文化的一个补充,真正的农村文化应该有农民自己的参与,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演、演自己。创作演出表现自己真实生活、真实情感的活动形式和文艺作品来。

有些地方不相信自己的文化人,他们请剧团、唱大戏,有时为了参加县城比赛,请名编导赶排专业性文艺节目以期获得奖项,这样做,虽然有时也能获得几个奖状,但它恰恰削弱了农村文化的宣传作用,也不能锻炼和提高农村自身文化人的水平和素质。农村文化不能像县城那样热衷于专业性表演,它更多的应该是广泛性和参与性。

农村文化一定要演出反映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农村文化人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反映自身的生活,许多农村热点问题如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等都是贴近农民生活的好题材,很值得农村文化人去发掘、去创作。农村文化人千万不要跳开自己生活的环境去单纯追求什么纯艺术作品,也不要抛开自己身边的先进人物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

农村文化应该以多样性和小型化为主。歌舞、曲艺、戏剧、花鼓各类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值得提倡,不要贪大求洋。说说大鼓、唱唱琴书、演演小戏、玩玩花鼓灯、扭扭大秧歌都是开展农村文化的好形式。

农村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宣传作用就是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但农村目前存在“三缺”问题,缺乏活动场所、缺乏活动经费、缺乏专业人才。封建迷信之所以在农村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农民总体素质的不高。因此,农村文化就要多创作、多演出、宣传科学,反对迷信的文艺节目,宣传农民,教育农民,以期提高农民的总体素质。农民总体素质搞高了,封建迷信自然就停了,而他们对文化的需求自然也就高涨了。

农民需要文化,但同时农村又是一个广阔的文化市场,城里的文化不应该蹲在小楼中“闭门造车”他们应该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创作一批通俗易懂,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文艺作品来占领农村市场,扩大自己的文化服务范围。有了城里文化人的参与,不仅对农村文化是极大的丰富,同时对农村文化人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提高机会。城里总不能天天搞“文化下乡”有见识的城里文化人已经提出了“把文化留在农村”的口号,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行为。也只有帮助农村文化人提高创作水平,农村文化有了自己的编、导、演,农村文化才会有长久的繁荣。

农村文化不仅有着直接的宣传作用,而且有着极强的广告色彩,哪个地方的文化活动搞的好,哪个地方的农民素质相对会得到较大提高、素质提高,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对这个地区是一个极好展示和广告宣传,会使你那个地方逐步走向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更多的了解了你,才会大胆的走到你那个地方去,这样才会扩大城乡交流,内外交流,从而稳步提升地区活力,走向繁荣。

一切有志农村文化的同志都该到农村广阔的天地一展身手,一切战斗在农村文化岗位上的同志都认真研究农村文化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为农民服务、为经济服务、为地区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2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创新帮扶

1开展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研

笔者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式,选取该省6个区县18所农村幼儿园的在职幼儿教师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分析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及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困境及其成因。在县乡村幼儿园现场,通过听取汇报、园所观察、观课议课、教师访谈、问卷调查、文档查阅、工具测评等方式进行现场诊断,梳理该幼儿园发展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近几年参与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省培和国培项目中的相应调研资料,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调研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的关注度。幼儿园教师是否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文件,了解的程度如何,幼儿园是否专门组织教师进行了培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将指南的相关精神和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深刻学习并且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2)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机制现状。幼儿园教师是否有意识将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合理思考,具有将问题进行整合和梳理的能力,具有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学习的能力,具有开展课题进行论文撰写的能力。幼儿园是否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引领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且及时组织幼儿园教师开展课题研究。(3)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需求现状。调研幼儿园教师是否有进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是来源于自身之外的竞争压力的被动发展还是源于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发展需求。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幼儿园是否提供了相应的图书和网络等资源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4)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专家引领和指导、政策支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社会各界的关注、家长的理解与合作等问题的认知。该问题涉及较广,主要涉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外围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对自身工资收入的看法、对家长支持力度的看法,家园共育工作中的主要难题,对幼儿园教师的看法,有无调换工作的想法等。(5)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最希望培训的内容进行调研。结合笔者近几年参与国培项目的方案研制等工作,将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解读、幼儿园管理与领导的理论与实践、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定、园本教研与培训的组织管理、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教学管理、幼儿园教师发展与队伍建设,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和农村民办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管理、儿童营养与保健、幼儿园发展问题分析与改进等问题。通过以上调研理清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状况、能力素质水平、学习方式和发展路径等问题,明确薄弱环节,摸清发展需求,精心对项目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分析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准原因,才能对其阻碍因素进行合理地分析和探究。

2促进农村幼儿教师发展创新帮扶模式新探讨

结合以上5方面展开调研,笔者发现许多地方教育局建立起了多级联动的教科研管理体制,围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保教质量提升、教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展开了相应的培训,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结合调研问题发现农村幼儿园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总量不足,农村幼儿园师资少,生源少;

公办园教保人员存在老化趋势;

专业能力强的幼儿教师数量少,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幼儿园出现人才断层等。以现实突出问题为导向,带领课题组成员到达对口幼儿园进行现场诊断,抓住每个园所核心突出问题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结合幼儿园实际和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定向施策,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明确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把握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主要学习方式和发展路径,最终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创新帮扶模式。在项目组团队成员合作的前提下,该模式进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2.1现场诊断。项目组深入幼儿园现场,通过与幼儿教师座谈、观课议课、听取园长汇报、运用工具测评等多种方式,了解目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总结农村幼儿园发展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大部分知道《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学前教育政策,但对于文件精神的理解和掌握仍然比较浅显,对文件中的具体内容较为生疏,更不能将指南中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教学中。“一日生活皆课程”“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农村幼儿园这些精神似乎成了空的口号,鉴于家长的压力——孩子在幼儿园必须学习识字和算数,必须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使得幼儿园教师无法科学地进行自己的工作。同时,农村幼儿园教师组织的游戏也基本是老师主导监督下的游戏,教师设计游戏形式,教师投放材料,游戏时间由教师决定,教师决定儿童游戏的角色,最终产生了高结构的游戏材料、高管控的活动氛围。在这种游戏背景下,幼儿完全没有了自主性,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无法看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更无法科学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成为纪律的管理者和过程的监督者,全程基本没有对幼儿的科学观察。这种教育模式下,虽然教师很辛苦,但是无法形成和谐有爱的师幼关系,也无法产生有质量、真正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学前教育。文化是幼儿园发展过程中隐形于幼儿园环境、教师专业成长、师幼关系发展、管理团队中的,经过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幼儿园灵魂部分,是一个园所发展的根基。良好的幼儿园文化无形之中可以促进教师团队和幼儿长期的健康成长,但是当老师都像以上这种情形时,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将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建立良好的幼儿园文化至关重要。2.2对话反馈。项目组通过讨论、梳理、总结农村幼儿园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向幼儿园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及全体教师进行对话反馈,针对问题对农村幼儿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该项目组对幼儿园进行定期跟踪指导,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帮扶:(1)积极对幼儿园教师开展培训学习,灵活运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将学前教育领域相应的政策及标准结合幼儿园教师发展实际,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使教师知道、会用、善用、活用各种理论内容,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2)结合当地人文风俗及地域背景,寻求适宜当地特色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和课程。在特色课程建设和园所环境创设上和幼儿园教师定期开展主题沙龙,使幼儿园教师不仅了解教研有效开展的组织形式,还让教师在主题背景下展开头脑风暴,结合对该园和本班幼儿实际,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设适合该园发展的课程和环境,使幼儿教师转变思路,学会建设课程、思考课程、形成适合幼儿园发展的独特的课程体系。(3)带领教师研究影响该园发展的突出难点问题,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手段,指导幼儿园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在制定方案总结问题的过程中,集中幼儿园教师的一切力量收集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呈现达成一致意见的方案。(4)针对幼儿园教师提出的问题行动方案,项目组进行多种形式督导落实,开展“回头看”,实行常态化的培训发展机制,保障方案的切实可行和持续跟进。2.3行动改进。项目组和幼儿园中层干部团队认真梳理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制定幼儿教师改进工作方案并积极落实,接受项目组专家团队的“回头看”。幼儿园教师在建设过程中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注意和项目团队的持续跟进,最终形成幼儿园行动改进方案,实现幼儿园后续的自身造血功能。此种帮扶模式在高校教师、省市教研员、省级示范幼儿园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背景下开展创新帮扶,不仅使以上教师在国家扶志扶智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更深层次地了解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扶持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更使农村幼儿园教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使幼儿教师不仅了解了学前教育政策的真正内涵,而且通过多次的教学研讨、观课议课、教师作谈等形式,了解课程的真正涵义,努力建设真正适合当地特色,真正适合当地儿童发展的有价值的幼儿园课程。良好的多方互动,不仅响应了国家扶贫号召,更在此种大背景下促进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3

从中部地区湖北省孝感市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路径看,其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基本同步。从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适配性考察,涉农金融信贷支持还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改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涉农信贷产品任务艰巨。从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涉农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涉农信贷管理制度间的关联变化,可列表如右表1。

通过对比分析,当前中部地区涉农信贷支持农村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涉农信贷基本顺应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但助推效应不够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的孝感市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粮为纲”的单一种植模式向农林牧渔业多行业发展转变,从农业的单一种养向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经营专业化发展。与此同时,无论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还是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都在农村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中进行不断调整。在县城内基本形成了以农发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近十年来,孝感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69.6亿元增加到106亿元,增加36.4亿元,年均增幅在4.8%。同期全市涉农金融信贷投入年均增幅4.9%,从涉农金融机构信贷结构看,孝感农发行政策性贷款占全部涉农信贷总额的52%~55%,商业性、合作性涉农信贷波伏较大,近年来且呈下降趋势,对孝感市农业经济发展助推作用减轻,农村民间金融作用仍在发挥。

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仍为主体,小额农贷市场开始萎缩。调查表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态势是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并开始出现少数专业大户。孝感市94.5万农户中90%的是家庭经营模式。随着农户积累不断增加,以及自2003年以来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发放良种、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绝大多数农户正常生产资金能通过自己解决,小额农贷市场开始萎缩。2007年,孝感市各项涉农补贴达2.2亿元,2008年高达3.4亿元,自2006年开始小额信贷连续两年呈负增长,2008年末,孝感市农业贷款较年初下降2亿多元。

农业专业化发展加快,大额信贷配套缓慢。据调查,孝感市农村现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665家,其中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2万个,种养大户7.6万户,运输户、经营户有3.2万户,这些经济体信贷需求达16.2亿元。2008年底,孝感市涉农金融投入2.2亿元,信贷满足率维持在13.5%左右,且支持对象也较为分散,金融助推作用不够明显。其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投放2230万元,信贷满足率只有10%;对种养、经营大户贷款5600万元,信贷满足率为21.5%。现阶段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过程中的信贷需求,受借款人缺乏有效的抵质押资产,缺少为农户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以及行社信贷管理权限诸多因素制约,大额农贷发放进展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急需的农产品种养加工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因得不到大额贷款支持难以做大做强,专业村难成规模,农业产业链难以提升,缺少一批类似大悟花生协会、汉川城隍镇炒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信贷支持比较成功的典型。

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强,涉农企业信贷投入重点不够突出。当前,孝感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也有部分企业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如湖北神丹食品有限公司,其产品在全国同行业市场占有较高份额。但绝大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缺乏龙头引领作用,制约了银行信贷的较快投入,而缺少银行信贷的强力推动,延缓了农村经济主体结构的优化进程。据调查,孝感市是湖北省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2008年分别达到217.6万吨、2.86万吨和19.84万吨,同时也是湖北省重要的水产品和禽畜生产地,农产品资源丰富,可为龙头化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初级产品。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9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4家,但每类产品缺少1~2户行业领军企业,每个行业都有几十家企业参与竞争,绝大多数企业处于设备同型、技术同档、市场同向、价格同低,其结果是原材料深加工程度低,转化增值少,物流成本高,龙头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直接制约了涉农信贷的重点倾斜。调查显示,全市有信贷关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户数为72户,贷款余额8.8亿元,户均1200多万元。若剔除贷款大户孝棉集团3.7亿元,户均仅720万元银行贷款。同时,缺少了信贷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全市经济推动作用有限。

劳务贷款需求萎缩,创业信贷满足度低。到2008年底,孝感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达110.8万人,占全市农村从业人员的54.5%,因差旅费、子女外出上学、包工头工程启动费等而产生的信贷需求每年在10亿元以上,孝感市涉农金融机构自1998年陆续发放打工贷款,2005年仅农信社发放打工信贷达3.5亿元。因农民工外出务工地点不固定、收入不稳定、信用等级难评定,导致信贷部门跟踪管理难,劳务信贷违约率较高。如孝昌县小悟乡信用社打工信贷违约率保持在80%以上,这种信贷自2006年起逐年下降。目前,孝感市县各信用社打工贷款新放不到1亿元。

创业信贷需求快速上升,但满足度较低。经过近30年的历练,孝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发生新的变化,逐步实现由数量型输出向质量型回归、由资金回流型向资本回流型转变,回乡创业成为新的经济现象,创业信贷需求上升较快。2008年末,孝感市由返乡回归人士创办或投资过10万元的企业1900多家,总投资金额102亿元,其中有信贷需求的约占一半,需求额在35.2亿元以上。自2000年起,孝感市涉农金融机构对部分市场前景看好,信用记录良好的创业型200多户企业试办信贷业务,累计信贷达7.5亿元,仅占需求总量的五分之一。安陆市欣华禽业公司是一家典型创业公司,开办时人员不过7人,固定资产不过85万元。现在,该公司人员超过200人,固定资产4050万元,年创税收过百万元,安陆农村信用社2003年尝试贷款50万元,在信贷权限制约下,目前的贷款也仅为750万元。

农村体制改革进程提速,涉农金融创新相对滞后。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呈加快的趋势,伴随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催生新的信贷载体,问题是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创新的速率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林权制度改革来,孝感市县分别成立了林权评估中心和林权交易中心37家,为林农利用林权开展信贷融资开辟了绿色通道,催生信贷需求成几何级数递增,至2008年,林权信贷需求达到4.5亿元,是2007年的10.5倍。开办林权质押贷款业务较早的是孝昌、大悟信用社,分别发放林权质押贷款200万元,规模做的最大的是汉川农发行,对康欣木业发放林权质押贷款3000万元。统计显示,林权质押贷款不足需求额的十分之一。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韩国对骑马产业越加重视和关注。近几年,韩国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接近两万美金,又实施了每周5日工作制,因此韩国国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使韩国国民对农村观光和农村骑马需求量急剧增长,进行骑马娱乐的农户数也随之迅速增加。根据这种情况,韩国政府为促进农村地区骑马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了与农村骑马产业有关的实施政策;韩国京畿道、忠清南道、庆尚北道以及全罗南道等广域自治团体也相应地制订了赛马场支援政策,推动赛马场的设施建设。但是,仅通过全国几个广域自治团体拥有的大型赛马场,还不能促进农村地区骑马产业的发展;同时,骑马活动也不是拥有马匹就能很容易体验到的体育项目。骑马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对马匹进行饲养管理的专业技术和专门设施,还需要熟练掌握骑马专业知识、了解骑马实习所需的各种专门设施和器材的教练。为了真正促进农村地区骑马产业的发展,韩国首先对农民进行了骑马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使之熟练掌握骑马技术,然后在全国以市、郡为单位开办社会学校进行骑马知识教育,还在一般农家小规模骑马场中进行实践性骑马教育。同时,借鉴骑马产业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美国和日本等的经验,扩大骑马人口数量,普及科学食用马肉等文化以促进农村地区马产业的发展。

笔者在对韩国骑马产业现状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观察韩国马匹的饲喂规模、骑马人口、赛马场数量、马肉利用、政府对骑马产业的培养政策等产业现状,分析以农民为对象的骑马教育实际情况,探讨韩国促进农村地区骑马产业的发展策略及以农村观光为基础的骑马产业培育政策,以期从韩国骑马产业和骑马教育发展中获得启示。

1 基本背景

1.1 修炼和骑马

骑马产业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如竞技比赛或赛马比赛一样的非体验观赏型体育;二是可直接进行体验的一种农村观光或修炼活动。

观光业向来有“无烟产业”之称,振兴观光业有助于活络关联产业。就经济效益而言,不仅创造观光产值,增加消费,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观光业除了可以藉由多项产业所带来的商机,给民众带来更多的财富,还可以让民众在工作之余,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平衡忙碌的生活。观光产业还可以与自然资源、商务活动相结合,透过观光交流展现一个国家的人文内涵、经济实力及基础建设现代化程度,对改善整体环境、提升国家文化素质帮助匪浅。在韩国,观光业已提升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旅游和观光领域的经济增长率特别是绿色旅游的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平均经济增长率。

韩国国内实施每周5日工作制,使到农村体验观光或修炼活动的人数呈持续大幅增加趋势。从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了解到,截止到2014年,每年国内旅游总量增长率为4.2%,达到约5亿6千万人次。其中,乡村观光以及农村体验活动等小范围农村观光游客量以年均增长率14.1%的速度从2004年63万人达到2014年约230万人的规模,观光与修炼产业表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在全国家喻户晓的村庄,每年光顾游客总量虽然很多,突然间业务冷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观光项目与修炼内容开发不足、持续管理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1.2 骑马产业和马肉的利用

骑马产业的规模非常重要。骑马产业诱发的经济效益比电子产业高,与电影产业相当,远远高于农林水产业。目前,韩国的骑马人口约20万人左右,赛马场有200余个;韩国国内的马匹数量从1990年的4 912匹增加到2006年的22 680匹;2006年,全国马匹养殖户1 442户,户均饲养量16匹,饲养的马匹总量中60%为地方种,40%为改良种。近几年,虽然韩国政府没有进行马匹数量调查,但是2000年以后,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推定2010年约有1 867家养殖户,约饲养马匹达27 046匹。与日本比较,以经济规模和人口比例预测韩国马产业发展趋势,未来几年韩国马产业年经济规模可推算为2.4万亿~9万亿韩元,需要增加8万匹马和4千余个赛马场。

马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赛马场设施建设和骑马教育,还需要推动马肉消费。在国外食用马肉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特别是在欧洲、南美以及中国等国家,对马肉的消费量达到年均470万t。据《朝鲜王朝实录志》中记载,人们非常喜欢食用马肉,直至朝鲜时代马肉一直是十分珍贵的食物,马肉作为韩国济州岛的传统食物,曾是代表性的宫殿贡品。马肉为高蛋白、低热量的肉类食品,富含钙和锌、铁等无机物质,营养价值远高于牛肉和猪肉。马肉富含α亚麻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具有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强胰β细胞机能等生物学特性,是现代人理想的健康肉食品。目前在韩国,只有济州岛拥有马肉料理的饮食文化,其他地方马肉料理专门店很少。相反,在日本、中国、德国、法国及美国等,马肉料理比较普及,美国还开发了马肉罐头等制品。韩国的马肉料理种类虽然很多,但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食用马肉还是比较不习惯,1997年韩国农务省开展的马肉饮食文化教育与宣传,对推动马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 马术设施

韩国政府对马产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赛马培育政策、马匹生产农户资助政策、骑马教育支援政策及高等学校或专门学校马学教育支援政策等。对于一般农户,马产业育成支援资金采用双轨制实施,即拥有9匹以下马匹的赛马场由韩国农林水产品部管理,拥有10匹以上马匹的赛马场则由韩国文化观光部管理。

韩国一般农户申请赛马场基础设施建设程序非常复杂,需要遵守设立赛马场许可所涉及的所有法律法规,即《农田法》《山地管理法》《草地法》《都市计划法》《文化财产保护法》《国土利用管理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质环境保全法》《大气环境保全法》《有关污水及畜产废水法律》《水道法》《驻车场法》《公众卫生法》及《农村现代化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随着赛马场的发展,《自然公园法》《埋葬及墓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也开始经过相关部门的许可或协商相继立法,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对于普通的韩国农民而言,独立完成赛马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困难的,加之没有赛马场相关的保险品种,使运营赛马场时,农民承担安全事故相关责任的风险过高。因此,韩国出现了以乡村为单位开展规模化经营的农户联合体,这种联合运营方式在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目前,韩国政府规定的赛马场建设规格要求极其严格,一般农户几乎不能拥有符合规模与规格要求的赛马场,大多数农户拥有的也只是能容5匹马的简单赛马场设施。但是,这种小规模赛马场建设也必须遵守国家规定,按标准建设马舍和赛马场,购买马匹和附带设施;这种规模的赛马场建设费用至少约2亿韩元,对于一般的农户而言,拥有这种规格设施的赛马场经济负担很重。因此,韩国政府建议赛马场马舍建筑材料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等资源,尽可能减少赛马场建设的资金投入。

3 高等教育推动农民马术发展

目前,韩国国内的“农业技术者协会”是唯一为农民实施骑马教育的社会团体。韩国“农业技术者协会”的骑马教育活动从2001年开始获得农林水产品部支持,每年通过连续5周的合宿时间对农民进行骑马教育与培训。韩国“农业技术者协会”在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将农户赛马场作为实习场地,在教育与培训活动中充分利用赛马场的各种外部设施。同时,实习场负责人还担任培训讲师,保证农民在短时间内充分接受实践教育培训。

但是,韩国的骑马教育质量与马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马产业发达的美国,不仅有具备各种设施的专门骑马学校,还有大学骑马的高等教育项目,农村的骑马教育活动也非常活跃。如密歇根州立大学骑马教育项目就包括:马匹营养学,马匹行为科学与福利,马匹选拔和评价,马匹试骑、饲喂和选拔,优秀赛马饲喂以及培养,小马饲养管理,马匹分娩后管理,马匹训练,马匹购买等涉及马产业的全方位教育项目。同时,国外还通过网络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使马产业农户可以随时听课与学习。

4 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

随着韩国施行每周5日工作制和国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美元,类似骑马等高端体育项目的消费需求急剧增加,引入农村骑马体验观光项目的农户数量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韩国政府为活跃农村骑马产业,组建了地方自治团体,制定了骑马产业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赛马场建设。可见,韩国政府在引导骑马产业及相关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2,3]。

以日本为基准,韩国骑马产业规模可以测算为骑马人口20万,马匹规模8万匹,马产业工作者约2万余名及9万亿韩元的投资市场。以德国为基准,以人口与收入指数计算,预测为骑马人口20万~40万,马匹规模10万~30万匹,马产业工作者约7万余名。

但是,与骑马产业发展的需求量相比,目前韩国赛马场设施和骑马教育机构十分缺乏。为满足当前韩国国民收入和人口规模对马产业发展的需求,还应建设4千余个赛马场。但是,目前全国只有200个赛马场,且远没有达到政府提出的赛马场设施标准。另外,除济州岛外,韩国马肉消费的饮食文化还没有普及。据预测,马匹数量从当前增加4~10倍的数量,韩国马肉消费才能达到普及程度。

在骑马教育与培训方面,除骑马特性化学校外,韩国的大学骑马教育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拥有畜产系列学科的高等学校中,只有济州大学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外骑教育项目。但是,由于大学本身不拥有骑马设施和专业人员,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虽然全国“农业技术者协会”针对农户实施骑马教育,但是短期内还不能改善农业技术中心缺乏骑马教育或实践专家的现状。

5 总结与展望

韩国为激活农村骑马产业所做的努力表明:对马产业发展和运作应进行整体规划,并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性支援对促进农村马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政府的正确引导,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可持续的体育产业化经营[3]。

通过韩国的做法,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1)大学的畜牧学科中,对学生要强化骑马教育。

2)管理赛马场的部门要一元化,减少赛马场许可程序。

3)允许赛马场加入保险,开发出和赛马场有关联的保险品种。

4)为让青少年容易接触到骑马,中央政府和地方自治团体应该在全国各地及相关大学里,建设小规模赛马场,并开发出多种多样的骑马体验项目。

5)宣传马肉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功能性食品,增加农户生产马肉的积极性,增加马肉消费量。

总之,通过政府正确引导、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加强高等教育,建立农村马文化、马运动、马旅游等平台,激发农民对马产业发展的热情,营造马文化旅游氛围,才能推动我国马产业向规范、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龙化,李香子,刘彩红.韩国赛马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3(3):95-97.

[2]李春阳,段生荣,叶凯,等.新疆特色马产业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径[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4):212-220.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5

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简称为珠江模式。所谓珠江三角洲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域单元,而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又称为“小三角”。它的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深圳市、东莞市、珠海市、佛山市所属的南海、顺德、高明、三水;江门市所属的新会、开平、恩平、鹤山、台山;广州市所……

作 者:查振祥  作者单位:深圳市专家联谊会经济分会 刊 名:特区理论与实践 英文刊名: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ZS 年,卷(期):2002 “”(2) 分类号:F3 关键词: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6

关键词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第3个目标就是在21世纪中叶前后,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关键就是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我国目前人口基数最大的群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是要解决农民问题。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各个地区的生活条件和资源不一样,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也有很大区别,这导致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1 区域经济的概念

区域经济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体。从宏观上讲,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概括性的经济发展,也是一种地理性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开发水平,其主要表现在区域范围内生产力的布局和经济效益综合发展水平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并不是单纯的反应在经济指标上,必须要从整体考虑到全社会经济效益发展与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其发展也必须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同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存在差异,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多种形态。

2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总体水平较低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纵使部分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良好,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而且,农村经济总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来自农村,更多来源于农业相关产业,尤其是涉及农业的第二产业,更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我国,大量的贫困人口仍然来自与广大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也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或者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超过城市。

2.2 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缺乏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缺少同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衔接,农业生产的产业链较短,农业产业结构中农业的经济比例很低,受到生产力、自然条件、生产成本的制约,农业产业结构想实现进一步调整非常困难。然而,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化推进的过程就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如果不能顺利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延缓现代化的过程。

2.3 经费投入困难

地方财政困难,国家投入不足。地方往往把主要的资金投入到收益快的产业,而农业投资大,收益时间长,回报率低,风险也高,资金流通慢。农民自身经济收入有限,在生产投入方面更是小本经营,即使成立合作社,资金方面仍是最大的困扰。经费的困难,阻碍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3 全面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3.1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发展中,城中村、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都可以成为较好的试点资源,政府可以采取“优先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这些地方,一点带面,全面实现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是要将较为分散的居住地或者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恶劣的居民迁居到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按照标准统一进行规划建设,保证居民的生活条件稳步提高,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2 增加资金投入

要实现城镇化发展,政府资金投入必不可少。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而言,我国还不能全面实现城镇化,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设。从试点建设开始,逐渐增加资金投入。此外,要实现城镇化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各级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吸收社会资金,带动广大农民一起加入到实现城镇化的建设当中。各级政府可以增加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3.3 推进农村产业化改革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民的收入,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就需要改革农村的经济结构,由此,必须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改革,以地区为中心,建立社区型的负分合作制度,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广大农民如果或者自行开办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地区政府加快农民土地流转,切实解决农民因外出打工导致大量土地荒废的现象,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的种植知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扶贫,通过推进农村产业化改革,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政府要不断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农民因病返贫,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4 建设以农村地区为中心的物流体系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道路交通建设落后,物品无法进出农村地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城镇物流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以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及其他经济活动为主的存储、加工、包装和运输。建设农村物流中心,积极建设农村公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以城镇行政为中心,优化地区资源配置,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规划。

4 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果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农业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虽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7

一、普惠金融理念不够深入

由于受到传统发展理念的严重影响,无论在经济还是金融领域,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都太过于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和结构,造成一系列失衡。农村地区传统金融理念亦如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重视金融支持城市,而忽视农村。金融在支持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可以吸收农村的劳动力,带动经济发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因此在金融政策制定中牺牲农村经济来支持城市发展,如对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大量公共金融资源侧重城市基建等。但这种金融支持模式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效果甚微,也加大了农村和城市间的贫富差距。第二,重视从农村地区吸收存款,而忽视发放贷款。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量,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有将农村资金转移至城市的冲动,形成虹吸效应。如农村地区的邮政储蓄银行起初只存不贷,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同加速了农村资金外流的趋势,使本身就缺乏金融资源的农村地区雪上加霜。第三,重视农业贷款而忽视非农业贷款。随着农村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农民从事的非农活动和收入都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与之相关的金融支持缺乏,导致农村地区各部门发展失衡,阻碍了农户收入的多元化。第四,重视为农村地区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忽视小微客户。我国农户数量庞大,金融需求表现出单笔额度小、期限短、分散、无抵押等特性,这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因此在趋利性的影响下,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倾向于给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忽视小微客户,这造成了人们获取金融资源的不公平。

传统金融理念造成了上述种种问题,人人拥有平等获取金融资源权力的理念并未深入农村地区。农民仅有传统的存款、贷款、汇款等金融活动,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诸如股票、债券、信托、基金等现代投资工具及相关的投资理念和环境。相对而言,普惠金融理念的深入发展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二、金融制度建设滞后

农村地区落后的金融理念造成金融制度建设的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村保险发展滞后、信用体系不健全、担保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这些因素削弱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

由于农业具有天然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农业保险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保险不仅提供担保,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而且有助于降低农户融资成本。但农村地区保险发展滞后,主要的农业保险仅为粮食保险和畜牧保险,涵盖范围狭窄,气候保险、巨灾保险等尚未建立,造成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加之农户自有资金少,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降低,引发金融机构惜贷。

有效的信用体系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但农村地区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地区信息搜集成本高,为农户和中小微企业建立征信系统需要信息的搜集、核实、整理、建档和系统维护,这方面的建设无法靠企业单独完成,必须依靠政府推动。信息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加大,融资过程中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加之部分农户和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识缺乏,故意逃避金融机构债务,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手段和不良信用记录的公布平台。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增加了交易成本,使得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评估、担保、放贷等业务受到影响,不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

农村地区担保制度的不完善是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又一因素,其根源在于农村产权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农户和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缺乏有效抵押物。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产权有土地使用权、林权、水域和山地使用权、集体所有制房屋产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等,这些产权在抵押和变现两方面存在困难。在抵押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农村产权在确权、登记、抵押过程中存在模糊地带,产权抵押只能进行小范围试点,无法大面积推广。在变现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造成抵押物变现成本高,降低了农村产权的抵押价值。抵押担保是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金融制度的有效组成部分,但上述问题使得农村地区担保资产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

金融制度建设滞后造成的影响就是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经营风险相对城市加大。农村经济的季节性特征明显,且受到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任何波动都会影响农户收入。这造就了农业风险大、成本高和收益低的特性。加之农户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分散经营,抵御风险能力薄弱。随着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的逐渐偏远、人口的逐渐减少和经济总量的逐渐降低,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所对应的成本和风险在逐渐上升,而收益却在逐渐减少,这些都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通常表现为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当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般包括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ROA和ROE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农村地区经营的高风险是金融机构利润率低的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大还表现在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和资产负债率上。由于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不断增长,造成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降低,增加了经营风险。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经营风险。

四、金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数量少、增长速度慢以及涉农金融服务少三个方面。

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导致金融服务不能全覆盖,特别在贫困村镇地区,总是存在部分金融真空区。原有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曾经驻扎农村乡镇地区,但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深入逐渐撤离农村,将经营分支机构向县级以上城市转移,造成金融机构数量减少;新设金融机构虽然能将金融服务从市级和县级下沉到乡级,但下沉的速度过慢,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络依然不能全覆盖。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受利润至上的导向,这些机构趋向于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郊地区发展,而非贫困县。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不但基数少,而且增长速度慢。银监会曾在2009年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匮乏问题而出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方案[方案及数据来源: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 DOC_Read View/20090729F8AC83BD742CA421FF03EE4C729AC800.html],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国新成立超过1300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点在贫困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目的在于实现乡镇金融全覆盖。但在计划结束的2011年,目标只完成了一半,仅有69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涉农金融服务少,主要指信贷资源分配倾向于农村地区的大客户、大企业,而忽视普通农户和小微企业。特别对于贫困农户和弱势群体,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源就更稀缺。金融机构利润驱动下的“嫌贫爱富”行为导致其贷款门槛过高,普通农户和弱势群体无法达到其要求,大多信贷需求被排斥在了金融服务范围之外。造成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的结构性扭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最大的困难和障碍。

五、金融业务品种较为单一

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存在多样性,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的地域、人群、产业、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等存在多样性。因此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来创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但现实的情况是金融机构只能提供传统的、较为单一的金融业务品种,主要包括贷款、存款和汇款,且贷款条件严格又死板。没有发展诸如提供股票、债券、信托、基金等投资工具的金融产品业务,也缺乏动力发展诸如租赁、养老、小额保险等金融服务业务。这种现状很难适应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大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政府主导下的农村金融体制僵硬、垄断且低效率,没有贴近基层来深入把握市场需求,缺乏创新精神和动力。另一方面在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金融行业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对从业人员提出较高要求,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近些年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扩张过程中,招收的从业人员部分未达到上述要求,造成在机构交流、金融调研及创新的过程中力不从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业务品种多元化的发展。金融业务品种较为单一构成了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的障碍之一。

上述五个问题是当下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一般来讲,政府、企业及个人金融发展理念的落后是根源所在,造成了金融制度建设的滞后,金融制度建设的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加大,造成金融机构远离农村,进而造成金融资源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及金融业务品种的单一,最终导致农村地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而这样的结果又强化了起初错误的金融发展理念,这些困难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要想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普惠金融,必须逐个克服上述困难。

摘要:普惠金融在我国农村地区虽然有所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发展依旧面临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理念不够深入、金融制度建设滞后、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金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和金融业务品种单一。这些困难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阻碍了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普惠金融,金融发展,金融困境

参考文献

[1]和立道,李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及其路径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6):107-114.

[2]世界银行.农村金融问题、设计和最佳做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6.

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 篇8

1 农业循环经济概述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助力。首先,农业循环经济建立的基础是循环经济,其发展的根本也是循环经济。农业循环是在高耗能、低产量的传统农业模式上,将农产品的加工和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有机统一的经济模式,不仅改善了传统农业经济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其高产值、低耗能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也在逐渐发展和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时代对农业提出的全新要求,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而且也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要求。所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综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农业发展特点,完善了资源的利用与废物处理等过程,实现了资源的资利用,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意义

为了提高农业的发展速度,必须了解农业经济在发展中的不足,改进存在的问题。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黑龙江农业的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地理环境与人口的特殊性,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造成诸多问题,如农业资源匮乏和利用率不高、农产品发展水平低,科技发展缓慢等都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又因为加入WTO后,对于农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更加需要建立农业的可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

2.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只影响农业的发展,没有农业的循环经济,就没有社会的循环经济,更加阻碍了循环社会的形成,所以为了实现经济的飞跃和发展,为了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为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进步,我们应全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2 产品质量国际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更加国际化,国际化的标准就表示着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农产品检验标准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产品的国际形象,关系到贸易的正常进行,所以提高我国农村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重要的因素。

2.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我们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反思。它同样作为目标引导着社会发展从经济发展策略的转变、从资源使用类型的转变和环境保护的转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农产品的安全性、农产品的经营模式、资源的消耗与利用、控制农业污染的方面,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可循环经济是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重要关系。

3 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3.1 自然环境的破坏

水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产生的神火垃圾和工业垃圾对水体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为了能够使产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所增加,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来为农作物的生长保驾护航,这种做法就会使得农产品的产量有所上升,但是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将会对地区的水质造成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对于水源的污染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另外,还有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十分严峻。

3.2 社会环境

3.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差

虽然我国农村已经开始实行农业循环经济,但是,由于循环经济仍然处于探索时期,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各种法律法规都不是特别的完善,对于循环经济起不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农村的政府相关组织没有为我国农村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而无法正常的发展。

3.2.2 缺乏系统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社会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法律而言,已经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我国的众多法律中还没有专门为其所设立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收到制约,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2.3 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的需求是农产品赖以生存的前提。农业循环经济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属于无公害并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生产出来的农产的质量更好,而且营养价值更高,对人体的有益程度更加的高于传统的农产品。我国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辅助作用下生产所得,这些农产品的外观和价格都比较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中所残留的有害物质并不了解,对于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所生产出来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认识不足,导致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的农产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有限的,传统的农产品的畅销就致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进而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市场需求不足,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2.4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我国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都较为偏低,没有受到较为专业化系统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并且,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生产手段和发展模式的认识程度不深。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文化水平并且能够懂得如何合理的经营的人来进行发展。但是,低技术的我国农村农民的无法满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而我国农村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将会收到来自农民自身文化技术的制约。

4 我国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4.1 加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引导

在科学发展观和习主席一系列思想的指导下,改变社会和农民心中片面的注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观念,将农业循环经济中以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浪费为前提,注重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观念植入人们心中。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到我国农村亲自指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领导小组要根据黑龙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符合黑龙江发展的工作计划,并且要积极的与当地的农民和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将当地政府和农民心中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纠正。

4.2 研发并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之时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并且要支持技术的研发。研究先进的生产技术,将农业必须的化肥、农药进行改进,推广对环境和人体有益,或是伤害较小的绿色化肥和农药。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改造循环再利用,可以开发秸秆化炉,太阳能温室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在推广科学技术时要充分利用研究技术时所创立的研究所,研究所可以通过开展科学技术研讨会、农产品的产销会来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农民自身的力量不可忽视,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在农民当中推广技术。

4.3 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

政府应从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建设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着手。通过整体规划,系统的进行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首先从农业用水灌溉、人畜饮用水问题下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从农村的用水、用电、道路交通着手,加强农村设施建设;在其次农业环境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在培育初级市场的基础上,组建以批发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批发市场。更要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成立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保障和监督体系。它不仅能够建立正规的物资交易市场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更能够规范市场秩序,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

4.4 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

对于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集体或是个人要给与一定的奖励,以鼓励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贡献。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会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建设,各种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应运而生,要对这些做出贡献的人或是团体进行一定的奖励。黑龙江政府要积极的给予奖励,以促进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5 总结

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大都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了能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农村开始逐步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将传统的高消耗、低产能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有机废气物有效的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改善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高产值、低消耗的循环经经济发展模式。黑龙江虽然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大省,但是发展年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着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了使农业循环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善黑龙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绸.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J].乡镇经济,2007(03).

[2]袁久和.民族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6).

[3]谢长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洛阳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01).

[4]夏一宁.我国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1(08).

[5]尹昌斌,周颖,刘利花.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01).

[6]何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湖南社会学,2014(02).

[7]毛晓丹,冯中朝.基于聚类分析的农业循环经济分区模式选择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4).

[8]王娅丽.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改善农村环境之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6).

[9]郭德君.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06).

论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的动力机制 篇9

关键词:农村沼气,动力机制,发展阶段

1 引言

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 各国开始大力着手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 我国承诺到2020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非化石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5%左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20世纪70年代初, 为解决秸秆焚烧和燃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了农村沼气建设。经过近40年的发展, 农村沼气已步入新的发展时代。近年来, 学者对农村沼气发展已有不少研究。方行明等 (2006) 认为应将沼气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充分发挥沼气池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纽带作用。王奇、李鹏等 (2008) 认为在“三位一体”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中, 沼气经济实现了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能源效益的统一。周光龙等 (2007) 认为沼气能源的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沼气开发利用, 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环境, 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使其走上了文明富裕的道路, 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林凤斌 (2008) 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沼气经济性进行了评价, 认为沼气在经济效益、投资回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四个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同时, 也有学者认识到目前我国农村沼气发展的不足, 邱陵 (2010) 认为目前农村沼气建设系统缺乏精确设计和科学配套, 建设质量缺乏监管和竣工检验, 沼气启动缺乏合理配料和指导, 日常管理缺乏长效的服务机制, 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上述学者对农村沼气的研究对本文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但鲜有学者对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的长效机制进行分析, 没有对沼气建设长效机制的本质和规律的探讨。

2 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现状及原因

2.1 现状

近年,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农村沼气发展迅速。当前农村沼气发展进入了建管并重、多元发展的新阶段。农村沼气建设量不断增多,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沼气功能进一步拓展, 沼气产业迅速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 由于诸多原因, 农用沼气仍没有在我国广阔的农村地区实现大规模、覆盖式发展。农用沼气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问题贡献率过小, 不能达到节能减排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 发展农村沼气事业任重道远。

2.2 原因

(1) 农民观念滞后、农村劳动力缺乏。占全国总人口3/5的农村人口对科学发展观没有深入的认识, 在发展低碳循环产业方面鲜有积极主动地努力和行动。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使农村常住人口减少, 建、管沼池的劳动力不足;同时, 种植面积和养殖数量下降, 沼池缺少产气原料。

(2) 建设、使用沼气风险过大。沼气发展主要依赖政府推动和农民配合,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的资金源主要是政府少量补贴加农户自行出资。户用沼气池的风险主要源于预期收益和沼气池能否正常使用。由于我国农民长时间使用薪柴, 一旦大力投资建设沼气池后不能使用或使用时间不长带来的损失是农民无法承受的。因此, 农民对于收益预期持观望的姿态。

(3) 资金不足。尽管中央连年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但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大, 人口多, 除去其他“三农”问题的开支, 政府用于沼气建设以及实际分摊到户的补助资金就很有限了, 加之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除去生活、教育、医疗的开支, 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沼气建设。

(4) 技术缺陷、管理体系不完善。沼池产气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当前, 技术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目前还不能解决季节因素造成的产气不均。二是面对不同自然环境和实际情况的技术适应性。三是技术支持的持续性。四是沼气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和更新。沼气建成后的日常管理是维持沼气长时间、高效率使用的重要保证。由于农民缺乏相关维护保养知识, 技术人员缺乏使单个技术人员服务范围大, 沼气池得不到及时维护, 沼气池产气率降低、使用年限变短。

3 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的动力

3.1 政府 (源动力)

政府具有合理调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义务。壮大国民经济实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因此, 政府是发展农村沼气的源动力。

(1) 政策支持。“三农”问题自始至终都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政府和中央的每个“一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国务院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1) 》中明确提出加大对生物质能源开发的财政支持力度,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规定, 适宜农户沼气的普及率要从2010的33%发展到超过50%, 年均新增长率要高于17%。

(2) 财政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入200亿元用于发展沼气工程, 主要项目包括农村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以及沼气发电等。政府的财政支持将极大地提高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

3.2 企业 (核心动力)

(1) 经济利益驱使。我国广阔的农村沼气市场对沼气企业具有极大诱惑力。政府优惠政策带来的低成本使企业获利更多。

(2) 抢占农村新兴低碳市场。市场经济体制下适者生存, 不能满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高能耗、重污染企业都将面临淘汰。中国农村巨大的沼气市场是这些企业转型的良好的切入口。产业沼气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需求和市场。原料的资源量充足, 发酵技术和配套设备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进入农村沼气市场有利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在未来激烈的新兴低碳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3.3 农民 (根本动力)

(1) 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但与城市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强烈的愿望。使用沼气能让农民在农村逐步感受城市的生活环境, 因而, 农民对于发展沼气有一定的认同感。

(2) 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减轻体力劳动负担。沼气建成后, 农户使用沼气供能、照明, 使用沼渣、沼液肥田, 有效的降低了其生活、生产成本。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4 农村沼气发展的动力机制

4.1 政府驱动阶段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各项农村事业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我国目前农村地区民间资金匮乏, 对于发展沼气, 期望农民在短时间内集资成为建设沼气的主导力量是不现实的。又由于农村吸引投资的能力较弱, 很难通过吸引社会规模投资建设沼气。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 农民思想觉悟还不高, 农民市场还处于待开发状态的情况下, 只有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才能形成驱动效应。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对沼气的财政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 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企业投资农村沼气产业。积极宣传使用沼气的裨益, 鼓励农民使用沼气, 并对其资助补贴。

4.2 政府与企业共同驱动阶段

在经历政府驱动阶段后, 农村沼气建设将进入政府与企业共同驱动阶段。企业参与到农村沼气建设中来是因为企业能够从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中获益。这一阶段, 政府依然保持对农村沼气建设的各方面支持, 这样, 即形成政府和企业共同驱动的两股动力。

4.3 社会驱动阶段

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政府财政支持和企业融资阶段, 农村沼气建设将进入社会驱动阶段。在这个阶段, 政府的投资将大大减少, 资金投入的主体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上两个阶段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试点”沼气企业将形成强大的惯性动力。对于农民来说, 通过对沼气的深切认识和感受沼气带来的切身利益, 农民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对于企业来说, 由于投资环境的优化和市场的逐渐打开, 投资的风险也就减小了, 企业的积极性也将大大增强。最后, 政府应由投资者转变为管理者, 减少直接投资, 鼓励社会集资, 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投资环境, 加强沼气知识宣传。得益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农村沼气必然要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凌.中国农村沼气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技术对策[J].中国沼气, 2010, 28 (5) :53-55.

[2]王宇波, 王雅鹏.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4) 16.

[3]文华成, 杨新元.当前农村沼气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经济, 2006 (11) :70-73.

[4]程序, 梁近光.中国“产业沼气”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J].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5) .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10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地区普及图书馆 (室) 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最重要的途径。农村图书馆是根据农村社区的性质、特点和居民读者的最大需求, 通过对文献信息的选择、组织和传递, 免费为一个区域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休闲服务的基层公共图书馆, 兼有规模小、针对性强、灵活多样等特点, 它是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作为公共文化设施, 图书馆建设对于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对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等方面有特殊功能。农村图书馆是对农村人口进行终身教育的平台, 可以利用馆藏的图书资料, 在科技致富等活动中, 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使农村图书馆成为农民的终身学校。创建和谐社会,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确保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在我国, 它承担着8.7亿占全国80%以上人口的服务面。

我国西部地区, 地域辽阔, 是个多山、多荒漠、多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交通比较闭塞、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在这里集中了我国的主要贫困县和乡, 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许多农村图书馆存在着利用率低, 服务供给不足等现象, 难以满足农村人口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普遍存在, 农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 甚至出现滑坡现象。在物质文明没有得到基本的满足的条件下,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为农村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一、西部农村图书馆 (室) 的现状

(一)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经费紧缺乃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经费紧缺导致各级公共图书馆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统计数字表明, 1979年, 县级图书馆经费占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支出的37%, 1985年降为17.2%, 1995年降为10.3%, 2002年仅为9.8%, 图书馆事业逐渐出现畸形发展态势。基于经费短缺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县区农村图书馆普及率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截止到2000年底, 全国仍有144个县无县级公共图书馆, 108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无馆舍, 159个县级公共图书馆馆舍面积低于300平方米, 在有馆舍的图书馆中, 48个县级馆无书库, 34个县级馆无阅览室, 46个县级馆既无书库也无阅览室, 287个馆无坐席;一部分图书馆设施简陋, 甚至列入危房而不能使用, 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业务活动的开展。这些馆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其它多数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 虽馆舍齐全, 但往往利用面积不够, 设施陈旧, 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

2. 软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大部分农村图书馆建筑都已经历数十年风雨洗刷, 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屋顶漏水、水管锈蚀、电线老化等现象, 部分馆舍甚至属于危房。由于经费困难, 图书馆根本无力进行必要的修缮, 图书馆员只能继续在破旧不堪的馆舍里坚持服务。在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现代技术设备在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图书馆的应用非常有限, 90%以上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尚未使用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 部分馆添置的电脑仅用于创收项目的电子阅览室。

3. 图书馆藏书少, 人均藏书量低。

统计数字显示, 全国公共图书馆一年的购书费, 人均不足0.3元, 其中地市级图书馆每馆约26万元、县级图书馆每馆约3万元;2004年全国有733个公共图书馆无购书专项经费, 占总馆数的27.2%。有些图书馆即使有一点购书专项经费, 也可能因为其他经费短缺严重而被挪用, 比如用来弥补基本工资的缺口等。目前平均每册新书单价超过40元, 而且年年上涨, 使本来经费就拮据的图书馆只有望书兴叹, 2001年全国有697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没有购进一册新书;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仅4亿册, 人均0.3册, 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 公共图书馆藏书少、新书更少的问题可想而知。文献资源建设上的严重不足, 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藏书陈旧, 数量太少, 品种不齐, 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4. 服务理念落后, 服务水平低。

办馆条件艰苦、设施设备陈旧、职工待遇偏低以及文献资源建设不足等, 都严重束缚了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信息服务方式现代化、服务质量日益提高的时代, 相当一部分公共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 “守株待兔”, 被动等待读者上门, 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个别馆甚至产生了明显的倒退。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降低, 读者日益减少, 社会地位明显不高, 许多业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毋容讳言, 从真正意义上说, 由于经费问题的长期困扰, 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公益事业性质和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功能是打了折扣的, 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完全的遵守或者说贯彻。购书经费严重的不足, 造成了文献人藏量明显的下降, 影响了读者的到馆率, 造成了图书馆事业的萎缩, 业务量的减少。

(二) 被动创建, 需求脱钩, 脱离农村实际。

在十五期间, 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评比达标活动的开展, 图书馆 (室) 的建设作为“文明村”的硬性指标, 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乡镇图书馆, 其中, 不乏设施先进、藏书过万、管理规范的农村图书馆, 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亮丽的风景。如今, 许多图书馆已名存实亡。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为:

1. 由于硬性指标规定, 不少村建图书馆 (室) 的初衷就是

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建室仓促, 室舍简陋, 位置不当, 直接影响服务效果的发挥。室藏书刊也大多数东拼西凑, 结构不合理, 利用价值低, 管理人员随意性大, 素质低, 缺乏科学管理和高水平的服务。

2. 一些村室建成后, 由于对自身性质、人员、作用缺乏深

刻认识, 服务内容无法从本地实际出发, 为广大村民提供迫切需求的农村经济信息和科技知识, 而是一味迎合某些读者的阅读倾向, 使图书室与街市租书摊区别不大。服务方式还是等客上门, 缺乏主动性, 未能充分发挥图书室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应有作用, 因而也难以提高基层领导对图书室的认识, 难以激发村民利用图书室的意识。

3. 挂点扶村单位给村里送图书时走过场, 图名声, 搞形式主义。

不少村子收到挂点扶村单位捐赠的图书都是些单位里清理出来的过期杂志, 或者是一些并不适合农民朋友阅读的“多余”的理论专著。表面上看捐书不少, 实际有用可读的寥寥无几。

(三) 设备老化,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难以实现

计算机作为现代图书馆普遍应用的工具, 它不仅标志着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 也是一个图书馆总体实力的体现。多数西部基层图书馆连最基本的购书经费都严重不足, 更是无法购买昂贵的现代化技术装备, 即使经济条件稍好, 能买多台电脑, 昂贵的网络使用费和其它附加设施消耗费, 也让人望而却步。此外, 由于职工福利待遇差, 导致了图书馆人才严重流失。因此, 对于多数西部基层图书馆来说, 要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是难以想象、可望而不可及的。

目前, 我国农村图书馆 (室) 建设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如何发挥现有村级图书室的应有作用, 加大对农村传统图书室的建设力度, 提高档次, 巩固发展, 使其良性循环, 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图书室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西部地区农村图书馆 (室) 发展策略

(一) 树立长期发展观点, 确保图书馆 (室) 的经费投入

村级图书室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上层建筑, 必然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而上层建筑又可以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经济发展与村级图书室的存在是密切联系的。因此,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在农民自身致富奔小康的同时,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确保图书室的经费投入,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吸引读者到图书室来。

在农村图书室的经费筹集问题上, 应多渠道筹资并举, 遵循国家、集体、个体相结合的筹资原则。目前国家财力有限, 必须转变目前单纯由政府拨款的形式, 采用政府、企业、社会集资、税收支持、个人投资和捐赠等多元投资渠道, 依靠社会力量集体兴建农村图书馆事业。 (下转24页)

(上接282页)

(二)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规范管理, 创新机制

1. 政府主导, 做好规划,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力度。

由省、市、县委宣传部门牵头, 制定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 将方案分解落实到县市、乡镇各级政府。要把图书馆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每年或每个阶段对图书馆建设应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 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 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

2. 通过政策法规促进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 将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 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 使乡镇图书馆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有法律保证。

3. 把乡镇图书馆建设目标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

各级政府在小康乡镇标准中, 对建设图书馆 (室) 应有要求。把图书馆 (室) 文化建设, 作为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考核内容, 作为评比文明乡镇的必备条件。各级领导要把农村图书馆建设列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工程, 是乡镇文化设施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主管局对图书馆的发展要作出硬性规定, 结合文化先进乡镇的评比、检查, 促使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4. 建立多种办馆模式。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图书馆 (室) 建设基本上是沿袭公办公助的模式, 即政府和村集体投资、文化部门主管。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种公办公助的做法是完全可行的, 但毕竟我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 农村图书馆 (室) 在许多经济落后地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 探索多种体制并存是发展农村图书馆 (室) 的最好选择。在农村应大力提倡民办公助、个体承包、集资入股、个体租书户等形式兴办私人图书馆 (室) , 真正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民间图书馆 (室) , 推广建设文化中心户、个体租书户为主体的民营图书室, 走“集体支持, 个体发展, 规模效应”的发展道路。

(三) 加大对农村文化扶贫及文化下乡的力度, 为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村级图书室的生存、发展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扶持, 而业务支持更是不可或缺。近年来政府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实施的扶贫工作, 给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要使这些地区的农民真正摆脱贫穷, 还要给他们提供智力支持, 尽快使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终依靠自身的力量脱贫致富。政府在扶贫工作中, 应把文化扶贫作为重要内容。以往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送书下乡等活动, 并不能长期有效地解决农民对知识的渴求。要真正解决农民的看书阅报难问题, 就要帮助农民建立起自己的文化阵地, 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政府应利用自己的宏观调控职能, 除了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的专款用于发展农村图书馆 (室) 外, 还要组织政府部门、城市企事业单位在农村开展定点文化扶贫工作, 结成“帮扶对子”, 并长期坚持下去。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科技推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四) 简化专业要求, 变城市化的门店式服务为具有农村特点的主动性服务

乡镇图书馆同城市图书馆从管理到服务重点都应有所不同。简化乡镇图书馆的专业要求, 形成适合农村基层图书馆特点的业务管理范畴和尺度, 变城市化的门店式服务为具有农村特点的主动性服务, 简化业务工作, 解放乡镇图书馆有限的人力物力, 为乡镇图书馆有效地开展主动型服务创造条件。

1. 在静态服务基础上为农村群众提供科技咨询, 代查、代

编有关科技兴农信息资料, 开展跟踪服务和定点、定题服务, 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大力发展流动性的汽车图书馆, 在农村开设书刊流动服务点。同时, 也可以抽出一定人力、物力进行动态服务, 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建立农村 (或农村学校) 图书网点。利用科技兴农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书展、科技信息发布会等, 以便于以点带面, 逐步扩大。

2. 作为文化服务窗口的图书馆,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文化教育服务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目前, 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有很大比例, 农村科技发展与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图书馆在农村大力发展图书流通网点, 可以直接为农村提供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 逐步消除文盲、半文盲, 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另外, 图书馆也应注重帮助村委会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文化素质, 为他们设立“信息服务网站”, 使他们在网上就能及时了解到国内外农村服务的最新动向, 排解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3. 推广普及“流动图书馆”。

通过“流动图书馆”这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将县馆的服务点延伸到镇、村, 构建三级服务网络。主动走出去服务, 使广大基层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最近便的地方读到最新、最全的文化科技书刊, 这不论是对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还是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与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以及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创建共享工程, 加快信息化建设

乡镇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其重要原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为农村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开阔农民视野、获取有效信息提供极大便利。乡镇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成果来丰富服务内容, 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 重点发展乡镇馆电子阅览室。要引导和鼓励乡镇馆创办电子阅览室, 通过与“共享工程”省、市分中心联网, 使乡镇馆的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十、几百倍,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

村级图书室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农村图书馆不能一个村一个村地孤立创建, 要以乡镇为依托, 以农户为对象, 注意从本地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 在规模上或大或小, 不拘一格, 重要的是要开展图书馆间的协作, 不仅农村图书馆之间要联网, 而且要逐步与学校、企业图书馆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这样, 可以避免经费浪费, 走出一条新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国运之兴, 科技为本;文明昌盛, 读书为先”,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农村图书馆 (室) 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党的十七大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 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从而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达雄, 《我国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 (4)

[2].罗沙波, 《浅论基层图书馆的管理》, 《图书馆论坛》, 2003 (1)

[3].李联药, 《从社会化谈基层图书馆的体制改革》, 《图书馆论坛》, 2003 (4)

[4].马远良, 《图书馆面临新世纪挑战的对策》, 《中国图书馆杂志》, 1999 (7)

[5].庄红雨、包云志, 《论新形势下的乡镇图书馆工作》, 华东六省一市图书馆学会协作会《论文集》, 1987 (10)

[6].樊康琴, 《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不良现状探因》, 《图书与情报》, 2003 (2)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11

【关键词】偏远地区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28-01

前言

课程改革,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偏远地区农村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对于促进偏远地区教育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环境及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多方面限制,程度较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还需要社会各界对偏远地区教师提高关注程度,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一、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激励机制缺乏,发展动力低下

根据课题组调研,一些教师并不喜欢教师这一本职工作,仅仅是为了谋取生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价值。由此,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往往是被动的。而偏远地区的中学,受到落后的经济因素影响,并且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有限,很大比例的经费用在学校的硬件建设方面,而教师绩效和农村乡镇津补贴等得不到落实,此方面也是教师待遇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偏远地区待遇不够完善,从而致使教师专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1.2 创新热情不高,发展受到限制

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偏远乡镇学校,学科教学是主要教学工作,甚至存在这一个任课教师,长达十年时间一直教某一个年级,可以说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但是缺乏热情创新和教材研究。由于调换工作岗位的概率较低,长期的固定性工作,限制了教师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极为不利,从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1.3 教育理论知识落后,专业指导不足

农村偏远地区,尽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或者政府部门指示,广泛地开展了“国培”等各种教师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教師追求的只是学分,并不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而认真学习、反思,没有多大的实效。另外,教师培训需要一定量的资金,特别是一些非网络培训,会需要教师自己承担部分费用,从而影响了教师专业性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师专业技能无法及时完善和提升。

二、改善偏远地区教师专业素养的几点建议

2.1 关注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社会地位

偏远地区的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必须给与教师物质方面的帮助,以此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同时在精神方面理解教师工作,努力为教师创建和谐、良好、信任的氛围,降低教师存在的焦虑感,以此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此外,还需要继续提供更多的资金,以此来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环境。关心教师的业务生活,帮助教师订阅教师感兴趣的杂志;建立和完善教师学习资源,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更加充足、理想的学习平台。对于学校软件和硬件方面,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资源。

2.2 加大校本师资培训

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因此,偏远地区需要改变以往的培训模式,针对本校教师提升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合适的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完善和转变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以及课堂设计的研究者。通过专业培训,可以丰富和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针对课程知识加深理解,学习到更多的有效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通过培训,还有利于教师拓展自身知识视野,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提升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2.3 调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不具有良好的专业自主意识,一方面会对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所以,必须促进偏远乡镇教师专业自主性的提升。当地学校,需要努力为教师创建良好的环境,比如说人事编制、课程教材、授课时数、经费来源等等,以此使教师能够认真来提升自身专业性。

2.4 教师的自身发展

首先,需要教师经常性的总结反思,促进教学创新。反思也就是,教师对于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的分析和审视,以此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偏远地区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学创造性的提升,一方面还可以让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品质和境界,感受到教师的存在价值。其次,教师需要找准职业定位,提升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能够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以此实现专业化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偏远地区乡镇教师,对乡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必须对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长时间的坚持不懈给与肯定和赞扬。尽管他们也有自我提高的要求,但是受到种种因素影响,无法满足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性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培训机会,以此来提升教师专业性,推动当地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荃.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9):93-94

地区农村产业发展 篇12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和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态特点、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生态脆弱、社会环境条件艰苦、交通和信息较为闭塞等,在这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总体水平低、基础差、底子薄,办学更为艰巨。

1.政府的财政投入及制度供给不足

首先,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财政投入不足,分配不合理,效率不高。“我们的农村教育陷入了‘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乡村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反映了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虽然自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3]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伴随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筹资渠道更为狭窄,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对众多农村学校,特别是不断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而言,更是杯水车薪。笔者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农村学校(以下称学校)的调查发现,当前政府财政供给只能维持学校最基本的运转,学校不得不“省吃俭用”,如政府给学校配备电脑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食堂配备消毒柜、冰箱、洗碗柜和锅炉,但由于学校公用经费有限,学校为了省水电、节约经费,只能将这些设备闲置。而政府配置的其他经费一般采用专款专用的方式,缺少使用的灵活性,学校的各种娱乐文体比赛、教师技能比赛、学生才艺展示比赛等无法开展。学校也无法自主购置各类体育器材,如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等。

其次,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特别是特殊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综观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制度供给,大部分政策是基于宏观层面的规范,缺乏相关监督和反馈机制。因此,作为次级政府的省级政府在具体落实相关政策规定时就相对模糊。尽管近十几年来,政府针对民族地区或贫困地区农村学校采取多种援助项目,如“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一费制”“两免一补”“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等,但此类项目基本是短期性,使得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等需要的经费投入无法保障,因此,其在促进农村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

政策在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财政投入供给的权责方面,表现得也不明晰。农村学校许多经费开支未纳入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供给责任之中,如教师的工资、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及维护、教师科研和培训经费、公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学校基建责任等。导致负担农村学校发展的财政责任要么还处于财力不支的基层政府,要么是多层级政府之间的磨合和博弈。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和能力普遍不足,学科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处于边远、贫困的山区,交通和信息都较为闭塞,导致学校的教师整体学历偏低,职后培训机会少且不符合学校实际,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和单一,音、体、美和外语教师缺乏,中老年教师占主导、青年教师少、教师职称水平总体偏低等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笔者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学历以中专为主,老教师则以高中或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历为主,教学方式多采用填鸭式。几乎所有教师都是身兼数门课程的教学。有教师坦言,虽说他们是全科型教师,却没有参加任何相关技能培训。如果只是在语文和数学之间进行转换教学还行,要是给学生上外语、音乐、科学、综合等课程,他们只能让学生自习。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公共关系能力欠缺。学校公共关系包括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关系。美国农村社区教育专家Robert Mahaffey认为,“农村社区与学校合作能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社区与学校的合作由能力、环境、社区和联合四个关键要素构成”。[4]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文化较为落后,家长素质不高,观念较为保守,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较为欠缺,这使得农村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处于绝对的隔绝状态。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发展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只要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就行”。一般学校不邀请(学生在学校出了事情),他们不会轻易踏进学校,也不会和教师交流孩子学习的情况。很多校长坦言,参加每学期召开一次的家长会的家长不足三分之一。而农村学校过度依赖和服从教育行政部门是不争的事实,伴随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筹资渠道更为狭窄,这种依赖和服从关系更为突出。“由于学校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过度依赖导致学校的发展没有能够充分听取学校教职工、社区群众及校长本人的意见,导致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中主体意识的缺失和社区群众对学校发展关注的淡漠。”[5]

最后,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不符合学校的实际。有学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材缺少民族特色问题指出,“只有多元才能更好地发展”[3]。但当前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过于城市化,使我们的学校教育民族性越来越淡。而在新课改中,我们并未审慎地思考农村学校教材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推进新课改“存在的自然、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以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内部诸因素的制约,最终导致农村学校对新课改的认识偏差、管理不善以及能力不足。”[6]其实,“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农村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展,随之农村校本教材不断涌现。但由于对农村教材的片面性价值定位、农村学校自身文化制约、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农村社会自身影响,导致农村学校校本教材在设计主体、设计过程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7]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农村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新课程的需要情况相当严重,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综合学科等课程,农村学校没有相关的试验仪器和教学器材,教师只能“在黑板上开飞机,在作业本上做实验”。有教师坦言,我们无法给他们上那些课程,但按规定学生必须订购这些教材,而订购教材肯定会增加家长经济负担,因为按照经费保障机制规定,教材费用不包含在内。

3.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渠道狭窄、范围小、层次低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由志愿者组成的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主性的组织”[8],其目标是服务社会和承担社会责任。但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发展存在无组织、缺信息、无质量保障和制度供给空白的状态。这造成其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渠道狭窄是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政府制定供给空白,社会组织的支教助困等物资援助得不到学校的信任、认同和支持合作是另一方面。而社会组织欲参与学校发展决策、执行和监督等,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资源,但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力量还相对弱小,政府扶植和鼓励的力度不足等导致社会组织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资源。这些都影响到社会组织参与学校发展渠道、范围和层次。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发展主要以支教助困为主,如志愿者服务、报刊书籍书包文具衣物捐助、音体美仪器设备捐赠等。但有校长和教师也坦言,有些组织由于之前没有了解学校存在的实际困难,就贸然进行物资援助行动,其实学校有时候更缺乏其他的物资而不是他们提供的物资。如他们捐赠的各种乐器,学校缺乏音乐教师根本无法使用。有时候他们送来了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后期维护和使用费用太高,如一个投影仪摄像头的灯就上千甚至上万块钱,我们学校无法承担起如此高昂的后期养护费用。我们更希望他们捐赠新课桌椅、黑板、课外读物、乒乓球台等。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模式的构建

欲构建“一体两翼”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模式需要改革由政府垄断农村教育公共事务的格局,建立政府、学校、社会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政府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机制,建立政府与其他参与主体良性互动的网络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政府忽视社会权利的传统作风,建立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的自主型管理模式。这需要政府管理农村教育职能再造,农村学校加强自主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组织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能力建设、拓宽参与范围和层次。

1.政府管理农村教育职能再造

(1)中央和省级政府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在明晰各自权责基础上有序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保障。这需要中央联合省级政府出台针对各省、市、县农村学校特点的法规,包括学校财政供给责任、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范围、课程设置基本标准、教材的编写及选用原则、师资培训标准和要求、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除了加强立法外,政府还需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联合执法和监督。

(2)中央和省级政府依法保障社会组织和农村学校的权责。权责明确是实现各参与治理主体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中央和省级政府必须依法保障社会组织和农村学校的权责。政府需要明确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范围和层次,如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微观层面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等,或宏观层面学校规划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在保障农村学校自主权层面,政府需要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学习、教学、财政、人事等的自主,为农村学校与社会组织加强沟通与合作提供平台。在政府对社会组织和学校转移和下放权力的同时,必须明确各主体的责任。这需要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如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课程教材本土化等方面,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有效对社会组织和学校进行问责。同时,中央和省级政府理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管理和研究机构分别负责规划和指导全国和本省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相关事宜。

(3)中央和省级政府确实负担其农村学校发展的财政责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受自然条件相对不利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制约陷入“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困境。而农村学校提供的是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利益,而并非农村某些群体和省级政府的利益。但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财政供给的不平衡性和财政能力相对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需要中央和省级政府必须确实负担起农村学校发展的财政责任,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中央和省级政府不仅需要负担起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学校基本建设经费、教学设施设备投入经费等,还需要负担学校公用经费、学生的教材费、早中餐营养费等。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加强自主意识和能力建设

(1)学校应强化自主发展的意识。学校自主发展意识首先加强校长和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同时积极寻求社区家长和社会合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自主意识能力的培训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摒弃教师传统培训的模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与就近大中专院校的合作,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应该成为农村教师和校长培训的首选。大学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需要进驻学校,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长期性的校本培训,在明确国家相关民族教育和学校发展政策的前提下,让全体教职员工明晰校情、找到学校发展的起点、明确目标、制定规划以及达成规划的路径和评估指标等。针对农村家长参与学校发展意识淡漠,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县政府宣传部文明办、县妇联、县文化局、团县委等成立县级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心,负责定期到各个村屯进行宣讲,唤醒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三者形成合力。

(2)学校需强化自主发展能力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相对于城市(县城)校长和教师,其整体素质和能力都较为欠缺,这对于学校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在加强对校长教师管理能力和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基础上,需要加强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办学理念的确定、办学经费的使用、教师考评及职称评定、课程和教学改革等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事务,需充分听取其他利益相关者如社区代表、政府、社会组织等意见,通过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听证会、审议会等讨论和决议。其次,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家校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并使之制度化。家校委员会理应成为社区(会)、学校和政府沟通的桥梁,促成三者的通力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参与农村学校发展规划、执行、监督和指导等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弥补农村学校教师和家长参与能力的不足,发挥学校发展智囊团的作用。

3.社会组织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能力建设,拓宽参与范围,提高参与层次

(1)提高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政府在不断加强信息供给和拓宽参与渠道之后,需要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第一,社会组织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力量的整合和多元化发展。第二,社会组织积极与企业协商与合作,促进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并取得政府的支持和援助,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社会组织积极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吸收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担任本组织的名誉领导人或顾问,同时成立本组织的专家咨询系统,提高公信力。第四,社会组织必须明晰组织发展的目标和理念,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确实承担自身的责任。第五,社会组织要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内部治理的科学性、民主化和透明性,以便发挥自身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律性。

(2)拓宽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范围,提高其参与层次。社会组织参与学校发展不应仅仅停留于支教助困层面,还应积极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决策、监督等宏观层面的管理以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和教学改革、学生多元化发展等微观层面的操作。因此,社会组织需要及时了解农村家长的教育诉求、农村学生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农村课程和教材本土化建设等,以便有效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规划、决策、监督和指导等活动。

首先,有资质和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应该有权购买政府的农村教育服务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如培训适合各地农村学生特点的教师、合理利用农村学校优势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其次,社会组织有权在确保国家课程达标基础上,利用政府提供的资源与学校通力合作开发本地和校本课程,实现农村学校三级课程衔接和统一,促进农村学生多元发展。再次,社会组织理应秉承服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发挥其公益、志愿、非营利、自律性等特性,进行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和资金援助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并进行通力合作。最后,社会组织理应成为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缓冲器和减压阀,缓解农村学校在与政府合作中的弱势地位,力争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的政府资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8].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习近平.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2].http://news.sina.com.cn/c/2013-11-15/184628722303.shtml.

[3]谭俊英.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Robert Mahaffey.Community-School Collaborations Improve Outcomes[EB/OL].[2016-03-12].http://www.communityschools.org/partnerships not pushouts a new guide for school board members on community partnerships for student success/.2014(04).

[5]徐巧英.广西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学校发展计划和参与式教学方式”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3.

[6]田娟.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整体推进新课改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7]李宝庆,李静.农村学校校本教材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5):37.

上一篇:城镇土地国有制下一篇:关联方交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