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综合发展

2024-09-20

地区综合发展(精选12篇)

地区综合发展 篇1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 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家历来都给予足够的重视。自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以来, 加快发展一直是新疆当前的工作重点, 新一轮19省市对口援疆的正式启动与第三届亚欧博览会的顺利召开, 进一步促进了新疆各地区跨越式发展。同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整体基调, 也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据不完全统计, “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新疆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如生态质量下降, 经济与社会矛盾突出, 城乡经济差异扩大, 地区经济水平愈加不均衡等。因此, 科学评价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情况日益紧迫, 直接影响到新疆各地的政策制定与发展规划。

本研究认为, 当前新疆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套能科学反映和评价经济转型和升级时期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指标体系, 以全面客观反映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情况, 坚持贯彻“三中全会”确定的发展战略,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内涵、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和新的政绩观。为此, 课题组在整合联合国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及国内学者编制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发展指数的基础上, 以经济系统理论为基础, 整合多种定量分析方法, 编制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XJCDI) , 对全疆及地区的综合发展态势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

1 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编制方法

1.1 指标选取原则

(1) 导向性准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充分发挥“十二五”规划纲要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中对成果考核的评价体系的指导, 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2) 前瞻性准则。指标体系的考核不仅要考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而且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力争与《决定》、“十二五”规划相衔接。

(3) 可操作性准则。指标选择具有代表性, 同时兼顾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 使指标可采集、可量化、可对比、可分析, 多用人均指标、比率指标来避免由地区资源禀赋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1.2 指标体系构建

以经济系统思想为指导是科学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新疆地区的综合发展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态-技术”的协调发展, 其指标构建需依据循环经济系统理论, 要求各指标间具有关联性、耦合性。在此基础上, 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生态可持续、科技创新五个方面共计37个指标衡量新疆地区的综合发展[1]。

经济发展从人均GDP、GDP指数、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比重、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政府新增债务率等8个指标来统计, 反映经济的增长、结构、发展动力和可持续性。文化建设从人均零售、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数、城镇单位文、体、娱事业在岗人数、人均入境旅游收入、居民文化娱乐消费价格指数、各类学校在校生占全区人口的比重、万人学校总数等6个指标来统计, 反映文化建设中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教育情况。社会发展从城镇登记失业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险密度、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万人医院床位数、万人体育机构数、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比、城镇化率、水气资源普及率、人均房屋施工面积等13个指标来统计, 反映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就业、物价水平、社会保障、人民健康、公共设施建设、城乡统筹与民生改善情况。生态可持续从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平均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平均天数、二氧化硫释放量、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森林病虫害防治率、主要城市人均绿地覆盖率等7个指标来统计, 反映生态可持续中的资源消耗、环境监测和环境绿化的情况。科技创新主要从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这两个指标来统计, 分别反映科技创新中人力投入和科技产出情况[1,2,3,4]。

1.3 指标测算方法

综合指数的测算既要充分反映发展现状, 使其具有横向可比性, 又要体现发展态势, 使其具有纵向可比性, 因此通过分析对比指数的测算方法及各方法的适用性, 课题组采用功效函数法和目标值法分别测算地区间相对发展水平指数和各地区的发展速度指数。

通过对功效函数形式的适应性分析, 并结合各指标含义的非线性特征, 课题组选择指数型功效函数。为测算地区间相对发展现状, 我们将相对不满意的情况定为60分, 满意情况定为100分, 由此确定的函数形式是[2]:

其中, di为单项评价指标的功效分值;xi为第i项指标的实际值;xs为截面数据中的最小值;xh为截面数据中的最大值。通过函数形式及设定参数可知当xi达到满意值时, di为100;当xi达到不满意值时, di为60。

通过对功效函数法中参数的界定, 不难看出, 通过该函数测算的结果为新疆地区间相对发展现状, 而且阈值的确定是利用截面数据, 属于静态层面的横向对比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通过时间序列下各地区自身的发展趋势, 我们需借助目标值法。

目标值法在众多测算社会发展水平的文献中多有体现, 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结合当前现状及预期目标, 设定未来某一时间点可以达到的目标值, 以该目标值为标准, 测算各时期的达标程度, 以此反映时间序列下的纵向动态变化。针对目标值的设定, 课题组查阅了大量文献并进行了专家咨询, 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分目标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部分要求, 确定出的各指标预期目标值具有较合理的意义。

目标值法测算的单独指标得分依据的函数形式如下。

适度指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各个指标的评分:

正向指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各个指标的评分:

对负向指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各个指标的评分:

其中, Bi为指标得分, a为适度指标值, xmin与xmax为适度指标的目标区间或正负指标的目标阈值, xmid为适度指标的目标中位数。

1.4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选取对指数形成有直接影响。针对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指标的赋权, 课题组倾向于采用Delphi法, 原因在于当前该研究可参阅的二手资料较少, 而各专家学者对各指标的认识较深, 因而其赋权结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

1.5 指数合成方法的应用

指数的合成是对指标集合的一个整体性评价。从地区评价的综合性和适应性角度分析, 课题组使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原因在于根据经济系统思想所选取的部分指标间耦合性与关联性较强, 因而不会造成指标间的差异互补。其具体测算函数为:

其中, ci代表第i个指标通过功效函数法或目标值法所确定的得分, wi代表第i个指标的权重, D代表该对象的总得分。

2 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测算与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指数测算结果

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测算的基础数据来自2011—2013《新疆统计年鉴》及各地州统计数据, 根据统计年鉴中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将总量指标转化为人均指标、百分率指标和指数指标;同时, 对利用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测算结果进行等级化处理, 以消除主观权重对测算数值的敏感性, 既满足地区间的可比性, 又可反映时间序列下的变化趋势 (见表1) 。

通过功效函数法所得到的地区相对发展水平指数可知, 2010—2012年间, 各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态保护方面的差距在拉大, 而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差距在缩小 (见表2中的极差测算结果) 。同时, 地区相对发展情况排名较为固定的是:克拉玛依市第1名, 乌鲁木齐市第2名,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3名, 哈密地区第4名, 其他地区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导致地区间相对发展不均, 表现为年度发展现状排名出现波动。其中, 昌吉州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带动下相对发展速度较快, 由2010年的第8名上升到2012年的第5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在湖北省对口援疆的配合下, 依托地理优势发展对外贸易, 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其相对发展排名由2010年的第13名上升至2012年的第7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处南疆且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历来受到国家及对口援疆省会的扶持, 随着经济发展, 扶持力度的加大, 使得当地综合发展相对排名从2010年的第10名上升至2012年的第9名。吐鲁番地区、阿勒泰地区及阿克苏地区的相对发展排名表现出波动现象, 一方面是由于测算相对发展过程中, 由历年全疆各地发展程度不均所导致的对比标准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由于该地区不同发展倾向。2011年, 吐鲁番地区发展排名下降在于经济发展类指标的相对数值小幅提升而生态可持续类指标数值明显下降;阿勒泰地区则是由于2012年的文化建设类指标显著下降, 阿克苏地区则呈现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相背离、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不协调的情况;喀什和田等地由于社会政治等问题导致全部指标的相对发展滞后, 排名持续下降。

通过目标值法所得到的地区平均发展速度可知, 巴州、博州和昌吉州的综合发展速度分列前三, 这与当前自治区与国家对当地的政策倾向及对口援疆省市的支援政策有关;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地区由于本身发展较成熟, 基数大, 因而近3年综合发展速度较慢;阿勒泰地区和克州地区的负增长速度主要由于人口变动大, 指标体系中人均指标较多, 测算数值的对人口变化较敏感, 但负增长速度的测算结果也反映出当地发展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情况。分析克州和阿勒泰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单纯依靠对口援疆和国家政策扶持, 而没有形成自身发展优势的克州在新疆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将处以被动局面, 必须系统科学地分析, 构建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才能实现长效发展;同时, 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新疆多民族的特征, 需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地区稳定的发展, 阿勒泰地区由于文化建设的滞后所导致的负增长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2.2 四象限分析

本课题组拟结合地区相对发展现状和地区发展速度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新疆各地州发展综合情况及阶段性特征, 探索二维属性下综合发展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以全面评价新疆各地区综合发展情况。为此课题组通过相对发展水平和地区发展速度构建二维坐标, 记为Ai (xi, yi) , 其中Ai代表第i个地州的坐标, xi代表第i个地州2012年的相对发展水平, yi代表第i个地州的平均发展速度, 绘制各地州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5,6,7,8,9]。

借鉴四象限分析法, 将横轴相对发展水平平均可得分界线在77.5处, 将纵轴发展速度平均可得分界线在6%处, 从而形成A、B、C、D四个区域, 分别形成了4个不同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组合。由各地州所在的4个区域可以发现:博州与昌吉州处于低发展程度、高发展速度的区域;巴州发展程度较高, 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巨大;乌市与克拉玛依属地级市, 其自身的发展水平高, 但由于产业及人口问题, 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速度;其他地区的相对发展程度与发展速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原因在于地区间的社会环境差异及主导产业发展不均衡, 从而处于低发展水平, 低发展速度的阶段, 需要政府给与更多关注。

总体来看, 新疆地区的综合发展潜力巨大, 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人口效应与政策导向。A类地区, 政府保持“高投入, 高产出”的同时应加强外部监管, 降低高速发展时期的经济社会风险;B类地区, 应加大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 积极创造新兴产业的市场发展机会, 带动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 并充分发挥政策的长效机制, 以促进向A类地区的跃进;C类地区, 应以市场手段为主, 政府调控为辅, 依靠市场优化产业结构, 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带动地区社会、文化、生态的进一步发展;D类地区, 应积极探索地区发展优势, 以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地区发展的转型, 向B类地区靠拢。

2.3“二维”综合排名测算

根据中各地区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征分析, 新疆各地区发展布局应多集中于A区域, 即各地区的发展状态应当从D区域及B区域向A区域过渡, 而C区域也应向高发展速度与高发展水平的A区域再次跃进。因此, 结合发展经济学中平稳过渡的思想, 综合发展程度应为:C区域>A区域>B区域>D区域。从图1中地区分布可知B、D区域中的点应向A、B区域分界线的最高点 (85, 6) 靠拢, A、C区域的点应向A、C区域分界线的最高点 (77.5, 12) 靠拢。因此, 综合发展情况可通过与目标点的距离进行测算, 距目标点距离越近, 其综合发展程度越好, 具体函数形式为:

其中, (xi, yi) 为新疆各地区的坐标, (x0, y0) 为各地州发展的目标点。进而从发展水平指数与发展速度指数两个层面测算的综合发展情况排名为: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哈密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州直属县 (市) >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3 结论

通过对国家政策与新疆区情的分析, 课题组结合经济系统分析理论确定了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指标系统, 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两个层面分别测算了各自的指数, 并对各地区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四象限分析, 全面、综合地对新疆各地区的综合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地二维评价, 并形成了综合排名。得出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地区、和田地区相对发展排名较稳定, 而其他地区的排名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 反映出自然禀赋与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地区间发展不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和昌吉州的发展速度位居前三, 国家政策导向在这些地区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 当前的新疆处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双高”的地区仅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因而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潜力巨大, 这既需要政策的引导又需要市场的调整。

本文在发展指数的研究中进行了测算方法和结果处理方法的探索, 利用改进的功效函数和目标值法从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上进行了二维分析, 并利用等级化处理方法, 消除了传统指数测算的部分缺陷, 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社会环境与政策倾向影响着新疆各地区的发展。在当前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 各级政府既要积极发挥政府在地区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又要协调经济社会民生环境的均衡发展。课题组测算的综合发展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发展的优劣势, 应当给与关注。

参考文献

[1]徐玖平, 卢毅.循环经济系统科学理论与技术及实现[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1 (6) :709-731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评价中心.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2) :1-12

[3]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 2006 (5) :23-29

[4]鲜祖德, 吕庆喆, 施凤丹, 等.2010年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报告[J].调研世界, 2012 (1) :3-6

[5]李文秀, 谭力文.地区综合发展的二维指数研究——以美国服务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4) :55-63

[6]陈文成.基于三维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8 (16) :654-659

[7]徐浩然, 王子龙, 罗时龙.企业品牌二维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7) :55-60

[8]李利锋, 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3) :237-248

[9]代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二维”评价模型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3) :280-281

地区综合发展 篇2

实施方案编制要点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发〔2015〕16号)、《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深入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工信部节〔2015〕229号),加快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生态协同发展,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组织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确定一批重点项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结合各地区发展实际,围绕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筛选一批废物综合利用量大、技术装备领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市场竞争力强的示范工程项目,着力构建产业、技术、政策协同发展新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有效带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

二、申报范围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建设运行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跨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转移项目。包括尾矿和废石、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废渣、冶金尘泥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塑料、废旧机电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

三、项目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相关要求,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质量、环境、节能和安全标准;

(二)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建立了跨省级行政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

(三)核心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先进成熟可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附加值高,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

(四)综合利用规模较大,项目建设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

(五)在建项目应在2018年底前投入正常运行。

鼓励列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及各省市相关规划的项目进行申报。

编制要点:

一、企业情况

示范项目承担单位整体情况介绍,包括企业名称、地理位置、所有制性质、企业职工人数及技术力量、研发能力、企业规模、资产、负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产值、销售收入、利润、节能环保安全相关措施及达标情况等情况。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包括利用的种类、来源、数量、产品品种、产量、产值、主要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产品市场、流向、拥有的专利等。

二、项目目标

示范项目可实现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具体包括: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量、产值,研发、应用和推广的重大工艺技术装备,开发的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形成的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标准规范,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起到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益等。

三、重点任务

(一)项目建设。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产品种类、规格、产量、产值等,具体建设内容,采用的主体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来源及其先进性,建设进度、运行情况,节能、环保配套措施及达标情况,投资估算、回收期、经济效益分析等。

(二)技术创新。包括研发、产业化应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的主要内容、关键参数、性能指标等。

(三)标准制定。通过项目实施,提出、起草、出台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产品及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企业标准、联盟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

(四)机制建立。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建立的跨省级行政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机制。

四、效益分析和示范意义 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分析,预期或已经形成的跨区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新机制,推广应用前景,示范的必要性及意义等。

五、保障措施

保障项目完成采取的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及地方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

六、附件要求

(一)企业营业执照;

(二)项目批复相关文件,包括核准或备案、规划、土地、环评等;

(三)技术资质类文件,包括获得的专利、技术评估、荣誉证书等;

(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证明文件;

(五)其他能够证明示范项目优势和特色的文件。

地区综合发展 篇3

一、作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端正职业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持有正确态度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职业态度不端正就会心有旁骛,在工作中一心两意甚至一心几意,在教学中难以集中精力,不但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受教者对于知识的接收力。在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多职,既是信息技术教师,又是机房管理员,电脑维修工,还要维护校园网以保证其正常使用,这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极其不利。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的非职业化教学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教师好的职业态度是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典范。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神圣的,没有谁能够亵渎。作为一名职业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二、重视和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每个人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其专业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特别是目前的欠发达地区,我们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资金方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教育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对信息敏锐的触角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分类并筛选出适合这个地区实际教育情况的信息资源,对信息尽心评价和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

三、提高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最终体现在能够成功地将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教师要精通计算机,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出发,提升设计和指导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师生之间互换互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创造性解决问题,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只要用心教育,用心钻研,相信信息技术教师一定会在专业上更大程度的提升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四、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伴随教师生涯的永恒的追求。在新课改中,我们要重新定位,重新思考。就目前情况来看,欠发达地区从事信息技术教师一职的人较少,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养成善于分析和审视各种因素的习惯,学会并制定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并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发掘出自己的内在潜力,逐步与发达地区接轨。课程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我们相信每位教师在这个变化当中都会发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

总而言之,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有收获的,它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平常人的心态、奉献的精神,才能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在工作中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职责,在教学、教研项目中起引领作用,用业绩和成绩来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决策者,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地区综合发展 篇4

四大区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00-2010年期间, 中国四大区域的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其中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8%提升到2010年的65.32%, 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10年的54.13%, 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72%提升到2010年的52.23%, 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8.96%提升到2010年的56.35%。2001-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82%、3.76%、4.18%和4.47%, 在四大区域中, 西部地区增速最快, 中部地区次之。

综合发展指数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大类分项指数组成。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类指数分别为73.29%、67.49%、57.91%和58.72%;“民生改善”类指数分别为73.21%、63.04%、61.33%和55.54%;“社会发展”类指数分别为67.32%、68.28%、66.93%和66.12%;“生态建设”类指数分别为65.90%、54.52%、57.73%和55.31%;“科技创新”类指数分别为38.37%、15.16%、14.72%和13.54%。

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普遍提高, 差距有所缩小。2000-2010年, 31个省 (区、市) 的综合发展指数普遍呈现向好的趋势。2010年综合发展指数排在前10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和重庆。2000-2010年, 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排在前10名的地区分别为贵州、新疆、重庆、山西、四川、江西、西藏、安徽、宁夏和甘肃。

需要关注的是, 全国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的变异系数, 自2004年后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与2009年相比, 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均有所提高。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2009年分别提高4.65%、4.03%、4.55%和5.85%, 在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增长仍然最快。

2010年, 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都有所提高, 近一半省份增幅达到5%以上, 其中, 贵州、青海、西藏、宁夏、海南、甘肃、陕西、云南、新疆和重庆增幅位列前10名。

地区综合发展 篇5

南京市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综合管理办法

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单位)20080701(颁布时间)20080801(实施时间)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67号(文号)南京市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综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章 市政设施和道路交通管理 第四章 公共秩序管理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2008年6月2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二00八年七月一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南京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综合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火车站地区,是指以火车站广场为中心,及其周边区域。中央门地区,是指以中央门立交桥为中心,及其周边区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具体范围,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第三条 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四条 南京市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综管办),分别负责本地区的日常综合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综管办受有关行政机关的委托,对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内违反有关市容和环境卫生、绿化和道路设施管理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查处并实施处罚;对委托处罚范围以外的其他违法行为,综管办有权予以制止,并应当及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处理。

火车站铁路辖区内的治安秩序和卫生检疫工作由铁路公安机关、铁路卫生检疫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五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政公用、公安、工商行政、环保、交通、价格、民政、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支持和配合综管办做好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管理工作。第二章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六条 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应当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做好责任区内的清扫保洁工作,并接受综管办的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 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路灯、路标牌、供水、排水、供气、电信、环卫、交通等公共设施,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经常维护,保持整洁、完好、美观。第八条 禁止在火车站广场设置经营性户外广告等设施。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者的名称、字号、标志等标牌和标识的设置,应当按照综管办的要求和城市容貌标准规范设置。

第九条 禁止在火车站广场设置各类摊亭、摊点。需要在火车站其他地区设置摊亭、摊点的,应当依法办理许可手续后按综管办指定的地点设置,并保持设施完好和周围环境整洁。

第十条 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禁止下列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或者乱扔烟蒂、果皮、纸屑、包装品等废弃物;

(二)卖艺,兜售物品;

(三)擅自拆除、迁移、占用、损毁环境卫生设施;

(四)在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上张贴、涂写、刻画;

(五)道路两侧堆放物品、晾晒衣物;

(六)沿道路及其两侧设置柜台、无证设摊经营、变相占道经营;

(七)车辆运输造成抛洒滴漏;

(八)其他有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第三章 市政设施和道路交通管理

第十一条 进入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车辆和行人,应当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和有关管理规定,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禁止下列行为:

(一)占道停车或者占道停车上下客;

(二)擅自在火车站广场停放车辆;

(三)出租车在营运站点不服从调度私自揽客或者站外带客扰乱站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秩序。

第十二条 不得在火车站地区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确需临时占用、挖掘的,应当按规定办理许可手续。市政公用部门作出许可后应当及时将许可事项告知综管办。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火车站广场。

第十三条 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禁止下列违反城市客运、货运或者道路管理规定的行为:

(一)出租车拒载或者强行拉客;

(二)残疾车、摩托车以及其他车辆违章带客;

(三)损毁、挪动窨井盖、路牌、指示牌等道路附属设施;

(四)向路面排放污水或者擅自进行污损路面的各种作业;

(五)城市道路施工后不按规定期限清理现场;

(六)其他违反客运、货运或者道路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四条 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禁止下列破坏绿化或者绿化设施的行为:

(一)在草坪、花坛、绿地内擅自堆放杂物,挖掘、损毁花木;

(二)在树木上刻划、钉钉、缠绕绳索、架设电线电缆和照明设施;

(三)擅自砍伐苗木、采花摘果;

(四)其他破坏绿地、绿化设施的行为。第四章 公共秩序管理

第十五条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食品卫生、卫生防疫、文化市场、价格、旅游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护火车站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区和中央门地区的正常秩序。

第十六条 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禁止下列扰乱公共秩序和妨碍社会管理的行为: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

(二)伪造、变造、倒卖车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

(三)卖淫嫖娼或者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

(四)从事封建迷信活动;

(五)在进、出站口和主干道沿线等处揽客;

(六)出售、出租各类非法出版物;

(七)拆分销售报纸、违规收取电话费;

(八)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和妨碍社会管理的行为。

第十七条 在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不得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第五章 罚则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三)、(四)、(五)项、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委托综管办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由市市政公用局委托综管办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六)项规定的,由市新闻出版局委托综管办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七)项规定的,由市物价局委托综管办予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处罚。

第十九条 违反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属于经营性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委托综管办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综管办应当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交通秩序和管理环境噪声工作。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委托应当签订书面委托书。委托书由委托机关和综管办共同签订。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机关和受委托组织的名称、委托的依据、事项和权限、委托的期限、法律责任等内容。第二十二条 综管办应当在委托的事项、权限范围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综管办接受委托实施处罚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二十三条 委托机关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管理工作,对综管办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和指导,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依法应当由其他部门处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五条 综管办收缴的罚款应当交至财政,用于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市其他窗口地区需要实行综合管理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06年9月18日发布的《南京市火车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2008年7月7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记录备案(来源)地方规章(类别)Y(采用标识)1(级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我国东北地区杨树栽植综合技术 篇6

关键词:选苗;栽植;生根粉;保水剂;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90-1

杨树在人民生活中是最为熟悉的树种之一,无论城市或乡村都可以见到它。杨树也是北方地区人们造林使用最多的树种之一,速生丰产林,“三北”防护林,“四旁绿化”等多见使用杨树造林。杨树的干形通直高大,材质轻软,纹理细致美观,木材易干燥,加工性能好,实用价值很高,深受人们欢迎。

为进一步推广杨树造林,本文将以往造林经验结合造林新产品运用一同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一、植树季节的选择

选择植树季节,应根据气候条件、苗木特点和社会因素来确定。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土温增高,土壤湿润,顶浆造林,有力苗木生根、发芽,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期长。早春,土壤化冻到树木发芽前尚是苗木休眠期,它蒸腾量小,消耗水分少,栽后易达到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春季是树木开始生长的时期,树体内贮藏营养物质丰富,生理机制开始活跃,有利于根系再生和植株生长。早春是我国北方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期。

二、树种选择

世界上天然杨树种有1000多种以上,我国目前发现53种,现在世界杨树人工造林,几乎全部采用人工栽培品种,造林材料已经品种化。杨树的品种一般是无性系,这是杨树种与其他森林树种不同的特点。我们在选择树种时优先选择在当他已经栽植并生长优良,群众也有栽植培育经验的树种。就是说要选择经实践证明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品种。同时也应注意引进外地优良的树种。

三、苗木质量选择

苗木质量要求选择经森林病防部门检疫无检疫性病虫害的苗木,选择主根无伤,侧根发达,干直通圆,枝条茁壮,木质化程度高,顶芽健壮的苗木。

四、苗木处理

随着科学的进步,植物生根粉,保水剂的科技产物的研发生产,也逐步的在植苗造林中推广使用,给林业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的速度。

在苗木出床后的包装、运输、和临时贮存时,均产生苗木根系脱水影响存活率的问题。这时可将苗木根系浸蘸粘土、保水剂和水混合的泥浆。保水剂在保湿的同时还能保证根系进行正常的根呼吸。

五、立地条件

杨树是落叶阔叶树中的速生树种。这同杨树在营养生长期内持续的生长量有很大的密切关系;同杨树的蒸腾强度和光合作用,根系生理活动强度也有很大关系。所以杨树的生物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比起它树种都要大得多。

在气候条件大致相同的地区,土壤条件对于杨树的生长与发育状况,将起很大的作用。最适合于杨树生长的土壤,是潮湿的冲积土和受河水淹没时间不长,自然淤积泥沙的河滩地。十分潮湿和很干燥贫瘠的土壤,杨树生长必然不良。所以杨树造林地选择首要考虑:1.地下水位深度适宜;2.有一定的土壤肥力;3.土壤通气性好三个因素。

六、挖植苗坑

挖植苗坑就是按照造林林种的设计株行距,在所需的相应位置挖植苗所用的土坑。挖植苗坑质量好坏,对今后树木生长有很大影响。必须保证位置准确,符合造林设计要求。坑的规格应大于根系,深度以埋没苗木根茎2-3公分为宜。挖坑时表土与下层土分别堆放,并拣净土壤中植物根茎、石块、转头等杂物。回填时,因表土有机质比较多,应填于根底层,有利于苗木生长需求。

七、植苗

植苗时,一人将苗木放入植苗坑中扶直,把苗木根系舒展开,并把苗木放得低一些。另一人往坑中覆半坑土。将苗木提到适当的位置,踩实,再覆土与地表平,踩实苗木周围的土壤,最后覆一层松土。这个过程就是传统“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操作方法。需浇水的可在坑外缘做好浇水堰。

土壤干燥或季节干旱时,提倡使用保水剂。使用保水剂凝胶,是在回填土壤前,将1-2杯(250-500克)。保水剂凝胶施于苗木根部,再回填土壤。使用干颗粒保水剂(在浇水方便地方使用)将干颗粒保水剂混合回填土壤中,填埋在苗木根系周围。须在栽后24小时内分两次浇水,保障土壤中水保剂颗粒充分吸水,发挥保水供水作用。

八、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能给幼林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条件,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幼树生长。幼林抚育的主要措施是:培土、扶正、清除杂草和疏松土壤、摘芽、修枝。

新植幼树,由于根系未固定,抗风能力差,大风后或浇水后易造成水分流失、苗木倒伏、根部悬空或暴露。要及时将苗木扶正,培土踩实,再覆一层薄土保墒。

在杂草生长旺盛时期前进行除草松土,并将锄下的杂草覆盖在植坑上,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对苗木主干上分枝过多或分布不均的树苗可适当修剪,以培育优质主干,使其通直干圆。看护牲畜及非林业生产作业的人为活动进入,防止幼林受伤。

地区综合发展 篇7

当前, 中国旅游景区票价呈现两级化趋势:一方面是5A级景区打着“国字号”招牌让票价水涨船高频频过百, 另一方面是在景区“免费为主、收费为补”的经营战略下, 景区逐步取消门票, 以免票吸引游客, 赢得名利双收。然而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对旅游门票价格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景区门票价格的上调, 必然引起不同反应, 从而导致客流量、市场空间结构、游客消费行为等发生变化。我国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 从经济学方面来看有其深刻的原因。

2“三年限涨令”后涌现票价上涨高潮

2007年, 国家发改委下发景区“三年限涨令”的通知, 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 然而每逢“三年限涨令”解禁势必掀起新一轮涨价热潮。据不完全统计, 涨幅程度最高超过167%。其中, 江西婺源景区的通票价格则由180元上调至210元, 涨幅达17%;湖南张家界龙洞景区票价由80元上调至100元, 涨幅达25%, 自然遗产类的景区差距更大, 黄山、张家界、九寨沟旺季门票价格均超过200元[1]。值得注意的是,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原来无需门票费用, 现增加景点门票148元, 被称作“扬州旅游名片”的瘦西湖也传出“门票基价重新核定为每张120元” (现行价格是基价60元, 旺季90元) 的消息。

旅游景区门票上涨从合理分流游客流量, 疏导游客流向, 减轻景区环境承载和接待压力, 解决主要景区节假日人满为患的问题和角度来看, 的确无可厚非, 但是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动辄过百, 招致游客们大呼“玩不起”。从景区长远发展看来, 旅游景区哄抬票价使景区由公共资源摇身一变成为利用独天得厚区位优势和自身特点以求获利的垄断经营者。2013年年初, 张家界宣布十里画廊观光电车票价及宝峰湖景区门票价格上调, 宝峰湖景区门票价格由74元/人次上涨为96元/人次, 而由此带来的业绩增厚将为580万元, 上述两项上调价格带来的2013年净利润增加约为1230万元。2013年, 3月16日, 峨眉山正式执行新票价, 上调门票价格为:旺季185元/人次;淡季110元/人次。宏源证券指出, 按照2012年游客人数, 门票提价将增厚公司收入9691.5万元。2013年公司计划实现游山门票购票290万人次, 营收10.02亿元, 净利润2.03亿元。同时, 景区超出游客承受范围的高票价“逼迫”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得已另寻他所, 严重降低景区游客满意度。众所周知,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与带动性, 这种涨价的关联效应成为增加游客出游成本与限制游客出游的重要推手, 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打击游客的出游积极性, 降低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同时导致旅游景区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2]。

然而, 部分景区“委屈”地表示, 大部分票价涨幅是为了满足景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扬州瘦西湖为例, 地域面积限制一直是瘦西湖的综合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 随着扬州瘦西湖畔万花园二期工程完工并免费开放, 至此, 总占地1000余亩的扬州万花园工程完工, 史书中记载的“清二十四景”在此大部分恢复, 瘦西湖景区游览面积扩大了5倍。万花园二期位于去年建成开放的万花园一期的北侧, 总占地面积约500亩, 延续了瘦西湖的造园手法, 依托瘦西湖的历史文化背景, 以花文化为主题, 以古典历史名园为线索, 先后恢复和新建了锦泉花屿、醉月飞琼等景点, 并结合地块内诸多的历史遗迹, 将唐代城门城墙、宋代的亭台、清二十四景之一的锦泉花屿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扬派盆景糅合在一处。工程还着力打造水景观, 将瘦西湖、宋夹城河、护城河以及保障湖、小运河连成一个大的水上游览线。因而, 不可一刀切排除景区票价涨幅中景区自身维护发展因素, 但景区票价涨幅的经费支出管理制度鲜少披露着实值得诟病, 只有加强票价监管, 规范票价涨幅披露制度, 才能有效遏制景区以“门票经济”谋取暴利的商业行为, 使景区真正成为公关服务性资源。

3 开放式景区发展成功案例

开放式景区具体包括:首先必须是景区, 满足景区的概念, 没有圈定其范围的围墙类建筑物, 不收门票。因此西湖景区等属于此类。

免费开放的西湖景区在杭州市中心形成一片自然和谐的开放式公园, 以秀丽风光及优美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其影响力辐射至周边多项景区, 使以西湖为中心的观光带中“收费”与“免费”景点合理搭配、相互交融, 这种景区格局是西湖模式获得稳定收入的平衡关键。自取消门票后, 仅沿线的商铺首年拍卖总收入就达到700万元。到2006年, 西湖景区内的商业网点、各类游览车船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年租金总收入高达5500多万元。这些经营所得不仅弥补了西湖景区因免费景点增加、面积扩大而增加的2500多万元养护管理支出, 还回补了门票损失。免费西湖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从杭州西湖景区取消门票的事例来看, 对旅游风景区的门票收入有很大影响, 西湖景区湖滨国际名品街聚集了30余家国际著名顶级品牌专卖店;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与西湖南线景区也形成一条街市与山水相拥、观光与休闲相融的商业特色街;具有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的时尚休闲中心西湖天地与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的涌金池畔相邻为伴[3]。同时, 取消景区门票对他们是一种吸引力, 不知不觉中会用省下来的钱在景区消费。从这可看出, 这两个地区的旅游管理者认识到旅游风景区所具有的社会公共产品性质, 在门票管理上趋向了淡化。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体现了杭州“精致和谐, 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 受到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的拥护和肯定, 它带动了杭州市“大旅游”产业的发展, 增强了杭州的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极大地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声誉。2003年以来, 授予杭州和西湖的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这些都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无形资产”。综上, 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区自在“与民争利”与“让利于民”中选择了后者, 站在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高度,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地方发展、企业发展和惠民利民之间的辩证关系, 取得了瞩目的成效[4]。

4 基于景区差异化促进景区发展与地区经济实力提升

4.1 实行景区差异化策略

首先, 景区门票和景区开放都是旅游景区发展的不同发展策略, 由于景区的地理区位、自身文化背景与其所在城市发展格局差异, 一刀切的政策是不可取的。

旅游景区应该对自身未来发展目标进行明确定位。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旨在树立地区品牌、升级经济体系和发展关联产业等较高级的转化, 因此偏好通过景区门票降价策略甚至免票手段吸引更多的资金流, 如杭州市采取的西湖免票的举措, 该举措跳出了“风景区整治美化提高公园门票价格”这种传统的模式, 用更加秀美深厚的自然文化景观和“免费开放”作为亮点, 吸引更多的游客, 以“门票收入”的损失换来市区整体“旅游收入”的提高, 景区周边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圈, 周边餐饮业、服务业等行业蓬勃发展, 进而吸引投资与创业人才, 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打下资本和智力基础。

然而, 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缺乏旅游业关联产业发展所需求的经济环境和配好设施, 只能通过景区门票涨价这一较低级的直接方式谋求经济收益,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5]。对此, 地方政府在引进资金或允许开发之前应在充分考虑景区发展环境与地区综合实力基础上因地制宜,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同时在开发建设当中予以适当的宏观调控, 为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提出合理化的要求与建议,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积极影响。

4.2 以自然人文为载体、生态优先

在我国, 大多数景区依托自然人文为主要载体, 景区人文内涵是景区软实力的体现, 只有关注景区文化内涵的原生、实质性增长, 才能更好地彰显景区的特色, 推动景区综合发展。因此, 景区应该努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味, 让广大游客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提高游览品质。景区以人文为载体的同时提倡生态优先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将景区的发展置于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内, 才能创设景区发展的成功案例景区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转变观念[5]。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 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 普及生态知识, 增强生态意识,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

4.3 提高配套综合服务水平

国内大多数景区的经营模式过于单一, 游客旅游的普遍目的也只是简单的观光, 旅游景区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只通过收取门票达到盈利目的。景区应凭借自身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 提高景区其可进入性, 确保旅游景区道路的安全畅通;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统筹规划通讯设施、旅游车船、旅游饭店、旅游咨询服务体系等建设[6]。尤其对于一些地处经济都不发达地区的景点, 应努力改善自身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 发挥自身吸金能力积极吸引其他资金投入风景区, 鼓励商业网点在风景区内进行规范经营, 以此类资金成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资金的一个补充来源, 而不是仅仅依靠门票涨价为景区发展提供支持。

摘要:指出了全国各地主要景区和知名旅游区随意提高门票价格的现象不仅引起游客的不满, 也逐渐引发人们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背后推动因素的深思。分析了一些景点采取开放模式取得景区发展的成功案例, 探讨了国内景区门票呈现涨价与取消的两级化趋势, 对于两种发展策略的选择各必须考虑到景区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实现旅游景区与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景区差异化,景区票价,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1]佚名.黄山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引热议应从“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EB/OL].[2010-11-16].http://www.hu.com/news/snowncos.18324.0.0r.html.

[2]周志宏.免收门票背景下的景区发展模式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 (7) .

[3]刘思敏, 刘民英.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实质及可复制性分析[J].旅游学刊, 2011 (10) .

[4]屈学书, 矫丽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旅游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贸, 2011 (2) .

[5]任秀芬.国内旅游景区开发研究综述[J].经济师, 2011 (2) .

地区综合发展 篇8

一、作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 必须端正职业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持有正确态度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职业态度不端正就会心有旁骛, 在工作中一心两意甚至一心几意, 在教学中难以集中精力, 不但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受教者对于知识的接收力。在欠发达地区, 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多职, 既是信息技术教师, 又是机房管理员, 电脑维修工, 还要维护校园网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这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极其不利。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的非职业化教学态度, 对学生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教师好的职业态度是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典范。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神圣的, 没有谁能够亵渎。作为一名职业教师, 应该爱岗敬业,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二、重视和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 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成为每个人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 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其专业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特别是目前的欠发达地区, 我们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比如资金方面,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教育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对信息敏锐的触角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掌握信息技术, 对信息进行分类并筛选出适合这个地区实际教育情况的信息资源, 对信息尽心评价和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

三、提高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最终体现在能够成功地将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教师要精通计算机,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出发, 提升设计和指导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 师生之间互换互学,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创造性解决问题,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只要用心教育, 用心钻研, 相信信息技术教师一定会在专业上更大程度的提升自己, 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四、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伴随教师生涯的永恒的追求。在新课改中, 我们要重新定位, 重新思考。就目前情况来看, 欠发达地区从事信息技术教师一职的人较少, 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养成善于分析和审视各种因素的习惯, 学会并制定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并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发掘出自己的内在潜力, 逐步与发达地区接轨。课程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 我们相信每位教师在这个变化当中都会发现自己的力量, 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

地区综合发展 篇9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教育城乡统筹力度的加大, 顺势而为,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和中心镇中学的基础上, 发展和深度打造综合中学成为可能。

一、打造综合中学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一是适应现代物质生产系统结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按照多元弹性的原则和适性发展的原则, 建立一种适合培养多规格人才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才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 有利于培养日新月异的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发展农村教育, 需要有综合中学这种适合农村子女就近入学、成才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模式。

二是改革传统高中阶段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传统高中教育体制上的“两类 (普、职) 二元 (普高、职高) ”结构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的需要, 将部分学生引入了学业失败、就业无望的旋涡, 需要有一种进能升学深造、退有实现自我且能服务于社会的一技之长的新型办学模式。2009年,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20万, 计划招生数629万, 平均录取率接近62%, 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391万人落榜, 加上84万拒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有475万高中生不能迈进大学的校门。这还没有包括升学无望的中途退出者。落榜生和中途退出者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毕业意味着失业”。综合中学动用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 在内部可以实现普高和职高学籍的灵活互转, 建构人才“立交桥”, 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和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升学或就业 (如下图所示) 。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中学教育办学模式, 综合制高中既不同于普通高中, 又不同于职业高中,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诸如培养目标的多元性、教育任务的双重性、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丰富性等。然而它又不是全新的, 它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教育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以优化组合和创新建构的方式将两者统一在一起的。综合中学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 实施全员、全程、全面教育, 促进了教育社会化, 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封闭式体系, 形成教育自身职能与全社会责任、义务相统一的协调机制。

很多地方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时间表, 但一定要狠抓落实。一方面, 有一些初中学校有意无意地将生源作为一种筹码, 形成中学教育的一大内耗。初中学生如果是本校高中的生源, 综合中学可以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指导, 引导他们就读高中, 变“断头教育”为可持续教育。这样能避免初中学校只管毕业、普高学校只管升学、职业学校只管就业的体制弊端, 巩固“普九”成果, 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因家境不是很好、文化成绩不理想等原因不愿读书。初中毕业生如能就近就读高中, 家长经济负担减轻。大刀阔斧改革文化课, 开设专业技能课, 对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职高就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使这类学生学有所得, 自得其乐, 各得其所, 保持并增强继续学习的求知欲。另外, 家长能够就近监管学生, 可以放心送子女读高中。这样, 学生和家长以最小的代价和成本, 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 学生流失的数量必然大大减少。

同时,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必然涉及优化学校布局的问题。如果从大区域角度对综合中学和周边中学提前定位, 有利于学校明确办学目标和努力方向, 优化学校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同时, 综合中学较大的规模, 整合和优化的资源, 才最有可能实现最大的效益。

三是推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改变学生分数增长方式的需要。长期以来, 基础教育的初中和高中多各行其是,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也相互隔离, 中学的资源比较分散, 教育科研“老死不相往来”。综合中学可以延续九年义务教育、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搞好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 将初中、普高和职高甚至成教结合起来, “三位一体”、“三教统筹”, 推动中学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

有知识更要有能力, 有学历更要有学力, 人才是多元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同人才的培养需要不同模式的学校培养。在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统摄下, 综合中学可以改变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 大量培养既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 又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初、中级复合型人才。

四是向世界高中教育接轨、追赶世界潮流的需要。世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高中阶段的教育, 对其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 积极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进程, 如普职分流、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双重资格制和综合高中的新模式等, 综合高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美国1991年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数已占全美高中生总数的98.4%, 所占学校达94.4%;英国1988年在英格兰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数占公立中学的85.7%;日本的综合高中于20世纪80年代达到70%。我国现在的普高和职高基本是各占半壁江山, 职高的“份额”还不够, 需要进一步抢占“市场”。

五是转化理论和政策成果的需要。心理学方面的多元智力学说, 教育学方面的因材施教原则, 哲学方面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科学发展观, 系统科学方面的系统论和管理学等, 为办好综合高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鼓励中学办学模式的创新, 这为办好综合高中提供了政策依据。全国现已有不少综合高中。况且, 职高和其他中职学生可以灵活报考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 学生的“大学梦”是不会破灭的。综合中学是转化理论和政策成果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办学模式。

二、发展综合中学的策略

1. 调整中学布局, 改革中学管理体制。

建“高中城”或“中学城区化”, 是不符合很多区县实情的。一个区县, 中学“星罗棋布”, 同样是不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区县重点中学专心致志办成升学学校, 区县纯中职学校可以全力打造为区县的职教航母。区县其余高中学校或部分中心镇中学可以办成综合中学。即经济地利用区县高中学校或部分中心镇中学扩容, 容纳周边中学, 办成综合中学, 逐步撤并小型中学, 整合和优化中学办学资源。

有些区县教委为便于管理, 设有下一级机构 (教管中心) 来代管乡镇学校, 而教管中心管理乡镇学校, 多少有些力不从心。现阶段全部撤并小型中学还不具备条件, 可将暂不撤并的小型中学作为高中学校或中心镇中学的教学点, 用“强校”带“弱校”优化师资等资源。

2. 规范招生秩序, 拓宽进出口渠道。

高中招生中的无序竞争现象比较突出, 如果高中学校对小型中学有约束力, 规范高中招生秩序将不会困难。报读重高的优质生源, 根据考生成绩严格按志愿录取, 分配到送生学校的重高指标也要求考生成绩达到一定水准;报读中职学校的生源, 严格按学生志愿录取;报读普高的一般生源和重高落榜生, 严格划片招生。

综合中学在抓好校本部的同时, 要重视与其他初高中学校、大专院校和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进行“纵联横合”, 丰富和深化办学模式, 拓宽进出口渠道, 间接增加生源, 扩大办学规模, 提高办学效益。即使都是综合中学, 也有合作的可能和前景。升学和就业是综合中学的两大出口。综合学校可以与高等院校联办高职专业, 学生就在本校学习。强化就业安置, 学生进校就签订就业安置合同, 解除其后顾之忧。综合中学之间要打破封锁壁垒, 建立学生就业信息网, 指导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创业。

3. 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统筹并加强学制、学籍、学分、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分流和学生“分层走班”的管理, 建立起生源充足, 学生既能接受升学的预备教育, 又能接受就业的预备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和管理体系。特别要在巩固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专业;要改革课程设置, 淘汰不实用的课程, 增加驾驶、计算机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增加动手技能强的课程, 增加综合课程;英语等文化课程实行替代学分制。初中、普高和职高“三条腿”走路, 有相当的难度, 一时还不会太习惯。学校一定要狠抓常规管理, 将结果落实在过程中, 做到各项工作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有条不紊、有序进行。

用前瞻的眼光科学地布局学校教学、运动和生活三大功能区, 建设好实习实训基地, 添置必要的设备、器材。创新办学理念, 明确办学目标, 建章立制, 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和教育, 落实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和艺术体育活动, 营造文化氛围, 积淀文化底蕴, 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功能, 做到环境育人。

4. 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对专业课教师进行轮训, 重点培训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建立专业课教师进企业或生产服务第一线挂职实践学习制度;力争“双师型”教师和骨干专业教师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的新教师要先接受专业实践学习培训;学校在编制内应有权招聘县内外优秀技术人员和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的专业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

在崭新的教育模式下, 用与时俱进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科学评价教师和学生, 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功能。

摘要:中学办学模式百花齐放, 在新农村建设和教育城乡统筹的今天,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需要一种特定的办学模式。打造初中、普高和职高“三位一体”的综合中学是符合国情的选择, 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关键词:三位一体,综合中学,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利民.国内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整体观察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9) .

地区综合发展 篇10

一、重要意义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是我国重化工业集中的区域,也是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高度集中的产地。 201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生大宗工业固体废物 (含废石) 23.7亿吨 ,其中北京0.5亿吨 ,天津0.2亿吨 ,河北15.7亿吨,山西2.7亿吨,内蒙古2.8亿吨,山东1.8亿吨,仅河北省承德市尾矿库就达867座,尾矿存积量近22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橡胶、废纸、废弃电子电器、报废汽车等)产生量4 410万吨,其中北京550万吨,天津360万吨,河北1 080万吨、山西580万吨、内蒙古240万吨、山东1 600万吨。 大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近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建设了承德、朔州、鄂尔多斯、 招远等一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 形成了有价元素回收、固体废物制备新型建材等产业。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形成了废金属、废塑料、废电子电器等回收利用集聚区。 培育了北京金隅、河北冀东、承德炫靓等一批综合利用龙头企业。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模小,从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技术水平低,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三是产业链条弱,在区域内尚未形成合理分工,产业集聚效应差;四是协调少,在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政策措施等方面缺少协调。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首都资源加工型工业企业的逐步转移,京津为周边地区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建材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周边地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也为京津产生的大量再生资源提供了消纳和利用途径。实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发挥各地优势和潜力,构建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体系,有利于减缓京津冀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切实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为主线,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园区和重点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机制政策创新为保障,明确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京津市场优势与河北资源优势,建立区域间协调发展新模式, 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 高值化、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综合利用对保障资源安全和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政策引导 。 深化区域间联动工作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充分依托资源、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各区域功能定位,合理分工,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

———坚持市场主体作用。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各地区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及产业发展优势, 构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

———坚持创新驱动。 以打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链为着力点,加快建设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开发和推广, 解决制约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瓶颈, 提高高端产品比例和产业竞争力。

———坚持重点推进。 充分考虑各地区、各行业资源禀赋、综合利用水平、产品市场特点,以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园区、龙头企业为牵引,重点推进尾矿、粉煤灰、冶炼渣、再生资源等区域协同利用。

力争到2017年,建设10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示范基地,15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示范园区,50个能够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格局的重点示范项目(具体园区和示范项目见附表),培育30家龙头企业, 建设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 形成跨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新模式,建成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吨,加工利用再生资源2 000万吨,总产值达到2 200亿元,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吨,减少细颗粒物排放2 000吨 ,减少化学需氧量7 000吨 ,节水7 000万立方米, 减排氨氮及其他水体污染物3 000吨,减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植被破坏和土地占用5万亩。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人才、资金、市场优势和周边省区资源优势,通过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发展,形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产品市场有机统一的产业格局。

协同利用尾矿和废石代替天然砂石。 在河北承德、唐山等地区改造和建设10个以上年产能100~ 500万吨的废石和尾矿提取有价组分协同生产优质砂石料示范项目,建设针对京津的绿色环保建材供应基地,实现年利用尾矿废石替代京津冀地区天然砂石用量1.2亿吨。 依托金隅集团、冀东集团、金泰成环境资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河北承德、 唐山、 邢台等地建设10个以上尾矿和废石生产预拌泵送混凝土项目、10个以上尾矿干混砂浆项目,促进混凝土、砂浆产业绿色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跨区域深度调整。

协同利用钢渣、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 推动京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与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的企业对接合作,在河北邢台、沧州、邯郸、唐山、承德、山西朔州、大同、阳泉、内蒙古锡林郭勒、乌兰察布等地建设10个钢渣、矿渣、粉煤灰、 脱硫石膏协同利用生产高性能胶凝材料和节能建筑部品,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煤电建材一体化,支持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实施超低排放和清洁生产改造。 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9 000万吨,替代水泥800万吨。 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利用标准体系,推动跨行业跨产业链协同利用,实现钢铁、电力、建材等产业之间耦合,促进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多元化综合利用尾矿、 冶金烟尘等固体废物。 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尾矿堆存集中地区建设10个尾矿多元素回收整体利用项目,实现年消纳尾矿1 000万吨 ,推进尾矿高值 、高效利用 ,探索尾矿综合利用新途径、新模式。 在河北唐山、邯郸、山西太原、内蒙古包头等地建成5个新型钢铁冶金烟尘利用及多元化回收示范项目,年消纳固体废物300万吨,实现钢铁烟尘综合利用专业化、规模化和高值化。

(二)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同发展

紧密结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明确各地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定位, 推动北京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逐步转移, 实现再生资源区域大循环,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整体效率。

构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北京市重点推广智能回收新模式,建立全面、高效、环保的逆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分批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向周边转移。 天津市重点依托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大海外再生资源进口力度,提高资源聚集能力, 承接北京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转移,构建以废旧机电产品、报废汽车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再生利用产业为重点的环京津冀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 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紧密结合地区工业需求,重点优化整合现有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集散地,提高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水平、发挥资源规模效应, 承接京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转移,聚集国内再生资源,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比例,促进节能降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有序转移。 支持地方政府研究制定有利于园区承接再生资源项目转移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税收等政策,引导北京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逐步转移。 在北京选择10个废塑料、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稀贵金属再生利用等再生资源深加工利用项目,通过3年时间逐步转移到周边地区。 充分发挥京津金融、科技、 人才、管理优势,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20个能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三)加快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

结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功能定位,围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再生资源园区主导产业链,充分发挥基地及园区信息、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等公共服务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构建低碳循环产业链。 在河北承德、唐山、张家口、邢台、邯郸、山西朔州、长治、内蒙古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地区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多品种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利用,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 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构建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利用产业链。

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示范园区。 在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需求, 重点建设15个再生资源产业协同发展特色功能园区, 吸纳当地小散企业入园,实现园区化管理。 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市场手段兼并重组,提高行业规范度和产业聚集度,优化产业链,减少二次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17年,实现园区内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超过1 000万吨。

(四)加快建设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平台

联合骨干企业、行业协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充分发挥尾矿、钢渣、再生资源等相关产业技术创新组织作用,推动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强联盟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人才培育、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平台作用, 推进政、 产、 学、研、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一步有机融合。

加快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中试、工业试验和首批次产业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建设20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3-5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打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 重点支持河北睿索固体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朔州北京大学粉煤灰综合利用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纳入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计划,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制定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一体化。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省部协商机制,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专项行动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撑。 各地政府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协调小组,负责落实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推动解决,逐步破除限制跨区域综合利用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政策引导

加强中央财政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协同发展的支持,研究制定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扶持政策,对列入行动计划的基地、园区、企业或项目,从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现有财政支持渠道给予资金支持。 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市场、 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协调发展。 研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区域一体化运输优惠政策,推动建立尾矿及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运输的京津冀绿色通道。 研究完善综合利用产品认定体系,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一体化政府优先采购。 研究设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基金, 支持产业化技术开发应用。 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强财政支持,将区域资源综合利用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三)信息平台支撑

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产品、市场的信息库和专家系统,推进滦平尾矿及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交易市场等平台建设,搭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产品展示服务平台。 协调管理部门、龙头企业、重点园区, 构建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技术服务、再生资源交易、行业监督于一体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再生资源有序流动。 支持涵盖原材料、产品、服务等领域的电子交易市场建设。

(四)人才培养

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基地,实施人才联合培养工程,拓展人才队伍建设渠道,建立人才信息资源库,积极推进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引进交流,构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养新模式。 充分利用国家现有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高端人才培育选拔渠道,培养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高端人才。

(五)社会参与

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国际合作。 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资源综合利用参与度和积极性。

附表1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重点建设园区

附表2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地区综合发展 篇11

一、种子收购时把握“三项标准”

1.水分标准

种子中的水分按其特性可分为自由水和束缚水。自由水是生物化学的介质,存在于种子表面和细胞间隙内,具有一般水的特性,可作为溶剂,100℃沸点,0℃结冰,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容易蒸发;束缚水与种子内的亲水胶体物质中的化学基团牢固结合,水分子与这些胶体物质中的化学基因以氢键或氧桥相连接,不能在细胞间隙中自由流动,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当种子中出现自由水时,种子呼吸强度激增,同时自由水的出现使种子中的酶得以活化,使各种生理过程,尤其是物质的分解过程加速进行,导致种子迅速劣变。

水分是影响种子贮藏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入库时必须达到安全标准,大豆种子的国家安全贮藏水分含量为12%。试验证明,大豆种子水分含量高于13%,库内温度达到25℃时就会发生红变,丧失种用价值。为了控制大豆子水分含量,在收获时应等到大豆叶全部脱落。摇动大豆植株有相互碰撞响声时收割为宜。收获大豆应及时晾晒,当豆荚干透时进行脱粒,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种皮发生裂纹和皱缩,而且也有利于大豆种子的贮藏,收购时要严格进行水分测试,对水分含量达不到标准的大豆种子不予收购,若必须收购时,要单收单放并进行及时晾晒。水分达到标准方可入库,同时进行发芽测试,一定不能存放时间太长。

2.净度标准

在收购大豆种子时必须进行严格精选,将虫粒、霉粒、秕粒、机械破碎粒、病粒及杂物等剔除才能排除安全贮藏的隐患,确保种子净度达到国家标准。

3.储存条件要标准

存放种子库必须具备坚固、防潮、隔热、通风密闭等良好性能。种子入库前,必须对库房内进行彻底清扫,并要进行药剂熏蒸和消毒。

二、种子入库做到“四个不要”

1.种温高时不要入库

大豆种子含油分高,导热率小,在高温条件不易降温。大豆种子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易变质。因此,大豆种子必须低温入库。特别是经过晾晒的大豆种子,必须摊开冷却后,方可装袋入库贮藏。

2.阴雨潮湿天气不要入库

在收购前要进行科学安排,了解气象信息,抓住晴朗干燥天气突击收购,天气阴雨潮湿禁止收购入库。

3.种子堆放不要过高

大豆种子贮藏,在秋季收购要求温度在10℃以下时进行。含水量在12%以下时,堆放高度散堆以不超过1.5m,袋装以8个标准麻袋高为宜。在堆放时,剁与墙之间、垛与垛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保持空气流通,又有利于仓库保管人员定期库检。

4.不要与化肥、农药及燃油同贮

大豆种子贮藏要做到专库专用,库内不能同时存放化肥或农药、燃油等具有挥发性气体产生的物质,以免产生刺激性气体进入种胚,造成种子活力的下降和丧失。

三、贮期管理做好“两个及时”

1.及时通风

收购的大豆种子入库后,还有后熟作用,会生产大量湿热放出,如不及时散发,会有种子“出汗”,而引起发热霉变。因此,种子入库10~15d内,要经常及时观察库内温度变化情况,若发现温度高或湿度过大,应及时进行通风干燥库房,必要时进行倒库或倒垛为宜。

2.早春及时低温密闭

大豆种子含油过高,导热性差,在早春渐升温时易引起红变,所以应采取低温密闭贮藏为宜。一般可趁冬末春初时将大豆转入低温冷冻,使种温充分下降后进仓密闭贮藏。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

地区综合发展 篇12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大,金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伴随着这种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表现出明显差异,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性日益加剧,具体表现为: 东部地区发展迅速,金融资产规模较大,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资源配置效低下。如何解决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已经成为国家层面和学术界的焦点。

金融发展理论由比利时经济学家Goldsmith[1](1969)在其《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对金融过程的发展和规律进行了描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相关8个指标评价一国金融结构,包括金融相关率、货币比率、非金融相关率、资本形成率、外部融资率、金融机构新发行比率、资本形成率、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乘数。Mckinnon和E.S.Shaw[2](1973)提出金融发展和金融压抑理论,认为金融压抑会阻碍一个地区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应深化金融改革以实现经济的转型。Levine和King[3](1993)通过建立Depth、Bank、Private、Privy 4个金融中介服务指标作为评价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综合水平,采取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全球80个国家进行综合评测。Levine,Sara Zervos[4](1998),进一步构建了证券化率、换手率、交易比率指标体系来衡量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并应用于评测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国内学者研究中,谢洪礼[5](2000)建立货币发行、信用风险、市场利率、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等指标衡量金融运行安全与风险。显然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本文所需衡量地区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有些背离,但作为首次提出金融指标的衡量,本文也进行了借鉴。针对上述不足,张旭、潘群[6](2002)对金融中介发展和证券市场发展指标体系二者相结合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泰国危机前后的金融发展水平。占明华[7](2002)建立金融存量、金融流量、金融资产价格等3个指标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采用协整分析一个地区金融指标的不平衡性对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董金玲[8](2009)通过建立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及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各城市金融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金融规模的扩张。仲深、王春宇[9](2011)构建15个金融指标对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一是导致这一原因的关键,各地区应当发展当地经济以及创新金融工具解决这一问题的结论。彭伟、冯庆水[10](2011)对安徽17个城市金融综合发展要素进行分析评价,解释了安徽各城市发展之间的差异性并对发展安徽金融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各项金融指标进行评价,因此参考了有关综合评价方法的学术成果,有关综合评价方法有:郭显光[12]( 1994) 利用熵值法对我国1993 年各省市工业经济效应指标体系的截面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指出熵值法综合评价结果与变量不是线性关系,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但这种方法在确定每一指标权重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预期权重结果相差较大。林一佳[13]( 2002)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1998 年全球88 个国家的保费收入进行分析,认为综合指数法简单易行利于横向纵向比较。董锋、谭清美、周德群[14]( 2009) 采用优化的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经营能力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即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每一年经营能力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将每年的因子得分与面板数据因子得分加权计算,得出综合排名,并认为这一方法解决了因子分析的弊端。但这一方法忽略了每年因子得分结果的并不具有可加性。赵琳、张繤、徐山鹰[15]( 2011) 运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对我国2000 ~ 2008 年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我国贸易出口周期,认为该方法可以解决普通因子分析法在分析面板数据时的缺点,在处理多维数据及拐点探测方面具有优势。但该方法假设条件太多,需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测以及对模型的多个变量进行估计,增加了一系列复杂运算才能使用。寥龙辉、李晓东( 2012)[16]将因子分析法和topsis评价法相结合分析我国2006 ~2009 年建筑行业的竞争优势评价,提出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每一年截面数据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所得出的权重与topsis标准化矩阵相乘计算出每年的评价结果。这一方法解决了赵琳等广义动态因子模型对数据平稳性检测等复杂问题,但并不能得出面板数据期间综合得分加总问题。

因此本文在借鉴上述各位学者理论和方法后,建立了金融发展水平的14 个指标体系的5 年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每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省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以每年的因子综合得分的最大值、最小值作为topsis综合评价法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出每个省份因子综合得分与理想解的贴近度,以模型与理想解的贴近度来描述各个省的金融发展状况。这样既解决了赵琳等动态因子模型中复杂假设和数据平稳性检验问题,又解决了廖龙辉等每年截面数据不可加总的问题。

1 实证模型

1. 1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1904 年由Charles Spearman提出,是对主成分分析的扩展,他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间的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目的在于从一些有错综复杂关系的问题中找出少数几个主要因子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具体内容如下: 设有n个样本品,每个样本品有p个观测对象,X = ( X1,X2,…,Xр) '是可观测的随机变量,F = ( F1,F2,…,Fm) ' ( m < p) 是不可观测的向量,ε = ( ε1,ε2,…,εm) '与F相互独立,则模型为Xi= ai1F1+ ai2F2+ … + aimFm+ εi,其矩阵形式可以标示为X = AF1+ ε,其中F为公因子,A =aij为因子载荷矩阵,ε 为特殊因子,求得公共因子根据公式Fi= bi1X1+ bi2X2+ …binXn利用回归方法可求得因子得分模型,进而利用线性关系可求得因子综合得分。

1. 2 基于因子分析的topsis综合评价法

Topsis法是C. L. Hwang和K. Yoon于1981 年首次提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最优解、最劣解的距离来进行排序,若评价对象最靠近最优解同时又最远离最劣解,则为最好;否则不为最优。其中最优解的各指标值都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优值。最劣解的各指标值都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差值。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topsis评价步骤如下:

( 1) 建立指标体系,设所研究的对象为Zti( i = 1,2,…,n) ,指标为Xij( j = 1,2,…,n) ,其中t∈[t1,t2]为评价对象的个数,如果评价区间为l年,则t2- t1= l;

( 2) 对Zti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对象集Zti的ft,k因子( k≤p) 及每个对象集的因子综合得分yt1…ytn,其中t表示时间点,即得到矩阵( Yti)n × l;

( 3) 用topsis对对象集Zti( i = 1,2,…,n)的综合因子得分( yti) 进行最终的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把每一年截面数据的因子分析得分作为一个新的指标,由面板数据便形成了一个新的指标体系,即有l个指标,n个评价对象( yti) 个数据;

2对l个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3从处理后的数据矩阵中找出各列的最大值、最小值构成理想解、负理想解:

理想解:M+=(Mmax,1,Mmax,2,…,Mmax,l)

负理想解:M-=(Mmin,1,Mmin,2,…,Mmin,l)

4第i个对象与理想解、负理想解的距离接近程度分别为:

5第i个对象与最优因子贴近度为:

C+i结果越大,说明第i地区2010~2014年金融发展水平越高。

2 实证研究

本文将构建基于因子分析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14年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掌握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情况。本文选取我国2010~2014年样本数据的原因主要有:①国家政策的改变,我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直到2010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经济政策的改变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必然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②2010年央行颁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标志着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③2010年1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标志着我国证券交易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④2010年8月5日,中国保监会正式颁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内容主要包括深化保险资金运用改革,细化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确立保险资金运用托管制度以及规范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等规定。这一政策的实行维护了广大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权益,对防范保险业风险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鉴于以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银行、证券、保险行业政策的变化使得2010年前后影响金融业发展的因素不同,为了统一宏观经济因素及行业因素的变化,本文选取了2010~2014年的数据。

2.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全面、客观、科学评价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前文所述各位学者对金融发展指标的研究,本文构建了包括3 个一级指标和14 个二级指标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如表1)各数据来源于Wind咨讯及锐思数据库并通过Excel处理。

2. 2 因子分析

本文借助SPSS20. 0 软件对我国2010 ~ 2014年中各地区每年的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截面数据分别进行因子分析。

2. 2. 1 数据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在运用因子分析法前需要对数据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如果变量之间彼此独立,则无法提取公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并需要用KMO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一般认为统计量检验结果大于0. 6 效果较好,本文对2010 ~ 2014 年截面数据的检验结果如下,由表2 可知每一年度的截面数据KMO检验结果均大于0. 6 且Bartlett检验概率均为0. 000,拒绝Bartlett检验零假设,说明选取的指标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 2. 2 截面数据公共因子提取及综合得分的计算

表3 所示为2010 ~ 2014 年样本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得到的前3 个成份特征值大于1 即公因子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 的数据结果,说明通过该方法提取的前3 个因子可以解释金融发展水平,而其它因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能够合理地解释各公因子的含义,本文对2010 ~ 2014 年度每年的截面数据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虽然每年各指标的具体载荷量不同,但每年载荷量的不同并不影响各公因子的具体分类和解释,本文仅以2014 年数据进行解释。从表4 可以看出,第三个公因子在X5、X11、X13即在保险收入、金融机构总资产、金融从业人员数上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量,前两个个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保险业和银行业发展的综合实力,第三个指标则反映了金融人才的发展潜力,可以定义为金融发展综合因子; 第二个公因子在X7、X8、X14即在保险深度、上市公司总市值、发行规模上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量,这3个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可以定义为金融市场发展因子; 而第一个公因子在剩下的8 个指标上具有较大的载荷量,这8 个指标中有6 个反映出银行、证券、保险3 类金融机构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规模,剩下的人均GDP和城镇化率反映的是地区的外部环境,而银行证券保险等中介机构的营运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可以定义为金融中介发展因子。

为了分析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状况,利用SPSS软件提取的因子载荷量,基于上文对因子分析法的描述,运用线性回归方法,按如下步骤对表5 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到因子综合得分。

2010 年因子模型为:

由此可得2010 年因子得分函数为: F =0. 427F1+ 0. 338F2+ 0. 235F3,同理可求出2011 ~2014 年各年的因子得分函数。根据此函数可求出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结果如表6。

2. 2. 3 因子分析法结论

通过表6 所示结果可以看出,我国31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在2010 ~2014 年任何一个年度的综合因子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较大,并且有22 个省份的得分为负值,表明我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性明显,表现为东部发达省份排在前列,而西部经济偏弱地区排名落后。从各金融因子来看,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综合因子得分较低,说明这些地区应当注重发展当地金融从业人员等以促进该地区的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而发达地区的金融中介因子和金融市场发展因子得分较高,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与金融中介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撑。

同时,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31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在2010 ~ 2014 年任何一个年度的金融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都不相同且综合得分排序在样本期间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每年的截面数据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每年的综合因子得分加总进行评价,否则会影响数据的客观性,所以本文基于上文论述的对因子分析的结果采取topsis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解决因子分析在面板数据中不能加总和反映一个区间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缺陷。

2. 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法

通过前文对topsis综合评价法的描述,对因子分析的综合因子得分运用Excel软件处理,可以得出每一个省份2010 ~ 2014 年这一区间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及排名。如表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Ci+( 贴近度) 较高,综合评价结果靠前,中部地区发展程度次之,西部地区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最差。这一结论与上文因子分析法的结果相似,这一结果反映的是整个样本期间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

3 结论

我国自深化改革以来,金融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异,本文使用2010 ~ 2014 年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法,以14 个金融评价指标为基础,得出各省份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问题。通过topsis评价法得出我国各省份金融发展水平在2010 ~ 2014 年之间表现出强烈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 排名1 ~9 名) 与理想解的贴近度较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发展最差且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如下结论: 1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主要与金融中介发展、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发展综合因素相关,三者在2014 年对整体的解释方差分别为39. 96% 、34. 84% 、25. 2% 。各地区银行、保险、证券等中介机构的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在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中起到关键作用,甚至有着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为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综合因子得分较低,发达地区的金融中介因子和金融市场发展因子得分较高; 2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具有明显的发展差异性。北京金融市场因子得分最高,上海金融中介因子得分最高,广东省金融发展综合因子得分最高,表明其他落后省份应该努力提高各项落后因素; 3各地区对金融中介工具和金融市场使用程度的不同表现出各地方的金融发展各具特色。对金融中介工具利用较高的地区对金融市场的依赖较低,而对金融市场依赖较高的地区对金融中介工具的使用效率较低,表明各地方并没有充分利用地域内金融工具以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上一篇:永宁社区下一篇:洁净手术室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