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发展政策

2024-09-22

东部地区发展政策(精选8篇)

东部地区发展政策 篇1

一、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时期, 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已明确了在东部沿海地区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是今后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十二五”期间, 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应率先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东部地区经济强镇的工业化道路是以小城镇发展为主导, “自下而上”进行的。其表现形式为民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非农产业经营性收入, 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和耕地数量迅速减少;同时东部地区经济强镇的城镇化道路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自主推动的, 农村人口在农村或小城镇镇区就地转移, 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镇化过程。与大城市不同, 东部地区经济强镇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均在本乡镇地域内实现, 同时普遍存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

当前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面临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双重用地需求的压力。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在早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造成大量占用土地、土地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 土地资源对其城镇化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解除土地资源对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对东部地区经济强镇的实地考察调研为基础, 对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当前城镇化发展道路中面临的土地利用矛盾进行分析,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

二、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城镇化发展的土地利用矛盾分析

(一) 现行规划体制与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矛盾突出

从行政管理体系角度,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国家、省、市、县、乡 (镇) 5级构成, 乡镇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实施性规划, 其主要功能是执行上级规划指标分解, 并将各类用地规模落实到具体地块, 是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进行实质性对接的规划。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用地指标分解模式, 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整体稀缺的情况下, 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缺乏用地指标自主权, 规划缺乏弹性。

在工业化发展阶段, 土地为东部地区经济强镇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提供了基础和空间, 镇域内经济发展集聚活力, 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并行的时期。东部地区经济强镇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为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同时需要大量的土地进行城镇建设, 为常住人口提供就业和居住空间。因此, 当前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需求迫切, 而由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限, 上级国土部门分解指标时重点考虑本级政府城镇发展和重点工程项目用地, 而忽视了乡镇的用地需求, 指标分解至乡镇所剩无几, 制约了乡镇经济和城镇化发展。

(二) 土地利用方式与用地调整矛盾突出

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在工业化发展阶段, 乡镇企业数量急剧增加, 大量闲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为厂房,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由于工业化时期缺乏规划引导, 随着乡镇城镇化发展, 中心镇区不断扩张, 逐渐出现了工业区与居住区相混杂, 空间布局混乱的局面。城镇化进程中, 东部地区经济强镇积极进行经济转型, 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土地利用方式也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改变, 而镇域范围内剩余可利用土地则受到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不完善, 地块零散分割或会触碰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的红线等因素的制约,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困难。部分乡镇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不明确, 且受到所有权性质变更等土地管理制度的约束, 用地空间调整难度大。

(三) 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不畅通

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在工业化初期就通过建设集体厂房出租, 或者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工业的方式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集体开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增加经济收入, 吸引就业等功能。随着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用地需求激增, 挖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 必然会成为实现经济强镇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城乡流动存在几大阻碍, 一是按照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 必须经过土地征用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 土地产权性质转变过程中会产生高额的成本费用, 抑制了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需求;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肩负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经济和社会保障的作用, 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不愿放弃所有权, 自主开发意愿强烈, 传统的土地征用拆迁方式易激发社会矛盾;三是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农村和村集体经济能力较强, 土地征用拆迁成本很高, 单纯依靠镇政府财力难以满足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要求。

城乡建设用地流转不畅通, 导致了用地布局混乱、用地分散、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 进而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三、政策建议

土地是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强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城镇土地指标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随着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 今后土地指标来源方式必将由目前的新增为主转向内部挖潜为主。为了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强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同时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目标, 有必要给予政策支持, 激励东部地区经济强镇通过内部挖潜解决用地矛盾。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 改革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模式

重视乡镇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布局的基础上, 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融合, 切实从促进乡镇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角度, 合理确定乡镇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综合发挥保障作用打好基础。

改革自上而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模式, 在规划编制基础上, 先由乡镇级上报用地需求和用地潜力, 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乡镇发展用地需求, 赋予经济强镇更多的土地利用发展权。

按照“统一规划、布局集中”的原则, 对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布局, 推进城镇中心塑造、产业向园区集聚, 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规划体系,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 适度放宽乡镇一级政府土地利用管理权限

在对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严格控制的基础上, 适度放宽乡镇一级政府土地利用管理权限, 赋予乡镇一级政府对不符合土地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进行用地空间布局调整的审批权限;允许在本镇范围内, 对空心村、低效用地、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政策的建设用地布局和面积进行调整;允许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范围内, 宅基地、产业用地面积在保持数量不扩张的前提下, 在空间上进行调整和置换;根据用地规划, 允许将土地利用经营方式转变后的土地出让, 收益增值部分返还给原土地使用者, 作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激励手段。

(三)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新模式

尊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实现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产权平等, 让农民以平等的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 使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市场上的交易主体, 符合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土地权利获得收益的要求, 彻底解决因征用和强行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 进而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效益提高。

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规划先行指导的作用下, 发挥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 鼓励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对进入城镇建设规划区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和开发, 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集资的方式自行开发, 或者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企业单位承担拆迁和改造工作, 达到保证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的开发、使用、占有和收益的权利,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促进城镇发展“共赢”的目标。

(四) 政府做好土地改造开发的服务作用

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开发过程中, 政府必须积极引导, 加强服务意识。首先, 在土地改造开发前期, 提供权属确认、土地调查等基础服务, 并通过编制规划, 明确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方向、用途、利用程度等;在改造开发过程中, 搭建土地开发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加强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宣传教育, 指导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在规划许可范围之内, 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理念, 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开发, 避免出现浪费和乱占乱建的现象。

摘要:本文以对东部地区经济强镇的实地考察调研为基础, 对东部地区经济强镇当前城镇化发展道路中面临的土地利用矛盾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改革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放宽乡镇政府土地利用管理权限、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效益提高和加强土地二次开发服务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 2010 (11) :1-6.

[2]韩长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求是, 2004 (22) :6-9.

[3]方必和, 曹丽丽.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10 (8) :68-70.

[4]赵峥.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历程、问题与启示——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调研世界, 2008 (8) :26-28.

[5]丛艳国, 魏立华.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的土地问题——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城市问题, 2007 (11) :35-39.

中东部地区科学发展战略的比较 篇2

摘要:“东部率先发展”和“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阶段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首先分析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自的科学发展战略,然后对两者进行比较和思考。

关键词: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科学发展战略,战略比较

“东部率先发展”和“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阶段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在经济建设中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带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央提出东部地区要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东中两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中部地区是我国的腹心地带和国脉所系。就生产力与资源分布而论,中部地区兼有东西部之长,而且环境、资源、市场、区位和经济技术基础等各方面的条件配合较好。相对西部来说,中部更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东部产业在向西推进的过程中,会有相当部分要经过中部,甚至在西进的过程中扎根于中部。与此同时,两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客观上也需要在我国东、西部之间有一个过渡带和传接带,这就使中部处于“承东启西”、“一肩挑两头”的战略位置。

一、东中部地区科学发展战略重点

1.东部地区科学发展战略重点

(1)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措施中指出:东部地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升级是一个产业序列不断上升的过程,一些地区出自于总量偏好,不断增加新兴产业,却不愿意转移传统产业,造成产业链条过长,地区内部的资源整体效率受到损失。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经面临城市过度膨胀,人口高度密集、土地日趋紧张、城市超负荷承载、环境严重透支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东部城市的科学发展,也引起了劳动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东部地区的上述变化极大地压制了东部地区企业的竞争力,东部地区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获得新的发展机会。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就业岗位十分缺乏。因此,要解决这种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之间的严重失衡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适时凋整国家产业布局战略,着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地区工作岗位与劳动力分布的相互协调和匹配,促进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此,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09年的金融危机对于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加快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如:浙江省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抓住机遇大规模发展新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如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正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该意见对于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措施的出台将使上海经济发展将从投资拉动型转为创新推动硪,将优先选择高新产业,着力建立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国务院还通过了《江苏沿海发展规划》,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定位给了更多明确的引导。在珠三角,广州与佛山还签订了《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广州与佛山之间在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上有了更清晰的合作和分工。这一系列规划,使得在东部地区,城市的定位与城市之间的定位与分工更趋明确合理。可见,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不仅加快了步伐,也加快了区域经济的优化。

(2)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东部地区发挥资本、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优势,不断加大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建设,积极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在后工业文明R十代至关重要。即使在传统产业领域,东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在最著提升。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1.6%和65.4%;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8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东部地区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环境保护、资源损耗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相继被各地纳入考核和竞争体系之中。2008年,东部各地区加强生态保护,制定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和政策,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力度,循环经济试点和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加快。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公报中,2008年分省份单位GDP能耗从低向高排,前3名依次是北京、广东、浙江,其单位GDP能耗分别为0.662吨标准煤/万元,0.715吨标准煤/万元,0.782吨标准煤/万元,东部lO省市单位GDP能耗为0.9255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02吨标准煤/万元)。

创意产业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业,其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资料显示,全球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近年来,创意产业在东部地区发展很快,形成京津创意之都、长三角创意产业群、珠江创意研发都市圈等一批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和增长点,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2.中部地区科学发展战略重点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措施中强调:“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的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中部六省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8.9%,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依托中部的兩湖平原(湖北的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黄淮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之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已经明确指出,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

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变农村面貌。

(2)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中部地区不仅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有科学的策略。①实施城市群发展策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竞争力,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条重要经验。中部地区已建立了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等,并通过极化、辐射、扩散等效应,最终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②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中部地区各省都是我国传统工业大省,要调整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必须对中部地区的传统工业进行新型工业化改造。在现阶段,中部地区不仅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更要注重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诸如冶金、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④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总体上看,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发展较慢,特别是各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彼此之间缺乏合理的产业分工,没有形成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产业分工协作网络和产业集群。因此,中部地区有必要构建有差异化优势的省级技术创新体系,有重点地发展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东、中部地区科学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

1.产业调整和升级是重点

东、中部地区都注重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东部地区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比较优势不断消失,加之节能减排和《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促进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出台,成本倒逼迫使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使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重点在第三产业,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但是,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能走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老路,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在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2.东部地区强调第三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中部地区强调发展现代农业

这是地区差异所决定的。2009年的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东部地区在下一步的发展上认为要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增长潜力。比如,上海要提升上海经济整体的增长速度,弥补第二产业增长的不足,必须依靠第三产业持续大幅度增长。上海要借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调整之势,借世博会之势,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第三产业增长潜力。上海借国际金融危机外需不足而只能刺激内需的机遇,使得消费增长率成为投资之外又一增长点,发挥上海作为著名消费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借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中国内经济调整的机遇,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形成了对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十分有利之势,上海抓住机会提高金融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的水平。而中部地区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8.9%,中部六省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具备发展农业的条件。

3.东部和中部地区都强调自主创新能力

东部地区发展政策 篇3

一、城镇边缘农村地区40-50岁“三无农民”阶层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从收入水平来说, 发达地区40-50岁“三无农民”在失去土地和固定工作后, 收入成为一个极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 “三无农民”主要从周期性地做小商小贩和做短工 (如农村建筑工) 获取收入。在有些年份, 农产品歉收、价格高涨, “三无农民”从农产品买卖中赚取客观的收益。相反, 在农产品丰收价格稳定的年份里, 这种投机性收益会完全消失。收入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农产品价格稳定制度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这部分投机性收益。从整体上看, 目前城镇边缘农村地区“三无农民”虽然在整个农村团体中暂时处于中产阶层, 但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 40-50岁“三无农民”的收入水平不及“打工仔”, 增速不及“啃地族” (单靠种地为生的农民) 。

从图1可以看到, 城镇边缘农村地区有固定工作的农民阶层收入最高;“啃地族”尽管目前其收入水平在整个农村社会中最低, 但其增速最快, 而且2006年末将要超过“三无农民”收入水平;相反40-50岁的“三无农民”尽管其收入暂时高于“啃地族”, 但增速缓慢, 并呈不断下降趋势。

再从家庭支出来看, 40-50岁的“三无农民”家庭由于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及家庭关系的变更、业已形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示范作用等的影响, 处于生命周期的高消费阶段, 低收入水平下的高支出进一步加剧了此类阶层农民的困境。

40-50岁的“三无农民”大都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 特殊的历史背景使这部分人群文化水平普遍很低, 自主创业意识淡薄, 再就业培训困难, 加之企业对大龄劳动力的排斥, 使此类阶层农民的再就业工作相当困难。

40-50岁的“三无农民”在低收入高支出下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由此带来的间接影响, 如家庭关系的损害、自尊自信的丧失更是无法估计。

二、40-50岁“三无农民”困境形成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向农村的转移, 多项惠农措施相继出台。从前几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到近年来的逐步推广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至农业税的全面废除, 中国农民似乎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大翻身”。但是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这些口碑甚好的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 这是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不相符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引起的。

乡村城市化必然伴随着耕地规模的减少。地方政府部门 (主要是乡镇两级) 和基层民主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 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租给投资商。应当承认, 在工业化初期, 当地农民确实从中收益很多, 日益膨胀的工业企业部门每年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与以前务农相比, 无论收入还是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并最终使他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档次。

但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得劳动力要素可以自由流通。同时各区交通和信息状况的改善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务要素的流动性。本地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使得厂商把目光投向了廉价且丰富的中西部劳动力市场。大量廉价的中西部劳动力 (尤以河南、四川两省最多) 拥入东部地区。在何家村周围地区的企业中, 外地农民工已占到当地3/5的劳务市场份额, 使得东部低端劳务市场接近完全竞争状态。在竞争中, 劳动力再生成本相对较高的本地农民工自然败下阵来。根据经济学常识, 人的消费水平一旦提高, 因收入下降想使它回到原来的水平是很难的。在本地农民工觉得厂商支付的工资不足以弥补劳动力再生成本时, 他们宁肯不工作而加入自愿失业群体。而此时城镇化的发展早已从实际上剥夺了他们种地的权利。没有固定收入, 只有可能靠储蓄来维持生计。入不敷出的生活使他们缺乏消费信心、生活信心。

近几年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 农民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与日俱增。城镇边缘农村地区40-50岁“三无农民”的子女因此也大多处于学习阶段 (即使已退学, 也面临着成婚) , 而且是处于相对于家庭收入来说学费昂贵的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支出占据了这部分家庭的大半收入, 成为40-50岁“三无农民”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40-50岁的“三无农民”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在子女开支庞大大同时, 其父母也因高龄 (多数介于70-80岁之间) 而处于疾病高发期, 偶发性的小病和长期性的顽疾需要以巨大的家庭开支作为代价。某些情况下, 这部分开支甚至会耗尽一个家庭的大部甚至是全部的积蓄。而且老人的护理和保健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40-50岁的“三无农民”本身也因“更年”等原因处于疾病多发期, 这进一步增加了家庭的医疗开支, 加剧了农民自身的困境。

上述原因加上滞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共同成为40-50岁“三无农民”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 由于国家对乡镇企业和“啃地族”的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 (如对于乡镇企业的税收优惠、减免农业税等) , 农村中的“打工仔”“个体户”和“啃地族”的收入无论规模还是增速都近乎飙升, 对于他们的帮助已在新农村建设中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只有40-50岁的“三无农民”其处境并未同农村现状的改善而同步改善。因此尽管这部分阶层的农民在整个农村社会中所占比重并不大 (大约10%) , 但从农村的人口结构和收入结构来看, 其状况的改善直接关系着东部发达省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三、40-50岁“三无农民”走出困境的建设性措施

(一) 引入市场机制, 推行基层政府机构和民主自治组织 (村委会) 体制创新

东部城镇边缘农村地区由于集体土地已大部分租给厂商, 基层政权机构和村民委员会原由的组织农业生产的经济职能已基本消失。土地———这一联系村民与“父母官”的纽带已被斩断, 尤其在农村, 村民与村委整年不见面已是常事。因此必须首先改变这一与现行经济运营方式不相符的基层民主组织体制。在经济、社会互补性很大的紧邻村庄实行村村合并, 精简机构和干部队伍, 实行“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这样可大大节省分别由财政和农民的钱支撑的基层政府官员和乡村“父母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 而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在改善农民状况中大有作为。其次必须改变村委选举制度, 将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干部的选拔中。通过类似于公务员考试形式的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来实现村委的组建。严格禁止成员从事第二职业以促进其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防止村委以集体利益换取私利。再次必须推广“电子村务”来提高精简后的村委工作效率, 通过联机协作与电子数据处理, 及时准确地了解村民职业、收入、子女学习等变动境况, 以做到对症下药, 对口帮援。

(二) 建立完善的农村个税征收与监督机制

城镇化发展当中的乡村地区人与人、户与户之间收入差距已相当大了, 并且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农村中的收入两极分化现象已相当严重, 高收入阶层已经占相当比重。但这部分人群却在“农民”二字的庇护下享受者本不应享有的众多国家优惠措施, 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名副其实的“偷渡者”。由于税务机关很难对这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做出明确界定, 对其个税征收工作很难。这既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收入差距。

因此, 建立完备的农村个税征管体系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这就需要银行部门与税务机关的通力协作, 打破农民个人收入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不损害这部分群体的劳动积极性的前提下适当征收一定金额的税金用以补助40-50岁之间的“三无农民”, 尽量实现社会公平。

(三) 设立“三无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再就业引导专项基金

首先指出该项基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集体土地地租所得和农村个税税金构成在专门人员的筹资和分配过程中, 必须将其主要用于如下方面:农村养老保险 (重中之重) 、提高无地农民失地补偿 (何家村目前无地农民失地补偿仅为600元/人*年)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40-50岁之间的“三无农民”许多靠为数不多的积蓄来应付失业失地后的巨大日常开支, 因此几年下来, 在不多的积蓄减少或耗尽的情况下, 其子女又因刚刚就业而收入较低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 这就导致其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起来。因此, 想增加这部分人群目前的生活信心, 就必须解决其后顾之忧———养老问题。该项保险金可由村民承担小部分 (应从失地补偿金中扣除, 尽量避免直接向农民收取) , 同时必须指出该项保险金必须交由商业金融机构而非政府部门, 以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实现保值增值。

在直接“输血”的同时, 为克服“三无农民”的惰性心理和坐吃补偿金现象, 有必要提高他们的“造血”能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因此政府部门和村委会应拨专款用于开发当地第三产业以增加本地人口就业率。如在距工厂和外地农民工近的地区开设地方小吃、特色餐馆、小商品、廉价商品店等, 距市中心近的便利条件又可以开发家政服务和送水、送奶等小服务。这些行业成本低, 资金周转快, 在吸收就业方面有很大优势。

(四) 建立无地农民子女上学专项补助基金

尽管中国对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但40-50岁之间“三无农民”的子女大多处于相对于家庭收入来说学费昂贵 (这在上述的调查表中可直观的看到) 的高中和大学非义务教育阶段, 所以这部分阶层的农民并不能从国家的教育优惠政策中真正得到实惠。这就使得基层政府和当地村委有必要进行财力支援。当地村委可通过电子村务系统了解该村“三无农民”子女所处的学习阶段, 并根据这部分学生子女的学习成绩给予不定额援助。这样既可以缓解农民负担又可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将不可小觑。

(五) 上级政府在银行开设专门账户用于存取农村集体土地地租所得

该项措施主要用于防止村委会随意截留、侵占、挪用农村集体土地地租所得来谋取私利, 打破被租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在管理和使用上的不透明、不公开和缺乏监督现象, 从根源上杜绝干部的腐化与堕落。同时也有利于上级政府对基层组织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更有利于实现地租的保值增值。

东部地区发展政策 篇4

一、东部沿海地区餐饮业发展格局与态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东部沿海地区异军突起, 利用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发展速度迅速, 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形成了经济实力雄厚, 基础设施完善, 科技教育发达, 人才资源丰富的良好格局。2009年全国GDP总额335353亿元,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九省两市就高达209700多亿元, 约占全国GDP总额的63%。

区域经济的腾飞, 催生了高度发达的餐饮经济。东部沿海地区餐饮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竞争态势十分激烈。目前已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竞争, 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 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规模化竞争;竞争地域也从一、二线城市延伸到三线、四线城市。从总的趋势来看, 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 消费主体大众化, 经营业态多样化, 消费行为理性化的明显特征, 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都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增长。

另外, 从全国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出, 2005-2009年东部沿海地区餐饮业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增长。根据产业寿命周期定量分析理论, △Y (销售量增量) /△X (时间增量) 属于产业成长期。在这一时期, 餐饮市场发展迅速, 产业规模会继续扩大, 投资餐饮的企业会越来越多。东部沿海地区餐饮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川菜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因素

1、产业环境优势。

东部沿海地区餐饮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 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餐饮产业的发展,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投资政策。外来的投资项目还会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允许外来企业享有与当地企业完全相同的待遇。同时还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 保证投资者能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据估计, 在东部沿海各省市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 餐饮业仍将被列为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2、人才资源优势。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决定性的因素, 并不取决于实物资本, 而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和市场化。随着川菜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依赖专业人员的参与。川菜的发展既需要一大批管理人才、创新设计人才, 也需要大量的一线熟练劳动者,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川菜企业在扩张过程中急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在东部沿海地区都很容易找到, 可以有效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3、特色技术优势。

众所周知, 四川本土虽然自然资源禀赋较好, 但管理制度、信息资源等知识性要素比较差, 可是这并不表明川菜企业不具备竞争性。川菜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工艺, 这些传统工艺现代科技难以代替, 即使在信息、经济时代也有独立存在的空间, 具有不可替代性。川菜企业只要将其很好的发挥利用, 就会变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4、消费者偏好优势。

近年来, 由于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地求学、经商、旅游的东部人口日益增多, 这部分人在感受了川菜的魅力之后, 对川菜的喜爱已经大大超越了其他菜系。在回归东部沿海地区之后, 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的超级忠诚客户。此外,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透露, 2009年中国总的流动人口规模1.8亿人左右, 其中外出农民工是主体, 去年末达1.49亿人。还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9年仅四川、重庆两地农民工的净流出量就达600多万。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产业带, 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 西部地区农民工主要聚集在这一带。这部分外来人口构成了庞大的消费大军, 对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的贡献不容低估。

(二) 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跨区域经营本土化程度较低。

川菜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经营与在四川本土有很大的不同, 地域空间、经济空间、人文空间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利弊兼备, 但无疑会增大跨区域川菜企业的经营成本。地域空间的变化也会加大四川本土员工的地理、交通、气候、环境的成本。对川菜跨区域经营影响最大的是文化适应问题,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文传统、文化习俗、饮食习惯、个性心理等都与四川存在较大差异, 无疑会对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态度等产生强烈冲击。另外, 跨区域经营在为东部沿海地区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对当地产业的冲击。因此, 对川菜企业来说, 实行经营区域本土化战略, 有利于缓解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抵触心里, 降低进入东部沿海地区的壁垒, 缓解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人才匮乏局面。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川菜企业做的并不是很好。

2、企业扩张与自身资源的不匹配。

企业拥有的组织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直接影响企业扩张战略能否有效地付诸实施, 这些资源包括与其扩张规模和速度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 完善高效的管理组织, 足够的资金、设备、合格的员工、技术能力和无形资产等。如果企业的扩张与自身资源不协调, 必然导致企业的畸形发展。许多川菜企业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 不考虑自身综合资源配置情况, 就盲目开始快速扩张, 希望通过扩张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其结果是, 由于战略选择与资源的不匹配, 造成经营上的严重受挫。这种例子在东部沿海地区比比皆是。

3、面临本土企业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餐饮业最密集、最发达的地区, 经过多年的持续竞合互动, 业务的演化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当地许多餐饮企业开始形成规模经济。由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评选出的“2008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 东部沿海省份上榜60余家, 占上榜总数的60%。这些东部沿海地区土生土长的“巨无霸”, 营业额动辄上亿, 甚至十几亿、几十个亿, 在当地市场处于比较优势地位, 严重打压了川菜企业的生存空间, 对川菜在当地的渗透扩张形成了严重阻碍。

三、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发展战略的对策性建议

(一)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创造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是组织为了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的分析、决策和行动。也就是说, 企业战略管理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自身的有效的资源资产, 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去满足顾客的需求, 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

实证研究证明, 企业竞争力是由众多的、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别的竞争优势共同支撑形成的, 各种竞争优势之间相互依存, 互为因果。在同其他企业竞争时, 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多点攻击或多点防守, 比竞争对手创造出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 且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创造超额利润或高于所在产业平均水平的盈利率。但是, 企业竞争优势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不会自然发生, 需要企业高级管理者审时度势, 不断进行战略变革, 才能完成。

(二) 实施品牌战略, 以品牌竞争代替价格竞争

东部沿海地区多数川菜企业品牌相对比较薄弱, 在产品和服务价格上只能走低端路线。2010年1月,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 我们曾经对上海市74家、济南市54家川菜企业的人均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人均消费在30元-80元的占到70%以上, 低于两个城市的平均人均消费水平。客源的低端性, 使川菜企业的利润水平较低。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 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 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必须以品牌培育为突破口, 有效整合各种资源, 积极开展餐饮市场和行业发展研究, 踊跃参加政府权威部门开展的评审认定活动, 提高企业 (或产品)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立企业 (或产品) 品牌。当然, 品牌应当是企业经过长期努力形成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概念和评价, 并由这种评价产生普遍的认同感和品牌忠诚度, 最终导致其重复购买。创品牌不能急于求成, 而要踏踏实实稳步推进, 这是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必须经过的长期过程, 而餐饮名牌只能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必然结果。

(三) 企业经营要引入风险防范战略

现代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使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经营风险。川菜企业进入东部市场以后, 面临着与西部市场完全不同的经营环境, 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 其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因此, 引入对不确定风险的防范战略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说, 就是要建立完备的风险预防机制, 对跨区域经营项目进行严格的考察论证, 包括市场需求、生产条件、政府态度、税费政策、盈利水平等。要遵循行业经营规则, 虚心学习东部沿海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营策略;要不断提高协调、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不要盲目轻信口头承诺, 切忌感情用事;要依法行事, 按市场运行规则和经济运行规律经营。

(四) 积极鼓励员工参与战略管理

按照人们惯有的观点, 战略的选择、制定和实施, 是高级管理者的责任, 与普通员工关系不大。但经过实践证明, 没有员工参与的战略实施过程是十分低效的。这是因为对竞争环境的动态和不可预测的变化做出预测和反应, 是组织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里, 人力资本 (与金融和实物资产相对) 成为确保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不随时间流失而消失的关键。因此, 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各个阶层出现领导者文化的过程, 是高绩效团队的典型特点。川菜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 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同时通过大量的沟通、培训和提高, 将企业的战略观点根植于各级员工头脑中, 保证企业战略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指南。

摘要:四川省政府提出川菜实行“走出去”的战略之后, 大批川菜企业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扩张。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川菜企业取得了骄人的经营业绩, 已经占据了东部沿海地区较大的市场份额。文章对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 指出了川菜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川菜,企业,消费者偏好,竞争优势,品牌策略,风险防范战略

参考文献

[1]、韩伯棠, 张平淡.战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东部地区发展政策 篇5

东部地区要突破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是必经之路。在实践的过程中, 要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自身实际, 立足地区长远利益, 兼顾国家全局发展战略, 有步骤、有重点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商投资, 严格筛选引资项目, 避免不顾社会效益引入“三高一少”项目, 将重点集中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来, 引导跨国公司研发设计等高增加值产业链环节进入, 带动东部地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东部地区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 积极促成与临近区域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借助区域经济的力量提升竞争力, 加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此外, 在现有的城市经济发展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 建设新型的现代化城市群落, 是东部地区经济获得提升的必由之路。而东部地区靠近海洋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为该地区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海洋经济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模式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突破口。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将为东部地区迎来一个新的腾飞时代。

1.国内产业转移

东部地区进行国内产业转移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 土地、能源等资源后备不足, 难以支撑该地区传统制造业的继续扩大;其次,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出了新的考验;第三, 人才资源、技术要素以及资本的充裕为东部地区开拓新型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另外, 中西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储备、较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市场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 投资环境也在日益完善, 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200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贸易增加值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均高于东部地区。这反映出东部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经济转型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必然结果。目前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中西部地区直接投资, 设厂生产;二是以东部为中介负责接单, 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 实行联合加工贸易;三是将中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纳入跨国公司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营销网络;四是东部和中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不仅为东部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使其能够集中更多力量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为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助动剂。但是, 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应合理布局、统筹规划, 避免盲目造成资源的浪费。首先, 要为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就东部地区而言, 应当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进行转移, 综合考虑承接地区的环境和能力以及与被转移产业的契合度, 合理选择转移地区;对于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但具备发展潜力的承接地区在转移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辅助其逐步提升承接能力。

2.国际产业承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受到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资本基于长远发展而制定的战略性行为, 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全球战略目标。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 使得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立足我国当前的经济实际, 东部地区应承担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头戏, 在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国内产业转移的同时兼顾国际产业承接, 处理好新旧交替的问题, 对东部地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20世纪50至80年代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为主的国际产业转移, 近年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第一,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单向转移有所改变。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不仅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 也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转移, 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 跨国公司趋向于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以其遍布世界各地的生产、营销网络控制着世界40%的生产、90%的国际投资、60%的国际技术贸易以及80%的国际技术转让, 全球科研开发的近九成也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这意味着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第三, 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趋向多元化, 由原材料加工、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新兴工业转变, 由单一的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 特别是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更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第四, 转移形式突出项目外包, 跨国公司带动产业链整体迁移。为降低成本, 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跨国公司在整个产品价值链中日趋将除核心业务以外的辅助业务外包给具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控制价值链核心环节的同时将增值低的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通常会达到牵一发动全局的效果, 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外围行业和企业会联动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进行直接投资, 从而形成网络型的产业转移架构。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的新趋势, 我国东部地区应以积极的态度, 务实的作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东部自身发展阶段, 制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一, 选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 要本着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在过去的引资过程中为追求眼前利益, 快速解决就业, 提高经济增长, 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引入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 对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东部地区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土地资源紧张, 能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所以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能源战略的要求, 东部地区不宜再大规模承接高耗能、高耗材、高排放、占地广的重化工业项目, 应将视角转向那些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且产品附加值高的国际产业转移, 使东部地区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 东部地区要坚持走结构优化、结构多元、保障供应、环境友好、人力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 引导外资投向高附加值、高效率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首先, 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 应逐步走出处于产业价值链低增值环节的困境, 通过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手段, 引导跨国公司将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分销及增值服务等环节向东部转移, 以提高东部地区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且在引进吸收的过程中, 进行自主创新和研发, 从核心环节上提高整体竞争力。其次, 进一步将承接国际转移的重点放到现代服务业上来。东部地区的政府应当努力创造出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 鼓励外商投资者进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贸易、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审计、后勤保障、客户服务等领域;引导跨国公司在东部设立研发中心、后台服务中心和地区管理中心, 实现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与高效流动。

第三, 政府政策以及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在长期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给予了外资企业一定政策上的倾向, 以此达到吸引国外投资的目的。但是在国际产业转移达到一定规模和产业成熟度达到一定水平后, 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就会逐渐减弱, 再继续执行倾斜性优惠政策可能会对东部内资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东部地区规范外资优惠政策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外资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适时取消, 但应给予一定的过渡期, 以便外资企业进行调整。此外, 建立和完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应当防范外资对我国战略性骨干企业的并购重组, 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立法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为国际产业转移在东部地区良好进行并长期发挥作用提供健康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确保国际产业转移有序有效进行, 使东部经济受益。

3.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中国带入了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新环境中。在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的大背景下, 东部地区可借助自身地理优势, 寻求与周边临近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首先, 环渤海地区地处我国北部黄金海岸, 是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竞争的主要基地, 它和俄罗斯、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经济关系密切。环渤海地区的几大枢纽港是“欧亚大陆桥”的东端起点, 在连接太平洋与中亚、中东、西欧的经济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联系有助于该地区对能源进行合作开发, 扩大海外市场。

其次, 山东半岛与日韩的经济贸易合作前景看好。山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大陆, 最为接近日本和韩国两国, 而日韩两国发达的经济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对东部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山东半岛具有与日韩实现产业对接及区域分工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山东对外开放的主体, 其综合实力的提升, 是山东省经济竞争力提升并带动周边省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山东半岛要加快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构建及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 应进一步加强与日韩的经贸合作。

第三, 长江三角洲与亚太经合组织的交流互动。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已建立了非常活跃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关系, 初步形成了市场双向开放、投资实现双赢、服务贸易互动的格局。上海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进出口贸易额中, 70%以上来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 并呈快速增长态势。进一步的融合与交流将使该地区在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进一步带动环保、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为东部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 促进珠江三角洲与南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往来。近年来亚太地区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增强, 对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珠江三角洲来说, 集团化的竞争组织使得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规模引资、出口创汇的模式不再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因此, 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时应当将加强与世界性区域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列入其中。具体实施中, 应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开放国内市场。调整与泰国、马来西亚趋同的出口商品结构, 转移竞争压力, 促成香港、新加坡的产业转移和承接, 开拓国际市场, 进一步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4.促进城镇化建设, 以城市群带动经济发展

以城市圈经济理论为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以打造城市群落为中心、向周边地带辐射的新层次。东部地区推动地区繁荣必须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为己任, 大力推进城乡共荣, 提高城市化水平, 让城市经济为地区经济增活力。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该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 南京、杭州为副中心, 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 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 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 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发达的科技教育为人才的培养以及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落的快速发展触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追赶势头。在业已形成的覆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上, 2007年山东省提出“一体两翼”新的布局观念, 在今后的发展中以沿海城市群向山东省纵横辐射和延伸, 全面振兴半岛经济。

东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 在突出城市群中心城市主体功能的同时, 加强其在区域范围内整体协调、集中调配要素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其次, 完善核心城市兼顾次中心城市的培养, 提高次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 使其更好地为核心城市分担压力, 并且提高向区域内辐射的能力。第三, 对城市群中的中小城市和新兴城市给予高度重视和扶持, 特别是中心城市郊区城镇的城市化的建设。通过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等途径, 合理扩大城市规模, 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规模效应, 推进核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城市化水平。第四, 克服地区间的相互封闭和保护, 避免阻碍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针对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城市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各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最大程度地发挥要素的集聚效应。避免投资和生产的分散性, 以及由于重复建设导致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要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提高东部地区的整体经济效益;明确城市分工, 以资源配置中心、综合服务城市、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化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等明确各城市在整个城市群中的专属职能, 形成全面、细化的城市系统和城市群经济网络。另外, 要特别注意在发展城市群经济中切不可急功近利, 牺牲生态环境、降低社会效益, 要遵循新的城市发展观, 实现城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5.利用海洋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

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消耗不断上涨, 致使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不断下降, 面临枯竭的危险。进入21世纪后,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迫使许多国家突破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掘海洋资源、发挥海洋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 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 居世界第四。丰富的海洋资源, 使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巨大。我国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 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 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 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我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 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 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 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 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大, 产业自身增加值高, 对相关产业带动力强, 对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东部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 可以便利地开发和利用。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据初步核算, 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 比上年增长11.0%,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其中, 海洋产业增加值17351亿元, 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2311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 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4026亿元, 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40282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2008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18万人, 比上年增加67万个就业岗位。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10706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9584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5825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6%。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渔业。

但是, 我国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目前还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 由于缺乏统一有力的管理, “公地的悲剧”在海洋领域反复上演,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无节制排放, 以及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的自源污染, 使海洋生态遭受破坏, 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形成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其次, 与海洋污染同样严重的还有海洋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问题。围海造田、港口建设、海岸防护、水产养殖、海上石油的勘查与生产等处置不当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湿地、海岸严重侵蚀、岸线后退、海岸工程建筑物破坏、滩涂荒废、港口淤积等威胁海洋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第三, 大规模、无节制的海洋捕捞作业使得海洋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不合理的开发和用度造成海洋非可再生资源面临困境。最后, 由于产权不明确, 在海洋资源利用过程中难免出现高占有、低效率的问题, 致使海洋资产流失。

一面是海洋资源带给地区发展的巨大经济利益, 另一面是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中产生的严重矛盾和问题, 如何妥善解决这种矛盾和问题, 将海洋资源对东部经济带动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 是东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针对东部地区土地、能源不足的现实, 大力开发海洋农业, 突出发展海洋渔业, 对传统农业进行分流和压力分担。将天然捕捞与人工养殖相结合, 逐渐以后者为主, 通过限制捕捞、规定休渔期等手段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杜绝滥捕行为;集中科考、勘探力量发展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 进一步寻找海洋矿产能源, 加强对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 扩大能源储备。同时着重开发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 发展海洋电力工业, 在改善能源紧张状况的同时改善东部地区环境, 为创建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第二, 依托港口优势, 进一步发展海洋船舶工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程度和竞争力增强, 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东部地区沟通我国与世界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强, 联通世界市场与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也在凸显, 要求东部地区大力发展海洋交通、港口物流, 提高货物吞吐能力, 形成四通八达的海上运输网。第三, 在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产业及海洋化工产业时, 要特别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引入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绿色评价机制, 严格筛选临海工程项目, 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决不以牺牲海洋环境为代价追逐短期利益。第四,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引入高新科技, 开发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等, 提高海洋产业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最后, 东部地区海岸、海滩、海岛分布广泛, 是发展滨海旅游的先决条件。东部地区需要将滨海旅游进一步规模化、系统化、有序化、特色化, 形成海洋自然风光与滨海城市商圈的有机融合, 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以此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地区长期积聚起来的要素禀赋所发挥出的集聚效应为东部经济的领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也形成了该地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地位。而当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到新阶段时, 要素集聚效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对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考验。立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承接实际, 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完成经济转型, 实现高速、稳定的持久性发展就要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城镇化建设,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关键词:要素集聚,产业转移与承接,城市群,海洋经济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http://www.soa.gov.cn.

[2]积极承接和有效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与政策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

[3]张为民.挑战四小龙[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7.

东部地区发展政策 篇6

1.1 青海东部干旱山区自然条件的需要

青海东部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 冬春多风, 气候变化较大, 年均气温2.7~7.9℃, 无霜期65~208d, 除局部山区年降水量大于600mm外, 大部分地区为300~500mm, 区内降水量在时空上分配很不均匀, 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春旱经常发生。青海东部地区7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浅山地区。区内自然条件恶劣, 山大沟深、水资源缺乏、生态系统脆弱。干旱山区进行年内降雨量的合理分配, 发展节水灌溉已迫在眉睫。

1.2 集雨节灌工程适应于干旱山区

东部干旱山区耕作区地势陡、地形复杂, 70%以上耕地属于黄土。其土壤属性和农田地势地貌限制了渠系工程的推广, 在干旱山区漫灌造成了灌水量大于土壤入渗量、田间高处灌不到水、低处水流汇聚的现象, 漫灌冲刷地表, 冲毁田埂, 冲走有机肥和种子, 且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即使进行坡改梯, 也会因黄土遇水湿陷和灌区山高沟深等原因, 使得田间跑水相当严重, 田里常形成窟窿。因此, 漫灌在青海干旱山区无法推广, 而只能用节灌技术。

2 干旱山区发展集雨节灌的可能性

在东部干旱山区采用《灌溉试验规范》 (SL13-90) 和《灌溉试验方法》开展大田灌溉试验, 按水利部颁布发的《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103-95) 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 进行了庭院蔬菜微灌、小麦玉米带状田滴灌和春小麦渗灌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1) 在32m2的塑料温棚中, 从3月12日种油白菜到9月26日挖萝卜, 浇水20次, 共浇水12m3, 累积收获蔬菜856kg。小麦玉米带状田滴灌中, 玉米产量6 667.5kg/hm2、小麦产量2 520.0kg/hm2, 合计产量为9 187.5t/hm2, 带状田旁边的小麦对照田产量为3 045.0kg/hm2, 小麦玉米带状田的总产量比对照田增产201.7%。春小麦渗灌试验地生育期共浇水3次, 折合271.5m3/hm2, 经过对春小麦单打单收, 渗灌地小麦穗数为429万穗/hm2、千粒重38.7g、产量为4 477.5 kg/hm2, 而与渗灌地相邻的对照地, 小麦穗数为358.5万穗/hm2、千粒重35.8g、产量为3 045.0kg/hm2, 渗灌地比对照地增产47%。春小麦玉米生育动态调查及考种见表1、表2, 田间耗水量与耗水强度见表3。可见只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科学的灌溉制度, 粮食增产显著。

注:玉米产量指小麦玉米带状田的产量。

注:滴灌试验中的小麦产量指小麦玉米带状田的产量。

注:试验年份为1998年, 春小麦产量4 477.5kg/hm2。

(2) 投资回收期Tp=2.4年, 远远小于国内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标准投资回收期 (4~5年) 。另外, 效益费用比R=2.0>1.2, 满足《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的要求。

(3) 由于采用了微喷、滴灌、渗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灌溉用水量减少, 在青海东部干旱山区, 一般年份仅需滴灌或渗灌1次播种水, 仅需9.0~12m3/hm2即可达到95%以上的出苗率。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 利用水窑的蓄水补灌1~2次, 即可获得较好的收成, 1眼30m3的蓄水窖可满足1 000m2春小麦大田补灌。

只要采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科学的灌溉制度,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粮食生产效果是显著的, 这将为干旱山区的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带来新的希望。

3 干旱山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充分条件

青海东部干旱山区已建有30m3雨水集流窑近20万眼, 这些集雨窑分布在田间地头、庭院、巷道中, 为发展大田节水补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干旱山区已建有渠系工程20多个, 为低于渠道的农田发展自压式节灌工程创造了条件。这既克服了漫灌技术对山区黄土地灌溉的诸多不足, 又节约了水及其他能源。如青海互助西山粮食自给节水示范工程充分利用了20世纪80年代建的二七○八工程, 利用渠道水建成了西山东山村和西山雷小庄村节灌工程, 示范区小麦产量提高1 020kg/hm2, 比漫灌节水56%, 劳工节省70%。

近15年来, 青海东部干旱山区“坡改梯”改造田累积3.33多万公顷, 平整的改造田为发展节灌创造了条件。

4 干旱山区发展集雨节灌存在的问题

(1) 对雨水集流窑实行“谁修建、谁管理”的办法, 导致每户都得配置节灌所需的器件材料, 造成材料浪费。另外, 每户农民耕种的农田面积有限, 专人经营, 个人产出的效益有限, 影响了农民群众用集雨节灌的积极性。

(2) 已建的渠系工程存在诸多问题, 加之在山区漫灌费工费力又费水、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使得农民群众灌溉积极性不高, 影响着渠系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

5 干旱山区发展集雨节灌的对策

(1) 必须加强水利设施的优化配置,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好眼下闲置或效益发挥不充分的山区水利工程。

(2) 改变以往对集雨工程采用一户一窑制的管理模式。对雨水集流工程中的“集雨窑”采取集零为整的措施, 在政府引导下发展“整体化管理, 规模化经营”的操作模式。

(3) 把山区渠系工程的田间配套工程改造为节水工程。

(4) 把山区田间的大水漫灌方式改变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灌溉制度, 由过去的粗放耕作方式向精种高产发展。

(5) 合理地把集雨工程、渠系工程、节灌技术结合起来, 确保大旱无大灾, 造福农民群众。

6 集雨节灌工程的效益

通过试验、示范发现, 在干旱山区农业建设中, 将渠系工程、节水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坡改梯、水土保持、田间林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 由于集蓄了大量的降水, 可发展大田补灌, 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的需水问题,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证。通过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由过去的粗放耕作方式向精种高产发展, 提高了农业产量, 增加了农业产值。在经济效益方面, 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 但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集雨节灌工程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发展了大田补灌, 提高了已建渠系工程、雨水集蓄工程的有效利用, 增加了农民收入。在生态效益方面, 雨水集蓄利用节水工程也是小流域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 可有效的遏止水土流失, 促进坡改梯的发展速度。

摘要: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田间试验, 分析了青海东部干旱山区推广集雨节灌的必要性, 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法, 以期指导干旱山区集雨节灌工程建设。

关键词:干旱山区,节灌技术,集蓄雨水,青海东部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农村水利司.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2]施钧亮.喷灌设备与喷灌系统规划设计[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79.

东部地区发展政策 篇7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建立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将会改变经济发展的结构与模式, 推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意味着在未来社会发展中, 经济增长将摆脱以往以破坏环境、资源浪费的老路,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达到同步发展。2015年, 山东省临沂市工厂关停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给临沂挥向污染的大刀开了刃。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责任追究…被卷进环保风暴的, 不仅是污染企业, 还有履职不严的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相关责任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临沂市环保局局长赵志德说。10天内57家工厂停产整治, 412家工厂限期治理, 大量工人下岗待业。一时间, 关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争论层出不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1995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认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环境污染物质的变动趋势呈倒“U”型关系, 即污染程度随国民人均收入先上升, 后下降。

国内的学者针对自己的研究关于EKC曲线是否成立分为两派。杜婷婷等 (2007) 在《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演化探析》中, 通过研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用三次方程衡量二者的关系曲线比用库兹涅茨曲线更有效。李国章等 (2008)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中通过研究1985~2006年全国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CO2排放量、SO2排放量与人均收入的数据, 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CO2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呈现出“N”型变化, ln SO2排放量对ln GDP的冲击反应轨迹大致是一条倒“U”型曲线。刘玉春 (2014) 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及其政策意义》一文中指出,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并非以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环境莱布尼茨曲线 (表现为倒U型) , 而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强调的J曲线。同时, 刘玉春提出, 要从过去那种满足供给的政策转向管理需求的政策, 采用资源环境总量控制的方式控制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 倒逼经济转型。包群等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1996年到2000年的环境指标面板数据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许士春 (2007) 在《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得出:工业废水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关系为“N”型曲线。

英国经济学家的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的基本观点是经济演化是逐渐进步的, 人口、技术和资源的变化都是逐渐进行的, 技术的进步会增加劳动需求, 价格机制会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熊彼特 (J.A.Schumpeter) 认为,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技术创新不但增加了利润, 而且迅速提高了资本积累的速度, 并认为当创新工作成为大公司经理阶段的常规工作时, 企业的制度形态也会随之改变, 进而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形态发生质的改变。因此, 技术创新是从生产领域和制度领域两个层面来促进经济增长的。Ahmet Atil Atici (2013) 首先探讨了经济增长与从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自然的压力的关系。自然的压力用由世界银行的调整的净储蓄数据来计算, 这是对用美元计算的能源、矿产、森林的净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损害的总和。然后利用213个国家1970年一2008年的面板数据, 采用面板固定效应的工具变量 (IV) 方法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在收入和自然压力之间有正向关系, 中等收入国家的影响强于低收入或高收入国家, 各子项也有所不同。虽然收入增加, 会减少对森林、二氧化碳损害和增加矿产开?的压力, 但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 贸易的增加会加大对自然的压力。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分析

生产函数反映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技术条件改变, 必然会产生新的生产函数。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ALαkβ, 其中0<α、β<1 (1)

L、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 A、α、β为参数,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所占的相对重要性。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本文选取1997年到2013年我国东部十个省市相关数据构成方程相关指标, 选取国民生产总值 (GDP) 用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废水排放量 (Water) 、工业废气排放量 (Gas) 、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Solid) 三个指标用来衡量环境污染状况。根据方程 (2) , 本文设定环境污染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生产模型为:

其中, i, t分别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的情况。

用Eviews6.0软件可得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方程各系数p值均小于0.05, 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得到回归方程:

Ln GDPit=5.6318-0.7099*Ln Waterit+0.9558*Ln Gasit+0.3367*Ln Solidit

回归方程R2=0.9347, F=187.1738, p (F统计量) =0.0000, 说明方程整体拟合优度比较高, 模型比较显著。由方程系数可知, 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呈负相关, Ln Water每增加1个单位, Ln GDP会减少0.7099个单位;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呈正相关, Ln Gas每增加1个单位, Ln GDP会增加0.9558个单位;经济增长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正相关, Ln Solid每增加1个单位, Ln GDP会增加0.3367个单位。

同样,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之间的回归方程:

Ln GDPit=4.0137-0.4823*Ln Coalit-0.2087*Ln W-Cit+1.5425*Ln Powerit

回归方程R2=0.9457, F=1178.75, p (F统计量) =0.0000, 说明方程整体拟合优度比较高, 模型比较显著。由方程系数可知, 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量呈负相关, Ln Coal每增加1个单位, Ln GDP会减少0.4823个单位;经济增长与人均用水量呈负相关, Ln W-C每增加1个单位, Ln GDP会减少0.2087个单位;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量呈正相关, Ln Power每增加1个单位, Ln GDP会增加.54 5个单位。

四、政策建议

第一,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第二, 环境污染与资源开采合法交易市场化, 环境收费与资源价格政策相结合, 用以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东部地区发展政策 篇8

1 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高校是学校教育中, 学生终身体育观建立的最后阶段, 不把握好这个阶段的体育学习, 很难想象学生毕业踏入工作岗位后, 会有目的有计划的长期参加体育锻炼。培根在《习惯论》曾说过:“思想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从这种意义上讲, 大学的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中小学的体育教育, 重点解决的是学生们的身体问题, 而高校的体育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的身体问题, 更多解决的是学生的体育意识建立问题[2]。“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 为高校体育工作指明方向, 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 各个高校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机, 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使高校体育事业借着这一机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培育出更多全面发展优秀人才。

2 黑龙江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2.1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情况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等学校的积极开展, 需要从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角度进行人类健康理念的宣传,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人才优势, 多渠道地进行健康理念的正确引导和舆论宣传, 同时, 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每年都应该进行一次表彰, 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3]。从调查结果中发现, 大多数学校对“阳光体育”并不重视, 没有建立完善的“阳光体育”的管理机制, 有的学校只是举行了阳光体育启动仪式, 并没有持续有效的组织体育活动。只有极少数学校意识到了“阳光体育”实施的重要性, 并将阳光体育列入学校工作的计划之中, 并建立阳光体育管理机构, 制定阳光体育实施方案, 但并没有相应的学校考核年度体育工作具体内容, 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学校有“阳光体育”的专项拨款。调查中还发现, 很多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 就是学生多场地少, 使得“阳光体育”开展受到限制, 大部分学校缺乏长效的监督机制与科学的考核办法, 只有少数学校建立了阳光体育管理机制, 大部分学校只是都是由体育部或学生社团来组织“阳光体育”活动, 没有奖惩机制。通过调查了解到, 不少学校只知道有“阳光体育运动”, 很多学生并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 有的学校只是做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仪式, 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实施, 久而久之“阳光体育运动”也被各个高校遗忘了, 更别说一般教师和学生了。针对这一情况高校科学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阳光体育长期开展还有待于学校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只有这样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2.2 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和“阳光体育”的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73.9%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 25.2%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一般重要, 只要0.8%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 可见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体育锻炼是很重要的, 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比较正确。调查中还发现, 16.5%的学生对“阳光体育”比较了解, 72.2%的学生对“阳光体育”都不很了解, 11.3%的学生对“阳光体育”不了解, 可见各个学校队“阳光体育”的宣传还不够, 大多数学生阳光体育都不很了解, 还有少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还很陌生, 需要各个高校通过多渠道对“阳光体育”做积极的宣传工作。

2.3 学生进入大学身体素质的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 50.4%的学生进入大学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40%的学生进入大学身体素质有所下降, 2.6%学生进入大学身体素质下降很大, 只有6.9%的学生进入大学身体素质提高很。可见, 上大学后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的比例还比较大,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 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对应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给予高度的重视, 积极努力的做好准备, 为“阳光体育”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力争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身体素质均能有所提高。

2.4 影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原因

根据中央7号文件和教育部的规定要求确保每人每天一小时的身体锻炼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 18.3%的学生认为场地不足是影响其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主要原因, 25.2%学生认为器材不够, 53.9%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 7.8%学生认为资金不足, 14.8%学生因为不想参加体育运动 (体育价值观) , 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没有时间, 调查中发现很少有学校给学生安排了每天一小时课外锻炼时间, 尽管有个别极少数学校安排时间, 学生方面的执行情况并不好, 这就需要学校安排专业体育教师给与辅导。

2.5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频率及时间情况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执行情况

目前, 国家教育部要求各个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体测工作使得学校对学生体质起到积极督促作用, 当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做得较好, 黑龙江省东部各个高校90%左右的学校执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在调查中了解到, 很多学校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体质测试指标大多呈下降趋势。有一些学校由于学生多, 体育教师不足, 使得体测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过大, 又不给教师补贴, 使得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 直接影响了体测工作的质量, 使得测试的数据缺乏真实性, 并且很多学校存在替测、虚报数据等现象, 力争使自己学校保送的数据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因此, 要求各个学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中, 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对教师给与相应的测试补贴,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确保测试数据具有可靠性, 在保送数据的过程中也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以致使国家教育部对当前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情况有真实的掌握。

4 对策

4.1 加强组织和监管机制

高校“阳光体育”监管机制的建立、实施和监督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 各个高校应在积极响应国家阳光体育运动决策中做出实际行动, 建立完善的阳光体育管理机制, 旨在要求、规范、监督、鼓励、奖励的宗旨下能够促进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 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4.2 加强对“阳光体育”的宣传, 营造良性的舆论氛围, 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学校应做好阳光体育的宣传工作, 通过校园网、电视台、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 积极地做好阳光体育宣传工作, 多举办阳光体育运动论坛、讲座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阳光体育舆论氛围, 提升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积极地宣传, 使大学生对阳光体育都能有所了解, 建立良好的体育观, 使体育锻炼从被动变为主动,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为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4.3 加大专项拨款, 增加场地建设, 增添体育设施

学校针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应该有专项活动拨款, 这是阳光体育在高校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增加体育场地建设, 增添体育设施, 力争使学校的体育设备不但能满足正常体育课, 还能满足“阳光体育”活动的需求。各个学校要从从实际出发, 筹备资金, 增建新的体育场地、设备, 重整旧的运动场地等条件, 有效的进行体育资源整合, 为学校体育课和阳光体育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S].教体艺[2006]6, 2006-12-23.

[2]白凤瑞, 彭延春, 郑柏香.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体育与科学, 2009 (2) :95-96.

[3]杜世全, 盛治进.安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报, 2010.

[4]李淑芳.论课外体育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技能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6 (4) :126.

上一篇:会计研究创新发展下一篇:英美短篇小说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