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共8篇)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篇1
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路径反思
摘要:建国60年来,我国通过一系列改革,初步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联合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路径.这几条路径在欠发达地区发展中显示了其优势,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现在,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反思农村走过的发展道路,对于探索适合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高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 者:刘玉琼 艾大兵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四川,641112期 刊:农业经济 PKU Journal:AGRICULTURAL ECONOMY年,卷(期):,“”(9)分类号:关键词:农村工业化 农村现代化 农村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篇2
1.家庭农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它还缺乏认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人把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划等号,分不清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就重庆市某县来说,到目前为止家庭农场的数量只有一百多个,很多不为人知。何为家庭农场,很多人头脑中没有概念。至于它的作用,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2.经营规模小,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一是流转土地比较困难,规模小。有的在外打工的农户,平时土地荒芜,而一旦别人要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种养,他们就抬价;有的虽然已经流转了,但看到别人效益好了就中途毁约。他们之间签约年限普遍比较短,无法进行投资期限长的项目。且流转的土地是从单个农户手中获取的,连成片的很少,给规模化经营带来困难。二是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和市场风险能力差。近年来,该县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损失严重的血本无归。加上他们因为自身知识水平有限,信息渠道偏窄,对市场风险预测能力有限,生产带有盲目性。
3.扶持政策不力,常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家庭农场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租赁土地和购买农资,前期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这些都需要资金。而经营家庭农场的农户基本是些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庭农场中投入并不多。一是贷款难度较大。虽然该县在重庆市最早探索“三权抵押贷款”,且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大面积推广。贷款无抵押是他们融资的最大障碍,他们多是靠自身资金的原始积累。一些人为了购进先进的设备,找民间借贷或借高利贷,风险很大。二是扶持政策弱。2014年,某县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但因为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手长衣袖短,扶持力度小。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4.产业化程度偏低,品牌少,市场竞争处于劣势。一是产业化程度偏低。技术水平有限,无法进行标准化种养,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二是优势品牌少。该县有其他地方缺乏的种养品种,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品牌的意识不强,能走出去的品牌不多,不能带动该县现代农业发展。三是产业链短。他们出售的多为初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策略
1.提高对家庭农场的认识,鼓励多元发展。一是提高对家庭农场的认识。对家庭农场的定义应该有个清晰的界定,确定其基本标准。要具备哪些条件才符合标准,在农户心中有一本明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力量,特别是利用手机比较普遍的优势,加大宣传,让农户充分认识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鼓励多元发展。鼓励种养专业大户、普通农户、农机大户、返乡创业农民工、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经营者等主体,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兴办家庭农场。对那些有条件的要纳入考虑范围,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动员合格者积极申报,力争符合一个申报一个。
2.培育示范典型,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培育示范典型。开展家庭农场标准化建设、建设示范家庭农场是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抓手。可以由县农委牵头组织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建设,每年评选命名10个示范家庭农场,树立典范,以点带面,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其一,奖励扶持。县财政可以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和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经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的家庭农场每个给予一定的补助。其二,享受补贴政策。经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可以申请享受政府各种补贴和产业扶持政策。家庭农场申报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注册商标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补贴。其三,进行项目扶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申报实施各种涉农项目,改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家庭农场发展基础。其四,享受优惠政策。简化家庭农场环保审批手续,优化工商登记注册服务,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家庭农场负担。
3.实现规模经营,提供金融服务。一是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多种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地流转农村承包土地,形成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最大限度减少撂荒率。二是提供金融服务。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把家庭农场作为信贷支持重点,逐步完善推行“三权抵押”贷款政策,增加对家庭农场的贷款,解决家庭农场季节性、临时性所需生产经营资金。鼓励各种农业保险进入家庭农场,分散风险。
4.加强人才培养,引导合作打造品牌。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分两类:其一,实施农业技术员培训工程。科学制定培养规划,加快完善农业技术员培养体系。其二,培养新型家庭农场经营者。将他们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范围,侧重分类专业技能培训,更新理念,使他们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经营人才。二是引导合作打造品牌。可以促进家庭农场者之间强弱联合或者强强联合,也可以积极推动家庭农场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优势品牌。进行标准化种养,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5.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支持鼓励家庭农场参加“农超对接”等营销活动。鼓励家庭农场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服务。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介家庭农场的优质农副产品,提升家庭农场信息化建设水平。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篇3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一、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效应
产业集聚(Industrialagglomeration),也称为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通常具有地域集聚、专业化、合作网络和根植性的特征,表现为特定企业与政府、协会、服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等在某一地区集结,并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使用通用的生产设备和熟练的劳动力,满足客户的广泛需求;大量以產业相关联的生产供应商或机构、部门在本地网络化条件下,形成本地化产业氛围,许多企业粘合在一起进行竞争合作。
二、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模式
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现以清远市为例来分析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清远市属于欠发达的粤北山区,毗邻珠三角,位于环珠三角地带,广州距清远市区只有64公里,为港澳地区、深圳、珠海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向内地辐射的中间地带,全市境内京广铁路、武广高速客运专线、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贯穿南北,并与大小北江组成四通八达,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交通便利,并且拥有丰富的旅游、土地、劳力、森林、矿产、水力等资源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不断向高端演进,广东进入产业结构性调整阶段,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应加快,重点加速移向珠三角核心区以外欠发达地区,清远市产业集聚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传统的地方产业特点,特别是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承接珠三角的转移来的企业,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在集聚模式上主要有两种:
(一)工业园区
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清远市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兴建工业园,采取措施积极“引鸟入笼”。引入外地企业,建成了清远华侨工业园、清远民族工业园和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三大园区。园区的总体规划中清远华侨工业园规划面积为94.5平方公里,清远民族工业园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29.04平方公里。三大园区有各自明确清晰的产业定位:清远华侨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清远民族工业园重点发展工程塑料、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饲料、矿产资源加工、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模具、汽车制造、电子、铜材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
清远市政府对三大工业园在财税方面给予了扶持,凡投资在工业园区内的新办生产性企业,以企业为单位,投产后5年内,每年缴纳入库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首次超过50万元以上的新增部分,或再次超过50万元且逐年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的新增部分,财政部门按地方留成新增部分奖励50%给企业用于科技创新、更新设备和扩大再生产。
(二)专业镇
依托原有产业,在原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引进外地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和进行产业升级。如源潭镇是全国三大优质陶瓷原料基地之一,从2002年初开始,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力度率先开发建设了建材陶瓷工业城。目前,陶瓷工业城已引进包括新中源、东鹏、蒙娜丽莎、宏宇等四个国内品牌主新明珠、道格拉斯和马可波罗等国际著名品牌在内的陶瓷企业14家。全面实现了从陶瓷原料输出转变为陶瓷产品输出的新局面。
英德的水泥基地引进具有先进生产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水泥企业,引进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安徽海螺集团及台湾最大的台泥集团,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新型干法旋窑单一水泥生产基地,已成为中国水泥之都。
三、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的问题和约束
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所以政府在发展当地的经济策略中,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快速的实现GDP的增长,而对环境、资源等考虑不周,不利于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在产业集聚的初期,主要是通过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企业、高污染企业的转移来实现;产业化水平偏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耗竭性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业仍然占主体,缺乏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产业;多数企业被锁定在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水平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仍未充分发挥;产业涟漪效应不尽理想,产业发展对农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力和产业感应度都有待提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竞争力较低。
(一)人才制约
清远市教育在近几年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清远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距还很远。清远市目前只有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010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544人,在校生7800人,毕业生175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3万人,在校生26588人,毕业生6608人。每年到清远报到的大中专毕业生1400名左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将会严重制约产业升级。
(二)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约束
全市已发现矿种62种,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矿种有15种。主要矿种有石灰石、耐火粘土、硅灰石、冰洲石、滑石、硼砂、硫铁矿、锰矿等。在引进的企业有一些是资源依赖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带动清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给资源带来的压力和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资源的开采可能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采矿选矿过程中生成的废气、废水、废石和粉尘等物质以及噪声和振动等因素,对环境、土地、大气和水质等造成危害,如源潭陶瓷工业走廊给周边带来的粉尘污染。再生铜基地再生铜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往往含有油、塑料、绝缘材料等有机物,在熔炼过程中易于产生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C所列的化学污染物;位于北江沿江经济带的企业可能给北江水域造成污染等。在引进外地企业时,由于政府的GDP政绩的冲动,已走了一段要近利的老路。作为珠三角转移的承接地,转移过来的产业一般是珠三角产业升级后所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给清远当地的内生型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有限,一旦迫于资源压力或劳动力成本上升,或者是没有了优惠条件,就可能转移到别的地方,给本地形成空壳经济。
(三)土地、劳动和资本约束
目前的产业集聚主要是由外地企业的整体搬迁过来或外部资本的投入,本土企业很少,资金、技术主要是由这些企业带来,当地一般是提供土地和一些优惠政策。历史的经验证明,外地引进的企业技术一般在企业内部循环,核心技术难以进行外部扩散,给当地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作用有限。还可能由于政府对引进企业的政策倾斜,给本土企业带来不公平竞争,可能有碍本土企业的发展。
随着清远市工业规模的扩大,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的稀缺性会越来越突出,成本上升是必然的。如果不能使企业对当地产生依赖,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一旦成本上升到认为在别的地方投资更有利时,就可能造成资本的流失。
四、产业集聚的路径选择
在路径选择上,要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区位与资源比较优势的做法,注重产业集聚区内竞争优势的培育;在政府作用上,要改变过去政府单纯提供优惠措施的做法,注重产业集聚区域治理和创新环境的培育,以地区潜在的竞争优势来吸引投资者;在产业核心竞争力上,要改变过去产业竞争力层次低的状况,注重发挥区域的核心能力,在区域认同与植根本地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一)大力扶持本土企业
给本土企业建立良好的产业配套网络,发挥集聚效应,做大做强本地区中小企业。欠发达地区基本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适当加以政策引导和扶持,便可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配套网络。在规划产业园区时应促进引入企业与本地企业融合,充分考虑到引入企业与本地资源、本地企业、本地现有优势结合的问题,确定的主导发展的产业要与本地原有经济基础相结合。
(二)培育完整产业链,完善产业层次,建立垂直结构产业集群
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区域要形成产业链,促使相关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通过各种措施使集聚区域产生聚集的“向心力”,促使关联企业向园区聚集,实现规模经济,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带动产业发展。改造横向结构集群。搭建现代流通平台,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可通过对现有园区进行板块细化,分为主导产业区、配套产业区、物流仓储区等板块,促进园区内中间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逐步形成特定专业的市场,鼓励区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增强流通体系的辐射力,建立方便、快捷的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垂直结构集群,使产业链适度延长,使市场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形成完备的产业竞争优势。
(三)突出地域特色,创建“区域品牌集群”
集群品牌是一个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有许多在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大和知名度高的集群品牌,如顺德家电、虎门服装、清远鸡等。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利用各自特有的专业技术、人文与自然资源等,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独具地域特色的产业,突出产品的差异性,正确定位区域品牌,彰显集群的特色魅力。如清远的清远鸡地理标志、麻竹笋之乡、温泉之乡等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品牌。政府要制定中长期的品牌发展规划,整合集群内有效资源,合力打造区域品牌,实现各企业共建与共享。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和产业协会要承担品牌建设、维护和推广职能,加强保障体系建设,致力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特色。
(四)加强现代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集聚网络
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资本服务体系,如信用、担保体系等;引入风险投资公司等完善多元化投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使企业的资金链保持稳定,为园区内企业发展提供比较充足的资本支撑。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直接相关联的配套服务业,如信息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等,充分发挥商务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通信网,强化已有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内点、线、面之间,特别是点与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五)培育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人文關系网络和区域创新文化氛围
企业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人员培训、市场营销、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有助于建立比较稳定的战略联盟,增强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曾晓红.对欠发达地区园区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7).
2、肖顺发.欠发达地区应有选择地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黎逸科,黎碧茵.广东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浅析[J].热带地理,2008(7).
4、李宝岐,林雪岩.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之路[J].产权导刊,2010(8).
5、阎钢军.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J].人民论坛,200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 篇4
一要在解放思想、对外开放上强力突破。当前,我们最大的县情就是发展落后,要坚决破除“缺资源、难发展”的狭隘资源观,牢固树立开放搞活的市场观。
二要在招商引资、引才引智上强力突破。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专业队伍招商和委托招商相
结合、情感招商和政策招商相结合的办法,引进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要在创优环境、政策扶持上强力突破。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努力实现办事效率大提速。要从税收、财政、融资、排污费收取、项目实施、环保治理资金等方面给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激活民间资本。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短、小、急、频、快”等特点的信贷审批流程。
四要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上强力突破,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五要在企业自主创新、挖潜增效上强力突破。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六要在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推进上强力突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工业增效、农民增收。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5
二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我县目前财政较困难,乡镇财政赤字达2亿元以上,一些大的项目建设常常由于资金问题无法启动,导致产业开发相对滞后,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特色优势,县里在招商引资上政策还不是十分到位,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强。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投资环境须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还较低,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差,城市配套功能不完善,政府与企业合力打造的一个良性的投资环境还未真正形成。
四是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差距明显。从产业内部结构分析,第二产业尤其工业结构则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现象,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我县工业经济主要依靠印刷、塑编等传统轻工业,而其他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业、机械装备等制造业等比重较低。而且区域间发展差距明显,全县31个欠发达乡镇工业产值仅占全县0.7%。
五是中高级人才队伍短缺,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目前全县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高级人才和熟练技工外流,中高级人才比例偏低,成为我县产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较大的制约因素。
六是政府部门引带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押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全县规划建设用地有限,产业布局急需加强规划,我县发达乡镇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欠发达乡镇用于连片开发的集中工业用地也越来越少,城市规划与工业规划尚需进一步衔接。
四、下一进发展思路
在下一步发展中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加速城市化进程,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发展效益农业和提升第三产业,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化投资软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增强全县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矗我县到~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亿元,年均第三产业74亿元,年均递增14.48%;工业总产值438.6亿元,年均递增15%;财政总收入16.33亿元,年均递增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年均递增13.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3亿元,年均递增7%;农民人均纯收入5022元,年均递增4.5%。
为完成上述预期目标,今后我县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六大优势,强化四个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把握六大优势:
一是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较高,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二是资源优势。@@县内有16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众多的沙滩、岛屿,广阔的海涂尚可开发,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港口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很有特色,省级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渔寮、炎亭沙滩等具有较高的休闲观光、渡假考察价值。三是区位优势。@@是浙江开放的南大门,依托腹地广,占据浙南闽北四县、市边际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之地利。104国道、龙金大道、环海公路等公路纵横交错,温福铁路、高速公路、东海大道建成后,陆路交通更加便捷,经济腹地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内外联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四是机制优势。@@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较发达,在经济发展许多方面,率先进行取向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非国有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了经济发展独特的“温州模式”之一。全县市场体系较完善,并拥有水产品、副食品、礼口等市场80多个,辐射面达闽东北、浙南十几个县市。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党的十六大,为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空间,也为我县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机遇。五是产业基地优势。全县拥有印刷、塑编两个国家级生产基地,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目前温州正在全力打造“国际轻工城”,产业结构发生较大调整,@@的区位及滩涂、土地资源优势,完全可以成为温州“国际轻工城”的后方生产基地之一。六是@@人经济优势。@@原有十几万供销大军在全国各地,目前又有一大批人才、资金在外地创业,有着丰富的创业、销售、管理等经验和雄厚资本。
强化四个重点:
一是强化“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是商战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要把握好“@@特色”这4个字。要腾出土地资源和政策空间,下决心建设一批综合性的特色产业,要坚持与区域经济既有的特色优势相结合,把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二要强化“先进”。要进一步壮大产业经济,始终要先行一步、领先一着。通过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力争在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提升行业和产品的整体竞争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要注重利用和发挥信息化的力量,通过信息化加快形成先进生产力。使我县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绩效在国内领先,骨干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成为省内同行的排头兵。三要强化“绿色”。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并重,全力打造一个“绿色@@”。四要强化“效益”。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整合资源优势,着眼于产业的融合,服务的配套,充分参与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做好四项工作:
(一)扩大开放,借助外力促发展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前提在于扩大开放,核心在于借力发展。尤其是在战略启动阶段,在立足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外援支持、依
靠外力推动至关重要。
1、谋求更大的开放。一是要培育更加开放的观念。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发展观,突破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突破一般的开发框架与模式,突破区域界限,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建立更加开放的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更积极地面向国内外市常推进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运行机制。三是建立更加开放的区域经济体系。认清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冲破“围墙”阻隔,实现行政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提高区域经济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区域经济的特色性和互补性。四是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明确一个方向,确定一些重点,集中全县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主攻奋斗目标,每年办成几件大事。
2、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外资是借力发展的主要途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我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专门机构和足够的招商引资经费,主要乡镇也要成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落实责任制,上上下下都要引起对招交引资的高度重视,人人参与,形成招商引资的高潮,要制定激励政策,把招商引资工作与奖励分成和用人制度相挂钩。强化机遇意识,既要做好引进内资的文章,积极主动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寻找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本的结合;又要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力争在利用台资上有所突破。把握好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努力做好前期项目工作及项目库的建设,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包装工作,特别要注重大产业、大项目引进,在着力抓好工业招商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农业、旅游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
(二)突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产业,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面提高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国际竞争力。
1、积极发展效益农业。一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把蘑菇、四季柚、草食型畜牧业、马蹄笋、蔬菜、席草、浅海滩涂养殖作为我县农业七大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重点抓好畜牧业、四季柚等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重点发展食草动物和特种动物,五年内,建成2-3个规模较大、有一定带动能力的畜禽规模养殖示范场及5个特色畜禽养殖基地。二要把农产品加工营销业作为新产业来大力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业,使农产品的包装水平上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打响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从“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变。按照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思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扶持力度。五年内,要重点培育蘑菇和卤制品2个加工园区。三要加快建设主导产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并逐步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发展,围绕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具备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技术规程、有质量标准、有品牌和包装、有营销载体”的“五有”要求进行全面改造。五年内,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个。四要继续实施名牌战略,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组织、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与产品以及放心农产品基地和产品。五年内,全县争创各类名牌农产品10个(新增)。同时,要通过媒体、会展,大力宣传我县主导产业的品牌形象。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篇6
一、DJ村“新农合”实施概况
DJ村位于湖北省中部城市ZX市境内。ZX市是湖北的农业大市, 位于江汉平原北端。DJ村位于ZX市西部, 是一个行政村, 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 273户居民, 共1092人, 有耕地1263亩。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 还兼种油菜、小麦等经济作物;没有村办企业, 交通也不便利, 只有一条通村公路。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农业收入;另一部分则为劳务输出收入。以2008年为例, 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560元, 远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因而本文选取DJ村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根据调研DJ村的“新农合”实施概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村民参合率较高
2005年, DJ村被市政府列为ZX市首批“新农合”试点村。DJ村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落后, 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普遍, 因而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到2008年底, 总共参合人数达到861人, 参合率达到78.8%, 远高于全市农村居民的平均参合率65%。
(二) 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中收入偏低者居多
调查显示, 2008年度, 参合的家庭中, 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占31.3%;2000-3500元之间的农村家庭占37.1%, 在3000-4500元的占17.4%;4500元以上的占15.2%。这是与低收入农民渴望新合作医疗的现状是相符的, 也使得低收入农民能看得起病。
(三) 积极参加者多为老年人及幼童
在自愿原则的前提下, 农民家庭存在选择性投保。那些家庭成员年龄偏大或幼小儿童、健康状况比较差的家庭是合作医疗的积极参与者。调查中发现, 19.6%的参保家庭有15岁以下的小孩, 16.7%参保家庭有60岁以上老人, 41.2%参保家庭两者都有;仅有23.5%一者都没有。由此可见, 77.5%的参保家庭属有60岁以上老人或15以下岁小孩的家庭。
二、DJ村“新农合”实施后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DJ村“新农合”实施以来的情况, 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实地走访了9个自然村中的45户参合村民, 并进行了广泛调研。调查发现, “新农合”确实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 村、乡两级医疗机构医疗能力低, 致使村民满意度低
在调查的农户当中, 有29户农民 (达到64.4%) 对村卫生室和乡 (镇) 卫生院的这两级医疗机构满意度较低。究其原因, 普遍认为, 实行“新农合”以后, 到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人数增多, 但受条件的限制, 医疗服务却难以满足患者正常的医疗需求,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群众参合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村卫生室和乡 (镇) 卫生院两级定点医疗点条件简陋, 设备短缺。村卫生室和乡 (镇) 卫生院房屋破旧, 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和检查设备, 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能力都不能满足农村民的需求, 只能看头疼脑热的小病, 稍微大一点的病就得去市级医疗机构, 增加了看病成本, 延缓了就医时机。第二, 高素质的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缺乏,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村级卫生室的医务人员主要来自大集体时期经过短期培训的“赤脚医生”;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 主要是地方医专毕业的中专生, 医疗技术比较低;再加上“逆向选择”的因素, 技术好的医务人员更加向条件好的医疗机构流动。
(二) 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话语权缺失
农民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参与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主要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因此, 农民应该积极参与到“新农合”的监督管理当中, 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调查结果也显示, 80%农户对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管理具有较强意愿, 他们认为农民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直接参与者应该要参与到“新农合”的监督管理当中, 应该有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然而, 在现实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理念上存在着“以政府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突出特征, 没有体现“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为中心”, 以“公共服务”为价值取向的设计理念, 致使农民实质上只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动的接受者, 失去了话语权。
(三) 手续繁杂影响药费及时方便地报销
通过对45户村民的调查, 有32户的村民 (达到71.1%) 认为药费报销手续复杂, 影响药费的及时方便地报销。为什么会这样, 其源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特征, 为了防范风险和堵塞漏洞, 限制条件越定越多, 制度也显得越来越复杂, 尤其在合作费用报销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诸如门槛费、封顶线、定点医疗机构、家庭账户、分段累进、慢性病和药品目录等等名目繁多, 让人眼花缭乱;在报销医药费的程序方面, 规定定点医疗机构先按规定垫支, 后由定点医疗机构按月到“县 (市) 农合办”结算, 但需农民患者出示医疗证、身份证、出院小结、专用处方、住院审查表、费用发票、费用清单等近十种“证据”, 方可办理。而众所周知, 农村居民相对文化程度较低, 大多在中小学文化水平, 这样繁复的制度设计, 对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农民, 太过复杂。
(四) 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逐利性趋势显现
在调研中, 笔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 当参合村民去村卫生室买药时, 使用合作医疗证时的药费要比不使用合作医疗时的药费要贵, 且被告知是镇卫生院统一规定的。通过这件事情, 我们发现在实行“新农合”中乡镇级医疗机构的逐利性显现。因为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缩减经费或不再给经费, 医院公益性淡化, 使医院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 故乡镇卫生院往往采取提高药品价格、门诊费、住院费, 甚至对患者小病大医、无病用药, 以实现高额盈利。医院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完全靠医院自己来解决, 直接导致医院乱收费、乱加价、检查过多、用药过多、治疗过多等现象出现。
三、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到政府、医疗机构、村民三方利益, 因此我们必须从三方着眼, 统筹兼顾, 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化发展。
(一) 针对政府机构自身的对策建议
1、合理设置监管机构, 确实加强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管理。
各级政府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能级原理,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管理,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控制医疗服务费用, 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简化报销手续, 改变付费方式。
不合理的程序必然影响制度的实施。针对报销手续复杂问题, 我们建议实行医疗费用医院垫付制度, 就是患者在结算医疗费用时由医疗机构审核并垫付应给予农民补偿的医疗费用, 使农民能更加及时、便捷地得到资金补偿。它的具体程序为:在定点医院设立新农合结算窗口或在原窗口增加新农合报销程序, 参保农民在当地规定的任何一家定点医院就诊, 都可以直接在该医院所设的新农合结算窗口交纳自付费用, 一次性结算清楚。这种报销制度简化了报销程序, 为就医的农民提供了方便。
(二) 针对医疗机构的对策建议
1、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村、乡 (镇) 两级医疗服务水平。
首先, 针对部分农村村、乡 (镇) 两级卫生服务体系缺失的问题, 应该加强以乡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次, 针对乡村医疗机构条件简陋, 设备短缺, 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缺乏,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加强乡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提高乡村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通过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免费培训乡村医生等办法, 增强乡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也可通过上级卫生部门对口支援, 定期、定向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实现农民就近就医, 享受优质廉价医疗服务。 (2) 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 改善医疗环境, 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而政府应该在设备购置和医疗环境改善方面给予相关的政策补助。
2、加强监管, 避免医疗机构的趋利性现象出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实行的, 它本质上属于是公共产品的范畴, 是具有公益性的。因而它不应该成为医疗机构谋取私利的工具。正是基于此, 政府应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过程中严格监管, 防止趋利性现象出现。具体来说, 对于已出现这种现象的医疗机构, 要严厉处罚, 绝不姑息;更重要的是, 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来杜绝此类现象。
(三) 针对农户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宣传工作, 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这种制度既不是政府的一项恩惠, 也不是农民的一项负担, 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的一项农民互助共济保障制度。创新宣传工作的方式和形式。如设立电视专题、编写知识小品、举办知识抢答赛等, 把参合办法、参合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 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认可这一制度。
2、增强农户在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的话语权。
要确实解决农民的医疗问题, 前提是在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以真正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为中心, 真正体现农民的医疗需求。而要真正体现农户的医疗需求, 就必须增强农户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话语权, 真实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避免“以政府为中心”的现象出现。从我国的具体现实来说, 可以采取定期听取农户意见的方式。由相关政府部门每半年或一年定期组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户召开座谈会, 听取农户的意见, 并及时给予反馈。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施现状, 文章以DJ村作为研究的对象。调查显示, 欠发达地区农户参合率较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医疗服务水平低、农户话语权缺失、报销手续繁杂及医疗机构趋利性等方面。鉴于此, 文章从政府、医疗机构、农户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仪.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J].理论参考, 2007 (4) .
[2]、潘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九个两难选择[J].调研世界, 2008 (1) .
[3]、莫秀蓉, 蒋永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模式创新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 .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篇7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路径 欠发达地区 对策
一、引言
目前,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不同地区应有各自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径和方式。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有积极的理性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淮安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又要面对上海和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具有重要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不同阶段的重点对策。
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地处苏北腹地,截至2006年末户籍总人口532.77万,农业人口360.58万(所占比例为67.68%),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近年来,由于工业相对滞后,淮安市的城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而“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需要安置就业的劳动力12万人。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方面,农村劳动力总量213.74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为111.38万人,女性劳动力为102.36万人,可供转移的劳动力为142万人左右,其中已进行劳务输出的为112万人(淮安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7年3月16日;《淮安市统计年鉴》,2007)。
二、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分析
1、劳务输出
淮安市劳务输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自发输出、能人带动、组织推动三大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劳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数逐年增多。到2006年底,全市劳务输出人数已达1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2%(淮安市劳动局资料,2007年2月)。从目前情况看,今后两、三年内,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净增输出人数大约还有30万人左右的空间。
从劳务输出的特点看,一是本地转移少,异地转移多。2006年流向本省苏南地区及外省的人数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73%。二是自发输出减少,组织输出增多。劳务输出基地和经纪人为有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做出了贡献,2006年有组织的输出人数占劳务输出总数的45%。三是体能型减少,技能型增多。大量职高、中专、技校、普通高中毕业生外出创业,加上政府对外出人员培训的重视,使得劳务输出逐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从事强体力劳动的比例已由1996年的90%下降到2006年的50%。
2、第二、三产业吸纳
淮安市政府一方面出台支持和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近年来,全市共引进乡镇工业项目900多个,吸纳劳动力5万多人;与此同时,由于外部发展环境变好,内部机制变活,改制后的乡镇工业近年来呈现出运行质量趋好、投入结构优化、骨干企业变强的特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逐步提高。1999年乡镇工业从业人数仅有6.3万人,2006年已达19.19万人。此外,由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契机,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2006年,淮安市农村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达38.14万人。
3、农业结构调整
淮安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大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凸现。如一个专业大户承包了大棚蔬菜600多亩,不仅长年使用当地劳动力40多人,而且招用城市下岗职工20多人;一个养殖大户承包养殖水面2700多亩,季节性用工50多人。目前,淮安市林、牧、渔业的从业人数已近15万人。其中林业从业人数1.5万人,牧业从业人数9万人,渔业从业人数4.5万人。
4、简单评价
(1)从转移的人数上看,目前异地劳务输出人数最多,已逾百万,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第一集团军;流向本地二、三产业的人数为40多万,虽有大幅增加,但绝对量远不及劳务输出人数;而农业结构调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农业内部的人数最少。
(2)各级政府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整套劳务输出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故而从转移难度上看,目前异地输出的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快,也最容易被农村劳动力接受;而流向本地二、三产业以及农业内部则因周期长、投入大而见效不快。
(3)从转移的趋势上看,异地输出的总量有限,在近期内会逐步趋缓,再加上各种制约因素的作用,外出人员回流的趋势明显;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民创业,发展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将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农业内部转移的人数目前虽不多,但在逐步增加,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三、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经济性因素
一是本地城镇的就业压力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较大;二是发达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城市转移;三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导致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不足;四是农业结构调整不快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内部转移;五是小城镇集聚能力不强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其流动。
2、制度性因素
制度性因素主要是城乡壁垒、户籍制度等“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结构的体制制约,主要表现:一是政策不合理;二是待遇不公平;三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四是输出成本较高。
3、劳动力市场因素
劳动力市场建设水平差,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劳务市场供求信息供应不足,突出的表现:一是中介组织不规范;二是信息化程度低。
4、劳动力素质因素
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形成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的极大障碍;二是职业技能缺失,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只能从事临时性的低附加值纯体力劳动。
四、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走出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是急于求成的误区;二是路径单一的误区;三是重工(商)轻农的误区;四是舍近求远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按近、中、远三个不同的时间维度,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
1、近期对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1)加强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根据目前淮安现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输出方面,重点应提高输出质量,关键是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应注重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能力、拓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2)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本地二、三产业转移。民营经济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活力所在,后劲所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经济增长内在机制的关键,也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渠道。应在全民创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能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事实上也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
(4)建设小城镇,提高集聚能力。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小城镇是农村二、三产业的载体,农村二、三产业又是小城镇的经济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小城镇建设,而小城镇对人口的集聚又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期对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
(1)基于异地转移的视角,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一是农民工统一管理制度的创新,二是户籍制度的创新,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四是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创新,五是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2)基于政府职能的视角,要建立一系列的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劳动力流动监测体系,二是建立转移输出的就业信息体系,三是建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劳务基地组织体系。
(3)基于本地就业的视角,要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一是出台扶持农业,加速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二是完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鼓励性政策,三是推行小城镇建设的措施,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
3、长期对策:以推进信息化为手段,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是多元化的,哪一条都很重要。但是在信息经济的今天,哪一条路径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淮安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200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为160.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94.71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11.08万户),目前农村的绝大多数人不懂得电脑操作,不知道怎样上互联网,县、乡、村互联网技术和服务体系还是空白。信息化的严重滞后是导致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的直接原因,岗前培训只能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加快信息化进程才能产生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长远作用。因此,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走信息化道路将是淮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五、结论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地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是目前的第一路径,也是主渠道,流速较快,这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征;流向本地二、三产业是第二路径,这是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流向农业内部是第三路径,这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果,这一渠道目前虽不占优势,但潜力巨大。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路径不是独立的,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应多管齐下。所谓近期、中期、长期对策,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各种对策的综合作用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淮安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R],2007-3-16.
[2]淮安市统计局:淮安市统计年鉴[Z],2007.
[3]郝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4(5).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篇8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紧迫感
1、我省历来重视欠发
达地区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意见。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当前我省欠发达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衢州、丽水及所辖县(市、区),泰顺、文成、永嘉、苍南、平阳、磐安、武义、三门、仙居、天台、淳安等欠发达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很重。“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阶段,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合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3、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从优化全省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出发,着眼于提高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拓宽扶持领域,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扶持方式,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我省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4、主要目标: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十一五”期间,欠发达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力争到2010年大部分欠发达县(市)接近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5、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把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工作着力点放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上,放到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上,从根本上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因地制宜。按照全省“三带两区”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人口内聚外迁,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和人口布局。
——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快交通、电力、水利、环保、渔业、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分类指导。在全面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在财政转移支付、扶贫开发、生态补偿等方面,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地区倾斜。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6、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温福铁路、衢常铁路、舟山连岛工程、温州半岛工程和台缙、丽龙、龙丽高速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已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研究规划一批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快省道干线改建,加快县际、县乡公路改造和“康庄工程”建设,增加省级补助。继续完善海岛交通设施,加快乡镇渡航船及配套码头改造,进一步解决海岛群众出行难问题。
7、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电力设施布局,大力推进三门核电厂、丽水滩坑电站等建设,推进规划内优先发展序列的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鼓励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电网建设与改造,逐步实行欠发达地区与省电网同网同价。“十一五”期间,省电力部门安排60亿元,用于欠发达地区220千伏、110千伏电网建设与改造。
8、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龙游沐尘、三门佃石等水库和洞头陆域引水工程、滩坑库尾防护工程(外舍防护工程)建设,推进町步水库和楠溪江供水及引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研究规划好一批水源工程,结合航运等功能,综合整治衢江、常山江、江山江等钱塘江上游河道。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灌溉节水、生态流域建设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加快抗灾避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城市防洪、千库保安等工程,加大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标准江堤的建设力度,加强小流域治理,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抗台防洪的能力。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海岛地区海水淡化工程建设。
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