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东部地区

2024-09-04

黑龙东部地区(共12篇)

黑龙东部地区 篇1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综合征[1],具有高度接触性,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大多数禽流感是低致病性的,在被感染的鸟类中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2]。禽流感能感染野禽、家禽及人、猪等哺乳动物。水禽是禽流感的天然宿主[3],由于很多野鸟有迁徙性,这在禽流感病毒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应该建立野鸟禽流感监测网络[4]。

黑龙江省处于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区,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每年春秋两季有大量的野禽在此迁徙与孵育。因此,本试验对黑龙江东部三江平原地区开展野禽禽流感的流行病调查,旨在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黑龙江地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SPF鸡胚,购自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2 主要试剂

TRIzol,购自Invitrogen公司;M-MLV反转录酶,购自PROMEGA公司;Taq DNA聚合酶、d NTP,购自Gen Star公司;RNA酶抑制剂,购自Ta KaRa公司;荧光定量试剂盒,购自To Yo Bo公司。

2 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自2012年5月起,先后在黑龙江东部三江平原地区采集样品,样品目录见表1,采样地点见图1。采集的样品置病毒保存液中于-80℃保存,备用。

A.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B.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雁窝岛自然保护区;D.千鸟湖湿地自然保护区;E.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F.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病毒RNA的提取

采集的样品反复冻融3次,12 000 r/min离心5 min;取200μL上清液置离心管中,加入600μL裂解液,混合振荡90 s;静置5 min后加入200μL三氯甲烷,混匀振荡;静置2 min后于4℃、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450μL上清液置新的离心管中,加入450μL异丙醇,混匀,室温条件下沉降10 min;4℃、12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加入75%乙醇1 000μL,4℃、12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干燥沉淀,加10μL DEPC水、2μL反转录引物,70℃水浴5 min;冰上冷却5 min。

2.3 荧光定量RT-PCR扩增

向荧光定量管中依次加入2.2中的混合液1μL,RNA-directTMSYBRGreen 10μL,Real time PCR Master Mix 1μL,20 pmol/μL上、下游引物各0.5μL,用DEPC水补至20μL。荧光定量RT-PCR程序:90℃预变性30 s;61℃反转录20 min;95℃预变性30 s;95℃5 s,55℃10 s,74℃15 s,共45个循环。

2.4 病原的分离

取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为疑似阳性的样品,4 000 r/min离心5 min;然后接种于9日龄SPF鸡胚,收集24~72 h的尿囊液。

2.5 血凝试验(HA)

取2.4中的尿囊液,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血凝试验[5]。

2.6 RT-PCR扩增

采用2.2中的方法提取血凝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样品RNA,并在终混合液中依次加入5×Buffer5μL,2.5 mmol/L d NTP 4μL,M-MLV反转录酶0.5μL,RNA酶抑制剂0.5μL,用DEPC水补至13μL,42℃水浴50 min;于PCR管中依次加入10×Buffer 2μL,2.5 mmol d NTP 2μL,20 pmol/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Taq DNA聚合酶0.5μL,反转录产物1.5μL,用双蒸水补至25μL。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 min;94℃30 s,50℃30 s,72℃30 s,共30个循环;最后72℃再延伸10 min;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

3 结果

3.1 荧光定量RT-PCR扩增

结果见表2。

3.2 血凝试验

结果见表3。

3.3 RT-PCR扩增

应用自行设计的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大小为960 bp的片段,仅黑龙江兴凯湖地区样品(FK2Y、FI5G)有2例阳性,结果见图2。

4 讨论

4.1 荧光定量RT-PCR检测

荧光定量RT-PCR是通过在PCR扩增反应中加入一种荧光化学物,对每个循环产物的荧光信号进行实时检测,从而实现对起始模板的定性及定量分析[6],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鉴定样品简单快捷。

注:FK2Y、FI2Y、FI5G为拭子样品,FI5G只传第一代;B110、B111为粪便样品。

M.DL-2 000 Marker;1.阴性对照;2.FK2Y;3.FI5G;4.阳性对照。

4.2 阳性样品均为拭子样品

本研究从黑龙江兴凯湖地区的拭子样品中分离得到2株禽流感阳性病毒,经鉴定其亚型分别是H10N7与H3N5,均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表明禽流感病毒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的野鸟中仍有分布,应进行持续的流感监测并做好防控准备。所有拭子样品都是阳性样品,说明试子比粪便更容易分离到禽流感病毒。本试验中禽流感阳性检出率为0.245%。

4.3 阳性样品均采于秋季

本研究分离得到的2株禽流感病毒均采自于秋季,说明秋季的分离率高于春季,因此在禽流感病毒传播中秋季有更重要的意义。

4.4 H10、H3亚型禽流感的分布及流行情况

H10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低致病性毒株,主要存在于野生水禽体内,也能感染家禽及哺乳动物[7]。在中国,随着对禽流感检测力度的加大,在华南地区零散分离到H10亚型禽流感毒株[8]。2013年,在江西地区出现一例H10N8禽流感感染人并死亡事件。H3亚型禽流感的宿主比较广泛,我国马群曾爆发禽源H3N8亚型禽流感,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H3亚型禽流感在禽中为低致病性的,但跨种传播后感染性增强,危害严重[9]。因此,开展H10、H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明兰,南文龙,鲁会军,等.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鸽子体内分布的研究[J].中国家禽,2012,34(13):14-17.

[2]LEWIS N S,JAVAKHISHVILI Z,RUSSELL C A,et al.Avian influenza virus surveillance in wild birds in Georgia:2009—2011[J].PLo S One,2013,8(3):e58534.

[3]de MARCO M A,FONI E,CAMPITELLI L,et al.Long-term monitoring for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wild bird species in Italy[J].Vet Res Commun,2003,27(Suppl1):107-114.

[4]由轩,谢晓峰,杨鹏飞,等.中俄边境地区野生候鸟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06上):117-118.

[5]殷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6]叶晓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方法的建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7]蒋文明,于美芳,王素春,等.H10亚型禽流感病毒全球谱系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4,31(2):56-58.

[8]黄建龙,王昌建,谭丹,等.洞庭湖区H10亚型禽流感监测及其遗传进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15-20.

[9]李岩.H3亚型鸭源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HA基因序列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15(5):7-11.

黑龙东部地区 篇2

辽宁东部地区野猪危害调查

2007~,对辽宁省东部山区野猪危害农作物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对野猪危害农作物实况及其危害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如危害农作物的种类、危害时间、危害农田周围的生境、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分析探讨了造成野猪危害农作物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的建议.

作 者:余海慧 吴建平樊育英 Yu Haihui Wu Jianping Fan Yuying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 刊 名:野生动物 英文刊名:CHINESE WILDLIFE 年,卷(期):2009 30(3) 分类号:Q95 关键词:野猪   危害   农作物   辽宁东部  

黑龙东部地区 篇3

关键词:黑龙江;金融支持;经济增长

八大经济区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从2008年发展至今已有五年时间,在这五年中,6个东部城市稳步开展煤电化基地建设工作。课题组集中对我省东部六城市的煤电化发展状况和财政金融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一定的定性分析,从中得出我省金融支持体系还存在一定不足的结论。

一、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一)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明显

东部六城市在建设煤电化基地的过程中,引进了大量的投资项目,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2012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691.6亿元的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其中:七台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91亿元,同比增长8.1%;鹤岗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70亿元,同比增长13%;佳木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亿元,同比增长13%;鸡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10亿元,同比增长15%;双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86亿元,同比增长13%;牡丹江市(包括绥芬河)实现地区总产值1092.7亿元,增长14.1%,位列全省第一。

(二)煤电化基地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黑龙江省政府规划的东部煤电化基地100个重点项目,各地项目建设始终按照规划加快进行。

1.双鸭山。中国国电、龙煤航天、山东鲁能、吉林亚泰等一批大集团相继在双鸭山市投资,建龙焦化、龙煤航天30万吨甲醇、大唐热电、东荣一矿等一批重大项目在积极开展。双鸭山市开工建设的51个煤电化项目总投资达到12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78亿元。

2.鹤岗。2012年,鹤岗共实施投资185个千万元以上项目,从在鹤岗市工信委调查来看,目前,规划面积2321公顷的鹤岗市煤电化工产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33户,已建成投产的项目11个,开工建设项目21个,总投资571亿元。其中,龙煤鹤岗立达矸石热电公司投资60亿元的90万千瓦矸石热电项目、华能鹤电公司投资56亿元的120万千瓦发电项目、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投资3.8亿元的10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鹤翔煤化工公司投资6.5亿元的100万吨焦化项目等四个“龙头”大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龙煤东化公司投资58亿元的104万吨化肥项目、河北汇源制焦炼气公司投资16亿元的宝源焦化公司100万吨焦炭项目等多个项目也正在建设当中。

3.鸡西。作为省级煤电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省级开发区的鸡东县,一期规划面积175公顷,设立3个特色产业园,计划投资57.5亿元,新上13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达效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

4.七台河。七台河的焦化产业非常具有优势,全市有12家大型焦化企业,同时七台河市又建设了如助剂添加剂项目、宝泰隆60万吨煤焦油项目、恒益电气项目、隆鹏煤气多联产项目以及龙煤控股集团龙盛达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等。

另外,牡丹江林海水库和奋斗水库、佳木斯格节河水库、佳木斯热电厂扩建、牡丹江二电厂扩建等工程项目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财政金融对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现状的分析

煤电化基地建设项目涉及面非常广泛,产业的上下游链条长,可以说是长期的系统建设工程,在工程的建设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大量资本的投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煤电化基地建设中的财政金融支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金融政策倾向性明显。在2008年《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的文件中,政府就已经指定了八条财经金融政策,每一条政策都具有很强的支持和引领作用。从实际发展看,各地政府由市委领导带头组成招商队伍,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提高了政府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融资的步伐。如今投资建设煤电化企业,不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铁资源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电等大型和超大型集团,从资金和技术上极大的推动了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建设步伐。

第二,重点项目资金到位相对及时。重点项目主要涉及有煤化工等方面,为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在省政府的协调和参与下,各地政府、金融机构、投资企业密切合作,及时投放资金。在省政府规划的东部煤电化基地100个重点项目中,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29个,占项目总数的29%,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多元化,相对稳定,使得项目从设计、开工建设到运行能够按照规划顺利进行。

第三,银政企合作密切。各地方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煤电化基地建设速度和质量,由政府牵头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元化交流。

2011年,在鸡西市政府的推动下,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投放20.03亿元项目贷款,重点支持了大唐鸡西二电、密山风力发电、远达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产业项目建设,以及建鸡高速公路、鸡冠新区、棚户区建设、穆棱河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2年鸡西市金融部门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快信贷产品创新,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累计为鸡西矿业集团等企业办理56.2亿元的票据贴现业务。同时各金融机构将电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支持项目,有效介入煤电化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上半年累计投放5.57亿元贷款,省工商银行与鸡西市政府签订了项目贷款60亿元的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保证了鸡西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快速开展。

2012年鹤岗市已设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内的12家银行业机构,19家保险机构在开展工作,江海、海通两家证券公司提供了证券、基金投资等服务,开办了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12家小额贷款公司,金融多元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牡丹江市为打造省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坚持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优化金融环境、创新融资方式的方针。牡丹江市将建立和完善“借用管还”的工作制度,同时引导地方企业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快上市步伐。利用和开发融资租赁、BT、发行信托产品、BOT、PE股权基金等方式扩大政府和企业在煤电化基地建设上融资渠道。

2013年5月黑龙江省金融支持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座谈会在七台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金融机构有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控股银行、龙江银行等地方性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煤电化相关领域的企业也纷纷到场,会议的美容是研究金融支持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路径。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在对煤电化基地建设的金融支持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上市融资渠道缺乏。2011年七台河民营企业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IPO发行的“宝泰隆(601011)”是一枝独秀,其他企业还不具备上市融资条件,这减少了融资的渠道;二是过多依靠银行贷款。对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来说,从银行贷款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不利于煤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风险规避;三是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尤其体现在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中,由于人员和建设管理的不细致,使得建设费用和管理费用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综上,通过课题组对黑龙江东部六城市煤电化基地建设和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金融支持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力度和范围更大、作用更强,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政府、银行和企业及时解决,不断推进煤电化基地建设的步伐,尽早实现东部经济腾飞的战略梦想!(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课题:2011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2524036)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东部四煤城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基于煤电化基地建设的视角[J],房红,中国矿业,2013-04-15

黑龙东部地区 篇4

一、试验设计及示范内容

试验设计:试验为大区对比试验, 面积为95亩, 不设重复, 但每个处理设有代表性的四个固定观察记录点。

示范内容:在富锦示范县长安镇开展面积为95亩的“一季作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综合技术研究”示范试验。

二、试验的具体操作

1. 选地整地

我们将该试验落在长安镇, 试验地块土质为黑壤土, 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 土壤p H值在5.8左右。前茬为玉米茬, 前茬没有使用残效期长的除草剂。整地方式为秋整地, 深度为25厘米以上, 做到地平、地暄, 无漏耕、无立垈、无坷垃, 垄距80厘米的大垄栽培模式, 播种方式为机播, 垄宽为80厘米, 行距为80厘米, 株距为15厘米。

2.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抗逆性强的克新13原种二代脱毒种薯。

3. 种薯处理

播前20~25天出窖, 置于15~20℃催芽, 并淘汰病烂薯, 切块时注意将切刀消毒, 避免切刀传播病菌, 并用5%福尔马林将切刀消毒处理, 薯块重量为30~50克, 为防治治苗苗期期真真菌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湿性性粉粉剂剂110000克+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2~16克++滑滑石石粉粉11..55~~22千克均匀拌到100千克薯块上, 干燥后播种。

4. 施肥

亩施磷酸二胺15千克, 复合肥20千克, 硫酸钾15千克。施肥方法为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做底肥, 做到种、肥分离, 避免烧苗。

5. 播种

播种时期为5月15日, 播种方法为机播, 施肥、点籽、合垄、镇压连续作业, 覆土厚度8~10厘米。密度为垄距80厘米×株距15厘米, 亩保苗数在5500株左右。

6. 田间管理

在马铃薯播种后立即镇压一次, 在出苗前耢垄台一遍, 消灭杂草, 提高地温, 除草采用封闭播后苗前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 药剂选用乙草胺、仲丁灵进行除草。中耕两次。

三、田间调查与测产数据

从苗情来看, 应用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综合技术的处理出苗率好, 出苗率96%, 出苗整齐, 幼苗长势好, 对照出苗率为91%, 整齐度和幼苗长势稍差一些。

通过详细的田间测产, 应用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综合技术的处理亩产为2597千克, 对照亩产为2115千克;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23.5%。

黑龙东部地区 篇5

今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再次掀起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新一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热潮。天予巧取,时至速迎。我们必须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力争在激烈的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

一、把握政策,找准承接点

今年七月,国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2007年第44号公告,扩大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范围,但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差别对待,今年7月23日后,东部地区新设立的外贸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并采取措施,使东部地区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大幅上升。十月,商务部和国家发展银行又下发了《关于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这两个文件,一手抓限制,一手抓发展,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加以限制,对中西部则给予鼓励和扶持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梯度规律和沿海加工贸易发展所提供的示范效应来看,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西涌的潮水将势不可挡。据香港贸发局调查,目前有37.3%的珠三角香港企业已计划把全部或部分生产企业内迁。据统计,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我市是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如果承接措施到位,沿海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出台应对措施,积极部署承接工作。要吃透上情,深刻分析和把握国家政策。要全面了解转出地产业和企业情况,长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将向外转移什么产业、有哪些重点企业?要认真分析我市需要承接什么产业、能够承接哪些产业?研究怎样发挥好我市的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选好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并按照加工贸易类产业特点,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模式,做好方方面面的对接工作。

二、集中力量,打造承接平台

产业集群化是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当前,市场竞争已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的竞争,相关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可以创造明显的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创新能力。为此,我们要强化产业集群观念,并从加工贸易企业特点出发,全力打造好承接平台。一是要全力建好工业园区。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坚持各种要素向园区倾斜不动摇,在体制上进一步加强领导,扩大工业园区协调权限;在财力上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强度;在合力上进一步整合可控资源促工业园区发展。二是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沿海转移的加工贸易产业是“大进大出”的产业,商务运输成本及运输时效将直接影响产业转移的流向。要大力发展我市运输、仓储、物流产业,近期要把物流企业的招商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尽快引进有实力的物流企业,组建一个大型物流中心。三是要努力改善通关条件。市外经贸、海关、商检等部门要在管理理念、监管模式、服务措施、口岸开放平台与东部地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加强口岸协作,疏通货物进出口快速通道,提高通关效率。

三、攻坚破难,打通承接瓶颈

承接产业转移,要“引得进”,更要“落得下”、“能发展”,必须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及早谋划、及早动手,切实解决好影响产业转移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解决好用地难问题。做到“提、盘、管”三管齐下,“提”即提高门槛。适当提高招商企业用地指标标准,防止项目用地“宽打宽算”;“盘”即盘活存量,大力开展“无地招商”。把招商引资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现有国有企业闲置厂房,激活闲置地;鼓励客商增资扩股,将资金投入到现有企业扩张、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上来;“管” 即要加大用地批后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征而不用、圈而不建”。二要解决好用工难的问题。要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培育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用工保障;要着力抓好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中心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企业招工搭建良好的平台;要引导企业建立合理、规范的用工薪酬制度和员工社会保险体系,营造

良好的用工环境;要组织专人到我市周边的波阳、都昌等县农村,宣传到我市打工是“离家不离乡”、在家门口打工的好处,引导农民来我市打工。三要解决好产业配套难的问题。要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引导、规范同类或相关企业相对集中进园,并针对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克服产业“木桶短板”现象。四要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要加快诚信建设,加强与市内各商业银行联系协调,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项目融资方式,加速培育资本市场,多形式拓宽融资渠道。五要解决好优化环境难问题。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要加快建立更加开明开放的政务环境,对基层和外商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调查研究主动办,跟踪服务及时办,找上门来马上办,重大项目优先办。

四、高位推动,搞好承接招商

抓住机遇,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转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课题,也是加快我市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全市各级必须切实提高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思想认识,善于解码,细化目标,有序推进落实;善于操作,强化措施,有力推动落实;善于创新,硬化措施,有效推进落实。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城市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间的较量。抓住每次新兴产业更替的机遇,对一座城市的崛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全市各级一定要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主动承接转移,决不能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错失良机,与产业转移和重大项目擦肩而过,延误发展。二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党政“一把手”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要亲自抓,重大产业推介要亲自去,重大转移项目要亲自谈,重大问题要及时拍板;要精心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加工贸易产业招商活动工作方案》,千方百计向产业转出集中的沿海发达地区采取挂职、派驻干部的方式,组织专业招商小分队,实行面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的定产业、定区域、定人员的三定招商;要把项目库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抓紧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目录;要抓紧调研制订鼓励加工贸易型出口企业来我市投资、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从土地、资金、税收、出口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三要落实责任,提高执行力。搞好招商引资,承接产

黑龙东部地区 篇6

关键词:产业转移;中部;优势

一、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积极引进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但是随着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指向型产业不断向东部地区拥挤,东部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逐步凸显,从国际经济发展经验看,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产业梯度有低向高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国目前在国际经济分工位置中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面对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为获得竞争优势、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有利的位置,利用东部地区已有的基础,推进高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因此,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将决定其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向外转移。

(二)东部地区成本上升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廉价的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资源以及政策优惠等优势,是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但随着要素的不断集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地位不断消失,低端制造加工产业面临着来自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发展中激烈的竞争。如果继续维持现有产业结构,那么将无法维持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增长,因此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能源资源消耗为主的产业转移出去,为高科技和新兴产业提供充足的要素供给。2012年以来,东部地区企业不断加薪,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种趋势将还会继续。另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仅仅是劳动报酬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这是都是东部企业隐形的成本负担。土地价格飙升也是制約东部地区维持现有产业的因素。

(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河南和湖南六省,地处我国中部位置,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部六省人口3.57亿人,约占全国人口26.6%。同时中部地区也是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中部不富强中国不算真正的富强、中部不崛起中国不能真正崛起。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

如果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的经济主角是东部地区,那么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角就必定是中部地区。如果没有崛起的中部地区发挥衔接和中转站的作用,全国其他地区之间生产要素流通和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也将变得困难和不经济,同时各地区也无法形成一个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相反,如果中部顺利快速崛起,必然会起到一个衔接枢纽作用,撬动全国各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二、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邻近

东部地区过去30年的发展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而对外贸易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外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而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中部与东部地区毗邻,这对于出口导向型产业,以及与母公司形成企业内部分工的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东部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仍然要参与国际分工,在其他投资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就成为影响产业转移选择区间的重要因素。如果所转移的产业只是把不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某些生产环节向外转移,那么所选择的区域离母公司越近,越具有吸引力。因此,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具有非常大的区位优势。

(二)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禀赋

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劳动力竞争优势。虽然中部人口在受教育水平方面低于东部地区,但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使得中部的劳动力素质要高于西部。另外,中部地区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五省都是向东部劳动力输出的大省,这些外出劳动力近几年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就业产业者越来越多,这对当地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相比之下,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只有四川才是劳动力的输出大省。另外,中部地区资源禀赋优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同样丰富,拥有长江、黄河和淮河;在全国五大淡水湖中,拥有鄱阳湖、洞庭湖和巢湖。优异的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将承担重要的角色。

(三)政策支持

自2006年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和中部六省地方政府强烈的发展愿望,是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群发展、对外开放等很多的专项政策,编制和实施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公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六大城市群”一体化概念。安徽省与2011年8月宣布,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正式撤销地级巢湖市,其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这是安徽省近年来首次撤销地市级行政区。这一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将促使中国中部又一个特大经济圈合肥城市群诞生。对东部的发展起大极大的拉动作用。(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人民日报,2004,03,17(l).

[3]马福祥,等.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城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黑龙东部地区 篇7

我国对大学生健康状况一直非常重视, 2007年国务院专门下发了中发[2007]7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根据文件精神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2007]8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 文件里详细制定了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组织形式、测试内容等。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属于我国边远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个地区高校学生的健身状况对全国高校学生的健身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终点, 是形成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 一批批大学毕业生的健身态度与行为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动机, 态度, 行为的培养对能否成为社会健身运动的生力军和带头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据此笔者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健身状况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在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同时为边远地区高校培养更多在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寻找一条更加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 为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边远地区在校大学生偏弱的健身状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佳木斯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的7所大专院校非体育专业四个年级共计900名在校大学生, 其中男生500名, 女生4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为全面深入, 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向佳木斯技师学院、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佳木斯经济贸易学校、鹤岗师范专科学校、双鸭山煤炭职业职业学院, 发放问卷900份收回800份, 回收率89%其中有效问卷720份, 有效率90%。

1.2.3 数理统计法

全部数据的统计由计算机SPSS统计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学生对健身重要性的认识情况调查分析

2.1.1 学生对健身运动重要性认识程度调查分析

由表1可见有87%的学生对健身的重要性认识充分, 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健身运动对健康等有重要的意义。

2.1.2 学生健身动机来源情况调查、分析

表2统计显示“我运动、我快乐”, “我喜欢、我参与”是当代大学生健身的首要动机, 说明快乐体育已经深入人心, 为了提高健康水平而参加健身运动的学生人数占到了第二位, 表明大学生们能够理性的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 还有少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在培养自身意志品志, 加强人际交往, 展示自我公众形象方面比较重视。

2.1.3 学生参与健身次数、时间、调查分析

表3表明, 学生经常参加健身运动 (周3次以上) 的人数占到被调查人数的38.33%高出1997年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公布的全国体育人口31.4%6.93个百分点, 低于高等教育并不发达地区山西高校体育人口40.6%2.27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男生比女生更热爱健身, 这是因为男生在生理特点, 运动项目, 表现自我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从以上三方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学生一方面 (表1) 对健身的重要性认识充分, 健身动机 (表2) 明确, 而另一方面 (表3) 能够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人数又偏少, 这两方面的矛盾是制约普及大学生健身运动的主要屏障, 把认识到 (健身重要性) , 变成做到 (积极参与) 是普及我国边远地区大学生健身的关键, 需要亟待解决的包括兴趣爱好、心理惰性、意志品质、组织引导、锻练氛围、场地器材、文化课减压、健身方法、体育消费等诸多问题。

2.2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学生健身行为现状

2.2.1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学生参加健身项目情况调查分析

表4反映出男、女生在生理上, 心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男生更多表现出好胜心强, 善于对抗, 而女生的特征一般是安静、温柔。所以男生喜欢对抗性强的项目。在调查学生对上述项目在体育课中能否满足一项结果显示有81%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需要”, 这说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还有所欠缺, 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系统掌握体育知识、健身方法、多项体育技能, 未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访谈中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特别喜欢游泳、蹬山、健身房等锻练项目但受到条件限制不能开展。究其原因体育师资力量溥弱, 体育场馆容量少, 体育消费水平低, 体育教学改革滞后是制约边远地区高校学生普及健身项目的主要因素。

2.2.2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学生健身组织形式情况调查分析

表5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组织形式依次为与同学结伴、个人、集体, 不同性别参加健身活动组织形式有较大的区别, 男生个人参加体育健身人数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独立性强于女生, 主动锻练的欲望高于女性, 而女性依赖性强从而影响她们兴趣和爱好的选择。

2.2.3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学生健身场所分布情况调查分析

表6调查显示边远地区大学生健身场所人数分布大多数为体育场馆, 其次为校内外广场、公园、空地, 极少数学生到条件相对较好的收费场所健身, 反映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学生绝大多数还不具备体育消费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在校内安装足够的简易, 实用性强的体育健身器材以利于普及健身运动的开展。

2.3 影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各高校学生健身的主要因素调查分析。

表7调查显示:

2.3.1不感兴趣占到了第一位说明“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大学生中体现明显。

2.3.2缺少场地, 器材占到第二位, 1997年开始扩招使得原本就不够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更加紧张。

2.3.3懒惰占到第三位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怕“吃苦”所以体育锻练惰性严重。

2.3.4缺少组织引导占到了第四位, 说明边远地区高校还没建立起经常性群体活动开展“网络”缺少足够的业余俱乐部和体育竞赛特别是体育师资力量溥弱, 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健身的积极性差。

2.3.5学习压力大占到了第五位, 说明大学生学习科目过多, 就业压力增大。

2.3.6缺少锻练氛围占到了第六位说明参加健身的人数少没有形成浓厚的锻练氛围吸引大学生们主动健身的欲望。

2.3.7由于体育教学改革滞后“应试”教育比重过大加之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烈, 所以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简单的练习方法, 甚至没有一项运动技能。

2.3.8 由于边远地区大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 在运动装备和健身器材方面难以承受。

2.3.9 由于中、高考受分数限制所以学生在初、高中期间学习压力大, 很少参加健身活动, 所以有及少部分学生出现体力透支甚至疾病现象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恋于网吧, 处对象, 如果把这部分学生引导到健身中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边远地区大学生的健身规模。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多向学生传授简单, 常见的体育健身方法, 手段及运动常识, 增强学生自我锻练能力, 学校多组织一些花样繁多喜闻乐见的体育竞赛提高学生运动乐趣, 给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 增加学校体育软、硬件设施, 在评优、选拔学生干部时偏于“体育生”, 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增强适应于新时代体育教育能力, 清理学校周围的网吧这些措施能有效的扩大我国边远地区高校学生的健身规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黑龙江省边远地区高校学生健身态度比较积极, 对体育健身的作用认识深刻, 只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练习惯。

3.1.2黑龙江省边远地区高校学生被调查的总人数中有38.33%属于体育人口高于全国体育人口31.4%。表明边远地区高校是我国体育人口较稳定的一部分。

3.1.3 黑龙江省边远地区高校学生在健身项目选择上, 体现出兴趣广泛, 选择面宽的特点, 并要求不高只限于体育场馆、空地、广场、公园, 运动项目特点是运动负荷平和, 节奏感强, 可徒手进行。男生喜欢对抗性强, 女生则喜欢趣味性强, 的运动项目。

3.1.4 在组织形式中男生表现出独立性强, 而女生喜欢与同学结伴或集体组织的体育活动等特点。

3.1.5 黑龙江省边远地区高校学生消费能力低, 有偿健身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已接受但是可接受的消费水平又较低。

3.1.6 影响黑龙江省边远地区普及高校学生健身的主要因素是, 没有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懒惰和怕“吃苦”。另外六个重要原因是:a.没有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围;b.缺少场地器材;c.学习压力大;d.组织引导不够;e.迷恋网吧;f.体力不支。

3.2 建议

3.2.1全民健身是一项战略性国策, 是人类健康最有效的投资, 边远地区各高校应不断高度重视, 扩大学生健身规模, 保持和壮大高校毕业生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生力军和带头人的作用。

3.2.2边远地区各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体育健身的宣传工作, 使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体验到体育锻练的乐趣和重要性。

3.2.3边远地区各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全民健身的意识和自我锻练能力。

3.2.4继续深化, 体育课程内容, 组织形式, 练习方法的改革, 多开设学生普遍喜欢, 锻练效果好的体育项目及专题讲座, 尤其重视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3.2.5各高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练环境和条件, 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3.2.6边远地区各高校应该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 在学校内多建一些简易, 实用性强的健身器材, 多组织一些喜闻乐见, 花样繁多的体育竞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于其中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练习惯。

3.2.7建议有关部门清理校周围的网吧从跟本上解决大学生“网恋”问题。在选拔学生干部及评优上多侧重“体育生”。

3.2.8加快边远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化的进程, 鼓励体育教师多举办体育培训班, 加强体质测试的组织和辅导工作。

3.2.9做好制度化保障工作, 建立长效机制, 坚持做到长抓不懈, 避免出现经常占用体活时间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丛明滋.山东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9) 34-35.

[2]范洪悦.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其行为的调研[J].天津体育学院学校, 2003 (3) :89-90.

[3]汪广茂.对师范院校学生健身运动意识与城市居民健身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2 (3) 43-45.

[4]黄小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练调查及对策[J].广西师院学报1998 (1) :102-104.

[5]杨志栋.山西省高等院校学生健身态度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6) :50-52.

[6]王景亮.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 2000 (2) 32-34.

黑龙东部地区 篇8

1.1 火山熔岩类

流纹岩:斑状-文象斑状结构、基质霏细结构、流动构造, 斑晶含量几粒到8%。斑晶斜长石自形晶、柱状、熔蚀粒状、最大粒径7.0mm、含量1~5%;石英粒状、熔蚀浑圆状、粒径0.4~1.5mm, 几粒~2%;钾长石卡式双晶发育, 粒径0.4~1.5mm, 几粒~1%;基质结构不均、以霏细状长英质为主、局部隐嵌晶结构、含量92%以上。

英安岩:斑状结构、基质交织结构;斑晶斜长石 (中长石) 板状、聚斑状无规则排列, 双晶趋于消失、局部环带构造显示、晶面不均匀处为阳起石、雏晶黑云母交代, 粒径0.4~3.0mm, 含量20%;暗色矿物柱状假象、为角闪石、雏晶黑云母代替、粒径0.3~1.5mm, 含量3%;基质斜长石微晶流状排列、期间为雏晶黑云母、阳起石充填;斜长石微晶柱状、粒径0.05~0.15mm;填隙雏晶黑云母鳞片状、褐色、少量交代斜长石微晶;阳起石不规则粒状、短柱状、浅绿色;副矿物磁铁矿、磷灰石。

1.2 火山碎屑岩类

变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角砾结构, 角砾:次圆状、模糊块状, 成分流纹岩、英安岩、熔结凝灰岩, 粒径2.5~5mm, 含量15%左右;岩屑成分同角砾, 含量15%左右;晶屑粒状、次棱角状、成分斜长石、石英, 含量5%左右;玻屑块状、粒状、多轮廓消失、脱玻重结晶粒状长英质和雏晶黑云母鳞片代替, 火山灰尘重结晶杂乱堆积、成分霏细粒状长英质矿物、、浅褐色鳞片聚集或显微分布。

流纹质碎斑熔岩:碎斑结构、基质霏细结构、碎裂构造, 斑晶含量25%左右, 成分石英、斜长石、钾长石, 晶屑状、棱角状细碎片局部集中、离而不远、少数可拼合或局部细碎, 石英自形晶及棱角状均有出现, 熔蚀、可见扩大再生长、波状消光, 粒径0.3~1.5mm, 含量10%左右;斜长石板状、多无完整晶形、聚片双晶隐约显示, 含量10%左右;钾长石棱角状、弱泥化, 含量2~3%;黑云母片状、多已弯曲、个别不明显暗化、粒径0.3~1.5mm, 含量3%左右;基质结晶差、结构不均、以霏细状长英质为主, 局部隐嵌晶结构、界限不清, 沿碎斑间有铁质充填浸染。

1.3 潜火山岩类

流纹斑岩:斑状结构、基质交织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长板状, 聚片双晶, 隐约显示环带构造;钾长石长板状, 粒状, 卡氏双晶发育, 泥化强, 粒径1~1.5mm, 含量8%左右;黑云母片状, 褐色, 少量被绢云母交代, 粒径0.5~1.5mm, 含量2%左右。基质斑块粒状石英中嵌布小柱状长石微晶, 含量90%左右。

2 岩石化学特征

2.1 主要化学成分特征

2.1.1 氧化物特征

41个中酸性火山岩样品Si O2含量在63.03~78.81%之间, 5个中基性岩样品Si O2含量在48.66~61.46%之间。氧化物平均含量与中国东部各构造单元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平均值相比, 中酸性火山岩Si O2、Al2O3、Ca O、K2O含量偏低, Ti O2、Fe2O3、Fe O、Mn O、Mg O、Na2O、P2O5含量偏高, 中基性火山岩Si O2、Al2O3、Ca O、Mn O、Mg O、P2O5偏低, K2O、Ti O2、Fe2O3、Fe O、Na2O偏高。由火山岩哈克变异图解可知, 随Si O2含量升高, K2O含量先降低后增加, Na2O先降低后增加, 后期又逐渐降低, 其余氧化物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

2.1.2 参数特征

中基性岩固结指数9.19~30.04, 与原始岩浆 (40-+) 相比较低, 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 且基性程度越高, 分异程度越高。标准矿物组合出现Or+Ab+An+Hy+Di+Ol, 说明本套火山岩为Si O2不足型。中酸性火山岩分异指数65.72~93.29, 且酸性程度越高, 分异指数越高, 表明岩浆结晶分异程度越高。标准矿物组合出现两种:Q+C+Or+Ab+An+Hy, Q+Or+Ab+An+Hy+Di, 说明本套火山岩矿物均为Si O2过剩型。由哈克变异图解可知, 随Si O2含量升高, 全碱含量升高, 碱度率略有升高, 说明岩浆有向碱性系列火山岩演化的趋势, K2O/Na2O升高, 说明岩浆向富钾方向演化, 里特曼指数明显降低, 氧化度降低不明显。

2.2 岩石碱度系列的划分

2.2.1 碱度系列划分

在Alk-Si O2图解 (after T.N.Irvine, 1971) 中, 46个样品有44个落在亚碱性岩区, 2个落在碱性岩区。

2.2.2 亚碱性系列划分

亚碱性岩系列划分采用两种分类方式, 中酸性火山岩采用A-F-M图解;中基性火山岩采用Al2O3-标准矿物斜长石图解:将41个中酸性火山岩样品投到A-F-M图解中, 有12个样品落在拉斑玄武岩套区, 29个落在钙碱性岩套内。将3个中基性火山岩样品投到Al2O3-标准矿物斜长石图解中, 有1个样品落在拉斑玄武岩套内, 2个落在钙碱性岩套内。

3 结论

研究区岩石表面或内部岩屑、角砾含量较高, 反映当时岩浆活动剧烈, 部分发生片理化现象, 说明受局部作用力较强, 岩石发生构造变形、导致发生片理化。岩石化学特征显示中基性岩固结指数与原始岩浆相比较低, 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中酸岩酸性程度越高, 分异指数越高, 表明岩浆结晶分异程度越高。由哈克变异图解可知, 随Si O2含量升高, K2O含量先降低后增加, Na2O先降低后增加, 后期又逐渐降低, 其余氧化物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碱度划分上, 2个中基岩性样品落在碱性岩区, 其余44个样品落在亚碱性岩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3.

[2]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岩石地层[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华东及邻区中、新生代火山岩[M].北京:科学出版社.

黑龙东部地区 篇9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战略和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黑龙江省委于今年4月正式批准了“八大经济区”建设规划,“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就是其中之一。

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煤炭资源城市和佳木斯、牡丹江两个中心城市。目前,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的92%分布在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等地,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多属低硫低磷煤,具有发展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原料和生物工程等产业的优势。在这一地区,分布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梧桐河等众多河流和向阳山、龙头桥、桃山等大型水库,水资源保障程度高。该地区还蕴藏其他矿产资源二十多种,石墨矿储量和品位均居亚洲首位。[1]

黑龙江省煤电煤化工业起步较早,不仅拥有一批骨干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而且在煤化工业方面业已形成了以甲醇、化肥、焦炭深加工等为主导的产品系列,煤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近百亿元。国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将黑龙江省东部煤化工产业区列为全国七大煤化工产业区之一。特别是国家积极支持煤炭、电力等能源开发及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丰富的煤炭资源,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电煤化产业基础,加上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为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自2008年以来,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牡丹江、佳木斯等六市大力发展煤炭、电力、煤化工产业,以及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替代产业。鹤岗市和双鸭山市已完成矿井建设投资4亿多元,大型坑口电站和中心城市大型热电联产建设快速推进,鹤岗电厂二期60万千瓦扩建工程等项目已投产,多个风电场等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双鸭山市已开工建设中煤180万吨甲醇等51个煤电化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该市的煤炭资源转化率将由35%提高到100%。相信在推进东部煤电化建设区规划后,经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该地区将会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

二、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面临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导致的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首要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由此而生。

低碳经济既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2]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被各国视为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3]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国际压力和重要契机,也是基本方向和重要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发展低碳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从“黑色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二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大力倡导循环经济。

三、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应把发展低碳经济提到日程

东部煤电化建设区主要是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煤炭采掘地区。因此在《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行业第一是煤炭行业,主要包括煤炭生产、煤炭加工和综合利用;第二是电力行业,主要是坑口发电和电网建设;第三是煤化工行业,包括:一是发展煤炭气化,并转化成甲醇—烯烃、甲醇—甲醚、合成氨—尿素等;二是焦化深加工,延长煤焦化—焦油及焦炉气、煤焦化—电石及下游产品;三是油页岩开发利用,推进油页岩生产粗柴油项目建设。第四是发展新材料、冶金、农副产品加工、林木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替代产业。这个规划总的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传统的煤炭工业为主体,强调了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的附加值。在现阶段该规划是切实可行的,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黑龙江省东部的煤矿地区,由于一直是以煤炭采掘为主,一方面有些矿区的煤炭生产已近百年,面临资源枯竭,处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转型期;另一方面,煤炭生产、电力生产、煤化工业等基本上都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虽然能够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对本地区的生态破坏也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应该把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放在首位,把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

第一,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发展一定要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这次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果不能有效遏制高污染,不仅对本地区的破坏加重,还将对黑龙江省东部生态状况最好的三江平原带来影响。遏制煤电化建设区的环境恶化趋势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和谐。

第二,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要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

在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发展的同时,提高对环保的投资,进行生态建设,保护湿地。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鼓励和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食品、药品、家电、家居、建筑,建设绿色城市。

第三,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要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相结合。

必须依法淘汰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鼓励企业创新和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推进绿色技术、推广清洁生产。制定和完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法律体系和补偿机制。同时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上的低碳经济技术,寻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第四,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要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变废为宝”,达到“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东部煤矿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矿上的废弃物不断增多,要通过构建资源利用与延伸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把“三废”变为“三宝”。加快原煤开采—矿井水—净化水—复用再生循环产业链、原煤开采—煤矸石—新型建材转化循环等产业链条的构建,从而建立起矿产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使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的矿区循环经济体系。

第五,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要与建设生态环境相结合。

东部煤矿区曾经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黑乎乎、脏兮兮的。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首先要扭转这种印象就要大力植树造林。森林具有巨大的减排功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可以变黑为绿,让矿区成为适合人们居住生活的生态环境。

摘要:东部煤电化建设区是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将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区之一。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世界各国正在全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建设区的发展一定要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上的低碳经济技术,使煤电化的能源生产转变为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以寻求一条低碳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黑龙江东部,煤电化,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EB/OL].东北振兴网.wwww.chinaneasl.gov.cn,2009-04.

[2]什么是纸碳经济[EB/OL].中国能源信息网.www.nengyuau.net,2009-04-21.

黑龙东部地区 篇10

黑龙江省东部资源型城市国有企业的比重大, 受原有经济体制的影响深, 从而大多缺少自生能力, 加之东部资源型城市无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 结果就产生所谓资源型城市的衰落和经济转型问题。因此, 城市能否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就成为资源型城市能否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性因素。结合上述分析, 提出了黑龙江省东部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策略选择。

一、以城市转型为先导

依据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从企业的出现到产业结构变化, 其实质就是分工的演进使人们的专业化水平上升以及出现新专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炭城市之所以出现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结构扭曲以及企业缺少自生能力等问题, 关键就在于无论是内生还是外生的交易费用系数均过高。结合我国的政治体制, 选择以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转型最终实现经济转型也就成为必然选择。为了做好黑龙江省东部煤炭城市城市转型, 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建设

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 所产粮、木、煤、油的主要消费市场都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 而黑龙江省地处祖国最北端, 没有往南走的沿海口岸, 因此所有往南的物资全靠铁路运输。这些货物目前主要靠经大连、营口中转的方式进行铁海联合运输, 运量每年在1.5亿吨左右, 给铁路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有资料显示, 铁路运输满足率不到30%, 运输旺季仅为20%, 并由此产生了影响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地理区位, 而该省东部的煤炭城市这一瓶颈效应就更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拓展区位空间, 而拓展的关键就是建立一个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需要强调的是, 要有世界眼光, 做长远考虑, 这一运输体系的定位不仅立足于省内, 更要立足于东北亚和全球。

2、全面制定和实施煤炭城市定位战略

进行城市战略定位, 首先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去”和“我何以与众不同”四个问题;其次要解决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发展规模和等级、独特文化和品牌、治理结构和经营模式的关系问题等。对于这两个层次的战略定位问题, 都要按照唯一性、创新性、排他性、权威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为城市创造和确定一个清晰的、远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据2007年的统计资料, 东部煤炭城市总体规模不大 (四城市2007年G D P总量不过777.3亿元, 人口540万, 财政收入62个亿) 。因此, 首先要建立东部城市圈的城市联盟战略定位格局。四城市之间实现人财物各种资源的全面流动和开放, 在互相寻求协作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竞争, 以实现共同城市定位战略指导下的竞争合力。其次, 要立足东北亚, 谋划全球定位。要利用一切资源, 包括中俄两国政府合作, 积极寻求打通东部江海联运或铁路联运的一切形式和措施, 建立出海口, 这样才能拓展东部煤炭城市的发展空间。不要眼睛总盯着西面和国内, 一定要眼睛向外, 放开胸怀, 站在全球化的格局和视野下思考问题。全力开辟俄罗斯、北美和日韩市场。要立足于东北亚经济圈, 谋划和构建自身在全球产业大循环中的定位。

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保障

职能是政府定位的核心, 转变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要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应把政府不该管的转移出去, 把该管的切实管好,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公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涉及一个基本问题, 即政府职能定位是否准确, 行政权力的范围和配置是否适当。多年来这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事情政府去管的理由貌似合理, 如“市场不起作用”, 但要分清不起作用的原因是“市场失灵”还是“市场扭曲”, “失灵”需要政府调控, 而许多“扭曲”本身就是行政权力不恰当干预造成的, 需要规范权力和消除扭曲, 让市场有效发挥作用。

如今, 应要求各级政府为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提供制度环境保障。全面履行好经济社会管理中的四项基本职能, 即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和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三、以企业自主竞争为依托

城市的竞争力来自于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而产业的竞争力是通过各个企业表现出来的。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强中, 如果加上龙煤矿业集团, 该区超过10亿元主营业务业收入的企业才6家。其中五家企业除建龙钢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9亿元以外, 其余四家都在20亿元以下。这跟哈尔滨有18户、齐齐哈尔10户和大庆10户入围企业相比, 总体实力并不强。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件好事情。说明市场还没有被垄断, 竞争还有很大空间。这要求各级政府至少做到两个必须。

1、必须维持生产要素的价格反映要素禀赋结构中各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性

企业关心的是产品的价格和生产的成本, 只有产品的价格反映市场的价格, 投入要素的价格反映要素禀赋结构中各种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性, 企业才会自动地按比较优势来选择其产业、产品和技术。只有当要素禀赋结构提升时, 利润动机和竞争压力才会驱使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自发地进行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以维持其自生能力。这样企业才会最大可能地进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 形成产业结构的良性自发演进。

不久前很多人还在谈论, 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前景广阔, 但是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就是这样的预测是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上的。即中国石油需求持续的高增长和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当国家对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 尤其是国际油价已经跌破36美元/桶的时候, 我们就要为缺少冷静判断后的投资决策付出代价了。中国炼焦行业理事长黄金干在调研了山西各大焦化企业后指出, 2008年10月份起焦化行业已陷入全面亏损。然而煤化工行业亏损还不仅仅停留在焦化行业上。事实上, 2008年出现的这一重大产业变局正是前几年疯狂扩张种下的恶果, 这足以让整个煤化工行业展开反思。由于当初投资热情高涨、产业推进过快, 相当一部分煤化工项目如今已深陷于自己挖掘的产业“黑洞”之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扭曲的要素价格引导着人们的非理性选择。

2、必须维持经济的开放和市场的充分竞争

以龙煤矿业集团为例, 它是在重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重点煤矿优良资产的基础上组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该集团以焦煤、三分之一焦煤、长焰煤、气煤、肥煤、褐煤为主, 是国内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和三大焦煤生产基地之一。煤炭产品主要有冶炼精煤、动力煤等, 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亿元, 已成为黑龙江省管第一大工业企业, 东北 (蒙东) 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 在中国煤炭工业企业100强中排名第十位。企业设想成为年煤炭总产量1亿吨, 煤炭、煤电、煤焦化三大经济板块共同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成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的主力军, 东北 (蒙东) 地区的核心煤炭企业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煤供应基地以及煤炭深加工和出口基地。从全省的角度看来, 这个企业远景相当不错,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其中至少有两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 如何有效协调四城市原有主要重点煤矿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关系到龙煤集团企业运行能否实现提高效率的预期。经验表明, 在没有经过充分市场竞争情况下“拉郎配”式的重组大多不会有预期的结果出现。如此跨地区、跨产品的企业重组, 对企业领导团队能力的要求相当高。尤其是企业还要搞多元化经营, 寻求以煤为主, 延伸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链的经营战略, 风险更大。这样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在通过政府重组后的企业实施, 不仅不会降低企业风险, 反而会放大这一风险, 国内外已有众多知名企业就倒在多元化经营上面。

(2) 构建如此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的同时, 还需要保证其他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市场的充分竞争。要知道, 充分的市场竞争才是有自生能力企业成长的基础性环境。如何保证以龙煤集团为首的国有企业同以亿达信煤焦化能源公司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之间可以展开公平的市场竞争, 这就对省委省政府, 包括各个地方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上述提到的政府职能转变提供的保障职能。如果龙煤集团通过上市等途径继续做大以后, 其产业单一化的情况不仅没有减弱, 反而进一步加强, 这对煤炭城市的产业转型不会是一个好消息。因此, 我们强调, 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竞争, 通过市场化选择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产品、技术和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可能最终实现煤炭城市的经济转型。

四、以构建产业簇群为重点

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就是企业聚集和产业簇群。东部煤炭城市构建产业簇群, 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造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构建的不适应当今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的立市、兴市和强市的战略问题。经济发展的成功, 实质是产业簇群成功深化与整合的结果。本文对于煤炭城市建立产业簇群, 提出四项对策建议。

1、突出发展旅游产业簇群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包括煤炭城市在内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因此, 实施旅游牵动战略, 塑造东部煤炭城市旅游总体形象, 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是煤炭城市实施产业转型战略的首选。

(1) 我们要重新审视东部旅游, 包括黑龙江省旅游的形象定位。“黑龙江——中国酷省”的旅游总体形象能否充分代表黑龙江省的总体形象, 是否需要重新调整, 这些都应认真、严肃、审慎地做出决定。形象定位非常重要, 要知道香港飞龙形象定位的最终确认, 源自全球调查的建议———香港的定位源自对香港及全球商界和政界领袖的意见调查。调查前后花费了整一年的时间, 耗资达900万港元, 最后选出飞龙图案, 此标志形象极受香港及国际调查对象欢迎。相比之下, 黑龙江省的定位有草率之嫌。

(2) 整合东部旅游资源, 发挥产业集聚作用。由于这些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以及其他原因, 以致目前还难以形成共通和互补, 无法经过市场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这需要打破部门和专业条块分割以及地区界限, 从全局着眼, 从系统的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 率先实施煤炭城市总体的旅游产业簇群战略。

2、审慎发展煤电化产业簇群

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 旨在把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 相关产业相互配套, 煤电资源综合利用, 非煤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 其中东部煤炭城市是主力军。在发展煤电化产业簇群中要警惕两种倾向。一是盲目扩大产能, 追求大规模, 甚至排名。煤炭资源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 就算我们真能做到“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 这一资源最终也要面临枯竭。这是我们寻求煤炭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盲目延长产业链, 追求产业链的完整, 甚至求全。要知道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分工和专业化的自我演进、提升, 在当今全球化的生产体系中, 追求贯穿整个产业链生产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并不多。更多地是寻求在产业链条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节点进行专业化提升。在发展煤电化产业簇群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专业化、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改进。

3、积极发展环境服务产业簇群

从上世纪90年代起, 我国政府对解决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在加入世贸组织后, 保护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专家估计, 我国环境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将在10—15年后基本结束, 5—10年后环保产业将逐步向环境服务业过渡。“十一五”时期, 我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达15%以上, 预计到“十一五”末, 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1万亿元。然而从整体看, 中国环境服务业的起步比较晚, 行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环境服务业所占整个环保行业的比例相对较小, 约10% (据2006环境状况公报, 2006年环保行业收入为6000亿人民币, 环境服务业收入约为600亿人民币) 。可以说, 环保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最为重要的是, 黑龙江省东部煤炭城市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积极发展东部煤炭城市的环境服务产业簇群显得十分迫切。对此, 应提早认识、提早规划、提早下手。留给黑龙江省的新兴产业并不多, 一定要抓住机会。

4、构建、培育和发展产业簇群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1) 兼顾产业簇群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产业簇群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企图利用较短时间创造产业簇群的做法经常失败的原因。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来发展产业簇群。

(2) 重视农业等传统产业簇群。每一个产业簇群不仅直接对企业生产力产生贡献, 而且能影响到其他产业簇群的生产力。这意味着农业等传统产业簇群非但不该放弃反而应该升级。

(3) 掌握好政府在发展产业簇群中的作用程度。产业簇群成功与否主要是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 而不是依赖政府的决策。产业簇群在萌芽或发展时, 政府可以强化或提供协助, 但不应该企图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簇群。新的产业与产业簇群最好是从既有的簇群中萌芽而来。

(4) 通过吸引外资来鼓励产业簇群的快速成长。吸引投资是发展中国家促进产业簇群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特定领域吸引一两家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会引来更多外商, 进而带动当地的发展。但是, 单靠外商投资并不足以建立产业簇群, 应从改善当地条件着手进行系统性努力。招商引资、自由贸易区和工业园区等做法, 都是有利于产业簇群成长的政策工具。

(5) 区分产业簇群与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基于国际或国内竞争的观点, 应选择发展前景比其他产业更为看好的优势产业作为政府支持的对象。所有目前和萌芽中的产业簇群都值得关注, 所有产业簇群都能改善自己的生产力, 而且都欢迎外商加入竞争, 因为它是提升产业簇群的外部因素, 并会直接使当地的就业和投资受惠。产业簇群强调及时并稳定地开放本地市场, 以刺激竞争和提高当地的效率。因此, 政府要从过去的偏重产业政策调整到重点发展产业簇群上来。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J].经济研究, 2001 (9) .

[2]徐旭: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J].行政论坛, 2005 (4) .

[3]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麦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 2003.

[5]朱训:矿业城市转型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5.

黑龙东部地区 篇11

【关键词】 财产保险需求;东部地区;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寿险业务快速发展,财产保险的发展速度远低于寿险。从区域保险结构来看,2007年东部地区在GDP、产寿险收入占比上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产寿险保费比例来看,东、中、西部产险占寿险的比例分别为0.44、0.36、0.51。可见在产寿险结构上,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产寿险不平衡的共性。本文主要研究东部地区财产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挖掘东部地区产险的发展潜力,以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二、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理论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人们会追求更高的消费层次,从而有可能购买财产保险。同时保险公司收入也会增加,会投入更多经费去开发保险品种以适应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2.保险意识。保险需求通常与人们的风险意识密切相关,风险意识又与教育水平有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险知识的了解增加,更倾向利用保险转嫁风险。

3.经济补偿水平。人们买保险是为了能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我们可以用前期保险给付或赔款支出来衡量经济补偿的实现程度。一般而言,经济补偿水平越高,对人们的保障水平越高,人们对财产保险的需求也会相应提高。

4.固定资产投资额。狭义的财产保险是指对财产物资的保险,因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如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等的投资会相应增加财产保险可能的保源,增加人们对财产保险的需求。

三、影响东部地区财产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1.研究方法和数据。本文选取2007年东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GDP、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毕(结)业学生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和2006年东部地区保险赔付支出作为解释变量,使用东部地区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表示东部地区的财产保险需求。模型如下:Y =β0+β1GDP+β2Edu+β3Pay+β4Inv+ε,其中Y表示东部地区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亿元),β0为常数项,GDP表示东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Edu表示东部地区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毕(结)业学生数(人),Pay表示东部地区财产保险前期赔付支出(亿元),Inv表示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ε为随机干扰项。

2.实证结果

由表1可知:Y =3.557276+0.001630GDP+9.82E-05Edu+2.316264Pay-0.009442Inv,可绝系数R2=0.997328,调整后的可绝系数达到0.995801,表明模型的整体拟合程度很好。从t检验来看,四个解释变量t值的绝对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12-4-1=7的临界值t0.025(7)=2.365。从F检验来看,F=653.1252>F0.05(4,7)=4.12,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

经济发展水平、保险意识和前期赔付支出与东部地区财产保险需求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教育水平的t值是四个变量中最小,说明东部地区的保险意识水平对保险需求的正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前期赔付支出与财产保险需求相关性最大;从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与预期结果不同,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本身的财产保险意识不强或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保险价格降低等。

参考文献

[1]孙祁祥,郑伟.经济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保险业—评价、问题与前景[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47-50

[2]赵桂芹.非寿险需求、经济发展与损失可能性—来自1997-2003年31个省(市)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6(3)

[3]李毅.湖北财产保险需求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08(1)

[4]林宝清,洪锡熙,吴江鸣.我国财产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4(7)

黑龙东部地区 篇12

黑龙江省东部是金的集中产区, 针对各种类型金矿的物质来源,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资料表明, 大部分山、砂金矿床及矿点分布在中下元古界黑龙江群和麻山群变质岩系及上侏罗统穆棱组中, 在佳木斯—牡丹江金成矿带中, 占金矿点72.2%的山金矿床分布麻山群和鸡西群中。对该矿的物质来源的探讨有着现实意义。

1 矿区地质

矿区位于吉黑华力西褶皱系佳木斯隆起的南部区。佳木斯隆起由元古界黑龙江群和麻山群的结晶片岩和混合岩组成。中生代晚侏罗世该隆起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 产生穆棱、鸡西、七台河、双鸭山和鹤岗等一系列凹陷带, 沉积以陆相碎屑沉积物为主, 夹有火山碎屑岩和煤层的侏罗系上统鸡西群;及以陆相碎屑岩组成的白垩系上统桦山群。以及由陆相酸性火山岩为主夹有碎屑岩的白垩系上统伊林组。矿区处于鸡西凹陷带穆棱盆地的西南缘。

2 砾岩型金矿的物质来源及形成机制

该地区各类型金矿床或矿点 (包括第四系砂金、第三系砾岩金及山金) , 皆分布于中下元古界组成的北西向构造层内, 金与古老的基底岩石有密切的相关性, 尤其是麻山群柳毛组地层、鸡西群穆棱组地层, 经不同矿区多次测定, 其含金性高出克拉克值的几倍—几十倍, 应是本区的金的初始矿源层。古老变质岩系中存在顺层产出的石英脉析离体, 呈透镜状、香肠状和脉状, 是初始矿源层经区域变质作用 (以自变质作用为主) 产生的, 规模较小, 延长几厘米至几米, 其金含量较高。一般在0.1-0.5×10-6之间, 有的达到工业品位。在白垩系火山岩区发现金银矿化。侏罗系砾岩及某些燕山期酸性脉岩类含金量也较高。第三系砂砾岩中不同比例的含有上述岩性的的砾石成分, 古砂金只能源于上述某些含金地质体。就是说, 古砂金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包括柳毛组和穆棱组地层在内的各类岩石中的分散金;二是山金矿体。

本区位于依兰—伊通深大断裂和密山—敦化深大断裂之间, 地质发展史较为复杂。初始矿源层除了自变质作用使金从地层中析出一部分之外, 强烈的岩浆活动、混合岩化作用、构造活动都不同程度低使金活化、转移并在有利部位富集以致成矿。由于本地区自古生代以来长期隆起并遭受风化剥蚀, 尤其是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垂直升降运动频繁, 形成中小型断陷或沉降盆地, 这些盆地使风化剥蚀下来的含金碎屑物质得以保存下来。

第三系中上新世, 差异升降运动使本区东部相对抬高, 西部相对下降, 频繁的升降运动及温暖湿润的气候造成物理、化学风化作用都很强烈, 山区及丘陵地带剥蚀下来的含金碎屑物质通过发达的水文网在谷底和盆地中沉积, 同第四系砂金富集规律相似, 在某些河流交汇处、水流变缓处、河流内弯处及河湖交汇处等水动力条件变化地带, 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砂金随相应粒度碎屑物沉积并在有利地段富集成矿。

喜马拉雅运动造成裂隙式间隙式火山喷发活动, 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沿谷底覆盖, 将东部区道台桥组砂砾岩掩盖, 后期地壳上升, 局部受断裂构造影响北剥蚀掉, 较稳定部位在玄武岩盖层的保护下保留下来, 形成现在的被切割分开的熔岩台地的地貌景观。在砂砾岩中有较多玄武岩成分, 说明在中上新世之前火山活动已经存在, 而在盖层玄武岩中部又有一古风化层, 其中除了玄武岩风化产物高岭土外还有少量少量其它岩性碎屑物质, 由此可见, 本区第三系玄武岩喷发至少有三个旋回。

上新世后期, 地壳运动相对稳定, 该区穆棱盆地已结束了湖盆沉积的历史, 被第四系河流冲击作用所取代, 第三系道台桥组被第四系覆盖。

3 砾岩型金矿找矿方向

含金砂砾岩受古水文网控制, 今后寻找这类型的古砂金矿应着眼于一下几方面:

1) 盆地边缘和盆地中部

穆棱盆地接受多条河流携带的碎屑物, 应在湖盆边缘河流入口处寻找三角洲相古砂金以及开放湖盆系统中形成的冲积湖相砾岩中的古砂金, 虽埋深较大, 但可能找到较大规模的古砂金矿。根据湖盆演化过程分析, 湖盆初始沉积速度较快, 水动力条件强, 在湖盆底部砾岩中可能赋存较大规模面状工业矿体。湖盆结束时局部冲积湖相向河流冲积相过渡, 在第三系上部赋存小规模带状矿体。总之, 穆棱盆地是砾岩金找矿的重点区。

2) 玄武岩该层下的古河谷

牡丹江以东、鸡西以南大面积玄武岩区是找矿的远景区, 关键是寻找盖层下的古河谷位置及有利成矿部位。对已发现的矿点应进一步工作, 尤其是玄武岩面积较大的腰台区。

3) 白垩系、侏罗系底砾岩

桦南镇盆地北部边缘第三系露头处, 其砾石成分多为各种颜色的燧石质及酸性火山岩, 说明碎屑物来源于白垩系火山岩区。在此处第三系砂砾岩中还发现仍在固结的白垩系砾岩, 其砾石成分与第三系砾石成分相同, 胶结物为硅铁质及火山碎屑, 可以断定第三系砂砾岩与白垩系砾岩来自同源, 所以也应注意在白垩系砾岩中找矿。在本地区还分布着侏罗系含金砾岩, 找到牡丹江小金山式的侏罗系砾岩金矿也有可能。

4) 第三系砾岩金是第四系砂金的物质来源之一, 已发现多处第四系砂金分布于第三系下游的沟谷、河谷中, 有的第四系砂金矿体上缘已接近第三系砂砾岩。可根据第四系砂金的分布特征寻找砾岩型金矿。

4 结论

世界上砾岩型金产量占黄金产量的60%以上, 许多大型、特大型金矿都产于各类砾岩中。而砾岩型金矿基本上都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 如南非的兰德、美国的马里斯维尔。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都有第三系、侏罗系及白垩系砾岩的广泛分布, 在吉林省的珲春、黑龙江省的牡丹江、桦南等地已发现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体, 砾岩金找矿具有广阔前景。

摘要:该矿床处于吉黑华力西褶皱系佳木斯隆起南部的侏罗世凹陷带穆棱盆地西南缘。盆地内沉积有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系上侏罗统穆棱组含煤建造。砾岩型金矿床为穆棱组基底砾岩 (含金砾岩) 层中砂金富集的下部层位, 沉积于盆地边缘基岩冲刷面上。矿床规模小, 矿体产状受基岩微地貌控制, 形态呈漏斗状或弯月状。矿石成分与外围岩石相同。含金砾岩具冲积扇相沉积建造的地质特征。

关键词:吉黑华力西褶皱系,鸡西群,麻山群,穆棱群

参考文献

[1]黄汲清.中国大地基本轮廓[J].北京:地质学报, 1977, 2:32-35.

[2]赵诚志.伊春-牡丹江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J].哈尔滨:黑龙江地质, 1992, 3:34-36.

上一篇:范式分析下一篇:自体球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