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2024-09-22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精选10篇)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篇1

经验的总结往往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硅谷模式与筑波模式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被当作成功的创新模式的典范而被大力推广。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这两种模式的实践成效却有天壤之别。以市场为主导的硅谷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以政府为主导的筑波科技城却沦为“现代科技的乌托邦”。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模式的成功与失败因素,总结创新模式的经验,为我国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一、硅谷模式与筑波模式简介

1、硅谷模式

硅谷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到圣何塞的纵深约五十英里的平坦谷地上,毗邻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硅谷一词最早是由美国记者唐·霍伊夫勒在1971 年提出,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新闻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是与高纯度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行业相关的。而“谷”字则是来自于圣塔克拉拉谷。硅谷的崛起与斯坦福大学是密不可分的。

20 世纪40 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提出了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的构想,并且于1951 年创立了“斯坦福研究园”。“斯坦福研究园”是美国最早的科技工业园,主要的研究与开发领域涉及电子、航空与宇航、制药和化学等高新技术部门。“斯坦福研究园”的建立得益于富有创造精神的斯坦福工学院院长、被喻为“硅谷之父”的弗雷德·特曼教授的倡议。他说服校方将校园中尚未开发的土地租给工业公司,以便在为大学增加经费收入的同时,具体实践他过去提出的“技术专家社区”的设想,即将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促使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化。

“斯坦福研究园”的建立及成功发展,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美国西海岸高新技术的发展,并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奇迹般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作为全球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它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2、筑波模式

筑波科学城位于日本东京东北约60 公里和成田国际机场西北约40 公里处,由6 个城镇组成,现有人口十余万人。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尝试建立的第一个科学城,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以基础科研为主,属于国家级研究中心。有国家级研究与教育院所48 个,分别隶属于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

筑波科学城的建设启动于上个世纪日本的“技术立国”战略发展思想。1958 年,日本政府在东京的大都市区发展规划中设想建设东京的一个卫星城,并且决定城区的所有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及其人员由东京迁来。1963 年9 月,政府批准了条件较好的筑波这一选址。自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日本全国30%的国家研究机构及40%的研究人员都集聚在筑波。国家研究机构将全部预算的50%左右投资在这里。10 多年来,日本政府在这里投入的资本已达两万多亿日元。但是,由于筑波的科研不讲究与工业界联系,不追求其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也不太关心经济,因此筑波科技转化产业的产值并不高。这里的私人公司发展缓慢,并且私人研究机构只能充当研究的辅助力量。

二、硅谷模式与筑波模式的比较分析

硅谷模式和筑波模式严格来说都是通过科技园的形式推动创新,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两种模式的主要差别表现在是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硅谷的形成不是由政府的计划造出来的,硅谷里的创业者和创新者的一切行为均以市场为导向,硅谷就是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而筑波科技城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政府的包办下,一切活动均被纳入政府的管理体制之下。形成机制的不同导致两个科技园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1、文化差异

硅谷模式成功之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科学园区真正可以与美国硅谷相提并论,甚至包括美国其他依托名校建立起来的科学园区。不少人把硅谷的成功归因于“硅谷文化”,但“文化”一词又太虚泛了,它可以把我们尚不理解的因素都装在里面。然而,有一点大家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硅谷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创业文化。硅谷是一个创业和创新的国际性场所,创新的氛围完全靠内在的创新环境形成,这种创新氛围不断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正因如此,硅谷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形成了创新的观念和风气,建立起了创新的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鼓励和提倡个人奋斗,创新的环境和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创业者们敢冒风险,敢于制胜。“硅谷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来源于市场机制的生机和活力。

筑波的形成和发展完全依靠政府的指令,从规划、审批、选址到科研等整个过程和运行完全是政府决策,甚至连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也都由政府从东京派来,并且分属于各个行政部门。各种设施都需经行政审批配备,私人机构和企业也由计划限制发展,整个园区缺乏自我生存机制和造血功能,更不可能产生敢于冒险的创业文化。在这里,个人的意志只能体现在政府的计划之中,虽然个人也有某种积极性,但从根本来说,整个国立机构和机构个人都存在着一种惰性。科学城研究人员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支持,他们的目标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于个人研究成果的发表,很少考虑让科技产品向商品转化。另外,作为个人,他们更乐意在一家国立研究机构或大公司工作到退休,而不愿意从事有风险的创新创业活动。

2、投融资机制差异

硅谷的腾飞离不开风险资本的支持和良好的融资环境。据对硅谷的一项调查表明,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在硅谷成立的高科技企业中,有30%的企业把风险资本作为主要创业资金来源,15%的企业则表示在头5 年中,风险资本是他们最主要的资金支持。在硅谷,只要有一个高科技成果出来,周围很快就有至少10 个投资基金找上门来投资。风险投资的作用不仅限于资金供给方面,更重要的是改进公司的管理水平。世界上比资本更为缺乏的是好的公司管理团队。在美国,现在有许多家大公司的CEO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们不但为创业企业投入资金支持,而且在经营计划和战略方面为企业家出谋划策,帮助寻找共同的投资者,招募重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并在董事会中供职。因此,寻求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成为风险投资者的重要职能。哪个风险投资家这方面能力强,它所投资的公司上市的时候市场价值也高。风险公司、资本市场、投资银行、风险基金的发育和发展不断给硅谷注入新的活力。

而这种状况在筑波是看不到的,因为筑波长期以来躺在政府的怀里,不用考虑风险,也没有激励机制。政府每年给他们大量拨款,不需要靠竞争和出卖研究成果来生存。他们投资靠国家,吃饭靠政府,自我感觉良好、稳妥,所以冒风险自然就成为多余的了。

3、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差异

硅谷有着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在硅谷,技术同资金等生产要素一样享有价值索取权。硅谷的很多技术人员就是靠技术起家,以技术、知识投资入股,成为拥有巨额财富的创业资本家。而且,硅谷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期权、期股制度,能持有企业股份是对员工的一个巨大诱惑。这不仅解决了技术开发的激励问题,而且将普通技术人员与企业成败荣辱联系在一起。此外,硅谷也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地方。硅谷的一些大学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专门为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业制定了积极政策。当然,培养和使用人才并不是没有竞争,相反,这里的人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优胜劣汰在这里体现得最充分。

而在筑波,一切人员管理隶属政府直接调控,导致研究成果创造的价值与研发人员本身的收入并无直接的联系,研发人员缺乏激励关心其成果的产业化与应用价值。筑波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也比较封闭,科技人员在质和量上都不及硅谷。筑波的研究人员靠政府配备,相互之间没有真正的竞争,更不是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各部门的大学培养人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本部门和机构补充人力,而不是为了走向社会,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三、对我国创新模式选择的启示

硅谷与筑波的比较是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的比较。从中我们看到了市场与计划的力量对比,也看到了成功与失败的对比。通过对硅谷与筑波成败体制原因的分析,对我国创新模式选择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革科研创新体制,以市场为主导,减少政府干预

目前,我国的科研创新体制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创新流程基本上还是按照政府立项、政府拨款、政府组织科研、组织成果鉴定等环节进行,其结果导致科研效率低下。我国改革科研创新体制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要让科技创新真正由政府主导走向由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其自我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宏观指导,制定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划,为公平的市场竞争制定法律、规定,保障科研人员、科研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开展科研必要的工作条件。

2、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民间风险投资

近年来,中国吸引的风险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但本土的风险投资公司数量十分有限,外资风险投资主导着我国创业投资行业。此外,我国缺少风险投资基金运行的法律环境,尚未制定风险投资相关法律,对成立科技公司、中小企业的门槛要求过高,一些风险投资基金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因此,我们可以从高新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入手,积极发展非政府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和规范各类非政府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形成灵活多样的投入和退出机制,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我国的科研物质条件和环境得到了长足改善,但由于体制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科技人才的自由探索和创新发展还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在我国建立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变得十分重要。要建立和完善多种、多层次的奖励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对于优秀的科技人才,应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或享有优先认股权,使他们的知识产权能够得到安全和有效保护。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篇2

环卫工作是一项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即便是环卫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化的今天,也必须坚定政府在环卫事业发展上的主管部门和投资主体地位。否则环卫行业将成为一盘散沙,更无从谈起长效发展。面对着城市的快速扩张,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城乡环境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城乡环境保洁水平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不断创新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城乡环境卫生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环卫人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一、创新城乡环卫体制总思路

创新管理思路,实行三个“转变”:一是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使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由单元化投资模式向多元化投资模式转变,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投资为主体架构的投资主体,打破“政府投资”“行业包揽”的运行模式,使政府投入的增长控制在与城乡环境卫生发展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水平;三是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建立起依据规划保持连续性、依据条件法规对环卫产业进行调整、依据制度实

施长效管理、依据科学管理和翔实可靠的数据对工作绩效作出测评的科学管理体系。

按照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我们应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中心工作目标,在目前已经建立的区、镇(街)、村(居)的环卫保洁体系和“村镇定点收集、区集中清运、市统一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完善区、街、村(居)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区、街、村(居)各自责任、保洁区域、范围。突出区级环卫部门的监督考核作用,强化镇(街)和村(居)的保洁作业实力,真正实现全区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通过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六大工程”等措施,着力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应该说这些措施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镇化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城乡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件重要举措。区环卫部门腾出主要精力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督导检查,实现由干管不分向干管分开、由“运动员”向“裁判员”的转变,逐步建立区、街、村(居)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心下移、责任清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只有建立这样高效的政府职能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城乡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现代化水平。

二、创新城乡环卫管理的秩序

随着环卫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区环卫部门更应该突出政策制定、监管考核的作用,从而在建立政事分开、管干分离、责权明确、重心下移的改革中,起到关键作用。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将环卫部门从直接组织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转到对环境卫生进行指导、检查、监督管理和对市容卫生市场间接调控上来。改革后的环卫部门一是要做好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及相关行业标准、规章制度的起草,针对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几个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办法。如《门前三包》责任制、《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建筑渣土管理办法》、《临时摊点管理办法》等,以规范各种行为,减少对城市环境的造脏及污染;二是要强化对环卫作业单位进入市场进行资质审查和管理的作用,对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设立准入机制,有效解决垃圾收集、运输、堆放等出现的一系列难点、难题。如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建筑渣土的运输单位、个人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对其日常经营行为实行监管。如对沿街门市、临时摊点、市场周边等进行规范管理,使其自觉形成遵纪守规的合法经营户。通过以上措施规范相关从业者的经营行为,使之不仅为城市经济建发挥作用,更要为城市环境发展做出贡献;三是建设大型环卫设施,用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收集、消纳处理;四是通过合同约定对作业实体实行契约管理,让隶属不同管理机构的环卫部门的环卫作业单位逐步从行政部门的隶属

管理中分离出来,与此同时,组建相应的环卫清洁服务公司和其他市容环卫专业公司,进行工商登记,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通过投标形式取得相应的经营服务权。通过这些改革,逐步建立运转高效的环卫行政管理新秩序。

要创新城乡环卫管理的秩序,需要夯实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基础。目前,国家住建部、省建设厅都出台了有关环卫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指导性文件,而我市至今还未形成有效的环卫管理机制,有关环卫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更是空白,在对环卫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缺少必要的依据,从而制约了环卫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最紧迫的需要是:着手制定出台符合我区环卫工作实际的环卫发展专业规划,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招标管理办法、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环卫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办法等政策法规,形成竞争环境,使环卫行业市场化运作规范有序,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加入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强化环卫发展后劲。

加强环卫监督管理,针对目前城市管理中诸多矛盾,提出采用“三个超前管理法”:一是超前“禁改放”疏导管理法。对摊贩变“堵”为“疏”,引摊入市,引凤筑巢,落实摊前一个桶,门前责任“新三包”(包卫生、包容貌、包监督)。二是超前占领阵地管理法。在卫生死角未形成前提前布控,实行全面

与重点专项整治相结合。三是超前数字化管理法。城市管理数字化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个发展趋势,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真正实现城市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全天候”的监管,从而使监管更有针对性,提高应对突出事件的反应图,将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样一来,过去令人头痛的小街小巷、居民社区、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城中村、内河、高速公路等区域的卫生死角,一定能在一场彻底持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收到良好效果,并建立起长效机制。

三、创新城乡环卫融资渠

环卫是一项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公益性事业,要突出政府在环卫发展投资的主导地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投入为基础的投资机制,区、镇(街)各级财政应以目前的作业服务与财政拨款为经费基数,同比例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并与环卫作业不断增长的服务质量相适应。对新建成交付使用的城市道路应按有关定额标准及时足额核拨,保洁作业实行公开招投标。同时,每年应按一定的经费增长比例用于环卫新机械、新车辆、新设备的投入,并将各镇(街)环卫设施、设备的购置统一到区财政预算中,实实在在地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篇3

关键词:政府主导型会展;市场化运作;行业协会;品牌会展

一、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

所谓“政府主导型展会”就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促进产业发展为主要目的,普遍由政府成立临时机构或组建事业单位来承办,组展较多运用行政手段并配套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的综合性大型会展节庆活动。

中央政府在相继出台改进工作作风、推行反腐倡廉、压缩三公经费等一系列政策后,会展业发展遇冷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专家对地方政府过分动用行政资源参与展会的现象表达了相关意见,他们指出:会议展览活动需要跳出政府的襁褓,参与竞争、独立成长。因此政府主导型展会进行市场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减少政府财政支出,促进展会持续发展。对于政府主导型展会,虽然地方财政的直接补贴和各种支出仍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大部分的政府展仍面临办不下去的窘境。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监督力度的增强和信息公开的透明化,“政府对纳税人之钱如何合理利用”这一问题使各地政府面临着巨大压力。显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政府行为的日趋规范,加之公共财政体制对政府财政支出约束性的提高,此类支出必须逐渐减少。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展会本身的竞争实力,迎合市场化办展的大趋势。

(二)维护行业市场秩序,增强城市办展实力。我国会展市场存在着大量重复办展和无序竞争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综合性展会和专业性展会混搭,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同时参与。政府主导型展会由于大量使用政府的公共权力而不受市场化运行规则的制约,以致由企业等市场主体举办的同类型展会因不公平竞争问题而难以支撑,因此会展界要求政府正确定位在办展中角色的呼声越来越高。本地有多少个在市场化基础上举办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和较高水准的常年展会才是衡量一个城市的会展行业竞争力强的有效标准。只有遵循行业市场秩序,会展的硬件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培植和建立起来,才能真正有能力承办更多和更大规模的会展活动。

(三)培育本地会展市场主体和会展人才的需要。当前国内涌现出了一批可以把会展业作为产业支撑的会展城市,但是真正有实力有影响且自主拥有会展品牌的会展企业寥寥无几。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当地的主要展会一直由政府主办,使会展企业的成长空间受限,市场化运作频频受阻。另一方面,国内虽然有不少城市举办了众多大型展会,但是真正的会展人才和专业策划组织依然欠缺。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所办展会大多都由政府行政单位人员操办,他们缺乏专业知识,也未按行业规则办事,因此加快会展市场主体和专门人才的培育已经成为了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相关因素

政府在会展活动中的主要职能转变后,各市场主体在会展业发展的分工可以形成三个层面: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它们各自职能分工有所不同。在会展业市场化发育成熟的条件下,作为第一层面的政府,其职能是制定规划,营造环境、提供政策、加强调控、协调服务;作为第二层面的行业协会,是联系政府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第三层面的企业(会展公司)是会展业发展的主体。三个层面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会展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政府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市场化运作并非政府完全放手。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作用具有滞后性,政府必须发挥其宏观调控功能,以防市场失灵。会展活动项目市场化运作需要政府这只“有形手”和市场这只“无形手”密切配合,大量实际运行问题才能得到顺利解决。

(1)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规范行业秩序。调控力度不够和行业自律不足一直是国内会展业长期存在的弊病。将展会推向市场化后,标准缺失、知识侵权、重复办展和无序竞争等问题势必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制定行业政策、完善行业法规。在各种关系复杂交汇时,政府需妥善处理好与市场各方的关系,根据展会的类型和性质,制定不同的市场化运作规则,并充分发挥民间团体、行业协会、会展企业的作用,共同促进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突出服务职能,合理划分与企业的权责关系。政府将办展机会下放给行业市场,就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背景和配套营销活动,为企业争取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企业的成熟程度和实力资质。也就是说,政府在招标过程中对投标企业的资格审查应列为重中之重。因此怎样确定合格企业的条件将会成为展会推向市场化政府首要面对的问题。其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权责划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政府若把会展活动交给企业,企业如何保证展会能够持续盈利并让政府对其放心,政府怎样统筹协调才能既不重新走入行政干预的怪圈而又保证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规范,这都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二)行业协会的支持力量。行业协会在展会影响力的维系和市场化运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非官方的行业协会都有明显的政府背景,它们一方面连接着政府,另一方面连接着企业。在展会策划前期,行业协会可以拿出一个总体规划和指导思想,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策划方案,通过招标从众多项目策划中选择符合展会主题的项目,然后由组委会对这些能拿出项目公司的资质进行审核。

通过行业协会的力量整合政府和市场资源为政府主导型展会市场化转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特别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展会在进行市场化过程中,不妨采取先由行业协会介入的方式逐渐过渡。需要指出的是,在政府主导的展会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之间并不一定是贸促会或者协会,也可以是公司企业。只要解决了展会产权的关系问题,由政府进行委托实体机构承办也具有可行性。

(三)会展企业在市场化中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内会展市场表现出的活跃状态,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会展企业。拥有强大市场份额的会展公司不仅依托于会展业发展良好的城市资源来举办展会,其自身的创新办展方式以及运用信息化联动等方面都为其开拓市场奠定了扎实基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民营展览公司一直发展缓慢,不利于与外资合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是伴随着政府主导展会的市场化转型,外资展商投资展览项目为我国本土会展公司在产业竞争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路径

目前国内每年的几千个展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政府主导型展会。由于市场化进程缓慢,它们往往达不到预期效益以致年年出现亏损状态。一直以来,业界对于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转型问题都非常关注。其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一直都是政府主导型展会在向市场化过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打造品牌会展。品牌会展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代表行业发展动态、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对该行业有指导意义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展会。拥有一个甚至几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会展,是每个以会展业为主要产业支撑的城市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会展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托。随着会展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地政府都已认识到了打造城市会展品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市场结构对会展业的影响。根据S-C-P(Structure-Con

duct-Performance)模式,即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会展业的绩效取决于展览中心和会展公司的行为,而展览中心和会展公司的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的竞争结构。在产业经济学中,市场结构可以通过行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三个方面的参数来描述,这三个参数相应地描述了市场的垄断程度、成本收益特性和竞争产品的可替代性。这些市场结构因素影响到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同时还影响到品牌的忠诚度和行业的进入壁垒。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波特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产业吸引力由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供方、买方和替代品五种力量决定。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会展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他们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要想获取有利的竞争优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品牌战略。(2)会展产品差异化。按照产业组织理论,会展产品差异化是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会展产品占领市场的程度取决于产品差异化的成功程度。对于政府主导型展会,政府可以联合展览企业打造其他城市没有的“特色展”,这样便构筑了其他城市进入该领域的壁垒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政府在打造品牌要素、提供相关资源以及展会服务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足以区别于其他同类会议和展览的“特殊品质”,这样才能引起参展商甚至专业观众兴趣的产生。会展产品差异化不仅会使外部进入者耗费巨资去改变现有客户的忠诚度而造成某种障碍,而且又会在同一市场上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的会展产品区分开来,以“差异化”为基础争夺会展市场的有利地位。现代会展日益强调会展的专业性和品牌性,各种专业性展会的兴起使综合性展会受到影响,参展商倾向于选择集中程度更高、成本更低的专业性展会。例如,节事活动参与者更乐于参加符合自己趣味的活动,会议参与者同样首先选择参加其所关注话题的会议。因此,会展业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强调专业性品牌会展的竞争优势,通过在专业细分市场上建立规模和品牌优势,使得相应的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建立会展人才培养体系。会展教育体系是随着整个会展经济的发展同步成长起来的,当前,经济发达国家的会展经济在全球业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他们的会展教育体系也比较成熟。近年来随着我国会展市场的蓬勃发展,会展行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也急剧膨胀,这也促使我们对国内会展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适应市场化运作,按需求开设课程。为了满足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会展课程已在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并形成体系。除了会展策划、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会展项目运营、大型活动组织管理与营销、场馆设施管理等常规性课程,成功举办会议综合指南、组织重大节庆活动和大型会议实用指南等课程的设置也会对市场就业选择起到指导性作用。(2)加强实践环节,注重人才培养的时效性。首先,学院人才与行业人才互动。学院一方面可以安排专业老师到会展行业进行工作任职,另一方面聘请业内管理人员来学院任教,促进人才互动。其次,学院与行业进行项目交流与合作。可以利用高等院校理论上的优势与会展行业的热门现象直接进行课题讨论,如行业发展的危机管理研究、交流信息与数据统计等。再次,会展专业学校和从事会展教育的专家教师可直接参与到会展行业协会中,如国际会议协会(ICCA)、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国际博览会协会(IAFE)、国际节庆活动协会(IFEA)等。这样一来,行业组织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活动可获得一些理论上的指导和咨询意见,专家教授也可以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为会展教学提供真实的案例参考。最后,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会展专业的学生需要经常参加到大型会展活动的组织和策划管理中来,以此培养相关的策划、创新、组织和协调能力。

(三)提供经费支持,营造办展氛围。为促进本土品牌的发展,许多会展城市的政府往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鼓励本地企业出国参展。例如,在2005--2007年之间,厦门企业参加指定的8个国际展览会时,得到了政府万元以上的资金扶持。其中对参加意大利米兰马挈夫春季国际贸易博览会、德国慕尼黑冬季国际体育用品及礼品博览会、巴西圣保罗国际家庭用品及礼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商品(印度孟买)展览会的企业,厦门市政府不仅给参展企业补贴50%的摊位费用,而且还给参展企业予以1.5-2万元的资金补贴。

(四)推动信息技术与实物展览相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方式和对外交流的途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会展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和媒体传播,超过一半的参展企业认为展会的意义和作用不会因此而降低。可见,电子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没有把企业从传统的展览市场中拉走。但是对于专业展会的行业分布进行具体分析后可以发现,IT业专业展览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这恰恰说明信息网络经济部门仍然需要传统媒介来扩大和发展它们的业务。

事实证明,政府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对会展本身进行管理,而重点在于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实物展、网上虚拟展、网络销售或是其他形式合理地把买卖双方组织到一起,增加他们参展的兴趣与动机。从这一点来看,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引导虚拟展会的创建、利用政府公信力进行网上营销等都在政府管理会展业的范围之中。在新经济时代,政府对会展业各项成果的评判也要适应这种信息潮流的变化,为会展业的市场化运作创造良好的科技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良言.政府应“放手”让会展市场化[N].民营经济报,2007-10-31:B05

[2] 姜蓉.“中介”运作模式彰显“政府展”的市场化路径[N].中国经营报,2005-06-06.

[3] 赵伯艳.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探析[N].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9.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篇4

初级阶段, 是我们在采访许多运营商和设备商物联网领域人士时, 其对我国物联网发展阶段的定位。在这样的阶段, 政府的作用固然重要, 而且各级政府确实肩负起了应有的重担, 然而, 一位设备商人士向记者坦言, 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大多在低价值环节和领域大量投入、重复投资且无序竞争, 如果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 我国的物联网将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

其实, 即便在资本市场, 所谓物联网企业分布的结构性问题也十分突出——在物联网概念股中, 几乎80%的企业与RFID相关, 远望谷、新大陆、上海贝岭等企业都属此类。

在物联网试点城市中, 北京市走得比较靠前。接近北京市经信委决策层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去年, 北京市政府启动了“感知北京”计划, 共组织实现物联网领域新增投资3亿元, 实现直接带动经济效益113亿元, 总计有8个项目已具备规模产业化条件, 相关市场总额达100亿元以上;“感知北京”工程涉及到6大行业的13类应用, 在城市管理、公众安全、智能电网三大领域成效较突出, 北京移动的二维码电子门票项目、北京联通的通信人孔井盖集中远程监控系统都包括在其中。

但他指出, 大多数企业积极参与“感知北京”计划, 缘于政府的资金支持, 这在当前物联网整体环境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理解, 但随着公众对物联网需求的猛增, 加速物联网深层次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探索, 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驱动, 成为关键点。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技术部技术经理李娜告诉记者, 当前制约我国物联网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首先, 标准不统一, 没有国家及行业标准, 很多物联网小型应用系统都是自成一体, 采用私有通信协议, 导致不同厂家系统和方案无法互通, 不易扩展;

第二, 物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各个不同的垂直行业应用, 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农业、智能家居等, 每个垂直行业应用都需要端到端解决方案, 其中涉及到多个不同的行业及部门, 如业务提供商、业务运营商、通信运营商、政府职能部门、垂直行业主体部门/公司等, 整个产业链的建立以及跨行业合作运营的业务模式还远未成熟;

第三, 物联网的应用种类繁多, 各有各的特点, 但也有很多共性, 如何将这些共性挖掘提炼出来使其服务于不同行业, 将极大降低研发及产品成本, 这些应用一旦大规模实施, 势必会给现有网络带来巨大的影响, 现有网络应如何应对, 如何通过新的技术甚至架构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以上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只有这样, 物联网才得以大规模、有序、健康的发展。

以党委和政府为主导(模版) 篇5

一、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和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然而疾病也在一起“繁荣”。

2005年国家卫生部报告,在13亿中国人口中,高血压

1.6亿,血脂异常1.6亿,超重和肥胖2.6亿,糖尿病25年间(1980—2005年)增长了六倍,达到了5000万,癌症的发病率快速增长,中国肺癌死亡率30年增长了五倍„„。卫生部长陈竺一次内部讲话:2005年到2010年,疾病增速更快,糖尿病已达9700万,糖尿病前期1.1亿,这五年的增长更是惊人!

卫生部长陈竺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早增加,已成为威肋中国健康的突出问题„„”,这不仅要影响几代人的健康素质,也会因不堪重负的疾病负担,消耗掉社会经浪济发展的成果!

二、医疗费用上涨的严重挑战:陈竺部长的话给我们敲起了警钟:慢性疾病的快速增加和医疗费用上涨,会使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

不仅中国,连西方世界也已经承受不起指数般上升的医

药费用的上涨!

美国总统医疗顾客方励培先生2005年12月讲:美国医疗费用上涨会使美国财政崩溃!

要知道,中国人均医药费2000年统计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而且政府负担与个人负担的比例为39.4:60.6,即政府负担小头,(全世界的平均比例是61.8:38.2,即政府负担占大头)。

中国政府已在实施扩大医保覆盖面,提升报销比例„„,这意味着:政府要承担越来越大的医药费用,国家将面临医费支出的巨大压力!

根据2000年的官方报告;我国每卫生资源的消耗是107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四分之一!

胡总书记“温总理”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建立和谐社会防治未病,关注民生做为国策!

三、过渡医疗的巨大害处:

中国长期经历“缺医少药”的历史,因而更加依赖药物,有一份统计,中国人的吃药量是日本人的50倍,是美国人的100倍,然而是药三分毒,联合国的专家说:70%的疾病都与不正常的用药和医疗有关,因医药不当而死亡的占了总死亡率的三分之一!

在世界畅销书“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说:医院中只有15%的医药措施有确切的依据;三分之二的用药是不需要

或是有害的,多数手术是错误的„„。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说:人们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扩大医保和提高报销比例后,不少人认为不用就是吃亏,结果是害民伤财!中国是药物浪费最多的国家!

目前,全世界都在向中华医学和中华养生学习。1988年,在世上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最后的结论是:人类要想在21世纪健康的生活,必须到东方孔子的故乡去吸取智慧!而许多中国人却无动于衷!

四、减少过度医药,降低医药费又提高康复水平和健康水平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国外已有许多试点报告:通过健康管理,医药费大幅度下降,甚至下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而康复效果提高!

国内也有许多实证,我学医,从医到专攻健康养生已走过47个年头,我坚信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健康管理是最大的节约!

无论是那一级党委、政府、能够在医疗模式改革方面做好实质性的贡献,尤其是既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又大幅度降低医药费用,他们一定是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立了大功!

五、科学性和安全性

现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即主要

是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导致,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的,许多疾病源于错误医药,减少错误的医药,就会减少疾病,大家也都知道,现代慢性病多数是吃出来的!

美国参论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心血管研究所”、“美国营养研究所”、“美国国家健康福利部”等单位,以世界性做了人类历史以来最庞大的饮食健康报告,报告长达五千多页,这项权威性报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癌症、心脏病、脑中风、糖尿病等致病的主要原因在于饮食不当。所有的成人病都可以依赖饮食的改善得到的治疗与复原。

另外中华医学自然养生博大精深。

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保障的,我们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自然养生为主,不限制就医和用药,也不“强迫命令”,由于完善了健康管理,突发情况会得到更有效的救助,因此安全得以保障!

六、具体操作方案:

1、党委和政府把它做为一项医疗改革,健康管理的重要试点工作;

2、组成由领导挂帅,由医保局、卫生局、市医院、科技广播电视局、民政局、老龄委、老年大学等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

同时聘请有真才实学,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参与和指

导;

3、制定完善的试点方案,经专家论证,领导批准;

4、由医保局协同卫生局、市医院从去年医药费最多的人员中,根据自顾的原则,挑选100名左右的试点人群;

5、组织权威专家对确定人选进行医学鉴定,试点期满(一年)再做医学鉴定,科学判定康复效果;

6、医保局统计试点前后的医药费用做比较,目标是医药费下降的原来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试点组可以立下军令状,医药费在不强迫,不干予的前提下至少减少三分之二!

7、写出科学的试点报告,上报各级有关领导部门,直至党中央国务院。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严格考核;

8、表彰奖励有关人员及赞助企业。

七、资金来源:

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以及服务需要人、财、物。需要一定的投入,政府可以适当投入,但最好以成功后奖励、补偿的办法,避免吃大锅饭,吃唐僧肉。政府以提供政策,提供场所,提供一定的条件为主。

鼓励企业赞助,通过调研,大多数企业很愿意赞助,有的说:这比救灾捐款捐物更有劲!他们愿意与政府一起干事!他们也期望通过此举,多出现在当地媒体上有广告的效应。尤其是试点成功后,他们会有更大的潜在影响!

八、政治意义深远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医药费的飞涨,国家难以承受甚至会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

中国现已有老年人1.69亿,并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老年人是医疗费支出最多的群体。

2008年11月24日在海南三亚落幕的“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总编座谈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至80%花在临死前的一个月的治疗上。”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前加强予防,意义非常巨大。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篇6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简称CHS)是满足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最佳方式,在提供优质、价廉、方便、快捷、连续、综合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不仅大大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服务效率,并且在控制医疗卫生费用增长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方面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英国等国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卫生服务的社区方向,社区卫生服务近3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1]。社区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部分,公共服务理论是构建我国公共卫生框架的理论基础。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服务以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为主,所以不能以市场规律来调整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这也是几十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一直沿用公共服务传统模式的原因。卫生事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由政府主导管理[2]。社区卫生服务是第一线的保健,8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在社区内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体现了社会公平、经济实惠、人民需求、求助互助、因地制宜、优质低耗的社会大卫生的精神。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现卫生公平和可及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做好规划、准入、规范和监督评价工作。政府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建设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社区卫生服务起步阶段,政府应成为卫生事业的筹资、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费用支付主体;并组织和调控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系统,培育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为系统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政策、法规和行政力量对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管理[3]。

政府主导管理包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宏观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进行规范与引导,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方向;还包括具体的投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性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职责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机构运行状况的监督管理;对人员引进、流动的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运行管理等。但是就像市场存在失灵问题一样,政府管理也存在自身必然的缺陷,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容易导致效率低下和质量问题。因此,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引入具体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将弥补不足,二者的充分结合将促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良性运行。

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缓解供求矛盾。内部市场化运作有助于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由于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大多数是政府举办,或者是原有企事业单位转型,因此,国有机构的效率低下问题非常突出。

2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现状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改善,前30年,我们仅用了占世界卫生总费用1%~2%的卫生费用,满足了占世界总人口1/5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卫生公平和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水平曾排名世界第41位。而到了2003年,我国的卫生公平排名为世界第188位,列倒数第4位。我国只有1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我国于1997年首次提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为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呈蓬勃发展之势。从1997年起步到2003年开始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到现在全面推广,经历了将近10年的时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服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人员队伍建设得到推进,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服务模式受到欢迎,一些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4]。社区卫生服务确实起到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降低居民医疗费用的作用。但毕竟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重医轻防,医药不分家,政府投资不到位等等,有的甚至走上了以药养医的道路,有的被迫关门停业等;政府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观念、素质等问题。大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的是医疗服务,服务对象则以病人为主,而忽视了其他各项功能,关键问题是政府的宣传引导没有落到实处,对社区卫生服务真正的管理监督几乎是空白,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成为一种时髦,一哄而起。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却背离初衷。

究其原因,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最主要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管理制度方面基本上沿用了以前医院的一些制度和措施,对由于功能调整和服务模式变化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很多地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只是完成任务,而不考虑它真正的运行及能否给居民带来实惠,仅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是很难维持下去的。管理部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之后没有进行指导性管理,更没有监督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成了一个空洞的名字。

近几年来,我们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制度在不断完善,政府的投入力度在逐渐加大,重视程度在得到加强。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必须建立好的管理模式,好的管理模式才能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政府的宏观管理监督之下使政策、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在内部市场化竞争的体制下,使政府投入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3 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化管理模式

3.1 由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政府要在完善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成立监督评估机构,确保政策的实施,保证相应的配套措施切实落到实处;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要做好各行政相关部门(如民政、财政、计划生育等)的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多部门的协调机制,明确职责,优势互补,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程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组成专门的CHS管理委员会,对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对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制,岗位竞争制,进行工作评价,在管理部门内部形成人员岗位竞争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建立完善的、操作性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3.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内部市场化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在准入标准和医疗服务市场管理完善的基础上,允许民营医疗机构进入CHS市场,促进多样化竞争;保证居民有相对的选择权利,原则上居民应与本社区内的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家庭协议,但如果居民对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不满意,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废除协议,并可以到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或进行健康咨询及保健康复。管理部门应为居民提供公开、高效的投诉途径,保证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起到广泛的群众监督作用。可以对做得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经济奖励,在经济上给与支持,而对于居民不满意的机构则要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起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政府要从办卫生转变到管卫生,实现管理体制的突破。

3.3 人员进入制管理上的内部市场化

根据我国国情,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大批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逐步向高水平、高标准的全科医学终身教育制度迈进。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公立医院进行改革,鼓励二级以上大医院介入社区卫生服务,将原有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转化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相当多的医务人员可以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这其中不乏有大量的医学人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抓住机遇,充分引进人才,对这些有丰厚医学背景的人进行全科医学教育,将他们转化为全科医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竞争上岗制,提供优惠的待遇,吸引全科医学人才主动应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岗位,把政府投资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费用转化到上岗后的待遇。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的待遇和运行经费由财政保障,切断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的直接联系,切实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

3.4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岗位之间的内部市场化

政府投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已运行多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求其与社区居民签订家庭协议,成为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对于新成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要扶持,对其进行宣传,鼓励居民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或通过社区“守门人”制度要求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1年或2年后再要求其与社区居民签订协议,成为居民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考核可以以其签订协议的比例为指标,这个比例由管理部门根据社区人数规定,如果低于规定比例很多,可以要求该服务人员转入其他不直接接触病人的科室进行其他服务工作,如果想再次与病人签订协议,必须经过重新的培训考核,与新招聘的人员同样经过1年或2年的实习后,由居民自己选择。这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形成了内部竞争机制,真正的裁判是社区居民,不是政府。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调整岗位、收入分配的依据。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建立高水平人员“留得住”,不合格人员“流得出”的用人机制。

内部的优胜劣汰机制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社区居民对机构的满意度,增加居民对机构的信任度。从长远来说,居民的健康得到维护,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根本方法。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一级提供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基础,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是提高卫生的公平性,确保所有人群利用可持续的卫生系统和服务,使所有人获得更长的期望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我们必须以社区卫生服务为突破口,确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必须由政府进行投资并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好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建设政府主导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化管理模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长效发展,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清.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10):95-96.

[2]姚岚,陈启鸿.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市场化运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0):657-659.

[3]吴阳煦.社区卫生服务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D].北京:清华大学,2004,5:27-29.

[4]金生国.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会议上的讲话[R].西安,2006.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篇7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在其他城市保障房紧张开工的同时,上海市创新保障房建管模式,公租房专业运营机构迅速增至11家,这表明,上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公租房运营管理机制已经初步成型。

公租房收购试水

两个月以前,新江湾城尚景苑小区作为上海市住房公积金投资收购的首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而它作为保障房建设运营机制方面创新的个案,更是引来舆论的高度聚焦。

在该小区,十几栋贴石外墙的住宅楼静静伫立,小区内的园林绿化已经实施完成,绿化用树冠径粗大,物业管理单位也已经正式进驻。

上海杨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吴岩介绍说,该小区经由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原开发商手中收购,公积金管理中心已成为该小区的实际业主。据了解,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公积金增值资金收购该项目,总投资14.98亿元。

新江湾城尚景苑被称为上海目前最为成熟的公租房小区之一。该小区由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开发,规划住宅建筑面积15.15万平方米(2202)套,配套商业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

据了解, 该小区住宅套型以6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为主, 还包括部分一室一厅和8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一厅套型。

与这个项目收购时所发布的通告相符(“将按照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的有关要求,对住房进行适当的装修,达到入住的基本标准后,委托专业运营机构管理,并向符合本市公租房条件的公积金缴存者出租”),这2000多套房屋正在进行统一装修的招标工作。装修成本的控制目标在每平方米600~800元,当然是“团购”价格。业内人士认为,这样一来,其实际装修效果会优于同一档次的居民自行装修。

吴岩透露,该小区属于市级筹建项目,完成统一装修之后将在包括上海市杨浦区、卢湾区等四区范围内进行分配。不仅如此,这种“开发商开发建设,再由政府指定机构回购”的模式已取得较好效果。所以,新江湾城尚景苑小区被业界称作公租房的示范小区。

多管齐下充实“钱袋子”

要加快公租房建设,充实其开发建设的“钱袋子”至关重要。上海公租房建设提速的背后,是在多管齐下、积极探索过程中,其投融资问题的逐渐“破题”。

首先,由政府财政出资,向公租房运营机构提供资本金和贷款贴息。根据上海市政府安排,今明两年,按照市区两级政府1:2的出资比例,向各区县公租房运营机构注入资本金,用于项目建设。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介绍,截至目前上海已有12个区组建了14家区级公租房运营机构,其他未成立运营机构的区(县)也已制订组建方案,近期将陆续成立。市、区两级财政已合计投入资金约50亿元。与此同时,考虑到公租房运营机构租金收入难以完全覆盖运营成本和贷款利息支出,又规定市区两级政府财政各自承担50%,对公租房项目予以贴息支持。

尚景苑公租房小区就是利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直接投资的。这也是一种大胆的探索。

其实,按照中央意图,上海并没有位列去年由住建部确定的可以将公积金贷款用于保障房建设的28个城市试点之中。根据当时的试点《意见》,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需在优先保证职工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留足备付准备金的前提下,可将50%以内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用于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但作为房产交易和公积金贷款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当时上海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使用率超过90%。“按照规定算法,上海公积金没有结余资金可以使用。”上述知情人士说,“虽然上海风险备付金很高,但这部分并不属于‘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

不过,形势在过去一年中有了较大的变化。2009年,上海市公积金个贷超常规增长,个贷余额和缴存余额基本相当,表明在满足提取后的缴存额几乎全部用于发放公积金个贷,公积金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矛盾突出。然而,到了2010年,中央针对房市的调控政策的效果已然显现:公积金个贷规模回落,个贷余额增速放缓。全年上海住房公积金贷款9.96万户,同比下降46.86%;发放金额302.93亿元,同比下降46.48%。同时,随着公积金扩覆工作的推进、归集量的扩大,缴存余额稳步增长。上海公积金中心在今年一季度的资金运行报告中说,目前的情况反映出资金的供应大于资金的使用,自去年以来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已经明确要求,“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下一步的探索创新中,要大力支持公共租赁房建设,探索利用住房公积金部分结余资金直接建设公共租赁房。”

此外,上海市还利用保险资金为公租房项目提供融资。据悉,目前已有保险机构以10年期债权投资计划的方式,向上海市地产集团提供融资40亿元,用于公租房建设;利率按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下浮约12%执行,按年调整。

平安保险公司则与上海市城投总公司签订了7年期债权投资计划,募集约30亿元资金用于上海城投控股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50%设固定利率计息、50%按商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下浮一定比例计算利息。

上海城投控股副总裁俞卫中介绍,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城投控股在上海投资建设的松江新凯、青浦诸光路等保障房项目,“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

上海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一方面,上海将根据国务院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扶持力度的要求,通过土地出让净收益、地方债券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以及预算资金等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

另一方面,政府将积极促进“银企合作”,如采用“名单式管理”的方式,努力搭建金融机构与开发单位间的融资平台,协调金融机构对列入名单的企业给予必要的优惠,切实降低门槛,加大扶持力度。

既不由政府包办,也不完全交给市场

“上海各区分别成立了共11家国有保障房公司,就是落实保障房相关政策的具体操盘者。”刘海生表示,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租房既不能重走过去由政府房管部门一手包办的路子,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管理。上海市在成立专门的国有保障房公司的同时,出台了10余件配套政策,对公租房项目认定、资金筹集、运营机构组建、税收优惠、水电气价格优惠、户籍和居住地管理等事项作出一系列具体规定。

杨浦区公共租赁房管理有限公司正是这11家操盘手之一。该公司的组建和主要业务基本能够反映上海公租房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路径。

这家国有公司定位清晰:“全国有、专业化、封闭式的专业从事公租房建设、融资、运营、管理公司。”注册资金目前为3亿元,包括国资企业卫百辛集团出资3000万元、杨浦区住房保障中心(房管局)出资1.7亿元,同时上海市财政还为该公司按照2:1的比率配资1亿元。据悉,杨浦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由财政出资追加资本金到10亿元。

杨浦区公租房管理公司现有的员工多来自于杨浦区房管局。除了类似尚景苑小区装修招标这样的具体业务之外,还包括建设融资、新建、配建、改建以及对于其他房屋性质房源的收购改制等。

一项名为“俱欢颜”的计划是杨浦区公租房管理公司当前的重点业务之一。吴岩介绍说,这项计划主要是对辖区范围内的单位租赁房以及一些市场上的不同住房开发主体开发的、具有保障房性质的项目进行引导、管理和服务。

记者了解到,对辖区范围内已存在且具有保障性住房性质、但产权结构比较复杂的项目的认定,也已纳入住房保障部门的管理范围。具体而言,针对在原属于工业用地上已经建成的单位租赁房项目这类复杂情形,就需要住房保障部门按照一定认证标准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项目将纳入公租房建设计划,协助其将工业用电用水按照相关规定调整为民用电、民用水,并给予相应的公租房项目税费优惠。

以这种方式筹措市场上已有的住房项目也是公租房管理公司的业务之一。“在上海这样一个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一切力量,抛开过往,全面增加公共租赁房市场保有量才是解决之道。”吴岩说。

还需深化创新破解难题

制度创新首先从组织上为保障房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但保障房建设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仍然是上海市相关部门深化创新和不懈探索的重点。

“今年,杨浦区的目标是向市场提供1250套公租房房源。”吴岩说,“但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开发土地和建设资金仍然是当前最突出的难题。”

关于建设用地来源方面,杨浦区公租房管理公司和其它10家公司一样正开足马力进行筹措。这方面主要是依赖区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用地的大力支持,同时,公租房管理公司主动设法筹措房源,包括动迁房转化、闲置工业用地的排摸等所有可能成为公租房建设用地的地块都在整体梳理。

另一方面还涉及保障房的建设资金问题。吴岩说,目前所有的公租房建设项目都由政府买单,但长此以往肯定不行;而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公租房,由于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进展不明显。他认为,吸纳社保基金的增值部分资金或保险资金进入公租房建设或许可行,目前正在探索相关政策。

相对于保障房建设用地与资金问题,公租房的管理运营方面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更是公租房管理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的环节。“公租房建设管理还面临着许多未知环节,需要努力探索解决之道。”吴岩说,目前上海市杨浦区房管局已经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新公租房管理模式”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由卢汉荣、张汉民等院士加入,旨在研究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行合理的公租房管理政策布局。

据了解,该课题所涉及的“公租房居委会的成立与管理权限”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对上海公租房小区的住户来说,能否成立居委会是一个大问题。

在公租房小区,业主只有一个,那就是公租房的产权所有者,而住户是没有产权的,不仅没有产权,甚至许多住户都不是本市户籍居民,这样在小区如何有效实施城市管理的相关职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在普通的住宅小区,业主权分为三部分:购房者的产权、物业公司的管理权和居委会的权限。但是在几千户居民的小区,居委会仍然是必要的管理机构。这就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性探索,如何在现有法规、政策下,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点。

按照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的看法,目前的公租房建设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由政府出地,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第二种,政府可以划拨土地,吸引社会机构来参与建设,形成政府出地、企业出钱的模式。第三种模式,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它的用途就是建公租房,让各类企业通过市场方式取得这些土地,然后自己去建设公租房,并拥有这部分公租房的所有权。

很明显,“政府主导、国企运作”的重庆属于典型的第一种模式,而上海则属于第二种模式。与很多城市把公共租赁房当作福利品来提供、政府给租金大量补贴的思路不同,上海的公租房制度,遵循的是一种“蓄水池”理念:相对于私人租赁房,公租房最主要的优势是稳定、安全、可靠,而不是价格上的优势;住房市场高扬态势之下,政府发展公共租赁房,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蓄水池,稳定中间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同时,丰富调节住房市场的手段与工具。

曾参与制定上海公租房政策的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认为:“公租房肯定有其福利性和保障性。但现阶段可以发挥的最突出的作用是完善住房市场结构,丰富住房市场选择,尤其规范和引导私人租赁住房市场,同时引导居民住房消费理念,从而为抑制商品住房价格与租金、实现‘人人有房住’打下基础性制度建设。一些其他城市把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调节割裂来看,以为政府只要努力做好住房保障,不惜成本地解决了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就可以对房价坐视不管了,这是很危险的想法。”

据了解,上海市在设计公共租赁房租金标准的时候,一开始也曾按照“成本租金”的概念,突出公共租赁房的非盈利性。但后来讨论过程中发现,由于当前市场上租售比倒挂,“成本租金”反而要比市场租金高得多,因为市面上的私人租赁房往往以老公房为主,土地成本很少或没有。但如果是新建房,考虑土地成本和正常回报率的租金会远远高于市场租金。所以即使以市场租金来出租,考虑土地成本的公共租赁房投资也肯定是要亏本。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篇8

关键词:职业能力,学校,政府主导,创立,运营

企业招聘时为什么要“有从业经验者优先”?企业普遍反映大多数大中专 (包括职业学院) 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差, 即职业能力低下, 硕士、博士也要很长的工作适应期, 拥有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也名不符实, 都远远达不到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糟糕的是, 大多数企业认为机会成本太高不愿意承担员工职业能力的培养, 他们认为自己这里是战场, 不是练兵场, 因而打出“有从业经验者优先”的招聘语。难道毕业生都要一出校门就被抛到社会中去漂浮两三年以获得“从业经验”?因此, 提升求职者的职业能力, 是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现有各类各层次学校 (包括职业院校) 都是事实上的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学历教育组织, 其不可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学校里教师教的是专业, 而企业员工干的是职业。专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要求的是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 这样就导致了学校与企业的事实上的不对接。尽管在政策指导下, 大量学校特别是职业学院搞了校用 (企) 合作、双师型教师、兼职教授和毕业双证制等举措, 但效果甚微, 甚至还让学校有不伦不类之感。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 其使命和目标及游戏规则都有本质的不同。现实的条件是学校不可能办企业, 企业也不可都能办学校。因此需要一个中间组织 (职业能力培养学校) 来主要承担求职者职业能力培养的工作, 将有学历的并与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且明确了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送到该学校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 培养后能很快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 形成一条学历学校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培养职业能力、企业培养组织文化的人才培养价值链, 各司其职, 最终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求职者的成就感。

一、地方政府主导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设立的必要性

1.揭开职业能力培养的急迫之谜

今天, 企业普遍反映大多数大中专 (包括职业学院) 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差, 即职业能力低下, 硕士、博士也要很长的工作适应期, 拥有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也名不符实, 都远远达不到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糟糕的是, 大多数企业认为机会成本太高不愿意承担员工职业能力的培养任务, 他们认为自己这里是战场, 不是练兵场, 因而打出“有从业经验者优先”的招聘语。难道毕业生都要一出校门就被抛到社会中去漂浮两三年以获得“从业经验”?殊不知刚毕业的两三年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 它决定着毕业生们一生的职业态度。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因此而对社会失去信任, 对人生失去信心, 进而得过且过甚至玩世不恭。这对社会来说是多么大的人才浪费!因此, 提升求职者的职业能力, 是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根治人们对职业能力理解的片面性和现有学校培养的局限性

职业能力是包括思想品德、心理状态、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灵活主动及环境适应等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所转化成的工作能力, 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职业技能。现有各类各层次学校 (包括职业院校) 都是事实上的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学历教育组织, 其不可能以职业能力培

养为重点。学校里教师教的是专业, 而企业员工干的是职业。专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要求的是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 这样就导致了学校与企业的事实上的不对接。尽管在政策指导下, 大量学校特别是职业学院搞了校用 (企) 合作、双师型教师、兼职教授和毕业双证制等举措, 但效果甚微, 甚至还让学校有不伦不类之感。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 其使命和目标及游戏规则都有本质的不同。现实的条件是学校不可能办企业, 企业也不可都能办学校。因此需要一个中间组织 (职业能力培养学校) 来主要承担求职者职业能力培养的工作, 将有学历的并与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且明确了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送到该学校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 培养后能很快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 形成一条学历学校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培养职业能力、企业培养组织文化的人才培养价值链, 各司其职但又协同运行, 最终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求职者的成就感。

3.引导政府对职业能力培养投入的落地并产生真正的社会效益

各级地方政府每年投入了大量经费花在职业能力培养上, 如果再加上促进就业的各项费用, 那就更大了, 可花了钱效果却并不明显, 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资源的大量流失。这充分说明现有的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就业水平的思路和方法有缺陷, 现有的各类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的组织的存在合理性和运行模式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整合职业能力培养资源, 用好用活财政资金的投入, 创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 以职业能力促进就业。

二、国内外目前对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研究状况

1.目前国内尚无组织和个人研究该项目, 有一些组织和个人做了一些与本项目有相关性的研究。如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及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在大中专学校如何实施职业能力培养等。这些都不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 重点是研究职业能力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这是我们认为职业能力培养的根本问题。本项目主要研究职业能力培养由谁组织实施最好?它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及为什么必须是这样性质的组织?它被创立后该如何运营。

2.国外有组织和个人也研究了与本项目相关的课题, 如职业能力培养的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英澳模式等。但他们都只是侧重于研究培养过程, 没有更多的研究培养体制与机制。日本有职业能力培养大学校, 但由于其政府管理体制与我国不同, 因此其运营模式也有根本的不一样。

三、由地方政府主导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运营

1.职业能力培养学校为什么必须由地方政府主导

由于职业能力有很强的地方色彩, 必须针对当地各行各业的所有企业的职业岗位群而设置职业能力培养内容, 培养来自祖国各地各类各层次学校的拥有学历证书并与当地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且明确了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尽管国家也要求学历学校设置专业要与其所在地的产业结构和行业实际相结合, 但毕业生等求职者绝大多数是跨地域流动求职。其培养师完全由当地各行各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最高水平者兼职担任, 实行小批量、多批次的传帮带培养模式;它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并组织实施。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只有地方政府凭借自己的社会公共权力, 全力投入并强力推动, 才可能根本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的各行各业的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问题。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职业能力根植于地方土壤, 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使职业能力根植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壤, 职业能力的培养将必然被纳入地方政府公权力的统一支配下, 以行政层级为单位在县级以上政府设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进行管理并组织运营。从而探索出一种最佳创立模式来充分证明创立地方政府主导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应该成为一个新兴事物并良好运营, 给社会创造巨大的可持续的价值。通过地方政府主导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这种最佳运营模式, 高效配置地方职业能力培养资源, 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原动力。

2.定位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性质及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我们所研究的职业能力培养学校是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的具有社会公益性的提供公共产品的教育培养组织, 它的组织性质必须是公立的, 始终由政府职能部门主管, 但可以依法定程序实行培养业务不同程度的标准化外包。即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始终保持政府主导的公立单位性质, 其投资主体是政府, 其培养业务可以实行考核合格后标准化外包。因此, 把它取名为地方政府主导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由于职业能力有很强的地方色彩, 它针对当地各行各业的所有企业的职业岗位群而设置职业能力培养内容, 培养来自祖国各地各类各层次学校的拥有学历证书并与当地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且明确了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毕业生等求职者绝大多数是跨地域流动求职, 尽管国家也要求学历学校设置专业要与其所在地的产业结构和行业实际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它只搞职业能力培养, 不搞学历教育, 培养合格后发给求职者货真价实的职业资格证, 以证明其职业能力水平;其培养师完全由当地各行各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最高水平者兼职担任, 实行小批量、多批次的传帮带培养模式;它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并组织实施, 即是说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属地方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 接受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只有地方政府凭借自己的社会公共权力, 全力投入并强力推动, 才可能根本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的各行各业的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问题。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职业能力根植于地方土壤, 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然, 我们重点研究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创建的意义与怎样创建以及建成后如何运营, 会产生多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是研究的内在应有之意, 不重点研究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和要素。

参考文献

[1]门奎英.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素质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郭静波.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夯实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基础[J].河南农业, 2007, (22) :44.

[3]尹华丁.国外经验对我国政府主导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11, (7) :88-91.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篇9

历史街区汇集了诸多诉求,是各方矛盾和利益集中的地方——老百姓有民生方面的诉求,要求改善居住生活环境,老旧设施、房屋需要得到修缮;政府有政府诉求,既希望历史街区能形成特色片区,成为城市名片,但同时也要考虑投入产出;开发商希望能够盈利。这些诉求难以用一个规划、一个政策来解决。

以平遥为例探讨传统民居保护,是因为平遥古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中的传统历史民居数量众多。同时,老百姓在这里生活,可能比一般的城市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一般来说,城市的历史保护街区面积在几公顷或者几十公顷,比较少有将一个完整的城市作为保护对象。

一、平遥保护工作历程回顾

1982年阮仪三先生带领同济大学团队给平遥做了一版很好的县城总体规划,可以说这个规划抢救了平遥古城,使当地意识到古城需要保护,而不应拆除,不应拓宽马路。所谓的“刀下留城”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1986年12月8日,平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7~1989年,我成为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项目负责人。这个规划对传统民居非常重视,在保护、维修、使用方面提出了多种务实措施。同时,还提出一定的优惠政策,希望老房子的维修得到一些政策支持,以及修复的补贴、减税。

这个规划已经有30年了。这30年中,民居的维修修缮一直不曾中断。1997年平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当地编制了民居修缮办法,希望老百姓修房子时,要按照控规、修规等保护规划的要求来做。实践证明,其中问题非常多。之后,又在一些新的地区探索新的技术。

2011年,范家街片区进行修缮细化的时候,做得很细致,甚至于对历史建筑做了病理分析、土壤分析,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解决不了。随后又有了2012年左右制定修缮办法的过程,这都是在探索保护规划用什么方法实施。

二、“政府主导+居民自助”模式

到2010年,1987年的名城保护规划已经到期,应该进行再编制。但一直没有启动。因为有很多事情没有想清楚。在20多年的实践里,我们做了各种探索,有各种经验和教训,但是有一个事情一直没有做探索:能不能实施政府主导,或者政府和一部分居民自助出资的修缮办法,这就是“政府主导+居民自助”。我们认为理论上可行,但又不踏实,总想把这个规划的实施做一次尝试后,如果可以,再去修订规划。我们希望这个规划从制定到实施,从过程中总结出来经验和问题,再指导规划编制。

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条件就是产权明晰,性质是居住,资金县里拿一部分,省里奖励一部分。对此我们制定了很详细的标准以及严格的工作流程,这既算是公共管理工作,也是规划实施工作,还是政策的体现工作。

2012年,按建筑面积测量,政府按工程总费用补贴2/3;2013年,按室内面积测量,三类三级定额补助标准,补贴金额占建筑修缮费用的2/3,工程总费用的1/2左右。专家委员会依据《平遥古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在院落中的位置、建筑体量、用材大小、建筑结构、装饰工艺、历史价值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对残损定级。

从老百姓提交申请,到评审、组织招标方案,再到签订协议、施工监督、验收等,最后到补贴发放;从申请人到规划局,到专家委员会,到设计、施工、文物、财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追求数量,没有追求修多少、必须修完多少,只是想探索公共政策或者一个方法的可行性。我们自己还是很怀疑自己,这些工作确实是微整形、微保护。也许这座房子修修屋顶,这座房子后墙全修,那座能留的能用的基本留下来。每栋房子方案不一样,应对点也不一样。

三、相关经验

1. 引入第三方评价监督,加强社会参与。

实行专家委员会制度。人员构成上,由规划局牵头,相关部门、地方学者、热心市民各部门共同参与。其中有很多分工,包括建筑现状评估、修缮方案评审、工程竣工验收等;同时考虑到技术人员要有足够的现场工作时间、减轻规划局和文物局工作压力、保证设计方案科学性这三个方面,将部分工作进行了技术外包。从工作的帮扶、申请人施工单位之间的关联性上,也形成了很好的关系。

2. 合理竞争机制,保证工程质量。

一是在方案阶段,组织设计单位公开招标,每个院落3个设计方案。二是在施工阶段,也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筛选,从四个“值”来进行评估。资质值:古建筑施工资质;工种值:泥工、木工、雕刻工;人力值:每个专业3名以上、有传统维修技术并经过相关部门认定;经验值:2次以上维修项目且验收合格。这样才可以保证很好的工程质量,同时也促进古建筑工程公司的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使传统建造技艺得到传承,以及制定合理的竞争机制等。在整个过程中对技艺的传承,人才的培养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3. 渐进式修缮,维持多样性。

维持历史建筑的多样性。从技术角度讲比较好,撬动了社会资金和基础设施的带动。每年对20个左右院落进行精细化修缮和系统性维修(区别于未补贴院落的局部修缮),这样做的现实意义是可以依据户主财力,体现个体需求与审美,从而促进居住形态的多样性以及民居建筑的有机生长。

四、总结与展望

从平遥看历史城市保护的趋势。从管理方式上:历史城区、历史街区,从条管变块管;从建筑遗产上:抓紧具象价值,才可能维护抽象价值。

历史街区景区化,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平遥民居修缮补贴办法,通过制度建立和程序设计,确保传统民居建筑的修缮,不再是个人文化兴趣的追求,而是政府对遗产保护的价值导向。通过资金补贴,引导居民共同保持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是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深化、细化、具体化的探索。

政府补贴引导传统民居修缮制度的建立,是历史街区保护困局的突破口。这个模式可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优化人居环境,强化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传承古建筑营造技术。同时,通过各部门协调、协作的机制设计,有利于政策推进和落实。探索技术外包,保障修缮工程的质量,兼顾居民使用要求与审美情趣。渐进式的修缮,保证生活延续。对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实现了对历史街区、历史城市的真实性保护。

这项工作不是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如果政府大包大揽,将受到财力限制,而且居民意愿无法体现,就会对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如果居民完全自主进行,则只能做抢救性的维持,不系统,容易反复花钱。加之基础设施不能同步更新,无法有效提升人居环境。

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处在政府主导期 篇10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势必和各类行业应用、个人应用紧密相关, 作为新兴产业, 业界对其前景非常看好, 还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产业链、用户需求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企业若过早投入势必带来很大的风险, 因此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 政府的引导与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据诺达咨询研究报告《物联网各行业应用发展及潜力评估报告2011》的研究发现, 我国物联网发展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政府主导期:物联网产业的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产业链、用户需求等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以政府的投入与引导为主, 政府的公共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最有力的驱动。

行业市场成长期:随着技术的突破与标准的制定, 各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市场快速成长。

个人与家庭应用市场爆发期:物联网应用渗透到个人与家庭市场, 物联网进入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显然, 目前我国的物联网发展还正处在政府主导期, 政府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手段主要有:政策扶持;建立物联网产业园区;政府采购;设立物联网应用专项资金。

上一篇:连锁企业前景分析下一篇:与专业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