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的发展(通用10篇)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1
主导产业, 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 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 采用了先进技术, 增长率高, 产业关联度强, 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广东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从1990至2010年, 广东的GDP一直居全国首位。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具有外向型经济特征的广东遭受重挫, 2009年广东外贸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零增长, 危机的重创使广东经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逐步显露出来。为此, 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地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任务,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强大持久带动力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正是完成这个核心任务的一大关键。
目前, 广东的经济发展遇到许多瓶颈问题, 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外贸结构不合理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第一, 广东的产业结构以轻型、偏轻型为主, 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较低端位置, 这是一种以廉价资源 (土地和劳动力) 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 形成大规模生产和低价出口的发展模式, 低成本要素是这一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柱。第二, 广东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高耗、增长粗放为主要特征, 广东单位G D P能耗是世界的2.2倍, 美国的2.4倍, 日本的4.9倍, 德国的3倍。第三, 从研发支出来看, 广东目前研发投入占G D P比重仅为1.39%, 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2.5%、全国1.50%的平均水平, 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这是造成广东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十二五时期广东应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第一, 广东要加快步伐从代工生产向自主生产转变, 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优势传统产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使广东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第二, 培育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 将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第三, 要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针对核心技术缺乏、科技成果转化难、创新投入强度低、机制和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要加大对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 克服“技术空心化”现象, 努力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第四, 要加快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 将广东目前经济转型与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机结合, 制定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 研究实现低碳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制度,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大力培育低碳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2
发展“一村一品” 支柱产业,是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平台,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会议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科学规划建设,特制订“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一、峪口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岭前镇镇南1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辖4个村民小组,312户,1105人。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苹果种植1800亩,人均1.3亩,苹果平均每亩收入5100元,当地苹果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利用水资源充足,加快发展养殖业,目前各类养殖户200户,猪羊存栏1800多头、养鸡3500只,规模养殖户5个,利用丰富有机肥源,建成沼气池300口,初步形成“果、畜、沼”良好生态园生产模式。现有果业专业合作社1个,果农协会1个,从事果业技术推广的持证农民技术员25名,果品销售经纪人26人,年销果品2000吨以上。广大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很高,果园管理技术规范,村两委会一班人积极探索,思路明确,为“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村依托苹果优生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苹果产业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优势产业来抓;以推广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强化果园管理,狠抓结构调整,建全服务体系,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产业”为指导,按照“增优生、稳适生、减次生”的原则,坚持“大量发展早熟,适度发展中、晚熟,增加晚熟”的思路,努力加快苹果产业的开发步伐,使我村果业区域布局得到了优化,品种结构得到了调整,初步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5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仅果业一项收入50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90%。
我村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册成立了岭前镇种家福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内部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果农专业合作社在苗木提供、病虫防治、果品销售、信息服务等方面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深受果农欢迎。目前,电脑购置及互联网宽带接入工作正在积极的筹备和协调之中,即将实现及时发布果业产销信息,在生产、销售关键时期,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和供求信息服务,为果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果农协会作用,扩展带动全镇果业发展,同时积极加快中早熟新品种更新换代,尽大量地增加果农收入,使我村苹果产
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苹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扶持力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
(二)组织化程度差,市场不规范;
(三)品种结构单一;
(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低。
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1、改善配套建设,加快产业发展
发挥两委会和果农协会作用,以发展“一村一品”为契机,进村入户做工作,通过算帐、对比,果农现场说教等办法,让果农打消思想顾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改良新品种。以品种结构调整为抓手,准备从2011年起,分批对全村老果园进行示范改造,改良品种,提高授粉率。三年内发展早熟品种示范园150亩,中熟品种粉红女士100亩;改良树种450亩,新增种植面积110亩。
改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完善渠井双灌,计划新铺设主管道1.1km,完善二支渠二级抽水设施、配套渠系2600m,完成800亩节水灌溉,硬化果区田间道路1900m,配套绿化。建设450亩防雹网示范试验区,防御自然灾害,减少产业损失,总结完善防雹试验区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
提高无公害,打造绿色无公害苹果。力争三年苹果套袋
优袋率达到90%以上,果品商品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优果率从70%提高到85%,五年全部实现绿色果品生产。
2、加强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以专业合作社、协会为依托,邀请县果业局科技人员,省果树所的专家举办专题讲课和果园示范,购买光盘进行集中播放,达到每个生产季节和重点管理季节培训一次,以实现适时指导,提高果农种植水平。进一步协商签订与陕西省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联合建设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借助西农苹果试验站的技术力量,依托镇苹果服务站,建立统防统治专业队。每年安排两次外出学习时间,学习技术,学习经验。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今后争取在推广防雹网、诱虫灯、反光膜等新技术的同时,90%的果园实施果园种草,新增家畜400头,建设沼气池80口,在现有“果、畜、沼”模式下积极推广“果、草、畜、沼、肥”五配套模式,生态果园果树下种草,草养猪,猪圈旁建沼气池,沼气照明做饭,沼气渣作为无机肥可上果树,沼液也可作为叶面肥直接喷施果树,既节省肥料支出,又能确保果品绿色安全,大大提高优果率。
在所有果园中,大力推广“四大关键技术”特别是对老园,以彻底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并对品质不优的果园进行置换,对于果园大量盲目的施肥,进行全面指导,科学、合理
施肥,增加有机农家肥的使用,在病虫防治中,积极推广果袋套袋,针对虫病的生活习性,加强生物防治,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4、服务体系及产业化建设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注册网站,完善产销信息传输系统。全方位宣传我村苹果优质各项指标和四季无公害管理,建立峪口村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在原有供销市场上积极开拓省市各级市场,积极参加全国各地苹果展销会,利用专业合作社优势与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对接,逐步探索“果农-专业合作社-超市”的供销模式,这样大大提高果农收入。申请注册苹果商标,进行初级包装,完善果品贮藏设施,提高果品贮藏科技含量,力争2013年建成储量2000吨冷库一个,新建两座标准化苹果展销厅,推动产业链条的紧密和拉长。根据全镇乃至全县果树发展现状,当务之急成立加工原料基地,逐步引导加工企业进行发展精深,加大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业层次。举办苹果文化相关活动,催生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到十二五末全村建立观光示范园100亩。
5、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投入
我村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业务部门扶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信用社贷款支持,群众自筹等多方渠道加大对“一村一品”苹果产业的投入。
四、发展目标: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3
1、精心实施“双百”工程,使一批瓜菜特色产业基地享誉省内外
“普及2000元,扩大5000元,示范1万元”,是东台市政府提出的高效农业建设目标。瞄准这一目标,薛瑞祥带领全站人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大力度推进,以基地带动,加快高效农业规模扩张,全市55个高效农业示范小区建设项目全部顺利通过检查验收。他结合生产实际,解决技术难题,引导农民群众主动适应市场,经常放弃节假日,深入蔬菜集中产区调查研究。指导农民应用瓜菜新品种,调整种植布局。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超66.7 hm2、667m2效益超5000元的瓜菜特色产业基地70个,总面积逾6万hm2。其中,三仓镇大棚西瓜面积由2000hm2发展到现在的4000hm2;头灶镇双层大棚青椒生产基地扩大到逾2000hm2:唐洋、新街的韭菜、冬瓜、马铃薯生产基地发展到3333hm2。每个基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倾注了他的心血。被东台市政府列入突出打造的重点项目——三仓镇瓜菜示范园区建设,他参与了从规划到招引投资主体的全过程服务。先后多次到上海、安徽、河南等地寻求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合作,终于建成了全市最大的1333hm2瓜果蔬菜核心示范区。
2、尽心推进技术创新,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
如何把东台现代农业推上一个更高台阶,东台市农业局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种苗、大棚、绿色“三大革命”,为进一步提升东台农产品的竞争力指明了方向。在推进“三大革命”的活动中,他是杰出的带头人和实践者。他每年都深入基层,亲自布点,试验示范从国内外科研院所引进的瓜菜最新优良品种,从中筛选贮存一批适合本地推广应用的接班品种,近年来,全市瓜菜良种普及率均达到100%。京欣2号西瓜、大果168青椒、金棚1号番茄、东坡青秀莴苣等1批抗逆性好、市场适销对路、产量潜力高的新品种迅速普及,深受瓜农菜农欢迎。他率先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瓜菜穴盘轻基质育苗,面积达到7333hm2:加强与华盛种苗公司联合,加大工厂化育苗、统一供苗的力度,每年供苗逾2000万株:加大以大中棚为主的设施栽培推广力度,双层大棚达到6667hm2,钢架(含钢竹混合)大棚5666hm2,特别是在三仓、琼港、唐洋、新街、曹锨、许河等镇推广大棚连片种植,得到了省内外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积极示范软管微滴灌技术,应用面积1333hm2,全面获得成功。他主持制定了切合生产实际的栽培技术标准12个,其中西瓜、青椒、萝卜、马铃薯等生产规程成为江苏省地方标准;他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了“菜-菜”、“粮-菜”、“桑-菜”等16种高效间套复种模式和“春提早”、“堵伏缺”、“秋延后”等反季节蔬菜设施栽培技术:推广轮作换茬、嫁接换根等配套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瓜菜连作障碍。作为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他积极与上级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合,成功实施了“瓜果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应用”、“机械作业技术在大棚蔬菜生产上的示范应用”、“瓜果类蔬菜产品质量建设及产业化经营”等项目,较好地解决了蔬菜发展中的生产难题,为掌握蔬菜技术制高点、加快技术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全市西瓜667m2产量超过4000kg,平均收入5000元左右;大棚青椒667m2产量超过5000kg,平均收入6000元,高的8000~10000元。全年蔬菜总产量230万t,种植效益达到25.8亿元。他功不可没。
3、热心拓展服务领域,使一批瓜果蔬菜品牌叫响全国
为了在全市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他针对多年来瓜菜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顺应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写了瓜菜生产实用技术,带头和带领市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面对面地开展培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新技术教给农民。在瓜菜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段,他都要到田头、进大棚。调研分析具体情况,提出关键措施,手把手地传授技艺。2007年,先后针对早春低温、3月初风灾、7月上中旬的雨涝等突发性灾害,他深入基层,调查灾情,通过市镇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的带动,把减灾救灾应变措施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位。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4
一、找准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构建核心价值观
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 强调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反,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通过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架。因此,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必须明确发展重点, 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通过文化产业发展的精心布局, 积极构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 而是在确保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一发展宗旨,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也是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的发展理念。为了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文化产业发展应该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服务, 推动民族文化、历史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广泛传播。当今时代, 由先进文化塑造的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 应该在明确这一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社会核心价值取向, 统筹文化产业的整体布局, 形成具有较强民族凝聚力、文化向心力与自身文化生命力的高效社会。只有在较强文化积淀和社会根基的基础上, 面对纷繁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波澜不惊地不断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 使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得到凸显, 而核心价值取向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 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并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有的放矢布局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培育文化主导产业带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009年7月22日, 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明确将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10月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2011年3月14日由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再次提出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这一系列国家重大的战略举措可以看出, 文化产业发展正在启动新一轮的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布局的基础上, 加快培育发展文化主导产业, 以文化主导产业为支撑构建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生命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主导产业的培育, 需要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 加强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 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通过建设一批文化产业产学研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与智力支持, 推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 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重大创新项目, 推广应用最新科学技术, 助力文化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发展文化主导产业, 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在中心城市区重点布局出版发行、广告宣传、艺术品、工艺品等产品的专业市场, 以市场引导消费, 由不断扩大的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 要积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以及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满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战略性文化主导产业的发展, 必须由政府从全局的角度加以体制与机制的保障。没有政府的引导管理,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文化产业的发展只能是趋利性的, 甚至会有悖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主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必须由政府审时度势地加以管控, 发挥其“有形的手”作用,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核心价值观, 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发展多样化的文艺文化, 在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基础上提升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 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发展局面, 这就要求国家的强制力来理顺产业发展的秩序。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国家要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文化主导产业, 就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制机制, 一方面, 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使全社会的各种文化资源以及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 并在关键行业与重要支点实现优势资源的集聚;另外一方面, 由政府监督与规范文化市场运营体系的形成, 从财力与物力上加大对重点文化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 及时帮助解决文化支柱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增强文化支柱产业的发展活力, 提升文化支柱产业发展水平, 发挥文化主导产业的引领作用, 力促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创新文化发展理念主推“文化GDP”产业发展
随着文化建设上升到产业发展的高度, 文化发展就脱离了其原有的范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塑造了其独特的经济形式, 并产生了各种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这些都有其固有的社会价值。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迫切要求我们转变发展理念, 破除发展中思想的固步自封, 勇于进行发展理念的创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已成为推动我国各领域大发展的源动力。我们各级政府, 要紧紧抓住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的绝佳机遇,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勇于进行思想创新与发展理念创新, 开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文化建设所涉及的范围已经十分广泛, 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媒介、会展、商贸、休闲艺术等产业部门, 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了综合发展的特性。因此, 创新文化发展思路, 应以“文化GDP”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实践, 可以归结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济GDP”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主义事业百废待兴, 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党和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一时期, 中央和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齐心协力抓生产、搞建设, 增加经济总量, 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因此, 逐渐形成以经济建设为纲的局面, 各级政府将经济总量指标GDP以及其它各项具体经济指标作为经济发展与否的重要依据, 呈现出明显的“经济GDP”特征。
第二阶段是“绿色GDP”阶段。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发展问题。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两高一低”产业发展浪费了大量资源, 也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于是,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便应运而生。建立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基础上的粗放式发展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必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GDP”理念开启一轮新的发展, 它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节能减排, 将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从GDP总量中扣除。发展理念的创新, 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了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我国正在走上一条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三阶段应是“文化GDP”阶段。生产发展的不断进行, 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但是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放松, 应该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 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机制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形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社会中涌现大量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道德沦丧现象普遍发生, 严重危害了精神文明建设。因此, 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适时提出“文化GDP”发展理念, 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按照这一理念重新调整发展布局, 进入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攻坚阶段。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实践的回顾, 可以看出,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决策, 应该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文化发展理念, 转变已有旧观念, 倡导“文化GDP”的发展理念。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探索、起步和培育的初级阶段后, 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这表明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同时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从2004年以来, 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 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达6个百分点, 增长势头迅猛。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 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 在网络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形成了由数字出版、公共媒介、文化创意、数字视听等构成的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
家乡某主导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篇5
11营11060405车莉萍
一、大蒜产业的基本情况介绍:
1.历史背景及便捷的交通: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镇,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中国大蒜第一镇,宿羊山镇是全国十五家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镇。东临开放城市连云港,西依历史文化名城徐州,西距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北距临沂机场100公里,东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80公里,陇海铁路、徐海一级公路、徐连高速公路、310国道傍镇而卧,省道枣泗公路纵穿镇中心并与以上几条公路交汇,辖区公路纵横。京杭大运河从镇区穿过,江苏省水利枢纽工程大运河刘山船闸、节制闸、南水北调苏北地区大型翻水站坐落在本镇规划区内,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2.目前总体发展状况:近年来,为了搞活流通,邳州市大力加强大蒜销售市场的建立,投资近千万元建立苏北大蒜贸易中心,全市共有大蒜营销大户2000多个。同时邳州市大力发展大蒜加工业,全市建有大蒜冷库45座,可储存大蒜75万吨。“伟楼”牌、“晶贝”牌糖醋蜜蒜、“宿羊山”牌蒜片、胶囊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10年,邳州市宿羊山大蒜批发市场被省农林厅命名为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也是苏北鲁南地区最大的白蒜批发市场,年成交大蒜100万吨以上。2011年,全市大蒜总面积120万亩,年集散量达到100万吨,出口量达到60万吨,年产量9500万美元。交通区位优势十分便利,建设大蒜市场投资效益很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目前,全市现有大蒜储存和深加工企业160多家,主
要产品有糖醋蜜蒜、脱水蒜片、大蒜粉、大蒜油等,为宿羊山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2010底宿羊山镇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大大的减少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为宿羊山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发展优势:宿羊山镇属黄泛沙土平原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日
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9摄氏度,降雨量903.6毫米,水土潮湿,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主要种植大蒜、水稻、棉花、蔬菜等作物。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大蒜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来抓,主攻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大蒜产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五大优势:
一是大蒜种植高产高效。全市适宜植蒜耕地150万亩以上,通过推广蒜稻轮作,实现稻蒜双增产、双增收。蒜田单产稳定超过1500公斤,蒜稻两季纯效益可达3000~5000元,农民种蒜积极性持续高涨。
二是总量规模全国第一。大蒜连片种植面积突破90万亩,年产干蒜头近120万吨,年出口大蒜65万吨以上,年创汇1.5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蒜产地和白蒜出口创汇基地。
三是产业链条加长加粗。现有和在建大蒜储藏恒温库60多个,预期冷储能力可以达到90万吨,冷储量占全年总产量的70%以上。建成绿之野、黎明、伟楼等一批大蒜深加工企业,开发出糖醋蜜蒜、脱水蒜片、酸辣蒜蓉、大蒜粉、大蒜胶囊、大蒜油等20多个品种,年加工蒜头占全市总量5%左右。
四是标准化水平全国领先。50万亩大蒜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证,2002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全国大蒜标准化示范区”。邳州白蒜以个大、色白、质优,享誉海内外市场,形成宿羊山牌白蒜、邳州牌白蒜、车夫山牌大蒜等一批优势品牌。
五是基地市场有效对接。建成以宿羊山苏北大蒜交易市场为中心,辐射周边五个大蒜批发市场的销售网络,拥有大蒜自营出口权企业12家,大蒜年交易量突破100万吨。通过连续举办三届“全国大蒜节”,进一步形成了“世界白蒜看邳州”的巨大效应。
六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免费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建设科普示范基地、突出示范引领效应;抓信息沟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科普惠农,助推农村致富达小康。
二、目前大蒜产业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目前我市大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也还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和薄弱环节。例如:一些商户为了盲目的进行蒜米的加工,带来了一些淡水污染问题,过度的喷洒农药导致土壤酸化空气质量下降等环境问题。
薄弱的环节是:
1、质量建设投入不足,品质退化趋势明显。对种性保持和良种繁育投入不足,邳州白蒜的种性退化、抗逆性下降,加之土壤等农田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对大蒜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一定影响。
2、产业配套不够完善,综合效益提升缓慢。大蒜深加工相对滞后,深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创汇产品主要依靠原蒜头的出口,产业的整体效益亟待提高。
3、信息资源整合不力,抗御风险能力不强。现有资源没有得到科学整合,缺少高水平大蒜产业信息发布的公共平台,制约了蒜农和生产企业对市场行情的及时全面掌握,大蒜产业仍难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三、对未来大蒜产业发展的展望:
1、高产多抗良繁体系建设及应用。建立全国大蒜优质品种资源保存中心、研究中心和联系中心,扩建大蒜种质资源圃100亩,保存和繁育品种数量20个,选育出2-3个抗病虫、抗逆、脱毒、节水、耐贮运专用型大蒜新品系。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大蒜良繁基地5万亩,年生产邳州白蒜种7万吨,满足60万亩大蒜用种,实现良种覆盖率95%以上。
2、产业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组建邳州市白蒜产业监测实验室,主产区12个镇建设大蒜生产农残速测实验室,全程加强对大蒜产品安全指标、品质指标、农业环境(土壤、水)投入品安全指标系统的监控。
3、国家级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建设。建成20万亩大蒜生产核心区,示范带动6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区大蒜单产达到1450公斤。
4、产业化高效新技术培训。培训大蒜种植户、农民经济人和镇、村农技员5000人,主要培训无公害农产品大蒜生产标准化栽培技术、大蒜储藏与加工、市场营销与政策法规,示范带动 5万户大蒜种植户。
5、口创汇基地建设。在无公害生产基地和“黎明牌”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基础上的扩建后续项目,总面积10.07万亩,出口蒜优等级率达到90%。
6、重茬土壤障碍因子研究与改良修复。立足大蒜产区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和土壤障碍因素现状,寻求大蒜重茬土壤障碍因子全面修复的措施。
7、产业信息网络建设。整合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农业信息中心等相关信息服务资源,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宿羊山等镇及绿之野、黎明大蒜储藏加工企业为基层信息单元,构筑网络站20个,共享信息技术20万人次,技术应用面积30万亩。
8、市场群和深加工龙头项目建设。建成35万平米的宿羊山苏北大蒜交易中心,周边 10个镇形成总面积100万平方米的专业市场,大蒜年总交易量140万吨,交易额20亿元。突出抓好由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大蒜油口服液和大蒜胶囊生产线及蒜粉、大蒜片、大蒜素、大蒜、大蒜精油加工项目。
四、我对宿羊山大蒜产业的发展的一些建议:
1.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要集中种植,提高生产效率,向机械化作业过度;
2.选用优良耐旱、抗病毒的品种,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应使用无污染的肥料;
3.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定期派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跟踪服务;应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监控,准确无误的将大蒜交易信息反映给蒜农与蒜商;
4.农业与加工业要一条龙服务,既降低的了生产成本又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5.农民应该加强对大蒜的管理经营;准确抓住市场信息,能够及时的出售大蒜,以便获得最大效益;
6.大蒜加工经营商应当合法经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政府行为
在我国,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把经济资源配置到农村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即政府对农业实施适当的支持和保护,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收入低下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1.1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不高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现有的农民专业协会,尚未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基地建设与作为农业大国的地位不符。农业产业化的龙头还不够强大,辐射带动能力弱。这种情况,使千家万户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民难以适应参与国标市场竞争的需要。
1.2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
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少,产业化水平低,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农产品加工率低。多数产业仍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为国外提供原料或者中间品,且企业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农产品增值率低。例如从烟叶中提取辅酶Q10,大多数厂家只能提取茄尼醇初品,价值不高,卖到日本后,日本人从中提取精品或者Q10,制造出保健品、化妆品,价值增加到几十倍、几百倍。
1.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亟待提高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首先,农产品质量不高,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严重。其次,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不足。目前,我国农业基本还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不高,科技含量很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 0%,不能够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再次,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有的农产品形成的品牌效应远远不够,实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1.4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后
农业标准技术指标普遍低于国外先进标准,仍处于一般的技术要求,高新技术利用不多,标准内容单一,技术水平不高,采标率较低,难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产品出口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1.5农业发展保障机制滞后
土地流转不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村家庭包产地30年不变的政策的出台, 客观上造成了土地经营权的分散, 农业科技成果很难全面推广与应用, 给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增收带来了很大难度, 规模效益、特色经济发展格局难以形成。
资金投入机制不合理, 农业产业链难以形成。由于项目资金投入分散, 使得本来就有限的资金很难用到产业上, 更难以有效投入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培育上, 导致龙头企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很难形成, 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小。
缺乏必要的政策激励机制。目前, 我国的农业政策, 在农村有效保护土地和资源及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还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比如,农业在生产过程中, 虽然最终产品的品质提高了, 但产量一般会下降,产品优质不优价, 农民收入没有显著提高,农民生产推广的积极性不高。
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对农业保险 (种植业、养殖业) 除了免征营业税之外,缺乏其他的政策优惠。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规定非常笼统,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政府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战略选择
2.1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主要是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相关产品上选择,可以是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或各类中介组织,也可以是国有、集体或个体私营企业严格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扶持龙头企业,选择规模大、起点高、技术力量强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骨干,鼓励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通过向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加工、运销等环节的服务,可以突破家庭、区域、所有制界限,把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与一般专业户和农户联结起来,发挥一户带一片的扩散效应,使一批品牌产品和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形成规模化生产,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2.2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
缓解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瓶颈约束。地方政府设立技术创新基金,扶持企业的精深加工研发活动,引导企业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达到研发型条件的企业,享受税收减免、人才引进、补贴出国考察等优惠政策;对政府所立精深加工项目和符合精深加工支持方向的企业自立项目,给予研发资金补贴。
2.3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危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运用科学的作物时空布局、作物品种的选择搭配等方法减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依靠科技创新, 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 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 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 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合作, 加快优良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和培训农民的有效载体。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是农业经济的一种集成组装,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成果体现,是用工业理念指导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各地要积极实践和探索品牌农业之路,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龙头,以企业为载体,以区域特色、名特优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筛选出重点强势产业,打造出区域特色品牌。
2.4加快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
要把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农业标准化要在政府提出的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中提出农业标准化的要求。要把农业标准化的规划和项目重点放在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上。各项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的制定要有利于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配套性,更要注重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农户便于操作。要把农业标准化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中去,从种子、种苗、及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抓起,逐步在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贮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2.5完善农业发展保障机制
加快土地流转, 积极发展规模经济。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要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要努力实现优化资源组合, 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 实施农业企业化, 形成经济规模, 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资金投入,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续动力。要积极引导、培育各种力量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注入,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首先各级政府要予以大力的重视与支持, 这种重视与支持不仅表现在财政上, 而且还要有相关的激励措施, 如对新开发的生产项目和名优特新产品的政策优惠, 以便调动各渠道包括外资在内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要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向生态农业、绿色产业“进军”, 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单是政府的职责, 更需要借助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全方面的投入与支持, 充分发挥“1+1>2”的效应。
研究制定农业保险法规。用法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支持方式,经营主体应该享受的具体优惠政策,保险双方权利义务,业务经营范围,业务运作,财政补贴险种、补贴标准及计算方法,农业再保险办法等,形成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备的法律、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黄祖辉—浙江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创新和突破—今日浙江—2007年6月
[2]、和段琪—循环经济与云南产业发展—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3]、王明祥—加快江苏农业产业化—江苏农村经济—2005年—第七期
[4]、杨成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第5期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7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其产业发展
2007年, 海南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试验区”。2008年是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二十周年, 3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以《关于支持海南省发展旅游业有关问题的函》原则同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是一句口号, 必须落实到产业发展上来。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很多, 诸如旅游景点、交通运输、餐饮、娱乐、零售、酒店、会务等, 对这些产业应精心选择和发展。
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 能够发挥经济技术优势, 代表着该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方向、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主导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其经济增长速度的领率性及其对其他产业的深刻影响力。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 以及与其相伴的技术进步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 (地区) 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因素, 也是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
海南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在产业经济理论史上, 许多经济学家提出过界定和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 如罗斯托基准、赫希曼基准、筱原基准等。近年来, 我国学者立足国情, 发展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基准, 代表性的有孟庆红教授提出的“四基准假说”以及“区域优势基准”。此外, 我国学者还研究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方法, 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种模型方法, 如区域产业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定权聚类评估模型等。
海南在低碳经济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 可考虑采用如下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1.区域经济优势基准。海南的海域面积占全国海洋总面积的2/3, 土地面积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 此等的丰富“条件优势”, 需要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2.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效应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本质特征, 通过与其他产业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通过集聚效应与乘数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群的发展。
3.筱原两基准。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 应当选择需求收入弹性 (某一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之比) 高的产业和选取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4.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基准。坚持“低碳”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标准, 将利于保护海南的生态环境, 海南是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 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各省第一位。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在较长时期内, 主导产业的投入要素应具持续性, 不至于因资源的枯竭而使产业衰亡。
5.“国际旅游岛”关联基准。海南拥有一批高品位的景区景点。海南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 应考虑该产业与“国际旅游岛”的关联程度。
上述基准的应用
在上述基准中, 部分基准是可以量化计算的, 比如产业关联度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也有部分基准是定性基准, 比如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基准, 还有部分基准既有定量分析成分也有定性分析成分, 比如区域经济优势基准和“国际旅游岛”关联基准。
对于可以定量计算的基准, 我们可结合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指标进行测算。以区域经济优势定量计算指标为例, 可以选择区位商 (一个区域某个产业增加值占该区域GDP的比重与全国同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之比) 作为静态指标。区位商是一个显性比较优势指标, 能够反映区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此外, 还可以选取GDP增长率弹性系数 (某区域GDP增长率与同期全国GDP增长率之比) 、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 (某产业GDP增长率与同期区域GDP增长率之比) 、区域产业贡献率 (区域某产业增加值增量与同期区域GDP增量之比) 等指标作为动态评价指标, 来选择海南省的优势产业。
在进行定量计算的同时, 还要进行定性分析, 立足海南实际情况, 包括区域特征、产业基础、社会环境、政策条件等, 在一定的时空约束条件下优化选择海南的主导产业。
海南主导产业的发展策略
实现产业融合, 建立优势产业群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 主导产业的发展、演变出现新趋势, 即产业融合趋势。它是指在技术创新、政府放松经济管制的共同作用下, 不同主导产业群之间的边界以及同一主导产业群中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 甚至消失。
海南各产业发展的力量较单一, 产业间的交叉度小, 关联度也较小。基于产业关联度基准, 海南应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比如可尽快形成与“国际旅游岛”关联度大的, 符合“低碳”标准的产业集群, 如景点观光旅游和会务、会展、休闲娱乐业等产业集群;此外, 还可以延长热带农业生产的产业链, 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生态农业旅游等, 促进产业的融合。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主导产业的形成和扩张, 一般来自于两股力量的推动。其一是市场力量, 其二是政府的力量。在产业发展的投入期和成长期, 往往出现市场失灵, 政府应当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引导其走上良性发育的轨道。
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 在海南目前的优势产业中, 除初级热带农业和旅游业等已初具规模外, 其它诸如生物制药、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民族文化等产业发育程度低, 市场竞争无序, 规模效益不明显, 低水平重复建设还很突出, 所以, 今后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 应加快制定和实施各类产业的规模经济政策, 引导产业的重组和优势集聚,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整顿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在产业技术政策方面, 应禁止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商企业进入市场, 鼓励优势产业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 在技术保护和重奖科研的政策引导下, 形成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产业布局政策应根据海南各地的特点和优势资源, 发展适合当地发展的优势产业。同类产业布局应相对集中, 实现产业集聚效应。
立足自身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海南的特色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和海洋产业等。
在旅游业方面, 应充分利用海南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优势,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等。在热带高效农业方面, 重点发展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花卉、饮料作物、香料和南药种植、远洋捕捞、深海淡水养殖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 走品牌化、绿色化道路。尽力争取海洋开发权和发展海洋工业, 搞好规划, 综合开发, 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发展, 大力推进海洋药品生产。争取在海洋风能发电、海洋生物工程、新材料、海洋珍珠产品等领域创造出有影响力的、高附加值的国内和国际特色品牌。
建立优势产业群的生态系统, 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如人离不开社会生态环境一样, 产业也离不了产业生态环境。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就是由区域内的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 能够发挥自组织、自催化和自繁殖的功能, 形成强大的产业“孵化”功能, 还能形成强大的资源吸引力, 吸引区域外的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为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 除了发展主导产业以外, 还应该发展如下产业:第一, 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第二, 基础设施产业;第三, 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服务提供服务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产业布局
主导产业是在县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培育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根本途径。面对纳入关天经济区和大西安都市圈的新形势, 如何统筹推进矿产冶金、生态旅游和现代医药三大主导产业, 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加快建设陕南经济强县、打造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县域板块是柞水县域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一、柞水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 产业兴县战略稳步推进
柞水是陕南距西安最近的一个县, 其矿产、旅游、医药资源比较丰富。经过多年不懈的探索, 县委、县政府在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 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战略, 并将其连同“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一起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 确立和完善了矿产冶金、生态旅游、现代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及其目标体系、推进措施和发展重点, 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大产业支撑县域经济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 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
在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上, 柞水县曾有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九十年代中期, 提出了培育“矿、果、药、畜、菌”五个产业。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 选择资源充足、潜力较大的医药、矿产、旅游三大产业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并将优先发展这三大主导产业通过人大立法的形式予以确立。十六次党代会以来, 特别是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在准确把握县域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根据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提出做强矿产冶金、做精生态旅游、做优现代医药的战略部署, 明确了三大主导产业各自发展的方略、思路和目标, 使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三) 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的努力, 矿产冶金、生态旅游和现代医药三大产业的主导地位逐步得到确立, 经济支撑作用日趋明显, 其增加值在GDP的比重已由2006年的23.6%上升到2009年的30%, 税收在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已由2006年的49.8%上升到2009年的57.4%。其中, 矿产冶金对县财政的贡献份额由2006年的41.3%上升到2009年的49%, 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 园区承载格局基本形成
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着力打造小岭工业区、盘龙生态产业园和营盘旅游产业园, 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延伸, 形成了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 三大园区承载三大产业的格局已经形成, 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带动区、体制创新的示范区、生产要素的聚集区和行政管理的高效区。
(五) 龙头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积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 重点培育了陕西大西沟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银矿、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大龙头企业,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2009年全县十大龙头企业上交税金占到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2.4%, 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六) 产业推进措施不断完善
柞水县制定出台了《关于盘龙产业园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壮大两大工业支柱扶持六强企业的实施意见》等各项配套政策, 对每一个主导产业, 实行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一套班子运作、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 层层建立三大产业责任落实和政绩考核机制, 形成了工作围绕产业转、项目围绕产业定、资金围绕产业投、干部围绕产业配的产业发展大格局。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 产业发展极不平衡
三大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虽然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发展不够平衡, 规模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矿产冶金发展势头强劲, 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1.2%, 对县财政的贡献份额达52%;生态旅游发展较慢, 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7%, 对县财政的贡献份额仅有0.3%;现代医药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5.0%, 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为5.1%。
(二) 支撑作用很不理想
尽管近几年产业发展速度快, 但产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低基数上的高速度, 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县内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采选矿石为主, 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偏少, 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 三大产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只有30%, 支撑作用还很脆弱。
(三) 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柞水县产业布局发展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北线乡镇的产业发展仍落后于南线和乾佑河沿线乡镇, 一些边远高寒地区的产业发展仍滞后于金井河、社川河和乾佑河川道地区。
(四) 管理机制还不完善
尽管成立了相关的产业推进机构, 并赋予了相应的职权职责, 但在具体工作中, 由于人员变动、职能交叉、工作配合不紧密等原因, 导致工作推进不理想, 存在推诿扯皮、组织协调不到位等现象。
(五) 发展环境不尽人意
大西沟矿钢一体化等部分产业项目因土地、环评、核准等因素影响进展缓慢, 部分矿产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加之全县三大流域的交通瓶颈尚未打破, 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在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大潮中, 柞水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关键要做到“六个坚持”。
(一) 坚持解放思想,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勇于开拓进取, 防止思想僵化, 把精力集中到壮大主导产业上来, 加速推进柞水产业化发展。一是推进产业兴县战略, 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做强矿产冶金, 做精生态旅游, 做优现代医药, 做大特色农业, 强力推进产业兴县进程。二是推进“一区三基地”建设, 把柞水建成西安第二生活区、钢铁工业及有色金属材料基地、现代中药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 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三是推进核心区建设, 打造小岭工业区、盘龙生态产业园、县城商贸流通集散地和营盘旅游产业园四大经济核心区, 以此支撑和促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二) 坚持扩大开放,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牢固树立“县域以外都是外”的思想, 按照“经济抓产业、产业抓招商”的工作思路,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在招商策略上强化产业导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以铁矿、旅游、医药、绿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的规模深度开发为重点, 抓好已引进的陕西有色集团、吉利集团、龙钢集团、台湾上岛集团等签约项目落实, 迅速建成投产, 产生效益。二是在对外交流上拓展合作空间。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为战略据点, 力争更多的项目落户柞水。三是在招商措施上实行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对符合国家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服务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 从土地、财税、金融、行政规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奖励。
(三) 坚持特色引路, 培植壮大产业支柱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关键, 在于立足区域特色,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柱。一是在矿产冶金上突出做“强”。以建设关天经济区钢铁工业及有色金属材料基地为目标, 以小岭工业区为载体, 加快大西沟铁矿800万吨二期开发项目建设进度, 促进金弘钢铁炉料公司球团厂、宝盛公司贵金属加工、博隆公司日处理2000吨铜铁采选、中兴共建公司扩能等项目达产达效。二是在生态旅游上突出做“精”。以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为目标, 以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为依托, 重点抓好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建设, 推进凤凰古镇、柞水溶洞等景点深度开发, 完善游憩颐情、购物消费、康体养生、异地养老四大功能和旅游服务要素。三是在现代医药上突出做“优”。以建设现代中药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 进一步提升盘龙生态产业园发展内涵, 促进五洲植物观赏园、盘龙公司10万亩药源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
(四) 坚持项目拉动, 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强产业的理念, 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 以大投入支撑大产业, 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一是在项目策划上下功夫。围绕矿产能源、旅游、医药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等, 筛选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广阔、具有比较优势、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二是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班子运作、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三是在项目管理上下功夫。严格实行项目建设“五制”管理, 建立健全项目投资主管部门、项目业主之间协调有力、监督到位的管理机制。
(五) 坚持政策驱动, 推进产业发展步伐
产业要健康发展, 就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来作为支撑和保障。一是研究政策要透彻。从上级各种政策中结合实际寻找落实政策的立足点、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创新办法的支撑点, 分类研究, 透析政策, 为我所用, 服务发展。二是完善政策要适用。县委、县政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 先后制定出台了《柞水县招商引资奖励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要根据国家、省、市政策适时修订和完善, 以利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三是落实政策要到位。坚决兑现落实好县内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 对支持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企业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充分调动乡镇、部门、企业及个体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六) 坚持优化环境,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9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判别
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济发展必须以不逾越重大阶段为前提,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首先需要深入研究进而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别,可以通过建立经济发展阶段判别指标体系,并运用此指标体系计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来实现。
(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一个描述空间范畴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以特定均质性标准所确定的空间范围。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本文定义区域是一个经济结构和功能相对完整的地域范围。它既可以是一个国际性区域,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国家中的一部分,本文所指的区域主要是市、县小区域,也可以指省这样的大区域。
(二)经济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是伴随着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不断演变的经济增长过程。从产业结构上讲,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产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从空间上讲,是一个人口、要素、企业、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不断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即从分散经济向集聚经济转变的过程。
(三)经济发展阶段内涵及其判别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阶段是经济发展中的各组成要素在某一时点上的发展程度的集合。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国际惯例,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阶段五个阶段。
经济发展阶段不应仅仅由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某几个特征与标志来描述,而应由一个完整的、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特征的指标体系来判别。必须综合多个特征指标,才能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从总体上作出准确判断。集前人之大成,判别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可以从总量、结构和生活质量三方面去构造。根据这三方面衡量标志和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本文选取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比、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非食品支出比重、人口城市化率五个指标来判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1、人均GDP
钱纳里等学者依据多国模型的标准模式,将经济发展过程中典型的经济结构转换为对应的人均收入,将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由于人均收入这一指标,目前未列入我国统计范围,无现成统计资料,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习惯用人均GDP来代替。如表1所示:
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王延中《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P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三次产业产值比
库兹涅茨等学者认为工业化阶段作为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王延中《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P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工业还包括采掘业和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行业),总商品生产增加值(农业、渔业、林业;矿产业;制造业;电力及其他公用事业;建筑业)大体上相当于物质生产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王延中《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P2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非食品支出比重
4、非食品支出比重
在不掌握某地区的“恩格尔系数”情况下,可以用居民非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比重来代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具体规定:50%以下属于勉强度日的贫穷社会消费型,50%~60%属于小康类型,60%~80%属于富裕类型。非食品支出比重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占有不同的比例。详见表4:
资料来源:高洪深《区域经济学》P23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
5、人口城市化率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不仅产业结构会升级,而且会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这说明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即工业化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化的集聚效应也会促进工业化的进步。钱纳里运用“多国模型”对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增加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各国的一致性程度也比较高。如表5所示:
资料来源: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王延中《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P2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四)经济发展阶段综合评价方法
根据上述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标志值,本文选用指标含义清晰、综合解释能力强的传统评价法(加权合成法)来构n造计算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综合指数,其中K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综合评价值;λi为单个指标的评价值,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为了准确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本文选择阶段阈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阶段阈值法的基本假设是在同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内,某一指标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指标变化之间是线性对应关系,这是一种近似逼近的方法。阶段阈值法的公式为:
式中,k代表第k个指标,λk为k指标的评测值,jk为该地区k指标所处的阶段(1~5),jk的取值区间为1、2、3、4、5,如果jk=5,则λk=100(即该地区k指标已经达到后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如果jk=1,则λk=0(即该地区k指标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Xk为该地区的k指标的实际值,maxkj为k指标在j阶段的最大参考值,minkj为k指标在j阶段的最小参考值,λk∈[0,100]。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对七位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再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获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评价指标权重,如表6所示。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二、区域经济发展阶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匹配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取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演进,主导产业的演进则由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
中国是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已经处在后工业化阶段上,同时还有很多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或初期。对于这些后发地区,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经验,以缩短或减少落后地区追赶先富地区的时间,具有重大意义。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主导产业不是孤立的一个产业,而是一组产业、一组产业群。因为一个产业形不成战略重点,也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主导作用。由若干个主导产业组成的产业体系,常被称作“主导产业群”。因此,主导产业可以是某一个特定的具体产业或部门,但它更多地表现为若干个紧密联系或相关的具体产业所组成的一个产业群。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匹配
根据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工业化先行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本文整理总结了反映区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应不同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群匹配表,见表6。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三)主导产业的区域个性分析与新兴产业推演
1、区域个性分析
以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匹配,实际上是运用历史梯度推进的方法推导的备选主导产业。现实中,由于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各异,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除了通过主导产业群匹配表进行初步筛选外,还应该进行个性分析。根据所研究区域的资源禀赋特色,增加备选主导产业。
2、区域新兴产业推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演进,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更新换代,各区域必然会产生过去历史上未曾出现的产业,即新兴产业。因此,还需要由新兴产业未来推演预测,增加备选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形成的备选产业群推演可有三类:一是估算、比较各项技术未来的经济价值大小;二是通过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三是技术与需求结合,比如,有的产业有市场需求但技术不能实现,有的产业有技术但当前需求未产生。这三类方法推演出的产业,也应成为备选主导产业库中的产业。
通过以上程序,备选的区域主导产业库即形成,如图2所示
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
在确定备选主导产业库后,需要建立一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对备选主导产业库中各产业按以下顺序进行定量分析,最终确定区域主导产业。
(一)建立指标体系
结合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区域的发展实际,本文提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原则:产业关联度准则、需求收入弹性准则、生产率上升率准则、增长率准则、资源有效配置标准等。根据主导产业选择原则,本文建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指标共分三个层次:目标层——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准则层——主导产业经济指标、区域产业能力指标、主导产业社会指标;指标层——需求收入弹性、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区位商、产业规模、就业吸纳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指标。如表7所示。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二)建立判断矩阵,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通过德尔菲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建立指标体系的比较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如表8所示。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
(三)运用指标体系选择主导产业
1、指标层赋值及赋值无量纲化
根据各地区的统计年鉴指标值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各指标层进行赋值。赋值后对指标层的赋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首先将备选产业的同一指标值进行加总,然后分别用备选产业的指标值除以所有备选产业同一指标值的总和。
2、计算得分,进行判别
计算各备选产业的得分,根据各个指标层的权重乘以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然后加总进行排序,得分居前列的产业即可选作区域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王延中.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主导产业的发展 篇10
上世纪末, 河北制定了“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进入21世纪后, 又开始实施“一线两厢战略”,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口号。但现存的战略, 或是对两环优势的全省发挥缺乏合理布局, 或是对优势的传递没有一个细致的政策部署, 又或是有政策部署但没有提到战略高度。基于现有的河北区域空间结构, 本文认为河北应该依托现有的主导产业布局, 改变以往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构建一个梯度分明, 协调推进, 合作广泛, 互惠互利, 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又兼顾向内地传递的均衡区域发展战略, 使其能够有效地与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对接, 将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腾飞扩展至河北全省。
一、重点培养一极——石家庄
增长极的概念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 布代维尔将增长极扩展到地理空间, 缪尔达尔后来又对增长极理论进行了完善, 提出了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概念。缪尔达尔主张, 在经济发展初期, 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 以寻求较高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效应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 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
京津两市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增长极, 对河北周边地区的回流效益大大强于扩散效应, 但面对京津与河北地区不断拉大的产业鸿沟, 河北的地区政策却表现出极大的矛盾性:一方面, 要响应国家建设京津冀北地区的号召, 支持环京津都市圈的发展, 主要是与京津两市地域相连的河北7市;另一方面, 作为省会及冀南增长极的石家庄也需要重点支持, 相关政府也已经提出要将石家庄建成河北“首善之区”的口号。
要改变这种局面, 河北地区不能过于依附外力, 等待京津扩散效应的自然发生, 而应自力更生, 培养自己的增长极, 使河北的资源主要在境内集聚, 待石家庄发展壮大之后, 在没有行政区划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的条件下, 经济范围逐渐向外扩散, 最终带动河北地区的整体振兴。
首先, 在发展模式上, 要扩大石家庄主城区规模。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中, 有些学者提出北京不是太大了, 而是太小了, 没有形成像长三角中的上海那种绝对的优势地位, 主张北京要继续加强要素集聚, 吸收周围地区的经济资源。相比之下, 石家庄作为河北增长极的规模才刚刚形成, 可是相关政府却提出要改变类似北京“摊大饼”的发展模式, 在石家庄周围建设卫星城, 疏散人口和企业。笔者认为, 在本身经济实力还未形成能够有效辐射周围的主要增长极时, 便惧怕大城市病的出现, 发展卫星城, 开始疏散多年来努力集聚的资源, 长远来看对河北整个地区的经济振兴是相当不利的。其次, 在产业结构上, 石家庄要努力发展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 争取提前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实现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另外, 在城市定位上, 要采取积极政策提高城市首位度, 使其在经济实力上大体与天津相当, 成为京津冀地区的第三极。目前, 石家庄在人口和经济规模上与唐山不相上下, 首位度不高是培养石家庄一极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再次, 在政策协调上, 河北应与中央政府积极进行政策协调, 在短期内使中央和河北的政策重心都首先放在石家庄, 待石家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能力逐渐增强之后, 再转向其他的环京津城市。
二、有效对接两环——环京津﹑环石家庄
中心-外围理论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其中弗里德曼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书中认为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个别地区会率先发展起来成为“中心”, 其他地区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 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不断集聚, 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使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随着政府宏观调控的加强和扩散效应的加强, 中心和外围界限将逐渐消失, 最终实现经济的一体化。
分析河北现存的区域空间结构, 可以发现河北先后形成了两个中心-外围圈层结构———环京津﹑环石家庄城市圈。其中环京津城市圈为主要中心体系, 环石家庄城市圈为次级中心体系。笔者提出的两环战略, 重点是有效对接两环即两大经济区, 在尊重长期形成的区域结构的基础上, 将北部经济的区位优势传递到南部经济区, 提高区位优势对河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
在具体操作上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推动两大经济圈的中心城市长期互动, 与培养石家庄一极相对应, 以交通一体化为突破口, 加强京津石三市的经济联系, 这是有效对接两环的关键环节。第二, 充分发挥两大经济圈临界城市的承接作用, 尤其要注意保定、沧州等中小城市的建设, 使其发展程度可与两大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形成梯度分明的城市体系, 从而为京津石三地之间的要素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第三, 加强冀中地区的建设, 冀中区的范围主要是两大经济圈的交叉地带, 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河北两环优势自南向北的地域传递, 防止两大经济圈的经济脱节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突出建设三带——京广带﹑环渤海带﹑京九带
点轴式开发模式是进行区域开发的主要模式之一, 其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河北由于环绕我国的陆路交通中心北京, 所以境内交通尤其是铁路﹑公路网络密布。拥有15条国家干线铁路, 南北方向有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哈线等, 东西方向主要有石太-石德线, 邯长-邯济线, 朔黄线, 大秦线, 京包线等。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对河北的交通干线﹑城市布局和发展条件的分析, 河北应突出建设两个主要城市带和一个次级城市带。
(一) 主要城市带:京广带﹑环渤海带
京广带是河北省的主要城市带, 除了京广铁路外, 沿线还伴有京深高速和107国道。这一城市带上分布着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四个地级市, 其中石家庄和邯郸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 至于保定地区不但人口众多, 达1000多万, 而且市区也是原河北省政府所在地。在这一城市带上要注意建设两个重点城市:石家庄和邯郸。石家庄的建设目标是建成能与京津比肩的重要一极;而邯郸工业基础雄厚, 人力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悠久, 不但是河北南部的一个增长极, 而且作为中原13市之首, 带头组建了中原经济协作区。重点建设邯郸, 可以将河南北部﹑山东西南部和山西东南部的部分资源吸引过来, 为河北所用。
环渤海带是由京沪线﹑津唐线和京哈线等组成的包括唐山﹑秦皇岛以及沧州沿海地区的城市带。这一城市带上分布着我省的四大港口, 不但在河北, 甚至在整个北方地区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除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外, 各城市居民收入也较高,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是河北的高梯度地区。在以后的产业发展上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港口及海洋优势, 尤其要注重增强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加速工业产业升级, 大力加强海洋经济﹑外向性经济和旅游业的培育。
(二) 次级城市带:京九带
京九铁路河北段穿越1个地级市即衡水市和13个县 (市) 。与京广带相比较, 这一地区的主要城市都是一些建制镇, 规模小、实力弱, 建设目标自然也要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应以衡水﹑任丘等现有地级或县级市为重点, 突出建设中小城市带, 从而带动河北东部的内陆地区尤其是廊坊南部﹑衡水地区以及沧州西南部经济的腾飞。由于这一地区有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 包括全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有以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为主的丰富矿产资源;有以电线电缆﹑皮毛皮革制品﹑绒毛﹑化工四大产业为主导工业体系, 建设目标应该是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河北的主要城市带。
四、协调发展四区——冀南区﹑冀中区﹑冀东区﹑冀北区
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它是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地域单元。依据经济区规划的相关理论和主要原则, 从河北的实际出发, 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经济区。
(一) 冀南区
以石太-石德线为界, 将其以南的河北地区划为冀南区, 主要包括石家庄南部﹑衡水南部以及邢台﹑邯郸全境。这一地区包括了南部经济区的大部分地区, 离京津和渤海均较远, 在河北各地区中区位优势相对不足, 不过这里人口众多, 工业基础良好, 并且处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 交通发达。以石家庄和邯郸为中心的冀南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将成为河北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二) 冀中区
石太-石德线以北, 北京﹑天津以南, 包括石家庄北部﹑衡水北部以及保定﹑沧州和廊坊的全部地区。石家庄位于冀中区和冀南区交界处, 对两区都有较大的辐射作用, 作为两区的主要经济中心, 将承担起对接两区, 协调发展的任务。保定和沧州作为这一地区的次级和第三级经济中心, 将和石家庄组成石保沧三角, 并利用和京津﹑渤海毗邻的优势促成石家庄一极的建设和冀中区的发展。
(三) 冀东区
主要指唐山﹑秦皇岛地区。这一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强, 矿产资源丰富, 今后一段时间将是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尤其是河北一号工程“曹妃甸”的建成将使冀东区继续保持河北高梯度地区的优势地位, 作为一个地区将成为河北经济的领头羊, 对河北其他各地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带头作用。
(四) 冀北区
【主导产业的发展】推荐阅读:
主导产业08-25
浅谈县域主导产业的思考09-1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06-09
地区主导专业化产业07-09
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11-08
乡镇培植主导产业推进方案06-28
县以结构调整和培育优势农业为载体做大做强农牧业主导产业06-14
社区主导型发展论文11-02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