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导(精选11篇)
市场主导 篇1
鱼游大海, 鹰击长空, 市场经济为中国种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新世纪十年通过审定的数千个玉米品种, 唯有郑单958、先玉335两个品种引领潮流, 经久不衰, 给农民带来丰收, 托起种业辉煌, 而且显著地影响了玉米育种方向。尽管郑单958和先玉335火爆市场已有7~8年甚至十多年, 有些地区种植面积开始逐年减少, 但因同质化品种多, 可替代品种少, 至今没有哪个新审定品种有超越表现, 预计这两个品种还会红火一段时间, 保持一定优势的种植面积。
依然市场唱主角
郑单958以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耐密高产, 从黄淮海地区迅速扩展到东北地区。2001年全国种植面积22.6万hm2, 2008年迅速增至426.7万hm2, 2010年依然保持433万hm2。推广速度之快, 横亘时间之久, 史所罕见。先玉335在东北地区表现高产、稳产、早熟, 而且脱水快、出籽率高、容重高、商品品质好、适合机械化收获, 比当地品种有5%~10%的产量优势, 极受农民欢迎。2006年全国种植面积1.73万hm2, 2010年迅猛增加到246万hm2, 如果加上私繁滥制, 先玉335可能达到466万hm2。郑单958和先玉335两品种都有明显的制种优势, 为商家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空间。
依然是核心竞争力
郑单958刚通过审定, 就上演了一场品种“争夺战”。郑单958权属单位采取买断生产权、经营权的竞标方式, 叫价1 500万元, 落价800万, 分别由北京德农、河南秋乐、金博士和金娃娃4家种业公司折桂。郑单958托起种子产业走向辉煌, 每年都给4家公司奉献亿元左右的红利。在热销年份, 市场盛行“谁有958, 今年准发家”流行语, 让遍布产区大大小小的经销商都赚了个盆满罐流。君不见, 当郑单958热销十年之后, 2010年中种集团公司又出资2 000万元购买了6年的经销权, 当年就实现了还本盈利。遗憾的是, 这个优秀品种在多家公司操作下, 最后是“人参卖成萝卜价”。先玉335分别由两家合资公司获得经销权, 敦煌-先锋公司主营东北地区, 登海-先锋公司主营黄淮海地区, 采取高品质、高价位、服务到户的独家营销模式, 毛利率高达60%~70%。
依然引领育种方向
郑单958、先玉335迅速推广, 很多育种人员掀起一场“模仿秀”, 从各种渠道获得育种材料, 比较多的是选育二环系, 也有的直接改良自交系, 更有快捷者比着瓢画个葫芦, 快速育出很多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基本相似的品种, 新审定品种2/3以上都是在两品种基础上稍加修饰, 一年两年就吆喝着“类958”、“类335”上市了。但整体上很难与之媲美, 超越的概率微乎其微。更有所谓“超级玉米”炒作造势, 充其量也只是在局部地区昙花一现。
特别指出, 从新审定的若干“高仿”品种审视, 不能和郑单958、先玉335同日而语, 没有哪个品种有超越表现, 种植面积能超过66万hm2的概率很低。无论是从科研还是生产, 对郑单958、先玉335认识度相当高, 都会“避开大路走两厢”, 依靠定位发展地区性品种。
市场主导 篇2
就在中国市场的广告支出而言,中国品牌在前10名中占据8席。5年前该趋势逐渐显现,本土公司开始对营销和推广投入巨资。
宝洁公司旗下护肤品牌之一玉兰油,排在中国市场广告支出榜首位,共投入人民币16亿元。排行榜的另一外资品牌为宝洁公司的飘柔洗发水,排名第10位。
然而根据该调查,排行榜中的其他品牌都是中国品牌,诸如青岛健特生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脑白金,该品牌去年广告支出为人民币15亿元。国内主要移动电话运营商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3亿元的广告支出排在第5位。
该调查没有包括诸如售点促销和户外广告牌等其他形式的广告投放,也没有考虑广告客户按常规从媒体公司获得的折扣。
专家表示,许多国外公司的广告投放更为集中。它们的许多成功都来源于对细分市场的专注。
但是,他指出许多当地品牌运营良好是因为相对于国外公司而言国内品牌拥有更为广泛的分销网络。国内品牌在广告上投入巨资是因为它试图将自己的产品由分销主导转为品牌主导。
中国公司的大量广告支出正在影响外资广告公司的经营战略。外资广告公司也期待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大多数外资广告公司的国际客户依然多于中国本土客户,这意味着它们还未能从一些当地公司挥金如土的广告投入中占据完全优势。根据尼尔森媒体研究称,上次外资品牌称霸中国电视和平面媒体市场是在1998年期间。
机构:理性主导市场 篇3
机构投资者应主导市场
中国股市正处于初级阶段,相当于人生从15岁向20岁的过渡期。未来5~10年,还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20年来变化喜人,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证券化率已经接近80%,最高超过140%,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资本大国。1990年上交所成立时,A股市场总市值只有31亿元,1991年上了百亿元大关,1992年上了千亿元大关,1997年上了万亿元大关,直到2005年,A股总市值基本上没突破过5万亿元大关,完全是个迷你型市场。但在2005年以后,市场规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在那一年之后,股权分制改革基本解决,股市融资功能变得强大,资产配置功能得以初步体现。
机构投资者队伍发展迅速。1987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市12家金融机构出资组成了全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后更名巨田证券,再后被招商证券托管), “仅有三五个人,七八条枪”。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国共有106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8万亿元,净资产为5053.44亿元,净资本为3942.01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为1755.51亿元。
1998年3月,中国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国泰基金成立,截至2010年6月30日,共有61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689只基金、21257.34亿元资产净值和24086.43亿份的份额规模。
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开拓了更多的渠道,使理性投资的成分逐步增大,同时对投资理念的树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然的,制度和监管方面有待改善,投机的成分还比较大,机构投资在运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如老鼠仓和内幕交易等。另外机构的理财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基金的收益甚至不能跑赢大盘。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投资者更愿意亲自做投资,对机构的信赖度较低,从侧面也反映了这些问题。
现在市场不像以前一样同涨同跌,投资品种多,机会更多,但是更分散,需要更多专业知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机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券商、基金、私募等机构投资者要主导整个市场。在发展和规范之间,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发展是硬道理,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所有问题,包括规范问题也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做投资必须要懂政策
以1990年深圳、上海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零的突破,奠定了日后快速发展的基石。1992年国务院证监会成立,形成了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规格体系和监管体系。1999年《证券法》颁布,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2005年4月正式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无疑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之后又推出中小板和创业板,2010年推出了股指期货市场,在打击内幕交易等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就。
把股市比作人生,它现在就处于青春期,很容易躁动。如果说有不足的话,我认为就是投机气氛过于浓厚,机构投资者散户化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相信在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实际经济发展隋况后,中国股市很快会赶上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限售股的解禁以及市场上产品、规模和交易工具的增多,要求投资者的水平越来越专业,未来的市场投资者主要是以包括各类投资基金、券商理财、保险公司及上市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中小散户将逐渐淡出市场。
国内券商目前规模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还是离不开“靠天吃饭”的特点。经纪业务收入在公司总体收入中的占比太高,单一的通道服务还是经营主体。未来的券商发展将是看谁转型快,谁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培养积累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优质金融产品,用产品定市场价格,真正做到向服务要效益,改变以前靠扩大规模,以大取胜的竞争格局。未来的券商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股市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企业融资的渠道,监管层调控的基本目的和出发点是确保股市投融资功能的正常化。中国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创造和积累财富,都离不开企业的经营发展,而企业想可持续发展扩大规模对资金的需求很迫切,股市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
股市和经济的各项指标走势并不会完全一致,股市是对未来经济的提前反应。由于中国股市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运行机制不是很成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虽然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但国内股市却未能真实反映。不过随着股权分置改革逐步深化,中国股市的内在机制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目前来看已初步具备体现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中国股市政策面最重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用于调控经济增速,对市场会有直接影响,政策面的导向会决定股票的基本面,基本面又决定整个市场面,市场面又决定投资者信心,信心又决定资金面。两会在每年3月初召开,这是一年内经济政策发布和经济信号揭示最为密集的时期,我习惯把每年的3月初至次年的2月底作为一个投资年度,以此来观察政策周期的波动更为有效。
在海外比较成熟的市场比如美国、欧盟等,政府对于财政、货币方面的政策干预对股市始终存在重大影响。9月16日,日本干预汇率市场使得日经指数上涨了85点,是最明显的例子。中国股市很多方面处于初级阶段,尚待做出适应和改变,政策可能涉及的更广泛一点,给大家的感觉是政策市。不过我觉得这样的市场也有有利一面,投资者可以跟随政府的产业政策方向来选择品种、择机人市。
我国农机市场步入价值主导阶段 篇4
市场发展健全价值维度
我国农机市场仍是最具竞争力和成长力的市场。农机市场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效, 企业发展维度、市场需求维度和客户成长维度价值诉求明显提升。一是产业发展价值推动。市场发展推动产业价值、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同频共振、衔接提升。我国农机逐步实现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装备技术融合, 高产高效、生态资源永续利用。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能够生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等产品品种3 500余种, 现已成为世界上农业装备的生产、销售大国, 产品品种和产量可基本满足我国农业生产需要, 产品市场满足度在90%以上, 同时产品出口到200余个国家和地区。主导产品大中型拖拉机、小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和水稻收获机等继续保持阶段性历史高位, 为“十三五”期间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粮食生产、农民收入连续保持十二连增, 成为我国“三农”最好的发展时期。二是领先企业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市场竞争, 我国拖拉机、收获机械等产品形成了优势明显的制造企业。大中型拖拉机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一拖、雷沃重工和东风农机等企业, 保持较为领先的产业位势。收获机械中玉米机制造主要集中在雷沃重工、山东常林、山东巨明和勇猛机械等企业, 小麦机制造企业中雷沃重工、中联重机和洛阳中收等企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水稻机制造主要集中在江苏沃得、久保田、雷沃重工、中联重机和星光农机等企业。三是区域需求特点各异。农机企业积极开发适应区域需求产品,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不断满足区域差异化作业的需求。从区域作业需求看, 冬麦区耕整地主要使用大中拖动力输出装置功能, 配套适宜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新疆区域耕整地主要以大中拖牵引装置功能为主, 农作物播种以覆膜作业为主;东北区域以垄作产品为主, 重点使用大中拖产品的动力输出装置功能, 配套适宜联合整地机进行灭茬、旋耕、起垄和镇压等一体化作业, 达到待播状态。四是从用户需求看, 用户需求趋向名牌企业、节能环保和补贴重点产品。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主要购买大轮拖及其配套农机具、大喂入量收获机械产品。轻量化、品质型水田系列产品得到用户广度认可。从产品阶段性结构销售看, 大轮拖95~118 k W (130~160hp) 产品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玉米收四行机成为销量最大的产品;小麦收7~8 kg/s增长速度达到350%;水稻收5~6 kg/s喂入量产品成为阶段性发展的亮点。
产业提升构筑价值内核
当前我国农机市场呈现出“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增速放缓”的阶段性特征, 开始步入以创新驱动为标志的新常态。农机企业主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措施, 实现产业转型、产品升级、资源整合和能力增强, 谋划新的价值支撑目标。一是“国Ⅲ”切换推动产业链升级。目前, “国Ⅲ”农机产品销量已经接近行业总量的1/3。“国Ⅲ”农机产品实现批量制造和销售, 不但能够全面提升排放标准, 而且能够有效贯通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和服务等整个价值链环节, 产业下游的需求、中游的产品升级、上游的协同支撑得到同步, 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机行业拖拉机、收获机和插秧机等制造能力, 进一步加快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持续升级。二是动力换挡、纵轴流等中高端产品获得突破。动力换挡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实现批量制造与销售, 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技术差距不断缩小, 在国内外中高端农机市场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纵轴流收获机械技术趋向完善, 实现了主要粮食作物、部分经济作物的作业覆盖, 用先进、适用的农业装备为用户解决作物收获难题。三是兼并重组产业资源聚集。国外主要农机企业纷纷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 已经完成国内市场布局, 实施中高端产品竞争。国内汽车企业、工程机械等企业纷纷进入农机制造领域, 产业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传统农机企业立足国内外产业资源, 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实施研发、制造等资源优化和配置, 不断丰富、完善耕种管收全程农业装备制造链。
企业竞争体现价值导向
目前, 我国农机市场已经形成独特的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特色, 成为驱动行业发展、体现价值导向的源动力。一是品牌竞争格局。我国农机市场开始进入到品牌竞争阶段, 农机产品正向农机品牌转变。国内农机与跨国公司品牌全面对标, 质量品质全面提升, 持续实现自我超越。目前, 中国一拖、雷沃重工和东风农机等农机企业已经形成名牌效应。由于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低端产品产大于销, 品牌优势更加明显, 市场需求逐步向品牌产品传递。前三家大中拖品牌企业、收获机械品牌企业市场占有率均已超过60%。二是市场竞争格局。从阶段性需求特点看, 拖拉机和小麦收业务主要集中于上半年, 销量达到全年的70%以上。从区域阶段性需求看, 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和陕西等是小麦收获机的主要销售区域, 占据市场总销量的80%以上;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和江西等是水稻收获机的主要销售区域, 占据市场总销量的70%左右;山东、河北、安徽、河南和吉林等是玉米收获机的主要销售区域, 占据市场总销量的80%以上。从阶段性需求种类看, 河南、河北等冬麦区以73 k W (100 hp) 以上两驱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为主, 四驱产品所占比例逐步增加;东北区域农机具主要是大中型、复合型机具, 满足一体化作业工序的需求。从企业竞争看, 主要农机企业精耕细作农机市场, 形成自身的强势销售区域, 占据一定的销售优势。三是产品竞争格局。农机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产品升级, 农业装备向大型化、广度化、成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步伐加快, 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大中型拖拉机方面, 动力换挡、同步器换挡拖拉机市场比例不断扩大, 逐步替代传统的啮合套换挡市场空间。收获机械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水稻收纵轴流产品开始主导市场。73 k W (100hp) 以上大中型、中高端和复合型农机具得到同步发展, 农机具产品技术得到整体提高。同时, 围绕区域农艺研发的个性化、差异化的小底盘、宽窄轮距等小众农机产品不断出现, 呈现系列化发展趋势。四是用户竞争格局。企业终端拦截力度加大, 客户管理已经进入战略层面。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等重点客户管理进一步加强, 通过客户分析、管理主动探寻、把握用户的购机需求, 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销售。农机企业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分级分层管理, 开始重点客户专项维护、大客户跟踪维护、普通客户进行对应维护及跟踪需求、实施销售以及传递价值。
市场营销业态持续传递价值
纵观全局, 我国农机行业市场营销层级上升, 呈现出新的业态, 为市场价值传递奠定了新的平台和基础。一是电商得到快速发展。电子商务 (O2O) 业务稳步开展, 经销商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通的方式, 畅通企业、经销商和用户之间的交易路径和平台, 实现线下资源与互联网平台的充分融合、有机统一, 不断扩大企业销量。二是业态模式不断创新。农机企业按照农业作物全程机械化、农业装备全周期经营价值需求, 全面推动竞争业态创新转型、价值重构。立足农机农艺需求的精准把握, 主动延伸价值触角, 围绕农机综合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和农机应用方案等价值传递, 在农机公司、农机大市场、农机超市、连锁经营和农机专卖店传统营销渠道与模式基础上, 开展农作物作业承包、融资租赁、示范农场、二手车处置和再制造等新的营销模式, 构筑新的营销业态模式。三是开展主动式服务建设。以“智能制造+互联网”为重点, 统筹服务资源、信息化、互联网和客户呼叫中心等资源, 切实推动售前、售中和售后全程协同推进, 满足用户业务咨询、服务请求、服务资源调配、服务过程跟踪和服务质量认同等, 使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和产品改进等进行梳理、提炼和升值, 满足企业的发展价值诉求。四是加强营销团队建设。农机企业加强不同层级、维度人才培养。运用国内外人力资源招聘平台, 积极引进企业缺失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稀缺技能人才。注重培养市场管理人员、一线销售人才、服务维修人才, 提高市场开拓能力、销售提升能力和产品研发与改进协同能力。构建动商模式, 提高企业和经销商的竞争能力, 全面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五是持续的市场促销。2016年是“国Ⅱ”升“国Ⅲ”的重要阶段, “国Ⅱ”机的库存处置、“国Ⅲ”产品的全面推广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农机市场促销从春耕开始便已展开, 企业间不同方式的用户座谈、产品体验、工厂体验、产品推介和服务促销等活动积极开展。用户购机需求越来越理性, 产品品牌、经营价值和品质成为用户购机的主要因素。农机企业若要在这一领域做精做专或做大做强, 就应集中优质资源、发展能力, 承接产业规律, 把握发展趋势, 满足市场需求, 用产品价值开拓属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竞争。
市场主导 篇5
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南张北齐”(张大千与齐白石)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与“风向标”。一场拍卖是否有他们的作品助阵,一季拍卖是否出现了他们的精品,这一年拍卖他们作品的成交状况如何……总之,只要出现“南张”或“北齐”,势必引起关注。所以,要想考量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就不得不说一说“南张北齐”。
表现平平,风头不再
2016年4月5日,张大千1982年作《桃源图》立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2.7068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创造其个人拍卖纪录,引得市场阵阵喝彩。要知道,此前其作品拍卖成交纪录还停留在2011年,是年春拍,同样是香港苏富比,《嘉耦图》竞得1.9106亿港元。
然而,尽管市场表现抢眼,但《桃源图》却是张大千作品在2015年度至2016年春的一枝独秀。除此之外,只有北京保利春拍中呈现的《空行母像》设色描金立轴尚可一提,成交价为6382.5万元人民币。而这个价格,在张大千作品成交价位序列中仅位列第16。横向比较,《空行母像》已是本年度春拍中的一大亮点,然而纵向衡量,这件作品尚无法进入张大千作品拍卖市场的一线价位群。
5月31日,佳士得香港春拍中,张大千1948年作《敦煌莫高窟初唐画大士像》以5052万港元的价格成交,位列年度春拍张大千作品成交价第三位。然而,这一成绩在其历年拍卖作品中仅排在第30位。
除了这三件作品,2016年春拍中拍卖价格较高的张大千作品还有4444万港元的《阿里山晓色》、4025万元人民币的《关仝太乙观泉图》、3932万港元的《加州夏山》、3548万港元的《味江》,等等。
综合来看,张大千作品在2016年的成交状况大概只可用表现平平来形容,而在2015年度,其作品成交前三甲也仅有4000万元至6000万元。即便在其作品备受追捧、屡创高价的香港市场,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上拍的张大千作品,也不可与前几年的红火同日而语。
张大千的失意并不孤单。2016年6月6日,齐白石1946年作《松柏独立图》在北京匡时春拍中以3507.5万元的价格成交,在本轮春拍中可谓独占鳌头。该作是白石老人86岁高龄时创作的作品,也是一件能够代表齐白石大写意花鸟画艺术成就的佳作。但就是这样一件流传有序、技艺精湛的巨制佳构,成交价格却不得不说实在令人惋惜。况且,2016年适逢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办10周年,庆典加持之下,3507.5万元的价格在齐白石作品拍卖成绩表中却仅列第30名。而除此之外,齐白石作品在本轮春拍中几乎“全军覆没”,完全乏善可陈。
时间向前推五年,齐白石可谓风头无两,其《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的天价至今占据近现代画家拍卖成交纪录的头把交椅。同年拍出的齐白石辛未(1931年)作《山水册》册页(十二开)也以1.9435亿元的价格,牢牢占据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的第二位至今。
在近两年的拍卖市场中尚可一说的齐白石作品,只有2015年秋拍中北京保利以1.15亿元拍出的《“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册页(十八开)和在中国嘉德以4140万元成交的《吉寿永昌》立轴。
除了偶尔可见的天价之作,综合考量齐白石的其他精品,在2015年大概可以竞得2000多万元,而在2016年春拍中,能拍到1000万元以上便已经是极好的成绩了。如1380万元的《豆棚人家》、1265万元的《山水》四屏、1150万元的《贝叶草虫》和《花卉》四屏,等等,都已经是本年度的佳绩。
齐白石作品在中国内地向来拥有最为广阔的市场,然而其在2015—2016年度的表现确实不如人意。与前几年的辉煌相比,反差强烈。
经济放缓,持续回调
某种意义上,“领头羊”的表现即是整个市场状况的缩写。考察近几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表现,的确也如同“南张北齐”一样,几乎是全军遭遇“滑铁卢”。
2016年度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表现不佳,其根本症结在于经济的疲软。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发展态势来看,世界经济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在《世界经济展望》序言中指出,在过去几个月中,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再度加剧,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减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继续面临增长阻力。而一直以来在较大世界经济体中一枝独秀的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为6.5%。到2017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将放缓至6.2%。在海内外经济大势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各类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处于低谷,也就成了必然。
nlc202309081403
在这种大坏境下,“南张北齐”作为市场的“领头羊”,其表现也就更为敏感和明显。当市场流动资金充裕的时候,他们的作品疯狂上涨,势头迅猛,而在市场萎缩、成交下滑的时候,他们的作品也首当其冲,跌落最快,跌幅最大。
据世界知名艺术品市场研究公司Artprice的报告显示,在张大千与齐白石风采最盛的2011年,在该公司追踪的45万多个艺术家当中,张大千和齐白石成为领头羊——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张大千作品的拍卖收入达到5.067亿美元,荣登全球之首,紧随其后的是齐白石(4.451亿美元),连安迪·沃霍尔、毕加索都被这两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甩在了后面。然而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荣光也只成了业内人士追忆往昔时的谈资。
或许正是此前的飞速上涨奠定了之后回落的基调,过快的上升对于一个年轻的市场而言,有时未必是好事。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南张北齐”从2012年度开始回调,在2015年至2016年依然不如人意的表现也正是市场的基本规律使然。
市场不景气,使得买家惜售;市场缺乏精品,导致价格上不去。这样一种因果关系造成了“南张北齐”在近两年的整体表现。
市场领袖,仍有潜力
“南张北齐”在中国近现代市场上具有广泛的人气,甚至可以说,无论到什么时候,他们都必然是市场的领军者。按照一般市场的自身规律,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作品在未来转跌为升似乎是必然。
张大千在中国内地成名较早,又是“渡海三家”之一,在港台及海外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在香港佳士得与香港苏富比的传统中,张大千作品一直是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重头戏。在其作品拍卖成交榜单的前10位,有6席出自香港拍卖。尽管这两年价位陷于低谷,但张大千在香港以及海外华人区的人气依旧。
然而,大多数中国藏家尤其是内地藏家所重视的仍然是张大千的传统风格作品,其中大多为仿古之作,只因为技艺精湛而博得众多厚爱。事实上,张大千晚年所创的泼彩、泼墨作品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那些抽象、半抽象的作品更是一个艺术家的独特感知,甚至说具有更高的艺术成就,且无论从上拍数量还是成交价格上,都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随着国内藏家艺术品位的逐步提高,这部分作品或许可以成为日后张大千作品新的价值增长点。
与颇具“西洋范儿”的张大千截然不同的齐白石,多年来稳坐中国内地近现代书画拍卖的第一把交椅。齐白石的作品雅俗共赏,简而言之便是十分“讨喜”,因此喜爱他作品的人也为数众多。更加难得的是,齐白石的作品数量巨大,这就为系统购藏奠定了基础。
张大千在港台及海外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而齐白石的作品拍卖记录却几乎无一例外在内地诞生。但随着齐白石的名号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上打响,相信也必然会引来一些外来的目光,如果他的作品受众能够越来越广,那么未来的市场也会有一个新的转折。
散客时代谁来主导旅游市场? 篇6
长期以来, 由于外事主管部门长期主导市场, 旅行社这个中国特色的市场终端畸形发展, 组团游成了中国百姓出游的基本模式, 并且很多人都认可了这种模式。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 一些地方的旅行社在市场组织模式上先后步入误区, 由“黑导游”衍生的“黑店”、“黑司机”、“黑景点”等现象一度泛滥成灾, 严重地影响了整个旅游市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也导致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近年来, 随着旅游市场整治力度的加大, 包括旅行社在内的各个市场环节都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同时整个旅游市场也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
旅游市场的这种发展趋势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过程如出一辙。以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为例, 农户由于长期的分散经营, 根本无力将农产品直接转化成商品;而包括农贸市场、农批市场、大型超市及其连锁门店在内的销售环节养尊处优, 无意于直接面向生产端开展市场整合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长期在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间从事运输、仓储等业务的物流企业就慢慢显示出信息资源优势和市场运作优势, 逐渐承担起农产品物流市场整合的重任, 一些物流企业正在显示出市场的领导作用。
相比之下, 旅游市场的上下游企业间目前还处在艰难的磨合期, 一些景点的市场营销过于依赖于各地旅行社的客源承揽模式, 一些酒店则沉湎于无孔不入的各种宣传推广活动中, 而旅行社由于多年积重难返的运营模式的影响, 实际上也无力承担起对整个旅游市场的整合重担。
那么谁来主导散客时代的旅游市场?笔者认为旅游客运环节应该从中有所作为。旅游大省海南从整合旅游客运环节入手, 组建旅游客运服务中心, 通过服务中心节制客源, 有效地解决了“零负团费”和“零负车费”问题, 并迅速扭转了旅游市场的整体乱象。其他如安徽黄山、湖北武汉、广西南宁等地的客运企业也纷纷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通过客运环节的节制, 全面整治旅游市场, 这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共识。
那么旅游客运环节能承担起这个重任吗?
笔者认为旅游客运企业或其母公司目前起码具备了5个优势。
一是市场信息优势。旅游客运企业长期在市场的两端开展服务, 与旅行社、酒店、景点等的联系比较密切, 同时散客出门第一时间打交道的也是旅游客运企业, 在此过程中客运企业可以掌握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是网络优势。很多从事旅游客运的企业其母公司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发展经历, 在一定区域内, 场站资源丰富, 便于相互间的沟通联络。现在一些著名景点附近成立的游客集散中心多半利用的是这些场站, 景点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散客接驳也多半可以利用这些网络。
三是服务优势。旅游客运企业无论是承担组团游还是散客游, 在途服务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司乘人员长期接受母公司的服务文化熏陶, 同时对线路、景点环境、服务网点和其他环节的流程很熟悉, 便于与导游合作展开全方位的贴身服务。
四是规模优势。市场竞争资本为王, 相对于旅行社, 各地旅游客运企业包括场站、车辆以及线路资源在内的资产规模是相当大的, 这有助于企业在整合旅游市场的上下游各个环节时能发挥主导作用。
五是品牌宣传优势。旅游市场竞争的品牌号召力非常重要, 许多景点单纯打景点资源牌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多游客从媒体端获得出游景点的冲动, 但是如果出行线路不清, 出行服务不到位, 这种原始的冲动可能很快就会消失。因此游走于各个景点之间的旅游客运车辆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果与游客集散中心密切配合, 主打出行线路宣传牌是非常有效的。而这也是目前旅游市场整体包装中非常欠缺的一个环节。
市场主导 篇7
“中国经济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 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规模的经济体。中国是我们全球市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在中国实现的增长依然是非常显著的, 下一步将会加大投资力度, 重点加强中国的战略布局。”
TD产业的迅速崛起、宽带中国战略的迅速实施以及云计算的逐步落地, 为中国的通信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并促使中国成为全球通信产业创新的又一主体市场, 全球主流的通信厂商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而正是在这种技术创新主导市场脉搏的背景下, 中国的通信测试产业亦随之全面崛起。
整体来看, 全球的通信测试主导厂商, 如JDSU、思博伦、EXFO、安捷伦、泰克、安立、罗德与施瓦茨等企业不断深化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 不断加大与工信部标准机构、测试部门以及电信运营商的深度合作, 在高速传输、核心路由器、分组承载、LTE等新兴技术领域推出了完备测试支撑方案, 加大对于中国市场的全面渗透。今年以来, 除了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几家测试企业以外, 也有较多的海外测试企业借机扩大中国市场占有率, 并得到迅速发展。而国内的测试企业近年来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包括中创信测、星河亮点等企业的市场份额得到较快推进。整个中国测试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高端测试的全面兴起
从今年通信厂商的整体效益情况来看, 通信业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幅度较大, 整个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增长都很不乐观。然而从今年测试企业的利润情况来分析, 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部分企业依然保持了利润增长态势。分析其背后原因, 主要在于今年电信运营商、系统设备商都加大了在高端测试领域的投入, 如高速传输、云计算、LTE等领域, 带动了整个测试市场的兴起。
Ixia CEO Victor Alston指出, Ixia今年的业务增长良好, 整体业务增长高于20%, 而去年的利润率是15%, 业务收入达4亿美元, 同时预计明年将实现22%的增幅, 业务收入超过5亿美元, 相比其他竞争对手的利润0增长, Ixia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值得一提的是, 其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亚洲市场。Ixia属于近几年来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测试厂商, 正是得益于国内运营商对于高端测试领域的重点投入, 中国市场的业务规模得到大幅扩张。
近年来, 海外测试厂商更多倾向于通过并购等举措以扩展其产品线, 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测试体系, 以适应市场需求。从这方面而言, Ixia也是其中典型。Ixia一直专于IP测试领域, 近两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收购举措, 扩展了其在WLAN、安全、监控等领域的测试产品线, Victor介绍, Ixia如今已经形成了以WLAN、数据中心、无线、监控四大领域为主体的测试体系。通过在几大领域的整体布局, Ixia在100G、超100G技术的测试系统、云安全测试系统等领域都推出了领先的测试方案, 这也正是其快速拓展中国市场的一大关键。
TD产业的诱惑
从今年国内测试市场的热点来看, 一方面集中于核心网、传输网的高端测试, 另一方面则重点体现在TD领域的测试, 而国内诸多测试厂商也是借TD产业的兴起而实现快速发展。
随着TD产业的快速兴起, 中国移动大规模推动TD-LTE的商用进程, 这有效带动了国内外测试厂商的积极性, 在相关领域积极布局。在这方面国内外的测试厂商也各有偏重。
从国外测试厂商的测试支撑方案来看, 多数厂商所推出的测试产品可以实现对FDD LTE和TDD LTE的支撑测试, 如Ixia的XAir解决方案, 可帮助运营商实现验证LTE基站性能并增强其网络体验质量, 同时支持TDD LTE的操作界面和FDD LTE的操作界面。利用其在FDD LTE的测试经验为国内运营商提供一部分技术支持, 帮助其实现对TD-LTE有效部署。Ixia中国区总经理张炜也建议, 国内运营商应重点考虑网络建成后, 所运行服务和应用的质量, 以切实保障用户体验。
国内测试厂商所提供的测试方案与实际测试需求更为结合, 其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更为深刻。目前国内发展较好的测试厂商主要聚焦TD-SCDMA、TD-LTE等相关环节的测试, 针对运营商的切实需求推出系列化测试方案, 在运营商现网中得到较多应用。一位国内测试企业高层表示, 除了面向TD-LTE的测试方案, 目前公司也针对国内运营商的流量监控需求推出了系列化的测试方案, 在这一方面国内测试厂商也有自己的优势。
核心竞争力的欠缺
从今年国内各测试厂商的效益来看, 没有太多亮点, 与各系统设备商情况类似, 利润都有较大程度的下滑, 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一位测试领域的资深人士表示, 国内测试厂商所推出的产品仍然集中于低端测试领域, 市场竞争力偏弱, 只有部分垄断企业发展略好, 而就企业盈利来看, 国外测试厂商除了供应测试设备以外, 同时也提供技术培训业务, 构成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而国内测试厂商与之相差甚远。
中国将主导清洁能源私投市场 篇8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指出, 在更强硬的政策情景下, 6 2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私人投资将带动375 000MW的发电量, 是中国现有发电量的7倍多。中国迅速崛起的清洁能源行业, 将促使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重心在未来10年里从西方转向东方。
不过, 当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针对当前的核心竞争力难题, 皮尤环境组下属气候与能源组织项目负责人菲利斯·卡蒂诺表示, 从历史上看, 美国在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和发展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其他国家, 比如德国, 也引领着某些技术领域。最近, 中国开始投资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当其他国家出席许多基础科学的突破, 中国也在发展广泛的制造技术并在开发和部署某些尖端的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如高压输电线路, 高速铁路和其他技术。
而针对其他难题, 比如公众对生产能力过剩、电网接入以及市场公开性的担忧, 皮尤方面建议, 中国必须通过清晰的立法以及政府基础建设来打消这些顾虑。这些措施包括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并且还需要一套与可再生能源交易配额相对应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组合标准, 确保市场的公开性;还可以考虑成立国家或省级能源服务公司等。
市场主导 篇9
发展电动汽车意义重大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很快将电动车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是国家利用新能源革命的机遇,从长远出发做出的重要抉择。”陈清泰认为,把电动汽车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具有四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推动交通能源结构转型,化解能源环境矛盾。“我国2011年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2015年对外依存度突破60%,而且,还处于能源需求旺盛的增长期。石油消费中40%在交通,交通能源的90%是石油,中国新增石油消费的重要领域是交通。目前,本土石油资源的短缺、超过警戒线的对外依存度、动荡的石油地缘政治和能源生产与消费造成的污染,使我国的能源环境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为严峻的挑战,甚至不亚于当年的美国。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新能源革命的机会,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那么经过20年或更长时间,我国的交通能源结构将得到大的改善,能源与环境的矛盾得到较大程度缓解,国家能源安全程度得到提高。”
二是电动汽车是中国迎接新能源革命的一个战略支撑点。“近年来,中国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了很多人的预计。2015年风电累计装机比上年增长31.9%,达到1.45亿千瓦;2015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比上年增长了50%,达到431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大都属于间歇性式能源,目前弃风、弃光率高达10%至30%。电动汽车和其他零排放交通、移动机械等作为一个个储能单元、消费单元和信息终端将成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力支撑。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储能和零排放交通等,经智能化网络的连接和优化后,将使整体能源效率、能源安全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三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汽车技术的电动化与新能源革命交集,与信息化、智能化构成最优搭配,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创造了条件。由此,将极大地提高交通效率、交通安全,降低交通管理和运行成本。汽车电动化技术还将向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移动机器人等延伸,成长出一个庞大的新兴“移动电动技术产业群”,实现移动装备的电动化、清洁化、信息化,促进国家的信息化进程。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创新平台,给众多行业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投资机会,从而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催化增长动力转型。”
四是电动汽车是圆中国人汽车梦的可行途径。“2015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10辆,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相当于人口密度很高的日本2009年的23%。可以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中国汽车产业仍处于增长期。”“中国有13.7亿人口,峰值可能达到16亿。根据国情,是否允许私人交通发展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个人出行机动化是不可抑制的内在需求。实际上,在中国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汽车消费者行列。与此同时,令我们长期甩不掉的一个隐忧就是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如何解决?理性地讲,如此众多的人口如果依托燃油车,不仅美国式、即便是日本式的个人出行机动化,无论对能源来源还是环境容量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迎来了新能源革命,它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中长期看,14亿中国人圆‘汽车梦’的希望寄托于电动车。”
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首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源,改变交通能源结构势在必行。
政策必须以引导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为导向
电动汽车自身零排放、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等优势,都是外部性效益。但与几乎完美无缺的燃油车相比,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还显得“不成熟”、“不经济”、“不方便”。这就使各国政府成了电动汽车的第一推动力。“电动车的产业化最终必须依托市场来完成。因此,政府的政策组合必须引导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目前还有一些政策性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陈清泰说。
面对替代性技术应当欢迎新的进入者
记者:在汽车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在新一轮汽车动力技术革命中脱颖而出的不是通用、福特,也不在底特律,而是诞生于硅谷、没有任何汽车背景的特斯拉。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陈清泰:这再一次表明,替代性的技术与原有技术轨道中的佼佼者存在利益冲突。面对“革命性替代”,原有技术轨道中的佼佼者们往往显得踌躇和犹豫。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如动力电池、电动部件、电控系统等已经超越传统汽车企业之所长,需要在一组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附之一个庞大的技术群才能发展起来。
记者:此时,新的进入者对促进产业走向成熟有哪些作用?
陈清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是会带来新的理念、新的创意,甚至重新定义产品;二是带来交叉学科的知识和跨界的技术,为形成新的产业链奠定基础;三是大量新企业的进入将加快试错过程,整体上降低试错成本;四是有新进入者的“搅局”,会削弱既有企业的惰性,鞭策他们加紧跟进;五是从中可能出现一些黑马。
记者:中国为什么还没有出现像特斯拉一样的黑马?
陈清泰:目前,特斯拉这样的黑马在我国制度环境下还难以出现,因为当一些产业被国家重视时,政府就会制定产业政策,防止“一哄而上”,使新的进入者在行政许可大门之前受阻;而一些地方政府则实行保护政策,使成功者难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我国向创新驱动转型,必须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应鼓励既有汽车企业的转型,更要有序地放开市场准入,创造公平有序的生产环境。
政府的政策组合要给全社会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
记者:为什么需要一个有长期稳定预期的政策组合?
陈清泰:汽车的产业链特别长,其动力技术的重大变革不仅涉及汽车业的重大调整,而且涉及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直至交通模式的变革和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等大思路。因此,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的关键是政府必须给全社会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使电动车纳入相关产业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几年一个周期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不仅在政策衔接期会产生较大的市场波动,更重要的是不足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产生长期行为。
记者:我国现在是以财政补贴推动该产业起步、发展。您认为这种方式可行吗?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以财政补贴护送电动车发展的方式使不少企业脚踩两只船,随时准备退出。这就使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加州出台的《零排放汽车法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本原理是车企在本地销售总量中必须承担一定比例“零排放”积分的义务。零排放车型包括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等,但各车型按减排效果有不同的“积分值”。政府公布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期的年度销量的零排放积分值。未达到年度积分的企业必须向监管部门支付罚款,或是向其他公司购买积分。
记者:美国加州这一政策思路值得借鉴之处在哪些方面?
陈清泰:借鉴之处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排放与零排放或少排放汽车间的交叉补贴,与碳交易的原则相一致,比财政补贴更具合理性;二是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具有可持续性;三是根据排放程度设定不同的积分值,政府不干预技术路线;四是释放了政府长期致力于汽车电动化的信号,可以给市场长期的预期;第五,对于企业是“胡萝卜加大棒”,具有很强的激励与倒逼的作用,将促使厂商与政府合作实现目标。除上述外还有,随着目标的实现,政府可以平稳退坡。
重视寻找依托市场力量自行发展的道路
记者:您认为,中国实现电动车战略具体讲该怎样做?
陈清泰:从历史上看,汽车动力技术的电动化已经几起几落。中国的电动车能否一路走向成熟,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及时发掘细分市场,在政府支持下主要依托市场的力量延续下去,是走向成功的一种选择。中国电动车产业化有两条线:一条是政府主导,财政补贴方式,这是当前的主流。另一条是消费导向,依托市场的内生成长道路。我国从“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开始,对电动车实行政府补贴,有效地启动了产业化进程。它的风险是,如何避免产生依赖,在政策退坡后不退回到燃油车的原点。
记者:我国各地交通机动化的过程有哪些不同?
陈清泰:我国幅员广阔、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大中城市交通机动化是沿着工业化国家走过的过程一路走来;而在广大中小城市和村镇则从“手扶拖拉机带拖斗”,到“农用车”,到低速轻型卡车;从两轮、三轮燃油摩托车,到两轮、三轮电动车,在短短30年间从低到高实现了几次升级。而这都是需求导向、市场驱动的结果。截至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1.63亿辆,而摩托车有9000多万辆,两轮、三轮电动车超过两亿辆。后两者保有量超过了汽车的1.8倍,成为中小城市、村镇和部分中低收入居民交通机动化的主要工具。目前,摩托车正在向电动车转型,两轮、三轮电动车开始向四轮电动车升级。
记者:请具体讲一讲三四级城市及其城乡结合部电动车发展的趋势、动向。
陈清泰:现在在山东、河南和浙江、江苏等地的一些三、四级城市和城乡交界处悄然兴起了与美国“邻里车”、欧盟四轮摩托车非常相似的小型四轮短途低速电动车。该类车乘员4人,最高车速50公里/时,续航约80公里,售价3万元左右。这种车有人愿意消费、有人愿意生产,不需要政府补贴和额外建设基础设施。2015年产销达40多万辆。
记者:小型低速电动车在其他领域有没有应用?
陈清泰:近年来,这类小型低速电动车在向大中城市的市政、环保、公安、执法、巡逻,以及物流、接驳、观光、老年代步等细分市场迅速扩展。部分车型已被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记者:到现在为止,对于小型低速电动车政府还没有出台标准、没有规制、没有合法路权,存在不小的争议。您觉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差异化竞争主导空调市场 篇10
中国家电研究院资深专家认为,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空调业属于长线投资性产业,研究投入产出比不太突出,导致不少空调厂家对科技投入不太重视,科研经费不足,给予空调科技人员的待遇和奖励不够;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乏力的情况下,不少空调厂家逐渐走向依靠高调炒作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取悦消费者的误区,以致整个2007年度空调业争吵、炒作之风氤氲弥漫,对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害。
然而,随着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下,相当多的中国空调企业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实施科技创新路线,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力求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获取另类的成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将主导今后的空调市场。
科技创新成主流
“中国制造业仍处在‘微笑曲线’的最底端。”此语用来概括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现状可能恰如其分。
空调业是一个上下游产业链较长的产业。近十年来,空调行业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人民币升值、国外反倾销壁垒、渠道深度变革以及连年不断的价格战火等最具挑战和磨难的市场竞争,令许多空调企业痛苦不堪。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目前的一些空调生产企业的主要元器件对外依赖性较强,然而,随着近年来,在铜、铝、石油等原材料不断上涨,欧盟环保新指令强制实施,环保新冷媒价格攀升等一系列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难堪重负,仅仅2006年就有17个空调品牌惨遭淘汰。
以科技创新力为支撑,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格兰仕光波空调在2007年大放异彩。2006年格兰仕空调以“增长最快的内销品牌”成为空调业界骁勇善战的一匹“黑马”;2007年度,格兰仕实现销售总量330多万台,内外销同比增长18%,其中在湖北、四川、福建等区域更是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艺术化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当前众多电器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创造最新卖点,赢得消费者垂青的重要手段。作为白色大家电艺术化设计与制造的始作俑者,近两年来,春兰加紧了空调“华丽变身”实施计划,在产品设计上,春兰空调产品走艺术化道路,打破了原有的工业设计模式,将时尚以及是否与居室格调一致作为优先考虑的元素,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从格兰仕集团获悉,在格兰仕中、美、韩三地科研专家的联合攻关下,一种集光波、直流变频和环保新冷媒三大核心技术为一体的高端变频环保光波空调将在2008年度登陆中国市场,与大金、松下等国际空调品牌竞逐高端空调领域。
争夺海外市场话语权
在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之时,许多厂家都在纷纷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 在传出格兰仕2007年位列所有中外空调厂家出口前5强这一消息的时候,从志高商用海外营销业务部也传来消息: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优良的产品品质,志高中央空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一路凯歌、频频告捷,已先后成功竞标斯里兰卡、阿塞拜疆、约旦等多个重大空调工程项目。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许多空调企业自进人海外市场以来,其产品已展现出较强的竞争能力,在与国际制冷巨头同台竞技时取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市场主导 篇11
( 一)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缺乏市场功能
目前面临的挑战, 成本上升的因素, 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增加和外部需求的下降, 开发区需要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实现持续发展, 以及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不顺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的重要瓶颈。一方面, 由于“绩效导向”, “但是, 规模是引用”的因素, 如存在的, 和许多工业开发区存在强大的非市场功能, 为了追求规模将盲目推出一些不符合自己的发展项目的要求。因此大肆扩张土地和土地闲置、资源浪费、腐败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
( 二) 政府的传统监管模式逐渐失灵
目前, 无论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还是通过促进产业升级, 开发区政府经常使用税和土地的优惠和各种补贴等方式影响企业的成本。这种举措在改革开放初期和开发区经济产出不高, 土地资源更加丰富是非常有效的, 但随着经济总量和土地资源总量的日益稀缺, 调控空间不断压缩。地方为了保持调控的有效性, 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扩大财政收入来源, 由此引发税费, 土地价格上涨, 最终导致控制失灵。
( 三) 政府的整体管理和服务能力
长期以来, 开发区政府将注意力集中于资源配置、经济调控的产业, 导致区域发展中的软环境建设缺乏服务理念、政策执行、工作效率和公平环境等方面, 滞后于市场需求。
二、如何以市场代替政府主导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 一) 明确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其配置资源、开发市场、经营产品、筹集资本等各个环节, 都需要在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进行, 否则很难正常开展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在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但是, 在现实实践中, 一些地方、一些行业, 对不同所有制、规模、领域的企业设置不同的门槛, 甚至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实施“相对挤出”政策, 导致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重重障碍, 也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因此, 为所有的企业发展营造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是以企业为主体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前提。
( 二) 以简政放权为关键点减少行政干预行为
简政放权是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 采取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许可和审批的方式, 减少对各个阶段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 从而为全面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长期以来, 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过多, 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需要各部门的多项审批, 在严重打击企业独立性、积极性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一方面, 过多的政府审批增加了企业的工作量, 影响了企业自主积极性, 同时还由于政府审批存在既得利益和寻租的空间, 使得这些行政审批偏离了原有轨道。另一方面, 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受政府管控, 而政府对于自身调控经济的能力过于自信, 造成某些地方、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 三) 转变政府职能以提高综合服务管理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产业的转型升级既要遵循市场规律, 也离不开政府的科学服务管理, 而服务管理的目的决不是替代市场。通过减少行政审批,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微观事务的管理, 还可以释放相当一部分行政资源, 促进加快转变政府的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机制, 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一, 以中央政府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为依据, 并加强公务人员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高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执行的科学性, 并提高服务和管理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率。其二, 政府应关注于市场失灵、市场缺失的领域, 如公共产品和服务、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领域, 旨在充分尊重、调动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企业自发的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活动。其三,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 强调法律的权威性、规范性, 坚决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 反对地方保护,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三、推动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建议
( 一) 构建与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要构建与完善市场倒逼机制, 减少政府干预, 禁止地方保护, 让企业自身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追逐利润、扩大市场份额等的推动下, 产生对转型升级强烈的内在动力; 重视建立健全资源、土地和环境市场, 还原土地等稀缺资源的价格约束能力, 让价格信号在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倒逼作用。
( 二) 转变“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管理方式
开发区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 其主管部门应当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政府职能转换方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工作方针, 重点解决“会批不会管”“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的问题, 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 三) 改革当前开发区评价考核模式
为保证政府能顺利让位于市场, 必须对开发区现有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通过补充和完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主体等方面, 以考核模式的创新保障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 促进开发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摘要:在政府的主导下, 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也仍将是未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但是, 也正由于政府的“越位”与“失位”, 使得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未来开发区必须进一步明确市场的主导地位, 推行取简政放权以减少行政干预,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管理能力, 助力开发区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