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特征(共11篇)
矿区特征 篇1
黄金, 是价格昂贵的贵有金属, 又是世界上通用的货币, 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多少, 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及国家经济基础的现状。由于黄金的特殊性能, 在现代的尖端科学技术用途广泛。用黄金做成的器皿或首饰, 市场上销量很大。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位华北地块南缘秦岭构造带朱阳关—夏馆断裂东段北侧, 乔端—瓦穴子断裂以南的秦岭褶皱带内, 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
1.1 地层。区域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秦岭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上古生界信阳群、中生界白垩系, 新生界第四系。
1.1.1 秦岭群。
1.1.1.1石槽沟组 (Pt2sh) :主要分布于区域西南和尚岈、桑树岭及东南枣树坪方山一带, 和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大岩基中呈北西-南东向断续零星残留体分布。厚度大于279m。主要岩性下部为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透辉岩, 上部为混合岩化斜长片麻岩、透闪透辉大理岩、石墨硒线片岩、钙质石墨片麻岩、片理倾向南西, 倾角变化较大。与白垩系上统高沟组 (K2g) 呈断层接触。与上部雁岭沟组 (Pt2y) 呈整合接触。1.1.1.2雁岭沟组 (Pt2y) :主要分布在朱阳关-夏馆断裂带及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基中, 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分布或呈残留体断续分布于岩基中, 多倾向南西或北西, 总厚大于359m, 主要岩性下部透闪、透辉石大理岩, 上部石墨大理岩夹矽线石石墨石英片岩。1.1.2下古生界二郎坪群。1.1.2.1小寨组 (Pz1x) :分布于区域西北西关帝坪磨坪一带, 呈北西-南东方向分布于片麻状花岗岩 (γ42-1) 及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γ42-2) 中, 与花岗岩呈侵入接触或断层接触, 与元古界雁岭组呈断层接触, 片麻理倾向南西, 在区域厚590m, 主要岩性石榴红柱二云石英片岩, 角闪变粒岩。1.1.2.2火神庙组 (Pz1h) :在区域西北呈小透镜状零星分布于花岗岩 (γ42-1) 和 (γ42-2) 中, 走向为北西-南东。该层在区域总厚1008m, 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片麻岩夹二云石英片岩、大理岩、石英岩, 与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是花岗岩中的残留体。1.1.3上古生界信阳群:龟山组二段 (Pz2g2) :在区内仅出露二段, 分布于区内西南边缘, 高丘水库以西一带, 作北西-南东方向分布。片理倾向南西, 厚722m, 上部与中生界白垩系呈不整合接触, 下部与一段呈断层接触, 主要岩性石榴石英二云片岩、二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 金云石英大理岩。1.1.4中生界白垩系 (K) :区内仅出露白垩系上统高沟组 (K2g) :分布于区内西南, 呈北西-南东方向分布, 厚1099m, 与元古界地层及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呈断层接触。倾向南东或北东, 倾角28°左右,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砂砾岩、紫红色含砾混杂砂岩, 砂质泥岩。1.1.5新生界第四系 (Q) :主要分布于区域低洼处或河床中, 主要由砂砾岩、砂岩、泥质砂岩或砂质粘土岩组成。
1.2 构造
1.2.1 褶皱。
区域位于秦岭褶皱带, 构造复杂。褶皱与断裂发育, 褶皱基底为中元古界秦岭群, 主要褶皱为太平镇-朱庄复式背斜。该复背斜核部位于本区南缘、朱阳关-夏馆断裂带北侧。轴向北西-南东贯穿全区域。核部地层为元古界地层, 两翼为元古界或下元古生界地层。因受花岗岩侵入破坏, 核部已经破坏。中元古界地层断续出露。作为大花岗岩基中的残留体存在。1.2.2断裂。区域断裂很发育, 主要断裂南有朱阳关-夏馆大断裂, 北有乔端-瓦穴子断裂, 这两条断裂均属区域大断裂。1.2.2.1朱阳关-夏馆大断裂, 该断裂位于区域南侧, 横贯全区, 断裂带宽400-500m, 由多条近于平等的断层组构成。断裂走向北西300倾向南西, 倾角70-80, 断裂带内岩石有花岗岩, 片麻岩黑云母花岗央及雁岭沟组地层。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 挤压片理, 断层角砾岩, 磨光面随处可见。1.2.2.2乔端-瓦穴子断裂, 位于北秦岭构造带北侧, 从区域外北部通过, 走向北西, 向北倾, 倾角70-80。该断裂以北是与之平行的栾川-方城大断裂, 是华北板块与秦岭构造带的分界线。1.2.2.3枣树坪-狼洞山大断裂, 位于区域西南枣树坪、狼洞山方山一线, 走向北西300°, 倾向北东, 倾角70—80°, 由一组平行的断裂组成。在朱夏与该断裂之间是一沉降的槽形盆地, 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上统高沟组 (K2g) 地层。1.2.2.4次一级断裂。在区域内次一级的断裂很发育, 特别是在大花岗岩体内, 纵横交错, 但大致可分为北北西-北西、北北东-北东两组。断层规模较小, 一般沿走向长500-1000m。其中北北西-北西向一组, 是早期断裂, 与成矿关系密切, 常被北东向断裂错连。
1.3 岩浆岩。本区以海西期岩浆侵入为主, 未见喷发岩, 主要为五朵山花岗岩体, 花岗岩体分布于野人垛—草庙垭一带。
2 钒矿矿床地质特征
本区内蚀变断裂破碎带都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 断裂破碎带矿化较强。
2.1 矿石的物质组成。
矿石结构有它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残余结构, 构造有块状、角砾状、浸染状、细脉状构造。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 微量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铁矿、褐铁矿。主要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钾长石、方解石、绢云母, 围岩蚀变碎裂岩碎块。
2.2 矿石类型。
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金矿床。根据矿石结构、构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特征, 围岩蚀变矿石工业类型应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矿石矿物组合, 金属矿物以黄铁矿石为主, 并有微量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与褐铁矿, 脉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 斜长石, 蚀变岩碎块, 次要及微量矿物有方解石, 绢云母、高岭土等。矿石类型为石英-硫化物型金矿石。
3 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
矿区位于乔端—瓦穴子和朱阳关—夏馆两大断裂之间大面积出露的海西期花岗岩体中。乔—瓦断裂和朱—夏断裂均为多期次、长期活动的断裂, 受其影响, 在两断裂之间的秦岭褶皱带, 岩浆活动及构造都很发育, 是成矿热液活动, 元素迁移金、铅、锌、铜、贵金属、多金属成矿有利部位, 矿床成因应属热液充填矿床。
本区蚀变破碎带发育, 蚀变破碎带控制着金矿体, 金矿体与蚀变带产状一致, 和蚀变带的规模、蚀变程度关系密切。
由于本区位于秦岭海槽向华北地块俯冲地带, 中生代以来的地壳活动, 使早期的北东、北西向断裂继续活动, 不断发展, 形成北东、北西向断裂带, 北东向断裂带切穿北西西向早期断裂, 在二组断裂交汇处, 即构成薄弱带, 为岩浆的活动及矿液的运移、沉淀提供了空间。本区岩浆活动频繁, 是成矿的有利因素, 区域太古宇地层高金丰度值是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
主要找矿标志:a.蚀变破碎带是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b.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有硅化、钾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c.表生作用形成的铁帽。d.各种化探异常。e.民采坑、硐。
4 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对本区域地质背景、矿体赋存特征的综合对比, 总结了金矿床成因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这对金矿的地质找矿及发现新的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有色地质四队.河南省内乡县刘胡矿区金矿详查报告[R].2007.
[2]北京地质学院豫南区测队.1:20万内乡幅区测工作[R].1965.
[3]河南省区测队.1:20万南阳幅区测工作[R].1979.
矿区特征 篇2
宿县,临涣矿区是淮北煤田的`主要产煤地帝.自石炭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该区经受了多期构连活动,形成了一套矿区特有的构造组合.
作 者:陈富勇 吴基文 范景坤 宋珍炎 作者单位:陈富勇,范景坤(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安徽淮北,235001)
吴基文,宋珍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矿区特征 篇3
关键词:地质特征 矽卡岩型 铅锌铜铁矿床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066-01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期地槽褶皱带,黄岗梁—甘珠尔庙复背斜的东南翼。华力西晚期的构造运动,使本区形成了复背斜构造。断裂构造以北东向压性断裂构造为主,走向50~60 °,倾向北西,倾角70 °,规模较大,延长较长,往往在脆性与韧性岩石接触界面处发生,是主要控矿构造。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中统哲斯组(P2zs),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和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J3b);区内侵入岩有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一次侵入体(Jηοπ52-3a)、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Kγ53a)和第二次侵入体(Kγ53b)。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有哲斯组(P2zs)和满克头鄂博组(J3mk)及第四系。
二叠系中统哲斯组(P2zs):下部为粉砂岩、泥质板岩夹大理岩等,大理岩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含苔藓虫化石。地层走向50~60 °,倾向北西,倾角70~80 °。在构造薄弱部位,含碳酸盐层位与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一次侵入体(Jηοπ52-3a)发生矽卡岩化反应,形成北东向的矽卡岩(化)带,成为本区赋矿围岩。中部以蚀变安山岩为主夹流纹质凝灰熔岩、角砾凝灰岩;上部为角砾凝灰岩夹薄层安山岩、粉砂岩、泥质板岩夹火山角砾岩等。安山岩普遍具次闪石化,岩石中细脉状、星点浸染状黄铁矿化、黄铜矿化亦很普遍。
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岩屑角砾熔岩、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及流纹岩等。区域上其不整合覆盖哲斯组(P2zs)之上,矿区范围内为断层接触。
2.2 构造
华力西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矿区二叠系哲斯组地层形成了一个倒转背斜构造,背斜轴面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断裂构造主要发育在哲斯组中,以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构造为主,走向56~60 °,北西倾,倾角70 °,规模大,延伸长,以F1为代表,为成矿期构造。其次是北西向断裂,走向290~300 ° 之间,显张性特征,为成矿后构造,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
2.3 岩浆岩
矿区内侵入岩发育较少,主要为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Kγ53a)和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一次侵入体(Jηοπ52-3a)。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Kγ53a)岩性为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分布在矿区东部。面积约0.06 km2。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一次侵入体(Jηοπ52-3a),石英二长斑岩,在矿区内多呈脉岩发育。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浩布高矿区是一个以锌为主,铅、铜、铁为副伴有银、锡、硫、镉有益元素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矿区东西长5.7 km。矿带沿二叠系哲斯组地层中的大理岩层位分布,在矿区内呈北东60 °方向展布,倾向北西,倾角较陡。根据其蚀变矿化特征、矿物组合、构造断裂等因素,将矿带划分成五个矿段,由北东至南西,分别编号为Ⅰ--Ⅴ矿段,每个矿段的长度大致相等,大约在1公里左右。矿体主要分布于Ⅱ、Ⅲ矿段。
浩布高矿区Ⅱ、Ⅲ矿段,矿体地表10线至33线有露头,长约1200 m,深部10线至45线,长约1300 m,矿体宽2~100 m,最大埋深约500 m。地表在13线,深部在17线、21线以东,矿体形成分枝。北西侧矿体称为2号矿体,南东侧矿体称为1号体,其层间矿体称为1-1号体。1号,1-1号、2号矿体为锌矿体。
在锌矿体内,共生铁矿体、铅矿体、铜矿体,伴生有铁、铅、铜、银等。矿区共有3条锌矿体、2条铅矿体和铜矿体、铁矿体,共7条矿体。
矿体总体走向北东59 °,倾向北西,倾角较陡,一般倾角均大于75 °,地表局部近于直立,沿着大理岩的底板分布,矿体赋存于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中。
3.2 矿石特征
矿区的矿物共生组合形式多种,主要有:
(1)细粒磁铁矿—石榴石—石英组合。
(2)细粒块状磁铁矿—石英组合。
(3)细脉浸染状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毒砂—绿泥石—绿帘石组合。
(4)闪锌矿—方铅矿—透辉石—透闪石组合。
(5)闪锌矿—透辉石组合。
(6)方铅矿—黄铜矿—石榴石(透明)—绿帘石—石英组合。
(7)黄铜矿—方铅矿—石英组合。
具有结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结构;有充填构造、浸染状、网脉状、条带状、致密块状构造。
4 矿床成因分析
4.1 地层条件
矿区哲斯组地层中的大理岩呈透镜体夹于砂质板岩、泥质板岩中。大理岩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分解,物理性质较脆,易破裂,渗透性强,有利于含矿热液流通并被交代形成矽卡岩型矿床。而板岩渗透性差,是矿液扩散的屏蔽层,有利于矿液的保存。
4.2 构造条件
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是本地区成矿构造。为含矿溶液的运移和成矿化学组分的沉淀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导致含矿溶液的赋存成矿。
4.3 岩浆岩条件
本矿区与成矿有关的岩体是乌兰达坝复式岩体,与矿床中的铁、铅锌、铜有成因联系。当岩浆岩侵入到围岩中时,接触变质作用产生了热晕圈,随着温度的降低,岩浆岩的结晶作用开始进行,水热流体逐步析出,并引起侵入体的水裂作用,在矽卡岩矿物生成的中期阶段磁铁矿和硫化物开始沉淀,在晚期阶段,随着矽卡岩的破坏分解,磁铁矿和硫化物开始大量沉淀,形成矽卡岩型铁锌多金属矿床。
参考文献
[1]贾长顺,曾庆栋,徐九华,等.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褶皱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4):331-338.
[2]齐立华.内蒙东乌旗阿吉勒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及下一步找矿方向探讨[J].菏泽学院学报,2014(S1):78-80.
鲁山某矿区铅矿矿床地质特征 篇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由于铅锌银矿产资源的强力开发, 特别是大量的无序民采, 给该省本就有限的铅锌矿产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 现有的矿山 (区) 大部分被破坏的千疮百孔, 保有储量极为有限, 使原本紧张的资源形势更加紧张。加强加大矿产资源的计划开发日趋迫切。
1 区域地质概况
该区位于伏牛山东段外方山东麓, 车村-鲁山大断裂以北约4 km。属华北地台南缘, 大地构造位置独特,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 岩浆岩活动频繁。区内岩浆活动以燕山期最为强烈和显著, 燕山期以前的构造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是豫西南重要成矿带, 形成了以Au、Ag、Cu、Pb、Zn、Fe等为主的、丰富的内生金属矿产。区域广泛发育中元古界熊耳群地层, 第四系地层亦有大面积出露。
1.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及汝阳群, 次为第四系。熊耳群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夹碎屑岩, 区域内自下而上出露鸡蛋坪组、马家河组两个组;汝阳群自下而上出露云梦山组、白草坪组两个组;第四系由残坡积及冲积层组成。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 中元古界熊耳群 (Pt2χn) 。
鸡蛋坪组 (Pt2j) :分布于区域大部分地区。岩性为紫红色、灰绿色杏仁状安山岩、流纹岩、英安岩、安山玢岩等。呈北东向展布, 倾向南东, 倾角25°~70°, 该层厚约15 km。
马家河组 (Pt2m) :在区域北部少量分布。岩性为灰绿色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夹少量沙质泥岩。与鸡蛋坪组呈断层接触。该层厚度不详。
(2) 中元古界汝阳群 (Pt2χn) 。
云梦山组 (Pt2y) :主要分布于区域东部。岩性为紫红色石英岩状砂岩夹玄武安山岩, 底部砾岩。
白草坪组 (Pt2bc) :主要分布于区域东部。灰绿色页岩、粉砂岩、泥岩夹含砾砂岩等。
(3) 新生界第四系 (Q) 。
区内第四系主要为全新统河流及河谷的松散堆积物, 有砾石层、沙层、沙土、亚砂土、粉沙质粘土。
1.2 构造
区域构造线方向为东西向, 为一向斜通过本区, 轴向近东西, 核部为熊耳群火山岩 (Pt2χn) 。北冀为太古界太华群 (Ar T) , 南翼为车村-鲁山大断裂所切。
车村-鲁山大断裂:呈近东西走向, 长66 km, 影响宽度4~6 km。该断裂切割中元古界熊耳群地层, 古生界地层和晋宁期、燕山晚期花岗岩, 切割深度较大。断裂带内有多类东西向展布的脉岩充填, 在中汤、下汤、上汤有多处温泉出露, 水温高达57℃~63℃。该断裂带形成于中条运动期, 后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
1.3 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车村-鲁山大断裂的南侧和区域西部, 呈东西向展布, 北部侵入到熊耳群火山岩中。分别为新元古界伏牛山序列 (Pt3Fηγ) 小斑、大斑中粒黑云母花岗岩、早白垩世神林超单元 (K1Sηγ) 中斑、小斑云母二长、钾长花岗岩, 第一单元 (K1SRηγ) 大斑黑云二长花岗岩, 四棵树序列 (K1SKηγ) 斑状细粒二长花岗岩-斑状中粒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环境, 在岩体中获得K-Ar法同位素年龄127~104 Ma、V-Pb同位素年龄值120~104Ma, Rb-Sr同位素年龄值123.1~112 Ma, 属早白垩世 (K1) 。
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处蚀变较强, 有硅化、黄铁矿化等。矿化普遍, 在岩基北部主要为铅、锌、钼等矿化。后期脉岩有花闪长斑岩、黑云母伟晶岩脉、细晶岩脉及石英脉等。
岩石中矿物组合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副矿物为榍石、锆石、磷灰石、磁铁矿等。
区内岩浆活动主要有两期:第一期为中元古代长城纪的大陆裂谷盆地的钙碱性系列~火山喷发, 形成了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的鸡蛋坪组 (Pt2j) 地层的原岩;第二期为中生代早白垩世小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 形成较小脉岩, 全区分布, 主要有石英脉岩, 伟晶质脉岩等。
1.4 变质作用
区内变质作用主要为早期动力变质作用, 次为晚期热变质作用。早期动力变质作用发生在裂谷海盆地闭合及以后的变形变质作用期, 变质程度较低, 为弱韧性剪切变性和弱片理化现象。
1.5 围岩蚀变
区内矿体附近优强烈的围岩蚀变现象, 发育在断裂构造带内或其两侧围岩中。围岩蚀变过程中, 往往伴随有各种金属矿化, 按其生成顺序, 可分为3期如下。
(1) 成矿前期:指含矿热液尚未进入构造带之前, 围岩遭受热液变质所发生的蚀变现象。主要表现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蚀变矿物分布范围相对较大。该期蚀变对地层中铅等成矿元素的迁移、活化有着积极作用。
(2) 成矿期:分布范围受断裂构造带控制, 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等, 同时伴随有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硅化与铅矿化关系最为密切。
(3) 成矿期后:主要表现为后期弱铅锌矿化和碳酸盐脉的生成, 是矿化晚期发生的低温热液蚀变。
2 铅矿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石的物质组成
根据薄片鉴定及肉眼观察, 该区矿石矿物成分较为复杂, 数量十余种。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 次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 次为重晶石、绢云母等。付矿物有铁质、锆石、磷灰石等、
2.2 矿石类型
矿体的矿石自然类型地表及浅部为氧化矿石, 以碎裂岩型方铅矿为主;中深部位为原生矿石, 主要类型为石英-铅银矿型矿石及褐铁-铅银矿型矿石。
3 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
通过对该区内的铅矿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发现该区的矿 (化) 体多分布于北 (北) 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中, 在北北东向与北西向构造交汇部位矿体分布较为集中, 说明了详查区矿化受断裂构造控制。
矿石结构构造特征也表明矿石多呈碎裂结构, 局部具有交代结构特征, 因此, 初步确定该区矿化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化。
通过对该区的矿体分布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该地区的找矿标志可归纳为3个方面: (1) 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 尤其是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交汇部位; (2) 围岩蚀变发育地段, 与铅锌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等, 具强烈蚀变地段也是找矿较为有利地段; (3) 地表出露古采硐或有前人工作痕迹的地段, 前人在该地段曾进行过铅锌银的找矿工作, 尤其工作区外围的银洞沟地段, 古人及前人在该区曾进行过采掘工作, 留下了大量的采坑, 该区部分地段亦见有该种痕迹。因此, 前人的采矿痕迹也是直接的找矿标志之一。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河南省鲁山地区某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体赋存特征的综合对比, 总结了铅矿床成因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这对铅矿的地质找矿及发现新的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有色地质四队.河南省鲁山县银洞沟矿区铅矿详查报告[R].2015.
[2]河南省秦岭区测队.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58.
[3]河南省地质局区测队.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70.
矿区特征 篇5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成因;找矿预测
1.区域地质概况
广西博白县七木田矿区在区域上位于云开台隆西南缘与博白拗陷过渡带的拗陷区一侧,黄凌背斜南西倾伏端北西翼。区域出露有奥陶系第三、四、五组,志留系第一、二组,泥盆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岩浆岩仅有安山玢岩出露外,未见有其他岩浆岩产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向为主,近北西向次之,其中北东向的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是桂东南一条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已发现有佛子冲、下水、陆发水、东桃、文龙径等一系列大、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本矿区即位于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的西南段,与东桃铅锌矿区具有类似的成矿背景条件,区域上开展了1/5万航空磁测,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激电测量,均显示该地区有铅锌矿异常。
2.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背景
本矿区位于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的西南段,总构造线受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控制,主要构造有黄凌背斜和热水塘断裂(F1)。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呈北东向大致平行分布,均为走向断层。岩层褶皱、挤压强烈,并有倒转现象。出露地层有奥陶系第五组(片麻岩、白云母石英片岩等)、志留系下统第一组(片麻岩、绢云母石英千枚岩等)、志留系下统第二组(石英千枚岩和石英岩、绢云母石英千枚岩)、泥盆系中统(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深灰色中层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第四系(亚粘土、亚砂土、粗砂、砾砂等)。详见图1。矿区地表未见岩浆岩出露,据前人资料显示在距地表约390m处发现石英斑岩。
矿区内已开展了1:10000的土壤化探剖面测量,圈出Cu、Ag、Pb、Zn、W、Mo化探异常一批。其中Cu、Pb、Zn是矿区最主要的异常,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出异常大致相符。共圈出Pb化探异常6个,主要分布于测区F2、F4断层之间,异常多呈北东东向长条带状,少数呈椭圆状、不规则状展布。Pb一般含量为40~200×10-6,极值4000×10-6,有3个异常区有浓集中心,且与断层分布大致相吻合,经槽探工程揭露证实异常为Pb矿(化)体所致,地表槽探工程中含Pb为0.20~0.65%。礦区内共圈出Zn化探异常10个,异常多呈北东东向长条带状、不规则状展布。Zn一般含量为60~100×10-6,极值477.8×10-6,其中3个异常区有浓集中心,且与F4断层分布大致相吻合,经槽探工程揭露证实异常为Zn矿(化)体所致,地表槽探工程中含Zn为0.15~0.50%。Cu化探异常较低,且没有明显的浓集中心。矿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在矿区开展了激电测量,圈出激电异常一个,异常位于志留系下统第一组中。异常走向北东,呈长条带状分布,长约5km,宽约1km,自南西向北东,ηs值逐渐增高。异常ηs背景值8%,下限值为10%。南西端ηs值高达18%,中部ηs值高达24%。异常带断续出现几个高异常,它们皆呈椭圆状,透镜状包容于10%等值线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反向ηs差值大,剩余电位也大,晚期衰减慢。所以推测异常为一个埋深不大,向北倾斜的贫富不均的黄铁矿或铅锌矿体引起。
利用测深曲线可在中梯平面等值线图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极化体的存在及其埋深。如测区12线中梯异常强度变大,且出现双峰,反映下伏有两个极化体,但从测深断面图看,却有三个极化体存在(详见图2)。这可能是由于浅部极化体在中梯测量时未反应出来的结果。测深断面图反映低阻高极化较明显。在25、30两个测深点,其曲线拐点不明显,转折点的AB/2等于65米,说明两个深部极化体埋深均约65米左右。
3.矿(化)体地质特征
经调查,发现断层F4地表铅锌矿化比较连续,矿化体规模较大。其中在断层F4南西端褐铁矿体内发现的铅锌矿(化)体规模最大,其特征如下:
1)褐铁矿体地质特征
褐铁矿矿体赋存于F4断层中下部,为雁行排列的透镜体,在走向上不连续,在倾向上变化也较大,控制长650m,厚1.80~6.57m,品位TFe44.15~48.40%。矿石呈褐黑色、棕红色,斑点状、葡萄状结构,致密块状、峰窝状构造。矿物成分以褐铁矿为主。矿石化学成份:TFe40~50%,S0.088~0.22%,P0.173~0.346%,SiO24.85~13.47%,经光谱分析,伴生有益CO、Ni元素,其化学分析含量Co<0.017%,Ni<0.065%,属低磷、低硫、富铁矿石。褐铁矿中局部可见到黄铁矿的风化残留体,一般长2~4m,宽0.8~1.0m,黄铁矿均呈粉砂状,并夹有灰色泥质物,S含量30%左右。
褐铁矿体的分布受断裂破碎带严格控制,透镜状矿体呈雁行状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下盘。矿石呈斑点状、蜂窝状,且有黄铁矿残留体,并已发现铅锌矿化,表明褐铁矿是由热液充填型铅锌黄铁矿氧化次生淋滤富集而成,系硫化物矿床的氧化物。因此本区具有较好的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
2)铅锌矿(化)体地质特征
铅锌矿(化)体赋存于断层F4内,断层内为断层角砾岩,角砾岩及其顶、底板岩石均呈半松散状,质软,风化较强烈。角砾岩呈灰黑、深灰色夹褐红、褐黄色,角砾状构造,角砾间不均匀充填铁锰质、铅锌等矿化物,局部夹浅褐红色千枚岩或黄铁矿透镜体。经槽探工程取样揭露,铅锌矿化品位Pb0.21~0.68%;Zn0.13~1.56%,属氧化带铅锌矿化体。角砾岩顶、底板岩石具方解石化现象或轻微褐铁矿现象。与已知物、化探异常相吻合,找矿潜力较大。
断层F2、F3、F4、F5同位于区域性大断裂热水塘断裂(F1)南东侧,并与热水塘断裂平行展布,与矿区内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出的Cu-Pb-Zn综合异常大致吻合,也与矿区内的激电异常分布完全吻合。综上所述,断层F2、F3、F4、F5是本区找矿的有利地段,尤其以断层F4最具找矿潜力。
3)围岩蚀变
矿区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和大理岩化。
硅化:主要出现于断裂带两侧围岩,表现为石英重结晶现象,裂隙发育,沿裂隙见石英细脉充填,石英脉呈灰白、烟灰色,细脉状、对梳状、网格状等,脉宽0.5~5cm,岩石致密坚硬。
黄铁矿化:主要出现于断裂带内,残留有黄铁矿,黄铁矿呈暗灰色立方体,大小1~5mm,立方体解理完全,解理面平整光亮,硬度大于小刀,呈集合体出现。
褐铁矿化:主要出现于断裂带内,呈褐红、紫红、棕红色,次角砾状结构,团块状、蜂窝状、肾状构造,主要由角砾与铁锰质胶结物组成。角砾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石英等,次棱-次圆状,砾径约0.2~2.0cm,含量约60%;铁锰质含量约40%。岩石表面呈蜂窝状。
大理岩化:出现于断裂带两侧,呈白色,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含量90%以上。滴酸强烈起泡。
4.找矿前景预测
1)矿床成因初探
目前在矿区所发现矿(化)体赋存在F4断层中,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也非常明显,总体受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控制。经钻探资料证实,矿区深部隐伏有石英斑岩,预测有一定规模,但其形态及产状不明。推测该侵入体为燕山期产物,与成矿作用有一定关系。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岩石产生破碎,岩层发生断裂,断裂主要起了上下贯通以及提供成岩、成矿空间的重要作用,地下熱水溶液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溶解了各类岩石中的Pb、Zn元素及岩浆热液中的Pb、Zn元素,形成富含Pb、Zn的卤水热液,含矿热液沿压应力较小的破碎带、层间裂隙、孔隙充填、交代成矿,形成Pb、Zn矿床。
2)矿区成矿预测
通过对前人资料及区域地球化学、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矿区内均有物、化探异常,并在矿区进一步开展了土壤化探剖面测量及激电测量,所圈定的异常一致显示异常与断层密切相关,并与施工槽探工程作进一步的验证,在断层F4中已发现有铅、锌矿(化)体赋存,这说明异常是铅、锌矿(化)体所致。根据矿区地质特征,预测本矿区最有利的成矿地段有:(1)断层F2、F3、F4、F5、断层的延伸地段,特别是在物、化探异常区内的断层地段,其中断层F4是最主要的工作对象。(2)断层间的层间裂隙带, 特别是在物、化探异常区内地带。
某矿区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篇6
煤矿区测水组以中部的一层砂砾岩底面为界, 将其分为上、下两段。其上段底部的分段砂砾岩中的潮道沉积为含砾石英砂岩或砾岩, 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较高, 可见板状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分段砂岩作为一次海侵地质事件, 为煤矿区的测水组上下段的对比标志。煤矿区的含煤段为测水组下段, 含煤7层, 其中3、5煤全区可采, 4煤大部分可采。根据地质特征测水组下段可分为3个亚段。
1.1 第一亚段
1.1.1 粉砂岩夹砂质泥岩:黑灰色, 薄层状, 含黄铁矿结核, 局部有鲕粒, 夹不可采的1煤层, 见水平层理。平均厚4m。
1.1.2 粉砂岩夹细砂岩:深灰色, 薄层状, 发育双粘土层构造, 平均厚14.58m。
1.1.3 2煤层, 一般厚0.42m。
1.1.4 砂质泥岩:灰黑色, 薄层状。夹石英砂岩及薄层细砂岩, 含少量豆状菱铁矿结核, 见似层状黄铁矿结核和菱铁矿结核结核, 水平层理, 平均14.59m。
1.1.5 3煤层:一般2~3个分层。结构较复杂, 厚0.2~9.6m, 一般1.48m。
1.2 第二亚段
1.2.1 粉砂岩夹砂质泥岩:深灰-黑色, 薄层状, 发育砂泥薄层互层层理。平均厚2.0m。
1.2.2 石英砂岩:浅灰-灰白色, 中厚层状, 中粒结构, 平均4.6m。发育纵向交错层理、流水波痕、树干化石、泥砾、泥质团块和冲刷面。
1.2.3 砂质泥岩:灰黑色, 薄层状, 水平层理, 平均厚1.77m。
1.2.4 4煤层:煤层不稳定, 一般厚1.5m。
1.2.5 石英砂岩:浅灰-灰白色, 中厚层状, 发育双粘土层构造, 平均厚5.30m。
1.2.6 粉砂岩夹砂质泥岩, 灰黑色, 砂泥薄层互层层理。平均厚2.73m。
1.2.7 5煤层:结构较简单, 一般厚2.14m。煤层较稳定。
1.3 第三亚段
1.3.1 砂质泥岩:
黑色, 薄层状及片状, 波状层理, 含粘土质泥岩, 含丰富的拳头大小的菱铁矿结核, 俗称B层菱铁矿。平均厚13.11m。
1.3.2 6煤层:一般厚0.15m, 全区不发育。
1.3.3 薄层状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 黑灰色, 水平状纹理, 可见强烈的生物扰动构造, 尤以Chon-dritrs痕迹化石发育, 这种痕迹化石常使原始水平纹层被扰动而形成“皱纹状层理”。中部含似层状或透镜状菱铁矿, 俗称A层菱铁矿。底部夹煤线为7煤层, 一般厚14.00m。16) 砂质泥岩:中部多为含铁质细砂岩, 节理发育。产Chondritrs痕迹化石, 底部渐变为泥岩, 过渡到钙质泥岩。平均厚10.00m。
2 测水组下段沉积相
从矿区测水组下段这一含煤岩系中可识别出的沉积相有潮坪、泻湖、潮道, 它们构成障壁-泻湖沉积体系, 成煤环境为泥炭沼泽。
2.1 潮坪相
潮坪相以粉砂岩为主, 发育砂泥薄层互层层理。在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内发育双粘土层构造。潮坪沉积中的痕迹化石主要有Lockeia和Fucusopsis。碎屑岩潮坪主要发育于测水组下段5煤层以上, 尤以3煤层以上层段最发育。
2.2 泻湖相
以黑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为主, 发育水平状纹层, 有时可见强烈的生物扰动构造, 尤以Chondires痕迹化石发育。这种痕迹化石常使原始水平纹层被扰乱而形成所谓的“皱纹状层理”。球粒状菱铁矿层和菱铁质结核在泻湖沉积中常见。泻湖相在5煤层以下比较发育。
2.3 潮道相
潮道相包括发育于泻湖和潮坪中的潮沟。潮道沉积一般呈透镜状产出, 厚度数米到十余米, 横向宽约数百米, 其典型特征是砂体底部发育冲刷面, 砂岩粒度向上总体变细, 发育大型潮道侧向迁移交错层理, 即纵向交错层理。测水组下段潮道砂岩的这种层理一般为曲流潮道形成, 其特征是纵向交错层理的倾斜层是向下弯曲的而且延伸不远。5煤层和3煤层之间发育有潮道砂岩。
2.4 泥炭沼泽相
测水组中的煤层以低灰、低硫为特征, 煤层横向分布比较广泛, 尤其是区内主要可采煤层3煤层和5煤层, 这些煤层的基底多是泻湖相泥岩或潮坪相粉砂岩。
3 沉积环境演化及聚煤作用
根据以上地质特征, 煤矿区测水组下段沉积环境的演化自下至上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石磴子顶部测水组下段底部不整合面至5煤层底板, 代表一次次级的海侵海退旋回, 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岩、泥岩夹少量薄层砂岩及7、6煤层两个极不稳定煤层。5煤底板 (下部) 泥岩中含有密集发育的Chondritrs痕迹化石, 波状层理及水平状纹理。可能是海侵达到高水位时期的慢速沉积。其中、上部6、7煤层段为高水位期海平面下降期的沉积。第二阶段:从5煤层底板至3煤层底板。沉积物主要有潮道相砂岩及3、5煤层底板的根土岩。这两煤层底板的根土岩是典型的古土壤层, 代表全区稳定分布的暴露面。顶面以3煤层底板古土壤层为代表暴露面。4煤层仅在局部有分布, 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可能是次一级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和局部构造活动的产物。5煤层本身代表海侵体系域沉积, 它是在第一阶段上部进积、暴露之后重新海侵期主要聚煤作用幕的产物。第三阶段:从3煤层底板至测水组下段顶部, 包括3煤层、2煤层、1煤层等层段。煤层之间为潮坪相含砂泥互层层理的细砂岩和粉砂岩, 局部有潮道相砂岩。3煤层是第二阶段上部进积、暴露之后重新海侵期主要聚煤作用幕的产物。3煤层顶板潮坪相砂岩和粉砂岩的底面代表该层序中的最大海泛面。其顶部沉积多已被上覆的海侵冲刷面所切割。
从上述沉积环境的演化可以看出:该区在石磴子组沉积末期, 发生大规模海退, 在测水组沉积初期整个地区形成了广阔的泻湖海湾环境, 陆源碎屑物从东北方向注入本区, 形成了含Chon-drttes痕迹化石的粉砂岩及泥岩, 局部地区形成一些小型沿岸砂坝, 有些地区发育泥炭沼泽, 形成了不稳定分布的6煤层和7煤层。随着沉积物不断注入并充填到泻湖中以及持续的海退, 地区大面积露出水面, 发育了以5煤层底板根土岩为代表的古土壤层。由于东北部陆源碎屑物供应充分, 因此这一阶段主要形成潮道相砂岩, 这次海平面上升幅度不大, 仅在矿区的西部及北部 (一井田及其扩建区、芙蓉井田) 为泥炭沼泽, 形成了以潮坪为基底的4煤层。煤厚0~4.77m, 一般1.5m。煤矿区东南部的良溪区段为海侵期的潮道、潮坪和泻湖环境, 4煤层不发育, 而北部的芙蓉井田及西部的一井田4煤层较发育。
随后的海退又重新使该地区暴露出水面, 发育了又根土岩为代表的古土壤, 之后的海浸则使本区大面积沼泽化, 形成全区稳定分布的3煤层。其中有多次小的海进和海退, 全区形成了3煤层的多个分层。一般2~3分层, 煤厚0.2~9.6m, 一般1.48m。3煤层形成之后, 新的海侵使该区重新发育一些潮坪、泻湖以及小型潮道沉积, 这一次海平面抬升幅度较小, 本区时有古土壤和泥炭沼泽发育, 形成分布不稳定并且较薄的1煤层和2煤层。在下段沉积末期, 整个地区重新开始了大幅度海面抬升和大规模海侵, 在地区形成了测水组分段砂砾岩为代表的海进障壁砂坝和海侵潮汐水道沉积组合, 分段砂砾岩的底面是海平面抬升和海侵引起的海侵冲刷面, 该海侵冲刷作用以入潮口、潮道形式冲刷了下伏潮坪泻湖沉积物, 不但冲刷下伏1煤层和2煤层, 有的地区甚至还冲刷到下部的3煤层。分段砂砾岩作为一次海侵地质事件, 为煤矿区的测水组上下段的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4 结束语
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测水组下段, 含煤7层。测水组下段形成于碎屑滨岸障壁-泻湖体系中, 沉积环境主要为有潮坪、泻湖、障壁砂坝, 成煤的泥炭沼泽主要由泻湖或潮坪演化而来。3煤层为潮坪沼泽中形成的;4煤层以以潮坪为基底形成, 仅在矿区的西部发育, 东部不发, 5煤层为潮道沼泽中形成的, 3、5煤层为全区稳定分布的可采煤层。6、7煤层为泻湖沼泽中形成的, 因6、7煤层段为高水位期海平面下降期的沉积。为极不稳定煤层。测水组上下段的分段砂砾岩是海侵背景下形成的障壁砂坝或障壁岛, 其底面侵蚀至下伏沼泽和泻湖沉积中, 使测水组下段局部地区1、2煤层缺失, 为极不稳定煤层。
参考文献
[1]杨起, 韩德馨, 中国煤田地质学[M].
[2]王双明, 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
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区成矿地质特征 篇7
区内出露上寒武统保山组 (∈3b) 及下奥陶统 (O1) , 二者呈不整合接触 (见图1:云南省镇康县芦子园铅锌矿床地质略图) 。
上寒武统保山组 (∈3b) , 可细分为9层:第一层 (∈3b1) 为深灰色大理岩, 出露不全;第二层 (∈3b2) 为厚-中层状大理岩, 局部夹泥灰岩、片岩, 厚50m, 见有铅锌矿化;第三层 (∈3b3) 为薄层状大理岩, 与绿泥石英片岩呈互层状, 厚165m;第四 (∈3b4) 为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厚30m;第五层 (∈3b5) 页状大理岩, 夹碳酸盐化绢云、绿泥片岩, 含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为区内主要矿化层之一, 厚40m;第六层 (∈3b6) 石英片岩及泥质条带大理岩, 片岩及大理岩中均含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为区内矿化最好的层位, 厚25m;第七层 (∈3b7) 为中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 质纯, 局部有铅锌矿化;第八层 (∈3b8) 为薄层状砂质大理岩, 局部见铅锌矿化, 厚60m;第九层 (∈3b9) 为厚层至块状粗晶灰岩, 厚约100m。
下奥陶统 (01) 下部为绢云母石英片岩, 局部变为钙质片岩及泥灰岩, 厚大于80m;上部为杂色片岩、千枚岩, 出露不全。
2 构造
区内主要褶皱构造为镇康 (地界山) 背斜, 轴向北东, 长约60Km。而矿区位于背斜北西翼, 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北东, 倾向北西, 倾角50-60°, 沿走向及倾斜方向, 在大理岩的片岩夹层中, 波状小褶皱甚为发育, 小背斜轴部往往是矿体富集场所。
区内主要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及北西向两组, 北东向有F1, 北西向有F4、F5、F6, 对矿体均起破坏性作用。
3 岩浆岩
矿区及外围, 岩浆活动较微弱, 未见花岗岩类侵入, 仅在断裂上见有小规模辉绿岩脉侵入, 长几米至200m, 厚1m至数十米, 岩脉中常含石棉细脉, 局部见有微弱的铜、铅、锌矿化, 但与主矿体无明显关系。
4 矿体特征
区内从寒武统保山组第一层至下奥陶统均见有不同程度的铅锌矿化, 但构成工业矿体的只有保山组第二、五、六、七、八层, 根据含矿层及矿化强度的不同, 将区内矿化分为上、中、下三个矿化带, 上矿化带矿化最弱, 下矿化带次之, 中矿化带最好, 是区内主矿化部位, 各矿化带均包含几个至几十个矿体, 矿体形态整体呈层状、似层状, 透镜状, 产状与围岩一致, 但在走向、倾向上均不太连续, 呈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矿床以锌为主, 铅次之, 伴生有铜, 局部可形成单铜矿体, 全区平均含Zn2.18%, Pb0.93%, 同一矿体内铅锌含量常随厚度变化而变化, 一般厚度大, 则品位高, 中心高于边部, 铅锌含量常呈正消长关系。
上矿化带:分布于矿区北部, 东至K10号槽, 西至K15号槽, 全长约1000m。矿化产于保山组第七、八层薄层状大理岩中, 共圈定有7个矿体, 矿体呈透镜状, 产状与围岩一致, 但矿体厚度薄, 一般为2-3m, 延长比较短, 一般为10-20m, 品位比较低, 一般Pb+Zn<4%。
中部矿化带:分布于矿区中部, 东至K10号槽, 向西延至矿区中部被下奥陶统所覆盖, 地表出现长750m。矿化产于保山组第五、六层条带状、页状大理岩及石英片岩中, 特别在第六层中, 片岩及大理岩中均普遍含浸染状、细脉状、团块状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是区内最主要、最均匀的矿化层而在第五层中, 仅在页状大理岩中含铅锌铜矿化, 矿化相对较为稳定, 是区内仅次于第六层的主矿化层。矿体分布较为密集, 地表共圈定13个矿体, 最大矿体为产于第六层中的V4号矿体, 长750m, 厚35-48m, 平均40.5m, 现有坑道控制至1300标高, 垂深大于300m, 至1300标高, 铅锌含量降低, 黄铜、黄铁含量增高, 并出现单独的含铜黄铁矿体, 含Cu平均0.80%。
下部矿化带:分布于矿区南部, 东至K6号槽, 西至K22号槽, 全长约1200m。矿化产于保山组第二层大理岩夹薄层状灰岩中, 是区内次要含矿层位共圈定20余个矿体, 矿体呈透镜状, 产状与围岩一致, 泥灰岩中常见3-4层矿 (化) 体, 但矿体厚度薄, 一般为2-3m, 少数5m, 延长比较短, 一般小于50m, 在矿带中形成互相平行、上下叠置的透镜状矿体群。矿体含Zn1.05-5.53%, 平均含Zn2.15%, 含Pb0.52-3.50%, 平均含Pb1.16%, 铜含量较低。
5 矿物组分及矿石构造
矿物组分比较简单, 金属硫化物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为主, 次为磁黄铁、磁铁矿, 氧化矿物有菱铁矿、白铅矿、铅钒、孔雀石、铜蓝等。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 次为重晶石、绢云母、绿泥石等。
6 围岩蚀变
整体而言, 区内蚀变不强, 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方解石化, 局部地区绢云母、绿泥石化较强, 与矿化有一定关系的主要有硅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 一般石英脉越密集、绿泥石化越强, 矿化有富集之趋势。
7 矿床规模及成因分析
矿床规模: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芦子园矿段地表出露标高1800m, 目前主要对1460-1300标高进行了坑道控制, 在1460-1300标高范围内, 目前坑道已控制的矿石量约100万吨, Pb+Zn金属量4-5万吨, 初步估计芦子园矿段矿石量应大于500万吨, Pb+Zn金属量约15-20万吨。在北部天生桥矿段发现铅锌多金属矿 (化) 体长1200m, 厚1.10-4.50m, 含Pb3.06-5.18%、Zn5.52-8.76%、Cu0.52-0.64%、Ag98.10-102.03g/t。加之北部尚有忙丙、南部有以寨、水头山、龙塘等地发现有良好的铅锌铜矿化信息, 矿带南北长约20Km, 在20Km范围内, 预测矿石量应大于2500万砘, Pb+Zn金属资源量超过100万吨。
成因分析:区内矿化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的特征: (1) 主含矿层位为上寒武系, 由碎屑岩变为泥灰岩、薄层灰岩海相沉积的特定层位中, 含矿层稳定, 延长较远,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 产状与围岩一致, 未见穿层现象; (2) 部份矿体具有层纹状、条带状沉积韵律; (3) 矿区附近未见与成矿有关的岩体; (4) 围岩蚀变较弱, 但仍可见硅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与矿化有一定的关系; (5) 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层位; (6) 导致成矿元素后期富集的主要流体为地下水。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 区内赋矿层位在区域变质、动力变质作用等的影响下, 成矿物质初步富集, 并产生较弱的围岩蚀变, 但主要成矿作用是后期地下水在热源驱动下产生环流, 并不断淋滤地层内的成矿物质, 形成含矿热卤水, 最终在有利的构造、岩相、岩性条件下成矿。其矿床成因为与热卤水有关的低温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
参考文献
[1]地质矿产部“三江”专题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矿产志[S].
[2]云南省地矿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S].
某贵金属矿区矿体特征及成果 篇8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 (Ⅰ级) 北缘, 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坳陷 (Ⅰ5) (Ⅱ级) , 狼山—渣尔泰山褶皱束 (Ⅰ51) (Ⅲ级) 。为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坳陷与阿拉善台隆过渡带, 属元古代陆缘裂陷槽西端。其北部为北东—南西向的高家窑—乌后旗—赤峰深大断裂 (42°线断裂, 槽台分界线) ;南部为巴音乌拉山—狼山—色尔腾山南缘断裂 (山前断裂) , 后期的近南北向哈拉根那大沟将其分割成两段。区域上深大断裂, 切割深度可达上地幔, 成为重要的金属矿导矿构造, 其配套的低序次断裂系为金属矿的储矿构造。
区域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和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与天山地槽褶皱系大构造单元过渡带, 从大地构造发展看, 古生代属于古亚洲构造域, 中、新生代已受到了滨太平洋 (环太平洋) 构造域外带的波及, 区域构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褶皱构造:狼山复背斜。核部为太古代中间地块, 在两翼的元古界地层中形成了一系列背、向斜相间排列的二级褶皱;断裂构造:区内现今所见断裂构造为海西期、印支期及燕山晚期构造运动的产物, 该期断裂以北北西、北东向平移断层为主。
通过矿点调查发现铜矿化的有多处, 其中较好的有:1号工作区出露马尼图群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千枚岩, 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在0.4 平方公里内发育三条铜矿 (化) 带, 矿化带长10m~40m, 宽0.5m~3.6m, 主要矿物为孔雀石、铜蓝, 主要呈薄膜状充填于云母石英片岩、千枚岩中, 主矿化带有老硐, 据了解矿化品位向下变高。该区存在一航磁异常, △Tmax=60γ, 无明显负值, 轴向NE40°, 3km宽1.5km, 是一低缓异常。化验结果:Au0.03g/t, Ag1.20g/t, Cu0.56%~3.95%。2 号工作区出露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第一岩段千枚岩、碳质板岩、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较发育, 地层东倾, 倾角总体60°左右, 与区域地层倾向相反, 南部有海西晚期花岗岩分布, 与渣尔泰群断层接触。矿化带长约400m, 宽5m~40m, 近南北向, 从南向北, 矿化宽度变窄逐渐尖灭;受构造影响, 产状复杂, 总体倾向东, 与区域地层相反。主要矿石孔雀石、铜蓝、黄铜矿, 呈薄膜状充填于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中。化验结果:Au0.09g/t, Ag1.68g/t, Cu0.20%~1.40%。矿化带长约160m, 宽约5m, 走向呈北东向, 倾向北西, 倾角54°。矿化带位于碳质板岩与斜长角闪岩接触部位, 碳质板岩中层间褶皱发育, 矿 (化) 体呈不规则脉状北东向延伸, 蚀变矿化有孔雀石化、阳起石化、透闪石化及绿泥石化。化验结果:Au≤0.05g/t, Ag0.06~2.48g/t, Cu0.12%~1.70%。分布范围不大, 仅30m长, 4m~5m宽, 比一般地形高出一块, 貌似漂浮状态。产状310°∠62°, 矿化主要赋存在云母片岩的层理面、片理面上, 岩石致密硅化较强者矿化强, 片理化强的矿化减弱, 所见矿物主要为孔雀石, 呈薄膜状、星点状。化验结果:Au<0.05g/t, Ag1.71g/t, Cu0.97%。围岩为云母石英片岩, 围岩普遍蚀变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其中 (2) (3) (4) 号矿点均位于区域水系沉积物异常范围内, 作为工作重点, 并进行了物化探工作, 由于工作量较少。
物探显示:磁场强度都比较平缓, 在矿点的南部基本都为正异常区域, 北部有部分正异常, 其他为负异常。异常值偏小, 正负异常基本都在±30n T以内, 推测可能有以下两种因素导致: (1) 该矿点铜金矿伴生的磁性矿物的成分较少, 不足以引起较大的磁异常, 最重要的是铜矿化体露头处也未见较高的磁异常显示 (;2) 该矿点磁性伴生矿物埋深较深。
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工作, 圈定了1处主要综合异常, 呈带状, 长约600m, 宽约160m, 异常向北没有闭合, 元素组合主要为为Cu、Au、Ag, 异常峰值Cu为5834.00×10-6、Au为11.8×10-9、Ag为2.76×10-6, 异常套合较好, 有明显的浓集中心, 异常强度较大, 分带明显, 异常区岩性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 地表见铜矿化带长约400m, 宽5m~40m, 近南北向, 异常走向与矿化带走向基本一致, 异常应该由其引起;其他异常区或分散或单点, 规模不大, 不具有找矿意义。
产于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地层中, 而区域上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所富集的矿体受一定层位控制, 又沿层理方向延伸, 多形成层状矿床。成矿后, 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及多其次的岩浆构造活动, 对矿床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岩浆活动主要为加里东期和海西期, 特别是海西期岩浆活动对含矿层提供热动力和部分矿质, 有利于成矿组分重新迁移叠加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贵州某矿区开采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篇9
贵州某煤矿为扩能煤矿,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 面积2.125 5km2。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 放炮落煤回采工艺,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区以侵蚀溶蚀型中山地貌为主, 地势北高南低。矿区冲沟发育, 山脊与沟谷交替展布, 岩石风化程度高。贵州是全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 各种充水水源通过各种充水通道在不同充水程度的影响下进入矿井[1,2], 因此在矿井开采前, 查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对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为矿区水文地质工作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 同时也为处在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相似矿区周缘煤矿的矿井充水、突水灾害相供技术指导,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2 含煤地层岩性特征
龙潭组 (P3l) 为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 由西北至东南条带状出露于矿区中南部,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根据其岩性组合可划分为下、上二段:
下段 (P3l1) :由灰一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含煤4~17层, 一般11层左右, 其中可采煤层3层, 分别为4、5、7号煤层, 底部为3.86~7.36m厚的凝灰岩与峨嵋山玄武岩分界。厚度176.68~201.52m, 平均198.42m。
上段 (P3l2) :由灰色、紫灰色、灰黄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灰岩、灰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2~7层, 一般4层左右, 其中可采煤层2层, 即1、3号煤层。厚度36.55~60.83m, 平均47.73m。
3 地质构造
矿区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区内未见较大断裂构造。野马川向斜, 轴向从西向东由北83°西转向东南向, 轴线向北突出呈弧形, 长50km, 宽2~8km, 轴部出露地层多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南西翼地层倾角13~48°。北东翼地层倾角平缓, 一般为10~35°, 西端及中部断裂较发育。矿区内煤层倾角西20°, 东25°。
4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4.1 地下水类型
4.1.1 岩溶裂隙水:
含水层位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 (T1yn) , 岩性主要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灰岩、灰岩组成。含岩溶裂隙、管道水, 富水性强。
4.1.2 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飞仙关组 (T1f) 、龙潭组 (P3l) 的砂岩、泥岩及峨眉山玄武岩组 (P3β) 的玄武岩中。飞仙关组 (T1f) 、龙潭组 (P3l) 在地表浅部强风化带的风化节理裂隙发育, 地下水赋存于节理裂隙中, 而在强风化带下部基岩中, 含水岩组由含水层 (砂岩、灰岩、泥质灰岩) 与隔水层 (粉砂岩及粘土岩) 相间组成, 岩组含水性极其微弱, 为弱含水层, 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峨眉山玄武岩组 (P3β) 的地表浅部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 可赋存地下水, 但越往深部含水性越差, 富水性越弱, 是较好的隔水层。
4.1.3 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 (Q) 坡残积、冲洪积物中, 岩性为含碎块石、粘土, 厚度0~15m, 含孔隙水, 受季节影响明显, 动态变化较大, 局部地段的第四系孔隙水对煤矿开采有影响。
4.2 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
4.2.1 松散岩类含水岩组
第四系 (Q) 为弱含水层, 主要为坡残积、冲洪积物等, 分布于缓坡、沟谷及低洼地带, 厚度为0~15m不等, 含孔隙水, 受季节影响明显, 动态变化较大。
4.2.2 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
为区内的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 (T1yn) , 出露于矿区外北部向斜轴部, 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灰岩、灰岩组成。该层含岩溶裂隙、管道水, 含水较丰富, 富水性强。地下水的水质类型为HCO3—Ca型, 矿化物0.137g/l, p H值7.09。
4.2.3 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
为区内的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 (P3β) 、龙潭组 (P3l) ,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 (T1f) 。
飞仙关组 (T1f) :出露于极广, 岩性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厚度397.59~492.23m, 一般437.20m。出露于矿区北部大部分地区, 山高坡陡, 局部形成陡崖。矿区无泉点出露。该层含基岩裂隙水, 富水性弱。
龙潭组 (P3l) :出露于矿区南部及边缘, 为矿区内含煤地层, 岩性为灰-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 夹泥岩及煤层, 厚度176.68~201.52m, 平均198.42m。一般表层透水而不含水, 深部含裂隙潜水或裂隙层间水, 富水性较弱。为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
峨眉山玄武岩组 (P3β) :岩性为深灰色、墨绿色、灰绿色玄武岩, 厚度>400m。含少量基岩裂隙水, 富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
4.3 地下水补给、迳流与排泄
矿区内的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次为老窑积水。大气降水一部分蒸发回到大气层, 另一部分通过裂隙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流向受岩性、构造的控制, 总体流向为北西向。
5 充水因素分析
5.1 大气降水
矿区内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主要因素, 含煤地层裸露, 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 一般沿风化裂隙或开采后形成塌陷和地裂缝渗入矿井, 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加。
5.2 地下水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飞仙关组和龙潭组, 其富水性较弱, 充水的力度和强度与降雨的大小、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也与该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上覆地层的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对此, 矿井开采时应注意气象及上覆地层裂隙的变化, 做好疏排水工作。
5.3 地表水
矿区位于野马川向斜南翼西段, 汇水面积大, 冲沟接受雨季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 水量较大, 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 与煤层风氧化带直接接触, 矿井沿冲沟一带开采煤层时, 冲沟水可能沿风氧化带、裂隙等渗入或突入矿井, 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5.4 老窑及老采空区积水
矿区老窑开采普遍, 主要开采1、5号煤层, 一般沿煤层斜井开拓, 独眼井居多, 开采深度30~100m, 水平距离200m左右。老窑积水是不可忽视的地下水体, 其巷道越长, 废弃时间越长, 所积水量越大, 区内老窑较多, 具有一定的连通性, 一旦被穿透, 便可造成突发性的透水事故, 应引起高度重视。注意老窑积水的防治工作, 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
6 结论
通过该矿区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充水因素分析, 为矿区今后水文地质工作勘查重点指出方向, 在防治水害的同时, 注意矿井水的综合利用, 除弊兴利, 实现排供结合, 保护矿区地下水资源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涛, 司庆超, 王济洲.煤矿酸性矿井水的危害及其主要防治技术[J].山东煤炭科技, 2010 (5) :179-180.
矿区特征 篇10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
一、地质成矿背景
某多金属矿区地质环境位于布尔汗布达山脉东缘,华南板块-唐巴松板段-东昆仑南坡洋壳带,成矿带属华南成矿域唐巴松成矿省,东昆仑东南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内陆相-浅海相火山喷发特征明显,构造活动强烈、构造蚀变带发育,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在区内广泛分布,显示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二、地质特征
2.1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代晚三叠世巴塘群(T3Bt)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和结扎群(T3Jz)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其次为新生代古近纪沱沱河组(Et)砾岩、砂岩夹泥岩,新近纪曲果组(Nq)砾岩、石灰岩和第四纪冲洪积、残坡积和冰积物。
2.2构造
区域内地质构造以断裂带为主,其断裂走向以NW-SE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断裂带主要控制着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并且经历了长期火山活动而形成了以中酸性岩浆岩断裂带的侵入,从而形成了狭长带状岩体。区域内后期断裂带的重新构造对地层和岩浆岩的次生分布进行了控制,使得相应地层和岩体发生了部分变质;其中在区域内北部和中部的两大断裂带是最重要的断裂构造,对区域内晚三叠世纪沉积盆地的形成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2.3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活动频繁,主要以侵入岩和火山岩为主。矿区内侵入岩分布在中北部岩浆隆起巴塘群出露区,在其周围分布着三个小型石英闪长岩体,其次以基性、中酸性和酸性脉岩分布。测区内火山岩以层状产出,广泛分布与晚三叠世巴塘群中,具有多旋回、多期次的喷发特征,在整个矿区具有基性和酸性岩出露。构造测区火山岩宏观特征显示,火山碎屑岩占60%以上,而溢流相不足40%,反映了本区火山爆发系数较高,这种现象代表了陆相-浅海相火山喷发的特征。
三、矿床地质特征
3.1岩石特征
矿床主要赋矿层位为晚三叠世巴塘群中岩组(T3B2),其下部为浅变质细碎屑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其岩性为砂岩、含炭质板岩、千枚岩、灰岩等。分布于矿区南侧;上部为以中基性火山岩及碎屑岩组成的一套海底多旋回火山喷发―沉积建造。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硅化、绢云母化、绿岩化等变质作用。动力变质和接触变质多有叠加。分布于矿区北侧。
3.2矿体特征
该矿床的形成与上三叠统巴塘群中上部岩组火山岩中绢云母硅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依据矿体特征将该矿床分为两个不同矿区,其矿化形态也有两种:第一种矿化产于流纹岩与上部碎屑岩所夹灰岩或白云岩之接触带并延入沉积岩中的似层状矿体,顺地层产出或穿插于围岩裂隙中,仅见于流纹岩东端。另一类矿化为产于流纹岩体中,即重晶石绢云母-硅化带中的脉状、细脉浸染状矿化,整个岩体普遍含有大量黄铁矿,伴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及少量辉铜矿、铜蓝、孔雀石等。
3.3矿石特征
从矿物的结晶程度和形态来看,主要是他形粒状结构,半自形及自形粒状结构少见;从结晶大小来看,主要是细粒结构,中粒结构和粗粒结构较少或不见;从矿物空间相互关系而言,见细脉状交代结构及固熔结构。矿体矿石矿物组合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带性,上部为条带状闪锌矿、方铅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以及银黝铜矿等构成,下部为块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以及方铅矿等组成。
3.4围岩蚀变特征
围岩蚀变以水平带状分布,蚀变带内为绢云母化和重晶石硅化带,其范围大致与流纹岩体矿化一致;蚀变前期以绢云母和细粒石英参杂交互方式形成,其内存有部门黄铁矿体;后期有鳞片状绢云母和梳状石英体构成,矿石含有大量重晶石,同时也有黄铁矿体存在,其中伴随部分铜锌铅矿化。
四、找矿方向
虽然本研究地区可能存在许多成矿作用类型,以目前的研究程度,仍然以寻找火山岩型矿床和岩浆热液型矿床为主要的找矿方向。依据上述分析,矿区可能出现两种矿化类型,即与英安质火山岩有关的喷流(喷气)型矿床和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矿床。找矿主导思想应重视流纹岩与英安质火山岩接触带附近、英安岩与含炭质板岩的接触带或旁侧层状矿的找矿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建平.西南三江北段铜多金属成矿条件研究成果报告[R].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2012.6.
[2]李学虎.青海南戈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J].黄金科学技术,2010,18(2):16-21.
[3]陈建平,郝金华,董庆吉等.青海省当江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报告[R].青海省有色地矿勘局地质矿产勘查院,2012.2.
内乡某矿区钒矿矿床地质特征 篇11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内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褶皱带东段, 荆紫关—师岗复向斜北翼。主构造线呈北西西向展布。本区地质比较简单, 主要为丘陵地区, 地层出露较好, 出露岩层主要为上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 (Z2dn) 、下古生界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 (∈1s) 、中统岳家坪组 (∈2y) 、上统石瓮子组 (∈3s) 、奥陶系下统白龙庙组 (O1b) 和新生界第四系 (Q) 等。矿区位于荆紫关—师岗复向斜北翼, 区内未见断层及岩浆岩出露。
1.1 地层
本区位于荆紫关—师岗复向斜北翼, 受复向斜控制, 所有岩层均呈北西—南东向平行带状分布;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 上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 (Z2dn) 。震旦系灯影组主要分布于本区的东北部, 该组为一套碳酸盐组合, 本组色调普遍表现为上、下两部呈白色白云岩, 中部多为黑灰色白云岩, 即称之“两白夹一黑”的特征。黑色灰岩被打击后发出臭味, 亦称为“臭灰岩”。属浅海陆棚相沉积。南侧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平行不整合接触。该组分为三段, 分别为灯影组下段 (Z3dn1) 、灯影组中段 (Z3dn2) 、灯影组上段 (Z3dn3) 。 (2) 下古生界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 (∈1s) 。该组地层明显东薄西厚, 从岩性变化上分析, 底部的硅质岩从东向西明显增厚;中部的泥岩、页岩夹泥灰岩向西增厚, 灰质增多, 上部为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向西增厚, 页岩夹层分布在东部, 变化趋势是东部的小泉沟白云质成分偏高, 西部多为泥灰岩及泥质灰岩。水沟口组下部的硅质岩以灰黑色为主, 发育水平纹理, 黄铁矿和磷质结核, 含钒、钴、镍;属于浅海盆地陆架边缘相。 (3) 下古生界寒武系中统岳家坪组 (∈2y) 。该组岩层明显西薄东厚, 中上部以白云岩为主, 页岩夹层仅分布在东部, 向西逐渐减少, 其中东部的白云岩向西白云质减少, 为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该组为局限台地相。与石瓮子组厚层白云岩为整合关系。该组分为两段, 分别为岳家坪组下段 (∈2y1) 、岳家坪组上段 (∈2y2) 。 (4) 下古生界寒武系上统石瓮子组 (∈3s) 。该组岩石出露于矿区东南部, 东西向明显西薄东厚。其上与白龙庙组细晶白云岩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触。该组分为两段, 分别为石瓮子组下段 (∈3s 1) 、石瓮子组上段 (∈3s 2) 。 (5) 下古生界奥陶系下统白龙庙组 (O1b) 。区内仅出现下段 (O1b1) , 主要为灰白色中厚层微细晶白云岩, 夹灰黑色中厚层中细粒白云岩。
1.2 岩浆岩
本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
1.3 构造
矿区内构造属于荆紫关—师岗复向斜东南部的单斜构造。
2 钒矿矿床地质特征
钒矿层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下段的泥质硅质互层及中段的粘土岩岩层中。该段在区域上层位稳定, 总体上近于北西西-南东东向延伸, 局部产状有所变化。含矿层顶板为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上段灰黑色结晶灰岩或紫红色泥质条带灰岩;含矿层底板为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下段的厚层硅质岩, 含矿层顶底板与含矿层界线清楚。含矿层中泥硅质岩互层和粘土岩钒含量变化较大, 一般泥硅质岩的上部和粘土岩的下部钒含量较高, 形成矿体, 矿体与顶、底板界线不清, 只能据化验分析结果区分。
2.1 矿石的物质组成
矿区的赋矿层位为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 钒矿石主要为粘土岩型钒矿石及泥硅质岩互层型钒矿石。
2.2 矿石类型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 将矿石划分如下两种自然类型:
(1) 粘土岩型钒矿。呈土黄、灰白、灰绿、紫红色等色, 泥质结构, 页片状~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少量方解石、硅质及氧化铁等。粘土矿物呈显微磷片状集合体定向分布, 鳞片间结合紧密, 相互混杂, 无定向分布;被氧化铁渲染, 有些氧化铁聚成斑点, 呈粒状或团状聚集;方解石为隐晶质粒状呈交错的薄层状集中。该岩层疏松破碎, 风化后呈土状, 局部钙质增多变成钙质粘土岩, 下部有时夹有硅质岩细条带及小碎块, 中下部夹有磷结核, 但量少无工业价值。 (2) 泥硅质岩互层型钒矿。灰绿色, 隐晶-微晶结构, 层理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硅质、粘土矿物及铁质等, 硅质部分为隐晶-微晶状玉髓。部分重结晶为石英, 大多颗粒垂直脉壁呈平行梳状生长, 密集排列分布, 少部分呈它形粒状。石英与玉髓、粘土矿物相间呈层状分布;粘土矿物呈显微鳞片状集合体, 成分为高岭石和伊利石, 两者混杂, 整体呈定向性与石英相间呈层状构造;铁质呈尘点状或线纹状, 不均匀分布。
3 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
内乡钒矿分布于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泥硅质岩互层和粘土岩中, 含矿层位稳定, 厚度大, 品位较高。区域延伸40km, 属浅海海湾沉积型钒矿床。钒与炭质密切共生, 因此含钒岩系是一套富含炭质的岩系。伴生元素:主要为镍、磷, 矿体内磷多呈结核状产于含炭较高的岩石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河南省内乡地区某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体赋存特征的综合对比, 总结了钒矿床成因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这对钒矿的地质找矿及发现新的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有色地质四队.河南省内乡县黄金坡矿区钒矿详查报告[R].2015.
[2]河南省区测队.河南省西峡、淅川、内乡一带区域地质矿产调查[R].1975.
[3]河南省第四地质调查队.1:5万荆紫关、西峡县、淅川县、七峪、袁店五幅区调联测[R].1995.
【矿区特征】推荐阅读:
矿区地质水文地质特征08-29
铁法矿区侵入岩特征及侵入机制05-18
辽宁小砬子沟硼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11-04
现代矿区05-16
铅锌矿区05-23
矿区勘探06-04
矿区建筑06-15
焦作矿区06-16
矿区建设06-26
矿区绿化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