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征(共12篇)
建设特征 篇1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存储量和开采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煤炭产业逐渐出现了许多危机。比如说资源危机,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时间的开采,我国的煤炭资源已经逐年减少;还有安全危机,煤炭开采需要深入矿井作业,时刻会受到安全威胁,每年都会出现煤炭安全事故的报道;又例如环保危机,煤炭开采对于地质环境和周边的生态环境都会带来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面临这些煤炭产业危机,必须改革现有的煤炭开采和管理方式,在减少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保持甚至提高煤炭产业的效益,这就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煤炭管理进行改革。因此,产生了数字矿山的概念。
数字矿山结合了采矿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3S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更加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和管理方式,用更加科学的手段减少了危机发生的概率,同时还通过优化技术和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逐渐成为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1 数字矿山的特征
1.1 信息处理时效性
数字矿山与传统的煤炭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区别,即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更加依赖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在传统的煤炭工作过程中,矿山技术人员在上午去矿山考察,记录下关键的数据之后,要下午才能够将信息传达到处理中心,然后还需要处理人员经过复杂的统计和分析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数据信息,最后才能够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这样的信息处理速度是非常慢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有效性。而数字矿山则利用网络通信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问题。基于企业宽带,管理人员与矿山现场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矿山的数据信息、地质信息以及开采的实时报告等都可以迅速传到控制中心进行处理;基于一些可视化的软件,还可以将矿山现场与控制中心进行连接,管理控制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开采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指挥和调度,及时监测矿井的排水、通风情况,检查边坡、排土场、尾矿库的稳定情况;控制中心也可以将信息及时反馈给采矿现场,提供更加及时的天气、地震情况等信息,让现场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进行防范。
1.2 开采安全性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主题,是开采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传统的煤炭管理方式由于信息交流速度慢、缺少模拟演示,很多时候都是在危险发生之后才会收到相关的信息,这时很可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数字矿山则基于强大的信息传播和处理速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安全预警和危机分析,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比如说,基于数字矿山的模拟技术,能够先对将要开采的部位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各种岩层的稳定情况,甚至对可能发生的地质运动情况进行模拟,以此为依据,能够对开采的顺序、位置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尽量减少开采对地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或者是在出现危机预兆时,数字矿山能够通过实时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做出预警,开采人员和控制人员都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反应,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危险带来的后果,从多个方面提高开采的安全性。
1.3 生产经济性
在煤炭产业中,经济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落后的开采技术和管理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效率,影响煤炭企业的收益情况。数字矿山则能够快速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首先,数字矿山能够减少管理和技术人力,只需要主要的系统操作人员就可以实现过去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才能够取得的管理效果;其次,数字矿山能够提供更有效率的开采技术和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数字矿山还可以对开采人员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开采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了开采的效率,自然能够有效促进煤炭企业收益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
2 数字矿山的建设策略
2.1 建立完善的可视化模型
资源和开采环境的可视化模型是整个数据矿山的基础,其中包括了各个方面的可视化模型,最主要的有地质数据及矿床模型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可视化模型系统,才能够发挥出数字矿山的作用,实现对地质情况和开采情况的实时控制、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处理、危机的实时预警等作用。数字矿山可视化的模型建立基于不同的技术支持,以地质数据模型为例,该模型主要是基于RS、GPS、GIS等实时信息采集手段以及常规测量、取样化验等快速的信息处理手段,首先,系统使用信息采集技术可以获取矿山的具体空间和属性信息等;然后对信息进行预处理,比如说将图片信息进行量化、坐标转换处理等;最后使用GIS等软件将获取的地质、岩层、矿石等数据信息利用不同的图层进行管理和表示,并最终输出易于理解和分析的数据结果,帮助管理者下达决策。
2.2 建立高效的通信系统
数字矿山包括了整个矿山与管理机构甚至企业的通信系统,高效的通信系统是信息交流的保证,矿井的通信承担着生产调度、信息传递、抢险救灾的重要任务。目前,数字矿山中的通信系统主要可以采用有线骨干网加无线WIFI的组合形式来构成,有线骨干网是整个网络通信系统的主要部分。通过假设光纤来支持矿井深处的通讯,一般采用千兆光纤,这样能够保证通讯效果,并且能够更好地阻止外界对通讯情况的干扰;除了有线网络的构建以外,还可以增加无线网络进行辅助,无线网络不需要网线接入,可以弥补有线网络对于地点和设备的限制,但是无线网络的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因此需要通过有线+无线的方式来构建整个数字矿山的通信系统,提高通讯的效率。
2.3 建立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
数字矿山基于可视化模型和通信系统,能够为矿山的管理者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已经是处理过的有效信息,但是如果不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管理,也很难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因此,为了发挥数字矿山辅助决策的作用,应该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例如将整个决策系统分为财务管理系统、生产成本控制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计算系统等,将数字矿山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分别传送到相应的系统内部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煤炭企业不同的管理部分负责人就可以参考更加有效的管理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处理结果进行决策分析和判断。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冗余过程,提高煤炭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效率,进而对整个开采工程的生产、管理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数字矿山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能够为煤炭企业提供更好的管理效率,具有时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优点,煤炭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通过建立可视化模型系统、矿山通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来形成完整的数字矿山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够有效克服目前煤矿开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既能够提高煤炭企业本身的发展,更能够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加快我国煤炭技术的创新发展速度。
摘要: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不断发展,煤炭产业技术变得更加工业化、信息化,并逐渐产生了数字矿山的概念。数字矿山是采矿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3S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结合的产物,在煤炭产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我国的煤炭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深入分析数字矿山的特征,提出建设数字矿山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数字矿山,特征,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子成.浅析数字矿山的特征及开发[J].世界有色金属,2012,1:61-63.
建设特征 篇2
“廉政文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起始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逐步深入。2004年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2005年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对抓好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年胡锦涛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领导的这些言论是廉政文化产生的政策依据,为廉政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本文试图通过从分析廉政文化的内涵入手,重点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以回答当前廉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界定
所谓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以廉政建设和廉政活动为基础,通过调动和发挥文化的功能,将一个个“廉政建设”的基本要素辩证地、发展地、有机地“整合”起来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和创造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是通过文化的形式、运用文化的力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让廉洁的理念深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形成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一定的政治、历史 1
和文化背景。
第一,是在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所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深入开展了反腐败斗争,直接对阻碍发展的消极腐败现象开战,直面了大量的、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处理了一批腐败分子,站在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的高度,总结了党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得出一系列加强党的廉政建设的思路,极大地丰富党在不同时期反腐倡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形成奠定基础。通过多年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党纪条规等反腐倡廉知识不断普及,反腐倡廉的理想信念不断深入人心,“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廉政文化水到渠成、应运而生。
第二,是以文化抑制腐败新阶段的产物。反腐倡廉工作一直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从解放初的“三反”、“五反”到改革开放后的反“官倒”、“私倒”,再到反腐倡廉“三项工作格局”、“源头治理”以及“制度反腐”的提出,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败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治标为主的阶段。通过对腐败的惩治来遏制腐败,从而促进党风政风建设。通过治标,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蔓延,但随着腐败现象的不断复杂化,仅靠惩治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如果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没有消除,一旦打击腐败的力度放松,腐败现象就出现反弹。第二阶段是以制度为主,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相结合的阶段。腐败现象的反弹,使人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腐败发生的深层原因,主动查找腐败发生的诱因,反腐败工作走向了以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相结合的新路。特别是《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反腐败工作走向了制度反腐、依法反腐之路,不仅在“点”而且从“面”上遏制了腐败。然而,由于社会不良的风俗、人际“潜规则”的影响,社会心理对腐败现象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形成对制度的消解作用,削弱了教育、制度、监督对预防腐败的作用。这时,反腐倡廉工作就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弘扬廉政文化与惩治、预防腐败相结合的阶段。通过建设廉政文化来弘扬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普遍的价值体系,以消除不良的社会心理对制度的消极作用,从而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廉政文化呼之欲出。
第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党员干部现实要求相结合所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从政道德、个人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非常丰富。在古代传统伦理学的诸多课目中,“廉”这一道德修养极受褒扬。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都把“廉”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论,各个朝代设立了各种监察与反贪机构,出台种种法典奖廉罚贪,涌现出了许多清官廉吏,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廉政建设一直比较重视,对党员干部提出了廉洁从政的各种要求,要求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形成了一系列的对党员干部的从政思想道德要求。传统的廉政文化与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员干部思想道德要求相结合,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产生。
第四,是我国先进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先进文化以科学理论为灵魂,给予人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拓宽了空间,使人们筑起精神屏障,站在人格高地,保持干净灵魂。用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修养、讲道德、讲廉政,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反腐倡廉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先进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民族精神不断得到培育与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断完善,哲学和社会科学更加繁荣,各门类的文学艺术朝气蓬勃,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极大地促进了
廉政文化的产生。
第五,是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实践所催生。近年来,各地以各种形式开展了廉政文化建设,如开展廉政文化思想、理论的研究和整理,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与普及,进行廉政文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反腐倡廉文学、影视、美术、曲艺及民间文艺活动建设廉政文化阵地等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廉政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整个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统帅地位。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腐败与反腐败一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一对重要矛盾,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马克思认为“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决定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列宁曾经讲过“政治上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贪污的”。列宁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关于党的学说,其中关于党必须建立极严格的纪律的思想,关于执政党要注意提高党员质量的思想等等,在今天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毛泽东同志始终高度警惕防止党的队伍和党的干部腐化变质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思想建党的重要理论、关于“两个务必”告诫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高度重视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党风廉政建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论述。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治标和治本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等这些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廉政建没理论的重要发展。
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丰富理论,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2、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的一面旗帜,关系着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先进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反映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文化的新认识,同时极大地开拓文化建设的广阔前景。廉政文化建设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廉政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先进文化建设,反腐败斗争就是用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斗争。建设廉政文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自觉担当起来的重大历史使命。执政党弘扬现代文明基础上的廉政文化,对于反腐倡廉,永葆党的先进性,巩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长远的意义。
3、廉政文化为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度,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必将随着实践发展而日益充分地显现出来。任何制度都有与之匹配的文化价值观念,先进的制度背后必然有一套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在抓“制度反腐”的同时,也要抓“文化反腐”。廉政文化就是要将廉洁意识深入人的心灵深处,达到提高自控力,节制不良欲望的目的。廉政文化建设既是贯彻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又是反腐倡廉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拓宽视野,提高层次,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时代精神的产物,是对人生价值观的科学总结,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指明了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将“八荣八耻”这样
富有时代气息的道德规范融入廉政文化建设之中,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必将进一步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整体好转,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廉政文化是围绕“廉政”开展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廉洁从政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荣辱观教育也是为了创造知荣明耻的道德环境: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将荣辱观融入廉政文化建设的各式各样活动中去,进一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强化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5、群众性创建活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
建设特征 篇3
关键词: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以和谐思维弘扬和再造当代和谐精神,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
一、和谐精神的内涵
和谐精神是一种以“以人为本”为内核,以“和而不同”为基本理念,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为基本手段,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和思想境界的总和。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部分,构建当代和谐精神,不仅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且有益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促进和谐机制的改善。
1.和谐理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人与人的和谐理念,即人际和谐。人际和谐主张人通过修身,在实现人自身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二,人与群体的和谐理念,即群体和谐。群体和谐一方面是指国家、社会对民众负责,以民为本;另一方面是指人生活在群体中,要树立群体意识,人对群体应有责任感、义务观念和奉献精神。其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即天人和谐。强调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恣意妄为,以达到“天人合一”。在这最基本的三大和谐中,人从修身做起,实现人际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群体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核心;最后实现天人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最高境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精神的根本要义就是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和谐思维
一般来讲,社会的性质决定思维方式的性质,不同的社会性质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思维方式上的反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树立和谐思维,才能在不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人与资源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寻求共存、共生、共利和共同发展。
当代和谐思维主要包括三个意识,即他者意识、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他者意识以强调个体与整体、自我与他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互动为主导。规则意识是一种以公开、透明、民主、平等为价值指向的现代意识,它既是衡量社会理性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意识。同时,和谐社会也应当是人们自觉、主动地规范和调整自身行为的社会,是自律意识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
3.和谐心态
社会转型导致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重组和变迁。社会结构状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引起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整个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取义心理与取利心理的冲突、平均心理与先富心理的冲突、保守心理和竞争心理的冲突、社会定向心理和个体定向心理的冲突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
和谐社会养育和谐心态,和谐心态造就和谐社会。当代和谐心态是和谐精神的倾向与态度,具体来说就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豁达平和的心态。培育和谐心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其责任是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和谐心态的形成;对于公民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对社会客观认识的基础上,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自强自立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二、和谐精神的特征
第一,在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顺应与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所谓“天人合一”,即天(自然界)和人(人类社会)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和基本条件,人类必须保护“天”(自然界),顺应“天意”按自然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反对把天看做人类的对立面。
第二,在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群体主义、奉献精神;强调遵守纪律,讲求信誉;强调忠于国家和事业,关心集体。这些精神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和谐稳定。同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关爱他人,克己为人,化解矛盾,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在不同国与国之间、民族之间、政治力量和社会阶层的关系上,强调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统—,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尤其在国与国交往中,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第四,在宗教观和思想信仰上,强调信仰自由、兼容并包,不排斥异国、异族的文化信仰。即在遵纪守法爱国的前提下,在思想信仰上可以自由选择,广泛吸收,兼容并包。这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和谐相处,减少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培育和谐精神的机制建设
1.培育和谐精神的经济机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上的严重失衡。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以全局的、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各得其所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大大降低社会系统的内耗,从根本上去除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风险源,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培育和谐精神的政治机制建设
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政治民主的经济基础。培育和谐精神就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培育和谐精神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二是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而又能真正体现择优和公平原则的选举制度。三是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四是完善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证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五是建立公开、公平、科学、民主的政策机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为培育和谐精神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3.培育和谐精神的教育机制建设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理应关注人性精神层面的建构。一是加强对广大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和谐精神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华民族传统和谐精神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和谐精神的内涵。二是建立社会心理咨询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在民众和政府、民众和民众、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进行有效沟通和人际合作,使个体心理冲突和群体心理冲突得到释放,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三是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节工作,关心其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提高他们对社会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和对改革的认同感、支持力。
4.培育和谐精神的法律机制建设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因此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客观上要求建立法制机制。在构建和谐精神的过程中,法制机制也非常重要。必须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参考文献:
[1]钟明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玉杰.中国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重要地位和正确导向[J].科学社会主义,2006,(5).
现代高校档案建设趋向特征分析 篇4
一、科学的档案制度化特征
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成熟的过程, 也是整个社会活动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实现高校档案制度化管理是高校档案建设的重要方面, 主要包括高校档案收集制度、高校档案管理制度两个方面的内容。高校档案收集制度是建立高校档案的首要环节, 制定档案收集的相关程序制度是实现收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的重要保证, 必须严格把关, 确保档案收集的全面系统。在管理制度方面, 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 建立档案管理机构组织, 建立档案管理网络, 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有机体。此外, 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档案辅助机制, 如档案运作机制、教育机制、评估机制、奖惩机制、承诺机制等。
二、全面的档案信息化特征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传输、应用档案资源,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发掘和整合档案资源, 向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因此, 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 首先, 要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提高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意识。其次, 要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快数据库建设进程, 丰富档案数据资源储备, 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做好后台数据库支持, 并为政务信息化大型基础数据提供核心资源, 逐步实现高校馆藏档案信息传输网络化和利用在线化。第三, 网络安全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为了防止档案信息的损毁和遗失, 必须减少操作失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病毒感染与黑客攻击等。对于涉密信息, 要制定合理严格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保密制度, 建立严格的监控机制, 引入科学实用的网络安全应对策略, 使用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等多种安全防范手段, 并注意做好纸质档案的保存和重要电子档案的异地备份工作。
三、多渠道的档案管理模式特征
首先, 高校馆藏模式需要由传统单一的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化, 这一转变不仅能真正实现海量存储, 还能使文件传输、处理、归档保存更加快速、长期、有效。其次, 高校档案管理重点需要从档案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化管理转变, 使得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向多渠道、多途径拓展。然而, “重收集轻开发”、“重保管轻利用”、“闭架借阅”、“你查我调”等传统做法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 只有多形式加强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四、多形式的档案服务意识特征
要提高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必须树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求的档案利用服务观念。一是全面服务观念, 通过各种服务方式与方法满足学校内、外用户的利用需求。二是主动服务观念, 摒弃被动的传统服务观念, 主动寻找用户。三是及时服务观念, 在第一时间内满足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四是优质服务观念, 在准确把握用户利用需求基础上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帮助用户获得资料。
五、周期性的档案评估机制特征
周期性的高校档案评估是对高校档案管理条件、档案质量、管理水平的全面考核, 是提高高校档案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声誉的重大举措, 对于增强高校办学实力、拓展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周期性评估, 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的整顿、改革和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效能, 从而形成一种周期性的自查、自评、整改和自建的长效机制, 以此为档案管理日常运行机制提供质量上的监控与保证。同时, 通过周期性评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 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校档案工作, 促进各高等学校自觉按照档案管理要求不断明确档案管理指导思想、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加强档案业务建设、强化档案管理要求、深化档案管理改革、全面提高档案质量和档案效益,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六、“以人为本”的档案服务模式特征
倡导“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以人为本”中的“人”, 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而言,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作为主体的档案工作者和作为客体的档案用户。档案工作的三要素为: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和档案利用者。其中作为主体的档案工作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是联系档案实体与档案利用者的桥梁。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文化素养、创新意识、敬业精神越强, 则高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越高。因此, 高校档案工作要“以人为本”, 首先要以档案工作人员为本。此外, 高校档案管理的“以人为本”, 还体现在服务工作中, 即以用户为本, 服务至上。档案用户一般分为两大块: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当前, 部分高校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仍存在着重部门、轻个人的现象, 即只重视为校内各单位、各部门提供利用服务, 而忽略了对个体档案用户进行服务, 这是导致当前档案利用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在档案服务工作中, 应当以“用户”为本, 从用户的需求、动机等因素出发, 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用户群的利用需求。
参考文献
[1].关曼苓.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探析[J].黑龙江档案, 2009.5
[2].张晖.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档案信息服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6
[3].江梅.乔颖.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陕西档案, 2007.4
建设特征 篇5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概念。如前所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合同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是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为完成商定的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管道线路敷设,装饰装修和房屋修缮等建设工程项目明确双方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完成工程建设、支付价款等)关系的协议。,2.特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除了具备合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
(1)有着特殊的“标的物”。该类合同为完成特定的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建筑产品。这些建筑产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选用特殊的材料。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多。现在通常包含很多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对于招、投标的许多文件及补充文件,也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涉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非常丰富,所以除必备的书面形式要件外,其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条文少则数十条,多则上百条。
(3)该类合同涉及法律、法规多。工程项目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对国家和社会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影晌,其中建设工程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国家发布大量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来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严格监督和管理。
(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严格的计划性要求。
(5)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除符合法律有关一般性合同成立的要件外,还需符合一些特定条件。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建建[1993]78号)的规定,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初步设计已经批准;第二,工程项目已经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第三,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第四,建设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设备来源已经落实;第五,投标工程的中标通知书已经下达。
3.此类合同的主要内容要求
《合同法》第275条在借鉴原有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合同)今后的发展要求,规定了这类合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范围。此内容是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工程的具体地点,占地面积,结构特征(如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工程跨度、层数等),是否包括土建,设备安装,装修装饰等。
(2)建设工期。包括开、竣工日期以及延期开工的责任、工期延误的责任、工期提前的条件等。
(3)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的日期。中间交工工程属于阶段性工程,它制约着整个工程的进度,所以必须明确载明其开、竣工时间。
(4)工程质量。建设项目是百年大计,必须做到质量第一。发、承包人必须遵守《建设工程质量条例》的有关规定,保证质量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此前提下,可以约定工程应达到的等级,即合格或者优良。还应约定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违约责任及争议的解决办法等。
(5)工程造价。或称工程价格,由成本(直接、间接成本)、利润(酬金)和税金构成。包括合同价款、追加合同价款和其他款项。实行招投标的工程应当通过工程所在地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定价;对于不宜采用招投标的工程,可采用以审定施工图预算为基础,甲乙双方商定工程变更增减价的方式定价。
(6)技术资料交付时间。发包人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向承包人按时提供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全部技术资料,否则造成的工期损失或工程变更应由发包人负责。
(7)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首先应约定由哪一方负责材料设备的供应,其次应约定材料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单价、质量等和供应的时间、地点;最后还要约定验收、保管和违约责任。
(8)拨款和结算。拨款是指银行在接到发包人的通知后向施工人拨付的工程款。结算是指在工程交工后,计算工程的实际造价与已经拨付的工程款之间的差额。工程价款的支付可以由发包人先行部分预付,竣工结算后付清;也可以由施工人先垫付后结算拨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0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发包人在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的期限内不予答复,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的,按照约定处理,承包人请求按照竣工结算文件结算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第16条
第二款又规定,“可认为其约定期限均为28日”。
(9)竣工验收。验收是工程交付使用前的必经程序,也是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前提。应该包括验收范围和内容,标准和依据,验收人员的组成,验收方式和日期。建设工程竣工后,发包人应根据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及时进行验收。按照《解释》第13条的规定,如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第14条规定,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以承包人提交该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的,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10)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基地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雨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供热、冷工程等项目。质量保证期又称保修期,是指工程各部分正常使用的期限,当事人可以约定该期限,但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篇6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化;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2—0048—02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新课题,其前提条件和首要环节是要准确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党的建设在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基础上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它不仅涉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而且包括党的领导方略、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党的纲领的制定,包括党在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的确立等等。从党的建设的整体视角审视党的科学化问题,它突出体现为以下九大基本特征:
1.规律性。这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本质特征。“科学”与“不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不是遵循和把握了规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就是要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1]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分别从党的建设的思想基础、根本路向、实践主题、价值立场、根本方法和基本方针等方面,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对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面对未来,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和方面,仍然需要我们进行艰辛的探索和实践。这个探索和实践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也是党的建设不断实现科学化的过程。
2.创新性。科学总是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按照规律性的认识去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 20世纪,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纷纷下台、甚至不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看到国内外的变化,执政思想、执政体制和执政方略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尽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然也不例外。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东剧变的历史,很重要的一条教训就是因为党内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从而使党失去了保持旺盛生机与活力的动力源泉。“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3] 六十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党。国家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生机活力在于改革创新。
3.先进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是一致的,只有科学性,才谈得上先进性。“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党的先进性与党的建设科学化本身就是一个复合概念。从本质上讲,党的先进性是建立在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先进性,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具有其他政党所无法比拟的先进性,首先就在于它能够深刻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精神体现党的先进性。”[4] 执政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理论、理想、目标、宗旨和性质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实现执政目标的制度、规划、战略、策略、方法举措的科学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就丧失了基础。
4.动态性。首先,党的建设科学化需要长期的不断探索和不懈追求。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自觉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推进的一个重大命题。”[5]其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和深化的。把党的建设与科学性联系起来,始于古田会议。这次会议的决议中毛泽东就提出了“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从八十多年前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科学化,到今天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和科学化,这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最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标准是相对的。“在某一时期、某一环境下、某一背景下、某一形势下,被认为是科学性、先进性的党的建设模式、被高度推崇的党的建设范式,也许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随着事过境迁而变得落伍过时了。因此,党的建设科学化永远是相对的,它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它的长征是没有终点的。”[6]
5.系统性。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建设科学化既包括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也包括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党内和谐建设、党的领导能力建设、党的政治建设等方面建设的科学化。它是涵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宽领域的整体性概念,它同时也是由党的建设整体的科学化所建构和支撑起来的模式。加强执政党建设,不仅要研究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还要研究执政党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包括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 “党只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加强自身建设,在正确处理与国家政权、参政党的关系中加强自身建设,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包括各种社会组织的监督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
6.规范性。“科学化的主要特点,是规范。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最基本的,就是要在认识规律和推进创新中形成科学的制度和办法,有章有法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7]推进党的建设规范化是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新观点、新要求、新任务。黨的建设规范化,就是指党的建设要系统化,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律,要有条不紊地开展和推进,而不能具有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党的建设规范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衡量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不能依赖于“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也不能依赖于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必须上升到制度安排上,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什么样的党建模式、党建思维、党建做法才是科学的,才是符合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运行模式所要求的。这就表明党的建设科学化暗含了制度的建立健全过程,它同时意味着党的建设的制度化。
7.民主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建设科学化与民主化是内在统一的。推进党的建设的事实和经验都充分表明:党的建设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内民主化的结果和体现。党的建设科学化所需要的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都需要通过领导集体、党员群众在民主基础上的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才能够不断得到提炼和形成。实践表明:党组织和领导人的权力过分集中、个人专断、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就不会将党的建设引入科学化的轨道。因此,党的建设只有充分调动领导集体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在他们民主参与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党的科学决策、开展党的科学管理、实现党的活动科学运行,不断提升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8.实效性。党的建设科学化不是为科学化而科学化,而是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首先,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成效,表现在对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动上,体现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上。其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成效,表现在党的建设伟大目标的实现上,具体表现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显著增强、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和发展上,表现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推进上。最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成效,表现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进一步的实现、维护和发展上。从这种意义上说,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就是党的建设的伟大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就是为民造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
9.开放性。党的建设科学化,需要有综观天下大势的眼光,海纳百川的胸怀,大胆借鉴外国政党的有益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党较国内外其他许多政党成立要晚,建立之初吸收了不少政党的建党经验。”[8]虽然世界各国政党的执政模式不同,它们的性质、信仰、纲领、执政理念、社会基础千差万别,但作为执政党,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吸收其中一些合理的成分,积极探索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客观规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执政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研究借鉴外国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有益做法,用开放的眼光,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大格局的视野,通过比较和借鉴,获取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有益经验,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提高科学化水平推动党的建设创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三[N].人民日報,2009-09-25.
[2]李君如.科学化的基本精神是按规律办事[N].人民日报,2010-
01-04.
[3]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09-10-09.
[4]唐晓清.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N].辽宁党校学报,2009-11-16.
[5]胡锦涛.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N].人民日报,2009-11-28.
[6]张书林.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灵魂:党的建设科学化[J].党政论坛,2009,(11).
[7]李君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N].学习时报,2009-10-27.
[8]王长江.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N].天津日报,2010-
现代灌区的特征与建设重点 篇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灌溉事业快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新建水库8.6万座,总库容4 750亿m3。改革开放以来,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又推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一系列工作,用水效率效益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国家启动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随后又启动了重点中型灌区改造、末级渠道建设以及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改善了灌区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条件,提升了灌区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世界上灌溉面积最大的农田灌溉保障体系,灌溉事业成效显著。
(1)灌溉体系初具规模。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 800多处,其中2万hm2(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456处,全国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1 600万hm2(2.4亿亩)发展到2014年的6 247万hm2(9.37亿亩),高于印度、美国等灌溉大国,居世界第一。
(2)用水效率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由1949年的0.3左右,提高到2014年的0.52;作物水分生产效率由0.5kg/m3提高到1.5kg/m3。在全国约50%的耕地上生产了约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在保障粮食连续增产的同时实现了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农田灌溉水用量占总用水比重由2002年的61.4%下降到2013年的55%,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3)行业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大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成效明显,灌区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专业化社会化的基层水利服务队伍正在形成,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化灌区试点建设正扎实推进。
但是,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要求相比,现代灌区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程保障能力不强。截止2014年底,全国还有近50%的农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田间配套工程尚不完善。
(2)现代化装备不足。灌区管理沿用传统的装备与技术手段,缺乏有效的监测、控制、调度、信息采集装备与共享服务,专业人才匮乏;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与快速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提高用水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
(3)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管护责任、持续运行机制尚未落实,灌溉用水合理水价机制尚未形成,稳定增长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发展尚不均衡。
(4)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农村水利服务体系亟待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推广、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机制尚未建立,供求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5)农业用水方式粗放、比较效益不高。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1.5kg/m3,只有发达国家的7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只有发达国家的2/3,很多地方的灌溉方式仍然粗放、灌溉水浪费严重。
(6)灌区生态健康缺乏有效保障,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灌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复合系统,对区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经济发展比较集中、人类活动强度大,不当灌溉与排水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灌溉不当、施肥不合理引起灌区盐渍化、面源污染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需要统筹治理;由于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一些地区出现河流断流、湖泊湿地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区出现地下水严重超采等问题,灌区生态保障功能和灌区水安全支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灌区是农业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灌溉工程设施最为密集、农业用水保证程度最高、农业产出量最大的区域。201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20年确保建成5 333万hm2(8亿亩)、力争建成6 667万hm2(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这些任务的落实,首先需要灌排设施的配套。灌排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基础性,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灌区现代化要先行。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还不高,用水效率和水分生产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灌区的工程设施、管理设施和管理水平还存在一些不足,灌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环境、生态、管理、安全、工程质量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成为未来灌区发展的导向。因此,国家发展的目标、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我国水利现状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既为灌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现代灌区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开展现代灌区建设成为服务经济社会一项十分必要与紧迫的任务。
2 现代灌区的内涵特征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勾画出国家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发展路径方面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求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在发展的理念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灌区是农业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灌溉工程设施最为密集、农业用水保证程度最高、农业产出量最大的区域。灌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前沿阵地,灌区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理念指导灌区建设,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打造灌区工程设施,用现代科技引领灌区发展,用现代管理制度、良性管理机制完善灌区管理,建立公平、可靠、灵活的供水服务和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根据上述内涵,笔者认为,现代灌区的应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即:健全防灾减灾能力、有效的灌排保障、完善的管理与服务、高效的水分生产率、优美的灌区生态与环境。
(1)健全的防灾减灾能力。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完备,有快速响应的自然灾害(洪涝旱风雹雪等灾害)预警体系和防御机制,能在大灾年份保障灌区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
(2)有效的灌排保障。水源工程保证率高、水质符合规范,农田灌排与供水工程体系完善,渠、沟、田、林、路、电综合配套,满足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生产要求,农田灌排工程设计标准与当地经济条件相适应,工程配套齐全、设施完好。
(3)完善的管理与服务。具有健全的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工程管理与运行管理高效,灌溉服务良好,水费计收公开透明,经费筹措渠道稳定可靠,管理维护经费满足工程运行管护正常需求。灌区实现管理信息化,能够优化配置水资源,适时适量灌水与排水,满足灌区现代农业生产用水排水需求。
(4)高效水分生产能力和效率。节水机制与水价形成机制健全,节水灌溉工程与技术得到全面应用,节水成为习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水资源,南方灌区注重排水再利用和提高降雨利用率,丘陵地区实行骨干水源与当地中小水源联合运用,山区注重雨水的收集利用;北方灌区实行井区结合模式,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的要求。灌区灌溉面积上具有较高的作物产量和产值,灌区内农民具有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和单产稳步增长。单位灌溉面积的灌溉成本合理,灌溉费用回报率较高。
(5)良好的灌区生态与环境。山水林田湖村统一规划,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灌区自然禀赋相协调,河湖塘库水质符合水功能区的要求;农田排水水质达标排放,排水对下游或外部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地下水多年采补平衡,地下水位适宜,灌区无次生盐碱化和渍害发生;灌区河流、湖泊、湿地、林草地及旱荒地的生态用水有计划地补给和保障措施;有湿地保护的计划与实施措施。
3 现代灌区建设重点
根据现代灌区的内涵与特征,现代灌区应着力建设五大体系,即:防灾减灾体系、灌排保障体系、技术装备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修复体系。
3.1 防灾减灾体系
防灾减灾体系是保障灌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础,包括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和能够快速响应的自然灾害(洪涝旱风雹雪等灾害)预警体系和防御机制。《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治涝标准》(SL723-2016)对城市、乡村、重要设施等防护对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灌区是一个小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包括多种行业及基础设施,灌区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最为集中的地区,现代灌区建设中应首先保障灌区防洪治涝安全,达到现行的防洪治涝标准的要求。由于任何减灾工程都有一定的保证率,对于超过工程保障标准的自然灾害,应具有防灾减灾预警预报机制、应对预案和完善的调度决策系统,满足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防灾减灾要求。
3.2 灌排保障体系
完善的灌排保障是灌区与非灌区的根本区别,尤其是大型灌区应通过高标准的水源保障工程与高效的输配水系统,实行大中小微等多种类型的水源工程综合利用,蓄引提排工程的统一调度,充分发挥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的供水保障功能和当地小微型水源工程及北方地下井灌工程的调节和适时配置功能,通过不同功能水源工程的联合调度,建立有效的灌溉供水保障体系;建立以自排、提排骨干泵站和田间排水网络,确保涝渍灾害的有效控制。在灌溉条件差、灌溉覆盖率低的地区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在南方丘陵区,充分利用塘堰蓄水便利、灌溉路径短、输配水快捷的功能,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将塘堰与大中型水源工程建立长藤结瓜系统,恢复部分原有塘堰的功能,在一些需要的地区新建一批塘堰工程;在平原湖区、水网地区,加强河湖疏浚与连通,提升灌排调节功能;实施大中小微、蓄引提排工程与天然水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与联合调度;在北方井灌区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
3.3 技术装备体系
现代灌区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用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装备灌区的过程。现代灌区应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用水计量、墒情监测、信息查询系统;以智能控制为基础的辅助决策、控制与调度系统;实施灌溉排水系统的水量水质监测、控制和调度。实现以农田墒情和作物水分生理特征为控制指标的自动灌溉排水与施肥控制。建立节水技术体系,发展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节水装备,针对不同地区条件、不同类型灌区和不同作物种植结构,全面实施节水灌溉。通过节水、排水、水肥耦合管理、灌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水肥重复利用率,减少农田化学物质排放。
3.4 管理与服务体系
现代灌区应采用现代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造传统灌区,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灌区管理与服务体系。应建成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灌溉排水工程管理组织;建成责任明确、分工明细、制度完备、运行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系统运行维护、产品开发服务、技术支撑保障等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队伍。具有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队伍,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形成民主、高效、规范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持续的农村水利运行、维护机制。日前,国务院颁布了《农田水利规划条例》(国务院令第669号),对农田水利规划的内容、程序、责任主体和工程设施建设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完善农村水利规划体系、技术标准,建立常态的农村技术指导和基层培训制度,将是落实《农田水利规划条例》的重要工作,也是现代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3.5 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修复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提出“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水利部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因此,建设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部署,也是遏制目前灌区水生态水环境恶化趋势的有效手段。现代灌区建设应将灌区节水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价机制等形成节水的习惯,通过节水减少废水的排放。节水工程、技术和制度体系是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修复体系的第一构成要素。应构建保护与自然修复体系,将河湖水系连通、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生态景观等工程体系纳入灌区的统一规划、明确实施与运行的责任主体;在灌区工程建设中,注重生态工程的应用,防止对渠系的过度硬化、白化,在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中,注重维护河流的生态基流、湖泊及水库的生态水位,实施灌区的生态补水,有防治地下水过度超采的措施。
应在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维护河湖健康,重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
4 有关问题讨论
4.1 现代灌区建设与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的关系
已经开展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主要是针对灌区老化、失修、病险进行的续建、改建、扩建、重建、衬砌及田间工程配套工作而展开,是在原有规划基础上进行的完善工作。现代灌区建设则是根据灌区的自然禀赋和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管理成果,对灌区进行全面规划和建设的过程。现代灌区建设离不开灌区已有的建设成果,包括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但现代灌区与已经实施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建设内容更加全面。现代灌区建设规划要打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条块界限,融合与灌区涉水事项相关的建设内容进行的全面规划,包括灌区内各用户(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等)的水资源综合配置规划及实施、服务各用户的涉水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规划及实施等。
(2)建设布局更加系统。将灌区作为一个大系统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规划布局,从水源到田间,从硬件的基础设施到软件的管理服务体系,从灌溉到排水,从水量到水质等个子系统的规划布局和系统之间的衔接规划布局等。
(3)以灌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的规划及实施。全面总结和评估灌区运行多年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灌区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全面规划及实施。在灌区的民生水利、安全防护、工程质量保障、生态环境改善等措施方面将呼应灌区的社会需求。
(4)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自1998年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以来,世界科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制度、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在灌区建设、运行管理和改革实践中得打大量应用,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现代灌区建设应全面总结现有成果,在规划和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
4.2 现代灌区的标准问题
通过收集整理美国、日本、澳洲、波兰等世界上10余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江河建筑物防洪标准国内外田间排涝标准与人均GNP的关系图(图1),可以看出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在人均GNP<5 000美元时,符合防洪与排涝标准的增长较快。这是由于治理初期,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工程的效益容易发挥,投入产出比较高;当进一步提高标准以后,曲线呈现出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同时,投资的机会成本较高。因此,水灾害治理标准是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1];水灾害治理标准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水灾害治理标准发生作用的大小受人类活动干预程度的影响。
现代灌区的标准包括灌溉、排水、防洪、除涝等标准。根据上述对水灾害治理标准的规律性认识,现代灌区的建设标准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相适应,过高和过低的标准都不利于水灾害的治理。如果标准过低,现代灌区建设所产生的投入、所建设的工程与灌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需求不匹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灌区自然资源的浪费;反之,标准过高,会造成投入过大,效益费用比过小,造成资产的浪费。灌区现代化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成熟、全面实现的过程[3],标准的选择应着眼于规划阶段的水平年,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离不开灌区自然禀赋和管理运行状况,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下垫面条件和水资源的自然禀赋的变化,同样的灌区工程所发挥的效益并不相同。湖北四湖流域的1994年和2013年的排涝模数的模拟计算表明[4],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下垫面改变,10年一遇1日暴雨,按照2013下垫面所产生汇流的涝水模数,大约相当于23年一遇1日暴雨在1994年下垫面所产生的涝水模数。也就是,排涝标准没有提高,但由于下垫面条件的改变,所需的排水规模大大增加。
因此,在现代灌区建设中,并不建议过度提高灌区标准,而应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灌区水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效利用、产业结构和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灌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灌排设施的效益,从而提升现代灌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4.3 现代灌区建设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多样性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和水资源禀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灌区建设模式,并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灌区运行管理经验。例如我国南方山区丘陵区,充分发挥“大中小微、蓄引提排”各类工程的特点实行统一调度,建立以渠道连接各类水源的“长藤结瓜”的灌溉系统,在充分利用降水、提高各类蓄水工程的使用效率,有效地抵御干旱威胁。南方河网水网区,充分利用河网调蓄能力,灌排结合、排水再利用,并通过排水沟道系统上的闸、坝设施实施控制排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我国北方井渠结合灌区,充分发挥地下水的调蓄功能,实施井渠结合,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在北方盐渍化地区,建设排水系统,重视淋洗排盐,实施膜灌技术,防治盐分积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补给生态用水、控制土壤盐渍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代灌区建设应传承历史、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灌区。
摘要:结合我国灌区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代灌区的特征与建设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灌区应通过5大体系建设,实现灌区健全的防灾减灾能力、有效的灌排保障、完善的管理与服务、高效的水分生产率和优美的灌区生态与环境等特征。同时认为,由于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前期工作基础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代灌区建设的内容将更加全面系统、服务经济社会需求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新的科学技术应用更为广泛。同时,现代灌区建设标准的确定应与当地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关键词:现代灌区,节水改造,灌溉排水
参考文献
[1]王修贵,胡铁松,关洪林,等.湖北省平原湖区涝渍灾害综合治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王修贵,陈斌,雷声隆,等.对水灾害治理标准规律的初步认识[J].灌溉排水学报,2008,27(5):48-50.
[3]韩振中.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标准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7):69-74.
[4]罗文兵,王修贵,罗强,等.四湖流域下垫面改变对排涝模数的影响[J].水科学进展,2014,25(2):284-29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4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漫谈校园广播网的特征与建设 篇8
教育教学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建设高效实用的校园广播网, 是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然而,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广播网才能符合校园信息化的要求, 的确是一个值得校方投资者认真思考和调研的问题。常见的公共广播系统主要用来播放歌曲、通知、重要政策文件的宣传等, 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价格低廉。作为服务现代教育的重要系统, 它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需要。因此全面了解现代校园对广播系统的重要系统特点, 建设一个实用、高效的校园广播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试图从校园广播网的基本特征入手, 结合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的安装使用情况, 漫谈如何建设高效实用的校园广播网。
二、校园广播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校园广播网应至少满足下述6个方面的要求:
(1) 校园作息管理:靠一个手摇铃铛或一把铁锤、一块钢块敲击传递起居和上下课作息信号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校园广播网应担负起从早晨起床开始到晚就寝结束的所有各类打铃信号及课间操、眼保操的准时自动播放等管理工作。
(2) 校园集体活动广播:学校集会、升旗、课间操、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均通过校园广播网共同控制, 不必另行设置音响器材。
(3) 课堂教学播音:将课堂语音教学融入其中, 教师在教室通过广播系统播放外语、朗读、考试等内容, 不仅本班, 隔壁班或同年级各班都可满足听力训练和教学的需要, 且操作简单方便。
(4) 远程播音和分区管理:在远离机房的活动现场或办公室可控制机房进行播音或下达通知。
(5) 休闲背景音乐:清晨起床、餐前饭后的学生课外活动期间, 宁静的校园需要播放一些音色好、音域宽阔的音乐节目供师生休闲欣赏、陶冶情操。
(6) 使用频繁, 要求可靠性高:校园广播系统使用极为频繁, 且是间隙性工作, 一旦发生故障, 有可能导致学校管理混乱, 因此对校园广播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三、校园广播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1. 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的基本构成
校园智能广播系统主要由主控设备、线路和终端设备组成。主控设备包含主机、网络管理器、智能电源监护器、稳压电源等。终端设备主要包括室外环境音箱和远程播放器, 室内电教单元和智能音箱。整个系统通过总线方式连接, 按广播线路、教学线路、远程播控线路分三路组成, 如下图示:
2. 智能广播系统主要部件的功能特点
(1) 主控设备:主机是广播系统主控设备的核心部件, 它直接决定系统的性能和档次。智能广播系统主机摒弃了常用的堆砌方式, 将音源、前置放大、功放、电源控制等单元部件模块化, 优化集成为一体。这种一体化设计, 智能化程度高, 可靠性、稳定性好, 操作平台简洁明了, 体现了高度人性化的特点, 非常适合于校园使用。主控设备的主要功能特点有:音源多路可选。如数码铃声和MP3, 用于存储和快速播放作息铃声、两操和常用校园乐曲;磁带卡座和DVD影碟机, 用于播放各种乐曲和语言教学节目;广播收音和外接音源, 用于收听重大新闻和接入各种外部音源;网络多媒体电脑, 可播放各类电脑音频视频文件、光碟、U盘及从互联网上下载的音视频资源等。播音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如播放影碟, 只需直接输入曲目序号;切换音源, 只需直接启动要播放的音源而无需关注原来的音源是否关闭;全天作息铃声和每天定时两操, 均实现无人职守自动播放;音量、音调的控制和淡入淡出效果的处理, 均采用数字技术, 效果十分理想。
(2)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音箱、电教单元和远程播控器等: (1) 音箱。校园智能广播系统采用无功放全智能音响技术, 利用总线方式布线, 可以在校园内任何位置布线, 增加或减少音箱容量不受限制。常用的室外音箱多选用不失真额定功率35W左右, 具有“全方位防护罩”音箱, 安装在运动场、主干道等空旷地带, 使全校每一个角落都在其覆盖范围内。花园、草地等校园背景区则多采用草地蘑菇小型音箱, 不失真额定功率10W左右。普通教室内和宿舍走廊常用5W左右就足够。 (2) 教室电教单元。它不仅取代传统录音机教学, 且提供自动搜索、自动重复、自动领读等功能, 十分适用于语言教学;教师在教室电教单元上插上话筒就可进行课堂扩音, 可解决学生多、教师声音小的问题, 亦可用于开展班级娱乐活动。由于教室电教单元的使用是随机的, 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 所以系统设置了IC卡使用权限管理, 即插卡自动送电, 拔卡自动断电, 没有卡学生无法操作, 有利于电教单元的保护和管理。 (3) 远程播控器。它最主要功能是要做到在话筒插口上“即插即用, 即拔即关”的播音控制效果。这样, 无论使用者在田径场主席台或校长办公室, 无论是举办运动会、组织升国旗仪式或在多媒体阶梯教室召开小型会议、教导处播送通知等, 都可通过线路上事先设置的远程播控器控制校园广播网运转服务, 现场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四、建设高效实用的校园广播网
1. 把好选型关, 在“先进”“实用”上下功夫
本校的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是2001年安装的, 当时我们在做了大量资料查询后, 决定到长沙几所学校和生产厂家考察, 最后选中长沙爱博科技发展公司的产品。该系统是他们公司自己研发的, 打破了传统广播系统的理念, 科技含量高, 性价比合理, 既“先进”又“实用”, 尽管已使用了八、九年, 仍能基本满足需要,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仍然发挥着较好的作用。
2. 精心护理, 管理人员要“全天候”服务
校园广播系统一旦开通后, 学校对校园广播的依赖性就非常大, 设备一天工作不正常, 全校的教学秩序就可能被打乱。因此, 校园广播系统的可靠性就成了购置设备的重要指标, 我们在筹建时千万不可忽视。诚然, 超频繁使用、间歇性工作这一学校广播的固有特性, 再好的设备也有可能出故障,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素质。一是平时精心维护, 不让设备“带病工作”;二是一旦出现故障要能及时排除, 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对症下药”;三是节假日学生放假, 正是维护设备的好时机, 管理人员要主动服务、不等不靠;四是生产厂家要跟踪负责, 每年寒暑假及时到学校现场服务, 保证系统不出大故障。而要做到这一点, 校方既要在签订购货合同时有约定, 又要平时跟厂方多加强联系, 做到常备不懈。
3. 挖掘潜力, 让系统“高效”服务教学
建设特征 篇9
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三大特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而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日益下降;每个单元的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而农业的布局更加分散;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而来自于农业的家庭经营性收益愈趋边缘。
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建设, 要选准切入口。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基础, 通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深化到布局结构调整, 能凸显出都市农业的三大特征;提升农业组织化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举措, 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联动发展, 把农民组织起来, 提高农业应对市场的竞争能力;推进设施化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 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依靠科技进步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动力, 要大力发展种源农业, 构筑装备农业高地, 推动安全农业建设。
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建设,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 把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凸显都市农业三大特征, 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落脚点, 才能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再上新水平。
浅析巴彦淖尔市城乡建设用地特征 篇10
据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 巴彦淖尔市土地总面积5868190.99公顷, 建设用地总面积104934.08公顷, 占巴彦淖尔市土地总面积的1.78%。其中, 城乡建设用地68262.19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5.05%;交通水利用地12588.66公顷, 占12.00%;其他建设用地24083.23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2.95%。城乡建设用地中城市用地2046.19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94%;建制镇用地5251.35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00%;农村居民点用地53540.81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1.02%;独立工矿用地7423.85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07%。
(一) 城乡建设用地分析
城乡建设用地指的是土地详查变更数据中的城市、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四项数据的总和。2010年巴彦淖尔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了68262.19公顷, 比2005年的64703.34公顷增长了5.50%。其中, 城市用地由2005年的1949.18公顷增长到2010年的2046.19公顷, 增长了4.97%;建制镇用地由2005年的4703.39公顷增长到2010年的5251.35公顷, 增长了11.65%;农村居民点用地由2005年的53247.55公顷增长到2010年的53540.81公顷, 增长了0.55%, 增长较慢;独立工矿用地由2005年的4803.22公顷增长到2010年的7423.85公顷, 增长了54.56%, 增长最快。
(二) 城市用地分析
巴彦淖尔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4个旗。2010年城市用地总面积2046.19公顷, 城市总人口63.75万人 (城市总人口为城市常住人口) , 人均城市用地面积32.10平方米。
巴彦淖尔市除临河区有城市建设用地外, 其余旗区均没有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较低, 人均32.10平方米。
(三) 建制镇用地分析
巴彦淖尔市现有建制镇6个。建制镇用地面积5251.32公顷, 建制镇人口38.27万人, 人均建制镇用地面积79.05平方米。同时各旗区预测标准差距也很大, 总的趋势是东部区高于西部区。目前, 建制镇人均用地除磴口县、杭锦后旗低于城镇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的国家最高标准, 其余旗均远远超出国家最高标准。因此, 对镇级用地规模也应加以控制, 使其保持适度规模。
(四) 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
1. 农村居民点总规模分析
根据巴彦淖尔市2000-2010年的变更数据和2010年《巴彦淖尔市统计年鉴》统计, 2010年巴彦淖尔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53540.81公顷, 占全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的51.02%, 比2000年增加了775.04公顷, 平均每年增加77.50公顷。
从各旗县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来看, 2010年大多数旗县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处于增加状态, 与2000年巴彦淖尔市农村居民点相比, 磴口县增加最多, 增加266.7公顷;其次是临河区, 增加223.12公顷;增加最少的是乌拉特前旗, 只有36.14公顷。
2. 农村居民点户均用地分析
据2010年变更调查统计, 全市农村居民点户均建设用地53540.81公顷。其中乌拉特前旗最高, 达到13604.13公顷;乌拉特后旗最低, 为1013.17公顷。根据自治区规定, 人均耕地超过5亩的地区, 户均宅基地的标准最高500平方米, 户均规模用地最高不超过800平方米。根据2010年变更调查统计, 巴彦淖尔市人均耕地面积为5.02亩, 其中五原县、蹬口县、乌拉特前旗和乌拉特中旗人均耕地大于5亩, 其他旗区均不足5亩, 乌拉特中旗最多, 为7.26亩/人。根据上述规定, 巴彦淖尔市目前农村居民点户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五) 独立工矿用地分析
根据2010年变更调查数据分析, 巴彦淖尔市独立工矿用地面积达到7423.85公顷, 其中工矿用地比重大的旗区有乌拉特前旗和临河区, 乌拉特前旗占巴彦淖尔市工矿用地总面积的38.22%, 临河区占巴彦淖尔市工矿用地总面积的24.75%;占巴彦淖尔市工矿用地总面积5%-10%的旗区有蹬口县、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杭锦后旗;五原县在5%以下。从增长速度上来看, 2006、2007、2008、2009和2010年的用地增长率以上一年为基期年, 分别是5.81%、0.90%、22.89%、9.97%和7.12%, 其增长率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2008年, 用地急速增长, 增幅达到22.89%。在巴彦淖尔市7旗县区当中, 有3个地区用地增长率超过了巴彦淖尔市平均增长速度。其中乌拉特前旗的增长最快, 增幅超过了95%。
二、建设用地布局分析
巴彦淖尔市在建设用地布局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建设用地东南部远大于西北部 (见表1) 。
从各旗区用地情况分析, 除乌拉特后旗、蹬口县、乌拉特中旗外, 各旗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乌拉特前旗独立工矿建设用地比例较大;除杭锦后旗、五原县外, 其余各旗区水利设施用地比例较大。
三、建设用地经济效果分析
建设用地经济效果分析用建设用地产出率来衡量。建设用地产出率是指建设用地在现有利用水平 (包括投入水平) 下的生产能力, 以一年内单位建设用地的产值指标表示, 本研究中建设用地的产值以二、三产业GDP为准。
建设用地产出率=二、三产业的GDP/建设用地总面积
2010年, 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杭锦后旗的建设用地产出率分别为36.29万元/公顷、17.54万元/公顷、23.46万元/公顷、7.25万元公顷、12.84万元/公顷、54.27万元/公顷和24.51万元/公顷。
除乌拉特后旗建设用地经济效果较好, 其余各旗区建设用地经济效果均较差。
四、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建设用地总体规模偏小, 供需矛盾尖锐
巴彦淖尔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60%。根据巴彦淖尔市党委、政府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加快城镇化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 确立了“突出发展大城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建设思路, 使巴彦淖尔市城镇化水平得到快速发展, 到2005年底巴彦淖尔市城镇化水平已达41%, 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二) 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偏大, 不利于巴彦淖尔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巴彦淖尔市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工业用地比例为1:7.33:1.02,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偏大, 不利于巴彦淖尔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应该严格限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张。通过减少农村建设用地, 同时增加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及交通建设用地, 促进巴彦淖尔市经济的发展。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巴彦淖尔市农村居民点存在如下特点:巴彦淖尔市地广人稀, 有的山区或环境恶劣地区十来户甚至几户人家就形成一个村庄, 村庄规模较小, 在规划期内很难形成规模较大的集中用地区;一户两宅和一户多宅的现象仍然存在, 使巴彦淖尔市农村居民点规模偏大;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利用率较低, 有一定的内部挖掘、改建的潜力。
(三)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偏低, 集约利用水平低
建设特征 篇11
党的纪律建设伴随着党的诞生而开始,不论在执政前还是执政后,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位置。党的纪律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溯源,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在党章的视阈下,本文探寻95年来党的纪律建设发展历史轨迹的规律特征,对新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党章;党的纪律建设;历史轨迹;规律特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2-0033-02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是一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现象,它随着党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1]。对党的纪律建设的解读可以有多种维度和视角,但党章作为全党的根本大法,必定是透视党的纪律建设的一种独特的视角,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党章的制定和修改、学习和贯彻,共召开了18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通过了1个党纲、8个党章和9个党章修正案,几乎每一次党章的修订变化都蕴含着纪律条规的调整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党自身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调整党内关系的概括,更是党不断强化和完善自身建设的证明。党的纪律建设伴随党的成立而产生: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一大党纲虽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党章,但却起到了临时党章的作用,15条中更有多达10余条涉及到党的纪律[2];二大党章专章论述“纪律”,围绕组织纪律、宣传纪律、党员从业纪律、党员开除条件等做了规定;此后,纪律建设不断补充和完善,中间虽时有曲折和倒退,但最终都能重回正轨。梳理党章中关于纪律建设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党在新生时期需要用严明的纪律来调整党内关系和保障自己队伍的存活和发展;处于执政地位的党需要用统一的纪律来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面对执政新形势和新问题,党更需要用科学的纪律来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党的纪律建设在不同的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它与党的成长发展相伴相生,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党章中关于党的纪律的规定,是党自身产生、发展和建设状况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衡量党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大党纲对组织监督、保密原则、财务监督的初步原则性规定和探索,到二大党章围绕组织纪律、宣传纪律、党员从业纪律、党员开除条件等细化规定,再到三大、四大党章对纪律建设的微调小改;从五大党章首次设立“监察委员会”专章[3],到六大党章撤销了刚刚成立的监察委员会,再到后期党内专门的监察机构的时有时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全面推进,到“文革”时期纪律建设的曲折发展,再到十二大党章之后纪律建设的重回正轨、稳步前进和高速行驶。可以说,党章中每一次纪律规范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都是以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基础,党的纪律建设与党的发展呈现出共进共退的正相关关系。党的理论和路线一旦发生失误和偏离,就会影响到党的纪律的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反之,当一部好的党章中好的纪律能得到有效遵守和贯彻执行时,也会为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提供坚强保障。所以,党的纪律建设对党的发展、对党的事业的壮大都是极端重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在纪律建设方面掉以轻心,否则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如前所述,党的纪律建设与党的建设紧密相关。党的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不断创新、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有新的期望,特别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任务不尽相同,党的纪律建设更需要改革和创新。党的纪律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有初创时期的单一、零碎和薄弱,又有“文革”十年时期的反复和倒退,还有改革开放以后重新步入正规。梳理党章中有关纪律建设的相关规定,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特征:当党的纪律适应党当时所处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符合党组织和党员的现实状况、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恰当、遵守和执行的标准统一适度时,党的纪律建设越具有科学规范性,反之亦然。党的纪律建设的科学规范性,实际上也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纪律建设中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纪律建设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党的纪律的制定,既要合乎时代要求,又要坚持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党的纪律的修改和废止,也应当审慎、严密、周全。只有这样,科学规范的纪律建设才能统一全党、全体党员的认识和行动,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保障。
以党章为考察范本,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发展轨迹呈现出以党的建设为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而向四周发散辐射的特点。从早期突出强调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保密纪律,到现如今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系统化集成,党的纪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甚健全到逐步完善、从零碎片段到系统合成的演变。这种系统合成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纪律建设体系的架构日益完整。党的纪律最初重点关注的是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比较薄弱和单一,现今已发展为囊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在内的日益完善的纪律体系。第二,纪律建设体系的内容日益深化。一大党纲中关于纪律的论述多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后期随着党章的不断修订而日益细化和补充,到现在,以党章为本源的党内法规已经多达几百部,针对性更强、条理性更清、操作性更好,使管党治党更加有纪可依、有章可循。第三,对违纪的处分方式日益丰富。“纪律处分是党内最典型的制裁手段,它所产生的强制力,是建立‘强固精密的组织和党的决议自上而下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4]一大党纲、二大党章把处分方式定为简单的“开除”一项,严格而又简练;五大党章在违纪处分的方式和内容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规定对党部的处罚方式有三种、对党员个人的处分方式有五种,发展到现如今,党章中对纪律处分的规定包括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五种处分方式,从而改变了对错误的性质和程度不加区别而一律开除的简单做法,使得对犯错误的党员同志能够区别对待、正确处理。第四,执纪机构日益专业。从监察委员会到审查委员会再到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执纪机构从无到有,越来越合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有权威,从而保证了执纪效果。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5]党的十八大开创了纪律建设的新局面,纪律建设最明显的变化是纪律意识和纪律思维明显增强、纪律方式和法治方式互补互促,党员的纪律意识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党的形象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明显提振,从而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在纪律建设的强力推动下,全面依法治国正在形成新局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正在经历新跨越。
参考文献
[1][5]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9.9.
[2][3]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26.
[4]陈丽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
本文系2016年度上海市委党校系统课题项目的系列成果
建设特征 篇12
一、桂东地区地质遗迹分类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 (景观) 分类系统, 桂东地区140个重要地质遗迹可分为4个主类和10个亚类, 占总主类的57.1%, 占总亚类的25%。在4个地质遗迹主类中, 地质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占绝大多数, 数量和所占比例分别为71个、50.7%, 63个、45%;在10个亚类中, 以山岳地貌 (31个、22.1%) 、河流及地貌景观 (26个、18.6%) 、岩溶地貌 (22个、15.7%) 、瀑布景观 (16个、11.4%) 为主 (见表1) 。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为桂东地区构建地质公园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二、桂东地区地质遗迹特色评析
(一) 类型多样, 丰富多彩
桂东地区地质遗迹类型多样, 丰富多彩。包括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工程景观4个主类和古人类化石产地及遗址、岩溶地貌、峡谷地貌等10个亚类,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桂平西山的花岗岩地貌, 白石山的丹霞地貌, 紫云洞、碧水岩、罗丛岩等喀斯特地貌, 大藤峡、临江冲山冲峡谷等峡谷风光, 贺州温泉、汤水温泉、南乡温泉群等泉类景观, 郁江、黔江、桂江等河流景观, 这些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为桂东地区旅游的开发及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 形态典型, 景观奇特
桂东地区地质遗迹形态典型, 景观奇特。奇特的玉石林、紫云洞、罗丛岩等喀斯特地貌景观造型奇特, 错落有致;临江冲山冲峡谷、天书峡谷、大桂山大峡谷、大藤峡山俊、峡幽、洞奇、水清;南乡温泉群、贺州温泉、培才温泉规模巨大, 泉水清澈;皇殿梯级瀑布群、白霜涧瀑布群、十级叠水瀑布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三) 分布集中, 开发潜力大
桂东地区地质遗迹主要集中在八步、平桂管理区、钟山、昭平、桂平、藤县、岑溪, 地质遗迹数量占桂东地质遗迹总数的70%以上。藤县和岑溪是以太平狮山、白霜涧瀑布群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群, 八步和平桂管理区是以玉石林、紫云洞、贺州温泉、姑婆山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群, 钟山和昭平是以临江冲山冲峡谷、碧水岩、十里画廊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群, 桂平是以西山、大藤峡、白石山等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群, 它们均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桂东地区地质遗迹的集中、合理分布为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桂东地区地质遗迹定量评价
地质遗迹是特殊的旅游资源, 其独特的性质、功能与一般旅游景观有所不同, 因此, 地质遗迹定量评价与一般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方法也不同。本文根据《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规范》中的“地质景观评价指标”确定地质遗迹定量评价方法, 据此对地质遗迹进行定量评价, 具体评价结果如下:
桂东地区140个地质遗迹中, 评分大于80分的国家级地质遗迹资源有12个, 占总数的8.6%, 这些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开发保护价值, 是打造桂东地区旅游品牌的龙头产品;64~80分和50~64分之间的自治区级和县市级地质遗迹分别有62个和66个, 各占44.3%和47.1%;总体来看, 桂东地区140个地质遗迹资源的评分基本属于正态分布, 64~80分和50~64分之间是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表明自治区级和县市级地质遗迹是桂东地区最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桂东地区自治区级以上的地质遗迹有74个, 占地质遗迹总数的52.9%, 它们为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四、桂东地区地质公园开发思路
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的发育分布特征, 各个地区地质遗迹的数量和质量, 按地质遗迹地的组合形式, 建立不同级别的地质公园。另外对一些地质遗迹资源相对匮乏、等级较低的县区, 如苍梧、蒙山、富川、平南等预留发展区, 一是与其他发展区域相匹配共同构成桂东地质公园合理的旅游开发体系, 二是为桂东地质公园旅游的长远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
(一) 构建桂平世界级地质公园
建议依托西山、白石山、大藤峡等地质遗迹资源和已建立的桂平国家地质公园, 整合其他地质遗迹与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古建筑、古民居和太平天国文化等资源申报“桂平世界地质公园”, 打造桂东地质公园旅游世界品牌, 展现桂东地质公园旅游独特魅力。首先, 这一组合带是桂东地区高等级地质遗迹资源分布集中的区域, 且桂平国家级地质公园位于此;其次, 桂平市有十分丰富的地貌景观, 包括沉积的砂岩地貌、丹霞地貌、侵入的花岗岩地貌、重力成因的崩塌叠积地貌、中山地貌和流水作用的侵蚀峡谷地貌等, 俨然一部桂东南地区全面的构造地质演化史;再次, 桂平有悠久的历史, 文化遗存丰富多样, 特色的石山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 秀美的峡谷沉淀着历史的底蕴, 古建筑、民居都深刻地烙上了文化的印记, 传统工艺、民间艺术都蕴含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这些文化景观用以点缀此地质公园, 能够很好地解决地质公园景观单调问题, 实现大众旅游与专项旅游市场完美的结合。
(二) 构建八步—平桂国家级地质公园
建议以姑婆山等为核心, 捆绑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浮山歌节等申报“八步—平桂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首先, 八步—平桂管理区是贺州市旅游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 不仅应成为发挥重要枢纽作用的桂东地质公园旅游中心城市, 也是地质公园建设及旅游开发的关键区域;其次, 八步和平桂管理区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 岩溶地貌、峡谷地貌、山岳地貌、泉类景观、瀑布景观、湖泊景观、河流及地貌景观应有尽有;再次, 姑婆山和大桂山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及其相似, 它们均属于寒武系, 呈东北—西南走向, 且都褶皱成山。岩溶、瀑布景观、石林等景观, 某种意义上与山峰具有一定的关系, “无山不洞, 无洞不奇”说明山和岩洞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讲, 因为峰丛山体庞大, 山腹肥厚, 可以容纳大型的溶洞和地下河, 所以岩洞几乎都位于峰丛山体内。石林一般位于山坡上, 而瀑布温泉的源头一般来源于某山峰。某种程度上的关联使它们被捆绑在一起共同为地质公园的建设提供依据。
(三) 构建昭平—钟山国家级地质公园
建议该地区以江河为核心, 整合温泉、瀑布、溶洞和古镇文化资源申报“桂江—富江群国家地质公园”。首先, 该地区河流及地貌景观丰富, 桂江、富江、思勤江、富群江均流经于此;其次, 该地区是桂东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与古镇文化结合最好的区域;再次, 尽管黄姚古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更偏向文化景观, 但是古镇整体上看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镇内山水岩洞多, 地质遗迹丰厚。
(四) 构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建议选择地质遗迹与文化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如藤县、岑溪、梧州市区、贵港市区等) 开展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建设, 它们与世界级、国家级地质公园共同构成一个品类齐次、级次有序、分布相对均衡的完整的桂东地区地质公园网络。
1.藤县—岑溪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建议该地区以白霜涧瀑布群、向东涧瀑布群为核心, 整合太平狮山、龙母文化和中和窑址, 申报“白霜涧—向东涧瀑布群自治区级地质公园”。首先, 藤县和岑溪地理位置优越, 藤县处在广州至桂林、柳州, 广州至桂平、南宁、百色或河池这两条华南旅游黄金线上的中间位置, 岑溪东邻珠三角经济圈 (距广州265km) , 西接泛北部湾经济区 (距南宁268km) , 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的重要陆路通道, 它们为地质公园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其次, 该地区是自治区级地质遗迹资源中的佼佼者, 且藤县为龙母的出生地, 龙母文化源远流长, 中和窑址历史悠久, 人文旅游资源的存在很好地解决了旅游线路单一问题。
2.万秀—蝶山—长洲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建议该地区以西江、鸳江为核心, 捆绑全国第二大内陆岛—长洲岛、梧州骑楼、龙母水灯节和大型浮雕《鸳江情》等申请“西江—鸳江群自治区级地质公园。首先, 梧州市作为珠三角的后花园, 可以发挥梧州市作为桂东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面向珠三角客源市场的窗口和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其次, 龙母水灯节、大型浮雕《鸳江情》是梧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它们与江河的有机结合, 可以极大地增强江河旅游、节日及浮雕的吸引力。
3.覃塘—港南—港北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建议该地区以郁江为核心, 整合南山寺的佛教文化等申请“郁江自治区级地质公园”。首先, 郁江是本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次, 贵港西邻南宁, 在市区建立地质公园可以发挥贵港市作为桂东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面向南宁和东盟客源市场的窗口和桥头堡的重要作用。
(五) 桂东地区地质公园开发预留区
桂东地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预留发展区包括苍梧、蒙山、富川、平南四个县, 预留发展区的设置一是与其他发展区域相匹配共同构成桂东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空间体系, 二是为桂东地质公园旅游的长远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
摘要:基于对桂东地区地质遗迹的系统调查, 将桂东地区地质遗迹分为4个主类, 10个亚类;对其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类型、形态、分布的特色评析和定量评价, 并对其进行定级, 其中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县市级地质遗迹分别占8.6%、44.3%和47.1%。充分考虑地质公园建设与桂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联, 提出在桂东地区建立桂平世界级地质公园、八部—平桂, 昭平—钟山国家级地质公园、藤县—岑溪, 万秀—碟山—长州, 覃塘—港南—港北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和一个预留发展区的构想。
关键词: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公园,桂东地区
参考文献
[1]王兰生等.四川攀西地区地质公园开发的设想[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6 (6) .
[2]胡海驰, 郝革宗.贵港市的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议[J].广西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6) .
【建设特征】推荐阅读: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06-03
202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课后练习作业07-18
事件特征07-16
水泥特征07-18
底层特征07-19
特征因子07-19
词汇特征07-22
特征测度10-14
物性特征10-14
生理特征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