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2024-06-03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共10篇)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篇1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开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党的建设方面体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科学性与价值性辩证统一等四个主要特征。

【关 键 词】理论性与实践性 继承性与创新性 时代性与民族性 科学性与价值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开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提出和阐发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之一。可以预见,随着学术界、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党的建设理论也必然会受到关注并予以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从总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特征进行探讨,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首先以理论的形态存在,具有鲜明的理论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有着自己特定的主题、范畴、内涵和逻辑结构。从特定的主题看,它紧紧围绕探讨和解决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展开;从其特定的范畴看,最基本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基本路线”,“民主集中制”,“党的历史方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党内和谐”,“反腐倡廉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型政党”等。在其特定的内涵上,它包括邓小平党建理论、江泽民党建思想和胡锦涛党建思想;当然,这一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它不是终极真理,还应包括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特定的逻辑结构看,它包括理论基石、理论主线、基本内容、理论精髓等方面。理论基石包括党的建设总目标、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理论、党的历史方位理论。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的科学回答。理论主线包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理论、组织建设理论、作风建设理论、制度建设理论和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等。它们是以党的建设总目标理论、党的历史方位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理论为立论前提和基础,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一系列基本思路,是具有中国特色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方法。理论精髓,即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党的建设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理论来源和依据,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运用于党的建设实践,是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其理论的检验和发展,也是依赖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即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通过党的建设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其理论的目的,并不在理论本身,而在于实践,即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辩证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P284)。一方面,实践使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理论要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也必须通过实践。另一方面,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二、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学说来说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活动中,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的策略原则和组织原则等问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3],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自身的演进来说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过程中,相继产生了邓小平党建理论、江泽民党建思想和胡锦涛党建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励精图治、探索真理、开拓进取的结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3]。邓小平党建理论、江泽民党建思想和胡锦涛党建思想,在理论渊源、理论依据、理论主题、理论精髓、理论目标等方面一脉相承。其理论渊源,都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出发的;其客观依据,都是党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国情、世情和党情;其理论主题,都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理论精髓,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理论目标,都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又具体而生动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2],创造性地提出党的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党的制度建设理论。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3](p33)。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使用“制度建设”概念,明确提出在党的建设上,要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此后,制度建设就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一起,构成了党的建设的四大领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把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强调要“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制度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论断,把制度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第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1999年1月,江泽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讲话中,首次提出“党的执政能力”概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并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了五种执政能力的要求。这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成为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重点。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途径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史上第一次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

第三,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命题,深刻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科学总结了党成立以来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刻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指导原则、实现途径、衡量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以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思想。

第四,反腐倡廉建设理论。惩治和预防腐败,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对腐败的危害,产生原因,预防和惩治方针和措施,都进行了阐述,也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但过去一般把反腐败列入党的作风建设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概念,并把它与党的其他方面专项建设并列在一起,构成了党的建设五大领域,将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到一个更为显著的地位。

第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努力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尊重和运用科学规律,发扬民主,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些提法和概念,我们党过去都提过,但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执政联系起来,并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另外有些新观点,是在深刻汲取了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内的外国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如:“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4](p5)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是辩证统一的。它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主导,在实践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新时期共产党执政规律、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三、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4](p536-537)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所在的历史方位,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的基础上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深刻反映了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同时也包含着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新经验的提炼和深化,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首先围绕“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自觉适应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中国加入WTO而面临新的挑战,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呼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改善党的领导之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复杂、严峻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战略思想。在适应时代的变化中,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实现了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在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不同的时代对一个政党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也不同。当今时代向党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的课题是,如何适应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如何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如何适应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如何适应世界范围内的政府管理革命、科技革命和新的民主浪潮的挑战。这四个课题归结到一点,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产生了三个基本问题:党政关系问题,即党如何领导国家政权;党内关系问题,即执政党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党群关系问题,即如何在新形势下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每一个基本问题又派生出一系列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新观点,并由此逐步深入和展开,把握各个观点的有机联系,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而形成的科学体系。[5]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自己,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鲜明特色,也是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创新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一理论主要不是回答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问题,而是回答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鲜经验,是它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历史和现实依据。同时,这一理论对其自身的范畴和原理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述,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品味、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时代性是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党的建设理论,只有与中国国情和党情相结合,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民族性要以时代性为发展导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党的建设理论,必须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永葆“时代精神的精华”本色。

四、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恩格斯指出:“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愿望。”[7](P253-254)坚持理论的科学性和政治性(价值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和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8]。作为这一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同样是科学的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敏锐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新变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党的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价值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人民谋利益。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上。”[3](p128)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他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党的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明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再次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就是在这一价值原则的指引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二,理论来源,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党的建设做出的每一个重大部署、出台的每一项重大措施,都要先行试点,放手让基层大胆探索、大胆试验,以便创造经验,为发现规律、实现理论创新提供充分的实践依据。同时,每一个思想和理论观点,都是在调查研究,总结基层创造性实践,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集中全党智慧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践表明,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的实践,是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是辩证统一的。其中,科学性是价值性的基础,不讲科学,无视客观规律,无视实际情况变化,就会导致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就不可能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价值性是科学性的目的。离开价值性,科学性是脆弱的,就不可能产生物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科学决策,2008,(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6]姚桓.谈谈党建理论创新研究的方法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10).[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J].求是,2008,(7).【作者简介】吴向伟(1967-),男,湖北大悟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篇2

中国古代都城是指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者地方政权的首都, 是当时这些国家或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及经济文化中心。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有史书记载的中国古代都城就有217座之多, 它们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缩影, 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百科全书, 向世人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在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上的变化和成就。在城市选址、布局形态、道路及市政建设、建筑类型等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经验。

本文结合中国古代都城在选址、布局形态的演变、道路及市政建设、建筑类型的发展等几方面来谈谈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主要特征。

2 选址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在早期是和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自然、控制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都城的选址开始更重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考虑。伴随着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宗教的引入、对美好未知世界的向往等观念融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取舍和利用, 风水学说也成为了中国古代都城在选址上的一个关键因素。

2.1 自然因素

中国古代都城早期的选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良的地理环境, 其选址的思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农耕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 考古发现: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 族群的定居地的选择就强调了便于耕种、利于获取水源与食物以及良好的安全条件这三方面要素, 这主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而且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密切相关。因此在奴隶社会的早期, 古代都城的选址上更看重的是自然条件的优势, 强调“近水利而避水患”, 会首选地理条件优厚, 水源充沛, 便于农业耕作的地区, 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防御性。

2.2 社会因素

随着农耕的发展和物质的积累, 生产力水平不断的提高, 人类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壮大、族群数量在不断增多。奴隶社会中期开始的战争、分裂、统一一直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主题之一。作为统治阶层在都城的选址上除重视自然条件之外, 还将政治、军事、防御、经济等因素作为了重要的条件。

都城的选址关乎到国家的江山社稷, 早期春秋战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 使当时的都城选址中更多的包含了军事及各种政治因素, 都城的地理位置要便于统治者控制他的国家, 还要很好的防范外敌入侵的同时能有利于自己去扩大疆土范围。因此这些君主们的选址不约而同的遵循了“居中”这一原则。建都千年以上的西安、九百多年的北京、八百多年的洛阳在地理位置上都处于当时朝代里的居中的地区, 并且还是交通的枢纽中心。其位置既能够在军事上很好地控制西北外族的入侵, 又能够很好地控制东南海疆, 并稳定和发展建设整个中原地区, 有利于国家的长效控制、管理和发展。在这个方面最典型的实例有: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之后, 将都城从原来的中都迁到了位于幅员辽阔的大元帝国的中部的大都, 有利于对各地区的控制。

军事和防御也是古代都城选址的重要条件。例如:明朝之前的都城就是在当时版图上位置居于中间的南京, 后来朱棣发动政变之后称帝, 由于称帝之前他被封为燕王, 驻地在北京, 其势力范围也在北京, 同时也为了摆脱南京篡位带来的巨大的政治压力, 加之当时北方边患也非常严重, 因此明成祖朱棣果断迁都北京, 很好地镇压了反叛和骚乱。

整个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还有一个由西向东推移的特征, 其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的不断东移。北方的不停战乱使大量人口南迁, 远离战争的南部区域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城市繁荣, 统治者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支持在都城选址上也逐步东移。

2.3 风水理论

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就是关注人的居住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客观上形成了特殊的生态观念。“风水”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 形成于晋汉时期, 成熟于唐宋元, 明清时期日臻完善。注重人居环境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和景观问题。

古代中国人早就将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因此, 在中国古代都城的选择上很早就开始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观, 注重“风水”环境的选择, 其主要表现在都城选址上对地形地貌、水源水质、气候天象、土质情况、植被绿化等考虑上。隋大兴建造时, 宇文恺不仅斟酌地势, 将太极宫至于乾位, 更以承天、朱雀等命名。而古都北京则具有“北枕居庸, 南襟洛河, 右拥太行, 左环沧海”的风水形态, 被风水学上誉为“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

3 布局形态

3.1 礼制

“礼”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 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和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 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系封建统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 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上, 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礼制在都城布局及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古代都城在建设上遵循“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的礼制。即在宫殿的左边设立宗庙, 以祭祀祖先;并在宫殿的右边, 兴建社稷, 专供民众祭祀土地公与五谷之神。另外, 把宫殿前面开辟为朝堂, 作为帝王召集文武百官, 传达政令之处。而宫殿的后面则作为市场, 供商贩和市民们作为赶集、贩卖日常用品的场地。

3.2 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都城在原始社会晚期到夏商周一直是以氏族聚落的形态为主体的;逐步进入封建社会之后,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由西周的闾里制度逐步发展, 到春秋至汉, 里坊制这种居住管理制度开始逐步确立起来。发展到三国至唐到了里坊制极盛期。

里坊制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 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 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 设里门与市门, 由吏卒和市令管理, 全城实行宵禁。这一制度增强了统治者对都城内部的管理, 降低了内患的爆发。也使那一时期古代都城功能分区非常的明确, 形成棋盘式的网格状布局形式。随着曹魏邺城的建立, 我国古代都城建设又形成了一条新规, 即:宫殿位北居中, 主干道呈“丁”字形, 中轴线明确。

到了宋代以后,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里坊制开始制约城市的发展被废除, 古代都城布局开始坊市结合, 不再设坊墙, 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 夜市也逐渐兴盛起来, 都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3.3 轴线布局

中国古代在都城建设上不是一开始就遵循“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的。这种布局形式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确立起来的。

夏至西周时期, 建筑都采用茅茨土阶的构造形式, 考古发现那一时期的都城建设中, 宫殿遗址中殿堂和庭院虽是呈轴线对称的布局, 但是与宫门之间并没有形成连贯的轴线。到了春秋战国, 建筑水平提高了, 台榭建筑出现。这一时期的陕西凤翔县秦雍城宫室遗址已经显示出宫殿建在了城市的中轴线上了, 但是这种布局形式还没有真正的确立下来。因为在后来两汉时期, 在宫殿建设上采取了两宫分立形式, 如:东汉洛阳宫殿就包括南北两宫, 以阁道相通并相互错位, 没有形成统一轴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再次将宫殿布置在中轴线上。隋唐开始都城建设强调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成为了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式的重要特征。

4 道路及市政建设

4.1 城市道路

中国古代都城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上, 《考工记·匠人营国》中记载显示, 周代时就已经结合等级制度形成了城市道路在建设上的标准:王城内的大道、环城道路和郊外道路三者之间依据等级以“轨”为单位是9∶7∶5的比例关系宽度关系, 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特色。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 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办法在真正意义上去实现。因此在后来的城市道路上更多的是采用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 在具体处理上也是因地制宜的。在地形规整、地势平坦的都城, 城市道路呈方整的井格式布置;在有山川河流、不平坦的都城中, 则根据地形随机变通, 不拘轮廓的方整和道路网的均齐。

在城市道路的材质上, 在宋以前都是土路, 没有路面, 宋以后砖石路面在城市道路的修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都城道路的排水上, 封建社会的中晚期也采取了多种不断优化的方法。在汉代的长安城城市道路下铺设了陶管并用砖砌成了下水道来排放道路积水;唐代的长安则采用挖土成明沟的方式排出路面积水;宋朝的东京城内有四条河穿过, 因此用河道排水;清代更有详尽的城内沟渠图, 由董姓包商世袭承揽沟渠的疏通。

4.2 城市安防

南北朝以后, 都城大都设有鼓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宋代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商业活动的繁荣、夜市等的出现使都城里的房屋非常密集, 木质结构的房屋常常受到火烛之灾, 为此专门设立了消防队。城内每隔一里还派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队, 并在地势高处砖砌望火楼嘹望。从元大都开始, 还在城市居中地区建造高大的钟楼与鼓楼。

5 建筑类型的发展

都城建设的特点是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 因此在建筑类型的发展上也是先宫殿;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爷、大臣们的府邸及市政建筑;最后才是民居和商业街市。基于这个原因, 古代都城在建筑类型的完备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有一个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需求逐步发展完备的过程。

汉代在都城建设上把建筑的重点放在了宫殿和礼制建筑上, 建筑类型并不完备。隋唐时期, 商业、手工也发展起来, 但是限于里坊制度, 商业活动都集中在东西两市之中, 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商业建筑。到了宋代, 里坊制被废除, 加上商业发达, 才开始有了临街的商店、酒楼、饭铺、浴室、医药铺、瓦子等专门的商业建筑, 还出现了国子监等专门的教育类建筑,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增加, 围绕城市服务的如:消防所等市政建筑也开始出现, 使都城里的建筑类型不断的丰富起来。

6 结语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和建设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漫长过程。受到了自然因素、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现实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逐步在都城的选址、规划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是中国古代建筑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2]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三联书店, 2011

产品创新的几个误区 篇3

快速消费品以它的生产周期短、附加值低、进入壁垒低、品牌集中度不高等诸多不利特性,导致其对产品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

20,即便是强势的快速消费品供应商同全国连锁的卖场签订的合同条款,费用总计下来也要达到20个点。也就是说实现100万的销售额,供应商要交给超市20万的通道费用,方能换取一个同超市合作的资格。再加上后期的广告拉动、促销推动、经销商的扶持,没有50个点的毛利空间,快速消费品很难在现代渠道有一个上乘的表现。因此,产品创新势在必行。

国内快速消费品的厂家已经明显意识到了产品创新的必要性,也在纷纷进行产品创新,但是不知不觉中往往走入了一些误区:

1、产品创新并非产品创意

产品创新包括技术的研发、材料的更新、工艺的改造、设计的突破等。可是,由于快速消费品的生产周期短,技术含量低,很多厂家总想一夜时间有所突破,于是产品创新变成了产品的创意。

很多厂家来不及市场调研,也来不及进行消费者心理分析,而是企图寻找一些迅速窜红的卖点来赚取销量,犹如影视圈一样,开始制造噱头,

,汇源果汁企业在发展神速、竞争惨烈的功能饮料市场中凭借“他+、她-”脱颖而出、拔取头筹。这无疑在当年是轰动全国的一个产品创新的成功案例。,北方某省会城市超市的货架上出现了一款“醋男、醋女”功能饮料,在某些规模卖场还做了特殊陈列和POP宣传。可是,未等夏季退去,“醋男、醋女”就过早地退去了―――各大超市纷纷下架。“醋男、醋女”饮料也许是受了“他+、她-”的启发,大胆地延伸了“他+、她-”的创意,期望在20有个不俗的表现,结果却事与愿违,半路夭折。

反思一下,汇源企业“他+、她-”水的成功,不只成功在其惊天的创意上,汇源的渠道、营销、品牌优势都为这一创意做了多年的积淀。即便这样,我们国内的企业相比麦当劳、星巴克这些国际的知名企业内功修炼还要差上太多,风靡一时的“他+、她-”饮料也在年悄无声息地退出了饮料市场的舞台。

产品创意只是点子,产品创新需要能够驱动企业的成长并要和商业相结合。

再来看“醋男、醋女”的生产企业,完全成为了一个产品创意的跟随者和牺牲品。且不说当前中国开放的程度有没有达到厂家所期盼的那样,单是“醋男、醋女”的创意相对“他+、她-”就大大了削减了目标消费群体,敢享用“醋男、醋女”产品的多半得是另类、开放的年轻异族。可是,在他们眼中这个创意又难免太过气。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篇4

摘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是全体从业人员的政治核心。对这一定位,需从五个方面予以阐释: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研究党组织地位问题的理论前提不断演进、对党组织职责的确定体现了党组织应有的地位、历史地分析革命时代经典作家对社会基层组织中党组织地位的论述、确立和实现党组织地位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党组织地位的实现方式与公有制经济组织不同。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政治核心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210-0

2把党组织地位定准,是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战略性问题,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关系整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全局。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其他许多重要问题,如党组织的工作方向、任务、作用、发挥作用的形式和途径等,就不能解决好。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是全体从业人员的政治核心。政治核心的意义,就是在一定组织或群众中,党组织能够对其实施主导性的政治控制力,使之按既定目标有序地活动。也就是具有“政治领导地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是全体从业人员的政治核心,其基本内涵就是党组织能够对企业全体从业人员实施主导性的政治控制力,具体地讲,就是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思想统一到这一认识上来,准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问题。研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地位问题的理论前提不断演进

2000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试行通知》”),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定位为“职工中的政治核心”。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但是应当看到,这一规定具有探索性,是在实践发展中做出的一个阶段性结论。

随着社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理论探索必须应时之需,适时之变,不断深化。从党的执政实践看,“在执政的条件下,党肩负着推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责任。这就要求动员全阶层、群体的力量,共同奋斗。就是说,作为国家唯一的执政党,除了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外,党还要起社会整合的作用。这和作为非执政党领导民主革命时期单纯强调代表一两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不同的;弄不清这之间的区别,就很难避免党的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党就很难摆脱‘在野党思维’的困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根据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具体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由党的执政党性质决定,党组织要发挥对企业所有从业人员的政治整合作用。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新社会阶层人员的性质看,这些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江泽民在2000年5月指出:“现在的私营企业主,是在我们党的改革政策和带头致富号召下发展起来的,许多人本来就是劳动者。”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上明确地将这些人科学定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在“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党的执政理论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为进一步准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地位提供了新的理论前提。如果党组织只限于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那就限制了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范围,排除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新社会阶层人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不仅要表达职工利益,把职工群众团结起来,还应该能够表达企业主的合理要求,将企业主团结起来,实现对企业主的政治领导,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职责的确定体现了党组织应有的地位

江泽民在2000年5月明确指出,对私营企业主,“党组织要按照政策积极做好团结、教育、引导他们的工作,把他们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他们支持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拥护党的各项政策,依法经营企业,关心和保障职工权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重要论述非常明确地将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覆盖面扩展到了企业主。虽然《试行通知》将党组织定位为“企业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但是这一文件对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八项具体职责的规定,内容涉及的是党组织在企业全体从业人员中应有的职责,也就是说文件的规定实质上是对党组织在企业全体从业人员中发挥作用的要求。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总结新鲜实践经验,吸收和深化了这一重要思想,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是党的文件对党的基层组织“政治核心”具体内涵的新的一般阐释,适用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在内的各类党的基层组织。这一“政治核心”意义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涵盖全体从业人员。如果党组织按照这一政策要求履行了基本职责,在实践中就能够实现对企业全体从业人员的政治领导。简单地讲,在现阶段,党的文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职责的规定是影响企业全体从业人员的。

而且这里“涵盖”,并非简单的“涉及”、“接触”或“与之相关”的意思,而是深刻的“政治影响、动员、组织”的意思,是“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意思,体现的是政治领导力。历史地分析在革命时代经典作家对党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地位的论述

在革命时代,经典作家关于基层党组织地位的科学论述对革命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经典作家指出,共产党应当在工人群众聚集的企业中建立自己的基层组织,并在工人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只有这样,共产党才能实现对本阶级的领导,把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革命目标奋斗。经典作家强调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是工人群众中的政治核心,这是非常明确的,在当时也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应当认识到,他们做出这样的论断是有着具体历史条件的,那就是党在领导革命夺权(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工厂中“老板”的剥削阶级性质的定性与革命前有所区别,但并没有根本改变)。在革命斗争中,剥削阶级是我们党的敌对阶级,剥削者是革命斗争的对象,因此,党组织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工人群众中的政治核心”,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意义不仅不涵盖作为剥削者的资本家,而且党组织必须领导工人对资本家展开斗争或改造他们,以从政治上,进而从经济上消灭剥削阶级。今天,党的执政方位已经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新社会阶层成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重要组成,本质上不是改革事业的敌对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意义应该而且必须涵盖他们。确立和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地位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运动”。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看,理论目标只有定位准确,党建工作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通过适当方法才会取得最大的成效,才会实现目标。否则,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党组织应有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应有的地位就不会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实践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是全体从业人员的政治核心。这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实践工作的正确指导。怀疑和否定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业人员的政治核心地位,就是忽视和放弃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领导权;忽视和放弃党的领导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就会严重偏离正确方向。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有迷惑,有的不重视、有的有畏难情绪、有的顾虑重重。难以做到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富有成效。这与没有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个地位问题有着很大关系。如果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意义涵盖不到企业主,那么这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又一种“空白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地位实现方式与公有制经济组织不同

在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由产权公有性质决定,党组织通过掌握着企业的决定性资源,能够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政治核心的地位是“自然而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由于产权私有,党组织政治地位的实现方式是不同于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是一个通过党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实现的动态目标;如果工作不到位,党组织应有地位就无法实现或确保。党组织如果机械照搬公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那么在许多情况下难以进行。在认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地位这个问题上,不能因为实践工作没有做好、不到位、方法不适当,成效不显著,就反过来否定理论上地位定位的科学性。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篇5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那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小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景,运用直观教学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小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地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果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因此,当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时,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置之不理,并引导小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老师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胆想象,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找出实验结论。但对于小学生的实验效果如果不明显,老师切不可否定小学生的猜想,而应帮助小学生找出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或者帮助小学生分析他们猜想中的错误,这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更加强烈。

二、引导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能力

小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创设这种问题情景,激发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大胆、主动地去设想质疑。小学科学内容为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小学科学老师应该在深钻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

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有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时,老师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瓶子中装的水不一样多,但肉眼无法分辨它们的多少)时,问:谁能想出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多少?小学生思索后,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有的说:用上下一样大的三个相同的瓶子来装,哪个的水位高,哪个就多;有的说用相同的塑料袋分别装上来称,哪个瓶里的水重,哪个瓶中的水就多;还有的说用相同的塑料袋装上分别挂在同一个弹簧称上,哪一个把弹簧拉得越长,哪个就多……小学生的畅所欲言,正是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是智力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又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小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是科学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小学生主动地学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其实就看老师是否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全体小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利用各种手段,让小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去感知材料,获取知识。教学法一旦触及小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发小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能使小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也很高。要体现小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注意突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群体效应,也就是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精神,也要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分为同桌学习、小组学习等形式,学习的方法可以分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互相质疑、互相检查等。如在教学《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一课中,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内先讨论如何分工,然后共同制作,而组与组之间互相质疑,互相检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思维处于一种开放活跃的状态。同学们一方面能各抒己见,认真交流,另一方面能使不同层面的小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各种让小学生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鼓励他们多思、善思。通过老师巧妙引导和重点点拨,进一步启发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立足于小学生实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小学生能感知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老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小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教学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时,小学生了解了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后,要求小学生实践自制“生态瓶”,小学生就能根据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成功制作出一个“生态瓶”来,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无疑增强了小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

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的几个重要步骤 篇6

企业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几个重要步骤

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我们一般要考虑到它的几个基本特点,易用性,美观度,功能性,模块化,延展性。企业门户网站建设主要是为浏览者提供信息服务,网站是企业的面子作为企业信息门户网站,必须首先提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资讯,使不同的访问者都能够访问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在网站建设的过程中,用户群的喜好和先进理念的迭代是推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下面来看看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的几个重要步骤!

1,前期需求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设计的需求,门户网站建设前期主要是针对一些用户调查的反馈进行一些结构上的优化,一般功能的齐全,界面的专业,交互的流畅是门户网站最基本的需求点。还有一些细节性的,比如说位于页面中央的交互区很少有人点击,可能是由于交互的隐蔽性让用户对该区域的内容丰富性和交互性产生了质疑。针对这块交互区,我们进行一些交互形式上的调整,通过页签这种比较传统的展现方式让用户意识到内容的可点击性和交互多样性,这样势必会增加用户的关注度和页面的点击热点。

2,前期结构设计

企业的结构这块首先的基本需求是:新闻发布系统、产品管理系统、人才招聘系统、下载管理系统、站内检索、留言管理系统、会员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的日常更新,用户互动平台。然后再根据具体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略有增减。整体版面设计要大方简洁,在配合行业特质的基础上进行构架设计,页面呈现过程当中少用动画提高首页的访问速度,系统架构稳定安全,在提高整个网站动态交互的同时,加强标志形象在目标群体中的认知与深入。

3,后期结构调整

增加解决方案,联系方式,企业动态等模块,细化服务功能 增加界面的统一感,banner的通栏设计 强化首页的产品模块,突出业务主线 解决方案的首页模块,突出产品服务

成功案例的模块强化,同样是业务主线的凸显。弱化企业动态,博客,圈子等辅助功能 左右结构统一化,让用户浏览更流畅 强化菜单的设计和导航的作用

4,后台控制页面

后台的设计主要强调其功能性,我们借鉴了博客网站的模版修改功能,主要在模块的增减,色彩方案的选择和调整的直观性上做设计。

武汉盛世互联

5,整体调整

介于公司b2b性质的商务性,减少了一些色块和图片的运用

结构上趋于严谨的设计风格,便于模板和色彩方案的变更

标准化页面容器的尺寸和图片的尺寸

强化一些重要元素的样式,如:价格,主要产品,重要标题,关键操作按钮

减少模块间的相互干扰,统一左侧模块区的内容

弱化页尾的注册信息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篇7

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几个要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财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也进行较大改革,开拓了新领域,增加了新内容,进一步加大了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因此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项目审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般来讲,大中型建设项目可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即建设项目准备阶段审计、在建项目审计、竣工决算审计.而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是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竣工决算的审计监督,对提高竣工决算的质量,正确评价投资效益,总结建设项目经验,改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做好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作 者:刘影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 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F239.63 关键词: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篇8

2010-03-12 14:03

一、审判实践中,法院不予造价鉴定的几种情形

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在处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时对以下几种情形一般不予工程造价鉴定:

第一、当事人在诉讼前已就全部或部分工程款的结算达成协议,一方在诉讼中要求重新结算的,不予支持。但确有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2)签订结算协议一方的签字人没有相应的授权,另一方对此是明知或应当知道的;(3)其他应当重新结算的情形。理由是当事人在起诉前已就工程款结算达成了协议,则为双方均认可了工程款结算结果,法院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按照达成的结算协议支付工程款,任何一方当事人对工程款已达成结算协议又要求重新结算或者申请鉴定的,法院不予支持。山东省济南中院《建设工程案件研讨纪要》第二十二条就规定:“对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应当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已对工程造价进行了约定,当事人又对工程造价申请鉴定的,不应予以准许。当事人就工程价款达成协议后又申请进行工程造价鉴定的,一般不予准许。承包人有充分证据证明结算协议有重大漏项的,可对有关漏项的造价进行鉴定。”

第二、当事人约定按照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不予支持。除非工程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大幅增减或质量标准发生变化的,根据公平原则对增减部分应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和结算标准计算工程款,或者申请对该变更部分工程进行造价鉴定,而不应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鉴定。

第三、当事人就争议工程已共同委托第三方或在仲裁过程中进行过造价鉴定,诉至法院后一方当事人请求重新鉴定的,一般不予支持。双方在争议前或在仲裁程序中共同委托进行的鉴定只要符合鉴定机关具有相应鉴定资质,鉴定程序合法等条件,则双方共同委托的鉴定结论即可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而无需再次委托鉴定。除非存在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二、结算书未盖公章只有未授权的签字人签字,如何处理?

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如果依据公司内部管理规定,签字人对外有权代表公司签订结算协议,则签字人的行为属于有权代理,结算协议有效。反之,如果依据公司内部管理规定,签字人对外无权代表公司签订结算协议,或者公司内部对此未作明确规定,结算协议的效力就取决于签字人的行为是属于无权代理还是表见代理?依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该规定是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依据通说,构成表见代理最重要的条件是需要有被代理人授权的表象以及相对人无过错。代理人具备被代理人授权的表象主要有:(1)曾经用言词、文字表示过授权但未授权;(2)

授权不清,甚至出具空白的介绍信;(3)授权期届满之后,没有采取合理措施。(4)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有人对外使用企业名义,但是容忍没有反对。具体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言,就要看签字人在公司的身份、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其是否代表公司签署过签证、索赔函以及与工程有关的其他协议、是否代表公司进行过工程款结算的协商和谈判等等,由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证据材料进行判断,以形成内心确信。一般认为,发包人项目工程部的经理和负责人在结算协议上的签字构成表见代理,项目部的一般工作人员的签字属于无权代理行为,对公司不发生法律效力。

三、公司工商备案公章与实际使用公章不一致,如何处理?

实践中,有的公司有两套以上的公章,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公章与实际使用的公章不一致,在签订合同时用实际使用的公章,如发生纠纷,就主张签订合同的公章是虚假的,与工商登记备案的公章不一致。法院审判实务认为,这种行为是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罚。但就民事行为的效力而言,只要有证据证明签订结算协议书时加盖的公章就是该公司实际使用的公章,即使与备案公章不一致,对公司也具有法律约束力。结算协议的另一方只需通过举证证明签订施工合同与签订结算书使用的是同一公章或者该公司在其他实际履行的协议中也使用了该公章即完成了举证责任。

四、结算书加盖公司财务或技术专用章,效力如何认定?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法院审判实务一般认为,结算协议书上只加盖了公司财务专用章或技术专用章不符合工程结算惯例,对公司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是结算书中对工程款的支付进行审核的部分,如果加盖了公司财务专用章,该部分应属有效。

五、结算协议书上加盖了公司项目专用章,效力如何认定?

法院审判实务一般处理为,首先应看施工合同对此有无约定,有约定从约定;如果没有约定,依据建筑市场的惯例,建设工程施工的履行由发包人的项目工程部具体负责,施工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也一直与发包人的项目工程部协调解决,工程竣工后,施工方应将工程结算资料递交给发包人项目工程部,并就工程结算进行协商。因此,结算协议书上加盖了公司项目专用章,结算协议书对公司具有约束力。

六、工程款纠纷的解决对策

工程款纠纷的解决,总的来说,从解决途径来讲,首先应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通过诉讼活仲裁解决。要解决工程款纠纷从实体上讲,要对症下药就是根据纠纷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下面笔者针对工程款纠纷不同类型,举例谈一下纠纷的解决。

1、发包方拖欠工程款违约纠纷的解决对策

这类纠纷中,发包方往往是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子,反正是没钱,随便你折腾。对这类的发包方,如果真是查不到其他财产,那么只好对所建工程下手:第一种办法,双方协商把工程项目折成工程款变更到承包方名下。笔者曾操作一起这种案子,合同约定工程承

包方垫资建设至五层发包方才开始支付的进度款。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包方把工程建设到了五层,发包方出现因其他纠纷导致资金困难无法支付进度款,经调查,该发包方确实难以日后结算,最后经双方协商,把已经建成的五层和包括土地使用权等其他关联财产作价7000万,由承包方买下该在建项目继续建设,承包方变成了开发商。这确实是无奈之举。第二种办法,利用优先受偿权规则,将项目拍卖受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号】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和办理执行案件中,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认定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2、竣工结算报告争议引发的工程款纠纷对策

工程竣工结算分为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和建设项目竣工总结算。建设工程领域一般倾向于采用格式化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这些格式合同中一般都包含决算异议期限,即发包方收到承包方决算报告后在10天内必须提出意见,逾期无答复视为同意。但实际情况往往使得发包方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反应。有时发包方资金没有调动到位,为了扣押决算书拖延支付时间,往往通过非授权职员收件,最后收件人自己承认未能转交授权人员,自然也无法反应。而承包方认为发包方收到决算书后,在约定时间内未提出意见,根据合同规定,决算书已经生效,要求立即结算付款,而发包方则以授权人员未收到决算书,或者审核需要时间或声称已经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核算相抗辩。对此,笔者建议将结算文件用特快专递向发包方项目负责人邮寄并公证该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给发包方一个合理的审查时间。

财建[2004]369号《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可做参考:单项工程竣工后,承包人应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向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发包人应按以下规定时限进行核对(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结算报告金额 审查时间 500万元以下 从接到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之日起20天 500万元-2000万元 从接到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之日起30天 2000万元-5000万元 从接到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之日起45天 5000万元以上 从接到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之日起60天

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后,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或合同约定期限内,对结算报告及资料没有提出意见,则视同认可。

竣工结算报告如果得到确认,承包人向发包人申请支付工程竣工结算款。发包人应在收到申请后15天内支付结算款,到期没有支付的应承担违约责任。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支付结算价款,如达成延期支付协议,承包人应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拖欠工程价款的利息。如未达成延期支付协议,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商将该工程折价,或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承包人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3、质保金纠纷对策

建设工程竣工移交后,承包人按照合同要求应在一年内进行保修。为了保证承包方履行保修义务,发包方一般在合同中约定工程款支付95%工程款后,余下5%工程款留待一年保修

期满后再行支付。笔者代理过的一起纠纷就是起因于承包人在保修期内履行了维修义务但无法直接举证(没有维修双方认可签字单,后发包方又委托他人进行了维修)而导致被动,后经律师积极收集其他证据迫使发包方接受了几乎全额返还的调解方案。实践中,发包人常以工程质量问题扣押最后5%尾款而承包人则无可奈何。对此,根据《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发包人对工程质量有异议,已竣工验收或已竣工未验收但实际投入使用的工程,其质量争议按该工程保修合同执行;已竣工未验收且未实际投入使用的工程以及停工、停建工程的质量争议,应当就有争议部分的竣工结算暂缓办理,双方可就有争议的工程委托有资质的检测鉴定机构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决方案,或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处理决定执行,其余部分的竣工结算依照约定办理。只要承包人切实履行了维修义务并做好证据保全工作,完全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争取权益。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篇9

由于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项目控制的工作重点在于项目的进度、成本及质量等指标,作为甲方,就是希望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有效控制,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减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我认为,以下三个环节是在甲方工程管理中最关键而有时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即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技术协调及危机管理,下面分别论述。

一、阶段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和重点。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力可达75%以上,特别是扩初设计阶段对项目的经济影响可达98%.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量。

在工程设计实例中发现,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随意提高安全系数,造成一定浪费。所以甲方应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应认真审核设计,及时发现问题,以免扩初设计批复后,存在的技术经济问题难以解决。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因设计不精、设计深度不够而增加工程造价不确定因素的情况,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以有效控制造价,

即先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方案和初步设计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概算,使各专业在保证建筑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分解限额,把技术和经济有效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使限额不轻易突破。甲方应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使设计优化以降低工程造价。

二、技术协调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满足建设项目对于特定目标要求而进行的系统的、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活动。“协调”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协调的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资源供求、信息交换等方面,资源供求与信息交换协调可以统称为技术协调。从甲方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协调的重点,主要是技术信息协调。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几个特征 篇10

把握全局性与局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中认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又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把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必须在动态中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特别是解决好影响全局和谐的一些重大问题。

把握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既是需要不断努力的长远目标,又是迫切需要完成的阶段性任务。因此,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

把握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整个社会、整个历史都是在均衡与不均衡的辩证统一中发展推进的,我们的工作思路、指导思想也要掌握这样的辩证统一关系。总的目标是均衡,但现实中不可能绝对均衡;为了实现均衡,有时需要用非均衡的手段来解决。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体战略和发展过程也应当有全面的认识,不能简单地肯定这一点、否定那一点。

把握动力、活力与平衡、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一个社会运行得是否比较理想、健康,关键要看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是否结合得比较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让动力与平衡两种机制统一发挥作用。没有动力和活力,社会就不能前进;没有平衡与和谐,社会就会失序。所以,在解决动力和活力问题的同时,必须重视平衡与和谐,在致力于保持和谐时,又不要忘了激发活力。

上一篇:冲向终点,冲向梦想下一篇:转专业书面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