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2024-08-03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精选12篇)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篇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学习邓小平理论, 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理论, 不仅有着现实意义, 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鲜明的时代性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家、战略家、眼界始终非常开阔。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 任何决策都立足于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 他又总是密切关注世界发展的各种新情况、新动向、新趋势, 从宏观全局把握当代世界的战略态势, 敏锐地扑捉时代发展的新潮流, 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做出了一系列大思路和大政策, 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一系列战略性的抉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就是在20世纪后半期,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分析和总结时代的新情况和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鲜明的时代性:始终把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思考, 强调要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

一个民族要想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自己, 就必须对世界发展变化的总体特征、时代主题、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因为正如列宁所说:“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 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 进行正确分析, 做出科学判断。

当今世界仍处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依今天的情况分析, 该时代已由战争与革命阶段进入和平与发展阶段。因此, 邓小平理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历史条件, 不同于150年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期, 也不同于80多年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时期, 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此巨大的实际生活变动和差异, 是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也是他们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客观基础。

自从本世纪初世界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以来, 社会主义对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已初步显示了它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邓小平同志以他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智慧, 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初步回答了这一时期的特点邓小平同志用一句话来概括, 这就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 中国要面向世界, 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半封闭的发展战略和体制, 就必须“改革开放” (2) 从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二、强烈的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 伟大的革命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思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全党和全国人民参加的伟大而深刻的实践, 它的目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加快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这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成为邓小平理论诞生的根本源泉。

邓小平在评价自己的改革开放事业时曾说:“国外有人说我主张改革开放, 是改革派。在这方面, 我是改革派。但是, 如果说主张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 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准确的说法是, 我是实事求是派”。 (《邓小平选集》第三卷209页) 尊重实际, 尊重实践, 是邓小平身体力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如一些外国学者所评价的, 邓小平是一位现实主义者, 是一位善于使可能变成现实的实践家。

邓小平习惯用明快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朴素的真理, 且易为群众所接受。如1962年, 他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说“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话:黄猫、黑猫, 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里说的打仗, 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 就是不按老路子打, 一切看情况, 打赢算数。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 也要看情况, 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 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 (《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23页) 这个众所周知的“猫论”, 在文革中曾被冠以修正主义、唯生产力论等罪名大加讨伐。我们认为, 这段话是真理。一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是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三是不一刀切, 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

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不仅在于自身的逻辑性, 更重要的是来自实践并成功地指导实践, 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真理性,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就是实践性。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 今后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中, 必然会与时俱进, 进一步深化。

三、理论的深刻性

邓小平理论不是各个孤立的理论观点, 而是有着比较紧密的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因此, 我们党把他称作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 涵盖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这一理论, 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 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构成了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

由此可见, 邓小平理论各个部分的内容, 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它们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 形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科学体系。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产物, 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意在深刻掌握邓小平理论的本质。

关键词:改革开放,实践性

参考文献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篇2

一、邓小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邓小平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深刻地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律,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经济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慰想政治保证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出科学的论断和精辟的论述,深刻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真知灼见地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对新时期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而全面概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既“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同时又探索了“老祖宗没说过的”“新话”,他不仅把前人没有说到的或者没有说清楚的,说到了或说清楚了,同时还把前人说得不对的或已不符合时代的,扬弃纠正了和说对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前人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上未总结和解决的问题,给以科学的总结和解决了。如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各项工作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开拓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用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集中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特点。这充分反映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充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产生的,具有时代性

邓小平经济思想,主要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可以考虑将形成过程分为这样几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阶段:一是60

年代:邓小平早在60

年代初,就说过一句尽人皆知的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胆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理论:只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才是好改策。二是拨乱反正时期;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倡导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把人们的思想从“两人凡是”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三是全面改革发展时期:即+二大以后.经过十三大,1989

年政治**,到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四是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升,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依据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刻分析世界经沐发展历史的新情况、新特点,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并且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新思想,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的突破和发展。

邓小平在以上不同时期,都从不同深度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问题作了大量理论阐述,反映了党的中心工作及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表现了邓小平经济思想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邓小平经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强烈的创造性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总是强调“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而且要求“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语重心长地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本人更是一个无私无畏的探索者、开拓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不搞无谓争论的原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胆尝试,“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市场经济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论断…

无一不体现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创新精神。

四、邓小平经济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原则性

邓小平经济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状的科学分析,以及对当前世界形势的冷静观察,也是对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他特别强调“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其他一切任务都必须服从这个大局,不能干扰它。但这绝不是可以不要四项基本原则,相反,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强调四项基本原则不能丢,强调经济建设不能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指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要求全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常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邓小平同志不仅首先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在实践中始终一贯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坚持和捍卫四项基本原则,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当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原则,坚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坚持速度、效益、比例有机结合的原则,坚持计划与市场有机统一的原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等等,邓小平经济思想视野宏伟,博大精深,仅举数例,足以看出其经济思想的原则性。

五、邓小平经济思想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具

有人民性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党和国家的一切理论和实践,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应是人民群众意志和愿望的反映和体现,都应代表群众的心声,都应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意志的愿望。邓小平指出:“只要我们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强调要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建设有由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党和国家无论宏观政策还是微观决策,都要充分地高力度地反映和代表群众的意愿,人民的利益,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支持不支持”作为根据,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经济思想来自于人民群众,又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正说明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六、邓小平经济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开放性

针对“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况的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

三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告诫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必须抓住时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广泛地置身于国际竞争舞台。邓小平同志将对外开放看作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他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50

年到70

年不会变。”即使70

年后,我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只能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开放陛,还表现在旗帜鲜明地与“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划清了界限。他坚定地指出,对外开放伤害不了我们,因为“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抵制和洲争."

七、邓小平经济思想注意分类指导,提出不同要求,具有层次性和战略性

八、邓小平经济思想出自对民族振兴的贵任感,对经济发展目标执着追求,具有坚定性

邓小平同志始终身体力行,孜孜以求,锐意改革,勇于探索,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台阶。他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强调改革要继续进行下去,豪迈地说:“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坚持“把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强调要坚持一百年不动

摇,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一百年不动摇,才能使我们经受住风浪,站稳脚跟,顶住各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九、邓小平经济思想是他求真思想品格的反映,具有实践性

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作为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思维原则和决策原则,把实践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判断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因而,他高度评价和积极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首先在农村推行承包责任制,然后全面推开经济体制改革,认为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

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特征 篇3

一、理论的开拓性

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中,胡适率先提出文学改良的倡议;陈独秀明确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的主张,主张的“平民文学”、“民众文学”;鲁迅、李大钊、周作人等认为必须从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进入到作家思想和作品内容的革新,将文学革命推向深入;李大钊还从社会经济的变动说明文化思想的变动,给这场革命的发生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揭示了它的社会本质和历史必然性。此外,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等人也纷纷提出革新文学的看法。这些主张,就政治态度、思想体系、文学观点而言,互有差异和分歧;但总的说来,都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学,提倡民主主义的新文学,他们共同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这些倡导者还就建设怎样的新文学,作了多方面的理论上的探讨。这些理论批评文章本身,构成了中国现代文论的第一批文献。

现代的文学批评是随着新的文学创作的出现而逐步开展起来的,以新的理论主张为依据,促进新的文学成长。如在关于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和汪静之的诗作《蕙的风》的辩论中,周作人、鲁迅等人以个性解放、现代爱情的观点,批驳了指责这些作品“诲淫”的非难。闻一多关于郭沫若《女神》的评论,发现并肯定它的时代精神,同时批评了它缺乏地方色彩(民族性)的倾向,进而指出“诗同一切的艺术应是时代的经线,同地方纬线所编织成的一匹锦”(《〈女神〉之地方色彩》),同时强调了文学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各家(比如沈雁冰、成仿吾、冯文炳、张定璜等人)关于鲁迅和《呐喊》的褒贬取舍中,鲜明地表现出持有各种理论观点的批评家对于同一个作家作品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评价。“五四”过后不久,新文学家还开始了系统整理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工作。他们高度评价小说创作、白话作品在文学历史上的地位,突出古典文学中抗争叛逆的声音等,都是对于传统的文学观念的挑战,与文学革命的精神相一致的。结合时代、社会等客观条件,考察评价文学演变的轨迹,较之过去就文学论文学的“评点”式、“诗话”式的分析,是方法论上的一大进步,并从整体上打破了古典文学研究的格局。

二、理论的先导性

为了让文学彻底摆脱封建主义的羁绊,赶上世界的新潮,不少倡导者一面严厉批判贬斥中国的旧文学,一面热诚地向近代以来的欧美、日本各国的文学寻求蓝本和依据。这种决裂和借鉴,以及贯穿其中的创新的精神,都是创建中国现代文学所必须的,对在很短时期内迅速创作出崭新的现代作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文学阶段,这些作家们都有很高的理论自觉性,尽管西方理论和作品几乎是同步输入,但由于文艺创作毕竟不能照葫芦画瓢,而必须依据作家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重起炉灶,所以不如理论的输入来得便捷、迅速。现代文学阶段,往往先出现某种理论,然后才有作品问世。比如胡适根据“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进化观,提出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等“八不主义”,主张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率先提出文学改良的倡议;随后才出现了鲁迅等人的白话小说,胡适、郭沫若的“白话诗”;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才出现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高潮;20年代末期,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思想领域广泛地传播,兴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产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评,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随后才出现瞿秋白、蒋光赤等人的创作。

三、理论的多向性

由于社会背景和文学自身的原因,每一时代总有一种文学倾向和文学潮流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的文学倾向受到排挤和压制。但在现代文学初创阶段,西方的各种文艺思潮都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引入中国,对于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启蒙都具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出现十分活跃复杂的思想局面,这种种思潮又与中国独特的思想和文化相融合、改造、变形,形成新的理论,这种思想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使中国作家在众多的选择面前感到彷徨和困惑,但也使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创造社追求艺术的“全”和“美”。他们主张“为艺术”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浅草(沉钟)社、弥洒社、新月社,也程度不同地持有类似的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观。作为新文学的初期开拓者,他们几乎都表现出广泛的艺术兴趣和热烈的求索精神;虽然在理论主张上各有着重的方面,却并不因此为特定的文学思潮学说所囿。文学研究会同时还宣传过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以及泰纳的理论,有人也有过“作者无所为而作,读者也无所为而读”的看法(郑振铎)。创造社的部分成员又接近过表现主义,也并不完全否认“文艺之社会的使命”(郭沫若)和“艺术之社会的意见”(成仿吾)。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寻求新文学的发展道路,使新文学理论呈现出多向性的特点。

四、理论的流派性

20年代初期起相继成立的为数众多的文学社团,往往以一定的文学流派相标榜。他们大多兼顾创作和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文学研究会继承《新青年》的传统,与鲁迅以及以他为首的一些社团的主张基本一致,为充分发挥文学作为思想启蒙工具的作用,做着不倦的努力。他们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沈雁冰(茅盾)、郑振铎是该会理论批评方面的主要发言人,周作人、叶绍钧、俞平伯等,也写了一些评论文章。创造社为“五四”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所鼓舞,出于摆脱封建文学教条的、桎梏的时代要求,渴望艺术家能够自由地追求艺术的“全”和“美”。他们主张“为艺术”的、浪漫主义的文学。郭沫若、宗白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在理论上都有建树。稍后成立的浅草(沉钟)社、弥洒社、新月社,也程度不同地持有类似的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观。作者无创造社的部分成员又接近过表现主义,也并不完全否认“文艺之社会的使命”(郭沫若)和“艺术之社会的意见”(成仿吾)。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寻求新文学的发展道路。通过这样的提倡和阐述,形成了初期新文学各种倾向流派并存共荣的生动蓬勃的局面。

五四运动使中国文学批评走向现代,周作人在《自己的园地》中指出不要把文学批评当成功利的工具,要把文学批评当成自己的感受、理解、批评,使批评从功利中脱离开来。而王国维则从审美的层面进行文学批评,并将之系统化,使之具有理论框架。这都与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作家们的文学理论尝试是一致的,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由于政治的原因,现代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被逐渐消解了。

参考文献:

[1]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的回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1).

[2]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审计本质特征的理论解析 篇4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关系,起点与特色

1前言

从我国审计的发展经历来看,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 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审计理论体系, 至今仍未有一个完整而全面预算体系。各种理论都是比较分散化的, 或者只是代表几种言论的说法。之所以出现目前的状况, 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重要之一就是一直没有寻找到适合当前实际的审计理论制度, 只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审计理论制度, 才能有望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审计理论。这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推动, 因此, 从现在开始, 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 理论结合实际, 切实地做好审计工作, 进而找出审计理论制度建设的起点和特色。

2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

2. 1经济责任关系

经济责任主要是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之间, 或者是团体之间在经济方面应当承担的各种责任。通常情况下, 将这种经济责任归属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国家、国家对企业、企业对劳动者。这四种责任都有着一个固定的原则, 那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责任制原则。 在整个过程中, 无论任何一方都与对方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在之后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都是存在这种关系的, 这就形成了经济责任。只要双方的经济活动没有停止或者中断, 那么这种经济责任关系就会一直维持到双方彻底解除经济关系为止,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这个经济责任关系不可能不存在。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2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与经济责任相联系的一种审计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审计组织对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应负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评价活动。它包括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行政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主要放在单位一把手和副手在任期之间对本单位应该负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上涵盖了其他所有的审计, 因为任何一项责任都离不开经济的制约, 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员的操作, 也就离不开经济责任的制约, 所以说只要发生了经济关系, 就必须要有经济审计对其进行约束。经济责任审计仅特指在我国近些年出现的特定的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无论是从哪个层面上着手, 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有利于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准确的评价企业领导或管理者、机关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责任履行情况, 为社会所有用人单位提供有根据的参考依据。其二, 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规范当事人的行为, 帮助他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 通过对经济的审计不断揭露一些腐败问题, 进而促进了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和谐和统一。其三, 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使各个部门的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社会公职公务人员将会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整个企事业单位内部也将会形成一种较好的内部文化氛围, 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我国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

审计理论研究是做好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步骤, 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研究, 无论是在制订审计方针的具体方案, 还是进一步落实审计规划的纲要, 都离不开审计理论对整体的指导和指引。作为高层领导者就更加应该注意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只有熟练掌握了审计理论知识, 才能在审计工作中有所作为。反之亦然, 只精通审计实务、 而没有认真研究审计理论的审计人员, 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是寸步难行的。所以, 要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努力把审计科研部门打造成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 “智库”。以我国目前的审计理论来看, 它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 因而它不是最终完善的理论, 它必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而继续革新和丰满。我国现行审计理论是建立在几代人艰苦努力的基础之上, 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不但融进我国审计者的智慧, 同时也吸收和消化了国外审计理论的精华, 所以说, 我国现行审计理论体系已经完全将研究与实践、发展与继承、学习与超越、巩固与提高、广博与精深、普及与专业等六个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在不断总结过去的同时, 还把未来的发展机遇看为生命的主线, 整个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始终将所出现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及时给予解释和阐释, 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工作的比较, 结合实际针对当前我国现有体系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4完善审计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是围绕规范财政行为, 进一步深化财政同级审工作。建立完善 “同级审” 整改进度情况反馈提示机制, 加大审计整改跟踪督促力度, 提高财政审计成效。加强对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综合分析, 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查找原因,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二是围绕强化过程监管, 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突出项目招投标管理、概算执行、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 加强竣工决算审计, 坚持从严把关, 切实维护建设领域财经秩序。完善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格局, 深化资源环境审计考评指标体系研究, 关注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 促进美丽中国建设。三是围绕监督权力运行, 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极组织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在程序规范、责任界定、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权力运行、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作配合机制, 积极运用联合检查、联席会议等机制, 拓展审计成果, 促进审计整改。四是围绕推进审计创新, 进一步实施绩效审计。加强宣传力度, 推动从 “用对钱”向 “用好钱”理念转变。深化独立型绩效审计与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的绩效审计模式, 推进常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结合, 促进提高资金使用实效。五是围绕增强工作实效, 进一步强化审计管理与审计整改工作。注重审计过程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 注重聚集各个层面意见建议, 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加强协调沟通, 明确整改目标和重点, 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做好审计整改工作, 强化审计问责。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通过信息、专报、结果公开等形式, 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实效。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 (14) .

职业发展特征因素理论 篇5

职业生涯发展

第三节

职业选择与决策

一、特征—因素理论

(一)起源

特征—因素理论由“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创立,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后由佩森特发展成型。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基本观点是核心是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的匹配(“人—职匹配”)。

(二)名词解释

特质: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过心理测量工具加以评量。

因素: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资格,可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解。

(三)假设(理论前提)

1.个体之间存在着个性上的差异,即所有人在发展和成长的各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

2.某种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与某些职业因素存在着相关,不同职业需要配备不同特性的人员,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的逾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3.人的特性可以客观测量,职业因素也可以进行分析。

(四)基于特征—因素理论的职业选择实施步骤

1.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以便做到特性匹配,即不同的人去找适合自己的“活”。

2.了解各种职业的岗位要求模式: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何种职业中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及晋升的机会,以便做到因素匹配,即要知道某类的活适合什么样的人。

3.对以上两方面做出明智的思考,尽可能达成两者的平衡。

(五)基于特征—因素理论的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过程

1.探究个人,通过生理和心理测量或调查,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做出分析评价。

通过心理测量及其他测评手段,获得有关身体状况、体质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身心特点,分析自己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课外活动、业余兴趣、工作经历等情况,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2.熟悉并分析各种职业岗位的职责及其对人的要求,及有关的其他职业信息。包括:

(1)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及晋升可能性。

(2)任职的最低条件,如学历要求、所需专业训练、年龄及其他心理特点的要求。

(3)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及费用等。

(4)就业机会,职业信息咨询渠道,如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以及由国家领导人、劳动部的权威人士、各行业的专家、各专业的教授、职业指导专家、中学教师等撰写的额职业指导类书籍等。

3.使人—职匹配。在了解了个体的特性和职业因素之后,就要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职业。

(六)意义与不足

特征一因素强调个人的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一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征一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一职匹配的思想,所提供的对个人有关职业资料的服务,易于被人理解与接受,能增进职业指导的功能;考虑了人职匹配过程中的个体与职业的双向作用,符合逻辑方法;故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

但同时特征因素理论过于强调理论工具的使用,忽略了个体与职业的发展过程,不利于现实职业生涯的变动分析与决策。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特质因素论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的观点,他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所谓“特质”:就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来加以评量。所谓“因素”:则是指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或资格,这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解。

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

①因素匹配(活找人)。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有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篇6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    教学特征    平等性    互识性    共识性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是处于“普遍交往”中的主体,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是一种交互主体性。据此,处于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也是一种交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互识基础上达成共识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主体间性理论为教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了新视角,为我们分析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因此,积极探索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教学特征,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教学主体地位的平等性

从胡塞尔开始,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问题就成了哲学主流。胡塞尔所指的交互主体性是先验自我内在构造起来的与他人的一种意向性关系,他所谓的他人问题并不是关于其他心灵存在可能性的问题,而是如何发现“其他自我在我之中的意义是在哪些意向性上、哪些综合以及哪些动机之中被构造出来的”,每个“活生生的身体作为一个功能性的、有生命的身体(因此不是作为纯粹的物)而被共同经验到。当其自身作为物被经验到时,它可以两种方式被经验到——亦即恰恰是作为一个被经验到的物和一个功能性的活生生的身体,两者在一个身体里被共同经验到”。胡塞尔认为“社会性的东西”意味着一种彼此为对方的相互存在,“就更多的人来说,他们也相互把对方经验为其他的人。”弗莱德·R·多尔迈在《主体性的黄昏》一书中对现代主体性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反对把主体性视为一种固定的参照点置于自我性的核心之中,并追溯了“自我”与“另一个我”的一种前反省的和非意向的差异,强调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是一种交互主体性,“每一个自我——主体和我们所有的人都相互一起地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上,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它对我们的意识来说是有效存在的,并且是通过这种‘共同生活而明晰地给定着。” 处于“普遍交往”之中的主体在面对共同客体时,可能构成一种共同主体,因而真正的主体只有在彼此的交往中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人是社会的人,人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在与他主体的交往中形成的,人只有在交往中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处在交往关系中的人,彼此之间都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坚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地位的平等性,首先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人格平等和地位平等,基于相互尊重、信任的立场,必须坚持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善于站在学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学生看作独立人格的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教学交往活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完善、情感满足、道德高尚、素质提高的过程,还是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功能和目标的过程。树立平等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而言,就是通过各种积极行为,与老师进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学生既可通过言语形式,包括直接提出疑问、在回答老师提问中间接反映出疑问等,也可通过非言语形式,包括疑惑不解的面部表情、不正确的课堂练习等,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老师施予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教学主体之间的互识性

主体间性理论告诉我们,平等主体通过交往可以达成互识与理解,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通过平等对话等交往活动可以达成互识。首先,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互识性,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目的性和计划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主体在交往过程中也充满着能动性,一方面,主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受主体的需求、动机、兴趣等因素的支配,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主体对外部信息的加工,也受主体在以往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影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双方都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不但学生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而且教师也能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完善,为彼此间达成共识、理解奠定基础。

其次,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互识性,必须通过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来实现。哈贝马斯认为,“人类是通过其成员的社会协调行为而得以维持下来的,这种协调又必须通过交往,在核心领域中还必须通过一种目的在于达成共识的交往而建立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包括需要、动机、思想、情感等进行理解,对学生的人生经历要了解,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掌握,并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心心相印的朋友关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与学生 “同频”。正如美国教育家莫里斯·比格所说:“如果他要有效地教学生,教师就应该以同样的心理去理解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并应确切地了解他正在教的这些学生的生活空间真正起了什么变化。要了解每个学生和他的认知世界……他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他的环境,正像学生了解他自己和他的环境一样。为了成功透彻地了解一个学生,教师必须通过学生本人来了解这个学生。”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情感在主体的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健康的情感是认识的催化剂,能够激活并推动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向前发展,丰富和完善人的认识内容。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健康的情感在教学主体的平等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唤起师生对教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生间相互认识、相互理解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这是因为,师生间只有有了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心理倾向,双方的平等交流才有可能,进而才可能有师生对同一事物的共同理解。因此,没有“交互主体性”,没有主体间的互识,主体间很难达到对同一事物的共同理解。

三、教学内容的共识性

通过主体间的交往,主体在达成互识的基础上,可以达到主体间的共识。也就是说,在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可以对同一事物达到基本相同的理解。这种共识性的达成表现为,通过交往活动,一方主体的思想观点为另一方主体所了解,并内化为其心智结构的一部分,作用其认识和实践活动,进而才能达到对其思想和行为进行改造的结果。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应当通过师生间平等的交往活动,使教师的思想观点尽可能为学生所了解和接受,并通过学生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识和观念。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书育人,最终是通过学生的“育己”来实现的。可见,没有学生的自觉活动,老师的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教育目的难以成功达到。正如斯宾塞所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认识过程往往是不同的,教学过程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同的认识对象——教学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虽然教学内容是前人总结的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双方的知识储备也各不相同,因而在认识这些知识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例如,运用案例、类比等方法,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变换给予教学内容的方式。当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以便师生双方达到对教学内容的共同理解,达成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只有师生共享了教学成果,才能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才能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要达成对教学内容的共识,必须通过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创设平等交流的教学情境:从硬件方面看,就是构建师生共有讲台或者不设讲台,尤其在小课堂教学时,可构建圆桌式的物理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改变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而且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这一物理环境特别适合于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这是因为,对于这一类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师生之间往往不容易达成共识,尤其是对于90后的大学生,试图通过高压办法使他们认同是不可能的。因此,创设适合平等的物理交流环境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从软件方面看,构建平等的社会心理环境,就是要构建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哈贝马斯认为,人是通过语言与他人、社会发生关系的,人通过语言符号的交往活动来驾驭自己和世界,“任何处于交往活动中的人……就他试图参与一个以理解为目标的过程而言,他不可避免要承担起满足下列……确切地讲,正好是这些……有效性要求的义务。”语言对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它不仅是教师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工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不仅能传递感情,而且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使用激励和导向性的语言,在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分享了学生学习的经验和学习中的情感,完善和健全了自己的人格。

总之,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教学实践的结构、本质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此相适应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化教学改革,完成育人任务。

【参考文献】

[1] 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148.

[2] 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5.

[3] 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3.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2.

[5] 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78.

[6] 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7] 杜桂娥,朱志军.论正确处理教学交互主体性关系[J].教育科学,2000(1):6.

[8]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

论农村创意经济的理论特征 篇7

关键词:创意经济,农村,资源整合,协同创新

所谓创意经济, 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简言之, 就是由人类的创意主导的新型经济形态。而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 如新理念、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型、新的文化形式等。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指创意经济, 不同于其他文献中的“创意产业”概念。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让世人看到了“创意”在财富创造、经济发展和增进人类福祉方面的巨大潜力。实际上, 理论进展和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意的支撑, 创意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另文中, 笔者亦曾提出, 创意经济的发展不仅在城市潜力巨大, 在农村同样具备发展的现实土壤且前景广阔;创意经济将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理想形态, 同时也应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发展道路或努力方向 (李学术、刘楠, 2010) 。

但是, 迄今为止, 创意经济在中国农村虽有所实践, 但这种实践无疑仍是零星的、不成规模的, 也是无意识的。而要让这一经济形态成为政府和农村经济主体的普遍追求, 则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指导。而在这一点上, 现有的理论成果显然不足, 甚至尚处空白状态。对此, 笔者将尝试做出些许探索, 试图概括出农村创意经济的几个理论特征, 进而为中国农村创意经济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创意主导

如前所述, 创意经济就是创意主导的经济形态。对于农村的创意经济而言, 这一主导性体现在:优秀的创意既可以有效整合、充分利用资源, 又可以迎合、甚至创造市场需求;优秀的创意是利润或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 一切资源的配置———包括先进技术的引用———都应该围绕创意来进行。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农民发财致富的路子,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需要新颖的创意与当地实地条件相结合。各地农村看似千篇一律, 实际蕴藏着很多特色与机会。许多农户或企业抱怨当地没有资源, 但实际上, 根据当代创意经济的基本理念, 没有资源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关键是有没有好的创意。有了好的创意, 看似没用的东西可以变成财富, 而如果没有创意, 许多宝贵的资源也只能沉睡千年。在中国农村, 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引进了一个好的品种或者采用了一项新技术, 农村增产了, 在短暂的繁荣之后, 通常是价格的剧烈下跌和产业的急剧萎缩, 农民似乎很难摆脱“谷贱伤农”的宿命;许多地方试图用“特色经济”的办法走出这一困境, 本来这一思路是正确的, 但岂不知, 特色经济的灵魂在于创意, 如果没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优秀创意作支撑, 特色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缺乏创意———这就是许多地方苦思“特色良方”而不得, 或者特色经济“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

二、创意的生产及其实现是创意经济的两个关键环节

要发展创意经济, 仅仅认识到创意的主导性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生产出足够多的优秀创意并将其成功实施, 而者缺一不可。而要做到这一点, 则需要:

1. 找到创意生产、实施的条件或机制。

从本质上讲, 所谓创意, 就是各种信息的创造性组合。因此, 要生产足够多的优秀创意, 首先离不开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信息, 还包括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等各个领域、国内国外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的无限量信息。实际上, 信息量越大, 实现有用的组合、产生优秀创意的可能性就越大。 (1)

2. 创意是各种信息的组合,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组合都能成为有用的创意。

实际上, 有用的、能够为农民带来财富的创意不仅应该富有新颖性, 而且还必须是能够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并且是农民能够实现的、创造性的信息组合。因此, 创意经济中创意的生产不仅需要大量信息, 而且需要经济主体能够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能对其进行有效组合, 而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需要创新者具有创造性的头脑, 能够通过自身的联想将各种潜在的有用信息联系起来, 而且还离不开对相关领域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因此, 大规模的创意的生产应该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或专业人士的参与。从下面的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案例:宠物石传奇 (2)

一位美国人盖瑞·达尔于1975年发明了一种新奇的玩物———宠物石。它是一块可爱的、玲珑剔透的卵形石头, 放在一个黑色的礼品盒子里, 礼品盒上安着一个提把, 还挖了一个洞供“宠物石”休憩。盒子里面还放着一本32页精致的、小版本的“宠物石”训练手册, 里面煞有介事地介绍了宠物石训练技巧、饲养和疾病防治等等。小册子的封面上印着一行绿色的粗体字:“恭喜您, 您现在已经成为一块绝种的、纯血统的‘宠物石’的主人啦!”

生产宠物石的成本简直不值一提:石头每块1美分、盒子4美分、包装6.5美分、其余费用2美分。盖瑞给零售商的底价是2美元, 最后脱手的价值为4美元。

这也许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荒诞无比的礼品, 但它却引起了空前轰动, 成为美国礼品零售史上最成功的一项产品。形形色色的人们涌进商店, 购买这种可爱的鹅卵石, 在流行的鼎盛时期, 每天最高卖掉10万个, 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 零售总额超过400万美元。

其实, 石头本身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真正特殊的是1975年这个特殊的年头。正如盖瑞·达尔自己所说:“当时美国刚刚经历过越战和水门事件, 加上高度的通货膨胀, 人们这时候最需要的是痛痛快快地大笑一场。”一家报纸引用一位顾客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令人捧腹的玩意儿我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了。

“宠物石”给美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以至它的名字几乎成了美国现代俚语的一部分。现在, 每当一种新礼品玩物打入市场, 人们都会问:“这是今天的‘宠物石’吗?”

世界真奇妙, 无奇不有。美国有史以来最荒诞的礼品却引起了空前轰动, 获得巨大的商业效益, 其关键在于盖瑞抓住了当时美国人的消费心理。

看似平淡的普通鹅卵石, 到了富有创造性的头脑中经过精心策划与运作, 却造就了创新者的巨额财富。在这个案例中: (1) 看似不相干的若干信息 (鹅卵石、宠物) 的创造性组合, 却实现了“新”、“奇”的市场效果,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作为创意生产的原材料, 其数量越大越好, 所涉及的范围越广越好; (2) “宠物鹅卵石”创意之所以能够成功, 离不开创新者对当时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人们消费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完美的专业营销, 因此, 要实现各种信息的有效组合进而产生和实施优秀的创意, 还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

3. 交流与碰撞是创意生产的高效手段。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信息, 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视野,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众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早已证明, 不同的人在一起交流和碰撞是新思想产生的高效途径, 也是创意生产的高效手段。从理论上讲, 参与的人越多, 参与者所在的领域越是多样化, 优秀创意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对于创意经济的成败有着决定性意义

如前所述, 创意的生产及其实现是创意经济的两个主要环节, 而这两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都离不开资源的整合。

首先来看第一个环节:创意生产。如前所述, 创意的本质是各种信息的重新组合。在创意的生产阶段, 比较重要的是信息、知识和技能, 优秀创意的产生不仅需要大量的、涉及各个领域的信息, 而且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或专业人士的参与。这就需要资源的整合。例如, 农民创造性地发现当地有一种潜在的资源可能会满足市场上的某一种特殊需求, 但究竟是否可行, 可能还需要专业人士的指点和帮助。但他能否找到这样的专业人士?如果能够找到或者已经找到了, 他能不能动员该专业人士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等等, 这里就涉及到他的资源动员能力。

再来看第二个环节:创意的实施。在原始创意或核心创意 (最初的主要创意) 的实施阶段, 资源的动员和整合能力就更加重要:如果说无形的创意是信息的重新组合的话, 创意的实施则需要各种相关有形资源的动员与整合。如在前例中, 那个农民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新资源, 然后经过自己创造性的思考, 或者与其他人的碰撞、沟通之后, 有了一个较好的创意, 但要将这个创意付之实施, 在后续的各个环节中, 则需要一系列相关资源引入, 如技术的引进或变革、管理的优化、产品的包装、宣传、定价策略、渠道拓展、资金的融通、组织的变革等等。如果农民自己难以做到或做好, 还需要动员、整合外部资源。在这一阶段, 外部力量的加盟至少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提供或协助产生新的创意, 因为在原始创意之后, 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好的创意;二是对创意的实施提供物质帮助。

因此, 创意的生产和实施还离不开资源的整合, 资源整

(1) 当然,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也存在信息垃圾和信息“噪音”的问题。由于对当前的农民来讲, 问题的关键尚是信息的匮乏, 因此, 本文对信息过量的问题暂不关注。

(2) http://www.cnhubei.com/200304/ca240657.htm。合能力越强, 创意经济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从整体意义上讲, 全方位、大尺度的资源整合对于创意经济的成败有着决定性影响。

四、农民是创意经济的主体

农民虽然有着诸多局限性, 但依然可以成为创意经济的主体, 因为:首先, 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 他们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 他们有着发展经济的最大驱动力;其次, 农民最了解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 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之内也最能及时跟踪市场的变化, 而毫无疑问的, 这些信息都是优秀、实用创意的基础条件;再次, 人人都有创意力, 农民虽然文化水平较低, 但依然具有创新的潜质;最后, 创意源自人的知识和智慧, 要产生大量的、源源不断的优秀创意, 离不开大量的人的参与, 而毫无疑问, 在农村经济的参与者或关联者中, 农民是最大的群体。

五、协同创新在创意生产和实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农民是农村创意经济的主体, 但并不意味着创意的生产和实施就要完全依赖农民自己。事实上, 仅仅依靠农民自己来生产和实施创意将有很大的局限性。

“创意”实际上是各种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性组合, 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知识存量较少, 对技术进展和市场潮流的变化 (尤其是城市或其他国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把握不够, 在很多时候, 由于“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资源“熟视无睹”、“见多不怪”,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缺乏对市场的宏观把握, 缺少创新所需要的一些必要技能和管理知识等等,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创意的生产。

事实上, 在韩国的新农渔村运动中, 农民自己也感受到了这种局限性。韩国“新农渔村运动”的先驱和领导者金振兟 (韩) 先生在总结经验和教训时指出:韩国的许多村庄“为了发挥本村的特点, 正在最大限度的实现特色化和差别化, 他们为此而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但从细节来看, 工作内容大同小异。尤其是大部分都已生态旅游为主……开展这种千篇一律的工作今后恐怕会加剧彼此间的竞争, 重蹈观光农业失败的覆辙”。实际上, 这里我可以窥见其中的端倪:仅仅依靠农民自己, 创意可能会日渐枯竭, 特色也可能逐渐失去。

实际上, 这绝不仅仅是韩国所面临的困惑。在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我也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困境:农民并非不努力, 但他们很难找到很好的创意。这种困境, 通过人才培养、增加外出考察机会、邀请外部专家等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但恐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自身局限性带来的创意匮乏问题。另外, 一个项目或一个产业可能从一个创意开始, 但此后发展的过程中, 从生产、管理、融资到市场营销, 农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间同样还需要一系列的创意作支撑, 所有这些, 仅仅依靠农民自己往往是很困难的。因此, 即使仅就创意产生机制而言, 单纯依靠农民自己的传统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这些局限性, 可能恰恰是城市人群、尤其是其中的知识组织 (如大学) 的优势所在。如果农民和城市 (尤其是知识组织) 能够联合起来, 共同为农村的产业或经济发展谋求出路, 各种信息就会成倍乃至多倍增加, 这些信息随意组合产生优秀创意的可能性则会千百倍的增长。因此, 农民是重要的创意主体, 充分发动农民是不可或缺的, 但引入外部力量, 实现协同创新将大大提高优秀创意产生的可能性, 进而为创意经济提供更为坚实的智力支撑。这一点, 不仅可以在理论上站得住脚, 在现实的发展中, 农村与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外部力量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之案例亦是不胜枚举。当然, 需要说明的是, 传统的协同创新尚处于一种自发的、零星的状态, 而本文所主张、提倡的则是一种在规范的制度安排之下的大规模的、全面而又持续的创新合作。

在下面的案例中, 我会发现外部参与对创意形成的重要意义。

案例分析:在一个贫困山村的发现

2006年8月, 我到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调研, 在一个极端贫困的小山村, 在当地村民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中, 我发现了多种潜在的机会, 萌生出多个可以为农民带来收入的创意:

一是当地有漫山遍野的野生杨梅, 在8月底昆明市和其他地方的杨梅已经下市的时候, 这里的野生杨梅依然挂满枝头。当地农民对此漠然视之, 而从我———一些略具科学常识和了解一些市场的外地人看来, 这却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源:只要将这些野生杨梅与优良的杨梅品种嫁接并进行大规模培育和人工种植, 产品就可以在市场的空档期上市, 从而在市场上尤其是大城市的市场上卖出高价;另外, 当地靠近武定县著名的佛教圣山———狮山, 完全可以与当地的旅游产业结合起来, 开发杨梅采摘产业。实际上, 当地独有的高山冷凉气候, 可以错季生产许多水果和蔬菜, 这都是蔬菜、水果和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二是在这个贫困的山村, 几乎每家住房的后墙上, 都挂着一个掏空的木桩, 这是一个蜂巢。经过了解得知, 这一个蜂巢一年所产蜂蜜足够家人享用。如果拿到市场上去出售, 一个蜂巢至少可以卖得130元~300元。尤为难得的是, 除了必要的“分巢”, 这样的密封养殖不需要什么人工, 但遗憾的是, 当地农民长期沿袭传统习惯, 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每家最多养殖一两巢, 收获的蜂蜜除了满足自己食用, 剩余的一般也只是送给亲朋好友, 拿到市上去卖的少之又少。但在我这些外来者、尤其是来自大都市的外来者眼中, 这是多么富有特色的“稀奇物”:我吃惯了蜂蜜, 却很少见到蜂巢, 尤其是这样原生态的、近乎野生的蜂巢!如果将这样的蜂巢拿到大城市, 配上简单、精致的摇蜜工具, 其市场价值又何止一两百元!即便在当地或云南省内的旅游景点上, 作为一种旅游产品, 让消费者亲自动手, 现场割蜜, 现场品尝 (尤其是与饮料与特色食品结合起来) , 相信也一定会受到欢迎。

三是当地山上长着一种野草, 这种野草叶子的背面长着一层薄薄的绒毛;山上还有一种随处可见的石头, 这种石头可以擦出火星。据当地村民传说, 他们的祖先一度曾经用上述石头和绒毛来取火。我就不由想到, 这样的素材可否做成一个“钻木取火”的组合,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商品去出售?两块火石组合在一起可否做成一个“爱情火花”的创意商品?云南是旅游大省, 旅游市场上的“特色小商品”却千篇一律, 甚至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 从这里我是否得到启发:云南的多样化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实际上是否蕴藏着无数的特色和商机?

上述几个发现和创意, 是否真的可行, 当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和论证。但是, 我这里只是想说明, 对于许多资源, 当地的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无法认识到其价值, 而外来者则很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发现。所以, 即便仅仅从创意生产的角度讲, 外部的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笔者认为, 理想的创意产生机制, 应该是在充分发动和依靠农民的前提下, 引入外部的知识资源;要强化知识参与, 实现城乡之间的协同创新。

所谓“协同创新”, 这里指的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之下, 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城市的知识参与者和乡村建设主体之间进行的全面、持续的创新合作。从下面的一项社会实验中, 我可以看到城市的知识参与和城乡协同创新的潜力。

一项社会实验:普通在校大学生能否为农村建设提供好的创意?

为了验证我设想的知识参与模式的可行性, 我在官渡农村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试验。实验目的比较简单, 就是验证我提出的知识参与模式能否满足新农村建设对知识的需求。

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 我不可能涉及到上述模式中的所有环节, 而只能对其中的核心问题进行试验。其中的关键是:我的设想的模式之下, 知识的供给能否满足农村的各种知识需求, 尤其是大面积的创意需求?

我认为, 一个专家或专业团队解决自己研究领域内部的技术问题不足为怪, 但这种做法无法区别于以往的模式, 也不具备低成本、大面积推广的可能性。但如果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团队能够针对农村的需要提出好的知识服务, 那么, 我的模式就是可行的。

为此, 我选择了云南财经大学5个普通的大学生团队, 在官渡宝丰社区进行了试验。说他们普通, 是因为他们虽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但专业水平并不是很高, 团队成员大多是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大学生 (后来临时补充了两名研究生) , 且小组内部暂时没有专家的指导, 他们选取的知识服务内容大多也不是他们专业研究的范畴。

经过5个月的调研、讨论和涉及, 上述六个小组都完成了课题任务。其中, 4个项目都是针对村集体的建设项目, 如“宝丰坊”建设、养殖淡水小龙虾项目等, 这些项目试图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宝丰村寻找和建立主导产业;两个项目是为未来的“村容村貌”做出自己的理解、阐释并给出具体的规划, 如昆明市官渡区宝丰社区环境整治规划、新型打捞集成并综合利用滇池蓝藻农用技术推广项目。

就结果来看, 虽然参与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研究”的内容并非本专业的“分内之事”, 他们的专业水平也并不高 (5名主持人分别是大一、大二、研一) , 但他们都能分工协作, 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甚至开展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 最后给出了创造性的研究结果。上述五个项目的创意方案都得到了官渡区科技局和项目验收会入会专家的好评。

此次试验的启示是:一是在服务农村的知识资源中, 还有许多有待挖掘的潜在力量, 其中, 在校的年轻知识分子就是一只人数众多、素质较高、组织性较强的重要队伍;二是“强化知识参与、推动协同创新”可能是发展农村创意经济的一条比较好的路子。

综上所述, 通过对农村创意经济理论特征的凝练, 我们可以看到, 创意经济将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理想形态, 而要将创意经济的理念变成现实, 政府必须加强引导, 务使创意经济成为微观经济主体的普遍追求;要多方整合资源, 为创意的生产和实现创造物质基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同时建立良好的创意产生机制, 引入外部的知识资源, 要强化知识参与, 实现城乡之间的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韩]金振兟.新农渔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194.

[2]李春亭.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互动发展——从知识反哺农民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 2007, (2) .

[3]李学术, 刘楠.论农村创意经济及其实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 2010, (2) .

[4]李学术.从创新视角对舒尔茨贫困经济学的再认识[J].中国软科学, 2007, (7) .

[5]李学术, 向其凤.农户创新与缓解贫困:基于省际面板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12) .

[6]理查德.弗罗里达.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6.

[7]孙君, 王佛全.典型案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参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4.

[8]唐广辉.创新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 (4) .

交易成本的特征和基本理论 篇8

交易成本理论最初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 (Coase, R.H.) 于1937提出的。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来说明市场与厂商的行为, 而后又解释人们在考虑不同成本下如何作选择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是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与权利集合如何分配的问题, 这一观点除了推翻Pigou认为的社会成本与外部性应该由政府管制的概念。进一步强化了由相对性出发的经济分析方法。威廉姆森是交易成本理论的集大成者, 在对交易成本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 从特定的分析对象和角度对交易成本的涵义进行了研究。他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和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威廉姆森在经济组织研究方面的一个主要观点或者说主要贡献是认为不同治理结构应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 匹配的目的是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威廉姆森借助于交易成本工具深刻地研究了各类经济组织问题, 特别是企业、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签订契约的问题。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进行的研究最全面、最具有综合性。他系统研究了交易成本存在的原因和企业替代市场, 即纵向一体化的理由。他运用麦克内尔将交易分为古典型、新古典型和关系型三种类型的理论, 认为只有在古典型交易中, 交易成本是可以忽略的。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也对交易成本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他们侧重研究团队生产中劳动交易的困难、劳动产权交易涉及的偷懒行为的可能性。

交易成本理论是用来预测组织关于治理结构选择的一种描述性理论, 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 不仅形成了后来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和现代的“新制度经济学”, 而且在管理学和营销学等很多学科领域, 可以看到这个理论的重要影响。研究交易成本的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论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传播以后, 受到人们极大关注, 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中心议题和新的领域。交易成本概念被频繁地用于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 并被逐渐吸收进主流学派的理论中。人们通过对这个理论的不断引申和发展, 解释和指导了很多的市场活动。交易成本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最具理论基础意义的范畴和分析工具。交易成本论的影响日益增大。

2 交易成本的概念和比较特征

(1) 交易成本的概念界定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s) ,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从本质上说, 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 就会有交易成本, 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简单地讲, 交易成本就是人们完成一笔交易所付出的成本, 包括付出的货币、时间、精力和体力等各种成本, 宽泛一些是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完成而形成的成本。科斯在提出交易成本时, 实际上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他一方面对交易成本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 指出交易成本是与发现交易对象、发现相对价格、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有关的费用, 另一方面他还将交易成本看作是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1969年阿罗在研究保险市场逆向选择行为和市场机制运行效率问题时, 正式肯定和发展了科斯的后一种意见, 明确指出交易成本就是市场机制的运行费用, 甚至把交易成本进一步归结为利用经济制度的费用。这是对交易成本的最高概括, 使得交易成本概念的外延迅速扩展。科斯的描述性定义和市场机制费用的定义无论在内涵或外延上都是不同的, 前者的内涵宽而外延窄, 后者的则相反。前者的外延只是包括直接交易过程所必须花费的各种费用, 而后者则大大超过这一范围。也就是说在描述性定义的外延和运用市场机制费用定义的外延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 而与运用经济制度费用的定义之间, 距离就更大了。事实上, 如同定义不同层次的货币概念一样, 只用少量的概念不能满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不同需要, 客观上需要不同层次的交易成本定义。也可以利用理解货币定义与不同层次货币定义的方式来理解交易成本的定义问题。一般而言, 使用市场进行交易活动要经过五个步骤: (1) 去发现所交易的对象; (2) 告知对方希望交易及交易条件; (3) 谈判; (4) 撰写合约; (5) 检查合约是否被确实遵行。可以认为, 为完成这五个步骤所导致的费用都应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应该纳入交易成本。

(2) 交易成本的类型体系

根据人们研究具体问题的不同, 交易成本的分类方法可以有很多。按照一桩交易由内部完成或由外部完成所产生成本的不同, 可以把交易成本分为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研究认为:如果一桩交易的外部交易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本, 则企业应该选择“以企业代替市场”的方式 (如兼并、合资等) 来节省资源, 使交易成本更低;相反, 如果其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交易成本, 则企业应该选择“用市场来代替企业”的方法 (如外包等) 来使交易成本更低。

按照交易成本的构成内容可以把交易成本分为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等。

威廉姆森 (1975) 认为,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 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 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类型的交易成本。总体而言, 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分为以下几项: (1) 搜寻成本, 即商品资讯与交易对象资讯的搜集成本。 (2) 资讯成本, 即取得交易对象资讯和与交易对象进行资讯交换所需的成本。 (3) 议价成本, 即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 (4) 决策成本, 即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5) 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 即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 (6) 违约成本, 即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在1985年, 威廉姆森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两大类型: (1) 事前交易成本, 即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2) 事后的交易成本, 它具体包括四个方面:适应性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和约束成本。适应性成本指签约双方对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指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解决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约束成本指为取信对方所需的成本。

(3) 交易成本的比较特征

(1) 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的比较特征

两种成本的支出目的不同:交易成本的支出目的是为了完成交易, 而生产成本的支出目的是为了完成产品生产。两种成本反映的关系不同:交易成本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而生产成本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是一对互为对称的概念。

(2) 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的比较特征

两种成本的支出目的不同:交易成本的支出目的是为了完成交易过程, 而代理成本的支出目的是为了完成委托—代理过程。两种成本的支出流向不同:一般说来, 对交易成本而言, 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是向第三方支出成本, 相互之间的支出量较小 (在买卖商品的交易中, 买卖商品的价款不属于此处意义上的交易成本) , 而代理过程中的代理成本更多的是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流动。两种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而交易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备。两种成本对应过程的时间不同:一般而言, 代理成本对应的代理过程的时间往往很长, 如经理人代理有时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而交易成本对应的交易过程 (如商品买卖交易) 的时间有时仅需要几分钟。

3 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 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理论

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因素;二是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三是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2) 交易和治理结构的匹配理论

论陈云人民观的理论特征 篇9

理论特征之一:人民生活是大事, 革命和建设皆为此。陈云人民观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其理论特征则是从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民生存、生活状态入手, 并把它作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这是陈云人民观理论特征的要旨。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无产阶级政党, 其唯一宗旨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陈云从事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一个基本准则是, 人民生活问题是一个大事, 马虎不得, 轻视不得。他说过:“革命就是为了改善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1]P194面对建国后人民生活的实际状况, 诸如对于民众日常吃、穿、用、油、盐、柴、米等生活所需, “不要看不起这些, 这是人民的大事。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P33在领导改革开放的攻坚日子里, 陈云更是从人民生活小事入手去筹谋国家建设大事:“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 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2]P280所以, 对于一个大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掌控, 陈云明确提出要框筑全面、政治、群众、生活四大原则。要把经济运行的稳定、市场物价的稳定、人民群众生活的稳定、社会的稳定联系起来。这就从人民群众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政权稳定的内在关系角度, 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出了新的诠注, 标志着陈云人民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陈云看重人民生活大事, 聚焦之一是“三农”问题。农业的价值、农村的重要、农民的关键是陈云人民观的精典阐述。他说:“粮食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的工作。”[2]P72“如果我们不解决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便站不稳, 必须还要回头补课。”[2]P85-86所以, 他经常告诫干部:“十亿人口吃饭穿衣, 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 也是一大政治问题。”[2]P350聚焦之二是落实具体政策来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如建国后相当长时期的农产品计划收购与城市商品粮供应政策, 陈云同志是力主办好办实, 以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聚焦之三是减轻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负担, 切实有效途径并并落实下去, 保护好农民。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时提出了很多主张。如国家考虑征收农业税时, 他希望对农村要适量灵活执行:丰年月可适当多征些, 但也不能要得太多;年景不好应少征, 不能把农民压得太苦。陈云同志的人民观, 具体实效。对于我们今天各级干部做好相关工作, 仍有益处。

理论特征之二:肯定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务必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研读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其一贯肯定的首要观点是承认人民是抒写与创造世界一切历史的第一主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陈云人民观的思想基础。他认为:“没有人民, 就没有英雄。”[3]P169“党离开了群众, 就成了光杆司令党, 这样的党也是不能存在的。”[3]P171在这些问题上, 陈云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

陈云十分重视从政治上关心人民民主权利, 关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强调在思想上重视人民民主权利, 在宪政上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在制度上保护人民民主权利。陈云认定, 落实好人民民主权利, 重点还是在基层。我们要针对基层实际, 做好政治民主建设。一是思想上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在各项民主政治建设中保障基层民众的政治权利。如在抗战中的1938年, 陈云谈到:要在各根据地营造一个良好的能使人们自由行使权利, 畅所欲言的环境和条件, “要人敢说话, 就不能给人戴大帽子, 不能把每个微小的错误都提到原则的高度。要能善意的、诚恳地批评人, 态度要好, 还要指出犯错误的原因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3]P117二是要在涉及到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工作中下力气为之。文献证明, 全国解放后陈云是党内最早提出在各类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领导人之一。陈云曾指出:“必须依靠职工群众, 必须从职工群众中选拔有经验的优秀分子参加领导工作和其他的管理工作, 必须健全和坚决执行企业内部各种民主管理的制度。”[2]P2在具体的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中, 党的各级干部要在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英雄, 务必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的思想。陈云强调:“要以民主的作风与群众一起工作, 不要包办, 不要以支部的领导来代替群众团体自己的领导。”[3]P149所以, 他要求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党员, 要时常走出办公室、身沉下去, 与基层民众为伍, 领导他们, 同时向他们学习。这种把发动群众民主议事推广到各项工作中去, 以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这真是陈云人民观的具体体现, 也是陈云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特点与优点之一。

理论特征之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陈云奉行“三不原则”, 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体现在工作作风和从政方法上就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调查研究, 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 解决基层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陈云理解的群众路线, 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这才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方针原则。这个“到”就是人人深入实际、站在基层, 走访亲历、调查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 陈云可尊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典范。江泽民同志曾高度评价说:“从我国国情出发, 尊重实践, 尊重群众, 清醒地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情况, 在此基础创造性、踏实细致地开展工作, 并下大的决心一干到底, 干出成果, 这是陈云同志鲜明的工作特点和领导风格。”[4]P2

开展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 提出科学的政策措施, 是陈云坚持群众路线的重点。他多次强调:“领导机关制定政策, 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用调查研究工作。”[2]P189同样可贵的是, 陈云阐发的有关调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也是特别具体与灵活有效。他主持的调查研究要实、要具体、到一线去, 不搞形式, 不要表面、花架子。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思想要正、态度要诚、工作要细。调查研究选择的样品有代表性。1961年夏, 陈云亲率工作组回到青浦县农家搞调查研究, 行是轻车简从, 住在简易的农房里, 吃穿是布衣素食, 前前后后一蹲就是十五天, 写出了几篇调查报告也是颇有份量的。更难能可贵的是, 多次亲身实践调查, 为陈云以后的理论升华奠定的基础, 正如他总结的调查研究的两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亲自调查思考得出结论, 你亲眼看到的, 你双耳听到的, 自然错不了。二是有来自基层讲真话的人员, 这类人有自己的身边工作人员, 也有基层干部, 通过他们给你传递重要的信息。陈云的思考与总结是颇有见地的, 又便于施行, 令人敬颂。

理论特征之四:公仆应受人民群众监督, 通过反腐倡廉取信于民。建立制度规范, 严格如一地把各级干部置身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架构与人民群众交往的桥梁, 永远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是陈云人民观的重要理论特征。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陈云在贫困中度过年幼时光, 父母先后过世得早, 十几岁时孤苦伶仃的陈云和姐姐陈星, 由外戚亲人抚养长大。那时国家的贫弱、农村的败落与农民的疾苦, 在陈云精神世界打上了厚厚的烙印。他投身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愿想, 就是要革命, 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保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全国解放后, 陈云即使身居高位也始终没有忘记乡间的民众, 始终铭记党风党纪, 力主从严治党, 惩处腐败, 以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

陈云在改革开放初期了出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他把一生追求的人民观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把抓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中纪委工作的第一大事来谋划、来取信于百姓、来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保驾护航。陈云坚定地预言“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便是党的作风问题, 几十年来, 当我们面对党内政府内军队内存在的不良现象时, 无不为陈云的这一论断而感叹。

对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来说, 党风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是党发展壮大和实现党的宗旨、纲领、路线和任务的关键所在。华夏大地的社会民众对党和政府的跟随、信任、忠诚, 往往是通过自己身边的党员、干部的言行来判断的、来验证的。群众个体的满意程度、骂还是喜、幸福还是痛苦, 理所当然就是评价党员干部优劣的重要尺度。陈云深知党风建设的威摄性作用。因而他要求“每个党员、每个组织, 都应该自觉自愿地接受群众的监督。”[3]P197对于党内存在的官官相护、谋私腐化的行径, 陈云给予严厉的揭露和惩处。他申明:“如果不给予严厉的打击, 对这股歪风如果不加制止, 或制止不力, 就会败坏党的风气, 使党丧失民心。”[2]P331-332

总之, 陈云人民观的理论特征, 内涵深刻警示, 要旨突出鲜明。他把我们党的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定位在中国最广大民众上, 肯定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和美丽如花家乡的原动力, 这是陈云人民观的理论特征与价值功能。为此, 我们从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角度, 要学习陈云的人民观, 领悟其精神实质, 沉下身子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陈云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陈云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篇10

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 战场对抗已是体系作战的对抗,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装备体系的整体作战能力,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单装纵向发展到了武器装备性能的物理极限[1,2]。作为装备性能的粘合剂和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数字化技术与信息系统技术可快速有效地促进信息化与机械化融合发展, 促进装备横向融合、综合集成为装备网络, 并纵向贯通以加强保障装备网络之间的联系, 逐步形成网络化的装备体系, 从而实现在不增加装备数量的情况下, 装备体系的整体作战能力得以倍增。

1 装备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剖析

装备体系指的是为满足现代战争作战任务的能力需求, 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由若干种具有不同作战能力, 功能上相互联系、性能上相互补充的武器装备综合集成的更高层次的有机系统或整体[3]。

在现代部队的装备体系的建设中, 已经突破了过去摩托化、机械化建设理念, 着力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和武器装备的数字化;突破了单系统、单平台的建设思路, 以装备体系建设为核心思想, 注重装备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及综合集成方式[4,5];突破了按兵种、分部门的建设模式, 统筹谋划各兵种的装备建设, 构建型号趋于统一、体系结构明显优化、系列型谱更加精干、以三代或四代装备为主体的装备体系。

装备体系运用的基本方式是一体化联动运用, 其体现在构造和运用“一张网”, 打通联动“四条链”, 可“同一兵种内多个功能纵向贯通”、“同一功能内多个兵种横向融合”, 实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各作战要素上、作战单元上一体化化联动, 使得现代部队装备体系各要素真正融合为一个整体[6], 从而实现对敌装备体系关键节点实时、同步、有序的打击, 实现装备体系整体效能的快速精确释放。

“一张网”主要涉及通信网络装备相关装备体系要素, 以战术互联网为主体的, 综合各类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系统, 形成的无缝互联的栅格信息网, 实现战场综合信息的实时互联、互通与共享, 能够为各装备要素、作战单元作为公共信息传输平台, 是装备体系的神经系统。

“情报信息链”主要涉及侦察情报相关装备体系要素, 依托“一张网”, 整合各类侦察情报装备和用户, 在上级情报信息支援下, 针对战场环境展开情报侦察与上报、信息获取与融合、综合态势生成与共享, 为作战行动和指挥提供有效及时的情报信息保障, 满足各装备要素对战场态势整体感知的需求, 是装备体系的各种感官。

“指挥控制链”主要涉及指挥控制相关装备体系要素, 依托“一张网”, 在“情报信息链”的支持下, 将处于异地、分散状态的各级指挥要素、各种战斗单元链接起来, 围绕作战目的, 异地、同步、动态、实时的对各作战单元进行作战控制、行动协同, 为其他各装备要素提供指挥控制功能, 是装备体系的大脑。

“火力打击链”主要涉及信息对抗、机动突击、火力打击相关装备体系要素, 依托“一张网”, 在“情报信息链”、“指挥控制链”、“综合保障链”的支持下, 密切协同各类火力打击指挥要素、作战单元, 依据作战态势, 各作战要素科学编组、整体联动、同步运行, 实现最大限度的凝聚所有作战能量, 通过信息对抗、火力打击、兵力夺控等方式, 实现战场动态聚能、整体释能、精确释能, 是装备体系的拳头。

“综合保障链”主要涉及作战保障、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三类装备体系要素, 依托“一张网”, 在“情报信息链”、“指挥控制链”的支持下, 充分融合各类保障要素, 通过信息采集、方案生成和保障行动实施与控制等环节, 实现保障资源从宏观到微观的可视化和保障需求的实时感知, 预测、计划、控制、协调综合保障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向需求用户精确流动, 按照信息主导的精确保障、快速直达的聚焦保障、离散部署的机动保障、多维立体的一体保障等保障方式, 为其他装备要素 (子体系) 持续作战提供强有力的精确综合保障, 是装备体系的有机体之一。

2 复杂系统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概念辨析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于1994年由科学家霍兰提出, 他认为:适应性指的是系统中的主体, 是具有适应性的个体, 它在与环境或其它主体交互过程中, 通过持续的“学习”、“积累经验”, 改变本身的功能和结构。其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7], 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表述:

(1) 主体是主动的、活的实体。复杂适应理论认为, 主体的主动性是系统进化的基本动因, 没有脱离整体、环境的主体, 也没有摆脱于主体之外的整体, 复杂性是在主体与其它主体主动交互过程中形成的, 其程度决定于主体的主动程度。

(2) 个体与环境 (含个体之间) 的交互是系统演变和进化的主要动因。一方面, 没有某个超脱于所有个体外的整体“代表”。整体的存在正是通过个体与其他起到“环境”作用的个体在交互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 在交互作用过程中, 个体在各种因素 (含外界因素与内部因素) 的作用下, 其发展方向发生歧化, 并逐步产生了不同结构, 个体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从“平等”到“分化”发展的过程。

2.2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由科学家普利高津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 他认为:某个远离于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在与环境进行信息流、能量流和物质流的交互过程中, 在达到某个状态阈值时, 通过系统内部非线性涨落的放大, 会逐渐的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8]。这种非平衡态下的、有序的、稳定的结构, 便为耗散结构。其核心思想:

(1) 开放是有序的前提。系统开放是耗散结构形成和得以维持、存在的基础, 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等负熵流从外界环境持续不停的“流入”, 不断消除或减少系统内部的熵, 系统得以呈现为一种远离平衡态的动态有序的非线性状态, 一旦孤立, 系统的熵值将越来越大, 最终进入最无序的状态。

(2)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态和开放这两个条件同时出现时, 耗散结构才可能出现, 且状态不是绝对稳定的, 在外界环境加以足够的扰动时, 系统就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成为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3) 非线性作用是有序的动力。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非线性作用能够在各要素间产生协同作用、相干效应, 从而使得各元素相互制约、耦合, 使线性叠加失效, 产生自组织结构, 同时产生的临界效应引起在某个临界点产生分叉演化等反应, 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状态。

(4) 随机涨落是有序的契机。当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 系统的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在偏离平均值时所产生的“涨落”, 通过非线性的相干效应和连锁效应可被放大, 触发、激化系统发生突变, 形成一种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状态, 即偶然的随机涨落为耗散结构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 装备体系的特征分析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在信息化战场环境下, 装备体系之间的对抗。多种类型的武器装备及相应的保障力量, 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等方式, 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9,10]。装备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涵盖各个装备子体系, 各个装备子体系在整个装备体系中完成不同的功能, 不仅表现有层次性、目标性、整体性等一般特性, 同时结构、功能、能力实现等方面呈现出了复杂系统的相关特性。

3.1 装备体系的结构特征

(1) 开放性。装备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 部队在上级编组内或独立完成某任务时, 战略战役支援力量、敌方作战力量和自然环境等构成了复杂的外部环境。通过及时有效对装备体系进行保障, 从外界环境持续“流入”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等负熵流, 以保持装备体系处于有序状态, 实时有效地了解战场综合态势和保持装备体系的战备完好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较好地提高了装备体系的整体能力。

(2) 远离于平衡态。装备体系是远离于平衡态的, 在作战状态下, 部队装备是非均匀的网络化分布式部署的, 并根据任务需要和装备功能特点进行动态的编成编组, 且不断地在时间、空间上进行结构优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损耗严重, 故装备体系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高度有序的功能系统。

(3) 非线性。装备体系各要素 (子体系) 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作用, 基于信息系统条件下的体系作战与传统战争的最大区别就是线式作战转为非线式作战, 这就导致各装备要素之间相互关联, 某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 同时也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 不能按照“加和”办法来分析。

按照复杂系统理论, 装备体系作为一个远离于平衡态的有机体系, 具备了对外的开放性和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 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体系。

3.2 装备体系的功能特征

(1) 层次涌现性。各装备要素的功能、作用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装备体系结构的层次性, 在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构建过程中, 装备体系诸要素功能依照量的比例性、质的适应性和相互作用的方式逐步结合, 形成了装备体系功能的多层次性。

依据复杂系统论的相关观点, 装备体系的层次性表明了其复杂性, 也引起了体系功能的涌现性, 各类武器装备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等方式实现了动态聚能、一体化联动, 形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装备体系[11], 但由于在各层次的元素以及层次间的各元素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这一级层次往往会产生下一级层次所没有的功能, 装备体系往往具有各层次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新功能, 装备体系的整体功能即是所有武器装备系统组合基础上的整体涌现。

根据层次涌现性的特点分析, 装备体系的整体功能的生成和强弱既决定于各装备要素的数量、质量, 也决定于装备要素的集成方式和体系结构。

(2) 系统脆弱性。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环境下, 为了取得装备体系的最佳整体效能, 体系的内在结构变得越来越严密, 各作战单元集成程度越来越高, 各装备要素的关联度也就越来越高, 这造成了体系的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弱, 当某关节被打坏时, 链路就被打破了, 直接影响体系的整体效能。

(3) 交互联动性。依据系统论的相关观点可以得出, 系统整体功能的形成不仅仅来源于各组成要素, 也来源于各要素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装备体系各组成要素通过信息系统的联通性和聚合性, 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的广泛深度融合和快速有序流动以及互联组网进行硬件、软件的互联互通, 打通各装备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节点障碍, 实现各个装备要素之间的交互联动, 使各级、各类的装备聚合成一个整体, 实时有效地聚集起来, 形成功能强大的整体作战能力。

(4) 动态重组性、自适应性。依据复杂系统论相关观点, 系统的演化是时刻存在的, 是在动态中进行的, 演化过程具有随机性、不可逆性。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多运用不同的非线式作战行动, 作战环境广, 没有固定的地点、样式等, 作战力量动态分散配置, 各作战力量、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具有不稳定性。故装备体系需根据作战任务的需求, 利用信息系统网络, 与环境进行信息流和物质流的反复交互, 持续不断地对系统结构进行动态重组。由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进程较快, 任务瞬时多变, 作战目标转换迅速, 作战力量损耗较快, 且作战环境复杂多样, 因此要保证装备体系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就必须适时迅速地组织装备体系调整重组。

3.3 装备体系的能力实现特征

装备体系的能力生成与作用过程中, 在充分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基于装备要素集成的模块化群队式编组方式、面向非线性对抗的网络分布式部署方法、基于精确作战的一体化联动运用策略等[12], 将实时感知、高效指控、快速机动、精确打击、全维防护、综合保障等集成于一体, 形成具有倍增效应的体系化作战能力[13]。其特征:

(1) 模块化、耦合性。装备体系构建过程中, 通过对作战任务不断地细化分解、量化分析, 确立了相应的功能单元模块, 通过调整与优化、耦合聚集等环节构建模块化群队式编组的装备体系, 多数装备采用“平台+模块”的技术路线, 四个平台 (硬件、软件、数据和承载平台) 为支撑, 功能模块按需组装, 有利于灵活组合、快速部署。

(2) 非线性、网络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本质特征就是对抗的动态性和非线性、力量部署的网络化分布式。装备体系整体能力与各要素的功能及结构、具体的作战任务、作战环境、作战对象, 以及各个功能系统作用发挥程度等诸多因素都有关, 每一要素的局部行为和活动都可能对整体作战效能产生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线性的, 装备体系中的要素 (子系统) 局部行为和活动的发挥与对整体作战效能的影响力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为了适应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需求, 在充分运用分布协同理论的基础上, 作战力量需整体筹划、离散配置、动态部署、整体联动, 实现作战力量的网络化分布式部署。

(3) 整体性、协同性。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高强度、快速度、整体对抗性, 决定了体系作战能力各构成要素需以“一网四链”的方式运行, 一体化联动、同步运行, 使作战能力凝聚成一个整体, 形成优势互补, 整体能量得以最大释放, 以实现对敌要害目标和关键环节予以快速、准确的打击, 从而提高作战效益, 达成最大的作战效能。

4 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对装备体系特征分析, 可得以下结论:

(1) 维持装备体系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 以充分发挥装备体系的整体能力。

进一步构建并优化扁平化网络化指挥层级结构, 加强信息化系统的普及和有效应用, 强化信息融合效应, 缩短侦察与打击、侦察与保障的时间差, 持续不断地优化保障策略, 构建更加有效的保障组织。同时大力促进以网络为中心、多种方式融合的装备保障模式, 减少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的流通成本、时间, 促进负熵流从外界环境持续不停地“流入”, 从而不断消除或减少系统内部的熵, 以促进装备体系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

(2) 完善装备体系自身质量管理和自组织机制建设, 强化体系的自我调节功能。

依据联合战术互联网等信息系统技术以及基于系统的体系作战相关先进理论, 持续不断优化装备体系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等, 完善其自身质量管理和自组织机制建设, 强化体系的自我调节功能, 使其能够根据战场环境变化, 及时有效的调整自身结构和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将“熵”消化在体系运行过程中, 同时能够更好地协同内部的相互关系和利益冲突, 减少运行过程中“熵”的增加。

(3) 进一步优化建设网络分布式部署与一体化联动运用策略, 提高装备体系整体作战能力。

信息系统条件下的体系作战, 战场对抗已是体系的对抗, 而信息化作战样式的本质在于战场的动态性和非线性, 且作战目标更多的在于打击要害目标或关键节点。因此, 必须优化建设作战力量的网络分布式部署与基于精确作战的一体化联动运用策略, 以提高装备体系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5 结语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篇11

关键词:九型人格 职业教育 调查报告

1 九型性格理论概述

九型人格理论是一种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它虽然高深,但也通俗易懂。如今九型人格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制造业、服务业、金融等多个领域,渗透在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199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开办了“人格自我认识与领导”的课程,把九型人格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的领域。自此,有更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九型人格的妙处,全球大部分商业机构如:通用汽车、惠普计算机、可口可乐、尼康、苹果等都在广泛研习这一理论,并以此培训员工,帮助建立团队、促进沟通、增强执行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人称九型人格是“识人的圣经”。

2 九型人格特征调查报告

2.1 九型人格特征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的来源: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果——《九型人格测试》,这一测试已经在国际上开始流行,并作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领导用来安排员工岗位的重要参考。调查的时间2013年11月,此次调查属于小范围的局部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843份。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工商与旅游分院2012级和2013级的在校学生,由于各个班的安排情况不同,以及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所以并没有对2012级和2013级的学生进行全部的调查。调查的总体情况如表1。

2.2 学生人格特征三大中心分析

从九型人格的三大中心来看,以本能中心的同学最多,占比42.7%,思考中心的次之,占比34.4%,情感中心的占比最少,占比22.89%。根据九型人格理论的观点,本能中心的人执行力比较强;情感中心的人情商比较高;思考中心的人智商比较高。所以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执行力方面比较强,但是思考能力和情感能力比较弱。

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的行为是基于自身的感觉和内在本能的反应(本能中心),他们的本能就是行动,即使他们已经思考过整个细节,还是会基于自己的感觉和本能,去谈论和行动。本能中心的学生不足之处是忽略客观的规律和他周围人的感觉,他们虽然精力充沛,充满力量,但是不能深入思考问题以确定正确的方法,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周围的人合作。

2.3 学生主要人格类型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占比最多的前两种人格类型分别是:九号人格和五号人格分别占比28.71%和16.61%。最少的是三号人格,占比2.97%。下面主要分析九号人格、五号人格和三号人格的学生性格的特点:

2.3.1 九号性格学生的特点

九号性格学生主要的性格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闲适的人生态度,不喜欢出风头和争名夺利;第二,个性随和,富有亲和力,与学生在一起感觉不到什么压力;第三,思想富有创意,九号性格的同学内心是开放的,因而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丰富的信息让他们具有丰富的创意源头,可以想出一些好方法和好点子;第四,认同周围的世界,可以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优缺点,适应能力强。

九号性格学生的主要的性格局限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积极主动精神,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会有一些不思进取。第二,缺少自我规划能力,这样的学生往往不能辨明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分主次,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打游戏、看电视等琐事中间;第三,志大才疏,缺乏勇气。这样的学生往往怀有很多高远的理想,但是目标常常流于宏大,不具体,不能够落实,而且现实中由于害怕冲突,常常缺乏勇气开展自己的理想,因此留下志大才疏的遗憾。

2.3.2 五号性格学生的特点

五号性格学生的主要的性格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较强的专注力,喜欢思考,全神贯注于引起他们注意的事物上。第二,理性,五号学生喜欢克制自己的感情,因此他们不太讲究自身的感受,身体语言不丰富,为人冷静,事事都会以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第三,善于学习,他们以兴趣为导向,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管这个东西是否产生实际的效用,他们都会去思考、探讨这个问题。

五号性格学生的主要的性格局限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动力较弱,他们很少有实际行动,而且在行动过程中中途放弃,工作上也时常犹豫不决,导致自己错失机会。第二,五号性格的学生看人看事时刻保持距离感,不喜欢与人深层次的交往,更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2.3.3 三号性格学生的特点分析

三号人格是这次调查中占比最少的一种人格类型,占比2.97%。通过对三号人格类型的分析,发现三号人格类型的一些特征,找出高职学生人格特点中最缺少的部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弥补。三号人格类型的最大的优点是有明确的目标性,具有强烈的成果导向和成果意识。而且,三号能够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直到成功为止。从调查结果来看,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性不够明确,而且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3 对策与建议

3.1 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

高职学生目标性差的,也不善于将目标分解,设定阶段性目标,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不重要的事情(比如睡懒觉、上网、逛街、玩手机)打乱。因此,在指导他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们设定学习的目标。我们要告诉学生他们学习的任务要求,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对于他们在未来走上社会就业的意义,他们的具体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在学习里面,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并指导他们思考如何设立各个学习阶段的目标,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大目标。在清楚目标后,他们的行动常常是很有效率的。

3.2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情感能力就是能够体会别人的需求和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情感能力对于学生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说服他们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调查的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情感能力是一个薄弱的方面。现在的高职学生往往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忽略了周围的父母、朋友和同学的感受。因此,鼓励学生与老师、家长和其他的同学多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情感十分必要,而不是做一个在寝室玩手机、玩电脑的宅男宅女。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师生共同参加,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

3.3 采用一些竞争性的教学方法

数量排名前三的九号人格、五号人格和六号人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害怕竞争,并且九号人格尤为突出。然而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而且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所以害怕竞争对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显然是一个不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和应对竞争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学校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竞争性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振中.生活与工作中的九型人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5.

[2]杨菲菲.九型人格理论在大学生班干部选拔培养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7:8.

[3]樊富珉,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3-47.

论邓小平实践观的基本特征 篇12

一、尊重客观规律, 具有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

改革开放是一项没有先例、前无古人的事业, 干这样的事业就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敢闯敢干的精神, 摆脱不合理的禁锢,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场, 大胆改革, 勇于创新, 许多措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带来了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 邓小平告诫人们:“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 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 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 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 冒点风险不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中, 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通过不断地探索, 从而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 只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使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才能在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用事实说话, 求真务实的实践理论风格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求实性, 就是要做到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他主张真抓实干, 反对无谓的抽象论。有关市场经济的问题, 首先遇到了意识形态的障碍, 最根本的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人们对很多改革都先问其“出身”, 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行动, 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搞争论的实质是反对抽象的、教条的社会主义观念, 实实在在地建设社会主义。

对于改革开放中持有的不同观点, 邓小平认为要通过实践活动去检验, 用事实说话。在打倒四人帮后, 他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体现了高度的革命性和求实精神。总之, 求真务实是邓小平实践观的基本观点, 它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现实及其理论问题,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 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认为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 是党强大的力量源泉。

首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实践观的出发点。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的实践观从这一宗旨出发, 时刻关心人民的生活。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 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人民生活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对此, 邓小平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明确宣告,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一定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好生活。同时指出,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始终围绕人民的利益, 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 邓小平的实践观充分重视了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邓小平充分认识到要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营养, 就要挖掘蕴藏在他们之中的无限创造力。邓小平认为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在这里的体现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善于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经验。

最后, 邓小平实践观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人民思想。坚信人民群众历史前进的动力, 是解放自己的伟大社会力量。首先强调人民群众是解放生产力的主体。无论是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还是以革命的方式解放生产力, “解放”的主体总是人民群众。其次, 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邓小平认为,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丰富的生产经验, 先进的劳动技能, 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 必须发扬民主, 做好人的工作, 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使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

四、坚持实践的改革开放性

把改革开放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之一。在当时邓小平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有着更为深刻的国内与国际背景。国内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后,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国际上, 我国与世界的差距明显拉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追赶世界潮流, 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认为, 以前出现的重大问题, 是错误的指导思想与僵化的体制所造成的, 而且根本原因在体制上。因此, 中国必须开启改革的历史进程。邓小平提出, 改革分两步进行, 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 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 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后对城市进行改革, 改革是按照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的原则来展开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邓小平又强调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改革必须与开放同步。资本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 而中国经济文化落后, 社会主义应该吸取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另外, 虽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 但二者也有共同性。对此, 邓小平提出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经验技术, 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 我们绝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开放则兴, 封闭则衰。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的、有机的联系。邓小平指出:“一个对外经济开放, 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 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 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 一个对外开放, 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 孤立起来, 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 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 是不可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要得到发展,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

总之, 求真务实是邓小平实践观的基本观点, 它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现实及理论问题,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摘要: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 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所具有的探索性、求实性、群众性、开放性是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结晶, 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实践观,求真务实,创造力,开放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64.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79-80.

[3]王强华.邓小平实践真理观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0.

上一篇:6σ质量标准下一篇:混沌RBF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