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

2024-09-09

《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共5篇)

《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 篇1

第一部分

中国国防

1、国防 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扩张型国防 是指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实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3、自卫型国防 在国防建设上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联盟型国防 即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5、中立型国防 主要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了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6、现代国防 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国防现象和国防实践活动。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7、国防精神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8、爱国主义精神 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牺牲自己一切的忘我精神。

9、民族尚武精神 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气质,支持国防强大与巩固,维护国家尊严与安全的爱国意识和心理素质。

10、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为人类生存发展和正义事业而奋斗的思想意识,是国防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与民族尚武精神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和集中体现。

11、国防战略 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

12、国家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及领水的底土和领空。

13、领空 指的是领陆及领水的边缘线向天空延伸的一种领土理论。

14、领陆包括陆地、岛屿;领水包括内水、领海。

15、国防建设的定义和内容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法规与动员体制建设,国防教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能源、水利、气象、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16、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7、国防的基本类型为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18、国防精神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

20、国防教育中需要强化的五种观念为国土观念、国力观念、国是观念、国魂观念、国耻观念。

21、现代国防的组成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战场建设、军事交通、人力动员准备、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法规等。

22、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指导思想有: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等。

23、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建设思想有:富国强兵、寓兵于民等。

24、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教育思想有: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等。

25、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斗争策略有: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等。

26、中国地方学校的军事教育起源于商朝。

27、古代兵制主要包括有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兵役制度等方面内容。

28、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五大兵种为:车兵、步兵、骑兵、水军、火器部队。

29、我国古代典型的国防工程建设有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等。30、长城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至辽东(鸭绿江),史称万里长城,现存明长城,全长6300多千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九省、市、自治区。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1260多万平方千米。32、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3、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4、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5、1999年11月20-21日,我国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首飞成功。

36、扩张型国防的特点:

是把本国的“安全”建立在别国屈服的基础上,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

37、联盟型国防中,有扩张联盟和自卫联盟两种;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看,有二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两种。

38、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坚持保卫祖国的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等方面。

39、民族尚武精神的组成:卫国报国的志向;居安思危的戒备观念;刚毅坚强的斗志;奋发进取的竞争意识;刻苦钻研和磨练的勇气。

40、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二是以现代化为中心建设国防;三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

41、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42、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重新强调了革命英雄主义的“五种精神”:即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

4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为:

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44、国防历史的启示: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5、我国的国防性质与类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利益是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统一。因此,我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我们坚持和平自立的防卫原则,永不搞侵略扩张,也不允许别国侵占我国一寸土地。在外交上,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合作,不做超级大国,不称霸,不依附经济大国,不同它们结盟。我国的国防完全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是属于积极防御、自卫型的国防。

第二部分 中国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 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通常表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与事实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

总的说来,军事思想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学等。

2、毛泽东军事思想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革命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及国家防卫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关于相对和平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其基本结论就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4、军事思想的特点

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

5、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李鸿章、曾国藩等

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色

符合中国国情特色;丰富多样的实践特色;高度思辨的哲学特色;共同创造的集体特色;批判吸收的借鉴特色。

7、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萌芽于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至五代时期;成熟于宋至清时期。

8、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思想;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以“礼”和“刑”作为治军的基础。

9、《孙子兵法》流传至今,重要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传本,以《十一家注孙子》和武经七书本《孙子兵法》为代表;一为简册文本,以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为代表。

10、《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分别是: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11、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12、军事思想研究对象 战争和军事问题。

13、军事思想的根本任务 指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规律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研究和阐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14、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这一时期堪称经典的代表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体现是:

一是“总体战争”和“联盟战略”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二是火箭核战略思想;三是“大战略”思想;四是重点准备“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和“有限战争”理论。

16、孙子十胜论

①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强胜论 ②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胜论 ③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 ④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

⑤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 ⑥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

⑦全争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 ⑧因敌致胜,灵活用兵――因胜论 ⑨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 ⑩选才任能,五德兼备---将胜论 17、1927年8月,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今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8、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9、江泽民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涵盖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基本内容,概括了战斗力的基本要素,成为军队建设的行动准绳和纲 4 领。

20、《孙子兵法》主要的军事思想:(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5)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思想

2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关于正确认识战争和对待战争问题的战争观,以及揭示军事领域矛盾运动普遍规律的方法论;关于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一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理论;关于充分依靠和动员人民群众,深入广泛地进行全面的人民战争的理论;关于以人民战争为基础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整套战略战术理论;关于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理论。

(1)战争观和方法论:

第一,在阶级社会中,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自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战争。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支持进步的正义战争,根本目的是最终消灭一切战争,实现人类永久和平。

第二,战争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存在着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战争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发展,战争规律也不断发展。

第三,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是为了解决指导战争的问题。使主观指导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是正确的指导战争的前提和基础。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是正确进行作战指导的基本方法。

(2)关于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一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理论: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的根本原则;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加强军事建设是人民军队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保证。

(3)进行全面的人民战争的理论:

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把武装斗争同其他斗争形式结合起来。

(4)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理论:

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灵活运用各种作战形式;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力争战争的主动权,正确把握灵活性和计划性。

(5)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理论:

必须建立巩固的国防;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建设强大国防军;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

2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弱胜强的高超战争指导艺术;

(2)毛泽东军事思想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3)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科学创见。

23、邓小平的现代战争理论内容包括:(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5(3)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就要反对霸权主义。(4)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

24、江泽民在其关于科技强军思想的论述中提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科技强军,必须结合基本国情,“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1)军队素质的现代化,是科技强军的核心。

(2)优先发展若干急需和顶用的尖端武器,做到抓住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25、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容包括:

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军队建设思想;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1)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 和平是主流,安全形势严峻;

反对“台独”,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2)军队建设思想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利的战略支撑;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

国防与经济建设一定要协调发展;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反对“台独”,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26、朝鲜战争对新中国的影响

① 增强了国威,突出了中美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② 东北亚冷战格局形成 ③ 推动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 加剧了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对立

27、对印自卫反击战发生于1962年,两地作战;一是阿克塞钦地区、二是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

28、中苏珍宝岛之战发生于1969年,当时苏联的领导人为勃列日涅夫,他抛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主权无限论,社会主义国家主权有限论。

29、中国于1974年的西沙保卫战中收回了永乐群岛。30、周制“五刑”。(墨刑 劓刑 大辟 剕刑 宫刑)

31、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与经济最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一线(指东南沿海及东北、新疆等地区)和位于中间的安徽、江西等二线省份相比,三线建设的范围包括四川、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等13个省、区,他们全部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

32、我国目前有七大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其中所辖面积最大的是兰州军区,所辖面积最小的是济南军区。

33、当前我国的南沙问题涉及六国(七方),具体是指: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省)。

第三部分:战略环境

一、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1.战略

战略――战略指导者依据其对军事斗争主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以保证有效地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辞海对战略的定义是泛指国家、政党对全局性问题的谋划。

军事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战略思想,军事力量和战略环境。战略思想,即国家(集团)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问题的根本立场和态度,指导军事斗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原则,这是它的理论基础。军事力量,主要指国家(集团)军事力量的性质、职能、规模、作战能力等,这是它的物质条件;战略环境,包括世界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形势,尤其是周边安全和国内稳定的基本状况,这是它的客观依据。2.战略环境

环境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战略环境是影响国家安全与战争全局的客观的情况和条件,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客观依据。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其核心是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3、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

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总体缓和与局部紧张、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局部战争更加频繁

虽然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不断引发各种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三股势力不断给国际社会带来危害。

二是军事安全更加突出

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依仗其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威胁使用武力和直接进行军事干预的倾向明显加强。军事安全因素必将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

三是军事变革进程加快

当前,各国加紧推进本国的军事变革。一是加大经费投入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二是重点突出武器装备研发以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三是继续调整体制编制,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四是国际安全问题多元化

冷战结束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因素,如军事结盟、地缘争夺、军备竞赛、武器扩散等,继续对国际安全形势产生重要影响,非传统安全因素如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 7 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引发的动荡、冲突甚至战争,给新世纪的国际安全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二、国际战略格局

1、定义: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通常被称为“极”或“力量中心”。

2、样式

单极格局---一个力量中心,以下类推 两极格局 多极格局

过渡(交叉)格局。

3、意义: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的制定和运用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影响力和国家的战略利益。

4、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由苏联一国发展为多国,帝国主义势力在大战中受到极大的削弱,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苏两国之间很快由同盟转化为对手,并于50年代后期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垒的秩序——冷战格局。(2)两极格局的终结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社会政治**,原有的政治体制不复存在。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方冷战和两大阵营对抗象征的“柏林墙”的倒塌,加速了东欧剧变的进程。l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实现了重新统一。l991年1月5日,经互会解散;2月25 日,华约解体。处于冷战前沿的东欧的剧变,大大改变了东西方力量的对比,从根本上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使雅尔塔体制濒临瓦解。1991年苏联发生了“8.19”事变。9月初,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共和国宣告独立。随后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宣布独立。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向独立国家联合体代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正式移交权力。布什政府很快承认了独立国家联合体,结束了同戈尔巴乔夫的官方关系。至此,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激烈对抗的冷战格局彻底终结。

5、多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一超独霸图谋面临挑战

其一,美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即使不出现衰退,其总产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不会再有大的增加。

其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推行强权主义政策,对别国事务横加干涉,在道义上树敌颇多,丧尽人心。

其三,美国到处插手,势必造成其力量的分散使用和过度消耗。其他国际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除美国外,其他力量中心主要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未来世界的多极化,与之相伴随的是各主要力量及其影响力的相对均衡化,是走向摒弃强权政治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承认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

6、多极格局的形成将面临长期斗争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了多极化的发展 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平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机制尚未形成三、国际安全形势

世界安全形势是指当前世界安全的总体状况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趋势,它是整个国际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战略环境动态表现。

1、大国安全战略的调整

面对新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世界各主要大国为了确保赢得战略主动,纷纷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其结果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走向。

(1)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的“先发制人”战略

2001年发生的“9·I1”事件成为美国安全战略演变的“催化剂”,2002年9月20日,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出台为标志,美国正式推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放弃了以往只有在美国受到直接威胁时才使用武力的原则,并首次将“先发制人”原则作为其对外用兵的战略指导思想。从本质上讲,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战略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追求绝对安全的战略理论。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首次运用。其主要特点是:

在安全威胁判断上,强调恐怖主义及“无赖国家”的威胁,特别是核生化威胁,同时注重潜在威胁。美国强调面临的现实威胁主要是恐怖主义、失败国家,极端主义与技术特别是核生化技术的结合。美国认为,对各种恐怖主义、庇护国家、一些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正在寻求拥有这些武器的国家或集团,应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在安全战略的重点上,突出本土安全。为了保卫本土安全,美国对政府机构做了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改革,成立了国土安全部。

在实现安全战略目标的手段上,强调建设任何对手不可超越的军事实力,大力推进军事转型,实行“先发制人”的对外用兵指导方针。

在安全战略筹划的基点上,由“基于威胁”转向“基于能力”。意味着美国安全战略思维逻辑的转变,不管别国是否威胁到其利益,只要你有威胁的“能力”,那么美国就可以对其进行遏制或打击。2006年2月6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发布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美国武装力量面临的威胁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战略重点从常规战争转向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新兴战略对手等3个新领域。该报告有4个重点,即打败极端主义、保卫美国本土、对付处于“战略十字鬟路口”的新兴军事强国、防止危险政权和恐怖分子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欧盟—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与强化共同安全相结合的安全战略一是推出了新的安全理念。二是继续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三是制定共同安全战略,寻求共同安全。(3)俄罗斯——固本联邻的“现实遏制”战略

首次提出“先发制人”战略,俄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类似车臣武装冲突的内部现实威胁,二是来自外部的日益增长的不确定威胁。2003年10月,俄罗斯公布了《俄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和《俄武装力量现代化学说》,在前者中首次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即准备在必要的情况下,在世界的任何地点对恐怖主义或严重威胁俄罗斯安全利益的对象采取先行攻击。后者指出,如果北约以一个军事联盟的形式保留下来,并继续推行目前的进攻性军事战略,俄将对其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其中包括修改核战略。

实施更趋积极的核遏制战略。俄罗斯国防部在2004年5月公布了《俄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迫切任务》,提出了核遏制下的机动作战战略,核心思想是先发制人。

进一步明确了安全威胁,认为,不能排除直接威肋俄安全的军事威胁,不能排除在俄边境附近爆发涉及俄安全利益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恐怖主义已由政治威胁演变为军事政治威胁、内部恐怖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相互交织、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对俄罗斯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大幅度改组政府强力部门,坚决打击恐怖主义。

(4)日本——变“专守防卫”战略为“主动先制”战略。

在安全环境的判断上,提出“新型威胁与多样化事态”,突出强调朝鲜、中国“威胁”,并确立了外向型防卫体制。

日本根据其对威胁的判断,确立了外向型防卫体制。

彻底改变专守防卫方针,推出“防止、改善、应对”新军事战略方针。

强调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重要作用。

(5)印度——立足于全面赶超的军事战略调整

从陆上战略向海洋战略转变。“走向印度洋,称霸南亚”,是印度长期以来的战略梦想。从常规战略向核战略转变。1998年以后,印度已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目前仍在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求获得稳定的威慑根基。

从消极性防御向主动性进攻转变。冷战结束以前,印度主要是实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力图保持“地区威慑”。

2、当前国际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1)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依然严重

恐怖主义活动是极端势力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暴力破坏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动机的政治性和行为的残暴性。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十分猖獗,我国也存在着“东突”分裂主义分子进行的恐怖主义活动。

2005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基地”组织虽遭受重创,但其影响仍呈扩大之势;二是国际恐怖势力的组织结构由垂直统一向分散网络化转变,反恐斗争难度增大;三是国际恐怖势力的活动地域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蔓延;四是恐怖分子的袭击对象由重要军政“硬”目标扩大至防范薄弱、人员密集的民用“软”目标。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根源

与恐怖主义一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是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是主要原因。

在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方面首当其冲的无疑就是美国。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为了达到永久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在政治上推行所谓的“民主”与“人权”,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其它国家;在经济上以它自身的利益为标准,动辄制裁其它国家;在军事上奉行新干涉主义,动不动就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置国际公约和联合国准则于不顾,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军事打击造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开创了军事集团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先例;2.助长了民族、宗教分离主义势头;3.加剧了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另外,还因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中美关系一度紧张,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伊拉克战争是造成的负面影响为:

——美国在中东这个世界第三大战略区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各大国在中东的影响削弱。——美国控制了中东的能源。

——使美国能够腾出手来,寻找下一个目标。现在已将矛头对准伊朗和北朝鲜 ——使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更加膨胀,以为仅凭自己的力量就能整治世界。

3、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所谓安全观就是一个国家对安全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安全问题的主张,它包括对安全的界定、对威胁的判断以及如何维护安全等内容。

我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互信---就是通过对话协商,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国与国之间要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这是各国和平相处和安全保证的前提,也是新安全观的基础。

互利---就是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别国的安全利益,为对方的安全创造条件。互利强调的是共同安全,反对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为条件来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互利是新安全观的目的。

平等---就是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积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反对大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干涉小国的内政,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平等是新安全观的保证。

协作---就是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协作,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协作的模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多边安全机制、多边安全论坛、双边安全磋商,以及具有学术性质的非官方安全对话等。协作新安全观的方式。

四、我国周边地理环境与安全影响

国家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情况和条件。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周边国家对我国安全构成影响的情况和条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复杂性。

1、是陆地与海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与我们陆地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国家;海上相邻的有韩国、朝鲜、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文莱、新加坡等9个国家。发生了1950年的朝鲜战争,1962.10中印边境反击战,1964—1972抗美援越,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争,1979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多次战争。

2、是人口与军队最密集的地区。中国周边地区的人口大国多、军事强国多。

3、有领土与海洋争议最尖锐的矛盾。我国是一个陆海大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有960万KM2领土,卫星摇感实测面积是1040万KM2,我们有1.8万KM长的海岸线,有300万KM2的海域面积。领土争端没有彻底解决,领海争端又趋激烈。

首先是我国的发展战略必须面向海洋。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太多,人均资源十分匮乏。中华民族要生存发展,必须把目光紧紧盯住被誉为“蓝色的聚宝盆”300万公里的领海。

其次我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洋。1982年4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作了具体规定。所谓专属经济区,是指以领海外界线为起点向外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沿海国家对该海域内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享有主权权利,并对海域内的人工岛屿、设备、海洋科学研究及海洋环境保护等享有管辖权。其他国家在该区域内享有航行、飞越、敷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专属经济区”的规定唤醒了沿海国家开发和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进而引发了争夺海洋岛屿、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的新一轮较量,使世界的主要热点集中到海洋上。维护我国海洋空间发展利益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安全形势,任务相当艰巨。我国海洋国土与邻国存在着边界纠纷、岛屿归属、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尤其是南中国海一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岛礁,现在被我们 11 周边的一些邻国所侵占。因此,保卫我领海安全,保护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及其开发,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和石油航线安全,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都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安全利益,事关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第三,我们的海洋意识有待进一步培养。

五、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一)外敌入侵威胁减弱

改善了与俄罗斯的关系。一方面,苏联的解体,导致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幅下滑,客观上缓解了我北部边境强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发展了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是与日本和印度的关系在曲折中前进。我国与印度、日本在利益中有对抗,在对抗中有利益,利益大于对抗。

(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与邻相伴、与邻为善的政策,逐步营造出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尽管我国与邻国爆发过数次边境冲突,但责任不在中国一方,而且中国对边境冲突的态度是克制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与发生过边境冲突的邻国的关系也走向了正常,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构成我国安全的屏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是我们政治稳定的依托。

(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由我国发起,由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在上海共同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一组织倡导的上海精神是:互信、互利、平等。其基本特点是三新: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安全观;以结伴但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现在已经成了五加一个,六个国家。印度、蒙古、巴基斯坦、伊朗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

(四)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1、基本划定了与俄罗斯的边界。

俄罗斯与中国有着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线。中苏两国的正常化为久拖不决的边界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1991年4月,中苏边界谈判小组终于结束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草案的拟定工作。1991年5月16日,中苏东段边界协定在莫斯科签署。1992年2月,中俄两国批准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1994年9月3日,中俄两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西段边界协定。1999年12月9日,中俄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俄边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2000年1月19日,中俄两国外交部互换了国内批准照会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叙述议定书生效。该议定书划定了东段边界线为4195.22公里,西段边界线为54.57公里,约占中俄全部边界线的97%,并首次明确了界河上2444座岛屿和浅滩的归属权,其中1163座属于俄罗斯,1281座属于中国。2004年10月14日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5年5 月俄罗斯杜马批准了该协议,从而使两国就额尔古纳河上游的阿巴该图地区及黑龙江中游哈巴罗夫斯克旁边的黑瞎子岛达成了 协议,至此,中俄两国4300公里长国境线全部划定。

2、基本划定了与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斯坦的边界。这三个国家和我们整个边界争议是19块,2.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现已解决。

3、成功地解决了和越南的边界问题。中越陆上边界全长是1347公里,争议面积是227平方公里。经过艰苦的谈判,我国获得117平方公里。

六、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

威胁的三个因素:一是利益冲突。二是威胁企图。三是威胁能力。

(一)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有综合性影响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推行霸权主义行径,到处插手世界各国的内部事务,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军事上对我实施包围挤压 ·科学技术上实施长期封锁 ·经济贸易上制造贸易摩擦 ·意识形态上推行西化图谋 ·国际事务上干涉我国内政

(二)日本对我构成潜在威胁

1、工业高度发达,科技世界领先,经济势力强大、武器装备先进。

2、国防战略由防御性向进攻性战略转变

按照《波斯坦公告》,日本永远不准组建军队,只能组建用于防卫的自卫队或警备队,实施“专守防卫”。但日本的安全政策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由单纯的“专守防卫”战略转变为极具进攻性的“主动先制”战略。在防卫方针上,日本已经抛弃“立足本土、专守防卫”,转向“立足亚太、攻防兼备”,并叫嚣必要时将“先发制人”;在防卫态势上,日本已从“接受保护型”转向“自主安保型”,由“国土防卫型”转向“地区干预型”,由“被动防守型”转向“主动攻防型”;在防卫职责上,日本已把向海外派兵作为自卫队的“基本任务”,并从法律上扫清了障碍。

3、军国主义根基雄厚。日本军国主义的根基--是武士道精神。日本右翼势力强大,并且非常猖狂。近年来一再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以及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

4、加强对与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中日之间在钓鱼岛、东海大陆架以及东海油气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争端。钓鱼诸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由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飞濑岛等7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7千米2,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并进行开发利用的。但由于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包括钓鱼列岛等一并割让给了日本。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附属于台湾的各岛屿包括钓鱼岛的主权,应一并归还中国。但日本当局一直在有预谋,有步骤地实施对钓鱼岛的侵占和控制,企图造成既占事实。

关于东海大陆架与油气资源问题。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国大陆领土的大陆架自然延伸至冲绳海槽,该海槽是中国大陆自然延伸的陆架和日本琉球群岛的岛架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日本则主张采用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

目前,在东海东部的大陆架上,存在着大片中日、中韩、日韩大陆架主张重叠区。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侵犯和威胁

中印边界为未划定界,全长1700公里,分三段,涉及争议面积是125500平方公里,其中印度占92000平方公里,占总争议面积的74%。

当前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的基本要点是:

1、以我为敌,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

2、加强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部署。

3、加强对华核威慑。(四)南沙海域争议问题。

南海争议涉及六国七方,我们提出的建议是“领土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基本形势是:“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

基本策略:

1、加强政治外交斗争

2、加紧综合开发利用

3、加强军事斗争准备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客观上对我国安全构成了不利影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把这种影响降到了最低点,促进了改革开放。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安全的现实与潜在威胁,增强防范意识。

第四部分:军事高技术

一、精确制导武器

(一)精确制导武器概述

1、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

所谓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确制导武器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采用了精确制导技术。所谓制导技术,就是控制和导引技术。二是直接命中概率高。所谓直接命中,并不是说丝毫不差,弹头击中目标的中心。而是指误差非常小,用一个术语来讲就是圆公算误差要小于弹头的有效杀伤半径。根据定义和特征,可以判断一种武器是不是精确制导武器。一个士兵经过严格训练,步枪打得非常准,可以说是百发百中,那么步枪是不是精确制导武器呢?当然不是。虽然它命中精度高,但步枪没有精确制导技术。

2、精确制导武器的产生和发展

(1)精确制导武器最早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战术导弹。(3)20世纪 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制导炸弹。(4)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制导炮弹。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

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点(1)命中精度高。

14(2)作战效能高。(3)射程远。

(4)作战效费比高

4、制导方式

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1)自主制导

自主制导是利用弹载测量装置测定武器内部或外界某些固定的参考基础作为依据,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武器按预定的方案(弹道)飞行,直至命中目标。

自主制导最大的优势是不受天气影响,甚至可以云层上投放;缺点就在于发射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

(2)寻的制导 寻的制导,就是通过弹头上的寻的设备,接收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比如红外辐射、无线电波、声波等,然后通过这些信息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自动跟踪目标,直到最后命中。比如,红外寻的制导、激光寻的制导等。

(3)遥控制导

所谓遥控制导,就是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另外设有指令站,通过测量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对导弹发出指令,来修正飞行路线。像电视制导炸弹也属于遥控制导。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测量数据修正偏差,直至将目标摧毁。

(4)复合制导

复合制导,就是一种武器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进行制导。这几种制导方式可以达到优势互补,提高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和精度。

(二)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 总体上讲,精确制导武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导弹;另一类是精确制导的炮弹、炸弹,也可以统称为精确制导弹药。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导弹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和导引、控制系统飞向目标,而精确制导弹药自身无动力装置,其弹道的初始段、中段需借助飞机、火炮投掷,进行未端制导。

1、导弹

(1)按作战任务分,可以分为战略导弹、战术导弹。

(2)按发射点位置分,可以分为地面发射导弹、空中发射导弹、水面发射导弹、水下发射导弹等。

(3)按射程分,可分为近程导弹(1000公里以内)、中程导弹(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3000-8000公里)和洲际导弹(8000公里以上)。

(4)按弹道特征分,可分为弹道式导弹和巡航导弹。弹道式导弹飞行距离远,射程高,一般用于战略意义上的威慑和打击。巡航导弹,在巡航状态下,导弹以匀速等高飞行。

(5)按功能用途分,可分为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空空导弹等。美国的“爱国者”地对空导弹,被誉为名气最大的防空导弹。一是火力强,能够对抗饱和空袭,搜索速度高,跟踪能力强,反应时间短,可以实施多个同步攻击。二是它采用直接撞击方式来阻击敌方导弹,可顺利引爆对方弹头。三是“爱国者”-3型每具发射架可装置16枚导弹,连续攻击力很强。海湾战争时期的爱国者-1型导弹,主要是用于拦截飞机,而爱国者-3的射击精度更高,具有一定的拦截对方弹道导弹的能力,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

2、精确制导弹药

精确制导弹药也称为灵巧弹药。根据不同的作用原理可分为末端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两类。

15(1)末端制导弹药

有寻的器和控制系统,在其弹道末段能根据目标和弹药本身的位置自行修正或改变弹道,直至命中目标。主要有制导炮弹、制导炸弹、制导雷等。

(2)末敏弹药

不能自动跟踪目标,也不能改变飞行弹道,只能在被撒布的范围内利用其自身的探测器(寻的器)探测和攻击目标。末敏弹药通常由一些子弹药组成。子弹药被抛撒后,立即用其自身携带的探测器开始在小范围内探测目标,发现目标后,即可沿探测器瞄准的方向发射弹丸,对目标进行攻击,既有较大的毁伤面积、又有较高的命中精度。末端弹药探测范围较窄,一般仅为末端制导弹药探测范围的1/10左右。

(三)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影响

1、已成为现代战场的主要打击兵器。

2、使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

(四)我军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概况

一是反舰导弹:主要有“上游”系列和“鹰击”系列。二是岸舰导弹:“鹰击”-62。被称为中国海军崛起的“龙牙”,“鹰击-62”最大射程可达280公里。可进行数千公里的远程机动。是可以执行远海进攻任务的“撒手锏”力量。

三是舰空导弹:“海红旗-9”和“海红旗-16。如果把岸舰导弹“鹰击”-62和反舰导弹“鹰击”83称之为中国海军的矛的话,那么舰空导弹“海红旗-9”和“海红旗-16”就是中国海军的盾。

四是反舰导弹;“东风-21c”

二、新概念武器

(一)新概念武器的涵义与种类

1、新概念武器的定义

新概念武器,是指工作原理与杀伤机制不同于传统武器,具有独特作战效能,正处于探索、研制中或尚未大规模用于战场的一类新型武器。

新概念武器是相对于传统武器而言的一种新型武器。目前,新概念武器所处的状态,一种处于探索中,它还是一种概念中的武器,处于设计阶段,比如地震武器,气象武器。一种状态是研制中,处于试验阶段,没有用于实战,比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一种状态,它已经用于实战,但没有大规模应用,如美国的爱国者动能拦截弹。

2、新概念武器的种类

(1)新概念定向能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

(2)新概念动能武器:主要包括动能拦截弹、电磁炮等。

(3)新概念信息武器:包括智能武器、计算机病毒武器、纳米武器等。

(4)新概念生化武器:包括基因武器、新概念化学武器等。(5)新概念环境武器:包括气象武器、地震武器等。

(二)新概念武器的特点与应用

新概念武器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可概括为:“三新”。即技术原理新,打击速度快;杀伤机制新,破坏威力大;作战效能新,威慑能力强。

1、技术原理新,打击速度快

(1)激光武器是在激光器的激励下,使激光沿着一定的方向射向目标,通过冲击、烧蚀等作用摧毁目标或失去战斗力。与传统武器相比,它发射的是光而不是弹丸,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高速传输,比普通枪弹的初速快40万倍,比导弹的速度快l0万倍,而且没有弯曲的弹道。指哪打哪,命中精度极高。

激光武器具有反应迅速、不受电磁干扰、作战效费比高、射程远的特点

(2)动能武器是通过发射超高速运动的,具有极大动能的弹头直接撞毁目标,而不是靠弹药爆炸、电磁辐射去摧毁目标。它和飞镖伤人的道理完全一样,一个物体只要有一定的质量和足够大的速度,就能产生惊人的杀伤破坏力。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动能武器不是靠爆炸、辐射等去杀伤目标,而是靠自身巨大的动能,在与目标短暂而剧烈的碰撞中杀伤目标。可以摧毁导弹、航母、卫星。所以,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常规弹头或核弹头的全新概念的新式武器。

2、杀伤机制新,破坏威力大

传统武器的杀伤破坏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化学能、核能的瞬间释放,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光辐射来摧毁和烧毁目标;另一种是弹丸在化学能、核能的作用下快速射向目标,通过聚集在弹丸上的能量击毁(穿透)目标。新概念武器与此不同。

(1)微波武器是通过一种可以定向传输的微波束能量来毁伤电子设备或人员。也叫电磁脉冲武器。

(2)纳米武器

纳米武器是一种综合运用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的新型武器。纳米是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呢?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1纳米=10-9米),这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因为它太小了。拿大东西头发比,普通头发就有6万7万纳米粗。因此,肉眼根本看不见纳米级尺寸的物体的。当任何材料用技术细化到这一数量级,它的物理化学性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比如,用纳米管制作的防弹衣,薄如蝉翼,其强度将比一般的钢铁高l00倍,将纳米技术应用到武器,会使武器的性能发生大大的改变。表现出了体积、质量小;隐身性强;智能化高;成本低;适合大规模使用,能实现致敌于不备之中。

3、作战效能新,威慑能力强(1)环境武器

主要有:气象型环境武器、地震型环境武器、海洋型环境武器等。

(2)基因武器是一种生物武器,是运用遗传工程技术,按照作战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制造出来的,用来灭绝特定种族的武器。人类基因当中蕴涵着生、老 病、死的秘诀。只要掌握了某种人群的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这个人群生与死的关键。

基因武器的作战效能能迅速使敌染毒致病,大面积丧失战斗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行动隐蔽、选择杀伤的特点。

第五部分: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

(一)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型战争。具体而言,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概念的提出:一是钱学森的首创。我国科学巨擘钱学森1995年在国防科工委首届科技学术交流大会上的书面发言中指出:“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形式为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这是首次开创性地提出“信息化战争”概念。二是中国学者的演绎与创新。外军提出了多种信息战概念,还提出了“信息时代的战争”。这就使善于战略思维、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中国军事理论家很自然地推测,信息战现在是一种作战样式,其内涵和外延扩大后将发展为信息化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自战争产生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游牧社会的徒手战争;农业社会的冷兵器战争,工业社会的热兵器或机械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形成的主要标志

一是数字化军队的出现。数字化军队,是指装备了数字化武器装备的武装力量。二是天军的出现。天军即航天部队,是运用航天兵器和航天技术在外层空间实施作战行动,或从外层空间向地面或中低空目标实施攻击的作战部队。

三是信息化战场的出现。高技术渗透到武器装备中去,就使战场范围由陆地、海洋、空中扩展到外层空间和电磁空间,形成了信息化战场。

四是新的作战理论的出现。在信息化战争中,联合作战理论将不断推陈出新,并走向深入,联合作战的军兵种增多,指挥层次减少,指挥系统趋向扁平化,联合作战中联合的模式更多、更复杂,联合作战中的各个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等;

五是智能兵器的出现。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与信息的结合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最后出现能够直接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武器装备,即智能武器,(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1.精确战

精确战是在信息的支持下,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人实施精确打击的一种作战。2.网络战

网络战的出现是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根本性标志,在信息化战争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网络战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在整个计算机网络空间上各类信息攻防作战的总称。

3.电子战

电子战是指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为削弱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电子战主要包括电子侦察、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三个部分。

4.情报战

情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集团为满足战争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搜集和窃取敌人情报,为其制定战争政策、方略、计划和行动方案提供依据而展开的 18 活动。

5.心理战

心理战是研究如何利用人的心理规律,按照己方的目的,通过有效的信息去影响和改变对方心理的行动。心理战最基本的手段主要有心理宣传、心理欺诈和心理威慑。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

(一)信息资源主导化

信息主导,即战争中在信息获取、处理、利用以及信息对抗等方面所处的有利地位。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优势取代火力、机动力成为衡量双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成为整体作战和高效作战的前提和制胜基础,从信息优势中谋求整体对抗优势,成为信息化战争制胜的根本途径。

(二)武器装备信息化

信息化武器装备主要由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机器人、单兵数字化装备等组成。

1、信息化弹药。信息化弹药,即精确制导弹药,2、信息化作战平台。作战平台主要包括坦克与装甲车、火炮与导弹发射装置、作战飞机与直升机、作战舰艇等武器载体。

3、军用智能机器人。军用智能机器人是指能代替士兵遂行各种军事任务的机械装置。

4、单兵数字化装备。单兵数字化装备是从头到脚,从攻击、防护到观察、通信、定位,能实时地侦察和传递信息,具有人机一体化等多功能特点。

(三)作战空间多维化

1.“陆”。陆地是人类战争有史以来的主战场。

2.“海”。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经济价值,海洋的权益观不断加强,再加上技术的发展为各国加强海上力量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3.“空”。空战场也一直是人类现代战争的主战场之一。4.“天”。太空战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第四维有形战场。

5.“电”。电磁战场被称作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空间。

6.“网”。网络对抗是网络进攻和网络防御的总称,是指最大限度地破坏敌方计算机网络系统,并有效防止已方计算机网络系统遭敌破坏而采取的信息作战行动,是信息对抗在计算机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

(四)作战节奏快速化

以往战争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战场信息传输与处理的时间极大地缩短了,作战行动节奏大为加快,战争持续的时间呈短暂化趋势。

为什么?其主要原因:

1.战争目的有限。战争的军事目的必须服务于政治目的。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不再谋求攻城略地式的军事征服,而是打击、削弱和瘫痪对手,动摇其政治、经济基础。

2.战争的高消耗。信息化战争是经济高消耗的战争。这是因为信息化战争中使用的各类武器装备,不仅杀伤破坏力大,而且打击精度、战场摧毁力相当高,这无疑会使交战双方的战场物资消耗与武器装备的损耗大幅增加。

3.战争的高效率。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构成上由于增加了战场信息处理技术,其战场目标发现效率高,目标打击精度高,力量投送速度快,指挥决策近实时,因而带来了信息化战争的高效率。

(五)作战要素一体化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

1、作战力量。

2、作战行动。

3、作战指挥。

4、综合保障。

(六)作战指挥扁平化

以往指挥层次过多,上级指示层层下达、下级情况逐级上报,影响指挥时效和质量,其特点是金字塔状的一种逐级指挥方式。信息化战争中的扁平化指挥机构,就是在信息化战争中,将各级各类指挥机构从纵向上串起来、从横向上连起来所表现出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

(七)作战行动精确化

1.精确动员。精确动员是其它“精确”的基础。

2.精确选择。要想作战效果精确化,首先打击目标的选择要精确。

3.精确使用。信息化战争中,过去以量取胜的用兵观将被精确用兵观所取代。4.精确打击。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火力打击的位置要精确。另一方面火力打击的力度要精确。

5.精确评估。精确评估是指对作战效能的准确评估。

三、迎接信息化战争挑战 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已登上了战争的舞台,世界各国都把军事战略的重点转到了打赢信息化战争上。只有立足打信息化战争,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解决战争准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强军事理论研究,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军事理论

(二)加强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遏制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力量

(三)加强国防科技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雄厚的综合实力

(四)加强军事人才培养,造就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五)加强国防教育训练,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信息化战争素质

四、新军事变革概述

(一)什么是新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英文词缩写是RMA,这个概念是1993年8月,美国国防部基本评估办公室主任的资深分析家马歇尔提出的。

新军事变革,又称为信息化军事变革,是以人类技术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系统集成”和“虚拟实践”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

(二)新军事变革的演变

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四次大的军事变革:木石兵器、金属兵器—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我们今天讲到的新军事变革,主要是指信息化战争带来的军事变革。

(三)新军事变革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萌芽、兴起和质变。

1、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

2、兴起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

3、质变阶段(2003年伊拉克战争至今)伊拉克战争

从各军事要素的变革来看,“质变”的标志则是出现了“七化”的趋势。哪七化呢?即军队人员知识化、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编成一体化、战场要素数字化、作战方式精确化、作战空间多维化、后勤保障集约化。

五、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新军事变革的本质与核心是信息化。其目的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四个创新”。

(一)创新军事理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

军事理论包括战争理论、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既是军事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对军事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军事变革的灵魂和核心。

美军用哪四种理论“打赢”四场战争的?

1991年海湾战争是空地一体战理论;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非对称作战和平行作战理论;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是网络中心战和特种作战理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这四场战争都是从不同角度探索新的作战理论,使美军适合在各种条件下打各种不同类型的战争。

(二)创新军事技术,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武器是进行战争的物质手段,也是衡量战争与军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创新科技成果,才能催生新装备发挥最大效能。

60年来,我军装备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50年代末,通过引进仿制,基本实现了我军武器装备制式化;二是60年代到70年代,自力更生,成功研制大批常规武器装备,创造出“两弹一星”; 三是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军队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有重点地启动一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四是90年代后期以来,我军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转变,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形成了以二代装备为主体、三代装备为骨干的现代武器装备体系。

(三)创新体制编制,重组军队组织结构

军队的体制编制是实现人与武器有机结合,最终完成军事变革的关键。体制编制的变革是各项变革中最缓慢的,世界各国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

1、压缩军队规模;

2、变纵长形树状为扁平形网状指挥体制;

3、建立新军兵种部队;

4、使部队编制小型化、多能化、一体化。(四)创新作战方式,适应新的战争形态

军事变革从根本上是通过作战方式的变革体现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作战方式以“三非”作战方式最为著名。“三非”即,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作战,四场战争均涉及到。

在作战方式的发展变革中,信息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并贯穿战争始终,而网络战已日益成为信息战的主要作战方式。

六、新军事变革对世界军事发展的重要影响

自91年海湾战争爆发,极大的促进了新军事变革的进程,到了今天,信息化战争将成为新的战争形态,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国际恐怖主义、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威胁。这种新的军事需求给军事斗争的形式和手段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进一步加剧了世界战略力量对比的失衡态势

一方面,美国是这场新军事变革的领头羊,拥有当今世界上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先 21 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具有超级军事实力的顶尖军事强国也是无可非议的。另一方面,美国基于自身的“四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拉大了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俄、英、法、日等世界二流军事强国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弱国和强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引发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场军备竞赛主要涉及外太空、信息战、弹道导弹攻防、核武器等多个领域。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世界各国的军费开支节节攀升。在今年3月4日,11届全国人大4次会议上,公布了我国最新的国防预算是6011亿人民币(914亿美元)。

(二)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国军事战略的全面调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出于维护其霸权的需要,先后进行过六次军事战略调整。俄罗斯从前苏联解体后到现已进行了三次军事战略调整。(即应对“威胁”军事战略、非对称军事战略、现实遏制核战略)。英、法、德等欧盟集团,出于集团利益的需要,积极谋求“联盟战略”。日本以建立“合理、高效、精干”军队为目标,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其核心是由“本土防御”转为“海外干预”的军事战略。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三)进一步拉大了世界各国军队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上的“时代差”

军事技术“时代差”在战场上体现的十分明显,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方可以看到对方,而另一方根本看不到对方。2.一方可以打击另一方,而另一方根本打不到对方。3.一方拥有战场主动权,而另一方处处被动挨打。

(四)进一步增强了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军队的发展,以期进一步增强以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这些军事手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事打击,另一个就是军事威慑。具体地讲,军事威慑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捍卫边界领土安全。

2、维护国家战略利益。

3、增强战略核威慑。

4、提升联演联训实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祝各位取得优异成绩。

《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 篇2

近两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试题和高考研究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坚持稳中有变, 变中求新, 立足基础, 注重能力, 重视素养, 引领课改。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 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1年高考, 笔者认为, 高考试题要体现“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体现新课改的基础性、选择性、综合性、时代性, 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根据对浙江省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试题的特点和“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及2011年的高考命题可能趋势, 提出了高考化学有效复习策略, 建议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研究《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 提高复习针对性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准则和依据。《浙江省考试说明》中化学部分对知识要求比较抽象, 较笼统, 《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对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明确和具体。而《浙江省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各知识点的考查不超出《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 (化学) 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因此, 在高三化学复习时, 要注意研究2011年《浙江省考试说明》和《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 (化学) , 搞清考试内容要求和能力要求, 严格按照2011年《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界定的内容深广度, 确立复习的范围。既要明确知识的考查范围, 清楚哪些旧考纲中的知识点新课程中已经删除, 哪些是新课程增加的考点;还要把握各知识点难度、深度的要求。做到复习教学内容上不超纲、难度上不超限。

要大胆地摒弃新课程教材中删除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不要求的内容,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如对胶体知识要求是“了解胶体的特征和鉴别方法”, 而胶体的聚沉方法和电泳不作要求;键和分子的极性不作要求等。

关注新增的考查内容。如:了解盖斯定律。了解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如1H-NMR、IR。了解层析是一种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能通过根据物理常数数据选择合适的化学实验方法。能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 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等。

关注考试说明中表述发生变化的内容。一些考点的表述比以往更有侧重性, 强调在真实情景下的运用, 如:“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等。因此, 在复习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题材,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二、重视“双基”, 突出“主干”, 合理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考查的重点是高中化学主干知识, 每年高考中约占80%。因此, 在复习时要正确处理好“双基”与“主干知识”之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双基”与“以能力立意”的关系。虽然高考“以能力立意”命题, 起点高, 引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社会素材, 但落点低, 其考查的知识点都落实在化学基本知识或理论、基本技能的主体内容内。从两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高题研究试题来看, 造成绝大多数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不是试题的难度, 而是学科“双基”上的不足。因此, 在复习教学中不能只抓主干知识, 只重视所谓能力考查的强化模拟训练, 而是要降低重心, 打好扎实的基础, 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 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 不盲目追求考试“热点”。

新课程按模块进行教学, 知识体系不够系统。在复习时要关注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区别、联系, 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学实验等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整合, 将散乱的点串成线、结成网, 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复习教学中, 无机化学部分以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为主线, 将常见金属、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串起来复习;有机化学部分以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的转化为主线进行复习;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新的平衡常数知识, 将化学平衡理论、电离平衡理论、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理论“打通”,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一种整体观, 沉淀溶解平衡就是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的应用,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沉淀溶解、沉淀的生成, 沉淀的转化是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入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归纳不局限于某一专题、单元, 要将整个中学阶段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问题来呈现知识复习, 教师不仅可以在每一个知识点上设计问题, 而且可以多从知识交汇点处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如:有机化学的复习, 采用“知识点→问题→考点→运用”的教学模式进行。

先复习主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其次从单官能团转变成双官能团的转化关系:

其次从单官能团转变成双官能团的转化关系:

再从抽象到具体:

然后, 抓住特征关系进行设计问题, 从问题到考点, 再综合运用。

例如:X、A、B、C、D有如右衍变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X、A、B、C、D分别是哪类物质?

问题2:X的分子式为C7H14O2, 能否实现上述关系?

问题3:X的分子式为C8H16O2, 试写出A、B、C、X的结构简式。

问题4:X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试写出A、B、C、X的结构简式。

问题5:C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试写出A、B、C、X的结构简式。

问题6:X的分子式为C10H20O2,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试写出A、B、C、X的结构简式。

问题7:X的分子式为C14H12O2, 试写出A、B、C、X的结构简式。

问题8:X的分子式为C16H14O4, 试写出A、B、C、X的结构简式。

以上问题融知识、思维、方法于一体, 问题难度, 灵活性, 思维的深度、广度逐渐递增, 有效地实现知识从点到面, 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从低到高的突破,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 注重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是理综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能力的考查是提高化学试题区分度的重要方式之一。浙江省比其他省市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有所加大, 难度略有上升, 2010年高考化学实验内容的比重明显增大, 约占30%, 且更加注重实验基础与综合能力的双重考查, 体现我省高考化学的一个特点。因此, 在复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把对实验的复习落实到基础上来

这就需要特别重视教材中典型的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以建立实验模型, 进行迁移和创新。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往往以课本典型实验为原型, 经过改造、拓展、深化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创新能力等, 这类试题给学生的感觉是似曾相识, 得分容易但得满分难, 所以, 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每一个实验都做到:

(1) 弄清原理、仪器、装置和操作细节。

(2) 做以下连串思考: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 会引起什么后果?还能怎么做?

(3) 熟练掌握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

学生从实验中获得了感悟和细节体验, 才能在知识结构中建立实验模型, 才能发生质的飞跃, 促进迁移、激发创新。力争达到“做一个实验, 会一类实验, 通一类实验”。

2. 给实验复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在高三的复习中, 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注意以实验为载体把化学实验与基本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问题情境, 加强化学实验的设计、评价和开放性能力的训练。事实上用实验带复习, 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

3. 重视过程与方法, 加强对探究实验与开放试题的复习训练

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性试题是新课程理念下出现的新题型。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较传统的考试题型更能体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科学素养、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 在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开放性、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试题的研究: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科学探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高考化学试题可能考查这几个主要步骤, 也可能考查其中的1个或2个步骤。加强探究性试题的训练, 让学生掌握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进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的教学中, 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自由发挥,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尤其注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4. 注意探究性试题的解题策略

解答科学探究性试题的四大策略:

(1) 宏观把握———明确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性试题一般来说, 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四个步骤, 提出问题主要由试题本身在题干中提出, 而“猜想假设→科学探究→得出结论”三个步骤是学生作答的关键所在。

(2) 中观支撑———掌握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无论是哪一类探究性试题, 均以知识为载体, 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而这些知识主要是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

(3) 微观实施———做好实验、学会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高中化学的重点实验。做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化学实验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解答探究性试题奠定基础。学会合理假设:假设多为穷举假设, 即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 进行全面假设或补充完善假设。假设的答题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模式为[如:2010年第25题 (5) ]

假设1:只存在甲;

假设2:既存在甲, 又存在乙;

假设3:只存在乙。

第二种模式为

假设1:只存在甲;

假设2:既不存在甲, 也不存在乙;

假设3:只存在乙。

学会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 强调探究实验设计中的四原则:科学性的原则、对照性的原则、等量性的原则、控制变量原则。

(4) 书面表达———全面准确地描述预期现象和结论。对于物质的检验和探究, 学生必须在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按“操作”→“现象”→“结论”三要素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进行文字表达。

四、重视流程图, 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给予题, 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 新课程下化学高考题中十分重视, 试题中信息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包括文字、方程式、关系曲线、数据图表、实验装置图、工艺 (或实验) 流程图、物质合成路线等。所以, 在复习时要重视信息给予题,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教材内容非常重视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 以工艺流程图、操作流程图、生产实用产品、符合实际的有机合成路线与实际生产、生活和化学研究的热点相联系的问题情境, 进行设问, 突出对流程图、结构模型等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的试题是新课程高考化学主流题型之一。这类试题更好地展示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体现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这种试题情景的真实化是对考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具体体现。同时, 还能综合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基本理论板块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 在复习时要重视流程图, 研究其特点:化学工艺流程题, 一般围绕六个方面设问求解:一是解决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去所有杂质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与产率;四是减少污染, 考虑“绿色化学”生产;五是原料的来源既要考虑丰富, 还要考虑成本问题;六是生产设备简单, 生产工艺简便可行等工艺生产问题。要准确、顺利解答化学工艺流程题, 学生除了必须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以及除杂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技能外, 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工艺生产流程的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精选习题, 关注经典, 注重创新

做题训练是巩固知识, 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在复习的过程并不是做的习题越多, 复习效果越好。要精心选编训练素材, 拒绝题海战术,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1. 选题原则

一是目的要明确, 难度适宜, 重点突出, 能体现高考题型功能和题型改革的要求;二是完成这道题需要的知识是否超纲, 思维要求是否适度, 是否符合学科特点。

2. 选题策略

选题策略是: (1) 习题与试题的编选要贴合校情、教情、学情实际; (2) 习题与试题的编选需要原创与改编相结合; (3) 试题的选编要重视高考试题的研究; (4) 试题的选编要重视教材习题的研究; (5) 选编习题与试题时要增设适当的开放性。

3. 关注经典, 注重创新

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第27题根据“单因子变量控制”的实验设计、作图的命题思路和方法与2008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第20题很相近;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第13题是金典离子推断题的创新。因此, 加强对近几年新课程先行省的高考试题和浙江省的高考试题的研究, 将有助于明确复习的目标, 把握好“度”。另外通过研究高考试题, 还可以对经典的高考题进行改编、翻新、拓展、延伸、整合, 使之成为高质量的训练素材, 在复习备考中要认真对待“往届高考题”, 要能选择高考题中精华部分进行重组、变形和创新改编。但改编典型高考题必须注意:要根据《考试说明》要求, 删去教材和《考试说明》已不作要求的知识点或材料, 适当在原高考题基础上补充新材料, 重新整合试题。

例1: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由于“非极性分子”知识点浙江省高考不作要求。因此, 此题可改为:

A.NH3、CO、CO2都含共价化学键

B.CH4、CCl4都是正四面体型的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例2:如下图装置所示, C、D、E、F、X、Y都是惰性电极, 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 (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 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 F极附近呈红色。请回答:

(1) B极是电源的_____, 一段时间后, 甲中溶液颜色_____, 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 这表明______, 在电场作用下向Y极移动。

(2) 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 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 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 则H应该是______ (填“镀层金属”或“镀件”) , 电镀液是_____溶液。当乙中溶液的pH_____是13时 (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mL) , 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 甲中溶液的p 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 若将C电极换为铁, 其他装置都不变, 则甲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本题是经典的电化学的综合题, 但“电泳”知识浙江省高考不作要求。因此, 可删除此例中的第 (1) 题, 或将第 (1) 题改成考查电解精炼铜。如:B极是电源的_____, 一段时间后, 甲中溶液颜色_______, 丁是电解精炼铜, X电极材料是_______, 电解质溶液是。如下图所示:

六、突出学科的时代性和应用性, 重视化学与STSE的结合

高考试题重视化学与STSE的密切联系。以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 考查化学知识在社会、环保、生活、生产中的联系及应用, 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 在化学复习时要重视扩大备考的视野, 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低碳经济、生态环境等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的领域, 是进行复习和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要善于将这些内容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复习时, 要注意收集上述有关素材及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环保事件、药品食品问题、新的科技信息、发明创造, 诺贝尔化学奖等, 设计问题情景, 多角度思考,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实际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重视非智力因素, 强化规范化训练

高考试题突出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和学科能力的考查, 其中之一是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及文字、坐标图、数据表等表达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 而且能规范地用图表来作出解释的能力。考查化学用语一般是电极反应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或直接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结构简式、名称等。试题中对化学用语或要求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占的份量很大, 每年高考化学失分较多的是化学用语。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和总复习时要加强对化学用语规范训练、及时纠正, 避免一看都懂, 一写就错, 一考就糟的局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养成用规范的化学术语、化学逻辑描述化学事实、陈述化学原理的习惯, 做到“能意会、能言传、能书写”。从简答题的规范答法上下功夫, 我们不仅随时要给学生做出表率, 还要时刻让学生口述, 板练, 抽查学生书写, 让学生有机会暴露自己的弱点, 以便让学生知错、改错, 力争做到“会做不失分”。

高考是集知识、能力、心理、体质于一体的考试。若考生心理压力大, 易产生思维阻塞, 影响正常发挥。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科学地进行模拟训练, 锻炼应试心理和应试能力。同时重视教学细节处理,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好几点:一是用于训练的试题要规范, 避免偏题、怪题;二是要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避免给予学生过大压力;三是认真总结卷面反映出的问题, 进行归类分析, 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引起的失分情况;四是及时反思、消化反映出的知识性问题;五是提高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实际、瞄准高考范围;六是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要让学生喜欢听、记得牢、用得出;七是训练各种题型的解答技巧, 如解答简答题要点意识要强, 解实验题要注意实验的细节等。

中国通史期末复习提要 篇3

(一)选择:

1.1856年,英国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C)

A.马神甫事件 B.马嘉理事件 C.亚罗号事件 D.曹州教案 2.1903月6月,在《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革命家是:(B)A.邹容 B.章炳麟

(二)简答题:

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1)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维新派脱离人民群众,依靠少数人的孤军奋战,不敢推翻清朝封建政权,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等。

2.简述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根据毛泽东的主张,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作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正确结论,肯定了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从而给阶级斗争扩大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大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对于已经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给于充分的肯定。

(三)论述题

1.试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为通商口岸;与英国协定关税;让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2)《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双重革命的任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秋谨 D.徐锡麟

(四)材料分析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12月5日)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方针:反蒋抗日。

原因:日本发动九—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推行;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

附:平时形成性考核题目示例:

1.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前提和历史意义。

(1)历史前提:①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②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历史意义:①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给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②它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能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师范部

营养学基础复习提要 篇4

第二章 能量 第一节 能量单位

(1)千焦(kJ)和千卡(kcal)的概念

1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1焦耳(J)是指用1牛顿(N)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1000等于1千焦(kJ)。

(2)“千焦”(kJ)和千卡(kcal)的换算 1kcal=4.18kJ 1kJ=0.239kcal 第二节 能量来源

(1)人体所需能量的来源

人类是通过摄取动、植物性食物获得所需的能量。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可分为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2)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卡价”(能量系数)1g碳水化合物:17.15kJ×98%=16.81kJ(4.0kcal)1g脂肪:39.54kJ×95%=37.56kJ(9.0kcal)1g蛋白质:18.2KJ×92%=16.74KJ(4.0Kcal)(3)一般成人能量来源的合理分配

成人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以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第三节 能量消耗 1.人体能量消耗的几个方面

基础代谢和体力活动是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还有食物热效应和生长发育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其他因素。2.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在清晨而又极端安静的情况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而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3.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1体表面积②年龄③性别④激素⑤季节与劳动强度 4.静息代谢的概念与基础代谢的差别

静息代谢是一种与基础代谢很接近的代谢状态是在测定中仅省略摄入食物的这个条件。测定过程要求全身处于休息状态,不要早上睡醒测量,但不是空腹,而是在进食3~4小时后测定,此时机体仍在进行着若干正常的消化活动。5.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

(1)肌肉越发达者,活动能量消耗越多;(2)

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

(3)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

(4)与工作的熟练程度有关。

6、食物热效应的概念

食物热效应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第四节 能量消耗测定(1)直接测热法测理测定能量消耗较精确的方法是直接测定体在某一时间内向外散失的热量(2)气体代谢测定能量消耗的基本原理 可根据生活劳动过程中氧的消耗

与一化碳的排出测定推算的能量消耗量 第五节 需要量及膳

食参考摄入量(1)成年人能量推荐摄入量计算公式能量需要量=BMR*PAL(2)成年男了(18岁以上)轻劳动能量推摄入量

2400KCAL/D

第六节 能量的食物来源①膳食能量最经济的来源粮谷类和薯类食动物性食物油脂类糖 第三章 蛋白质

第一节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①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其特点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碳(50%-55%)氢(6.7-7.3%)氧(19%-24%)氮(13%-19%)及硫((0%-4%)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磷、铁、锰及锌等其他元素。

2由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

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 3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的种类

单纯蛋白质可按其溶解度、受热凝固及盐析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分为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鱼精蛋白、组蛋白和硬蛋白等7类。

结合蛋白质按辅基不同,分为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磷蛋白、和色蛋白等5类。

4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5完全蛋白质的概念 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半完全蛋白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有的氨基酸数量不足,比例不适当,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不完全蛋白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第二节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机体生命活动之所以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有赖于多种生理活动性物质的调节,而蛋白质在体内是构成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调节生理功能。

2蛋白质在体内所构成的重要调节物质

由蛋白质或蛋白质衍生物构成的某些激素,如垂体激素、甲状激素、胰岛素及肾上腺素等都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物质。第三节氨基酸 1氨基酸的基本结构

按化学结构分为脂肪类、芳香族氨基酸和杂环氨基酸。2必须氨基酸的概念

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够快的氨基酸,必须有食物供给,称为必须氨基酸。

3人体必须氨基酸的种类

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4条件必须氨基酸的概念 即半胱氨酸和酪氨酸

5氨基酸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须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即根据蛋白质中必须氨基酸含量,以含量最少的色氨酸为1计算出的其他氨基酸的相应比值。6限制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须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使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即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其他氨基酸的利用。7寡肽与多肽的区分

通常将10个以下氨基酸组成的肽叫寡肽,11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叫多肽

第四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 1蛋白质在胃内及肠内的消化

胃内消化蛋白酶的酶是胃蛋白酶,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主要依赖于胰腺分泌的各种蛋白酶(分a内肽酶b外肽酶)2氨基酸和寡胎的吸收过程

经过小肠腔内和膜的消化,蛋白质被水解为可被吸收的氨基酸和2~3个氨基酸的小肽。3一般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主要反应是脱氨酸脱氨基后生成的a-酮酸进一步代谢。⑴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⑵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及脂类⑶氧化供给能量 4含硫氨基酸的种类

⑴氨基酸⑵半胱氨酸⑶胱氨酸 5芳香氨基酸的种类

⑴苯丙氨酸⑵酪氨酸⑶色氨酸

⑥“苯丙酮尿症”(phengketonuriaPKU)发生的原因 当苯丙氨基酸羟化酶先天性缺乏时,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体内的苯丙氨酸蓄积,并可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后者进一步转变成苯乙酸等衍生物,尿中出现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物,称为苯丙酮尿症。

⑦ 支链氨基酸的种类、代谢场所及其意义

主要分三种: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它的分解代谢主要在骨骼肌中进行,所以这对外科手术、创伤应激状态下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具有特殊重要作用。⑧ 氨平衡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指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B=I-(U+F+S)

意义:用于蛋白质代谢、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第5节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1食物蛋白质消化率的概念

是反映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程度的一项指标,是指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数,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学方法之一。2食物蛋白质表现消化率及真消化率的区别 表现消化率是不计内源类氮的蛋白质消化率。3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概念

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是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常用的生物学方法。

④“蛋白质功效比值”和“生物价”的概念

是以体重增加为基础的方法,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

蛋白质时所增加的体重克数。

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一项指标。《复习题》第一篇基础营养第四章--脂肪(略)《复习题》第一篇基础营养第五章--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①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糖(单糖、双糖、糖醇)(2)寡糖(3)多糖(淀粉、非淀粉多糖)

②低聚糖的组成及生物部作用

低聚糖可分为低聚果糖和大豆低聚糖,因易被大肠双歧杆菌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值因子。

③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结构特点和特性

直链淀粉又称糖淀粉,由几十个到几百个葡萄糖分子残基以a-

1、4-糖苷链相连而成的一条直链,并卷曲成螺旋状二级结构,分子量为1万至10万,在热水中可以溶解,与碘产生蓝色反应,一般不显还原性。

支链淀粉又称胶淀粉,分子相对较大,一般由几千个葡萄糖残基组成,其中每25-30个葡萄糖残基以a-

1、6-糖苷键连接,如此则使整个支链淀粉分子形成许多分支再分支的树冠样的复杂结构,它难溶于水,其分子中有许多个非还原性末端,但却只有一个还原性末端,故不显现还原性,遇碘产生棕色反应。第二节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①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

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

(1)供给和储存能量(2)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3)节约蛋白质作用(4)抗生酮作用(5)解毒作用(6)增强肠道功能 第三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①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肠内消化(肠腔内消化→小肠内结膜上皮细胞表面上的消化→结肠内消化)②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变成单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小肠的空肠,单糖首先进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再进入小肠壁的毛细血管,并汇合于门静脉而进入肝脏,最后进入大循环,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单糖的吸收过程不单是被动扩散吸收,而是一种耗能的主动吸收。③糖酵解过程及生理意义

过程第一阶段由1分子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磷酸丙糖,第二阶段由磷酸丙糖生成酮酸。生理意义:如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肌肉可因氧供应不足处于严重相对缺氧状态,这时需要通过糖酵解作用补充急需的能量。④糖有氧氧化过程嘿生理意义

过程: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是昞酮酸转变成乙酰辅酶A。第三阶段是乙酰辅酶A进入三羟循环补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糖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⑤糖异生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由非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生理意义:(1)保持饥饿时血糖相对稳定,(2)促进肌乳酸的充分利用(3)有利于肾脏排H﹢和Na﹢

第四节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①中国居民碳水化合物适宜摄入量 AI为占总能量的55%-65% ②中国居民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粮谷类和薯类食物 第六章 常量元素 第一节 钙

①常量元素的概念及人体需要的主要常量元素

在矿物质中,人体含量大于体重的0.01%的各种元素,称为常量元素。有钙、磷、钾、钠、硫、氯、镁等7种。②钙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2)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③钙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1)儿童时期的佝偻病(2)成人骨质软化症(3)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其他如骨质增长,抽搐等 ④骨质疏松症的特征

骨质丢失速度加快,骨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保持骨骼结构的完整,甚至压缩变形,以至在很小外力下即可发生骨折。⑤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机体、膳食两个方面 机体:钙吸收率随年龄增加而渐减

膳食:膳食中的钙的摄入量高,吸收量也高,摄入量增加时,吸收率相对降低,膳食中维生素D的存在与量的多少,对钙的吸收有明显影响。

⑥评价钙营养状况的常用方法

(1)生化批标(2)钙平衡测定(3)骨质的测定(4)流行病学方法

⑦钙过量的危害

(1)钙摄入量增多,与肾结石患病率增加有直接关系(2)奶碱综合症的典型症候群:高血钙症,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

(3)钙和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高钙摄入能影响这些必需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⑧中国成人膳食钙的适宜摄入量 AI为800mg/dUL为2000mg/d ⑨钙的主要食物来源

奶、奶制品、豆类、硬果类,可连骨吃的小鱼小虾及一些绿色蔬菜,硬水中也含有相当量的钙。第二节磷

①磷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齿(2)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3)参与能量代谢(4)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②中国成人磷适宜摄入量 AI为700mg/d 第三节镁

①镁的主要生理功能

(1)激活多种酶的活性(2)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3)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②影响镁吸收的因素

首先受镁摄入量的影响,摄入少时吸收率增加,摄入多时吸收率降低,抑制镁吸收的主要成分有过多磷、草酸、植酸和膳食纤维。③中国成人膳食镁的适宜摄入量 AI为350mg/dUL为700mg/d 第四节钾

①钾的主要生理功能

(1)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代谢(2)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3)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正常功能(4)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5)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酸碱平衡。②中国成人钾适宜摄入量 AI为2000mg/d ③钾的最好食物来源

大部分食物都含钾,但蔬菜和水果是钾最好的来源,紫菜,黄豆,冬菇,赤豆。第五节钠

①钠的主要生理功能

(1)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2)维持酸碱平衡(3)钠泵、钠钾离子的主动运转,由Na﹢--K﹢--ATP酶驱动,使钠离子主动从细胞内排出,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4)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

②中国成人钠适宜摄入量 AI为2200mg/d 第六节氯

①氯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维持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2)维持体液酸碱平衡(3)参与血液二氧化碳运输(4)氯离子还参与胃液中胃酸形成,胃酸促进维生素B12和铁的吸收,激活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促进食物消化,刺激肝脏功能,促使肝中代谢废物排出,氯还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的作用。②中国成人钠适宜摄入量 AI为2800mg/d 第七章 微量元素 第一节 铁

①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种类

第一类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铁(Fe)碘(I)锌(Zn)硒(Se)铜(Cu)鉏(Mo)铬(Cr)钴(Co)第二类人体可能必须的数量元素、锰(Mn)硅(Si)镍(Ni)硼(B)钒(V)第三类具有潜在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对人体可能具有必须功能的数量元素氟(F)铅(Pb)镉(Cd)汞(Hg)砷(As)铝(Al)锂(Li)锡(Sn)

②铁在体内存在形式(1)功能性铁(2)储存铁 ③铁的主要生理功能

(1)铁为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A以及一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2)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3)铁与免疫有关,(4)铁还有催化促进ß-胡罗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脂类从血液中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功能。④影响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

(1)蛋白质与“肉因子”(2)脂类与碳水化合物(3)矿物元素(4)维生素(5)膳食纤维(6)植酸盐与草酸盐(7)多酚类化合物(8)卵黄高磷蛋白(9)机体状况 ⑤体内缺铁时,铁损耗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 ⑥铁过量的危害

铁过多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导致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平衡直接损伤DNA,诱发突变,与肝、结肠、盲肠、肺、食管、膀胱等各种器官的肿瘤有关。

⑦成人铁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AI男子为15mg/d女子20mg/dUL为男女均为50mg/d ⑧评价铁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体内每天参于周转的35-40mg铁中,来自肠道吸收者仅为0.5-1.5mg,体内贮存铁在维持血浆铁水平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第二节碘

①碘的主要生理功能

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其生理作用是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表现出来的,(1)参与能量代谢(2)促进代谢和体格的生长发育(3)促进神经系统发育(4)垂体激素作用。②碘过量的主要危害

较长时间的高碘摄入也可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等的高碘性危害 ③评价碘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常用的有垂体-甲状腺轴系激素水平CTSH、T4、FT4、T3、FT2、尿碘、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其他如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神经运动功能指标等。

④成人碘推荐摄入量和耐受最高摄入量 RNI为150μg/dUL为1000μg/d ⑤碘的主要食物来源

海带、紫菜、鲜海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蛋、奶、肉、碘盐 第三节锌

①人类锌缺乏的常见体征

是生长缓慢,皮肤伤口愈合不良,味觉障碍,胃肠道疾患,免疫功能减退等。

②影响锌吸收利用的因素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植酸、鞣酸和纤维素等均不利于锌吸收 ③成年男子锌推荐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RNI为15.5mg/dUL为45mg/d ④含锌丰富的食物

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类,干果类,谷类胚芽,麦麸,干酪,虾,燕麦,花生酱,花生,玉米 第四节硒

①硒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含硒蛋白与含硒酶的成长(2)抗氧化作用(3)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4)维持正常免疫功能(5)预防与硒缺乏相关的地方病(6)抗肿瘤作用(7)抗艾滋病作用(8)维持正

常生育功能

②食物硒的几种主要形式

动物性食物以硒半胱氨酸和硒蛋氨酸的形式为主,植物性食物以硒蛋氨酸为主

③硒在体内的两个代谢库

一个是硒调节代谢库,包括体内除了Semet以外的所有形式硒。一个是Semet代谢库,只包括Semet ④硒缺乏与相关地方病

目前还没有人或动物“单纯硒缺乏”疾病报道,但有许多与硒缺乏相关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报告。⑤评价硒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1)硒含量(2)GPX(硒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活性 ⑥成人硒推荐摄入量及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RNI为50μg/dUL为400μg/d ⑦含硒丰富的食物

动物性食品的内脏、肉类及海产品、谷物、奶制品、水果蔬菜 第五节铜

①铜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含铜酶与铜结合蛋白的成分(2)维持正常造血功能(3)促进结缔组织形成(4)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5)促进正常黑色素形成及维护毛发正常结构(6)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阴离子损伤

②铜缺乏的主要危害

缺铜可使血中胆固醇水平升高,缺铜后葡萄糖耐量降低,缺铜对免疫功能指标也有影响。③铜缺乏性贫血的主要特点

缺铜引起线粒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下降,使Fe³﹢不能与原卟啉合成血红素可引起贫血,铜蓝蛋白功能缺损也可使细胞产生铁的积聚,缺铜时红细胞成生障碍,表现为缺铜性贫血。④促进和干扰铜吸收的营养素 锌摄入过高干扰铜的吸收 第六节铬

①铬的主要生理功能

(1)加强胰岛素的作用(2)预防动脉粥样硬化(3)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②促进铬吸收的营养素 维C

③富含铬的食物 谷类、肉类和鱼贝类 第七节鉏

①鉏的主要生理功能

鉏作为3种鉏金属酶的辅基而发挥其生理功能,鉏酶催化一些底物的羟化反应 ②鉏的良好食物来源

动物肝、肾、谷类、奶制品和干豆类 第八节氟

①氟的主要生理功能

(1)牙齿的重要成分(2)骨盐的组成部分 ②氟缺乏的危害 缺乏时,由于釉质中不能形成氟磷灰石而得不到保护,牙釉质易被微生物,有机酸和酶侵蚀而发生龋齿,老年人缺乏时,钙,磷的利用受到影响,可导致骨质疏松。③影响氟吸收的几种膳食因素

铝盐,钙盐可降低氟在肠道中吸收,而脂肪水平提高可增加氟的吸收。④氟的慢性毒性

长期摄入低剂量氟(1-2mg/l饮水),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为氟斑牙,而长期摄入高剂量的氟则可引起氟骨症。第八章 维生素 第一节维生素A ①维生素A的主要性质

维生素A属脂溶性维生素,在高温和碱性的环境中比较稳定,一般烹调和加工过程中一致被破坏,但极易氧化。②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维持皮肤粘膜层的完整性(2)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3)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护生殖功能(4)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 ③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疾病

初期有上皮组织的干燥,继而使正常的柱状上皮细胞转变为角状的复层磷状上皮,形成过度角化变性和腺体分泌减少,累及全身上皮组织,可降低眼暗适应能力,严重时可致夜盲。还会导致男性睾丸萎缩,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也可影响胎盘发育。维生素A缺乏时,免疫细胞内视黄酸受体的表达相应下降,因此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④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

(1)血浆维生素A测定(2)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3)尿液细胞脱落检查(4)眼结膜上皮细胞检查(5)暗适应检查 ⑤成人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

RNI男为800μgRE女为700μgREUL为3000μgRE ⑥视黄醇当量的概念

维生素A的化学名这视黄醇,视黄醇当量(RE)1μgRE=1μg视黄醇=6μgβ-胡萝卜素 ⑦维A的主要食物来源

动物内脏、蛋类、乳类、西兰花、胡罗卜、菠菜、生菜、油菜、芒果、枇杷 第二节维生素D ①维生素D的主要性质

维生素D溶于脂肪溶剂,结热、碱较稳定,对光及酸不稳定。②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

(1)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2)对骨骼钙的动员(3)促进肾脏重吸收钙、磷

③维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疾病

(1)佝偻病(2)骨质软化症(3)骨质疏松症(4)手足痉挛症 ④评价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

测定血浆25-(OH)P3的浓度是指标,低于25nmol/L(10ng/mL)为缺乏。

⑤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

人体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形成前维生素D3,然后转变为维生素D3。

第三节维生素E ①维生素E的主要性质

为油状液体,橙黄色或淡黄色,溶于脂肪及脂溶剂 ②维生素E的主要生理功能

(1)抗氧化(2)抗动脉粥样硬化(3)对免疫功能的作用(4)对胚胎发育和生殖的作用(5)对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③维生素E在体内储存的两个库(1)快速转化库(2)缓慢转化库 ④成人维生素E适宜摄入量 AI14mgaTE/dUL800mgaTE/d ⑤维生素E的主要食物来源 麦胚、向日葵、玉米、大豆 第四节维生素K ①维生素K的主要性质

天然存在的维生素K是黄色细状物,人工合成的黄色结晶粉末,所有的K类维生素都抗热和水,但易遭酸、碱、氧化剂和光的破坏。

②维生素K与凝血的关系

有4种凝血因子是维生素K依赖的,4种经典的凝血因子(2、7、9、10)能够防止出血,并参与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蛋白质水解激活作用,最终使可溶性纤维蛋白质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再与血小板交链形成血凝块。第五节维生素B1 ①维生素B1的主要性质

维生素B1常以其盐酸盐的形式出现,为白色结晶,极易溶于水 ②维生素B1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辅酶(2)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促进胃肠蠕动(3)对神经组织作用

③成人维生素B1推荐摄入量

RNI男为1.4mg/d女为1.3mg/dUL为50mg/d ④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

葵花子仁,花生,大豆粉,粗粮,小米,玉米,大米 第六节维生素B2 ①维生素B2的主要性质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但在PH<1时形成强酸盐,在PH>10时形成强碱盐而易溶于水,其在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为黄色,在强酸性溶液中稳定,为白色 ②维生素B2的主要生理功能

(1)参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生成(2)FAD和FMN分别作为辅酶参与色氨酸转变为烟酸和维生素B6,转变为磷酸吡哆醛的过程。(3)FAD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4)与细胞色素结合,参与药物代谢,提高机体对环境应激适应能力。③影响维生素B2吸收的膳食因素 咖啡因、糖精、铜、锌

④维生素B2营养状况评价常用指标

口服5mg维生素B2后测定4小上时负荷尿中维生素B2排出量,评价机体维生素B2营养状况,以≥1300μg为正常,500-1300μg为不足,<500μg为缺乏 ⑤成人维生素B2推荐摄入量 RNI男为1.4mg/d女为1.2mg/d ⑥维B2的主要食物来源

奶类、蛋类、肉类、动物内脏、谷类、水果 第七节维生素B6 ①维生素B6的主要性质

维生素B6的各种磷酸盐和碱的形式均易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在酸性介质中PL、PN、PM对热都比较稳定,但在碱性介质中对热不稳定,易被碱破坏,在溶液中,各种形式的维生素B6都对光较敏感。

②维生素B6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维生素B6是以其活性形式PLP作为许多酶的辅酶(2)免疫功能(3)维持神经系统功能(4)维生素B6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

③维生素B6在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中的作用

维生素B6是半胱氨酸脱羧酶,胱硫醚酶β-合成酶的辅因子。④维生素B6的主要食物来源 肉类,全谷类,蔬菜,水果 第八节烟酸 ①烟酸的主要性质

烟酸为无色针状晶体,味苦,烟酸胺晶体呈白色粉状,两者均溶于水及酒精,不溶于乙醇,性质比较稳定,酸、碱、氧、光或加热条件下不易破坏。②烟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2)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3)保护心血管 ③烟酸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癞皮病 ④烟酸营养状况评价常用指标

可通过营养调查,尿中烟酸代谢产物的排出量,血浆代谢产物水平及NADH、NADPH的含量等方法进行评价。⑤成人烟酸推荐摄入量

RNI男为14mgNE女为13mgNEUL为35mgNE ⑥烟酸当量的概念

烟酸当量(mgNE)=烟酸(mg)+1/60色氨酸(mg)

⑦烟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植物性食物,肝、肾,鱼,坚果类 第九节叶酸 ①叶酸的主要性质

时酸为淡黄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其钠盐易于溶解,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叶酸对热、光线,酸性溶液均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温度超过100度即分解,在碱性和中性溶液中对热稳定。

②叶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叶酸对于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③烟酸缺乏所引起的疾病

(1)巨幼红细胞贫血(2)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孕早期缺乏可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④影响叶酸吸收的因素

不种于吸收的因素包括经常饮酒及服用某些药物 ⑤成人叶酸推荐摄入量

RNI为400μgDFE/dUL为1000μgDFE/d

⑥烟酸当量的概念

DFE(μg)=膳食叶酸μg+(1.7×叶酸补充剂μg)⑦评价叶酸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1)血清叶酸含量(2)红细胞叶酸含量(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4)组氨酸负荷试验 ⑧烟酸的主要食物来源 猪肝,猪肾,鸡蛋,碗豆,菠菜 第十节维生素B12 ①维生素B12的主要性质

维生素B12为红色结晶,可溶于水,在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在强酸或碱性溶液中则分解,遇热可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快速高温消毒损失较少,遇强光或紫外线易被破坏。②维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

(1)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成蛋氨酸(2)作为甲基丙二酰辅酶参与甲基丙二酰-琥珀酰的异构化反应。

③维生素B12缺乏的主要表现

(1)巨幼红细胞贫血(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④成人维生素B12适宜摄入量 AI为2.4μg/d⑤

⑥维生素B12的主要食物来源 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 第十一节维生素C ①维生素C的主要性质

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适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

②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1)参与羟化反应(2)还原作用

③维生素C缺乏的疾病

主要引起维生素C缺乏病,不可引起胶原合成障碍,故可致骨有机质形成不良而导致骨质疏松。④维生素C过量的危害

成人维生素C的摄入量超过2克,可引起渗透性腹泻,过量的维生素C可引起子宫颈粘液中糖蛋白二硫键改变,阻止精子的穿透,造成不育,妊娠期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可影响胚胎发育,当每日摄入量在2-8克时,可出现恶心,腹部痉挛,铁吸收过度,红细胞破坏及泌尿道结石等不良反应,小儿生长时期过量服用,容易患骨骼疾病。

⑤评价维生素C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维生素C的营养状况,可根据膳食摄入水平,临床缺乏症状,血和尿中的含量等进行评价。⑥成人维生素C适宜摄入量 RNI为100mg/d

管理学原理复习提要 篇5

同学们:

求学是求知识而不是求文凭;文凭是求知识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它的初始动机。而今天社会的商业洪流却让人迫于无奈不得不以求文凭为求学的初始动机。这令人担忧又毫无办法。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求知解惑一事一套上商业行为,就有可能背离光明,永处暗室。

《管理学原理》这门课是整个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石之一。它易学难懂,更难应用。为此我将重点放在前四章,详细讲解了企业组织的运营目的、管理的目的与任务、管理概念及意义的讨论以及企业组织运营的共识――管理原则等等。指望同学们能真正理解管理学的本质,并成功驾驭它。如果你真懂了,你将会成为高手。

整个课件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并依我多年教学研究的心得体会和见地排列制作的。故考试也主要依课件为主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所得。绝大部分题来自课件,复习提纲自然也出自同一处。教材永远只能作学习的参考辅助资料。故考试前的复习不要找错地方了,同时也要借助教材作参考资料,而且还要多参考几本。几个同学可以分工合作,这本身不就是管理吗?!

尽管有如此方便,你们也要自己看书阅读,复习考试不可能像查对数表那样轻松痛快,甚至查不到还有牢骚,世界上哪有这么容易求知的事情,更不能错误的以为容易得的就是应该的,要真正弄懂基本概念真学,这样你们在复习时就能很快找对地方,令复习有效率,亦会令你们生起考好的信心,效能效率是管理的生命,也是学习的生命。当记!

你们真幸福,老师几十年来的心血,你们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但愿你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也这么如意!

上一篇:2015体育测试总结下一篇: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部分知识点 名词解释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