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2024-07-14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共9篇)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1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着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理解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创新发展,对于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新的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一个表述严谨的科学命题。其中,“新阶段”是历史定位,说明邓小平理论相对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进程中的第二历史性飞跃;“在中国”是地域定位,说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我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历史转折时期,是酝酿和准备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月。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转折,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政治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还提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条主要之点,实际上是邓小平理论的最初框架。

第二个阶段,全面改革、迎接挑战时期,是理论提出到逐步形成阶段。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91年底。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大以后,改革全面展开。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还概括了十二个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着重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作了阐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党胜利地经受住了一场政治领域风险的严峻考验,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

第三个阶段,继往开来时期,是发展和完善阶段。从1992年1月到1997年9月。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以新的论述和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第四个阶段,再造辉煌时期,是进一步发展和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阶段。从党的十五大至今。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不仅对邓小平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和新的阐述,而且取得新的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从此进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方面。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务,不照搬外国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分三步走。

8)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强调作为工人阶段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邓小平理论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遵循。邓小平同志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比如,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关于必须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的论述;关于中国搞改革开放,“老祖宗不能丢”的论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四有”新人的论述;关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论述;关于端正党风,反对腐败,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关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论述;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的论述;关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论述;等等。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同志的心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总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装在心中,放在首位。人民利益至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他领导各项工作和指导制定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他判断各种意见、办法是否正确可行以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准绳,是他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实现这“三个有利于”,是他集中群众智慧、创立邓小平理论的真正目的和深层动力之所在,是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只有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领会、弄通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观点是怎样形成的、精神实质何在,进而弄通、把握整个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2

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旧资本结构理论时期, 第二阶段是新资本结构理论时期。旧资本结构理论又分为重要性不等的两部分: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是以1952年美国财务学家杜兰特为代表的资本结构理论。他把当时对资本结构的见解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以上三种理论的观点中有两点与现实不相吻合:首先是其理论中认为债务比率与财务风险不相关。实际上债务比率的提高意味着财务风险的加大。其次是其理论认为负债比率与股本成本不相关。事实上, 在企业财务风险加大的情况下, 股东风险也在增大, 一旦出现债务危机, 股票的市场价值会大大降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是美国著名财务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金融学家米勒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 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 企业的价值与它们所采取的融资方式, 即资本结构无关, 也就是著名的MM定理。由于MM定理是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得出的结论, 它与现实经济相差也较远。因此MM定理问世以来就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针对MM定理假设条件的缺陷, 后来又出现了MM定理的修正结论:即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 由于负债会因利息而具有减税的作用, 从而使企业的价值随着负债融资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因此企业负债率越高越好。60年代末, 资本结构理论顺着MM定理的假定条件又分为两大分支, 一类是在引入税收制度后, 研究各类税收差异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形成税差学派。另一分支是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 引入破产成本, 研究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形成破产成本主义。在此基础上, 这两大分支最后归结到斯科特等人所倡导的权衡理论。权衡理论认为, 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就是在负债的税收理论与破产成本的现值之间进行权衡。马苏里斯说:一个企业的最优财务杠杆比率取决于一点, 即预期负债的边际税收利益等于预期负债的边际成本。

到了70年代后期, 以信息不对称为中心理论的新资本结构理论开始正式登上财务经济学的舞台。新资本结构理论的突出特征是认识到了“不对称信息”在资本结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不对称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异。当信息呈不对称分布时, 较少信息的一方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得信息, 而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获利。一般来说, 不对称信息是通过投资项目的融资方式选择、负债比例的显示作用和企业家的风险厌恶程度来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从内容上来说, 主要包括代理成本说和财务契约论。代理成本理论认为, 债务的发行在债权人和所有者之间形成一种代理关系, 从而产生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包括“主人监督费用、代理人受限制费用和剩余损失之和”, 它会随着负债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若发行新股, 新的所有者为了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原所有者的损害, 也必须付出监督费用等代理成本。因此, 所有者必须在债务的代理成本和股票的代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以使其所承担的总代理成本最小。使所有者承担的总代理成本最小的债权与股权的比例就是最优资本结构。财务契约理论认为, 通过债务契约的一系列限制条款来控制债务的风险, 以确保不对称信息情况下的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 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

二、资本结构的理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MM定理的利息税蔽可以增加企业价值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为了充分利用利息的税蔽效应, 企业需要创造大量的营业利润以弥补利息费用的数额。资本密集型企业已经通过采用加速折旧法降低了税收负担, 结果, 这些企业的税前营业利润较低, 无法充分利用高负债率创造的利息税蔽, 这类企业的负债率一般低于服务型企业的负债率。而服务型企业的厂房、设备折旧很少, 不足以降低税收, 同时服务型企业的税前营业利润较高, 能够充分利用高负债率创造的利息税蔽。

启示二:由于破产成本的存在, 使我们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必须考虑破产成本的高低, 我们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 收益和现金流量波动较大的企业要比现金流量稳定的企业使用债务少, 比如垄断性较强的企业通常财务杠杆率较高。第二, 如果企业在规划其债务时, 使得用于债务支付的现金流量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同步增减, 这样就可以利用较多的债务。因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减少时拖欠的可能性最大, 而同时发生的用于债务支付的现金流量减少使拖欠的风险降低。第三, 如果我们将债务的偿付与价格联系起来, 使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随商品价格的波动而增减, 企业就可借更多的债务。第四, 当企业的资产不易细分及销售时, 其破产的直接成本是很高的, 因此这一类型的企业不宜借更多的债务。比如无形资产比例较高的企业的财务杠杆率一般应低于有形资产和流动资产比例较高的企业。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3

【关键词】外国;档案鉴定;发展历程;启示

0.引言

根据实践表明,一般来说档案价值的鉴定并不是与档案工作同时产生的,它的发展于档案工作发展的中间阶段。十四世纪开始,在造纸技术的发展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档案数量出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给历史材料的保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一些地方为了减轻档案保存压力采取一些淘汰公文的做法,将有用的档案进行保存处理。这种保存形式的产生及时最早的档案鉴定工作的雏形,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发展形式的限制,并没有将此种鉴别进行理论性的传播,也只是出于简单的萌芽阶段。

1.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初期,德国方案学者迈斯奈尔首先提出了档案内容和来源作为档案管理的鉴定和标准,这一了理论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创性,成为世界第一个较为系统的鉴定原则理论性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档案鉴定过于简单的做法,进一步促进了档案鉴定的实践工作,对国家历史档案进行妥善保存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1922年,对于档案的挑选和销毁方面的理论鉴定首先出现在英国学者西拉里·詹金逊所撰写《档案管理手册》中,提出文件证据的神圣性是行政官员决定鉴定的基础,是行政活动的有力证据,要做好原始证据的保存工作。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现代档案鉴定产生一定的理论指导,其较为科学的一面成为档案价值鉴定的重要依据。但是其销毁文件理论的提出在现代社会发展已经不适合现阶段的社会的发展状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中已经过时。以上发展阶段,可以称之为档案鉴定理论思想来源以及标准的萌芽阶段,是档案鉴定理论不断完善的基础性发展过程。

因此,自二十世纪中期,在完善前者档案鉴定思想来源与档案鉴定标准,波兰学者卡林斯基,以及美国学者菲利普在这两者上做出很大的贡献。在鉴定来源上提出了文件的形成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作用,通过此方式,进一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和保管期限,这种理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遍性,得到社会的认同;另外,在完善档案鉴定的标准上,提出了通过档案的方式反映机关的历史意义,职能意义,以及普遍的学术信息的要求,这种理论的提出既对迈斯奈尔的早期理论进行了完善,又对西拉里·詹金逊的理论进行了扩展,对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档案鉴定理论进一步发展成就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的“文件双重价值论”和60-70年代的“利用决定论”,这两种理论形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受到战争的影响,产生的档案文件也逐渐增多,面临这种新形势,美国档案馆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对档案贮存设施的有效利用,引发了文件双重价值论的形成,并细分两种价值的鉴定方式分别为行政管理人员来鉴定,以及鉴定标准要以文件内容性信息标准为主体,由档案工作人员完成鉴定工作。此种鉴定理论的形成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为后来欧美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此外,美国的一些档案学者还提出了将利用标准作为档案鉴定的最重要的标准,以判断文件价值为首要标准,将为提供鉴定文件的新标准。并通过研究信息利用与提供利用的方式之间的关系,确定文件及其所含信息的价值和档案的实践意义。

现代档案鉴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而产生了电子文件背景下的档案鉴定理论的新发展。在电子环境的影响之下,档案的鉴定理论所面对的不再是纸质文件的形式,而是通过对分析机构活动的有机联系以及机构职能,活动和业务的重要性来决定文件的存留,通常鉴定理论中都强调了只能鉴定的标准性。因为管理电子文件的费用将大量用于为保障其安全性、可读性、易用性等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环境维护中,这会对留存文件的方式、方法、时限等一系列问题产生极大的影响。

2.外国档案鉴定理论对我国档案工作的启示

随着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我国的整体档案鉴定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我国要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之下,在国外档案鉴定理论历史发展经验中找出适合本国发展的方式方法,做好本国的档案鉴定工作。

首先,要综合外国鉴定理论,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状况,坚持鉴定的效益原则。在国外的理论发展中曾经提出将保存费用作为档案鉴定的要素之一的看法,指出一种严格而实在的费用核算是所有例行鉴定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强调了档案鉴定中技术条件、场地限制等隐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价值的权衡。因此,在我国的档案鉴定中就要结合我国的背景条件,在档案鉴定时严格拒绝不计成本的观点,认真做好每一份档案的保存价值分析,通过效益标准,将那些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有可能为社会产生巨大效益的档案保存下来,避免那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管那些价值较小的档案,促进馆藏档案质量和数量的优化。

其次,要坚持档案鉴定的来源原则。外国档案鉴定来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档案鉴定理论和鉴定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0世纪比80年代以来,社会分析和职能鉴定轮更是充分体现了来源原则对传统鉴定理论和方法的改革。因此,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来源标准引入了外国的很多鉴定思想,在机关档案文件鉴定的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坚持来源原则具有更加广泛的实践意义。

另外,要在国际的发展环境之下,坚持档案鉴定标准的多元化。在现代档案鉴定工作中,在传统纸质档案向电子文件的转化形势下,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鉴定标准,综合考虑,以便使鉴定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并进一步的将鉴定工作明确划分为阶段责任,更加有利于促进文件中心的发展壮大,使文件管理趋于先进合理。

【参考文献】

[1]于力.中外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比较,档案学通讯,1997.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4

通过管理思想演变的历程的学习分析如何应用现代管理理论解释我国

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预见前景。

从人类最初通过集体活动来达到目标开始,到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阶段、企业再造阶段和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阶段。

从现代管理理论形成开始的这近百年的时间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每个阶段并非径渭分明的。事实上、无论是行为科学、战略思想、还是企业再造依旧是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我国现代化企业应该借鉴学习的。

在最初的萌芽阶段,世界各大古国流传下来的典籍中都能找到管理思想的影子。西方的《圣经》,中国的《周礼》、《孟子》、《孙子》都对管理的制度、责任、职能等做了具体的论述,甚至有些精辟见解还适用于今天。只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从封建主义中脱胎而出,管理学思想逐渐形成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成熟。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而我国由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衔接断代,遏制了管理思想的发展方向。

在19世纪末第一次使用了“科学管理”这一术语。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人泰罗、“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亨利.法约尔和“组织管理之父”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以这三个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为以后的管理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泰罗重视工厂的生产效率,法约尔则以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为研究重点,被后来者概括出了管理的七项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从管理职能和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心里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考虑。

随着二十代末三十年代初的全球经济危机。管理学学者们开始注意“硬件”以外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因素。人的因素被提到了主要位臵。以梅奥为主进行的“霍桑试验”得到:职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霍桑效应等一系列结论。引发了管理学者们对人的行为的兴趣,从而促进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得到了一系列著名的理论成果,有些到今天依然适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生产和组织规模的急剧增大,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认识。不仅管理学家,而且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也从不同角度、背景对现代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发表自己对管理问题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茨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另外由于对顾客需求的重视“始于顾客,终于顾客”的思想开始引起管理界的重视,并为世界各国广为传播接受。

与此同时,中国在50年代初开始了经济建设。由于受政策和政治的影响,我国的企业都在国家的统一控制下发展,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迅速,但是平均分配,大锅饭的弊端很快暴露出来。拖住了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发展。

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战略”一词开始引入管理界。如何在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里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并获取竞争优势,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点。《组织与环境》、《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竞争战略》等著作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人们所受的教育水平日益提高,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三四十年代所形成的企业组织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实践先于理论,美国企业从八十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革命,日本也于九十年代开始了所谓的“第二次管理革命”。企业管理经历了类似脱胎换骨的变革。这就是企业再造理论的出现。

在我国,8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发的初期,经济正处于虚势待发阶段。传统的国有企业冲破了单纯对政府负责,以上级主管为中心旧体制的束缚,逐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展开企业管理工作。但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迄今尚未理顺,导致改制后的一些公司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一些合资企业,私人企业相继出现。一方面,这些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给我们自己的现代化企业树立了榜样,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包括对人才的竞争,资源的竞争,市场的竞争等。一些不具有竞争实力的公司被淘汰,而另外一些则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正当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管理接轨的时候,国外企业又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跨国公司力量逐日上升。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获取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只有能够合理组织全球资源,在全球市场上争取到顾客,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所以90年代以来的企业管理在保持和发展规模经济效益、成本效益、价格效益、产品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又把对客户的最佳服务做为目标。

中国企业管理在解决规模、成本、价格、质量诸多问题的过程中,现在又面临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面临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的现代化企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赢得持久的市场竞争力。比如人才问题,人才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类人员,在文化、技术、观念、行为各个方面均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特别是一批职业企业家,他们的素质有多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就有多高。在一些企业里管理者决定做一件事时,盲目执行,缺少把这件事执行过程上的各个制约因素想得很透彻,预测未来虽然很难,但对于管理者而言却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管理者本身业务素质的要求。还有对人才的使用上,一些管理者存在在着

中国传统的家族管理思想。任人唯亲,不能对人才进行合理的使用,导致人才流失,内部管理出现漏洞,最后导致企业竞争能力下降甚至企业解体。

在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上也存在着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和组织结构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一个部门多个领导,责任不清等等问题。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5

论文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基本内涵 逻辑结构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鲜明的理论主题;历史唯物主义人本观是科学发展观最直接的哲学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独特的理论框架使得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只有从总体的层面了解这个理论的框架结构和全貌,才能深刻理解这个科学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以及各个原理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掌握这个理论的精神实质。

一、发展本质的新升华

中国的社会主义需要发展,更需要科学发展。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历史和时代的眼光,以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发展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扣紧发展主题,进步阐发了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血的科学发展观,明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 目标和战略,为中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总结我国 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2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深入思考未来 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决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而是对 20多年来经济建设中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新调整,以更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尊重经济规律,更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在迈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易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必须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乎人的科学。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要义所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最高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创立群众史观。他们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 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 的根本 目的。依靠人,就要看到人民群众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 ;提高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权,包括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尊重人的需求、生命、价值和尊严,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了人,就是要把人 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进一步回答了怎样“依靠人”的问题,“尊重人”具体回答了怎样“为了人”的问题,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为了人,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 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三、科学发展观独特的理论框架

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形成了一整套崭新的科学发展理论,这些理论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贯通,构成了一个统一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一,“发展目的”论。科学发展观总结反思在发展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党执政宗 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目的表明,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应当成为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

第二,“发展中心”论。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是“发展”,而发展的中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强调的都是发展经济。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第三,“发展整体”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由诸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社会的发展也是各种要素互动的结果,因此指导社会的发展必须重视社会整体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整体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话的逻辑结论意味着还有围绕中心的东西,否则就不成为中心了。作为对社会的整体把握,在 20世纪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 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 目标。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第四,“发展协调”论。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的特征极为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 的现象决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第五,“发展持续”论。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 国发展的人 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要求。

第六,“发展动力”论。实现科学的发展,必须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通过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改革开放,充分发挥 国际国 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

第七,“发展和平”论。从对外关系上说,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观,即主张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坚持对外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展开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一方面充分利用世界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 自己,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79.24.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6

保值不仅是企业能否生存的核心,也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题目。本文试图从保值的角度对会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重新审阅,以期从新的角度梳理会计理论发展的脉络,明晰会计理论未来的发展思路。

一、对企业保值基本概念的熟悉

保值是一个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理解的概念。假如仅从字面理解,保值就是保持原有价值或使原有价值不受损失。但对这个字面解释,有两个题目要问:一个是保持“什么”的原有价值?另一个是“原有价值”中的“价值”指的是什么?

作为持续经营企业,按照贸易惯例及的要求,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本和资产。资本构成了企业资产价值的核心部分,也是承担风险与责任的载体;而资产的配置则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企业。不同资产的价值以不同的方式运动着并终极对资本的规模和结构产生。无论信息技术怎样发达,产出各种实体产品的企业必须以拥有各种类型的资产为条件条件。无论资本的来源如何复杂,作为出资人的企业所有者都希看在总量上对企业的权益越大越好。只有资本没有资产缺乏物质基础,而只有资产没有资本就失往了一系列会计理论和构建的支点。因此,本文对第一个题目的回答是:保持企业资产和资本的“原有价值”。企业保值包托资产的保值和资本的保值,并且资产保值是资本保值的基础。

第二个题目的实质是要回答保值的范围或外延题目。这要分别从资产保值和资本保值两个方面往返答。

资产保值的范围,也就是资产价值补偿的范围,它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价值补偿的范围是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花费的各项支出,即取得本钱,属低级保值。第二层次价值补偿的范围是在保本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中级保值。第三层次价值补偿的范围是在中级保值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影响,是高级保值。第四层次价值补偿的范围是在高级保值的基础上,再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是最理想的保值。应该夸大的是,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产都同时面临着四个层次的保值要求。企业保值的层次不仅取决于国家宏观治理和企业微观治理的需要,而且还取决于企业的治理水平和有关规制的配套情况。

资本保值一般可以理解为企业期末资本价值即是期初资本价值,但对资本价值的含义可以有三种理解:即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和资本市场价值。第一种理解的实收资本与企业当期的经营利润不直接相关,不能正确反映所有者的投资收益能力,因此它所反映的保值情况只是狭义的、静态的保值,并且它还不能正确地反映出企业资本的增值情况;第三种理解的资本市场价值即是股份数目与股票市场价值之积。要从资本市值角度正确评价企业的保值情况,就必须扣除政策及投机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而这是很难办到的。在第二种理解中,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因素主要有投进资本变动、企业当期利润以及利润分配等,这些变化因素都是可计量的,资料也轻易取得;另外,这种方法不仅能正确反映资本的保值情况,同时还能正确地反映资本的增值情况。因此,资本保值的“价值”指所有者权益更、公道。

二、保值与会计理论发展

(一)保值与会计的产生。会计与保值之间有着的渊源关系,会计几乎从产生时起就与保值联系在一起。从时间跨度来看,保值思想产生于会计萌芽阶段;从思想的完整性来看,保值思想的形成要远远早于会计思想的形成。决定保值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是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私有制是人类进进文明最根本的推动力,它带来了、、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了各种变革的发生。保值的最初和根本含义是保护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从量上看就是保护私有财产的完整性。“在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未出现之前,人们计量、记录生产收支的目的,一是为了维持现有生产状况,二是为了达到公道分配,以求得共同的生存。当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之后,从公有部分讲,人们计量、记录生产、交换过程和收支的目的,是为了较好地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财物储备的关系,以求父系氏族部落经济的发展。而从家族私有部分讲,主要是计量、记录私有财产占有的数目,以求保护这些财产的所有权和不断扩大其私有财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从会计萌芽阶段向高一级阶段发展的动因是私有制下保值的客观要求。

(二)保值与重要会计方法的形成。现今的会计方法经历了一个不断产生、完善和丰富的过程,这些方法有些是阶段性的或技术性的`,如记账符号的演进、账簿的设置等;而有些则是历史性的或革命性的,如复式簿记的产生、本钱的出现、长期资本的形成、计提折旧等。后者无不与保值有着直接的联系,会计的每一重大进步其动因首先是当时特定条件下保值的需要。

复式簿记产生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而这之前直到文字产生期间的会计方法被称之为单式簿记,其特点是每笔记录只反映经济事项的一个方面,而不同时反映相关联的另外一个方面。进进中世纪后,社会经济相对以前有了极大的发展,经济业务和经济关系已十分复杂,会计记录再象从前那样,只反映来源不反映往向,或只反映往向不反映来源,已无法清楚完整地揭示出所有者财产的变化及状况,私有财产的安全性受到了侵犯,保值已缺乏保障。为了保证私有财产的完整性,使耗费得到足额补偿,复式簿记的产生已成为必然。

本钱核算程序的形成,被誉为是可与复式簿记相媲美的伟大创举。早期简单的本钱计算及使用本钱数据的动机只是为了期末实地盘点时计算存货的价值,然后按照“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利润”这一公式计算盈亏。期末净资产即是期初净资产的部分被在观念上用来补偿原来可供耗用的资产,是保本资产。因此早期的本钱计算纯粹是为了保本的需要,直到1843年德国的C.D.福特才在《单式和复式簿记在企业中的》一书中指出,本钱核算的目的除了年度末计算损益外,还可以据以确定价格。

长期资本的形成是为了确保航海冒险所需资金的稳定性。1657年英国颁布的《新公司成立的特许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永久性资本的原则;1855年颁布的《有限责任法》将股东的无穷责任改为有限责任;1862年颁布的《股份公司法》标志着股份公司制度的正式确立。这意味着法律上禁止公司的债权人对股东的个人财产享有追索权,但答应他们保持对企业资产的追索权。而要做到这一点,起抵押作用的资本的完整性就必须得到保证,也就是说长期资本的保值不仅是法律对企业的具体要求,也是会计上持续经营的要求。

折旧理论形成之前,人们并没有明确的本钱与用度的概念,有的企业将固定资产视为随时可以出售的商品,在期末对其进行重估价;有的企业(如铁路部分)将固定资产的历史本钱在资本支出账户中反映,将资产扩建和改良支出资本化,而将资产重置费和修理费列作用度。这些做法给连续、公道地计算利润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世纪20年代后,折旧作为用度记进本钱的做法才普遍为人们所采纳,折旧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资产的保值题目。

(三)保值与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会计理论是指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概念、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实务的指导关系所作的系统说明。从会计理论的这些看,保值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在流行的两种会计目标观点中,受托责任学派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远远早于决策有用学派。始现于14世纪“康孟达”合伙组织的“两权分离”,决定了报告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会计目标地位,受托责任学派夸大的真实性、历史本钱属性等特征直到今天在各国的会计中还居主导地位。反映受托责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以管好、用好委托人财产为核心的受托责任;二是反映经营成果。这两个任务由一条主线牢牢地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资产的保值。

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维护业主投进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权责发生制以权利或责任是否发生为依据来判定、安排经济业务是否进进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进进会计信息系统后的位置,它高于其他的会计确认原则,应该将其作为会计假设看待。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货币计量等为各项会计原则的运用,为正确计算利润创造了条件。谨慎性原则、历史本钱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直接决定着保值的范围和程度,其他会计原则也对保值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大会计要素中体现的保值思想要更全面、更深刻。(1)资产。从十六世纪初开始,资产已逐渐成为会计上的一个术语,其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仅指货币、各种存货、各种固定资产和债权,到融资租进固定资产、各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商誉以及其他可以在未来给企业带来收益的经济资源都被定义为资产。意味着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将根据它们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别采取直接转为用度、分期折旧或摊销的办法予以补偿,从而使凝聚在这些项目上的价值得到维护。资产概念外延的扩展决定了资产保值的内容和方法。(2)负债。有关负债的质和量的科学公道界定,有助于企业真实收益的确认,从而为确定资本保值的界限和程度创造条件。(3)所有者权益。是资本保值的基本内容,其与资产要素在保值方面存在着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需要保值的资产的最主要部分———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固定资产得到了充分保值实质上就意味着这部分实收资本的安全性有了保障;任何资产价值上的损失终极都体现为资本的损失。所有者权益要素不仅与利润要素关系密切,而且二者的关系还直接决定了资本保值与否。所有者权益内容与范围的变化本身就是资本保值思想发展与变化的一部分。(4)收进。权责发生制是从收付实现制演变来的,而这种演变、转化的动因是公道、正确计算利润的客观要求。正确计算利润就要正确确定收进的实现标准,公道确定本钱用度的补偿范围、标准、标准和时间。只有这样,资产和资本的价值才能得到全面、持续的维护。(5)用度。用度内容从杂乱的,既包括生产经营性支出,又包括个人生活支出,到逐步公道化、规范化,只包括与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属于本期的支出。跨期摊配的办法应用、直接用度,间接用度划分、再到用度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包括了名目繁多的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用度概念的外延越广,说明价值补偿时考虑的因素越多,这种保值也就越充分。(6)利润。现代意义的利润是指会计主体一定时期终极的财务成果,它不仅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也包括资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不仅包括会计主体自身经营的结果,也包括外部环境对利润计算过程的影响(如物价变动)。它是在传统利润概念的基础上,考虑到一般物价变动对货币性资产影响带来的一般购买力损益和个别物价变动对非货币性资产影响带来的持产损益,调整计算后得到的。利润概念的演变、完善得以保证企业资产价值在生产能力不变的基础上得到保值,从而使企业的再生产顺利进行。

(四)保值与的未来。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贝克奥伊1986年在《会计未来趋势》一书中提出会计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股权资本本钱会计、现金活动制会计、财务猜测报告和增值报告。我国的会计学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衍生工具会计、作业本钱会计、猜测决策会计、国际会计、战略治理会计等趋势。无论还会产生多少会计分支,也无论这些会计分支如何发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们的发展必须以资产和资本的保值为条件条件。

通过以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何真正实现资产保值和资本保值是形成会计理论和体系的两个基本动因。保值是贯串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一条主线,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思想。保值的精神体现在与会计有关的各个方面,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从保值的角度重新审阅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我们理顺会计理论发展的脉络,明晰会计理论未来的发展思路应该是会有所帮助的。

★ 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 假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浅论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 篇7

关键词:动漫,发展

要说中国动画, 其实历史实在不短了, 大伙都知道的米老鼠, 是在1928年, 那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而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是诞生在1926年, 比世界第一部动画诞生的1906年只晚了20年, 所以算到今天中国动画已经八十年了

一、1926年——1949年的中国动画

要说中国动画的起源, 就必须提到万氏四兄弟, 这万氏兄弟都是从小热爱绘画。在1919年, 他们看了《大力水手》、《墨水瓶里跳出来》等几部美国动画, 从此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兄弟四人一起投入了制作动画的尝试中。咱们开始看到的《大闹画室》, 就是他们1926年制作的。在那之后, 他们又制作了许多动画, 其中还有一部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就是1935年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

二、1950年——1977年的中国动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的动画片, 也就是通常说的美术片, 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可以说是黄金时期啊——除了万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国的动画制作, 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也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咱们先给大家说说咱们中国动画另外的几个第一:1953年, 我们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 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梦》里, 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笔》, 在国际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 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到1955年, 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 1958年, 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这为我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之后, 在1960年, 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 这两部动画都在国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而且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奖项。值得一提的是, 《小蝌蚪找妈妈》使用的可是齐白石大师的原画, 而《牧笛》里的水牛, 那也是李可染大师的作品, 你想想, 这样的两部动画, 能不艺术吗最后隆重介绍的, 就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 另外, 这个时期著名的动画还有《小鲤鱼跳龙门》, 《骄傲的将军》, 《渔童》、《孔雀公主》等。

三、1977年——1985年的中国动画

文革之后, 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 被称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在这个新的创作高潮时期, 我们的动画制作, 不但数量上增加很快, 而且形式和题材也不断的创新,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 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闹海》是一部大型的宽银幕动画, 故事情节呢, 众所周知, 是根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在动画里, 哪吒不畏强权, 勇斗龙王的气魄让人痛快, 而结局处, 哪吒看到生灵涂炭, 引剑自刎的场面, 让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四、1985年——1995年的中国动画

时光机进入了85年, 在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 也是80后接触国产动画最多的时间, 这十年, 应该说是咱们中国动画的一个转折时期, 可惜不是好的转折。这段时间呢, 咱们的国产动画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 这里面, 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动画系列片, 比如《葫芦兄弟》。另外还有《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 到现在还是经典。这段时间的单集动画里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和《不射之射》, 这些动画就不像刚才那些系列片普及面那么广了。从85年开始, 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 大批动画人才都被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对的, 还有很多外国动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市场。《变形金刚》、《花仙子》、《OZ国历险记》《铁臂阿童木》, 这些动画大多题材新颖, 想象奇特, 色彩鲜明, 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

五、1995年——1995年的中国动画

说起这95年以后的动画, 确实很难让人骄傲啊, 这段时间里, 国产动画开始有了粗制滥造, 内容幼稚这些问题, 而相比之下, 进口动画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啊, 什么圣斗士、忍者神龟、加上后来网络的发达, 国外的动画几乎可以同步地进入国内——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形势下, 我们的国产动画也开始了反思。这里有几部片子值得一提。首先是1999年的《宝莲灯》, 制作这部动画用了4年, 投资1200万, 它的特点是制作方式与国际接轨, 并且, 大量的使用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结合, 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创举。另外它面向的观众年龄, 也比同时期其它的动画提高了, 比如邀请了徐帆、姜文、陈佩斯这些名人为动画配音, 还有李玟、张信哲、刘欢为它演唱主题歌, 制作非常大气, 获得了很好的市场收益。但这部动画也有缺点, 比如有模仿美国动画的痕迹, 还有, 它内容的定位仍然有低龄的嫌疑。另外一部应该提到的动画就是2002年的《我为歌狂》, 这部动画在当时可是被动漫迷们看成是中国动画的希望啊, 因为它的定位是一部青春题材动画, 不管人物设计, 还是剧情设定, 都非常时尚, 甚至有点叛逆。但是, 轰轰烈烈的前期宣传过后, 好像却没什么动静了, 这部片子没有真的大红大紫的原因, 就是大家看到的动画成品, 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水平, 很多地方都显得很不精细, 好多不该用Q版的地方莫名其妙地用了Q版人物, 这让动漫迷们都非常失望。先别失望得太早, 因为我们并没有停止尝试, 这些年, 动漫爱好者的热情、努力, 加上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使得越来越多的动漫产业基地和动画公司在国内建立起来, 这些公司也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动画片作品。而且这其中, 仍然有很多人在坚持进行青少年动画的尝试, 比如动画《隋唐英雄传》, 电影动画《梁祝》、我们之前介绍的《雨石》、《风云决》也都是很优秀的作品。

结论: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 语音合成 发音 自然度 时域波形 語音库

中图分类号:TN912 文献标识码:A

1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语音合成的要求越来越高,语音学家对语音合成的研究技术不断更新。早期研究利用合成语音的参数方法,以提高它的LSP,LPC和其他言语参数。这些都反映在越来越多和越来越严格的语音合成系统应用,现在不仅对语音合成有连贯性的要求,而且还有更高的需求。

上世纪60年代TTS英文版系统被成功研制。在80年代,我国也开始研究中文TTS。中国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所有单位都在TTS的研究领域中不懈努力奋斗。不仅如此,在中国台湾的著名大学,如台湾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也开始在语音系统领域中研究。甚至一些研究成果已成为产品在现实中使用。同时,在世界主要国家也已经开发相应的产品。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科学家就开始对修改语音合成技术的时域波形进行研究,即PSOLA(基音同步叠加)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衔接语音波形段,首先按照上下文,根据拼接单元与PSOLA算法调整的韵律特征,合成波形不仅保持主音发音段的功能,并能与环境做出韵律特征的拼接单元,从而获得可懂度和自然度很高的合成语音。PSOLA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合成语音的质量,人们开发了语音波形拼接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一些语音信号的参数如音高,而不是语音参数波形。这项技术能合成出更加自然的语音。

在上世纪90年代,比LPC语音合成技术和共振峰技术更优越的技术已经诞生,利用该项技术合成的中文与英文显得更加自然,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近年来,人们在研究通过数据库建立的语音合成算法。只要应用数据库就可以进行基本的语音单元合成,可以更方便的进行语音信号的拼接合成。对于确定合成语音质量,语音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种感情的语音单元是各种情况下语音数据库的唯一入口,从而合成了一种任意语句。因此,语音数据库的容量必须足够大。这种合成语音的自然度将有较大的升级。

现在,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语音合成技术已经从最初对语音内容清晰度和连贯性的要求,逐渐演变成对语音的自然特性的高度追求。如何将合成后的语音显得自然是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但现在的语音技术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目前众多产品制造商正在对语音合成自然度不断创新。所以。语音合成在未来具有更大的商业市场和机会。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都对语音合成技术做了集中的大量研究,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虽然我国现在语音合成技术较为弱后,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家对语音技术的重视程度将会不断提高,人们对语音的自然度要求就会有更高的重视程度,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从事语音合成技术的研究。我国将在语音合成方面将会和国外长期竞争,并会在这样一个良性的竞争中获得更加先进的技术。

2语音合成技术的理论

语音合成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应用,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如电话号码查询,计算机应用,旅行的火车与飞机班次语音查询等。

语音合成是利用语音处理技术来建立数字语音模型,模型首先通过激励信号,在人体器官中传递声音,随后发出声音。语音合成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则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信道模型参数法,语音参数法和波形拼接法。波形拼接法是衔接语音信号和易懂的语音信号,从而合成信号强度和自然度高的语音信号。

LPC技术是将时域中的信号在保证传输率的基础上,来完善时域波形的技术处理方法。LPC技术的优点和缺点非常清晰,它具备简洁和易于处理的算法,然而它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解码语音信号,只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语音连接。同时,波形拼接技术的最大特征是利用一些语音波形的数据来存储所有相关的语音信息,所以对语音自然度的提升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要合成单音节或充满感情的语句有在有些情况时是很难妥善处理的,如果单独的音节或词在充满感情的语句中进行处理,显然其综合素质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上个世纪末,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语音波形拼接的有效方法,即基音同步叠加技术(PSOLA),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给语音处理技术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该技术主要是对语音信号的持续时间,强度,频率,时间等参数进行控制。而这些语音信号参数的改善对语音信号处理非常重要。所以LPC技术与PSOLA技术在控制韵律词的修饰方面有更多的优点,通过该项技术合成的语音在自然度等各方面比其他合成方法都更要出色。

参考文献

[1] 陈静,李薇,崔忠伟,刘霞.?语音合成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7(14).

[2] 党建成,周晶.?语音合成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06).

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9

【摘要】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曼为具体的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

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自然、经济、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的深刻把握,将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多地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自然之于人的根本意义,强调资源对于生产的重要性,环境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人的发展角度,更为充分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为了永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2、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是让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固然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在地球上却没有了适宜居住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根源。“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任何活动的经济价值都置于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之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最集中特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制度根源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社会根源,那么,科学发展观则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人们曾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受动性,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纠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实现了从一味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根本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

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必须首先转变人们的观念,破除传统生产力概念所体现的与自然作斗争的旧观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科学发展观,在观念上要实现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征服自然”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两大转变。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要认识到,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抑制不合理的需要,把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和谐关系。反对把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对自然的征服与索取,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对自然资源无限制改造的“单向”发展过程。树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力观,培养生态价值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意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把人与自然和谐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失衡、全球危机的严重挑战,陷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困惑的时候,我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正是人类同自然和解的理想方式,它既体现了对人类眼前利益的关注,也体现了对人类最长远利益的终极关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共产主义社会扬弃了私有制,自然和人的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将完全抛弃资本主义关于自然界有用性的片面强调,彻底结束人类与自然对抗的历史,从而得以顺应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要求,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关系。自然不仅成为人的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源泉。自然界不单纯充当人的有用性资料,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为人类发展资料的作用。通过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自然界成了充实和丰富人的世界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和谐。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在总体的意义上强调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人与自然矛盾真正得到根本上的解决,那么,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出发,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更为具体的发展方式和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1、要重新认识节约的经济价值。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着很大的资源压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我们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上一篇:钢结构厂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下一篇:市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