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创新

2024-05-25

理论研究创新(精选12篇)

理论研究创新 篇1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理论武装不断向纵深发展,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中国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已经进入小康阶段。但是, 我们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为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因此,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可见,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使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党所承担的历史重任统一起来, 进一步确立了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 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有关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我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性质,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措施, 成为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十七大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新的实践经验与认识经验, 集中全党全民的智慧, 作出了五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那就是:一个主题, 五大创新。

“一个主题”,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体点说, 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努力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创新, 力求实现中国现代化起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统摄起科学发展观的方方面面, 支撑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建设纲领。也正是围绕这个主题, 十七大报告作出了五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一大创新, 就是比以往更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时期的伟大旗帜与指导思想。

第二大创新, 就是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生长点, 新时期统摄全局的指导方针。

第三大创新, 就是把民主政治、文化创新和社会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的重大举措,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的有机体指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第四大创新, 就是更加鲜明地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的统一性、协调性、整体性:对内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台强调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对外强调和平发展、和谐世界。

第五大创新, 就是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进党和军队的改革与建设,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强大支柱与安全保障。

一个主题、五大创新汇总到一起, 就使十七大报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乃至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 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

胡总书记的7·23讲话在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上又有很多新提法, 比如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对它的理论地位作了新的阐述。比如讲到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还谈到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强大力量, 关键是我们怎么落实, 怎么真正体现出来。一个内涵深刻的新提法是对于生态文明的界定, 认为生态文明是涉及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生态文明包括生产方式的根本性的变革, 不是一个小打小闹的变革, 这个内涵相当深刻。生产方式的变革, 是生产力的发展, 甚至生产力的调整上要做文章。生活方式的变革, 生活方式是不是绿色的文明的, 总书记放在生产力方式的根本变革位置上来提, 内涵是相当重要的。

回首十六大以来中国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深化, 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十年前,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要发扬革命传统, 又要创造新鲜经验。”今天, 新的理论篇章正被不断书写在中华大地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将因新枝叶的不断萌芽而永葆生机、世代长青。

理论研究创新 篇2

在线考试

第 1 题

收藏

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引起的渐进性、连续的创新,这属于()。(10分)

A.模仿创新

B.原始创新

C.根本性创新

D.渐进式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收藏 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先行相对优势,然后产品创新才转变成为主导地位,这属于()创新模型。

(10分)

A.系统集成网络模型

B.逆A—U创新模型

C.莲花型创新模型

D.A—U创新模型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收藏

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是经济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0分)

A.科学发明 

B.技术进步

C.生产管理

D.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4 题 10

收藏

在某个方面紧跟领先者,在市场中不断寻找出击的机会,及时从“缝隙”中切入,搞好“切入面”的创新工作,这属于()。(10分)

A.进攻型战略

B.防御型战略

C.游击型战略

D.技术跟随战略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5 题 10

收藏

基于创新对象,技术创新可分为()。(10分)

A.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

B.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

C.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D.渐进性创新和根本型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错选为:B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0

分 第 6 题

收藏

新古典学派提出创新成立的条件只有新思想的来源。(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7 题

收藏

敏捷创新制造是网络经济下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10分)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8 题 10

收藏

新古典学派重视对技术创新“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10

收藏

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10 题

收藏

根据技术推动模型,创新是以基础研究或科技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的直线过程。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定价理论研究的创新杰作 篇3

如果再从一个微观的视角来考察企业,那么就会发现产品价格直接体现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努力的结果。价格是决定企业产品向货币转化的关键环节,从而是企业各个层次战略目标或管理标准最终实现其价值的关键。企业纵使有了明确而远大的目标,光荣而崇高的使命,制定了长远可行的战略,开展了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实施了有效的ERP项目,保证了部门间的良好沟通和信息共享,并且竭尽所能降低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打通了通向各个市场的渠道,并辅之以全员促销,但如果其产品价格不能担当起实现产品顺利转化为资金的重任,那么企业在此之前所有的努力与奋斗依然只能是徒劳的。

因此,很有必要对企业的定价行为展开系统的研究。遗憾的是,我们长期以来养成的研究习惯是学科分立、条块分割,而缺少必要的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号召我们要“破镜重圆”。彼得·圣吉的呼喊确实振聋发聩,但要使大家能真正付诸实践,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一些先贤对企业定价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他们往往囿于各自的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以至于定价理论也显得“四处飘零”,而散见于市场营销学、经济学、会计学、公司理财、经济法、管理学等各个学科中。这当中,也许市场营销学是对企业定价策略研究相对较多的学科。很多市场营销学的教材都专门划出一章或一个专题来向学生教授定价的策略与方法,但其中对定价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分析却略显单薄。如果读者想要了解定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或者想要从财务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定价行为,那么他将不得不再去查阅经济学、会计学或公司理财方面的著作。然而,大多数读者又往往不擅长于将从各个学科中获得的定价知识融会贯通,因而也就很难对企业定价行为获得系统化的全面了解。

但是今天的读者要幸运得多了,因为肯特·B·门罗教授出版了《定价》一书,对企业的定价行为进行了全面思考。时至今日,该书已经开始出版了第3版。门罗教授的这一著作不同于其他有关定价理论著述的独特之处,可以概况为以下四个方面:

■理论框架的系统性。

正如作者所期望的那样,《定价》一书确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进行价格决策的理论框架。前面已经提到,以往的定价理论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研究者提供的学术成果往往只是见“豹”之一“斑”,而门罗教授的《定价》则向我们展示了整个“豹”的全息照片。从确定定价行为或定价决策的战略高地出发,门罗教授给出了定价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和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分析框架,并进一步从会计学的角度对定价决策进行深入分析,给出定价的成本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门罗教授又从管理学的角度,分别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对定价策略进行探讨,其中还包括对定价决策的经济法思考。最后,在给出定价决策的总体框架之后,门罗教授还分别针对几个特殊问题展开讨论,并在全书的最后一篇给出智者的建议。可以说门罗教授的这一著作,点面结合,纲举目张,结构合理,分析透彻,整个理论体系完整全面,在保证必要的开放性的同时,自成一家。

■学术内容的前瞻性。

门罗教授在此书的第一章即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定价决策必须具有长期性,经理层必须采用前瞻性的方法”,就是说目光长远、思维前瞻才是定价决策制胜的根本点。其实门罗教授的《定价》本身也体现了前瞻性的特点。在该书中,门罗教授不但阐述了定价决策的最新理论及其发展,充分考虑了新世纪定价决策所要面临的新环境,高瞻远瞩地预见了互联网的发展及由此而不断繁荣的电子商务活动将给定价决策带来的新机会和新挑战;而且还关注定价决策相关学科的发展,在书中扩展了经济学理论中与定价决策相关的新近的思想和研究,强调了信息对于理解市场行为和执行定价战略战术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门罗教授在书中所应用的很多案例材料也比以前两个版本有了较大的更新,不少案例可能就发生在读者身边,这会让读者感同身受而获得更进一步的启发与感悟。

■技术方法的实用性。

定价理论应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甚至可以将企业的定价决策视作一项技术。如果那些有关企业定价行为或定价决策的讨论仅仅停留于理性思辨或者仅供学院里的少数学术贵族分享,那么这种定价理论的现实意义就值得商榷了。所幸的是,门罗教授呈现给读者的并不是这样的作品。相反,《定价》中所使用的很多材料都相当贴近当今现状。与门罗教授的一贯做法相一致,第3版中所谈到的一些定价决策的技术和方法已经在全球顶尖商学院的课堂上和世界范围内的高级经理人培训班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并且都在现实的企业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应用,甚至第3版中的许多新材料就来自于高级经理们所提出的疑问、同企业管理者交谈的结果以及与专业的定价咨询顾问分享的经验。因此,门罗教授的这一著作,既有助于没有实习经验的在校学生了解实际,也有助于正被现实问题所困惑的经理人寻医问药。

■决策思路的创新性。

与一般的讲授定价理论的教材或专著不同,门罗教授还在全书的最后提出了从整体上改进企业定价决策水平的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很多是门罗教授在对专业理论精深把握和对企业实践深切体会的基础上的创新性贡献,体现了门罗教授在定价决策研究领域浸淫数十载的学术精华,无一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在最后一篇,门罗教授概括了四项有关定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并且针对定价决策可能利用到的不同类型信息的利用时机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不仅如此,门罗教授在就《定价》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对策思考并给出建议时,还往往突破思维窠臼和固有的理论框架限制,而且结合环境的新变化以及所面对的新形势,出人意料地给出颇具创新性的答案,让人耳目一新之余恍然大悟,乃至大开眼界。

理论研究创新 篇4

创新已成为贸易、政治、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灵魂。因此, 在20世纪中期创新政策通过专利授权、政府采购和研发 (R&D) 支持已经全面超越了产业政策 (Scherer, 1970) [1];系统的评价国家创新政策和创新表现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初各个国家最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OECD, 2005) [2]。通过对OECD成员国国家创新政策的研究发现:OECD成员国均制定了政府支持创新的政策。OECD成员国例如澳大利亚的创新集群评价、新西兰的增长与创新体系绿皮书以及荷兰的科学预算与创新模式白皮书等等都对本国的创新政策以及创新表现进行了评价。近来很多国家把创新政策作为一个经济战略, 因此, 需要更深入的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应用政治经济学家卡莱斯基 (Kalecki) 的基本理论全面分析资本主义体制下经济波动中创新政策的运用机制。

什么是创新?最好的创新定义依然是熊彼特 (Schumpeter) 的创新定义。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五种情况都会产生“破坏性的创造”。而创新产生的变革功能被特定的制度所限制, 所以, 政策性因素必然会影响任何一项创新。

为什么创新如此兴旺?O’Hara (2007) [3]认为与政治经济相联系的创新竞争提供了创新的驱动力。在任何市场体制下, 由于市场固有的不稳定和不确定, 通过竞争寻求利润都会引致创新。如果创新不足使得垄断利润减少, 会引起实物投资减少;如果竞争太激烈, 垄断利润必然迅速消失, 同样会引起实物投资的减少。因此垄断资本家会不断投入创新以获取更高的利润。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了解资本主义如何在其制度边界内生存并运转, 并提出创新政策鼓励和支持熊彼特的五种创新情况。

2 经济周期与趋势:熊彼特和卡莱斯基的创新作用研究

熊彼特 (Schumpeter) 把创新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研究人员吸收熊彼特思想产生了大量的有影响力的研究, 形成了新熊彼特进化论经济学。熊彼特 (1939) 用两大卷论文来阐述创新, 研究结合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机制。熊彼特认为这个机制就是复杂的三种周期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创新引起长波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周期中通过“技术体系”的极大变化使经济繁荣发展 (Freeman和Perez, 1988) [4]。大约10年的朱格拉投资周期提供了资本存量的积累, 推动了技术体系的进步。熊彼特发现朱格拉周期形成长波趋势, 伴随强劲的投资过程, 技术体系推动长波的上升。大约40个月的存货周期 (基钦周期) 反映了最终产品的需求, 这个趋势形成朱格拉周期。三种周期中都存在衰退。本质上, 熊彼特认为, 如果技术体系的创新集群引起了集中投资以实现商业创新的话, 那么经济周期中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衰退。

Rothbarth (1942) [5]在对熊彼特 (1939) 研究的评论中, 否认创新与投资之间的严格的程序性联系, 但是提出了创新引起的实物投资 (无论是股票基金或者调节性债权投资基金) 强烈依赖于利润的观点。Rothbarth的这个论点是把熊彼特的理论与卡莱斯基的研究联系在一起。Rothbarth综合了熊彼特与卡莱斯基的研究, 确立了对卡莱斯基创新作用检验的出发点。Rothbarth (1942) 论证了利润与投资的关联性;指出卡莱斯基对创新与投资的研究的关键是“适应性机制”, 在长期创新推动下必然会引起大量的投资 (以朱格拉投资周期形式) , 并且投资与创新相呼应。这改变了熊彼特的有效需求影响长期供给的论点。Rothbarth认为, 有效需求的影响是基于创新溢出的速度和浓度, 这又取决于企业投资于创新的能力。

Rothbarth对卡莱斯基研究的评价认为, 1930年的卡莱斯基经济周期模型I中的再投资是基于完全利润的。这仅仅是卡莱斯基毕生考察研究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开始。在模型I中,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来自于外生因素的影响。在1940年的卡莱斯基经济周期模型II中, 引入了半自治性发展因素, 特别地强调创新导致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 (Kalecki, 1954) [6]。卡莱斯基 (1968) [7]经济周期模型III特别地把创新内生化到投资过程, 短周期伴随着长期的增长趋势, 因此, 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周期是不能分开考虑的。创新通过投资商业化, 从而产生经济周期中需求变动产生的利润以外的期望利润 (White, 1999) [8], 这将引致进一步的周期性增长。White (1999) 提出两个原因来说明卡莱斯基 (1968) 的模型III。第一个原因是生产力伴随创新出现而递增, 创新是把技术进步融入到新的资本设备中, 而使得先前的技术资本存量废弃。第二个原因是产品创新的动力来自于投资的刺激, 投资的动因来自于企业家试图最早获得自己独有的新技术, 并由此增加需求水平 (Kalecki, 1968) 。

创新立足于有效需求这一分析点, 把卡莱斯基的方法和熊彼特的研究联系起来。White (1999) 认为连续创新的本质是创新不能预防不规则的经济行为, 而必然产生生产者预期的产出与需求的不一致。Courvisanos (1996) [9]证明了随着成功创新的扩散, 当预期的投资易受其影响而过高 (超过预期最高的投资) 或者过低 (低于预期最低的投资) 时, 可以发现预期的产出与投资的不一致必然会引起投资的周期性波动。连续性创新过程通过存货机制得到加强, 在经济 (或者朱格拉) 周期的谷底, 存货的任何小幅上升, 都会为扩大用于创新的投资提供有力条件。这对于解释周期中经济如何摆脱衰退后上升这个最困难的方面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通过突破式创新集群的刺激会产生大量投资的这一论点, 卡莱斯基与熊彼特的观点是一致的。

从有效需求的视角, 投资过程形成短期状态链 (一系列短期状态) 决定了最终的经济增长路径 (Kalecki, 1971, p. 165) [10]。Courvisanos (1996) 详细说明了投资过程, 通过创新的刺激, 一系列短期投资活动使得经济周期展现出长波趋势, 同时对边际利润报酬产生影响。成功的“企业家明星群”与不断增加的重要的创新结合在一起, 应用新的科学原理 (Freeman and Perez, 1988) , 形成强烈的投资扩张并推动经济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 技术体系被保守的企业家经理们垄断控制, 影响了专利的扩散, 因此最终可能缩短经济活动的路径。

在经济系统的创新潜能方面, 与有效需求也有重要的因果关系。认为需求拉动创新的理论家们, 以Kaldor (1966) 为代表从宏观层面和以Schmookler (1966) 为代表从微观层面提出大量的研究, 证实扩大需求与规模经济有因果关系, 需求的扩大导致投资率增大, 从而决定了创新率。Fontana和Guerzoni (2008) [11]区分了Schmookler (1966) 市场规模需求拉动是引起创新的原因, 与Myers和Marquis (1969) 顾客需求拉动是引致主要的产品创新的不同。卡莱斯基认为需求中的有效需求拉动创新, 有效需求是原始投资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Kalecki, 1954) [12]。例如, 当通过很强的销售或者在用户产业 (user industry) 的投资对大企业的刺激而产生的研发 (R&D) 投资, 便是有效需求引致创新的例证。Courvisanos (1996) 把这种创新称为内生创新。

卡莱斯基的创新与投资关系的研究是没有包含国家机构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趋势的基本模型。政府利用创新政策和投资政策把政治经济元素增加到经济周期与经济趋势中, 卡莱斯基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一点。然而, 卡莱斯基提出的政治经济模型与就业政策有关, 而就业政策对经济周期和经济趋势产生影响。

3 创新政策

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展经济以保证达到和保持完全就业立刻成为解决资本主义固有危机的万能药。然而, 焦点在于有没有合适的确保完全就业的公共政策激励创新, 以使经济在经济周期中摆脱低谷。政府的政策目标是激活私人投资和创新, 通过新的资本设备支持经济摆脱困境。

把创新融入投资理论, 是因为创新改变投资动机, 创新通过生产成本改变或者产品需求改变来提高收益率。Osiatyn-ski (1991) 、Kalecki (1968) 与Laramie和Mair (2007)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证实在投资函数中应包含技术进步这个变量。Salter (1966) 利用最佳资本模型把投资动机与新技术联系起来, 在最佳资本模型中, 通过资本设备把创新内生化。因此, 政府提出的创新政策目标是刺激对创新的投资, 波特 (1990) 发现这在建立国家竞争优势中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军备重整, 研发 (R&D) 支持, 技术园区孵化等鼓励创新的手段和途径支持创新。减少针对保护产业以支持就业的关税保护政策, 就是从直接就业政策向刺激投资政策转变的政策例证。关税政策被创新政策取代, 目的是引导和支持经济向新技术时代变革, 同时, 就业被认为是技术强制力 (technological imperative) 的有益溢出 (或外在性)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表明, 在资本主义的各个时期都存在创新政策, 随着资本主义从保守到创新的改变, 创新政策的作用更加显著。因为创新独有的市场力量鼓励新进入者创新, 新进入者有减少现有市场份额的潜在能力, 并能对市场进行控制, 但是可能出现对缺乏足够的金融资本支持现有创新的担心。因此, 政府需要出台各种创新政策支持现有的创新者;特别地需要对渐进性创新采取R&D补贴和减税, 专利保护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国家创新体系是通过公共机构和公共基层组织建立的, 创新活动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政府需要制定各种战略支持现有创新者, 从政策上控制创新活动, 比如制定减少管制、私有制、公司基层组织计划和公共合约等政策。在产业关联政策方面, 政府需要引入新的产业关联政策以支持和鼓励灵活的创新。

《Political Aspects of Full Employment》中对创新政策的分析是以阶级为基础的, 阶级分析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分析政治经济周期。产业部门为了增加收益对领先的重大创新进行投资, 推动了渐进性创新的开展。政府部门则应运用创新政策支持突破式创新, 以确保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产业效力损失达到最小。以最小的政治负面影响, 加强创新政策 (和更有效地执行现有的创新政策) 以支持繁荣时期的渐进性创新的应用。政策包括增加私人在公共部门获得资金的容易程度;更强的亲企业 (pro-business) 的产业关系;加大对大公司已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原始创新的滞后意味着金融资源被消耗, 制造了金融泡沫。“疯狂的泡沫”被证实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解耦机制把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分离。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和金融家相互依赖性影响两种机制 (Schumpeter, 1939) 。Perez (2002) [13]证实第一个“泡沫热”在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之间破灭。这是个“非理性繁荣”时期, 与新技术开发相联系的商业计划中, 为了获取资本收益, 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利用新技术, 例如, 1840年美国的铁路繁荣和1990年的全球互联网的狂热。Perez发现了这个时期新技术的普遍运用明显的滞后。根据卡莱斯基的创新政策模型, 政府需要出台创新政策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重新走向繁荣, 但随着泡沫的无情破灭, 经济必然走向周期性衰退。如果衰退仅仅是由于新技术体系的技术扩散的中断引起的, 那么经济周期的趋势最终仍将是维持长波向上的趋势 (例如二战后的信息与电信;Freeman和Perez, 1988) 。

Minsky (1982) [14]认为随着新技术的成熟以及金融家们寻求高的投机骗局 (或庞氏骗局) 产生了第二次“泡沫狂热”。创新政策模型的解释是, 由于创新政策倾向于支持成熟技术, 因而新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的突破式创新却相应得不到支持。尽管扩张的货币政策能够使得经济衰退好转, 但政府支持成熟产业使得金融家们审慎的对待突破式创新的投资 (例如21世纪初期的绿色创新) , 转而支持成熟技术 (例如21世纪初期的耗油汽车) , 因而进一步增大了已经超额的生产能力。由于成熟产业不能完全吸收现有资金, 所以另一轮庞氏融资围绕金融资产展开了 (例如21世纪初的次级抵押贷款和债务抵押债券) 。这为非生产性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活动空间和必要的金融资金 (Kregel, 2008) [15]。最终形成的泡沫将会导致经济衰退, 并延迟新技术体系的导入。垄断资本家认为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创新政策支持, 以刺激新的、高风险的和研究费用高的研究行动, 如基于生态创新的气候变化的研究。周期的趋势在泡沫后的衰退中是更加不确定的, 随着衰退的深入, 形成的长波向下趋势将受到泡沫的影响 (Freeman和Perez, 1988) 。

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期, 创新环境发生了重要的改变。经济从活跃时期转向低迷时期限制了新的资本投资, 从而导致创新规模变小。尽管这种情境下更多的研发 (R&D) 和专利活动仍在继续。随着投资人担忧旧的资本存量的利润率下降, 大量的知识本金 (corpus of knowledge) 没有被商业化。由于一些公司在衰退期未能生存下来, 而生存下来的公司开始感到来自潜在新进入者的压力, 渴望在低迷市场上证明自己的实力。经济学家和商业评论家支持政府刺激有效需求的创新政策, 政府也用支持创新的政策证明政府在干预经济方面的作用。围绕刺激创新的政策, 将会形成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方案。最终新的资本存量服务于以渐进性创新为基础、融合新技术开发的创新。

创新政策模型能够解释创新在整个经济周期的活动, 并且能够证实在经济周期情况下政府创新政策在创新中的作用。模型能够用来分析一个国家、区域或者具体产业的政策环境。创新政策的“卡莱斯基两难选择”是, 政府使用创新政策工具和技术, 鼓励和支持创新来优先发展经济, 同时又要保证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Courvisanos, 2005) 。从私人部门来看, 高利润和强的消费需求能够促进渐进性创新, 使得经济发展轨道转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然而来自创新政策的两难选择, 使得突破式创新形式被放弃。创新政策在繁荣时期注重鼓励基于市场的创新。这被认为是通过客观环境和其它消极溢出追求传统经济增长路径。经济繁荣的蓬勃发展带来了高利润和增长的经济财富, 这应当支持生态可持续创新, 然而, 政治经济学原理解释了为什么在长期的经济繁荣时期改变渐进性创新这种形式是不可能的。

当前的政治经济学范例能被用来证实这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卡莱斯基两难选择”。2007年11月, 澳大利亚和美国政府长期反对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温室排放指标。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绝对领先者, 而澳大利亚是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领先者。他们都视公司重大职责所在是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比温室变暖而造成生态破坏更重要。这相当于鼓励规避生态可持续性的创新, 忽视大量的潜在的来自变革原生态创新轨道而产生的生态 (和国家经济) 利益, 而专注于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创新, 这些创新对于生态方面仅有边际收益。

4 结论与启示

创新体现在经济变革过程和经济成果上, 而创新政策通过对创新的影响也对经济变革过程和经济成果产生很大影响。本文运用卡莱斯基的以阶级为基础的方法证实了资本主义特有的再生产系统和公共支持系统对创新的驱动, 它能够确保未来经济发展风险的不确定性得到改善。研究还表明经济周期的繁荣和衰退背景下所发生的短期经济力量影响创新的状态和形式。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金融根源是在美国旁氏融资使用了次级抵押贷款和债务抵押债券 (Kregel, 2008)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根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将会对全球的创新活动产生影响。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为2009年“大衰退”的根源可追溯到2001-2002年的IT技术系统 “启动”的衰退。dot.com泡沫就是一个例子, dot.com超过了创新的非理性繁荣的安全极限。政府采取紧缩性政策, 同时需要利用创新政策和创新实践把技术体系带回到“安全缓冲区”内 (Kregel, 2008) 。货币当局也可增加流动性来“减弱”衰退。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 信息和电信系统的拓展期曾经创造出另一个强劲的增长阶段, 但不是Perez (2002) 所希望的“在一个新的监管框架下的协同增长”。相反, 信息与电信系统的巨额资金使得另一个旁氏泡沫出现了, 消费者的巨额债务以及从房子和汽车到微电子的每一种消费品最终形成的巨大库存支持了泡沫的形成。研究认为泡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支持纯粹消费主义文化发展的垄断资本, 但不能证实是信息与电信的创新支持政策把全球经济推到了安全极限。

基于卡莱斯基的创新政策模型的政治经济方法能够应用于对创新, 包括研发 (R&D) 的研究。使用这个方法可以预测经济或产业的变化, 以揭示创新政策是如何影响经济周期的全过程和创新成果的。通过分析, 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要对创新和研发支持采用创新政策, 分析方法也可以用来作为重要的对资本主义创新政策的现实检验, 或作为一种实用性方法使得创新政策更加协调一致。

摘要:运用卡莱斯基的基本理论, 研究西方国家创新政策以及创新与经济活动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 资本主义保持经济繁荣和摆脱经济衰退的途径是实施了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创新政策, 以及持续性创新, 并且创新模式与经济状态相关。国外创新政策的实践能够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启示。

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和创新 篇5

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和创新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蔡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科学论断和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对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又一个重大创新,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新认识和新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

党的建设科学化,简言之,它重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达到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党的执政水平和党的领导水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

(二)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主要特征

1、规律性。规律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党的建设科学与否,区别就在于是否致力于研究、把握、遵循党的建设内部及外部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致力于党的建设内部及外部诸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党的建设模式,很显然就是党的建设之科学化模式。

蔡平,女,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成都610071)

2、导向性。党的建设科学化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状态,而是党的建设的目标状态、理想状态、预期状态,是一个不断提升完善的过程。这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导向性特征。

3、相对性。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在某一时期、某一环境、某一形势下被认为是科学性、先进性的党的建设模式,也许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由于事过境迁而变得落伍过时了。因此,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永无止境的,也是没有终点的。

4、整体性。党的建设科学化既包括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也包括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党内和谐建设、党的领导水平建设等方面的科学化。它是涵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宽领域的整体性概念,同时也是由党的建设整体的科学化所建构和支撑起来的模式。

5、制度性。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衡量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不能依赖于“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也不能依赖于约定成俗、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必须上升到制度安排上,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什么样的党建模式、党建思维、党建做法才是科学的,党的建设科学化同时意味着党的建设的制度化。

6、民主性。党的建设科学化与民主化是内在统一的。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充分表明:党的建设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党的建设民主化就没有党的建设科学化。党的建设科学化所需要的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都需要通过集体领导,在民主基础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够不断得到提炼而形成。

二、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意义、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由之路

党的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只有努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才能全面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

2、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客观需要

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就必须做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并且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原则,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根本目的。只有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才能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把党的各项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现科学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而绝不能不分轻重缓急、顾此失彼。做到党的建设科学化,就能确保科学发展,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路径

1、科学化要充分实现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科学化的一个要义就是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有所规制,有所信物。邓小平率先提出党的制度建设问题,他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说:“制度是决定因素,那个时候的制度就是那样。”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从外部条件来说,就是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党的执政行为,党掌握的公共权力的运行,要处在各方面的监督之下,并且使这种监督制度化,避免权力运行的失范。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从内部要素来说,就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并使其制度化。如何发展党内民主,邓小平提出首先要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他特别强调在执政的条件下,要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心放在扩大党内民主上;其次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因为民主的基础是权利保障。最后要健全党规党纪,使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互相配套,把党内政治生活纳入制度化轨道。

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推动了党的建设的新发展和党自身的现代化。党的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各项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在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

党的十七大总结了党内民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积极成果,提出了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实行代表任期制,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推行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线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等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

所以,党的建设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过程,就是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的过程,就是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没有制度化,就谈不上科学化。

2、科学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科学化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就是人的认识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实际,不断深化对于鲜活的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因此,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断扬弃、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主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来没有终结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断强调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也是如此,比如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在领导夺取政权和十月革命胜利后退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列宁注重强调集中制,强调党的高度集中统一和铁的纪律,他说:“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在苏维埃政权基本巩固以后,他又注意强调民主制的重要,强调发展党内民主。

今天,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三个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

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些转变,不仅带来了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而且带来了经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和阶级阶层关系以及利益关系的剧烈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用创新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创新是我们党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创新才可以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胜任领导和执政的使命和责任。

3、科学化要能够掌握运用科学方法

科学化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推动党的建设发展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今天,我们党的健身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我们党难于简单沿用过去的方法来推进党的建设。特别是社会已进入利益格局多元、社会群体多元、社会价值多元的时期,党内也不是单一的利益主体,这就不难祈求用一种方法来处理和解决面临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现代科学方法,包括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和信息网络技术等等。尤其是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加强和提高党的建设水平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办好党建网站、建立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选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简言之,方法科学了,党的建设的科学水平才能切实提高。

理论研究创新 篇6

摘要:本文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与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选用29个指标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且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以后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子分析法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地区之间的竞争优势从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建立在知识资源、创新能力之上的区域竞争优势,而一个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是该地区取得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是衡量区域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创新制约因素,如不同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因素等,造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也造成了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有大有小。所以如何评价和提升区域系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相协调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sCooke)教授于1992年提出。他指出区域型创新系统可以被理解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正式制度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它们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相互关系运作并能够导致知识的产生、使用和传播。后经过学者们的潜心研究,基本得出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和政府等创新主体形成的创新网络系统。本文所研究的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为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区域创新能力”一词出现在1999年出版的专著《区域创新一中关村走向未来》中,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剖析。其后许多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对系统资源进行创造性集成,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新的能力集。其中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以及由区域经济水平、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的创新组合决定的支持创新能力,构成区域创新能力集的能力基。

三、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区域环境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能力。

1、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处于系统的中心地位,政府是宏观指导的主体,所以政府的区域创新能力指导着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的起源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创新和竞争力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促使技术、知识资源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扩散、流动、整合,所以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可以概括体现在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政府创新能力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2、创新环境的支持能力

创新环境可以概括为区域创新硬环境和区域创新软环境两个方面。区域创新硬环境可以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上,区域创新软环境体现在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本文将侧重考虑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境以及宏观经济水平作为衡量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环境支持力的评价指标。

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系统地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高低,我们首先要选取不同的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然后根据所选取的指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整体评价。选取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具体指标体系构建见表1。

五、评价方法及结果处理

1、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指标数据采用2006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各种统计年鉴及处理结果。遵循数据的可获取性原则,本文尽量用定量指标替代了定性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将定量指标无量纲化。

2、评价方法及结果处理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

根据因子分析方法的原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1.0可计算出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与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等。从表2中可以看出,提取4个公共因子替代原来29个指标,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596,超过一般要求的85%。前4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概括,所以认为该方法合理可行,最后结果确定提取4个公共因子。

第一个公共因子在D11,D8,D24,D10,D13即企业拥有专利数、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互联网普及率、企业培训经费比重、新产品产值增长率上荷载比较大,特别在D11企业拥有专利数,D8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上更为明显。这个因子大体反映了企业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子,可以理解为“企业因子”。

第二个公共因子有较高的荷载系数的指标是在D5高校科研经费比重,D1高校科研人员比重,D2l技术交易额,D3国内发表论文数上,特别在D5,D1上更为明显。这些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知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所以把这个因子称为“知识因子”。

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荷载体现在指标D23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D25通信设备拥有率,D17政府创业基金比重上。这些指标可以总结为主要反映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所以称为“政府因子”。

第四个公共因子荷载系数较高的是指标D20科技服务机构年产值,D22科技成果转化率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区域创新系统中服务机构的作用,称之为“服务因子”。

六、结论

通过对上述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评价及结果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以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借鉴。

1、重视推进以企业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但是企业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各地在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上,要注重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加强对企业对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企业的研发中心,加大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比重,鼓励企业申请技术专利,全面开展技术创新。

2、充分发挥知识的创造性

高校及科研机构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人才是知识的传播着,所以我们应该加大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投入比重,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基地培育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使用效率。

3、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指导作用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创造条件,为区域创新系统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和行政环境,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

4、构筑多元化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理论研究创新 篇7

企业创新理念的变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洲工业朝着组合化(modularity)、专业化(specialization)、外包化(outsourcing)和网络化(networking)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特别是跨国技术密集型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出现了变化。虽然企业仍在努力开发和保持自己唯一、复杂和不易被复制的核心技术,但当今世界由于很多技术在垂直链上出现中断和知识的快速传播,他们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放弃技术垄断,与其他高水平专业供应商分享市场价值。企业对外进行技术转移或外包后,仍然保留概念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以协调相关研究、设计和制造。由此企业对核心竞争能力(core of competencies)有了新的理解,即从认知体(bodies of understanding)向具备基础或背景能力(backgrund competencies)过渡。企业一方面继续保持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放弃在所有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增强协调和吸收外部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大企业逐渐成为创新设计师(Innovation architect)和扮演价值链市场协调员(market coodinator)角色,提高对其他专业性和经验性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

科学技术信息的快速传播也促使企业必须进行开放式创新。比如音响放大器是在一个大学出现的发明技术,各企业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进行吸收。美国TI公司初期阶段已成功把该技术转移到自己的系统内,但当偶然性发明了数字式放大器技术后,迅速与发明人建立合作关系,并以此开发了新系统和芯片。日本SONY则过高估计并固守自己的核心技术,只好面对市场对芯片式放大器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痛苦挣扎。

传统封闭式自主创新模式仍是需要的,但其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企业会变得僵硬。开放式创新要求企业具备不断重组技术结构和资源的能力,在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的同时向外输出技术,在不同的价值链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各国加大了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促进新生科技型企业的诞生,知识产权得到更合理保护,专业性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市场调节科技发展的力度加大,加速了企业从封闭型创新向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过渡。

传统创新模式面临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欧企业的创新管理理念基本上是封闭式(closed innovation),企业在内部进行创意研究和开发,直到产品进入市场。虽然近几十年企业之间出现了技术联盟形式,但其基本逻辑仍是依靠内在能力创新。然而随着研究和开发成本及复杂性的增加,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大量技术供应者和用户的出现,风险投资、大学和科研单位先进技术的快速扩散,封闭式创新管理模式受到挑战。

传统创新模式的路线图为: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市场,即:研究项目的启动是基于企业自身科学基础,目标是自己使用。其中一些项目半路搁浅,一些项目继续往前走,最后只有少量项目进入市场。由于这是单向的,所以被称为内部封闭式创新。美国AT and T Bell实验室是这方面的代表,尽管他们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却是典型的封闭式企业文化。

目前这种封闭式创新模式已面临如下挑战:

1. 高技术人才的流动

目前, 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和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知识劳动者市场供应充分。这些生产有用知识的“原材料”可以很容易从原来的研发中心或企业向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大学、新生企业、咨询机构和其他第三者流动并转移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一个企业可以通过雇用另一个企业的科技人员受益, 专业工程师能够从一个企业向另一个待遇更好的企业漂流。比如美国现有硬盘技术公司中有21%是由原IBM公司离开的工程师所创办。美欧的移民政策对吸引第三国的专业技术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美国国家基金会统计, 美国MIT和斯坦福大学50%的博士后不是美国公民, 硅谷30%的计算机公司不是在美国诞生。然而美国并没有给所在国给予补偿。竞争对手用提供更优惠待遇挖走人才并获得所需要的技术。高技术人才的流动或流失给封闭性创新企业的研发投资造成困扰。

2. 风险投资

1980年以后风险投资在美国快速发展,2000年已从初期的8亿美元增加到800亿美元。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大量的研发人员受高风险/高回报的诱惑去创办自己的企业,原企业内的知识库和技术储备受到威胁。虽然大企业可以提供一流设备、激励措施和知识环境进行研究工作,但不能阻止新生企业从原企业剥离出去,也不能阻止内部科技人员的离开。

3.外部供应商增加

过去技术密集性企业很难找到相匹配的供应商来提供技术服务。但目前情况已发生了变化,供应商甚至能够提供高于本企业所能达到的高质量服务。这一方面可以支持企业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而不是所有方面进行研发,加速成果转化速度,但另一方面因供应商面对所有客户,使得企业的研究成果有可能向外部泄露。

4.技术垄断时代的结束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通信、生物、新材料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已远远超出单个企业和机构的研发能力,企业之间必须进行合作和放弃垄断。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建立

目前美欧学术界关于“开放式创新”的理念主要基于Henry Chesbrough教授的下属描述:“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是指企业使用有目的性输入和输出技术来加快内部创新,并以相应的方式扩大在外部使用创新技术的市场”(The use of purposive inflows and outflows of knowlege to accelerate internal innovation, and expand the markets for external use of innovation, respectively。根据该理念,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能够也应该像使用内部技术一样利用外部技术,并利用内部和外部创新技术及途径开拓市场。开放式创新要求企业能够做到不断进行许可证买进(Li-证转让市场+新市场。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特点是研究项目的启动是基于自身技术和引进技术,市场进入是通过许可证转让、建立风险投资企业、传统市场开发等多条途径。美国IBM, Intel, Procter and Gamble等公司是开放式创新的成功范例。

在处理知识产权方面,封闭式创新条件下企业积累知识产权主要供内部使用,多数专利没有被相关企业开发,失去应有的价值。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企业成为知识产权的卖方和买方,知识产权通过许可证转让、企业延伸、风险投资等其他方式变成灵活的企业资产。

开方式创新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立企业合作网络,涉及处理企业并入、企业延伸、风险投资、合资等机构之间的关系。它们可以是一种正式合作网络,如建立合资企业和研发伙伴联盟,或是客户-供应者关系如许可证转让、签订合约、关键设备共享等,或是建立有共同市场和开发互补产品的横向联盟。非正式合作网络如个体之间的合作等。合作网络是企业创新的一个增值战略,它可使企业对外来技术作出快速反应,找到自己技术的市场,加速实现科研成果商品化。

为开放式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政府的角色

政府在创新活动中一是扮演政策制定者和监督人,比如制定技术开发和传播的一般规则,知识产权的确定和保护,竞争政策,促进新生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等;二是对研发和创新项目提供直接补贴;三是创新产品的购买者,政府采购对产品开发起引领作用。

2.教育和培训

技术创新政策离不开一套完整和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应鼓励大学、研究单位和企业之间加强人才流动,交叉兼职,特别是安排大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只有大学和研究单位真正了解企业的问题和需要才能实现实质性合作。

3. 风险投资

与政府拨款人相比,风险投资商面对的要么是高回报要么是失败,他们比政府行政官员更活跃和敏感,对项目信息预测相对要准确。因此对商业性阶段的创新项目采用市场拨款机制更符合发展规律。与美国相比,欧洲对新生企业的风险投资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力度小,二是在商业化技术创新阶段出现断带,企业很难找到扩充资金。另外,欧洲风险投资是防守型,是否投资取决于新生企业是否拥有专利,而明智的风险投资标准则应根据企业的潜在创新能力而定。

4. 一个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在创新保护和扩散方面找到平衡

据统计,大企业80%-85%的专利没有得到利用。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把这些专利技术在其他企业使用,比如许可证转让、建立技术剥离企业,大力发展技术市场等。

5. 建立企业竞争机制

保持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措施是建立企业竞争机制。技术持有者和卖主总想保持垄断地位,但竞争越激烈他们就越难保护所有技术。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政府的政策应使得他们以合法形式扩散技术,比如转让许可证,以该技术为基础建立技术标准或技术平台。中小科技型企业最具经济活力,他们与大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将推动未来经济的发展,政府应特别给予扶持。另外,目前各国都偏于关注从大学和科研单位孵化企业,但它们在初始阶段离市场较远,而从企业分离出来的商业性小企业其生存能力、增长幅度和效益更好,也应得足够支持。

6.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体系

创新是相关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目前大多数企业是在孤军作战,合作不足。开放式创新模式可使企业找到一种新方式在价值链的不同点进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企业之间以及与研究单位和大学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将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建立和管理企业合作网络的重要原则是实现“共赢”。除企业和研究机构外,政府部门也在合作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如鼓励竞争和以反传统及习惯势利精神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实施。

7. 政策互相协调

理论研究创新 篇8

科技创新团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一个重要渠道, 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国内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特别是一些“985”和“211”的高校, 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也形成了一套理论。但总结下来发现, 研究视角基本上是创新团队建设的外在因素, 例如, 创新人才的选拔、优秀指导教师的配备、科学合理制度的制定、高水平竞赛的参与等, 并没有研究影响创新团队培养的内在因素, 尤其是团队成员的自身的相关因素, 例如成员成就感的培养、归属感的塑造、自豪感的形成等, 笔者认为内因决定外因, 成员是团队的根本。本文就以团队的创新成果为载体, 以创新扩散理论为依据, 从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出发来进行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培养研究。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及创新扩散理论的内涵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阵地, 汇集了兴趣浓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一种大学生群体, 并根据科研创新项目的需要, 以科技创新及服务、科研能力的提升为目标, 组织在一起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创新竞赛。这种大学生群体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相同学科与跨学科、以盈利为目与以课题为中心、临时团队与长期稳定团队等。一个团队要健康地运转需要团队内部成员与成员、成员与团队、团队与社会之间, 利益相系, 各得其所, 和衷共济, 协调发展, 每一位成员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20世纪60年代, 美国著名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 (E.M.Rogers) 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深入研究, 提出了关于传播效果的经典理论———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提出可以通过媒介传播来劝服人们逐渐接受新的观念、新的产品以及新的事物。该理论认为, 在创新扩散的整个过程中, 被人们所感知的新的信息被广泛传播, 创新的意义便会逐渐浮现, 属于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

罗杰斯认为, 创新扩散理论注重已有创新成果的传播扩散性以及扩散的策略和扩散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项创新成果扩散的要素有四个:创新内容 (创新成果) 、传播时间 (传播契机) 、传播渠道 (传播途径) 以及社会系统 (传播效果) 。[1]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成果显然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 即创新成果内容的确定、创新成果的传播渠道、创新成果在时间上的控制以及创新成果的社会传播效果。

二、运用创新扩散理论, 以创新成果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一) 确定创新成果的具体内容, 赢得团队成员的认同感

创新的相对优越性是创新扩散理论的特征之一, 且创新成果能为他人所接受,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创新成果及整个团队的认同。《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创新成果的选择要考虑到成果中所包含的每位成员所贡献的“分量”, 即是对所有成员的认可。若要赢得成员对团队高度的认同感, 笔者认为, 对于创新成果的选择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该创新成果要能紧跟科技发展前沿, 且是在整合高校创新资源基础上的原创性成果,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能体现出团队成员科技知识的储备、宽阔的视野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其次, 要能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健康的团队就像润滑过的链条, 环环相扣, 每一环都少不了, 每一环也不能坏。创新成果是理论知识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结晶, 要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去。例如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级各类科研训练, 带领团队参加各种级别的竞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 以赛代练, 给成员带来充分的锻炼机会。最后, 健康的团队要有科学的成员搭配, 即团队成员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契合度。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必须要求成员在知识结构、能力、研究经历、性格特征、工作作风等方面具有互补性。要让团队中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真切地感觉到“存在感”。

(二) 抓住创新成果的扩散契机, 增强团队成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创新的成果是整个团队智慧的结晶, 如果闭门将其放在“家里”, 错过了最佳的扩散契机, 只有一种结果, 那就是成果易主。例如, 如何能让该成果众所周知, 选择什么途径, 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将创新成果进行最大限度的扩散, 笔者认为应该选择以下两种契机。

各级各类竞赛。创新成果的扩散需要最佳的时机和平台, 国家、省市级的竞赛恰好提供了这种时机和平台。一方面, 该类赛事不管是规模、档次, 还是知名度, 都恰好满足了创新成果扩散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充分展示该成果的价值, 才能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该成果, 让创新成果获得其该有的荣誉。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CAD应用技能竞赛以及化工设计竞赛等竞赛。另外一个方面, 如果创新成果通过这样的时机和平台被企业看中而最终转化为生产力, 抑或是该创新成果申请了某项专利, 间接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笔者认为对团队成员集体荣誉感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是对创新成果最直接的肯定, 如果通过鉴定的成果能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的奖励, 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奖金及科技进步奖证书, 可以鼓舞和激励创新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 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 研究创新成果的传播途径, 培养团队成员的使命感

研究科学而合理的传播途径, 让更多的人接触、认识并了解创新成果会让团队成员产生无比强大的内在动力和强烈的使命感。选择创新成果传播途径的整个过程, 足以引起团队成员对创新成果以及该成果传播必要性的重视, 倒逼成员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去进行研究。

创新扩散理论认为, 创新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媒体渠道在知识传播、广而告之方面最为有力, 人际渠道对改变态度和行为决策较有效[2]。

信息技术渠道就是要利用全媒体来进行传播。创新成果的传播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出版、报纸、杂志、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不同媒介形态 (业务融合) , 实现任何人, 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以任何终端获得该创新成果的相关信息。团队成员可以对宣传渠道进行实验性研究, 得出能产生最佳宣传效果的一种传播渠道或者最优组合渠道。人际传播渠道即通过研讨会、展示推介会及成果交流会, 让不同团队成员之间进行零距离传播。通过这种途径不仅可以将创新成果公诸于世, 也可以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突破瓶颈, 提升创新团队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

(四) 提高创新成果的传播效果, 形成团队成员的自豪感

传播具有“地位赋予”的功能, 一种创新成果如果得到广泛的报道和传播, 往往会成为一般人学习或效仿的对象。传播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 它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3]

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创新成果是团队价值的体现, 是一个创新团队获得他人认可的核心要素, 特别是对于一个资金不是很充裕、科研能力不是很高、参赛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来说, 创新成果的传播效果对团队成员自豪感和荣誉感的形成和提升尤其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 当你向别人介绍你的创新成果时, 别人却说没听说过, 或者评价不高时, 你的心理会感到很失落, 而如果你的成果因获得某项大奖而众所周知, 别人一提到你的成果就满口赞誉, 我想你会以这项成果而感到自豪的, 也会以你的这个团队而感到自豪的。

适度效果理论认为, 只要大众传播活动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 遵循传播的规律和原则, 巧妙地运用传播谋略和技巧, 在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特定的效果。因此, 首先要从创新成果的实用性、转化率、操作性等方面来设计宣传策略;其次要根据宣传的真实内容、市场需求的变化、宣传对象的差异性, 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设计对策;最后就是宣传内容要直接, 要能瞬间抓人眼球, 尽量减少华而不实的宣传噱头, 将实用主义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张进宝, 毕海滨.创新扩散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机制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08, 10 (14) .

[2]杨廷忠.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63-66.

创新及创新效率研究综述 篇9

1.1 国外的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明确提出了创新概念及理论, 又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两书中对该理论加以运用和发展, 形成了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理论, 他将创新看做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的重新组合, 同时将创新划分为五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一是在当前生产条件下生产一种全新的产品, 即产品的创新;二是摒弃老旧生产方式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在原有的社会关系下, 开辟新市场, 拓展新的生产关系;四是原材料方面的创新, 包括了原材料来源的创新, 以及原材料交易方式的改变与创新;五是在新旧制度交替的背景下, 进行工业组织的创新, 即形成全新的企业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 (Mansfield) 认为, 创新实际上是一项发明或一种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首次应用, 只有直接与新产品有关系的技术变动才是创新。他对创新的界定成就了他的“技术推广理论”。曼斯菲尔德对“创新”的界定为后来学者所认可并被广泛应用。

美籍德国经济学家门施 (Mensch) 认为, 创新是指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的体现, 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 使得经济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 当技术出现僵局, 经济则将停滞甚至下滑。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 (Freeman) 认为, 创新是指“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工艺中所包含的技术、涉及、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等诸步骤”, 其根据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有关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理论总结并提炼出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模型, 称为熊彼特创新模型 (I) , 即企业家创新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突出了三个因素:第一, 重视和强调企业家的主体作用;第二, 追求超额利润是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第三, 技术活动是外生的经济变量, 处在现有企业和市场结构之外, 基本不受市场需求的影响。

上述三位学者代表了熊彼特之后对“创新”概念界定的一个趋势, 即将创新认定为新型生产方式或技术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 而这种应用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 以经济学家索洛、罗默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新古典学派, 运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和数学技巧, 表明增加资本、劳动的投入量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 而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而以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期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则是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一般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方法对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进行制度分析, 并且充分肯定了制度创新对于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 但是也并不否定技术创新对改变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普遍影响。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以索洛 (S.C.Solow) 等人为代表, 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技术与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公共商品、创新收益和非独占性、外部性等市场特征, 适当的政府干预将极大地促进技术创新的进行, 其建立了著名的技术进步索洛模型, 专门用于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坚持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传统, 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企业家创新和创新周期等模型, 侧重研究了企业的组织行为、市场结构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2 中国创新理论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吸收学习了国外创新理论的基础上, 于199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 具体认定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升产品质量, 开发新产品, 提供新服务, 占据市场份额并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 并结合我国国情相继对各行业、各产业进行了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施伯琰 (2008) 等人对我国医药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概况做出了初步的总结, 为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茅宁莹学者进一步阐述了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指出医药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应呈多元化趋势并且动态发展, 李建敏 (2002) 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 根据我国医药企业的自身情况, 根据技术创新战略、医药企业的四种研发模式, 提出了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2 效率及创新效率的研究综述

2.1 效率及创新效率的理论研究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是效率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其鸿篇巨著《国富论》里就阐述了经济学的精髓是分工效率理论和竞争效率理论, 而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亚当·斯密竞争效率思想, 却摒弃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效率理论, 用配置效率-帕累托效率, 取代了效率概念, 之后的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又提出了动态效率理论。

斯密提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概念, 劳动生产力就是属于劳动效率或生产效率的范畴。同时, 斯密认为通过分工可以有效地提升劳动效率 (劳动生产率) 。此外, 斯密阐述的“天赋自由与竞争体系”本质上就是竞争效率, 虽然斯密没有明确的提出竞争效率的概念但是其著作与言论却反映了竞争效率的思想, 并且他认为竞争效率在实现优胜劣汰的同时又促进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优保障。

一直以来占据微观经济学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被称为主流经济学) , 以稀缺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效率为研究对象, 即研究稀缺资源在全社会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收益或效用, 该学派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即配置效率最优。同时, 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和抛弃了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思想, 认为配置效率等同于经济效率, 效率是配置效率的简称。

在新古典世界里, 由供、求双方组成的市场代表了经济社会。在此基础上, 新古典经济学对配置效率的研究, 由于分析方法的不同而分成两支:一支是马歇尔采用供求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配置效率理论, 另一支是建立在瓦尔拉斯总体均衡分析基础之上的帕累托效率理论。

马歇尔将完全竞争的生产者假定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代表性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即为供给函数, 而市场供给函数为所有企业供给函数的代数和;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函数即为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的联解即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完全竞争市场由于满足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 从而可以实现配置效率的最优, 用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表示, 社会总福利是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而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瓦尔拉斯总体均衡分析基础之上, 对效率作如下定义:对于某种经济的资源配置, 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可行的配置, 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在初始时情况一样好, 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更好, 那么这个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后人将这种最优配置效率称为帕累托效率。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法雷尔 (Michael·Farrell) 将效率引入经济学评价中, 并用测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运算, 他认为“技术效率”就是控制生产的技术条件和市场规定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按照既定要素投入生产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最小成本 (CL) 占实际生产成本/投入水平 (CS) 的百分比。他认为技术效率是指控制技术投入这一要素不变的前提下, 最低成本占实际成本的比重, 即使用最优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产出的形式;规模效率是指控制技术投入这一要数不变的前提下, 由于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导致经济收入变化。

2.2 创新效率评估方法研究

国外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早, 始于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罗杰斯和拉森最早对区域创新效率评价进行研究。他们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美国“硅谷”的起步和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然而, 定性分析的方法很难对区域创新系统做出全面、科学的平价, 但其探索性的工作对后人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20世纪70年代后, 自从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提出数据包络分析 (DEA) 以及Aigner和Meesusen等人提出随机前沿分析 (SFA) 之后, 这两大测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方法被广泛地用于业绩评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方法的基本模型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于是基本模型的众多衍生模型应运而生。

到20世纪80年代, 国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体系。该体系以投资报酬率、预算比较为核心, 包括利润、现金流量等财务比值指标。1993年, 创新调查委员会 (CIS) 在对西欧国家创新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了两个创新效率指标, 分别是创新产品的销售比例以及产品命周期各阶段的企业销售收入。20世纪90年代后众多学者运用这两项指标来测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于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算数比例法, 即用产出和投入的简单比例关系来表示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 该方法仅适用于单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第二种主要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 这两种都是基于生产前沿面的理论产生的, 生产前沿面理论是指通过分析某一待测度单位与效率前沿单位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待测度单位的效率。最为常用的非参数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 常用的参数方法则是SFA模型为主的参数前沿分析法。

(1) 算数比例法。

算术比例法指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国内学者王伟光 (2003) 利用工业行业技术比较创新效率指数, 对1990-1999年中国38个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进行研究, 通过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来直接反映技术创新效率, 但其技术创新效率也是以产出和投入的单指标来测算的, 不能综合反映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质。

(2) 非参数法 (主要介绍DEA测度法) 。

数据包络分析法 (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 是一种多投入、多产出的相对效率评价方法, 适用用小样本量的测度。Michael Farrell在1957年研究英国的农业生产力时首次提出了包络思想, 然后A·Chamrs和W.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概念的基础上, 结合运筹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将其发展成为了评价同类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DEA法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单输入、单输出的工程效率概念推广到了多输入多输出的同类决策单元的有效性评价度量中, 可以在减少误差、简化算法的同时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DEA目前常用的模型是1978年A·Charnes提出的C2R模型、1984年R.D.Banker、A·Charnes和W.W.Cooper1提出的测度生产规模与技术有效的BC2模型, 以及1985年A·Charnes和W.W.Cooper为修订CR2模型中生产可能集凸性假设不合理的情况而提出的评价生产技术相对有效的C2GS2模型, 这些也是构成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国内中国人民大学的魏权玲 (1989) 等学者针对Charnes (1988) 提出的综合DEA模型 (C2WY) 给出了DEA有效决策单元集合的几个恒等式, 使得决策单元进行分组评价成为可能, 并介绍了运用DEA模型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 此外魏权玲 (1991) 等学者还对评估进步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提出了测度进步水平和进步速度的模型。

(3) 随机前沿参数分析法-SFA。

效率研究的参数前沿分析方法是依据传统的生产函数估计思想, 首先构造一种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 然后使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出位于效率前沿面上的生产函数的参数, 从而完成效率前沿生产函数的构造。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toehastic Frontier Analysis简称SFA) , 它由Aigner、Lovell、Sehmidt (1977) , Meeuser、VandenBroeek (1977) 和Battese和Corra (1977) 分别独立发展出来的。该方法通常先估计一个生产函数, 其误差项是由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构成的复合结构。SFA方法的基本表现形式是y=f (x;y) *exp (v-u) , y为产出, x为投入, β为待定参数, 当u=0时, 处于生产前沿, u>0时, 处于生产前沿下方。误差项ξ为复合结构, v服从N分布, u≥0时, 表示个体所有冲击。运用SFA方法估计的前沿面是随机的, 包含了噪声、测量误差和外生干预。

2.3 创新效率评估研究进展

对于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中, DEA数据包络方法和SFA随机前言方法运用的最为广泛。罗媛等人 (2007) 运用DEA的方法, 采用C2R模型分析了江苏省2004年的高新技术产业数据, 出了基于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的不同行业分类, 并评价了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对有效性;而郑姗姗等人 (2010) 也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15个具体行业在2004-2007年期间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刘和东 (2011) 运用DEA方法CCR模型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链不同阶段的技术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王慰东 (2012) 采用DEA方法评价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创新效率, 分析公司创新效率差异, 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朱皆笑 (2012) 通过带有AHP约束锥的DEA改进模型计算浙江省16家上市医药企业在2006-2010年间的各类技术创新效率值并进行分析和超效率排名;然后采用集合间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浙江省16家上市医药企业和全球16家著名制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分析和超有效率值排名。韩晶 (2010) 采用SFA方法, 对前沿生产函数进行估算, 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成改善状态。还有学者运用了其他的方法对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估, 如于海 (2005) 等人采撷了15个省市的数据, 利用SPSS统计软件,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进行降维处理, 并通过提取主因子及主因子得分对15个省市创新能力状况进行较全面的评估。

摘要:从创新以及创新效率的理论研究出发, 对国内外关于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述评, 希望能够借助创新、创新效率的研究综述为基于我国国情的企业创新行为的合理化以及创新效率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理论研究创新 篇10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推广,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院校数量、教师人数都有大幅增长。当前,更致力于培养具有高素质复合型学术人才,使他们能以积极精神追求广博知识,忠于探索本质问题,学以致用,实现研究成果转化。研究生教育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看重生产实践中工作技能的获得,为高校培养后备师资力量,为科研院所和企业输送科研人员。

一、当前研究生培养现状

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3年3月教育部等部门就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提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在政策导向下,国内多所大学大力推广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强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主体综合作用,在课程教学之余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依托高校学科力量,将参与国内重要工程类或研究性项目作为研究生教学的延伸,初步体现了联合培养工作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特征。[1]

二、协同创新环境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特点和优势

1.依托高校学科优势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国内一些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发展较快,国际学术影响力保持上升态势,相关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基础。以此对研究生开展系统性科研能力提升训练,支持鼓励他们参与更多前沿性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多学科间交叉培养,有助于提升产学研合作质量水平,拓展合作内涵和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创新领军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思维。[2]

2.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平台优势提升人才科研能力

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设立的,主要进行工程技术开发、核心关键技术攻克、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孵化、技术转移及相关服务,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先进的技术工艺以及丰富的项目资源。将工程研究中心仪器设备作为科研实践平台,开展实验平台建设,不仅能分享科研资源,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就地进行中试与工程化验证,进一步对接规模化实践,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科研力量与实操能力,推进研发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3.依托企业生产优势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

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凭借信息收集、资源整合和先进管理经验等优势,致力于构建人才与技术、资金等各种要素的最佳整合方案。[3]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下,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迅速投入生产,实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并从制度上保证持续技术创新的实现,降低人才了培养成本,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激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励,并通过生产过程积累工作经验,极大地提升了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三、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实例

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科研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平台,拥有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利用移动互联网连接面向非病人群的各种健康服务终端,使所有健康服务终端都成为网络信息服务终端,具有“可寻址、可通信、可感知、可控制”能力,实现以“泛在化、拟人化”为特征的健康服务智慧化,智慧健康服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在推动科技进步,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如下四个要素:公共实验平台、项目管理机制、导师队伍、管理运行制度。其中,公共实验平台是基础,项目管理机制是方向,导师队伍是监督,管理运行制度是保障。四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

1.建设具有完备软硬件科研设施的公共实验平台

工程研究中心下设泛在管控与健康服务、健康系统应用与检测、穿戴式终端与系统、健康信息感知与分析、智能器件与能量等5个研发平台,整合学科教研中通用及急需的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软件平台等需求,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建立起条件完备、功能配套、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科研平台共享系统,最大限度发挥大型仪器、高技术设备和先进软件的实验效用,解决了实验资源分散及利用低效、实验教学平台和师资不足问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和条件保障。

2.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动态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动态项目管理机制由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项评审三个环节组成,具有完备的指标评价体系。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国家和省市多项重大科技项目,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科研课题。鼓励学生以项目为单位,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学习进度,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课题立项。立项课题注重工程实践,研究方案要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4]

项目开展过程采用项目主导、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管理机制,完善项目动态管理。在项目研究中期和结项阶段,研究生应递交项目开展情况与进度实践报告,工程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评审与指导论证,对项目的研究方法及方案、实施过程等环节严格把关。[5]对有创新特色、与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紧密相关、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实质效果、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果、对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的研究课题开展优先扶持与资助;对完成质量较高且具有推广意义的项目,工程研究中心将课题设为滚动项目,继续立项深入研究。对已成熟的研究项目,在创业人才引导下进一步孵化为创新企业,真正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3.组建互融互补的学术创新导师队伍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是跨学科与跨组织的人才培养过程,导师在培养中起着监督性作用。联合高校、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导师专家库,遴选出较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及企业高层次人才联合担任培养导师。结合专业和产业领域前沿问题,从学术创新角度给予指导,在探索精神、求知态度和市场竞争中潜移默化影响研究生。高校导师作为科研导师,主要负责指导研究生日常学习与论文写作,及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与实验指导。企业导师作为创新导师,主要负责企业实践及活动过程中指导日常操作、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指导。双方导师通过加强互动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培养情况。

4.建立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人才交流制度

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才日常管理中,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考虑研究生的共性培养与个性彰显,使研究生培养的群体和个体管理保持和谐统一。[6]建立多主体立体化管理考核机制,统筹规划各类研究生培养经费,对研究生学习情况、科研成果、实践活动、工作业绩四个维度进行综合管理并定期考核。通过政策与经费激励,提升创新人才的综合实力,架设成果共享长效平台,实现各主体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共赢。广泛拓展拔尖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渠道。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提升理论深度、科研习惯与理论先进性。研究课题项目同时,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熟悉企业科研、生产流程,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组织引导研究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拓展研究视野,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鼓励并扶持研究生申报各项项目平台,在政策引导下鼓励科研成果的提档升级,提升培养人才层次。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强化使用规范,定期开展仪器使用与保养培训,综合权衡学科发展实施部分有偿使用制度,提升实验设备利用率,合理配置实验设备及人员,提升实验室综合效益。

第二,项目课题实行研究生负责制,研究生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按申报书开展项目研究,组织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调研论证,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进展。导师对项目负有指导及监督责任,为研究生提供与生产企业、工程师现场交流合作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结合专业及平台特点,分析各合作企业现状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战略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建师资队伍,共建研究生培养平台,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全面培养与训练,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第四,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发,在项目申报、基金申请、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申请方面给予必要扶持。对创新性强、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优秀项目提供工商、财务、法律、税务、企业运营等一站式咨询服务,并鼓励自主创业,。

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科研实践到生产对接中,高校、企业和工程研究中心应发挥创新性主体优势,开展深度分工协作,搭建多层次多学科立体化学术交流平台,完善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推动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共同培养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领域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翠萍,刘庭,万洪英,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34-38.

[2]郭大成,等.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09-212.

[3]张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65-77.

[4]张显悦,刘财勇,郗婷婷,等.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8):69-71.

[5]徐鸣亚,谢少阳.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管理方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探索和实践[J].高教探索,2015(8):91-93.

创新党建理论研究的新要求 篇11

一、党建理论研究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5年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思想理论、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的创新,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寻求新答案、探索新路子、试验新办法,改革创新的主旋律更加突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科学发展观为党的建设注入生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正确政绩观,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十六大以来党建工作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培训干部,武装全党。理论清醒带来政治坚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最新理论成果,经过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已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基层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南。

我们党围绕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建设大局,形成了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尤其是干部教育工作紧扣理论创新,加大培训力度,各级干部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和顺应发展的执政理念得到提升,学习型政党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时代呼唤加强党建,历史要求党挺立时代潮头。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党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等方面的统揽运筹能力明显增强。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对5年来党建工作的这一要求感受深刻——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正确政绩观,以正确政绩观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落实,从而逐步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评标准。

不断完善的考评体系正引导各级领导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尽量避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更多注重培养健康有序的可持续能力。把衡量执政水平标准从偏重经济增速过渡到关注发展质量和改善民生,在考评体系中降低了GDP及增速的权重,增加了环保、社会事业的考核力度。

2、党内民主与高素质人才队伍使党的建设充满活力。扩大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不断深化改革,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党内民主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人们对十六大以来越来越活跃的民主氛围促进了党内和谐,激活了执政主体资源给予高度评价。在今年地方换届考察和选举中,各地普遍实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努力把扩大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由于在换届考察中发扬民主比较充分,为选举的成功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不仅让党员接受了一次党内民主的现实教育,也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全国一些县(市、区)选择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完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用公推公选方式产生了各级领导干部。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党务公开方面的具体做法——普遍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尝试常委工作社会评价机制、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

政以才治,国以人兴。全面推进党管人才工作,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这都为党的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紧扣发展需要,把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调配、使用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紧密配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随着全国各地开发人才、经营人才方式的不断拓展,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局面正在形成,人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价值进一步提升,人才对各项工作推动的倍增效应进一步显现。

二、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先进性建设确保了党的工作始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由此汇聚成强大向心力,以作风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1、在全面推进中围绕主线——党的先进性建设。2005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新命题,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提升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层面。据此在全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任务以及当前状况的基础上慎重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以来,党的先进性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围绕党履行执政使命、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来加强党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这既包含了对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党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凸现了执政党的特征和特点。在教育活动的各阶段、各环节,中央都严格规定了一些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同时也大力提倡和鼓励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努力自主地创造一些具有各自特色的“自选动作”,从而避免了教育活动在方式方法上的单一性,使教育活动呈现出多姿多彩和丰富多样的特点。

为把在教育活动中创造的成功经验转化为经常之举、长效之策,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后,各地也制定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正是看到造福百姓成为一种制度安排和干部的行为选择,基层群众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

2、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七大报告有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就党的建设这一部分内容来说,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明确了今后五年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条主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两个坚持: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三个要求:为民、务实、清廉;五个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一个目标: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部署了6个方面的重大任务。

3、结合新的实际和新发展——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86年的辉煌历史,反复证明了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建设阶段、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理论建设都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意义。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和当代化并用其指导实践,党的建设才能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更离不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进行新的理论创造。适时提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新的思想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系统而深刻地阐述党必须提高在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五个方面的能力,体现了我们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进程中,形成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党建方略。在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决定》提出的各项要求,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有了新提高。

三、党的制度建设将全面推进党建研究的新格局

面对新形势,认真审视新世纪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我们是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工作的。做好新世纪的党建理论研究工作,必须认真分析、深刻认识当前我们党所面临的国内外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这是我们开展党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党的建设,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完整体系。它不仅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而且还包括理论建设、政治建设以及制度建设。这几个方面的建设,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制度建设渗透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1、在全面推进中贯穿根本——党的制度建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注重把党的建设的实践成果上升为理论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基本形成党章、准则、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细则相配套的党内法规体系,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基本上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并贯彻到党的工作和党内生活之中,这些制度对于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建立长效机制,使党的行为和各种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实践证明,有一套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制度,同时有一套保证制度实施的党内法规和党的纪律,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先进性。

2、在全面推进中抓住基础——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在今天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更是中国共产党应对严峻挑战和考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主要体现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颁布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在各级党委不断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以保证决策科学、民主,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还体现在扩大市、县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中央政治局严格按规定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并形成制度等。

3、在全面推进中抓住保障——党风廉政建设。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调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防治腐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强调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这些方面取得成效的基础上,2005年1月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整合反腐力量,加大反腐力度,为党经受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供政治保障。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还积极建议中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加强国际反腐合作等等。

4、党的建设要面向实际,着眼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要适时将建设的实践成果上升为理论成果并转化为制度成果,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根据党的建设实际工作中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来自实践的新鲜经验,注重把党的建设的实践成果上升为理论成果,并转化为制度成果,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建立健全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各项制度,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对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建立长效机制,使党的行为和各种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实践证明,有一套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制度,同时有一套保证制度实施的机制和纪律,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先进性。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其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在这里也起着作用。所以,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将实践成果上升为理论成果,再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指导并规范实践,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5、党的建设要遵循党建的规律、特别是执政党的建设规律,规划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完善党建工作新格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新格局,体现了党的建设的规律。坚持这个新格局,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建设大局,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既注重全面推进,又要围绕主线、突出重点等,使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实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标。

四、党建理论研究必须关注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篇12

1 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现状

目前, 国内外相关学者普遍关注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并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质性的研究, 涉及多个方面, 主要包括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功能、结构、成因、演化动力、运行机制、集群网络结构域集群创新的关系等。其中, 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评价和以网络结构为出发点探讨集群创新能力。首先, 在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评价方面, 有学者深入研究, 以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和行为主体自身创新能力为基本要素, 构建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集体学习的优势及方法, 形成了网络式创新能力评价体系[1];此外, 在以网络结构为出发点探讨集群创新能力方面, 有学者提出网络结构直接影响集体创新能力, 然而不同的网络结构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 在研究日本九州、长野、滨松的区域产业集群时, 通过平均路径长度和聚集系数来刻画集群网络结构, 得出创新网络结构及网络中资源和知识的通道是影响创新集群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进而有学者将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和聚集系数作为影响创新集群能力的变量, 探析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3];此外将网络分析方法融入理论探究, 从实践中得出结论:产业集群中若各组成员之间具备中等程度的关联性、中等程度的异质性、中等程度的控制水平, 则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将会更强。[4]

现阶段, 集群网络的研究以传统产业集群与高兴技术产业集群为主, 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不完善, 缺乏对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2 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1 集群创新网络模型

创新网络最早是为了应付系统性创新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其不断地发展推动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出现, 进而推动了集群创新网络模型的出现。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创新系统, 包含辅助网络和核心网络两部分, 核心企业是网络核心和创新主体, 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辅助网络。这些不同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共同作用于集群的发展。

创新是集群创新网络的关键, 创新人才是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主体, 创新人才由“高创造力的核心群体”和“创造性职业从业人员”两部分组成。创新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作为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主体, 成为集群创新网络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有机结合, 不断创造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 并以企业为载体, 将这些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投入市场, 实现经济效益。

2.2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一项技术性强、创新要求高的综合性项目, 其形成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 产业所在地的经济基础或技术资源配置是其内部影响因素;另一方面, 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条件是其外部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集群创新能力, 是企业长期立足于市场经济中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企业进一步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认识自身的发展状况与创新能力。进而从实际出发, 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 不断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以实现社会和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2.2.1 知识流动能力

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知识流动能力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技术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三个指标衡量, 其流动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因此, 提高知识流动水平有利于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知识流动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创新能力朝着系统性方向发展。

2.2.2 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集群创新的主体, 其创新能力是集群创新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表现在企业本身技术方面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由创新能力、R&D能力、科研机构和人员素质四个指标来衡量。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长期健康发展, 就必须积极迎合市场需求, 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品投入市场, 实现产品的创新价值。

2.2.3 创新环境

当知识流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 环境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有利于提升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 因此, 一个企业要想提升创新能力, 除了提高知识流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以最终提升整个企业的集群创新能力。

2.2.4 创新经济绩效

产业集群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 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创新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其经济绩效可以由宏观经济、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情况三个指标来衡量, 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效益。

2.3 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性的复杂过程, 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不同的网络节点在创新能力的运用上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程度, 并与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现状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 以科学性、完备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原则, 以创新主体网络、创新支撑网络和创新环境网络为要素, 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主要是由四个一级指标和十四个二级指标共同组成。

湖南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在短短十几年间, 从无到有, 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市场份额占全球产量60%以上, 极大地推动了邵东县域经济的发展。下面以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为研究样本, 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其中评价数据通过专家评分法获得。

2.3.1 确定各权重指标

首先, 将一级指标列出, 进行模糊评价, 在表3的基础上, 设计调查问卷, 请10位专家给每个指标评分, 同时在每一层次上确定指标间的相对比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 并结合相关资料, 得出各因素的权重:

X1指标系统:W1= (0.063, 0.100, 0.626, 0.301)

X2指标系统:W2= (0.455, 0.263, 0.141, 0.141)

X3指标系统:W3= (0.788, 0.153, 0.029, 0.030)

X4指标系统:W4= (0.230, 0.122, 0.648)

2.3.2 综合评价

(1) 通过问卷调查, 得到模糊评价矩阵R, 根据B=W×R, 得出指标层综合评价结果:

(2) 对各指标层进行评价, 得到准则层指标权重结果:

由S=W×B得到:

(3) 最后得出目标层综合评价M=S×D, 其中D为加权向量赋值, D= (100, 80, 60, 40, 20) 。由上述数据得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结果为M=56.108。数据表明, 当前打火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仅为一般, 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低价格占领市场。在以后的集群过程中, 应当合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 重点提高技术创新, 加强产业合作, 营造良好的集群发展环境, 进一步提升该集群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更是一个企业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和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 企业不断注入创新因素, 推动了集群创新网络技术的出现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 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 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走有企业特色的集群创新之路, 从根本上提高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升国民经济水平。

摘要:正确分析和评价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 对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现状, 构建了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以实例验证了这一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何亚琼, 秦沛.一种新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视角——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2]盈利.创业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8.

[3]余晓泓.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0 (8) .

上一篇:保险代位求偿权下一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