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理论研究

2024-06-11

课改理论研究(共12篇)

课改理论研究 篇1

摘要: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相关概念的分析,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这一命题存在内在的缺陷因而缺少正当性和合理性。基于“基础”的本质内涵来考察, 理论无法充当新课程改革作为社会实践变革的基础。新课改需要理论, 不同性质和层级的理论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实现对于新课改的价值与使命。

关键词:新课改,理论基础,动因,价值

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是新课改学术争鸣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众多学者专家参与其中, 发表了各自不同乃至矛盾与对立的观点, 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 蔚为壮观的讨论背后, 对于“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本身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却缺少本体层面的追问。基于“基础”的本体含义考察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新课改与理论的关系以及理论对于新课改的价值带来新的启示。

一、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及其主要观点

1. 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扫描

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发端于2005年5月靳玉乐、艾兴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文。该文指出:“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要旗帜鲜明地明确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1]以此引发了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问题的大讨论。《中国教育报》 (教育科学版) 专门开辟专栏进行讨论, 持续了半年之久。针对靳文的观点, 同年8月高天明在该报撰文, 认为“课程理论必须在知识、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去解决, 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理论”, [2]对于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不能够泛泛搬用马克思的认识论”, “应该在课程哲学上多做些具体和深入的探讨”。[3]王华生对两种观点进行了整合, 认为“新课改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为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理论相结合的原则”。[4]马福迎进一步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鲜活的、清晰的、也是先进的”。[5]崔国富则从另一个层面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 并不是具体的课程理论本身的问题, 它实质是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问题。换言之, 并不是课程改革设计方案所依据的具体理论不清晰、不明确, 而是我们的教育基础理论模糊不清, 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还没到位”。[6]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引起了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 纷纷撰文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至今仍余音不断。

2. 讨论所反映的主要观点

概览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所反映的观点, 大致有三:一是一元论, 即新课改只有一种主要的理论作为基础;二是多元论, 认为多种理论共同构成了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三是模糊论, 认为新课改理论基础模糊不明, 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

一元论承认新课程有且仅有一种理论基础, 即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如靳玉乐等认为“在课程改革中,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赖海燕等也主张,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7]王策三先生也基本持这一主张:“关于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根据, 是有明确共识的。我们教育的基础理论是‘全面发展学说’”。[8]这种观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唯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其他理论虽然有其重要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属于同一层次, 不能构成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多元论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坚持多元化, 在课程改革的国际大背景下, 应放眼世界, 采取“国际视野”, 兼收并蓄国际国内一切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如有学者指出:“鉴于新课程改革既具有现代民族特色, 又具有‘世界眼光’, 其理论基础必然具有多样性特征。”, 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 “积极借鉴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和课程理论……有现代课程理论 (如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目标分类学等) 和现代教育论 (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 ……后现代课程观、建构主义教育观和多元智能理论等”。[9]还有论者更加明确地指出:“我国这次的课程改革, 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 坚持理论的多元性, 融会贯通, 理论基础厚实, 具有时代性、全球化的视野, 是正确的。”“我国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除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 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外, 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等”。[10]

另有论者指出本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含混不清”, 没有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作出明确的回答, 这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11]也有论者提出:“这次新课改的理论支撑到底是什么?……从某些带有倾向性的倡导和似曾相识的概念中, 我隐约觉察到这次新课改的理论支撑相当匮乏和凌乱”。[12]还有论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反映着两种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塑造人与引导生成人——的激烈碰撞。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指导下,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必然暴露出模糊的问题”。[13]也有人认为新课程理论基础之所以“模糊”, 是“由于正式的政策文件推进文本以及解读文本中缺乏有关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阐述和说明”, 从而导致了“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都对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进行了质疑”。[14]

二、“新课改理论基础”命题的不合理性

1. 概念运用中的问题

纵观新课改理论基础的探讨, 论者众多, 观点各异, 各说各理, 难于统一。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口难调的歧义,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相关概念的运用中存在的误用、混用等问题, 缺少统一性。诸多争论看似针对某一问题的探讨, 实则站在各自立场, 自说自话。如在“理论基础”概念之外, 还有诸如“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理论支撑”等, 很多论者并未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辨析和比较, 就想当然地使用、甚至混用或通用, 使本来就模棱两可的问题, 更加难以把握。如有论者归纳了讨论中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个概念的使用情况:“第一, 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等同, 认为应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探讨”;“第二, 认为理论基础应在哲学层面上探讨”;“第三, 认为理论基础应在操作层面上探讨”。作者在极力分析和比较二者的使用层次时, 却又归纳出“一种观点主张, 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要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的观点。[15]这种观点本身就把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当做同一概念使用。另有论者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指导思想, 也作为理论基础, 又可作为理论依据, 但到底是指导思想还是理论基础, 还是理论依据, 抑或三者兼具, 根据何在?还有作者在探讨同一论题时, 论点是讨论理论基础问题, 但在论证时却用理论支撑、理论依据等概念;或者, 明明是在讨论理论基础问题, 在引用别人文献作论据时, 却引用理论依据、理论支撑的说法, 让人产生偷换概念之感。这种对相关概念的误用、混用甚至乱用的现象, 反映了论者对概念的本体含义缺少清晰的界定, 把本来似是而非的概念当做确真的含义使用, 从而悬置了事实, 遮蔽了真相。

2. 命题本身的不合理性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这是本次讨论的关键语。人们往往从论题所指的内容或对象上考察, 却鲜有对这一论题本身的内涵及其合理性进行追问, 亦即缺少“元认知”层面的概念分析。

(1) 何谓“基础”

《辞海》对“基础”的解释有三条: (1) 把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荷重传递给地基的结构。……基础应有足够的底面面积和埋置深度。 (2) 泛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如物质基础;基础知识。 (3) 特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 即“经济基础”。[16]我国另一部权威性辞典《现代汉语辞典》也与上述解释基本类似, 只是稍微简略些。上述解释第一条为其基本义, 第二条是其规范义, 第三条则是专用义。规范义源于基本义, 把基础作为事物本身的一部分, 并指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和起始意义的因素。日常用语中说基础的时候, 并不像上述第二条的规范义那么严谨, 一般会对规范义加以延伸, 只要对事物形成和发展起到某种推动作用的因素都可以称作基础。本次讨论中之所以产生诸多概念混用现象, 如把基础等同于“根据”、“依据”、“支撑”甚或“指导思想”等, 似乎就在于没有在严谨的规范意义上使用“基础”的概念。

(2) 何谓“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这一概念, 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解读。一是指“理论的基础”, 一是指“……的理论基础”。按照“基础”的规范义, “理论的基础”是指在某一理论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仍然是理论本身的组成部分, 只是在理论的整体中居于特殊地位, 对于理论的发展起到某种奠基和推动作用。如我们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的理论基础”则是指某种现象、事物或活动在形成发展中所依据或借鉴的理论是什么。这是一种在延伸意义上使用“基础”概念, 与“依据”、“支撑”等概念接近。如我们可以在“……的理论基础”中的省略号处加上某种现象、某个事物、某项活动等作为其所指。所指称的对象与理论已不是同一事物而是处于不同的层次, 虽然二者可能有某种关系, 甚至是非常密切的关联。“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在此种语境下使用的。

(3) 何谓“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如果从延伸意义上来理解“基础”的内涵,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在课程改革中所借鉴或运用的理论, 以之作为新课改的理性参照。那么所谓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就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 而且只要古今中外对新课改有参考价值的理论都可以为之所用。“理论基础”、“理论根据”、“理论依据”、“理论支撑”也可以顺理成章作为统一用语互用和通用了。但如此一来“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探讨也就并无多大意义, 并且带来了不必要的混乱。我们只要对各种理论进行辨析和扬弃, 找到与新课改的适切性并以之为新课改寻求某种理论支持就可以了。

从“基础”的规范意义审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则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课程改革作为实践中的教育变革, 对新课改起根本和起点作用的因素即它的基础是什么呢?是理论吗?我们也可以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中的“理论”替换为“实践”、“历史”、“资源”、“人力”等概念, 究竟何者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基础?虽然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有学者据此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把常识性的东西弄颠倒了。不是理论先行, 而是以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推动一场革命, 难免陷入盲目性甚至是危险的境地”。[17]但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 理论和行动的先后并不必然具有一成不变的定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不是也“摸着石头过河”吗?因此, 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从“基础”的延伸含义上说是一个并无多大价值的命题;从“基础”的规范意义上讲则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基于上述分析, 由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中, 对前提性的概念“基础”的理解缺乏精确性和科学性, 因此, 无论是一元论、多元论还是模糊论, 都缺乏正当性和合理性。显然, 作为从国家层面进行的社会变革, 新课改从准备到发动再到推行这一过程, 起根本或起点作用的因素即“基础”应从国家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教育现状的矛盾问题中去找寻, 亦即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去找寻, 而不是从理论中获得。

三、价值取代基础:理论之于新课改的真正使命

新课改作为一种实践变革, 本身就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新课改需要理论也离不开理论, 但新课改所需的理论不是抽象的。不同性质和层级的理论对于新课改具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是宏观层次上抽象度较高的基本原理形态的理论,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哲学层面的相关理论, 由于它们从形而上层面反映了实践的规律性, 具有相对的“普遍真理”意味, 对新课改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这种引领是一种观念、价值引导, 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思想的启迪, 观念的改造、理念的创新, 是把新课改导往正确目标的方向和“路标”, 同时又对新课改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控和检视。

其次是处于中观层次上的学科理论侧重对具体实践的解释和说明, 揭示实践中的因果联系, 有利于人们正确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实践。如各种教育 (课程) 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为人们对教育实践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供了依据。它有利于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帮助人们对教育实践作出科学的判断, 也有利于人们根据教育规律的认识去预测和推断未来的教育事实, 从而提高实践者的理论素养和认识能力。

再次是处于微观层面的应用性理论, 或称为策略性知识或理论。它们往往对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起到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的作用。新课改在需要一些原理性的理论作为引领的同时, 更需要贴近实践并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策略和方法的应用性理论。这一方面需要理论工作者加强对宏观理论的深化和细化的研究,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和显性化, 同时转变思辨式的研究范式, 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田野”式研究, 尤其是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与一线教师进行合作研究, 为新课改实践提供应用性、策略性、操作性的知识。

作为从国家层面发动的自上而下的变革, 本次课程改革有国家的大政方针、各种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政策和文件, 它们总体构成了我国本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精神, 是新课程改革的行动指南。以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为指导, 新课改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国际视野”, 博采众长、吸取国际、国内的先进理论,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 如建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 形成服务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各种理论对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不在于它为新课改提供什么基础, 它们的使命在于引领新课程改革, 为新课改提供智力支持和理性参照, 提升新课改的品质以及为新课改实践提供方法性、策略性的知识。当然各种理论自身的优劣和利弊, 需要分析和鉴别。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这种模糊不清的形而上的讨论, 借用维特根斯坦的话, 对于这些不可说、说不清的东西, 就不要再说了吧。

课改理论研究 篇2

冯远航

通过学习课改理论,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课改的紧迫行。要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给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师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走上一条研究之路。使我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学案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课程改革使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并做好以下观念的转变。

一、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也正如李主任所讲。

第一、教师要从传授是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英国教育学家威廉。亚瑟讲:“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

第二、教师要由给学生“浇水”转向教给学生会“找水”。教师的知识是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但是一桶水,还要是自来水,常流水,不断把知识浇灌给学生的心田。

第三、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成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盒实践者。

第四、教师要由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由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除了要做好以上的五个转变以外,还得做好以下的五个“关注”。

第一、要充分关注好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内部兴趣的形成。第二、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因素。第四、要充分关注师生关系。

第五、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共同体”。

二、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变。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差距,在学习课程标准,备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教育前辈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比如:江苏杨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以及窦桂梅老师提倡的“简简单单”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借鉴校本研究 推动学校课改 篇3

关键词:校本研究;学校;课改

2013年10月,继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将英语考试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之后,“积怨已久”的民众又纷纷将枪口指向数学。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5%的民众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理由是:“工作这么多年了,除了数钱用到过数学,别的基本用不到。”仅仅因为“日常生活中用不着”,就给数学“定罪”,那么是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等学科也都可以相继“滚”出高考呢?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发展理论,考试是高度理性化和科层化的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式,尽管有着种种弊端,其效率却是毋容置疑,其功能也是无法替代的。央视“名嘴”白岩松在郑州大学演讲时称:“中国高考有万千毛病,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无论家庭贫富贵贱,在高考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只要自己努力,高考时就能得到回报。所以,至少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取消高考,但是我们可以改革高考,尤其是改革与考试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2004年秋,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我国正式启动,目的是想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然而,这场号称“建国以来变革最巨大,影响最深远”的课程改革一路走来,却从未缺少过质疑和批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课改推到了风口浪尖。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数学滚出高考”或是“高考滚出数学”,而在于新课改缺乏先进的理论支撑,使得我们迄今仍然固守着“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理念,没有从本质上真正领会课改精神、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未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去。

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人类知识以几何级数的激增,人类知识的形态从“客观性”“普遍性”“價值中立性”的科学知识型转变为“文化性”“境域性”“价值偏好性”的后现代知识型。知识的转型要求变革与科学知识型相一致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建立起与后现代文化知识型相一致的基础教育新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会不断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得到更新、升华乃至被改写或扬弃。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但并不是准确、唯一的解释,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对于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等吸收了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在人类认知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小学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生成学习理论,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实质。生成学习理论认为,人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环境信息,而是学习者将已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结合,主动地选择注意信息并主动地构建信息意义的过程。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强调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助产士”或“催化剂”。他主张有意义的学习,即学习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完善内心精神世界的过程。学生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地去学习,使人格、情感、经验、创造力等得到全面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慧能外,至少还存在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种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法。因此,应当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因材施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张:“必须超出和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框架,从高一个层次——生命的层次,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怀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点和必然趋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掌握多少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知识并加以创新以解决未知的问题。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摒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目前我国的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关头,我们更要坚定信念,以更大的智慧与勇气,迎接新一轮挑战。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借鉴先进理论,促进数学课改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课程改革

一般来说,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具备的能力应包括学科能力、专门职业能力和广泛的普适性能力, 其中学科能力和普适性能力通常是通过公共文化课程提供的 (包括基础科学类和普适性课程) 。目前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的文化课实施非常困难[1]。我们可以借鉴大众数学、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先进理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以推进课程改革。

1. 大众数学思想[2]

大众化数学理念认为数学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应为不同的人提供自由选择的数学内容。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视角和思维, 为高职数学课改提供了参照。

启发一:数学课实行分层教学。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数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但是这些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才知识构成、能力结构对基础基础知识技能的需要, 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还不相适应。高职院校可以按学生的知识基础、用功程度分成几个教学层次 (2个或者3个) , 提出不同要求。这是高职教改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二:高职数学课“点菜消费”[3]。大众数学思想认为数学教育要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专业、个人发展与兴趣提出“菜单”。它可能好看好吃, 但营养价值未必高, 需要配菜、烧菜的“厨师” (教师) 加以调整。分层教学是宏观的教学形式, 点菜教学是学生参与设计的个性化的微观课程组织形式。

启发三: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 淡化技能 (如快速解题) 。大众数学思想并非提出数学的高要求, 也不是普遍降低要求。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联系,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 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 培养学生思维模式, 体会数学价值。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应探索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

2. 多元智能理论[4]

加德纳认为, 人类至少有9个方面的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1998年提出) 、存在智能 (1999年提出) , 每个人的擅长方面都不同。

从多元智能看, 书面统一考试侧重数理逻辑智能, 而有些学生可能有更高的人际交往和艺术创作智能, 即某些方面的“偏才”。在传统考试制度下, “偏才”很可能被埋没。职业技术教育打破“一考定终生”模式, 给偏才继续求学的机会。

启发一: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高职教育中, 把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 寻求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使学生扬长避短, 各种智能都能得到最大种不同智能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 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 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高职数学受内容多、时数少、教材不适合、学生基础差等因素的影响, 要建立以能力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 把考试换成课堂考查, 尝试开放式考核, 试验非书面考试。

3. 有意义学习理论[5]

有意义学习, 指符号代表的新知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实质性联系。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 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 即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

启发一:注意初高中衔接教学。数学教学要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之上。要加强五年制高职数学和初中衔接, 教学不必盲目求进度, 应联系新旧知识, 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启发二:数学教学以必需、够用、实用原则优选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要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改革内容体系, 让学生学有所得, 从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出发, 选择数学教学内容, 使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 相互促进, 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体现数学的工具性, 淡化知识体系。知识文化教育传授知识, 技术文化教育传授技能, 二者追求目标不同, 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对于一个初中毕业, 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来说, 其基础知识储备已经差不多了, 只是需要技术和能力教育的填平补齐。

体现数学知识的服务性, 淡化知识完整性。目前, 高职生源按智能型选拔的考试分数, 是相对最低分数档的一类, 他们经过9年以上的文化课教学, 对与社会劳动和谋生没有多大直接用处的文化课教学持本能反感态度的大有人在。尤其是与基础教育没有多大区别的语、数、外三门课, 表现更为突出。因此有人认为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 不强调完整。

启发三:调查反馈学习效果, 调整教学。对教学不如意现象要作认真分析。通过谈心、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兴趣与认知需求, 及时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联系, 通过努力修补自己知识缺陷。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实践。

4. 个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个人建构主义核心理论认为学习为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启发一:与专业课结合, 以问题解决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走访专业课教师, 对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高职培养的职业能力其关键强调按工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启发二:直观教学, 以数学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高职数学教学组织环节上, 教师教学应该形象直观, 趣味生动, 必要时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转变学习方式,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6]—[8]。

参考文献

[1]葛乃庆.认五年制高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2) :15-16.

[2]郑毓信, 王宪昌, 蔡仲.数学文化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3:342.

[3]柴福洪.从经济学角度谈高职院校特色建设[J]职教论坛, 2007, (6) (下) :21-22.

[4]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237.

[5]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6]陆广地.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J].江苏南通:商贸高职教育, 2007, (1) :35-36.

[7]陆广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思考[J].数学教育研究, 2007, (1) :27-28.

[8]张玉青.职业数学教学组织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 (研究版) , 2006, (10) :29-30.

[9]数学课程标准 (9年义务制)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研究课改理论 篇5

浙江省义乌市艺术学校刘慧霞 摘要:

合唱不仅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及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它更 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合唱教学是音乐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

何培养学生的班级合唱能力,也是一个价值较高的实践课题。本文分析了学校乃至班

级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集中了自己在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教学

经验,一方面证实了合唱教学的可行性,同时希望以微薄的经验与同行们共勉。

关键词: 班级

合唱教学

一、进行班级合唱教学的意义

童声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高雅的艺术,具有精深的艺术性。学校的儿童合唱包括课堂唱歌和学习和合唱训练,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能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任何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少年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更能通过合唱的学习训练陶冶情操,拓宽音乐视野等。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广州、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的童声合唱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童声合唱的水平也逐年提高,但是这样的合唱团,其组织形式通常是以少年宫、学校为单位选择出来的优秀学生作为团员来进行合唱的训练与表演的,对于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而言,合唱还不能普及,以班级为单位而进行的班级合唱教学为数不多,这就使班级合唱研究很有意义。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艺术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手段有很多,加强合唱教学是重要方式之一。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阵地,从合唱练习入手,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努力。

古希腊的史书中记载:“古希腊主要为宗教节日训练合唱队„„可以肯定地说,这就是学校合唱教育的雏形”。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使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这也是香港童声合唱发展迅速的基础„„”;而全日本的童声合唱比赛,不仅有校级合唱团比赛,更有为数众多的班级合唱团参加。

所谓班级合唱教学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和训练。

进行班级合唱训练有以下有利条件:

(一)能够真正普及合唱教育

合唱教育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的基本学习与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从而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能够坚持每周两次的正常训练

与校级合唱团相比,班级合唱训练可以通过国家教委规定的每周两节音乐课进行训练,保证了训练的正常,能够促使合唱学习系统化,学生学习更加科学化。不像校级合唱团,为了演出或比赛,往往是突击式的训练„„

(三)便于组织和管理

所有的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这为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任何学校只要有音乐课、有音乐教师都可以成立班级合唱团,并在班级中选出声部长,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分配声部,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合唱学习。

当然,进行班级合唱也有起不利的方面,在教学中,受学生人数或者声音特点的限制,声部可能不够齐全,童高音相对人数较多,或者相对较少都可能影响班级合唱的效果,但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合唱团中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在合唱学习中成长。

从现行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不难看出,合唱的聆听与学唱有相当高的比例,从二年级开始出现有聆听合唱的欣赏内容,到三年级的合唱欣赏内容的数量的增加,再到四年级少量合唱曲的学唱,直至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中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合唱歌曲的学唱,可见合唱教学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加强班级合唱教学势在必行。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了班级合唱教学的研究。

二、学生对班级合唱教学的态度分析

在进行班级合唱教学前,对教师和学生做了抽样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师生对合唱的态度是不容乐观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的影响

学生所处的音乐环境制约了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发展,各种影视、广播等音

乐媒介,祖国的大江南北,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承认的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优秀的合唱作品了,连许多的作曲家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儿童合唱作品的创作也是屈指可数,学生除了在音乐课上能够听到合唱,其余时间很少能享受到合唱的魅力,受音乐“弥漫性”的影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

(二)传统音乐“审美观”的影响

中国的合唱发展相对于西方合唱艺术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传统的中华民族音乐,大多都是五声、七声凋式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横向的单旋律线条,中国的合唱艺术是在19世纪末才开始真正发展,而西方音乐则是在和声、对位等各方面一直均衡发展,自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宗教音乐已经从单旋律向复调音乐发展,出现了平行四度的而声部,16世纪把和声运用到合唱的创作中„„在合唱的发展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己的劣势。受传统音乐审美的影响,学生对但声部歌曲的兴趣远远高于对于合唱歌曲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开始前,原来的音乐教材上在民族器乐、声乐(独唱)等方面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学生合唱的欣赏聆听有一定的制约,新的教材虽然在合唱的欣赏、聆听以及学唱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但教师在真正的操作中却并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师生自身音乐素养的影响

新教材虽然在合唱的聆听及学唱方面予以重视,体现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但纵观一线音乐的教学,老师和学生受自身音乐素养的影响或者个人喜好,对合唱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参齐不齐,二声部合唱歌曲的第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调比较顺畅,音区又较高,学生易听、易唱、易记,而第二声部往往正好与此相反,这就使班级合唱常常因第二声部唱不好而失败。而老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视音乐兴趣”或教师自身音乐素养不高,对合唱不感兴趣加剧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所见的大多数的音乐课堂——尤其是低年级音乐教学只是让学生动动、玩玩,忽视了让学生的静听,忽视了音乐的技能技巧学习,而片面的淡化,很多课堂上学生玩的起劲,但歌曲的学习不敢恭维,很多低年级老师只重视了学生的兴趣而片面的、过多的淡化了合唱技能、技巧的学习,到了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技巧跟不上,再高的音乐兴趣也会丢失,合唱是艺术,而艺术要有学习的途径,只有掌握了合唱艺术的演唱方法以及技术,学生才会自信的演唱,试想学生连音阶都唱不准,单旋律的歌曲都唱不好的班级,怎么可能唱好合唱呢?合唱必须有一定歌唱能力,对于声部的学习和配合,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动动、玩玩,效果可想而知。很多老师课堂上的合唱聆听可以凑合听听,但真正的合唱歌曲的学习,却只学旋律声部,另外的声部反正学生学不好,干脆就不学,就连所有的音乐老师公开课,合唱的课型也很少,以致于造成学生的合唱观念淡薄,甚至误认为齐唱就是合唱,缺乏对于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成功经验,因而兴趣不高。

三、合唱教学在课堂音乐教学中的尝试

(一)强化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音乐不单是横向的旋律线条,更需要纵向的和声及织体表现,才能形成音乐的美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兴趣入手可以以合唱与独唱相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同一首歌,体会合唱巨大的感染力与丰富的表现力。还可以根据合唱发展的脉络介绍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增加观摩与欣赏的机会。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体会合唱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训练计划。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从两个声部的节奏训练开始,过渡到四小节简单的和声训练,从简单的轮唱逐渐渗透到两个声部演唱。在歌唱的方法上,主张轻声唱谱子,并学着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追求和谐与融合的音响效果,等音准、节奏、气口都准确了,再填词。这样,课上、课下相结合,真正把合唱教学落到实处,使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合唱练习。另外,教师自身也要掌握合唱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改变创作一些简单有趣的片段练习,提高驾驭班级学生合唱的能力。

(二)寓教于乐,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前年参加了宁波的国际童声合唱节,观看了国外合唱团的排练,对寓教于乐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要做的是“放松”。合唱队站好两队之后,后面的同学依次给前面的同学从头颈、背到腰进行捶打敲击,并随着老师一起做各种姿态有趣的“体操”。这种活动的目的是放松精神。老师带领学生两腿分立,用力喊出声音,其目的是锻炼横隔膜,使腹部有弹性。在音乐课堂上,这两个练习练之前必做的。既可以使学生紧张学习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进团结与协作意识,既新鲜又有趣。学生颈部、胸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胸舒展,精神愉快。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使他们感觉既是在学习,又是在娱乐。调动起学生的兴奋点,对于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都是大有益处的。课堂上,要让学生在放松中激起对合唱的兴趣。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另外,经常给学生作多声部的节奏训练,让学生玩乐中对节奏逐渐掌握;还有把一首简单的儿歌如《小星星》在不同的调上让学生分组同时演唱,先从两组唱五度音开始,在慢慢过渡到三组,每组都是三度音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调性造成的声部立体感等。还可以在把上课前的问好歌改为两个声部,让学生不断的学习,允许的一次不准,几次可后,学生唱准了,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会更有兴趣的在课堂上学习合唱歌曲。另外,在学唱歌

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在我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分组唱各自的不同声部,对于班级中的校合唱团成员,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小组里演唱不同的声部,逐渐锻炼声音的融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同一个小组内演唱不同声部的人数,直至全班打乱位置让声部完全和谐,让个体的声音融入到班级的音乐海洋中。声音的融合是合唱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化难为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寻找和谐。对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举例子、打比方,深入浅出,让学生在生动的体验中反复琢磨、反复实践,获取正确的发声方法,达到声音的融合。

(四)注重音乐,恰当选择演唱辅助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是具有非具象的、非现实的和想像空间性的,能够表现最复杂、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而这些情感常常是语言难以表现的。

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加入舞蹈、打击乐和道具,用以创设独特的艺术情境,已成为当今合唱的潮流。它打破了以往合唱的概念,不仅丰富了表演内容,而且大大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给传统的合唱形式注入新的活力。国际上许多优秀的合唱团在演出过程中,舞蹈与打击乐的运用,体现了音乐的独特风格,他们或舞或歌或奏,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声势律动,或加入简单的辅助性的动作随合唱歌曲的学习又一定的积极的影响。或根据歌曲的内容改编一些简单的多声部音效组合,声势组合乃至小组不同人物的合作都能对合唱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五)巧妙设计教学,把握班级合唱教学的细节

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合唱教学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他们的生活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事半功倍,让学生很快的学会合唱,体验其魅力。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五年级《迷人的火塘》两个声部我设计成学生模仿侗族的对唱,在对唱环节突破了合唱难点,学习效果明显。

2、根据学生演唱能力适当进行“合唱教学的加减法”

在合唱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做合唱的加减法。比如有位老师在教《小螺号》这首歌曲时,巧妙的运用了加法——把原本单旋律的歌曲变成了好听的二声部歌曲。同样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做减法,我在《小鸟,小鸟》一课的教学中就巧妙运用了减法,待学生学好简化谱后,在加上原谱的学习。

3、角色化的合唱学习

很多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让学

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学习不同声部的演唱。如《如今家乡山连山》中,设计

成母子的音乐游戏,《春雨蒙蒙的下》中的三度音程合唱设计成大雨小雨的歌等,让学生在角色中轻松会唱。、4、利用器乐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

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小

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

当然还有:先入为主学习二声部,师生、生生不同声部合作的辅助训练、平行地教学唱两声部等方法。

当然,要想把班级合唱教学继续深入,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思想和较强 的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比如合唱作品的改编能力、学生练声曲的写作等等,敏锐的听辩能力和更高层面的听赏能力、熟练的合唱总谱阅读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能力、熟练掌握声乐知识和技能、较高的钢琴伴奏水平及缩弹能力、掌握娴熟的指挥技能、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音乐美学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怡笑大方。

在研究过程中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继续努力思考,更希望得到老师和音乐同行们的指导,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从而使我们的班级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能够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制订

《合唱指挥与训练》

高奉仁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唱艺术手手册》

孙从音 主编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研究 篇6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由于每天都面对大量的习题和试卷,学生常常会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多和学生互动。另外,教师还应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政治知识。

二、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

要想实现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就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里,得到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流能力,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发现、探究、解决、运用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

由于高中政治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很多知识点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变为图片、音频、视频,从而达到直观、动感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还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归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改高效教学的目标。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想实现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各自的观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由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倾听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尤其是讨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实行多样的激励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鼓励、奖励学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因此,为了建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激励措施。首先,教师应当和学生多多交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能。其次,在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后,教师应当适时鼓励学生,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新课改下初中美术作业评价研究 篇7

一、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互评、集体评价

1.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好方法

自我评价是人类的一种自我认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学习表现的认识与评判。通过评价, 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 享受成功的喜悦, 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 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并随时鞭策自己。

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业, 首先在完成自己作业时就要努力地克服技能技巧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学生自评, 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 通过学生美术作业的自我评价,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 学生互评, 以集体智慧丰富个体的智慧

学生互相评价作业, 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结合自己作业实践, 运用掌握的美术知识理论和技能技法对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独立评价。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从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 通过同学作业互评, 同学之间的平等意识增强了, 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 教学过程也更完善了。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能使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确实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到评价的过程中, 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 倾听别人发言, 进行评价交流, 深入学习, 最终获得知识, 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

3. 集体评价, 走向创新之路的好形式

一般是对上堂课的回顾与总结, 集体的评价、集体的交流, 这里包含着教师的共同参与, 大多是在教室采用视频投影仪, 展示同学的作业, 先让学生来点评, 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作业好在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还不够, 需要改进, 力求要讲出道理。对于画得好的学生, 老师请他谈一谈画这张画的体会。在集体评价中教师可以作必要的引导及最后的分析点评, 教师要高度评价有创新的作品, 利用成功作品来激发学生欲望。

二、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活动表现评价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 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 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 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 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 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以及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

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 可以是评语, 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 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 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苏教版八年级“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这节课学生作业我采用座谈的方式。在座谈会上有学生说:“通过和古典主义的绘画相比较我发现后印象派的画, 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 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有学生又说:“在凡高的画中, 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 他的《向日葵》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 震撼着我的心灵。在他的画上, 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2. 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 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 不断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 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 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 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富有创造性, 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 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模式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就以下三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

1.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缺乏创新精神。

初中政治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 这就导致政治教学枯燥乏味。一方面是很多中学的老师思想守旧, 潜意识里总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和课堂背诵的熟练度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秀程度, 过于重视学生的考分。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导致老师们很难把握时代前沿, 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老师的教学模式固定, 课堂讲解缺乏创新性, 很少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不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使得大多数学生只能盲目地写笔记和对内容进行识记。

2. 师生沟通不到位, 政治教学目标不明确。

谈及政治教学目标, 想必很多老师心里也有疑问, 首先想到的无非是多做题、多出高分或者就是较高的升学率, 真正的政治教学又怎会如此简单。笔者就这一问题做简单的分析:一是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 缺乏切实可行的参照物, 只能简单粗略地以课堂作业和考试成绩为参考, 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再者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由于政治大多都是识记内容, 需要老师详细讲解的地方不多, 就算学习中遇到知识点的延伸和一知半解的问题, 很多同学也不去深究, 仅靠死记硬背或其他方式解决, 再加上政治课程安排的节次较少, 课堂时间根本不够师生更深入的交流。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生也就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因此, 这是现有政治教学模式的又一大误区。

3. 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缺乏, 无自主学习意识。

很多初中生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初中生普遍的特质是活泼好动, 偏于思考却不善记忆, 对于政治这种偏记忆性的课程本身存在抵触心理, 提不起学习兴趣;其次, 学生不明确学习政治的实用性, 觉得其在中考中占分少, 在实际生活中也没什么用处, 这就导致了学习乐趣的下降, 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盲目地认为考试之前熟悉熟悉内容就可以过关;最后,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其他学科, 欠缺自主学习意识。

二、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应对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把握机遇、战胜挑战是教学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书本联系实际, 创设教学情境, 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使初中政治教学得到实质性的改革和创新, 一方面, 要不断扩宽学习领域, 教会学生将课本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做好书本知识和生活中实际现象的衔接。例如, 在学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 可以使学生以自己的祖国为例, 查找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拟定过的政策、取得过的巨大成就, 产生过的重大影响等, 从而辩证地总结出自己的答案, 深刻理解课程的内涵。另一方面, 要适当地转变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手段, 创设切实可行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极大可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极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的中国”时, 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重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签订时的场景, 感受一下国家被分割的痛苦及瞬间激发的爱国主义情怀。

2. 加强师生沟通, 提高教师素质, 深化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在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以自身为榜样, 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加强与学生沟通的次数, 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使其由被动变主动, 可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知识进行探讨, 及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与此同时教师本身也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适时的进行总结, 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培养浓厚的师生感情。其次, 教师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转变教学模式, 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等都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适应力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努力学习, 树立正确的态度,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涵养, 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发展。最后, 教师队伍的深化, 这需要中学在教师方面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引进新的教育血液, 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种经验交流会。

3. 积极引导鼓舞学生, 使其树立正确思想,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体现教学价值的核心元素。在新课改下, 学生自身应该怎么做呢?首先, 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不排斥也不过分激进, 保持平和的心态接受新事物, 提取出对学习和自身发展有益的因素, 积极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让新课改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其次,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虽说政治学习略显乏味,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有趣地一面。我们可以表格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串联, 也可百度某一政治事件发生时的趣味轶事以此加深印象。最后, 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和鼓舞学生, 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行学习, 合理有效的规划学习事件, 系统地整理学习笔记。

政治教学是初中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 教师一定要搞好新课改下的政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徐鹏.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4 (07)

《PLC技术》一体化课改研究 篇9

一、教学理念——引导为主, 讲授为辅

《PLC技术》在教学理念上也应该是:教师是引导者——“引导为主, 讲授为辅”。现在推行一体化课程改革, 根本目的是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自主学习。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每个任务的“学习活动”中加上本课题新学习的元件, 使用方法等, 这些新的内容由小组成员查阅资料获得, 可以去查阅相关书籍, 网络等多媒体工具。

例如学习“机械手控制”课题时, 要用到新元件——光电传感器, 学生们之前没有使用过这个新的元器件, 就带着任务去查找光电传感器的相关资料, 包括外形特点, 型号尺寸,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等。在安装调试之前能够获得很多信息, 这些信息是学生们自己查找到的, 记忆很深刻, 比以往教师的讲授给学生效果要好很多。在整个环节结束的时候, 将学生们的共性问题拿出来加以指正, 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 任务结束再给予学生一个恰当的评价。这样看上去教师的工作好像轻松了很多, 但实则不然, 在学生们查找资料和展示的过程中, 教师要事先将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解决方法列举出来, 在最后总结环节要用到。还要观察学生们的表现, 以便给学生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二、教具设备的配备——服务教学, 先进实用

教具设备的作用是用来服务教学, 课堂上使用好的教具设备, 能为授课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必要的、先进的教学设备, 能够很好的和课题结合, 实现更多的功能, 使教学令人耳目一新,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PLC技术》在授课中除了需要话筒, 音箱, 投影仪, 幕布, 电脑及网络wifi等常用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外, 更需要一些和课题内容相结合的教具和设备。例如, 在“学习活动三”这个环节中, 学生要进行现场施工和检修, 这个时候可能要带电工作, 这是需要在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或者使用隔离带, 能够时刻提醒学生现在是现场施工, 注意安全。课题中用到的元器件或者施工成果要很好的展示和总结, 这个时候如果使用一台实物投影仪就再好不过了, 将实物全方位的展示给学生们, 清晰, 直观, 便于讲解和学生们理解。

三、情景模拟——营造氛围, 进入角色

《PLC技术》这门课的专业性很强, 那么要求学生们在上课时就把自己当成一名技术工人, 才能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任务, 以后到公司工作能够省去角色转变这一环节, 直接进入角色。这就要求教师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这样的角色中来:

从心理学角度讲, 衣着对人有先入为主的影响。首先从着装上就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要求学生要身着工作服, 穿绝缘鞋, 头戴安全帽, 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技术蓝领。

更重要的就是在环境上进行模拟, 使学生进入角色。教室进行相应的改造, 不同于之前的实验室, 而是专门用来上《PLC技术》课程的教室, 改造成和实习课题相符的车间或场所, 设施设备要尽量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符合。用这样丝丝入扣的改变, 营造一个和工厂施工一致的环境氛围, 让学生身临其中就自然而然的扮演好角色, 这样的改变也必将带来新鲜感, 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四、评价体系——重协作, 轻个体

在以往纯理论的教学中, 评价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的方法是最后考试的一张试卷。而一体化教学则完全不同。一体化教学更注重的是每个小组组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课题是几个任务组成的完整的环节, 在每个任务中, 都有比较全面的内容, 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合理分工, 团结协作, 共同完成。所以在评价的时候, 教师只对一个组的课题完成情况予以评价, 至于每个组员的评价等第由小组内部自行协商完成。并在评价中增添总结等语言描述, 需要每个组员上台进行总结汇报, 按照汇报总结质量给予该小组加分, 小组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而不是个人的得失。

通过以上几点的探索, 《PLC技术》这门一体化课使学生喜欢上, 使学生在主动快乐学中掌握了知识技能, 为到企业中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样的学生在企业就业能够很好的胜任工作要求, 很快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投入到生产中, 省却了在培训环节, 节约了企业的成本企业更加欢迎我们的学生。

摘要:《PLC技术》作为一门自动化专业课, 对于这门课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 学以致用, 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

新课改视野下高考命题改革研究 篇10

一、新课改之前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

1、知识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突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建国初期, 命题主要强调“双基”的考查;进行考试标准化改革后强调考查知识覆盖面, 坚持“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1999年首次提出“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新课改前高考命题注重知识立意;关注知识的数量, 系统性和完整性;试题难度在于考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现实条件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忽视了高考试题对考生的发展性引导。

2、命题方式“统分交替”

建国至1985年, 高考命题遵循“统分交替”模式演变发展。1952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考试。1977年恢复高考后实行分省单独命题, 1978年又实行全国统一命题。1985年上海首先试点实行单独命题。随着分省命题省市的不断增加和高校自主招生的产生, 高考命题方式逐渐呈现多元并存的“统分交融”模式。

3、考试内容过分依据考试大纲, 忽视了课程标准与高考命题的统筹融合

考试大纲是考试标准的表现形式, 高考命题从“以复习大纲为准”到“以纲为纲”再到后来的“遵循教学大纲, 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一直没有摆脱考试大纲的影响。高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与高考题目的内容和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忽视课程标准的要求过分依据考试大纲命题方式, 使课堂教学偏离课程目标的要求。

4、高考命题管理缺乏开放性, 命题质量控制机制不科学

高考命题一般是建立封闭的学术共同体, 在封闭的环境内具有共性知识背景的成员按照约定的学术定义, 遵守一定的研究范式进行命题。高考命题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实践活动, 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修养等专业背景。同时, 高考与教育活动及社会利益分配密切相关因而命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在命题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试题偏差从而影响命题质量, 命题控制机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二、新课改以来我国高考命题的发展走向

1、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从适应性功能出发提高命题的科学性

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是在试卷设计中以考查能力为中心, 体现对主动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挖掘。要求命题工作者要编制学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双向细目表, 体现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结构;试题素材应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实际;试题立意、设置的情境与设问要有利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空间以体现能力考查的特点。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考正逐渐从精英阶段的选拔性考试向大众化阶段的适应性考试转变。适应性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才;适应考生的需求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展示自己能力、素质的方法和手段。

2、高考命题方式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迈进

目前, 我国高考命题方式基本有四种:一是国家统一命题, 包括河北、内蒙古等10省、自治区;二是分省命题, 即北京、上海等16省市的分省自主命题;三是高校联合命题, 即“华约”、“北约”、“京都”、“卓越”四大联盟组织的联合命题;四是高校单独命题。部分分省命题省市 (区) 与部分高校联盟还存在依靠或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部分考试科目试卷的密切关系, 非某一种命题方式考试的单独成绩。我高考命题方式正在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迈进。

3、考试内容逐步摆脱考试大纲,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命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要继续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使考试内容更加符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中学教学的国家课程标准。考试内容方面试题涉及各学科的必修和选修模块, 且以必修模块为主。试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考查必修课及课标中指定的选修内容, 要求考生全面作答, 选做题采取“超量供题、限量选答”的模式, 考查选修模块的内容。

4、加强高考命题制度、命题质量标准以及命题质量监控机制的优化建设

命题工作者为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和科学性, 正努力加强我国高考命题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 制定我国特色的高考命题质量标准, 建立有效的高考命题质量的监控机制。我们从制度、组织、命题者资格认定、考前控制措施、考后评价方法、纪律约束、应急机制等方面对高考命题工作加强监控, 努力提高命题工作的硬件设施。

三、高考命题改革在艰难中前行

高考命题改革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但尚存不足之处:部分自主命题省份由于相关经验的缺乏, 在题型设计、试卷结构、评卷标准等方面存在不足;高考自主命题可能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掩盖了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对命题管理的优化提升、命题管理规范及命题管理理论等的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命题本身是为全面评价考生, 为学校和社会服务, 因此要广泛听取考生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提高命题工作中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命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转变;多元化的命题方式改进;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高考命题制度、命题标准和命题质量监控机制的优化建设等构成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走向。高考命题改革在艰难中前行。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考命题,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卢羡文, 乐洪勇.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考试, 2008 (5) :33-40.

[2]李木洲.从“交替”到“交杂”:高考命题方式统与分的历史选择[J].考试研究, 2011 (5) :23-29.

把握课改的内涵 加强研究与实践 篇11

当年课改“改”些什么?有“六个方面”:1、改变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方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育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

当年的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々对此,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用三句话作出了高度概括:“一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时代特色,更加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三是考试评价制度取得积极进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正在形成。”是的,这是课改以来全国的基本情况,也是亲身经历了课改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共识。

就我们贵阳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而言,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课改所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使广大教师的“师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不仅是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导者、参与者。

教学中,许多教师一改自己习惯了的“程式化”的开课模式,他(她)们通过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的“导入”,一下便将学生带入对学习的期待与渴望之中,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学中,他(她)们注重以美感人,将《音乐课程标准》的倡导和要求渗透到听、唱、想、说、演等等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到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过程里。

教学中,他(她)们注重以美育人,立足教学内容注重学科整合,充分联系学生的已知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

教学中,他(她)们以和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到老师既可亲又可爱,增强了对教师的信赖。

经过九年的课改。我们可以通过种种表现看到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班级、学校、社区组织举办的(诸如联欢、文娱汇演、比赛等等)活动中、在学生们群体性参与的大型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现在的学生在艺术情趣、音乐素养与表现能力方面发生的明显变化。课改不仅为我们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更让我们基础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得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课改还将继续,课改还需深化。针对“课改是素质教育推进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这个需要,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急待我们去面对、去研究,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努力去解决。

这个问题是:“如何增强实施课程的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其实,我们音乐学科的课程功能和课程价值在音乐的《课程标准》里都有阐述,最终它们都将集中体现在(课程标准)提出的“課程总目标”里。要实现课程的总目标,就必须落实(课程标准)制订的各个学段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课程的总目标才可能实现,音乐教育归属于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然而,在我们普通中小学里,音乐学科和众多综合类学科一样,都不属于考试科目。对于各个学段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缺乏全面、系统和严格的检测和评价措施。对学生音乐学科成绩的认定,基本上是由执教老师个人说了算。是否能全面、完整地实施课程,是否能按《课程标准》制订的学段目标,联系《教科书》呈现的相应内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具体落实,则首先依赖的是教师个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才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因此,音乐教学随意性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顽症。

新课改背景下语法课课例研究 篇12

原来教语法, 也难怪学生厌学, 一节课就是老师在讲, 结构、连接词、句型、注意事项, 来回罗列的全是一二三四, 铺天盖地抛向学生, 弄得他们晕头转向, 睡眼朦胧。我们的确需要改革。老师首先要改变观念, 把原来的老师教, 学生学转化为老师引领学生体验英语, 在体验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交际的能力。在我省新课改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 给我们提供了改革的平台和良好的契机。趁着改革的东风,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努力找出一条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通途。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很注重运用了一些新课改理念, 有暑假时全省统一培训, 也有省教科室教研员传达的新课改信息, 使我们受益匪浅。我做的一节语法课, 受到同行及上级领导的好评, 总的来说体现了新课改信息与趋势。下面和大家讨论一下这节课。

这节课是关于高中英语模块三第四单元的语法——名词性从句, 主要是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因为刚学完本课的Reading部分, 所以第一个教学任务是复习。复习本课的重点单词及词组, 以及重点句型。复习往往是学生做得不到位, 而且有部分学生不太爱参与的项目。那么, 就要求老师改变一成不变的做法, 比如老是叫几个不错的学生去黑板听写, 或说出词组、句子。大多数学生缺乏积极性。我尝试着改变战术, 紧密结合课本把单词设置在句子中, 做单词拼写题, 打在大屏幕上, 逐一出现。也不点将, 打破过去学生被动做的模式。把全班按照作为分成四个大组, 按要求进行竞赛。结果学生争先恐后到黑板抢答, 为本组得分, 积极性特高。第一个活动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合作意识, 参与意识, 课堂达到第一个高潮, 首战告捷, 师生处于愉悦状态。

另外我选用的复习句型, 也是本课的语法句型——名词性从句, 从而引出本课重点。这两种从句在讲解课文时, 逐一分析过句子结构, 所以学生已经有了大概了解, 而且课本语法部分也有简单总结, 所以在准备这节课时, 我感觉没有必要再逐一列举, 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但是学生水平不一, 我决定采用小组讨论形式, 小组成员互帮互助, 有组织者, 有记录员, 有发言员。但老师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统管全局, 首先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目:那些词可以引导从句;从句该用什么语序;连接词在从句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等。而且让学生发挥分析想象能力, 看小组还能发现什么问题。讨论开始, 每个成员真正各抒己见, 进行总结归纳。我在教室巡回, 进行当场指导或提问。讨论结束时, 各小组跃跃欲试, 纷纷拿出自己的观点, 场面热烈, 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一些思维活跃的小组, 还通过比较和平时自己的发现, 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在这类从句中连接词whether和if有什么区别。真的很佩服学生的能力。我感到由衷高兴, 这打破了原来讲语法老师一个人的舞台的局面, 让学生参与进来,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正是我们新课改的要求。这也是我校提出的“高效课堂”的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降低课堂精力流失率达到全员、全程、差异、主动参与, 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本点了解之后, 要让学生体验。直接让学生去翻译句子太枯燥, 学生没兴趣。知识来源于生活, 再贴近生活、融入生活, 会体现它的生命力。于是在这个环节, 我采用了生活图片, 再调动学生兴趣, 首先一幅图片是教我们班的一位年轻教师, 与学生关系特别融洽, 教师节大会中抓拍的, 甜甜地微笑着, 学生一看照片, 热情来了, 于是我及时引导:Why is he smiling happily?然后又打出一个补全句子题, ______ (他为什么笑得那么幸福) isn’t known.一个生活化的句子生动地显现出来。结果学生很容易填出句子, Why he smiles happily isn’t known.然后几幅图也是使他们感兴趣的, 由军训图片, 校园生活等。学生在谈笑中学会了基本造句, 而且意犹未尽。

语法学懂了, 学语法实质在于运用, 不然就没有了它的灵气。怎样运用语法让学生乐学呢?这是难度较大的环节。根据课后练习Discuss the topic“My problem”, 运用表语从句和主语从句进行对话练习。把语法融入生活, 升华到日常运用。这个环节学生有切身体会, 所以有东西可说, 另外根据老师提示句型, 进行讨论, 学生对话有声有色, 妙趣横生。一节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上一篇:主动报告下一篇:油菜排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