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2024-06-17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共8篇)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篇1

摘要:在翻译实践中,把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如语境、语用等效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成果用于其中,可以译出佳作,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此外,这还可以让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在具体语境中的话语含意与说话意图,以便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语义意义与语用意义,语境,语用对等,言语行为理论

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在变化不定的语境中系统地把握原语信息的整体动态,不是追求一字一句的对应,目的在于使译文与原文在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层面上能够达到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是随着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的不同而逐渐改变的。从结构语言学发展到功能语言学再到符号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语用学的迅速发展和兴起,人们对于语言符号系统的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也给重新对待翻译标准提供了基础。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所传达的意义以及如何理解所传达的话语中其真正含意的过程。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都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即,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所研究的不同是,前者侧重于是文本和书面语言,对于文本和书面语言的理解侧重于字面意义,表达出来的是一字一词的对应翻译。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对于语言的理解更重视语境的作用,表达出来的语言更口语化。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影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相反翻译研究与语用学理论知识的结合更能促使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

1 语义意义与语用意义

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这个术语“一般意味着要区别对待语言本身,即抽象的语言能力,和说话人及听话人对抽象的语言能力的运用”(Leech,1983a)一般认为语义学研究的意义是句子的认知意义,是不受语境影响的意义。而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那是言语使用上的意义,是话语行为的意义,是在语境中才能确定的意义。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用动词mean的两种用法巧妙地区分出这两个层面。他在《语用学原则》(Leech,1983a)一书中指出:语义学揭示的意义是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的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解决“What does X mean?”的问题;而语用学揭示的意义却是三元关系(Triadic relation)的说话人的意义(Speaker’s meaning),解决“What did you mean by X?”的问题。[2]由于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说话人的意图,故当A称B为“fool”的时候,B自然会生气地质问A:What do you mean by“a fool”?这时B要问的自然不是字典里“fool”的意义,而是质问A“你为什么骂人?”这样的一个言语行为的意义。如“How are you?”这个句子,假如人们对它作语用学分析的话不难得出以下结论:这是一个特殊疑问句,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它的语义意义是:“你好吗?”但是从语用学角度看,这句话在中国人的日常语言中,它的语用意义可以理解为“你吃饭了吗?”语用意义在这句话中体现了语言的功能性即语言的交际功能(Phatic function),这句话的目的是“打招呼”而有些中国人打招呼很少用“你好”等正式的招呼语,取而代之的是用更亲切的日常用语“吃了吗?”。所以在翻译这句话时语用意义则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语用学是对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的研究。换言之,它所研究的不是语言本身的抽象意义,而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的意义(何兆熊,1989),即语言的使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中赋予词语或句子的语用意义。例如,翻译学理论家奈达曾说:“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王宗炎先生也说:“辨义为翻译之本。”他们在这里所说的“meaning”和“义”都是指原语篇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特定语境中的语用意义。[5]由此可见,如果不了解语境,人们就无法从事翻译。翻译者必须了解原作语境,否则就无法翻译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还很容易出错。

2 语境与翻译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境就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言语环境。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y)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They regard context as the sole determiner of meaning without which meaning does not exist)。[1]由此可见词义和语义与语言环境之间有密切关系。语境理论认为,语境对于话语含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话语离开了具体的语境也就不存在话语含意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A:Are you going?B:I have gone

B:I have gone!

A:Get any?

B:Got some!

如果没有相关的语境,人们就没法领会这个对话的含意。但如果告知语境是:说话者A看见B肩上扛着一根鱼竿并且手里拎着一个渔网。那么这个对话就可以理解为:A:去钓鱼吗?B:已经钓完鱼了准备回去!A:钓到鱼了没?B:钓到了一些!所以语境对于语言或话语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看一例:如果你在大街上见到一张促销广告上说“Buy one get one free”(买一送一),却没有标注上具体的促销日期,那么消费者就无法知道这一促销活动是何时截止,又是何时开始的。另外,由于语境不明确和语言的隐含意义,消费者通常是买一件正价商品才送一双袜子或毛巾之类的小配件。这就是商家通常利用语言的隐含意义和语境的模糊概念来吸引消费者购物。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翻译不同的词语和句子时如果没有语境人们就只能翻译出这些句子和词语的字面意思即语义意思,但如果给予不同的语境,那么看似平常的词句也能翻译出不同凡响的含意。

3 翻译中语用对等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情景中的使用以及语言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它的目的在于阐释语言使用者希望通过交际达到某一目的以及如何运用语言的表达来达到这一目的。翻译是一个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译者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而语用翻译就是译者在具体的语境中翻译出话语的语用意义。它不仅要求译者对原文字面意义的真实了解,而且还要注重对话语隐含意义的推导,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等效。从下面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语用意义在等效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3.1 言语交际的隐含性和间接性

交际中的很多语言信息,尤其是非字面信息,说话者都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语境关系间接隐含的,这就需要听话者能有敏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进行推测说话者的真正含意。这说明话语的间接性与该话语在一定语境中所隐含的语用信息(即含意)是联系在一起的。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一般不会直截了当的表达话语的真正意图,说话人通常希望听话人或读者能够利用具体的语境知识,并结合说话者提供的话语信息所具有隐含性和间接性,通过推理得出说话者真正的交际意图。如下列句子:

(1)Joe:Will Sarah be long?

Pam:She is with Frank now.

例(2)中,Pam没有直接以Yes或No来回答Joe所提出的问题,而是采用了间接的回答。如果Joe了解Frank是一个雷厉风行,做事果断迅速之人,那么她便能够从这一语境信息中推理出Pam的回答应该是“No,she won’t be long.”。但是如果Joe知道Frank是个办事拖拉,做事磨磨蹭蹭之人,那么她就会推出Pam的回答应该是“Yes,she will be long.”。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语境给话语带来的隐含性对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Pam的回答“她现在跟弗兰卡在一起。”,那么这显然是在答非所问了。

(2)Lucy:Are you coming to the party tonight?Jim:My parents are visiting.

Jim:My parents are visiting.

例(3)中,对Jim所说的话进行翻译也必须根据具体语境与听者对说话者的了解来具体翻译,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Jim的话意思是“I would like to,because my parents like the party very much.I want to company them and go there together.”;第二种,可以理解为“I have no time because I have to pick them up from the airport tonight.”这两种理解均符合情理,主要就看听者对说话者的了解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具体的理解翻译。

以上例(1)与例(2)都是表明语言的隐含性和间接性对翻译的影响,语用翻译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从说话者的间接语言中翻译出他的真正意图与所表达的真正含意。

3.2 文化差异与语用等效

语用学中的语境不仅包括说话者所处的环境和说话者所面临的对象,还包括语言所在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在翻译过程中,想要原文与译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等效,译者必须对这两种语言以及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进行研究和对比来获取原文所要表达的用意而不是按照原文的字面意义去硬译或死译。下面几个例子分析了运用语用等效翻译来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中的不同。

1)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如果将这句谚语直译成汉语就是“当你在罗马,就应该按照罗马人那样去做”。如果不知道这句谚语的真正含意的人就会非常好奇地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在罗马这个地方呢?为什么非要在罗马才能按照罗马人所做的那样去做呢?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习惯去行事呢?但是如果人们了解这句谚语的真正用意,那么他们就不会按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而会遵循汉语的习惯说法,即可翻译为:“入乡随俗”或者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2)早上见面,他与一位老爷爷打招呼说:“吃了没有,老爹?”

汉语中的“吃过没有”是用来打招呼的,是一种朋友间见面时礼貌与客气的问候方式。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关心对方是否吃了早餐,而是一种间接的问候。如果人们知道了不同语言的语用习惯,就可摆脱原文的羁绊,不从字面意义上翻译而是从等效的角度决定某些词语的替换和取舍,可将之译为:“Good morning,Grandpa”。这里实际上运用了语言学中语言的交际功能(Phatic function)。即语言可用来创造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仅仅用于交换信息和思想。(It refers to language used for creating or maintaining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akers rather than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or ideas.)

3)“He had a lioness at home after marriage!”

这句话就不能直译为“他结婚后在家里养了只狮子”,人们必须了解其社会语用背景,它实际所指的是他结婚之后是个妻管严或他很怕他老婆之类的。这里的“lioness”含有隐含意义,即指“his wife”。所以在翻译时必须了解话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意和它所包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文化。

4 言语行为理论中的对等翻译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人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语用学理论认为,语言的运用都是言语行为。语用学的核心理论是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言外行为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为。言后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10]例如:Mary和Mike都在客厅,窗户是开着的,Mary对Mike说:“It is cold here!”根据这样一句话,可以分析它的言语行为,言内行为是:这里很冷!言外行为是:Mary希望Mike可以去把门关上。言后行为是:Mike去把门关上了。在翻译这句话时,必须把说话者的言外行为翻译出来,这样才能达到说话者的意图以及翻译的目的,否则就显得词不搭调,语不达意,失去了语言原本要表达的效果。因此在言语行为理论中,人们必须把说话者所说的话语的言外行为分析并且翻译出来,才能真正地实现对等翻译。

5 结束语

早在十九世纪,毕生从事于西方社会科学的翻译家严复,就已在他的著作中提出翻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接着翻译研究发展到以语言学及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又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如今语用学开始全方位、多层次地介入翻译研究,更加强调了翻译应遵循原文与译文在语用上的等效与一致的原则,这就使得翻译在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深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发展。而这种突破和发展在某种层面上会更加牢固地确立科学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13]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说话,细心地理解别人说话的含意,重视语用学知识在人们话语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翻译对方话语在具体语境的含意。这些都值得人们认真深入地研究在翻译中如何更好地取得语用等效。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篇2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语用等效翻译方法

一、引言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传媒,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特点是,外国电影纷纷抢滩登陆,受到国人的普遍欢迎。笔者认为,使得外国电影在国内受欢迎的因素中。翻译作用不容忽视的。然而,在学术领域内,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电影翻译研究却颇受冷落,翻译研究人员似乎“完全把这一领域给忽略了。”(Delabastita,Di rck.1990:99)为此,我国著名影视翻译界学者钱绍昌教授撰文指出:“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远不如文学翻译。”而这“与影视翻译的社会作用不相称。。这一现象亟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钱绍昌,2000)鉴于此,本文拟借鉴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及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的语用等效翻译观来探讨对电影的翻译,并提出了可行的翻译策略。

二、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语言学家约翰·兰索·奥斯汀(John Lanshaw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他认为所有的语句都带有言之所述、言之所为和言之后果三种语力(language force),即说x(以言指事),意及Y(以言行事),产生z(以言成事)。他把所有的语句分成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两大类,把含有施为动词(即施为句内的主要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explicit)施为句,把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implicit)施为句。根据奥斯汀的这种理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诸如陈述、请求、命令等行为,而并不仅仅是句子。说话者通过语句及语境执行言语行为。并在听话者那里产生出交际效果。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是言外之意。塞尔(Searle)将其拓展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Act Theory),并将格莱斯(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与言语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为规约和非规约两种。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字面语力的一般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即依据句子的语法形式。按照语言的使用习惯立即可以推断出的用意。所谓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则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并实施。

三、语用等效翻译观

根据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出现了翻译理论中的语用翻译模式,它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力求翻译中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金缇认为语用关系对等才是翻译对等的基础。(金缇,1998:22)语用学所研究的不是那种存在于词语或句子自身的静态意义,而是在一定语境中体现为行为的动态意义。即语言使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中赋予词语或句子的语用意义。在交际过程中,话语意思和实际意义相差甚远,语用学所研究的正是在特定’隋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语用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其言外之意,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恰当地运用语言,化解文化矛盾,是语用学的任务之一。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内容。语用含义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何自然,1989)。语用语言等效翻译要求在语言学的词汇、语法、语义不同层次上,不局限于原文的形式,只力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译入语中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得等效。

翻译中力求语用语言的等效,必须注意原文文本的语用用意,即言语行为理论中施事行为的用意,也就是言语的意向。语用用意有表示字面用意的明说性语用用意(explicit)和表示言下之意的暗示性语用用意(implicit)。翻译时应认真研究原文文本的暗含用意,力求使译文真实表达出作者的真正用意。翻译中社交语用的等效,要求译者既要具有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对原语和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全面了解。又要兼顾译文不同的读者群体,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

四、电影翻译方法

电影翻译与其它文学作品翻译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但电影翻译又有区别于其它翻译的特殊性,即其译文要做到能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电影语用等效翻译方法。

1直译法

根据彼得·纽马克,如果能取得同样的交际和语义效果,直译总是最好的。当原文的字面意思就是作者的本意,在不影响译文读者理解的情况下,可以直译。一般来说,文化差异越小,用直译法翻译其言外之意的可能性便越大。(李文革,2004:100)我们来看电影《蝙蝠侠》中的一段对话:

原文:(a comrade):Hey,Knox,I gotsomething for you(Iaughter)

Knox:What a dick!HellO,legs!

译文:(一个同事):诺克,有你的东西。(笑声)

诺克:傻蛋一个!哈罗,美腿姐姐。这里将原文的“legs”直译为“美腿姐姐”不影响观众对原文的理解。而且传达了作者的本意。也就是说在原语观众和目的与观众中产生了同样的言外行为之力,实为等效翻译。

2替代法

“任何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Nida&Taber,1982)无论人们说何种语言,完全可以进行交流洇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经历是基本相似的。不论文化、生活水平或其他因素如何,我们都分享着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信息性、情感性和诱导性。也就是说,语言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基本类似。例:

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影片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妓。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

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恋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有着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陕西省蓝田县一年一度的“蓝桥相会”等。而“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 8 ridge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城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达到使译文与观众沟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纪录的新高。仔细认真研究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这样的翻译手法会不时令人拍案称奇。

3释义法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表达既不可直译也找不到合适的目的语来代替,只有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才能欣赏作者想表达的隐含义,这时,译者就得增加对译著的解释来填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空缺。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并熟悉他们无法了解的异国文化。

英国电影《魂断蓝桥上开始,有这样一段画外音:

原文:Announcer's Voice: At eleven-fifteen this morning the Prime Minist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Downing Street, announced that Great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译文: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会茫然不知其所云。其一、观众不知道这个“唐宁街10号”在什么地方?其二、他们更不知道广播员在这里特地提及这个地名有何特别的寓意?为了使电影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之于广大观众。译者宜对上述译文作恰如其分的解释。笔者建议作如下翻译:

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一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的“庐山真面目”。至此。“唐宁街10号”所隐含的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宁街10号”的全部文化内涵。

4文化语境顺应法

翻译不仅仅是语码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顺应论强调人们顺应语言的过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应动态地顺应文化语境才能使译入语观众或读者获得与原文观众或读者大致相同的理解和感受。如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原文:lsabella: 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 , 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译文: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

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在上述翻译中“dragon”是一个关键词。在英语语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释。每当提及此词。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中立刻会呈现出一只面目狰狞的魔鬼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人间,由此不难看出“dragon”在西方语言文化中隐含贬义。

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字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等意,昔日中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因此与“龙”字相关的调语绝大多数具有崇敬之意。如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祈盼着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为“望子成龙”等。

“dragon”在东西方语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绝然相反的。简言之,它们的物象虽同。但寓意却完全相异。由此可见用“龙骑兵”来硬译“dragon”一词显然不妥当。因为当中国观众在观赏影片时忽尔听到“龙骑兵”这一词语,他们肯定即刻会联想到“他”可能是个“皇家骑兵”。但依莎贝拉的回答却又使观众对影片的阐释如坠云雾。观众不禁要问:这个堂堂正正的“皇家骑兵”怎么会是“长着火红的大胡子”呢?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只有那些三头六臂的怪物才有一张可怕的绿眉毛、红胡子嘴脸。

如此生搬硬套不仅不能处理好东西方语言文化中意象错位这一棘手问题,同时也不能传神地译出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反而给上下文语义的贯通设置了语言障碍。因此,例中埃得加与依莎贝拉的最后一段对话不妨翻译如下:

原文: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Ia:Yes,I do,With a fie rymustache。

译文: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给一个野蛮人吧?

伊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五、结语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篇3

关键词:等效翻译,语用预设,诗歌翻译,《红楼梦》

一、引言

预设(presupposition),又叫“前提,先设”,它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起语言学家们的兴趣,开始从语义角度研究预设,但是预设与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可取消性和语境依赖性,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是由Stalnaker (1970)[1]最早提出来,并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得到了大发展。之后语言学家们对预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引入翻译领域。我们知道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翻译过程涉及作者、译者、读者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原文的信息发出者与原文信息接受者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即共知信息,信息发出者不需要对隐含信息进行明示,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信息接受者和译文信息接受者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原文中许多不需明示的隐含信息此时需要明示,以避免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信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等效翻译与语用预设

1. 等效翻译的基本概念

十八世纪末,英国文艺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明确提出了两种接受者的感受应该相等,他提出:“好的翻译应该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语文里,使得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2]其后,我国学者瞿秋白、茅盾明确提出等效问题,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瞿秋白的等效概念则更为全面:“翻译应该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为着保存原作的精神,并用不着容忍‘多少的不顺’。相反的,容忍着‘多少的不顺’……反而要多少的丧失原作的精神。”[3]

奈达在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后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概念。其核心是,翻译应当使译文达到的效果与原文达到的效果趋于相同。奈达把传统的翻译评判标准的中心从原作转移到译作和译文读者身上,这是翻译理论上的一大进步。1986年,奈达在与De Waar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以“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并进一步解释,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

2. 等效概念与语用预设在理论上的契合

所谓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受话者可能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的内容所做出的假设”(Givon, 1979)。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说话人在说这一句话时,具有一系列的设想,他认为受话人知道Madonna是谁,并且愿意为他传递这个口信,这些设想即说话人的预设,是此话语发生的背景知识,即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已知共有信息。从以上例子可知,预设与认知语境关系密切,语言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发生的,预设可以看作是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基于这种知识,发话者或信息发出者才有可能说出某一话语或发出某一信息,而受话者或信息接受者才有可能正确理解话语或信息。

Sperber&Wilson[4]把这种认知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存在于交际主体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E.A.Gutt[5]于1991年在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将Sperber&Wilson的理论纳入翻译研究的领域,使人们从一种新的语用认知的角度来研究翻译。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际交际行为,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个交际者,涉及两个示意—推理过程,即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两个过程。在第一个示意—推理交际过程中,原文作者向原文读者即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译者根据原文语境信息和原文作者提供的语言信息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关联推理。然后译者进入第二个示意—推理交际过程,在这个交际过程中,译者成为说话人,将他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理解,并根据他对译入语和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示意给译文读者。

动态对等翻译强调表达的完全自然,使接受者的阅读体验基于自己的文化语境,而无需理解源语文化模式。其关注的焦点是读者反应,必须清楚地反映源语的意义和意图,是“源语语言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6]奈达的等效理论注重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所能达到的相似程度,并且对等效的度作了划分,“最低程度的等效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鉴赏原文的程度。最大程度的等效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鉴赏实质上已达到了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水平”。为译者指明了翻译的目标:一是要保证译作使读者理解,二是要保证译作能被读者欣赏。要达到这两点就要对两个示意—推理过程中的共有知识进行对比,在具体的翻译中进行增删,使译文保持原有的信息,特别是藏而不露的潜信息。所以,在翻译译语和源语所含信息的对等时,译者需要考虑原文读者理解原文所需的共有知识,以及译文读者理解译文所需的共有知识之间的相似度,并尽可能地使之相似。

而语言传递的信息又包含三大部分:语言因素、风格因素和文化因素。所以翻译对等也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语言对等、风格对等和文化对等。而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均与译者对读者的信息预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以《红楼梦》诗歌英译为例来看语用预设在等效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艺术集大成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诗词歌赋是《红楼梦》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诗歌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一种文本类型。西方读者对诗歌所表达的表层含义较易理解,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信息及情景语境的缺失,西方读者却无法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因此,译者有责任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构建读者解读译诗所必需的语境信息,以达到原诗在源语文化中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目的语文化中得到再现,追求与目的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读者反应,使译文读者能够如同原文读者那样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之美,使他们受到同样的感染与震撼。

(一)文内语境信息的重构

文内语境信息的重构是指在译文内部通过增加解释性成分或者直接使用释意翻译,使原诗中所隐含的信息明示出来,或者用读者熟悉信息替代含有文化内容的信息,弥补译文读者在理解中缺失的文化背景信息,以消除译文读者诗歌理解中的文化障碍。

1. 用增益法明示原诗中隐含的信息

作者和源语读者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原文中对文化信息的预设为作者和源语读者的共知信息,无需明示,而作者和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不同,目的语读者缺失源语读者理解原文文化意象的背景信息,因此译者在译文中将此信息用增益法明示出来。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所见到的惜春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现将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比较如下:

She sees through the transience of spring,

Dark Buddhist robes replace her garments fine;

Pity this child of a wealthy noble house,

Who know sleeps alone by the dimly lit old shrine. (杨译文)

When you see through the spring scene’s transient state,

A nun’s black habit shall replace your own.

Alas, that daughter of so great a house

By Buddha’s altar lamp should sleep alone! (霍译文)

判词中“缁衣”,原意为黑色的衣服,在汉语背景中指僧尼穿的衣服,所以出家也叫披缁。[7]杨宪益的译文为:dark Buddhist robes, 霍克斯的译文为:a nun’s black habit, 两位译者分别在其译文中不约而同地增加了这一含义, 直接用增益法补足译文读者理解原文所缺失的文化信息, 降低了译文读者理解这一文化意象的阅读努力, 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

2. 省略诗歌中汉字特有的修辞手法,采用释义的方法直接翻译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诗歌中使用了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手法,即拆字法。拆字法是根据汉语特有的结构,将一个汉字拆成两个完全不同含义的字。如另一首王熙凤的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财。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判词中的第三句“一从二令三人木”中的“人木”的解释,根据吴恩裕先生在《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中所说:“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云云。”故“人木”合在一起为“休”字。[7]我们来看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

This bird appears when the world falls on evil times,

None but admires her talents and her skills;

First she complies, then commands, then is dismissed,

Departing in tears to Chingling more wretched still. (杨译文)

This phoenix in a bad time came,

All praised her great ability.

“Two”makes my riddle with a man and tree,

Returning South in tears she met calamity. (霍译文)

霍克斯将“人木”译为“‘Two’makes my riddle with a man and tree”,保留了拆字法,但是在译文中又没有提供任何可供译文读者参考的信息,会令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自动将其忽略,因此,判词提供预示信息的功能无从实现。杨宪益将“人木”译为“then is dismissed”,舍弃了原文的修辞手法,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明示出来,降低了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将阅读变为轻松愉悦的体验,同时又实现了此处曹雪芹写作此判词的原意,不失为上乘的翻译。

3. 用替代法替代译入语文化中所没有的预设信息

对于一些译入语文化中没有的文化意象,译者将原文中的意象换成读者熟悉的意象或

者用不包含意象的词语替代,帮助读者消除文化障碍。请看下面《好了歌》的译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won,

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霍译文)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杨译文)

《好了歌》是形同乞丐的跛足道人所唱的歌,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但是却包含深刻的人生和宗教哲理。“神仙”是主要意象,代表了“道”家的人生理想境界,根据道教超然的“出世”态度,对儒教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给予无情的嘲讽,认为功名富贵皆虚空,不如做个自由自在、无欲无求的神仙。Hawkes从基督教文化观出发,而杨先生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出发,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诠释。Hawkes选择“salvation”一词来表达“神仙”这一意象,明显带有基督教的价值趋向,试图表现的主题是“现世的享乐与灵魂的得救之间的矛盾”,显然对原作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归化处理,更多地关注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原型及对异族文化的接受性。杨译文保留了原作的意象,选择了英语对应词immortals来表达道教“神仙”这一概念,符合原作的主题。

(二) 文外补偿译文读者缺失的预设信息

通常情况下,限于篇幅,译者无法在文内进行更多的补偿,“可能的情况下,信息增补应该在文内进行,因为这样不会打断读者的思路……但文内补偿的缺点是不能用于大篇幅信息补偿”。[8]因此,文外补偿就成了一个有效途径,较为常见的方式是脚注和尾注。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内有众多诗歌的长篇巨幅,尾注显然不太合适,因此较合适的文外补偿方式为脚注。添加脚注这一方式是杨宪益译文的一个特点,而霍克斯为了保持阅读的流畅性,通篇没有一个脚注。请看探春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下面是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

So talented and high-minded,

She is born too late for luck to come her way.

Through tears she watches the steam

On the Clear and Bright Day,

But her home in her dreams is far away. (杨译文)

Note:The festival, usually on the 5th of April, when the Chinese visited their family graves.

Blessed with a shrewd mind and a noble heart,

Yet born in time of twilight and decay,

In spring through tears at river’s bank you gaze,

Borne by the wind a thousand miles away.(霍译文)

判词的后两句描写探春远嫁他乡、家人河边送行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悲伤。曹雪芹这儿使用“清明”二字给整首判词定下悲伤的基调。杨宪益将“清明”直译为“On the Clear and Bright Day”,译文读者从此译文中无法得到关于悲伤的任何背景信息,因此他加了一个注脚来解释这一文化隐含信息,从而译文读者能够欣赏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悲伤。相比之下,Hawkes用“in spring”来替换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表达,降低了原诗的艺术特色。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是一种认知行为,在翻译交际活动中,译者需要对话语承载的信息进行分辨,才能透彻理解发话人的意图,在双语转换中调整信息,将发话人的预设信息用译入语等效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的语境预设信息进行补偿,当补偿信息过长,无法进行文内补偿时,用加注的方式进行文外补偿。这样,只有为不熟悉源语文化的读者提供了足够的情景语境信息和文化语境信息,帮助他们建立起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图式,译文读者才有可能在阅读译作中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近的感受,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talnaker, R.C.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A].1974.Davis, Steven (ed.) .Pragmatics:A Reader [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选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P.14.

[3]选编.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PP.12-3.

[4]Sperber, Dan&Wilson, Deridre.Relevance:Com-munication&Cogn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Gutt, 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a mbridge:Basil Blackwell, 1991.

[6]Nida&Tab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ondon:Leiden E.J.Brill, 1969.

[7]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中华书局, 2001.

从语用学角度看等效翻译 篇4

近年来, 在语言学领域, 新的语言学理论层出不穷, 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再到符号学, 特别是语用学的迅速发展, 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这些新的语言学理论运用于翻译领域, 对翻译这一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审视, 使翻译理论研究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最近形成的语用翻译观便是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语用翻译观的提出,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对翻译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语用学介入翻译中, 无论是对于在译文中保留原语形象的做法, 也就是直译, 还是对于在译文中更换原语形象的做法, 也叫意译, 都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次意义的理论依据, 从而让人们合理运用直译与意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愿, 同时也帮助人们拓展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对于译者来讲, 这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语用学与翻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广泛, 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译者如果想翻译出使人赞服的文章真正体现出原作的思想和意图, 而仅仅停留在作者表面的言语意思上, 想去实现翻译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表达已经远远不够可以说, 缺乏语用知识的翻译是失败的翻译, 至少是不完美的翻译。所以, 译者一定要摆脱文字表面意思的束缚, 渗入到原作的字里行间, 借助于各方面的语用知识来完成原文向译文的等效转换。

语用等效翻译就是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各种语境和方式,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语义前提和语用前提, 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等因素的考虑,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的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 是一种等效翻译观, 也是翻译理论的一个新模式。它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 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所涉及的理解过程和重构过程中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 (何自然, 1992:19-25) 。

我们知道, 翻译过程是源语言的反生成过程与目标语生成过程的有机统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就是源语言的接受方和译语的源文本于一体, 担负着双重推理责任。首先译者须了解源作者的意图, 假设向读者传达的语境, 然后判断这些语境假设在译语读者的语境是否存在, 看能否达到语境等效的效果。从语用学角度来讲, 翻译等效的影响因素多半在语境的影响, 根据语境翻译, 译作内容才能达到等效。语用翻译追求的是在词汇, 语法, 语义等语言的不同层面上, 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

在语用翻译上做到严格的等效翻译是很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 要达到最佳效果就是在翻译实践中运用语用学的语用等效原则、关联理论及语境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于其中, 可以译出佳作, 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

三、语用等效翻译理论的实际运用

一般而言, 等效翻译理论可以理解为语用学的翻译观。语用学中的预设、语言礼貌、会话含意、关联理论、话语连贯、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等课题都涉及到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 对解决翻译中有关语言使用的各种问题都有所帮助。因此, 都能够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与实践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些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美国语用学家H.P.Grice将意义分为自然意义 (natural meaning) 和非自然意义 (non-natural meaning) 。语言的自然意义是语言本身的意义, 即人们所要表达的源语言意义。非自然意义是说话人要表达的真实意义, 即在特定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简言之, 在不同的情境下, 字面意义与形象意义相同的表达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跨文化语用对比研究也证明, 不同语言文化传达和推理含义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 在翻译理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交际情景和原文的文化背景、推理习惯来理解原文意义。在重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读者的推理习惯来重构原作者的意图。首先以汉语习语翻译为例。

众所周知, 习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积淀, 形象生动, 内涵丰富, 在翻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文化差异, 避免产生语用失误。比如中西文化对“狗”有着不同的看法。从“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大量表达可以看出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扎根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被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并且常被用以形容人的行为, 例如lucky dog (幸运儿) 。Every do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old dog will no learn n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形容人“累极了”可译为dog-tired.“病得厉害”是sick as a dog.所以翻译时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另外, 广告语中也要注意语用等效。例如某小米锅巴的广告语为:本产品即买即食。如果直译就是“After buying, eatin immediately.”这样一来。消费者会得到这种会话含义:“不吃掉, 食品马上就会坏。”从而造成误解。所以如果翻译为“ (always) ready to serve”就保证了译后的语用等效, 容易被接受。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的实践问题, 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实践中的理解问题。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 它主要探讨口头语言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例如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宣传广告语“高高兴兴上班去, 平平安安回家来”, 常见的翻译为: (1) Go to work happily, come back hom safely.实际上简单地译为Good luck!反而更让人觉得明白易懂。这是因为把原句的语用含义表达出来了, 达到了语用效果, 语用含义是指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2) It’s gettin hot in here.直译为“这里热起来了。”这种译法只能说部分地正确, 因为不同的语境将决定原句不同的交际意图, 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 (如请求、警告、劝告等等) 。这句话有如下含义:

如果作为直接话语:这里热起来了。直接陈述, 表达当时的天气、气候。

如果作为语用含义:请求某人打开门窗。说话人给听话人暗示, 想表达言外之意。说话人的意思是请求边上的人把门窗打开, 因为这里太热了。

如果作为反语:抱怨这地方太热。外地人不适应这里的气候, 抱怨太闷热。反语的表达是说这个地方不好, 说话人不喜欢。

如果作为比喻:指争论在升级, 吵闹愈加激烈。用比喻的手法评论一下现场气氛。 (3) Coffee.Please.如果在食品店:我要买杯 (瓶) 咖啡。说话人告诉店员, 自己要买的东西。

如果在酒吧:请来杯咖啡。客人在众多的选择当中, 选择咖啡。

如果在家里:请喝咖啡。客人来做客, 家里只有咖啡了, 于是送上咖啡让客人慢用。

可见, 语用含义不是揭示人们说了些什么, 而是告诉人们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语用学中语境在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话语被译成另一种语言时, 语用含义比词语本身具备的意义更为重要。这种翻译被称为语用等效翻译。例如一位热情好客的主妇为接待客人, 不慎将茶杯打翻, 她丈夫笑说: (4) “You hav done a beautiful thing.” (看看, 你干的好事) 。这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也常有这样的反语, 这说明英美人和中国人有着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因此, 语用等效翻译也就有了可能。

四、结语

由于翻译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再加上翻译内容的多样化, 做到时刻的等效翻译确实有难度。语用学介入翻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翻译中的偏离, 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 减少误译, 最终尽量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此外, 从语用学角度来认识翻译的社会功能, 是以语用对等为原则进行翻译转换, 是克服翻译障碍的有效途径。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应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考虑原文, 特别是要把语用的各种知识运用到翻译的全过程, 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因此, 不管是从翻译角度还是从语用角度, 仍需要学者们不断努力, 不断创新。语用角度的等效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在翻译实践中不断磨练, 不断检验, 为打造翻译界的新天地, 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翻译领域, 语用学一直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 语用学的观点和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并与语言、社会、文化、交际等紧密联系起来。文章旨在讨论如何从语用学角度来分析等效翻译, 并借助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等效翻译的理论依据, 强调了在翻译作品中等效翻译的重要性。翻译者只有通过发觉原文的话语含义、言外之意以及话语的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 来理解原文作者的真正意图, 才能实现翻译中的语用对等。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篇5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务翻译,语用等效

语用翻译是翻译理论的一个新模式, 它与语义翻译相对应, 是一种等效翻译观。语用翻译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应在社交语用和语用语言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1] (P196) 。所谓社交语用等效, 指社会文化层次上的等效, 要求译者对翻译所涉及的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译者在翻译之前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状况和对涉及的文化现象或意境进行评估。所谓语用语言等效, 指的是在理解原作的语言信息的明示意义和暗含意义的基础上将它们完全复制到译作中。在翻译的重构过程中, 译者一定要注意选用适合于译文语言环境的表达方式来再现原作者的真实意图, 确保读者对原作者的真实意图的正确理解, 是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1] (P204) 。可以说语用等效翻译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新视角。

而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中提出的与认知、交际有关的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直接的翻译理论, 但由于其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 它的运用可以延伸到翻译领域。本研究也将探讨如何运用关联理论实现翻译中特别是商务英语中的语用等效, 即认知等效及交际等效。

一、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认知等效功能

传统译论认为,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2] (P55) 。即信息发出者首先将所欲传递的意图进行编码, 然后向信息接受者发送;该信息的接受者收到信息后则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交际者的意图, 从而完成这一轮的交际活动。这一交际模式包含了这样的一个思想, 即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具有完全相同的语符系统及认知环境, 两者的解码能力完全一致[3] (P112) 。但是交际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由于个人的生存背景、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必然导致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和解码能力的不一致性。因此, 单向的编码—传递—解码并不能完好地解释交际的过程。而关联理论提出的语言交际模式认为, 交际者会对听话人 (读者) 的认知环境和交际环境加以评估, 并据此通过话语刺激向听话人传达 (包括明示和暗示) 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 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 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1] (P197) 。因此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动态的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要认知就要找关联, 要找关联, 就要思辨、推理[4] (P131) 。听话者就是在语境假设与认知环境中按照关联原则寻找最佳关联。

事实上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 我们也应当把翻译看做是一种示意—推理性的交际过程和交际行为。不同的是,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和行为, 译者的身份既是听话人也是说话人。译者一方面要付出努力寻找原文的最佳关联, 形成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并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语境假设加以评估, 并把自己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以最佳关联的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 关联理论不但揭示了我们不应仅从遣词造句方面而更应从认知的角度看待自然语言交际, 而且揭示了在另一种交际行为———翻译活动中译者也不应该拘泥于原文与译文字面意义的对等, 而应该追求原文读者对于原文及译文读者对于译文在认知模式上的动态对等, 即在一样的语境假设及认知环境中, 并尽量经历同样的推理努力, 实现双方在最佳关联寻找过程中的认知等效。

例如在商务翻译中的商标、品牌及广告翻译中, 为了实现原文广而告之的功能, 追求认知等效, 翻译中也应抛弃字面意思的对等, 更多地考虑如何让译文接受者在译文话语刺激下能不自觉地在语境场中通过一定的推理努力去寻求最佳关联。即语境因素在译文中的重现特别重要。宝洁公司的商标翻译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宝洁公司名称本为P&G (Procter and Gamble) 。而P&G被汉译为宝洁是因为“宝”喻指产品的品质;“洁”则指该公司主要经营洗涤类的日用品。这样就刺激接受者在相关语境场中推理寻求关联。十多年来, 宝洁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9大类近20个品牌的产品, 如Rejoice———飘柔、Pantene———潘婷、Head and Shoulders———海飞丝、Safeguard———舒肤佳、Olay———玉兰油、Crest———佳洁士、Tide———汰渍等无不充分体现翻译最大化地刺激了接受者在语境场中需求关联的可能性, 并在未使用产品之前就对其有了美好联想。又比如广告翻译中的“Intel Inside”被翻成“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 而咖啡广告词中的“Good to the last drop”被翻成“滴滴香浓, 意犹未尽”, 都是注重了通过译文刺激读者在上下文语境中推理并寻求最佳关联。

二、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交际等效功能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 同时也是一种交际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传统的交际代码模式不仅在对交际双方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状态等方面的认识上有错误, 而且还忽视了语言交际的隐含性和间接性等特点。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者不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他们也经常间接地传达自己的意图, 期望听话人或读者能够利用语境知识, 并结合交际者提供的话语信息, 通过推理得出交际者提供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提示我们, 翻译中译者首先需要找到原文与语境的关联, 并根据各种有关联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 从而正确理解原文。同时, 将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以最佳关联的方式明示给译文读者。在理想的情况下, 若译者预料直译能很好地提供话语刺激, 使得译文读者能自觉地从语境及认知环境中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推理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那么直译就是有效的。若译者预料译文读者无法透过语义意义的直译来领悟意图, 那就只好舍弃字面意思译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了。即依据关联理论, 我们在翻译中也应当追求交际等效。

在商务翻译中, 尤其是商务会谈、谈判及信函翻译中, 原文作者/说话人往往希望读者/听话人能够在语境中推理、寻找最佳关联, 从而传递自己的真实意图。若译者预料通过直译能达到交际等效, 则直译是有效的。但由于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认知环境不可避免会有差异, 说话人对于听话人最佳关联寻求的期待与真实之间也可能会出现偏差, 因此字面意义的翻译有时并不能传递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译者就需要发挥主动性把说话人真实交际意图放在第一位。以下笔者将具体介绍如何取得交际等效, 使译文取得最佳关联。

1. 凸显重要信息, 将信息明确化。

根据关联理论, 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必须明白地表示自己有明白地表示某事的意图[5] (P201) 。为了使交际默契地进行, 说话人往往会尽量让自己的语言输出去顺应听话人处理信息的需求, 以减少听话人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代价[6] (P188) 。因此译者作为中介方, 也应该在必要时凸显重要信息或将信息明确化, 以减少听话人推理中不必要花费的努力, 取得更好的语境效果, 达到最佳关联。例如:

原文:Notice of particulars of shipment shall be sent toBuyer at such time and by such means that the said notice shall be received by Buyer within 7 days after shipment.

译文1:装运通知的具体内容应当在这样的时间, 以这样的方式送达买方, 从而使买方在装运后七天内接到通知。

译文2:买方须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将装运详情通知买方, 以便买方在装运后7天内收到该装船通知。

原文中“at such time and by such means”实为说话人强调发送装运通知的正确时间及方式。若对译成译文1, 非但没有达到强调关键信息, 反而分散了听话者的注意力, “什么哪样的时间?哪样的方式”, 效果适得其反。到不如译文2中以明确的方式表达装运详情的通知必须是“及时”“适当”的, 减少听话人不必要的推理努力。

2. 在上下文语境中翻译, 摆脱字面意思束缚。

根据关联理论, 作者/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必须由读者/听话人在相关语境中推理得到。因此语言信息也必须由使用该语言的环境所决定。因此靠字典查询的所谓“标准”语意其实并不是标准。译者要勇于抛开字面意义的约束, 而联合上下语境去译出说话人/作者的真实意图。例如:

原文:If we have to take goods, we ask you to make us adequate allowance corresponding to the damage they have sustained.

译文1:若要本公司提货, 我方要求贵方给予本公司蒙受损失的足够赔偿。

译文2:若要本公司提货, 我方要求贵方给予本公司蒙受损失的相应赔偿。

原文中的“adequate”应联合语境中的“corresponding to...”而翻译成“相应”来表达说话人真实意图, 而不仅仅是对译成意义指代不明的“足够”。

3. 重视商务翻译中的大语境———礼貌性。

另外, 译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商务翻译中一个基本共同的语境, 即交际双方都期翼能在友好、互相尊重的氛围中沟通合作, 达成协议。那么译者就尤其需要注意用词的礼貌性, 以使得听话人/读者能在同样友好的氛围及其他相关语境中需求最佳关联, 从而达到作者/说话人、译者、读者/听话人的三方的交际等效。比如:

原文:We should be very grateful to you for an answer, and enclose a postal reply coupon.

译文1:本公司将万分感激贵公司的回复, 并随函附上一张邮政回函。

译文2:徜蒙惠答, 本公司将不胜感激, 现随函奉上一张邮政回执。

本例中虽译文1中不致有错, 但不如译文2充分体现了译者对礼貌用语的讲究, 更能使译文读者在友善的环境中推理出作者的意思, 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三、结语

基于关联理论的认知等效与语用等效翻译中的社交语用等效是契合的。即译者需要对原文所涉及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信息等进行评估, 并预估译文是否能让译文读者能有效地运用语境和及文化背景信息等进行有效推理。

基于关联理论的交际等效与语用等效翻译中的语用语言等效也是契合的。即在翻译中译者应摆脱字面意义的束缚, 而将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 从而达到原文作者、译者及译文读者三元关系中的交际等效。

参考文献

[1]桂诗春, 王初明.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Sarcevic, S.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M].The Hu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3]Sperber, Dan&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

[4]何自然.语用学及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Sperber, Dan&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ition) [M].Oxford:Black-well, 1995.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篇6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 促进了国与国之间贸易的迅猛增长, 在这一增长过程中, 既有国外的商品引入中国, 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家向国外出口自己的商品。而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 商品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质量的竞争, 更体现在品牌上, 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 在发达国家的品牌以其响亮的译名在目标国家获得成功的时候, 我国许多商品名称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 甚至出现了许多语用失误现象, 造成不应用的损失, 因此本文拟从语用角度探讨商标名翻译的一般手法, 为提高中国商品的英译水平提供借鉴。

二、语用翻译观

何自然提出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观”, 它“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 分别研究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他认为“语用语言等效翻译近似Nida (1964) 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 Equivalence”。所谓动态对等, 即“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 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 以求等效”。而“社交语用的等效翻译, 则是指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 它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最不固定, 倘若译者的目的是让读者领会原著, 译者可在正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 并不拘泥于原文, 而使译文“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 变洋为土, 使他们乐于接受;或强调以原文精髓为目的, 译文力求体现原著的风格与文化背景, 让读者领会异域的风土人情, 增长见识”。 (何自然, 1997:186) “在翻译实践中, 很难明确区分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这两种等效, 因此, 译者可不必拘泥于求得哪种等效, 而只须着重表达原作的意向或语用用意就行”。

故从这一点看来在商标名的翻译中必须要进行创造性思维, 以SL (Source Language) 商标为基础, 译出的商标名要考虑到受众的自然生活习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趋向等因素;译出的商标名也应符合广告学上对商标的要求, 应该能吸引目的语消费者, 激发美好的想象与购买欲望。

由此看来语用等效原则 (principle of pragmatic equivalence effect) 最契合商标名翻译的各个方面, 可以用来指导商标名的翻译。按照这个原则的理论观点, 商标的译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译名本身应具有品牌名的形式。二是译名必须能够产生与原牌品一样或近似的功能。也就是说, 译名在语言上应好认、好读、好听、好看, 做到音、形、意的完美统一, 在语用上应具备劝诱功能, 要跨越译入语的文化障碍和语言因素的制约, 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心理, 便于在消费者心中激发购买欲。在商标翻译的实践中, “音、形、意”美的完美统一是语用等效的最高标准。

三、商标名翻译的常见手法

1. 音译法

既然商标名也属于“名”的范围, 因此在商标名的翻译中比比可见音译的身影。好的商标名通常都是琅琅上口的, 因此常见的发音为/b/、/k/、/m/、/p/、/s/、/t/等等, 比如Benz、P&G、Kodak、Coke-cola, 上述商标分别音译为奔驰、宝洁、柯达、可口可乐, 毫无疑问上述几个商标名都是非常成功的译例。稍作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虽然只是采取音译的手法但是所选汉字和原指商品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Benz (轿车) →奔驰。虽然“本茨”——Benz中z的读音[z]为齿龈音, 发音的位置以及听觉效果更接近“茨” ([ci]的声母[c]发音时舌端也接近齿槽) 而不是“驰” ([chi]的声母[ch]更接近英语的[ts]) 。但是由于该产品是汽车因此选择“奔驰”会给人更多的联想意。而P&G也只是采取了两个字母的首个音节类似的读音, 但是“宝洁”这两个字的选择对于日用洗涤品而言显然可以更好地促进商品的营销效果。

因此从上述译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采取音译法并不是简单地选择最为近似的发音, 要做到谐音而不必酷肖, 须兼顾简、美及取义等因素而不能倾全力于声音的摹写。

基于以上的分析, 在英译汉语商标的时候, 如果中文是直接音译或谐音音译后琅琅上口、并且可以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就可以完全采取音译法, 比如中国名酒茅台 (Maotai) 、海尔 (Haier) 、康佳 (Konka) 都已经成为广泛接收的商标名。

2. 音义结合法

典型音义翻译中的每个语素都同时参与源语语音和语义的传递。比如源语词为外国产品的名称, 目标语则以音译为引子, 选择能够反映产品性质或功效的词素来表义, 既保留“洋文”悦耳的声音, 又能表达其含义。如外来药品类:Milton眠尔通、Dakmane带尔眠、Halcion酣乐欣等, 一听就知道是“安眠药”。

3. 直译法

此法是根据原商标词的含义, 在译入语中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此法一般适合以普通词汇命名的商品。如:汽车Blue Bird译为“蓝鸟”, 取其本意, 两者都含有象征车速之快的意思;“永久”牌自行车译为Forever, 很好地宣传了该车“经久耐用, 直到永远”的优良品质。直译法的优点是保留了原名, 传达原名的信息及感情, 并与商标图案在意蕴上达到和谐统一, 如汽车Crown译为“皇冠”和香烟Camel译为“骆驼”。

4. 创新法

此法摆脱原商标词音韵和意义上的束缚, 大胆创新, 更加传神地体现原商标词的特色。著名的洗发水品牌Rejoice, 译名为“飘柔”, 此译名打破了原商标词的字面意思 (rejoice意为“快乐, 喜悦”) , 仅根据rejoice发音中与“柔”相近的部分, 大胆扩展, 使之与飘逸柔顺的秀发发生联系, 实为点睛之笔。陕西彩虹集团 (我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 的英语名称原先为汉语拼音“CAIHONG”, 在国际上无法通行, 企业形象无法表达。后更名为IRICO, 它是由Irix+Corporation拼缀而成, 此译名很有创见性, 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创新法重点在于可以发挥译语的优势, 更好地被译语受众接收, 但是在进行创新的时候必须要和产品属性相结合。

四、商标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1. 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

由于交际一方使用歧义词语或措辞不当, 使对方没能理解而造成误解, 或由于交际一方没能表达清楚“言外之意”导致交际失败都会导致语言语用失误。这是因为习得者把母语的言语行为策略或将母语的对应词迁移到了目的语。由于其语用意义不同于目的语, 结果造成失误。

2. 社会语用失误

之所以出现商标名的社会语用失误是因为缺少、或忽略译入语中的特定准则和联想意义造成的。

比如将“金鸡”牌闹钟译为“Golden Cock”, 将“五羊”牌自行车译为“Five-Ram”, 前者忽略了“cock”在现代英语中具有不洁的联想意义, 而ram在英文中除了表示“羊”还常用来指碰撞、撞击, 试想谁敢购买这样的自行车呢?“芳”在中文中具有很美好的联想意义, Avon译成“雅芳”就是很不错的翻译, 但是如果我们对“芳”这个字采取音译“Fang”, 那么在英语中会不会有类似美好的联想意义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fang的含义之一表示“毒牙”。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商标名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 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的思想方法、心理特点、价值观念、消费偏好都会影响受众对广告的理解以及广告的效果, 因此即便是看似简单的音译或直译也需要我们将地域文化、消费心里、审美取向等考虑进去, 对语言规律做深入的研究, 用商标名受众国能接受、能理解、能确知、能产生兴趣的方式去作新的创意构思, 要尽可能与目的语顾客的文化心理吻合。译者应在语用等效的翻译观的指导下, 通过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义, 顺从译入语读者的文化习惯, 译出使他们乐于接受的译名, 从而保证商标译名与原商标词的等效, 建立起新的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185~191

[2]刘全福:出口产品商标译名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 1996, (2)

[3]章宜华:浅谈外语特色词的仿造翻译[J].语言学理论与研究, 2004 (1)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篇7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是利用含蓄、婉转、文雅的语言代替令人不悦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式, 从而起到修饰或美化的作用。委婉语具有很强烈的文化色彩, 在社会发展和人类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 在中西文化, 英汉委婉语的翻译越来越受到关注。《红楼梦》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大作, 其中蕴含了汉语言的精华, 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特别是著作中大量的委婉语在体现出汉语艺术极高造诣的同时, 也为汉语委婉语的翻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杨宪益先生翻译的版本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

二、《红楼梦》中汉语委婉语的语用翻译

成功的翻译是要在原语和译语之间达到对等的转换, 语用翻译的核心是等效翻译, 它从语用等效和社会语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等效翻译强调最切近目的与信息的功能对等, 即不拘泥原文形式, 只求得保留原作内容, 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其内容表达出来, 以求等效。 (周迈, 2003) 语用翻译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 避免交际中的信息错误和交流障碍, 提升译文的质量, 达到委婉语翻译的“语用等效”。

委婉语的翻译要达到“语用等效”, 需要特别注意原语的“语用意义”, 即“字面含义”和“言外之意”。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根据文化语境理解和辨析委婉语所暗示的含义, 使得翻译能够在保留原语含义的同时, 其引申的文化内涵也能被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因此, 作为译者, 必须了解和熟悉足够的跨语言和跨文化知识, 尽可能地避免语言沟通障碍, 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实现等效翻译。

三、杨宪益英译本《红楼梦》中委婉语的语用翻译方法

(一) 对等的委婉语翻译方法

在一些情况下, 英语和汉语能够共享一些对等的委婉语表达方式, 因此在这种条件下, 就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具体来看, 在杨宪益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中, 表达“死”这一概念时, 就采用了对应的英语委婉表达方式, 达到了“等效”的效果。举例来说:

(1)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曹雪芹, 第5回)

After the growth of a lonely tree in two soil, her sweet soul will be dispatched to its final rest. (杨宪益, 卷一, 136, 137)

在这句话中, 中文的委婉表达“香魂返故乡”能够和英文的“dispatch to its final rest”达到了对等的翻译效果, 保留了委婉语的含义。

(2) 赵姨娘道:“我不是鸳鸯, 他早到仙界去了。” (曹雪芹, 第112回)

“I'm not Yuanyang, ”protested Concubine Zhao.“She's long since gone to the immortal's realm.” (杨宪益, 卷六, 3341, 3342)

这里, “仙界”和“immortal's realm”达到了等效。除此之外, “heaven”和“paradise”也是不错的选择。

(3) 贾母说:“我这些儿女, 所疼者独有你母, 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 连面也不能一见, 今见了你, 我怎不伤心!” (曹雪芹, 第3回)

Of all my children I loved your mother the best, “she told Daiyu.“Now she has gone before me, and I didn't even have one last glimpse of her face.The sight of you makes me feel my heart will break!” (杨宪益, 卷一, 66, 67)

(4) 他师父精演先天神教, 于去冬圆寂了。 (曹雪芹, 第18回)

Her tutor was an excellent diviner, but she passed away last winter. (杨宪益, 卷一, 468, 469)

(二) 非对等的委婉语翻译方法

1. 直译字面意思, 采用原意表达。

(1) 夫妻无子, 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 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字, 不过假充养子之意, 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曹雪芹, 第2回)

And because she was as intelligent as she was pretty, they decided to give a good education to make up for their lack of a son and help them forget their loss. (杨宪益, 卷一, 38, 39)

“膝下荒凉”是典型的中国委婉语, 与字面中“膝盖”没有任何关系, 因此不能单纯的翻译为“cold of one's knees”, 杨先生的翻译“lack of a son”则充分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但是失掉了委婉的含义。

(2) ……将秦钟打了一顿, 自己气得老病发了, 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 (曹雪芹, 第9回)

The old man's rage had brought on an attack of his chronic disorder, and within a few days he was dead. (杨宪益, 卷一, 402, 403)

(3) 偏偏今日早晨他兄弟来瞧他, 谁知那小孩子家不知好歹, 看见他姐姐身上不爽快, 就有事也不当告诉他, 别说是这么一点子小事… (曹雪芹, 第10回)

But then her brother had to come and see her this morning.He'too young to know any better, but when he saw she was ill he shouldn't have troubled her with his affairs, not to say a trifle like this. (杨宪益, 卷一, 274, 275)

这里的“不爽快”和“不好”都是汉语中表达身体不适的委婉语。但英语中不存在足够的委婉表达方式与中文的委婉语进行对等翻译。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只得采用保留语言本意, 放弃委婉语色彩的翻译方法。

2. 替代法

(1) 王夫人起身忙回道:“他妈前日没了, 因有热孝, 不便前头来。” (曹雪芹, 第54回)

Lady Wang rose to explain, “She couldn't very well come, madam, because she's newly in mourning for her mother.” (杨宪益, 卷三, 1546, 1547)

在这句中, “热孝”一词由于汉语文化色彩过于浓重, 杨先生的翻译文本中未将其直译出来, 而是用“mourning”一词, 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原文含义。

(2) 贾母等听了, 忙问怎么了, 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 不相干, 已经救下去了。” (曹雪芹, 第39回)

At once they asked what had happened.A maid explained that a fire had broken out in the stables in the south court, but there was no danger as it was now under control. (杨宪益, 卷二, 1094, 1095)

“走了水”在古代汉语中可以委婉的表达出“火”的含义, 但是英文中, “水”和“火”是完全对应的两个词, 很难找到对等的翻译词汇。因此, 杨的译文中采用“fire”一词很巧妙地避免了中西文化差异可能会给读者带来的理解障碍。

3. 采用脚注的方法。

(1) “……举眼看看, 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一人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 (曹雪芹, 第22回)

“…Look, aren't all of us your children?Is Pao-yu the only one who'll carry you as an immortal on his head to Mount Wutai, that you keep every thing for him?…” (note:Mount Wutai was a holy Buddhist mountain.) (杨宪益, 卷二, 594, 595)

“五台山”是中国的名山, 在文字表达中通常委婉地指死亡。但是对于西方读者, 并不知道“五台山”的特殊含义。因此, 采用脚注的方法有助于译文读者对于原语委婉含义的正确和深刻的理解。

总之, 委婉语是普遍存在的, 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所不可或缺的, 它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任何语言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以上对杨宪益先生《红楼梦》中汉语委婉语的翻译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中西委婉语也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因此, 译者在翻译委婉语时应特别注意委婉语的语用意义, 充分理解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从语用角度出发, 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做出适当的翻译, 达到“语用等效”, 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摘要:委婉语是一种中西文化共有的语言现象, 是利用含蓄、婉转、文雅的语言代替令人不悦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式, 从而起到修饰或美化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杨宪益先生的《红楼梦》英译本中一些汉语委婉语的翻译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即:汉英委婉语的翻译不是简单的语义转换, 而是需要建立在充分考虑文化语境的基础上使译文达到翻译的“语用等效”。

关键词:委婉语,“语用等效”,文化语境

参考文献

[1]Miu Xurong, “Pragmatic Analysis on Euphem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ranslation.<http://www2.gliet.edu.cn/dept6/up-load/article/10.doc>.

[2]Yang Xianyi, &Gladys Yang, trans.A Dream of Red Man-sions.By Cao Xueqin&Gao E, 6vols.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3.

[3]Yule, George, Pragmatic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李茂莉.从红楼梦英译本看委婉语翻译[A].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第28卷第5期.

[5]田九胜.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0卷 (5) .

[6]田九胜.委婉语的语用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福建外语》, 2001 (2) (总第68期) .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篇8

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 不同的的文本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即: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语义翻译以原语和作者为中心, 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而交际翻译关注的焦点是译语, 它以读者为中心, 比较重视译文的社会影响和价值。

另一方面,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 纽马克又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三种类型。表达功能文本包括严肃文学 (纯文学) 、权威声明、私人信件、自传、散文等;信息功能文本主要是指非文学作品, 包括科技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文章、教材书等;而呼唤功能文本意在说服或引导读者, 主要指广告、法律制度、宣传、告示等等。

在这三种不同功能的文本中, 表达功能文本主要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而信息功能文本和呼唤功能文本主要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为了阐述这三大功能文本之间的关系, 及这三大功能文本为了达到翻译的等效性而各自所采用的具体的翻译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下表进行归纳、总结, 以从一个总体的角度来把握各个功能文本所具有的特性, 如表1所示。

2 分述

2.1 表达功能

如前所述, 表达功能文本主要是指文学作品, 如:纯文学、权威性的文章、私人信件、自传、散文等。由于表达功能文本是以作者为中心, 其风格是作者的个性风格, 文本重点是针对于原语, 因此这类文本要采用语义翻译为主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前, 要仔细研究作者的风格与表达意图,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直译, 并要以词、短语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力求使译文忠实地再现原语, 从这个角度而言, 语义翻译也就是奈达所提出的“形式对等”。

例:杜甫的《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Apart from home so far and long/With autumn, myriad sorrows throng/With illness all my life to fight/I now alone ascend this height/Weighed down in troubled times with care/I hate the growing hoary hair/A broken heart, for cups I pine/Oh, if my health permitted wine”

译者把原诗的每一行改为两短行, 每两行同用一韵, 发扬了格律体英诗的优势;译文采用抑扬格, 传达了原诗的“音美”, 读起来铿锵有力;而且通过这几句英译, 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独具匠心, 其译文突出了表达功能文本以作者为中心的特征, 再现了词作者的第一人称表达法“I”, “I”实质是原文形式所没有, 但原文内容所具有的词, 这充分传达出了原诗的“意美”。

而且, 译者译出了原诗的风格, 译文充满了一种愁苦、悲壮的情感, 把杜甫于九九重阳节独自登高、抚今追昔的那份悲苦与抑郁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译诗的语义翻译。

再看一个例子, 选自于《红楼梦》的《好了歌》:

“世人都知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译文A:All men spiritual life know to be good,

But fame to disregard they ne’er succeed!

From old till now the statemen where are they?

Waste like their graves, a heap of grass, extinct.

译文B:To train for a saint we know is best.

But lone of fame distracts our mind.

Where are honored sages now?

Grass grows on their place of rest.

译文C: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Where are the famous ones of days gone by?

In grassy graves they lie now, every one.

在评论这三段译文之前, 我们首先要对《好了歌》有个大概的认识。《好了歌》应该看作对《红楼梦》的一个总体的概括, 在《红》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认为尘世的一切名利、欲望都是虚空的, 唯有当了神仙, 才能逍遥自在, 快活一世。其实这就是一种看破红尘, 这是从一位跛足道人的嘴中哼唱出来的, 其形式虽然是七言诗句, 但实质是一首民谣。

对于译文A, 全首译诗虽然严格遵守了原诗的形式, 但“将相”这两个字译得不够准确, 译者将其译为“statemen”, 意思比较片面, 没有深刻地反映出这个词语的内涵, 因此也就没有忠实地再现原语, 表达功能文本的特点没被凸现出来。

对于译文B, 译诗虽然也采用了原语的形式, 但也有译得不当之处。如第一、二行的译文, 其意思为“我们知道修炼成一个圣徒是最好的, 但渴望名利却迷惑了我们的思想”, 这与原文“世人都知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相差甚远。而且世人译成“we know”也不太妥当, 因为跛足道人是以出家人的身份来唱这首民谣的, 他在这首民谣中以局外人自称, 并不是尘世中人, 因此世人应译成“they know”, 否则就与原文的风格不符了, 也是对原文的一种不“忠实”, 违背了呼唤功能文本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实现语义翻译, 即采用“直”译的方法。

而译文C是霍克斯的译作, 他把“将相”译成了“the famous ones”, 较准确地传译出了这个词的内涵, 而且采用抑扬格, 押韵比较自然, 读起来十分流畅, 使译诗看上去更象一首民谣, 与原诗的形式和内涵都很贴近。正如奈达所说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 客观而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艺术价值。

因此, 在表达功能文本中, 译者一定要以原语作者为中心, 把文本重点放在原语上, 在翻译前, 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认真细致地研读原文, 辩明原文的整体风格, 尽量遵守原文的形式, 以免造成误译。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中文本的形式是重要的, “一旦改变了形式, 就歪曲了思想。”从以上二个纯文学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窥表达功能文本翻译之一斑, 对表达功能文本的翻译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大程度地实现语义翻译。在表达功能文本的语义翻译中, 译者的重点在于原语和原语作者, 译者要首先忠于原语作者, 因此, 译文的对象并不是读者群, 而是有针对性的个别读者。在此种情况下, 等效原则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而更重要的是一种直译的方法, 它要求译者在译出原文内涵与意义的同时, 也用采用原文的形式, 包括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表达风格等。

2.2 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文本是指非文学作品, 主要包括科技文章、学术论文、报刊杂志、教科书等, 它的语言类型侧重于事实性。信息功能的文本重点在于译语, 以读者为中心, 并且其文本风格是中立、客观的。因此, 在翻译时要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即译语要取得与原语相对等的效果, 做到恰当地为读者传译信息。在交际翻译中, 译者更注重于读者和译语, 因此它比语义翻译更容易达到等效性。为了产生等效, 译者要把重点放在功能对应, 而不是形式对应。卡特福德曾说过, “从语言学的意义上讲, 原语和目的语中的词汇很少有‘意义’相同的, 但在同样的情景中, 它们的功能却可能是相同的。”

让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此例选自于《What’s Life》

Every available piece of real estate on this planet has been inhabited by subjects of the Kingdom Monera:by the enlightened producer, the tropical transformer, the polar explorer.

译文A:地球这个星球上每一处可供居住的地方, 都成为无核原生物界“臣民”的家园, 它们是启蒙的生产者、热带地区的改造者和极地的探险者。

译文B:地球上每一寸能生活原生生物的土地都居住着原生生物王国的臣民:温带的自长者;热带的转换者和极地的探险者。

这是一段科技性的文章, 属于信息功能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应以读者为中心, 以译语为重点, 要尽可能的实现等效翻译, 即交际翻译。译文应符合译语语言、文化, 在译语中要尽量避免异化, 避免“洋味”。交际翻译应重在译文对译语国读者产生的效果, 因此译文应流畅、自然、地道, 符合译语的社会规范, 使译语读起来要象原文读者读原文一样自然, 从而达到翻译的等效性。

但译文A的一些词句的译法纯属直译死译, 没有考虑到在该种情景下, 操译语的人如何表达, 没有做到以译语国的读者为中心, 而译文B则充分考虑了译语国的语言规范, 传译得较为准确、地道。

2.3 呼唤功能

呼唤功能文本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告示、法律制度等, 对读者具有号召力、说服力和劝诱力, 因此它也是以读者为中心, 文本重点在译语。

让我们看下面两个选于《英语广告词精品》的实例。

例1:

“Give up my Pepsi?Don’t even think about it.”

BeYong

HaveFun

DrinkPepsi

译文:“不让我喝百事可乐?想都不要想?”

青春永驻

寻找乐趣

喝百事可乐

我们知道, 汉语讲究平仄对仗, 爱用四字句, 而这则广告的译文就把“Be Yong”和“Have Fun”译成了四字句, 十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读来朗朗上口, 流畅自然。而最后一句“喝百事可乐”, 更是具有说服力与劝诱力, 表现出了呼唤功能文本的特点。另外, 其标题并不是直译死译, 而是采用了交际翻译的方法, 以译语为中心, 被译为“不让我喝百事可乐?想都不要想?”, 表达得十分地道、规范。

例2:

Introducing Play Clothes for Grown-ups

Once you were a kid.

Now you’re just a bigger kid.

And Haggar has a bunch

of comfortable, casual pants

to help you feel like one.

So hop into a pair and go fish.

Play ball.Or go fly a kite.

HAGGER

A Feel for America

译文:

推出成人轻便装

你曾经是一个孩子。

现在也只是个大孩子。

汉格公司推出的一系列

舒适休闲的长裤

让你觉得依然像个孩子。

那么, 穿上汉格休闲服。去钓鱼,

打球, 或是放风筝。

汉格

美国的感觉

首先该广告的标题被译成了“推出成人轻便装”, 没有逐字逐句的直译, 而是采用了交际翻译的方法, 真正做到了以译语国的读者为中心, 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而“那么, 穿上汉格休闲服。去钓鱼, 打球, 或是放风筝。”更是富有召唤力与劝导力, 体现出了广告的特色, 也表达出了呼唤功能文本的风格与意图。

因此, 通过以上两个广告的例子, 我们对呼唤功能文本的翻译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首先, 就是要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实现翻译的等效性, 使译语国的读者读起译文来流畅自然, 就如同原语国读者阅读原文那样自然。另外, 就是要使用具有说服力和鼓舞力的语言, 使读者能被你说服和鼓动, 或者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结束语

翻译批评的方法与标准是多元的, 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翻译质量。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即:表达功能文本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 信息功能文本与呼唤功能文本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从而使不同功能的文本最终达到其相应的翻译等效性, 而其等效性的程度也因文本的功能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来说, 交际翻译比语义翻译更易达到等效性, 即信息功能文本与呼唤功能文本的翻译等效性程度高于表达功能文本。总之, 如何实现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等效性, 这对于翻译批评而言, 无疑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也为翻译与翻译批评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2]辛伟迪.等效翻译论在文化元素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3]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周新, 蔡圣勤.谈“What’s Life”译文中的知识性问题及表达[J].上海科技翻译, 2002.

[5]申雨平.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推荐阅读:

语用翻译06-20

语用学与翻译07-19

等效翻译06-20

等效翻译理论06-09

语用07-14

语用文化05-11

语用模式06-02

语用理论06-20

语用特点06-28

强化语用08-04

上一篇:过去与未来之间下一篇:档案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