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建设

2024-06-17

档案馆建设(精选12篇)

档案馆建设 篇1

近年来,作为保护、传承、宣传和展示“乡村记忆”的基地,村史档案馆建设正在全国各地逐步开展,如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黑龙江、河北、新疆、云南等省许多地方相继建成了众多村史档案馆,其名称有“村史馆”“、村史档案馆”等称呼。村史档案馆建设的开展,有利于推动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展示,传承乡村记忆,留住村镇乡愁,对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促进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项新的方案措施,目前村史档案馆建设工作还不成熟,各地开展程度不一,实施成效有所差异,束缚了其健康发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分析介绍全省村史档案馆建设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村史档案馆持续发展的建议,不足之处,敬祈方家批评指正。

一、江西省村史档案馆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村史档案馆,是保留村落容貌、历史、民俗等的场所,收藏了村落文献、口传及实物等各类档案,是全面反映村落发展历史脉络的综合馆。江西古村镇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省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86 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89 个。2012 年以来,江西以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及中国传统文化村落为重点,在全省深入开展村史档案馆建设工作,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组织下,由省、市、县三级宣传部、文明办共同出资,宣传部、文明办、乡村和理论界四方共同建设,于2013 年和2014 年先后开展了第一批和第二批村史档案馆工程建设,共有50 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纳入其中[1]。在各级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村史档案馆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就。

但也应看到,目前村史档案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建设实施过程中受到乡村文化建设氛围、文化资源保存、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制约,影响着村史档案馆建设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村民对村史档案馆建设不熟悉,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村史档案馆建设基本上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依托于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与支撑,许多古村的村民对村史档案馆建设工程浑然不知,对村史档案馆的概念内涵基本上不甚了解,村民的主动参与程度较弱,反映出政府相关部门宣传力度的薄弱。另外,村民们对村史档案馆建设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村史档案馆建设尤其是建设经费方面存在顾虑,担心需要村民自己摊派,从而影响到他们对项目的支持与配合。

2.古村传统文化遗产缺失,古代建筑损毁严重。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因素影响,一些古村尽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所存的历史文献资料缺乏或者不全,如村落族谱,很多是新版本,老版本的破损严重,数量不全,甚至缺失;一些古村历史建筑、古迹损毁严重,许多木质结构古建筑因无人居住,屋内梁朽柱折、外部墙体裂塌,还有一些古民居的木雕窗花、门花等被不法之徒盗卖,不仅对古村历史文化遗产和景观的保护开发造成破坏,也对村史档案馆建设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有些古村的一些生产和生活习俗主要是通过家族成员的代代手耳相传,但随着时代变迁和村落族群演变,其中许多目前已不复存在,尤其是一些祖传秘方和家族手工技艺等,无文字记录且并不公开传习,失传更甚。

3.馆藏对象侧重于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和村内景观内容。目前许多村史档案馆侧重于历史文献和文物的搜集,对现当代以来形成的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物产、新景观、新习俗等则有所忽略,而这些新的生产、生活形式对村落和民众产生了重要甚至主要的影响,如婺源县乡村的油菜花景观、赣南地区的脐橙景观等,早已成为当地的“名片”,是村史档案馆藏的重要内容。

有些村史档案馆侧重于对村内文化景观的展示,对村外的相关文化景观有所忽略。一些古村在长期的繁衍发展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名士贤隐、工商达人等,他们有的在全国叱咤风云,有的则在地方主持公共事务建设、造福乡里。其中的一些地方公共建筑、工程等流传至今,尽管不在村内甚至距村较远,却是古村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内容也属村史档案馆藏范畴。

4.村史档案馆基础保障性设施落后,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一些古村村史档案馆的布局简单,展陈手段和内容单一,仅是一些文字图片,不能将古村历史文化的内涵完整展示出来。许多古村地处山区僻地,尽管交通建设较为便利,但忽略了进村路线指示牌工作建设,影响其旅游开发服务水平。有些古村环境卫生建设严重滞后,村内垃圾遍地,特别是公共卫厕条件较差,不仅影响着古村面貌和村民身心健康,而且给外地游客留下了巨大的“杀伤力”,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当前村落青壮年民众大量外出,村中仅是老人和小孩留守,村史档案馆解说人员缺乏。

5.村史档案馆缺乏市场运作,信息化建设薄弱。在各级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许多古村已建成特色鲜明的村史档案馆,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也应看到,各地村史档案馆建设还是建立在完全由政府扶持,且主要停留在“重实体、轻信息化”的层面,缺乏市场运作和媒介宣传,绝大多数村史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薄弱,目前百度搜索中仅能搜寻到泰和县蜀口村、赣县白鹭村、横峰县葛源村等少数村落的村史档案馆信息,而且多为当地记者所写的通讯报道,内容较为简单。

6.村史档案馆建设经费短缺,缺乏有效运营管理。目前许多村史档案馆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其建设由于是在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下而得以顺利进行,但各级政府在对村史档案馆建设进行验收后,对其运营管理缺乏引导、监督和支持,而古村由于资金缺乏,使得村史档案馆缺乏运营管理。一些村史档案馆并没有制订相关的运营管理规定,或者相关制度规定并没有真正贯彻实施,成为一纸空文,村史档案馆平时大门紧锁,成为摆设;村史档案馆内容缺乏更新,一直停留在建设完工时期的状态。

二、乡村文化建设视阈下村史档案馆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积极性。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组织与主导下,众多古村的村史档案馆建设正在有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但从村史档案馆的长期持续运营来看,这种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形式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吸引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使其成为村史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力量。

村史档案馆中包含了乡村档案、文献和文物等内容,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表现。由于许多反映和体现古村历史的文献和文物等散藏于民众手中,仅靠政府机构的力量将其收集齐全并妥善保管于村史档案馆中,在经费和人力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推动广大民众参与其中,逐步推广村史档案馆文化建设理念,努力培育和提高当地民众的历史文化意识和观念,加大村落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力度,形成民众重视、参与和分享的局面,推动村史档案馆文化与村民生活的融合发展。

在村史档案馆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协调、引领作用,充当好村落文化建设的“服务者”角色,营造发展村史档案馆的良好基础和氛围。另外,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与职责,担负起发展村史档案馆的重任,制订相关的制度、规定和要求,促进村史档案馆建设有步骤地推进[2]。

2.突出价值导向,扩充村史档案馆内容。村史档案馆建设应重点挖掘乡村文化的特色内涵,打造村落文化特色“品牌工程”。对村落发展历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或社会效应、留下丰富史料的文化现象与内涵,应该重点挖掘和深入研究,突出其价值导向,打造独具特色的村落文化。将村史档案馆建设成为古村历史文物、民俗风情和生态景观缩影的“展览馆”,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良好价值观念和建立和谐幸福社会的“教育馆”。

村史档案馆展陈内容应包含古村现当代以来形成的一些具有特色的新物产、新景观、新习俗等,以及一些与村民联系(如主持、参与)的地方公共事务和建设,并对族人口耳相传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通过认定、记录、口述等方式予以展现。将传统与当代、村内与村外、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融合起来,并将图片与文字结合、实物陈列与场景设置相互映衬,全方位展示不同时代农村发展的原有风貌,全面展现乡村文化发展的原有风貌及其传承脉络,由此扩大、充实古村历史内涵及其展示内容范畴[3]。

3.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强相关辅助性保障措施建设。为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的开展,需要由各级政府部门发挥引领作用,多方筹集费用,进一步加大古村相关辅助性设施的建设力度。首先,在条件较好的古村,配备展示柜、陈列橱、木架等相关设施,以及电脑、功放音响、投影仪、空调等设备,以满足展出和安全管理的需求。其次,合理规划、建设古村生态环境,强化实施村落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尤其是建设、改善村落公共卫厕设施。再次,加强对古村的基础交通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目前全省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背景下,应着力实施古村(镇)的公路改造、养护政策,以及进村路线指示牌工作建设。随着自驾游的兴起,指示牌应分布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道至村口一线的路口,更好地引导游客,提升古村旅游开发服务的“软实力”。从次,召募和培养村史解说员。在当前村落人员组成结构的形势下,可以选择那些身体较好、对本村历史文化民俗较为熟悉、热心村庄文化事业建设的老者担任,并且积极在地方民众中加强解说员后续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4.加大市场运作和媒介宣传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村史档案馆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将村史档案馆建设作为古村建设和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吸纳社会捐资赞助和投资兴办,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机制,有效解决村史档案馆日常管理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困扰问题。

另外,在开展村史档案馆实体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大媒介宣传力度。由于乡村人才和资源的缺乏,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介入,充分发挥服务职能,通过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介,积极宣传村史档案馆建设工程,介绍其文化特点和特色,扩大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5.结合当代实际,保护古村文化遗产与建设和谐乡村相融合。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浪潮不减,众多的农村走向消失或者成为“空心村”,村庄合并或成为城郊现象凸显,由此也必然会影响到村史档案馆的建设与运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合村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抢救问题高度重视,进行充分挖掘、保护、整理和开发。村史档案馆建设要注意到这一实际情况,将村落演变的脉络与现状包含其中,展示历史与当代发展的轨迹。

另外,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古村形成多姓杂居的局面,且历史以来族群之间曾发生许多矛盾冲突。在村史档案馆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种情况,一方面尊重村落发展历史,保护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考虑和谐乡村建设的大局,合理处理好涉及不同族群利益的问题,如村史档案馆的选址,在当前单一姓氏村落大都是安排在某一祠堂内,但是多姓村落中则不能如此简单安排,应充分征求村民意见,避免引发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建设的开展。

6.重视村史档案馆运营管理,促进长期持续发展。在村史档案馆和古村建设管理过程中,应秉承“建设和管理并重”原则,将村史档案馆运营管理纳入古村保护管理范畴,成立村史档案馆及古村管理协会或管理理事会等相关管理组织;由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处理古村建设相关事务,充分发挥村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优势,并争取政府文博保护专项财政资金的扶持,以促进村史档案馆和古村的更好发展。另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引导、监督和支持作用。

摘要:村史档案馆是保护、传承、宣传和展示“乡村记忆”的基地,是推动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江西省村史档案馆建设正在大力开展实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同时在民众参与、馆展内容、市场运作、保障设施、运营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促进村史档案馆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村史档案馆建设,乡村文化,发展策略,江西古村

档案馆建设 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到2020年,将我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节能环保的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

二、工作目标

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上级要求,要在2020年前建成启用档案馆。

(一)完成档案馆建设的工作方案、立项、选址、落实土地等工作。

(二)完成档案馆建设的设计(含审核批准)、报建、招投标等工作。

(三)档案馆要正式开工建设。

(四)完成档案馆要主体结构建设工程。

(五)完成档案馆要内部装修、竣工验收等工作。

(六)完成搬迁等工作,档案馆正式启用。

三、工作职责 具体职责如下:

(一)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明确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主体责任,请求县委县政府加强对县档案馆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严格规划,积极协调,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建设目标责任,按进度完成新档案馆建设任务。

(二)加强与省、市档案局的请示汇报与协调,争取上级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负责档案馆建筑设计方案的初审及报省、市档案局审定。

(三)协助县财政局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财力支持。协助县发展改革局协调档案馆建设的立项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协助县国土局协调用地报批和供地工作。协助县住建局协调项目审批及规划、选址等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档案馆建设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责任制度,并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加大档案馆建设工作力度,按时完成档案馆建设目标任务。

(二)分步实施,加大投入。以方案为依据,有计划、分步骤落实各项指标任务,想方设法,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加快档案馆建设工作进度。

(三)加强协作,健全机制。与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建立新档案馆建设分工协作的工作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解决新档案馆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加强整改,压实责任。接受各级各部门档案馆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督查,针对督查反馈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任务、责任到人,限时整改,确保新档案馆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和任务完成。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高校;建设策略;信息技术;数字化

新阶段的数字信息技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高校数字档案馆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数字档案馆是在现代数字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存储,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以超文本技术进行信息查询,以高速宽带通信网络设施连接到全球各地,并对学校所有档案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以更高的效率将档案信息提供给每一个利用者的一个基层的学校档案数字库。”[1]

近几年,高等教育改革促使网络教学的发展。各种课件、网络课程、视频教学等现代方式的出现,新的教学方式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有了新的要求,而且高校出现异地办学、合并办学和合作办学的现象,因此一些高校已突破了在空间上相对集中的教学模式和组织构架,促使档案信息的结构要素也呈现多元化的现象。

一、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数字信息资源以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一种计算机处理信息形式。高校建立档案数据库,如学生教务系统、校园网信息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纸质文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文件甚至是网站网页上的正式的电子公文及校园工作信息,学校活动的宣传报道等都属于数字信息资源。因此数字信息资源需要收集与利用的,尤其是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等学术成果,都要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

1.信息资源数字化策略。高校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丰富,比如说学生档案、教工档案、科研档案等等,建设这一过程需要数字化信息生成技术来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包括文本和多媒体的录入和采集。主要应用于传统档案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和文本和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

2.信息资源存储策略。包括媒体的保存、更新、迁移和转换。

3.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由于高校数字信息涉校内事务多方面,因此需要全校各个机构的合作来保存数字信息,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是建设数字档案的前提条件。

二、组织与管理协调策略

我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别类别的档案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机构设置与管理职能。而网络平台的的广阔性,并且在存储容量大具有优势,因此需要专业的组织与管理,决定了数字档案馆组织与管理的特殊性。

1.组织策略

(1)组织体系。从全校档案资源整合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档案馆贯穿于高校信息资源之中,因此,从统一的规划和部署的标准来完善高校档案行政管理。

(2)组建方式。“高校数字档案馆资源的统一管理、永久保存和有效利用是组建数字档案馆的根本出发点,统一管理取决于标准体系的建设,永久保存主要取决于数字档案馆的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而有效利用则取决于档案资源的整合、集成与共享的程度。”从国家档案事业发全局看,建设高校数字档案馆需要在国家档案局的统一领导下,依照规定,实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管理、提供利用、搭建平台、系统运行维护以及数据组织、数据存储、数据访问等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以此形成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体系结构。

2.管理策略

建立数字档案馆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合理业务标准。包括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技术应用策略

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存储等涉及了顶层设计、海量数据存储、知识数据管理、多媒体数据检索访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专业技术,数字档案馆的顺利运行需要大量的先进技术来获得保障。

1.顶层设计技术与方法

顶层设计是一种体现总体管理过程的设计方法(Top-Down)。顶层设计要求以整个学校的角度考虑用全局视角去设计数字档案馆的方案并实施,并且体现整个数字档案管理机构的系统性,制定和明确任务目标。顶层设计的全局性与发展性能够有效保障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2.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随着校园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各类归档的电子文件日益增多,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在不断增强,这不仅需要用海量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备份,更需要提供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服务利用。这就需要借助于网络的在线存储技术以获得更可靠的、更安全的存储空间,提供更快速的访问。其中包括直接附加存储(DAS)技术、网络附加存储(NAS)技术、存储区域网(SAN)技术、内容寻址存储(CAS)技术。

3.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技术

随着高校的发展,校园积累的档案数据量迅速增长,面对校园档案馆保存的海量数据,需要考虑如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与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挖掘与共享,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为高校活动提供知识服务。

4.多媒体数据访问和检索技术

多媒体档案将会逐渐成为高校数字档案馆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如教师授课课件及视频、校园宣传片、高校历史等。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Content-Based Retrial)是一种新的数字资源检索技术,是对多媒体对象的内容及上下文语义环境进行检索。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基于内容的视频索引、基于内容的音频检索。

5.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对其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档案馆的长期保存主要应从应用系统的软件和网络存储的硬件来研究。

6.服务导向体系架构技术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能够支持系统架构者从面对业务需求的变化,帮助系统架构者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理解复杂系统的各种组件的开发与功能部署形式,以迅速的方式來架构整个信息系统。基于SOA技术架构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关键在于提供各种“服务”,即系统中精确定义的、封装完善的、独立于其他服务所处环境和状态的函数。支持多个实体档案馆基于统一的数字档案馆服务平台来开展现代档案管理的综合业务工作。

四、保障策略

1.安全保障策略

在数字档案馆需要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来保障档案资源的原始性、完整性、真实性。入侵检测技术、容灾技术、防火墙技术、数字水印技术以及加强对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都是维护信息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2.人才策略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人才力量的支撑,包括信息主管、网页编辑人员、数据处理人员、信息鉴定人员、在线服务人员等,进而打造满足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所以,首先要培养和引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技术型人才,并且不断进行档案信息技术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整体层次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高校数字档案馆则是将学校里的各项事务、教师与学生的档案资源等材料进行数字化,存于计算机之中,然后再向校园网中发布,以数字档案的形式向全校师生甚至是全社会提供查阅利用。如何在信息时代建立一个高层次、专业化、服务型的高校数字档案馆应当值得人们去关注。

参考文献

油田档案馆建设浅析 篇4

1.研究、解决油田各级档案馆“藏”与“毁”的问题。馆藏的丰富与精炼, 或者是收藏与销毁, 是油田各级档案馆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来自各方的档案资料, 各种载体的文件数量呈几何式增长。档案馆 (室) 库房逐步增加, 装具、设施不断更新, 档案馆人、财、物需求不断扩大, 企业对档案馆投入已显不足, 档案资源急剧增长的势头依然越来越烈。档案馆必须要解决档案资源的质量与数量问题。在收集、征集过程中解决资料过多、过滥问题, 优化收集、征集, 纠正对“丰富馆藏”的片面理解。同时加强档案鉴定工作, 增强对档案鉴定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把鉴定工作纳入日程, 抓在手上, 成立机构专门进行档案鉴定。同时, 采取辅助性措施, 如科学安排档案进馆时间, 与档案形成部门建立机制, 齐抓共管, 以达到档案馆逐渐瘦身的效果。

2.落实档案开放工作, 开发档案馆文化功能。开放档案是油田各级档案馆面临的又一个突出问题。开放档案是为了进一步维护国家、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利益, 是检验档案馆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档案馆具有社会性、服务性、文化性、政治性、知识性、教育性和学术性等特点, 相应地, 其功能也被界定为基本功能 (自然功能) 和社会功能。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油田各级档案馆的基本功能, 这是由企业档案馆的性质决定的, 它为油田稳产高产、发展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庆油田各级各类档案馆 (室) 从油田会战一开始就注重建立完整的档案收集管理制度, 对每一口油井、每一口探井、每一个建设单位都实行了严格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在大队 (矿) 设立档案室, 在公司 (厂) 设立档案科 (馆) 或档案资料中心, 在油田成立档案处 (馆) 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油田档案馆 (室) 体系, 这些馆 (室) 保存着大量的油田科技档案。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是其基本功能的延伸。油田各级各类档案馆在现有基础上,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和条件, 大力拓展油田文化功能, 包括油田文化遗产功能、繁荣科研功能、资政襄政功能、“人本”建设功能、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功能、社会教育功能和休闲功能。在发挥文化功能方面, 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超前思维, 加强档案馆文化设施与物质实体建设, 特别是满足文化建设的需要, 暂不具备条件的, 要留有满足文化建设的发展空间。二是打造档案文化产品, 拓展档案衍生品中的文化因素。油田档案是油田历史的积累, 是油田开发建设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积累。油田档案馆文化必然要呈现油田文化、大庆文化的显著特点, 因而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油田档案馆必须不断的开发和打造档案文化产品, 千方百计使档案馆信息产生“位”移, 由馆内到馆外, 由静态变动态。要与企业内外有关部门搭建合作平台, 优势互补, 实现强强联合, 共同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同时不断改进文化传播方式, 内外结合, 把档案馆文化推介出去, 利用起来。油田档案馆自身也要举办各种特色展览, 利用网络技术举办各种活动, 突出档案馆文化功能。

3.实现油田档案馆体系的资源共享。大庆油田是一个利益整体, 内部的分工是为了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油田各级档案馆要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共享理念和目标, 反对条块分割, 各自为政, 互设障碍, 信息垄断和追求小而全大而全。通过加强规划与协调, 即分工又合作, 建立起全油田的结构合理、管理有序、科学运营、方便经济的馆藏体系, 同时运用高新技术, 借助“信息高速公路”提高档案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研究解决好新介质、新材料、新方法的进一步运用, 最大限度发挥油田档案的作用。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探讨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数字档案馆 信息安全 档案人才 档案意识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下,对信息资源开发利.}}j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围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化建设的程度也决定了周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高低。档案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面临着数字时代的挑战。高校是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也是最先使川先进科学技术的实验场所。此,建设高校数字档案馆为全社会服务,是大势所趋,也是高校档案工作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必然结果。

目前,国内一些知名大学诸如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的档案馆已经在校园网上开通了自己的主页。他们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先进技术,宣传高校档案工作,树立高校档案的新形象,建立高校档案的新模式,为高校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数字化档案馆的概念

“数字化档案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梢案馆是指用于存储和利川档案信息资源的信息空问,一个南众多的档案资源库群、档案信息资源处理巾心及档案州户群构成的数字档案馆群体;狭义的数字档案馆是指其中的个体档案馆,它代表的是一种信息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构建。也就是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组织实体的建立,具体内容包括馆藏档案数字化以及档案信息的采集、鉴定、整理、存储、传递、检索、保管、保护、利和统计等。

数字档案馆的Ⅱj现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的基础上,利数字化手段,以网络化的方式将分散的电子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连接,使档案信息的利用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

2 数字档案馆在高校的发展现状

目前,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正在同内众多高校巾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其中以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汀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已经取得了著成效。上海交通大学存初顺利通过了南上海市档案局组织的成果鉴定,这不仅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在数字档案馆建设和应.}{j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在数字化卡当案馆平面化服务向立体化服务的转变历程巾处于全同领先水平,而且还标志着全周高校第一个数字档案馆建设成功。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档案馆系统运.多种先进技术,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建立了集成式的数字档案业务工作平台.通过档案站和校史博物馆网站向校外用户提供了全方位、一门式的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南京大学数字梢案馆建设也走在全同高校的前列,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T_作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南京大学已经完成了“‘南大之星’多媒体档案网络管理系统(6.0版)”“南京大学教授成果管理系统”“南京大学研究生论文电子版上传与管理系统”“南京大学毕业生电子和学位电子照片管理系统”等的开发和运行,搭建了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网上收集、开发和利用。东南大学在推行办公自动化,开始电子公文网上归档,初步实现了义档一体化管理,目前文档一体化管理已经十分成熟。浙江大学于起开始探索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道路,以适应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需求和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宏观要求,在对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深入学习和探讨的基础上,对数字档案馆内涵提出了全新的诠释,找到了一条有特色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之路。

综合来看,到目前为止,高校数字档案馆主要发挥了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介绍、宣传档案馆的基本状况和利瑁方法;二是介各个学校的基本状况;三是提供数字查询。从上述几所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来看,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有着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海量的存储、便捷的检索、快速的传输、高度的开放、信息的共享等优点,这些优势是传统档案馆望尘莫及的。

3 高校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必要性

(1)高校档案馆馆藏数量不断增加,现行存储空间有限,需要通过数字档案馆来缓解。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档案数量激增。但是,档案的保管空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展。档案数量激增带来的不仅仅是存储问题,由于档案机构人员配备有限,急剧增长的档案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州。档案人员往往陷于档案人库排架、库房管理、提供利等繁琐的13常管理巾,这就阻碍了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从长远来看,可以将档案人员从正常业务中解放来,也可以大大减少档案物理占用面积。同时,多媒体教学档案、CAD档案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管和利川。

(2)高校档案意识薄弱,需要通过数字档案馆的运作来提升档案意识。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具有专门的档案机构,也制定了各种档案规章制度,但贯彻不力。一些领导对本部门档案丁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本部门的梢案疏于管理。而一些文件形成者对档案移交归档认识不足.很多有价值的档案不能及时归档,在个人手巾积压、滞留。同时档案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也很淡薄,对档案立卷归档的业务指导不够,监察、督办不力。同有的陋习只有通过一些现代化手段才有可能彻底革除,通过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文件形成者、领导者的档案质量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融入管理系统之巾,使之成为高校档案管理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质量。

(3)人们利用信息资源的数量增加、内容广泛,需要利朋数字档案馆来满足要求。当前.存互联网被广泛利刚的情况下,人们利川档案资源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按照己的需要寻求同类信息的组合。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和开发利川的数字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因此,建立数字档案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

4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数字档案馆尚属于新兴事物,存其建设过程巾面临着许多问题。目前,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巾面临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技术层面的问题。

4.1非技术层面的问题

4.1.1基础理论薄弱

现阶段高校对于新型档案的存档意识还比较溥弱,数字档案馆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国内学者对高校数字档案馆的研究理论空洞,大多数文章在内容上交叉重复,没有新意,具体实施方案和有实践价值的文章很少。 4.1.2专业人才缺乏

高校数字档案馆提供的是一个全新的丁作环境,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提供主动的、多种类型的服务。此,高校数字档案馆的作人员需要进行擘门的培训,他们必须能够有效地鉴别、筛选、组织、分析、提供和传播信息,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箅机知识和网络技能。目前,高校巾这种拿业人才还比较匮乏,这是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巾面临的重大问题。

4.1.3高校档案信息化中的法律问题

对于高校档案部门而言,随着相关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重视,如何协调向公众提供其开发的信息资源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之间的矛盾在具体操作巾还存存诸多的法律问题。

4.2技术层面的问题

4.2.1多媒体问题

高校数字档案馆中存储的是大量的多媒体信息,但是传统的面向文字信息的结构化关系数据库不能满足这一现实要求,需要建立面向对象的非结构化的多媒体数据库。

4.2.2网络问题

通信网络是传递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基础,远程登录使数字档案馆的利川不受地域限制。目前,我国互联网的传输速度较慢,朋户的接收设备没有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尚术解决,这些都阻碍了数字档案馆的发展。

4.2.3标准问题

标准的制定在数字梢案馆的建设过程巾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相应的电子文件标准、多媒体信息标准和数字档案的`著录标准、全文数据库的标准等还没有形成规范。

4.2.4安全问题

高校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探讨 篇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等给传统的高校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档案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历史见证的载体,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发展和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是其他任何管理工作都无法替代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设施基础,档案的优化管理只能是一纸空谈。因此,加强高校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校档案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档案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

1、经济性。高校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据档案馆总体的经济实力来合理规划,在采购基础设施时应该货比三家、精挑细选,既达到使用要求又可降低投资费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完善性。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档案整体工作出发,应涵盖档案工作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全面考虑安全保管、正常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到各种功能的有效实现,保证档案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3、发展性。档案馆库建设,要具有时代特征和发展的眼光。档案馆不应只看到眼前,应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配备现代档案管理的设备设施,既要满足档案馆当前的工作需要,也要注重档案馆的未来发展,将档案馆建设成为展示高校发展实力的窗口。

二、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建筑建设。第一,建筑物要有生动的个性。高校档案馆,其建筑应该力争成为学校的一种象征,去努力体现和诠释学校自身的历史特点。第二,选址布局。规划设计上要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有所协调。像图书馆、档案馆等几种性质相近的文化设施要有统一整合资源配置的意识。具体而言,要从规划布局上,或考虑适当集中,体现档案馆、图书馆馆功能和建筑的统一性,给人以和谐的感觉;或适当散开,各自独立,张扬个性,以不同的特色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第三,馆内布局。档案馆内要设有宽敞的大厅,为宾客参观以及师生交流提供场所,还要在会议室、走廊等公共区域布置有档案特色的装饰物件,为档案馆增加新的特色,进而凸现档案馆的文化特性。

2、加强高校档案馆(室)基础业务建设。要想发挥好档案馆的作用,就要加强日常工作,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等基础工作中下足工夫。(1)举办展览馆、报告会或者专题讲座,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也增强广大师生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可以配合档案人员更好地做好档案的收集、加工工作。(2)根据高校档案成分复杂、种类较多的特点,档案管理人员要亲自去各科室、各部门收集档案,认真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3)定期对所存储档案进行编目、统计、鉴定及保管等工作,使馆(室)藏的每份档案都出于正常状态,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随时为使用者提供。(4)要根据高校自身特点,着力构建反映高校特色的档案体系,做到与众不同,才能更高效的提供特色服务。(5)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拓宽档案的使用渠道,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率。

3、丰富档案馆的服务手段和方式。首先,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新时期档案馆建设需要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所有档案进行实时管理。档案馆也应该开展多种利用形式,定期编制和出版各种检索工具,方便用户迅速而准确地查询档案。其次,需要高可靠性的数据安全系統,保证所有档案数据的存储安全,避免丢失。第三,馆内设立环境舒适的阅览室,并配备各种辅助设施,方便用户阅览、咨询和检索,比如扫描仪、传真等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第四,档案馆可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使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便捷地获取档案馆提供的各类信息,进一步提高档案利用服务的质量。只有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才能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保证,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而且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也为此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4、完善档案馆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采购工作。我国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档案馆基础设备需求不断加大,许多馆通过加大设备投入、增加设备的数量来满足对设备资源的需求。因此,采购工作至关重要。基础设施采购之前要详细了解其运行特点、性能、维修性、经济性、维持费用的高低等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要多开发相关的供应商,通过逐一对比最终确定要购买的品牌、型号、款式,总的原则是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算、工作中适用的设施,同时兼顾可靠性、节能性、环保性、美观性、耐用性及售后服务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馆设备设施采购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用有限的经费购买到最合适的设备、设施,保证档案馆的良性运行。

总之,档案是指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通过高校档案馆的建设,能够为档案馆藏的优化工作提供契机,为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打开局面。因此,高校要力求发挥档案馆基本职能,实现档案馆的最优配置,积极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走出一条健康、稳定、发展的路子。

高校档案馆网页建设研究 篇7

一、建立高校档案馆网页的意义

1. 建立高校档案馆网页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 高校档案工作的任务、要求、形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高校网页作为档案信息接收与传播的一个接口界面, 以其运行模式的独立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浏览查询的全球性等特点, 为高校档案馆适应时代潮流、探索新型服务和宣传模式提供了现代载体。高校档案馆网页建设的成功与否, 是体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水平以及档案馆工作总体成效的一个显著标志。

2. 高校档案馆网页是了解、宣传高校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窗口。

档案馆可以利用网站时空跨越性这一特点, 及时地向档案管理人员和整个社会公众远程发布关于档案法律规章、档案工作业务标准和制度、档案业务知识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动向等, 便于人们了解档案、熟悉档案、利用档案, 发挥高校档案在人们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有作用。由于网页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其宣传作用强, 社会辐射广, 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扩大高校档案馆的社会影响, 提高高校档案馆的社会地位, 赢得社会公众对高校档案馆的理解、支持和合作, 推动和促进高校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高校档案馆网页是高校档案馆的电子平台。

高校档案馆可以依托网页、利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 开发反映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为公众所利用, 应当成为高校档案馆网页建立的主旨。高校档案所蕴藏的历史信息, 也是人们访问高校档案馆网页的目的所在。

二、网页的制作

1. 制作软件的选择。

目前, 网页编辑软件琳琅满目,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网页的创建与维护, 要求软件在创建和管理方面达到强大、灵活。一是HTML是一种用于编写超文本文档的标记语言, 是网页编辑的主流语言, 使用简单、方便。二是使用ASP.NET进行动态网页设计, 即Web应用程序的设计。ASP.NET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 Visual Studio NET中文版是最受欢迎的开发工具, Visual Studio NET是一款优秀的RAD (应用程序快速开发) 工具, 仅需要简单地拖拽控件到web表单中, 双击表单元素来注册事件、编写相应的代码就可以完成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ASP.NET支持多种语言编码, 任何可被.NET CLS支持的语言都可以用来编写ASP.NET应用程序。C+和Visual Basic.NE语言最常用。三是Dreamweaver是另一种网页编辑工具,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页制作工具, 能够建立一个自由编辑的空白网页, 或使用各种向导建立特殊的网页, 并在网页中加入所需要的组件和动画、视频、音频等效果, 创建出极具表现力和动感效果的网页。

2. 制作步骤。

第一, 文字制作。文字内容的主题要清晰, 在每一个网页上用醒目的大字冠以本页的标题, 并在网页的左上角显示出来, 以方便浏览者清楚地了解网页的主要内容, 从而节省浏览网页的时间。网页上的文字内容占据了大多数, 传输了绝大多数的信息。因此, 认真细致地处理网页上的文字内容与表现方式, 是网页制作的关键。一般来说, 除文字精炼、表达准确外, 使用的字体要易于辨认、字体大小适中, 网页一般以2~3个屏幕窗口长为宜, 当内容较多时, 可分成几个较短的网页来表达。

第二, 图片制作。图片有醒目直观、传达信息生动的功能,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网页上的图片应尽可能的小巧, 网页的制作者应在图片的大小、质量和数据的传输量上作适当的选取。如果需要上传尺寸较大的图片, 应先向浏览者展示小的样图, 再提供大图片的链接。图片分辨率一般会选择72dpi, 图片的分辨率不能过高, 否则会加大数据量, 延长网页的传输时间。而使用GIF动画可以使网页更加生动活泼、引人注目, 一般以1~2个动画为宜, 每个动画使用4~5帧即可。

第三, 背景衬托。适当地使用背景衬托可以让浏览者阅读网页时感到轻松。背景的颜色、图案与前景文字图案的对比要强, 以使文字清晰地显现在背景之上。背景图案还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色彩浓度, 以利于文字及其他前景内容能够清晰地显现。切不可使用过亮或者与前景文字相近颜色的背景, 这样会使前景的文字难以辨认, 而背景图案色调太浓也会冲淡前景的主要内容。

第四, 超级链接。HTML语言允许特别标明一般文字与超级链接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这样, 即可以区分一般文字和超级链接, 又可以使网页的色彩更为丰富。建议在网页制作时多采用清淡素雅的背景来衬托前景, 文字采用较鲜艳的、对比度强的色调, 以加强前景文字与背景的颜色对比, 超级链接文字一般用较浓的非常耀眼的色彩来强调。已浏览过的超级链接可以采用低于原超级链接的亮度来显示, 以区别是否浏览过。除非要营造特殊的气氛, 一般不宜使用反转显示。

第五, 界面动态。随着Web技术的迅猛发展, 上网用户已不满足于浏览静态的网页内容。为了让网页表现得更生动, 就必须要使整个网页都动起来, 以文字移动、图片变幻、电影文件、背景音乐等方式较为常见。

三、网页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网页版面。

图片使用要适当, 兼顾美观与实用;背景尽量色彩淡雅, 最好避免同一个网页上分为好几个色块;文章题目可以用鲜艳的颜色来突出。正文中最好少用颜色变化来突出某些内容, 超链接除外。

2. 网页风格。

高校档案馆的网页, 不同于某些商业性的页面, 是以档案信息传递和宣传为主, 一方面要充分挖掘馆藏, 突出信息的价值性;另一方面要加强馆际协作, 方便用户检索, 突出网页的功能性。

3. 网页结构。

文件结构的设计虽然与客户机无关, 但是一个逻辑关系明确、路径清晰的文件结构却可以使得设计过程变得严谨和有条理, 且利于日后的扩展。页面结构的设计关系到客户机查找信息的方便与否, 一般来说, 树形结构的网页在层次上不应超过4层。否则, 用户不易跟踪和返回, 在浏览时易“迷路”。

4. 不宜太长。

一篇文章如果太长, 以避免浏览时过多使用横向滚动条或纵向滚动条, 应把它分页放在几个网页中, 每页加一个超连接, 或者在一页中设置几个书签。

5. 框架网页。

框架网页少用为宜。屏幕的分割一般不要超过3块。网页的主次要分明, 要确保至少有一个主框占有60%以上的浏览窗口面积, 有主框的一侧才能设置滚动条。

参考文献

[1].陆伟.如何制作和发布网页.现代通讯, 2001.3

[2].徐亚先.试论网页制作.情报科学, 2001.2

[3].王在东.张劲松.刘勇.主页网站——档案宣传工作的新途径.兰台世界, 2000.2

数字档案馆建设问题探讨 篇8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数字化系统工程, 它以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 利用数字化手段, 通过高速宽带通信网络设施的连接, 提供给档案用户利用。一般情况下, 数字档案馆建设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引入计算机技术, 建立自动化系统, 完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二是建成完备的信息数据库, 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馆藏信息;三是构建平滑高效的传输平台, 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数字档案馆建设已成为档案馆建设的发展趋势。如何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 有效地对各类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存储、管理和利用, 实现为档案用户快捷高效服务, 已成为档案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优势

1. 档案信息功能得到极大的强化。

数字档案馆改变了传统档案平面记录信息的载体形式, 将图、文、声不同载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内容及形式极其丰富, 不再受传统馆藏因场地等因素影响的局限, 具有海量的信息储藏, 且馆内档案信息实现了编目、标引、检索等自动一体化。

2. 档案服务范围形式广泛扩大。

数字档案馆建设,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档案馆那种“等人上门”和“一对一”的服务形式, 不但能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阅读、浏览、查询、检索等服务, 还能让全世界的所有信息资源存到档案馆的“虚拟档案”中来。

3. 档案资源实现便捷共享。

数字档案馆的馆藏将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网络这个无限的空间中, 以源源不断的形式通过网络满足用户需求, 使用户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方便快捷地利用共享到馆藏信息资源。

二、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方案

1. 指导思想。

数字档案馆建设要利用数字化技术, 在统一的标准规范下, 对传统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建立海量的资源信息库, 使档案用户通过高速传输通道的宽带网络, 快捷方便地智能检索到所需求的档案信息, 从而实现为档案用户服务的根本宗旨。

2. 建设模式。

数字档案馆建设核心是巨大数量的数字化建设工程。档案馆应结合自身特点, 采取不同的建设模式。对建设经费相对充裕的单位, 在建设模式上采取技术优先原则, 加大技术设施基础的投入, 建设高标准要求的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 这种模式见效快、投入高, 需很强的经济支持;对建设经费相对短缺的单位, 在建设模式上采取资源优先的原则, 先购置少量的设备, 对馆藏内重要档案资源先期进行数字化处理, 再循序渐进逐步扩大, 这种模式见效慢、投入少、技术要求不高。

3. 建设内容。

(1) 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馆藏信息数字化制作前, 应清点核对好馆藏档案, 分清轻重缓急, 分阶段、层次、步骤进行。一是通过人工在计算机上的录入或扫描仪扫描字符识别软件识别制成;二是按档案文件每页顺序用扫描仪扫入计算机制成图形文件。同时, 在对霉变、发脆、虫蛀等自然状况破损严重的档案纸张, 要进行技术修复后再行扫描, 对折皱不平的纸质档案也需作相应处理, 以便提高档案扫描质量。 (2) 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建设高质量的数据库, 应遵循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原则, 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 首先进行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要依据《档案著录规则》要求, 采用人工或软件自动校对方式, 审核修订错误或不规范的案卷题名、文件名、责任者、起止页号和页数等, 确保档案目录内容规范、准确;选定可直接或间接通过XML文档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格式来提供网上检索途径。其次, 进行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 须选用符合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的专门开发系统, 确保数字档案馆的软硬件环境发生变化时, 数据保持完整且能安全迁移及有效利用。再次, 实现目录与全文数据库的挂接, 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对数字化档案录入目录信息时, 同时将扫描完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来实现。另一种是分开进行档案目录信息录入和原文信息扫描, 批量选择图像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中。 (3) 档案信息传输平台数字化。档案信息在完成数字化后, 数字网络系统成为其主要的传输平台, 提供了档案信息的快速流动, 在传递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多向传递, 形成传递网络, 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利用者也不必亲临档案馆,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通过计算机网络方便地利用档案信息。

三、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注意事项

1. 档案信息资源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数字档案馆建设最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档案馆在数字化建设中, 应形成一套管理制度体系, 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安全管理的自动控制。如对非开放性档案, 根据不同档案的密级, 界定查阅人员范围, 设置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权限;对卷内文件进行严格审查, 逐件逐页进行鉴定, 保证国家机密和重要信息的安全。

2. 数字化档案标准体系的建立问题。

现在的数字档案馆建设还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 因此, 各单位可依据国家档案局的有关政策, 在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中, 规范创建水平, 提高档案标准化程度, 为实现高质量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 高质量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问题。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核心就是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 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因此, 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 对整个档案数字化工作要全程控制, 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 以确保档案信息质量。

4. 相关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

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人才, 特别是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可通过调研、考察、培训等途径, 拓宽档案人员的知识面和视野, 提高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 培养出一批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档案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浅析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 篇9

1 数字档案馆建立

其构成主要是3大部分:

(1) 数字化档案。数字化档案是数字档案馆最核心的部分, 没有大规模、大容量的数字化档案库, 就不可能有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的馆藏在形式上可以分为目录级和全文级;在可视化程度上可以分为文本级和超文本级;从与传统档案馆馆藏的比较上, 又可分为对应的纸介质数字化档案和非对应的纸介质数字化档案等。

(2) 网络化存取。数字通讯网络是数字档案馆进行档案信息传输的基础和保障, 数字档案馆依附网络而存在。网络化存取是依靠档案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运行实现的。档案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对档案实施录入、校对、存贮、分发、咨询和检索等, 并通过网络进行档案信息的存取, 从而达到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3) 分布式管理。分布式管理是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层, 它的作用是对于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各个直属子公司、分公司的数字档案馆实行协调管理。分布式管理是在高层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 高层协议的制定为数字档案馆的资源统一定位和检索提供了标准和技术保障。

2 数字档案馆的结构形式

企业数字档案馆是在数字化档案、网络化存取和分布式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立的,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由客户机、档案馆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构成, 即“客户—档案馆—信息源”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类似于传统档案馆的“用户—目录—档案库”形式。其中, 客户机是用户端, 供用户使用;档案馆服务器主要管理数据 (或目录) 的索引和查询;对象服务器主要管理数字化对象 (文字、图片、手稿、录音、录像等各种载体形态的数字化档案) , 即信息源。用户从用户端通过广域网发出查询请求, 经Web服务器处理后传送给档案馆服务器 (相当于查询目录卡片) , 档案馆服务器将查询的结果通知对象服务器, 然后由对象服务器取出最终结果传递给档案用户, 从而实现数字档案馆对象数据 (文字、图片、图等) 的发布。

3 数字档案馆的功能

数字档案馆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多层次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档案信息获取和档案数字化

它将存贮在纸介质及其他物理介质上的图、文、声、像等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 完成档案的数字化, 建立起数字档案馆的数字化馆藏。

3.2 档案信息存贮和管理

主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档案馆服务器用于管理数据和查询;对象服务器用于管理 (收集) 数字化对象。数字化对象包括元数据的采集和著录、文件移交、电子文件网络接收、文件扫描存贮以及文件实体的自动化管理等。

3.3 档案信息检索和查询

对数字档案馆的馆藏进行属性检索、全文检索或目录索引检索等。同时, 提供基于数字化图像、影像或声音内容的查询技术, 进行图像、声音等各种形态的档案信息检索。具体包括:文档管理、文件档案、企业各类专业档案信息检索、文件档案的编研与档案的利用等。

3.4 档案信息发布和传播

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发布。具体包括:电子文件及其数据的网络传输, 对各立档单位提供文件在线的检索和利用等。

3.5 档案信息的安全和权限管理

在网络上存取和访问数字化档案, 必须在有效的权限管理下进行, 能够做到既能保护系统的安全, 又能使系统有最大的使用率, 具体包括硬、软件系统的安全, 网络安全, 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和用户利用的安全等。

4 档案馆建设的思路

4.1 健全档案管理体制

在数字档案馆规划初始阶段, 档案管理部门应把档案管理体制建设纳入需求分析环节, 对不适应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问题进行优化, 去除冗余的档案业务环节, 确保数字档案馆各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库建设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

4.2 完善和发展档案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效率。例如, 档案编目:应逐步向自动化编目过渡;档案标引:应逐步由手工介入的半自动化标引向自动化标引过渡;档案检索:应逐步向智能化检索过渡。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档案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功能与效率的同时, 建设档案馆内部或地区局域网, 实现馆内或地区内档案信息的互访。

4.3 建立单个数字档案馆

单个档案馆馆藏的数字化是实现数字档案馆的基础, 各档案馆可根据本馆的馆藏情况进行数字化, 按照数字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和要求, 逐步上网运行。这部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对多种载体形式与记录方式的档案信息如文字、图形、图象和声音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对海量的数字信息进行压缩和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

4.4 以企业化的运作形式建设数字档案馆

传统档案在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可以以企业生产产品的形式对需要数字化的对象进行生产和开发, 如光盘的生产等。根据这个特点, 企业在项目立项后, 要成立专门的数字档案馆开发机构, 集中人力、技术和财力开发关键技术, 在统一技术的支持下, 对各档案馆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以信息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各档案馆使用。

4.5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需要信息规划、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等高水平人才的参与, 因此, 企业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信息社会发展要求, 积极引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所需规划和技术人才, 并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同时, 还应加强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通过“自主培养和委托培训”相结合方式提高职工适应数字化建设所需的业务素质。

总之, 与传统档案馆相比, 数字档案馆在存储、利用、检索和档案管理的能力上要有巨大的提高, 数字档案馆的建立必将有助于更好地完成企业赋予它们的凭证保证与记忆储备的职责, 并在企业经营、建设、生产运行管理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成为企业发展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本文对企业建立数字档案馆所需的条件及数字档案馆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进行了简单阐述。

浅谈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 篇10

一、数字化管理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深远影响

1. 对档案利用工作服务职能的影响。

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 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为档案利用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随着档案数字化的逐步发展, 档案利用者只需借助联网计算机, 即可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查阅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 实现网上查询和网上阅览, 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2. 对高校档案馆业务工作的影响。

高校档案馆为各级部门设置相应权限后, 各部门可根据自己的权限范围通过互联网查阅与自己相关的文件, 并注上处理意见, 年终归档时, 只需向档案馆移交一份分类组卷清单, 把数据按档案数据格式通过网络传输到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即可。

3. 对高校档案馆职能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深入拓展, 数字化档案已成为“无墙界档案”, 档案馆正逐步由档案实体的保管基地向档案信息控制中心转变, 档案的鉴定、整理和编目工作的中心不再是文件实体, 而是文件的活动意图。这就要求高校档案馆要更好地了解文件形成的整个过程, 通过鉴定文件形成者的职能、计划和活动鉴定文件价值, 重视信息系统与文件形成者的相关文献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加强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有效措施

1. 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

建立高校档案馆工作的自动化系统, 由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各项业务工作, 将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于档案编目、检索、统计、鉴定等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

2. 加强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

通过手工著录、扫描等形式, 将档案信息全部以数字记录方式存储到光盘、磁盘等计算机和各类存储器中, 完成现有高校档案馆的各种物理载体形式的馆藏档案信息向数字化转化, 这是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如纸质档案数字化, 照片、底片档案数字化, 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等。

3. 加强数据库建设。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涉及到档案工作的各项业务活动, 需要在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其中包括档案全宗目录库、案卷目录库和卷内文件目录数据库、重要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库房管理数据库、档案借阅利用数据库和各种档案编研信息数据库等。此外, 高校档案部门可根据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档案的数据库建设。如科研项目档案的科学管理, 是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护高校经济利益和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重大科研成果数据库, 可促进高校科研成果档案信息的推广应用, 促进档案信息价值的实现。

4. 加强文档一体化建设。

文档一体化管理方式是数字化档案归档管理的根本方式, 它可以保证归档数字文件的内容、背景、元数据等信息的完整性, 避免文件形成背景、运行环境等信息的丢失或损坏。目前,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日益趋向办公自动化, 校园网建设已达到成熟阶段, 数字化文件归档将是一种很便捷的方式。首先, 文书处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直接拟稿、核对、定稿, 直至形成电子文件, 形成文件只要被确认有保存价值, 系统就会对其自动归档并给予档号, 已归档的电子文件通过网络在档案部门的监控之下, 完成逻辑归档。档案部门将逻辑归档的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并脱机保存到存储介质上, 就实现了物理归档。然后, 分类、立卷、编目等档案实体的整理工作将被多途径的电子检索系统所代替, 所有的档案信息线索可以借助计算机的逻辑判断功能, 多途径、多角度的组配, 组成各种虚拟卷。最后, 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具有保存价值, 数字化档案的价值鉴定工作被提前到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 要求电子文件一经产生或形成, 系统就通过设计好的程序对其进行自动鉴定, 判定有保存价值则给予档号自动归档, 并进入档案管理监控网络中。

5. 加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

目前, 许多高校已建立了局域网, 实现了信息的区域性传输、交流和共享, 这为数字档案馆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也为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高校档案馆应建立自己的主页和服务器, 以便远距离、快速度、高质量地传递档案信息。主页设计可包括学校概况、档案馆全宗介绍、档案馆服务功能和范围、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及档案馆编研信息等。档案馆主页可链接到校园网, 供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查阅利用, 为学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工作服务。

三、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制度体系建设问题。

高校数字档案馆要根据数字档案的特点, 建立健全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数字档案归档制度、保密制度、数字档案鉴定制度、数字档案备份制度、网上利用者身份确认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要明确档案馆的监督指导职能及权限, 处理好档案馆与馆藏档案的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的关系, 保障档案形成者的合法权益。

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

为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 要采取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安全控制。对于涉密档案应根据其性质界定不同密级档案的查阅人员范围, 设置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权限。普通密级的档案密码可提供给有查阅权限的人员;高密级的档案信息禁上互联网, 只可在本单位内部的局域网上按查询权限访问。

3.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人才问题。

档案馆建设 篇11

摘要: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建设是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其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库房宜独立、配备齐全档案安全保管设备设施等建议。

关键词: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安全

档案安全保管历来是档案部门关注的重点,国家档案局所提国家综合档案馆功能定位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档案安全保管始终是其中不变的主题。尤其是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扎实推进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建立健全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案安全体系。可见,建设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是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一、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建设现状

(一)遵循的标准规范状况

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建设目前主要遵循《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另外,201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也对如何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从现有标准规范和指导性意见来看,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建设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时,需要重点考虑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有害气体、防有害生物、防盗、防火、防震等“九防”要求,合理布置档案库区,配备有效的档案安全保管设备设施。

(二)档案库房类型状况

档案库房类型多种多样。以地平面为标准,档案库房可以划分为地上库房和地下库房。多数国家综合档案馆库房为地上库房,只有极少数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有地下库房;按照库房保存的档案载体类型,档案库房可以划分为纸质档案库房、磁性载体档案库房、胶片档案库房、光盘库房等。目前国家综合档案馆库房以纸质档案库房为主,其他类型的库房较少,有的库房甚至将多种载体类型的档案混合保管;根据库房所在区域,档案库房可以划分为独立型库房和混合型库房,独立型库房是指库房自成一体,与其他用房不交叉,目前这种库房较少,代表性的有山东省档案馆库房。混合型库房是指库房不独立,与其他功能用房混合在一栋楼内,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库房类型。

(三)档案库房“九防”状况

档案库房“九防”是维护档案安全的重要措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都在按照现有标准规范和指导性意见开展具体工作。防潮(水)方面,主要采用防潮(水)结构和材料,并配备除湿机、空调设备、温湿度控制设备等;防高温方面,主要措施有设置环廊、采用隔热材料、加厚墙体、空调等;防光方面,不设窗户,或设小窗户并对窗户采取防光处理,同时控制库房人工光源;防尘和防有害气体方面,主要考虑馆址选择、馆区绿化、过滤空气、定期清洁等措施;防有害生物方面,主要措施有控制温湿度、消毒、通风等;防盗方面,主要采用监控报警系统;防火方面,主要采用防火结构和材料,并配备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防震方面,主要按照规范要求的抗震级别设防,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提高建筑的抗震度。

二、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建设主要问题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都非常重视档案安全保管问题,在建设中也基本遵循相关规定要求,但仍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混合型库房存在安全隐患

混合型库房现象普遍,安全隐患较大。有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办公用房、对外服务用房和档案库房同在一栋楼,电梯共用,人员混杂,易导致档案失窃、受损;有的国家综合档案馆设备用房和库房相连,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因为设备用房如发生事故易波及档案库房,造成档案受损。混合型库房还存在建筑重心不稳的问题,如有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将库房设在中间楼层,使建筑物重心不稳,受到震动时易坍塌,影响档案安全。

(二)库房温湿度控制不够妥当

库房温湿度直接影响档案寿命。国家综合档案馆都很重视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控制,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问题。例如,有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上班时间开空调,下班时间关空调,从而导致库房温湿度昼夜间波动剧烈,严重影响档案寿命;有的档案馆库房只配备1套恒温恒湿设备,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便会导致温湿度控制失效。

(三)库房维护结构、材料和施工技艺选择不够合理

库房维护结构、材料和施工技艺的选择往往影响国家综合档案馆库房建筑质量,如选择不当,则会加大后期维护成本,甚至需要重新改造。例如,有的档案馆无环廊结构,墙体材料不能有效隔热,利用空调进行温湿度控制时,耗能较大;有的档案馆因为施工的问题,墙体易受潮发霉,需要整修;有的库房墙体薄,不能有效防潮,需要长期使用去湿机去湿;有的库房密闭不到位,灰尘易进入库房,加大了库房的清洁难度。

(四)安全防范缺少全方位视角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安全防范工作主要集中在档案库房的安全防盗方面。很多国家综合档案馆都没有做到对整个档案馆的全方位监控,只是对重要区域进行监控,导致某些方位无法通过监视探头看到正在发生的情况。另外,有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尽管配备了监视设备,但未能24小时不间断值班监控。这些情况都不利于档案的安全保管。

三、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建设对策

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建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设施配备齐全、监控管理到位。尽管目前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不足之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库房宜独立

库房是档案的重要保管场所,应是一个独立区域,与办公区、对外服务区、生活设施区等不交叉,避免无关人员出入,并减少档案出库频率。也就是说,档案库房区与其他功能区最好实施物理隔断,从地下到地上是一个独立的单体结构,地下对应位置不设设备间、车库等用房,有专用交通通道,不和其他功能区混用,档案入库前进行必要的消毒、整理工作,入库后尽量不提供档案原件,以数字化副本提供利用,避免档案频繁出入库房影响其安全。另外,库房区应设置相对独立的设备检修通道,减少设备检修人员直接接触到档案。库房应设门禁系统,只允许相关工作人员出入。endprint

(二)档案安全保管设备设施应配备齐全,有效应用

档案安全保管设备设施主要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监控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消毒灭菌系统、通风换气系统等,这些设备设施都应配备齐全,有效应用,构建完善的档案安全防线。例如,恒温恒湿设备可以配备2套,1套全天24小时开机使用,另1套备用;监控系统应面向全馆,包括库房区、利用查阅区、办公区等所有区域,做到360度全方位监控,无死角、无漏洞,同时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巡视,保障档案安全。

(三)合理选择库房维护结构、材料和施工技艺

库房维护结构、材料和施工技艺选择合理有助于提高库房质量,降低维护成本,保障档案安全。在选择库房维护结构、材料和施工技艺时,应遵循相关标准规范,满足档案安全保管功能需求,并考虑节能环保问题。建议在库房外部设置环廊,一是可以利用环廊内空气的热阻作用,阻隔来自库外和外墙体的温湿度直接进入库房,同时防光、防尘;二是环廊可以设置成设备检修人员的交通通道,避免设备检修人员直接穿越库房;三是一些取暖和电器设备可以置于环廊内,减少库内设备设施;四是机械通风渠道可置于环廊楼板和内墙体内,避免空调管道占用库内空间。

*本文为北京市档案局项目(编号:2013-01)“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目为以北京市档案局(馆)为依托单位的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1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档案馆建筑建设标准103-2008[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

[4]张美芳,唐跃进.档案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姜莉.档案馆建筑风格趋势[J].中国档案,2012(11):23-24.

浅谈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 篇12

一、实体信息管理模式

此模式的数字档案馆以单个实体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为依托, 在本馆原有职能范围内, 对馆藏传统档案资源和电子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这是我国的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模式。基于实体信息管理的建设模式按照项目切入点的不同可分为管理信息化主导型和服务信息化主导型。

1. 管理信息化主导型。

侧重于馆藏资源的数据库建设和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 通过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实现管理工作自动化和档案资源的长久保存。国际上, 管理信息化主导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文件和档案管理局组建的电子文件档案馆 (ERA) 。ERA项目始于2000年, 旨在建立一个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集成系统。在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同时, 管理、维护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 并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读性。与ERA组建的同年, 我国国家档案局把“数字档案馆工程研究与开发”作为该年度全国重点档案科技攻关计划, 下达给深圳市档案局与国家档案局科研所, 这是我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由此, 深圳市档案馆成为我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深圳市数字档案馆在建设的第一阶段即实现了馆藏的数字化和馆务的自动化, 其中文件中心的建立是管理信息化主导型模式的突出体现, 其职能是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理完毕的文件进行集中管理。

2. 服务信息化主导型。

此类型是以档案的服务利用为主要启动目标, 借助数字化的馆藏资源, 提供准确、快捷、有特色的联网检索与利用服务。它的典型代表是英国国家档案馆数据集 (NDAD) 。NDAD是为了保存和利用结构数据集而提供的整套系统和服务, 主要侧重于数字馆藏的信息服务。1998年, 英国国家档案馆将NDAD作为一项服务向社会推荐, 公众可以通过网站访问某些政府部门的一手数据和背景材料。

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的建设过程存在许多变量因素,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模式是选择管理信息化主导型还是选择服务信息化主导型, 要根据项目建设的整体布局和阶段规划, 以“合理适用”为原则选择切入点和侧重点, 科学分析、综合考量。

二、共享信息管理模式

此模式的数字档案馆是一个跨越空间的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 主体是基于网络的共享数据库系统, 它突破了馆际间的物理界限, 将分散在不同物理位置的信息连接起来, 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信息服务。国源挖掘不够深入。按照共享信息种类的不同, 共享信息管理模式的数字档案馆可以分为档案信息共享型和综合信息共享型两种。

1. 档案信息共享型 (纵向开发) 。

此类型的数字档案馆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 由某个档案馆或档案行政部门牵头组织, 将不同物理位置的多个馆藏机构的档案信息通过网络整合在一起并提供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平台。其目的在于同一主题档案信息的整合利用, 不在于信息实体的管理。以安徽名人馆为例, 安徽名人馆是全国首家地方籍名人展馆, 成立于1999年。安徽省档案局和合肥市档案局在原有馆藏档案材料的基础上, 选择历史影响深远、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示范性大的著名人物向社会广泛征集, 将著名人物在各个阶段形成的保存在社会不同区域的书籍、文字、实物、照片、录音、录像等档案材料综合加工, 运用实物展示、人物蜡像、电影手法和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展现著名人物的风采与事迹。名人档案馆变实体保管为信息管理, 档案馆扮演“档案控制者”的角色, 把目光更多地放在档案的信息控制上, 实现档案的宏观管理。

2. 综合信息共享型 (横向开发) 。

此类型的数字档案馆与档案信息共享型数字档案馆不同之处在于其共享信息不局限于档案信息, 而是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将相关的所有可以收集到的信息资源, 包括档案、图书、文博等其他各式信息资源统统整合到一个信息平台之上。这是一个“大档案”的概念, 其在主体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在信息资源上具有丰富性的特点。综合信息共享型数字档案馆的典型代表有美国的伊利诺斯州数字档案馆。其主要是由该州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历史研究会等15个部门联合建设和维护。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在网上为用户提供有关该州历史和现状的信息, 同时为项目参加机构提供向伊利诺斯数字档案馆上传数据的工具。国内这种由若干个信息部门联合建立的基于信息共享的数字馆尚不明确,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 上海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与此类型有几分相似。它紧紧围绕上海历史这一主题, 把不同辖区、不同行业、不同名人史料、不同受众群体的数字馆藏以电子档案的形式整合到一个平台之上, 是开放式的信息模式建设的典型, 它将史料、实物、字画、图书、影音、图片等多种信息资料深度开发整合而成, 但由于该项目主建方不是档案机构, 也就无形中降低了从专业角度对它进行分析使用的效能。

上一篇: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下一篇:手绘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