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建设论文

2024-06-13

档案建设论文(精选11篇)

档案建设论文 篇1

加强档案资源整合 突出馆藏特色档案建设

敦煌市档案局赵红云

加强档案资源整合是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突出馆藏“特色档案”的重要途径,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资源整合的力度大小,它直接关系着档案馆这个基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能反映出服务于民生的方式、水平和程度,进一步体现了档案馆馆藏特色档案的文化品位。加强档案资源整合的关键,要在提高馆藏特色档案和改善馆藏结构上做文章、下功夫。

一、档案资源整合的关键是要做好档案工作的宏观调控

首先,要认识到档案来源于文件,档案又是文件的归宿。档案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措施,监督、检查和指导各部门、各立档单位各种文件材料的形成、管理、立卷归档工作,达到符合档案整理要求,达到便于科学管理要求,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一句话就是说,凡是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要标准化、规范化,比如文书处理部门在起草文件时严格按照文书处理方面的规定标准执行;其它各专业主管部门,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都有专业文本标准和要求,应严格执行。这是档案部门实施宏观调控,加强档案监督、检查和指导的关键性一步。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档案室与案馆的关系,做到工作互补,资源共享。档案室是档案馆的基础,馆藏档案大部分来源于各个档案室。档案部门要投入精力,帮助和培训基层档案人员,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特别是让那些新手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如机关档案室创建示范活动时,我们应积助他们做好机关档案工作,把重点放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上,进一步做好整理、鉴定工作,使之档案符合质量要求。只有这样,档案交接才能顺利,才能保证案卷质量,档案馆档案资源得以充分。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必须要严格贯彻落实《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馆工作通则》《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使档案室工作与档案馆工作同步发展。

第三,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中心,重点做好经济建档工作。这就要求档案部门的同志,随时掌握和了解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抓重点、早安排,跟踪服务,做好经济建档的指导工作。特别是要根据县市的发展特点,掌握其发展规律做好建档安排,如敦煌市委、市政府2008年在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集中精力狠抓了“五件大事”和“十件实事”,档案部门随时关注着大事要事的发展,很快研究出了方案,制定出了岗位责任,指定专人负责,落实了经济建档工作,基本做到了经济建设发展到那里,档案工作跟踪服务到那里的意识。另外,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档案部门密切和有关单位、部门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作战,为完成经济建档工作打好基础。

第四,要在档案工作的宏观调控中,加强重点档案的指导性安排。做好重点档案指导工作,是档案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之一。2007年酒泉市档案局在全市作了加快重点工程建档和旅游资源建档安排后,各县市按照要求都作了这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2008年又提出对星级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部门进行建档,在各县市档案部门的努力下,已拉开了建档头绪,特别向敦煌市作为旅游开放城市,获得二星级以上的宾馆、饭店36家,工作量大,任务重,计划在二、三年内完成旅游部门建档工作。

二、新时期,地方特色档案的框架构思

过去,县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结构存在非常突出问题,就是种类的单一化。各档案馆文书档案占了馆藏的90%以上,其它档案的数量很少,甚至是空白。1979年,敦煌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旅游开放城市,那时,馆藏档案才4737卷,主要是文书档案和少部分的图纸,种类极度贫乏,更谈不上结构合理。随着我市旅游开放城市的整体推进,国际旅游名城

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的变化。到1991年,馆藏档案达14299卷,2008年馆藏档案达36696卷,包括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教学档案、印章档案、人事档案、公证档案、统计档案、票证档案等,时间为1949年至2001年;馆藏还有珍贵的历史档案,现存12件藏文经卷(中唐时期);清代档案共14件,如《敦煌乾隆志》(清抄本)、《敦煌道光志》(属木刻版印刷),清代档案还有、如文契、尾契、证书等档案;民国档案如《重修敦煌县志》(又名吕志)(属手抄本)等.。

新时期的档案馆,需要现代特色档案来装饰,更需要具备文化品位较高的地方特色档案来曾托,一个地区一个县市的地方特色档案不完全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总结。敦煌作为旅游开放城市,其特色档案也有所不同,下面就特色档案的框架结构问题进行尝试,仅供参考。

首先,了解市情,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来定位特色档案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青、新三省交界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市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平均海拔1138米,年平均气温9.3℃,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0毫米,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其市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独特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敦煌展现出了中国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风貌,具有近4000年的文明历史。历史上的敦煌,是塞种、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集散的大舞台,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的集结地,丝路边塞文化、两关长城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汇聚的结点。著名敦煌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79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92年经甘肃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敦煌旅游经济开发区”,1998年敦煌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敦煌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奇特迷人。现存各类文物景点24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4A级景点三处,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特别是被称为“文化瑰宝”的莫高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还有被国家列为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奇观鸣沙山·月牙泉,著名的古关遗存玉门关、阳关,保存完整的汉长城、积薪堆和大自然神工鬼斧、妙造天成的雅丹地貌(魔鬼城)等等,这一切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寻秘探幽、观光揽胜,使敦煌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黄金旅游点。近年来,敦煌市大力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形成了莫高窟艺术观赏区、鸣沙山·月牙泉自然风光旅游区、阳关渥洼池绿洲旅游区、玉门关汉长城古战场观光区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等五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阳关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光热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

敦煌地处内陆,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年平均气温9.3℃,平均最高气温24.9℃,平均最低气温零下9.3℃。太阳年辐射总量153.76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150天左右,为发展优质林果业、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敦煌是甘肃粮食、棉花、瓜果、蔬菜主要产地之一。敦煌市还盛产葡萄、苹果、李广杏、紫胭桃、香水梨、鸣山大枣、敦煌蜜瓜等40余种名优水果和蔬菜。敦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钒、铁、磷、硫、石棉、芒硝等4大类(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26个品种,品位高、贮量大,开采方便。其中位于方山口的钒矿,属大型矿床,探明储量125.8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5.07%,位居全国第四,平均品位0.86%,最高达3%,潜在经济价值28.24亿元。

3、基础条件完善,发展环境优越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优越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敦煌铁路已建成运营,开通了敦煌到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银川、酒泉三条线路,火车站及站前广场已基本建成使用;境内公路是通往新疆、西藏、青海的交通纽带,313线高等级公路已全线贯通投入运营;敦煌机场开通了飞往北京、上海、西安、成都、西宁、乌鲁木齐、兰州等12个大中城市的航线,旅游高峰期每周达120架次,形成了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二是优质充足的能源电力供应。党河水库及坝下四个水电站年发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总投资2.78亿元,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的燃机电站年发电量可达1.5亿千瓦/时。每年输入敦煌的2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又为敦煌提供了充足的清洁能源。三是优化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投资1亿元的8万吨自来水厂扩建工程已经完成,日供水量达到2.2万吨;全长9.7公里,总投资1亿元的城市外环路建设工程已批准立项;全面启动实施了城市立面改造、城市夜景灯光、风情城、党河风情线等城市十大景观工程;与旅游业发展相配套的接待服务设施已具规模,全市共有宾馆饭店128家,其中星级宾馆36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7家);经营国际国内业务的旅行社42家,其中国际社5家,国内社37家,取得资格的导游706人。四是优惠灵活的招商引资政策。1992年,敦煌市被批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并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五是优秀一流的社会发展环境。敦煌市先后建成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市”、“全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和“全省综合治理模范市”、“全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城”、“全省广播电影电视先进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全市上下处处呈现出一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其次,结合实际,寻求档案资源,划定特色档案的范围

敦煌市委、市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下,重新确定了“旅游立市,工业强市,项目带动,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以优势资源培植支柱财源,以市场理念推动旅游开发,以敦煌文化彰显城市特色,以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以改革开放推动全民创业,努力把敦煌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国际旅游名城。在紧紧围绕打造“魅力敦煌、艺术之都”,着力推进“城市特色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档案部门紧密结合这一实际,提出以下地方特色档案的框架。

1、历史档案。广泛向社会征集散存在民间的能反映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各种历史档案资料,时期为解放以前各个历史阶段。敦煌市档案馆在这方面已坚持了多年,很有成效,如从各种专业期刊收集到的反映与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有关的学术论文,民间征集的老照片,清代、民国时期的文契、各种证件等,这些填补了档案馆缺乏历史档案的空白。

2、旅游档案。敦煌为旅游开放城市,我们把旅游资源建档和旅游部门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纳入建档范围很有特色。全市共有宾馆饭店128家,其中星级宾馆36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7家);经营国际国内业务的旅行社42家,其中国际社5家,国内社37家,建档完全达到标准化正是一项大工程,但市档案部门已启动了此项工程。

3、突发事件档案。自然灾害如风灾、火灾、水灾、震灾,还有向03年的非典、09年甲型H1N1流感预防、山体滑坡、煤矿瓦斯爆炸等造成的直接危害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事

件。我们应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收集整理应急预案、现场录音录像、照片及后期处理结果等,一定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4、重大活动档案。主要是在本地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以及重要接待方面的档案资料,比如,敦煌市档案馆在近几年,始终注意收集市上举办的大型活动材料,如市上已成功举办的四届文化旅游节会、招商会,敦煌航空口岸开通庆典活动,08年北京奥运火炬敦煌传递活动等档案收集、整理非常到位。还比如市上的重大接待,向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到敦煌视察、参观考察、调研等活动中形成档案资料,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接待日程安排、题词和照片上,但我们的经验是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应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和接待,重点拍摄第一现场的照片。

5、民生档案。涉及民生方面的档案很多,如,教学档案、职工档案、劳动合同档案、职工养老保险档案、医疗保险档案、失业登记档案、工伤事故档案、生育保险档案、最低生活保障档案、拆迁档案、房产档案、病案档案、婚姻档案、知青档案、土地承包档案、复退军人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以及知名人士档案、劳模档案、家庭档案等。这部分档案相关单位每年不同程度的都在做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6、名优产品档案。各地有各地的名优产品,敦煌为了让农产品产生“品牌效应”市上围绕“敦煌”二字的含金量,在品牌销售上打响敦煌牌,先后在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阳关牌”葡萄,敦煌“飞天牌”棉花,“飞天牌”弹棉胎,“飞将军牌”李广杏等7个农产品和30多个加工产品商标。2008年我市生产的无核白、红地球葡萄被评为全国“中华名果”。我们在这一方面应该注意收集获得名优产品的申报材料、照片以及证书等。

7、城市改造档案。城市改造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这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编制城市规划,按规划分批实施。近两年来,敦煌市在城市改造上以敦煌文化特色为主线,先后启动实施了党河风情线、敦煌风情城、城市街景的立面改造和道路改造、城市夜景灯光设置等“十大城市景观工程”,使敦煌的城市特色日益凸显了出来。特别能让游客体验到的是敦煌文化元素包装了整个敦煌城,大到建筑物的整体色调、外观造型、浮雕图案,小到人行道的改造、大理石的石刻花纹都精心设计制作,出出体现敦煌文化特色。在人行道的铺设上,按照方案精心选择了石窟壁画中隋代、唐代的莲花砖及藻井和从春秋战国到清代的古币图案,铺装了莲花街和古币街。走在敦煌大街上,使人有一种“眼中现古今,脚下生莲花”的感觉。敦煌市档案馆抓住这些特色,已启动收集工作,列出了收集计划,先着手将以敦煌古文化元素包装的城市五条大街和人行道街景用摄像机、照相机拍摄出现场景色。

8、荣誉档案。包含两个方面,既,一是市委、市政府等部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证书、奖杯等归入档案馆保存;二是个人获取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劳模、先进工作者等领回的证书、奖杯争取收交档案馆保存。

9、名人档案。这里面我想从几方面着手,一是获得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特殊贡献的,将他们的论著、论文、证书收集归档;一是在摄影、书法、绘画、文学创作等方面有成就的地方名人,将他们的作品、获奖证书收集归档;一是研究地方曲子戏并有成果的名人,将他们收集的地方戏曲、词以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证书等收集归档。

10、实物档案。档案馆重视收集一些比较珍贵实物档案很有必要,这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依据。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探讨和构思出的敦煌市特色档案框架,在这些特色档案中,有些档案已收藏进馆,有些我们在做积极努力,准备开始收集整理,还有些需要创造条件,如经费问题,专业人才问题,特殊保管设施问题等,只有条件具备时,才能对那些具有地方特色档案做系统的收集、整理、鉴定和归档。

联系电话:***

档案建设论文 篇2

档案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文化, 集结了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粹, 又承接了以往的优秀文化传统。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既符合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 又符合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这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档案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文化功能, 主动融入社会, 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全面记录和展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打造特色档案文化品牌, 努力在文化强国征程中建功立业。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要不断解放思想, 强化档案文化主阵地。档案馆要在切实做好文化资源存贮工作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这一优势, 纵深度、全方位地挖掘开发档案文化, 通过展览、网络、作品、视频等多平台、多内容、多媒体形式, 充分展示地方历史文化, 将档案馆建设成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档案文化元素的城市文化阵地。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要借力文化支点, 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在现代传播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 档案馆作为档案文化主阵地, 应强化大局意识, 捕捉社会热点, 寻求文化支点;积极与社会文化界合作, 推出档案文化品牌, 使档案馆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彰显“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 进而营造各方关注、支持和参与档案工作的浓厚氛围, 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知, 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科学有序、高效快速发展。

丰富的档案遗产是弘扬档案文化的基础, 厚重的档案文化则是对档案遗产的挖掘、提炼与升华。

档案建设论文 篇3

本月,全市档案工作者再次迎来自己的节日——“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第七届“档案馆日”。今年,围绕建设法制中国首善之区的目标,北京市档案局精心策划、筹备了以“档案——与你相伴”为主题的馆日活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举办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宣传档案的社会功能,使公众近距离接触档案,感受档案的价值与魅力。同时,由本刊承办的档案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在“档案馆日”举行了颁奖仪式,本栏目的相关文章将对上述内容做详细介绍。此外,本期的专访继续“档案的利用与服务”主题,推出由本刊记者采写的《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文,详细报道了西城区档案馆在这项工作中的新亮点。

提升档案的服务水平,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本期“理论探讨”精选的三篇文章体现了这一思路。其中《信息分析方法在档案领域的应用现状综述》《基于链接分析法的北京市各区县档案局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两篇文章主要基于档案信息化的视角,前者针对信息分析方法在档案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后者则运用链接分析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档案局网站的影响力进行评价并深入分析其现状、问题,同时提出了改进策略。第三篇《对边疆古城建档保护的思考》一文,针对现代生存环境的恶化加速了对边疆古城的侵蚀这一现状,通过对边疆古城建档的必要性、意义及建档范围的分析,提出开展建档保护的具体实施对策。

本期“业务研究”栏目首推的《做好档案宣传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一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档案宣传工作,需要把握哪些环节分别从五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近年来,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有所创新,本期《“三结合三阶段”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新模式初探》《浅议两部新保密法规对档案开放工作的影响》两篇文章均围绕这一话题。前者将“三结合三阶段”这一新概念作为档案开放工作的新模式,阐述了它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它的提出背景及依据;后者则分析了2014年相继出台的两部保密法律法规对涉密档案和不开放档案的不同影响。从档案的开放鉴定延伸到对档案资源开放的管理,《论开放档案资源的多中心治理》一文,依据多中心理论,提出了开放档案信息资源需要选择以自主治理为基础的多中心治理方案。

本期“档案文化”中值得推荐的是“探究查考”栏下的《钱学森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吴稚晖夭折的编译事业》两篇文章,作者都通过挖掘馆藏,查阅档案,将历史事件娓娓道来或回顾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体现了挖掘档案,品评历史的栏目特色。

消防档案建设 篇4

一、单位消防档案建设要求

1、公安、建设、文化、工商、人防相关部门证照或许可文件复印件;

2、建设工程消防审核和验收意见书复印件;

3、公众聚集场所开业或营业前办理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或《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原件;

4、消防验收移交的全套资料;

5、消防组织体系及责任资料(组织机构文件、相关职责、承包租赁管理合同)

6、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消防安全例会制度;防火巡查制度、检查制度;消防宣传与培训制度;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消防设施管理制度;火灾隐患管理制度;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制度;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等10项管理制度)

7、灭火疏散预案及演练相关资料;

8、单位开展的每日防火巡查记录;

9、单位开展的防火检查记录;

10、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定期检验、维修记录;

11、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12、员工及控制中心消防培训证复印件;

13、电器产品的线路定期维护、检测记录;

14、燃气用具的管路定期维护、检测记录;

15、提供由中介机构出具的2010年《消防设施检测报告》(合格的报告)

16、公众聚集场所参与公众责任险的相关资料;

17、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

二、其他相关工作

档案资源建设 篇5

信息资源,同能源、材料资源并列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其中能源、材料?Y源合称为“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作用于物质生产、生活等领域,产生直接的、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而信息资源作用于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可量化的或不可量化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档案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全方位的、不可替代的综合贡献力。

档案资源建设是以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目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的档案积累、移交、接收、整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档案工作。档案资源建设的概念,是由收集档案、丰富馆藏到建设国家档案资源发展而来的。随着档案资源的日益丰富,国家档案局提出要提升档案资源管理能力,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提供强有力支撑,要把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城乡全体居民,覆盖到社会尤其是民生各个方面,覆盖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种新社会组织,覆盖到档案的各种载体、形态和专业内容。

档案资源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指导思想,对共有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公平的配置,即职能决定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地域化原则、公共性原则、记忆规范化原则。档案资源建设包括:档案资源构成、档案资源的利用开发、档案资源的整合、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

档案资源建设,就是要加大档案收集整理力度,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生态保护项目以及新领域、新专业、新机构、新社会组织等档案的收集工作;要建立健全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要重视做好民生档案工作,要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把民生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要科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档案馆(室)集中统一管理的档案资源管理架构,统筹规划,整合同一单位内不同部门、同一地区各档案馆(室)及不同地区档案馆(室)的档案资源,推动档案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要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提供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不断挖掘档案的价值,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要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传输网络和平台,积极推进城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支持档案馆(室)把可公开的各类档案、信息上传网络,开展远程利用。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档案资源建设要多样化,要依法管理档案资源,各级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实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档案资源更加齐全完整、丰富多元,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更加完善。

档案建设论文 篇6

建筑安装工程竣工档案归档主要内容及案卷组合排列顺序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90号令《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以及达州市政府12号令《达州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之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拟订建筑安装工程竣工归档主要内容及案卷组合排列顺序。

一、综合性文件

1、工程准备阶段文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会议纪要及文件)

2、选址规划意见书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红线图

5、征地批准文件、拆迁协议

6、地勘合同

7、地勘报告

8、设计方案审批意见

9、设计合同

10、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建委、消防、人防、市政、园林、环保等)批准文件或取得的有关协议

11、招投标书、中标通知书

12、施工合同

13、监理合同

1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5、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16、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8、开工报告

二、施工文件

(一)、土建工程

1、图纸会审记录

2、技术交底

3、设计变更

4、技术核定单及经济签证

5、施工放线

6、钢材质量证明单、试验单汇总表

7、材料报审表、钢材合格证、钢材力学试验报告

8、钢材焊接试验报告汇总表、焊接试验报告

9、水泥合格证汇总表、材料报审表

10、水泥合格证、试验报告

11、砖出厂合格证汇总表、材料报审表

12、砖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13、构件合格证汇总表、材料报审表

14、构件合格证及附件(带肋钢筋准用证、力学试验报告、)性能检验报告

15、防水材料、隔热保温、防腐材料以及其它材料汇总表、材料报审表、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16、沙、石试验报告单、材料报审表

17、砼试配报告、砼抗渗试验报告

18、单位工程砼试块强度汇总表及强度评定

19、砼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含回弹仪检测报告)20、砂浆强度试配报告

21、单位工程砂浆试块强度汇总表及强度评定

22、砂浆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含回弹仪检测报告)

23、地基验槽记录

24、基础结构验收记录

25、主体结构验收记录

26、幕墙工程验收记录

27、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8、基岩强度检测报告

29、桩基检测报告

30、抄测记录、沉降观测

31、防水工程抗渗试验(卫生间、屋面、阳台)

32、管道、设备系统清洗记录,排水管网、灌水、通水、通球试验和卫生器具盛水试验

33、基础、主体工程隐蔽记录、工程报验单

34、防雷测试记录(自测及试验报告)

35、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36、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地基与基础、主体、地面与楼地面、门窗、屋面、装饰、水电气安装、采暖与通风、电梯安装)

(二)、电气、给排水、消防、采暖、通讯、燃气、建筑智化、电梯工程

1、图纸会审

2、设计变更

3、设备、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保修书

4、设备安装记录

5、设备试运行记录

6、设备明细表

7、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8、施工试验记录(测试、调试、试运行)

9、质量处理事故

10、检测、验收记录

(三)工程竣工图

1、建筑竣工图

2、结构竣工图

3、装修工程竣工图

4、水竣工图

5、电竣工图

6、通风与空调竣工图

7、室外竣工总平面图(水、电、气、通讯、电视等)

三、监理文件

1、工程开工/复工、延期审批表

2、不合格项目通知

3、工程质量及事故处理的会议纪要、处理结果

4、工程竣工决算审核意见书

5、工程竣工总结

6、质量评价意见报告

四、竣工验收文件

1、工作总结(建设施工)

2、竣工验收备案表(五方责任主体、各专项验收认可文件)

基层档案室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篇7

一、基层档案室数字化特点

1. 档案数字化规模小。

基层档案室收集和保管的档案多为本单位在日常管理和业务开展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数量有限、载体单一。因此, 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对象多为单一载体档案, 数量有限, 只需若干台扫描仪即可完成全部档案的数字信息采集工作, 档案数字化人力和物力投入相对较少。

2. 专业性强。

基层档案室所属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其数字化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档案数字化对象的选择上, 应以本单位专业档案为主;在数字化设备的采购上, 应以适合本单位业务需求的软硬件设备为主;在数字档案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中, 应根据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情况提供集成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平台。

3. 以数字档案信息应用为主要目的。

基层档案室的档案工作主要是为本单位服务。因此, 基层档案室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时, 比较注意考虑投入成本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强调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

二、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建设内容 (如图1)

1. 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配置。

基层档案室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配置的软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数字档案信息采集设备, 实现纸质档案、图纸档案等的数字化转换工作, 包括扫描仪和计算机等设备;一类是数字档案信息存储设备, 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包括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盘等设备;一类是档案综合管理系统软件, 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功能, 包括档案著录、档案统计、档案检索、档案信息发布等功能。

2. 档案数字化对象的选择与鉴定。

做好档案数字化对象选择与鉴定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一, 利用率高的档案优先扫描, 无利用价值的档案不予扫描;二, 破损的档案优先扫描, 以加强档案实体安全;三, 正本和珍贵资料予以扫描, 底稿、重复性文件等予以剔除。

3. 档案数字化加工。

档案数字化加工是指实现数字档案的信息采集功能, 包括档案整理、目录建库、档案扫描、图像处理、数据挂接等环节。

4. 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档案数字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保管和提供利用服务工作,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 基层档案室应加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 防止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泄漏与被篡改行为;加强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及资源整合工作, 通过档案网站与Web查询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查询利用服务。

5. 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制订。

基层档案室档案数字化规模小, 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制订应突出重点和实用性, 能对数字化加工过程起较强的业务指导和规范作用。根据档案数字化实践, 基层档案室制订的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应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定》、《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与利用制度》等内容。

三、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设备落后, 资金投入不足。

基层档案室属于非盈利性部门, 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不受单位领导的重视, 档案工作经费相对匮乏, 而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采购软硬件设备。设备落后, 投入资金不足已成为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建设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2. 人手不够, 对专业公司依赖性强。

档案数字化建设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基层档案室规模小, 档案管理人员少, 缺乏全面掌握数字化业务建设知识的多面手。因此, 在与设备供应商议价时, 基层档案室往往处于信息弱势地位, 在以后的软、硬件升级过程中对专业公司存在较强的技术依赖性。

3. 规划力度不够, 信息整合效果欠缺。

在开展档案数字化过程中, 基层档案室往往对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信息查询服务等实务操作较为重视, 对档案数字化规划与设计、档案标准规范编制及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情况影响了档案数字化加工质量, 给数字档案信息的长期开发与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 降低了档案数字化工作效率, 影响了信息整合的效果。

四、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 投入与效益的关系。

由于建设资金有限, 基层档案室应充分考虑数字化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基层档案室而言, 配置实用的软、硬件设备, 以利用率高、保管价值大的档案为数字化处理的重点对象, 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力度, 并开发网络集成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既可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 又可扩大档案业务影响力, 实现基层档案事业的良性发展。

2. 数字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关系。

传统档案管理形成了成熟的业务模式, 档案管理人员只需按成熟的业务流程操作即可开展档案整编、保管与利用等工作。而数字档案信息的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有较大差别, 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处理能力, 建立合理的流程、管理制度保证数字信息的安全管理和利用。另外, 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 还应保证数字信息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同步性与协调性, 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效应。

3. 现有投资与原有投资的关系。

谈谈学校档案建设 篇8

一、档案管理的内容

1、学校行政管理方面:校史及学校平面图、建筑图纸;上级的文件、通知及有关批复;工作计划、总结及大事记;各种规章制度、会议纪录及有关决定;固定财产登记表、统计报表及财务资料;受各级各部门表彰 情况及证件;历年学校领导班子的组成人员及基本情况等。

2、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教导处、教研组及团队组织的工作计划、总结;每学期教师任课情况安排表;每学期期终考试、各类学科竞赛及每学年升级、毕业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成绩统计表、分数册;不同版本的教材、教参;历年所订主要报纸、杂志;图书资料、教学仪器、文体器材、电教设施(含自制软件)的登记册; 学校和教师在各种报章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经验材料及他人发表的(含广播、电视)报道本校事迹的新闻、通讯、经验材料;完整的教育教学档案资料等。

3、教师管理方面:逐年逐学期教职员工的花名册及基本情况登记表;逐月逐日教职员工的考勤原始记载;教师在校级以上(含校级)进行示范课、观摩课、教改实验汇报课、新教师转正定级公开课的教案及评教记录、指导意见及结论;教师在县级以上有关会议交流过但未发表过的经验材料;每学期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及班主任工作计划;教职员工的年度工作总结及考核评定材料;学历不合格教师的文化、业务进修资料及学历合格教师的继续教育资料;逐学期填写的《教师业务档案》等。

4、学生管理方面:每学年的分年级、分班学生花名册及基本情况登记表;学籍登记表(学籍卡或借读卡);转学、休学、复学、留级的有关证件、存根及失学、死亡原因的情况登记;学生体检登记表及体育达标成绩 测查表;学生奖惩情况登记表;学生去向及毕业生花名册、毕业证存根、毕业生合影、毕业生去向等。

二、档案管理的方法

1、人人树立档案意识。一个学校能否把档案建起来,并管好、用好,关键是领导。校长重视档案建设,善于用档案资料统管学校各项工作,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校长重视了,就必然会要求全校教职员工人人树立档案意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养成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避免平时不注意收集保存,遗失了,期末交不回档案室,入不了档。

2、校校设立管理人员。一般地说,在不增加编制的条件下,尽可能设档案专职管理人员(如聘用有一定管理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的离退休教师),其他规模较小的学校可设兼职管理人员。要制订管理人员职责和管理制度,除建好、管好、用好档案资料等内容外,要特别注意在管理人员变更时,做好交接工作,防止人员变、资料丢的混乱现象。

3、件件资料分类入档。档案资料,通常一学期收集整理一次。对所收集的资料,在入档前一定要进行审查整理,认真鉴别,决定取舍,然后系统地分类、分项、分卷装入档案袋。一般学校要建立档案柜,档案袋入柜存放;凡有条件的都要建立档案室,档案室除放置档案柜存放文书资料等档案袋外,还要陈列、存放学校有史以来保存下来的有价值的珍贵实物(如奖旗、奖杯、奖匾、奖品,用过的校牌、校旗、国旗等)和报纸、杂志、教材、试卷等不能入袋的资料。

4、事事处处注意“四性”。即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和价值性。连续性,是指跨学年的重要事件,如教改实验课题,一般都不是一个学年能够完成的,周期较长,一轮实验要延续几年、十几年,对每学期、每学年的阶段性实验报告和终结性的实验成果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或二轮、三轮的实验资料,都要注意连续性;完整性,是指本学期、本学年的某件事、某项活动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防止有部署没检查,有计划没总结;系统性,是指分类立卷工作要规范化。要科学地系统地分类分项,便于查找资料,发挥档案资料对学校工作的指导作用;价值性,是指对收集起来的资料,要严肃认真地审查整理,对那些没有教育价值、科研价值、保存价值和历史资料查找使用价值的就不必入档,可另作处理。档案资料不能兼收并蓄,把凡是收集到的东西统统塞进档案袋里。即使入档的资料,也要标明保存期--“永久”、“长期”,或“30年”。

三、档案管理的优越性

1、实行档案管理,能增强对学校检查评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档案,是督查、评估和指导学校工作的可靠依据。有的学校,平时做了许多工作并卓有成效,但督导检查时,听汇报成绩不少,查资料证据不足,有的已经失落,有的一时找不到,而评估“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积分自然受到影响。有了档案资料,就是真凭实据,督查评估就能做到公平合理。

2、实行档案管理,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比如《教师业务档案》,每学期根据各人的工作实绩填写一次,内容和本人见面,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本人共同签字方能生效。由于绝大多数 教师的上进心、自尊心很强,这样做对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有力的鞭策和鼓舞,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评模范,评职称、民办教师转公办等,“模范不模范,翻开档案看”,按工作实绩排队上,这几个过去的“老大难”,就会变成再也不难。

3、实行档案管理,便于查找和使用有关资料,便于利用校史及有关实物(包括录音、录像等),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4、实行档案管理,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的科学管理体制,使每所学校都能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摸索经验,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好自己的学校。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本身的规律,但这个规律并不是任何人随便都可以掌握的,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记取失败的教训,得而不骄,失而不馁,才能从中找出规律,指导自己的工作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档案资料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校管理从随意性、 经验型向自觉型、科学型发展。

档案建设论文 篇9

敦煌市档案局 赵红云

档案馆既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又是地方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公开的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而档案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工作的基础,是档案馆生存和依赖发展及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外在表现。档案馆建设和档案资源建设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又有其自身的工作特性和特点,缺一不可。特别在今年全省开展的“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中,更能体现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笔者就结合敦煌市档案馆档案资源建设,谈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新时期,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从档案馆基本职责和具体任务看,它是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活动的记录,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馆藏又是档案史料的总汇。档案馆工作是一系列科学管理、研究性、服务性的工作,是集中统一地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存的档案和有关资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档案资源建设就是要求我们从接收和征集入手,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珍贵档案、资料的接收和征集活动,以丰富馆藏内容,调整馆藏结构,体现特色档案,提升档案文化品位,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好服务。

国内新闻媒体和科学研究工作者,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要。特别在今年,省档案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以来,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而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还有很大差距,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总量、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存在着种种不足,要真正发挥档案馆“两个基地”和“两个中心”作用,对加强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显的十分必要。

二、抓住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推进其活动的全面开展 在档案资源建设中,我们要把握机遇,抓住机会,有重点有目标,方法具体,措施得力。就县(市)综合档案馆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常规接收,把重点放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增加馆藏总量,这是档案馆接收的主体。我们要按照档案馆接收档案范围之规定,严格把关,把符合标准应进馆的档案按期接收,应坚持5—10年接收一次的工作制度。我馆接收的档案主要是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业档案,但都能按时进馆,案件质量符合标准。而其它载体档案如照片档案、录像、电子光盘档案,一些领导人和名人题词、书法、摄影作品等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接进档案馆的确很少,这直接影响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此,档案部门今后要抓好对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的监管力度,结合每年的集中统一立卷时机,检查其单位各类档案资料的齐全程度,形成档案材料的质量,为给档案移、接交打下基础。

2、抓特色档案,提高其馆藏档案的文化品位。各地都有特色,4、及时接收改制企业档案和有代表性的部分事业单位档案进馆,以防重要档案流失。敦煌市原有国营、集体企业48户,从1996年开始,先后以责任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内部收购、先售后股、整体出售、破产、解体等形式改制,市档案馆抓住了有利时机,在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对企业档案实行改制一户接收一户的办法。近两年,市上对依照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也进行了改制,期间,档案馆与他们积极取得了联系,做了接收计划,正在实施阶段。另外,要把各有关主管部门下属的副科以上事业单位所形成的重要档案,按规定纳入接收计划,另划全宗,单独保管,防止重要档案流失。

5、抓机遇,加强对本区域内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档案资料收集,特别是照片档案,要积极参与拍摄,以增加馆藏门类。重大事件,重要接待在每个县(市)每年都会出现,而档案馆应把重点放在县市级以上的活动或事件上。敦煌为旅游城市,每年有很多重要接待,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知名人士来敦煌视察、考察、参观访问以及建立的国内外友好县市的相互来访和交流。为了做好这些档案资料的收集,市档案局制定了“敦煌市重大活动(事件)、声像档案管理办法”,上报市委、市政府并转发各立档单位执行。而市上领导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凡是市上的重要接待市委、市政府两办都能通知档案部门参与,进行现场拍摄,这一工作制度已执行多年。这几年,馆藏照片档案大增,每年都收集整理400张左右。就陈列室展出的照片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从建国以来到现在非常全,而市上领导参观了陈列展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一是要继续加强《档案法》的社会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以身边事启迪身边的人,以提高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新认识。

二是要依据《档案法》及行政法规,加强对立档单位的行政监督力度,要求他们做好平时立卷和年末档案整理、归档工作,使应归档的文件材料齐全完整。

三是要上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经常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高专业水平,强化硬本领,适应新时期的档案工作需要。

四是要出台相关政策,特别向乡镇档案是否继续接收进馆,隶属上级主管的业务单位档案是否向档案馆移交等政策,使这部分档案有一个很好的归宿。

五是要加强对档案资源建设中的经费投入,使其征集、购买档案不受影响。

六是要充分发挥档案馆职能作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把被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行业形象,进一步推动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

二00七年八月十三日

通讯地址:甘肃省敦煌市档案局

建设工程档案移交书 篇10

根据《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重府令第38号)、重庆市建委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档案馆(室)范围及归档内容》(渝建发[1999]31号的通知规定,向城建档案馆(室)移交

工程名称:

重庆市合川区高校园区社会保障房一期工程

,档案共

卷(册),其中:文字材料

卷,图纸

卷,照片

张/卷,底片

张,光盘

张,其它:

该工程档案由移交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利用时,因工程档案内在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由移交单位负责。今后该工程维修、改建时,如有结构、平面布置等重大变更,应报送变更补充文件材料。

上述工程档案,已经城建档案馆(室)如数点收清楚。

移交单位(盖章):

接收单位(盖章): 负责人:

验收人:

移交人:

接收人:

交接日期:

****年**月**日

注:移交接书一式五份,移交方存二份,接收方存三份,对移交档案有需要说明的问题可另附材料。

建设工程档案移交书

根据《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重府令第38号)、重庆市建委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档案馆(室)范围及归档内容》(渝建发[1999]31号的通知规定,向重庆市合川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移交

工程名称:

重庆合川区草街航电枢纽淹没影响区小沔镇迁建还房11标段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其中:文字材料80卷,其它:

该工程档案由移交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利用时,因工程档案内在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由移交单位负责。今后该工程维修、改建时,如有结构、平面布置等重大变更,应报送变更补充文件材料。

上述竣工技术资料,已经重庆市合川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如数点收清楚。

移交单位(盖章):

接收单位(盖章): 负责人:

验收人:

移交人:

接收人:

交接日期:

****年**月**日

档案建设论文 篇11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7 (c)-0000-00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加强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立足于服务社会和人民,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国土资源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有着更多的意义,其中不仅要对档案的整体工作质量进行评定,同时还要以信息化为档案建设的基本核心,因此我国在国土档案工作中不仅要进行发展创新,同时也要根据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科学合理的进行,这也是我国国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1 国土资源档案的特点浅析

1.1 档案信息的综合性强

我国的国土资源档案中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并且综合性也相对较强,其中包括了地籍管理、建设用地管理、资源规划利用、矿产资源储量等等内容,这些都属于国土档案信息的重要部分,因此在不同类型档案之间也可能存在着一些重合的部分,这样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就会有着较大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好,档案信息还容易出现混淆。其中以建设用地相关项目的档案为例,里面包含了建设用地的申请、批复以及征地的相关协议等等内容,而科技类档案中又包含了设计任务规划、用地位置图纸等等内容,这些内容中所关联的部分也相对较多,因此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土地开发与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还要将整个过程中的综合和体会综合在内,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档案中的重要资源信息能够更好的被人们所开发和利用。

1.2 档案信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国土资源信息档案中的内容相对较多,这样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的材料就会相对较多,而很多档案资料自身都有着时间性和顺承性的特征,很多档案都是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融合的,为了更好的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还要对档案信息进行积累和整合,这样才能够提高档案资源信息的完整性。而国土资源信息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受到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土地、矿产等等因素发生变化时档案信息也需要及时的进行修改和调整,因此国土档案信息也具有着动态性的特点。

1.3 国土档案信息内容的涉密性

国土资源档案中还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内容,并且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资源战略的规划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国土资源档案的内容很形式都需要与其他档案信息内容加以区分,并且制定出保密的规范,档案工作人员需要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因此,档案信息保密性也是档案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特性。而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并且对于保密工作要切实可行的抓好,在不断发展档案内容信息化的过程中,让档案信息的使用也具有更多的价值。

2 建设档案信息化的意义

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档案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多,这样对于档案信息管理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当前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还要依靠新的科技手段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而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解决目前档案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建设档案信息化要在基础设施、服务观念以及人力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同时计算机的应用普及也使档案信息管理更好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而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不仅不能够适应目前的档案事业发展,同时也很大程度的制约了人们对档案信息的使用。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还需要通过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来提高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以往的档案管理中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档案信息的使用率也难以有效提高。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成熟后,信息化也为档案管理提供了发展的新方向。档案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从而有效的提高业务水平,这样在未来档案管理工作中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这也是加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3 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工作问题

3.1 构建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模式

国土资源档案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按照档案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以及内容来进行科学的统筹配置,这样档案资源信息系统就能够更好的进行配置优化,人们在使用档案信息时也可以及时的找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从而更好的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所服务。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档案管理也需要不断的走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我国很多国土资源档案信息中都开始使用了電子文件,并且也是档案资源档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而档案信息化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后,各个工作环节都能够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来加以管理,这样就最大程度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国土档案的系统更加完善。

3.2 创新档案信息化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国土资源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尤其是深入认识到信息化的巨大优势,并从思想上重视档案信息化模式构建。档案的信息化不仅要保持原有的内容,而且要不断开拓创新,设立崭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以创新为切入点,在档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实现质的飞跃。

3.3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时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是信息的当行业,而且是知识的加工者、信息的提供者,并能够适应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专用软件操作、网络平台后台控制等。

4 结束语

档案的管理,尤其是涉及国土资源相关内容,关系到我国土地发展问题。因此要不断革新管理技术,引入现代化的信息化建设,既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满足各类用户的信息需求,又从各个方面弥补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档案服务工作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以适应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而为档案的信息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海艳.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档案服务工作问题[J].经营管理者大观,2013(05).

[2]郭登权,张峰峰.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档案服务工作问题概述[J].兰台世界,2013(12).

上一篇:氓理解性默写和答案下一篇:无权代理行为的后果以及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与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