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建设

2024-08-12

档案建设(精选12篇)

档案建设 篇1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文化渗透在社会的各个细胞。档案作为社会历史的见证和悠久文化的积淀, 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借助档案,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规划未来。

档案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文化, 集结了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粹, 又承接了以往的优秀文化传统。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既符合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 又符合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这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档案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文化功能, 主动融入社会, 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全面记录和展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打造特色档案文化品牌, 努力在文化强国征程中建功立业。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要不断解放思想, 强化档案文化主阵地。档案馆要在切实做好文化资源存贮工作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这一优势, 纵深度、全方位地挖掘开发档案文化, 通过展览、网络、作品、视频等多平台、多内容、多媒体形式, 充分展示地方历史文化, 将档案馆建设成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档案文化元素的城市文化阵地。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要借力文化支点, 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在现代传播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 档案馆作为档案文化主阵地, 应强化大局意识, 捕捉社会热点, 寻求文化支点;积极与社会文化界合作, 推出档案文化品牌, 使档案馆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彰显“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 进而营造各方关注、支持和参与档案工作的浓厚氛围, 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知, 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科学有序、高效快速发展。

丰富的档案遗产是弘扬档案文化的基础, 厚重的档案文化则是对档案遗产的挖掘、提炼与升华。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为推进档案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如今, 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 已成为档案部门的自觉行动。在文化强国征程中, 档案部门正在积极借力顺势, 强化内功, 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油给力!

档案建设 篇2

1、“城建档案”的定义是什么(简答)

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类别和不同载体文件材料的总称。

2、城建档案法律体系

(1)法律包括:《档案法》(6章27条)、《建筑法》、《规划法》

(2)法规包括:《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

(3)规章包括:《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家建设部[2001]90号、《城市地下管线工程管理办法》(国家建设部[2005136号)

(4)规范性文件

3、城建档案管理原则是什么(简答)

(1)城市建设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的原则;(2)建立以城市建设档案馆(室)为中心,以产生城市建设档案的有关单位档案室为基础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网络;(3)保证城市建设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5、城建档案“分级管理的原则”如何体现?(论述题)

(1)市档案馆接收城建档案的范围:

A、在市建委报建的建设工程;

B、不在市建委报建的:单体建面2.5万平方米以上房屋建筑工程、单体楼层在20层以上的、规划建设小区在12万平方米以上、工业建筑厂房建面达5000平方米以上或结构跨度24米以上、市政项目投资额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工程交市城建档案馆。

(2)其余按属地管理原则交当地城建档案馆保存,便于社会查阅利用。

6、城市建设档案由建设单位负责建立,在工程竣工后按什么规定进行报送?(论述题)答:(《城建法规实用手册》P114-P115第十四条下

(一)至

(五)点加第十五条的内容。)

7、违犯城建档案法律法规要承担哪些种类的法律责任(多项选择题)

视情节轻重追究如下法律责任:

(1)3年以上、7年以下在期刑事责任;(2)民事法律责任;(3)行政法律责任。城建档案

城市建设项目档案

1、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以及装修工程。

2、建设工程文件包括哪些文件?

答:建设工程文件包括:

1、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2、监理文件;

3、施工文件;

4、竣工图;

5、竣工验收文件。

3、建设项目的构成?

答:(1)建设项目由一个或若干个单项(单位)工程所组成(2)单项工程(3)单位工程

档案建设 篇3

【关键词】挖掘;档案文化资源;建设

档案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记录和写实作用。档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能够对知识和文化起到传承和保护的作用。档案作为追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依据,对社会的经济建设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档案文化并非档案和文化的总和,而是以档案为中心建立的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档案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档案文化是对人类从起初到现在的一个真实的记录,其具有储存和传播双重功能,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国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如何挖掘档案文化资源

1.明确目标,主动采集。首先,档案工作者到当地的博物馆、科技馆以及其他的文化展会采集文字资源和影像资源;采集省内的重大会议、大型文化活动的视频资料。

其次,随时关注省内各大事件,进行网上信息采集和现场影像信息采集。及时关注省内新闻频道和中央新闻,通过视频的形式采集时政要事和影响力大的事件。

2.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主题征集活动。档案工作者在活动策划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便民性设计,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出发,活跃百姓的参与度,吸引广大市民参与进来。在活动开展的前期和中期要做好宣传工作,后期要做好文化资源的整理和保留工作。通过有序的文化资源征集活动,能够采集到大量的文化资源,丰富档案文化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3.借助市场,征集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对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档案文化资源挖掘时,可以借助市场经济的调控手段,对价值较高、较为珍贵的资源通过荣誉证书或者有偿奖励的形式进行采集。这些资源的稀缺性对档案研究和档案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途径

1.正确认识档案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档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在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时要从档案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入手。第一,档案具有储存社会文化信息的作用。档案的储存功能,能够将人类几千年的变化保存下来,稳定性较高;档案的储存功能能够在社会不同的区域内进行,社会性强、范围广;档案能够及时吸收新的社会文化信息,因此具有连续性。档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信息储存工具,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档案具有选择优秀文化的作用。档案文化作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纽带,在对文化进行继承的过程中具有选择性,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才能传承下来,而与社会发展实际不符的档案文化无法被传承下去。第三,档案对社会文化价值的传播作用。档案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对社会文化价值的提升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第四,档案对学术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档案作为记录社会变化发展的工具,对社会的建设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想要推进档案文化的建设,就要对档案文化的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合理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发挥档案文化资源促进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2.加强对档案文化的传承,推进信息化档案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档案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要不断进行档案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在对档案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扩大档案的采集和接收途径,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保存,丰富档案馆的藏储种类和数量。档案强大的储存功能和传播功能,使得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大量的档案数据,无法精确的对社会生活做出有效的指导,因此要加强对档案的加工、整理,将原有的档案资料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开发大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促进档案文化的传承,推进档案文化的建设。档案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还具备重要的传播作用,因此在档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创新档案文化的传播途径,推进信息化档案文化建设。在信息化档案文化建设中,利用互联网、电视媒体等拓宽档案文化的传播途径,让广大群众能够高效、便捷的享受到档案文化信息,提高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增强对原始档案的保护。在档案文化的建设中还可以借助档案文化资源进行公益活动,加大对档案文化重要性的宣传,为推进档案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便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迅速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档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多种形式挖掘档案文化资源,重视档案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加强档案文化的传承作用,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对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英.增强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推进档案文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13,S1:51-54.

档案用户需求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篇4

1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用户定位及信息需求特点

1.1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是收集、整理、保管本校各类档案、并为本校师生员工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专门机构。档案馆 (室) 工作应与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库 , 并将馆 (室) 藏资源中国内外同类院校的教育经验 , 社会需求信息等 , 通过挖掘 , 筛选和整理 , 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网络信息 , 为学院领导科学决策及教学、科研、管理等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因此 ,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应与时俱进 , 更新观念 , 建立起覆盖面宽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 为学院持续、长久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1.2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用户定位

对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信息用户包括 :学校各级领导和职能处室的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人员、专任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因此 , 在现代大数据背景下 , 信息用户及其知识信息需求结构的变化将最终决定着档案馆 (室) 的信息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及管理机制。用户是档案馆 (室) 工作服务的主体。没有用户 , 档案馆 (室) 就失去了立足之本。高职档案馆 (室) 对用户信息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基于此 , 高职院校档案馆室应该在对服务对象明确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针对性强、覆盖面宽的信息服务。

1.3 高职院校档案用户信息需求特点

1.3.1 用户对档案信息需求的内容具有层次

1) 管理人员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 涉及的知识信息领域较宽泛 , 因而所需要的是全局的、综合性的信息 , 尤其需要经过深加工的、浓缩的档案信息精品 ;而职能处室管理人员主要需要业务指导性的档案信息 , 如各类文件 , 而且要求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 教学工作人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 他们的信息需求及满足程度, 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只有大量获取专业理论、技能知识以及高职教育方针政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要求、教学经验学生的学籍成绩等多方面的档案材料 , 才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信息 , 完成高质量的教学科研任务 , 才能创造性地将科学的理论、扎实的知识、前沿的知识、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 , 因此 , 其信息需求有如下的特征 :专业性、个性化 ;全面性、系统性 ;新颖性、前沿性 ;知识性、权威性。

3) 科研人员主要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课题研究 , 他们需要的主要是理论性、专业性比较强的全面、系统、完整的档案信息材料。

4) 学生 (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 主要是为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专升本、参军、补办毕业证、出国以及毕业实习和写毕业论文等提供服务 , 主要需求不同年度不同省市的招生录取名单、学生学籍、成绩册、实习报告及相关调研材料等。

1.3.2 用户对档案信息需求和利用形式具有多样性

1) 数字化与网络化 , 即需要将档案实体信息数字化处理 , 通过校园网络方便快捷地快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

2) 集成化 , 即需要在网络中将各类信息获取方式融为一体 , 使信息交流、查询、数据获取、全文阅读和信息发布集成多功能、多渠道、多方式的信息需求与服务利用行为。

2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不够 , 资金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档案 (馆) 室是高职院校辅助部门 , 长期以来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 更谈不上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甚至对档案 (馆藏) 室的服务功能 , 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输等工作 , 对档案信息可促进学校的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信息意识淡薄 , 集中体现在本来就不足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 , 资金投入少 ,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仍滞留在单机版状态 , 在功能需求、系统架构、信息安全等方面 , 都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 , 但由于资金不到位 , 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

2.2 脱离实际 , 档案资源建设缺乏针对性

个别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在信息资源建设时盲目建设 , 并没有对本校的教学工作及其它各职部门工作进行详细分析 , 也没有进行各类用户信息需求调查 , 包括不同时期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的把握 , 更没有请本校的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所建设的档案信息与用户信息需求的背离 , 不能很好地满足档案馆 (室) 用户的信息需求, 应用程度不高, 造成信息浪费。

2.3 馆藏档案内容不充实 , 资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 , 档案信息建设主要是依靠传统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 但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健全的管理机制 , 档案信息分散管理较重 , 存在一些有价值的文件材料不能及时收集归档的困境 , 尤其是一些教学文件材料 , 重点建设项目材料、科研档案材料以及具体业务性材料等等 , 致使馆藏资源内容不充实 , 结构不合理 , 出现红头文件多 , 具体业务性档案少 , 原始文件多 , 编研成分少 , 传统档案多 , 特殊载体少等等 , 使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2.4 信息资源偏少 , 资源保障效率较低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为了利用网络的快速传输 , 方便各级用户的利用 , 充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经过对部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建设网络调查 , 大多数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档案信息只限于目录数据库的建设 , 对于全文数据库存、多媒体数据库、专题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以及网站建设各项工作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 网络信息资源偏少 , 无法满足用户集成化等方面的信息求。

3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3.1 深入开展宣传 , 保证资金投入到位

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深入开展宣传 , 向其证明档案馆 (室) 对本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 ,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可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形式 , 全面了解本校师生员工对档案馆 (室) 作用的认识、对档案资料需求的程度、需求的类型等 , 在此基础上 , 形成本校用户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报告 ;第二 , 采取横向比较方式 ,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对其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好的院校进行调查 , 形成差距调研报告 ;第三 , 在上述两个报告基础上 , 形成档案馆 (室)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需求报告 , 要详细阐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 师生员工的信息需求 , 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其他院校档案馆 (室) 建设状况 , 本校档案馆 (室) 信息资源建设所需设备设施、经费等 , 在这样两份翔实的报告面前 , 学校领导一定会重视档案工作 , 尽可能满足档案馆 (室) 的信息化建设经费 , 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同步实施。

3.2 引进和培养专业馆员 , 提高资源建设的针对性

档案馆 (室) 是学校重要信息服务机构 , 应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馆员 , 该专业馆员除要具备丰富的档案专业知识外 , 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管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专业馆员是高职院校与档案馆 (室) 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专业馆员要根据本校教学科研各项工作实际 , 分析研究学校的整体工作规划、部门工作计划 , 一定时期的工作任务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各种相关信息 , 对用户将来近期出现的需求作客观的有效的预测 , 并进行信息需求调研、信息利用反馈 , 及时开发出有针对性的、用户急需的有价值的本校及高职教育前沿性的专题信息资料。具体引进和培养方式一是采取社会招聘方式 , 对专业馆员提出素质要求 , 二是定期引导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培训 , 强化档案人员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 ;三是由各教学部门、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抽调一名人员组建档案信息专业开发团队。通过以上三种渠道 , 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 , 提高使用效益。

3.3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 确保资源收集齐全完整

档案馆 (室) 资源数字化是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渠道 , 馆 (室) 藏资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针对大多数高职院校室藏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问题 , 首先应建立以档案馆 (室) 为中心的全校档案管理网络 , 形成以学院领导、档案室专职人员、部门领导、部门兼职档案员组成的四级管理体制 ;第二 , 健全文件材料归档机制, 如要根据各职部门任务的拓展, 尤其是教学工作内容的增加 , 要重新修订《部门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建立“三纳入、四同步”管理制度、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制度、各级领导及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岗位责任以及激励奖惩制度等。使归档工作从“让我归”变为“我要归”。

3.4 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 完备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档案馆 (室) 应建立档案信息服务网站 , 以网站为阵地 , 为网络加载各种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一是利用扫描技术建立馆 (室) 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专题档案信息数据库 ;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分散在本院校园网、高职高专信息网、中国教育统计网等不同地域、不同载体上的信息集中收集、加工、编排形成高职特色档案数据库 ;三是与本校图书馆联盟 , 建立档案图书档案信息一体化服务模式 , 在查询档案信息的同时 , 可通过档案馆 (室) 对图书信息系统链接直接进入图书信息的查询。通过建设完备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 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及各类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

3.5 强化全员服务意识 , 开展多渠道、全方位服务

档案馆 (室) 人员在完善高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 , 要不断创新服务意识 , 对于非涉密文件 , 要采用多种技术 , 将档案信息资源加工成多种格式的电子文件 , 包括可供网络使用的PDF文件、微信、二维码扫描文件等 , 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 , 使用户无论在哪里 , 或者无论电脑网络、i Pad、移动手机 , 都可以查阅和下载 , 方便用户使用 , 提高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毕建新, 郑建明.基于用户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机制研究[J].档案与建设, 2013 (2) :8-10.

[2]秦雪平.基于用户需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 (32.6) :71-73.

档案建设汇报材料 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生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实践证明,规范管理是学校健康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进程的加快,学校各项工作正在逐步提高规范化水平。档案工作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加强档案建设,推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水平,为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研究决定:进一步推进我校档案工作建设、管理和综合利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长梁初中首次档案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了,在此,我受学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的委托,向大家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近几年档案工作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明确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内我校档案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近几年来我校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一)学校基本情况

建始县长梁初级中学位于县城北郊长梁乡桂花村4组,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学生学习知识、发挥特长、全面发展的理想园地。

1981年由原来的长梁金星初中,更名为建始县长梁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27562平方米,建筑面积 15076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硬件设施齐备。有标准国家中学理科实验室,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有标准的图书室,现藏书28000余册。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95人,在校学生1200余人。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办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自2000年以来,在建始县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年位于全县首位。

(二)明确档案工作机构,初步建立全校档案工作网络 学校在教务处设置了档案室,有专人具体负责学校的档案建设工作,着手制订学校有关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根据《校(党)办职责、岗位设置及职责分工》,明确其工作职责。同时,明确学校和各部门、各院(系)档案员及其工作职责,初步建立了全校档案工作管理网络体系。

(三)制定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档案规范管理 2012年,学校修订并印发了《长梁初中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校党办档案科整理编辑了国家、省有关档案管理的15个规范性文件,宣传档案法规和档案知识;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了长梁初中档案实体分类、档案管理工作职责、各部门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各类档案工作规范、归档文件整理规程等一系列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四)抓好档案基础工作,做好文书档案立卷上架 对学校2003年—2013年所有行政文书材料的散件进行了整理,按照归档规范(类目),将各年档案立卷、编目、装订、装盒、上架,并制作长梁初中2003—2013年电子文书档案目录和2003年—2013年学校各类发文电子文档,方便了阅档、查档,也为以后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做了准备。

(五)开展档案征集,着手档案编研工作

学校创办初期,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档案工作,有部分资料、档案散落在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个人或其所在部门,为此,校长办公室于2007年1月下发了《关于征集学校档案的通知》,从一些老同志和有关部门收集了部分学校历史原始资料和大量的照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鉴别、选择、整理、分类、归档。校长(党委)办公室还开展了档案编研和利用工作,对学校近四年来的办学条件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汇编了2003—2013年学校获奖和学生参加省以上专业竞赛获奖情况;编写了2003—2013年《长梁初中大事记》有关长梁初中的文稿。

我校自1981年建校以来,已经走过了33个春秋,在这期间,积累和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文件材料,近几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强档案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由于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因校园多次变更和人员更替原因造成了部分重要档案资料不完整,仍需进一步收集完善;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要狠抓档案规章制度的落实;档案人员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要加强培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档案的现代化建设与综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研究解决。

二、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档案工作的目标、实施原则和具体举措

(一)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依据,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档案建设,强化档案规范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水平,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多层面、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为创建全国有影响的地方重点多科性大学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施原则 为了实现我校档案工作目标,我校档案工作开展应遵循“一个基础,三个结合”原则。“一个基础”是指档案工作开展要以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为基础,依法治档,按章建档,规范管档,科学用档。“三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指要把推进档案工作的建设、管理与服务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工作结合起来,按照整改的目标和要求加强档案和归集、整理和利用;第二个结合是指要把推进档案工作的建设、管理与服务和民办高校的校情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办高校特点的档案工作思路与方法;第三个结合是指要把推进档案工作的建设、管理与服务和学校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提高档案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三)具体举措

1、进一步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充分有效地开展档案工作,对于总结教育工作经验,探索、掌握教育工作规律,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争创教育品牌,促进学校全面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各部门、各院系要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立足于学校长远发展大计,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遵循“三纳入”“四同步”的档案管理原则,把档案工作列入本单位总体发展规划和计划,纳入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纳入工作评估指标,做到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同步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学校今后对各单位进行工作检查、考核时,也将把档案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

2、加强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校档案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分管档案工作的副校长担任主任,由校党办主任担任副主任,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档案工作的重大事宜,审议通过学校档案工作规划,负责对各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同时学校成立档案室,隶属于校长(党委)办公室,是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的秘书处,也是全校档案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永久保存和提供档案利用的机构。各部门相应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各单位分管档案的领导担任,成员由各单位档案员和有关工作人员组成。各单位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3、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档案制度的实施

档案室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档案工作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全校档案工作;完善各类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负责监督、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指导和协助各部门做好档案的收集、征集、整理和组卷工作;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档案工作制度,使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同时要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创新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管理办法。

学校每年要召开档案工作会议,认真总结本档案工作,部署下一档案工作任务,检查通报各单位档案工作完成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送人事处,人事处要将单位、个人档案工作完成情况列为评选先进的一项内容。档案工作在定期检查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校内各单位的互查和交流,形成档案检查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档案工作的正常发展。

4、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档案工作队伍,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档案工作需要明确本单位档案员,同时加大档案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档案员进行业务学习,切实提高档案人员的档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档案员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尽快提高档案工作水平。要充分调动广大档案工作者热爱档案工作、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档案员队伍。

5、为档案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根据《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档案库房、办公室、阅档室遵循三分开的原则,在现有条件下要逐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单独立项,列入学校预算,统筹解决。要把档案设施建设列入学校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在新行政办公楼竣工后,逐步建设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并留有发展余地的档案库房。对于声像、实物、电子文件等有特殊保管要求的档案,其保管库房要配置适宜的条件,以延长它们的存放时间。同时,要从档案工作实际出发,按需配置计算机等设备,逐步实现电子计算机管理与档案缩微化。

6、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

各级档案部门在加强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的同时,要加大现代化管理力度,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加快档案馆藏数字化进程,建立档案信息网站。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范畴,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学校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使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研发同步协调进行,保证其相互融合,信息平滑过渡,在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高水平地做好我校档案管理工作。

7、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和服务工作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创新服务机制,积极进行档案利用工作的探索。档案室要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及时进行档案编研,逐步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健全检索系统,提高利用工作的质量,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校档案室要在做好现有档案收集的基础上,尽可能广泛征集学校历史档案,并利用档案资料编制校史、建立校史陈列室等,以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

浅谈学校档案建设 篇6

1.1能使学校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地开展,有利于宏观调控教育工作。学校档案在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改进管理方式,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学校管理从随意型、经验型向自觉型、科学型发展。

1.2有利于将零散材料系统化,将实践经验理论化,为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大量的经验资料,并且能把学校自身形象建设的成果传下去。同时,便于查找和使用有关资料,便于利用校史及有关实物,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1.3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如教师业务档案,每学期根据各人的工作實绩填写一次,内容和本人见面,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本人共同签字方能生效。由于绝大多数教师的上进心、自尊心很强,这样做对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有力的鞭策和鼓舞,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评模、评职称、民办教师转公办等,就能避免凭印象、走后门、耍权力。“模范不模范,翻开档案看”,按工作实绩排队上,这些过去的“老大难”就不会再难了。

1.4对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档案中记载了多年来形成的整套规章制度:同时通过记录档案的过程,还体现出对学校师生心理和群体氛围的强大感应力,在潜意识中积极影响个人行为。

1.5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的科学管理体制。使每所学校都能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摸索经验,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好自己的学校。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本身的规律。但这个规律并不是任何人随便都可以掌握的,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得而不骄。失而不馁,才能从中找出规律,指导自己的工作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档案资料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校管理从随意型、经验型向自觉型、科学型发展。

1.6能增强对学校检查评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档案,是督查、评估和指导学校工作的可靠依据。有的学校平时做了许多工作并卓有成效,但督导检查时,听汇报成绩不少,查档案证据不足,有的已经丢失,有的一时找不到。而评估“重证据,不轻信口头汇报”,积分自然受到影响。有了档案资料,就是真凭实据,督查评估就能做到公平合理。

1.7学校档案信息的开展利用,也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编制学校档案检索目录,开展学校档案编研工作,开展学校档案多种服务。充分利用学校档案信息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才能充分体现学校档案工作的价值。

2学校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

2.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首先是领导重视档案建设,利用档案资料服务学校各项工作,这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其次是全校教职员工人人树立档案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养成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

2.2加强学校档案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①配备管理人员、制订管理制度,建好、用好档案资料。②收集整理、分类归档。通常一学期收集整理一次,归档前要审查鉴别,决定取舍,然后系统地分类、分项、分卷归档。③注意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和价值性。连续性是指跨学年的重要事件,如教改实验课题,周期较长,对每学期、每学年的阶段性实验报告和终结性的成果报告,都要注意连续性;完整性,是指本学期、本学年的某件事、某项活动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系统性,是指分类立卷工作要规范系统:价值性,是指对收集起来的的资料,要严肃认真地审查整理,没有教育价值、科研价值、保存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不归档。即使归档的资料,也要标明保存期限。

2.3深层次开发学校档案的信息资源。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通过档案利用来实现的。学校档案工作者不能局限于学校日常事务的记录,而要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例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编写各种检索工具,介绍指南等;利用档案资料进行二次、三次加工而成专题材料,把湮没在一般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发掘出来,利用档案信息制作展示橱窗版面等,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树立学校自身形象等。只有充分开展利用学校档案信息,才能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才能实现学校档案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层档案室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篇7

一、基层档案室数字化特点

1. 档案数字化规模小。

基层档案室收集和保管的档案多为本单位在日常管理和业务开展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数量有限、载体单一。因此, 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对象多为单一载体档案, 数量有限, 只需若干台扫描仪即可完成全部档案的数字信息采集工作, 档案数字化人力和物力投入相对较少。

2. 专业性强。

基层档案室所属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其数字化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档案数字化对象的选择上, 应以本单位专业档案为主;在数字化设备的采购上, 应以适合本单位业务需求的软硬件设备为主;在数字档案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中, 应根据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情况提供集成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平台。

3. 以数字档案信息应用为主要目的。

基层档案室的档案工作主要是为本单位服务。因此, 基层档案室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时, 比较注意考虑投入成本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强调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

二、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建设内容 (如图1)

1. 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配置。

基层档案室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配置的软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数字档案信息采集设备, 实现纸质档案、图纸档案等的数字化转换工作, 包括扫描仪和计算机等设备;一类是数字档案信息存储设备, 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包括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盘等设备;一类是档案综合管理系统软件, 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功能, 包括档案著录、档案统计、档案检索、档案信息发布等功能。

2. 档案数字化对象的选择与鉴定。

做好档案数字化对象选择与鉴定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一, 利用率高的档案优先扫描, 无利用价值的档案不予扫描;二, 破损的档案优先扫描, 以加强档案实体安全;三, 正本和珍贵资料予以扫描, 底稿、重复性文件等予以剔除。

3. 档案数字化加工。

档案数字化加工是指实现数字档案的信息采集功能, 包括档案整理、目录建库、档案扫描、图像处理、数据挂接等环节。

4. 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档案数字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保管和提供利用服务工作,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 基层档案室应加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 防止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泄漏与被篡改行为;加强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及资源整合工作, 通过档案网站与Web查询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查询利用服务。

5. 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制订。

基层档案室档案数字化规模小, 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制订应突出重点和实用性, 能对数字化加工过程起较强的业务指导和规范作用。根据档案数字化实践, 基层档案室制订的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应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定》、《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与利用制度》等内容。

三、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设备落后, 资金投入不足。

基层档案室属于非盈利性部门, 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不受单位领导的重视, 档案工作经费相对匮乏, 而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采购软硬件设备。设备落后, 投入资金不足已成为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建设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2. 人手不够, 对专业公司依赖性强。

档案数字化建设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基层档案室规模小, 档案管理人员少, 缺乏全面掌握数字化业务建设知识的多面手。因此, 在与设备供应商议价时, 基层档案室往往处于信息弱势地位, 在以后的软、硬件升级过程中对专业公司存在较强的技术依赖性。

3. 规划力度不够, 信息整合效果欠缺。

在开展档案数字化过程中, 基层档案室往往对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信息查询服务等实务操作较为重视, 对档案数字化规划与设计、档案标准规范编制及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情况影响了档案数字化加工质量, 给数字档案信息的长期开发与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 降低了档案数字化工作效率, 影响了信息整合的效果。

四、基层档案室数字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 投入与效益的关系。

由于建设资金有限, 基层档案室应充分考虑数字化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基层档案室而言, 配置实用的软、硬件设备, 以利用率高、保管价值大的档案为数字化处理的重点对象, 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力度, 并开发网络集成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既可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 又可扩大档案业务影响力, 实现基层档案事业的良性发展。

2. 数字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关系。

传统档案管理形成了成熟的业务模式, 档案管理人员只需按成熟的业务流程操作即可开展档案整编、保管与利用等工作。而数字档案信息的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有较大差别, 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处理能力, 建立合理的流程、管理制度保证数字信息的安全管理和利用。另外, 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 还应保证数字信息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同步性与协调性, 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效应。

3. 现有投资与原有投资的关系。

档案建设 篇8

一、档案文化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今年, 我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在创新上动脑筋、在落实上下功夫、在结合上做文章, 不断活化教育实践活动载体, 充分发挥档案“见证历史、展现文明、昭示规律、教育后人”的重要作用。在原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的基础上打造了“党的生命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档案大型图片展”, 图片展由“古代明君清廉为民的典范”、“中央五代领导人对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活动”、“我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等三部分组成, 共展出图片300余幅, 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展厅对外开放半个月时间就接待了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团市委、市妇联、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市银监局等市直和中省直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30多个单位1 000多人前来参观。市政协主席耿意志参观后说:看了此次展览很受教育, 很受熏陶, 下次档案局再办展览, 我还带队来参观学习, 再来感受档案的文化魅力。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孙君生参观后, 对此次展览大加赞赏, 并说:市档案局做到了三个契合, 即契合了省局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总要求, 契合了市直机关工委提出的加大机关文化建设的总部署, 契合了市委、市政府第二批群教活动的总安排。市人社局孙伟局长带领班子及80多名党员干部分二批进行了参观, 并对我局走廊文化、清爽的环境及规范有序的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卫生局张颜杰局长带领班子及40多名干部参观后, 当场对他们的干部说, 回去后要结合群教活动开展如何向档案局学习的大讨论。此次展览首次成为了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和高端群体了解档案局、档案馆工作的平台, 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窗口, 感受到了爱国主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文化艺术的熏陶。省委党的群众路线伊春第七督导组在市领导陪同下也将在近期来展厅进行参观。通过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展厅的展览, 让全市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市档案局馆的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深深体会到档案馆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 特别是高端群体了解档案局馆工作的一张名片。

二、档案文化建设与档案抢救保护工作相结合

我局保管着90年代初, 20多幅各级领导人来伊春视察时的亲笔题词, 由于年代久远, 都是20多年前进馆的, 再加之档案馆保管条件相对较差, 致使大部分的题词纸面开裂, 字迹退化。局主要领导上任后, 积极召开会议, 制定方案, 对这些真迹进行重点抢救, 派专人到省局学习字画装裱技术, 并投入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 这些尘封在档案库房的珍贵题词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并得以重见天日。以此为契机, 举办了题词展, 此次展览反应出各级领导对林都伊春美好明天的寄托, 社会效果反映强烈, 收到一致好评。本着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树立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的理念, 今年我局成立了伊春市档案局馆) 2014年抢救变质破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开展了由全局职工参加的声势浩大的档案抢救攻坚会战, 将满50年现存年代久远即将变质破损的档案纳入2014年抢救重点, 形成了全局领导及所有科室齐上阵、齐参与的良好氛围。日前, 这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现已抢救变质档案达到200卷, 从而延长了档案的寿命, 再现档案的历史原貌。今年5月, 国家和省级考古部门将在我市桃山林业局进行文物挖掘工作, 届时我局将派专人全程记录此次考古挖掘工作, 并对出土文物的相关资料建立文物档案。

三、档案文化建设与档案收管用相结合

档案文化所具有的保存国家和社会记忆功能的实现, 取决于档案资源的建设, 档案资源越丰富、完整、多方位, 就越能发挥好真实保存记忆的作用。我局多渠道扩大档案接收范围, 整合档案资源, 确保重要档案资料的集中保管和有效利用。凡是与文化建设相关的档案资料做到应收尽收、应存尽存, 不断丰富馆藏档案文化资源, 为档案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今年, 市档案馆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市直机关档案的接收力度, 另一方面着重加强征集反映伊春特色历史珍贵照片、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等珍贵照片和文字共计2 000余张、2.5万字, 反映伊春生态和物种的图书、期刊和资料200余册, 并已全部建立照片档案和电子档案, 为后期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积累原材料。下步, 我们还将加大力度搜集上海、北京等老知青在伊春当年活动时的影像及文字资料;收集侵华日军当年在伊春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照片、文件及资料等, 为今后办展, 编研档案文化精品打基础、做准备。

四、打造走廊文化, 展现档案文化内涵

我局在办公楼大厅、走廊、楼梯、会议室等场所设制展示反映档案局服务理念、行为理念、精神风貌和崇高追求的名人名言、警示警句、励志语录。共30余块展示板:进入办公楼, 门厅东西两侧分别展示了我局的工作制度和档案局 (馆) 分布图;在大厅有两块展板, 分别是档案者的工作誓言和档案的成因;在一楼缓台上有圣劳伦斯和司马迁的事迹, 他们永远是我们所有档案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二楼走廊, 就是我局的学习园地及体现团队精神的两块展板, 我们的团队精神就是“打造一流班子、带出一流队伍、干出一流业绩”, “求实、创新、和谐、奋进”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在二楼缓台上,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和“创先争优、辉映兰台”两块展板体现了档案人神圣职责和内涵;三楼走廊, 是我局的六项服务承诺和查阅档案须知;在三楼缓台上, 一块“和为贵、谐为美”的展板体现了我局所要营造的工作氛围;在四楼会议室里有四块展板, 分别是局 (馆) 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职能、党务政务公开栏, 另外两块展板书写着“档案中有前人智慧, 用起来可照亮自己;档案中有自己心血, 传下去可照亮后人”;“熔炼出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锻炼出一支敬业的档案队伍、锤炼出一支合格的服务队伍, 相信团队的力量, 我们一直在前进”。几块展板展现了我局档案队伍建设理念、展现了档案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走廊文化中充分体现出了档案的文化内涵和我局的精神面貌, 为参观、视察、调研、指导、查档的各级领导、群众留下深刻印象。为此, 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带班子成员专程到市档案局调研, 对我们打造的档案馆特有文化和机关文化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并且口口相传, 而且以下发简报的形式宣传市档案局特有的文化建设。市群教办对我局举办的红色展览给予高度肯定, 为全市提供了现场参观教学的场所, 也下发简报, 宣传市档案局 (馆) 的好经验、好做法。市卫生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市金融系统的主要领导带队到市档案局参观两个展厅和走廊文化, 对档案局的工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大力改善办公室环境及打造良好的档案干部形象。2013年, 对办公资源进行了整合, 本着高效便捷的原则, 努力营造整洁、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 平时做到了门窗、墙面、地面、桌椅、电脑清洁无尘, 室内无卫生死角, 办公台面整洁, 用具摆放有序;墙面悬挂本科室工作职责、岗位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每人都保持着良好的仪表及礼仪, 讲究个人卫生, 衣着干净得体, 待人待物亲切友好, 讲文明讲礼貌, 全力形成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谐工作氛围。

五、利用新闻媒体, 加强档案文化传播

我局通过搭建宣传平台、策划宣传精品, 来创新档案文化走出去模式。改变以往宣传对象只对政府部门的局面, 走全面宣传特色之路, 延伸到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的平台, 使档案宣传走向了大众。在省档案局开展“最美龙江档案人”评选活动中, 我市红星区档案局局长王丽杰同志被选为“最美龙江档案人”。今年, 我市所辖一市一县申报创建国家二级馆。据统计, 去年至今在各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在2013年国际档案日, 制作展出了10块大型展板, 反映伊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伊春野生资源和中央各级领导视察等方面人文、生态、发展历程的展板。伊春区档案局和市直机关30多家单位参加了宣传活动, 也分别制作了宣传板, 设置了咨询台, 之后将10块展板设在市政府资源馆展出, 接待参观人员达数千人次, 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世人的作用。其中有5张照片被市直机关工委在创建全市机关文化建设展览上采用。在“国际档案日”宣传之际, 分管档案工作的赵晓峰常务副市长在《伊春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全力做好新时期档案各项工作, 不断推进全市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署名文章, 进一步扩大了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和社会影响力。我局还和市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档案宣传片, 并在固定时段进行播出, 受教育的幅面更宽了, 极大地提高了市档案局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过去, 好多不同层面的群体认为, 档案局就是看堆、守摊没啥事的单位, 通过我们多角度、立体式开发宣传档案文化精品, 使社会各界改变了对档案部门的看法, 形成了档案局 (馆) 不单要存在, 还应该进一步的去发展、去壮大。伊春市档案局还把档案信息网建设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 我局又投入1万多元, 对伊春市档案信息网进行了再次改版, 此次改版我局参照国家和省档案局网站结合我市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改版后的网站共设局馆概况、市局动态、区局动态、法律法规、在线展厅、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建设、行业资讯、信息服务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栏等部分。经过改版, 使伊春市档案信息网的功能更加完善, 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并能更好地适应现阶段档案工作的需要。

六、加强软硬件建设, 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伊春市档案馆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建筑, 没有优越的先天条件, 我们就牢牢抓住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科学谋划、精心整合资源, 积极向上争取所需的资金, 在简陋的条件下, 具备了服务、展览、利用、存贮、备份等功能。为突出人文特色, 我们依托馆藏资源建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展室为主要格局的立体式档案文化展示中心, 即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思想道德基地;珍藏图片档案室、名人题词档案室、荣誉档案室。利用这些展厅多次举办了专题档案展, 为市民提供了一道道高品质文化大餐, 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我们还和市文化局、市资源馆建立了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 利用他们的大展厅, 展出我们局馆办展的内容, 使观展的受教育面进一步扩大,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局还新增添了两块电子屏和多块宣传板, 全方位、全时段对档案文化进行宣传, 使社会各界时时处处感受到档案就在人们身边, 并且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人员老化、人才匮乏, 是档案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档案部门文化建设尤其需要文化人才。直接调入人才毕竟有困难, 我们就采取“借、请、聘、育”人才来解决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 我局注重对原有人员进行培养, 通过广泛开展“争先创优”等活动, 从中吸取道德营养, 感悟精神力量, 引导和鼓励档案文化人才立足本职岗位, 发挥自身才干, 创造非凡业绩, 成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局还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和先进地市学习或到上级部门培训, 同时开展“爱书、读书、用书”活动, 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先进性教育, 强化岗位练兵, 评选业务能手, 以便提高他们的技能, 促进他们从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掌握现代工作技能和手段, 并运用这些技能和手段改进档案工作, 使档案工作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工作能力。在目前举办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图片展中, 我局3名相对年轻的职工比学赶超, 轮番客串讲解员, 使展览生动活泼, 得到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 我局注重加强干部职工思想引导, 引导干部自我调节情绪, 理性看待问题, 培养干部阳光心态和健康心理, 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摘要:一年来, 伊春市档案局开展了一系列由理念到实践的探索, 并从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理念、提升队伍素质、规范化管理、营造文化环境多方面入手, 有力地推动了档案文化建设, 增强了文化和亲民的氛围, 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品位, 扩大了社会影响, 给群众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解析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 篇9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档案信息化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但是从其内容上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广义上看, 档案信息化就是社会发展中各个领域的信息进行交流和沟通。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将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就可以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 同时还应该不断对信息内容进行融合。但是从狭义上看, 档案信息就是指档案管理的内部信息实现信息化, 可以为信息的利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另外, 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进而提示档案信息利用的高效性, 增强信息本身的价值。同时进行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 还可以为档案的利用者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广阔的平台,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对信息进行了解和研究。可见, 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升信息的利用率。

2 改进档案管理的建设和措施

在现实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 为了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科学的管理模式, 就需要融入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对管理方式进行高效的指导,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这一点上看, 科技技术和档案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不断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推进, 档案内容的价值也会得到高效的提升, 另外, 档案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也应该贡献出一份力量。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现如今的社会发展现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所以说, 对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势在必行。

2.1 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从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 主要是促进社会的高效发展。在档案管理工作上, 管理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这一点上看, 工作人员需要对档案工作的目的进行明确。而且, 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性相对较强的工作类型。工作人员应该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即使在转变传统工作意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但是传统的档案整理、收集以及保管工作并没有涉及到档案信息的利用, 也就是说传统的档案管理就是单纯的管理, 而忽视了管理的最终目的。所以说, 工作人员需要打破这种弊端, 重新审视自身的工作, 了解到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

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呈现出复杂的趋势, 虽然都是采用计算机设备来进行档案管理, 但是从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 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 工作量也逐渐增加, 所以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说, 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更加重要。要进行适当地培训和教育。对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进行完善。

2.2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现如今, 先进的信息化水平逐渐融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 而且无纸办公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计算机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档案文件从其本质上虽然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是却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对社会档案进行补充, 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 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 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 档案管理软件, 智能、便捷、全面, 通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利用, 形成对档案电子文件功能的有益积累和对档案电子文件功用的有益发挥。从而达到科学、高效、规范管理档案电子文件的效果。

选取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固然是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然而, 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是疏通档案信息化管理脉络,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管理成效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2.3 加强工程档案信息管理

工程建设的过程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 决定着档案的建立和形成。从相关工作的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 从客观上增加了档案建立和管理的难度, 而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向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转变。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 逐步提高这些档案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档案工作人员应全面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 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 选用适合工程档案管理的软件, 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管理体制, 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 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 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相关单位和部门利用这些档案信息的条件。

充分利用计算机功能,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 不仅能有效地实现工程档案的动态管理, 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3 结论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可以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更好的提升,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收集与整理的效率, 也可以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通过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有效的提高了档案信息的价值, 为相关人员浏览以及借阅档案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为了促进档案管理更好的发展, 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技术, 从而更好的推动档案信息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胡琼.浅谈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07) .

[2]欧丽.剖析现阶段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及建议措施[J].办公室业务, 2014 (03) .

[3]赵爽.如何加强现代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电子世界, 2014 (02) .

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研究 篇10

1.1基础设施建设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软硬件基础设施是基础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而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中,核心内容就是档案信息网络,它可以有效传输档案信息、交换和共享资源等。因此,需要提高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 大力建设档案管理局域网。

1.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要对档案目录数据库科学建设,涵盖馆藏案卷级目录和其他一些重要目录;建设档案数据库,按照规范方法归档管理电子文件,数字化管理传统档案,促使档案信息资源类型得到丰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1.3应用系统建设

要积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大力推广通用性和适用性较强的软件系统,保证软件系统与互联网的档案网站建设需求得到满足。

1.4标准化建设

要构建档案信息化法制体系和标准规范,明确规定档案管理各个环节,如资源描述、存储、查询、使用等,对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等进行规范,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得到实现。

1.5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档案中会存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如果泄露, 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构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人们的档案信息安全意识。

1.6人才队伍建设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才队伍, 那么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具体包括这些内容:大力培训档案业务人员,促使其能够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等积极掌握;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等。

2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措施分析

2.1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体系

只有构建了相应的工作体系,才可以更加顺利地建设档案信息化。具体来讲,要明确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贯彻执行电子文件管理等相关规定,同时,构建电子文件管理机制,以便全程管理电子文件。要结合档案法,赋予档案局相应管理职能,在信息化建设中, 档案部门积极协调,对工作体系进行统一建设。另外,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也需要适当提升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比重,以便同步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对法规制度等进行完善,规范工作行为,编制档案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和工作任务分解表等,明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以及责任单位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强化监督检查和执法。

2.2推进档案数字化和资源共享

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结合这个中心开展其他工作,要将档案数字化和资源共享作为工作重点。首先,逐步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按照相应原则,科学编制工作计划,强化监督检查工作,以便顺利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同时,在用户使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还要构建档案数字化目录,投入相应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各部门协同工作。此外,实行纸质和电子文件双归档制度,并关联并存规定范围内的文本和图形文件,实现档案全文检索。 其次,要逐步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结合相关标准,统一构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有机融合本系统和办公系统,在网上操作信息的生成、整理和归档全过程。

2.3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手段

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目的是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手段;可以提高档案信息远程查阅利用服务能力,结合我国相关规定,科学设定档案公开级别,并构建档案信息资源网上公开评估体系,主管部门以固定形式向指定网站上发布需要公开的信息,各级档案部门借助链接方式整合相关资源,逐步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网,实现档案信息网上查询。对于部分无法公开于网络上的档案,可以应用政府信息申请公开程序,对使用者身份信息确认之后,提供远程查阅服务,借助于网络检索,相关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查阅档案。

安全建设也需要引起重视,要及时升级各种杀毒软件,应用先进的身份认证和网络监控技术,同时强化访问控制,对标准进行构建,明确规定备份机房和技术条件,保证档案信息安全。

3结语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许多方面需要引起人们重视;在具体实践中,相关领导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投入足够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采取一系列完善措施,严格依据相关要求和规定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促使档案工作水平和服务效率得到提升。

摘要:为了促使档案管理水平提升,需要深入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服务效率,推动档案工作稳定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提供借鉴。

档案建设 篇11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工程建设

档案信息化就是以室藏档案为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对档案本身的内容及档案的存在形式进行符合信息转变原则的改变,使档案信息社会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档案之所以能够进行信息化处理,是因为它自身就包涵着信息。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仅限于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它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可见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就有两方面:一是狭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自身的内容信息化;二是广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促进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就是将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在社会中传播,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并不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为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狭义的档案资源信息化,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的联系,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形成另外形式的信息,即广泛意义的档案信息化。

二、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档案信息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档案意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所以,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2、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技术

2.1 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 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2.3 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3、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添置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早在2002年,国家档案局就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接收单位认真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工作。因此,选取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

3.2 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通过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但可以达到科学、高效管理电子文件的目的,而且电子文件作为信息资源,经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既是电子文件形成单位的有益积累,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3.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取适合的档案管理软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付诸实施的重要媒介。信息化建设理念,需要科学的档案管理软件作支撑,单纯以传统方式管理大量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3.4 从安全角度来说,优良的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功能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三、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难度,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1、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

2、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逐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

3、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化知识,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使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

4、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关,保证所输入的数据是全面和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在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审核,在数据输入之后进行认真校对。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仅能有效地实现工程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研究 篇12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概况

档案信息化建设指的是根据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划组织,以现代信息化的技术,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促使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利用及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的过程,另外,从整体上分析,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具备一定的特征。

1.1 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改革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将信息化的技术方法科学运用到档案工作当中,使档案管理职能、工作机构及人员分工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而与此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针对传统档案管理的不足进行了弥补,使档案管理在各个环节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思想与方法,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转变,为档案工作的改革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1.2 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时效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工程,它需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支撑,以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而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及时对档案部门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并且将系统升级到最新状态,在保持其稳定性的同时还要对其定期进行维护,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长期性。

2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档案工作的水平,同时,针对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重新进行思考并制定出新的解决办法,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其作用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改善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工作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走向开放,实现档案真正的价值,档案部门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使档案工作从管理利用慢慢向资源采集、管理及服务的方向转变,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科学有效的配置与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2 拓展档案服务

档案管理工作实质上就是信息资源管理,而信息资源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如何收集利用,其利用效果更是直接关系到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及利用范围,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现代的档案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其服务领域更宽。

2.3 增加信息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而这其中的信息储存技术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储存更加方便,同时储存量更加大,储存密度相比以前的纸质储存要高,而且其储存的安全系数也得到了成倍的提高,从纸质储存的信息单一化到现在储存形式多样化,不仅有文字、表格,还包含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

3 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对策

3.1 构建完善的档案工作体系

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工作体系予以支撑,因此,必须构建起完善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体系,其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档案工作的管理机制,并完善档案工作的运行机制,主要可以针对各部门的联动情况建立相应的联动电子管理体系,实现全程管理与监控,其次要提升档案信息化工作在档案常规工作中的比重,使其与电子化的建设同步进行,再次,要针对档案信息化进行相应的法律完善,使档案工作得到规范标准的约束,具体可以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项工作任务并进行分配,明确任务目标及期限。

3.2 推进档案建设的工作进程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内容便是信息资源建设,因此,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上,首先对于推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计划,同时还要强化监督检查,在用户使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档案目录,并加大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使各部门的工作得到协同发展,其次在推进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方面,要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并使其与办公系统有效融合起来,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管理操作。

4 结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其发展改革的必然选择,在如今新的社会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应重视起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其建设发展进程,使促档案工作的信息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本文简要分析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其重要性,探讨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档案管理提供相应帮助。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档案管理行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档案信息化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本文通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其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探讨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赵群.解析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23).

[2]丁晓光.档案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分析和对策思考[J].黑龙江档案,2007(2).

上一篇:理答教学下一篇:高校校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