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2024-05-13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共12篇)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篇1

按照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的总体要求, 结合我市档案工作发展实际, 我局以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己任, 突出档案馆文化品牌建设。1年来, 我局坚持把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档案工作发展的精神动力, 开展了一系列由理念到实践的探索, 并从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理念、提升队伍素质、规范化管理、营造文化环境多方面入手, 强化措施、深入落实, 有力地推动了档案文化建设, 使伊春市档案馆发生了巨大变化, 增强了文化和亲民的氛围, 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品位, 扩大了社会影响, 给群众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一、档案文化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今年, 我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在创新上动脑筋、在落实上下功夫、在结合上做文章, 不断活化教育实践活动载体, 充分发挥档案“见证历史、展现文明、昭示规律、教育后人”的重要作用。在原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的基础上打造了“党的生命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档案大型图片展”, 图片展由“古代明君清廉为民的典范”、“中央五代领导人对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活动”、“我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等三部分组成, 共展出图片300余幅, 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展厅对外开放半个月时间就接待了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团市委、市妇联、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市银监局等市直和中省直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30多个单位1 000多人前来参观。市政协主席耿意志参观后说:看了此次展览很受教育, 很受熏陶, 下次档案局再办展览, 我还带队来参观学习, 再来感受档案的文化魅力。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孙君生参观后, 对此次展览大加赞赏, 并说:市档案局做到了三个契合, 即契合了省局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总要求, 契合了市直机关工委提出的加大机关文化建设的总部署, 契合了市委、市政府第二批群教活动的总安排。市人社局孙伟局长带领班子及80多名党员干部分二批进行了参观, 并对我局走廊文化、清爽的环境及规范有序的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卫生局张颜杰局长带领班子及40多名干部参观后, 当场对他们的干部说, 回去后要结合群教活动开展如何向档案局学习的大讨论。此次展览首次成为了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和高端群体了解档案局、档案馆工作的平台, 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窗口, 感受到了爱国主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文化艺术的熏陶。省委党的群众路线伊春第七督导组在市领导陪同下也将在近期来展厅进行参观。通过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展厅的展览, 让全市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市档案局馆的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深深体会到档案馆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 特别是高端群体了解档案局馆工作的一张名片。

二、档案文化建设与档案抢救保护工作相结合

我局保管着90年代初, 20多幅各级领导人来伊春视察时的亲笔题词, 由于年代久远, 都是20多年前进馆的, 再加之档案馆保管条件相对较差, 致使大部分的题词纸面开裂, 字迹退化。局主要领导上任后, 积极召开会议, 制定方案, 对这些真迹进行重点抢救, 派专人到省局学习字画装裱技术, 并投入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 这些尘封在档案库房的珍贵题词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并得以重见天日。以此为契机, 举办了题词展, 此次展览反应出各级领导对林都伊春美好明天的寄托, 社会效果反映强烈, 收到一致好评。本着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树立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的理念, 今年我局成立了伊春市档案局馆) 2014年抢救变质破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开展了由全局职工参加的声势浩大的档案抢救攻坚会战, 将满50年现存年代久远即将变质破损的档案纳入2014年抢救重点, 形成了全局领导及所有科室齐上阵、齐参与的良好氛围。日前, 这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现已抢救变质档案达到200卷, 从而延长了档案的寿命, 再现档案的历史原貌。今年5月, 国家和省级考古部门将在我市桃山林业局进行文物挖掘工作, 届时我局将派专人全程记录此次考古挖掘工作, 并对出土文物的相关资料建立文物档案。

三、档案文化建设与档案收管用相结合

档案文化所具有的保存国家和社会记忆功能的实现, 取决于档案资源的建设, 档案资源越丰富、完整、多方位, 就越能发挥好真实保存记忆的作用。我局多渠道扩大档案接收范围, 整合档案资源, 确保重要档案资料的集中保管和有效利用。凡是与文化建设相关的档案资料做到应收尽收、应存尽存, 不断丰富馆藏档案文化资源, 为档案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今年, 市档案馆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市直机关档案的接收力度, 另一方面着重加强征集反映伊春特色历史珍贵照片、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等珍贵照片和文字共计2 000余张、2.5万字, 反映伊春生态和物种的图书、期刊和资料200余册, 并已全部建立照片档案和电子档案, 为后期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积累原材料。下步, 我们还将加大力度搜集上海、北京等老知青在伊春当年活动时的影像及文字资料;收集侵华日军当年在伊春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照片、文件及资料等, 为今后办展, 编研档案文化精品打基础、做准备。

四、打造走廊文化, 展现档案文化内涵

我局在办公楼大厅、走廊、楼梯、会议室等场所设制展示反映档案局服务理念、行为理念、精神风貌和崇高追求的名人名言、警示警句、励志语录。共30余块展示板:进入办公楼, 门厅东西两侧分别展示了我局的工作制度和档案局 (馆) 分布图;在大厅有两块展板, 分别是档案者的工作誓言和档案的成因;在一楼缓台上有圣劳伦斯和司马迁的事迹, 他们永远是我们所有档案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二楼走廊, 就是我局的学习园地及体现团队精神的两块展板, 我们的团队精神就是“打造一流班子、带出一流队伍、干出一流业绩”, “求实、创新、和谐、奋进”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在二楼缓台上,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和“创先争优、辉映兰台”两块展板体现了档案人神圣职责和内涵;三楼走廊, 是我局的六项服务承诺和查阅档案须知;在三楼缓台上, 一块“和为贵、谐为美”的展板体现了我局所要营造的工作氛围;在四楼会议室里有四块展板, 分别是局 (馆) 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职能、党务政务公开栏, 另外两块展板书写着“档案中有前人智慧, 用起来可照亮自己;档案中有自己心血, 传下去可照亮后人”;“熔炼出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锻炼出一支敬业的档案队伍、锤炼出一支合格的服务队伍, 相信团队的力量, 我们一直在前进”。几块展板展现了我局档案队伍建设理念、展现了档案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走廊文化中充分体现出了档案的文化内涵和我局的精神面貌, 为参观、视察、调研、指导、查档的各级领导、群众留下深刻印象。为此, 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带班子成员专程到市档案局调研, 对我们打造的档案馆特有文化和机关文化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并且口口相传, 而且以下发简报的形式宣传市档案局特有的文化建设。市群教办对我局举办的红色展览给予高度肯定, 为全市提供了现场参观教学的场所, 也下发简报, 宣传市档案局 (馆) 的好经验、好做法。市卫生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市金融系统的主要领导带队到市档案局参观两个展厅和走廊文化, 对档案局的工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大力改善办公室环境及打造良好的档案干部形象。2013年, 对办公资源进行了整合, 本着高效便捷的原则, 努力营造整洁、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 平时做到了门窗、墙面、地面、桌椅、电脑清洁无尘, 室内无卫生死角, 办公台面整洁, 用具摆放有序;墙面悬挂本科室工作职责、岗位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每人都保持着良好的仪表及礼仪, 讲究个人卫生, 衣着干净得体, 待人待物亲切友好, 讲文明讲礼貌, 全力形成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谐工作氛围。

五、利用新闻媒体, 加强档案文化传播

我局通过搭建宣传平台、策划宣传精品, 来创新档案文化走出去模式。改变以往宣传对象只对政府部门的局面, 走全面宣传特色之路, 延伸到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的平台, 使档案宣传走向了大众。在省档案局开展“最美龙江档案人”评选活动中, 我市红星区档案局局长王丽杰同志被选为“最美龙江档案人”。今年, 我市所辖一市一县申报创建国家二级馆。据统计, 去年至今在各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在2013年国际档案日, 制作展出了10块大型展板, 反映伊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伊春野生资源和中央各级领导视察等方面人文、生态、发展历程的展板。伊春区档案局和市直机关30多家单位参加了宣传活动, 也分别制作了宣传板, 设置了咨询台, 之后将10块展板设在市政府资源馆展出, 接待参观人员达数千人次, 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世人的作用。其中有5张照片被市直机关工委在创建全市机关文化建设展览上采用。在“国际档案日”宣传之际, 分管档案工作的赵晓峰常务副市长在《伊春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全力做好新时期档案各项工作, 不断推进全市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署名文章, 进一步扩大了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和社会影响力。我局还和市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档案宣传片, 并在固定时段进行播出, 受教育的幅面更宽了, 极大地提高了市档案局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过去, 好多不同层面的群体认为, 档案局就是看堆、守摊没啥事的单位, 通过我们多角度、立体式开发宣传档案文化精品, 使社会各界改变了对档案部门的看法, 形成了档案局 (馆) 不单要存在, 还应该进一步的去发展、去壮大。伊春市档案局还把档案信息网建设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 我局又投入1万多元, 对伊春市档案信息网进行了再次改版, 此次改版我局参照国家和省档案局网站结合我市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改版后的网站共设局馆概况、市局动态、区局动态、法律法规、在线展厅、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建设、行业资讯、信息服务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栏等部分。经过改版, 使伊春市档案信息网的功能更加完善, 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并能更好地适应现阶段档案工作的需要。

六、加强软硬件建设, 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伊春市档案馆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建筑, 没有优越的先天条件, 我们就牢牢抓住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科学谋划、精心整合资源, 积极向上争取所需的资金, 在简陋的条件下, 具备了服务、展览、利用、存贮、备份等功能。为突出人文特色, 我们依托馆藏资源建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展室为主要格局的立体式档案文化展示中心, 即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思想道德基地;珍藏图片档案室、名人题词档案室、荣誉档案室。利用这些展厅多次举办了专题档案展, 为市民提供了一道道高品质文化大餐, 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我们还和市文化局、市资源馆建立了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 利用他们的大展厅, 展出我们局馆办展的内容, 使观展的受教育面进一步扩大,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局还新增添了两块电子屏和多块宣传板, 全方位、全时段对档案文化进行宣传, 使社会各界时时处处感受到档案就在人们身边, 并且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人员老化、人才匮乏, 是档案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档案部门文化建设尤其需要文化人才。直接调入人才毕竟有困难, 我们就采取“借、请、聘、育”人才来解决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 我局注重对原有人员进行培养, 通过广泛开展“争先创优”等活动, 从中吸取道德营养, 感悟精神力量, 引导和鼓励档案文化人才立足本职岗位, 发挥自身才干, 创造非凡业绩, 成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局还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和先进地市学习或到上级部门培训, 同时开展“爱书、读书、用书”活动, 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先进性教育, 强化岗位练兵, 评选业务能手, 以便提高他们的技能, 促进他们从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掌握现代工作技能和手段, 并运用这些技能和手段改进档案工作, 使档案工作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工作能力。在目前举办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图片展中, 我局3名相对年轻的职工比学赶超, 轮番客串讲解员, 使展览生动活泼, 得到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 我局注重加强干部职工思想引导, 引导干部自我调节情绪, 理性看待问题, 培养干部阳光心态和健康心理, 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摘要:一年来, 伊春市档案局开展了一系列由理念到实践的探索, 并从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理念、提升队伍素质、规范化管理、营造文化环境多方面入手, 有力地推动了档案文化建设, 增强了文化和亲民的氛围, 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品位, 扩大了社会影响, 给群众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关键词:档案文化建设,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篇2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生了大量档案资料。这些档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记录,同时又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必要保障。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特别是村级档案工作,既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工作为现实服务的又一崭新平台,更是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最终的目标是建立起资源丰富、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利用高效的农村档案事业发展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提高认识,摸清情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行政村档案工作是新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基础,开展行政村档案规范化建设活动是农村基层档案工作重点。要深刻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推进行政村档案规范化建设,巩固村级建档成果,提高行政村档案管理水平,并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的服务。村(社区〉档案中,涉及大量的民生档案,尤其是大量征地拆迁、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土地管理、股份合作制等工作中形成的涉民档案,这些档案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调解各类纠纷、提供科技信息支持等方面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好这些涉民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件服务于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事。然而,当前村级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村干部 1

档案意识差,不重视村级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的经费投入少。二是档案管理人员多由村文书兼任,一部分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三是立卷归档不及时,其原因是材料收集不齐全,村支书、村主任、计生专职村主任等经办人手中的资料不能按时交给村文书统一立卷归档,认为各自的材料各自保管利用方便。这样,久而久之又形成“包包”、“捆捆”档案。四是行政村完成建档任务后,有部分村能按按时归档,还有一部分村没有继续整理归档。五是档案保管条件差,有的村无专用档案柜,档案随便放在办公室里和村文书家里。这样长期下去对档案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更谈不上行政村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方便利用,与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要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切实加快行政村档案规范化步伐,达到“有组织机构、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有保管场所、有档案室牌子、有档案装具、有档案实体”的标准。

一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组建村级档案工作机构,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

二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特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保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使档案工作有章可依,并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要规范整理好档案资料。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建档

工作,重点抓好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民主选举、民主理财、民主议事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重点抓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林权改革、土地流转、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重点抓好农村新领域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农民低保、农民诚信、农民劳动力输出、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农产品销售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领域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及时进行归档整理。

三、要有效利用,开发资源,服务新农村和新任务。

档案的作用在于利用,为现实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积极转变观念,拓宽服务范围。在利用服务上,由主要面向镇村干部向主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转变,增强农村基层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适应农民多方位、多层次的利用需求,保证农民查档所需。同时,要做到新农村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有效服务就拓展到哪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适时的服务。

二是利用典型事例,发挥带动效应。大力开发当地涌现的各类先进模范典型事迹,以及先进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迹,加以编辑和整理,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颂扬,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要坚定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弘扬崇尚科学的精神,广泛宣传尊老爱幼互助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教育农民自觉学习先进文化和法制知识,树立积极投身当地建设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农

民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

三是搞好专题汇编,提高服务效能。要逐步开展编写大事记、编写村史村志等工作,把农村发展变化的过程真实、准确地记忆、保存下来,把农村深厚的文化通过征集、整理、保存下来,及时编出一些高质量的实用的专题汇编,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档案的人文价值,发挥档案借鉴历史和教育后人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务。

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篇3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部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它把分散的信息资源以信息化的形式储存,以标准化的方法管理,以网络化的方式连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它主要包括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网站建设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三个不同的阶段和方面。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企业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些则没有,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同时,企业的减员增效也波及到企业的档案部门,相当数量的企业档案部门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信息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即使已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在发展中也很不平衡。

2、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条件薄弱,技术、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状况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础条件薄弱,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应有的设备和技术支撑,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不够,数字化信息资源少,企业档案网站建设良莠不齐,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对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研究不够。

3、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与其他信息管理没有实现有效衔接。文档一体化管理是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它使生产活动、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有效衔接,进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实现档案信息的无缝连接和有效管理。由于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程度低和管理机制上的障碍,档案工作很难在系统上实现与各生产、管理环节之间的连接,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实现困难重重。

二、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标准规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法律保障。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一定要着力解决“交通规则”方面的问题,这些“交规”就是我们所要构建和遵循的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管理,以及档案信息的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逐步形成关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

2、重视企业档案信息应用系统建设。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关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3、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收集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形成的真实记录,包括各种文档、科研资料、合同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和电子信息资源中心库,为企业档案利用提供便利条件。

4、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档案人员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档案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档案人员不断满足信息化要求。

加强村级文化档案建设之刍议 篇4

一、建立村级文化档案的重要性

(一) 村级文化档案是记录历史的物质载体

村级文化档案无论是文字、照片、图像、实物档案都记录着各个时期农村发展历程和一定时期各方面发展成果的原始印迹, 反映着一定时期历史和文化面貌, 因此在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历史中村级文化档案是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材料, 一个地方的修史编志也离不开村级档案为依托。特别是地域性的群众文化, 有其特殊的地域特征。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惯息息相关, 如果没有村级文化档案的留存, 就无从了解这些特有的群众文化的过去和发展的过程。如嵊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形式多样, 在保护传承“嵊州越剧”、“嵊州吹打”、“嵊州竹编”等艺术形式时, 村级文化档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些保存的实物、道具, 一些影象资料、图文资料等, 都为我们研究这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从而也有效推进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二) 村级文化档案对农村传统文化具有传承作用

一方面, 通过对村落文化的民间文艺、民间手工技艺、生活习俗礼仪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保存, 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播、延续与创新。另一方面,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普查, 利用纸质文件、电子文稿、音像资料等普查成果创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档案, 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供村史教育打下基础、提供依据。这样既能保证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承民间表演艺术和民间手工技艺, 在年轻一代留下传统文化记忆, 创造了历史依据和传承体系;也能增强村级传统文化氛围与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 村级文化档案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村级文化档案保存的家谱家训、楹联匾额、格言警句、歌谣谚语、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 喻示着修身、齐家、齐天下的伦理道德思想, 规劝人们要从善弃恶、团结友爱、建功立业。因此, 要通过文化艺术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进行加工整理, 建立乡村民间文艺展示中心, 充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实物、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形式, 全面展示乡村民间文艺保护成果, 不断增进全社会对乡村民间文艺的认识和了解, 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民间文艺保护的良好氛围, 让群众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属于个体的精神家园, 牢记历史赋予村落的人文价值和教化意义, 教育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农民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献计出力。

二、实施村级文化档案的基本原则

村级文化档案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和完整性的基本原则。

(一) 真实性原则

所谓真实性原则, 是指收集、整理发生在村落范围内的各种文化遗存资料必须符合客观事实, 有据可查, 有史可证, 不杜撰档案工作者的个人愿望、偏见和缺乏史实根据的猜测, 更不能无中生有。为体现村级文化档案的真实性, 除了要有客观公正、以史为准绳的建档态度以外, 在档案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方法适当, 使用正确。

(二)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在建档过程中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要体现广泛性。只有广泛、全面、系统地收集档案资料, 才能完整有效地建立符合档案要求、体现村落特色的村级文化档案, 为档案管理的科学性提供保障。如果从纵、横角度考虑, 纵向的档案资料应包括历代村史、现实状况和未来展望等;横向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活动、文化遗存、民风民俗、非遗保护等资料。

(三) 完整性的原则

村级文化档案是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原始记录, 要保证每一项文化活动档案资料的成套与完整性, 不但要收集文化活动的主体材料, 而且对文化活动的策划、实施、获奖、成效反馈等情况都要列入收集范围, 以确保能全面反映文化活动的过程, 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三、做好村级文化档案工作的途径和对策

在新时期做好村级文化档案工作, 一定要在提高村级文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上有所突破, 在解决村级文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上得到加强,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

(一) 加强宣传, 形成共识

鉴于大多数农民群众对档案工作还缺乏了解, 比较陌生, 在平时生产生活实践中, 只注重工作的实绩, 而轻视对资料的收集整理, 这就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多种形式和途径, 广泛开展《档案法》、《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及有关档案法规政策的宣传, 扩大村级文化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营造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让农民群众从知档案、识档案、用档案中, 来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使村级文化档案建设尽快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二) 上下配合, 落实责任

要做好村级文化档案工作, 领导重视是关键, 文化站辅导是前提, 村干部配合是基础。乡镇党委要将村级文化档案工作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加强对村干部年终考核的力度, 调动村干部建立文化档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档案工作有人抓, 档案利用有人管。文化站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 全程做好辅导工作, 及时帮助解决建档过程中各种业务性的问题和困难, 尽量使档案工作少走弯路。

(三) 抓好培训, 提升素质

村级文化档案工作能否搞好, 档案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必须要有一支档案队伍作保证, 并加强这支队伍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 对村级档案员进行上岗培训, 使他们掌握档案管理的目的、要求与具体任务, 变外行为内行。在方法上, 按照“以干代训, 以训代促, 边干边学”的工作思路, 针对村级档案管理人员中兼职多, 档案业务差, 日常事务忙, 文化素质低的情况, 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 通过培养示范村骨干、以会代训、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分片轮训等措施, 进一步提高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 建章立制, 科学管理

村级文化档案建设是一项面向村民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 不下一番功夫是难以建设初具规范的村级文化档案室。在建档初期,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统一建档标准, 统一管理模式十分必要。要因村制宜制定《村级文化档案管理办法》《村级文化艺术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 规定村级文化档案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等管理的具体要求, 明确村级文化档案员的岗位职责, 统一档案收集范围、分类规定、保管期限、安全设施、档案装具、利用登记等业务标准, 对村级档案实行“简化整理、深化检索”的整理办法, 做到制度实用, 标准统一, 归档及时, 整理规范, 保管安全, 为村级文化档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文化部令第21号.艺术档案管理办法.2002.2

[2]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加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规定 篇5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市重点建设项目及主管部门:

根据国家《档案法》和湖北省、武汉市《档案管理条例》,以及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各类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严防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依法管理,切实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是重点建设项目的真实记录。依法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档案工作,不仅是国家、省、市档案管理法规的明确要求,而且是从制度上防止“建一个工程倒一批干部”现象发生,真正做到百年大计,百年质量,百年审计,百年责任的重要基础工作。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当把建立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加强档案工作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大事,作为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重点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严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重点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

二、坚持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制度。在档案工作中要坚持与建设项目同步的原则,凡由市下达的1000万元以上和各区下达的500万元以上规模的各类重点建设项目,都必须与项目建设同步建立档案。即各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申请立项时,应同步开始进行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查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前,完成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和验收工作,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条件。根据湖北省档案局、湖北省计委关于《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通知》(鄂档[1993]21号),凡未取得档案验收合格证的不得进行该项目的竣工验收。

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印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的通知》(国档发

[1997]15号)规定,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实行登记制度,凡未取得档案登记证的不予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各重点建设项目单位应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印发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8]4号)的有关规定,建立与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配备必需的档案库房和设备,制定完善并健全管理制度,统一管理重点项目档案。

三、从今年起,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均须按此通知规定进行项目的登记、建档和验收工作。在建的市属重点建设项目也要按此规定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市档案局将依法定期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参与项目的评先、评优。

四、各重点建设项目主管单位的档案机构应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及有关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使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更好地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加强监督指导的同时,应协助有关建设项目及其主管部门做好有关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

五、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领导,督促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依法加强档案工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武汉市档案管理条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单位,将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武 汉 市 建 委

武 汉 市 档 案 局

浅析如何加强城建档案建设管理 篇6

摘要:城建档案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历史记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索、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加强城建档案建设和管理,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服务,已经是摆在城建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

引言

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星城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在城建档案工作者的努力下,现如今的城建档案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和实践的独立学科。城建档案在进行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城市安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等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1.1是城市建设进展的产物

城市主体是由不同的建筑物、道路、自然环境、构筑物和辅助设备等一些客观的事物结合而成,而在城市主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文字、图案、声像等记录形式统称为城建档案。然而我国成立之时就把城建档案与城市建设活动划分到一起,从而详细地记录了不同城市各阶段的发展历程,但在某些问题上也制约着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城建档案的数量如同繁星般数不胜数,但无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形式如何改变都需要以城市建设为根基。城建档案与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2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严格参照《城市建设档案归属和流向暂行方法》与经历多次修订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标准》共同执行,展开工作的主要内容包含各种工程图纸的收集、管理和不同施工现象的声像信息。因此,城建档案管理随着时代变迁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应运而生,尤其是在近几年尤为突出。如今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而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建设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1.3提升城市品位

通过观察或分析城市规划可以大致了解到这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其中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资源也是城市规划发展中最重要的参考凭证。如果没有城建档案,城市规划建设将无从下手,更别提规划能力及品位了。城建档案作为全面了解城市发展的重要凭证,相当于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的记事簿,在城市建设文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城建档案如同拥有着悠长历史文化的词典,是我国大力挖掘和开发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信息的关键。

2加强城建档案建设管理的措施

2.1增强法制意识

完善的法规制度是城建檔案管理工作的保障。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相关法规制度的保障,有了相应的约束和制约,各项工作的开展才会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亦如此。相对完善的制度加上有效的实施,能够促进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有效完成。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一方面,要靠执行者的自觉性,应该认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档案工作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尽自身最大的努力,使法规、制度能够发挥作用,严禁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出现,从而提高执法力度,保证执行力。另一方面,对那些因不重视城建档案管理而造成的档案损毁、丢失,或是没有按规定时间进行移交档案,应该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罚,如“限期改正、通报批评、行政处分、赔偿损失等,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将档案资源建设提升为战略性高度,采用积极的策略进行城市建设档案的资源建设,建立新型的资源保障体系,形成现代化的档案资源理念,采取措施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档案资源,提高城乡建设档案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城市建设档案资源的范围,做到对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的不断创新。在开展城建档案基本利用服务工作的同时,重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加强对声像、电子等其他载体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形成一定的载体体系,使不同载体的城建档案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实现城建档案价值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2.3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团队建设

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参与城建的档案管理工作,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和党政机关部门应广开选人渠道,招揽一批优秀的档案人才,充分发挥其才智和能力。相关单位要重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前期培训工作,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不同的培训:首先,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升,树立以档案事业为关键,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其次,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通常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包括档案的编目能力、编研水平能力、观察了解能力和深入挖掘能力及信息服务能力等;最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档案工作人员也要结合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自觉的学习,充实自己,以适应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3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

首先,转换传统城建档案储存方式。数字化城建档案主体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对它的保管工作应注意档案设施安全与信息可靠两方面的问题。设施安全要在设备生产、系统安全及其软件配置使用的时候进行全面考虑,有效预防自然灾害或应对突发事件;信息可靠则需要采用各种措施来确保数字档案的可读性及使用性,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追踪,在不兼容或者不能读取等问题即将要发生时就应当及时把旧主体上的信息全部转移到新主体上。其次,改变城建档案使用的方法。安全的使用城建档案信息网络,有利于城建档案数字化更好的发展,此外也便于为城建档案信息提供优良的服务。城建档案的未来发展前景不再是单一的使用信息存储方式,而是让最终用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城建档案中的所有内容进行储存。再者,档案管理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琐,只要在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中出现失误或出现工作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就将会出现重复工作,从而无形中加大了工作强度。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档案管理,则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还能起到一本万利的效果。在高科技背景下的城建档案管理可以通过资料的前后顺序进行排列印制,不仅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在文件存档工作中的影响,同时还很大程度地体现出计算机档案管理的优势,不仅节约了人力还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2.4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

开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缘由即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便于城市建设更好地发展。城建档案的利用工作即城建档案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便于为城市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对城建档案进行全面开发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城建档案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城建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更要做好城建档案的编目、搜索、编研等工作。同时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制作与之相关的搜索工具,更要创建与之相关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城建档案的工作需求。与此同时,还应提升城建档案人员对档案的保管意识,能及时找到使用者所需的城建档案,同时也要对城建档案进行有效备份,并将城建档案原件进行收藏,使城建档案的数据库更加完善,提升数据库的防护意识。只有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的真正作用,才能有利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工程的增加,城建档案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我们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城建档案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丽.加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4).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篇7

一、争取领导支持, 改善档案利用环境

长期以来, 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缓慢, 究其原因, 关键还在于高校领导主要精力多集中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 高校档案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 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尤为重要。2008年10月,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即“27号令”颁布, 为高校档案事业可持续性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收到文件后, 我们除了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外, 还及时复印了10份送给校长、书记、校办主任、人事处长等, 并就有关具体问题与主管领导进行了沟通和探讨。2009年3月, 学校的工作重心移到南汇校区, 校内各部门的办公用房重新进行了规划。根据“27”号令的要求, 我们制定了未来档案用房的方案, 在校领导的积极支持下, 根据两地办学的现状, 在南汇校区行政楼预留了档案用房, 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此外, 在硬件设施方面也加大了投入, 添置了:空调2台;计算机3台;安装电动密集架约50平方米;手动密集架约45平方米。经过一系列的改造, 档案室“窗口”建设得到加强。一盆吊兰, 一张笑脸, 一声“您好”, 一杯热茶, 尽可能为档案利用者营造舒适幽雅的环境。了解利用者需求, 以方便利用者, 尽量满足利用者为原则, 想利用者之所想, 帮利用者之所需。较好的环境、设施、完善的管理、优质的服务, 将会吸引更多的档案利用者。同时, 还要做好档案利用反馈信息工作和综合分析, 充分体现档案的价值, 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注重档案宣传, 提高利用档案意识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铸造大学精神, 这是高等学校在科学发展中必须重视和承担的重要任务。深化档案宣传工作, 全面及时地反映具有特色性的档案工作创新举措和档案工作最新动态, 不断扩大档案工作服务大局, 服务师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 提高师生利用档案的意识。在档案“五五”普法过程中, 我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06年, 参加上海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组织的“DV”大赛, 拍摄“档案在我心中”DV宣传片;2007年5月, 组织专、兼职档案员近20人, 参观市档案局的“档案, 让社会更和谐———上海档案利用效益成果展”;2007年6月, 参加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举办的“剑南春”杯“档案与法制知识竞赛”, 我校党委书记、院长、中层干部、专兼职档案人员共100多人参加了测试, 发出试卷129份, 回收103份, 回收试卷的合格率100%, 答题卡寄往北京中国档案报社;2007年8月, 全体专职档案员聆听了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郭嗣平同志的“《档案法》20年———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2007年9月-11月, 编辑《上海电力学院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实用手册》, 发至校领导、中层干部、专、兼职档案员及相关部门;“五五”普法期间, 积极撰写新闻稿, 宣传档案工作;10多篇新闻稿, 发表在《上海市高校档案工作简报》、《上海高校档案信息网》及校园网上;2007年度, 专职档案员参加上海市档案培训中心的“继续教育中级班”和“岗位培训班”学习。

三、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培养大学生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 高校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增强责任感, 以改革的思路, 开拓的精神、发展的眼光、求实的作风, 加强学习, 联系实际, 与时俱进, 学以致用。同时, 学校要通过培养、引进和人才流动等方式, 优化档案工作人才队伍结构,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综合实力, 管理型、技术型、服务型、研究型相结合的创新团队, 这是把高校档案利用工作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从师生员工与档案的关系来看, 每个人都与档案息息相关, 但应该说大学生毕业后是与档案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社会群体, 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 将是档案的利用者和形成者, 有的甚至将直接从事档案管理和研究工作。因此,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开设档案课程, 对大学生进行档案知识教育, 强化档案意识, 培养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整合档案资源, 档案利用实现与师生互动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历史发展的结晶, 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长期积累, 蕴藏着建校以来学校党政、教学、科研、基建、财会、设备、出版物、声像、外事、生产开发等档案信息, 透过这些信息, 可以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前瞻未来。因其内容形式多样、博大精深,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 反映了教师、职工、学生各个不同层面的活动, 是时间与空间的汇合, 是创造与发展的凝聚, 是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精神文明和创新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档案工作者必须针对不同层面, 不同对象的要求, 针对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的目标, 进一步加快档案开放鉴定的步伐。根据两地办学的现状, 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加强“查阅”窗口与网站“窗口”的互动建设, 不断推进高效率、高质量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将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延伸到学校的每个校区、所有部门。

档案的生命力在于开发利用, “利用”是档案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利用的人越多, 利用面越宽, 档案的价值就越大, 影响也越大。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的工作特点和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把档案馆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活跃档案馆文化氛围, 营造育人环境, 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如:利用荣誉档案, 激起学生赶超先进的热潮;利用历史人文档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教学科研档案,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举办校史展览, 运用档案来帮助师生了解学校建立以来的辉煌业绩和老一辈电院人的光辉足迹, 进行爱国、爱校教育, 坚定师生员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日趋进步的信心, 使档案成为教育人、培养人、造就新一代接班人的生动教材。还可以利用档案提高学校知名度, 扩大学校社会影响;为解决纠纷 (边界、经济) 提供真实依据;为专利权、著作权提供有力的证明, 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设立荣誉档案室, 展示院士、知名教授风采, 以丰富、翔实、生动的材料介绍他们个人奋斗经历及业务上的成就, 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献身科学的信念。充分利用档案资源, 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应有的作用。

五、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改善档案利用服务手段

由于高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部分高校领导和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同时, 高校档案馆 (室) 编制紧张, 待遇较差, 难以吸引、留住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才, 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高校档案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不断地创新档案工作模式, 改进档案利用的方法和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电子文件、档案收集全程信息化管理将进入档案管理领域, 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将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缩微、存储、使用文档一体化技术, 建立完整、高效、安全的档案信息网络, 以适应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上信息的转换, 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将开放档案录入局域网, 实现档案检索和利用的现代化, 使档案利用者与档案馆 (室) 的联系更为方便快捷, 单位内部、单位之间都可以方便地获得有效的档案信息, 以促进档案的充分利用。

总之, 高校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档案工作者要增强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抓实抓紧抓好, 努力实现高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摘要:高校档案工作,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 不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利用档案资源, 为师生员工服务。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篇8

一、档案信息资源方面, 力求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在当前档案信息化背景下, 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和配置要符合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 力求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只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配置要进行合理规划、适当干预或引导, 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并不断变化的档案信息需求为出发点, 同时尽量减少档案信息资源配置中可能出现或面临的重复建设重复配置, 力求做到有限的信息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档案馆是档案信息的主要来源机构, 档案馆内的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和根本。因此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和馆藏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档案馆要从当前的、近期的及长远的用户需求为导向, 不断调整优化档案馆的馆藏结构。馆藏档案信息的价值决定了其满足信息需求的层次和程度, 档案信息的均衡配置, 要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部门层面、组织和个体用户层面等不同维度综合加以衡量考虑, 做到档案信息资源配置有先后、有缓急、有侧重及有计划。

二、服务对象方面, 定位应该是真正的面向用户, 以用户为中心

多年来, 档案信息以保管和整理为主,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及档案信息服务思路的改变, 将工作重心转移为以档案信息利用及其相关服务为主, 真正凸显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之下, 档案信息服务更加也较以往更具技术性。当今的信息用户接触现代信息技术较多, 信息素养较高, 这对档案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档案信息服务的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档案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及工作队伍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尤其是要做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以用户为中心, 首先要做到区分用户的类型。但是,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用户的类型较难区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用户不再受专业、部门、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同时用户群体非常复杂, 用户的信息素养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语言文化不同、地理位置不同, 而且在利用信息资源时表现出来的需求和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另外网上用户根据其兴趣取向, 形成了很多网上的社区。总而言之, 网络环境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 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从用户角度出发, 探讨用户档案意识的培养方案、档案信息服务的宣传策略等等。我们要改变以前坐等用户上门的阵地式的服务模式, 要对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进行重新思考及定位。在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主动为用户服务。可以说, 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方式是主动的、积极的、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档案信息服务要面向用户, 适应开放的、全天候的、交互式的档案信息共享的需要。

三、在服务的开放度方面主张档案信息服务持开放态度, 同时注重信息安全及信息保护

档案信息是重要的资源, 是开展很多工作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和基础性条件,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求档案信息秉承开放共享的态度, 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档案信息及服务。档案信息服务的开放首先要做到档案工作开放, 同时要加强档案信息内容的公开和共享。长期以来, 档案信息公开一直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日趋完善, 社会信息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一些公务信息随着公务管理实践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公开, 并可供大众自由查询。在档案信息开放的同时, 一定要做好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工作, 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体系, 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目前的信息化环境下, 公共传播途径日益增多, 更要重视档案信息的安全体系的建设。掌握好开放与保密的关系, 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采用有效的监控预警方式、采取应急防范及异地备份等有效措施, 把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引发了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对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档案工作者和档案管理部门要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 对自己形成更清晰的定位, 通过适宜方式和途径, 做好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推动档案信息服务工作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满足用户的需要。

摘要:本文从档案工作信息化的背景出发, 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金凡.试析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J].档案, 2009, (1) .

[2]王贤会, 贺冰, 曹军民.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变革与启示[J].中国档案, 2006, (4) .

加强档案管理建设文明地税 篇9

一、强化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凤城市地税局将档案工作纳入了全局工作计划, 做到了年初与其他工作一起研究、部署, 提出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季度、年底列入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 并与奖惩挂钩。认真落实《档案法》, 明确责任, 建立了局长任组长, 分管局长任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科室负责人和分局长为成员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抓好档案管理工作。配备忠于职守、勤奋敬业的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同时建立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明确了档案人员的职责。

二、强化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

实际工作中, 凤城市地税局注重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为做好档案、管好档案、用好档案提供保障。除了严格执行档案部门和上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各项制度外, 还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结合地税工作特点, 先后完善了《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全面、务实、具有可操作性, 紧密联系各项工作实际, 真正发挥档案的作用, 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 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材料收集、整理、立卷、借阅、移交、销毁等环节都有章可循, 保证了各类档案的质量。

三、强化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

1. 局里建设高标准的档案室及档案库房。

修建了总面积120多平方米的档案库房, 同时购置了铁质密集架10组, 共99节, 可容纳今后若干年的各大门类全部档案;库房“九防”设施齐全, 并且保证了档案橱架、盒、夹、卷皮等档案装具的标准规范, 数量充足。

2. 加大投资, 改善了必要的设备。

凤城市地税局在档案库房已配备微机、复印机、空调、灭火器、去温机、防磁柜、温湿度计等设施的基础上, 更新微机, 新购了扫描仪、数码相机、碎纸机、吸尘器等安全设施。

3. 实行办公室、阅览室、档案库房分开管理。

专门设置了满足阅览需要的阅览室, 同时将档案管理纳入了单位办公自动化程序, 实现了数据共享, 确保了档案的安全。此外, 投资10多万元新建高标准的荣誉室。

四、强化档案的管理利用工作

1. 认真及时地完成了档案的收集、登记和归档等工作。

凤城市地税局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严格按照归档制度的要求和档案整理工作的标准, 及时对单位的重大活动、设备、基建、会计和有关的税收业务文

档片件;材、及录料时音进收、行录集档像电案等子登文文记件件, , 材按形料规成, 并定了归照对加档锦时, , 旗于按、专奖照门杯要的、求牌荣, 匾誉对、室证单进书位行等所存收有放集的;归同文强书税等、务实会档行计案了、设及集备具中、有统照佐一片证的、声意管像义理;、的成电实立子物、档了案的2档鉴案.严定格鉴销实定毁行组工了织, 作定。期检查按规定进、督导行档案制出督度任导何制。差度为, 错加了, 保制以证定落档了实案, 定严管期格理的了工检库作查房不、管管了接理档受, 案凤详灭城细害档记应案录急局库处的房理检温预查湿案和度;, 指制定定导期, 文理及时上报有关的计划、总结等有迟

关资料, 保证了档案工作时时抓、庆时时紧。东

3. 认真完成了档案的统计、移

交工作计, 及时。填报各类档案统计报表定期进行档案情况的统, 建并按规定及时向档案馆移交档

料案, 等报4。.送协现助行基文层件分、局电做子好文了件征、管资设档作抓。案为全管提局理高上工征下作管立, 水足把平精强的细化重抓档要管案手理管段, 分理来文类结档建合案档实管抓际理, 办规范研法, , 究强制对化定税考了收核税征抓收管质征资量管料, 明归收实集征行、管按整档类理案、、按装管户订理分、。归各类档、分, 统规局一范的编了档码税案、地管理资轨道料。完备步入, 了资料装订规范的综合资料齐备, 运行分户税

5. 实现了档案的利用价值。不

断完善各类检索工具, 加快档案检索自动化的步伐, 为每位查阅档案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 不断拓宽服务渠道, 创新服务形式, 以满足每位查阅者的需求, 同时严格借阅登记和利用效果反馈登记制度, 定期做好编印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 全面发挥了档案工作的作用。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篇10

关键词: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三个体系”

杨冬权局长继2008年提出“两个体系”建设的主导思想之后, 2010年5月又提出了“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三个体系”建设是新时期指导我国高校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依据, 是今后高校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 是高校档案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档案工作思路的具体举措。下面结合高校档案工作实际, 谈谈对高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一些看法。

一、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要着眼长远, 体现高校特色

档案资源建设既是学校档案部门的生命, 又是立馆之本、强馆之基、活馆之源。学校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努力探索学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规律, 依法行政, 强化收集归档, 重视民生档案建设, 缩短民生档案进馆时间, 做到凡是对学校及广大师生员工、历届校友有用的档案应收尽收, 应留存尽留存, 切实建立起体现高校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一) 立足馆藏, 着眼未来

建立覆盖全校的档案资源体系时, 要以大档案观念为指导, 立足于馆藏, 因地制宜, 科学整合现有档案资源, 优化馆藏档案结构。同时要着眼长远, 档案资源建设不但要围绕学校当前发展, 而且还要着眼于学校将来可持续发展乃至地方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需求, 要进一步加大对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 解决高校档案资源建设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问题, 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二) 履行职能, 规范管理

高校档案馆既是高校档案管理的行政部门, 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高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及规定, 对高校各立档单位的档案及档案工作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和指导。因此高校档案部门要认真依法履行职责, 对各部门、院系的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和指导。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校应根据《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进一步修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结合各馆实际情况, 做好各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修订工作。切实把高校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计划, 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纳入有关评估指标, 将业务工作与归档工作同步布置、同步检查、同步总结、同步验收, 以逐步建设立起档案门类齐全, 馆藏丰富、管理科学的馆藏体系。

(三) 转变观念, 强化收集

高校档案部门要转变以往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著名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资源建设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 把与民生有关的各种档案列入收集归档范围, 纳入学校馆藏体系。高校民生档案是指那些与教职工、学生息息相关的各种档案材料, 如与教职工有关的年度考核结果、表彰奖励, 劳资报表、干部 (工人) 退休审批表、干部任免、职称批文等文件材料;与学生有关的文件材料有每学年新生录取名册、毕业生成绩表、学籍卡、毕业生验印名册、学生奖惩、学籍变更等文件材料。由于高校档案资源十分丰富, 文件材料的归档就范围就涉及党群、行政、学生、教学、科研、基本建设、仪器设备、产品生产、出版物、外事、财会等11个大类, 涉及面广。高校档案部门要强化收集归档, 设法将各种类型、各种载体 (包括纸质、电子、照片、胶片、录象、录音带等形式) 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材料及时认真细致地收集、整理、归档, 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档案材料归档齐全、完整、准确、系统。

二、高校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要以人为本, 方便社会利用

档案贵在于活, 重在于用, 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也是档案利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学校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生长点, 以人为本, 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功能, 丰富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质量, 深化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备的、方便广大师生员工及社会利用的档案利用体系。

(一) 以人为本, 服务民生

高校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要以人为本, 着眼民生, 满足群众用档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校内各单位利用, 轻个人利用;重为学校党政及相关部门服务利用, 轻为广大教职工、学生服务利用;重为本校发展服务, 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以人为本,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变被动利用为主动利用, 使档案工作面向校内外,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搭建各种平台、利用各种手段, 使教职员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文件和档案信息, 享受利用文件和档案的便利。

(二) 创新服务, 提高能力

加强高校档案馆 (室) 网站建设, 运用网络手段为师生员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利用服务, 如目录查询、全文阅览、预约登记、网上咨询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深层次加工, 开发利用, 建立各类专题数据库, 如学生成绩查询数据库、教职工工资查询数据库、历届毕业生验印名册数据库等。同时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划控、数字化工作, 确保民生档案及时服务民生。

(三) 拓展领域, 丰富内容

高校档案部门要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 将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由领导层服务向普通师生员工及百姓服务延伸, 由关注校内需求向关注社会档案需求延伸, 把档案服务利用的触角延伸到各类人群、扩展到各个方面, 从而走出一条档案工作为学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服务的新路。高校档案服务利用不能仅仅限于被动坐等上门服务, 而要结合高校校情,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形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利用活动, 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报告会、档案实物、图片展览、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 吸引更多的人走进高校档案馆, 了解学校档案, 了解学校发展的真实历史轨迹。

三、高校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要思想重视, 合理统筹规划

档案安全保密体系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和底线, 高校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涉及面广, 需要从思想上、制度上、设施建设上、技术安全上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 合理统筹, 全面提升高校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高校档案事业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 加强思想建设, 提高安全意识

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档案是不可再生资源, 档案一旦遭到破坏, 不可挽回。因此从学校领导到档案工作人员,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 要把档案安全上升到战略地高度来认识, 自觉增强档案安全保密意识, 对档案安全保密工作要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构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

(二) 强制度建设, 提高组织能力

建立健全配套完善、行之有效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 为高校档案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当前各高校档案馆室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但总体说来并不规范统一, 没有彻底贯彻落实。高校档案部门首先在严格执行档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结合馆情, 修订、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档案安全责任机制, 细化落实、覆盖到档案工作各环节、各岗位, 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从而提高档案馆室的安全组织能力。

(三) 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防御能力

一要加强馆库建设, 严格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建筑设计规范》, 加强档案馆和档案库房建设, 要积极建设面积达标、能够确保档案安全的档案库房, 建好保障档案安全的外围屏障。二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加大档案安全投入, 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 在档案馆重要部位要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温湿度调控和防磁等安全设施, 做到有备无患, 提高校档案馆 (室) 的安全保障能力。三要加强技术建设,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档案藏重要档案原件进行缩微、数字化等技术性保护。对重要的电子档案, 不但要同质备份, 而且要异质备份, 以确保它们长久可读。利用科学技术及科学的抢救手段, 尽可能延长档案实体的寿命, 延续档案信息存在。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系统及档案网站建设及维护, 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发生, 为学校档案安全构筑坚固的技术防线

总之, “三个体系”论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对我国高校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校档案部门要积极加强“三个体系”建设, 把“三个体系”建设融入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中, 立足学校发展, 开辟新思路, 为学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萍.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中国档案, 2010 (10) :50-51.

[2]周庆, 杨婵“.三个体系”建设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思路.兰台世界, 2011 (6) :33-34.

[3]陈华新.www.archives.ynu.edu.cn/gzdt/13649.html.

加强档案管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篇11

关键词:档案管理;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23-1

1 广泛搜集档案信息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广大农民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他们不仅需要利用档案资料直接服务,而且对生产技术知识、农村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也十分企盼。为落实中央“支持农业、关心农民”的号召、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尝试把档案信息服务作为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切入点”,并将其作为富民、安民、为民的“连心工程”来抓。在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以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服务农村为主题,创新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按照“综合管理是基础,信息服务是关键”的新思路,积极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力求档案管理与服务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 强化档案服务功能

广开渠道,多方设法,增加档案信息来源。通过订阅农业相关期刊、购买图书等方式增加信息来源,既为提高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供保证,又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了科技资料和信息资源。另外,可以通过印刷材料普及相关知识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将印刷好的材料定期发给农民,并留底存档。将历年农业活动和科研推广立项以及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的方案、记录、总结、申报材料等,按年度和项目已全部分类保存;每年冬闲时间,可以深入乡镇搞“科普之冬”和“绿色证书”培训活动,在开展活动中,对于技术培训的讲义、学员名单、考试成绩都妥善加以保存。这些保存下来的资料可以为以后的生产和宣传提供较好的参考。

3 全方位服務三农

建立农业档案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要将尘封的档案利用起来,为生产服务,为三农服务。应该努力拓展农业档案资源并充分利用档案,为三农的发展全面服务。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档案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应该改过去被动的工作方式变为主动利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例如:引种、引进技术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另外关于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制定、宏观管理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1 科学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个人素质训练,现今已能利用档案资料和各种检索工具准确地解答咨询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具体工作中,管理人员还掌握所分管的工作区域、内容、种类明细,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管理水平,能够掌握使用者提出所需资料的内容,技术名称,从而有效地推动科学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料过程,发挥档案咨询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3.2 广泛服务

为了满足各类人员查阅资料的需要,广泛挖掘利用档案资料的价值,在工作中,变借阅为开架阅式开放型服务。并把档案室设置为阅览室形式,既可使借阅者详细查阅,又可使档案管理人员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提供各类资料,提高服务质量和资料利用率,使档案资料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3.3 举办讲座

印发实用技术资料、简报并利用电视、广播等广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将农业科技博览会、涉农部门技术讲座以及报刊剪报等收集来的新技术新品种资料,重点围绕蔬菜生产、林果生产、保护地栽培、农作物生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3.4 利用网络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的优势,将其纳入档案信息咨询中心的工作范畴,定期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科技信息、供求信息、市场价格等,明确市场发展趋势。

农业档案的科学化管理,给县域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坚强后盾,通过加强农业档案管理工作以来,县境很多农民、专业人士通过查阅档案和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咨询,从而获取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财富,为他们发展农业经济、脱贫致富提供了先决条件。

利用档案信息为“三农”服务,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下一步,应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组织档案信息服务成果展等形式,增强档案信息对农民的吸引力,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继续拓展服务范围,让广大农民可以接受到全方位的服务。让农业档案信息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荆文龙,贺丽,李宁.浅议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途径[J].兰台内外,2007年02期.

[2] 陈红梅.档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山西档案,2006年S1期.

[3] 倪玉堂,季玲玲.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档案管理[J].江苏农村经济,2009年04期.

[4]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J].上海档案,2009年03期.

[5] 娄鲁.档案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A].全省“新农村建设与档案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焦多来.做好档案工作 服务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强有力的档案工作支持[A].全省“新农村建设与档案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篇12

1、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

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已经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选内容。档案是企业信息的载体, 档案信息可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实力和竞争力, 甚至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档案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知识和信

息越来越成为比资产更重要的资源, 档案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和网络化服务已迫在眉睫, 丰富的档案信息是企业领导者决策的第一手材料, 将在企业各项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实施档案现代化管理, 逐步完善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二、如何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1、要把本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

据根化工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依据化工行业内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健全本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安全保密的原则, 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 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 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 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的, 满足本单位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的需要, 促进化工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2、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

标准规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法律保障。要建立专门工作小组, 统筹规划, 科学分析, 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本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工作, 要分析和研究本企业档案信息化面对的主要问题, 依据化工行业内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健全本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 确保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来实施, 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便于共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以及档案信息的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 逐步形成关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在健全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时, 还要注意宏观性与具体性相结合, 如制定电子档案文件、档案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时, 又要针对具体的公文、技术、财会、声像等电子文件、档案, 分别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

3、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按照长远规划、科学分类、结构合理的原则, 建设完整、准确、系统和可扩展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全文数据库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

⑴收集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形成的真实记录, 包括各种文档、合同、科研资料、基建项目资料、财务凭证等, 通过对各种档案进行数字化, 如扫描, 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和电子信息资源中心库, 利用网页、网站及Web系统, 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快捷的档案信息, 为企业档案利用提供便利条件。

⑵建立文档一体化系统

所谓一体化的管理, 就是把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整合为一个工作系统, 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

电子文件保管系统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一种, 为档案工作提供了自动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 能够快速、及时地满足组织行使各项职能时对文件、档案信息的需求。根据办公自化动和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 开发应用本企业的文件与档案一体化管理系统, 实现电子文件及其属性信息的过程控制和网络化归档, 实现文书档案的全文信息归档。制定文档一体化管理规范, 确保电子文件、档案运行的全过程得到规范、系统、有效管理。通过文档一体化系统, 可以实现电子文件的随时归档、网络归档、全文信息检索, 能够随时、随地提供全面、及时的全文档案信息服务, 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对信息的需要。它是文书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科学、高效系统。

⑶多媒体数据库建设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多媒体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做好多媒体档案 (如声像档案) 的收集归档工作, 建立相关的兼有文字、照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多媒体数据库。

4、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要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根据本档案保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确保优化档案信息安全资源配置。要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建设本企业涉密资源核心数据中心, 保护有关档案法规规定的涉密档案信息。

5、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档案人员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 把信息化知识培训纳入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检查和考核中, 以提高档案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满足迅速发展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同时开展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活动, 优化档案人员知识结构, 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不断提高档案专业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科学素养。

档案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为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服务, 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有效管理方法。

摘要: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 随着企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信息与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和经济建设中有着越来越凸显的作用。那么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中心也开始向信息化和现代化转移, 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建设, 是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一篇:年轻记者下一篇:新一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