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类档案(共8篇)
建设工程类档案 篇1
引言
在近几年的档案整理中, 笔者依据GB/T 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档案整理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重点对房地产企业的工程类文件档案的管理和归档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 房地产企业工程类档案的内涵、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风险
1.1 房地产企业工程类档案的内涵
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 并依据国家对建设工程归档的一系列要求, 归档形成的实体档案。
1.2 当前房地产企业工程类档案的管理现状
(1) 没有专门的档案人才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 一是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层或决策者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 为了节约成本, 通常是由工程内业岗位或行政人员兼任;二是档案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私营 (民营) 企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非常少, 一些档案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3年级前后就基本上被国有大中型企业相中, 所以, 真正进入人才市场流动的档案学人才微乎其微。
(2) 档案实体管理混乱, 查找利用率低。
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产生的大量档案未进行鉴定、分类、归档、组卷、编目, 没有形成整套的档案管理流程, 一般是堆放或乱放。由于未编制档案检索目录或借助于管理载体 (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 , 导致档案的查找率非常低, 存在着查找麻烦、利用困难的问题。
(3) 档案载体的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
当前, 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一个盒子、一个柜子、一把锁子、一间房子”的阶段, 即档案用案卷盒装好后放入文件柜中, 并将档案室锁起来;一些企业档案载体的信息化建设更是无从谈起。所以, 房地产企业档案载体的信息化建设, 同时也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4) 档案管理的经费得不到保障。
在企业的运营中, 企业负责人可以为聚一次餐或请一次客花去上万元的经费, 但对于档案管理的经费 (购买档案管理软件、改善硬件设施、人员在职培训等) , 却是一省再省、一压再压, 总是以经费紧张或没有预算等为借口, 减少档案管理的经费, 有的企业甚至在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开支中就未列入档案业务费用, 导致大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发挥不了所存档案的作用。
1.3 当前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风险
(1) 档案信息的不安全性。
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档案管理框架, 没有一名档案专业人员, 没有一个档案管理的整体思路, 在档案的保管过程中出现信息失泄密就在所难免, 甚至还可能涉及一些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档案信息。
(2) 在经营纠纷中“走麦城”。
在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 由于种种原因, 总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争议或纠纷。无论企业如何据理力争, 但终究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如果平时不重视档案的作用, 在关键时刻则只能是无据可争、“败走麦城”, 这方面的实例不胜枚举。
(3) 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 档案资料损毁将不可避免。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如何在重大或特大的自然灾害过程中更好地抢救和保护档案信息载体, 维护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如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档案资料损失是毁灭性的, 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2 房地产企业工程类档案的管理要点
2.1 工程类档案的归档范围
根据GB/T 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档案整理规范》, 工程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如下:
(1) 综合性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批复及项目建议书 (立项报告) 、建设用地系列材料、征地拆迁安置等有关协议、用地申请报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等。
(2) 土建、安装质量保证资料。包括开工报告、竣工工程申请验收报告、钢材质量证明单、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安装材料与设备合格证、试验单汇总表等。
(3) 土建工程竣工文字材料。包括图纸会审记录、工程定位测量资料、地基处理记录、材料 (钢材、水泥等) 的出厂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土壤各种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
(4) 给排水、电气 (强电、弱电) 、消防、通风、空调、电梯、装修 (装饰、幕墙) 等工程文字材料。包括开工报告、竣工工程申请验收报告、设备 (或产品) 质量合格证、各专业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
(5) 竣工图。分为综合图和各专业竣工图。综合图包括建筑、建筑小品、水景、照明、道路、绿化等平面布置;各专业竣工图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 (强电、弱电) 、消防、通风、装修 (装饰、幕墙) 等工程。
(6)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
(7) 电子文档。
2.2 工程类档案的归档质量要求
(1) 归档的工程档案应为原件。
(2) 工程档案的内容及其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 工程档案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 工程档案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 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5) 工程档案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性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 竣工图应是新蓝图;采用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 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6) 工程档案文字材料的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 (297 mm×210 mm) ;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7) 工程档案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 如碳素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8) 所有的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2.3 工程档案整理的重点环节
工程档案整理的重点环节是工程图纸的叠存。具体叠法应依据GB 10609.3—89《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进行, 统一折叠成A4幅面 (297 mm×210 mm) , 图标栏露在外面。
2.4 工程档案的立卷原则、方法及要求
(1) 立卷原则。
应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 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 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时, 工程文件应按单位工程组卷。
(2) 立卷方法。
工程文件可按建设程序划分为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等5个部分。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可按建设程序、专业、形成单位等组卷;监理文件可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专业、阶段等组卷;施工文件可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专业、阶段等组卷;竣工图可按单位工程、专业等组卷;竣工验收文件按单位工程、专业等组卷。
(3) 立卷过程中宜遵循的要求。
案卷不宜过厚, 卷厚一般≯40 mm;案卷内不应有重份的文件;不同载体的文件一般应分别组卷。
2.5 卷内档案的排列
文字材料按事项、专业顺序排列。同一事项的请示与批复、同一文件的印本与定稿、主件与附件不能分开, 并按批复在前、请示在后, 印本在前、定稿在后, 主件在前、附件在后的顺序排列;图纸按专业排列, 同专业图纸按图号顺序排列;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纸的案卷, 文字材料排前、图纸排后。
2.6 案卷编目的要求
每卷单独编号, 依流水号编目, 不得有重号、空号等情况出现。
3 工程类档案分析
档案分析类似于档案统计和档案年报工作, 是对所属档案整体情况的一个分析。
3.1 档案分析的作用
通过对所存档案进行系统分析, 掌握档案数量和质量情况 (馆藏情况、利用情况等) , 为决策者和利用者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对于建设工程类档案来讲, 档案分析工作尤为重要, 它可以全面了解一项工程运营的全部情况, 通过比对, 规避项目中重复出现的一些问题, 更好地节约开支, 优化工作进程。
3.2 档案分析的种类
(1) 文字式。
主要以文字总结的形式对所属档案的数量和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 如档案情况汇报提纲、档案利用情况汇总等。
(2) 列表式。
主要以列表的形式全面直观地表述所属档案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如档案情况分析表等。
(3) 文字-列表式。
将以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既有文字又有列表, 详细、直观、全面、系统。
4 结语
工程类档案的管理是近几年建设工程市场百花齐放的结果, 是科技专门档案的一个延伸, 也是一个比较新型的课题。特别是房地产企业的工程类档案, 基本上是关乎民生的住宅、商业、交通等重要档案,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 势必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存在的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出来。所以, 一定要遵照《国家档案法》、《企业档案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未雨绸缪,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GB/T50328—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S].
建设工程类档案 篇2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类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归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对住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房地产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趋势已不可抵挡。房地产企业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是加快企业稳步发展, 减少企业售房纠纷的重要举措。如今, 虽然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动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企业档案管理却严重落后于企业的发展步伐, 并阻碍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 以及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以提高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类档案的特点
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类档案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资料记录。它包括工程建设的背景、过程、实施状况, 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举办的相关活动。档案根据国家对建设工程档案的格式要求进行统一制定, 形成严格规范的实体档案。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类档案的特点如下:
(一) 成套性。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就是一整个档案, 它由主体项目和配套工程组成。从项目的规划、申报、施工, 一直到竣工都需要经过相应的程序, 通过相应的手续, 因此会有对应的材料。这些材料一环套一环, 构成了整个工程建设档案。
(二) 阶段性。
整个工程建设档案室由一个个小的文档构成的, 在工程的不同阶段, 都有不同的内容记录。因此建设工程档案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项目筹划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地理位置分析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材料信息需要归档;在项目申报阶段需要将申报材料进行整理、准备申报文档等;在施工阶段, 需要有人员分配记录, 管理记录、材料使用记录等文档资料;在工程竣工后, 需要有工程质量鉴定等材料。在项目的不同阶段, 一定要做好档案记录和整理工作, 这是保证档案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三) 专业性。
档案管理不是单纯的文档装箱过程, 需要管理人员对文档进行整理, 检查文档是否齐全, 文档是否有效, 将文档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 并进行必要的数据电子化记录, 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保存。
(四) 完善性。
随着工程建设的开展, 新的档案信息需要建立新的文件档案, 其中有些是对原档案的补充, 有些是对原档案的修正, 这些都需要合理归档, 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审查工作提供方便。
二、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的质量。目前, 很多房地产企业对档案管理不加重视, 档案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更是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房地产企业为节约资金, 没有设置档案管理部门, 更谈不上管理人员了。有些企业的建设工程类档案管理处于空白状态, 工程类档案由行政部门代为管理。鉴于建设工程类档案技术类文件多, 对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要求, 因而普通行政人员无法正确识别这些文件的有效性, 更谈不上文件的分类存放和管理。因此在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 出现严重的管理不科学、档案材料缺失等问题。
(二)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企业的档案管理速度相对滞后, 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因此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管理程序复杂, 管理出现严重漏洞。另外, 企业人员的频繁变动, 导致很多资料没有及时归档, 档案资料的丢失现象严重。对于档案资料管理, 企业管理者和档案资料管理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档案归档工作开展困难, 工作者行动怠慢迟缓, 对工作不上心, 造成了档案归档工作的效率低下, 而且档案完整性、真实性也难以保证。
(三) 房地产企业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
房地产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高收益部门, 而对于短期效益不明显的档案管理部门重视不够。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 总是一省再省, 看似节约了资金, 但其实让企业在长远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房地产企业可以为谈成了一笔交易大肆庆祝, 却舍不得购买进行档案管理的辅助设备,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困难, 很多资料的存储不完善甚至无法存储, 为后期的资料调取查看形成阻碍。房地产企业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态度导致企业档案管理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这是企业的巨大损失。
(四) 档案材料不齐全。
档案材料的归档不及时是导致档案材料不齐全的重要原因。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员工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员工往往忘记定期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这些材料常常被遗忘、丢失, 造成档案材料不齐全。员工认为这些材料可有可无, 却看不到材料背后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档案管理者在存档时, 挑选材料出现偏差, 或者是采用的存档分类方法不科学也会导致材料的混乱存放, 资料残缺不齐。
(五) 档案管理混乱, 信息化水平低。
现阶段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盒子、柜子、箱子、屋子阶段, 没有做到信息化。这些档案资料一般被封装在黑屋子里, 长期潮湿的环境会让纸张破损, 为以后的查找造成不便。另外, 随着档案资料的日益增多, 查找原始纸质资料已经相当困难, 因此对文档实行电子化存储极为重要。只有电子化的文档, 才能方便数据分析和前后对比, 才能让档案更好的发挥作用。
(六) 档案泄露问题严重。
由于企业管理者的不重视态度导致很多文件无法及时归档, 或者是整理好的文件没有得到加密处理, 很容易被窃取。纸质档案一般被存放在特定的仓库里, 随着文件档案的日益增多, 管理者往往忽视以前的档案存储, 只是重视新存入的档案。管理者的不重视往往影响到仓库管理人员, 导致他们工作怠慢, 容易因为蝇头小利而出卖公司机密, 导致公司重要文件的泄露。对于电子档文件, 更是需要加密处理, 这些材料里面可能包含公司的机密文件, 这对公司的安全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三、针对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加强培训,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的水平。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不同部门档案管理的需求, 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并定期开展管理技能的比拼活动, 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员工在进行档案管理时有意识地积累心得体会, 进而在竞赛的过程中与大家分享。这既能提高员工的实际管理能力, 又增进了大家的学术交流, 促进了大家的共同进步。
(二) 完善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进行档案科学管理的保证。企业对于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予以公平的态度, 促进其发展。要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 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 并颁布实施, 在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 保证档案及时归档, 档案资料规范、准确。档案存放安全, 档案加密工作顺利实施。在进行管理时, 一定要对表现好的员工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提高员工的待遇, 促进员工竭尽全力为公司谋发展, 在企业中给予员工展示自我的平台, 促进员工的自我实现。
(三) 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房地产企业的档案管理一定要改变装箱存放的传统档案管理理念, 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 配备专业人员对档案资料进行存档, 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存储, 可运用摄像、扫描等多种方式, 既实现对原文档的存储, 又实现数据共享。在存储过程中, 既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准确, 又要保证数据的查看方便、数据分析方便。加快数据的传递速度, 解决数据流通慢、业务办理周期长的问题。
(四) 房地产企业管理者给予足够重视。
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是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持续有效开展的关键。企业管理者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询问, 让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工作汇报, 能够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感觉到受重视, 能够促进其更好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另外, 企业需要增加资金投入, 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有效性和数据存储的高效性、方便性。
(五) 加强保密工作, 防止资料泄露。
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类档案是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机密资料, 它决定着后期房屋质量检测、维护等各种配备设施的安排, 对于公司在房屋建造方面的创新与工程安排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另外, 有些档案是关乎公司长远发展的机密文件, 因此, 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 要选择良好的文档保存纸质, 对于工程图纸等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文件一定要用耐磨, 抗潮的纸质, 存档的文件一定要是原始文件, 不能是复印件;在文档信息化的过程中, 也要设置密钥, 进行加密处理, 保证文件的安全性。而且在后期, 一定要派专人进行管理, 避免档案资料泄露。
四、结语
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建设工程类档案的管理与归档, 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企业房屋建造质量, 以及后续的安居工程的开展。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的成套性、阶段性、专业性等特点, 并根据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类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加快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安全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陈丽宏.房地产档案的精确化管理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04) .
[2]马志玲.太原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召开《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试点考察汇报会[J].山西档案, 2009 (02) .
[3]曾旺辉, 黎永索.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9 (08) .
[4]宋云飞.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初探[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2) .
[5]张铁富, 李丽杰.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工程档案的特点及管理[J].兰台内外, 2008 (02) .
教学类档案管理规范 篇3
为了规范我院教学类档案管理,根据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高等院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院校档案工作规范》制定我院教学类档案管理意见如下:
一、基本原则
1.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均属教学档案。
2.教学档案是衡量学院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院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
3.教学档案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即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上报评审材料、教师考核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档案、证明同步。
4.各系和教学业务部门应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和配备专(兼)职档案干部,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材料,并按期向学院指定的档案管理部门办理移交。5.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档案部门和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逐步参与教学管理,成为教学管理和教改参谋部门,成为教学业务工作的信息咨询部门之一。
6.要把教学档案工作列入本院教育发展计划,在经费、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保证,每年从教学经费中给予教学档案工作适当资助。
二、归档范围
1.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具有长期的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
2.必须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保证完整、准确、系统。
3.必须遵循自然形成规律,符合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成套性特点。
三、归档主要内容和重点
1.归档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管理、专业与实验室建设、招生、学生学藉情况、课堂教学与实践、自学考试的报名册与成绩、毕业生、结业生情况、证书发放、班主任工作情况、教材选用情况等方面。2.归档的重点是本学院(本部门)在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
四、教学文件材料的整理和归档 1.形成和积累
(1)每年新学年开始后,各系领导及教务人员接受由学院布置下达的积累教学文件材料的任务。
(2)教务部门会同档案部门向各系发放各种教学文件材料表格、学籍登记表(卡)、卷宗袋等。
(3)各系兼职档案员按文件材料分类表分别积累教学文件材料,并定期进行整理。
(4)档案室随时了解、督促、检查、指导兼职档案员做好文件的积累工作。
2.整理组卷
(1)由各系或教学管理部门的兼职档案员负责将积累的文件材料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2)根据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其有机联系和便于利用查考的原则进行组卷。原则上相同内容的文件材料组成一卷便于利用,同一内容的文件材料数量多时可分别组成若干卷,也可以根据文件材料的内在联系,对问题单一,文件较少按不同内容分别组成薄卷。
(3)教学文件材料按永久、长期、短期顺序要求分门别类排列。按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的要求排列。
(4)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必须字迹工整,格式统一,签字手续完备。破损的文件材料应进行修补完整后归档。
(5)卷内材料一律拆掉金属物,分别用线装订。
(6)凡是文件材料未注明标题的应注明题名、责任者、时间。(7)按顺序编排页号,无论单面或双面只要有书写文字,均应一面编写一个页号,页号的位置在非装订线一侧的下角。
(8)填写卷内目录及备考表。
五、归档验收
1.移交档案时交接双方必须当面检查验收,检查文件材料是否完整、齐全、排列,书写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规定要求,接受人应拒绝接受并予以指正。
2.移交时应填写移交凭证,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以防丢失。3.教学综合管理文件次年6月底归档,其他各类材料完成一个培养周期(即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于当年12前一次性归档,部门负责人应督促本部门档案管理要员按时移交。
六、教学档案工作责任制 1.各系教学管理部门领导职责
(1)制订和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把教学档案全面纳入教学管理之中。并监督执行。
(2)加强与学院档案室联系,共同做好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教学档案质量。
(3)对本部门管理干部和兼职档案员提出具体要求,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教务处职责
(1)保管教学运行中的各类计划、文件和各类教学汇总情况、报表。
(2)负责指导各分院的教学档案管理。3.各部门兼职教学档案干部职责
(1)将收集、积累的文件材料整理组卷装订,做到组卷合理,编目清楚,标题准确,装订整齐,并及时向院档案室移交。(2)做好存放本部门的教学档案的组卷、分类、编目、登记、保管、利用等工作。
4.学院档案室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本院教学档案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
(2)督促、指导和检查全院教学档案工作,验收各部门移交的教学档案。
(3)按照《教学类档案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教学档案的各项业务工作。
(4)努力开发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建设工程类档案 篇4
一、档案类节目中档案材料的利用现状
1.档案与档案类节目交相辉映。档案类节目收视率的走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过设置悬念引导观众作为主人翁利用一件件档案进行探秘。由此观之, 档案不仅是档案类节目的内容载体、演播主体、贯穿主线、递进阶梯, 更是节目中信息真实性的体现者。而档案作为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的固化信息, 其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原始记录性与该类节目的需求不谋而合。辩证言之, 档案类节目作为档案的重要展示平台, 把档案从公众普遍定义的“角落里的故纸”变成了“光影下的明星”。档案机构的宣传和展览瓶颈借助档案类节目这种主流信息传播媒介得以缓解, 促使档案生动形象地进入公众视野并为人们所熟知。
2.档案类节目利用档案材料的问题。
(1) 档案解密与档案开放的模糊性, 导致档案机构难以把握向节目制作者提供的档案材料的尺度。“档案解密”与“档案开放”的内涵有所不同。“档案解密”是指解除档案中所涉及的国家秘密, 恢复行使社会公众对国家秘密的知情权, 不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秘密。而“档案开放”是指档案馆向全社会有利用需求、具有知情权的公民和组织提供档案利用。它不改变档案文件的秘密属性, 只是落实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在档案开放实践中, 档案机构往往难以判断利用主体的需求能否在规定范围内得到满足, 是否可以对大众传媒开放, 以及如何把握开放利用程度等问题, 尤其对于已解密却未开放的档案, 更是难以揣度。这就使得档案机构在面对大众传媒机构的申请时, 处于被动局面。
(2) 就档案利用制度而言, 关于档案类节目公开利用档案材料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不够健全。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来说, 有关档案材料公开利用的法律条款内容粗放, 实践性不强。以档案室档案的开放利用为例, 我国《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类等档案, 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 但机关单位对所有的档案的开放利用有决定权。而《档案法》第四章中公布的档案利用和公布主体主要是档案馆, 机关单位以及档案室并不承担相关职责, 《档案法》第六、七条, 《实施办法》第六条以及《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九条对档案室职责的规定也主要体现在档案保管和档案工作监督指导方面, 甚少涉及公开利用。由此观之, 在法律上我国档案室基本没有开放利用这一职责, 因此档案类节目中对于档案室所保管档案的利用权限有待商榷。有关档案材料公开利用程序的规章制度具有滞后性。一是对于未解密档案, 现有制度和利用程序具有滞后性。较长的申请周期严重遏制了档案馆解密档案材料的及时性, 限制了档案价值的实现。二是已经解密或者公开的档案材料的利用程序相对较复杂。严格的利用时间限制和审批流程, 虽能规范档案管理, 有效地保护档案材料, 但却使得档案材料不能及时满足档案类节目制作的需求, 时效性有所欠缺。节目制作方与档案机构就档案材料公开利用达成的协议并不完善。《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利用者在查阅利用档案时不得涂改、损毁、丢失、伪造或者擅自抄录和复制档案, 违规者由当地司法机关依据情况进行处罚但无具体条例可循。档案机构在与节目制作方达成协议时多使用泛化协议, 欠缺针对所用档案材料的特性和价值制订的具有实施效力的协议内容。
(3) 就档案性质与档案类节目而言, 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点。首先, 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使其成为人类追求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的依据, 其真实性是不容抹杀的。但档案类节目的商品化性质决定了其在市场和收视率的推动下向娱乐化和戏剧化方向倾斜, 档案材料作为栏目的内容载体, 不应为提高收视率而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添加、篡改或映射不可靠信息[1]。上述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易调和, 亟待节目制作方积极寻求高收视和真实性的制衡点。其次, 就档案材料的质、量而言, 档案材料在档案类节目中的利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比如部分档案因历史久远、材质特殊、体积庞大等原因导致不便利用, 部分可利用档案的完备和真实程度有待查考。但档案类节目作为档案的公共展示平台, 以全开放式端口、高效传播的途径向公众传播档案文明和历史文化, 所传递信息应务求完整真实可靠。
二、关于档案类节目利用档案材料的建议和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 健全应用制度。
(1) 就普遍应用的法律法规而言, 立法应清晰明确, 克服模糊性、滞后性, 加强实践性, 使档案材料的公开利用有法可依。首先, 可公开利用的档案材料的范围应当有明确而实际的划分。大多情况下, 档案馆的档案材料并不能满足一则丰盈的档案类节目的需求, 往往还需要搜集民间档案或其他形式的材料予以填充, 但关于此类档案材料公开利用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无法充分查考。因此应结合实际需要针对公开利用的档案范围作出划分, 为不同的档案利用行为提供合理的利用权限。其次, 档案的公开程序应当结合实际去繁就简。我国档案材料公开利用的程序存在审批周期长的明显问题, 应结合利用者的实际需要区分审批周期, 这就需要对我国档案的密级限定、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延时处理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再者, 档案材料公开利用的收费标准应力求实现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根据我国国家档案局、国家物价局《关于利用档案收费有关规定的通知》 (1992 (价费字130号) , 要对公众的基本信息服务实行免费 (包括仅收工本费) , 对特殊信息和高级别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档案馆是以“公益服务”为主导的, 因此在对档案类节目收费问题上应该就具体提供的服务按相关标准进行合理的费用收取。
(2) 就节目制作方与档案馆 (室) 达成的档案利用协议而言, 应在法律法规普遍性的基础上凸显其特殊性, 为档案材料的公开利用营造完备的制度空间。首先, 就档案材料利用过程中的责权划分来说, 应责任到人, 赏罚并举。并在普遍适用的权责划分基础上, 针对不同种类的档案材料制订科学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权责协议。其次, 加强档案利用后端调控, 在协议中完善档案材料回归制, 使其回归到原来的档案全宗体系。对于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复印件, 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采取档案馆全部收回整理或电视台自行整理汇编存档的办法。
(3) 就档案管理制度而言, 档案材料的公开利用制度要与时俱进, 具有前瞻性。不管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还是档案馆 (室) 都应未雨绸缪, 主动修改、积极完善利于当下档案材料应用的政策法规。
2.加强馆际交流, 促进资源整合。就档案馆 (室) 来说, 各档案馆 (室) 之间应加强档案资源共享, 凸显各馆 (室) 资源的完整性与特色性。某一档案馆可在发挥本馆馆藏优势的基础上, 共享其他档案馆的相关资源, 实现系统性、专题性的资源整合, 发挥集群效应, 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便于专题性档案类节目充分收集和利用所需档案材料, 并有效避免节目形式区别化背景下的内容重复性问题。
3.创新节目理念, 实现合作双赢。 (1) 确定节目定位, 兼顾观众需求。档案类节目属于文化类纪录片, 自身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文化传播也是其重要目的, 因此应立足纪实基础, 强调知识性和文化性。同时兼顾观众需求, 明晰观众层次结构, 寻找小众追求与大众口味的契合点, 寻找贴近民生的人文选题, 关注大众所关心的文化生态和文化意义[2]。 (2) 更新制作思路, 创新节目形式。首先, 注重档案材料的完整。档案材料作为档案类节目的重要支撑, 应当彰显其“纵横多维”的特点。节目组可充分挖掘与节目主题相关的不同时段、地域但联系紧密的档案材料, 在大历史观的背景下凸显其时代感。其次, 把握节目形式的“不完整”。档案类节目的制作可打破向观众呈现完整故事情节的格局, 依托现有档案材料, 设置疑问、谜团, 以不完整的事件讲述形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尤其一些事件所涉及材料本就失全失准, 可借此节目形式征集民间档案, 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再者, 节目形式应各自开花, 改善当下同类节目大同小异的现状。 (3) 运用现代科技, 呈现视觉盛宴。档案类节目制作可充分运用现代科技, 如以“微”端口采集档案信息, 以云技术进行信息传输, 以全息投影、3D技术进行画面显示等。用科学技术武装历史材料, 将多种元素交融, 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为观众呈现视觉盛宴。
摘要:档案类节目的风靡使得档案材料在其中的公开利用得到关注, 本文结合大众传媒利用档案材料的特殊性, 对档案类节目中档案材料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档案类节目,档案材料,利用
参考文献
[1]栾凤.强化档案意识做好电视档案管理工作[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报, 2010 (3) .
建设工程类档案 篇5
档案宣传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会被赋予不同内容。在传统观念和条件下,档案宣传多定位于向档案工作者宣传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政策与法规,侧重于对国家档案事业进行宏观介绍,客观上具有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同时,档案宣传工作也肩负着向社会普及档案知识的责任,以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为出发点,面向公众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档案宣传工作多是为了配合某项活动或事件展开,宣传形式多集中于展览和报刊等。档案展览是指按照特定的专题范围以档案实物、照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系统地向群众介绍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一种宣传方式,其特点是主题明确,直观生动,真实感强,容易引起共鸣。利用档案专业报刊或者其他平面媒体报道档案工作的最新进展,介绍档案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专业知识,是档案宣传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在社会转型时期,日渐多元化的价值观使注重文化传承的社会需求凸显。档案工作者已不满足于此前的宣传模式和宣传思维,开始突破以宣教为主要出发点、以档案展览和平面媒体为主要宣传方式的固有模式,研究探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向公众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新方式。这与目前受学界关注的传承历史、延续社会记忆的研究热点相契合。档案从业者在进行档案宣传工作时要充分研究各种媒体的特点,力求综合运用不同媒体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多种媒体和传播方式日渐多样的环境下,档案界与电视台合作推出的多档以档案为信息来源和主题的档案类电视节目广受注目。
二、档案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年来,国内一些电视台先后开办或制作了多种类型的档案类电视栏目或大型系列节目(下文统称为档案类电视节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引发热议,档案学界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对档案宣传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电视这一传媒方式在档案宣传工作中的优势。这类节目以北京卫视于2009年2月4日开播的《档案》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于2009年8月3日播出的《新中国档案》等为代表。
在众多档案类电视节目中,尽管有的栏目或节目名称中没有“档案”一词,但它们以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等为主要目的,运用大量的文字手稿、声像、照片等档案素材为依托,基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等特点制作节目,得到档案学界一致好评。这类节目除上文提到的《档案》和《新中国档案》外,还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和《国宝档案》,凤凰卫视的《中国记忆》[1]和《风范大国民》[2],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档案》和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解密档案》等。这类节目以档案为线索,充分利用电视这一主流的传播载体的特点,将遥远的历史拉回到现实,靠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将平时人们生疏并且望而却步的档案信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得到观众和学界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档案部门主动配合或直接参与了很多节目的制作,电视台也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这就越发加强了电视台与档案部门持续合作的愿望。
还有一些电视栏目名称中虽然有“档案”一词,但只是借用“档案”这一术语宽泛的、口语化的概念,往往以纪实、揭秘、考古、文物鉴定为切入点,节目定位于科教目的,不以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价值为依托。这类节目涉及的档案术语与学术层面的档案概念完全不同,节目定位与档案宣传工作的目的也相去甚远,如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发现档案》、安徽卫视的《记者档案》和香港TVB的《诡异档案》等。
三、档案类电视节目对档案宣传工作的作用
1.强化档案的文化传承和传播功能。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文化符号的载体,传承和积累着巨量的文化财富,具有文化传播功能。但档案自身的机密性、内向性等特点导致长期封闭,不在公众的视野范围内,限制了公众对其价值的认知。另外,长期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档案部门“重藏轻用”现象严重,客观上也限制了档案承载着的文化层面的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传播。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出现,有效改变了这些困境,为档案宣传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因为档案部门仅靠自身的力量宣传档案的价值和文化内涵,长期以来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电视节目的视频效果可以将观众置于历史时空中,使其真切感受到档案的魅力;另一方面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使节目中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得到保障。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与传承,符合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2.密切档案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保存的档案数量浩瀚、尘封多年。这些档案无论是对学术研究、实践工作,还是对传承文明、延续记忆,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档案部门只有通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才能使社会公众真正意识到档案各方面的价值所在。在目前的媒体环境下,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仍然有着极高的话语权,其传媒人才储备和信息把关能力仍然被公众所认可和接受。以电视节目为切入点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是迅速提升档案部门形象、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档案类电视节目可以使公众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切实感受档案的魅力。在具体宣传策略上,档案部门还可以以电视为基点拓宽媒体的合作范围。
3.促进档案部门与多种媒体的互动。重视与多种媒体的互动,可以放大档案宣传工作的实效。一方面,档案部门通过与各种媒体的互动,可充分利用现有馆藏主动提供新闻素材;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各种媒体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探讨利用跨媒体进行档案宣传工作的新突破。目前,电视还是受众面最广、各年龄层次的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体形式之一,档案部门以电视为基础平台探讨跨媒体合作机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例如,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与《中国档案报》达成战略合作,就是电视与平面媒体成功合作的案例,这可以使“一批批尘封已久的历史通过两家的跨界组合进行披露和解读”“,换一种方式讲故事,以全新的方法用档案”[3]。
4.提升档案部门的服务水平。利用电视媒体宣传档案工作,无论是电视栏目的策划者还是档案从业人员,都要树立档案文化分众传播的理念。在上述电视节目中,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高收视率不仅是因为其耳目一新的创意,更是因为它面向普通观众的准确定位,满足了一般受众追寻历史真相的文化需求[4]。相比而言,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栏目“海派味道”浓郁,拥有更多的学者用户群。而凤凰卫视的《中国记忆》栏目更注重人本叙事的方式,更受偏重历史亲历者口述的电视观众的青睐。可见,不同的观众群体有不同的收视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在与电视媒体策划栏目时要分析受众群体,从而客观上改善档案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水平,提升档案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服务水平。
另外,与媒体的合作可以拓宽档案编研人员的选题思路,编研成果的发行形式和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将更加宽泛。例如,编研产品可以作为大型文献纪录片的蓝本“,以档案为制作来源的电视栏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文献纪录片的改版和延续,是连续性和有固定主题内容的电视栏目,相当于文献纪录片的‘期刊’。……所以文献纪录片更忠实于作为初级材料的档案,档案栏目虽有过多修饰却也是大量利用档案的成果。”[5]70
四、档案部门要主动调整两种不良倾向
1.要警惕电视栏目设置和内容表现误导公众。对档案宣传工作的效果而言,目前各电视台的档案类电视节目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有些节目基于档案元素进行栏目设计,选题遵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价值等特点,在宣传档案工作和传播档案文化方面既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又得到了档案界同仁的认可。但还有一些节目假借“档案”的概念,栏目名称虽然有“档案”一词,但其内容既不取材于档案,又不是档案利用的成果,与档案编研成果毫不沾边。更有一些节目将档案人为地神秘化,让业界无法接受。从学界的角度看,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栏目设置和节目内容如果出现泛档案化趋势,就脱离了档案的凭证属性和文化属性,与档案宣传工作的目的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对于电视观众来说,会使他们对档案这一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人为增加神秘感和距离感。档案部门在与电视媒体合作时要警惕这种片面追求高收视率而不遵循档案宣传客观规律的节目设计和栏目策划。
2.要避免档案类电视栏目设置和档案宣传方式的“同质化”问题。以往历史纪实类电视节目总给观众留下僵化呆板、因循守旧的固有印象。以客观记录历史的档案资料为切入点进行档案类电视栏目策划,可以克服栏目设计千篇一律的问题,在不失生动鲜活元素的同时,秉承人文精神,增加节目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档案界,以往档案宣传多是为了配合某些事件和活动,以展览和利用平面媒体宣传为主要工作方式,形式相对单一。档案部门通过寻求与电视媒体合作,可以促使自己更快捷地了解受众需求,更主动地利用馆藏档案有效配合社会热点问题、大型事件和重要活动,更好地推出高水平的编研成果,盘活档案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增强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起到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多种媒体环境下档案宣传工作的重新审视,分析了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探讨了这类节目对档案宣传的作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档案类电视节目热播利弊探析 篇6
一、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现状
1.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播出状况。据了解现在有关档案或档案类电视节目共31个,其中普通专题片21个,访谈专题2个,法制专题3个,综艺专题1个,军事专题3个,健康专题1个。档案类电视节目涉及的领域和选题内容大致可以分为4个种类,分别是历史档案类、社会纪实类、社会法制类、艺术揭秘类。其中历史档案类以北京卫视《档案》、中央电视台四套《国宝档案》、中央七套的《古县探秘》、中央六套的《世界历史》最为出名。社会纪实类代表有江西电视台卫星频道《传奇故事》、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传奇》、湖南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丁点真相》等。社会法制类代表有贵州卫视和辽宁卫视的《真相》、贵州电视台的《深蓝档案》,艺术揭秘类节目代表有山西电视台影视《电影藏密》等。
2.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状况。根据一个对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收视所进行的一项调查问卷中显示,近年来档案节目以北京卫视和上海卫视的《档案》以及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等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欢,收视率节节攀升。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的年龄层次以及职业分布很广,在调查的对象中主要是以20—40岁年龄段为主,占83.73%。职业多以公司职员、学生、教师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5.96%、29.13%、8.4%,另外在所有的档案电视节目中以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和北京卫视《档案》的收视最高,收看比例达到59%和52%,可见历史类档案节目更受欢迎。
二、档案类电视节目对档案工作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提高档案的社会关注度。由于档案管理长期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管理体制之中,出于安全的考虑,档案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定期举行的档案展览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档案宣传力度不足和方式滞后,导致人们对于档案的认识基本上为零。而电视媒体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档案传播的不足。电视媒体作为一种技术含量较低的接受信息方式,它相对于网络来说要求很低,不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限制,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通过电视媒体视听合一的方式,人们可以边收听声音边看到实物,在主持人的形神俱备的讲解的同时还能看到真实的照片、档案实物或者录像材料,使观众加深了档案的印象。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5.81%,居于世界首位。即便是部分偏远山区和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天线和接受设备接收少数电视频道。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不断提升,档案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谈论的对象,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档案的社会关注度。
2.有利于提高档案资源的社会利用率。长期以来,档案的服务对象只是局限于政府部门和一些特殊群体,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既是档案形成的主体,也是档案利用的主体,再加上一些文化及相关史志部门利用档案之外,一般民众对档案的认识程度不深,也意识不到档案的作用,档案馆档案的利用率还是很低,档案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档案部门成了保存档案的库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无法实现其相应价值。根据调查现在播放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电视台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近20个电视台,覆盖地域之广前所未有,而这些是传统档案宣传所达不到的。档案类电视节目作为利用档案制作播出的节目,将档案转化成了一种公众所需要或者所感兴趣的信息加以传播,不仅在制作上直接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也侧面地宣传了档案,提高档案的社会利用度。过去的档案之所以不被利用,就是因为人们的关注度不高,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档案为何物,也就想不到来利用档案。但随着档案类节目越来越受关注,人们开始逐渐了解档案,了解档案的作用,遇到需要查找资料的问题也就想起了档案。档案的管理是基础,档案的利用才是档案存在的根本所在。
3.有利于提高档案人员的工作热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其中第四层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等内容。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档案工作由于其特殊性,作为社会分工中的基础服务部门,不像主体业务部门与社会大众交流的机会与时间较多,档案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一种被社会群体漠视的一种状态,自身的价值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久而久之会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对档案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热播,档案曝光率的不断增加,档案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这在无形中使档案人员的工作成果得到了尊重,其心理满足感得到了相应的满足,进而激发了档案人员的工作热情。档案工作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随着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的提高,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档案类电视节目对档案工作的弊端
1.伪档案意识盛行。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热播,我们除了要肯定其积极作用之外,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它对于档案所带来的挑战。在31个档案类电视节目中收视率名列前茅的是北京电视台的《档案》节目和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这两个节目均属于历史档案类。这类节目的盛行,表面上看上去人们是对档案感兴趣,实质上人们对那些神秘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兴趣,把档案等同于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记载。电视媒体受众范围广这既是其优势,但正是这种优势给档案宣传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档案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表面上是档案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实则是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痴迷,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伪档案意识的盛行。大众传播理论存在着一种叫做沉默的螺旋概念,其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一方面这种伪档案意识的不断流行,另一方面档案部门在档案宣传上的滞后,这一进一退为正确培养人们的档案意识埋下了重大的隐患[2]3。
2.理解偏差使档案需求鱼目混珠。许多学者认为档案类电视节目之所以能这么火爆,与之前档案在人们心中形成的神秘的印象密切相关。人们普遍存在着猎奇心理,越是神秘的东西越感兴趣。档案类电视节目正是抓住了观众这种心理,利用历史档案和相关史料,对一些历史上的神秘人物和神秘事件进行解密,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另外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会采用一些艺术处理手法,再加上主持人一些绘声绘色的解说,使档案与神秘更加紧密联系起来。但是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最真实的原始记录,除了真实记录了历史上的某些事件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档案是最普通的一种事物,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可以说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档案的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服务。但是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盛行使那种狭隘的档案意识深深根植在人们的心里,把档案需求等同于对神秘事件的解密工具。
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盛行一方面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档案宣传模式,充分利用档案类电视节目盛行这股风潮,因势利导,以档案资源为依托,以档案部门为主体,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把档案宣传与电视媒体、网络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目的。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档案类电视节目或利用档案进行探索解密的电视节目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使得档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本文针对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其对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档案类电视节目开发浅析 篇7
关键词:档案信息开发,档案馆,电视节目
档案是对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原始记录性、凭证性是其存在的根本。而让这些开放档案实现其社会价值就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利用。当前档案部门所进行的档案信息开发一般是以编制目录、举办档案展览、组织档案汇编等方式进行,相对陈旧、单一,尽管有些档案馆拍摄了档案纪录片,在档案网站进行档案展览,但由于档案网站本身的知名度不够,受众主要是档案专业的从业人员、学者和师生,传播范围较小。当前许多档案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学者都关注于一种新的档案信息开发方式———档案类电视节目。这是将档案信息内容以电视制作的手段,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传递给公众的一种档案服务方式。
一、我国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1.目前主要档案类电视节目概况。《国宝档案》是央视第一次以电视栏目的形式,为国宝级文物重器进行揭秘建档。节目以主持人演播室实物举证、讲述故事为主,穿插器物演示、情景再现、专家点评的形式,将尘封在博物馆中、流失于海外以及民间收藏的历代传世国宝介绍给广大观众,重现国宝背后的真实历史,弘扬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也作为中国名片走向世界荧屏。《档案》是2009年北京卫视推出的一档纪实栏目,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档案类电视节目。除了档案类电视节目中共有的场景再现、档案原件展示等,节目挑选贴近百姓生活、紧跟时代脉搏的选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各个方面。节目在档案资料的收集上下了很大功夫,与各级档案馆合作、向民间征集,甚至查阅、购买了国外档案丰富节目内容。
2.档案类电视节目主要特点。(1)巧用档案的“机密性”特征做文章。将档案的机密性与人们的好奇心巧妙结合起来,是这些档案类节目的一大共性。档案的真实性、原始记录性使观众对节目中的一句一字都加以认同,加之选材上多以大事件或名人为主,更增加了节目的厚重感。(2)“场景再现”多种形式还原事实。为了尽可能给观众呈现历史真貌,档案类节目采用纸质档案、声像档案、老式幻灯机、录音机等道具交叉使用,甚至是桌椅、现场气氛也与节目内容相契合,北京卫视的《档案》节目就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演播室虚拟植入技术,将虚拟元素完美融入真实场景中。(3)标志性的主持人更具吸引力。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可以视为一档节目中的灵魂,能够引导观众按照预期的编排进入节目内容。在主持人的选用上《档案》最具代表性。优秀、多变的主持人也是该节目的一大看点,与一般节目中固定主持人不同,《档案》每期会根据节目主题采用最适合的主持人选,例如在2013年春节特别节目《相声档案》中就大胆启用相声演员李菁、何云伟共同主持,使节目内容更具表现力,同时吸引了众多相声爱好者的关注。
二、当前档案类电视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收视率”主导节目选题。任何一档电视节目都希望能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认可,都需要有资金的保障以便支持整个节目的制作过程、提高节目质量,而“收视率”则是当下最能直观体现节目受喜爱程度的指标,广告收入与收视率息息相关。为此,电视台不约而同地为提高收视挖空心思,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选择观众心仪的嘉宾以及选题。大众娱乐导向下,观众多喜欢能缓解压力的娱乐性节目,对于科教类节目兴趣不大。尽管在广电总局的压力下,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加大对法治、道德等科教类节目的投入,大大削减了娱乐性节目的比重,但迫于广告的压力,即使是档案类节目,在节目选题上还是会青睐于揭露名人隐私等问题。
2.档案部门参与程度低致使大量档案资源未开发。档案类电视节目多为电视台独立开发,虽然一些历史档案题材的节目在档案资料的收集上与一史馆、二史馆有过合作,但档案部门的参与程度极低,只是被动地进行档案提供服务。档案馆作为国家档案的保管场所,拥有最丰富的档案资源,尽管过去“重藏轻用”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导致档案编研产品多以政府机关的内部参考资料为主,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馆藏档案值得开发利用,许多适合作为电视节目。
3.故事类电视节目泛滥向档案类节目发起挑战。中国电视节目一直在不断改革创新之中,随着“以人为本”观念植入到中国电视工作,民生新闻得到广泛重视,在其发展到当前阶段,又一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形态——故事类电视节目出现了[1]。故事类电视节目是从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事件出发,充分利用电视叙事对节目题材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借助戏剧化的表现手法,体现人文关怀。正是由于“讲故事、听故事”这一形式符合中国老百姓传播和获取信息的传统习惯,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类似的故事类电视节目,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河北卫视的《天下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等。与其他故事类电视节目相同,档案类电视节目也采用故事性的编排方式,在选题和节目制作上二者存在一些共性,致使许多观众并不在意该节目是否具有档案类节目的特性,容易使档案类电视节目混淆在一般的故事类电视节目当中。
三、档案部门参与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开发要求
1.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和宣传平台。尽管电视台在独立开发制作档案类电视节目中存在许多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制作要完全由档案部门独立承担。开发档案信息制作成为电视节目需要考虑到档案馆馆藏资源、人员技术状况、资金、日常工作量等诸多问题,并不是各级各类档案馆都具备独立开发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条件。档案馆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独立开发或与电视台合作共同开发。在媒体形式多样的今天,再优秀的节目也离不开有效的宣传, 尤其是网络宣传。据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网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2012年共计172期节目在优酷网总播放超过1068万次,平均每集播放62000余次[2]155。观众通过北京卫视官网以及其他视频网站也可以获取线上资源,作为电视媒体的补充。《档案》在2011年4月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及时更新节目的相关消息,并拥有近7000粉丝的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微博都可以作为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推送手段,实现双向交流。
2.平衡观众需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档案类电视节目在选题和编排内容时应协调观众需求和社会责任,档案类电视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故事类节目,档案类电视节目通过电视媒介还原给观众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即使是名人专题也旨在通过还原历史人物的生活面貌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传递档案中的知识,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档案部门应担负起给社会展示真实历史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为了经济效益牺牲档案背后的社会效益。因此档案类电视节目应更重视节目质量,选择集故事性、趣味性、教育性、人文关怀于一身的题材。
3.培养主动开发意识并提供动力支持。档案部门作为档案的保管部门是进行档案信息开发天然的主体,而由于主动开发意识的缺失,档案部门的开发工作长期停留在档案阅览、制发档案复本、证明,档案目录,简单的档案汇编等浅层开发方式。各大电视台在竞争的刺激和广告支持的推动下看到了档案的价值,制作档案类电视节目。在我国的档案组织机构中却少有奖惩机制,档案工作人员也不需要通过编研来评定职称,工作缺少动力支持。但档案信息开发需要经济动力,各级档案馆上报开发选题,并由国家档案局进行筛选,提供课题经费。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还可以争取社会公益基金,以保证档案信息开发工作的持续性。
4.维护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真实性。故事类电视节目产生之初是讲述真实的人物及事件,但好故事毕竟是有限的,在内容上又难免出现雷同。为了满足节目数量上的需要,一些电视台降低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性,放大个人隐私和社会的阴暗面,甚至请演员弄虚作假。同时情感类故事比重增多,涉及家长里短,甚至是浅薄低俗的内容。贵州卫视的《人生》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这两个曾引起收视狂潮的故事类电视节目正是忽视这一点最终消失荧屏。节目内容的真实性是档案类电视节目持续发展的灵魂,也是其与一般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差别所在。在选材和节目表现形式的设计上,在考虑观众喜好的同时更要尊重档案真实性,避免盲目追求节目效果、高收视率而弄虚作假。只有维护节目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在混杂的环境中树立档案品牌,而不是昙花一现。
建设工程类档案 篇8
一、明确立档的责任人
对于我国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来说, 其中立档责任人就是指参与我国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相关单位, 这些相关单位应该根据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关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 相关立档单位应该建立符合标准的档案管理室, 档案管理室的基础设施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 并且档案室内部应该配置符合标准水平的防火、防盗以及防潮设施, 从而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 另外, 如果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出现破损以及霉变的情况, 应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你对其进行复制或者维护等措施。另外, 相关立档单位应该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 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网络, 并且档案进行收集以及整理工作, 这样通过对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档案进行归档以及保管或者存毁, 使得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有一个规范的管理流程, 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有基本的档案管理意识以及档案管理业务能力, 立档单位应该及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使其能够遵守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以及法规。
二、加强对档案的管理
立档单位根据相关的规定对档案管理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以及整理之后, 应该对档案文件资料进行及时的登记, 使档案管理的文件材料能够在规范的管理之下进行立卷和整理。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的文件资料来说, 主要博阿洛项目的核准、审批、审定以及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文件资料, 一式两份, 项目的备案核准单位以及项目建设单位应该保存原件, 档案的立档单位保存其复印件, 另外, 对于只有一份原件的文件资料, 应当由备案核准单位进行归档保存, 而项目建设单位保存其复印件, 复印件应该保存原单位的名称、时间以及加盖原件印制单位的工作印章。对于公共资源交易类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以及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资产资源评估机构等, 对于相关的涉及单位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复印归档保存, 其中, 已经装订成册的招标以及投标文件或者预算书等, 在装订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一些不易腐蚀以及变质的材料进行装订。
三、明确档案保管期限以及密级
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来说, 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其中, 工程招标档案应该分为以下三种:即永久、长期和短期, 其中长期是指档案保管的期限不低于项目设计的使用年限, 短期则是档案保管的年限在15 年以下。另外, 对于资产资源交易类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该保存至合同期满为止, 对于那些一次性所有权出让以及转让的项目, 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该为永久, 另外, 对于资产资源评估机构以及拍卖机构的档案保存期限, 应该自评估报告以及成交确认书签发之日起不少于10 年的保管期限。而招标代理机构的档案保管期限则是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不少于5 年。
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的密级来说, 主要分为绝密、机密以及密码三种, 相关档案管理文件的密级应该根据国家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工程密级而制定。
四、结语
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的工作来说, 应该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管理, 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理念, 加强档案管理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提高, 加强对档案文件管理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 充分将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使其能够真正的服务于广大人民, 提升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水平, 是现阶段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必然需要。
参考文献
[1]倪云英.论新时期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J].上海地质, 2010 (S1) :290-292.
[2]李艳丽.基于公共管理视角探讨档案管理[J].经营管理者 (档案管理) , 2014 (01) :302.
[3]李茜.浅析电子档案管理档案在办公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 2011 (6) :81.
【建设工程类档案】推荐阅读:
建设工程文件档案归档07-22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档案06-11
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报告09-07
建设工程档案移交清单09-11
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管理08-20
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移交须知(2012)09-02
谈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工程档案管理07-07
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浅谈08-15
建设工程档案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论文08-12
工程类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