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类专业

2024-07-25

电气工程类专业(共12篇)

电气工程类专业 篇1

1. 引言

在当前高等学校工科学生的工程教育过程中, 两个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 工科生在取得学位前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 年轻的工程师必须具备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系统的专业技能, 使他们能在工程应用和实际生产中发扬团队精神并发挥个人作用。[1]然而, 我国传统工科教育中存在重视理论教学, 轻视实际应用的问题, 过度强调知识学习过程, 对专业技能和学生素质重视不够。

受到传统工科教育模式的影响, 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往往是为了验证相关理论知识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均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计划, 学习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手段。这使得学生的理论应用水平和实际创新能力难以提高。为了使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更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 该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为解决以上问题, 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工科学生必须建立起新的工程教学教育模式。近年来, 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倡导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包括产品构思、产品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操作四个过程。[2]为了提高工科生在基本技能和实际运用中的创造性意识, 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 探讨了CDIO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 CDIO教育模式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的最新成果, CDIO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高等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提出的对工程教学教育模式进行改进的新型教育理念。电气工程师可以根据CDIO模式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电力行业中的实际问题。CDIO是一种新的工程教学教育模式, 它以新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为依据, 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 了解专业课程之间的本质联系, 掌握实际工程应用的原理和技能。[3]CDIO主要培养工科生的学习、实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多人合作研发和成员沟通水平也是CDIO的教育内容。在整个过程中, 老师只进行项目工作协调和技术指点, 通过CDIO模式激励学生的研习乐趣, 提高创新实力。CDIO的教学模式契合欧美发达国家对工科教育的要求, 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框架和教育思想, 并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国际工程教育模式。

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工科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现代电气工程师, 能够参与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操作的各个阶段。[4]构思阶段包括客户需求、相关技术、法规、企业战略和商业计划。设计阶段的重点是创新的设计内容, 包括项目计划、项目图纸和具体实现方法。实施阶段是指设计到产品的转换, 包括硬件设计、软件编码、系统测试和产品验证。实施阶段, 为产品或系统提供预期价值, 包括系统维护、产品升级、可循环利用和产品报废等。通过采用主动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参与CDIO训练的工科生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知, 且具有批判意识。CDIO训练还能够吸引和激励工科生, 使工科生具备创造力和领导力, 并具有成就感。工科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CDIO训练, 更适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事业上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 了解CDIO工程教学教育的企业更愿意雇佣那些具有CDIO训练背景的工科毕业生。

3. CDIO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电气信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和目标, 建立了CDIO实践教学框架, 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和设计。课程实验贯穿于整个学期, 与课程的理论学习相结合。短期的课程设计是为了评估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第一环节重点强调对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环节是科研训练。通过科研项目的训练, 学生的电路分析和系统设计能力大大提高。第二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环节包括在电气相关企业的工程实践和论文设计。重点锻炼工科生在工程实际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能力。另外, 在教学实践的改革中, 可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积极地指导工科生申报校级、省级或者国家级相关的研究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 教师通过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项目的最终完成, 鼓励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 勤于总结, 发表研究论文并申请专利。

在详细的实行过程当中, 首先, 按照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 进行管理体系以及运行制度的深入完善和改进, 增强专业课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开放硬件实验室, 并配备相应的软件支持, 如Matlab、Or CAD、Protel以及CCS等, 作为学生参加各种课程实验和设计以及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次, 根据不同的科学研究方向, 各教师均应建立专门的研究室, 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教师的研究方向中, 还可以成立不同的研究小组。这些研究室主要用来帮助工科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组中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则主要负责指定具体的科研方向和研究任务的分工, 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点, 从而提高工科学生的科研创造能力和研发水平;再次, 带领学生去电气相关部门进行参观和实习, 聘请专业人士来校讲座, 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各种级别的电子设计大赛等, 创建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平台;最后, 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 学生可以到相关电气企业实习, 从而在实习过程中了解项目开发过程和做事方法,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并培养深层次的团队合作精神, 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论

本文以CDIO实践教育体系为基础, 对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不断地探索, 该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就业形势明显好转。总之, 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满足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探寻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之路——“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纪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06) :43—47.

[2]顾佩华, 沈民奋, 李升平.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01) :12—20.

[3]Ian Yellowley, Peihua Gu.Design Directed Engineering Educ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Canadian Enginneering Educatiao Association, 2011 (09) .

[4]陶勇芳, 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 :81—83.

电气工程类专业 篇2

目录

资料与实际相符,又离不开本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同时自己更需要及时查阅专业书籍,开动脑筋理清工作思路,使工作有条理的进行。经过这样的努力,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工作成绩也得到了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领导的关心指导及公司里专业技术人员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用业绩说话,用出色的工作业绩来回报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

xxx XX.3.30 xx公司

设者必备的素质。规范、标准亦是工程施工要求依据,更是国家或行业对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对图纸和规范的熟识,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工作的前提。其次,对工程施工工艺方法要熟悉,通过长时间再工程建设一线的施工,及对施工单位的观察,令我对工程施工工艺方法已有了较深的了解,渐渐对工程施工工法开始了研究和探讨,我想通过加强对工法德研究和改进,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法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应加强工程物资管理

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是对工程物资进行处理的过程。弄清楚对进场的物资流向,应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作为工程技术人员,首先要根据工程图纸进行预算材料设备,然后由采购部门采购制工程现场,再根据图纸和规范将其进行安装、制作等。使其成为合格的工程提供给客户。围绕工程物资开展相关的统计和管理工作对后边的工程量统计、工程跟踪及物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也为企业控制成本、创造利润提供了条件。

三、应加强同业主、监理、总承包及相关各方面的沟通

工程现场不可能一帆风顺,材料缺货、设计部全等诸多因素都不利于工程顺利进行,及时同各方协调,加强交流,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意义。同事也对创造和谐工作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在水电九局砂石分局的这一年里,学校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今后我将继续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将继续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与人家一道紧密的团结在公司这个大家庭当中,为公司创造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进入×××已经一个多月了,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各个方面都已经融入到公司的环境中。和同事们相处融洽,不断适应工作,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士的转变。

回顾这一个多月,我的工作积极性是高的,对工作尽心尽力,与各位同事相处融洽。刚进入公司时,×××正在进行一个项目的最后设计阶段,在前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一个×××的设计出图。虽然是一个小的工程,但这是我毕业之后 为完成了,可是细节却有许多的疏漏。在前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几次修改,突然察觉到自己各个方面存在的漏洞,在看待事物方面存在的许多不足,做事还应该更加细心,视野要放宽。对于专业用语和设计规范应该要赶紧熟悉。

打图、出图期间大家通力协作,为了赶进度,一起互相帮忙打图、折图。一起协作,互相帮助在一起工作的感觉十分舒服,彼此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同事们不仅在工作中给予帮助,在生活中也给了我许多帮助和建议,使我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在工作之中也接触到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看到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不知道它是那么多不同专业的结合,是那么多人合作的产物。这又是我在工作中的有一个新奇的体验,虽然我还不是十分清楚它的具体要求和组成,但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对自身都是一个挑战,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无论事物大小,难易程度如何,对一个新人而言,他都是一个开拓视野的机会,任何一个汲取知识的机会都应该把握,尽心尽力的去完成。

现在×××在不断成长,不断地完善体制,我希望我在会伴着它不断成长成为一个能出色完成工作的专业人才。在公司有富有经验的总工和前辈指导帮助我完成工作,给我专业的建议。领导和同事们在个方面都给予我关心和帮助,我在这一个多月成长了许多,也已经慢慢地适应了工作生活,也在这一个多月学习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的知识。对于所有给与我帮助的领导和同事,我心存感激。

但显然和我还是有太多的不足,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我能抓住更多的机会,更努力的成长。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实现自己的价值。

工作已经一年多,自XX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遵守企业及所在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维护了集体荣誉,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响应企业的号召,在工作上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回顾过去1年多的工作,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了才知道,在学校课本上所学的都是理论性的知识,现在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才是我一生享受不尽的宝藏,在参加工作这1年里,有困难也有收获,原来认真工作的结果是不仅完成了个人职责,也加强了自身的能力,毫无疑问,我是幸运的。

对这1年来的工作,我做了如下总结:

一、在思想上

我身上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着企业的发展,坚信企业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并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期望;我不会因此而松懈,我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的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将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的做出成绩,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各种专业知识,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在工作态度上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按时出勤;有时工作多,人员少,任务繁重,能够做到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项工作,提前计划,按时圆满的完成,过后不断总结精简工作流程的方法,这些方法也在以后的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XX年,我被派驻到xxx项目部工作,整个工程

的战线较长,测量任务艰巨,天气环境炎热,但我不怕苦、不怕累,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认真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真的为项目部把好监测、测量关;发扬了我们施工人员连续工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在岗位职责上

严格执行公司相关的标准及国家有关的规范,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测量,出现问题找到项目部管理高层,和他们进行沟通,正是如此,我才在施工现场学习到了更过的专业知识。确保了xxx日常施工测量零错误,在监控测量方面得到了 凝土工程量的结算,工作面的验收等。

随后公司领导安排我调入合同部,因为年轻感觉应该能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告诉自己要敢于迈出 我去学习的精神,坚韧、顽强拼搏的意志,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我还要以不骄不躁的态度继续努力拼搏,为下坊水电站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以上就是我对自己这一年工作的简短总结与自我评价,谢谢。

xxxxxxxxxxxxxx公司 合同部 xxxxx xxxx年xx月xx日

推荐你访问其他精彩文章: 工程类工作总结

工程类初级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软件技术类 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工程师类范文 工程类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类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于20xx年7月毕业于xx建筑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今年月进入xxxx省电力建设xxxx公司工作,现就职于xxxx项目土建试验室。自参加工作以来,遵守公司及所在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认真学习相关试验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现将自己今年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身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电建xxxx公司发展,切身想到电建xxxx公司、项目部及试验室的利益,坚定电建xxxx公司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电建xxxx公司的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期望。虽然我现在还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我也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得起考验,早日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作出成绩,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本职的岗位知识,做本职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热爱自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工期紧,人员少,任务繁多,能够做到跟班作业,保证按时完成检验任务,保证工程检验畅通,表

现出我们试验人员责任心强,发扬了我们试验人员连续工作、吃苦耐劳精神。

三、岗位职责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以及研究开发的方针政策;确实执行本岗位负责监督检测的工程产品的有关标准、试验方法及有关规定,做到所做每项检验都有法可依。做好委托单接受,项目检验,资料,反馈等工作,做好跟踪台帐,便于日后查阅。由于试验检验项目多,项目检验时间不一,提前将工作做到位,避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不了解工程检验要求及技术指标而延误工期,影响进度。我们试验室人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遵守规章制度,全心全意服务于施工现场。

四、具体工作

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对一些工程土建类材料(水泥、砂、石子、钢材、砖等)及成品(钢筋焊件、混凝土试块等)进行试验、检验;参与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检验;对搅拌站混凝土的搅拌进行监督控;对现场混凝土及回填土进行控制工作等。

我刚参加工作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回填土检验,回填土虽然单

一、枯燥,一般人觉得那不就是垫点儿土,有什么好做的,但我干了一段时间,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从土的材料要求开始,土壤击实定下,它的控制指标;什么部位需要回填土,什么部位需要回填砂石或者是3:7灰土都要有技术指标控制;回填机具的选用;回填之前条件是否具备?地下混凝土基础强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土的材料选用,密实度要求,虚铺厚度及压实系数是否已确定,回填夯实达不到要求,那就要造成塌方,下沉,甚至带来更大的危害。所以在后来逐渐接触的其他材料检验前,在我心中已奠定干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不容一丝含糊。

陆续的在试验室接触更多的项目检验,明确了工作程序,在具体工作中形成

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的完成本职工作。

1.对原材料的控制:凡进入现场的原材料,每批都应出具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书、检验合格证,每批次的原材料都应按规定的数量进行检验。①对于水泥,在使用散装水泥仓时,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严禁混用。在使用袋装水泥时,应有防护隔潮措施,避免水泥受潮结块。对于存放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在使用时,应提前与试验室联系,对水泥的实际标号进行二次复查。②砂石中不得含杂异物、煤屑等。尤其是不能混白灰。当发现原材料与样品不符或异常时,应与试验室联系,及时处臵。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所有进厂原材料都必须及时委托试验,对水泥试验采用3d强度和28d强度, 钢材、砂、石等在试验室接受委托后二十四小时内出具试验报告。所有需要检验的材料必须由试验室出具试验合格报告后才可使用。既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否则视为不合格品,禁止在工程中使用。

2.对于回填土的控制:回填土的施工之前,施工部门应如实的填写回填土委托单,设计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施工。没有要求的按国家规范执行。回填土施工选择的土料含水率要求最佳。回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按规范分层夯实,不得漏夯,逐层验收。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回填,否则施工单位进行返工处理。

3.砼工程。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砼及大体积砼应提前委托,开罐后应进行开盘鉴定。②搅拌站每次搅拌砼时,应严格执行配合比,控制好塌落度及和易性,并做好搅拌和生产控制记录。如果含水量变化较大时,要及时通知试验室作动态调整。在使用粉煤灰时 ,应避免或减少环境的污染。搅拌站留臵砼试块,试验室将根据搅拌站生产砼等级、批次、时间、对搅拌站进行砼生产评定,使砼生产的水平得到控制。

4.对于进入施工现场土建操作的焊工,其所在的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将焊工的技术等级证书复印件及名单交到试验室。工程开工之前要对焊工试焊进行考

核。出具试验合格报告后,焊工才可进行正式操作。

我刚参加工作就很快融入到工作中去了,不断要求自己,不断督促自己提高。作为一名年轻工作者,对待工作我丝毫不敢怠慢,我要求自己作到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吸取经验教训,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向通事和领导请教,耐心的听取他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因为我所在的部门大部分时间只限在一个小圈工作,我不能坐以待毙,我经常还不时的与现场多接触,了解工程程序,步骤,便于今后更好的服务于工作。

五、工作成绩

我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又了进一步,并且在xxxx项目

1、根据****项目规划总平图,设计制定了项目地块内施工临水主管线方 案,现场监督方案实施,完工后联合公司其他部门,于3月15日进行了临水管线工程验收。为项目开工用水打好了基础。

2、联系*(本文 来自好)*管委会政务大厅及****自来水公司,办理***项目施工用水接

口手续,于3月22日顺利与****自来水公司签订了供水合同。随后协调督促自来水公司工程部门尽快开始碰口施工,于3月30日完成自来水计费水表安装工程并督促自来水公司于4月8日上午给我公司项目工地正式通水。至此,项目施工用水问题得到解决。

3、为配合***项目土方外运工作的开始,设计制定了东门、西门以及北 门洗车台供水管线方案并监督实施,于4月15日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为土方外运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4、9月12日完成***项目工地生活区和办公区卫生间及厨房上下水施工 方案图,现场监督实施,顺利完工验收,满足使用要求。

5、设计制定了***研究所南邻地块内的雨污水迁移改造方案,于10月 18日完成施工验收,为项目开发施工,提前扫除了一项障碍。

6、****项目一期水暖施工图审查,汇总图纸中存在的“缺、漏、错、碰” 等问题,协助规划设计部进行图纸设计优化。从设计方案阶段进行造价及质量的把控。尽心尽职,尽可能避免因设计原因导致的拆改及返工,为公司节约工程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努力。

这里,需要声明一下,我所做的以上各项工作,并不是靠我一个人的能力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我要感谢公司给我的这个工作平台,感谢各位领导及同事的支持与帮助。此外,因公司提供了便利的餐饮及住宿条件,使本人工作之余有大量

的时间去学习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再次感谢!

下面再自我反思一下过去一年工作的中得失与不足:常犯经验主义错误(自以为经验很丰富),考虑事情不够全面、细心。因此需时刻提醒自己,面对任何一项工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可图省事而凭以前经验做事,否则将导致错误。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及同事,在我平时的工作中提出批评与指正,以帮助我更好、更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XX年即将来临,面对新的一年,我粗略地做出以下打算:

1、明年3月15日之前配合总包单位进场完成施工水电线路方案规划与 实施,满足安全与施工需要。

2、明年5月1日之前,*****项目一期雨污水的市政排放接口施工完成。目前已经开始着手收集相关资料。

3、配合施工单位进行主体施工,监督水电预埋预留满足设计及规范要 求,重点部位做到100%的检查率。主要安装材料进场做到100%的检查率,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之中。

对公司的建议有一下几条:

1、凡事计划在先,“预则立,不预则废”。按计划的工作内容提前进行 分工,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关系。

2、制定所有工作的办事流程以及部门配合流程,按章办事简单明了效 率高。

3、部门职责分工、岗位要明确,避免出现“三不管”现象或“多头管 理”现象。

4、工程建设是一个受多因素的一个系统工程,建议有一个核心领导来 统筹管理工程、设计、合同预算与开发外联部门,以便多部门联动,形成合

力,使工程项目有更好的运作协调环境。

工程部*** XX-12-26 的质量、安全、技术的函件,本人都及时时回复,并督促施工现象及时的按要求整改或处理。

一年来,尽管质检部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但本人也发现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与施工队伍的沟通还有待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排除处理速度还有待提高。

二、对机械设备性能不了解,不能更好的指导施工。

下一步,要调动部门人员主动学习相关技术、技能,使部门人员掌握更多的技术要领,更好的指导施工,对施工进行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根据自身的不足和欠缺,加强业务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争取把下一步的工作做得更好。

质检部:xxx 感谢公司领导对于员工的继续学习教育的支持。这也可以谈得上是我们这一公司文化的亮点,我相信,这一亮点无不吸引大批有志之士来我们公司工作。虽然进公司时间不长,但是对公司的发展还是有所目睹:随着公司的资质升级,公司的业绩在不断扩张,公司的员工队伍不断扩大,公司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所有这一切的改观和新面貌对公司和身为公司的一员来说无不是好事,在这不断茁壮发展的公司工作怎能不受鼓舞。

面对公司领导的高瞻远瞩的XX年企业资质再升级的规划,我认为身为公司一员有责任出一份力,对此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自我的继续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自我工作能力,把自己向全面型人才方向发展;细节决定成败,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并严格恪守自己的职责;多与他人沟通,虚心向他人求教,不断积累生活和工作经验。

最后,对于公司的发展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1、随着公司的发展,业绩范围的扩张,各个项目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有些缺乏,公司可以考虑多给予各项目人员的学习交流机会;

2、公司的发展壮大首先体现在公司文化上,而公司文化的发展要注重员工的业余生活,公司可以考虑业余时间组织一些全员参加的活动;

3、对于员工的工作安排上多结合员工自身的专业能力,在员工自己专业领域做好的同时再多接触和学习非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样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员工自我的学习和发展。

总结人:XX/12/18 度,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和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扬长避短,做好管理工作,现将个人这一年来工作中情况向公司领导和同事作简要汇报:

一、在工作中增强政治意识,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本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便严格遵守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方针,时刻保持着头脑清醒,对待事物反复思考,抓住重点,做到把具体问题研究透彻,把手头工作做得细致,做到办事不延误、不积压、不差错,使自己真正成为工程建设的得力助手。

二、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始有终。每天坚持在施工一线,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等负起责任,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并在工作中处理好工序与工序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避免了各种矛盾发生,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安全和质量。

对于***工程,由于天气原因,工期遭到了严重滞后,为了按时圆满完成该工程,经常加班加点做***、***和***,不管在寒风中,还是烈日下,我都坚守在岗位,管理着一个个工序顺利完成。

今年五月又兼管了***施工,由于***施工作业面小,工期短,问题多,属于全程跟踪管理项目,因此,为了管好该项目,本人利用休息时间坚持学习,翻阅档案,查阅资料,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提前做好进度计划,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最终使得**工程的***部位施工顺利完成。

随着****工程的顺利中标,我加入到了该工程的生产管理中来,从前期的投标准备工作到现在有序生产,经历了合同谈判、成本核算、人员设备组织、材料进场、进度安排等诸多工作,较好的完成了一个项目的前期工作,为以后的工作

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看着一根根浪中挺立的桩基,一块块平整的场地,一台台矗立的***,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觉得自己在这一年里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总算没有白费。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一直好评和肯定。

三、努力提高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从XX年开始我就参加了继续教育学习,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又参加了工硕继续教育学习。此外,对于**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和新定额,每出台一次,必购买并认真学习研究,以掌握新知识新标准。对于此次**工程竣工验收的结算资料和验收资料,我都经过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自己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学习及时提高。

电气类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篇3

关键词: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增加,熟练地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掌握国际最新的专业资讯。因此高校几乎在所有专业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定位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词汇、语句的英文表达,培养了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

一、电气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专业英语的教学从总体上来说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教师方面

学校对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资格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是专业教师授课。但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的课程,需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般的专业教师没有语言类学科的授课经验,再加上课程内容专业性强,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内容相对枯燥不够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难调动,最终变成教师一人独讲,学生在下面“听”课的局面。

2.学生方面

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表现为英语口语差、生词量小、阅读理解能力差。而专业文献的特点就是生词多,句式复杂,往往是一个定语从句嵌套着一个定语从句。例如“Systems range in size and power from pocket calculators to personal computers to supercomputers that perform such complex tasks as processing weather data and modeling 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complex organic molecules.”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没有耐性、看不懂的现象,造成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甚至对课程产生畏惧心理。

3.教材方面

高职高专学生普遍英语底子薄,如果选用的教材太过于深奥难懂,会第一时间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市面上专业英语的教材,内容往往都是直接从国外一些原版专业性的文章中选取的,如前文所述,都存在专业词汇多、句式复杂等特点,这样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困难。而如果挑选一些简单的科普文章作为教学内容的话,又过于浅显,达不到训练学生专业英语的效果。

由于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开展困难,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课程如何开展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是任课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二、电气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1.明确教阄学任务

在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明白了要提高学生阅读国外专业文献的能力,溯本求源是要增加学生的生词量,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词汇。认识的专业词汇多了,学生在阅读专业文献时就能做到心中有底。学生虽然对专业词汇整体比较陌生,但熟悉专业词汇的缩写。比如说学生都知道电阻可以用R表示、电容可以用C表示,而两者的英文分别是resistance和capacitance,缩写通常都是取自英文的首字母;还有一些单词是由两个不同的单词结合而来的,比如说“伺服电动机servomotor”就是由“伺服系统servo”和“电动机motor”结合产生的。教师在讲解生词的时候要找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点来帮助学生记忆。

为了活跃气氛,笔者通常在生词讲解结束后和学生一起强记,让学生和老师比赛,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在记住了大部分生词后,再让学生依次每人背诵一个生词,不能与前人重复,通过这样的小游戏让全班强记单词。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愿意参加,而且也确实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

2.让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有了足够的词汇量之后,学生就有了信心,但并不是说就一定能够看懂专业英语了。前面说过,专业文献的特点是句式复杂,长句子多,定语从句多,非谓语动词多。学生一看到长句子头就晕,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帮助他们抓住句子的主干。

笔者任教电气类专业英语课程,第一堂课通常都会将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部分重新讲解一遍。在一个长句中,如果能抓住主干,将长句分解成短句,再将修饰主干的各从句逐一击破,长句就不再让学生“犯晕”了。例如一开始的例句“Systems range in size and power from pocket calculators to personal computers to supercomputers that perform such complex tasks as processing weather data and modeling 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complex organic molecules”,其实主句很简单,就是Systems range in size and power,后面都是在给不同的sizea和power举例。所以如果学生懂得如何将长句分解,那么看懂专业文献就不是太难的问题了。

3.丰富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词汇量积累的再多,句式分析掌握的再透彻,对课程没有学习兴趣也是很难持续学好一门课程的。所以,不光是专业英语,对任何课程来说培养学生的兴趣都是最重要的。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手段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必然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失去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是绝对没有学习兴趣的。所以在课前,教师要充分备好课,导言怎么说,怎样把内容引到课本内容上,以及从课本内容上还要引申出的其他一些知识,教师课前都要充分准备好。

笔者在课前会准备一些英文小幽默来活跃气氛,课堂教学中会穿插一些与电气专业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且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讲授,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比如让学生课下准备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最新技术或理论,利用上课开始的5分钟让学生发言。这种练习不仅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也把专业知识同英语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融会贯通。

总之,专业英语是专业与英语相结合的一门边缘课程,它的教法既不同于专业课教学,也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还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与完善,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龚育尔,代小艳,徐岚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吴志敏,代玲莉.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探讨[J].教学园地,2009(30).

电气工程类专业 篇4

一、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含有实习、实验、实训、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的环节。通过实践环节教学, 可以加深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空间;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启发学生高昂的创新意识。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使学校与相关企业实现“无缝连接”。目前, 众多高校都实行由单一人才观变为多元人才观, 把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逐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使实践课时达到整个课时比例的40%左右, 实践学分达到整个学分比例的35%左右。还将实行实践学分与理论学分互换。素质学分、技能学分和创新学分都可作为实践学分的考察项目, 以实践学分代替部分理论学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电气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存在问题探讨

当前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可概括为散慢、肤浅和随意。从面上看,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比较松散, 实践过程衔接不紧, 逻辑性也不强;实践过程中说闲话的、从事其它活动的有不少人, 这种现象称就是“散”。从实践安排的内容上看, 缺乏一定的深度, 实践只在表面上打转转, 对问题的本质触及不多, 这种现象称就是“浅”。从实践参与的主客体来看, 有比较大随意性:一是老师比较随意。有的教师治学不严, 放松对学生日常教学管理, 对各种不良现象不问不管, 听之任之, 管理、指导均不到位。二是学生随意。有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纪律约束, 自由涣散, 旷课、迟到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就是“随意”。“散”“浅”“随意”成了很多高校目前制约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

三、人才实训创新模式的现行对策

1. 提高思想认识, 重视实践环节教学过程。在认识上重视学校实践教学过程, 这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实践教学需要相对的教学投入来保障, 投入高, 成本大, 如果流于形式, 不把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落到实处, 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既贻误了学生, 还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 加强实际培训, 提高指导老师技能。

实践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实践的效果, 教师只有对指导的方法、实践的内容了如指掌, 才能保证指导到位。新、老教师之间还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 老教师传帮带, 新教师积极虚心学习, 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 建设一支专业技能强, 作风过硬的专兼职实践教师队伍。

3. 加大经费投入, 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比例。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观念, 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有相应的物质制度措施,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 加强过程管理, 进行必要的考核和监控。

采取合理措施, 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老师管理、现场管理;对实践教学实施情况实行督导和过程监控, 并要清楚认识设备的危险性, 告知学生, 对实施效果进行严格考核, 确保各种措施实施到位。

5. 拓展实践教学形式, 强化校校合作办学。

校校合作办学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普通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必需和企业或者其它有实力的学校合作, 校校合作是大学办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也是大力发展实践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校校合作和产教结合作为学校办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趋势下, 能为校校联合办学带来一条新路, 使全社会办学互助, 节约型办学, 共享型办学。

四、结语

结合笔者所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际情况, 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是一个可行的选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力求功能多样化、现代化, 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便于产学研结合, 利于开展课题化训练。专业课教学全程实施案例教学, 由学校提供设备需求、技术和师资支持。校校合作正好解决了各个学校不同专业实训条件的不足与互补, 使我们的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培养的学生也更具竞争力, 真正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摘要:为适应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进行了专业实训改革, 提出了实践环节校校合作的模式, 综合利用各个学校的特长, 结合社会需求, 选择最适合的学校带领学生实训真正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创新

参考文献

管理工程类专业简历表格 篇5

基本信息

   

姓 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表

性 别:

英文简历写作

相片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7年9月

身 高:

160cm

婚姻状况:

未婚

毕业学校:

某某工程学院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管理工程类电子商务

毕业年份: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职

职位名称:

文职,助理

待遇要求:

1000-元/月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3级

电脑水平:

熟练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08年7月

某某工程学院

专科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08年7月

某某工程学院

专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某某电子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11月 - 2008年10月

担任职位:

资材部文员

工作描述:

利用ERP系统负责物品的出入帐以及掌管所有物料的存储以及发放。

 

所在公司:

某某保险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08年10月 - 2月

担任职位:

理财顾问

工作描述:

根据客户的需求合理的投资理财

 

所在公司:

某某电子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3月 - 年10月

担任职位:

行政后勤

工作描述:

电气工程类专业 篇6

【摘 要】建筑工程类专业是适应21世纪各项建设需要大量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热门专业,该项研究就职业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特色办学模式确立研究方案,经过研究优化了课程体系,确立了“2+0.5+0.5”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类 课程体系 办学模式

一、项目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用房和各种生活环境、设施建设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的基本需要和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而改善民生的主要抓手之一就是要改善本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开展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大量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桥梁、铁路、地铁、隧道工程、公共娱乐设施等土木工程的建造活动,急需大量建筑工程类人才。

土木工程的建造周期长、任务重、专业性强,基本建设的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增设建筑工程类专业,培养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正是顺应了时代要求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

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门类,作为新设的专业,充分认识到专业特色办学模式是能否长期办好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根本所在。新设的专业,还缺乏系统、完善、可行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办学模式,而这些恰恰又是决定本专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为此,开展专题研究,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和办学实际情况,从提高专业技能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出发,系统地研究建筑工程类专业特色办学模式,以为本专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教学决策支持。

二、项目研究方案

1. 明确研究内容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紧贴新设建筑工程类专业办学实际和高职专业培养方向,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出发,梳理研究思路,确立技术路线,探索新设大专学历建筑工程类专业特色办学模式。

2. 理清研究思路

一是修订完善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二是探索建筑工程类专业特色办学模式。重点从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入手,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依据立项任务,确立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3. 确立技术路线

通过施工现场实际跟踪和与技术人员交流,查阅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相关文件资料,结合周边地区建筑领域发展现状及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深入分析论证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校企办学探索,获取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走“调查研究→提出办学模式→教学实践反馈验证→调研分析修订完善→确立适合本院实际顺应社会发展特色办学模式”的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三、 项目研究成果

1. 掌握了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岗位、工作内容和主要职责作为课程设置依据

重点调查明确了各级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员、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测量员、资料员岗位工作内容、主要职责和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课程体系完善的依据。

2. 修订了教学应开设的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优化了课程体系

依据调研修订完善了应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重点教学内容和技能目标,确立了相应的技能培养课程体系。

3. 确定了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和时间规划,明确了“2+0.5+0.5”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性很强,课堂教育是灌输理论知识、完成专业学习的应知部分,学生不可能在课堂学会和掌握任何专业课,不可能完成专业学习的应会部分;根据施工现场专业人员上岗的基本专业要求,高职学生在校学习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两年后,在工地跟班实习一个学期,顶岗操作一个学期后,方能推荐上岗被单位认可接受。

四、阶段性成果的应用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建筑工程专业是技术应用型的热门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探索特色办学模式上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将研究成果对新设的建筑工程类专业组织实施教学后,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已经培养了两届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受到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另外,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容繁多,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确定了几个覆盖面大且至关重要的点做了研究;对建筑施工中的热点问题也同时进行了重点研究,相应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公开发表相关论文。

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探讨 篇7

一、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义斌等非常全面地总结了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新兴学生生物学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 冲击着传统学科;其次是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工程专业技能, 还需拥有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 更应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和沟通能力;再次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农业工程面临着来自工科类院校的竞争, 尤其是在招生和就业上存在困难, 导致办学效益低、投入少开支大。可见, 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 2013年更是锁定农业科技。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农业工程方面的问题, 并明确地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表明了国家对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工程方面技术的关注和支持。因此, 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 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 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不够全面, 对它的“综合性、边缘性”认识不足, 专业划分过细, 形成了窄深型的专业体系。虽然后来有所调整, 但目前学科间的交叉度仍旧不够。同时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 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 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我国特有的轻农思想, 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方向往往并非心甘情愿, 从根本上缺乏为“三农”事业服务的意识。同时, 为了迎合就业, 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工程类专业, 导致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没有掌握本应该具备的农业科学方面相关的知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下设的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上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包括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相关的工程类本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 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都能直接进入对应的农业工程类硕士点进行深造。本着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的方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工程类人才, 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实践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 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地处杨凌, 学生缺乏与其他高校在校生的有效沟通, 以致没有形成全面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尤其是上述偏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低, 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 毕业后进入农业工程类学科继续深造的意愿不强。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引导学生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就当前而言, 涉农专业的就业情况确实难尽人意, 尤其是涉农的工程类专业的学生, 在看到其他高校相近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 经常会有抱怨, 且因为这些工作的就业环境相对舒适, 从而一心向往这些工作, 进而引导学校往这些纯工程类的靠近, 就出现上文所提的低不成高不就现象了。尽管如此, 但从长远来看,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 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这个可以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看到, 例如美国的John Deere、日本的Yanmar等, 都是很不错的世界著名企业, 但前提是学生得有为农服务的意识。因此, 可以从学生一进校门就给他们灌输为农服务的意识, 通过合适的方法让他们对农业有个正确的认识。

2.优化课程设置,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 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 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 例如从我校目前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整体来看, 有机械制造, 也有电子电信计算机等, 但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过渡专业:自动化专业。同时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 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 增强人文社科类的教育, 优化基础课程的设置, 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同时, 专业课可以多开一些农业和生命生物方面的课程, 从而有望实现专业课的综合化。此外, 还可以增设涉农专业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

3.以教学团队为依托, 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需要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考虑到人才培养有不同的需求, 例如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可以通过整合教师资源, 组建“研究型”、“工程应用型”两个不同特色的教学团队, 并采取多种措施, 同时提高两个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 为农业工程类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研究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科研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高水平教授和青年教工组成;“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 可主要由实践能力强、技术推广水平高的教授、副教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加大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力度, 建立学生双导师制, 与企业联合培养, 并通过以工程应用为核心的训练和实践体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 完善校内转任教师到相关产业或领域一线学习交流, 以及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 在建设“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同时,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 灌输式知识传授方式在众多高校占有较大比例, 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单调死板。实践证明, 这种知识传授方式不利于培育人才培养。为此, 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需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从工程实际出发, 通过启发式、自学讨论式、问答式、角色换位式等多种既有明确目的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 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 倡导自学, 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捕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 笔者所在单位也在积极地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活动,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以上几点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更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

摘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为例, 分析了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探讨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举措, 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农业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罗锡文, 区颖刚.对发展农业工程教育的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 2003, 19 (11) :223-225.

[2]应义斌, 赵文波, 郭亚芳, 等.浙江大学农业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9) :43-45.

[3]王艳锦, 王振峰, 张全国, 等.农业工程本科教育实践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2 (1) :68-70.

[4]黄玉祥, 陈军, 朱瑞祥, 等.农业机械类本科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 2013, (3) :44-49.

[5]成善汉, 杨好伟, 周开兵, 等.高校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3) :33-35.

电气工程类专业 篇8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经过对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近几年毕业生工作后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这表明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对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2]。但是, 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并迅速在工程造价领域独立工作的工程师, 而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再培养1年~2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这种要求[2]。这种供需矛盾突出表现在毕业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不强, 所学理论和实践应用存在脱节, 对造价软件不熟悉等方面[2]。

工程造价作为工程管理就业的主要方向, 工程造价教学必须以市场为前提, 以实践教学为导向, 以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目的, 改革工程造价类课程。

1 架构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

目前, 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对造价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两门课程《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出版的《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教材, 内容大同小异。为避免重复教学, 有必要加以区分。笔者认为, 工程估价应侧重造价的确定, 重点教授工程量的确定。而工程造价管理侧重全过程造价管理, 在学习估价的基础上, 重点讲授各阶段计价的方法以及造价的控制。

在理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从理论到实践划分教学模块, 整合教学内容。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学体系构成如表1所示。

2 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教师

工程造价类课程和实践联系紧密, 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 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去企业挂职, 参与实际项目造价的编制与审查, 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再回到课堂讲授时可结合实际项目的例子言之有物。同时, 作为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 了解最新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 及时反馈给学生。

工程造价类课程由于周期性会有有关造价的新法规, 新政策的出台导致课程需要不断更新。如2013年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对于08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4年44号文变革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等。因此, 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讲课内容, 更新课件, 重新选用新教材, 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 重视前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培养

不少同学学习造价的障碍不在于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本身, 而是专业基础课没有打扎实, 比如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由于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土木工程系教师, 在授课内容也参照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学大纲, 导致学生学起来觉得难学而产生厌学情绪, 能够抓住重点学习的学生较少。其实,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同学而言, 不需要会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也不需要会施工技术, 只需要看得懂图纸, 懂施工技术而不是去现场施工。而造价类课程首先需要学生看得懂图纸, 在进行造价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懂施工技术, 因此, 必须重视专业基础课程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 为后续造价类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4 抓好后期理论与实战结合的专业课教学

工程造价类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掌握计价的原理, 各阶段造价的编制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施工结算与决算) 。

工程造价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工程中, 穿插一些工程实例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比如, 可选取教学楼作为造价编制的对象, 从前期造价的编制到后期施工阶段造价的核算结合本省定额来实施。在理论讲解过程中, 可粗略一点, 不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或无代表性的施工方法, 让学生对工程造价的计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基础工程和钢筋工程等隐蔽工程, 一定要通过实物观察、照片对照、三维建模等手段来还原图纸的真实面貌[2]。后期结合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夯实理论知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尽可能真题真做, 手算与电算结合, 对比两种方法, 找到差异, 为后期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和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宜采取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学。课程设计, 宜从最基本的图纸讲解开始, 有针对性进行辅导, 也可以采取在线答疑的形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课程设计完毕, 学生实际已完成一份造价文件的编制的实际操练。广联达软件的学习除设主讲老师外, 还应配备多名辅导教师, 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广联达图纸应尽可能选用实际工程图纸,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 可以通过参加广联达举办的造价类的竞赛来促进教学,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软件知识,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造价类软件的操作能力。

5 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师的培养和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 因而有必要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 逐步实现企业开放, 直接在企业顶岗实习开放性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 当完成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理论学习后, 让企业造价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课程设计或学生到企业作为造价专业人员助理从事造价的工作。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室, 让双师型教师或具有造价工程师资质的老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 面向社会承接工程造价业务, 学生参与造价项目。

6 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工程造价类考试应紧密结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自1997年实施造价工程师考试以来, 每年10月份均设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考试, 因此可建立真题题库, 工程造价类考试试题直接从题库提取, 按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来考核学生。但最终成绩的评定不能仅看卷面成绩, 还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 比如广联达上机和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等。

综上所述, 理顺《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关系, 建立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 有利于工程造价类教师明确教学重点, 分工明确去教学;工程造价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实践, 参加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采取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上机操作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立工程造价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工程造价工作室等, 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撑;结合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改革考试内容, 并将实践环节也纳入考核的范围。

工程造价类课程知识庞杂, 实践性强, 如果按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因此对该类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希望通过对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的改革, 来推动整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全面改革创新, 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目标[3]。

参考文献

[1]孙娜, 宋敏.《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59-61.

[2]程建华, 王辉, 张建设.《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 2012 (2) :36-37.

电气工程类专业 篇9

首先, 我们看一下机械类和电气类该门课程内容的差异, 对于机械类该门课程一般包括:机械传动概述;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常用机械零件;轮系等。其前续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工程力学》等, 后续课程有:《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液压与气动》等, 形成的是一个完整的课程知识链条。但是, 对于电气类该门课程妄想把上述知识全部囊括其中, 由于课时所限, 实际只能根据专业需要有所割舍, 各部分知识进行压缩、浓缩, 其前续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后续课程:《电子技术》、《电机检修与控制》等, 均与该门课程没有内容上的连贯性, 所以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课程体系的“不完整”使得学生知识结构出现“断层”, 这就必然给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

第二, 《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师资力量单薄, 考核形式单一, 实验类型偏少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 对于电气类专业的《机械基础》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理念和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以适应电气类业人才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机电产品现场维修与管理”等基本应用能力为主线, 以“应用”为主线架构内容体系;按学生职业成长规律, 构建“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教学单元, 以实践需要为基点, 力图将《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动》、《工程材料》等几门传统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课程改革思路。使学生掌握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及各类传动原理及液压气压的基本原理;具有简单机电产品的设计能力, 具有分析机床机械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总的目标

能够分析机构的平衡、杆件的变形、材料的选用、机构的各种传动等中等复杂程度的设备, 解决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再学习能力等。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分组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教学项目, 以认识项目为工作过程, 将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中的“知、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对项目的介绍, 学生搜集与项目相关的资料, 再进行讨论、设计、实施及检查评估等一个完整过程的教学训练, 促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达到培养目标。 (2) 引导文教学法。对机械零部件中的每一个学习情境, 教师设计了完善的学习任务单、学习引导单等, 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 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 (3) 案例教学法。将生产性教学工厂或企业的优秀设计案例引入教学中, 作为学习参考, 通过不同学习情境的典型案例分析, 提升学生在完成不同项目实践中的学习能力。 (4) 头脑风暴法。在进行零部件设计方案拟定时常采用头脑风暴法,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 进行理性的思考, 互相激发灵感, 该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 (5) 启发引导教学法。为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下发任务单后,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拿出具体方案, 提出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由老师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并通过讲评, 优化方案后再进行实施。

2.评价方法。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由过程考核、结果综合评审两部分组成。总成绩S是过程性考核成绩P、结果综合评审成绩R的加权和。

过程性任务成绩:主要包括小组考核和个人表现考核两部分, 根据小组或个人在工作任务中的知识获取情况 (知识获取方式、知识覆盖面等) 、工作表现 (工作态度、团队分工合作、量具的正确使用等) 综合评定。个人的最终过程考核成绩P为小组考核成绩z和个人表现考核成绩m的加权和, 占总分55%。

结果综合评审:根据学生故障排除结果、工作任务单填写等情况综合评定 (100分制)

3.教学条件。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各类先进的实训室的应用, 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建立专业及专业群立体化教学网站和课程网站,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及虚拟资源, 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 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回到文首提到的问题, 其最佳方案:大学学电气类专业, 硕士学机械类专业, 博士学机电一体化专业, 或许能学有所成。当然, 不能读那么多书就学机电一体化了。

结束语

电气信息类专业通识教育内容探讨 篇10

我国2015年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共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每个门类下设若干个二级类, 其中工学门类包括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31个二级类。在2012年以前的分类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均属电气信息类。电气信息类专业绝大部分教材或是专门介绍强电知识, 或是专门介绍弱电知识, 或是专门介绍某种技术, 大多为“专精”知识, 而非“博通”知识。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电气、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人享受着它们带来的各种便利, 但绝大多数人对这些技术发展的历史缺乏系统的了解。本文以电磁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为例, 探讨了电气信息类专业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依据。

一、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电气信息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磁学理论作支撑, 而现有教材甚少介绍它们的起源。人类对电的认识始于3000年前希腊人记载的一种神秘现象, 即琥珀被布摩擦后便可使头发竖起, 也可吸起轻的羽绒和麦屑, 这就是静电现象。对磁的认识要追溯到约2600年前希腊人发现的一种能够吸引含有铁质石屑的石头, 即“磁铁”。静电及磁力跟其他很多自然现象一样, 但是当时人们无法解释其基本原理。以亚里士多德为首的希腊学者崇尚用哲学的理性推论来解释这些现象, 轻视实践, 故对自然科学的探讨始终徘徊在知识的门外。后来天主教兴起, 教会对自然科学的探讨严格地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以致在接下来的2000多年里, 人类对电及磁的认识相比古希腊时代并没有多少进步。在古代中国同样如此。公元前220年, 古人第一次发现了磁石的方向性, 即“司南”。古人虽然在指南针的制造技术上有所贡献, 但1000多年来对磁的原理的研究基本上无人问津。古代中国的儒家治学态度跟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推论很相似, 社会上的有才之士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科举求仕、吟诗作对上, 甚少关注自然科学。是什么促使了电与磁理论的发展呢?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 西方社会出现了“文艺复兴”, 这是一场解放思想的杜会革命, 最重要的是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科学方法。“科学”在当时是指研究方法。用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现象时, 首先要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 然后演变成一个假说, 再用实验证明该假说能否成立, 而且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应具有可重复性。这种方法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推论大不相同。电和磁现象神秘又复杂, 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渗入玄虚的伪科学, 但是借助于科学方法, 西方国家的电磁科学与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中国虽有“格物致知”理论, 和西方的科学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贯彻执行, 这也阻碍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通识教育中, 学生若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内容, 有助于他们解决实际的科研问题, 并坚持唯物论的观点。

二、科学家的楷模作用

从伏特1800年发明电池到1888年赫兹发现无线电波, 无数科学家在电磁理论和实验上都做出了贡献, 更有法拉第和麦克斯韦这种奇才, 承先启后, 奠定了整个电磁学的科学基础, 使得各种电磁技术难题的解决有了理论依据。伟大的科学家如何取得令人叹服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以法拉第为例, 他生于伦敦的一个贫苦家庭, 年少时便对当时比较尖端的电、磁及化学等科学感兴趣。1821年, 法拉第在英国皇家研究院通过一个简单而充满创意的实验, 第一次向人们直接展示了电的能量可以转化成动能。当法拉第把实验结果发表后, 皇家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戴维对他甚是不满, 因为法拉第认为戴维没有介入实验, 对论文没有贡献, 所以没有把他列为论文的作者。这也导致了戴维与法拉第的隔阂, 以后十年中他都没让法拉第再涉足电与动能的实验。法拉第趁机做了电化学研究, 建立了电池和电镀等应用化学理论, 还发现了“苯环”。戴维逝世后, 法拉第成了皇家研究院的主持人, 又开始研究电磁和动能。1831年, 法拉第通过实验验证了动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法拉第不懂数学, 但直觉超凡, 勤奋刻苦, 实验能力无人能及, 一生做了将近600个实验, 大多数是失败的, 但在实验中却发现了电磁感应、抗磁性、顺磁性、磁光效应等重要现象。法拉第一生从未申请过专利权, 他所发现的一切知识都为人类共同拥有。他的名言是“工作, 完成, 发表”, 完全体现了科学研究者的精神。他热衷于教育, 尤其对青少年更是关怀。他每年为皇家研究院圣诞节演讲的讲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历史上最可读的文章系列之一。与法拉第相比, 麦克斯韦1831年出生在苏格兰一个显耀的家族, 是个数学天才, 善于用数学语言来简洁精确地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麦克斯韦28岁就到顶尖的剑桥大学当了助教, 在全心投入电磁研究之前, 已在控制理论、统计力学、热力学和光学物理等方面具有独特见解, 甚至印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1862年, 英国皇家学院委托31岁的麦克斯韦把电磁学里各种单位统一起来。当时, 法拉第对麦克斯韦寄予厚望, 希望他用超凡的数学能力和对自然现象深刻的认识, 把电磁学发扬光大。麦克斯韦综合了法拉第、安培、高斯、汤姆生 (克耳文爵士) 等科学家的想法, 苦研多年后, 于1873年发表了《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用4个微分方程式 (原有20个方程, 后由黑维塞简化成4个) 概括了所有的电和磁现象, 这是19世纪科学发展的登峰之作。更为震撼的是, 这些方程式的答案中预测了一种电磁波的存在, 而且这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计算出来竟是光速。法拉第的直觉———光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得到证明。1888年, 赫兹验证了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存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应以这些伟大的电磁科学家为榜样, 学习他们深厚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 开发、挖掘自身的潜质与精神气质, 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

三、新工业发展的启迪作用

早期电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一些新工业, 如电报、电话、无线电报、电灯与电气化等的出现。了解这些新工业的发展历程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还能引导他们全面分析问题, 树立恰当的人生目标。以电报技术为例, 推动电报诞生的有两位主要人物, 一位是美国的摩斯, 另一位是英国的柯克。摩斯的方法全球通用, 创造了第一个以电为基础的新工业。1832年, 绘画专业的四十一岁的摩斯偶尔听说欧洲有人正在研究以电流来进行通讯, 于是他便很快研制了一架简陋的电报机, 并精心策划了专利申请, 同时还组成了团队共同研发新技术。摩斯带着他的发明到各地示范, 寻求投资者, 结果虽获好评, 但技术太新, 难以为大众所接受。摩斯的执着最终换来了由华盛顿到巴尔的摩两个城市间电报通讯示范工程的成功, 这也成为电报发展的转折点。随后摩斯与肯道注册成立了公司, 集资建造从纽约通往美国东部各大城市的电报系统;摩斯又接受了肯道的建议, 将他的专利同时授权给多家公司, 让他们在全美各地发展电报, 他坐收授权费。从1844年开始, 很多公司投入了电报行业, 但大多数并不理会摩斯的专利, 而拿了专利权限的公司也以各种理由不缴费用。摩斯在1849年控告这些公司侵权, 而这些公司也联合起来挑战摩斯专利权的合法性。他们指出摩斯的很多技术是抄袭他人的发明。1854年, 法院裁定摩斯是电报的发明人, 判决书中声明摩斯虽采用了一些他人的知识, 但他是第一个把这些知识整合在一起、成功应用到通讯技术上的人。这个判决奠定了摩斯在历史上的地位, 也带给了他财富。1865年, 世界上20个国家一起开会成立了国际电信联盟, 来统一规范全世界电报的应用和技术。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技术组织。

从1844年摩斯第一次示范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通讯, 到1865年第二条大西洋电缆开始服务, 短短21年间, 电报覆盖了全世界。电报不仅为人类通讯的需求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同时也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技术革新, 一直延伸到今天。在电报发展的过程中摩斯的坚持, 专利权的纷争, 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新行业的衍生等都能够给学生很多人生启迪。

四、结语

电气工程类专业 篇11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教学体系实践人才

培养社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离不开完善的教学体系,作为培养交通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的院校,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入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类教学体系。

1发展背景

高职院校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性越来越强,因此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服务区域企业发展,构建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发展之路。培养社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不仅是提高本校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单靠学校的学习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必须要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才能保证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企业的要求相符。我院刚升入本科院校不久,虽然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经验,但是相比其它高等本科院校,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加详细地阐述我院构建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对近三年我院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出以下数据:学生在毕业以后直接参加工作岗位的约占25%,经过岗前培训参加工作的约占51%,从事其他工作的约占11%,剩余的一部分仍然处于失业状态。由此可见我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参与工作岗位的技能存在一定不足,学生的实践技能某些程度上不能达到用工企业的要求。因此,为提高我院学生就业率,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从教学方面入手,通过深化高职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2当前交通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类教学体系的现状

为了更加形象的展现当前交通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类教学的现状,本文以我院的交通工程专业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教学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

2.1专业定位不明确作为培养社会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还不能意识到专业培养的最终目标,尤其是对于刚升入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而言,一些观点认为本校已经升入本科院校行业,所以教学重心也要改变,即由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转向培养学术型科研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就出现了不统一性,结果导致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缺乏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到底是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为主。

2.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为了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在选择交通土建专业课程时,会采取多而杂的教学模式:首先,高职院校开设的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课程缺乏特色,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开始相关专业课程时按照高等本科院校的模式进行,而忽视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导致学生要学习过多的理论专业知识,但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出现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强,而理论知识又掌握不全的现象;其次,高职院校开设的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课程与社会实践技能要求的衔接不完整。随着交通土建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于土建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作为培养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的高职院校一定要密切关注交通土建工程技术发展,依据交通土建工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相关的课程。但是事实上,高职院校的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课程基本上不变,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已经落后于市场技术的发展;最后,教学的模式过于落后,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实践教学,或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性不强,也就是实践教学只是按照实践教学要求进行,而没有注重对理论教学的检验与回顾,而理论教学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却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2.3课时配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专业课程的实践要求而合理地分配教学课时。一是核心专业课程课时与非专业课程课时存在不合理性,专业核心课程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课程,它在整个高职专业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高职院校要适当的增加对课程的课时安排,以便给学生更多地学习此课程内容的时间,而对于非专业课程我们可以适当的缩短教学课时,以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课时分配不合理。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这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资源紧张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教学需要高职院校配备相应的实践锻炼设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支付更多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不足导致其实践设备相对比较短缺,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以增加理论教学的比例安排来弥补实践设备短缺的问题,形成课时配置不均的现象。

3交通工程专业类教学体系的构建

交通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交通工程专业类教学体系的构建思想应该是:以交通工程为依据,以优化知识结构为原则,着重构建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平台,并且在优化理论课程内容的同时要加强对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强化校企合作,建立稳定、多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

3.1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与保障。作为刚升入本科院校的高职院校,一定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依据交通工程专业的相关技能要求,结合企业岗位,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校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交通工程专业教学目标。随着交通工程学科之间的连续性越来越强,交通工程建设需要交通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牢固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交通专业应该基于专业知识宽厚的特点,积极培养交通工程师,因为我国并不缺乏交通工程管理人员或者设计人员,而是缺乏卓越的交通工程师。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的教育特点,集中力量培养学生掌握交通工程某一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2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交通专业教学离不开实践训练,因为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必须要依赖于工程实践训练,交通工程实践教学主要根据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而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工作。基础能力是对专业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因此对于基础能力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依靠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锻炼教学,而专业能力是检验与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对于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参与校外企业的实习工作学习与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定的基础。比如我院就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利用各种业余时间深入到校企合作企业中,学习与了解交通工程专业的社会实践发展技术,我院的交通专业通过与新乡河南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高远路业集团)的合作,为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同时也为合作企业提供了订单式的人才,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3.3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教师队伍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师资队伍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快建设“德术双馨”的师资队伍。加强师德建设,着力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一支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淡泊名利、自尊自立,具有良好师德和高尚学术风范,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优秀师资队伍。

3.4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交通工程专业的实践性,要求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的考核制度,建立全面评价教学体系的制度。一是要改变以期末笔试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是采取笔试的方式就必然会导致学生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锻炼,最终影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构建“笔试成绩+实践成绩+平时表现”的考核形式;二是高校要优化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高职院校要提高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评价比例,增加实践教学在整合交通工程专业类教学体系中的分量;三是要通过能力评价模型,对教学体系优化效果进行评判,形成良性循环,使整体教学体系逐步优化,更有针对性,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立峰,李积珍,李栓.实施“3+1”模式培养交通土建合格人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2]刘博航,王庆敏,张文胜,闫小勇.《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建设[J].价值工程,2010(16).

[3]刘博航,牛学勤,闫小勇.姚胜永.以需求为导向的交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19).

作者简介:

电气工程类专业 篇12

关键词:创新实践,高职学生,平台构建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养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当前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技能,特别是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改革中,实践与实验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传统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的迫切任务,而建立创新实践项目训练和实践平台,在实践项目的引导下,为学生提供知识应用的平台与创新实践的机会,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1 创新实践平台开发

研究表明,创新实践项目训练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电气控制类相关专业涉及的学科较多,技术发展较快,需要教学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创新。为此,课题对电气及电子类专业的创新实践平台开发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1 创新实践平台的研制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必须设计出能够满足学生自主设计和灵活设置的实践平台。据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扩展功能强大的创新实践平台——基于多功能的打印机机械运动控制系统。该平台可实现多技术应用与考核,已成功应用于实践教学。该实践平台被设计成模块化的结构,系统由多个控制、驱动和传感模块组成。系统的各个模块是可以拆卸、组合的,各个模块之间均采用插件式设计,实现了易拼装的特点,给学生留下自主设计的空间[1]。

我们在加强创新实践项目教学和实践平台开发的同时,建立电气及电子类创新实验室。进行了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编制了“电气及电子类专业创新实践指导”书。鼓励学生利用平台“自创项目、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我展示”,进行创新实践项目训练。

1.2 创新实践项目举例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总结,针对电气及电子类专业的技术要求,我们开发的创新型实践平台——基于多功能的打印机机械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功能由简到繁,达到电气及电子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具体训练项目如下。

项目一:两台电机顺序控制

内容:利用废旧打印机机械结构,应用单片机或PLC完成打印机的字车电机与走纸电机顺序启停控制,通过此项目训练学生基本掌握简单自控系统设计、调试的能力。

项目二:模拟八站小车呼叫控制

内容:利用废旧打印机机械结构,添加开关、位置传感等,设计基于单片机或PLC的模拟八站小车呼叫控制系统,装置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控制要求:(1)打印头所停位置号小于呼叫号时,打印头右行至呼叫号处停;(2)打印头所停位置号大于呼叫号时,打印头左行至呼叫号处停;(3)打印头所停位置号等于呼叫号时,打印头原地不动;(4)打印头运行时呼叫无效;(5)打印头左行、右行定向指示;(6)打印头到达位置的七段数码管显示。

项目三:电机伺服编码控制

内容:利用废旧喷墨打印机的光尺与伺服编码,实现单片机或PLC控制伺服电机,使打印头变速行驶,模拟数控钻头完成快进、工进、延时、快退并精确定位等功能。

项目四:三层电梯模拟控制

内容:将打印机竖起,添加按钮、平层感应、温度传感、风扇等,打印头模拟电梯轿厢,走纸电机正反转模拟开关门,实现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模拟控制;同时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温度监测控制,电机温度上限可通过键盘设置,液晶实时显示电机温度,超温报警并联动曳引电机停转、启动风扇降温等功能。自制三层电梯模型如图二所示:

该创新实践平台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学生在完成以上基本控制功能的情况下,可添加模块,使其具备新的功能,更体现出学生的自我创新设计的能力。例如:采用触摸屏控制、运用PLC通讯技术控制实现打印功能、运用PLC总线技术实现多台打印机控制等。另可增加其他传感,实现更多功能,突显个性和自我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创新实践项目训练,运用真实的实践载体,培养学生掌握PLC编程与接口技术、直流电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单片机C语言编程、液晶显示驱动、键盘及接口电路设计、传感器应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调试等专业技术,培养了一批能力突出的电气及电子类专业高技能人才。

2 实践的效果

利用创新实践平台进行高职电气及电子类专业创新实践项目训练,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设计和动手完成创新实践项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以下几项效果[2]。

(1)补充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基于创新实践平台的创新实践项目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功能的设计到控制系统的选择,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训练,为将来独立设计系统打下基础。

(2)创新实践项目教学的内容形式多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余时间,很多学生主动来到创新实验室,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形成良好的实践环境。

(3)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态度等综合素质。该创新项目教学的研究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共性,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可以为其他专业所借鉴和推广应用。

3 结束语

电气及电子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创新实践项目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适应了高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红,余晓芬.传感技术课程的创新实践与开放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2).

上一篇:当代文学传播发展研究下一篇:文化行政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