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对比

2024-09-08

语用对比(精选10篇)

语用对比 篇1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形, 存在于世界多个民族语言中。委婉语在翻译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目前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委婉语的社交意义被忽略而导致翻译不够完美。它从委婉语的定义, 应用范围方面探讨了英汉委婉语的异同点, 并且介绍了语用翻译方法的定义及翻译策略, 望能为委婉语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委婉语,英汉对比,语用翻译

1 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是语言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形。人们在日常交际时, 倾向使用直接语与进行交流, 特别是与相熟之人交流时, 直接语的使用率会达到最大值, 在于陌生人或者关系不很紧密之人交流时, 会出于礼貌使用更正式的语体进行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 有时会遇到需要将特定对象进行委婉叙述, 从而形成了委婉语。委婉语是一种隐性表达, 它体现了社会属性, 在交际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具有着重要的语用意义。不同语言的表达不同, 但是在委婉语的使用方面却有着一定范围内的共性。

1.1 汉语中对委婉语的定义

自委婉语出现以来, 作家和语言学家对其的研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关于委婉语的定义也迟迟不能达到统一, 因为语言在随时间变化, 委婉语更是不仅跟随语言变化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进行调整。委婉语的范围也一直在扩大, 所以对委婉语的定义语言学界的结论也并不相同。在汉语中对委婉语的研究一直是在修辞学范围内的, 把委婉语当做是一种修辞, 研究其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

《古代汉语》中对委婉语的定义是: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 怕得罪统治阶级, 以致惹祸, 所以说话时, 往往是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古汉语修辞》中是这么说的:在一定语言环境里, 遇到直说会强烈刺激对方的情感或预计直接表达会影响语言效果的时候, 便不直说本意, 采用一种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 这种修辞方式叫委婉。

《中华大词典》和《辞海》 (语言文字分册) 对“婉转”的解释是一样的:不直说本意而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

这几个对委婉语的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从修辞范围内给委婉语下的定义, 委婉语在中文和英文行文中出现时我们统一称之为一种修辞格, 是作者使用的一种语言手段达到某种特定的语言效果。确实如此, 因为文章本身是一种特殊的非言语的交际体, 受众是读者。但是修辞格是不能将委婉语完全涵盖的。委婉语作为修辞的使用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使用处可以不用委婉语的作者为了达到特殊语言效果而使用, 这就有点扭曲了委婉语内在的定义, 委婉语的使用不仅是根据特殊语言效果达到的, 更多的是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

1.2 英语中对委婉语的定义

英语中所谓的“委婉语”是单词“euphemism”, 源自希腊语euphemisos, “eu”表示”good/well”, 中间词干”pheme”表示speech/speaking;“euphemism”is the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substitutes another one that one thinks to be offensive or vulgar.

George Blunt是最早使用这个词的西方学者, 他给euphemism下的定义是:“Euphemism is 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

斯托克和哈特曼著的《语言和语言学词典》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 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

这个解释和中文中对委婉语的定义基本相同, 都是指用使人更容易接受的说法替代粗俗的说法。但是和中文定义也有些不同, 中文中委婉语的使用起源于一些国禁语, 避讳语与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英语中所谓的国禁语要少的多, 委婉语的用法跟交际联系更加紧密。

2 委婉语的应用范围

2.1 英汉委婉语的共同使用范围

1) 避免忌讳

(1) 表达死亡

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 是人类不能逃避的可怖现实。人们惧怕死亡但不得不面对死亡, 所以死亡是人们不愿意提到的词汇, 所以使用委婉语避免直接使用。

英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有pass away, pass on (去世) , depart (逝去) , perish, to go west (魂归西天) , join the majority (逝世) , end one’s day (寿终正寝) , be gone (离世) , climbed the golden staircase, , sleep the final sleep (终眠) , meet one’s end (生命终结) , breathed his last (断气) , bit the dust (死去) , be called to the God (被上帝召唤) , join the angles, go to see one’s Maker (去见造物者)

中国佛教把“死”婉称为“坐化”, “涅槃”;道家称之为“驾鹤西游”, 古代中国皇帝死亡则称为“驾崩”、皇亲国戚为“薨”;百姓之死称为“过世”、“作古”等。老者死亡称为“寿终正寝”;少年死亡称为“夭折”;人在壮年时死亡为“英年早逝”;美人死亡作“玉陨香消”, 突然死亡称为“暴毙”。

中文和英语中对死亡都有不同委婉语的表示,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英文中表达了一种在世之人对死去之人的良好祝愿, 而中文中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去世者有不同的委婉语, 更多的和中文中的习俗有关系。

2) 避免粗俗

(1) 排泄行为

如果用直接语表达会让人不快, 产生恶心的联想, 所以两种语言都有相应委婉语。

英语中有:to answer a nature’s call (人有三急) 、to spend a penny (花一个便士) 、to powder one’s nose (擦点粉) , go to the washroom (去洗手间) , to go somewhere else (去别处) , have a BW (运动肠胃) , do one’s business (办点儿事) , to pay a call (拜访一下) 等。在与人交谈时可说:where is the restroom? (请问洗手间在哪) May I be excused? (我可以离开吗?)

汉语有“洗手、方便”。如果女士在场, 就必须这样问:“我可以使用一下盥洗室吗?”或问“洗手间在什么地方?”

(2) 怀孕

英语中有:to be in a family way (妇女因怀孕而体型臃肿) 、to be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妇女怀孕处于碰不起的状态) 、to be well-along (因怀孕而产生心满意足的感觉) 、to be expecting (a baby) (盼子) 、to have a blessed event (有喜事) 、如女子未婚先孕的情况下则为“She is in trouble”

生孩子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汉语中不能直接说出来, 而要换言行之。这主要是由于民间说法认为求子要悄悄进行, 若太宣扬会吓到送子观音送来的孩子从而失了福气。表达这一概念的委婉语有:有喜, 有了, 有孕, 身怀六甲, 要当妈妈了、吃酸了、身子不方便、等等说法。但是“有喜”这个词还是能反应出中国人对于生产, 延续后代是非常欢喜的。

3) 出于礼貌和尊敬

出于礼貌和尊敬是委婉语最为广泛的用法, 交际中人们遵循礼貌原则, 常用客气恭敬的语言来表达礼貌和尊敬。

(1) 称谓

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的母亲“令堂”, 尊称对方为“阁下”称自己的家里的长辈前加上“家”, 如“家父, 家母, ”家中晚辈为前加“舍”, 如“舍妹, 舍弟”;谦称自己为“在下, 鄙人, 小弟”;谦称自己家人“犬子, 小女, 贱内”;这些称谓在英语中是不存在对应词的,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中文中在称谓方面的规定比较细致和严苛,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所使用的称谓不同, 这点和日语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英语中就少有这么细致的分类。

英语中称先生用“Mr.”小姐用“Miss”, 女士用“Mrs.”His, Her, Your后面加上“Highness, Majesty, Excellency, Honor表示尊称。

这点也可以看出来中英文的差别, 中文在称谓方面的细致分类和英语中一词多用的特点, 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加以注意。

(2) 对生理缺陷者或某方面不足之人的称呼

英, 汉语中常用委婉语来指代人体身体生理上的缺陷, 因为对生理缺陷不加修饰而直言是非常容易伤人感情, 也很容易引起交流上的不快和冲突。

在英语中, 人们不会使用crippled (瘸) 、blind (瞎) 、deaf (聋) 、dumb (哑) 来称某个人, 而统称他们为the handicapped or disabled (残疾人) 。另外每方面有缺陷的人还有单独的说法, 比如智力缺陷就称为“mentally-challenged”, 人们常在缺陷后加上“challenged”这个词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有缺陷。

中文中, 人们忌说“瘸”, 而用“腿脚不方便”来代替。人们不说“瞎”, 而用“失明”或“”双目失明的人;人们常说人“说话比较慢”, 而不用“口吃”或者是“大舌头”。

(3) 老

很多外国人对于老年人有着非常刻板的印象, 认为他们是唠叨, 迟钝和固执等的代名词。而在中国宣传尊老的传统思想中, 老年人士经验丰富, 资历高, 值得信任者的代名词。这是英汉文化上的不同处之一。

人们一般会避免称老年人为“老头子或者是老太婆”, 而说senior citizens (年长者、老年人) ;the golden ages;the mature;seniors;elderly (年长) 或advanced in age (高寿) 来表达。而在中文中, 很少有对老的避讳, 中国人觉得年龄越高受到的尊重也应越多, 所以并不忌讳, 也不存在不礼貌的感觉。

3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翻译

3.1 语用翻译的定义

语用翻译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翻译方法, 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 对语用翻译这个概念比较受到认同的解释就是将语境以及相关翻译属性考虑在内的一种翻译方法。

语用翻译是一种依靠语境理解原文和决定翻译技巧, 通过语用语言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选择达到最佳语境效果的译文的翻译方法。它不仅注重语言的语境, 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了其社交语用价值, 这种做法对委婉语翻译至关重要, 因为我们在前文中就提到说委婉语代表了一种社会属性, 因此理应将社交价值考虑在内。

语用翻译可以说是语用学和翻译学的一种新的结合, 运用语用学的方法来指导翻译实践。而关联理论就成为了指导语用实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关联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翻译之前要仔细地体会和考虑语境, 寻找最佳关联, 另外, 译者也要调动自己所学所知尽可能地将译文与自己所知相联系。

3.2 语用翻译的策略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 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 又保持原文的形式, 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 形象和民族, 地方色彩等。汉英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 但是在委婉语使用的这个范围内, 目的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为了将不易被人接受的语言形式换成令人好接受的形式, 所以在英汉委婉语互译的过程中, 在能确切表达原文意思以及不违反语言规律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直译。

比如:to be no more=没了, eating for two=吃双份饭 (怀孕) , to lay down one’s life=献身, Go to another world=去到另一个世界, go to heaven=升天, 进天堂, go west=归西天, to 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

(1) 就就在在这这年年十十月月, 大宋天子驾崩了。 (徐飞《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At tenth month of the year, the Song Emperor ddiieedd.

(2) 看看三日的光阴, 凤姐宝玉躺在床上, 连气息都微了。合家都说没了指望了, 忙的将他二人的后事都治备了。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译文:By the third day the patients were lying at death’s door and the whole household despaired.Then, as all hope was relinquished, preparations were started for the ffuunneerraall. (Yang Hsien-yi&Gladys Yang)

2) 意译

意译是译者在受到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时, 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 以求译文与原语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中英文在表达形式和蕴含文化上还是很有差异, 所以直译法固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们还是是要考虑中英差别, 采用意译的方法。

比如:make contributions=上厕所, powder room=女厕所, to spoil a woman’s shape=怀孕

例:王夫人向贾母说:“这个症候, 遇着这样节气, 不添病, 就有指望了。”贾母说:“可是呢。好个孩子!要有个长短, 岂不叫人疼死!”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

译文:”It’s a hopeful sign, ”Lady Wang told the Lady Dowager, “if an illness grows no worse at a season like this.”

“Yes, of course, ”replied the old lady.“If anything were to happen to the dear cchhiilldd, I’m sure would break my heart.” (Yang Hsien-yi&Gladys Yang)

此例原文中提及的“要有个长短”若按照直译法“长”和“短”甚至能译成“long”和“short”但这个说法在中文中有固定的意思表示死亡等意外事故, 所以这里采取了意译的手法。

4 结束语

汉英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 在表达形式, 蕴含文化方面有一些明显的差别, 我们已经在汉英对比方面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细致的工作, 从不同角度对于汉英之间的差别做了比较。委婉语作为语言使用中一种特殊的手法早就引起了人们研究的兴趣。在对英汉委婉语做了比较之后, 我们也产生了英汉委婉语翻译的研究兴趣, 如何将这满藏文化内涵的委婉语正确地道地翻译出来成了我们新近研究的重点。在语用翻译出现之后, 委婉语的翻译找到了新的更合适的方向。翻译时我们既要注意到英汉委婉语之间的共性, 也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独立存在不同特点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卢书娟.从民族文化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 .

[2]李军华.关于委婉语的定义[J].湘潭大学学报, 2004 (4) .

[3]田九胜.英汉委婉语的语用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5) .

[4]王鸽.汉英委婉语的对比浅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

[5]吴汉周.汉英委婉语及其翻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

[6]徐莉娜.委婉语翻译的语用和语篇策略[J].中国翻译, 2003 (6) .

[7]阎玉涛.语用翻译策略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 .

[8]朱建, 孟建国.语用学的翻译原则——以《红楼梦》部分原句的委婉语翻译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6) .

[9]Dan Sperber and 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second edition.Pe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 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10]Keith Allan and Kate Burridg.Euphemism&Dysphemism, Language Used as Shield and Weap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语用对比 篇2

英汉人称回指的语用对比分析

英语和汉语无标记性的.人称回指手段分别是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标记性人称回指通常表达特殊的语用含义,从语用的角度对英汉人称回指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理解英汉语篇构建规律,揭示标记性人称回指的语用含义,并对英汉互译中人称回指手段的处理具有积极意义.

作 者:何清顺 HE Qing-shun 作者单位:广东新安学院,外语系,广东,深圳,518052刊 名: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8(2)分类号:H314关键词:人称回指 语用意义 对比分析

语用对比 篇3

【关键词】UCP 500 UCP 600 语用分析 翻译实践

UCP 500和UCP600介绍

UCP500 (The 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s for Documentary Credits,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是ICC(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国际商会)第500号文件,于1944年1月1号起生效,对国际贸易的规范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随着新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种新情况的出现,统一惯例在很多领域也面临挑战。为增其实用性与适应性,国际商会对其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统一惯例的第600号文件,简称UCP600.UCP600与UCP500相比在诸多条款,句法以及措辞方面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更好的指导了贸易实践,也对统一惯例的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

语用原则介绍

格莱斯(H.P.Grice)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原则的基础。根据合作原则,为了达到交际目标,听话人和说话人在交流中都会遵循某种原则,这种存在于双方之间的默契成为“合作原则”。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从“质”(Quality),“量”(Quantity),“相关”(Relation)和“方式”(Manners)四个方面阐述了这种原则的内涵。简单来说,双方交流的内容要在“求真务实”“信息量合适”“所言与主题相关”“所言清楚明白”等四个要求上达到标准。近年来,格莱斯的合作语用原则不仅被用于会话领域中的会话双方,更被拓展到国际贸易法律,章程与惯例中。作为约束进出口双方行为的条例,UCP500到UCP600的改变体现了“合作原则”。

案例分析

UCP600对UCP500进行了语言上的简化,使得其在措辞上更加简洁与清晰。例如在某些条款里,UCP600与UCP500相比出现了删词、换词的现象。

例1:In Credit operations all parties concerned deal with documents, and not with goods, services and/or other performances to which the documents may relate.(UCP500第4条 )

Banks deal with documents and not with goods, services or performance to which the documents may relate.(UCP600第5条)

分析:以上例子來自于UCP500的第4条已经相对应的UCP600的第5条。稍加观察不难发现此处就有三处改变。这里一一进行分析:

(1)UCP600将之前的“In Credit operations all parties concerned”改成了”Banks”。这是因为统一惯例是规范信用证项下的相关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而这些相关的当事人就是跟单信用证流程中的各种银行。直接使用“银行”而非“该信用证下的相关各方”不但在意思上没有任何变化,表达上也更为简洁。

(2)UCP600将之前的 “and/or”改成了 “or”。从语言的角度来说,and与or都属于表示并列的介词。“and”表示在原有之上的叠加而 “or”表示选择。并且英文中有否定句中使用 “or”的句法规定。因此UCP600中不仅在此处将 “and/or”改成了 “or”, 在其他的地方,除了三处保留了 “and/or”其他一律都改成了 “or”,使得行文不仅更加简洁清晰,而且更为符合语法规则。

(3)“other performances” 改成 “performance”。英文句法中有规定,如果名词或者名词词组后面有后置定语进行修饰,则不需要 “other”这类形容词的限定。该条款中已有 “to which the documents may relate”进行后置限定,因此去掉 “other”,并将表示泛指的 “performances”改成特指的 “performance”表达更为规范。

例2: In view of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some 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s of sub-paragraph (a)(i) of these Articles, the Banking Commission wishes to clarify the position by setting out requirements as under:...(UCP500第24条)

UCP500中对于“不可转让海运单”的条款中,在引出关于此类单据的规定之前用一个状语从句提出了这些规定的必要性,即“为了避免对次条款 (a) (i)的独特理解的争议”。UCP600中将这一状语从句删除,直接对 “不可转让海运单”的规定进行介绍。

Article 21: A non-negotiable sea waybill, however named, must appear to:...(UCP600第21条)

从UCP500到UCP600的语言对比中,不难发现改变的趋势是向着简洁化,清晰化的方向的。这两个方向的改变无疑顺应了近年来随着贸易活动的复杂化,UCP500的适用性逐渐降低对于信用证结算方式提出的要求。其语言学上的跟新与改变是实际贸易实践中统一惯例的语言使用实践提出的新的要求。该要求体现了语用学中的 “合作原则”,即在旧的惯例在“质”“量”“方式”和“相关”的四个方面不能满足新的贸易实践地要求时,依照 “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交流中所遵循的某种原则”,统一管理的制定者做出了类似于以上例子中所指出的那些改变。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4:44.

[2]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2

[3]Stephen C.Levinson.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rint.

从认知特征谈英汉语用对比分析 篇4

一、英汉语用对比分析应用的可行性

(一) 英汉语用对比的理论基础。

比较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 在语言研究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一种事物的特点, 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要认识汉语的特点, 就要跟非汉语比较……”。[1] (P62) 那么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要认识英语的特点, 就要和汉语比较。“应用语言学及文化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是:通过比较任何两种语言和文化, 来发现和描写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会碰到的问题。这一比较的结果对于教材编写﹑教学测试及学习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P499) 。通过对两种语言进行描写性的表述的对比, 进而联系文化﹑历史渊源及民族心理来对这些共同点和差异处加以解释性的对比, 更好地提高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英汉对比分析是把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目的之一是为了预测汉语对英语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 即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所谓英汉语用对比, 是要揭示英汉语言使用上的共性和差异性, 从而描写和解释应用上的语用原则, 揭示它们的异同。

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迁移理论。Odlin认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3] (P90) 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以前的语用知识对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语用知识的使用产生的影响, 是学习者语言或语际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语用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 但是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因此, 语用负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4] (P69) 。而这种从母语中迁移来的不同于英语中已经存在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导致语用失误, 因此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点是造成操汉语为本族语者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迁移的根源, 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干扰, 减少语用失误。

(二) 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认知过程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 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中国的大学生学英语的年龄集中在17岁到20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已有较强的认知能力, 能够轻松自如地使用母语, 已掌握一些英语概念, 能够有意识地学习, 具有一定的认知优势。因此, 他们能够根据学习内容, 调整认知方式和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策略, 并有意识地进行记忆, 提高对比较后知识的掌握。由于元认知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意识。另外, 受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没有掌握完整的英语概念体系,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常不自觉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汉语的语言规则和习惯, 即内部语言表现为母语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语言教学中, 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异同, 让学生从比较中强化英语语用知识的学习, 从而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无可否认, 学习外语者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相似或不同之处, 帮助他们形成L2系统。在跨语言策略上, 我们首先承认了迁移作用, 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 比较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 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新的L2语言体系”。[5](P69)

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汉语文化的英语学习者在与来自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时, 大多潜意识地忽视中英文化的差异, 把汉语文化中的思维定势、价值观和社会规约等母语习惯植到英语活动中, 或机械地套用汉语结构, 这样就会违背英语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念, 导致交际不快或失败。这主要表现现在称谓、招呼语与寒暄语、邀请语、称赞语与自谦语、告别语和委婉语等的使用上。比如在招呼语方面, 汉英表现迥异。汉语看重感情的沟通, 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在中国, 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吃了吗”“你上哪儿去”“最近忙什么”。在中国人看来, 这只是一种显示友好的“问候”、招呼方式, 不太在意对方的回答。但如果和操英语为本族语者交谈时“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busy with?”就不是招呼语了, 可能认为这是要回答的问题, “吃了吗”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吃饭;“你上哪儿去”有可能涉及个人隐私。英语崇尚个人自由, 喜欢创造轻松自在的交谈氛围, 因此见面常谈论天气, 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母语负迁移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英汉语用对比, 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失误。

(一) 在教学内容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 注重英汉文化差异比较和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双方要注意的问题之一是尽量沟通汉语与二语文化在语用上的差异。语用差异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的不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言民族和以中文为代表的汉语言民族, 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发展过程不同而形成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很大。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 常常发生下列情况:即使语言语法准确无误, 也会产生误解。对于不同文化的人们, 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 在语言教学中要通过分析对比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语用方面的异同。教师在授课时要穿插有关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宗族文化和个人文化﹑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差异, 以及中国和操英语为本族语的国家的历史民俗差异。

2. 强化英汉交往规则的对比

言语交际是否成功, 效果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用恰当的礼貌表现方式和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与价值观念、社会习惯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英汉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评判标准也相差甚远。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Leech) 效法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 将其分为得体、慷慨、赞美、谦虚、同意和同情准则。

中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准则。顾曰国先生借鉴Leech的礼貌原则, 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原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对自己或与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谦”;对他人或与他人相关的事物要“抬”“尊”。汉语言文化通过独特的自谦词和尊词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如称自己为“鄙人”、“愚弟”、“小弟”;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称自己的子女为“犬子”、“小儿”“小女”;自己的家为“寒舍”、“舍下”、“陋室”;自己的作品为“拙作”、“拙著”;称对方为“您”、“您老”等, 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对方的儿子为“令郎”;对方的家为“贵府”、“府上”;对方的作品为“大作”、“佳作”;对平辈则用“贤”, 如“贤弟”。

尊词或敬语在英语文化的礼貌准则中很少见到, 除非是对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受尊敬和崇拜者。他们在社会级别中位置较高, 相应地其称呼语中的礼貌级别也高。比如神职人员:Cardinal (主教) , Priest (神父) , Nun (修女) ;社会地位、学术地位高者:Your excellency (阁下) , U.S.President (美国总统) , Mr.President (总统先生) 。一些表达方式如will, would, may, might, can, could等是具有英语特色的表示尊重和礼貌的形式, 这些在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表达方式。何自然列举了汉、英语言中表示尊重、礼貌的不同语用格式。

另外, 操汉语的人在演讲结束时爱说一些谦虚客套话表示礼貌, 如“不当之处, 请大家批评指正”等。而操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取而代之“Thank you.”“Thanks for your attending.”, 有时也说“I hope you’ll enjoy my talk.”。中国主人在请人吃完丰盛的饭饭仍然会说:“没什么可招待的”、“不会做饭”等的客套话, 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了最大程度, 以此来显示礼貌。

(2) 求同准则

人们在交际中都爱面子。英语文化中的赞扬准则与汉文化中的求同准则有许多相似处, 即考虑对方的“面子”, 但两种文化求同的方式及表现形式存在一些差异。

Brown&Levinson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7] (P562) 由于受社会伦理道德、社会结构及血缘关系、宗教信仰的影响, 中国较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社会交际类型。[8] (P90) 语言的使用表现出一种权势取向, 所以汉语文化的人更重视积极面子。中国文化特别重视集体观念, 个体要被集体接纳, 要求与集体相和谐, 如果个体在集体与社会中不被欢迎和尊重, 就失去了立身基础。[9] (P52) 因此汉语文化的人更强调自身的社会价值, 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情感反馈和自我尊严的外在表现, 认为妨碍自由的强加行为不是那么危害礼貌。

在西方国家, 由于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 人们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提倡人人平等, 行动自由, 因此更倾向消极面子。

另外, 在称呼准则、文雅准则、德、言、行准则等方面, 英美文化表现异同。

3. 强调英汉语用差异的比较和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输入, 因此教师应在语言知识各个层面渗透语用知识的讲解, 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使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招呼与寒暄语、邀请语、称赞语与自谦语、告别语、道歉语和委婉语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了解该语言所反映出的礼貌规则、社会价值及思维模式等。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各种概念、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

(二) 改变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注重词汇、语法等应付考试的知识和能力的讲解, 这造成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落后其考试能力。因此要改变教学方法, 开辟第二课堂。学校要开设相关专题讲座, 定期观看英文电影。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跨文化交际语境, 并向其推荐与课程学习主题相关的外国文化的课外书籍, 以增强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 如成立英语协会、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英语晚会等活动, 模拟现场,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英语的能力。举鼓励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电视广播等积累文化知识。邀请外籍教师讲课或办讲座, 开设有关外国文化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出学校, 参加对外交往, 提高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三)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英语教师应有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 而以他“好学”的气质、充盈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自己要具备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 不仅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信息提供者、评价者, 更要更新教育观念, 充当终生学习者的角色。由于语用能力的培养涉及到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课题,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理念”, 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并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扩充自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不断发展自己的语用能力, 才能保证职业能力的适应性, 做好学生语用能力的培育者。

参考文献

[1]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见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 2002, (1) , 1977.

[2]Robert Lado,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Volume17, Number2, July2007, 1957:241-247, (7) .

[3]Odlin, 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8) :203-231.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8]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语用对比 篇5

语用学是以语境为中心,考察语言的言外之意。从狭义角度“语用学研究指示语,即一些在语境中才能确定所指对象的词语或结构”[1]。Levinson认为,指示现象被认为是“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最明显、最直接的语言反映”。指示语不能单用语义学的真假条件来衡量,它的意义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得到恰当的解释。[2]

人称指示语指对编码于言语活动中的参与者或相关角色的符号指称,是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的相互称呼,在各指示语中占据主体与核心地位,可分以下三类:

A:第一人称指示语,包括说话人;

B:第二人称指示语,包括听话人;

C:第三人称指示语,既不包括说话人,也不包括听话人。

二、社交指示语与人称指示语

语法上的人称代词往往不涉及说话人、听话人和第三者的社会地位,除了语法上的变化外,很少有别的变化,仅从语义角度解释。社交指示语需从语用角度进行解释,通常涉及“语言活动参与者的社会面目,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说话人和所谈及的人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3]。汉语多采用贬损自己,包括与“我”有直接关系的第三者,让对方以至与对方有关的第三者受益的表达方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所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汉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交指示语体系,而且至今仍然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运用。但英语中,这种社交指示语体系已让位给了人称代词,这体现在Yule对英语指示语的分类中,将其分为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地点指示语。[4]

三、第一人称指示语“I我”

在语用上,英汉两种语言第一人称代词“I”和“我”单指说话人,在语境中指称是确定的,不存在其指称的不确定性。陈治安、彭宣维将此类人称指示语的体现形式称为“直接体现形式”[5],即在选择终止时人称指示语的体现形式同言语活动中的显示角色在性、数上的一致性,例如:

(1)May I come in?(“I”直指说话人自己,表示单数意义)

(2)我是一名学生。(分析同上例)

语法上的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在汉语中除了“我”之外,主要还有“俺”“咱”,这两个词作“我”讲是个口语词或方言词,所指不涉及说话人的社会地位。但汉语中以第一人称为指示参照点的社交指示语却至少有20个,绝大多数词项带有明显的自我贬损特征,如:鄙人、贱妾、臣妾、老夫、老身、贫僧、老衲、寡人、在下、奴婢、奴家、下官、微臣、哀家、小生等等。但此类英语社交指示语中的人称代词已消失,英语中我们不可能找到与汉语这些丰富的社交指示语完全等值的词,从中可看出,汉语中蕴涵大量的自谦特征的称谓来表示“我”,体现了中国语言的文化底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英文化差异语言中的差别在社交指示语中是一个典型的方面。英美国家的人性格外向,强调自我意识,重视个人价值,追崇个性主义,从不自贬,导致了英语中的社交指示语不典型,而中国乃礼仪之邦,中华民族质朴凝重,宽容谦逊,几千年来遵循的是道德仁义、非礼不为的准则,因此在社交指示语上表现为典型性和丰富性。

四、第一人称指示语“we我们”

英语表示第一人称指示复指代词的是“we”,汉语是“我们”“咱们”。在许多语言中都有两个用法,一是用于包含谈话对方,对方可以是在场的、不在场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二是用语不包括谈话对方。这说明第一人称复指代词“we”存在指称不确定性,其指称内容只能从语用的角度借助语境去解释。

1.“我们”直接体现形式

“我们”在直接体现形式中表示的是复数指称,人称指示符号的现实角色有两种,一是包括谈话对方,二是不包括谈话对方。

这两种不同的第一人称复数之间的差别在英语中没有直接的反映,英语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we”只有一种形式,不能将汉语中的“我们”“咱们”的语用意义直接表现出来,但却间接地在“let us”和它的缩略形式“let's”之间的差别上反映出来了,“let's”总是包括听话人在内,“let us”可能包括听话人,也可能不包括听话人,例如:

(3)Let's go to the cinema.(包括听话人)

(4)Let us know the time of your arrival.(不包括听话人)

(5)Let us try again.(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听话人)

第一人称指示语“we”除在“let's”中兼表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外,常根据语境要求,或者包括谈话对方,或者不包括谈话对方。Fillmore指出“May we come in?”中的“we”并不包括谈话对方,因这句话常是说话人和伴随者在室外,听话人在室内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这点和汉语相似,如“我们可以进来吗?”(“我们”表示说话人和伴随者)。但英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复数代词表示说话人和伴随者时,伴随者可以指人或宠物,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把宠物当作是自己生活的伙伴来看待的。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的语用现象。

2.人称活用变数

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人称活用现象:变数用法,即指人称的单数活用为复数,或复数活用为单数。

单数活用为复数的现象在英语中是极其罕见的。汉语中的“我”有时用作复数,指称说话人所在的一方,如“我外交部”“我方发言人”等,此用法多见于较正式的场合,且多出现在对立双方存在的情况下。

复数活用为单数的现象在两种语言中都有,这种活用具有明显的社交指示功能。汉语中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借指单数的功能是很常见的,“我们”“咱们”都可用作单数意义,借指“我”,如在行文创作或学术报告中,谈到自己在某方面取得成就时,虽然作者只有一个人,但是却常用“我们……”,目的是体现作者或报告人的谦逊态度。

英语中复数第一人称代替单数第一人称的说话者也是很常见的,即在体现中将单数的说话者编码为复数形式,例如:

(6)Here we(=I)come to the heart of the definitional problem.

何自然指出,“let's”在非常通俗的口语中有时可用作单数。这意味着它可以不包括谈话的对方,而只借指单数的“让我……”,相当于“let me”,如:

(7)Let's give you a hand.(=Let me give you a hand)

英语中的“we”除了“let's”可以借指“let me”之外,其借指单数的功能还常见于作家、编辑、法官、教士、国王等任务的话语中,此时“we”可作单数,也可用作复数代词,与动词取得数的一致。但其反身代词形式只有一个专用的“ourself”而不用“ourselves”,如:

(8)We will ourself reward the vistor.

英语中这类第一人称复数活用为单数的现象只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

英汉两种语言复数变数为单数的现象中,说话者自我指称采用“我们”而不是“我”,“we”而不是“I”,其目的是说话者企图从权势或者是主体性的地位朝向平等的关系方向下移,以此增加双方共同点的假象,缩短双方交际的心理距离,达到使听话人在情感上产生团结感,服从或接受说话者的主体性地位的。

3.人称活用变称

变称用法是将一类人称活用为另一人称,如第一人称活用为第二人称,如“我们”变称为“你”或“你们”。这种指示信息常给听话人一种亲切感,在正式场合多出自长者、领导之口;在非正式场合,则为顾客、父母所使用,如:

(9)教师:我们(=你)是学生,我们(=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10)领导:我相信,我们(=你们)每个青年同志都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

第一人称指示语在实际使用中有着一致的共性,但又各有其自身的个性。第一人称指示语所体现出来的两种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的差异,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重视自我,导致英语社交指示语的贫乏;而中国文化强调长幼、亲疏之分,相比之下,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丰富的社交指示语。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 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LondonBeijing),(19832001).

[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Yule,G.Pragma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陈治安,彭宣维.人称指示语研究.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语用对比 篇6

1、“以言施事行为”下汉英职业职务称谓类别及语用对比

汉语社会中几乎所有职务和部分职业 (表示社会地位的象征词) 都可做社交称谓。而且同种职业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 在正式语境中, 我们称呼餐厅的工作人员为“服务员”, 而在有些非正式的语境中, 我们也可戏称他们为“小二”。

英语中能用做称谓语的职务不多, 一般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 如presidentObama, (奥巴马总统) , Judge Smith (史密斯法官) 。有的职务称谓还显示出一定的模糊性。如“President”可用来称呼“总统”、“主席”、“大学校长”和可用于“银行行长”等职务的称呼。在英语中可用作称谓语的职业很少, 常用的主要有doctor (医生) 、nurse (护士) 、waiter/waitress (饭店服务员) 等。

对比之下, 我们很容易地看到汉语职业职务称谓语远远多于英语。从以言施事行为来看, 汉语职业职务称谓的丰富性是为了能更好地表示出对个体的社会地位的确立, 以权势或地位差别的显现来表示对被称谓人的尊重。在汉语中, 职务称谓注重突出双方的权势差别, 并以说话者个体身份的自我压缩、贬低、隐藏来表示自己的谦让习俗礼节以及对被称谓者的尊重。职业职务称谓是在社会中的言语行为, 它可以反映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 尤其反映出交际双方的权势 (power) 和同等性 (solidarity) 。在西方社会, 个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从政被认为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张扬和体现。同时, 为保证行政权的高效行使和体现行政权的领导服从关系, 因此公共权力机关在上下级、平级之间的称呼通常也以职务相称, 尤其是在正式场合。但在实际生活中, 很少有人用职务来称呼他人而更多是以自我为中心, 讲求以对等式称谓来追求说话者与受话者双方地位平等的关系。

职务称谓还包括职衔、学衔和军衔称谓, 汉英职衔和学衔称谓在用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汉语一般只说“王教授”, 而不说“王讲师”或者是“王助教”;只说“孙博士”, 而不说“孙硕士”或者是“孙学士”。英语也只说“Professor Harry”, 而不说“LecturerHarry”或者是“Assistant Harry”;只说“Doctor Brian”, 而不说“MasterBrian”或者是“BachelorBrian”。英汉语言中都只把高级职称和学位用做称谓, 从以言施事行为来看, 英汉社会都是通过高级职称和学位头衔称谓来表示对高学历和高学位称谓对象的尊重, 体现了彼此双方都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另外在军队里, 汉语习惯用“首长”来称呼上级, 英语中, 也习惯用sir (与“首长”同义) 来称呼上级。这种类似的称谓体现了相似的言语行为。其以言施事行为, 也就是称谓意图和动机,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共同三点:

第一, 军队称谓讲究简洁, 体现出军人语言的干练;第二, 体现部队等级的森严, 不论称谓对象官大官小, 只要高于自己, 一律都是“首长”;第三, 军队语言的保密性, 不随便泄露长官的身份, 尤其是重要长官的身份。所以尽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但人类社会相同的认知结构使我们在使用职务职业称谓时有相同的言语行为动机, 因此带来了相似的职务职业称谓内容。

2、以言施事行为下职务职业称谓方式及语用对比

汉语的职务职业称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只有职业职务称谓, 用于较随便的场合;二是在前面加姓氏或名字, 加姓氏一般用于较正式的场合, 加名字的方式一般用在非正式场合;三是在前面加上全名, 这是最为正式的用法。四是在职业职务称谓前加通用社交称谓, 例如“经理先生”, “门卫师傅”等, 这种方式也比较正式;五是少数职务称谓前还可加上表尊敬和亲切的“老”字。例如, “老领导”、“老首长”。有时候, 姓氏加职务/职业的称谓方式还有缩略形式。例如:“王队”, “张局”, “张工”等。“王队长”缩略为“王队”其概念意义并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在语音形式和书写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具体的语言应用中, 其表达的以言施事行为往往隐含着与原式不同的超语言的表达含义。

例如:陈校 (陈校长) , 这个学生经常迟到早退, 怎么处理?

此例子中的职务称谓缩略形式表达的言语行为含义是:

a.我在对你说话

b.我们彼此都很熟悉

c.我很尊重你

d.我们彼此都认为我们的对话不必拘束, 不必拘泥于级别差异

e.我认为我和你的关系比较亲近, 是老交情了

汉语职务称谓缩略形式也是最近这几年才比较流行的。这一称谓形式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语言表达上的 (受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影响) , 语言交流追求经济和实效以及语言表达的创新心理 (尹晓薇, 2008) 。除了以上三种原因, 我认为职务缩略称谓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职务职业称谓语表达的主要是单一的权势关系而缺乏同等关系。使用缩略称谓的话, 既能充分表现出对被称谓人的尊敬, 又包含了亲近的语义关系, 以此缓解权势带来的心理压力, 同时表现出权势和同等关系的变化, 为成功的交际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

英语的职业职务称谓也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单独使用;二是加姓氏或教名, 不过英语中的姓氏是加在职业职务称谓后面。姓氏加职务的称谓方式在英语中是没有缩略形式的;三是Mr.或Madam等通用社交称谓加职业职务称谓。

汉英称谓方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汉语职业职务称谓的形式比英语要多, 例如, 汉语职务称谓前加“老”字, 这在英语中是绝对没有的现象。究其以言施事行为来看, 那是因为中国人尊重年龄大、资历高的人, 认为长者代表声望和权利, 同时, “老”字又有拉近彼此亲近关系的含义, 所以职务前加上“老”字的称呼既表示出对被称谓人的尊重, 又体现出两人关系亲近。英语里, 个人成就重于年龄, 而且西方人忌讳别人称谓自己为“elderperson (老人) ”他们认为老就代表无用;第二, 汉语有职务称谓缩率词, 而英语没有。英语中表达权势的职务称谓词原本就不多, 而且其使用的场合都比较正式, 不需要在表达权势关系的同时追求同等;第三, 在现代汉语中, 人们表示职务中的副职, 基本上都是使用“副”字来表示。如, “副校长”、“副经理”、“副主任”。在英语中, 用于表示副职的词汇和词缀数量却相当可观, 最常用的有“vice”、“associate”、“deputy”以及“assistant”。如“vice-principle” (副校长) , “associateeditor” (副主任) , “deputy chairman” (副主席/代理主席) , “assistantdirector” (副导演/助理导演) 等。由此可见, 汉语对副职的称谓方式比英语要简单。还有就是汉语职务称谓中表副职的“副”在实际称谓中往往都省掉了, 这样的用法一方面是说话人希望抬高对方的社会地位从而博得对方的好感, 另一方面称呼中多了个“副”字, 感觉拗口, 去掉也丝毫不影响称谓对方。而在英文中, 这种对副职省略掉“副”的称谓现象是没有的。其原因也是因为英语职务称谓的场合比较正式, 要求称谓要准确无误, 不能在称呼时随意更改其职务, 否则, 就是错误的言语行为表现。

3、以言施事行为下职务称谓称谓感情色彩表达对比

以言施事行为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意图, 也称言外之力, 即通过用职务或者是头衔来称谓对方表达称谓人对被称谓者的感情色彩。在汉语中, 职务和职业称谓有时表达的是尊敬之意, 如“郭老师”、“王医生”, 而且很多时候, 我们会使用抬高对方身份的职业称谓来表达尊敬。例如, 我们对在学校里工作的非任课教师或者是已经退休了的老师也称呼“老师”, 再比如我们对在医院里工作的护士和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都称呼为“医生”;有时表达的是赞美和戏谑, 如我们称呼护士为“白衣天使”、称呼媒人为“红娘”, 有时表达的是亲切和随意, 如“林工”, “张队”, 有时表达的是倨傲和轻视, 如“剃头匠”、“杀猪匠”。汉语职业职务称谓语感情色彩的丰富和细致还表现在对同一职业职务称谓不同的称谓语变体之间感情色彩的差别。如同样是对教师, 就有下列的称谓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老师”、“教书匠”、“孩子王”、“臭老九”等。这一系列称谓表达了各种感情色彩。第一个称谓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最后一个称谓语“臭老九”, 在感情色彩上的反差是很大的。

而在英语中, 职务职业称谓基本上都是表达尊敬和严肃之意, 很少有感性的职业职务称谓词语。因为英语中的职务称谓多半是在正式场合中使用, 正式场合对称谓语的要求理所当然要严肃庄重, 因此必然缺乏丰富的感情色彩。汉语职业职务称谓语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色彩远比英语要丰富多彩得多, 这一语用差异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在数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基础上, 伦理道德观念极其浓厚, 社会阶层等级森严。儒家文化中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封建帝王靠严格的等级制度来保证皇权统治, 导致汉语中名目繁多, 十分具体的职业职务称谓。而复杂繁多的汉语职业职务称谓语所表达的感情自然就丰富多彩。

职位的形成及使用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 不仅包含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职业职务的称谓必须通过语言这一载体进行表述,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职业职务称谓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汉英职业职务称谓语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汉英的职业职务称谓语更为丰富、具体, 且表达的感情色彩丰富浓烈。而英语中的职业职务称谓语要简单得多, 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也比较平和。虽然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称谓系统都受“权势”和“等同”语义关系的制约, 但毕竟两者产生于完全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下来看, 汉语的职业职务称谓文化强烈地折射着一种等级观念和尊卑观念, 即受“权势”语义关系制约要重, 而英语的职业职务称谓文化更多反映的是“等同”语义关系。

参考文献

[1] .Ralph Fasold.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 .马宏基, 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

[3] .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 .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5] .郑玲萍.简述职务副职的中英文表达及其文化现象J.宁波大学学报学报, 2005

[6] .马宏基.称谓语的感情色彩J.淄博师专学报, 1996

[7] .马宏基.动机与称谓语J.淄博师专学报, 1996

[8] .易嵘.缩略称呼语的语义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

[9] .郑玲萍.简述职务副职的中英文表达及其文化含义J.宁波大学学报, 2005

[10] .秦旭.英汉社会称谓的对比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1

语用对比 篇7

1.1英语言文化的礼貌准则

得体准则:尽量减少他人的付出,尽量增加对他人的益处,这一准则比较适用于我们向别人发出动作时,根据这一准则来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以祈使句角度看提供要比要求显得更礼貌一些,在发出请求时,不直接比直接更礼貌一些; 慷慨准则:与得体准则相似,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加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一准则比较适用于我们要发出动作时,当发出请求时,不直接要比直接更礼貌一些;称赞准则: 尽量减少对倾听者的批评,尽量增加对对方的赞扬,这种情况一般分为两类,即否定式称赞和夸大式称赞,后者常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尽量增加对自己的贬低,与称赞准则相似,也分为否定式和夸大式两种形式;同意准则:尽量减少对倾听者表现出不满意的情绪,尽量增加对倾听者的赞同;同情准则:尽量少表现消极的情感,增加积极的情感,这种准则较适用于祝贺和哀悔的场合;考虑准则:尽量减少倾听者的不快乐,尽量增加他们的快乐情绪,要学会使用委婉的语言。

1.2汉语言文化的礼貌准则

贬低自己尊重他人的准则:要贬低自己或者和自己相关的事物,要尊重听者或者与听者有关的事物;称呼准则:人们出于礼貌,常常按照上下、尊卑、长幼的习惯来称呼他人, 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文雅准则:说话客气文雅在中国被看做是懂礼貌、有教养的象征,并且用语比较委婉, 不能太直接;求同准则:在谈话中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 尊总对方,使谈话变得和谐;德言行准则,与英语言大体相同,在行为上要尽量减少对方的付出代价,尽量增大对方的益处,言辞上尽量减少说自己的付出,尽量夸大对方的好处。

2、英汉礼貌的语用与文化价值的差异

2.1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对比

称呼语的语用差异:汉语的称呼比较多样,从各种称呼中可以看出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称呼对方时,往往带入了对方的年龄、身份与地位,而西方人除了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一般都是以对方姓名直呼的,即使是家庭中的晚辈也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答谢与道歉语的语用差异:中英语言中常用的答谢语都是“谢谢”,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答谢的对象会有所不同,就像中国,中国人很少会和跟自己比较亲近的人说“谢谢”,而是用其他方式表达感谢,而在西方国家,“谢谢”这个词会频繁的出现,没有具体对象之分,西方人常用“Sorry”或“Excuse me”表达歉意,中国人则直接说“对不起”;赞扬和祝贺语的语用差异: 西方人常常惯于表达自己对别人的赞美之情,而中国人常常采用自谦的语气交谈,惯于否认对方的赞美,英汉语言这种明显的差异会给交流带来一定的误解;寒暄语的语用差异: 中国人在寒暄时常常以“你今年多大了?”、“结婚没有啊?” 等私人问题询问对方的近况,但是关于年龄、收入等的问题在西方是比较隐私和敏感的,他们常常会以天气等无关紧要的问题寒暄。

2.2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

称呼语的文化差异:中国在称呼上讲究的是长幼之分, 这种称呼方式体现了一种权势倾向,如果直呼对方的姓名就被看做是不懂礼貌、没教养,而西方国家不会受社会地位的影响,称呼方式上比较平等,体现了平等式的社会关系,直呼对方姓名表示双方是很亲近的,这种平等的文化取向与西方国家是完全不同的;谦逊和客套话的文化差异:贬低自己抬高他人是中国特有的礼貌用语现象,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或祝贺时,常常采用自谦的回答方式,如“哪里哪里”、“没有你说的那么好”,而英语国家的人则很乐于接受别人的赞美,并发出“Thank you”的感谢,在西方国家的人看来中国这种自贬的行为是自卑和虚伪的,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而中国人则认为西方人不够谦虚。在使用谦词和敬语时,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多样,而英语中常常使用“will”“can”“could”这样的谦词;隐私语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社会关系,强调的是集体的作用, 人们不认为有什么隐私,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而西方人往往看重的就是这个,强调个人主义、尽量摆脱社会的束缚,英语文化中年龄、工资、收入都是隐私范畴之内的,而中国人的隐私范畴比较小;

3、导致英汉礼貌语用和文化价值差异的文化因素

通过对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性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是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由于英汉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认知心理的差异, 两民族的形象价值观念、事物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 可能会无意识地产生语用失误, 导致“不给对方留面子”或“丢了自己面子”的事情发生。在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作用,而西方人侧重个人主义,不希望别人打扰到自己的隐私问题。中国人比较注重等级差异、长幼之分,晚辈要足够的尊重长辈,称呼上要使用尊称和敬语, 西方人就比较看重平等。礼貌用语在文化交流中是普遍存在的社会语言,但受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影响,在礼貌用语的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英汉语言文化中,词语的文化载荷不同,许多词语看似相似,实不对应。

结语

礼貌用语普遍存在在所有的国家,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但是每个国家的文化是有差异的,其礼貌用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不理解这种差异的人很容易造成交流上的误解, 所以应该探究英汉语言文化中这种礼貌用语的规律性特征, 了解这种差异性,以避免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带来的文化冲突,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交际大环境。

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并不是一种封闭独立的系统,它和社会中的其他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包括语言应用和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就从英汉语言文化的礼貌准则入手,探讨了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与文化价值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文化因素。

语用对比 篇8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一种语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所有方面。称谓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表明社会角色, 社会地位, 人际关系和两国的合作伙伴价值。中英称呼, 从不同的语言系统中获得, 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本文中, 我们试图探讨东西方文化背景在东部和西部称谓隐藏在他们中的定义, 分类和社会功能。

2 称谓语的定义和分类

称谓语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和与跨文化言语交际中是常见的现象, 它们是人际关系的晴雨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定义称谓语为正确的标题或名称, 是你对某个人说话的时候使用的形式。Fasold指出, 称谓语是用来当人们交谈的时候, 用字指定的谈话的对象[1]56。

不同的称谓语能够反映出不同的人际关系。此外, 它们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东方的称谓语是复杂的, 西方的称谓语要相对简单。我们将努力探索隐藏在东方西方称谓语的文化背景。根据不同的标准, 称谓语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包括:

2.1 个人身份的称呼

称呼对个人身份来说是一种标志。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名字, 也可以划分为若干种, 如全名, 学名, 昵称等。或者之前或之后加上词缀, 比如:汉语中的“老李”和“张老”;英语中的“John, the senior”。个人的名字是中文和英文最流行的称呼语, 由姓和名组成, 但是排序不一样。在汉语里“姓+名”, 而在英语里是“名+姓”。还有其他的一些不同:我们能直接叫一个英国人的姓, 例如汤姆·史密斯, 我们能叫他为史密斯。不过, 除了两位合伙人是同事, 朋友或者熟人, 这么用汉语的场合是稀有的。昵称是普遍使用的英语, 特别是在同辈之间, 像Andrew—Andy。然而, 在中国昵称的使用相对受到限制, 如“春儿”, “春妹”, 这只能是亲密的人之间, 如父母和子女或丈夫和妻子间使用。在英语中, 代表个人身份的称呼可以被不同年龄或身份的人使用, 比如, 学生可以直接称呼他们的老师的名字, 连孙子也可以叫他们的祖父母的全名。相反的, 在中国, 只有更有权势的人有权利叫其他人的全名, 否则一回就被留下不礼貌的印象。“‘老’+姓”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尊重, 然而, 在英语文化, 应该避免, 因为叫别人“老人”是很不礼貌的。年龄是西方文化中的大禁忌。一个老人宁愿被叫为发疯的人在大晴天拿一把伞到大街上, 也不愿作为一个老人用一副拐杖四处走动。

2.2 对亲人的称呼

家族姓氏系统在中国非常复杂, 而在西方非常简易。毫无疑问, 误会经常在两位合伙人之间形成。有一些误解如下:英语中亲属间的称呼很混乱, 不像在中国这样具体。例如, 兄弟, 姐姐、叔叔、阿姨、祖父母等等这些在英语中有更广泛的意义。英语中的“grandfather”可以代表母亲的父亲或者父亲的父亲, 对应着汉语里的“外公”和“爷爷”, 指出了母亲一方和父亲一方的比较关系。然而, 英语中却没有明显的母系和父系的界限, 也没有谁更年长更年轻的对应表达[2]77。此外, “cousin”一词包含女性和男性, 概括了最大范围内的相对应称呼。比如像“Mary's aunt married Richard's uncle”这样的句子可能困惑了很多中国人。

汉语中对亲人的称谓语可以延伸用到邻居甚至是陌生人身上, 比如“aunt”可以用来称呼与自己母亲年龄相仿的女人, 这种说法很有礼貌。在英语中这样的用法却十分罕见并且被认为很荒谬[3]76。一位英国妇女住在一个中国朋友家, 她访问北京时, 她感到惊讶的是, 朋友的孩子叫她“阿姨”。在这种情况下, 语用失误应运而生。

最明显的差别是人们能用英语直接叫他们长辈的名字, 反之, 一个孩子在中国称呼长者的名字是一种缺乏教养的行为。

中西方夫妻之间的称呼大体上是一致的, 双方都可以叫对方的姓名。不同的是, 英文中有一些爱人间的昵称:“my love, my darling, my sweet heart”. 在中国, 尤其是在北方, 人们习惯用他们孩子的角色, 如“孩子他爸”“孩子他妈”来称呼丈夫和妻子。而“爱人”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先生”或“太太”的正式用语。一些中国人却常常错把“爱人”错译成“lover”, 而“lover”在英语中是“情人”的意思。

2.3 表示社会地位的称谓语

汉语中的“同志, 先生, 小姐, 师傅”和英语里的“Mrs., Mr., Miss, Madam, Doctor”属于这个范畴。这些称谓有些可以直接使用, 有些需要加上名字。

“同志”和 “Mr.”:在中国, 任何人无论什么地位都可以被称作“同志”。一个人如果叫“陈晓红”, 我们可以称呼她“陈晓红同志”、“晓红同志”、“陈同志”等等。但是在英国, 这类的称呼语只能够跟姓氏一起连用, 像:“Mr. Smith”。 “Mr.”原来是“Master”的缩写。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 “Master”被用在姓氏前, 然后慢慢的变成了“Mister”, 这样一个新词的创造并不是为了授予任何人更高的社会或专业头衔, 而是作为前缀的 社会头衔使用的[4]56。“Sir”和“Madam”是在英语中极少数的可以独立使用的词。一般来说, 他们往往用在正式的场合, 以示尊敬或不熟悉的陌生人之间。比如:“What could I do for you, madam?” and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ir?” 从历史上看, “Sir”是“Sire”的缩略形式。到了14世纪, “Sir”已经可以用来称呼任何社会地位高于说话者的人。在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 可以用“sir+名字”的形式来称呼神父, 同时, 称呼文学学士的形式为“sir+姓氏”。到了十八世纪, 它变成了男女平等的称呼中、上阶级人士的专业术语[5]57。而现在, “sir”几乎已经是礼貌的称呼餐厅、美发店、商店的男顾客或者是男性陌生人的通用语了。“sir”不能够与姓氏连用, 当它与姓名一起使用时就不是“mister”的意思了, 而是指代“男爵”和“骑士”。“Madam”这个头衔则是借用了法语单词“Madame”, 用法和意思随着时间发生了改变。在中世纪, “Madam”表示对最高社会地位的妇女的尊敬, 等同于“My lady”。在十七世纪初期, 这个头衔依旧被给予高的评价。十八世纪期间开始在中级阶层的人群以及他们的仆人中频繁使用。妇女们在对其他人使用时能够将“Madam”变成表示极度蔑视的表达方式, 但是却期望被比他们低等级的人这样称呼, 尤其是在她们结过婚的情况下。到了十九世纪, “madam”的社会地位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 使用这个称谓语的欲望却在上升。一位有影响力的女士、娼妓或者是大胆的女子都可以被称作“madam”。十九世纪期间, “madam”还获得了不同的发音:“Ma'am”、“Mam”、“ Mum”、“Marm”、“Mem”、“Mim”等等。现在他的社会地位已经下降了, 成为了一个用来称呼任何在饭店、美发店、商店的女顾客或者女性陌生人的礼貌用语[6]58。另外, “Sir and Madam”已全然成为了给陌生人写信的时候传统的开场方式。

2.4 职位和职务的称谓语

“司机”、“民警”、“大夫”与“driver”、“engineer”、“doctor”、“police”属于这类称呼语。在汉语中, 我们会称呼一位叫“王勇”的司机“司机”“王司机”或者“王勇司机”。然而, 如果一个司机叫John Smith, 我们不能直接叫他“driver”而是“Mr.Smith”。在英语中, 用一个人的职位作为称呼语并不是很普遍。大体上说“Mr. +姓氏”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用来称呼各种不同职位的人的表达方法。

英语和汉语中用来称呼军官的称谓语也是不同的。汉语里, 军衔和职务都可以被用作称呼语, 而英语里, , 除了“professor”、“Dr.”、“president”这三种称谓语, 这种现象十分罕见。你可以称“朱德”为“朱元帅”, 但是英语中从来不用“Smith commander ”这种形式作为称谓语。汉语里经常用职务和表示亲属的称谓语一起连用来表示另一种类的称谓。比如说:“警察叔叔”“护士阿姨”。在西方, 如果一位医生被叫做“doctor uncle”, 会令对方非常吃惊。然而, 在中国, 这是一种表现亲近与礼貌的很恰当的方式。

3 称谓的功能

称呼语在语言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因为它的表达是沟通开始的第一个信号。选择一个适当的称谓形式, 除了考虑到人的地位、职业、年龄、人的关系, 还应该考虑情感和场合。不同的称谓形式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功能。

3.1 社会身份认定

称呼语在字面上暗示了这个人的地位, 以及这两个合伙人的职业, 如汉语中的“siji (司机) , huajia (画家) , jingcha (警察) ”和英语中的“policeman, nurse, driver”。它们暗示了这些人的社会身份。人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有社会性。“就像著名语言学家M.A.K.Halliday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7]76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社会中, 在人们交流这一过程中, 人际沟通的角色确定了二者的参与都是通过多种方式, 尤其是通过语言交流。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言体系, 称谓形式也有社会身份认同的功能。不同的称谓形式表示不同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头衔, 以及他们的社会角色和家庭。例如职业术语的 (医生、护士、司机) 表示职业, 官方头衔的 (部门经理, CEO) 表示地位, 而表示继承的头衔 (公爵、侯爵) 在英国也有这个功能。

3.2 人际关系认同

称谓形式不仅能显示参与者的社会性, 也显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称呼语的功能不仅是作为参与者沟通开始的信号, 而且表明了参加者的关系。

广义上,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严格的来说, 人际关系是指人的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可分为权力关系, 团队关系和情感关系 (包括亲密的和疏远的关系) 。在中国, 一个叫“王大勇”的人, 一些人称呼他为“王大勇”, 一些人称他为“大勇”, 也有其他人可能称他为“阿勇”。从“王大勇”到“阿勇”, 我们可以判断说话者与王大勇的关系是从疏远到亲密的。

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 一位拥有众多追求者的未婚女士会叫她最喜欢的一位Jonh, 使他从众多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最亲密的朋友。两个年轻人的恋爱经常展现在使用不断变化的称谓语过程中, 证明他们的关系逐渐的发展。当两个人刚开始接触的时候, 他们经常叫对方的全名或者“姓名+头衔”, 像“夏红梅”“夏红梅同志”。随着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深更加亲密, 他们就开始试图去掉姓氏来称呼对方 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红梅”“红梅同志”。接着像“同志”这样的头衔也会被省略——“红梅”。最后两个字的名变成了一个字的名——“梅”。最后一步最为亲密, 展现出最亲近的关系与强烈的情感。当然也有两人关系恶化的情况, 称谓语迅速从爱称变成对方的全名, 这不仅表明两个人间情感淡薄, 而且距离相当远。

权力关系是指其中一位参与者在年龄、财产、地位上比另一位所占优势。就像父亲与儿子、老师和学生、老板和职员等等。概括的说, 当对方比说话者处于更高地位时, 说话者会用尊敬的称呼。“sir”在下面这句话里就展现了权力关系:

The waiter: “What could I do for you, sir?”

The customer: “Yes, a cup of tea, thank you.”

而团结关系意味着两方在年龄、财富、地位这些方面都是平等的, 比如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下, 他们可以称呼对方的名:

“Hi, Cassidy, Let's go to the library together.”

“Ok, David, Let's go”

3.3 情感象征

同一个人可能被用不同的称谓语来称呼。称谓语的变化暗示着说话者情感上的不同。比如:最经常发生的情况, 父母一般都叫孩子的名字, 像John Toney's mother经常叫他John。但是当他犯错误的时候, 父母会大声的喊他John Toothy。小说Jane Eyre里有一个例子:当Jane发现Mr. Rochester的妻子还活着的时候决定离去。

“You're going, Jane?”

“I'm going, Sir”

“You're leaving me?”

“Yes”

“Jane!”

“Mr. Rochester!”[8]255

这段对话中, Mr.Rochester用“Jane”来表示亲密的关系。但是“Jane”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叫他“my dear master”, 一开始她用了“sir”, 然后是“Mr. Rochester”, 以此来指明他们之间地位和能力的不同而达到离开的目的。得知他的妻子还活着使“Jane”很沮丧, 从而决定离开。

3.4 交际意向的暗示

众所周知, 交际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人们由于某种意图而进行交流。根据Thakear的理论:“语言调节论”, 人们的语言活动受说话者的交际目的所影响[5]4。为了达到一些交流目的, 说话者总是有意识的调整他的语言活动, 选择最有效果的谈话方式。所以, 根据不同的交流目的选择更加合适的称谓语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名男士想对一名女士表达爱意, 他通常会用昵称去称呼她。相反的, 如果女士选择用“Mr.+姓氏”来称呼对方则表明她想与之保持距离。Hamlet中有一段表达想与他的母亲保持距离的对话:

Queen: Good Hamlet, Cast thy knighted colour off, /......

Hamlet: Ay, madam, it is common.

Queen: If it be/ why seem it so particular with thee?

Hamlet: seems, madam! Nay, it is; I know not' seems'.[9]19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来帮助我们了解在不同的情形中选择恰当的称谓语有多么重要:

虎子—王川—王总—小王

一位父亲想要叫他的儿子接听电话时变化了三次称谓语。王先生的儿子是一家公司的CEO。昨天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 所以他打电话给自己的儿子。秘书一听到“虎子”就挂断了电话, 说:“没有这个人”。第二次王先生再次拨通了电话表明自己要跟王川通话, 秘书回答说:“请稍等”, 然后离开了一会儿, 回来以后说道:“他现在很忙, 请稍后再拨。”第三次, 当王先生说要找“王总”的时候, 秘书直接回答说他现在特别繁忙。最后, 王先生问道:“是小王吗?”秘书立刻去通知王川接听了电话。

父亲叫儿子的小名儿十分正常。但是在这个例子中, 秘书并不知道他们的关系, 并且以为有人打错了电话, 所以她挂断了。第二个电话的称谓语“王川”给了秘书一个他们关系是平等的暗示, 所以她让王先生稍等过后给予答复。第三次, “王总”这个称呼从权利的角度讲把他的儿子至于一个上级的位置, 这让秘书感觉到王先生并不是什么重要人士。最后, 王先生选择了一个更为恰当的称谓语, 叫他儿子“小王”, 这恰恰把自己推向了一个高的地位。

通过这个例子,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称谓语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4 东西方社会和文化背景对称谓的影响

以上我们分析了东西方称谓的功能。由于语言是深受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所以这些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我们应牢记在心。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一个影响和塑造另一个。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但它是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因为它可以代表整个其他组件的文化。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文化体系, 这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人们的观念。到目前为止, 一些观念仍然已经根深蒂固, 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大脑之中, 并且深深影响称谓形式。

4.1 中国传统观念“男尊女卑”和西方观念的“人人生来平等”

“男尊女卑”意味着男人要优于女人的观念已深深根植中国人的思想当中。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统治下, 女人被关在家里, 她们没有机会去从事社会活动, 尤其是科举考试 (一种有皇帝主持的考试, 通过的人从此变享受功名利禄) 。所以在中国, 女人的地位要低于男人, 甚至是低于她们的孩子。大多数场合, 当丈夫要把他的妻子介绍给朋友, 亲属或其他人, 他通常会说:“这是贱内。” (一种含贬义色彩的称谓) 在西方, 西方人倡导“人人生来平等”。所以在英语中, 没有那么多不平等的称谓。近年来, 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西方有一些新职业女性的称谓形式如下:

4.2 中国人的自谦和西方人的自信

由于我们出生在一个注重礼节的国度, 我们中国人总是有种自谦的感觉。然而, 西方人却有着极大的自信感。以下是中国人的一些尊称和它们相应的英语表达:

4.3 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

儒家思想是一个“行为准则”, 中国文化受其影响巨大。“黄金法则”是孔子所谓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以德报怨”。孔子认为, 社会是由五种关系:那些夫妻、父母和子女长者和兄弟, 或一般认为的长幼, 首领和部下, 朋友和朋友。因此, 他认为,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团结在一起, 为了使社会更加和谐的集体主义理念而努力。而这种理念也影响到相对称谓形式, 例如, 孩子叫邻居或他父亲的朋友“叔叔, 阿姨或爷爷”。和集体主义的理念相比个人主义在西方则更为流行, 西方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因此他们会直接称呼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的名字。

4.4 中国人的“内外有别, 长幼有序”和“大家皆兄弟”

“长幼有序”的意思是和父母的关系要有区别, 对待年长或年少的人也是同样道理。“内外有别”不但意味着对待有无血缘关系的人有区别, 也意味着对于亲属间也要不同。“父亲的父母亲”通常称为“祖父母”, “妈妈的父母”则称为“外祖父母”。然而, 在英语里爸爸妈妈的父母都称作“grandparents”。“长幼有序”的意思是对待兄长和比自己小的人要不同。在中国, 比你大的兄弟称作“哥哥”相反则称作“弟弟”。然而在英语里, 无论哥哥还是弟弟都称为“brother”。西方人提倡上帝的观点, 即“人人皆兄弟”, 所以长幼的称呼是一样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5 结论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它密切联系着文化, 它真正体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语言的重要一部分, 称呼语反映人们的想法, 以及与人的关系。称呼语总会揭示出人们的社会角色, 社会地位和这两个人的关系, 传达含蓄的或丰富的情感和信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不知道对方使用称谓的方式会造成语用失误, 甚至阻碍沟通。

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做的得体, 我们应该注意到称呼的方式。虽然, 国内外学者也做了一些关于称呼语研究, 但结果仍不太令人满意, 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从其定义、分类和交际功能等角度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 从而有助于全面有效地了解对方,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水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摘要: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交际中总以某种言语形式称呼对方。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 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而称谓语是社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同的称谓语往往反映出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价值观念和传递着含蓄而丰富的情感信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若不了解对方称谓语的使用习惯就会造成语用失误, 这样就给双方的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通过对称谓语的定义、分类、功能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称谓语的异同和根源,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称谓问题。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新视角来深化人们对称呼语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 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水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称谓语,跨文化交际,交际意义,社会功能,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Brown, R and A.Gilman.1960.The Pronouns of Powerand Solidarity[G]∥In T.A.Sebeok (ed.) , Style inLanguage.NewYork:John Wiley.In Fishman (1968a) , Giglioli (1972) , and Laver and Hutcheson (1972) .

[2]Brown, R and M. Ford. Address in American English[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1, (62) :375-385.

[3]Fasold, R.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ing Press, 2000.

[4]He, Zi ran&Gao, Yiho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Culture[M].Hunan:Hunan Education Press, 1997.

[5]Hudson, R. A. Socio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arching Press, 2000.

[6]Hu, Wenzho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hat it Means to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M].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H, 1998.

[7]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 1983, (4) :91-112.

[8]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ing Press, 2000.

[9]Young, L. Crosstalk and Culture in Sino-American Communication[M].Cambridge: CUP, 1994.

语用对比 篇9

有时相同的一个单词“也许”, 出自淑女之口可意为是的、好的, 而出自外交官之口则意为“不是, 不行”呢?两个字面意义截然不同的单词“不”和“好的”, 又因为分别出自不同的两个人之口, 又都可以同时表达“也许”这一相同之意。便可以从语用角度进行对话分析。同一表述方式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表达同一意。不同表达方式在某些特定的语言场合下也可以表达一种相同的意义。总而言之, 以上的两个问题显而易见不能片面的从词本身固有的词语意义中去找寻答案, 而要联系具体语境来进行语用分析, 从而得出施事行为所期望达到的取效结果。这里便要用到言语行为理论, 此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某个人在表述一句话的时候, 在普遍情况下会经由同一时刻实施三种不同的行为, 即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说话行为就是指说出有意义的一句话, 即通过组织有意义的语言经由发音而后传递给对话人的行为;实事行为则是指说出这句有意义的话的施事的意图;取效行为指的是发音, 并说出了附有意义的话语之后所取得的期望效果。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为语用学的话语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要分析“你能把盐递给我吗”这一话语的施事意图究竟是什么, 到底是为了表述一种询问, 还是想要试图去表示一种请求某人为自己做某事, 仍然必须根据具体特定的语境来进行语用分析。

有大量的研究者关注了双语语言处理。在多种语言会在大脑的哪些部位进行表征方面, 多项研究同时显示, 多语言激活的是大量的重叠区域。并且, 语言功能和对于话语进行的语用分析在心理语言学研究方面, 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神经学表征的研究, 在根本上为之后的语用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关于多语言之间表述和思维等方面相互重叠和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的另一全新视角。

在提出并且进行深入思考多语言表征的问题时, 另一大问题便是超过一种以上的语言究竟是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对语言加工和语用分析产生影响的, 以及它是否会对单语言者的语言能力亦或是语用能力产生影响。答案如果是肯定的, 那么又是怎样造成的影响的呢?

大量的研究者在二语习得方面都取得了颇丰的建树。尤其是对于双语者语料的分析已经进行了长久的研究与跟踪调查。曾有引言写道:“双语现象研究的是一个宽泛而复杂的领域, 包括对个体双语知识特点以及两种语言使用的研究”。

双语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全世界至少有50%的人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所以研究多语言表征即多语言说话人语言输出的语用分析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同时, 在双语的基础上, 对日常用语方面进行语用分析也是必要的。这里我们列举两个操有不同母语的单语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的话轮转换。从一个侧面来说明具有双语在思维的转换亦或者其他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而且是有优势的。

在香港回归前, 大多数的普通警察是中国人, 而他们的上司却又一大部分是英国人。一段简单的对话就此产生话语歧义。这位中国警察的母亲生病了, 在星期四这一天他必须送他的母亲去医院, 从而不得不向上司请假并且得到允许。然而, 他非但没有得到允许, 还间接的惹恼了上司, 结局十分尴尬。这里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事实上, 那位中国警察是想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提出自己想要请假的请求。他依次向上司报告了他母亲不好的身体状况、治疗措施以及入院时间, 希望可以得到上司的理解与同情, 最终提出请假的请求。这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表达请求的方式, 通常是“陈述加上请求”, 即螺旋型思维模式。而那位英籍上司从始自终都要求这位中国警察有话直说, 不要总是绕圈子, 这也就是英式的合作原则中所强调的关联准则, 通常是“请求加上陈述”, 即直线型思维模式。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 导致了交流沟通的障碍。所以, 如果一个说话人同时掌握了中文这一强调“面子和礼貌”, 以及英语这一“有话直说”的两种语言, 那么沟通起来就不会产生如此大的障碍和尴尬。

因此, 对于进行现代的语用学的研究中, 更加要注重对个体语言文化背景, 以及心理方面的研究。三方面或是多方面的同时进行研究对比, 方可得出更多超越传统的新鲜视角。

摘要:当心理语言学与语用分析进行碰撞的时候, 多语言说话人也进入了同一模式, 三种变量同时进行语言的运作, 并导致相互影响。从大体方向来说, 是极其有利的。多语言是一种趋势, 能够在掌握多语言的基础上, 并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语言输出进行语用分析, 会使得两种不同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碰撞, 进而在今后的交流中得到交流成功的最大化, 即交流歧义的最小化。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语用对比,双语者

参考文献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179.

[2]H.Wind Cowles.心理语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97, 96.

语用对比 篇10

关键词:解释言语行为,一语,二语,发起模式,表达方式

1 介绍

认知学科最早关注解释现象, Piaget (1929/1972)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解释现象属于认知研究的对象, 主要研究解释类型和心理表征的关系 (Donaldson 1986;Gelman and Gottfried 1996;Schult and Wellman 1997) 。心理语言学关注儿童中话语因果关系能力的发展, 研究关注语言标记和与其对应的语篇衔接类型 (Hood and Bloom 1979;Mc Cabbe and Peterson 1985) 。互动角度的研究强调解释行为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主张研究不以句子为单位的话语, 强调解释的语篇性特征, 这样做扩大了解释现象的研究范围 (Beals 1993;Blum-Kulka 2002) , 同时也指出解释行为存在其解释效果之外的逻辑关系 (Barbieri, Colavita and Scheuer 1990;Beals 1993) , 如对成人会话中解释的分析, 不应只限于因果关系的研究 (Antaki&Fielding 1981) , 也有对自然话会中解释的不同风格特征的研究 (Aukrust and Snow 1998) , 儿童如何使用解释话语构建社会现实 (Orsolini 1993;Pontecorvo and Girardet 1993) , 以及语篇目标、关键因素和参与框架对解释话语的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Goetz and Shatz 1999;Orsolini 1993) , 等等。与教学有关的解释研究主体为教师, 包括对教师解释话语的研究 (Buxton, Salinas, Mahotiere, Lee, &Secada, 2013) , 以及对教师解释话语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Ata&Akman, 2012) 。除Aukrust (2004) 对二语学习者的解释话语与学术语言能力的研究外, 鲜有人从二语角度进行解释言语行为的研究。该文采用语用视角, 探讨学习者在一语、二语语境下, 解释话语发起模式的表现。

2 解释话语的定义及其会话特征

互动理论框架下, 解释话语可被理解为对现有问题回应的延伸话语, 由解释者或说话者在互动中隐性或显性的理解或指出 (Blum-Kulka, Harmo et al.2010;Antaki 1994;Barbieri et al.1990) 。解释话语本身包含两部分, 一个是被解释的现象, 另一个是解释现象的话语, 如you can’t ware the crown——被解释现象, because it’s mine——解释话语 (Barbieri et al.1990) 。因此, 被解释现象是引出解释话语的前提条件, 在会话中, 被解释现象可以自行引出, 也可以由他人引出。而使用话语解释前一现象的行为在本文中被定义为解释言语行为。

解释行为属于言语行为的一种, 即通过“言语”去“解释”说话人内在思考, 其行为主体为说话人, 区别于其他言语行为:在会话序列中, 解释可形成“会话空间” (Blum-Kulka, Hamo, &Habib, 2010) , 为“去语境化” (Blum-Kulka 2002) 的解释话语提供平台。这说明对解释言语行为的研究首先要考虑解释话语出现的会话序列特征。同时, 解释话语的话题选择与说话人语境中的思考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说话人内在的思考模式 (Blum-Kulka et al., 2010) 。解释言语行为具有为行为、观点和意图提供理由、背景或根据的社会功能, 这种解释表达了说话者承认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应该被社会理解的需求。

解释言语行为在口语会话中具有互动性特征。解释言语行为形成会话空间, 这是会话双方的共识, 被解释者期待解释者的回应, 解释者根据被解释者期待提供满意回应, 会话才能够顺利进行。被解释者的期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被解释者就某一问题进行提问, 或解释者根据共识知识进行自我判别是否做出必要解释。因此, 对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序列的研究, 可以探讨解释言语行为在口语会话中的互动情况。

中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本族语解释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 那么在内在解释能力一定的情况下, 学习者在一语、二语语境下的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输出是否存在差别?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 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3 研究目标

本文采用互动研究中对解释的定义, 探讨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的使用差异, 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

1) 识别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在一语与二语语境下的的两个方面特征:

(1) 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

(2) 发起模式与解释功能;

(3) 发起模式的言语表达类型;

2) 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使用一语和二语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就以上三方面的异同, 探讨在一语与二语语境下, 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对会话互动性的影响。

4 研究方法

4.1 被试

本研究被试为48名 (男生13人, 女生35人) 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所有学生本族语为汉语, 二语为英语, 学习英语时间不少于7年, 英语水平为中等。

4.2 语料收集方法

语料收集过程在一节听力课上完成, 通过多媒体一次性收集学生口语音频资料。学生两人一组, 以给定题目的对话形式进行小组讨论, 时间为三分钟。其中, 英语、汉语讨论的题目相同, 即学生分别用汉语、英语进行讨论。为保证汉语讨论不对英语讨论产生太大影响, 之前并未告知学生要进行两轮讨论。首先由老师以课前热身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 给定话题进行汉语讨论, 然后开始正常的听力授课。课上内容讲授完毕, 由老师组织学生就课前讨论的话题进行英语讨论。除去7组由噪音或同学英语水平导致对话不连贯的音频资料, 最后确认汉语、英语音频资料各17组为研究语料, 搜集到的语料由四人统一进行转写并反复核对。

4.3 解释话语的识别

首先要识别会话中的解释话语。虽然自然话会中的解释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Aukrust and Snow, 1998) , 但本研究不同于自然会话中的解释风格。给定题目的讨论中, 解释话语出现的频率要高于自然话语中的解释。同时, 解释话语的类型也比较单一, 大多数为因果关系解释和功能性 (目的性) 解释, 两种解释服务于传达或说明说话者对某一观点和态度的目的。尽管如此, 解释性话语仍然具有自然会话中解释的特征, 如说话人对某一问题发表看法或态度的解释、或回答对方就某一问题等 (Aukrust, 2004) 。本研究参考Aukrust (2004) 与Blum-Kulka (2010) 等人对解释话语的界定标准识别语料中出现的解释话语:对为什么或如何问题的回应;对显性或隐性责难或抱怨的回应;对请求、拒绝等言语行为自发或回应的解释;提出异议或要求的理据及基础的阐释;澄清问题或自发的澄清话语;叙述中用于解释人物动机话语以及用于解释整体原则的叙述。

4.4 编码信息

解释话语包含两部分, 一为被解释现象 (eu) , 二为解释现象的话语 (e) 。被解释现象与发起模式有关, 包括自我发起 (z) 及他人发起 (t) 的现象。语料中的发起类型主要为陈述自我观点 (cs) 、反驳他人观点 (fb) 、认同他人观点 (rt) 四种类型, 自我发起语言表达形式为陈述句 (s) 、疑问句 (q) 、反问句 (r) 。他人发起言语表达为疑问句 (y) , 反问句 (f) 。

两人同时对英语、汉语语料进行标注, 对比标注信息后, 对出现异议的信息进行磋商, 极少数无法达成共识的项目则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5 结果汇报

总共收得102分钟的汉语、英语语料, 包含350个话轮, 其中, 出现128个解释言语行为。解释话语的话轮数占总话轮数的37%左右。文献中对自然话语中出现的解释言语行为的比例为5% (Aukrust, 2004;Blum-Kulka et al., 2010) , 而本研究远远高于该比率。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语料差异。在争论性会话中, 交谈双方的目标为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尽力说服对方。因此, 会话双方为达成意图, 多次使用解释言语行为。本研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者口语语料收集形式, 所以解释话语的话轮在总话轮中的比例要高于自然会话中的比例。

5.1 发起模式

成人会话中, 人们倾向于使用自我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 (Antaki 1994) , 本研究的双语语料都体现出这种特征。英语语料中, 绝大多数为自我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 (94%) , 而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占总数的6%。汉语语料中自我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 (84.5%) 虽然高于他人发起 (15.5%) 的模式, 但比例并没有英语语料中差距那么大。

语料中, 解释言语行为的自我发起模式占百分比高, 主要由会话的语篇类型决定。在争论性会话中, 双方各执己见, 其目的一方面为表达自己观点, 另一方面为说服对方认同自己观点。而解释言语行为是表达与说服的主要手段。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较少, 且汉语语料较英语语料多, 说明学习者在用一语会话时, 会更多进行互动式提问。提问主要有两个表现:其一, 说明提问方对对方观点有期待, 其二, 这种互动形式为对方提供了平台, 让出会话空间, 是会话人际示好的表现。

5.2 发起模式与解释功能

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作用主要为陈述自我观点、反驳他人观点和认同他人观点。在本研究中, 发起模式与解释功能在一语与二语语境下共享一些特点的同时, 也存在差异。图表1是发起模式与解释言语行为的功能对应图, 竖轴为不同发起模式在各语料中的分布百分比。

整体来看, 图表1中显示双语语料中大多数的自我发起模式的解释言语行为用来陈述自我观点。汉语语料中用于反驳他人观点的自我发起或他人发起模式均高于英语语料。英语语料中出现两例自我发起认同他人观点的解释言语行为, 而汉语中则没有出现。用于陈述自我观点的解释言语行为在双语料中分布最广, 主要由争论性会话模式决定, 因为会话双方首先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是会话基础。汉语语料中反驳他人观点的解释言语行为高于英语语料, 这说明较二语语境相比, 学习者在一语语境下对他人观点的更敏感, 更容易使用解释言语行为进行相应反击。英语中的两例认同他人观点主要由于会话一方被对方说服。由于本研究设计只给出命题和观点, 并没有规定讨论结果, 因此出现认同他人观点的情况暂不作为本文主要讨论对象。

就自我陈述观点而言, 尽管英语语料中的解释言语行为少于汉语语料, 但是用于陈述自我观点的发起模式要高于汉语语料中的情况。同时, 在反驳他人观点的情况看, 这种情形截然相反, 汉语反驳发起模式要高于英语语料。自我陈述与反驳他人的行为最大不同在于, 从话轮角度来看, 自我陈述只涉及说话者一方, 而反驳他人则需要针对他人上一话轮观点进行解释, 因此, 反驳行为较自我陈述相比, 更突显会话的互动性和人际性特征。所以, 学习者一语会话行为比二语会话的动态性更强。

5.3 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言语表达类型

本研究关注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言语表达类型。陈述句用于说明自己的观点;疑问句则用于向对方发问, 寻求对方观点;反问句作为一种修辞方式, 表面上提问, 实际上则是在责问对方某观点。图表2说明学习者在双语语境下使用的陈述句最多, 疑问句和反问句非常少。学习者在汉语语境下使用三种言语表达式而在英语语境下使用了两种。

在同等研究设计条件下, 学习者解释语言能力恒定, 但使用的言语表达却不不同。尽管图表2中所示数据并不能在统计意义上体现出三种言语表达的差异, 但至少可以说明, 学习者在二语不同语境下所使用的言语表达类型不同。在一语语境下, 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表达形式要多余二语语境。反问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习者一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在会话中使用反问句, 以提问方式对对方进行责难、否定也体现出学习者一语语用能力。这两种能力均未在英语语料中体现出来。

6 讨论

学习者在一语与二语语境下的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具有不同特征, 主要体现在解释言语行为会话序列的发起模式、功能与言语表达类型方面。而这些不同的最明显特征集中体现在会话的互动性方面。为了说明这种差异, 以例1和例2两段会话为例进行说明。

例1: (C2) 下划线为发起模式-粗体为解释言语行为

1.A:额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大学生是否能够应该承担经济负担的问题, 那我的观点是应该承担自己的学费

2.B:我的观点是学生不应该自己承担教育费用

3.A:那XX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4.B:我觉得首先学生自己没有经济基础, 然后很多事情也不知道从何入手, 我觉得就是从学习到工作需要一个过程, 嗯, 然后然后家庭如果无法承担这种经济负担的话, 也有很多方式比如说助学贷款, 嗯, 你的观点呢?

5.A:额, 好的, 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让家长承担这种经济负担不是很公平的, 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承担下我们的学费, 既然我们就是说独立于家庭, 处在学校的话我们应该各方面做一些独立, 我是这样想的。

例1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对话, 包含两轮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A与B在讨论高等教育费用该谁买单的话题。A发起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即学生应该自己承担学费。B认为应该家长买单。在双方互知彼此观点后, 显然对话不能就此告终, 因此A就B的观点进行了提问 (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B首先对A的提问进行了解释, 到此为止, 是一个完整的A发起B解释的解释言语行为, 然后B在话轮末尾处就此事向A提问。B提问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想知道A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二是为A提供会话空间, 即把话轮让给A, 因此B的行为具有互动性特征。A的观点是高等教育费用不应该由家长来买单 (家长承担这种经济负担是不公平的) , 并解释为学生是成人 (已经长大) , 应该独立承担自己的开销。A不但回答了B的提问, 同时, 满足了B的会话期待, 即给出支撑A观点的解释。这种行为是对B提供会话空间的正面回应, 在会话过程中, 不但体现出会话的互动性特征, 又展示了会话双方人际关系的互动性特征。

在英语语料中, 这种互动性较少, 如例2。

例2: (E14)

1.B:I think the students shoud afford their study fund

2.A:um I think er that parents should pay tuition for theirchildrensince students do not yet have any regular income er my reason is that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 any ability of of e-earn money er and they don't have to much spare time although they can earn money in spare timethey also can pay all the expenses

3.B:my view is we are adult we have the ability of working and making money we shouldn't always live under parents wings and parents'age is become older and older er we should love dear parents we should er earn much money to assume duty for parents so I think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f-ford his study fund it's it's a duty of themselves4.A:er I think in the in college students main duty is that er

studyer they er they must study hard that can have ability of living erm when they can er living by my by theirself er they can themselves er they can earn money and and and er thanks their pa-parents

5.B:I thin-I think the er college students have its veryenougher though we we are not we are not working but we we always are playing and sleeping the time is not the reason of you don't you don't afford your study pend

6.A:er I think college student er er er must study hard al-though their spare time is enough but they can study... (time’s up) 2B

例2中包含三个自我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B首先提出自己观点, 但没有就这个观点给出恰当理由, 没有满足A对会话的期待。A接过话轮表达自己的观点 (I think) , 并给出解释 (since) 。B并没有就A的观点进行反驳, 而是继续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里的解释言语行为在前, 观点在后, 虽属于解释话语, 但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A在第四个话轮中首先表明观点 (duty) , 然后再给出解释。B在第五个话轮表明观点, 给出解释。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 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对话时, 更多的采用自我发起模式的解释言语行为。且言语行为的作用主要解释自己的观点, 并没有对对方观点进行提问、反驳等行为。而在汉语中, 双方在交际中互动明显, 即通过互相提问, 反驳对方解释言语行为内容的某一点等。因此, 例2并没有体现出较明显的会话互动性与人际互动性。

7 结论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学习者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的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研究发现, 学习者在一语语境下表现出的会话互动性和人际性特征更明显, 即通过自我或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对方预留会话空间、反驳他人就某一问题的观点、使用多种言语表达形式进行交际。

【语用对比】推荐阅读:

语用07-14

语用文化05-11

语用模式06-02

语用理论06-20

语用特点06-28

强化语用08-04

语用因素08-05

语用对策08-06

语用活动08-26

认知语用09-15

上一篇:休闲体育的经济价值下一篇:社会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