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

2024-07-14

语用(精选12篇)

语用 篇1

一、以用促读:运用为拓展奠基

“以用促读”就是为用而读, 急用先读, 让学生带着强烈的“运用需求”, 在拓展阅读中寻找答案, 以拓展为运用创造条件, 以运用为拓展提供保证。

1. 走进文本前:拓展铺垫。

学生初步接触课文, 总会有所发现, 总会有所疑问。“发现”也好, “疑问”也好, 都为学生走进文本、阅读感悟奠定了基础。对学生自行阅读中产生的疑问, 如与教学目标联系紧密, 须相机捕捉, 有机运用,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通过文本进行探究, 自行解决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发现拓展内容与文本的联系, 为学生走进文本、静心阅读、深入感悟提供保证。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具体、真切地描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园子里的快乐生活, 那活泼跳跃的笔调, 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充满浓浓乡村气息, 富有浓厚生活色彩的风情画。怎样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去感受画面, 感悟情感, 领悟语言文字的奥秘呢?

教学中, 教师揭示课题后, 引导学生阅读作者卡片:

有一本书, 让人读着读着, 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 笑微微地看看那个淘气的小姑娘, 看她“玩累了, 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 不用席子, 把草帽遮盖在脸上就睡着了”。等着, 等她醒了, 看她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

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 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景画, 一串凄惨的歌谣”。

写这本书的人叫萧红, 她31岁的时候, 便离开了人世。

读着读着, 学生眼前便能呈现出美妙的画面———一幅描述孩子童年烂漫生活的多彩画面;心中便出现了诸多的困惑———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景画, 为什么又是一串凄惨的歌谣?还会出现莫名的酸楚———为什么能写这本好书的作者那么年轻就离别了人间?……

这样的课前阅读, 借助美好的画面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 诱发学生对问题的发现探究, 强化学生对作者深深的思念。无疑, “期待”“探究”“思考”将融合为阅读文本的巨大动力, 引领学生对文本情境、文本内容、文本情感进行初步的推测, 为文本的深度解读创造条件。

2. 最感缺乏时:拓展补充。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这就阐述了“知不足”对“学”与“教”的促进作用。为此, 可巧用教材与学生的落差, 让学生知道不足, 感到欠缺, 以促使他们去求索。如:于永正老师在以“爱鸟”为主题的言语交际训练中, 先创设猎人打鸟的情境, 教者扮演打鸟者, 引导学生对打鸟者进行劝说。可因知识缺乏, 学生劝说总显得就事论事。其间, 打鸟者 (老师扮演) 再三申明:“你们说不要打鸟, 我可以听你们的, 但总得让我心服口服。”“你们总说鸟好, 到底怎么好呢?能清楚地告诉我, 我就可以听你们的。”“你们的想法也许不错, 不过我打猎的靠打猎为生, 没有充分的理由我还是要我行我素。不是我不听你们的, 而是你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让我听。”

此刻, 学生面面相觑, 而又无可奈何。为解学生的燃眉之急, 教者一本正经地说:“你们缺的是‘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的知识。我这里有篇文章, 它会具体告诉你为什么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 你们看过后就会对猎人做说服工作了。你们想不想读?”

知识贫乏的尴尬, 使学生萌生了对知识的渴望, 资料发到手中, 他们又是细心阅读, 又是认真圈画, 还有的潜心摘录。在此后的引导劝说中, 学生们旁征博引, 滔滔不绝, 言之凿凿, 有理有据, 教师学生形成了有效互动。

可见, 无论学生课前阅读面多广, 也难保课堂阅读中需要的知识都能招之即来。况且文本与课外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可谓数不胜数, 相关的知识不可能都能阅读。而课堂拓展的重要目标, 就是借助课内阅读, 开阔言语活动的空间, 掘进文本阅读的深度。因此, 课内有的放矢地进行拓展, 可促使学生明确指向、集中注意, 学以致用, 使拓展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亟待深化时:拓展运用。

文本阅读的深度掘进不应该是平面的, 而必须是立体的;不应该是抽象的, 而必须是具体的。因此, 在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欣赏语言后, 可引导学生探究促使文本深刻解读的话题。这样的话题能激发学生新的阅读期待,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阅读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 学生知道了“做什么事情, 只有认准目标, 持之以恒, 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对“持之以恒”学生一般都能理解, 但什么叫作认准目标, 则难有清晰的理解。为此, 课文阅读后,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读了课文, 大家对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道理清晰了, 但老师有个疑问:认准了目标, 持之以恒, 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了吗?如我们村里有一个青年小伙子, 高中毕业后先是养山羊, 然后养兔, 结果都没有成功, 后来他便搞起来了蔬菜大棚, 这才成功了。这就怪了, 不是要认准目标而不随便变更吗?他为什么变更了才获得成功呢?

当学生一个个莫名其妙, 不知其中原因, 难以回答老师的问题时, 教师及时引导:“其实, 其间的道理蕴含在下面的这篇短文中, 请大家认真读读, 也许你心中的谜团就能解开。”

苍蝇和蜜蜂的命运

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克教授, 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把瓶子平放在桌上, 瓶底朝着有光亮的一方, 瓶口敞开, 然后放进几只蜜蜂。只见它们都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去, 结果当然只能撞在瓶壁上。经过多次飞行, 蜜蜂发现自己永远无法飞出去, 只好认命, 奄奄一息地停在有光亮的瓶子底部。教授把蜜蜂倒出, 将瓶子照老样子摆好, 放进几只苍蝇。没多久, 它们居然全部从瓶里出来了。

蜜蜂以为出口总在光线明亮处, 没想到这使它进入了死胡同。而苍蝇坚持多方尝试, 飞行时或向上, 或向下, 或背光, 或向光。一旦发现此路不通, 立即改变方向。这些头脑简单者竟发现了出口, 在高智力的蜜蜂倒下的地方顺利得救。

可见, 遇到困难, 要勇于尝试, 善于改变, 直到最终成功。

在学生阅读中,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滴水穿石的启示》启示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而《苍蝇和蜜蜂的命运》又启示我们:要勇于尝试, 善于改变, 直到最终成功。这是不是矛盾?对此你又怎么理解呢?

通过讨论, 使学生对课文阐明的道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目标专一并不意味着方法单一, 目标要明确, 方法要灵活, 这才能保证目标的最终达成。如此一来, 学生对刚才的疑问也就有了清晰的答案:青年小伙子的目标是干出一番事业, 这一目标始终没有变, 他变化的只是自己到达目标的路径, 是达成目标的方法。这样理解, 就显得全面而准确, 灵活而合理, 具体而深刻。

二、学用一体:生活为学用奠基

生活既是语文的发源地, 也是语文的运动场。如果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活在语文学习和运用中的作用, 让语文的学习与运用融为一体, 让学生带着语文走进生活运用, 在运用中形成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语文, 在吸收中丰富语文, 那么语文与生活的融合就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寻找了一条方便快捷的通道。

1. 科学实验中的学用一体。

现实生活中, 人们经常要做实验, 而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 实验将会越来越普及, 作为实验设计、实验总结等应用型文体的运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 要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文体的习作训练, 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实验型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一个完整的实验一般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总结, 也许其中一个环节出了差错, 其实验就可能失败。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不少小实验, 教师可有机结合, 安排习作训练。这类习作主要可引导学生写清楚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实验总结。如一个学生写的“聚光小实验”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聚光小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 了解凸透镜的聚光特点。

实验准备:凸透镜一个、火柴几根、小鞭炮几个、白纸一张、棉花少许。

实验设计:

1.选择阳光直接照耀下的空地。

2. 把白纸平铺在地上 (或者桌椅上) 。

3. 将凸透镜对着阳光调节光距, 使阳光透过凸透镜在白纸上留下的光点最小。

4. 把火柴放在光点处, 等待火柴被点燃。

5. 把小鞭炮放在光点处, 等待鞭炮被炸响。

6. 把棉花放在光点处, 等待被燃烧。

7. 记下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选择远离易燃物的地方实验;请家长配合, 点燃小鞭炮要确保安全。

实验记录:在调好光距后, 点燃火柴花费了15秒钟, 小鞭炮点响花费6秒钟, 烧焦棉花需要25秒钟。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 阳光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当阳光聚于一点时, 点上的温度就逐步升高, 使这里的温度足以使有关物体燃烧。凸透镜真有聚光的特点。

经常进行类似的训练, 学生的实用性语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当然, 如果在写实验报告的同时, 引导学生以实验过程为素材进行习作, 其效果将更好。

2.班队活动中的学用结合。

使学生逐步具备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培养交际能力仅靠语文课堂的训练还不够, 教师要在班队活动中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一位教师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野炊活动中, 先后对学生进行了四次实用型习作的训练:

(1) 记一个会议记录。教师向学生介绍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的会议情况, 对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主持人、会议的程序、会议的决议作了详细说明, 并指导学生掌握会议的记录方法, 根据教师介绍的会议情况整理好会议记录。在此基础上, 学生参加中队委员会, 在教室目睹了会议的全过程, 以会议记录员的身份, 做好会议记录。

(2) 写一份告家长书。在学校公布星期天举行野炊活动的消息后, 教师引导:要使这次野炊活动圆满成功, 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 要家长支持什么呢?我们必须写一份《告家长书》, 让家长知道这件事, 知道该怎样配合学校、配合班级做好野炊活动。在此基础上, 教师告知学生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的初步打算, 让学生知道需要准备的东西以及需要家长协助的事情。这就为学生写好《告家长书》提供了材料。在学生写好《告家长书》后, 教师进行了评讲, 引导学生修改, 进而让学生认真誊写, 教师签名。家长看到学生带回的《告家长书》, 对班级的活动表示大力支持。

(3) 出一份活动通知。活动前一天, 教师这样引导:参加活动的不仅有我们班级, 还有中年级的小朋友, 为保证他们也能充分准备, 我们代替他们的老师, 为他们拟一份通知, 对有关情况进行详细提示。经过学生写通知, 教师评讲, 学生修改、誊写后, 把通知交给中年级的老师, 再转交给中年级的学生。

(4) 写一篇通讯报道。野炊活动结束后,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活动过程为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写一篇通讯报道稿, 并选择合适的稿件向广播站推荐, 当学生在广播里听到自己写的稿子时, 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种实用型的习作,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富有生活气息, 很有实用价值, 其应用效果不言而喻。

3.社会调查中的学用结合。

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语言的大课堂。教师要把学生的视角引向广阔的自然和社会, 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关注社会生活, 进行有关的语文训练。如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环保现状”的主题, 进行了调查:

一是小河的变迁。调查走访老人, 请他们谈谈过去家乡小河的状况, 再分别到家乡的小河边去看一看, 瞧一瞧, 真切感受到家乡小河由清澈到浑浊、由清甜到苦涩的情况。

二是秸秆的命运。在秋收季节, 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 看农民是怎样焚烧秸秆, 焚烧秸秆时是怎样搞得乌烟瘴气的;收集近几年的报纸, 看秸秆焚烧, 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询问爷爷奶奶, 以前人们对秸秆是怎样处理的;发函到市科协, 请他们谈谈秸秆焚烧的危害, 并请他们谈谈秸秆处理的方法。

三是废水的路径。走访本地小工厂, 看他们是怎样处理废水的, 找出在处理废水中的不良现象。

每次调查后, 要求学生围绕调查专题, 把调查所得写下来。调查全部结束后, 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 为使调查报告给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以震撼, 要求学生精心设计题目, 达到撼动人心, 引发人们关注的目的, 结果学生的命题各不相同, 有“值得忧虑的家乡环境”, 有“请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有“小河在哭泣”, 有“为了子孙后代”……在调查报告中, 学生具体列举了家乡环保的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如“呼吁科研单位, 进行秸秆处理方法的研究”, “对小河定期进行疏浚”, “坚决取缔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 “把绿化与家乡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把调查报告寄给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 并寄给市环保局、科协,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样的学用结合, 超越了语文运用的本身,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实践意识, 从而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实践能力、言语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的综合培养和提高。

4.社会服务中的学用结合。

生活与语文有诸多联系, 只要善于挖掘, 巧妙运用, 生活就会为语文提供无穷的教育资源。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 走上街头管交通, 走进商店学营业, 走进银行学储蓄, 走进车站学服务, 走进社区学管理……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 认识生活, 学会生活, 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如:重阳节, 为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风情习俗, 了解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的传统,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红领巾在行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收集敬老尊老的故事, 采访敬老尊老的模范, 为身边的老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学生不仅了解了“重阳登高、尊老敬老”的习俗, 知道了9岁的黄香为父亲扇枕温席、王祥卧冰为生病的母亲求鱼的传统敬老故事, 采访了本校老师、本地村民孝敬老人的故事, 还为老人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如为爷爷奶奶捶背、洗脚, 陪爷爷聊天、读报, 带爷爷奶奶逛公园、逛商场, 给爷爷奶奶送礼物。活动中, 大家不仅受到尊老敬老的教育, 还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5.社会交际中的学用结合。

虚拟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方法。为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 教师在重视情境创设的同时, 要重视真实情境的捕捉和利用,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如在配合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创建小记者”的专题采访, 学生走出教室, 深入社会, 采访在创建文明城市第一线的市民、交警、工人、教师、医生等, 并请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些典型人物介绍他们为创建工作做出的贡献。学生写采访记后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和市广播电台投稿。学生在采访中落落大方, 侃侃而谈, 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还使他们学会了合作, 学会了参与。

语用 篇2

肖巧慧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

【摘要】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研究的一个共同趋向。本文先对儿童语用习得研究主题、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概述,根据自行收集的个案语料就儿童语用能力表现做了分析。最后文章提出要采取策略对孩子进行启发、示范、训练和引导,使孩子想说、能说、爱说和会说,达到语言表达形式准确和言语行为适当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语用习得;语用能力;语言教育

一、儿童语用习得研究概述

语用习得(Pragmatic Acquisition)是介于语言学与语用学之间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国外,尽管语言习得研究由来已久,语用习得研究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儿童语用习得主要是围绕儿童的语用能力的发展展开的。在国外,早期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儿童会话习得过程中如何寻找话题、对话题做出回应、打断会话、保持或者放弃话题、延长会话和修补话题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探讨儿童如何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语用能力成为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国内,更多的学者将关注点放在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方面,对关于儿童语用习得的研究为数不多,探讨的主题仅限于语言技能和言语交流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变化是以前行为的结果,社会互动对于学龄前儿童语用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后来发展起来的认知理论则认为大脑的有机结构和功能是言语行为的源泉,强调大脑的工作机制与儿童语用现象的关系。

关于儿童语用习得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发展研究方法和学习研究方法两类。前者一般通过实地观察法搜集相关数据或者开展个案分析,从儿童的行为推断儿童的认知状态,立足儿童表现出的知识变化来解释语言发展的过程。学习研究法通常以某种成年人学习语言的理论为出发点,提出儿童可能达到成人学习语言的状态的模型、展开某种实验活动或者以理论为指导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

二、儿童语用能力表现分析

儿童语用习得在本质上表现为语用能力的发展。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开展交谈,或者根据不同的情景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下面仅举两个例子进行简要分析。所有语料均来源于自己儿子从1岁到3岁成长过程中的会话实例。

【例1】2岁半的儿子与母亲的一段对话

母:儿子,爸爸爱你还是妈妈爱你?

子:爸爸爱我,妈妈爱我,爸爸妈妈都爱我。

母:你爱爸爸还是爱妈妈?

子:我爱爸爸和妈妈。

在例1中,孩子不仅理解了母亲问话的真正意图,而且向母亲传达了自己对爸爸和妈妈的爱是对等的信息。孩子第一次用了近似于排比的修辞方式做了强调回答“爸爸爱我,妈妈爱我,爸爸妈妈都爱我。”然而,当笔者用同样的问题对儿子的几个同龄伙伴测试时,对“爸

1爸爱你还是妈妈爱你”这样的提问,其他孩子一般会直接回答“爸爸爱我”或者“妈妈爱我”。面对“二选一”式的选择性问题,第二次依然做出了策略性应答,用一种策略性表述方式既令妈妈高兴也取悦于爸爸的,足以证明孩子无形中有一种很好的语用意识。

【例2】2岁10个月去幼儿园路上的一段母子对话

子:妈妈,今天,不买棒棒糖。

母:好,乖孩子。

子:吃棒棒糖烂牙齿呢。

母:对,糖吃多了烂牙齿。

子:韩妮妮牙齿烂了,看我的牙没有烂。

母:就是,因为她吃的棒棒糖太多了。

子:口香糖可以吃吧?

母:口香糖可以吃,但是今天不能买。口香糖吃多了也会烂牙的。

子:那好吧。

在本例中儿子不仅能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而且能对听到的话语意义做出敏捷反应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在第一轮会话中,儿子本意是想“请求”母亲给自己买糖吃,又怕直接遭到拒绝,用了一种否定陈述“不买棒棒糖”作为试探。母亲用“好,乖孩子”回答,看似表扬实则是否定了孩子想买糖的企图。第二轮会话中,孩子用“吃棒棒糖烂牙齿”是顺水推舟,无形中采用了“面子策略(facestrategy)”。母亲用“对”表示肯定之后,又用了“糖吃多了烂牙”暗示孩子“今天不能买糖”。在第三轮会话中,儿子却拿别的孩子与自己做对比,以“自己牙没有烂”再次向母亲发出暗示性的请求。母亲故意忽略了儿子牙齿没有烂的信息,再次间接表示拒绝买糖。在第四轮会话中,儿子发现绕弯子不行了,所以直接问了一句“口香糖可以吃吧?”事实上是发现母亲的话有空子可钻,即韩妮妮牙齿烂了只是她吃的“棒棒糖”太多了,所以我就买“口香糖”。儿子故意忽略母亲强调的种属概念“糖”而代之以具体事物。最后,儿子没辙了只能无奈地用“那好吧”附和。

以上两个例子均表明,小孩子在学龄前能够懂得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目的。在两个案例中,孩子只所以有较好的语用能力,主要原因是孩子的父母平时比较注重对孩子进行语言引导,有意识的就语境和话语意义、言语内容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礼貌表达、话语连贯的敏感性,乃至修辞性语言的敏感性等向孩子进行了示范和输入。

三、儿童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研究的一个共同趋向。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许多有眼光的父母也都通过早期语言教育培养自己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采取措施对孩子加以引导和训练。

首先,通过启发让孩子想说。如果孩子到了正常说话的年龄阶段,要有意识纠正孩子“不敢说”(害怕)、“不愿说”(内向)、“不会说”(逻辑不强)等倾向。同时,也不要过多地“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而要鼓励孩子努力表述自己的想法,减少“不用说”的弊病。父母要刺激孩子语言发展,善于“延时处理”,巧妙“制造话机”,让孩子想说甚至

不得不说。

其次,通过示范让孩子能说。孩子说话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父母平时的语言是孩子练习说话的“范例”和“标本”。因此,父母非常有必要为孩子提供“说”的示范,让孩子有音可学、有话可仿、有言可鉴。父母平时的语言要尽可能做到三点:一是说话清楚,规范标准;二是语言与动作联系,语言与事物联系;三是语言通俗浅湿,让孩子易懂快学。

其三,通过训练让孩子爱说。父母和幼儿教师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为孩子进行语言训练。常用方法有:“故事法”,即带孩子外出时,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强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等内容训练;“游戏法”,即通过做游戏,让孩子从不同角色中体验口语交际的变化;“故事法”,即选择一些情节简单、语言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孩子听,帮助孩子积累词汇量和陶冶情操。

最后,通过引导让孩子会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许多时候,“能说会道”的人思维也比较敏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比较丰富而准确。要让孩子会说,必须重视对孩子进行定向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养成说前先想的习惯,把想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年幼孩子说话不连贯、语序乱的特点,父母可以用提问的形式调动孩子的思维,有意识鼓励孩子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引导和帮助孩子把话说完整,把思想感情表达准确。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

[2]肖巧慧.儿童言语行为的会话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3]刘森林.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聚焦言语行为[J].外语研究,2007,(5).[4]周兢.从前语言到语言转换阶段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3岁前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习得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6).【作者简介】

语用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31-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用”教学理念后,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认为,语用训练必须充分联系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切实的教学策略,真正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基。下面,笔者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语用训练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一、丰富体悟式语言,让英雄形象立体化

在常态课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人物类文本的总结提升环节,往往少不了让学生进行感悟式表达的训练,例如“xxx,我想对你说”。这种语用训练停留在肤浅的概念化表达中,没有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第一次教学中,针对人们“拥有火种”之后,教师直接引导学生想象“人们会对普罗米修斯怎么说”。这样的表达训练旨在引导学生想象有了火之后,人们的生活和文明程度的变化,突出火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明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意义,构建文本人物的崇高形象。但学生在这一表达过程中言语贫瘠、苍白,毫无感染力。学生不仅没有成功运用文本中的语言,而且内化语言的自主表达也无从谈起。在第二次试教中,笔者进行了如下修改。

师:在原始生活中,人们没有火,我们只能——

生1:吃生的东西,只能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

生2:我们只能住在潮湿阴冷的地方。

生3:随时遭受野兽的袭击。

师:所以,当普罗米修斯为我们盗取天火之后,我们就可以 ,就可以 。

生4:烤熟食物,拥有了光明和温暖。

生5:借助火种来制作工具,还可以驱赶猛兽。

师:生活的变化如此巨大,你会怎样感谢普罗米修斯呢?

生6:当我们生活在阴冷的世界中,是你用火种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当我们食用生的食物时,也是你用火种带来了烤熟的食品;当我们依然生活在黑暗之中,随时遭受野兽侵袭时,又是你用火种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打造了工具。有了火种,我们的生活从原始走向文明,我们要感谢你,没有你我们依然与野蛮一起。不仅我们,我们的子子孙孙都会永远感激你。

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笔者侧重引领学生对比生活的变化,给予学生感谢英雄足够的理由,让学生将零散的言语进行规整,使表达思路得到有效拓展、表达内容逐渐丰富。

二、深化解读式语言,让想象补充多元化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看似轻描淡写的一段语句、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都蕴涵着丰富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这一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多维感官全方位、立体化地触摸语言,形成对语言的多元体悟和深度解读,从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例如,在《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中,宙斯虽然出场次数不多,描写的语言也寥寥无几,但对推动故事情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试教过程中,笔者试图通过文中的“大发雷霆”一词引导学生进行解读训练。

师:面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行为,宙斯“大发雷霆”。宙斯大发雷霆是怎样的情形?你能想象其中的细节吗?

生1:宙斯满脸怒气,眼睛瞪得像个铜铃。

生2:宙斯猛地一拍桌案,随手操起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

……

师:同学们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入手,想象很细致,他又会怎么说?谁能想象一下宙斯“大发雷霆”时的语言?(生沉默,教师引导后一生举手)

生3:宙斯会说:“我很生气,我要狠狠地惩罚他。”

教师围绕“大发雷霆”引领学生进行解读,旨在感受宙斯的残暴与普罗米修斯的崇高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涉及宙斯的言语内容时,课堂教学出现“卡壳”现象,学生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叙说内容单一,学生对宙斯“大发雷霆”的真正原因处于朦胧认知的状态,言语不饱满,语言表达难免僵硬、贫瘠。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试教,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

师:什么叫“大发雷霆”?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1:非常生气,声音就像响雷一样,形容样子和声音都非常吓人。

师:普罗米修斯盗取了天火,天庭中的火就会熄灭吗?为什么宙斯会“大发雷霆”呢?

生2:宙斯恼怒,是因为他根本看不起人类,在他看来,人类是低等生命,根本配不上用火。

生3:人类有了火种之后,不就和天庭没有区别了吗?这样就无法体现宙斯高高在上的地位了。

生4:我觉得宙斯作为众神之王,是认为普罗米修斯触犯了他的权威,居然公然违抗指令,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师:所以,宙斯会怎样厉声训斥呢?

生5:人类的生命就像小小的蚂蚁一般,他们也配用上火种。普罗米修斯是昏了头了,为了渺小的人类,居然违抗天庭制度,实在是罪不可恕!来啊,速速将此人捉拿归案,我要扒他的皮、抽他的筋,让他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正是由于学生对词语的内涵有了通透的把握,对其形成的原因有了深刻的感知,学生对人物的表现也就有了全盘、立体的体验,尤其是对人物“大发雷霆”的语言形成个性感悟。纵观整个教学片段,学生由内容体悟而“情动”,更因为想象补充而“辞发”,以所悟倾吐自身之言,使训练高效达成。

三、形成情感式共鸣,让内心倾吐自然化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常以第三方视角观瞻文本。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的置换,以他人视角充实自己之悟,让学生调动已有的语言积累,实现自然亲切的表达。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是你,被钉在高加索山上,你会怎么想呢”。这一问题旨在通过角色的置换,让学生扮演文本人物,感知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的回答几乎无一例外地呈现出口号呐喊式的表达。这实际上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体悟肤浅化的表现,学生的表述只是毫无意义的语言重复。而在正式执教时,笔者则与人教版课文《普罗米修斯》充分结合,为学生补充了其他神仙前来劝说、威逼、利诱的情节,普罗米修斯会怎样回击他们呢?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1.火神劝说普罗米修斯向宙斯低头认错。

生:我哪里有什么错?神仙就应该保护人类,我只不过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人们也是有生命的,他们需要火种。我宁愿死在这里,也绝不认错!

2.河神欲向宙斯求情。

生:感谢您的一片苦心,但是您无需这样。宙斯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早已看透。你也不要再引火烧身,为了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内心坦然,我不在乎这样的惩罚,你还是回去吧!

3.面对宙斯使者的威逼。

生:你省了这条心吧!别说钉在这座山上,就是将我碎尸万段,我也绝对不会在乎。自从我决定盗取天火的那一天起,我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你回去告诉宙斯,让惩罚来得更猛烈些吧!

……

这样教学,学生对普罗米修斯的言语倾吐有了明确的方向,内心的话语也更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学生在倾吐表达的过程中,文本人物的形象也逐渐鲜活丰富起来。

总而言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历练,无论是借助文本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迁移训练,还是激活原始积累顺势进行言语表述,都要有相应的认知前提,即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并进行运用方法的切实指导,这样才能从多种维度和视角关注文本运用,为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广告翻译的语用等效和语用失误 篇4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广告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电视广播到报纸杂志, 广告无处不在。它以其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受到语言研究学者的关注。Leech在English in Advertising (1969) 一书中就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广告包含的各种语言策略。随后, 其他语言学家也从文体、语用等多个方面对广告进行了研究。

中国加入WTO以来, 与全球经济合作日益紧密, 广告的翻译也势必成为跨国贸易中重要的一环。假如一则广告能够吸引外国消费者, 自然能为产品赢得市场。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些广告翻译往往不符合对方的表达习惯而导致营销失败。因此, 从语用学角度对广告翻译的语用等效和语用失误进行探讨,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广告的语用翻译

广告作为一种促销手段, 必须引人注目, 具有“注意价值 (attention value) ”和“可读性 (readability) ”, 同时还要有巨大的“说服力 (persuasive power) ”或“推销能力 (selling power) ” (廖, 2002:247) 。广告语通常自然亲切、简洁有力、新颖生动, 是一种鼓动性语言, 翻译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使译文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效果。语言的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 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 即联系意义。词语的语用意义即在实际运用中所蕴含的意义, 它与其使用的语境密切相连, 并与其存在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蒋, 2002) 。因此, 广告翻译也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语用翻译实际上就是研究翻译等效问题。它可以分为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会语用等效。语用语言等效类似于Nida的功能对等。在语用语言等效翻译中, 必须注意原语境的语用用意 (pragmatic force) , 它又分为暗含 (implicit) 的言外之意和明说 (explicit) 的字面意义。翻译时要小心分辨语言的言外之意, 使译文具有与原文相同的语用用意。社会语用等效翻译强调译文要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和社会风俗, 从而实现等效翻译 (何, 1997:78) 。当然, 在实际应用中, 这两种方法往往不能完全区分开来。为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译者可将它们结合起来, 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语用用意。

2.1 广告的语用语言等效翻译

为达到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 必须识别暗含的言外之意, 并采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例如:

[例1]Do your teeth a favor!

There’s not toothpaste around that’s better at fighting cavities than Crest. (徐, 2004:54) .

这则广告采用了一个我们熟悉的英文短语:“do somebody a favor (帮某人一个忙) ”。如果我们将它直译为“帮牙齿一个忙”, 听起来会非常奇怪。从广告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 这则广告其实是在宣传几种新型口味的佳洁士牙膏, 因此, “do your teeth a favor”实际上也就是“do your teeth a flavor”。为达到语用语言对等, 原文可翻译为:

令您皓齿生香

佳洁士牙膏的防蛀功效比其他任何一种牙膏都好 (徐, 2004:54) 。

[例2]It happens at the Hilton.

同样, 有人或许会将这则广告译为“它发生在希尔顿”。虽然字面上与原文意思相符, 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译文并没有抓住原文暗含的意义。希尔顿酒店的这则广告其实是要向人们展示其周全的服务, 让人们觉得所有服务在希尔顿都能得到满足。因此, 它应当译为:

希尔顿酒店有求必应。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正确理解广告语言的语用用意对翻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要实现广告的语用语言等效, 还需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例如:

[例3]We care to provide service above and beyond the call of duty.

殷勤有加, 风雨不改。 (UPS联合快递服务公司)

虽然这则广告中英文版的字面意思和语言形式都大相径庭, 但中译文仍保留了原文暗含之意。译者在识别出原文的语用用意后选择以四字短语进行表达, 符合汉语习惯, 也更加生动简练。若照原句译为“我们愿意提供高于或超出我们责任感的服务”, 显然不如前者更具可读性, 也不方便人们记忆。

2.2 广告的社会语用等效翻译

实现广告翻译的社会语用等效, 译者必须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这就要求译者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在原文的语用意义因文化差异不能被译文的读者接受时, 要进行恰当的处理, 避免译文读者难以理解, 甚至误解广告的语用用意。例如:

[例4]此茶产自云南高山云雾之中, 清明前精心采制……

The tea is grown naturally on mountain slopes nourished in clouds and mist.Owing to its slow growth at this altitude, the plants give high quality and pure health tea.The tea is prepared from tender leaves which are picked before early spring, and every drop of its essence is retained in the tender leaves… (徐, 2004:116)

译文中, 译者为达到社会语用等效进行了一些调整。首先, 他将“清明前”译作“before early spring”。对中国人而言, “清明”是一个熟悉的日子。这一时期正值初春, 万物复苏。这时的茶叶嫩绿新鲜, 香气怡人。清明节前采摘的春茶称为明前茶, 保留了茶叶的鲜嫩和营养。这才是原作者想要表达的语用用意。倘若将“清明”译作“Qingming Day”或“the Tomb-sweeping Day”, 反而会弄得外国人一头雾水。因为他们的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表达, 他们也不知道“清明”到底是什么。如果再慢慢解释, 反而显得罗嗦, 也不符合广告语的特点。因此译文直接纳入“早春 (early spring) ”的概念, 使外国读者能够清楚明白原文的语用用意, 达到社会语用等效。另外, 译者对“高山云雾之中”也作了一定的解释。因为熟悉茶文化的人知道, 生长在高山云雾中的茶叶品质更好, 营养价值更高。但外国人并不了解这一点。译者将其加入广告中, 使外国读者更易了解茶的品质, 同时也使广告更具有说服力。

3 广告翻译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 所用句子的符号关系是正确的, 但语言的使用不合时宜, 或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 也就是说, 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 或者与时间、空间、对象、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不匹配, 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 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 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 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这种错误统称为语用失误。简单地说, 语用失误就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Jenny Thomas将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Thomas, 1983) 。

3.1 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失误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用原则。在广告翻译中, 译者有时忽略了语言上的差异而译出机械生硬的译文, 令目的语读者感到费解。这样的译文就属于语用失误。比如, 有的译文生搬硬套, 用目的语中对应的词来翻译, 字面上看起来是差不多了, 原文暗含的语用用意却没能表达出来, 导致了误解。

[例5]本品可即购即食, 食用方便。

Opening and eating immediately (蒋, 2002) .

这则广告原本是想要强调食品食用方便。这里的“即”不能译为“immediately”。因为“eating immediately”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如果食物不马上吃就会坏掉。这当然不符合原文的意图。不如直接将其译为英语惯用的表达“instant food”或是“always ready to serve”, 这样才能在双语转换中达到等值的效果。

另外, 将母语习惯套用到目的语也是造成语用语言失误的一个因素。如果译者过多地受到原语广告写作手法的干扰, 一味考虑原语语言因素, 则可能使广告变得不伦不类, 让译文读者难以理解和接受。

[例6]三十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经验。质量第一, 信誉第一, 友情第一。重合同、守信用、始终一贯。

30 years’experience of textiles and garment export.Quality the Best, Reputation and Friendship the Foremost.Always abide by Contract and Credibility (廖, 2002:259) .

这则广告是典型的逐字翻译, 还不要说其中的语法错误, 这种形式也会令外国读者难以理解, 因为这与他们心目中的广告形式实在大相径庭。广告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 诱导读者购买宣传的产品。广告的翻译不需要在文字和形式上与原文完全相符, 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复制原文对读者产生的促销效果 (廖259) 。

3.2 广告翻译的社会语用失误

社会语用失误指广告中因不了解或忽视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比如, 在中国, 广告商更倾向于标榜某产品符合大众的口味, 人人都喜爱。北极绒保暖内衣就诏令天下:地球人都知道!这可谓是全中国最知名的广告语了。但在西方国家, 人们却更中意标榜个性而不随波逐流。因此便有了“Cindy Clauford’s Choice”、“Anna Kournikova’s Choice”等广告。当然, 这也是利用了明星效应。但在中国, 同样选择明星为产品代言, 商家却不会直接地说:“北极绒保暖内衣——赵本山的选择!”。

[例8]Make yourself heard. (Ericsson)

理解就是沟通。 (爱立信)

这则译文可以说是原文的改写。如果将它再翻译过去应当是:“Understanding is communication”。这里的改写却是必要的, 因为它避免了社会语用失误。在美国, 人们强调个人的价值, 广告也自然倾向于个人。Make yourself heard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但在中国, 太强调个人会被视为一种炫耀, 甚至有个人中心主义之嫌。中国人更注重合作, 宣扬集体主义。因此, 原文中的单向交流被改为双向交流——相互的理解和沟通, 更好地达到了等效。

4 总结

总之, 语言文化的差异使语用用意极具挑战性。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应准确传达原文的语用用意, 尽量避免语用失误, 实现语用等效, 这样才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广告翻译, 或许不能解决广告翻译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但也为我们开拓了思路, 具有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摘要: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图从语用翻译的角度对广告翻译进行探索, 分析广告翻译如何达到等效, 并关注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问题, 力求提高广告翻译的准确性。

关键词:广告翻译,语用翻译,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Geoffrey Leech.English in Advertising[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 1969.

[2]Thomas, Jenny.‘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Vol.4, No.2, OUP, 1983.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5]蒋磊.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J].中国翻译, Vol.23, No.3, 2002.

[6]廖七一编著.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C].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语用 篇5

一、引言

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如何自然,何兆熊以及其他许多学者都做了很多研究,并且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研究有的侧重广告翻译、社会用语、旅游英语等不同交际领域的语用失误,如郝钦海(2000),张新红(2000),陆建平(20O1),赵湘(2006)等;有些侧重研究称呼语、褒奖行为等具体的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如李悦娥(1998),刘小珊(0o1)等。然而他们的研究对于语用失误的原因分析过多,而对于如何解决语用失误的办法研究不够。本文结合非本族语者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语用失误的种类及其根源,并指出培养语用移情能力是解决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移情能力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二、语用失误

1983年Thomas在他的论文“Pragmaitcfailureincrossculturaleommunicali’中提出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和兴趣。Thomas认为所谓语用失误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语用失误”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可以说,某人说了一句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话,并称其为“语法错误”,因为语法是规定好了的规则(至少是为了语言教学的目的已经规定好了的)。可是,我们却不能说某句话的语用之力是“错误的”。我们只能说这句话没有达到说话人想要达到的目的。Thomas把语用失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种具体表现形式:

(一)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指学习者正确地运用了言语行为,却使用了错误的语言手段,即在语言形式的使用上出现了偏差。口语言语用失误的所指对象,是与语言结构相关的各种规则。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明白所有这些规则,并在他的具体言语行为中正确地(即没有语法等形式错误)表现出来。然而,说话人虽然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规则,却不能得体地使用它们。语言语用失误笼统地指说话人对语言规则(确切地说是静态的语法形式规则)用得不得体。

例如:(1)一位国外中年男士与中国年轻女教师对话:Man:Oh.youlooksopretty.Woman:(witharedface)…Don’tbejoknig.I’mugly.在国外对女性的外貌方面进行恭维是很普遍的现象。女性穿了新衣服,发型有了变化似乎都必须受到及时恭维,不管年龄、社会地位、职业如何。L5这位中国女士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you.而不是根据中国的习惯觉得不好意思,谦虚~番。

(2)一位男性美国客人到一家饭店用餐,他点了蜜汁鸡脯,并对女招待说:Wouldyoupleaseservetheehiekenundroessed?(请你上鸡时,别先浇汁,好吗?)女招待是一位刚高中毕业的年轻姑娘,不知客人的要求是上菜时不要把汁事先浇在鸡脯上,他要自己来浇。她只知道undressed是“不穿衣服”的意思,于是大惊失色:No,Ican’t.YuoareinChina,sir.(不,不行。这是在中国,先生。)

(3)一位导游人员陪同外宾游览了一天,外宾说:Tiumkyou.导游人员忙回答说:Notatal1.It’smyduyt.导游人员本意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但他这样说却会让外宾理解为:他本来不想做,但这是他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适当的回答是I’madtobeofhelp或It’8apleasure表示“我很乐意(为您效劳)”之类的客套话。

(二)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学习者未能按照情景的要求,运用言外行为,在意义的得体性方面出现了偏差。社交语用失误在所指上与非语言结构规则有关,主要指说话人使用的非语言结构规则(确切地说是交际规则),无法保证交际的得体和成功,因此,社交语用失误与交际及其效果关系甚密。社交语用失误属于交际规则用得不合适。例如:

(1)A:lamverybusythesedays.

B:It}linkyoushouldnotbetootired.Youshouldtakeeareofyourself.

A本意是出于关心,但B会以为对方在说他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而觉得不快。

(2)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个学生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美国太太艰难、吃力地爬坡时便对她说:“Lethiehelpyou,Mrs.Smiht,youareold.”Smith太太听了脸上露出不高兴的表情。为什么Smiht太太会感到不快,甚至有被冒犯的感觉呢?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造成的。中国人有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常用老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我们常常听到“老王”、“老李”之类的称呼。而英美文化中常常把“老”与“年老无用、无力”的意义联系起来,以至于造成误会。

(3)一位中国人在英国大街上拦住一辆出租车说:“CUSehie,woludyoupleasesendmetohterailwaystation.”这位司机觉得很奇怪。因为你坐车是要付钱的,司机为你服务这是他必须而且乐意做的,这时候你说得这么客气反而让人觉得你是没钱付车费而求人家。

三文化介入与语用失误

上述两种语用失误,其关键在于文化的介入而造成交际语言的不得体。这种交流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接触和碰撞由于语言使用者受到母语规范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生硬套用母语的一些表达方法,便容易导致交际的失败,即语用失误。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续下来的各种做法与信念,这些做法与信念的总和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外语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也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其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提高社会文化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时,由于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东西文化差异,经常发生交际失误: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美国教师到学校图书馆外文阅览室去看书,路上遇到一个学生也去图书馆。这位学生热情地向前打招呼:Whereareyougoing?这位外教觉得很奇怪:你明明看着我往图书馆去,为什么还要这样问?同时心里也有一丝不快,心想我去干什么关你什么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语用失误呢?这个中国学生虽然能够正确地说英语(即没有语音语法错误),却不能得体地运用它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说“吃饭了吗?”“你去哪?”而美国人则说Howaeryou?同时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英美人士对于Whereareyougoign?在心里的反应是whvdoyouask?甚至可能是h’8onneofyourbusiness.认为是在干涉别人的私事,以至造成“交际短路”。这个例子说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得体性的重要性和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讲英语的人对汉语中的敬辞和谦辞很难理解。在英语中,同自己的上级说话写信时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气,但不需要用什么特殊的词语。而中国人不习惯用平常的话语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地与年长的人、客人或有地位的人说话。试看下面一份请帖:“WillyouDleasehonorhiebycoiningtomyhumblehomeforasimplemealthisSundayevening?Wewillebverypleasedfyoucallcollieat6O’clock.”(兹定于星期13下午6时在寒舍举行便宴,敬请光临。)这是典型的汉语式的英语,没有注意语用移情,让自己的表达方式符合英语的语言文化和表达习惯。如果把这个请帖改成:“Frank,we’dlikeyouyou’reyourwifetocomeoverfordinnerthisFridayevening.SixtlirtyatOurplace.Canyoulakeit?”这样的表达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完全符合英语的语言文化和表达习惯。

四、语用移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移情说”是德国的罗勃特·费肖尔在1873年发表的《视觉形成感》一文中首先明确使用的美学概念。日本语言学家库诺(gL,no)最早把移情的概念移植到语言学领域。Ruben认为:在言语交际中,移情指的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把移情能力列为有效交际的七种要素之一。国内最早将“移情”的概念引入语用学的是何自然。他于1991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认为,“语言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用移情(pragmaitcempahty)指的是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涉及说话人如何刻意对听话人吐露心声,表达语意,听话人如何设身处地来理解说话人言谈的心态和意图。也就是说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对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度的基础上,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说话人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式,在心理上有意识地摆脱本民族文化对自己的束缚和影响,站在对方的语言文化立场上与之交流的一个策略。那么,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语用移情呢?

(一)要克服文化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

戴炜栋、张红玲指出“文化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或外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文化迁移往往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仇恨”。文化差异是语言使用中的干扰源,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我们要克服本国文化对学习的干扰作用。学生往往把本国的民族文化内容不加审辨地套用在外语交际中去。由于两种民族文化中诸多因素,因而套用的结果,往往会严重地影响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发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给学生阅读,然后可利用各种直观手段,或组织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把自己既置于英语语言之中,也置于英美文化之中,反复进行练习,争取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二)要培养交际中的文化意识,增强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

各民族由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在语言上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语用移情,摆脱自身文化的影响。比如说与操英语的本族人打招呼时不要按照汉语习惯说“吃了吗?…‘到哪儿去?”而要按他们的习惯说“Hello…Howareyou?”或者“Iloveyweather,isn’tit?”提高语用能力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加强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如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晚会和辩论会等活动开办形式多样的讲座,介绍英美国家的概况、文化及习俗,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还可以通过收听调频广播或访问互联网站接受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达,提高语用能力和听说技能。

(三)广大的外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用移情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外语教学界有一种认识:语言教学就是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三要素都学会了,语言也就自然掌握了。以此种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虽能说出(或写出)语音(拼写)、词汇和语法完全正确的句子,但是相当一部分不符合“文化语用规范”,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另外,课堂设置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多做分角色对话等练习,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把它看成是交际的工具。还有,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多和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多读国外出版的刊物和报纸,多看国外著名影片。总之,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学习语言中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两个方面,设计合适的练习,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第一手的“真实的”语言材料。

(四)在外语教材的编写上应该重视真实语言环境的再现。

学生语用移情能力差的原因还在于教学、教材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许多课本都包含这类“对话”:

——What’syourname?——MynameisLiMign.

——Howoldareyon?——I’meighteen.

——areyougoing?——I’mgoingthelibrary.

学生往往对这些语言机械模仿,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这些对话形式固然正确,但却忽略了讲话是否得体这一重要方面。除了在医院、移民局、警察局这类地方,很难想象会出现一连串这样的问题。

(五)要改革现有的单一的外语测试方式,加强测试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尝试口语测试。

语用 篇6

【关键词】语用失误 高中英语教学 语用能力

英语教学的两大主体是: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传授一定的语言知识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用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其生命力也就在于使用。语言知识是语用的基础,二者互为作用,互为补充。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之后,如何把语言知识转化语用能力,这是英语教学工作者与研究者都无法绕开的课题。现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有两种趋向,一是把语言教成知识课,忽略语用能力的培养。二是主张外语学习者依靠大量的模仿来获取语言的习得。重听、说,轻读、写,结果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普遍低下。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受制于教学任务,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争时间、赶内容,偏重词语形式和意义上的讲解,忽略了语境和语言的实际用法,更无暇涉及社会文化知识和交际法则。这些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削弱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目标。

一、语用失误的概念的界定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珍妮(Jenny Thomas)发表的专著《跨文化语用失误》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概念,并把其分为 “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指学习者所说的目的语不符合该目的语的语用习惯,错误地把源语的表达套用到目的语中;“社交语用失误”指因为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因此在语言形式的选择上导致失误,它与交双方的身份、语域和话语熟悉程度有关。同年,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 )在《语用学原则》中提出,语用能力可以相应地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际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意图的能力。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

二、语用失误的类型分析

1.语用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指所使用的话语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或者不懂得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而按母语的语言习惯去生成的话语表达。

2.社交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表现在:双方各自按照约定俗成的礼貌规范与准则进行言语交际;在说话分寸把握不当;不注意谈话对象的身份和地位,对熟人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使用过于礼貌的表达方式或对陌生人使用过于随便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中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1.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的语法错误,把语法当作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希望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语法概念,强调使用完全句子,而忽略语用知识的指导与传授。

2.英语教材的内容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英语教材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教材中就有许多中式表达,或者使用一些在英语国家早已弃用的表达。

3.由于受汉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忽视英语中部分常用的模糊限制语,结果不仅使表达的语言生硬,甚至有些表达使英语的本族者听后感到不快。

四、语用能力的培养

1.加强对学生语法基础知识的培养。语法知识学得好有助于语用能力的培养,伍兹(Edward Woods)曾指出语法能力已被认为是学生学习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是“知”和“做”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外语语法体系学习的三种方法,即:有意识的规则学习;系统的操练;无意识的习得。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反应和接受情况灵活应用这三种方法,不能片面强调其中的任意一种。

2.扩大学生词汇量。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其重要性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vid Wilkins)所说的那样:“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量则什么也无法传达。”

(1)利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目前英语的词汇量有多达200多万,而且每年都会有近1000个新词出现,固然,英语词汇多而庞杂,但它本身有内在的规律性。掌握基本的构词法有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英语词汇,提高记忆效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与运用基本的英语构词法,帮助学生扩展英语词汇,这对学生学习词汇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后缀的用法:用-ful / -ive / -ia /-y等后缀置于名词后可以构成不同类型的形容词;用-en / -ize 等后缀置于形容词之后可以构成动词;用in- / dis- 等前缀可以表达否定意思;转化法构词:He waters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The clerk hands the paper to the boss.在上述这两个句子中waters,和hands都是由名词转化为动词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猜测教学中所碰到的合成词,如:postcolonial,input,easy-going,out-of-date。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了解与认识一些其他的构词法,如:拼缀法 flush( flash + blush);截断法plane(aeroplane)等。(2)以词汇学知识为依托发散式词汇教学。英语词汇的教学,并不是孤立和一成不变的,教师在词汇教学时,以有关词汇学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发散式教学就是值得称道的方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根据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上下义关系和部分与整体关系等,进行发散式词汇教学。例如:同义词:start/get started,begin,commence;反义词:cheap,与expensive;多义词:fix作为动词的意思有:1)使固定;缚紧。2)钉牢;牢记。3)确定;决定。4)修理等意思,另外fix也作为名词的意思有:1)困境;窘境。2)贿赂;受操纵的事等意思。上下义关系:如,cereal(谷物;谷类植物)为上义词,它的下义词有:wheat(小麦);barley(大麦);rye(黑麦);millet(小米);rice(大米、水稻);corn/maize(小麦);oats(燕麦)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day (天)为整体词,它的部分词有:dawn(黎明);morning(早晨);noon(中午);afternoon(下午);twilight(黄昏;黎明);evening(傍晚);night(晚上)等。这种遵循词汇学规则的发散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知和巩固旧知,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汇间的用法上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善变能力逻辑,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仅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角、模联等社团活动,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和操练;开办形式多样的讲座介绍英美等国家的概况、文化及习俗,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收看调频广播、英语录像等,接受原汁原味的表达方式,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五、结束语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能以英语为交际工具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这不仅需要拥有语言知识,还需要了解如何使用语言,从而避免出现语用失误。语用能力的欠缺是导致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语用能力培养:必须让学生明白,不同文化存在不同的语用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这是棘手而又不容易做到的。语用原则系统化的问题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无法回避与绕开的重要课题,就目前来说,英语教育者和研究者只能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从而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3]戴炜栋,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5(1).

[4]何兆熊,等.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社交语用失误及语用能力的培养 篇7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背景、文化的人际交流也日益密切频繁。在言语交流中,即使发音正确、掌握日常常用词汇、懂得语法的一方在同非本族语者交谈时也会引起误解。因为他将本民族文化、习俗和语言知识带入交谈中,使对方无法正确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像这样说话不合时宜、不合习惯或者不恰当的方式,容易产生语用失误。而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很重要问题就减少出现语用失误。

1 社交语用失误

何自然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导致交际者未能取得理想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语言语用失误包括是否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或违反对方语言习惯而盲目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而社交语用失误却要复杂的多,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涉及讲话人的观念、愿望、意图以及语言知识等系统,可以认为是不同社会背景影响下的语言选择。

2 社交语用失误表现形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会存在不同禁忌语,要注意什么该说、该问,什么不该说、不该问。中国人不忌讳同别人谈起自己的家庭情况,而西方人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尤其是关于年龄、宗教、收入等都是敏感的话题。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 you married?”。例如:美国老师给中国学生口语课,下课后,王同学看老师有些累,问道:“You must be tired.”很明显,此句英文没有语法毛病,可美国老师听起来却感到很不舒服,以为是在嘲笑自己年纪大,体力不支。其实这句话从汉语角度来讲,是句礼貌用语,并非是说老师肯定是累了。在西方,下课后学生是这样问候老师的:“Did you enjoy your class?”又如,早晨上课美国老师看到有一位中国有位中国学生居然打起了呵欠。美国老师便问道:“Are you a little tired with your earlier work?”(你上节课是否有点累了?)学生随口回答:“Yes,a little.”这个回答使美国老师很不高兴。这位中国学生错把老师的问话当作关心,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老师的话,没有理解话语中的语用含义,不知老师的话中带有含蓄的批评。英语里的“Not at all”,“You are welcome”,“Don’t men t ion it”和“Never mind”等在汉语里都被译成“不用谢”和“没关系”,然而这些表达法之间稍有不同,比如当说话人做错了事请求原谅时,听话人会说“Never mind”来安慰说话人。如果误用了英语里的同义表达法,就会违反语用习惯。

3 培养社交语用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对英语教育很重视,无论是升高中还是上大学,还是考研究生和博士生,英语考试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更有甚者,从小学就开设了英语。大多数高中生已经掌握了常用语言知识,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用人单位对英语四、六级证的优先,使英语这门基础课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但在真实的交谈中,常常出现误解,达不到理想的交际效果。中国学生出现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忽视培养语用能力有关。现行的英语教育大多数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所学的英语,是书面英语,针对英语口语训练投入的时间不足,学生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很差,有些学生甚至根本开不了口,稍微好一些的学生也只能勉强开口讲几句套语,但不顾对象和语境的要求,随便使用在课堂上所学的较死板的书面英语。而英语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交际中,学生只会说语法正确的句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技能结合起来,才能减少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出现,具备语用能力是顺利完成国际交往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里培养社交语用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4 如何培养语用能力

4.1 优化教学习惯

在教学中,许多外语教师希望学生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在课堂上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花大量时间练习词汇辨析、句型、阅读技巧及写作方法。无论什么场合,要求学生用祈使句表示命令;用疑问句表示提问。很少涉及语气、语调和西方文化习惯。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习得,忽视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影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自身可以通过参加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或自修,进—步加强语用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4.2 明确语用原则

语用知识是应该教授的,在外语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地介绍英语的相关语用规则,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等。在交际中,最容易出现的是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说话内容。如中国人见面传统的打招呼的问候语“吃了吗?”或者“去哪?”而在与初到中国的西方人相遇时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他们感到因惑:“为什么对我的隐私这么感兴趣?”合适的问候语应该是“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中国人爱讲面子,爱客气,而欧美人士可不是:中国人:Welcome to my home if you are free.英美人:I’ll be free next Friday.What about next Friday?中国人会认为,我只是客气一下,根本就没有准备呀!此外,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掌握的汉语语用规则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对比英汉语用规则的差异,从而减少母语语用负迁移。

4.3 引入语用测试

外语教学中应引入语用测试,语用测试是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反拨作用。科学有效的语用测试不仅不会妨碍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其跨文化语用意识。

5 结语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学习而且还是文化技能的学习,只有将这两种技能结合起来,才能尽量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何震.如何与老外有效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语用 篇8

真实有效的英语课堂对话,应该是全体学生在教师的交流下,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的体验实践和合作探究中感知文本内容,习得言语技能,发现表达规律,从而实现言语感知理解以及运用的过程。

一、研读教材语用目标,提升活动设计的针对性

如果英语教师仅仅将英语形式上的各种言语规则作为英语教学的唯一内容,这是远远不够的。小学阶段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正确的英语,还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法则和运用规律,更要能结合相应的文化氛围和人际环境做到言语表达交际的适切性和精确性。由此并不难看出,当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根源便在于教师并没有能够深入研读教材,准确发现教材所蕴藏的语用真实目的。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每一语篇和内容时,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真研究其语言交际的真实目的,从而设计出真实的语用任务。

如果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够在运用过程中渗透语用目的,整个教学就能拓展教学视野,使得学生从关注言语表达形式转变为关注言语表达意义,从而真切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创设切实有效语境,提升活动设计的适用性

任何一种言语的学习都不可能是纸上谈兵,都要借助相应的表达交际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有效语境的浸润下得以练习。《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设计不同层次的言语环境,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提升。事实上,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属于模拟性和非真实性的活动,其对学生言语交际的推动力度完全取决于教师对英语对话的认知和理解。

在英语对话教学中,真实的语用环境有助于学生感受和运用真实的语用,而语用的得体也会让学生在语境中真实地交流,从而提升学生英语交流的效度。在语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只要关注人物、场景以及所做的事情,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搭建科学规范的言语体系,其语境的真实性也就达成了。而有着语境和语用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的言语表达就有了环境的渲染。

例如在执教6B Unit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Part A”一课时,就依照文本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创设出了真实有效的英语表达环境。该教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预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整体出示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先了解自己应该着力学习的地方,接着通过对标题的感知主动提出内容,然后听读课文理解问题,从而理解了对话的意义,融入到真实的环境中,提升了交际能力。

三、渗透社会背景知识,提升活动设计的文化性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的眼光和视域仍旧显得逼仄,他们往往关注的是语篇中典型句式的语法知识和句子结构,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也放置在学生依据知识把握句型规则上,而对每个句型中所包括的文化差异、社会环境等因素却毫不关注。即便学生已经对语法知识已经了然于胸,但却不能在相应的环境氛围中进行准确有效的英语对话,从而将学生真实的言语能力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教材中的言语形式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将语言知识的教学蕴含在不同民族迥异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冲突的调制和化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在适切的环境中进行正确的言语表达,实现有效的言语交际。

例如在执教“Buying things”这个话题时,教师即可以穿插相应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话题所包含的意蕴,从而提升言语表达的规范化。例如在这个话题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国外购买物品时根本就不存在“试试”的说法,因为购置任何的商品顾客都可以无条件调换商品。而这一内容是在教材言语结构中无法呈现的,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大道无痕地相机渗透,才能帮助学生提升素养,规范交际。

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际的原则不仅仅体现在教材内容的规范性上,更体现在社会文化浸润下的得体性上。在言语运用上,语用的失误是无法避免的,但言语表达的得体性却是可以无限接近的。在评价环节上,教师不应该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将对话内容蕴含更多的人文情愫,从而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

摘要:结合当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提出“研读教材语用目标,提升活动设计的针对性;创设切实有效语境,提升活动设计的适用性;渗透社会背景知识,提升活动设计的文化性”,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语用 篇9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思想品德教育、智力发展、习惯培养等方面都应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因此, 要想让学生能上好语文课, 就必须扎实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激发学生语言运用的潜在意识 (即语用意识) , 提升其语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离不开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是通过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来触发和激活学生的感受, 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文本内容, 体会语言魅力, 感悟文本所传递的情感, 进而激发其潜在的语用意识, 提升语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对于语用意识的渗透, 教师的处理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状态:或无视语用存在, 滔滔不绝, “引”着学生感悟完了一篇文章;或稿中有语用, 而行动却乏力, 简简单单, “点”了几个词句过了一下文段;或过场式展现了一番语用情况, 糊里糊涂, “演”了一番, 学生却无所得。

语用意识的培养需要在语言文字的赏析和揣摩之下形成, 语用意识的形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提升语用能力。在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以帮助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渗透语用。

一、揣摩和赏析语言文字, 培养语用意识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品味语言是为培养语用意识服务的。

1.咬文嚼字, 揣摩语言, 感知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中, 对一些字词、句段进行合理、适度、富有情境的“咬”文“嚼”字, 能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魅力, 能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提升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句, 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 注意语言短路等特殊语言现象, 学会揣摩语言, 并将自己揣摩的感受进行适当批注。

2.赏析诵读, 体会意蕴, 提升语言感知力

读是理解、感悟的基本前提;读能培养语感, 能促进语用意识的进一步形成。身为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揣摩, 在读中感悟。学生通过对精彩句段的反复诵读, 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 进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鉴别能力。

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很美的写景散文, 需要老师创设情境, 让学生学会美美地朗读, 让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执教本课时, 主要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赛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景色美。在充分感悟美的基础上, 领会本课语言表达的特点, 让学生在仿说仿写、交流感悟时, 绽放语言光芒。

二、运用和拓展语言文字, 提升语用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理解、恰当表达的能力, 还需要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和拓展语言的能力 (即语用能力) 。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跟别人进行交流, 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展现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口语表达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

1.读中促说

语文阅读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范例, 也是学生说话的依据, 更是提高口语交际的重要平台。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能够学习语言, 吸收词汇, 感悟他人的表达方式, 这就为自己的说创造了条件。因此, 应重视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口说, 有话可说、会说、实说。

说话的形式有许多, 如模仿句式说话、看插图想象说话、看板书练习说话等。同时, 教师还应该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进行交流:或讨论争辩、或角色扮演、或续编故事等。

2.读中促写

阅读教学中的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 提高语用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都能够意识到课堂练笔的重要性,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文本, 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 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让更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展现自己, 提高能力。

纸笔练习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可以是优美句段的仿写, 可以是情节简略处的扩写, 可以是故事结尾处的续写, 可以是体裁变换式的改写, 可以是文段空白处的补写, 也可以是角色互换式的试写。

如, 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二篇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 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 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 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 才一命呜呼的故事。作者以充满讽刺的手笔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刻画, 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吝啬鬼形象。

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但严监生内心的想法又是如何的?为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严监生, 老师做了适当的课外延伸, 让严监生的整体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的性格中有悭吝的一面, 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 还有不乏人情的一面。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 至死也怕严老大, 他活得卑微, 死得窝囊。在学生了解严监生后, 请学生角色互换, 如果你是严监生:伸着两根指头指着灯草的你, 此时在想些什么?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教材为例子, 让学生汲取语言精华,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语用意识, 提升语用能力。只有突出“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 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语文素养才能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语用 篇10

一、因用而学:明确的学习目标

1. 以目标引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享受语文成长的快乐, 这是阅读教学的指向和动力所在。语文学习的兴趣, 仅靠外部形式的诱发是远远不够的, 须借助语文特有的运用功能, 触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需要。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将语文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这样的目标对学生而言, 看似遥远实则亲近而可见, 看似虚无实则清晰而有形, 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 是一种强大而潜在的认识驱动, 它能触发和引领着学生的认知活动, 让学生朝着目标去努力。为此,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寻求文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为学生竖起运用的标杆, 明晰运用的策略, 以“用”为目标引领教学, 以“用”为主线组织教学, 将字词的学习、情境的再现、情感的体验、道理的感悟蕴含其中, 就能做到学用结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一课时, 课文后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 讲讲这个故事”。而“读读课文、讲讲故事”对学生来说司空见惯, 如果只是泛泛读读, 简单讲讲故事, 学生不仅不感兴趣, 而且容易生厌。为促使学生“为用而学”, “为用而练”, 对课后习题不妨这样变通:同学们, 转眼我们已经是三年级学生了, 讲故事对我们来说可谓小菜一碟, 不值一谈。今天, 我们就来个现买现卖, 现场读书, 现场演练, 现场讲述, 限时训练, 在课内把《三袋麦子》这个有趣的故事读好、讲好, 让讲得好的同学在小组、在班级亮相, 好吗?如此引导, 学生肯定会兴趣盎然, 劲头十足。接着, 便按照“读通→读懂→能讲→讲好”的顺序组织教学, 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让目标给予心理暗示。

在阅读教学中, 目标的确定要贴近课堂, 贴近学生, 切入到学生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成功, 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成功, 让运用成为促成心理暗示、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是一篇写景文, 画面感很强, 宜借助朗读再现画面, 让学生置身其中, 借助朗读中语气、动作、神情、语音等合理而自然的变化, 真切地传达自己的感受,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导:

同学们, 1997年7月1日, 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是全球华人的自豪。香港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毕竟香港离我们路途遥远, 亲自前往并非易事。也许编者知道了我们的心思, 他为我们准备了《“东方之珠”》这篇课文, 要把我们带到香港, 去领略她那美丽的风貌。今天, 我们就跟随作者, 去一睹她的风采, 领略她的英姿, 感受她的奇妙。当我们从香港回来的时候, 要能够借助老师提供的画面, 像导游一样, 向人们具体而详实地介绍香港的风貌。

这样引导, 学生心中便能始终惦记着向人们介绍香港的任务。在阅读指导中, 则可以通过朗读想象, 再现语言形象;通过画面穿插, 拓展画面形象;通过现场演练, 展示语言形象。阅读课文后, 可让学生在小组和班内讲述, 进而回家向家人讲述, 还可分组带着相关图片, 利用低年级的课外活动时间, 对他们进行介绍。这样, “用”便成了引领学生的具体、明确而又充满情趣的目标。无论是组内还是在班内, 无论是面对同学、家长还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们, 他们始终有一种展示自我、显示能耐的感觉, 有一种自我陶醉、自我享受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会始终引领和激励着他们为实现“最佳的自己”而努力。

3. 让目标给予压力释放。

“用语文”给学生的感觉应该是目标清晰可行、切实可靠, 每个人都可以集中精力干自己既想干又能干的事, 实实在在地从事“用语文”的事儿。这样, “用”的目标就能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 为让学生在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同时, 能运用本文“选择材料、表现人物”的方法写出某人的爱好, 教学时可这样导入:我们身边有不少人对某个事物、某件事情可谓着迷, 你知道的“迷”有哪些呢? (说说班级、学校、家中的“迷”。) ———引导列举, 再现生活;如果我们写某人某方面的“迷”, 怎样围绕“迷”字, 选择材料、叙述事情?除了写本人着迷, 可以写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吗?———给予时间, 促其思考;当我们细心阅读了《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课文后, 也许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引入新课, 指导阅读。

这样, 学生阅读就能始终指向上述问题:课文表现了法布尔怎样的特点, 选择了法布尔的什么事, 还写了与之相关的什么人、什么事, 这些事是怎样叙述的?我写谁, 写他 (她) 什么事, 还可写与之相关的什么人、什么事, 又怎么写?明确的目标指向, 具体的学习活动, 不仅让学生把课堂的紧张感抛之脑后, 课堂的松懈感也会烟消云散。这是因为, 当明确、清晰而又能达成的目标等待他们完成时, 学生的注意力会全部集中在指向目标的学习活动之中, 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帮助, 都会成为他们达成目标的条件, 他们的学习便能进入自由而轻松、快乐而有效的境界。

二、以用促学:快捷的学习过程

作为以提升学生言语能力为本质目标的阅读教学, 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言语实践是学生提升言语能力的唯一方法。因此, 确立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后, 还要树立“以用促学”的理念, 让教学目标在言语实践中实施, 让言语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这样, 以用促学, 才能保证学习过程的高效快捷。

1. 词语内化的快捷。

阅读教学中的“以用促学”, 须充分而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 引领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言语活动, 以促进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促进素养的积淀和提升。这样的课堂, “学”为“用”提供基础, “用”为“学”提供基地, “学”与“用”有机融合, 相得益彰。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对表现人物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诸多词语学生是首次见到, 为促使学生在理解中运用, 在运用中理解, 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导:

师: (出示词语) 通过预习, 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选择下列词语简单说一说。

悲悯 折服 禁锢 神秘莫测

由衷 尖锐 震颤 顶礼膜拜

唐突 跻身 景仰 众星捧月

生1:轮椅上的霍金能对神秘莫测的宇宙进行探索, 真令人折服。由于他科学研究中的突出成就, 他受到了人们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 面对女记者唐突而尖锐的问题, 他非常坦然, 以真诚的回答给了人们心灵的震颤。

生2: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出成就的霍金, 不愿意去接受人们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 而宁愿独自一人静静思考宇宙的命运, 真令人敬佩!

生3:虽然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 但他的思维却走进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真叫人不可思议。一位女记者在深深景仰之余向他提出了唐突而尖锐的问题, 但霍金却依然露出恬静的微笑, 他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 人们在心灵震颤之余, 纷纷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借助词语叙述内容, 既是内容的把握, 又是情感的感悟;既是词语的理解, 又是词语的运用。这种运用, 其价值远胜过简单地说词义, 抽象地说理解。有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形象的;学生对词语的运用就不是单调的, 而是充满情感的;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就不是零散的, 而是整体联系的。这种学与用的高度融合,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语, 把握了内容, 学会了运用。

2. 句式内化的快捷。

阅读教学中, 学生在不断接触陌生词语的同时, 一些新的句式也日益增多。对一些重点句式, 仅仅读懂远远不够, 要采取针对性的训练, 让词语走进学生的言语实践, 成为他们自由运用的语言要素。一些课文由于篇幅的限制, 也由于表述的需要, 课文在内容叙述中, 往往给读者留下一些空白, 给人想象驰骋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句式训练, 引导学生填补这些空白, 充实这些空间, 有效地将阅读宽度的拓展、阅读深度的掘进与语言运用的训练融合一起, 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的课文中“一切都活了,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黄瓜愿意开一谎花, 就开一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也没有人管”的句子, 以神奇的想象, 再现了园里生物的蓬勃生机。此类写法, 在学生的言语中难以寻觅, 是阅读迁移的重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上述句式, 描述园中其他的景物, 一个学生这样描述:“一切都活了,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小草愿意长在路边, 就待在路边, 愿意长在花丛中, 就挤在花丛中。花儿愿意开什么颜色的花, 就开什么颜色的花, 它若开得满园都是, 也没有人管, 它若开到树上去, 也没有人去理会。”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上述句式, 自己选择某个场景进行描述, 有学生这样描述一个人在家的情景:“独自一人在家, 一切都是自由的,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要看电视, 就看电视, 要怎么看, 就怎么看, 要躺在床上看, 就躺在床上看, 要边吃边看, 就边吃边看, 要看哪个频道, 就看那个频道, 要看多长时间, 就看多长时间, 一切都是自己安排, 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

这样的句式训练, 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背景, 深化了阅读感悟;促进了读写迁移, 强化了言语实践。

3. 选材内化的快捷。

虽然生活丰富多彩, 但不少学生从生活中却难以捕捉到写作材料, 其重要原因是我们未能把他们的眼光引向真实的生活。而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叙述的正是生活中的细小事情, 这些事情不为人们关注, 而作者却捕捉到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敏感, 对生活中的典型材料总是熟视无睹, 其原因便是只注重文本的“读”, 即仅从“读”的角度解读文本;而忽视文本的“写”, 即不从“写”的角度运用教材。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捕捉生活、认识生活、表述生活”的启迪, 进而去发现生活, 开掘生活, 表现生活。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文, 作者回忆了小时候的国文老师, 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自己所上的一节国文课, 以及这节课对自己成长产生的影响,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衷心感激。教师教学课文前, 可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尝试写作, 并从学生的习作中以“选材的真实、叙述的真切”两方面来找出问题。然后在教学时采用“比较式评点”, 引导学生把习作与课文比较, 使学生明白课文之所以读来亲切感人, 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选择的是真事, 表达的是真情。可见, 要写好作文, 必须关注生活, 攫取真实的材料;要提炼生活, 透视生活的真谛;要叙述生活, 表达真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修改或重写习作, 其习作水平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4. 语言内化的快捷。

学生读书不少, 但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 书中那些规范的语言、精彩的句子往往难以及时迁移, 化为己有。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缺乏“运用”环节的中转, 消极的语言难以转化为积极的语言是重要原因之一。可见, 在阅读教学中, 对精彩的语言, 除引导背诵外, 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要根据课文特点, 变换角色, 有效地激活语言, 促进语言的运用。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一文, 作者以第三人称有选择地介绍了“砧状云”、“石灰石”、“花岗岩”等“文字”的内涵。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取“自读思考, 了解内容;显化文字, 清晰内涵;设身处地, 讲述故事”的方法, 学习介绍“云”、“石灰石”、“花岗岩”的内容, 把重点放在彰显“文字”内涵上, 让学生在“砧状云”、“石灰石”、“花岗岩”三方面自由选择一点, 充当其中角色, 进行自我介绍。

生1:我是积雨云, 多出现在炎热的夏天。我样子像铁匠的铁砧, 所以人们又叫我砧状云。也许从表面看, 你难以看出我的变化, 实际我内部的气流在剧烈地运动, 上升气流每秒通常为30米左右, 甚至达60米, 下沉速度每秒也有10~15米。云中的湍流就像平静的大海下湍急的旋涡, 看到我, 飞行员应立即调转方向, 绕道而行, 否则很容易机毁人亡。

生2:你一定以为我很普通, 只是一块灰色的石头。其实, 我是石灰石, 是由碎贝壳造成的。这就怪了, 贝壳不是海洋的居民吗, 怎么到了建筑工地?是的, 在遥远的古代我就生活在大海里, 而我今天躺着的这地方很久以前正是汪洋大海。随着时间的流逝, 大地的变化, 我竟然躺到陆地上来了。你说怪不怪?这就是“沧海桑田”啊!

生3:我是花岗岩, 大家一定奇怪, 怎么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到森林里了?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我搬到这里, 我又是怎样穿越茂密的树林的呢?告诉你, 我原住在遥远的北方, 而在更远的北方, 则是冰川的世界。夏天里, 降水丰富, 气温较高, 冰川容易融化。这样, 水就像给冰川下面抹了一层润滑剂, 冰川纷纷从高处向低处移动。一路上, 它们排山倒海, 势不可当, 我们招架不住, 只能跟随它们前行。经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长途跋涉, 我们最终就停在了这里。告诉你们, 不知多少年以后, 树木才从我们的身边冒出来了呢。

这样引导, 既是叙述角色的变更, 也是语言角度的转换;既是语言内涵的解读, 也是语言内涵的外显,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以用测学:及时的教学反馈

1. 词语:在运用中检测。

词语是汉语言的基本元素,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语, 且都变成了自己活的库存, 他们说话、习作才具备了能够听凭自己调遣的基本要素。而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 学生接触的词语不少, 但言语活动中真正能自由运用的不多, 甚至很少, 因此言语活动中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重要原因就在于“学”与“用”、“学”与“测”的割裂, 使得掌握和运用、积累与盘活成了互不相关的两个方面, 词语往往只能成为“机械库存”, 纵然生活中迫切需要, 他们也感到勉为其难。可见, 让词语的运用成为词语理解的最基本的方法, 则是促进词语进入良性循环渠道的有效途径。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 学习词语不仅在于把它们贮存于自己的语言仓库之中, 而且还在于让它们成为我们描述生活、表达情感的有效元素。你能选择下面的词语, 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话吗? (出示词语, 让学生选择练笔后交流。)

悲悯 折服 禁锢 神秘莫测

由衷 尖锐 震颤 顶礼膜拜

唐突 跻身 景仰 众星捧月

生1:我们身边的一些追星族, 对影星、歌星简直是顶礼膜拜, 一旦遇到这些“星”, 便众星捧月般地把“星”围个水泄不通, 又是要签名, 又是要合影, 简直到了狂热的程度。我觉得, 追星可以, 但不能本末倒置, 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了解他们是怎样借助自己的努力, 成为令人敬佩的“星”的, 这样的追星才有价值。而那些依靠自己的“身价”捞取钱财的“星”根本不值得我们去追。

生2:鞠萍姐姐是我们景仰的节目主持人。那天, 她来我校向我们介绍了自己成长的故事, 她那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由衷赞叹。一个普通的孩子, 能够跻身“名主持”的行列, 这里面不仅折射了她的智慧, 更凝聚了她的汗水和心血。

生3:邻居张爷爷, 坚持20多年, 义务负责我们小区的清洁卫生, 从来不要什么报酬, 而且谁要是提到“谢谢”, 他也很生气。对他而言, 他一辈子也不可能得到众星捧月、顶礼膜拜的待遇, 但是他的精神令人景仰, 他的行为给我们深深的震撼, 我由衷地为我们小区有这样的好爷爷而感到自豪!

这样的检测, 能迅速而有效地了解学生对课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情况, 如果发现相关词语理解出错、运用不当, 可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 促进词语与言语实践活动的正常沟通, 促进词语与生活的自由融合。

2. 句式:在运用中检测。

对课文中出现的新的句式, 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生重要的言语元素, 就要让学生在与内容理解、情感感悟的紧密联系中, 体会句式与内容叙述、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感悟语言的魅力。与此同时, 还要构成文内与文外、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构筑句式运用的通道,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句式运用的方法, 感受句式运用的奥妙, 享受句式运用的乐趣。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鼎湖山听泉》一文中:“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 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 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 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 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的句子, 是很具个性的排比句, 分句先用比喻描述事物情态, 再交代事物。为让学生掌握这种句式, 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想象, 描述从画面看到的形象、听到的声音, 建立起“形”与“声”的联系。接着这样引导:如果寂静的夜晚徜徉山间, 你边看边听, 会如何描述刚才的情景呢?

生1:“那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 像小提琴一样轻柔;那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 像琵琶一样清脆;那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 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那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

在学生基本把握了这样的句式后, 教师进而让学生用上述句式描述情境。

生2:“那‘沙沙沙沙’像春雨淅沥的, 是同学们写字的声音;那‘叮咚叮咚’像溪流流淌的, 是同学们在饮水机前倒茶的声音;那‘咯咯咯咯’像银铃一般清脆的, 是女孩子的笑声;那轻声细语犹如春蚕啃叶的, 是老师与同学交谈的声音……”

最后, 教师又让学生运用上述句式自选内容写片段进行描述。

生3:“雾真大, 走在上学路上, 耳边传来各种声响, 就是看不见丝毫影像:那‘丁零丁零’的, 是自行车清脆的铃声;那‘叽叽喳喳’的, 是小鸟在枝头鸣叫;那‘扑通扑通’的, 是鸭子在水中嬉戏;那‘啪啪啪啪’的, 是人们在河边汰洗衣服……”

这样引导, 就将句式的感知与感受、运用与检测有机融合, 浑然一体。前者为后者的条件和基础, 后者为前者的延伸和深化。如此操作, 相关的句式就能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此后的生活中, 学生就能根据生活场景, 灵活而准确地调用句式, 迁移于相关、相似、相近的情境之中。这样, 各种类型的句式最终成为学生语言仓库中的重要资源, 并转化为他们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

3. 交际:在运用中检测。

教材中“口语交际”是重要的训练内容,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重视课堂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 要切实重视“真生活”中的检测。这里的真生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就地取材, 引导学生从课堂、从学校中寻找与之相关的情境, 使教材中的训练与生活联系, 沟通通道;二是拓展空间, 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的交际知识, 到生活中进行相关的交际, 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检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学会安慰”一课时, 教师可以安排三种情形,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情境进行有的放矢的安慰, 并在“安慰”中把握“动真情, 情真意切;说真话, 因需而述”的基本要领。在此基础上, 教师说出自己的烦恼, 让学生“现买现卖”, 对老师进行安慰:

师:可以说, 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烦恼, 遇到烦恼除了自己减压外, 需要身边的人用安慰送去关心, 送去真情。你看, 老师也遇到了烦恼, 昨晚的家庭作业没有批阅, 今天早读课默写的作业没有批阅, 本周的作文一本还没有批阅, 第二节课老师要去听课, 听课后第三节课要评课, 下午有备课组业务活动, 我真恨自己没有分身术。

生1:老师, 听你这么一说, 我心里真的不好受! (老师走上去, 拍拍他的肩膀说:“谢谢你的关心!”) 是的, 我看你成天忙忙碌碌, 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真的很着急。我想, 像默写类的作业可以让我们互相批改, 作文也可以先自己改, 再互相改, 最后交给你改, 这样肯定能减轻你的负担。

师:好主意, 谢谢你!

生2:老师, 我也觉得你太累了, 我认为不是所有课都要去听, 可建议学校, 将听课任务分解开来, 让更多的老师也参与听课, 不要总是几个人去听。

师:好, 我一定把你们的意见告诉学校领导。

生3:老师, 我觉得你对作文批改过于细致, 花费了很多时间。其实, 你可以大致看一看, 了解作文的共性问题, 通过评讲进行修改指导。这样, 既减少了批改时间, 又提高了批改的效果。 (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烦恼, 大家共同安慰, 还要求学生回去根据家庭成员的烦恼, 进行安慰。)

解读文本,关注“语用” 篇11

关键词:文本;运用;解读

其实,语用就是语言分支中的一个语义研究,也是对语言进行理解和使用的文章,在对语用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读,一个是语言的表面含义,还有一个是语言的引申含义,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方面的语用,尤其是对于后者的把握。

一、运用“疑惑”来加强语用

疑惑是我们进行语用的有效方法,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疑惑就会主动地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够让学生主动地了解语言的运用方法。例如,在进行《记金华双龙洞》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的梳理:这是一篇很著名的游记,这篇文章在写作的手法方面有很好的借鉴,可以说线索清晰,一目了然,用词也很准确,语言可以说是恰当简洁。但是在进行全文阅读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就是我们每读到一处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吸引人的内容,但是,还是不过瘾,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教学环节,就是学生可以对文章中的不理想部分进行改进,让大家来挑毛病,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有的学生说:文章的标题是双龙,但是对于双龙的介绍只有几句话,只是有一条青龙和一条黄龙,这样的写作不是很具体,也不是很形象,对于青龙的形态没有进行刻画;还有的学生说:在进行细节描写的时候,石钟乳和石笋的刻画是很粗糙的,没有进行代表性的细节描写,如果能够有一处进行重点描写会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的学生说:是重点不突出,在每一个地方都用力了,所以,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感觉没有重点。

当看到学生在进行兴致勃勃讨论的时候,老师可以借机让他们来进行补写,因为,这些作品是给大家进行修改的,这时候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变得高涨起来了。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去对游记的好坏进行点评,也没有这个资格。但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可以利用这篇教材来实现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目的。对于“语意”到“语用”,我们就会改变过去的满堂“品”的整体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

二、要善于运用

《桂林山水》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很经典的课文,课文的特点是文质兼美,让人读了耳目一新,这样的文章在整个课文修改的过程中都进行了保留,我们对这类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对文字进行理解,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词句进行仿写,但是我们忽略了一样东西,学生在进行仿写的时候只是仿写了形式,对其核心意义没有更多地深入了解。语言的运用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自然生活中也能得到最好的运用。所以,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可以调整为“习得写景文章的写法”。可以通过对比学习的语用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运用,比如,和《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语言文字的多结构形式进行了解,从时间布局、游览顺序进行描写。《桂林山水》就是根据景物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布局的,在这里抓住了“水”和“山”,从水清、水静、水绿、山奇、山秀、山险的角度写,整个句式的运用方式也非常恰当,文章不是很长,但景象却很鲜明。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句式来对其他景物进行描写吗?学生原本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句式的模仿,在进行对比模仿的时候,我们带领学生来剖析句式,学生在进行句式剖析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感悟,这样就可以进行模仿写作,学生的模仿写作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要和自己所写的景物进行相互的配合,有的学生在《雪乡看景》中进行这样的叙述:我见识过哈尔滨的大雪纷飞,欣赏过北京的鹅毛大雪,却从没看见过雪乡这样的雪。雪乡的雪真白啊,白得像一团奶油;雪乡的雪真奇啊,堆成的雪堆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形态各异,各不相连;雪乡的雪真厚啊,厚到可以没过我的大腿。有时候你会踩到“地雷”,身子会陷下去,如果旁边没有人,你就可能起不来了。语言的运用要尽量的灵活和多样,因为文本的范例作用,这一次的《桂林山水》真让学生有很大的收获。

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只是停留在一个小的层面上,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当进行了解以后我们就能够进行讲解。但是语文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语言的合理运用,在进行语言合理运用的时候,我们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来进行培养,这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仝爱华.怎样进行关注语用的文本解读[J].成功,2013(10):3-5.

[2]张建.立体解读:文本研读的另一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3(23):10-11.

语用 篇12

在我们的写作或交谈中, 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语言要准确, 表达要清晰。古人曾说:“意能称物, 词能达意。”就是语言表达要精确, 明晰。然而从辩证的角度看, 这只是语言的一个方面。语言既有精确、清晰的一面, 又有不确定、模糊的一面。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 比如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模糊。虽然很多学者已经从很多方面研究过模糊语言学, 也有研究模糊语言学的语用功能的, 但还几乎没有人从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分析过模糊语言。因此, 本文将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语用模糊。

二、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

语用学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使用和理解语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 语境在语言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 不同语言学家对语境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分析。Lyons认为一个说话人要正确判别话语的合适性, 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 这些知识即是语境的具体体现, 或者说这些知识构成了语境 (何兆熊, 2008:20) 。Lyons在Semantics (1977:574) 中归纳了六种知识。

Lyons以知识解释语境, 这是很有启发的, 他对语境的解释基本上是出于要解释语言外的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选择的影响, 以及如何确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语言的社会合适性。而语用学要解释的是交际的参与者怎样相互理解对方的话语, 为达到这一目的, 语用语境所包含的内容要比Lyons对语境的解释更为广泛。交际双方要能够正确地相互理解;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下去, 首先需要的是具有对正在使用的语言的知识, 即双方必须有共同的语言, 这是最基本的;此外, 在交际过程中双方必须了解语言交际的上文, 也就是说必须知道前面讲过什么话。交际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交际的参与者不断产生话语, 每一句话和前面说过的话必然存在联系。除了语言知识外, 语境还包括许多语言外的知识。构成语境的语言外知识可分成三大类:一是背景知识, 二是情景知识, 三是交际双方的相互了解。背景知识指的是常识, 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般了解, 即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还包括对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的文化规范、行为准则的了解, 以及属于特定的文化的会话规则的了解。情景知识指与特定的交际情景有关的知识, 这一部分知识和Lyons对语境的解释有许多相同之处, 它包括某一次特定的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他们在交际活动中的相对地位、各人所起的作用等。第三大语言外知识是相互知识, 也就是交际双方对对方的了解, 不但是双方要共有这种知识, 而且任何一方都要知道对方是具备了这样的知识的, 并且对方也知道自己是具备这种知识的。 (何兆熊, 2008:21)

三、关于模糊语言学

(一) 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和成因

模糊语言学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它是语言学与模糊学相结合的产物, 其研究对象为模糊语言或模糊言语。其实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发现并谈及了模糊性。然而, 直到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力工程学与电子学教授札徳发表《模糊集合》, 对模糊理论的研究才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始于伍铁平在1979年发表的《模糊语言初探》。如今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 成绩斐然。 (张红深, 2010) 言语的主要功能是交际, 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 而言语传达的信息是要由人脑加以处理的。人脑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能对信息进行模糊识别和模糊处理。在人类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 模糊概念、模糊判断、模糊推理等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的重要途径。人类认识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必然要反映到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中来。因此, 人们在进行信息传达的言语活动中, 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 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运用模糊语。

(二) 模糊语言学的概念和特征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何为模糊性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 但大家的共识是模糊性就是指语言所指对象边界不清晰, 所指范围的边界不确定的这一属性。具体地说, 它是符号使用者所感到的使用某个符号同他所指一个或一个以上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它的本质在于词义的所指与范围往往并无一个精确的界限, 而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表达者和接收者的认知来判断。由于客观世界的多变性, 主体认识的有限性, 语言自身的不完善和语言交际的差异性, 模糊语言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和相对性。不确定性是由于客观事物的性质和状态难以划定一条明确的界限, 语言中用来描述这些客观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词语所表达的外延就会是模糊的, 主要表现在形容词和一些直接表示概念的实词中。不精确性是就模糊语言反映事物量的方面而言的, 主要表现在一些表示估量、范围和程度的副词中。许多模糊语言完全可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就是模糊语言的相对性。

(三) 语用中的模糊语言研究

一开始研究模糊语言的时候, 很多语言学家和哲学家都集中在研究单词的语音语义或者词语词组的模糊性, 而对语用中的模糊研究甚少。随着语用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热门学科,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也逐渐转向了语用中的模糊语言, 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了模糊语言学中的很多领域。诸如, 广告语中的模糊语, 利用模糊语分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研究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幽默的模糊语分析, 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 外事外交活动中的模糊语, 弱势群体的模糊语, 特定行业比如医生律师科学工作者等的模糊语研究, 模糊语在翻译文学中的运用, 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 等等。

四、利用语境理论分析语用模糊现象

语境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金定元 (1986) 曾说, 语用学就是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的新学科。而模糊语言是人们言语交际中必不可少的现象, 通俗的说, 是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 用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来分析语用中的模糊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利用语境理论来分析语用中的模糊语言现象。

(一) 分析委婉语中的模糊语言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符号, 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语言现象, 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为了达到委婉的效果, 模糊语言是必可缺少的。委婉语中有禁忌语、文雅语、礼貌语。为了不直接表达而用另一个替换词来表达其意思肯定是模糊的。因此交往者不但要知道语言知识, 而且要了解两人之间的非语言知识才能顺利交流。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大量使用模糊语言, 其作用就是把话说得更委婉含蓄一些, 特别是针对一些敏感话题, 使用模糊语通常能起到掩饰或回避的作用。

比如, 我国领导人在一次欢迎来访外宾的国宾宴会上, 用了一句模糊语言:“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 我们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什么原因?这就要求在场的人对于背景知识、情景知识和相互知识都非常了解, 否则就起不到该起的作用。

(二) 分析幽默中的模糊语言

幽默是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因此也就跟模糊如影随行, 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因此, 下面用语境理论分析一则幽默:

An old lady was strolling through the park when she saw Jamie with a dog.“Does your dog bite?”she asked.“No.”said Jamie.When the old lady tried to pet the dog, it almost bit her fingers off.“I think you said your dog does not bite.”screamed the old lady with blood dripping from her hand.“That’s right, ”an-swered Jamie.“My dog does not bite, but that’s not my dog.”

在这则幽默中, Jamie对老太太一开始的回答是模糊的。首先语言知识是没有问题的, 否则就无法沟通。当老太太问Jamie她的狗是否会咬人, Jamie肯定明白老太太问的就是她身边的那条狗, 然而她却故意没有回答。这就涉及语境中的非语言知识了。背景知识的常识是狗会咬人或者不咬人, 这一点她们都很清楚。情景知识是她们两个说话人的关系, 她们也许比较友好, 也许不太好, 也许彼此不了解。从这则幽默中可以看出她们两个人的关系不可能是友好的。如果她们很友好的话, Jamie肯定会提醒老太太这条不是她的狗, 要她小心为妙。她们的相互知识也并不是很了解, 不然老太太就不会被咬了。当然实际场景中这种现象几乎不会发生, 但却很巧妙地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五、结语

通过对语用中模糊语言的语境理论的分析, 我们认识到模糊语言是到处存在的, 并且可以说是语用学中的一种现象, 而事实上, 国内外的语言专家学者已经开始把模糊语言与语用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要灵活使用和理解语用中的模糊语言, 我们不但需要具备语言知识, 而且需要非语言知识, 也就是要理解语用模糊语言产生的语境, 这样我们在不同的交际场合才能处理得当, 表现得体, 理解透彻。

参考文献

[1]Lyons.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金定元.语用学——研究语境的科学[J].中国语文天地, 1986, (1) .

[4]李娇.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分析[D].黑龙江大学, 2004.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6]赵明炜.毛卓亮, 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 2001, 26, (4) .

上一篇:水泥装饰下一篇:RVM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