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用

2024-09-15

认知语用(精选10篇)

认知语用 篇1

1.引言

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 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 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 Lakoff和Johnson (1980) 认为“我们用于思考和决定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 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天所经验的以及所做的一切都与隐喻密切相关。 隐喻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 人类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跟隐喻有关。 隐喻作为语言表达之所以可能, 准确地说就是因为隐喻存在于人的概念体系之中”。 语用学的兴起使人们对隐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 隐喻为交际理论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人们开始思考隐喻话语是怎样起作用的, 为什么人们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而是通过使用隐喻话语, 当隐喻地说话时, 说话者和听话者是如何达成理解的。 Mey (1993:63) 曾指出“隐喻始终充满语用炸药, 乃荷枪实弹”, 可见隐喻研究充满挑战, 并非是简单的修辞研究。 因此, 本文首先讨论早期的语用学隐喻观, 然后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对隐喻进行分析, 最后结合英语中的一些实例, 对隐喻的语用功能做了具体的分类和描述。

2.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

格赖斯是最早从语用学角度阐释隐喻的人, 他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隐喻的识别引起了语用学学者们的兴趣。格赖斯认为隐喻与讽刺、夸张一样, 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或相关准则, 因此听话者应认真分析其后的隐含意义。 但格赖斯在阐述合作原则时并没有对隐喻的情况做翔实分析, 他“只解决了隐喻理解是如何触发的这一问题, 但怎样解释隐喻, 人们为什么要使用隐喻, 格赖斯并没有予以解决” (匡方涛、文旭, 2002:43) 。

莱文森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合作原则可以作为隐喻识别参考标准的语用学家。例如:Queen Victoria was made of iron.这句话违反了质量准则中“不要说你认为是虚假的话”这条准则, 使句子产生隐喻意义。 但莱文森同时指出:“这一标准只能是识别隐喻的多重标准的一部分, 因为由违反准则所引起的会话含义情况不止隐喻一种, 也就是说, 将隐喻现象与其他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区分开来, 还另外需要一套标准。 ” (束定芳, 1996:36) 。

相比之下, 塞尔对隐喻问题的讨论最详尽, 其隐喻观结合了言语行为理论, 是对格赖斯隐喻理论的发展。 塞尔在其专著Expression and Meaning中的Metaphor一章中区分了“词或句子意义”和“说话者话语意义”, 提出隐喻意义必定属于说话者的话语意义。 “解释隐喻实际上就是解释说话者意义如何与句子意义相分离的一种特殊情况, 因为隐喻实际上是说话人何以说某件事却隐含着另外一种意义的特殊情况, 隐喻中说话者意义与句子意义相异但又以不同方式与之发生联系” (宫英瑞, 2008:85) 。 因此, 隐喻和间接言语行为一样, 说话者之所以能够表达与字面意义不同的隐含意义, 必然存在一些为听话者所了解的原则, 据此听话者才有可能理解说话者的真实含义。 塞尔的理论作为对隐喻的精细分类是值得肯定的, 但他的着重点在于隐喻的辨认和理解, 对隐喻的产生或运用不予关注, 因而其理论是不完整的, 甚至有点模糊和牵强。

3.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隐喻分析

3.1关联理论简介

正是由于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解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隐喻势在必行。 Sperber和Wilson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的模糊界限提出了质疑,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关联性为唯一准则, 以演绎推理为途径的会话含义理论, 这就是关联理论。 “当且仅当某一假设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境效应, 则它在该语境中关联” (Sperber& Wilson, 1995:123) 。 同时, 他们指出, 关联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为语境效应或称认知效应, 另一个是加工力或称心理努力。 “人们为了理解别人的话必须进行信息加工, 承受某些负担, 但因此而获得语境效应” (匡方涛、文旭, 2002:44) 。语境效应和加工力与关联性的关系为:第一, 相同情况下, 信息加工获得的语境效应越大, 关联性就越大;第二, 相同情况下, 信息加工所承受的加工力越大, 关联性就越小。 “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和互相显映; 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 相互显映的可能性就越大” (赵蓉, 2002:80) 。 因此, 在关联理论看来, 交际活动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对话语的认知过程和话语本身与语境的关联性。 任何话语都是相联系的, 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

3.2隐喻的关联性解释

根据最佳关联的原则, 认知语境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对话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因此关联域A和关联域B的相互作用就有规可循。 “不管是隐喻还是转喻, 其两个认知域之间容易被激活的概念映现为语用推理提供了必要的桥梁。 关联理论提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又规约着隐喻和转喻中两个认知域之间所激活的概念映现” (张辉, 蔡辉, 2005:15) 。 因此, 隐喻是优化关联最终达到最佳关联的一种方式, 并且作为人们说话和思维的一种方式, 隐喻还具有启动效应。 “隐喻通过启动效应引发联想, 这种积极的联想过程构成语用推理的过程或者说类似于推理过程的一部分” (陈娟娟, 白丽梅, 2009:8) 。 在此层面上, 我们认为隐喻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联想过程, 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

总的来说, 隐喻的理解和习得, 就是听话者在认知语境下对话语进行关联、激发、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景, 弟弟的房间很脏乱, 于是姐姐对弟弟说:This room is a pigsty. 这句话违反了常规关系:屋子不可能是猪舍。 根据关联理论, 听话者可以认为该隐喻与现场语境有必然的联系, 即能够产生某种语境效果。对语境效果的推导迫使听话人在关联域A (room) 和关联域B (pigsty) 中激活各自相应的特征集, 如pigsty is dirty and messy.根据关联性假设, 可以获得房间不整洁这一含义, 进一步推理得知姐姐的意思是弟弟应打扫房间了。 由此可见, 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释比早期的语用学理论更有优势, 它将隐喻纳入认知语用学的框架, 认为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 又是一种语用活动, 为隐喻及非隐喻性话语提供了更科学的解释。

4.隐喻的语用功能

隐喻在语言运用中相当广泛, 对隐喻语用功能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语言形式, 并正确地运用其进行交流, 达到期待的交际效果。

4.1表达间接言语

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源域的语义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上, 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建立起类比联系, 让听话人产生联想, 以虚代实。 “讲话人可以用虚拟概念来避免在真实空间想说而又不便说出的事情, 让听话人借助虚拟空间去揣测讲话人的言外之意, 于是隐喻就发挥了表达间接言语的语用功能” (陈向荣, 2006:89) 。 例如, 一位谨慎的父亲不赞同他的儿子去炒股票, 于是他对儿子说:You are digging your own grave.父亲的字面意思是说儿子在自掘坟墓。 但是根据最佳相关原则, 在该认知语境下我们进一步得知,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批评与警告, 间接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炒股票的反对态度。

4.2增强语言的模糊性

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始发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是通过喻体间接地实现本体的意义, 即喻体语义特征的转移。 但当隐喻喻体本身具有多种意义时, 隐喻的意义就变得很难确认。“在交际过程中, 一些特殊场合下, 为了达到某个特定意图, 我们不得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隐喻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语言的模糊性和交际目的” (傅文萍, 2007:30) 。 例如, 会议上旁边的女同事一直在说话, 这时你可以说:“She is really a bird.” 这句话既可以表示对一位女士声音清脆悦耳的赞美, 也可以表示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让人厌烦。 隐喻的模糊性在该语境下, 既能达到提醒的效果, 又不会使得对方太过难堪。

4.3增强语言色彩

日常对话有时难免枯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话者使用隐喻的表达方式, 则可以让枯燥的对话变得丰富饱满起来。 隐喻表达既可以抒发强烈的情感, 如He was filled with anger;又可以表示挖苦和嘲弄, 如钱钟书《围城》中鲍小姐被叫做“熟食铺子”;还可以进行劝说或训斥, 如一群朋友闲聊时, 其中两位朋友因意见不合发生了争吵, 此时可以用“Oh, my dear, you know, argument is war”以缓和紧张的气氛。

5.结语

平淡的言语往往在表达上是不够准确的, 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内在含义, 人们有时候会采用新颖别致的隐喻。事实上, 隐喻性言语不仅能传递字面意义, 还能创造性地表达内在意蕴, 使语言的描述更加丰富饱满。 隐喻所涉及的推理是一个动态的、高速的过程, 它帮助听话者在认知语境下利用关联理论推理出话语的隐含意义, 从而顺利完成交际。 隐喻的语用功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对其的研究视野还应更开阔些, 不应仅仅局限于本文所讨论的语用学范畴,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隐喻交际提供语用操作空间。

摘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 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 在人类的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认知语用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 尤其是格赖斯和塞尔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关联理论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观则弥补了早期理论分析隐喻成因的不足。当今隐喻学者及语用学家的研究成果对隐喻语用功能的具体分类和描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2]Mey, J.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1993:63.

[4]陈向荣.隐喻语用功能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 2006, 26 (4) :88-90.

[5]陈娟娟, 白丽梅.论关联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J].现代语文, 2009 (11) :7-9.

[6]傅文萍.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口语中隐喻的语用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10) :30-31.

[7]宫英瑞.隐喻的语用学阐释———评塞尔的隐喻理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3 (5) :85-87.

[8]匡文涛, 文旭.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 2002 (4) :42-45.

[9]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 1996 (2) :35-39.

[10]赵蓉.隐喻阐释的两种新视角及其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18 (3) :80-82.

[11]张辉, 蔡辉.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外国语, 2005 (3) :14-21.

认知语用 篇2

名词转动词的认知语用分析

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名词转动词这种现象作出解释.从认知基础来看,名词转动词实际上是用事物概念来转指关系概念,是一种“概念转喻”.在概念转喻的认知模型中,由于名词转动词必须有事物和动作两个要素,所以它们一般与事件认知框有关.在同一个认知框中,显著度对参照点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显著度受语境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名词转动词的语境依赖性较高,使用它往往能达到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效果。

作 者:辛斌 赵F燕 XIN Bin ZHAO Min-yan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6(1) 分类号:H030 关键词:名词转动词   语用分析   认知语言学   概念转喻   认知框  

英语中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分析 篇3

1953年,英国语言学家伦道夫·夸克在《随意的交谈——日常口语的一些特征》的讲座中就明确指出,在语言的运用中存在着大量的修饰语,如“you know”、“Imean”、“you see”等,这些修饰语对语法结构和信息传递没有作用,但在语言中普遍存在,而且这种表达方式并非英语独有,在汉语中也大量存在“你知道”、“我说”、“回头”、“你还别说”、“不是我说你”等诸如此类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些修饰用语后来被命名为“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所谓“话语标记”就是指说话人为了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标记性语言,它包括部分连词、副词、感叹词以及某些短语或小句,它们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即它们不构成话语的语义内容,但为话语的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而具有对话语的理解起引导作用或制约作用的程序性意义。[1]

语言学界对话语标记的研究主要是从句法、语义、认知三个角度来研究的。从句法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话语标记的语法位置和句法功能等,通常以脱离语境的单个句子为研究对象;从语义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以连贯理论为基础,认为话语之间隐藏着某种连贯关系,而话语标记则是将这种连贯关系外显的表达方式;从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是以SPerber和W ilson的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把交际活动看做一种认知活动,认为人类认知的总目标是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为此,在认知过程中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最为关联的信息上。

现在学术界对话语标记的研究已逐步从“句法/语义—语用”研究转向“语用—认知”研究。因此,本文拟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支撑,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话语标记与认知语境的联系,以及话语标记在言语交流中所起到的对语用认知的制约作用和在语篇的连贯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一、关联理论对话语理解的认知解释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人们是根据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而人类认知假设依据的是关联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认知事物。为了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人们就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最为关联的信息上。[1](P173)因此,说话者在交流中会最大程度地表达信息,以帮助听话者尽快地、尽可能少些障碍地找出话语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够真正地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人类的认知假设是以关联为取向的,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及话语的会话含义,就是因为人们的认知存在关联性。由于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都会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保证他的话语能被正确理解,往往会采用一些明示的手段来帮助听话者对话语信息进行正确推理,从而寻找出最佳的关联。话语标记在这一过程中就起到了明示导向的标记作用。

与此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说话者也会依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对听话者的认知背景作一假设或推断,当他认为听话者可以依据其自身的认知特点而能够正确地理解他的话语时,说话者就不必再通过某些形式来对听话者进行引导或帮助,反之,他将运用一些手段来促进听话者对他所说的话语进行正确理解,而话语标记就是这样的手段之一。如

A:What time is it?

B:The postman just left.

在上述对话中,B假定A的认知背景中知道邮递员到达这里的投递时间是下午4点,所以他仅说了一句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话语“The pos tman just left”,A却可以得知B的话语的真实意图:告知A现在是下午4点钟左右。但如果A没有这样的认识,那么,B说上述话语的真实意图就不可能被A所理解,B在进行这样的表述时就可以加上一些话语标记来引导、帮助A对他的话语进行正确理解,如“You know,he always comes here at 4pm”等。在这句话中,You know就是一个话语标记,它在语义上没有任何意义,但它对听话者在理解话语上起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听话者关注下面的信息,取得认知上的同步。

因此,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是交际双方认知背景关联的内在要求,是确保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一种手段。这也是说话人使用话语标记语等明示语言手段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实行语用制约的认知心理依据。

二、话语标记的语用认知制约作用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在交际时总希望能说出有充分语境和认知效果的话语,而听话者则希望能最省劲地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为了使自己所传递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能够被听话人准确无误地理解,必须对听话者的话语处置能力、推理能力、知识背景、语境信息等进行控制,以确定哪些作为明示信息、哪些作为隐含信息,从而说出明晰程度不同的话语。为了能够帮助听话者从说话者那里获取他所期待得到的语境假设和语境效果,说话者必然会向听话者提供一些明示的语言标记,如使用一些话语标记来对他所要表达话语的真实意图进行限制。这些话语标记只是对听话者在对说话者所说话语的理解上进行限制,使得听话者能正确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达到认知上的趋同,而这正是话语标记的语用认知制约的作用,如上例。

同时,话语标记在语言的推理和理解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不会改变话语所表达的真实意义,另一方面又促进人们对话语正确理解。同时,还有一些话语标记能帮助听话者注意到话语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如附加关系、递进关系、例证关系等。例如

A:He is not stupid;so he can do this job.B:He is not stupid;after all,he can do this job.C:He is not stupid;anyway,he can do this job.上述三个例句分别用不同的词“so”“after all”“anyway”对“He is not stupid”的真实意图加以处理,从而引导听话人很好地理解。再如

①A:“Do you have some money?”

②A:“Do you have some money?You know,I want to have some change。”

对①中这句问话,听者根据认知有可能会产生“A想向我借钱”的关联性推理,因而会给出一些不是A所期望得到的答案;而在②中,A意识到他的问话可能会让听话者产生与他的意图不符的理解,通过加上“you know”这一表示解释关系的话语标记来对他的问话加以限制,这样就制约了听话者的理解。

由此看来,话语标记对语言的语用制约作用首先是建立在人类的认知有关联性之上的,在此基础上,说话者对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进行制约和引导,使之能正确理解自己所表达的内容,从而达到认知上的趋同。

三、话语标记与认知语境的关系

在交流中,交际双方的话语是不能孤立地理解的,它还受到交流时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语境等,而语境除了语言语境(说话者的语音、语调等)、非语言语境(交流双方的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之外,还包括认知语境(背景知识等)。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1](P177)。在语言交际中,听话者主要是根据自身的认知假设来完成对话语的理解的。

依据关联理论,在交际中,说话者总是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听话者在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和最大程度地增加自己话语的语境效果。在交际过程中,听话者总会将自己的已知信息和新信息进行整合,并努力寻求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对话语进行解读。因此,听话者的认知假设或认知语境会对话语理解产生影响,而说话者也会考虑到听话者的认知语境来对自己的话语进行限制,从而指引听话者按照说话者所期待的方式来理解话语。例如

A:You needn’t go to school?

B:The school is free.

A:Why?

B:Well…

在此例中,A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认为在这个时间段B应该go to school的,他却看到B仍待在家里,他的话语“You needn’t go to school”就与他的认知语境没有关联性,但B给他提供了新信息“The school is free”,这一新信息改变了A原来的认知语境,产生了语境的效果,这就使得A的第一句话有了关联性,从而使得交际得以正常进行。可以这么说,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说话者与听话者相互改变其认知假设的过程,而交际的最终结果就是说话双方在认知上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一致。

既然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交际双方互相改变其认知假设、从而使其趋同的过程,那么,话语标记在交流双方认知语境的趋同上是起着促进作用的,它同时也使得双方的话语有了意义上的关联。

四、话语标记的语篇连贯功能

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是交际的首要目的。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说话者总要设法把话语的意义准确地传递给听话者,这就要求交际双方共同作出努力以维持话语的连贯。这种连贯不是话语字面上的衔接,而是意义的连续。为了交际的成功,说话者总是愿意帮助听话者理解其交际意图,尽可能地减少话语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减少听话者在理解话语过程中的推导努力。因此,说话者会借助话语标记设法把意图表达得更清楚,听话者则会利用话语标记设法从话语中推导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会话双方会通过话语标记来组织话语、构建交际语境,实现话语意义的连贯。

Blakemore等学者也认为,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就是指明语境特征与语境效果,从而引导听话者理解话语。[2]根据关联理论,使用话语标记语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听话者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或代价。同时,使用话语标记的原因还在于人的认知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说话者即便付出极大努力有时也难以将前后话语即时地组织成一个有序而连贯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语用标记是惟一的选择。这样的话语标记常见的有and then,and final(but)anyway,however,the thing is that,I mean,you see,as I said,it’s just that,you know等,这类话语标记可使说话者突出话语的主题结构,标识语段之间的衔接与连贯,确保听话者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完整的图景,从而理解话语的含义。[3]如

①A:Iwant to say a word toMary.B:She is not at home,could I take a message?A:Er,you know,I have a friend whose son wants to…

②A:…As I said,don’t connect with him,you never take my words seriously.You see,you made a bigmistake!

在①中,A先用了“Er”来表达自己的犹豫:要不要让B带口信,后又顾及礼貌等因素改变了主意,但又为了不让对方难堪或者拉近与对方的关系所以又用了“you know”,从而使自己的话语得到突出,使听话人有了清晰的了解。在②中,说话人为了不使自己的指责过于强硬从而招来听话人的反感和不快,他一方面用“as I said”来强调他提醒过对方,同时又用“you see”来说明对方不听的后果,从而使这两个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在认知关联的基础上,这些话语标记能更加有效地将交流顺利地进行下去,使得交流双方的话语不再是一些孤立的句子,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是一个在内部意义与外部形式上有机统一的篇章。

总之,话语标记的使用是说话者为了用最小的投入来帮助听话者能最大限度、最快地取得与其相同的认知,从而确保其话语的真实意图能被听话者正确理解;同时,说话者为了避免听话者产生不必要的认知假设,误解他的真实意图,同样也会采用一些话语标记来对他的话语进行限制和制约。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是使话语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帮助听话者清晰、完整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1] 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J].学术交流,2007(7):126.

言语幽默的语用认知分析 篇4

1 幽默

对于幽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都对幽默有过研究,主要是从修辞方面进行探讨。其后,学者们发现幽默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还能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学术界出现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美学,人类学等等跨学科对幽默进行的研究。所有的研究都为语言学家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广义上说,幽默是人类交际过程中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等,幽默的内容丰富,形式也多样化。根据幽默是否借助于语言,将其分为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由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主要是依赖话语完成的,所以本文主要探讨言语幽默(verbal humor)。

2 抑制机制与突显机制

抑制是大脑的一种重要功能,它调节着人的认知和行为。同时,抑制也是语言理解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加工机制。关于抑制机制的概念和分类,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Bjorklund与Harnishfeger把抑制定义为一种基本的认知压抑,它阻止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把无关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排除出去,从而有助于任务的执行。Hasher与Zacks

则认为抑制负责监控哪些信息应进入工作记忆,并根据当前加工的要求编辑工作记忆的内容。除此之外,Gernsbacher所说的“抑制”(suppression)是指一种积极降低已激活了的与当前任务无关信息的激活水平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这两方面。尽管研究者们针对抑制机制所提出的概念不尽相同,但是总的说来,都主张抑制是阻止无关信息进入或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且使无关信息在总体上不损害认知加工的一种主动压抑过程。抑制受损将导致无关信息的激活、保持与提取,从而影响对有关信息的加工。

抑制机制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关于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相关理论有:第一,建构-整合模型。Kintsch提出的这个模型认为,理解的过程由建构和整合两个阶段组成。建构阶段指根据输入的语言信息,自下而上的一个自动加工的过程,相对来说,这个阶段不受语境的制约。整合阶段是一个受意识控制的过程,获得与语境一致的信息,排除无关的信息和不符合语境的命题。第二,结构建造框架。Gemsbacher认为语言的理解包括奠基,映射,转移3个过程,首先,用最初输入的信息建立一个基础结构,然后把新信息映射到这个结构上,如果信息与原来的结构不一致,就要建立一个新的子结构,就是转移。第三,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Hasher和Zacks把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和年老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工作记忆在阅读理解中占据重要地位,抑制效率的下降会导致阅读理解加工效率的下降和认知老化。

突显是认知心理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显著的事物是容易吸引人注意的事物,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事物。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多种特征,按照认知规律,事物突显性的认识源于人的心理。由于人们认知过程中注意的焦点不同,其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因此,对语言的选择和理解就不尽相同。认知心理学认为,客观现实中,由于观察的角度和关注的方面不同,会在大脑中产生不同的意象。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视角和注意点。突显原则在语言的应用上也发挥着作用,可以说是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

3 抑制机制与突显机制对于幽默的解释力

由于每个个体的所处环境,知识结构,背景知识等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同样的事物或话语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刺激,从而激发个体在头脑中抑制一些信息同时使另一些信息突显出来,例如:

1)At the social security registry.

Stuff member:What is your name,Sir?

Man:Yes,but how do you know my name is Watt?

在上面这个对话中,这个人误以为职员知道他的名字,他把“what”听成了“Watt”,因为这两个词的读音相同,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自己的名字使最熟悉的事物,因此这个人听到合自己名字相同读音的词的时候,头脑中突显出来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别的词语,这样就抑制了别的词在头脑中的产生.这种情况多适用于同音异义词。

2)Freddy:I can lift an elephant with one hand.

Teddy:I beg you can't.

Freddy:Find me an elephant with one hand,and I will show you.

这个例子中的幽默在于说话人利用了句子结构上的歧义介词短语“with one hand.”既可以修饰“an elephant”,也可以理解为修饰动词“lift”。而Teddy听到Freddy的话,第一反映就是“with one hand.”是修饰动词“lift”的,因为一般的常识让我们抑制了修饰名次的可能性,我们不会认为存在“一只手的大象”,而Freddy就是恰恰利用了这一点来产生了幽默效果。

以上的两个例子分别从语音以及句法的角度解释了幽默话语中参与者头脑中的“抑制”合“突显”,分析了幽默是如何产生和理解的。其实幽默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赘述了。

4 结束语

幽默现象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幽默的理解,但是所有的理解都与每个个体的认知水平及其认知背景息息相关,本文只是简要分析了其中的几种情况,对于幽默的分析还不够透彻和深入。但是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幽默现象展开了讨论,希望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Giora R.Irony and Salience[J].Metaphor and Symbol,1998(13):83-101.

[2]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

[4]涂靖.文学语用学纲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杨丽霞,陈永明.理解能力不同的个体抑制干扰信息的效率[J].心理学报,2001,33:294-299.

认知语用 篇5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日语语用含糊现象

一、日语词汇的含糊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利用语言符号将外界复杂的外部世界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而最简洁的中型词汇则是知识组织的基本范畴。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在所有的相关语义中有一个中心或核心意义,这就是其他语义的原型,其他语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了更大的语义范畴。

1.词汇本身含有的含糊。从认知语言学的基础范畴来看,日语有很多词汇本身就具有一个核心的意义,然而这个核心意义带有含糊的语言特征。

学生A “この辞書を借りてもいいですか。”

学生B “ちょっと···今使っています。”

以上对话中,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借字典,回答者巧妙地运用了“ちょっと”,不论回答者是否真正的使用字典,都体现出回答者并不想把字典借给别人的想法。

而“どうも”中含有的意义就更加丰富了,甚至称它为日语中的“万能词”也不为过。

除此以外,可以说词汇“まあまあ”的使用也是日语含糊的一个典型代表。靳卫卫评论说:这些句子里的“まあまあ”到底是什么样的程度呢?大概没有一个日本人能给出明确、满意的答复。这只能依凭个人的感觉去体会,而这种感觉似乎只有日本人之间才会有,是一种可以互相触摸得到的默契注1。

2.日语“隐语注2”的含糊。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隐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对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日语中的“隐语”是隐喻的部分之一。而这些大部分的隐语在字典里是查不到的。

二、日语语法上的含糊

日语语法中出现的形式名词、省略等表达方式语言意义多样化、简略化等蕴含着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方法问题。

1.日语形式名词的含糊。日语中有“こと、もの、ところ、の”等一系列词语,这些词或多或少的脱离了词汇本身的意义,增加了表达的含糊。

学生A “その風景は、さびしいことのうえないものであった。”

学生B “有権者の存在を無視したような、ぞの政治家たちの舞台裏での争いは、見ぐるしいことのこの上ないものであった。”

“もの”本来表示的是东西的意思;“こと”表示事情的意思,例句的意思虽然好理解,然而究其“もの”和“こと”的含义,给人一种无法解释的感觉,只有领悟日本的微妙心理之后才能运用自如吧。因此,诸如这些意义多样的形式名词也体现着日本人不愿意将事情追究得特别明了的含糊心理。

2.日语省略现象的含糊。“以心传心”的日本文化背景衬托出日语中的省略现象尤为突出,省略后的日语有的并不好理解。

学生A “ぼくはキツネ、きみは。”

学生B “ぼくはタヌキ。”

如果不加任何说明,会觉得两个人怎么这么奇怪呢?这两个人到底在说什么呢?其实这是两个人在吃饭时的一个对话。完整的说法是:

学生A “ぼくはキツネうどんを食べますが、きみは何を食べますか。”

学生B “ぼくはタヌキうどんにしましょう。”

日语中,当说话一方省略某些表达时,另一方便会悟出所省略的内容。这种省略的含糊是日本这种单一的民族国家经过长期的密切往来和共同生活所养成的。

三、日语句型运用上的含糊

日语句型的含糊表达了语言使用者怎样的认知心理呢?

1.日语“推测”的语用含糊。

学生A “誰が秘密をもらしたんだろう。”

学生B “君、まさか僕を疑っているんじゃないだろうね。”

这两句话中都使用了推测的表达方式,发话者由于无法确定是谁泄露了秘密,所以不能武断的下结论。而回答者也无法断定说的是不是自己,所以在回应时也用了否定反问的表达方式。暗含着这种事“我”是不会做的,也不是“我”做的。

2.日语“否定”的含糊。

洋子“ねえ、杉山知らない?親しかったよね。”

大久保“杉山なら、さっきばかっり会ったけど、仕事だって来ないじゃないかな。”

洋子和大久保的对话中,洋子用否定的表达发问,大久保用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回答,如此一来,说话双方都没有肯定自己的想法,而是将说话的主动权让给对方来增加了信息的不明确性。

四、结语

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就日语的含糊语用现象进行了考察,总结出日语的语言含糊现象不仅大量的存在于日常的会话中,也存在于单个的词汇、语法、句型上。正是由于这些单个的词汇、语法、句型本身就具有含糊的含义,用它们构成的会话也就自然而然的附上了含糊的特征。可以说,认知语言学的学习与掌握对某种语言的学习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靳卫卫.走进日本[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6.

[2]大堀寿夫.认知语言学[M].东京大学出版会,2002.11.

母语迁移与语用教学的认知研究 篇6

一、理论基础

过渡语认知的语言发生基础首先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与语言习得机制相关。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受制于一组高度抽象的规则, 这些规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连通理论 (connectionism) 证明了语言迁移的必然性, 解释了语言习得与其他知识的获取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是复杂的认知过程。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具有寻求和建立事物之间联系的倾向, 也就是说, 在学习新知识时, 大脑很自然地会去寻求以前知识的相似点, 在不断的搜索和对比中, 这些相似点会被激活 (王初明2001) 。母语深深的烙印成为成年人认知第二语言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语言推动力 (戴炜栋蔡龙权2001) 。语用知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前就已经通过母语掌握了丰富的语用知识, Bialystok双维模式解释了语用习得的认知过程。双维模式指出语用学习及应用由知识分析 (analysis of knowledge) 和过程控制 (control o processing) 两个维度组成。知识分析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过程控制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相关信息上以便在理解和产出中使用。语用习得过程就是学习者的培养控制能力的过程, 以激发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去发展和使用过渡语。Schmidt (1990) 注意假设 (Noticing Hypothesis) 为语用教学提供了依据, 教学是引起注意突显语境特征下语用功能的重要方式。这些理论揭示语用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 在学习和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考虑包括母语在内的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的语言习得的影响。

二、语用迁移

1.“迁移”研究背景

过渡语语用学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ILP) 开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而对“迁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至50年代。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产生的系统影响, 语言迁移指学习者用母语规则认知目标语语言规则并产生过渡语语言规则的现象。当二语学习者缺乏目的语的表达思想时, 自然地就会依赖于母语知识, 当他们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时, 仍然会用到第一语言, 把母语用作构成第二语言话语的框架。R.Lado的对比分析假说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指出, 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引起的, 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并克服这种差异。从80年代初, 迁移的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 它不仅仅指母语对目标语的机械迁移, 除了来自母语的影响外, 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心理过程。近年来母语迁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是否存在的层面, 而是研究迁移了多少, 如何迁移, 力求解释二语习得的发展 (郭巍韩晓惠2002) 。研究者不仅在语言的各个层次, 而且从心理以及社会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迁移现象, 它被视为第二语言习得中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和认知手段。在学习过程中, 迁移不能仅仅被看做一种干扰的因素, 外语学习应当关注母语迁移的条件及决定母语迁移性的基本原则, 有意识地将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 了解两者的同异, 以更有效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语用正负迁移

二语习得中语用迁移是不可避免的, 其存在已得到充分地证实, 而引发语用迁移的原因是复杂的, 主要原因来自母语的影响。因此, 语用迁移 (Pragmatic Transfer) 一般定义为学习者的母语语用知识对他们理解、使用、习得二语用知识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文化等层面上都会有所表现 (Kasper, 1992) 。语用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语用正迁移是指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语言或文化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两种语言的某些语用知识可以相互交替使用, 而且不会引起歧义。在二语习得中, 学习者往往借助母语知识来帮助使用和理解语言, 母语语用知识的迁移现象较为普遍。当学习者因缺少必要的二语语用知识时, 往往会将母语中的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知识迁移到目的语中。正迁移普遍被认为能促进过渡语语用能力的发展, 衡量母语的促进作用要看错误减少的数量和学习的进度。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早期母语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因为这时学习者还未能构建一个发展规则 (Ellis 1994) 。负语用迁移则是指由于不同语言、文化差异或排斥性, 对学习者新语用知识的获得和进行跨文化交际产生干扰作用的迁移现象。如何有效地控制负迁移、促进正迁移, 使母语语用知识可以成为语用学习的一种资源加以利用?

三、母语迁移与语用意识提升

1. 语用意识提升

母语语用知识可以成为语用学习的一种资源加以利用, 为弥合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距, 有意识地探索母语及外语之间的语用特征, 有研究者提出了提升语用意识的方法。语用意识提升是通过教学和其他手段激活已有的母语语用知识, 唤醒学习者对语用信息, 包括文化差异的注意力和敏感性, 加强对本族文化的认识。语用意识提升不仅可以激活已有的母语语用知识, 唤醒学习者对语用信息 (包括文化差异) 的注意力和敏感性, 而且可能克服迁移带来的负面效果。通过提高语用意识, 使学习者了解母语和外语之间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的相似与不同, 以达到发展目的语语用能力的目的。语用意识提升的意义在缺乏目的语交流机会的外语环境下更为突出, 语用教学的实际作用也在于提升语用意识, 而不可能是讲授所有言语行为的理解或实施 (Bardovi-Harlig 1996) 。但是过渡语语用能力的发展仅仅有语用意识是不够的, 还需要为学习者创设教学情境, 提供有效输入和交流机会。前者使学习者获得语用知识, 后者使学习者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然后内化, 最终达到自动化应用 (Kasper 1997) 。在此基础上, 有研究者提出了会话分析的文化教学模式 (Barriaja-Rohan 2000) 。

2. 会话分析的文化教学模式

此教学模式按照语用习得三个互相依存的条件组成:一定量的输入、输入被注意以及大量的练习机会, 分为五个可操作阶段:唤起意识→体验→实践→内省→评估 (如图1) 。首先通过对比分析 (CA) 让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L1和L2的差异, 接着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差异, 在练习中克服这些差异造成的语用负迁移, 最后的内省和评估更在深层次上使这学生了解到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不同的交际策略达到成功交际。教学从对比分析入手, 对语用教学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老师的主要作用是不断引入目的语的文化概念和语用特征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这个教学模式表明如果学习者能意识到目的语与母语语用特征的异同,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语用正迁移和避免语用负迁移。

四、促进迁移的语用教学策略

语用意识提升和文化教学模式能促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注意母语和目的语语用知识, 有效地促进母语迁移, 但任何教学归根结底还要从学习者角度出发, 语用教学也不例外。语言认知发展观认为语言的获得需要靠外部刺激和内部力量驱动共同完成, 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等等都会对外语的语用习得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除了需要提升学习者语用意识外, 同样重要的是激发学习主体的语用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将学习者培养成为积极主动的有思想的语用观察者。

1. 通过有效输入和教学提升语用意识

前人研究表明语用意识提升在语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外语环境下教学可以通过有效输入和教学促进语用意识的提升。 (1) 有效输入。教材和观看原声电影/电视是语用输入的有效途径。胡美馨 (2007) 提出了由明示教学、接受技能意识培养、产出技能意识培养、反思四部分组成的英语教材中语用意识培养的研究观点。除了合理的教材编写外, 观看原声电影/电视是语用输入的理想选择, 因为电影作为语言输入, 保证了输入信息的真实性、多样性、可理解性和趣味性。课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通过看电影电视的方法自主学习, 探索相关的语用知识。 (2) 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班级容量自主选择演绎法或推理法进行讲解, 讲解应注重对语用共性和异性的平衡。帮助学生比较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 充分利用语用共性进行学习, 同时认识到文化差异。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外语环境下, 显性语用教学相对与隐性教学更有效。

2. 激发学习者的语用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外语二语习得研究发现, 在众多的个体因素中, 与社会因素更密切相关的个体因素 (如动机、态度和性格等) 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其中, 动机与语用习得密切相关 (刘润清、刘思, 2005) 。由于民族文化、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二语学习者可能不愿意完全以本族语说话者的方式进行交流, 结果往往产生一种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中介语语用特点。因此要消除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存在的社会和心理距离, 要注意培养学生语用学习动机, 以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接受程度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 引起学生学习语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产生兴趣, 促进学生的内在性学习动机;在考试中适当地进行语用能力的测试以提高学习者的工具性学习动机。

五、结语

从认知特征谈英汉语用对比分析 篇7

一、英汉语用对比分析应用的可行性

(一) 英汉语用对比的理论基础。

比较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 在语言研究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一种事物的特点, 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要认识汉语的特点, 就要跟非汉语比较……”。[1] (P62) 那么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要认识英语的特点, 就要和汉语比较。“应用语言学及文化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是:通过比较任何两种语言和文化, 来发现和描写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会碰到的问题。这一比较的结果对于教材编写﹑教学测试及学习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P499) 。通过对两种语言进行描写性的表述的对比, 进而联系文化﹑历史渊源及民族心理来对这些共同点和差异处加以解释性的对比, 更好地提高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英汉对比分析是把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目的之一是为了预测汉语对英语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 即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所谓英汉语用对比, 是要揭示英汉语言使用上的共性和差异性, 从而描写和解释应用上的语用原则, 揭示它们的异同。

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迁移理论。Odlin认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3] (P90) 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以前的语用知识对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语用知识的使用产生的影响, 是学习者语言或语际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语用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 但是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因此, 语用负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4] (P69) 。而这种从母语中迁移来的不同于英语中已经存在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导致语用失误, 因此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点是造成操汉语为本族语者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迁移的根源, 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干扰, 减少语用失误。

(二) 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认知过程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 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中国的大学生学英语的年龄集中在17岁到20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已有较强的认知能力, 能够轻松自如地使用母语, 已掌握一些英语概念, 能够有意识地学习, 具有一定的认知优势。因此, 他们能够根据学习内容, 调整认知方式和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策略, 并有意识地进行记忆, 提高对比较后知识的掌握。由于元认知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意识。另外, 受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没有掌握完整的英语概念体系,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常不自觉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汉语的语言规则和习惯, 即内部语言表现为母语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语言教学中, 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异同, 让学生从比较中强化英语语用知识的学习, 从而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无可否认, 学习外语者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相似或不同之处, 帮助他们形成L2系统。在跨语言策略上, 我们首先承认了迁移作用, 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 比较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 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新的L2语言体系”。[5](P69)

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汉语文化的英语学习者在与来自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时, 大多潜意识地忽视中英文化的差异, 把汉语文化中的思维定势、价值观和社会规约等母语习惯植到英语活动中, 或机械地套用汉语结构, 这样就会违背英语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念, 导致交际不快或失败。这主要表现现在称谓、招呼语与寒暄语、邀请语、称赞语与自谦语、告别语和委婉语等的使用上。比如在招呼语方面, 汉英表现迥异。汉语看重感情的沟通, 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在中国, 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吃了吗”“你上哪儿去”“最近忙什么”。在中国人看来, 这只是一种显示友好的“问候”、招呼方式, 不太在意对方的回答。但如果和操英语为本族语者交谈时“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busy with?”就不是招呼语了, 可能认为这是要回答的问题, “吃了吗”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吃饭;“你上哪儿去”有可能涉及个人隐私。英语崇尚个人自由, 喜欢创造轻松自在的交谈氛围, 因此见面常谈论天气, 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母语负迁移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英汉语用对比, 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失误。

(一) 在教学内容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 注重英汉文化差异比较和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双方要注意的问题之一是尽量沟通汉语与二语文化在语用上的差异。语用差异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的不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言民族和以中文为代表的汉语言民族, 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发展过程不同而形成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很大。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 常常发生下列情况:即使语言语法准确无误, 也会产生误解。对于不同文化的人们, 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 在语言教学中要通过分析对比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语用方面的异同。教师在授课时要穿插有关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宗族文化和个人文化﹑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差异, 以及中国和操英语为本族语的国家的历史民俗差异。

2. 强化英汉交往规则的对比

言语交际是否成功, 效果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用恰当的礼貌表现方式和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与价值观念、社会习惯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英汉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评判标准也相差甚远。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Leech) 效法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 将其分为得体、慷慨、赞美、谦虚、同意和同情准则。

中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准则。顾曰国先生借鉴Leech的礼貌原则, 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原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对自己或与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谦”;对他人或与他人相关的事物要“抬”“尊”。汉语言文化通过独特的自谦词和尊词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如称自己为“鄙人”、“愚弟”、“小弟”;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称自己的子女为“犬子”、“小儿”“小女”;自己的家为“寒舍”、“舍下”、“陋室”;自己的作品为“拙作”、“拙著”;称对方为“您”、“您老”等, 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对方的儿子为“令郎”;对方的家为“贵府”、“府上”;对方的作品为“大作”、“佳作”;对平辈则用“贤”, 如“贤弟”。

尊词或敬语在英语文化的礼貌准则中很少见到, 除非是对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受尊敬和崇拜者。他们在社会级别中位置较高, 相应地其称呼语中的礼貌级别也高。比如神职人员:Cardinal (主教) , Priest (神父) , Nun (修女) ;社会地位、学术地位高者:Your excellency (阁下) , U.S.President (美国总统) , Mr.President (总统先生) 。一些表达方式如will, would, may, might, can, could等是具有英语特色的表示尊重和礼貌的形式, 这些在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表达方式。何自然列举了汉、英语言中表示尊重、礼貌的不同语用格式。

另外, 操汉语的人在演讲结束时爱说一些谦虚客套话表示礼貌, 如“不当之处, 请大家批评指正”等。而操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取而代之“Thank you.”“Thanks for your attending.”, 有时也说“I hope you’ll enjoy my talk.”。中国主人在请人吃完丰盛的饭饭仍然会说:“没什么可招待的”、“不会做饭”等的客套话, 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了最大程度, 以此来显示礼貌。

(2) 求同准则

人们在交际中都爱面子。英语文化中的赞扬准则与汉文化中的求同准则有许多相似处, 即考虑对方的“面子”, 但两种文化求同的方式及表现形式存在一些差异。

Brown&Levinson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7] (P562) 由于受社会伦理道德、社会结构及血缘关系、宗教信仰的影响, 中国较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社会交际类型。[8] (P90) 语言的使用表现出一种权势取向, 所以汉语文化的人更重视积极面子。中国文化特别重视集体观念, 个体要被集体接纳, 要求与集体相和谐, 如果个体在集体与社会中不被欢迎和尊重, 就失去了立身基础。[9] (P52) 因此汉语文化的人更强调自身的社会价值, 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情感反馈和自我尊严的外在表现, 认为妨碍自由的强加行为不是那么危害礼貌。

在西方国家, 由于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 人们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提倡人人平等, 行动自由, 因此更倾向消极面子。

另外, 在称呼准则、文雅准则、德、言、行准则等方面, 英美文化表现异同。

3. 强调英汉语用差异的比较和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输入, 因此教师应在语言知识各个层面渗透语用知识的讲解, 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使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招呼与寒暄语、邀请语、称赞语与自谦语、告别语、道歉语和委婉语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了解该语言所反映出的礼貌规则、社会价值及思维模式等。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各种概念、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

(二) 改变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注重词汇、语法等应付考试的知识和能力的讲解, 这造成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落后其考试能力。因此要改变教学方法, 开辟第二课堂。学校要开设相关专题讲座, 定期观看英文电影。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跨文化交际语境, 并向其推荐与课程学习主题相关的外国文化的课外书籍, 以增强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 如成立英语协会、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英语晚会等活动, 模拟现场,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英语的能力。举鼓励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电视广播等积累文化知识。邀请外籍教师讲课或办讲座, 开设有关外国文化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出学校, 参加对外交往, 提高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三)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英语教师应有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 而以他“好学”的气质、充盈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自己要具备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 不仅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信息提供者、评价者, 更要更新教育观念, 充当终生学习者的角色。由于语用能力的培养涉及到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课题,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理念”, 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并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扩充自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不断发展自己的语用能力, 才能保证职业能力的适应性, 做好学生语用能力的培育者。

参考文献

[1]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见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 2002, (1) , 1977.

[2]Robert Lado,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Volume17, Number2, July2007, 1957:241-247, (7) .

[3]Odlin, 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8) :203-231.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8]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话语生成动态性的认知语用研究 篇8

话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当上个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F.de.Saussure区分了“语言” (langure) 和“言语” (parole) 时, “言语”还没能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的代表Z.Harris发表了《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一文。这篇文章的问世被认为是现代话语分析的开端。话语分析这一语言学学科的出现促成了语言和言语研究的有机结合。Barbara Johnstone认为“‘话语分析’是一种被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运用与分析话语时的研究方法” (2002:Ⅵ) 。话语分析工程浩大, 它不仅涉及到话语的形式和结构, 而且涉及话语的功能和动作, 研究语言使用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人们普遍认为, 话语分析包涵话语的生成、话语结构和话语的解读 (胡壮麟2002) , 而话语生成是话语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

早期的话语生成的研究多是借助孤立的心理实验数据研究话语如何产生, 其研究局限在心理学领域, 并且大多拘泥于实验数据, 难以避免忽略话语生成的交际本质。与此同时, 语言学界虽然就话语交际进行了大量研究, 形成了不少理论, 然而话语生成方面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却不乏零散和片面。研究发现, 在早期有关话语生成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认为话语主要是话语发出者单方面的产品。忽略了话语既是一种认知心理活动、又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的动态属性。鉴于上述情况, 本文将话语生成定为本文的研究目标, 认为话语生成在交际中具有动态性属性, 并试图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对话语生成的动态性进行探讨。

1、话语与话语生成

1.1话语

话语是个模糊的概念, 理论不同, 分析目的不同, 话语的定义也不一样。有人把话语看作具体的某个会话或某篇文章, 有的人将话语看作一种交际事件或言语交际活动。Pike认为话语是社会文化语境下互动过程的产物。Brow和Yule把话语看作过程 (process) 。刘润清先生曾指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宝贵财产, 语言一旦进入社会活动就立即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动态程序, 自身也成为一种话语活动。在我们看来话语概念既是过程又是产物, 它是人类语的一切使用形式, 是一种有结构, 有意图的符号编码和解码的创造性活动。

1.2话语生成

彭聃龄教授在《普通心理学》 (2004:395) 教材中定义语言产生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 它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她从发话人单方面揭示了话语生成的两种媒介, 即说话和书写。但是还没深入话语生成的动态性实质。我们认为话语生成是指发话人通过说话或书写两种形式, 与发话语境互动后, 传递思想从而达到交际目的的动态过程。

2、关联—顺应模式

Sperber&Wilson (1995) 和Vershueren (1999)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语言的使用与理解, 并提出了当今颇具影响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 和顺应理论 (Theory of Adaptation)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活动。顺应论则认为话语使用是由于语言的变异性 (variability) 、协商性 (negotiability) 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 由语言使用者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国内学者 (杨平, 冉永平等) 在研究话语使用规律时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并从说话人的角度, 提出“关联—顺应模式” (the Relevance-Adaptation Model) 。按照“关联-顺应模式”, 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顺应和关联的过程, 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的过程是发话人寻求关联, 顺应最佳关联语境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话语交际的目的在于寻求最佳关联;发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关联假设是说话人对符合关联原则的语境顺应的结果;关联顺应是一个语境成分 (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 和语言结构 (音位、重音、语调;词汇结构和内容;句式的长短;命题结构和内容;篇章结构和内容) 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关联顺应是策略选择的过程。以上几方面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 其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这一认识给了我们以下启示:首先, 话语生成是交际主体 (说写者和听读者) 之间的协同过程, 它们所共同形成的最佳关联语境假设将直接影响话语形式的最终选定;其次, 发话人需要不断在语境中做出选择, 达到顺应关联语境的目的;最后, 话语生成中的关联顺应即是话语交际者与交际语境 (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 和语言语境 (语音、词汇、句式、篇章结构和内容等) 的动态顺应。本文作者在阅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对以上理论模式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之后认为, “关联—顺应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话语生成动态性的深层次机制。我们认为在交际中话语生成是话语交际者在关联、顺应两种机制作用下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互动的过程。

3、从认知语用角度解析话语生成动态性

3.1从三大世界中寻求最佳关联假设

人类的认知只倾向去处理最关联的输入认知资源 (无论是来自内部还是来自外部) , 这就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的第一原则”。在他们看来, 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必须首先对听话人的认知资源做出合适的估计, 然后在选用恰当的话语方式 (用此方式明示) , 让听话人从中通过推理, 找到正确的语境并推导出说话人意义[1:63]。此外, 交际的过程是“非对称的”。交际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说话人是否能对交际语码和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做出恰当的假设。发话人在对受话人的认知语境做出估计时, 只选择那些发话人认为与最佳关联原则相一致的、符合受话人认知能力和资源的语境假设。关联假设是支配话语方式的标准, 而关联假设随着交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这样会影响到话语生成的动态性。

[1] (A conversation occurs between a son and his mother on Friday)

(a) Son:Mum!

(b) Mother:Why do you come back?

(c) Son:Today is Friday.What’s wrong with you?

(d) Mother:Well, don’t you have to make up for the lessons today?

(e) Son:It has been postponed to the evening.

(f) Mother:Oh, that’s it.

(Ran Yongping 2004:30)

在这段儿子与母亲的对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的最佳关联假设通过不断调整才最终顺利完成交际。根据当时的三大世界, 母亲选择了相应的关联语境, 即时间周五 (物理世界) ;母亲与儿子 (社会世界) ;按常规, 周五儿子应该补课;没有上学, 母亲担心 (心理世界) , 并在语言世界中选择了反问句[1b]的形式。然而, 儿子的回答[1c]给母亲提供了新信息, 即今天周五, 儿子理应待在家。这一蕴含信息和母亲[1b]的认知语境相冲突。而母亲为了进一步弄清楚, 就说明顾虑的原因[1d], 之后儿子的话语让母亲将最初的关联假设调适成新的关联语境, 并相应的生成[1 f]的话语形式。

例[1]告诉我们尽管儿子和母亲都有不同的认知假设, 他们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协商来达成一致的认知假设。话语交流是在不断扩大的共有认知环境下进行, 而不是机械的复制思想。为了交流顺畅, 发话人不断的估计受话人的认知环境。在这种动态的认知关联假设基础上, 发话人才能努力产生恰当的话语, 完成成功交际。

3.2最佳关联假设与语言语境的顺应

Vershueren提出, 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进行选择的过程[6:56-57]:。所谓“选择”包括以下三个重要的内容:1) 变异性:有多种语言形式可供选择;2) 商讨性:选择的过程不是按照机械的规则进行, 而是一个以高度灵活性的策略和准则为基础的过程;3) 顺应性: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以策略为基础的选择, 以顺应交际需要为目的。这种顺应性具有双向性;语言成分的选择顺应语境;语境的选择顺应语言成分。这三者中, 顺应性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是语言使用的机制, 而多样性和可协商性是顺应性的内容。顺应性体现在变异性和商讨性之中。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为语言顺应提供条件。

话语生成中关联性是指话语生成时所形成的认知语境假设的关联性, 以及待处理信息的语境关联性;顺应性则指话语生成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语境条件或创造语境条件去确证、调节或适应现存的认知语境假设, 其结果在话语生成时表现为发话人选择恰当的话语形式或语言结构以及策略, 以推进交际的进行。下面是一名顾客和服务生在餐馆里的对话:

[2]a) Customer:There is a dead fly in my soup.

b) Waiter:Yes, Sir.It is the hot liquid that kills it.

在这一例子里, 我们可以看到服务生的话语是幽默, 极大的避免了当时的尴尬。为什么服务生这样说话呢?我们可以从关联顺应模式中找到答案。顾客看见汤里有只苍蝇, 于是通过话语[2a]明示给服务生。服务生可以做出以下的相关假设:

(1) 有只死苍蝇的汤不卫生;

(2) 食物里本不应该有死苍蝇;

(3) 顾客对所上食物不满, 并要求解释。

通过处理新信息和老信息, 服务生做出关联假设, 即顾客一定是生气了。然而, 在这种情景下, 服务生还注意到该语境中的其他方面, 如顾客与服务生在社会地位上不平等 (服务生服务顾客) ;此时顾客和服务生的心理世界不同 (顾客气愤, 而服务生应该道歉) 等等。然而, 这种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语境并非绝对的制约服务生的行为。为了避免尴尬, 并使自己摆脱被动的处境, 服务生与语言语境发生相互顺应, 并选择了幽默作为表达策略。此举扭转了针对服务生的指责, 并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从而达到了交际目的。

4、结语

“关联—顺应”模式从发话人的角度阐述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顺应关联的过程。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发话人寻求关联、顺应关联语境的过程。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为取得成功的交际, 我们往往是以顺应来寻求关联, 又通过关联来达成更好的顺应。关联是顺应的目标;而顺应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调节机制。两者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 在话语生成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从而推动话语的不断更新。当然, 话语生成的动态性也并非绝对的动态, 它是建立在一定静态机制基础上的。否则, 话语永远无附着, 不成其为话语。

认知语用 篇9

当代话语分析普遍被认为始于哈里斯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话语分析》;近现代的汉语语言学研究源于《马氏文通》。从经验主义研究者的成果可以发现, 语言的产生是有规律可循的模式化的诚实衍生与发展, 字、词、句、章的铁律基本没有被打破, 这有助于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由低到高不断地进步和升华, 无论从语义还是从语用分析, 语言的理解均被增强且明晰, 这有助于对语言交流障碍的剔除, 促进理解和沟通, 以致更加有效的沟通。本文以新闻标题为语料, 从语义到语用理解新闻标题语言的特殊性, 更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分析其中的言语行为。

2.新闻标题语言的特殊性——语义与语用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不同角度。传统各种语义理论把交际中意义的生成看作是规约化的语码诠释活动, 把语符当作是一个物质形式, 或是包含着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客观世界、经验或想象。现代语义学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学科、跨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现代语义学词义层次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语言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而在句子层次上的研究则受到了逻辑语义学的影响, 因此现代语义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是认知语义学和形式语义学, 相比之下, 语用学由于考虑到语境的因素, 对字、词、句、章的理解就更加全面, 从语用学角度来分析新闻标题语言中语境隐含是极其重要的。

3.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信息的认知与凸显

新闻标题是一种交际行为,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 交际行为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行为, 它具有很强的认知特点。作为示范, 本部分借鉴认知视角 (cognitive perspective) 理论, 解释语言使用中视角选取的认知机制和语用效果, 旨在说明CL理论可以很具体、很贴切地用来解读语用现象, 而且能够使总体上基于关联理论 (Sperbe和Wilson 1995:15-16) ) 的语用解释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4.新闻标题中的主要认知语用现象分析

新闻标题中含有丰富的修辞现象, 其中存在很多修辞格是新闻标题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彭朝丞在《新闻标题学》 (1996) 从形象类辞格、强调类辞格、贯通类辞格等7种类别共归纳出40种新闻标题中出现的辞格。另外, 段业辉先生在《新闻语言学》 (1999) 中分别对消息、通讯和评论三者的标题常出现的辞格得出结论:消息标题中常出现仿拟、比拟、比喻;通讯标题中常出现的辞格有比喻、比拟、引词;评论标题中常出现的有设问、对比和比喻。本文语料涉及设问、比喻、比拟、引用、仿拟, 对新闻标题进行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

(一) 设问

在涉及设问句的语用价值时, 从设问句的定义可知, “设问句是疑问句的交际类型中的一种, 设问句又叫自问自答, 属于交际功能的类型。发问人心目中实际上已经有了明确意见, 不直接表达己方观点, 先用一个问句引起对方注意, 引出自己看法。”此法为答语出现建构引导式语境, 交际效果更为突出。这就是“无疑而问”。设问往往明知故问, 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目的是强调问题, 以引起人们注意, 使问题具有突出性, 达到认知凸显。GOOLE相关搜索, 找到约6150000条结果 (用时0.26秒) , 本文对最具认知语用学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其重要性。例如:

1.《昨夜枪声何来?史家胡同捉匪》 (1949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2.冯小刚:还不想给世界“输血” (《广州日报》2009年3月29日)

例1中:以设问方式引起悬念, 激发读者对语境期待, 自问自答给出结论, 一目了然, 知道了新闻眼在何处。输血本来意为给病人或有重大事故等的伤员输入血液, 此处比喻给世界提供新鲜力量, 而非血液本身, 这里的语境隐含要通过阅读来加深理解。因此, 编者要引读者进入主题和段落, 才能明晰语境、语义真实所指。

(二) 比喻

前人云:“石蕴玉而山辉, 水含珠而川媚。”比喻即打比方, 将甲乙双方相似点, 以乙喻甲, 描绘事物、说明道理, 形象、生动, 达到语用交流目的。一种是明喻, 即直接明显的比喻, 如《营业员卖花成行家——人称“玉兰花”》。再一种是借喻, 如《食品库成了老鼠的天堂霉变香肠竟然还削价出售》。另一种是隐喻, 即暗中设喻, 即借别的事物来打比方, 如《踢了十三年的“皮球”进了门》。

1.主题:《亮剑除“黄蛙”》副题:《——上海警方打掉一特大手机WAP淫秽网站》 (《人民日报》2009.11.29第4版要闻)

2.《印度火车相撞车厢“拧麻花”》 (《法制晚报》2010年7月20日)

在例1中:“黄色淫秽信息”形象比喻为“黄蛙”, 使人能够直接感受到其巨大危害。例2中:列车相撞的冲击力把其中一节车厢的顶部和两侧撞飞到列车上方的一个天桥上, 剩下的车厢残骸扭曲成了“金属麻花”。

(三) 比拟

比拟是指将甲事物当乙事物来描绘, 既可拟人又可拟物, 拟人多于拟物, 这样更能达到语义的最佳关联。例如:

1.《豆芽为什么这么“肥”?激素催的!》 (华商报2010/05/13/15版)

2.《一道公文背着三十九颗印章旅行》 (1980年9月19日《文汇报》)

例1中: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 一问一答, 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 直接吸引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 包含了最核心的新闻内容, 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买。例2中:这个标题将公文拟人化, 赋予它人动作。在这里用于公文, 已有拟人的味道, 一个“背”字传神地表现出盖章的不易, 又新颖又形象。如果这个标题只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拟作《一道公文盖了三十九个印章》, 虽然也很精炼, 但是却略逊一筹, 尤其是“旅行”两个字用得很巧妙, 形象地批评了官僚主义作风, 既凝炼又生动。

(四) 引用

表述中借助现成话 (如诗、词、歌、赋等) 的一种词格, 常常是引经据典或者是用重要任务讲话来概括主题, 表达己方观点。

1.《三个“和尚”散了伙, 一个“和尚”乐承包超小型理发店“起死回生”》 (1984年7月24日《新民晚报》)

2.马琳:《男人哭吧不是罪》 (《人民日报》, 2007年6月6日)

例1中:这个标题两次使用引用修辞格, 一是在引题中引用谚语“三个和尚没有水吃”, 二是在主题中引用成语“起死回生”。引用谚语, 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让读者轻松地了解事物的内涵;引用成语, 寥寥四个字就将“超小型理发店”经营状况的变化过程简炼地表现出来。例2中:马琳因亲人去世而泪洒赛场, 作者用刘德华的一首歌“男人哭吧不是罪”为题, 表达了对马琳的理解以及人文主义关怀。

(五) 仿拟

由人们熟知的语言来仿出新词、句、篇, 新闻标题中包括谐音仿拟、俗语仿拟、成语仿拟。

1.《古渔村尽显滨海风情游客“与浪共舞”》 (人民网-广西频道2012年7月5日)

2.《湖北恩施广告称为市民发放“凉民证”风》 (《武汉晚报》2012年7月11日第15版)

例1中:汉语成语“与狼共舞”妇孺皆知, 换成“与浪共舞”让人眼睛一亮, 顿觉一股清风迎面而来, 有看下去的欲望, 这样的表达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令人为之一振。在语用学里的模因论中的音似, 此语义的认知效果远胜于其他表达方式, 类似词语诸如粉丝 (fans) , 克隆 (clone) , 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神马等等。例2中:因“凉民证”与日本侵略中国时期的“良民证”谐音, 受到网民热议, 多家网站对此发布评论, 批评恩施发布此类广告。还有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标题:“我靠重庆, 凉城利川”、“龙船调的故乡, 我靠重庆”等广告语, 其中“我靠重庆”因存歧义被网友称之为是继“宜春, 一座叫春的城市”之后又一最牛最雷人广告, 随后“我靠重庆”成为网络热词。之后不久, 利川市旅游局已做好了更换广告语“我靠重庆”的准备。替代广告语已出炉“重庆这边, 凉城利川”。这都体现出本来要遵守的语用学中的最佳关联, 却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因此, 新闻标题撰写人要从语义、语用的语境和认知角度考量受众对其进行的语用认知理解, 才会尽力避免出现语义理解偏移, 这也是汉语双关语惹的祸, 因此要拿捏得准。从以上标题可见, 语用认知的语境迁移也可源于语言模因现象:广播 (原指电台) 现指播客里的广播。还有如“微博”通“围脖”, 新浪网就用了“新浪围脖”来指代“新浪微博”, 大赚人气。网络语言更新更是目不暇接, 不胜枚举, 但都处于语用学的视角之内。由此可见, 语言的使用就离不开语用、认知及其转码。如果语言的交际双方基于语义、语境的认知不同, 可能会出现交际受阻, 甚至出现争议、非议及其他的冲突。

5. 结语

新闻语言要遵循的认知语用原则为, 用最简洁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提示给读者, 即所谓立片言而居要, 语义直接、大道至简、语境明确, 使读者认知清晰、顺应, 达到最佳关联。从以上分析可知, 新闻标题语言语境多样化, 均为达到认知语用的目的, 但是如果对可能的认知语用考虑不周, 就会出现负面影响, 除非炒作, 否则会产生不良影响或尴尬的后果。最后, 无论谁来担当都是败笔。因此。新闻标题不仅是艺术, 还是一门与语言的语义、语用相关的学问。

参考文献

[1]王帅.语境决定言语行为[J], 语文学刊, 2010 (3) :33[1]王帅.语境决定言语行为[J], 语文学刊, 2010 (3) :33

[2]吕万英.英文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 (7) :49[2]吕万英.英文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 (7) :49

[3]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 2000 (10) :44-47[3]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 2000 (10) :44-47

[4]任芳.新闻语篇句式模型的批评性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报, 2002 (9) :19-23[4]任芳.新闻语篇句式模型的批评性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报, 2002 (9) :19-23

[5]陈燕萍.浅析新闻标题中的辞格艺术[J], 今传媒, 2011 (10) :130-133[5]陈燕萍.浅析新闻标题中的辞格艺术[J], 今传媒, 2011 (10) :130-133

新闻采访中的认知理解与语用推理 篇10

从新闻学的角度看,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反映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而有意识地去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是要对特定的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工作的。所谓客体, 就是接受采访的对象。从观察到记录的整个过程, 记者需要组织一系列有目的的会话活动。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新闻采访则是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一种双边互动的话语交际活动, 它涉及许多相关问题, 诸如话语交际双方对有关话语信息是否有效编码和正确解码、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是否适切、最佳效果是否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取等。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在一对一新闻采访中所涉及的有关话语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问题。

斯珀伯 (法) 、威尔逊 (英) 认为, “语言交际过程是认知过程, 话语理解既是人们主动思维、积极认识的动态的推理过程, 又是依靠语境建构相关话语信息的求解过程”。交际不是一个简单的话语编码、传递与解码的过程, 而是一个动态的话语求解过程, 因为交际双方是在接收话语信息、进行推理再到发出话语信息这一系列复杂过程中来完成一段对话的。这样, 要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就必然会关涉交际中的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的问题。

新闻采访中的认知理解

认知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变化过程, 交际双方总是根据自己所具有的认知域去理解对方的意图, 然后组织话语来完成一段对话。每个人的认知域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工作环境、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同, 这就构成了交际双方认知域的差异性, 无疑这也决定了交际双方在一定语境中认知理解的有效性。一般说来, 交际双方的认知域共知性越大, 那么其交际就越顺利, 他们对交际内容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交际的目的也就越容易达到。

逆向会话中的认知理解。交际的相对观指出, “受话者总是主动地寻找证据和暗示以领会发话者的意图”。一般情况下, 受话者为了让对话能顺利进行下去, 他总会积极主动地去领会发话者的真实意图, 而新闻采访与此不同, 新闻采访是一个逆向的过程, 记者即发话者先要了解被采访者即受话者的认知语境, 确定其能领悟的话语界域, 然后再提出问题。也只有这样, 交际活动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

这里首先涉及认知域的分类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域。对人的认知域进行有效分类能摒除发话者认知理解上的误差, 从而提高采访效率。认知域的分类标准不同 (如有不同的国籍、民族、行业、年龄、性别等) , 其分类对象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对象, 其采访的方式、话语的界域也是不同的, 如采访幼儿, 就只能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进行。试比较:

A) “你父母参加歌唱比赛的目的是什么?”

B) “你爸妈参加歌唱比赛是为了什么呀?”

C) “你爸爸妈妈去唱歌比赛有什么好处呀?”

这三句中C句最为适切, 其原因是“有什么好处”较之“目的”和“为了什么”之类更接近幼儿的认知域, 选用“爸爸妈妈”和“去唱歌比赛”而不用“父母”、“爸妈”和“参加歌唱比赛”也是同样的道理。

又如:一名记者到部队采访, 提出的问题是:“请您谈谈当代青年的风采。”根据当时在场的领导统计, 90%以上的战士摸不清记者提的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过两天, 这名记者换了一个提法:“您在军营里想的最多的是什么?”这回有60%的战士做了回答。临走那天, 记者又换了个问题:“在服役期间您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次所有的战士都做了回答。

实际上, 这三个问题的主题是一样的, 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可见, 发话者必须先了解受话者的认知语境和话语界域, 才能使交际活动顺利展开。“当代青年的风采”这一提法, 对这群有着特殊身份的受话者来说显得有些空泛, 话语界域也不明确, 显然偏离了受话者的认知域限, 这就是受话者茫然而不知所言的原因。所以, 只有把握受话者认知理解的域限, 提出共知性与适切性的问题, 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达到新闻采访所要达到的目的。

话语预设中的认知实现。新闻采访的特殊性, 决定了交际双方不具有等同的话语权。这是因为, 发话者是要完成一个必须使受话者的认知理解得以实现的特定话语预设任务, 这个话语题旨是发话者预先定好的, 受话者只是处于配角地位;但会话的双方心理上又应该是平等的, 正是基于这一点, 发话者才能有效地完成预定的采访任务。

众所周知, 新闻采访是发话者有意识地将一个预设题旨置于一个会话场景之中的交际活动。那么, 会话双方心理上是否达到平等, 这是关乎受话者认知理解能否实现的问题。例如, 一名记者对受话人这样提问:

(1) 你今年快四十岁了, 在×××没被拐卖到你家以前, 你跟谁过日子?

(2) 被拐卖到你家后, 你们是从哪天起过夫妻生活的?

(3) 你们是怎样过夫妻生活的, 有没有残害×××的地方?

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使得发话者与受话者并非处于同一平等的心理位置上。这样的话题预设违背了会话原则, 没有关注到受话者认知理解的实现过程。这个预设只是控制了话语方向而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对话作用。也就是说, 发话者按其话语预设, 并没有达到让受话者的认知理解得以实现的目的。

同样的问题, 另一记者的提问则使交际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实现了话语预设中受话人的认知理解目标:

(1) 问:你知不知道买卖妇女是违法的?

答:不知道!

(2) 问:人贩子把她卖到你家后, 你们是怎样对待她的?

答:有个女人在一块过日子, 我们全家都高兴。今后就是一块好好过日子, 但就是怕她跑了。

(3) 问:现在她要被带回家了, 你怎么想?

答:我心里挺难受, 攒了好多年钱买了个媳妇又跑了

(哭……)

从上述一问一答来看, 话语预设与受话者的认知域是适切的, 并且发话者还设身处地转换自己的角色, 这样就使受话者自然而然地解除了心理戒备, 实现了交际双方心理上的零距离;而且发话者的预设之“箭”又正中受话者内心深处的这个“的”, 这样一来, 对话哪有进行不下去之理呢?因此, 这就使受话人的认知理解在发话者的话语预设中得到了有效实现。

新闻采访中的语用推理

在新闻采访中, 交际的双方常常会关涉一个语用推理的问题。“语用推理实质上是一种填补语义表征和语境之间信息空白的‘搭桥’的过程。斯珀伯和威尔逊在分析了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后, 提出了改进的推理模式。按照该推理模式, 句子语义表征构成其话语含意的共享意义, 而话语含意是语言意义和语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话语含意随言语意义和语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语用推理要受语义和语境的双重影响, 有填补交际空白的作用。明示是话语本身意思与语境相联的一个关键环节, 它起到了加强语境明确性、减少话语模糊性的作用。会话中发话者一般有两个意图:一是话语本身的信息意图, 通过这个意图的明示使受话者理解话语;二是交际意图, 会话是通过明示的方式使受话者推出发话者的话语意义。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话语交际, 发话者必须掌控话语主导权, 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展开对话。

下面, 就以敬一丹采访甘肃省一处沙漠地带“沙漠化”问题为例, 看其语用推理的运用。

甘肃有一处沙漠化地带, 大风天里, 漫天黄沙, 不见天日。这一带大部分居民已经搬迁了, 田地也已沙漠化了, 而受访者就是这一地区几家中的一家。

敬一丹走进一家屋内, 一位大娘正在扫床上的沙子, 并对孙子说:“沙沙, 把那大一点的扫把拿来。”

这就是即将展开采访会话的外部环境。这样一个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使得敬一丹心情十分沉重。面对如此沉重的话题, 谁又愿意提起呢?所以, 敬一丹没有直接问大娘沙漠化的问题, 而是顺着大娘的认知语境转向她对孙子说的那句话上, 以一种非常得体的方式开始交谈:“大娘, 这孩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大娘和孙子的对话, 给敬一丹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大娘交谈的话题, 也留给了敬一丹一个话语信息意图。敬一丹问话的信息意图从表层意义看是想知道孩子的名字, 但其深层意义则是要实现其交际意图——沙漠化对居民生活的严重影响。为了实现这一意图, 敬一丹从孩子名字切入, 推断利用这一语用条件是自然的, 符合交际双方认知域中共知性与适切性的原则, 所以一定能达到采访的预期效果。

答:“他叫沙沙。”

问:“为什么叫沙沙呢?”

很显然, 大娘的回答已经按照敬一丹预设的语用话题推理路线走了, 其交际意图得到了初步实现。

不过, 敬一丹发起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要了解沙漠化问题, 此处问答的焦点是“沙沙”这个人名, 这仅仅实现了交际意图的第一步, 还没有达到实现其交际意图的最终目标。因而, 敬一丹根据此时的情景, 利用其话语适切的认知语用条件, 进而推论出沙沙一定跟沙漠有关, 于是紧接着便因势利导地提出“为什么叫沙沙”这个问题。

答:“你看这屋里屋外, 出门是沙, 进门也是沙。”

这个回答终于实现了敬一丹的交际意图, 这是语用话题的最佳实现, 最佳的也就是最适切的。对于敬一丹来说, 她可以选择很多语用话题与大娘交谈, 但“沙沙”这个语用话题却是最适切、最经济、最有效的, 是最利于达到其语用目标的最佳选择。而对于大娘来说, “沙沙”与她关系最为密切, 是她心目中最关心的一个语用话题。可见, 敬一丹选择这一语用话题, 并非随意的, 而是具有精妙的话语艺术技巧, 符合大娘的认知特点, 因而最终很好地实现了其语用话题中的交际意图。

结语

总之,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交际活动, 这种交际活动存在着不等同的话语权, 其中发话者始终掌握着话语的主导权。采访中, 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这里面隐含着一定的话语交际技巧。这种技巧, 就是话题预设必须要以双方在一定语境下的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为基础, 以相关话语信息的适切性和共知性为前提。只有这样, 才能使这种特殊的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果预设的话题超出了受话者的认知界域和语用场景, 其话语信息又不具有一定的适切性和共知性, 那么受话者对话语的信息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求解的, 这样也就难以达到新闻采访想要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王松岩、杜芳:《论电影〈非诚勿扰〉会话中的语用推理和控制》, 《电影评介》, 2010 (7) 。

上一篇:生理参数监护仪下一篇:安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