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修辞法

2024-07-02

语用修辞法(共4篇)

语用修辞法 篇1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 (Charles Morris) 曾指出,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它主要研究符号与符号解读者之间的关系 (Morris 1938:3-6) 。对此, 中国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语用学 (Pragmatics) , 即语言实用学, 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 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何自然1992:3) 。而翻译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语际间的意义交换, 最基本的步骤在于不同语境下的理解与表达。奈达 (Nida) 曾提出一个著名命题——翻译就是交际;而纽马克 (Newmark) 也认为, 交际是翻译的职能。国内甚至还有学者指出, 翻译不仅是交际, 还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交际 (程永生2001:37) 。翻译活动中的交际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一种行为互动, 是一种双向的心理过程。按语用学的原理, 这是作者与译者之间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译者的解码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的过程。由此看来, 将语用学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是可行而又有效的。虽然语用学研究是基于话语或口语而展开的, 但这并不影响语用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因为书面语言是口头交际的文字记录。语用学介入翻译, 无疑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更具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 也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 矛盾修辞法之语用翻译观照

修辞格的翻译对译者的智慧是一种考验, 矛盾修辞法的翻译更是如此。因此, 将语用学引入矛盾修辞法的翻译实践中去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探索。语用翻译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 也就是说, 译者是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语用学原理指导自己的翻译, 从而显示出语用学与翻译的密切关系。鉴于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矛盾修辞法的划分颇有争议, 笔者在此先对矛盾修辞法作一简要介绍, 之后从宏观上对矛盾修辞法的语用翻译进行阐述。

1.1 矛盾修辞法的名与实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 (Leech) 曾对矛盾修辞给出如下定义:“OXYMORON:The yoking together of two expressions which are semantically incompatible, so that in combination they can have no conceivable literal reference to reality:'my male grandmother';'a true lie';'a philatelist who doesn't collect stamps'.” (Leech 1969:132) 。英语中的矛盾修辞通常是把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的修辞方法。这样的表达方式看起来荒诞不经, 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但仔细一想却别有一番意味, 给读者以感官上的冲击, 从而达到奇妙绝伦的修辞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英语中还有一种修辞手法名为似是而非或悖论 (Paradox) , 与矛盾修辞 (Oxymoron) 颇为相似;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矛盾修辞仅局限于词汇层面, 而似是而非则已突破词汇进入语句层面, 例如, “a male grandmother”可以延展为“my grandmother is male.”。国内已有学者指出, Oxymoron表现了一种凝练的Paradox, 而Paradox则是一种引申了的Oxymoron (胡壮麟, 刘世生2004:230-231) 。

鉴于此, 笔者认为不妨将矛盾修辞 (Oxymoron) 和似是而非 (Paradox) 均作为本文探讨的对象。毋庸置疑, 汉语中也有类似英语矛盾修辞法的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常见, 如“为了忘却的纪念”、“大小伙子”、“熟悉的陌生人”等等, 但不同的专家学者却冠以不同的名称。例如,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 将汉语中的这种现象归入“映衬”格中的“反映”一类;有些修辞学家将其归入“精警” (倪宝元《修辞》) , 或将其纳入“奇语” (宗廷虎等《修辞新论》) 。针对这一现象, 胡曙中先生指出:“至于汉语中这种现象的归宿, 由于较难有统一的命名, 也由于这种现象的实质与英语矛盾修辞法相同, 所以本书作者认为不妨也以矛盾修辞法来命名这种现象” (胡曙中1992:366) 。因此, 该文所举实例既包括词汇层面也包括语句层面的矛盾修辞法。

1.2 矛盾修辞法的语用翻译

语用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译者不但要非常熟悉源语与译语文化, 还要能够准确把握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阅读期待, 以追求语用上的等效, 否则就会造成交际失误甚至失败。有学者指出, 语用等效翻译近似奈达所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也就是说, 语用等效翻译与动态对等翻译都是在词义、句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保存原文的内容并再现源语信息, 以达到等效的目的 (何自然1997:185-191) 。而珍妮·托马斯 (Jenny Thomas) 则进一步指出, 语用等效可分为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前者指跨越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差异的等效;后者指跨越文化与环境差异的等效 (Thomas 1983) 。因此, 译者需要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 依从译文读者的文化习俗, 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 将原文转化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译文。下面就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各举一例以说明问题。

例如:At ten he (General Zaroff) went up to his bedroom.He was deliciously tired. (Richard Connell:The Most Dangerous Game)

汉英分属不同的语系, 两者在词义、句法、语义组合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翻译矛盾修辞法的时候切记不可硬套原文形式, 对于无法保留的形式与形象, 译者应该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译入语优势, 做到灵活变通。曾有人将这句话译为:“10点钟, 他上到卧室, 感觉美味享用后累极了。”该译文受缚于原文结构, 怕是不能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阅读效果太差。不妨加以改进:“10点钟, 扎洛夫将军上楼进了卧室, 虽然已经疲惫不堪, 但心里却美滋滋的。”

再如:礼轻人意重, 千里送鹅毛。 (徐谓:《路史》)

按照原文的基本意思,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The gift itself may be light as a goose feather, but sent from afar, it conveys deep feeling.”。这种翻译当然是可行的。然而, 译者有时候也要对译入语读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如译入语读者熟不熟悉中国文化、对外域文化感不感兴趣等。基于如上考虑, 译者可以只译其义而舍去形象, 从而跨域其中的文化差异和认知障碍。将之译为:“This is a small gift, but it conveys my deep feeling.”则更符合英语国家文化和读者期望。

从以上列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语用等效翻译观无论是从微观的词句层面还是宏观的文化层面都对翻译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语用学理论原则对矛盾修辞法的翻译进行深入剖析。

2 语用学原则指导下矛盾修辞法翻译举隅

近年来从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矛盾修辞法可谓大行其道, 但不容否认的是, 这些研究对正确分析和理解矛盾修辞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语法结构上看, 矛盾修辞法主要包括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以及其它非常用结构;从语义关系上看, 以色列的Yeshayahu Shen教授从内在的语义结构出发, 将矛盾修辞法划分为反义关系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和准反义关系 (semi-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两大类 (Shen 1987) 。然而, 要想精确地理解和翻译矛盾修辞法, 仅靠语法结构和语义分析是远远不够的。1955年,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 (John Austin) 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了一系列讲座, 题为《论言有所为》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Austin 1962) 。在这一系列有关“言有所为”的论述中, 奥斯汀推翻了认为逻辑——语义的真值条件是语言理解的中心这一观点 (何自然1992:135-136) 。换句话说, 语用学的问世为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注入了新的血液, 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下面笔者将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原则对矛盾修辞法的翻译进行阐释, 并举例予以佐证。

2.1 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Grice 1975) 提出。他认为, 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 这种原则他称之为会话的合作原则。交际双方遵循合作原则努力找出彼此话语中的隐含意义;只有这样, 交际才能继续。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大准则, 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当然, 合作原则对翻译活动也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萧立明先生也曾在《多维译论》 (1) 一书中指出,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 从而成功地完成跨语言交际;并且, 这四大准则决定了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抉择。矛盾修辞法的翻译自然也不例外。比如, 将“More haste, less speed”翻译为“欲速则不达”就是严格遵循四大准则的结果, 无论从原文信息、关联程度还是谚语简短洗练的表现手法上来看, 译文都成功地予以再现。然而, 有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却没有做到这点。

例如:咫尺之隔, 竟成海天之遥。 (廖承志:《致蒋经国信》)

原译:No one ever expected that a strip of water should have become so vast a distance.

原译违背了合作原则:语气过于客观, 读来没有人情味儿, 违背了方式准则;句意易引发歧义, 未充分表达原文的感叹语气以及“海天之遥”与当时两岸的关系, 违背了数量准则和关联准则。下面请看改进后的译文。

改译: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 the short distance between us should be keeping us poles apart! (张培基译)

2.2 会话含义理论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含义理论也是由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他认为, 一个人说话总是有目的的, 总是要表达某种意思的。如果从表面上看某句话意义不大时, 人们会设法找出其原因, 找出背后隐含的意义, 并且这种意义不是由词语的常规意义决定的, 而是由会话的一般特征、一般规律决定的 (姜望琪2003:57-62) 。有的时候, 作者为了追求某种奇绝的修辞效果或表达某种复杂的思想情感而刻意进行语义变异, 矛盾修辞法便是其中一例。那么译者作为跨语言交际的中介, 必须要突破语句的常规意义, 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

例如:"I suppose the moon was terrible full when you were born?"said Christian, with a look of hopeless admiration at Fairway. (Thomas Hardy: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原文中的“hopeless admiration”翻译起来非常棘手, 稍有偏差就会理解为“无助的羡慕”;而读者看到这样的译文定会感到如坠五里云雾, 摸不着头脑, 何谓“无助的羡慕”?哈代用hopeless来修饰admiration肯定有着他的意图, 也就是说明原文有着弦外之音, 这就要求译者突破词句的常规意义, 结合上下文来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请看译界名家是如何处理这一矛盾修辞法的。

译文:“你出生时月亮特别圆吧?”克锐带着一种对于自己绝望、对于费伟羡慕的神气说。 (张若谷译)

再如:到了那时, 我的书斋里会充满了没有声音的声音, 布满了没有形象的形象。 (季羡林:《我的书斋》)

“没有声音的声音”以及“没有形象的形象”都运用了矛盾修辞法, 读起来前后不搭调, 但是结合上下文, 可以看出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季老在书斋中与书为伴的无穷乐趣——身处书斋之中, 倾听书海召唤的声音, 而这种声音只能用心去感受, 并非物质世界实实在在的声响;受启于书中的智慧, 脑海中灵感迸发, 这种灵感只能是存在于脑中的思维, 可心领神会, 但看不见摸不着。由此可以看出, 原文中的“声音”和“形象”有着两层意思;如果没有弄清这两层意思, 译为soundless sound和shapeless shape恐怕也是徒劳无功。

译文:In those times, too, my study would be filled with voices without a sound and images without a shape. (钱炜、林珍珍译)

2.3 关联理论 (Theory of Relevance)

斯波伯和威尔逊 (Sperber&Wilson) 立足于认知理论提出了关联理论。根据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 人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 不断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 主要原因有如下两个:第一、交际双方都能做到“相互示意 (mutual manifestness) ”以便对方了解彼此话语含义;第二、交际是一种认知过程, 双方能够根据交际环境和明示信息推理出最佳的认知模式, 即寻找关联, 从而促使交际顺利开展 (Sperber&Wilson 1995:38-60) 。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的启示在于, 译者应根据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 从原文的各种交际线索中推断出原文作者的意图;与此同时, 还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推理, 从而选择恰当的译文, 努力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即寻求最大关联度和最佳语境效果。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并利用关联理论对矛盾修辞法的翻译进行分析。

2.3.1 明示——推理交际 (Ostensive-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

既然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 那么翻译的过程也会涉及明示——推理行为, 不同之处在于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时空的明示——推理过程或行为, 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语内交际。有学者指出, 翻译活动其实包含了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 译者扮演着听话人的角色, 根据固有的原文语言环境信息、原文作者提供的语言刺激 (话语) 以及关联理论对原作者向其明示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中, 译者的身份是说话人, 他根据原文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的语言环境和译文读者的期待, 向译文读者明示或传达信息。因此, 译者扮演的是听话人和说话人的双重身份 (何自然, 陈新仁2002:197-198) 。在处理矛盾修辞法的时候, 译者如果一味照搬原文形象和表达方式, 完全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和差异, 就会给译文读者带来阅读和理解上的负担, 导致交际失败。因此, 译文无论怎样处理, 只要能传达原作的用意, 成功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就是一种可行的翻译方法。

例如:It (New York) has the poorest millionaires, the littlest great men, the haughtiest beggars, the plainest beauties, the lowest skyscrapers, the dolefulest pleasure of any town I ever saw. (O.Henry:The Duel)

原译:“这座城市里有的是最贫穷的百万富翁, 最矮小的伟人, 最目空一切的乞丐, 最普通的美人, 最低矮的摩天大楼和最令人悲哀的欢乐, 如我所见到过的任何城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者在此处连用了六个矛盾修辞,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不仅要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还要照顾到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和差异, 对原文进行歧义的消除、指称的确定以及命题内容的充实等, 从而使译文读者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原译虽然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与结构, 读来却平平淡淡, 品味不出矛盾修辞的简练含蓄之处。其实, 多加推敲便可看出, 欧·亨利的写作意图在于针砭纽约市的两重性——纽约不乏腰缠万贯的富豪、声名远扬的伟人、身份卑微的乞丐、倾国倾城的美女、高耸入云的大厦、妙趣横生的乐事;但在作者心目中, 富豪不富、伟人渺小、乞丐自大、美女平庸、高楼低矮、乐事不乐。从而揭示出纽约表面上繁花似锦、光艳无比, 而内里却极度贫乏空虚、腐化堕落。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之后, 译者在表达的过程中还要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 补充原文中没有明示的信息, 完善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从而满足他们的阅读期望。

改译:“这座城市里有的是心灵最空虚的百万富翁, 人格最渺小的伟人, 最目空一切的乞丐, 最使人瞧不上眼的美女, 最卑鄙龌龊的摩天大楼, 和最令人悲哀的娱乐, 比我所见到过的任何城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2.3.2 语境 (Context)

关于语境, 斯波伯以及威尔逊根据关联理论也提出了新的看法:“A context is a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a subset of the hear-er's assumptions about the world.” (Sperber&Wilson 1995:15-16) 。也就是说语境是一种心理架构, 是听话人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系列假设。两人所说的“语境”, 是一种将听者或读者的认知语境也包括在内的更宽泛的语境, 听者或读者对话语的理解及其从话语中所获得的意义, 是在听读过程中诸多语境因素共同促发的。在认知语境的重新构建中, 话语理解涉及两类信息 (新信息和旧信息) 的结合和运算, 新信息和旧信息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关联信息。矛盾修辞法中常常会出现新旧信息叠加的情况, 从而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深切情感, 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一个人不可能在生理上死而复生, 这是人们认知语境中的既定信息 (即旧信息) ;通过分析原诗上下文的关联性, 便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认知语境, 那就是肉体上的死亡、精神上的长存。有的人活着, 却虽生犹死, 于家国无益;有的人死了, 却死得伟大, 名垂青史。臧克家运用矛盾修辞法, 充分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缅怀之情。可以看出, 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原文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译文如下:

Some live,

When they are already dead;

Others have died,

But are still alive. (庞秉钧、闵福德、高尔登编译)

3 结束语

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翻译之中, 可以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而在翻译的过程中, 语用学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文章利用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理论原理对矛盾修辞法的翻译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探析。从中可以看出, 有意识地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译者顺利地开展翻译活动、提高翻译质量, 以期达到语用上的等效。语用等效不仅注重忠实于原文, 还强调译文在译入语中的接受情况, 这其中便涉及到诸多的语用因素。因此, 译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拓展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的学识;只有这样, 译者才能胜任翻译这项复杂的工作。古人曰: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欲扬帆译海, 毅力与学养, 缺一不可!

引语研究的语用修辞视觉 篇2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 人们经常会转述他人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 当和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相见时, 人们会说“眼睛一闭一睁, 几年就过去了”来说明时间的快速流逝;当提出无理要求, 别人不答应时, 人们会幽默的说“我爸是李刚”来要挟对方。这种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效果而转述他人的话语的现象就用到了引语。人类交际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以言论言”, 因此引语是人们交际中的主要手段。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标准, 学者们将引语进行不同的分类。但学术界上普遍采用的是Leech&Short的分类, 即将引语分为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自由直接引语, 自由间接引语和叙事性言语行为五类。在这五种引语中, 引述者对被引述话语的介入和操控程度按以下顺序递增:

自由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直接引语→叙事性言语行为

引语是构建话语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的作用在于生成意义, 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国内外学者对于引语的研究相当丰富, 修辞学, 哲学, 语法学等都对此有所涉猎。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外。亚里士多德可谓是研究引语的鼻祖, 早在西方古典时期, 他就从修辞学的角度对引语进行阐述。接着Tobler (1894) , Kalepky (1899) , Bally (1912) , Norman Page (1973) Leech和Short (1981) 从不同的角度对引语进行分类, 并从句法和形式转换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随着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兴起, 国内外学者将焦点投射在引语的语用和篇章功能上来。Volosinov (1973) 认为语言使用受语境的制约, 一个语篇中交织不同的声音, 且语篇具有“对话性”。他将引语解释为“言语内的言语, 话语内的话语, 同时又是关于言语的言语和关于话语的话语”。Tannen (1989) 探讨了日常对话中引语的会话功能, 并将其称为“建构的对话”。Halliday (1994) 从语义角度解释引述问题, 他运用“投射”对独立引述从句 (即投射从句) 进行了描述, 还提出“嵌入式投射”, 即投射从句通过位移可发挥名词词组的功能。Cappelen和Lepore (2007)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引语的逻辑问题。

近年来, 我国学者也注意到了引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使用现象, 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彭建武 (2001) , 冉永平 (2002) , 张建荣 (2007) 等人对引语进行了认知分析, 他们认为转述语言的意义及其意义结构可通过认知机制来加以解释。刘大为 (1991) , 方向红 (1998) , 张荣建 (2000) , 等人对引语进行了语用分析, 他们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出发对引语现象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赵毅衡 (1987) 申丹 (1991) , 徐赳赳 (1996) , 辛斌 (2007) , 陈燕 (2011) 等人对其进行了文体分析, 阐述了引语在小说, 新闻等特殊文体中的应用。

从引语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出, 引述现象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将从语用-修辞这一全新视觉对其进行研究。

2 语用-修辞研究方法

语用学与修辞学是两门独立的语言分支学科, 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语用学即系统地研究隐藏在句法语义和逻辑之下的其他暗含意义, 即语言在使用中的意义的学科。它最初起源于哲学 (20世纪30年代) , Charles Morris (1938) 将符号学分为句法学, 语义学和语用学三类, 指出语用学强调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 出现了理想语言哲学和常规语言哲学两派。常规语言哲学派的学者们先后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语用学理论, 如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Grice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1983年, Levinson的《语用学》标志着语用学真正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关注特定语境中的话语, 它的出现拓宽了对于话语研究的途径, 同时也引起了修辞学界的广泛关注。

修辞学是指研究语用交际艺术, 即人类如何使用各种符号手段去施加影响, 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学科。对于“修辞”的系统阐述最早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他指出修辞的主要作用是劝说, 他还区分了辩证法和修辞法, 并提出了基于明理, 基于道德和基于情感的三种劝说形式。20世纪, 修辞学得到长足发展, 古典修辞学开始向现代修辞学演进, 修辞学逐渐从对公众演说的研究转移到更冗长, 复杂的语篇上来, 更注重研究交际中的话语。那么语用和修辞又为和能被联系到一起呢?本文将从以下方面给予解释。

2.1 二者研究的主体内容具有一致性

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 语用学和修辞学都是为交际效果服务的。王希杰认为:“语言环境是修辞的生命, 没有语言环境就没有修辞。”同时, 语境问题也是语用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它是所有其他语用学研究内容的基础。因此两个学科有共同关注的话题——语境。此外西方古典修辞学是现代话语和篇章研究的鼻祖。古典修辞学不仅研究言语的语法结构, 同时还关注言语在交际中的功能、言语的认知结构和言语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联系。后来由于修辞学的衰落和语言学的兴起。传统修辞学的许多功能为语言学所取代。随着现代修辞学的发展, 这些功能又得到凸显, 从这点来看, 修辞学和语用学都关注语言的使用和功能。

2.2 二者所遵循的原则一致

语用和修辞遵循的最高原则都是适切或得体。所谓适切或得体就是被使用的言语要顺应其题旨和语境的要求, 达到语境和语义相关的标准。语用学中合作原则和修辞的关系最直接, 最明显。其准则很多和修辞格有关, 特别是某些“反合作原则”, 有时会产生积极的表达效果, 许多修辞手段就是以这种方式产生的, 例如:反语违反了质量原则, 排比违反了数量原则。

2.3 二者的起源相同

修辞学和语用学都是从哲学中分离到语言学中来的, 这点在上文已有介绍。同时20世纪的哲学中语义上行和主体性问题指出语用的研究离不开人, 强调了语用中个体的重要性,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用学的发展。而与此同时, 古典修辞向现代修辞转变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开始注重对于主体性的研究。因此从哲学领域的主体性来说, 修辞学和语用学同样有着相当的一致性。

此外, 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语用学与修辞学的结合做了大量的研究, 并表示出积极的态度。在国外, Leech (1983) , Gu (1987, 1989, 1994) , Dascal (2003) , and Ilie (2003)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国内, 应天常的《节目主持语用学》, 刘凤玲, 戴仲平的《社会语用艺术》都被视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成功联姻的典型范例。

因此语用学和修辞学因相似之处而结合, 又因为结合而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语用修辞研究方法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它既涉及语用, 同时也关乎修辞, 它不仅发展和完善了新兴学科——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 使之更合理和有效, 而且还为传统学科——修辞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提升了修辞学的理论层面和学术高度。

语用修辞的本质是对话性的修辞, 语用学是描述性的工具, 修辞学是批判性的工具。前者主要用来描述话语的构成元素, 帮助我们理解话语是怎样被使用的, 而后者主要是对话语进行逻辑推理, 帮助人们理解修辞的运行机制, 即话语是如何塑造人的行为和思想方式, 从而对听话人产生影响的。虽然它们起作用的方式或效果可能不同, 但语用和修辞都是是言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要素或调节机制。

言语交际不只是一味地追求高效率的信息传递, 有效的交际还包含了言语表达的美学内涵。引语是言语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 因此从其本质上来看与语用学和修辞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引语是在使用中产生的, 人们使用引语来完成某一交际活动, 因此它是一种语用现象。同时依据语境, 选取不同的引语形式是为达到某种特殊艺术效果, 因此它是一种修辞行为。因此, 本文将运用语用-修辞法来对引述现象进行研究。此种研究方法被证实是可行且有效的。二者的结合将给予引述现象的研究以更深, 更多维的启示。

3 案例分析

美国历届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大量使用引语来表达与之相同、相反及相通的思想观点, 以唤起公民情感的共鸣, 从而使论证更有力, 说理更透彻, 抒情更充沛。引语的类型不同, 其语用价值也不同。本文选取历届美国就职演说中的一些引语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中各种引语的语用修辞效果。

(1) Virginia statesman John Page wrote to Thomas Jefferson:“We know the race is not to the swift nor the battle to the strong.Do you not think an angel rides in the whirlwind and directs this storm?” (Bush, 2001)

弗吉尼亚州的政治家约翰·佩齐在给托马斯·杰弗逊的信中写道:“众所周知, 比赛的桂冠不一定戴在身手敏捷者的头上, 同样世界的霸主也不一定就属于强者。难道你们不相信, 明明之中, 自有上帝在安排吗?

(2) …as Abraham Lincoln did:”Those who deny freedom to others deserve it not for themselves;and under the rule of a just God, cannot long retain it.“ (Bush, 2005)

林肯总统曾怀揣着这样的信念:”那些剥夺他人自由的人也无权享有自由, 且在上帝公正的规则前, 就算侥幸拥有的自由也是短暂的, 不会长久。

布什总统的两次演讲中都大量出现了直接引语模式, 在 (1) 中, 布什总统第一次竞选, 还没有强大的号召力, 人微言轻, 为了强调信念的重要性, 使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 布什总统直接引用了弗吉尼亚州的政治家约翰·佩齐的话, 他想要传递的信息是美国的立国之本没有变,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美国人都应秉承本国的信念, 朝着美国梦前进。在一定意义上, 此观点得到了重申。在 (2) 中, 布什总统进行第二次竞选, 引用了最受国民爱戴的林肯总统的话, 表明他与林肯总统对于“自由”的观点一致, 在此次修辞背后隐藏的言语动机是增强成功率, 感染力和号召力。同时这两次直接引用前人的话还可表明布什的知识博雅精深, 对政治历史有独到见解, 使公民为之信服。

(3) Let it be told to the future world…that in the depth of winter, when nothing but hope and virtue could survive…that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alarmed at one common danger, came forth to meet[it]. (Obama, )

让我们向世界宣告……在这寒冷的深冬, 只有希望和美德能够幸存……我们的国家和城市正在遭受着共同的威胁, 让我们燃起希望之火, 协力迎战。

(3) 是奥巴马总统在其演说的最后部分引用的, 这是个典型的自由直接引语的例子, 自由直接引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消陈述者的中介角色, 而将话语直接引用到正在将进行的话语行为中。这样可以使话语言简意赅, 增强话语节奏和演说气氛, 同时还可以隐去与主题不相关的语境和被转述者, 而直接让所引述的话语为现时语境和目的服务, 在此, 奥巴马用潘恩的话来反映当前美国仍面临危机的社会背景, 以此来号召公民燃起斗志。此外还拉近了与公民的距离, 加强音响效果。

(4) Sometimes in life we are called to do great things.But as a saint of our times has said, everyday we are called to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Bush, 2001)

偶尔, 生活会号召人们去创造有一些丰功伟绩, 但与我们处于同一时代的圣人曾说过, 时时刻刻, 生活都号召人们充满爱心地去做每一件小事。

(4) 属于叙事性言语行为, 在这种引语形式中, 引用者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他不受原话语形式的制约, 只需选择性使用原话语中有用的部分实现自己讲演的目的。布什采用这种引语模式, 混淆了他和被转述者的界限, 被转述者的身份和声音被淹没, 这样被引述的话语能更好地融入到布什自身所要表达的话语中, 使演说更加流畅自然, 更富有逻辑性。同时这种引语形式也降低了公民的信息处理强度, 公民只需将此话理解理解为演讲者的原话结合当时语境直接理解, 而不必先理解被引用的话的原意然后在结合当时与境具体分析, 这样在抒发演讲者情感的同时, 也节约了公民信息处理的时间, 从而使演讲者与公民的交际更加有效。

4 结语

引语是交际中常用的语言现象, 它是修辞学和语用学共同关注的话题。引语是与语境相顺应的产物, 恰当的引语形式可以催生出高效率的交际。本文采用处于学术前沿的话语分析方法——“语用修辞法”分析了美国就职演说中一些引语的例子, 但为了对各种引语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下所完成的修辞功能和交际功能做一个全面的概括, 笔者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以期能为引语的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Leech, G.N.&Short, M.H.Style in Fiction[M].London:Longman, 1981.

[2]Tannen, D.Talking Voices[M].Cambridge:CUP, 1989.

[3]陈燕.转述引语批评性分析视角下的新闻语篇解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

[4]辛斌.引语研究的语用修辞视觉[J].外语学刊, 2010 (4) .

[5]续延红.语篇分析中的语用修辞功能[J].晋中学院学报, 2009 (2) .

[6]袁欣, 李丽华, 张晶.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引语研究[J].作家杂志, 2010 (10) .

语用修辞法 篇3

语言的模糊性质引起许多语言学家的注意。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 (B.Russell) 首先在1923年撰写的《论模糊性》一文中指出自然语言中存在模糊现象, 英国著名的语音学家琼斯 (D.Jones) 在1957年发表的《“音位”的历史和意义》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Term“Phoneme”) 一文中也指出:“我们大家 (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 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的、含糊的、难于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这并不妨碍我们所用的词是非常有用的, 而且确实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方法和难于下定义的术语, 但仍能相互理解” (伍铁平, 2000:36) 。可见,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 是人类交际必不可少的条件。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在修辞中模糊能起到精确所起不到的作用” (伍铁平, 2000:364) 。交际中模糊言语的存在不仅只是相互理解的需要, 更多时候是出于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进行更有效的交际和沟通的需求, 广告中的模糊修辞就是如此。本文拟以模糊理论为基础, 来研究商业广告中模糊修辞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

2模糊理论与模糊修辞

言语模糊是交际中无法摆脱回避的现象, 其原因在于, 首先, 语言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词语, 这些词语的使用使言语产生模糊性。但如果我们不使用这些模糊词语, 我们的交际势必陷入困难境地;其次, 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 情感表达细致入微, 这极大增加了言语所表达的复杂性, 也是精确的言语表达所不能作为的。再次, 言语交际会随交际的环境、主题、目的、人员等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错综复杂, 言语的表达有时需要精确, 更多时候只有模糊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模糊理论引入修辞学, 为模糊修辞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基于模糊理论的模糊修辞学是修辞学的分支, “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模糊语言来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的一门科学” (陈意德, 2005:3) 。从言语表达的角度去理解, 模糊修辞指的是“通过对语言系统固有的或是在语言特定组合关系中临时产生的模糊性的利用, 是言语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的语言运用活动” (韩庆玲, 2005:24) 。模糊修辞能使语言的意义产生不确定性, 语义的不确定性是模糊修辞的根本特点。

曹聪孙 (1989) 和蒋有经 (1991) 等学者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提出了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这对概念, 前者指语言的模糊性, 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中;后者指语言应用中人们可以觉察到的各种意义不确定但不影响成功交际的话语, 是交际中的产物。陈治安、文旭 (1996:29) 将两者的关系总结为:“模糊语言是产生模糊言语的基础, 但模糊言语却不一定要表现为模糊语言, 非模糊语言也能构成模糊言语”。模糊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模糊言语, 是语言在交际运用过程中产生的模糊现象。“模糊修辞不是去探讨自然语言本身的模糊性质, 而是去研究语言活动中模糊手段的表现形式、运用范围及特征, 探讨如何利用模糊语言现象来提高表达水平” (韩庆玲, 1998:8) 。所以模糊修辞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研究言语的动态模糊现象。

3商业广告中的模糊修辞的构成手段

商业广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信息传播活动, 是商务环境最普遍的一种书面交际活动, 模糊修辞被商家大量使用以感染读者, 达到盈利的目的。模糊修辞在商业广告中的构成手段丰富多样,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运用语音模糊

语音模糊表现在言语在读音层面的模糊性, 在商业广告中最多的表现形式就是谐音双关, 如:

例1:Not shopping here would be a missed steak.

例1是一个烧烤店招牌上的广告, 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如果你不来这里消费, 我们就少卖一块牛排”, 文中的missed steak与另一个词mistake的读音相似, 烧烤店利用这种多词谐音双关带来的模糊性, 给消费者一个这样的印象:“如果您不来这里消费, 你会后悔的。”说明这家烧烤店的牛排质量好, 美味多汁, 错过非常可惜。

(2) 运用模糊词语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 没有模糊词语便没有人类的自然语” (伍铁平, 2000:364) 可见, 语言中存在大量语义模糊的词语。在广告语交际中, 这些模糊的词语能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产生较好的修辞效果。如:

例2:Freshest Food for You.

例2中的freshest是个模糊词, 首先, 怎样才叫新鲜?对这个词的理解各人都不同, 其次, 与谁比较更新鲜?这些信息广告都没有透露, 设计者利用这个词的模糊语义, 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但对于食物来说, freshest一词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使消费者因广告给他们的安全感而信任这家店的食品。

(3) 运用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是“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Lakeoff, 1973:485) , 主要的功能是对言语的程度、范围、语气等方面起限制和调节作用, 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两种, 前者可以改变话语结构的愿意, 或者根据已知情况对原来话语以及作某种程度的修正, 或者给原话定出一个变动范围, 后者不会改变命题的真值条件, 它只表示说话者就话题内容直接主观测度;或者提出客观依据, 对话题做间接的评估, 不是指说话者本人的推测或猜测, 而是引用第三者的看法, 从而间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 并且使说话的语气趋于缓和。广告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非常广泛, 如:

例3:Yes folks, getting a fi ne used car from Honest Snidely is almost like getting a new one.

例3是美国一家二手车公司的广告, 广告中使用了almost like这个模糊限制语, 实际上改变了原话的意思, 到二手车公司来消费是得不到新车的, 但加上了这个词, 消费者很容易能解读到以下的信息:虽然得不到新车, 但能买到与新车的性能和质量差不多的二手车, 说明了此二手车行的良好的产品质量。

(4) 运用精确数量词的模糊化

数量词一般来说表达的是精确明了的数据, 但在实际交际中很多看似精确的数量词代表的却是模糊了的意思, 这种模糊化了的精确数量词在商业广告修辞中也比比皆是, 如:

例4:Is two months’s alary too much to spend for something that lasts forever?

例4是某个钻石饰品的广告, 广告中的数量词two months’salary看上去似乎没有模糊的意思, 但实际上到底两个月的工资有多少根本无从得知, 因为它随不同的人、不同的工种等等因素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 这个看似精确的数词实际上表达的是个模糊的概念, 但商家根本无需告诉消费者钻石具体的价格, 它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是这样一个信息:只需花上一小笔钱就能购买一颗恒久的钻石, 让消费者怦然心动。

(5) 运用恰当的标点符号

商业广告语创作中也经常会巧妙地使用一些标点符号, 故意隐藏要表达的内容, 含而不露, 极大地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大多能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特殊修辞效果, 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如:

例5:Puerto Rican Rum adds a!?!!to iced tea that no other spirit can manage.

例5中 (三个感叹号加一个问号) 指一种难以用言语描述的东西。三个感叹号 (隐含“好极了”之意) 加一个问号 (隐含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好?”) 它们精炼而又形象地表达了读者的惊讶和沉醉之情。它们在该广告中的潜在意思为:该酒 (Puerto Rican Rum) 给冰茶加入了一种难以形容的独特的风味, 而这正是别的酒所没有的。整句话包含一个诱人的劝导, 让人不禁想品尝一下该产品。

4商业广告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

模糊修辞在广告语中的使用增加了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弹性, 为达到广告的目的提供了语言上的保证。广告策划和设计者往往故意使用模糊修辞, 制造语表意义模糊, 要求消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根据特定的语境, 展开自己的想象, 揭开模糊的面纱, 从而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模糊修辞在广告语中的语用功能。这些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

(1) 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Goguen曾说:“描述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坏事, 相反, 倒是好事, 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送足够的信息, 并能对复杂事物作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 也就是说, 不确切性有助于提高效率。” (陈治安、文旭, 1996:31) 广告的经济性原则往往要求广告语言简洁明了, 省略一切冗长拖沓的表达, 但同时又要传递最大的信息量。模糊修辞很好地满足了广告的这一原则, 同样的内容用精确的语言表达需要长篇累牍, 而用模糊的修辞却只需寥寥数语。如下面这则麦氏咖啡的广告:

例6:滴滴香浓, 意犹未尽。

寥寥8个字, 但却表达了麦氏咖啡的品质和意境。衡量一杯咖啡的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是香味和浓度, 广告虽然表达模糊, 并没有说明多香, 浓度是多少, 但明显道出了潜台词:麦氏咖啡品质好, 香味纯正, 浓郁舒心, 让您喝过之后还想喝。

(2) 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心明晰, 边界模糊。唯其“中心明晰”才能使表达准确, 唯其“边界模糊”才能是表达灵活。 (黎千驹, 2006) 因此, 恰当利用语言的这一基本特征, 能使广告语言既不失准确, 又留有余地。此外, 广告的对象是大众, 但却又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和体验, 模糊修辞手段能给广告创作设立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提高意义表达的灵活性。上述修辞手段中的模糊限制语就被广泛运用语广告中, 达到这一语用功能。

例7:农夫山泉有点甜。

农夫山泉的这则广告用了模糊形容词“甜”和模糊限制语“有点”, 甜的程度千差万别, “有点甜”则把甜的程度降低到能与饮用水的特征的范围内, 那么农夫山泉的甜到底有多甜呢?有的人也许饮用时就能感觉到甜, 有的人在回味中体会到微微的甘甜, 有的人在想象中品味到甜, 也有人根本感觉不到甜味。设计者利用这个词语的模糊性, 激发不同对象的个体思维和体验, 从而获取个体所需的对商品的信息, 促成消费行为的发生。

(3) 使言语表达更加委婉、含蓄

某些商品涉及个人的隐私, 如果说得过于直白往往会显得粗俗、不雅。模糊修辞的手段能够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 做到含而不露, 避免了不雅和尴尬。如:

例8:难言之隐, 一洗了之。

这是洁尔阴的一则广告, 涉及了女性的生理隐私, 是公开场合绝对不能直接提及的, 而模糊修辞的模糊性恰好可以避免这种尴尬, 广告没有正面宣传产品的详情, 但却含蓄委婉地道出了它的性能和品质, 使广告受众更愿意以这种方式接受产品的信息, 并采取购买的行为。

(4) 提高广告的劝说性

广告语言的特点之一是煽动性, 目的无非就是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促成购买行为。而修辞也总是与劝说性紧密相关, 亚里士多德就给修辞下了这样的定义: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能发现可资利用的说服手段的那种能力。 (刘洋, 2010) 但是交际中当人们被劝说去做某事的时候, 他们通常很自然地会抗拒。商业广告中的模糊修辞的功能之一就是利用言语的模糊性, 传递产品或品牌观念和价值, 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的余地, 引导他们做出购买的选择。如:

例9:我们不生产水,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这则农夫山泉的广告用模糊修辞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们生产的矿泉水不是人工添加合成的, 而是天然采集的。在这个注重天然健康概念的时代, 广告商巧妙利用受众的心理, 提供符合他们价值观的信息, 但把购买的权利留给他们自己去选择, 从而劝说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5) 使言语表达更生动形象

广告的语言不仅要具有煽动性, 还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引起人们与产品有关的丰富联想, 调动他们对产品的全方位感官和精神体验, 从而增加愉悦和趣味感, 促成他们的购买行为, 达到广告的目的。如下面的德芙巧克力广告:

例10:牛奶香浓, 丝般感受。

该广告之所以够得上经典, 在于能给消费者带来“丝般感受”的心理体验。这种感受只能体会不能用精确的词句言表, 因此也是一种模糊修辞的表达, 加上类比联想的手法, 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 用丝绸的质地与巧克力的纯正口味进行类比, 想象丰富, 增强了广告的表达效果。它将产品与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联系起来, 不仅突出产品的特性也展现了生活趣味。丝般的感受, 一半指的是人的口感, 另一半是人吃巧克力时的综合感官体验, 包括愉悦的心情、忘我的精神层面感受, 这是一种心灵的召唤, 唤醒大众积极品味德芙的美味和精神的双重享受的兴趣。

5结语

模糊修辞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已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言的模糊性在交际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商业广告中的模糊修辞手段在语音、词汇、语符等层面都表现得丰富多样, 在广告的创作过程中, 巧妙恰当地运用模糊修辞, 会产生很多积极的语用功能, 不仅有助于简洁、含蓄、灵活、有效传递产品信息, 而且丰富了广告语言的表达色彩, 从而达到劝说促成消费者购买行为, 实现商业效益的目的。但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略模糊修辞消极的一面, 模糊表达在广告中不能滥用, 否则适得其反, 不仅达不到促销的目的, 甚至会给企业和产品带来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Gyles, Brandreth.The Joy of Lex[Z].1980.[on line].Available from:http://en.wikipedia.org/wiki/Homophonous previous=yes

[2]Lakoff.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Philos Logic, 1973 (2) :485.

[3]曹聪孙.模糊语言学研究进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9 (4) :34-37.

[4]陈意德.论模糊修辞及其美学效应[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5) :28-31.

[5]陈意德.论模糊修辞及其语用功能[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 :27-30.

[6]陈治安, 文旭.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 1996 (5) :30-33.

[6]韩庆玲.模糊修辞学研究综述[J].修辞学习, 1998 (2) :8-10.

[7]韩庆玲.模糊修辞论[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8]蒋有经.模糊修辞浅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1.

[9]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10]刘洋.图尔明辨论图式下中英新闻评论的诉诸逻辑修辞策略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10 (1) :188-190.

语用修辞法 篇4

文学作品的内容总会借助一定的修辞方式来表达主旨。量是说包含的信息量,读者对的修辞了解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对文本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借代的修辞中通过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来代指整个事物,这就是量的问题。量太少会影响对事物的理解,量太多又会使文章显得拖沓,违背语言的经济原则。量的预设主要是从数量的方面进行分析的,运用表示数量的词语使得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形象。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1(《示众》鲁迅)

秃头是运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用他的一个明显特征代替了整个人物形象,在这其中,就有着预设,从整篇文章的语境来考虑,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人说的是谁,什么样的,干什么的,都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也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知识背景,而秃头,这些特征也不会再和小孩子扯上关系,这是我们共同知道的,用这个人的明显特征代替他后来的出场,通过结合语境,预设的知识,这里有着讽刺的意味,描写了反面人物,抓住了秃头这个特征,使人物刻画的形象生动,能使我们看出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对革命的无知,以及他们的愚昧、麻木、落后,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而从整体的文本上来看,运用借代,也使语言更加的简洁,增添了讽刺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这一手法在鲁迅的杂文、小说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都用人物身体的一部分来代整个人物。

二、质的预设

在交谈中,我们要求说话者说的信息是真的,说对方能听得懂的话,遵守真实的原则,两个人说话没有一个共同的交谈点,也是说真实性的。只有交谈者都希望交谈能够成功,信息的交流才能得以实现。在修辞手法中也要注意借代的真实性,在对借代的事物的预设一定要是真实的,具体的。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2(《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

在这里,袁世凯代指了银元,在货币上印着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在这里把印着袁世凯头像的银元直接说成袁世凯,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背景知识,如果这句话是个假命题,本身就是一句假话,也不存在袁世凯这个人,那交流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对方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就没有交际的必要了。

进行信息的传递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比较严谨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要传达一定的信息时,比如对科学数据的使用要注意它的真实,否则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不同的语体风格中它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科技文体中它就要求数字的精确性,术语的准确性,

三、相关预设

语言的运用是说使用者运用语言这一符号,并且使交流正常地进行下去,双方对同一个问题有着共同的认知过程。相关是说在交谈时,与所说的内容是有关系的,比如对对象、地点、事物的认识了解。这涉及到人们的知识结构、对事物的理解、民族差异、背景、语境等等的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会使交流出现障碍。相关原则是说和文章相关的对象、地点、以及和作品内容相关的信息。在对对象进行借代预设时,总会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3(《毛泽东选集》毛泽东)

在这里运用诸葛亮代替有才能有智慧的人民,本来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在他身上充满着智慧,聪明,以后就用他来代指极具智慧的人。在这里作者就用了他来借代有智慧的人民,在这个借代中就存在着预设,是对诸葛亮人物进行了预设,根据背景知识知道此时的诸葛亮并不是那个摇着扇子的诸葛亮了,而是来指代智慧的人民,作者对相关对象的借代与预设,而在对对象进行预设借代时,总会带入作者的主观意识,这样就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有了一定的思想,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在这里,运用诸葛亮是包含着赞美劳动人民的感情。

四、方式预设

方式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包括说话的方式,用含糊的话语来指代以及在说话形式上原先规定或者是认可的规则等。方式预设包含着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在一句话形成后,包含着作者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流露出的情感,有时为了避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其中就会体现出我们的思想情感,褒扬或贬谪,喜欢或厌恶。

“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4(《药》鲁迅)

乌黑的圆东西就是人血馒头,就是治疗痨病的“良药”,运用借代而不直接说出来带着人血的馒头,在此就形成了预设,不便对小栓明说,就用含混的话语来代替,掩盖事实的真相,夏瑜作为革命人,却被无知的人民沾上他的血来治疗痨病,这是多么的可笑与悲哀。华老栓想治好儿子的病没有错,却因为无知与愚昧成了帮助杀害革命党人的帮凶,这造成了悲剧。

有时在阅读中我们总会见到说是读尼采,读鲁迅,弹莫扎特,听起来让人不理解,人怎么能读和弹呢,原来是用尼采代替尼采的作品,鲁迅代指鲁迅的作品,莫扎特代指他的曲,这不仅运用了借代,还形成了预设,存在着尼采、鲁迅和莫扎特,他们的作品是什么样的,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读的宾语成了人,这样不合语法规则,而作者打破原先的说话规则,强调作品,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并不是说读人,而读的是他们的作品,贡献,以及伟大的思想。

预设这一重要的概念,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注重研究语言学中的这些联系,修辞是为了让语言有一定的表达效果而使用的。他们之间都隐含着一部分共同的信息,这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而从修辞角度去探索研究预设在句子中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11.

[2]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3]沈永社.跟毛泽东学修辞.西苑出版社,1996.7.

[4]辛菊.现代汉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

上一篇:继电保护误动下一篇:想象父亲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