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语用(共12篇)
话语语用 篇1
1. 引言
话语标记 (discourse markers) 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 也是近年国内外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各异, 国内外学者赋予了话语标记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界定, 这使得有关话语标记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Blakemore (1987, 1992) 首先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出发, 对话语标记的作用进行研究, 其理论依据就是Sperber&Wilson (1986, 1995) 提出的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 , 从而开辟了话语标记研究的一个新的途径。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 本文就是在该理论框架内从认知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进行研究分析, 旨在揭示话语标记在交际中存在的语用认知理据, 并分析其语用功能。
2. 关联理论
Sperber&Wilson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人类交际的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交际行为是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 即说话者通过明示交际行为让听话者获取某种信息。对于说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地示意过程, 即说话者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对于听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 即听话者从说话者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认为, 言语交际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对话语信息的处理:说话者通过明示交际行为, 为听话者理解话语提供一定的相关信息和认知语境, 让听话者获取某种信息;而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 是经对方的明示信息激活有关的认知语境, 而努力寻找关联, 并进行推理以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 从而获得语境效果。为了取得最佳关联, 说话者会制约听话者对话语关联的寻求, 听话者会利用推理机制, 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 再结合语境假设, 寻求它们之间的最佳关联。
Sperber&Wilson认为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者生成的话语有些是编码概念表征的, 有些是编码程序信息的。编码程序信息的话语指导听话者如何在语境中处理概念表征并从中获得结论。说话者通过语言编码传达的意义可以区分为概念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 和程序意义 (procedural meaning) 。概念意义的研究对象是能够编码概念表征的语言形式, 它编码概念信息或者概念意义。这些语言形式包括开放类的实词, 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某些副词。程序意义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对话语理解的语用推理阶段提供制约的语言形式, 它编码程序信息或者程序意义。这些语言形式包括非开放类的词类, 例如话语标记、小品词、代词和语气指示词等。可见话语标记便是用作编码程序意义的语言形式之一。
3. 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分析
关联理论认为, 话语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是用最小的努力去取得最佳效果的动态过程, 也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依据关联理论, 话语标记属于非真值条件的话语手段, 即话语标记通常不直接表达话语的主要信息。Blakemore (1987) 指出, 话语标记的作用就是通过语境和语境效果的某些具体特征引导话语理解与诠释。使用话语标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话语进行加工处理所付出的努力, 从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毫无疑问, 话语标记在话语生成和理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话语标记与话语生成
按照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 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说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地示意过程, 即说话者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因此, 在生成话语时, 说话者会考虑听话者能通过语用推理从话语中提取什么样的信息, 决定以什么信息作为明示信息或隐含信息。为成功的交际, 说话者总要尽力借助各种可能的手段使听话者理解话语。其中说话者对听话者的话语理解加以制约和控制的语言手段之一就是使用话语标记。例如:
(1) a.It is good.It is cheap.
b.It is good;moreover, it is cheap.
c.It is good, because it is cheap.
上例中, a—c三种表达都传递了相同的命题内容和概念意义, 但两个命题内容之间的具体关系显然不相同。例句a由于没有使用话语标记, 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确定;b中的话语标记moreover提示其引入的命题是对前一命题的重要的添加, 值得听话者更加重视;c中的话语标记because提示其引入的命题是对前一命题的原因性说明。由此可见, 使用编码程序信息的话语标记可以制约话语的理解。再如:
(2) a:I don’t like the man.
b:He is your newteacher.
例 (2) b的含意有多种理解。它既可理解为一个警告, 又可以理解为一个建议、劝告。在这种情况下, 听话者对于说话者到底要表达哪种含意是不好把握的, 可能存在着多种语义关系使得听话人难以识别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虽然根据具体的语境, 听话者可以确定其特定的含意, 但毕竟听话者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才能确定说话者的此时此刻的特定含意。而下面的话语之间的关系在使用话语标记之后, 话语语义就非常明确, 听话者不会产生误解。
(3) a:I don’t like the man.
b1:Anyway, he’s your newteacher.
b2:After all, he’s your newteacher.
如果说话者在话语生成时使用了话语标记anyway或after all就可以对听话者的理解形成某种制约或控制, 即保证听话人在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后寻找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话语越明确, 听话人所受到的制约就越大。话语标记对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不产生影响, 一方面减少听话人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 另一方面减少产生对话语的误解和不解。可见, 话语标记在话语的生成过程中对听话人寻求话语的最佳关联性起促进或引导作用, 扮演着不同的认知语用功能。
3.2 话语标记与话语理解
话语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认知心理过程。话语的解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推理过程。依据关联理论, 在话语理解时, 听话者会从说话者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也就是说听话者会利用推理机制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 再结合语境假设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选择其中最佳关联性的解释。而听话者为了对话语进行最佳关联的理解, 就必须根据程序信息对其所需考虑的假设范围加以限制, 从而最终达到理解的目的。
例如:
(4) a.Jane is in town.
b.Jack is in town.
例 (4) 中两个话语的关系不确定, 即其关联性不明确, 这就会使听话者产生多种理解。但如果添加话语标记之后, 话语的关联性就会明确, 话语的意思就会非常明了。
(5) a.Jane is in town.
b1.Anyway, Jack is in town.
b2.However, Jack is in town.
b3.After all, Jack is in town.
b4.So, Jack is in town.
在b1~b4中, 话语标记anyway, however, after all, so的使用限制了听话者理解话语时对语境的选择, 对话语的关联性进行制约和控制, 能对听话者的话语理解进行引导。可见话语标记的使用使得话语信息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具有关联性, 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听话者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
4. 结语
由此可见, 话语标记实质上是一种语用标记, 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起着明示引导的作用。话语标记通过非真值条件程序意义对话语的隐含意义进行制约, 其使用的目的就是减少听话者对话语进行理解时能够以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关联效果, 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从说话者的角度而言, 这就是说话者对话语理解的关联性制约。对于听话者而言, 话语标记则具有制约听者寻找话语间的关联性、促进话语理解过程的语用功能, 又具有引导听者预测话语信息、加快推理速度的作用。
摘要: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运用关联理论来探讨话语标记, 对话语标记进行认知语用阐释, 旨在揭示话语标记在交际中存在的理据及作用。
关键词:话语标记,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
参考文献
[1]Blakemore, D.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M].Oxford:Blackwell, 1987.
[2]Blakemore, D.Understanding Utterances[M].Oxford:Blackwell, 1992.
[3]Juker, A.S.&Y.Ziv.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s and Theory[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8, 1-4.
[4]Rouchota, V.Procedural meaning and parenthetical dis-course markers[A].In Juker&Yael Ziv (eds) 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s and Theory[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8, 97-126.
[5]Sperber, 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1995.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7]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 2001, (1) :5-11.
[8]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 2000, (4) :8-14.
[9]王扬.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诠释[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3) :44-48.
话语语用 篇2
and是英语中的常用词,在语法中称作连接词或并列连词,通常连接两个并列的语言单位,其汉语意思可译为“和、与、及、同、并、兼”等。有时甚至不必直接译出这些对应的汉语词。如:
1. I like English and mathematics. 我非常喜欢英语和数学。
2. Have you read the novel“War and Peace”? 你看过《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吗?
3. The concept of velocity includes the idea of direction and magnitude.速度的概念包括方向及大小两层意思。
4.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already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5. Take your time, and read more correctly. 别急,并读得更准确些。
6. He is a stateman and poet. 他是位政治家兼诗人。
7. Promote physical culture and build up the people’s health.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然而,有时and连接的并不是两个意义上并列的语言单位,其翻译方式是灵活而多变的。正因如此,它常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导致阅读和翻译上的错误。其实,and有着很多细微的内在意义,需要细心斟酌。本文着重将在句中的不同含义作一分析比较。
一. and在连接分句时的不同含义
1. 第二分句与第一分句形成对比,and(=but,in contrast),可译为“但,却,而,反之”等,如:
(1) Yale is clever and Kathy is dull. 耶尔聪明,而凯茜迟钝。
(2) Bobby is secretive and Mike is candid. 博比守口如瓶,而迈克却爽快坦率。
(3) Vera is interested in music and Jay is fond of sports. 维拉对音乐感兴趣,而杰伊爱好体育。
(4) He brought me sandwich, and I helped him do his English homework. 他给我拿三明治,而我帮他做英语作业。
(5) My sister is eighteen and I am fifteen. 我姐姐十八岁,而我十五岁。
(6) Eat to live , and not live to eat.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2. 第二句对第一句有惊奇之感,第一句则带有让步语气,前后分句表示转折关系。这种修辞法为的是加强第二句的未预料性,and (=but, yet), 可译为“但是,然而,反而,却”等,如:
(1) Jesse tried hard and he failed. 杰西很卖力,却失败了。
(2) There is a talk, and no action. 尽是空谈,毫无行动。
(3) She talked little, and did much. 她说得少,但干得多。
(4) He is 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 他样样都会,但门门不精。
(5) She has misunderstood me, and I wish to do her justice. 尽管她误解了我,但我还要公平对待她。
(6) He was trying to do a good deed, and this is what he got in return.他本来想做好事,却得到这样的回报。
3. 表示动作的`先后,第二分句是第一分句连续性行为动作或状态,前后分句为递进关系。如表示同一个主语的先后动作,第二分句可省略主语,and(=then),可译为“后来,然后,接着,又”等,如:
(1) His father locked the door, and went to work. 他父亲锁上门就上班去了。
(2) The back door opened, and a detective came in. 后门开了,然后一个侦探进来。
(3) I told her what happened and left. 我告诉她发生什么事之后,就离开了。
(4) Tina put her face close to mine and smiled. 蒂娜把脸往前凑了凑,接着笑了。
(5) Tony saw me and came and sat at the same table. 托尼见了我,就走过来和我坐到一张桌子前。
4. 第二分句是第一分句的结果,前后分句具有因果关系,and(=so, therefore ,as a result),可译为“因此,所以,于是,就,便”等,如:
(1) He heard a cry for help, and he rushed out of the office . 他听到有人喊救命,就冲出了办公室。
(2) Jack was ill and couldn’t come to school this morning.杰克病了,所以今天早晨不能到校。
(3) The sun was shining , and clothes dried.太阳照耀着,于是衣服就干了。
(4) She missed the school bus and had to take a taxi.她把校车误了,于是不得不打的。
(5) A visitor struck the keys too hard and two of the strings were broken. 一位客人在击琴键时用力过猛,损坏了两根琴弦。
(6) I had too much for my lunch and was sick . 我因午饭吃得过多而感到不舒服。
5. 第一分句(祈使语气)是第二分句(含有情态动词,或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的假定条件,前后分句表示条件和结果关系,and(=then),可译为“如果……就会,那么,就”等,如:
(1) Try again and you will succeed. 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2) Work hard an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努力学习,你就会通过考试。
(3) Give me one more hour and I’ll be able to finish the test. 再给我一小时,我就能够完成这个试验。
(4) Press the button and the door opens by itself. 按一下按钮,门就会自动打开。
(5) One foot nearer, and you are a dead man. 再走近一步,我就要你的命。
(6) Speak the truth, and you need have no shame. 说老实话,你就不必害羞。
(7) Do that again and I’ll call a policeman! 如果你再那么干,我就会叫警察来。
6. 第二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评注,and可省译,如:
(1) Dick often helps me with my study, and that’s very kind of him.迪克常帮助我学习,他很热心。
(2) I’ve had a bowl of rice, and I’m very hungry.我只吃了一碗米饭,现在还很饿。
(3) Shirley can’t go with us , and that’s too bad .雪莉不能同我们一起去,太可惜了。
(4) They disliked Kim and that’s not surprising.他们不喜欢基姆,那是毫不奇怪的。
(5)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this afternoon, and you know it.今天下午我有重要事要做,你是知道的。
7. 第二分句与第一分句相似,纯属附加补充,前后分句表示并列关系,and(=similarly or also, in addition),可译为“同时,并且,而且,另外,也,又”等,如:
(1) Mr. Brown is our English teacher, and an expert in translation.布朗先生是我们的英语教师,也是一位翻译专家。
(2) Monkeys can’t swim, and tigers can’t climb trees.猴子不会游泳,老虎不会上树。
(3) Lorna studies very hard, and she often gets up early for reading aloud.洛娜学习非常刻苦,她常早起朗读课文。
(4) Every autumn the leaves fell from the trees, and some of the plants withered .每年秋天,树叶落了,有些植物也枯萎了。
(5) Would you please lend me one of the new magazines? and the latest one.你能帮我借一本新杂志吗?要最新的杂志。
(6) Tony always borrows money from his friends and never pays it back.托尼总是向朋友借钱,并且从来不还。
8.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起强调作用或加强语气,and(=also),可译为“而且”,如:
(1) He did the work, and he did it well.他做了这件事,而且做得好。
(2) You must tell him and tell him at once.你一定要告诉他,而且要马上告诉他。
(3) She speaks English, and speaks very fluently.她讲英语,而且讲得非常流利。
(4) In the world, the teachers and the teachers alone can teach us knowledge. 世界上,老师,只有老师,才能教我们知识。
二. and 在连接两个动词时的不同含义
1. 表示目的,and相当于to的语法作用,但and要比to的语气重,多用于祈使语气中或动词原形后,带有命令、建议、劝告等含义。在这种结构中,and前面常用的动词有come, go, learn , mind, remember, run, send, stay, stop, try ,write, be sure,take care等,如:
(1) Go and help her. 去帮助她。
(2) Try and come early. 尽量早来。
(3) We must mind and arrive there by eight. 我们必须注意八点前到达那里。
(4) Let’s go and tell her the good news. 让我们去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5) Come upstairs and see it.到楼上来看看吧。
(6) Jim, come and have something to drink. 吉姆,来喝点什么。
2. 表示动作的同时性,and (=while) , 如:
(1) My nephew is studying and working abroad.我外甥在国外学习同时也工作。
(2) They talked and laughed on their way to school.他们在上学的路上又说又笑。
(3) Last night, the two brothers ate and drank wolfishly . 昨天夜里,这哥俩又大吃大喝。
(4) You should read the text slowly and clearly. 你应当将课文读得又慢又清楚。
三. and 在连接两个形容词时,有时使形容词带有副词性质,如:
1. The wind is nice and cool.风很凉爽。
2. The car is going nice and fast.这辆汽车跑得挺快。
3. It’s nice and warm in th
e room, while it’s good and cold outside. 屋子里太热,而屋外又太冷。
nice and =very good and =very, quite
4. She was fine and startled at the sight of it.她一见它,就大吃一惊。
fine and=extremely, finely
5. I shall be rare and busy now.我现在太忙了。
rare and=very, rarely
6. He will be fine and joyful. 他非常高兴。
fine and=very, finely
四. and 在连接其他词类时的不同含义
1. 在连接两个名词时,有时使后一名词具有形容词意义,如:
a dance and delight (a delightful dance)愉快的舞会
a meeting and success (a successful meeting)成功的会议
2. 连接数词,and含义为相加,数字中常用and连接百位数和十位数,而千位数和百位数之间可视为and的省略,如:
(1) Two and three make(s) five.二加三等于五
(2) two hundred and sixty-three二百六十三
(3) one thousand and one一千零一
(4) two thousand seven hundred and thirty-one二千七百三十一
3. and用于重复词之间,表示动作的反复、连续和强调,如:
(1) We waited and waited , but nothing happened.我们等了又等,可情况没有变化。
(2) The situation became better and better .形势越来越好。
(3) Ollie dived to the bottom of the lake again and again, looking
for the lost mobile phone. 奥利一再潜到湖底寻找遗失的手机。
(4) There are painters and painters. 画家不可一概而论(有好有坏)。
4. 用于不同字义中间构成短语也表示强调,如:
(1) He worked early and late to earn enough to live.他从早到晚干活才足以维持生活。
(2) Each and every student was given a suit.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套衣服。
(3) The students came in together and went out twos and threes.学生们一起进来,三三两两出去。
由and连接的并列词组有很多,有些已成为固定词组,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特别要注意与汉语词序恰好相反的词组,如:back and forth(前后),right and left (左右), flesh and blood (血肉), iron and steel (钢铁),rich and poor(贫富),hot and cold(冷热),twos and threes(三三两两),等等。在这些词组中,有些是同义词构成的,如:first and foremost(首要地),fair and square(公平地),really and truly (真正地),safe and sound(安然无恙),ways and means (方法)等。有些是由反义词或意义相对的词构成的,如:cause and effect (因果),in and out(进出),up and down(上下),day and night(昼夜),here and there(到处)等。
可见,and 的意义主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结构而定。正确使用这种并列结构的词组,可使思想表达清楚,重点突出,对句子起强调作用,此外,这些词组读起来琅琅上口,颇具节奏感,能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英语中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分析 篇3
1953年,英国语言学家伦道夫·夸克在《随意的交谈——日常口语的一些特征》的讲座中就明确指出,在语言的运用中存在着大量的修饰语,如“you know”、“Imean”、“you see”等,这些修饰语对语法结构和信息传递没有作用,但在语言中普遍存在,而且这种表达方式并非英语独有,在汉语中也大量存在“你知道”、“我说”、“回头”、“你还别说”、“不是我说你”等诸如此类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些修饰用语后来被命名为“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所谓“话语标记”就是指说话人为了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标记性语言,它包括部分连词、副词、感叹词以及某些短语或小句,它们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即它们不构成话语的语义内容,但为话语的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而具有对话语的理解起引导作用或制约作用的程序性意义。[1]
语言学界对话语标记的研究主要是从句法、语义、认知三个角度来研究的。从句法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话语标记的语法位置和句法功能等,通常以脱离语境的单个句子为研究对象;从语义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以连贯理论为基础,认为话语之间隐藏着某种连贯关系,而话语标记则是将这种连贯关系外显的表达方式;从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是以SPerber和W ilson的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把交际活动看做一种认知活动,认为人类认知的总目标是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为此,在认知过程中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最为关联的信息上。
现在学术界对话语标记的研究已逐步从“句法/语义—语用”研究转向“语用—认知”研究。因此,本文拟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支撑,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话语标记与认知语境的联系,以及话语标记在言语交流中所起到的对语用认知的制约作用和在语篇的连贯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一、关联理论对话语理解的认知解释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人们是根据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而人类认知假设依据的是关联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认知事物。为了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人们就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最为关联的信息上。[1](P173)因此,说话者在交流中会最大程度地表达信息,以帮助听话者尽快地、尽可能少些障碍地找出话语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够真正地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人类的认知假设是以关联为取向的,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及话语的会话含义,就是因为人们的认知存在关联性。由于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都会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保证他的话语能被正确理解,往往会采用一些明示的手段来帮助听话者对话语信息进行正确推理,从而寻找出最佳的关联。话语标记在这一过程中就起到了明示导向的标记作用。
与此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说话者也会依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对听话者的认知背景作一假设或推断,当他认为听话者可以依据其自身的认知特点而能够正确地理解他的话语时,说话者就不必再通过某些形式来对听话者进行引导或帮助,反之,他将运用一些手段来促进听话者对他所说的话语进行正确理解,而话语标记就是这样的手段之一。如
A:What time is it?
B:The postman just left.
在上述对话中,B假定A的认知背景中知道邮递员到达这里的投递时间是下午4点,所以他仅说了一句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话语“The pos tman just left”,A却可以得知B的话语的真实意图:告知A现在是下午4点钟左右。但如果A没有这样的认识,那么,B说上述话语的真实意图就不可能被A所理解,B在进行这样的表述时就可以加上一些话语标记来引导、帮助A对他的话语进行正确理解,如“You know,he always comes here at 4pm”等。在这句话中,You know就是一个话语标记,它在语义上没有任何意义,但它对听话者在理解话语上起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听话者关注下面的信息,取得认知上的同步。
因此,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是交际双方认知背景关联的内在要求,是确保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一种手段。这也是说话人使用话语标记语等明示语言手段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实行语用制约的认知心理依据。
二、话语标记的语用认知制约作用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在交际时总希望能说出有充分语境和认知效果的话语,而听话者则希望能最省劲地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为了使自己所传递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能够被听话人准确无误地理解,必须对听话者的话语处置能力、推理能力、知识背景、语境信息等进行控制,以确定哪些作为明示信息、哪些作为隐含信息,从而说出明晰程度不同的话语。为了能够帮助听话者从说话者那里获取他所期待得到的语境假设和语境效果,说话者必然会向听话者提供一些明示的语言标记,如使用一些话语标记来对他所要表达话语的真实意图进行限制。这些话语标记只是对听话者在对说话者所说话语的理解上进行限制,使得听话者能正确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达到认知上的趋同,而这正是话语标记的语用认知制约的作用,如上例。
同时,话语标记在语言的推理和理解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不会改变话语所表达的真实意义,另一方面又促进人们对话语正确理解。同时,还有一些话语标记能帮助听话者注意到话语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如附加关系、递进关系、例证关系等。例如
A:He is not stupid;so he can do this job.B:He is not stupid;after all,he can do this job.C:He is not stupid;anyway,he can do this job.上述三个例句分别用不同的词“so”“after all”“anyway”对“He is not stupid”的真实意图加以处理,从而引导听话人很好地理解。再如
①A:“Do you have some money?”
②A:“Do you have some money?You know,I want to have some change。”
对①中这句问话,听者根据认知有可能会产生“A想向我借钱”的关联性推理,因而会给出一些不是A所期望得到的答案;而在②中,A意识到他的问话可能会让听话者产生与他的意图不符的理解,通过加上“you know”这一表示解释关系的话语标记来对他的问话加以限制,这样就制约了听话者的理解。
由此看来,话语标记对语言的语用制约作用首先是建立在人类的认知有关联性之上的,在此基础上,说话者对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进行制约和引导,使之能正确理解自己所表达的内容,从而达到认知上的趋同。
三、话语标记与认知语境的关系
在交流中,交际双方的话语是不能孤立地理解的,它还受到交流时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语境等,而语境除了语言语境(说话者的语音、语调等)、非语言语境(交流双方的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之外,还包括认知语境(背景知识等)。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1](P177)。在语言交际中,听话者主要是根据自身的认知假设来完成对话语的理解的。
依据关联理论,在交际中,说话者总是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听话者在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和最大程度地增加自己话语的语境效果。在交际过程中,听话者总会将自己的已知信息和新信息进行整合,并努力寻求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对话语进行解读。因此,听话者的认知假设或认知语境会对话语理解产生影响,而说话者也会考虑到听话者的认知语境来对自己的话语进行限制,从而指引听话者按照说话者所期待的方式来理解话语。例如
A:You needn’t go to school?
B:The school is free.
A:Why?
B:Well…
在此例中,A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认为在这个时间段B应该go to school的,他却看到B仍待在家里,他的话语“You needn’t go to school”就与他的认知语境没有关联性,但B给他提供了新信息“The school is free”,这一新信息改变了A原来的认知语境,产生了语境的效果,这就使得A的第一句话有了关联性,从而使得交际得以正常进行。可以这么说,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说话者与听话者相互改变其认知假设的过程,而交际的最终结果就是说话双方在认知上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一致。
既然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交际双方互相改变其认知假设、从而使其趋同的过程,那么,话语标记在交流双方认知语境的趋同上是起着促进作用的,它同时也使得双方的话语有了意义上的关联。
四、话语标记的语篇连贯功能
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是交际的首要目的。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说话者总要设法把话语的意义准确地传递给听话者,这就要求交际双方共同作出努力以维持话语的连贯。这种连贯不是话语字面上的衔接,而是意义的连续。为了交际的成功,说话者总是愿意帮助听话者理解其交际意图,尽可能地减少话语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减少听话者在理解话语过程中的推导努力。因此,说话者会借助话语标记设法把意图表达得更清楚,听话者则会利用话语标记设法从话语中推导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会话双方会通过话语标记来组织话语、构建交际语境,实现话语意义的连贯。
Blakemore等学者也认为,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就是指明语境特征与语境效果,从而引导听话者理解话语。[2]根据关联理论,使用话语标记语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听话者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或代价。同时,使用话语标记的原因还在于人的认知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说话者即便付出极大努力有时也难以将前后话语即时地组织成一个有序而连贯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语用标记是惟一的选择。这样的话语标记常见的有and then,and final(but)anyway,however,the thing is that,I mean,you see,as I said,it’s just that,you know等,这类话语标记可使说话者突出话语的主题结构,标识语段之间的衔接与连贯,确保听话者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完整的图景,从而理解话语的含义。[3]如
①A:Iwant to say a word toMary.B:She is not at home,could I take a message?A:Er,you know,I have a friend whose son wants to…
②A:…As I said,don’t connect with him,you never take my words seriously.You see,you made a bigmistake!
在①中,A先用了“Er”来表达自己的犹豫:要不要让B带口信,后又顾及礼貌等因素改变了主意,但又为了不让对方难堪或者拉近与对方的关系所以又用了“you know”,从而使自己的话语得到突出,使听话人有了清晰的了解。在②中,说话人为了不使自己的指责过于强硬从而招来听话人的反感和不快,他一方面用“as I said”来强调他提醒过对方,同时又用“you see”来说明对方不听的后果,从而使这两个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在认知关联的基础上,这些话语标记能更加有效地将交流顺利地进行下去,使得交流双方的话语不再是一些孤立的句子,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是一个在内部意义与外部形式上有机统一的篇章。
总之,话语标记的使用是说话者为了用最小的投入来帮助听话者能最大限度、最快地取得与其相同的认知,从而确保其话语的真实意图能被听话者正确理解;同时,说话者为了避免听话者产生不必要的认知假设,误解他的真实意图,同样也会采用一些话语标记来对他的话语进行限制和制约。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是使话语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帮助听话者清晰、完整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1] 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J].学术交流,2007(7):126.
话语语用 篇4
电影《卡萨布兰卡》讲述了关于两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的三角恋故事,这个政治和爱情的间谍故事发生在二战背景下民主和独裁的冲突之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为了光荣的事业牺牲爱情。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时代,希望与绝望并存,爱情、理想在混乱的城市和混乱的人心中显得如此苍白“小我”服从“大我”的精神永远值得称赞,这部由爱情故事贯穿起来的歌颂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影片也因而成为不朽的经典。
二、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指出,为了保证会话等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并认为,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相互合作的,双方都有这样一个共同愿望:双方的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因此,人们遵守一定的合作原则,以求实现该愿望。那么,在会话言谈中人们是如何遵守合作原则,达到相互理解、彼此配合,从而顺利实现交际呢?不管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文化背景如何,他们都遵守“合作原则”这一基本原则,根据会话目的或交流方向,提供交际所需的话语或信息。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
A.量准则(Quant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应是交际所需的,且不多不少。
(a)所提供的话语应该包含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b)所提供的话语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B.质准则(Qual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不要说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所提供的信息要关联或相关。
D.方式准则(Manner Maxim):提供信息时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要简练,要井井有条。
然而,合作原则是对人们实际行为的描绘,并非告诉人们该如何去做,因此不应视为规范。这些准则并非说话的一种底线,是人们理解话语的基础。因此,合作原则的重要性并不限于它本身,更在于违反它所产生的言外之意,即Grice所指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产生的语用效果。
三、合作原则中在电影中的蓄意违背
本文探究影片中的对白是如何通过蓄意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数量、质量、关系准则以展现人物性格,提升影片的艺术魅力。对于方式准则的蓄意违背,在这里不在陈述。由于影片中许多对白都体现了蓄意违背合作原则,在本部分只挑选典型部分对白进行分析。
1. 量准则的蓄意违背。
两个德国信使在卡萨布兰卡被杀后,德国警察头目司特拉斯少校来到卡萨布兰卡追查此案,法方维系政权警察局局长雷诺到机场去迎接司特拉斯,在机场,雷诺局长说道:“你可能会觉得卡萨布兰卡的天气有点暖。”斯特拉斯回答道:“全德国人必须适应各种气候,从而过到撒哈拉。”
Captain Renault:You may find the climate of Casablanca a trifle warm.
Major Strasser:We German must get used to all climates,from Russia to Sahara.
雷诺局长的问题暗含的意思是德国人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不应该来这里,当雷诺局长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斯特拉斯少校应该回答是或者不是,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回答,而是以上的回答,显然他回答的信息超出了交际所需,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原则,当时德国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并且德国已经占领了巴黎,斯特拉斯少校这样回答的含义是德国人可以攻占任何想攻占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回答,刻画了一位咄咄逼人的德国军官形象。
2. 质准则的蓄意违背。
当女主人公伊尔莎和她的丈夫拉斯罗走进瑞克酒馆的时候,伊尔莎认出了弹钢琴的山姆,之后便有了山姆和她的谈话,当伊尔莎询问关于瑞克的下落时,山姆却说:“整晚没有见到瑞克了。”之后伊尔莎询问山姆瑞克什么时候回来,山姆却说:“瑞克回家了,今晚不会回来了。”
Lund:Where is Rick?
Sam:I do not know.I have not seen him all night.
Lund:When will he be back?
Sam:Not tonight no more he ain’t coming.He went home
在伊尔莎和山姆的谈话前,山姆是见到过瑞克的,而且他知道瑞克不久就会回到酒馆,而谈话过程中山姆却说整晚没见过瑞克了,并断定瑞克已经回家了,今晚不会再来了。在该对白中,可见山姆所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明显违背了会话原则中的质准原则,山姆之所以向伊尔莎提供虚假信息,是因为她不想让伊尔莎再见到瑞克,因为在巴黎的时候,伊尔莎的不辞而别深深地伤透了瑞克的心,山姆担心瑞克见到伊尔莎会伤心,他不希望瑞克再见到伊尔莎,所以向伊尔莎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山姆既是瑞克的老朋友,又是瑞克的员工,通过这部分对白分析,突出了山姆与瑞克之间的深厚友谊。
3. 关系准则的蓄意违背。
当司特拉斯少校在酒馆抓到谋杀两位德国信使的凶手后,又在酒馆碰到了捷克左翼运动领袖拉斯罗,他担心瑞克和拉斯罗有牵连,于是便对瑞克进行了询问,
Major Strasser:What is your nationality?
Rick:I am a drunkard.
当司特拉斯少校问到瑞克的国籍的时候,瑞克却回答了自己是酒鬼,显然他的回答和问题没有太大的关系,他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瑞克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他想向司特拉斯少校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他对战争和政治不关心,无论曾经是逮捕犹佳特还是即将要逮捕的拉斯罗,他都不会插手。足见瑞克是个中间派,这也为日后瑞克千方百计帮助伊尔莎和拉斯罗出境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瑞克的大局观。
四、结语
电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从以上经典对白分析可知,人们在实际交往中往往通过违背合作原则表达言外之意。本文以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影片《卡萨布兰卡》中的对白进行分析,分析影片中对白如何蓄意违背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原则、质准原则和关系原则,从而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剧中人物话语的弦外之音,把握影片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观众对影片的总体鉴赏水平。不仅如此,以语用学分析为视角的影视教学对于推动外语教学的全面改革还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铁.基于“合作原则”的“会话含义”解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0(02).
[2]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话语语用 篇5
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语用认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话语标记语well在话语中的六种语用功能,即语用缓和标记功能、信息修正标记功能、话语连贯标记功能、思考延缓标记功能、信息短缺标记功能、劝诫标记功能,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多的了解well在言语交际中的多功能性,从而更好的理解和生成话语.
作 者:韩曙光 刘宇慧 HAN Shuguang LIU Yuhui 作者单位:韩曙光,HAN Shuguang(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辽宁,阜新,123000)
刘宇慧,LIU Yuhui(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2)
话语语用 篇6
关键词:冲突性话语 会话活动类型 语用研究 人物性格
一、引言
1979年,Levinson在《活动类型与语言》中提出了“会话活动类型”这一语用学研究范畴,当时并未引起关注;直到90年代才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热门范畴之一。Levinson(1979)对会话活动类型的定义如下:会话活动类型是一个模糊范畴,主要包括一些带一定目的、受社会规约的事件,这些事件限定了参与者类别和场合。Thomas(1995)对会话活动类型做了进一步研究,认为会话活动类型的语用学研究至少包括6个方面:1.会话活动参与人的交际目标。会话活动类型旨在揭示每位参与者的个人交际目标。2.会话活动参与人允许使用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3.会话参与人遵守、违反或中止遵守Grice会话合作准则的状况。4.会话参与者遵守或违反礼貌原则及其准则情况。5.会话参与者对话轮和话题的控制情况。6.会话参与者对语用参数操纵的情况。
会话活动类型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70年代,以Schegloff(1974)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学家对会话结构进行了研究,后来Sinclair(1975)也作了相应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着重分析会话的内在静态结构,并未结合语境进行动态研究,未解释会话结构的成因。因此,这类研究只做到了描述的充分性,而缺乏解释的充分性。从90年代开始,会话活动类型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研究。Thomas(1991)认为,动态语用学关注内在的动机,即人们在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中为什么选择某些语言形式而不选择另一些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会话活动类型研究语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作用,何兆熊、蒋艳梅(1997)认为会话活动类型研究是对语境的动态研究,旨在揭示语境的动态特征和发话者通过语言操控语境实现一定目的的意义。
所谓冲突,就是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因其见解、利益、原则、目的等不同所引发的某种抵触或争论状态。不相容(incompatibility)和对立(opposing)是冲突的共性。
在会话、访谈等言语交际中,由于对同一事件持不同意见、观点、立场、视角等,交际主体就会出现争论、争吵、反对、反驳、异议等对抗性的言语行为,并体现为交际一方反对、不同意或不支持另一方的话语,通过话语去影响甚至阻止某一交际目的的实现。此类话语及言语行为统称为“冲突性话语”或“冲突言谈”(conflict speech)。
冲突性话语是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影响交际的一大障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冲突性话语进行研究。赵忠德和张琳(2005)从认知角度探讨了关联理论与话语冲突的联系,赵英玲(2004)从结构角度对汉语冲突话语做了模式性的归纳。国外冲突性话语研究的重点有着一系列变化,刚开始主要集中在争论、反驳等冲突性事件中的语言结构特点,学者Grimshaw(1990)对不同场景下成人及儿童的冲突性话语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后来,冲突性话语研究开始关注引发及回避冲突的语言策略,以及自我形象、意识形态等在冲突性言谈中的构建和体现等问题。学者Hanhthi Nguyen(2011)研究冲突事件及解决冲突的方式,并分析冲突缓和方式。国内学者们于21世纪开始关注冲突性话语的分析,主要运用语用和会话分析方法,对冲突性言语事件进行探讨。可见,国内外对于冲突性话语本身的探讨并不多,本文借助会话活动类型的语用研究方法探讨电影《怦然心动》中的冲突性话语,揭示剧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并让读者感受冲突性话语语用研究的实用性。
二、语料及分析方法
影片《怦然心动》改编自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小说,罗伯·莱纳执导,2010年上映,描述了青春期男孩女孩之间的有趣“战争”。该片中的对白对刻画人物性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了6个场景中的冲突性话语对白,分析剧中主人公朱莉·贝克(女主角)、布莱斯(男主角)、史蒂文(男主角的父亲)的性格特点。
冲突性话语在不同言语行为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在争论、争吵、反对、拒绝、抱怨、批评等言语行为中表现为不同的类型。“表态类”言语行为是因说话人发表某种看法而引发的冲突;“阐述类”言语行为是因说话人进行断言、宣告,或对某事的叙述而引发的冲突;“指令类”言语行为是因说话人发出指令而引发的冲突;“询问类”言语行为是因说话人提问或反问而引发的冲突。
本文对电影《砰然心动》中选取的6个冲突性话语对白做了分类,分为“表态类”“阐述类”“指令类”和“询问类”。其中话轮(speaking turn)用T表示,分析所选实例中会话参与人遵守、违反或终止遵守Grice会话合作情况,会话参与者遵守或违反礼貌原则及其准则情况以及会话参与者对话轮和话题的控制情况,旨在揭示剧中角色性格特点,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部影片。
三、实例分析
(一)“询问类”冲突性话语分析
影片中的“询问类”冲突性话语指听话人不同意或不满说话人提问及反问的言语行为而实施的言语策略,旨在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引起言语冲突。本文选取了一例“询问类”冲突性话语,此类冲突性话语的表现形式比较明显,由问句引出冲突性回话。
会话活动类型一:史蒂文由于搬家,成为朱莉家的邻居,初次见面,朱莉对布莱斯产生好感,便上前热情询问可否帮助他们搬运家具,但是史蒂文并不接受,双方为自己的目的进行会话产生冲突。
T1 JULI:Hi,Im Juli Baker.
T2 STEVEN:Hey,hey,what are you doing?
T3 JULI:Dont you want some help?
T4 STEVEN:No.Theres some valuable things in there.
T5 JULI:How about this one?
T6 STEVEN:No,no,no,Run home.Your mother's probably wondering where you are.
T7 JULI:Oh,no,my mom knows where I am. She said its fine.
T8 STEVEN:Its crowded in here with three people.
T9 JULI:I dont mind.
T10 JULI:You wanna push this one together?
T11 STEVEN:Bryce,isnt it time for you to go help your mother?
T12 BRYCE:Huh? Oh,yeah.
这一会话活动类型中,史蒂文的冲突性话语出现2次。第1次(T4)史蒂文直接拒绝朱莉的帮助并说出“valuable things”,意思是这些东西对于朱莉来说太贵重,她没法承担由意外造成的损失。(T4)威胁了朱莉的消极面子,表现出史蒂文自认为权势地位高于朱莉,看不起朱莉,其肤浅虚荣的形象生动呈现在整个剧情中。第2次(T10)朱莉询问时,史蒂文并未回答,(T11)与(T10)未构成话轮中完美的相邻对。相邻对的第二部分缺失,这里史蒂文故意拒绝回答朱莉的提问,同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言外之意,史蒂文并不接受朱莉的帮助,并有反感情绪,希望尽快摆脱朱莉的“烦扰”,其无礼、自视甚高的性格暴露无遗。
分析得出,“询问类”冲突性话语引起史蒂文较多的冲突性回话,这与他自视甚高的性格有关,自认为社会地位高于他人,对他人“询问”直接拒绝回答或转换话题。可见,在地位不对等时,“询问类”冲突性话语会引起地位高的一方展开冲突性回话,体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
(二)“表态类”冲突性话语分析
影片中“表态类”冲突性话语指听话人不同意说话人对某事物的看法而实施的言语策略,旨在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或观点,引起言语冲突。本文选取了两例“表态类”冲突性话语,每一例中听话人均直接表达其不同看法。
会话活动类型二:朱莉喜爱一颗巨大的无花果树,她很想与布莱斯分享这份来自上帝的恩赐,但是布莱斯并不喜欢,两人表达出对无花果树的不同看法。
T1 JULI:I think the tree looks particularly beautiful in this light.Dont you?
T2 BRYCE:If by“beautiful”you mean “unbelievably ugly”then,yes,I would agree.
T3 JULI:Youre just visually challenged.I feel sorry for you.
布莱斯的冲突性话语有1次(T2)。朱莉深爱着一颗无花果树,于是向布莱斯表示她认为这棵树在阳光下看起来特别美丽。但布莱斯并不这么认为,(T2)中他故意将“beautiful”等同于“unbelievably ugly”,直接否定并取笑朱莉的看法,表示自己并不欣赏这颗树。布莱斯(T2)威胁了朱莉的积极面子,引发冲突;同时,反映布莱斯受父亲的影响,看不起被街坊邻里当作笑柄的朱莉一家,高傲自大、不会顾及他人的形象展现出来。此外,布莱斯的回答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充分体现其不屑一顾的态度。朱莉也有1次冲突性话语(T3)。她用“visually challenged”及“I feel sorry for you.”,很好地反驳了布莱斯的看法,威胁了听话人的积极面子,同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言外之意是布莱斯的看法是错误的,反映出朱莉直爽、敢爱敢恨的性格。
会话活动类型三:布莱斯家宴请朱莉一家,而史蒂文并不愿意做出此次邀请,这一情感体现在宴会上两家人聊天时所发生的冲突性会话中。
T1 STEVEN:Im telling you,the neighborhood is really coming to life.I mean,that new house is taking shape.
T2 PATSY:Which one.
T3 STEVEN:You know,the one where they cut down that big ugly tree.
T4 RICHARD:Some people thought that tree was the jewel of the neighborhood.
T5 STEVEN:Yeah,well,theres no accounting for taste.So,Matt,Mark,Mark,Matt...You guys are, uh,gonna be graduating soon,huh?
朱莉父亲的冲突性话语有1次(T4)。史蒂文明知朱莉深爱那棵无花果树,却当众说出“that big ugly tree”,引起了朱莉父亲的不满,(T4)中朱莉父亲表示出自己对那棵树的态度“the jewel”。其中,史蒂文的冲突性话语有1次(T5),他毫不留情,直接表示将那棵树视作珍宝的人必定品位有问题。实际上是在反驳朱莉父亲,威胁了朱莉父亲的积极面子,表现出他自视甚高,蔑视朱莉一家的态度。本轮会话中史蒂文占3个话轮,超过其妻子1个话轮和朱莉父亲1个话轮,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
分析得出,在电影《怦然心动》中,“表态类”冲突性话语多发生在身份、地位同等的对话人之间,正如以上两例中分别发生在朱莉和布莱斯,朱莉父亲和史蒂文之间。当对话双方地位均等,一方表达出不同态度或观点时,另一方倾向用语言直接抨击或否认对方看法,引起冲突。
(三)“阐述类”冲突性话语分析
影片中的“阐述类”冲突性话语指听话人不同意说话人对某事的叙述,并陈述自己所认为的不同情况而实施的言语策略,旨在表达出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引起了言语冲突。本文选取了两例“阐述类”冲突性话语,都是听话人表示自己不同意说话人解释、阐明的情况。
会话活动类型四:朱莉不满布莱斯的解释并与其发生冲突。朱莉将饲养的母鸡所生的鸡蛋送给布莱斯一家,可是史蒂文并不领情,认为鸡蛋不干净,希望布莱斯退还鸡蛋。布莱斯不敢当面退还,只得将鸡蛋偷偷扔掉,这一场景中布莱斯正要去扔朱莉送来的鸡蛋,不料却碰到了朱莉,朱莉对于布莱斯陈述的扔鸡蛋原因很不满意,因而引起冲突。
T1 JULI:Theyre not broken.Why are you throwing them away? Dont you want them?
T2 BRYCE:It wasnt me. My dad didnt think it was worth the risk.
T3 JULI:Risk? What risk?
T4 BRYCE:Salmonella.
T5 JULI: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Hes afraid of being poisoned?
T6 BRYCE:Well,Juli,I mean,look at your back yard.Its a complete mess.Its like covered in turds.
T7 JULI:Thats not true.I clean up after my girls every day.
...
T13 JULI:How could you?
T14 BRYCE:Im sorry.
T15 JULI:No,youre not.
朱莉的冲突性话语有3次,第1次(T5)在遇到布莱斯偷扔鸡蛋后开始生气,于是质问布莱斯为何要扔掉并没有坏的鸡蛋。布莱斯紧张地回答不是自己想扔的,又补充解释是父亲认为吃这些鸡蛋有感染沙门氏菌的危险,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暗示责任在于父亲,也表现出他推卸责任、胆小怕事的性格,(T5)中朱莉对布莱斯父亲的害怕原因表示惊讶并生气,直接提出话题(史蒂文为何会害怕中毒)。第2次(T7)是在布莱斯抱怨朱莉的后院脏乱不堪,(T7)中她直接否认,并说明自己每天都在打扫,威胁听话人的积极面子,表现出她个性鲜明、直率、勇于捍卫自身利益、有主见、绝不容许他人亵渎自己的好意。第3次(T15)是在布莱斯对自己的行为道歉之后,朱莉的回答含有反驳和不赞同的态度,威胁了布莱斯的积极面子,表明她并没有接受布莱斯的道歉,展现出她性格刚烈,受到冒犯之后绝不轻易原谅别人。
会话活动类型五:史蒂文和布莱斯爷爷切特对于朱莉一家人努力照顾她先天弱智的叔叔一事持不同态度,会话中各自表达不同看法,引发冲突。史蒂文漠不关心,甚至取笑朱莉一家,切特对此非常生气。
T1 CHET:Maybe they thought that a private facility would be better for him.
T2 STEVEN:Either way,its not our fault that their family has some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T3 CHET: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hromosomes. When Julis uncle was born,he had the umbilical cord wrapped around his neck.If hed had enough oxygen,he wouldve been a perfect little baby, just like your son.
T4 STEVEN:God damn it,Chet.
T5 STEVEN:Patsy? Patsy?
T6 PATSY:Leave me alone!
[DOOR SLAMS]
T7 CHET:Sorry about that.
布莱斯爷爷切特的冲突性话语有1次(T3)。史蒂文对朱莉一家倾尽所有照顾先天弱智的亲人漠不关心,甚至取笑他们,(T3)切特非常生气,说出了朱莉舅舅残疾的原因,引起了冲突。史蒂文的冲突性话语有1次(T4),切特在(T3)中还提及女儿心痛之事(布莱斯出生时也遭遇类似朱莉舅舅的事故,不过幸免于难),因而女儿伤心离场。(T4)史蒂文的一句“God damn it”对切特实施了面子威胁行为,直接用粗暴言语攻击长辈,并直呼其名“Chet”,表现出史蒂文没有礼貌、不尊重长辈和自视甚高的性格特点。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阐述类”冲突性话语在对话双方身份、地位同等或不等的时候均会发生(文中发生在朱莉和布莱斯,布莱斯爷爷和史蒂文之间)。利用语用策略,阐明说话人所认为的不同情况,会引起相应冲突,从冲突中能很好地展现对话双方的性格特点。
(四)“指令类”冲突性话语分析
影片中“指令类”冲突性话语指听话人不满说话人指令而实施的言语策略,旨在表示不服从,引起言语冲突。本文中指令类冲突性话语选取了一例,出现在说话人不满对方的言外行为之时,直接表示反驳或拒绝。
会话活动类型六:布莱斯与姐姐直接的冲突性对话。布莱斯在渐渐了解朱莉之后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做作业的时候拿出有关朱莉的报道偷偷阅读,这时布莱斯的姐姐闯入,布莱斯对于其破门而入索要卷笔刀的指令备感生气,于是产生了话语冲突。
T1 LYNETTA:I need your sharpener.
T2 BRYCE:You ever heard of knocking?
T3 LYNETTA:Hey,what you got there?Dads Playboy?
T4 BRYCE:None of your business.
T5 LYNETTA:Give my best to Miss October.
T6 BRYCE:Get out.
T7 LYNETTA:Or should I say your best?Ha,ha.
T8 BRYCE:Youre disgusting.
整段会话都是冲突性的,其中布莱斯的“指令类”冲突性话语有3处。第1次(T2)出现在姐姐直接闯入并索要卷笔刀,对于这种鲁莽的行为布莱斯感到很生气,他厉声回复:“You ever heard of knocking?”,也是对姐姐的警告,威胁了姐姐的消极面子,后2次则是姐姐表达“代我向十月的封面小妞问好”及“或者向你问好”这两句驱使性的话后(T6)布莱斯喊出“get out”,(T8)斥责姐姐“disgusting”,威胁了姐姐的消极面子,表明他极为不满。结合故事背景,我们不难看出布莱斯事实上害怕自己对于朱莉的好感被姐姐看穿,急于掩盖自己的情感,也反映出他极为胆小的一面,不能像朱莉一样直接表达内心感情。
以上例子是同辈之间发生的冲突,而电影中朱莉父亲、布莱斯爷爷、布莱斯父亲在教育晚辈时都用过“指令类”冲突性话语,比较直接,违反礼貌原则。可见,“指令类”冲突性话语的使用情景并不固定,多发生在地位不对等的对话人之间;当用于地位对等的对话双方时,能更加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结语
本文运用会话活动类型的语用研究方法,分析电影《怦然心动》中冲突性话语,得出剧中三位主人公独特的性格特点。史蒂文自视甚高,不讲礼貌,不尊重家人长辈、蔑视邻里。他的性格影响了男主人公布莱斯,导致他刚开始也不懂尊重同学朋友,以自我为中心,此外还胆小怕事,无责任心。女主人公朱莉则是个非常积极开朗的女孩子,她性格爽朗外向、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并维护自己喜欢的事物。此外,从会话活动类型的角度对电影《怦然心动》中冲突性话语进行研究,能更好地帮助观影者解读该影片,挖掘影片的深层内涵。最后,本文给语言学习者们以启示,即在分析电影对白时可以从会话活动类型的语用研究角度出发,分析影片中的冲突性话语,对深入理解影片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Levinson,S.Activity types and language[J].Linguistics,
1979,(17).
[3]Thomas,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95.
[4]Sacks,H.&Schegloff,E.&Jefferson,G.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50):696~735.
[5]Sinclair,J.&Coulthard,M.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M].OUP,1975.
[6]俞东明.会话活动类型的语用研究与跨文化交际[J].上海外国语
大学学报,1999,(5):14~19.
[7]Thomas,J.Pragmatics:Lecture Notes[M].Lancaster
University,1991.
[8]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16~18.
[9]Barki,H.&Hartwick,J.Conceptualizing the construct if
interpersonal conflict[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04,(15):216~244.
[10]宝贡敏,汪洁.人际冲突理论研究评述[J].技术经济,2007,
(11):12~16.
[11]冉永平.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2010,
(1):1~6.
[12]赵忠德,张琳.从关联理论看话语冲突[J].外语教学,2005,
(1):17~21.
[13]赵英玲.冲突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4,(5):37~42,
112.
[14]Grimshaw AllenD.Conflict Talk Soc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s in Conversa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5]Hanhthi Nguyen.Boundary and alignment in multiparty
conflict talk[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6):1755~1771.
浅析话语交际中的语用预设 篇7
1 语用预设的特点
语用预设, 也叫语用前提, 是一种语用推理, 即听话人必须根据语言事实和它表达的功能才能推出话语的意义。这种意义往往不是指语句的字面意义, 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某些准则推导出来的说话人意图表达的意义 (何自然, 1997) 。在交际中, 预设隐含在话语中, 是由语境和话语暗示出来的背景信息。因此, 语用预设就其本身而言, 具有主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而就交际过程而言, 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的特点。主观性特点是指预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隐蔽性特点是指语用预设以隐含的形式存在于说话人的话语里, 需要听话人的推断才能得以理解。而共知性特点, 是指语用预设总表现为交际双方都可理解、都可接受的背景知识。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说话人所处的语境相适应。
2 话语交际与语用预设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话语交际。他们将自身的意见, 感觉, 信息等通过话语向他人传达, 并获得他人的理解。人类的话语交际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说话人的话语构建, 话语的传递及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话语交际中包含着语用预设, 它在话语交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是信息传递的起点, 是人们成功构造和理解话语的关键性因素。
2.1 语用预设是话语交际中信息传递的起点
朱永生和苗兴伟 (2000) 认为, 语用预设在语言交际的信息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发话者在发出一个语段时往往同时表达了预设信息和断言信息。虽然预设信息和断言信息同时被说话人在发出话语时发出, 但是预设信息是说话人的信念或预先设定, 是先于话语意义而存在的, 而断言信息是听话人对说话人信念或设定的认同, 是话语意义之所在。因此, 断言信息是信息流中的新信息, 而预设信息则是信息传递的起点。
一般说来, 说话人为了交际的简洁性, 往往把一些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同时, 说话人为了信息的有效传递, 就要对听话人的知识状态作出假设, 以确定哪些信息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但如果说话人作出了错误假设, 其发出的预设信息并不为听话人所知或赞同, 那么此次交际就会中断。
例如: (At breakfast)
Husband:Where is the milk?I feel thirsty.
Wife:We don't have any milk now, do you want some water instead?
在上面的例子中, 丈夫在发出话语时同时表达了预设信息 (家里有牛奶) 和断言信息 (牛奶确实放在一个地方了) 。但是, 在妻子的回答中, 我们知道她否定了丈夫所作的预设, 即家里已经没有牛奶了。由此可见, 语用预设是信息传递的起点, 它决定着交际的进程和方向。
2.2 语用预设和话语交际中的语境相互影响
语用预设和语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生成的。一方面, 语用预设受语境的影响而表现出量的动态变化。语用预设量是指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数量的多少 (刘国辉, 2001) 。语用预设量的多少总是受到说话人主观性、听话人的知识状态和其他各种语境因素的影响。在动态的话语交际中, 说话人的预设量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交际的质量, 因此, 说话人必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对听话人的知识状态不断地加以假定, 交际才能持续下去, 而构成语境的各个范畴也会随着交际的深入而发生变化-这也是语境的动态性的本质, 所以预设信息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 语用预设又影响着语境的生成。为了使交际能够持续下去, 语用预设就必须为交际双方所共有。说话人在发出话语之前, 就首先对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进行假定, 然后把假定的“共有知识”作为预设信息发出去, 这个预设信息结合断言信息而传递出新的信息, 当听话人接受新信息后, 此新信息也就成为了预设信息。由此随着交际的深入, 这种预设信息量会不断增加, 即原来不被交际双方所共知的信息会渐渐地而转化成共有信息。在话语交际中, 这种动态的共有信息量也属于语境的范畴。因此, 在话语交际中, 语境会随着预设信息量的不断增大而扩大。
2.3 语用预设参与话语含义的推导
交际的过程是一个假设和推理的过程, 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 礼貌准则等都参与推导和阐述了会话含义形成的机制。会话含义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 而语用预设又和语境密切相关。所以, 语用预设不仅是理解语句意义的先决条件, 更是推导话语含义的基本依据。
例如:A:Will you come to my party tonight?
B:My mum doesn't feel good today.
在这个例子中, 语用预设结合合作原则共同参与了会话含义推导。B的回答似乎与A的问题无关, 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但结合语境, 我们知道如果B去参加了A的派对, 那么就没有人可以照顾生病的妈妈了。所以B的言外之意是“我不能去参加你的派对了”。合作原则是对话语意图推理的一种模式。它从一套前提出发, 得出一套合乎会话逻辑的结论 (何自然, 2004) 。因此, “我不能去参加你的派对了”这个结论是要有它自己的前提, 即“妈妈生病了”、“生病的妈妈需要我照顾”和“今晚我要照顾妈妈, 就没有时间去参加派对了”。所以, 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 “我不能去参加你的派对”这个会话含意必须以“生病的妈妈需要我来照顾”这个预设为先决条件才可以被推导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即预设作为先决条件, 交际双方就无法合作, 也无法作到共同配合, 那么话语含意的推理也就无从谈起。
3 语用预设创造出幽默的交际效果
语用预设不仅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信念, 意图和心理, 同时也能创造一些特殊交际效果, 例如语言幽默。正如我们所知, 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的特点, 说话人会根据不同交际语境进行合理预设, 并认为对方能理解、顺应自己的预设。可有时候, 听话人明明懂得说话人的预设, 却故意曲解, 由此就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例如: (In a bookstore)
Customer:I would like a book, please.
Bookseller:Something light?
Customer:That does not matter.I have my car with me.
在这个例子中, “something light”是一个缩略回答, 它本身具有两种意思:“让人愉悦的轻松读物”或“不重的东西”。但结合这个语境, 在书店里, 顾客想要店员推荐一本书, 所以他肯定理解店员的话语中包含了这样的一个预设, 即“你是不是想要一本轻松读物呢?”但此时的顾客却故意曲解了店员的预设, 幽默由此产生。
结语
语用预设是话语交际中常见语言现象, 尽管有时人们并没有明显的意识到, 但在话语交际中, 语用预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它是信息传递的起点, 是人们成功构造和理解话语的关键性因素, 同时还能产生出幽默的交际效果。因此, 我们在话语交际过程中, 要善于利用语用预设, 提高语言质量, 实现话语交际及增强交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Levinson, S.C.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Yule, G.Pragma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33.
[5]刘国辉.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 :91.
话语语用 篇8
1“呵呵”的语用身份
关于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发挥的作用, 学界尚未统一说法。Hölker (转引自冉永平) 归纳了话语标记语的四个特征: (a) 不对话语的真值条件产生任何影响; (b) 不会增加话语的命题内容; (c) 与说话时的情景有关; (d) 具有一定的情感功能或表达功能。 (冉永平, 2003)
以下是一组含有“呵呵”的会话实例:
(1) 呵呵, 陈总, 今天天气不错呢!
(2) 这个嘛, 呵呵, 通知还没出来呢, 我也不方便透露什么。
(3) 你相信他以后都不喝酒了吗?呵呵。
以上3个例句中, “呵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笑声拟声词, 它不是组成命题基本内容及意义的重要因素, 但却会在不同语境下产生丰富的语用效应。以句子 (3) 为例, 它与“陈总, 今天天气不错哈!”的命题内容并无太大出处, 原句的真值条件也并不因“呵呵”的存在与否所改变。但同时这两个句子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呵呵”的使用使得说话人的语气更加谦卑、礼貌, 传递了一种恭敬的情感信息。鉴于此, “呵呵”具备了上述理论中话语标记语的四项特征, 可以从话语分析语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2 话语标记语“呵呵”的语用功能分析
不少网友曾经提出, “呵呵”的含义无限大, 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人物关系及相关语境, 说话人的情感走向是有迹可循的。在进一步分析“呵呵”的语用功能之前, 我们首先要将“呵呵”作象声词的言语会话, 排除在分析范围之外, 如“笑呵呵”、“乐呵呵”等一类表示纯粹笑声的拟声词。文章语料主要来自CCL语料库和日常用语, 结果发现, “呵呵”在言语交际中主要具有三种语用功能。
2.1 话轮转换功能
话轮转换是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 也是会话分析的核心。Edmondson W.认为话轮:一是在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者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作为讲话者时所说的话。美国社会学家Harvey Sacks指出, 会话从根本上讲是一项话轮转换活动, 他认为一个话轮里至少且只能有一个人说话, 而且发话人的角色需不断交替变换才能使会话进行下去。 (Sacks et al, 1974)
2.1.1 开启话轮
“呵呵”可以用在发起话轮, 是发话人用来开始谈话的起始序列符号。其主要作用是吸引受话人的注意力, 提醒受话人心理上做好开始谈话的准备, 或者是顺利过渡到新的话题。若用同义替换法求证, “呵呵”相当于口语中的“呀”、“嘿”。例如:
(4) A:呵呵, 还不睡啊, 还在赶论文么?
B:没办法啊, 截止日期就快到了。
(5) A:呵呵, 好久不见你上线了。
B:最近工作太忙了。
2.1.2 保持话轮
顾名思义, 保持话轮指发话人通过一定的言语手段持续发话, 保留话语权。由于发话人可能遇到情绪紧张、准备不足等情况, 发话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一些停顿或者信息堵塞的情况。“呵呵”作为话语标记语, 可充当会话未完成的标志, 向受话人提示还有剩余内容需要继续。例如:
(6) A:你知道小李为什么辞职吗?
B:这个嘛, 呵呵, 让我想想怎么告诉你。
(7) A:到底怎么样你才会答应做我女朋友?
B:这个嘛, 首先你得, 呵呵……成绩比我好!
在两组例句中, 发话人通过“呵呵”表示想继续发话的意图, 说明发话人虽不清楚该如何继续发话, 但仍想保持话轮。因此“呵呵”有助于发话人保留话语权。
2.1.3 放弃话轮
“呵呵”也可以用在放弃话轮, 是说话人采用的准备放弃发话的提示性符号。在结束会话前, 当前发话人通常会借助一定的言语提示, 提醒听话人当前发话已趋于结束, 为对方提供话语权。
(8) A:我的情况就是这样了, 呵呵。
B:那好吧, 那我说说我去土耳其的经历吧。
在类似情境中, 话语标记语“呵呵”通常使用降调, 表明了发话人放弃话轮的意图, 并将话语权移交到受话人身上。
2.2 应答功能
话语标记语“呵呵”也可以承担应答词的功能, 这也是“呵呵”一词最常发挥的语用功能。
2.2.1 支持性应答
这是“呵呵”发挥的较为传统的语用功能, 为了能直观地传达对引发语的积极回应, “呵呵”作支持性应答时通常结合支持性信息, 而非单独出现。例如:
(9) 刘家善感到不妙, 连忙打哈哈:“呵呵, 能, 当然能了!我的责任嘛!”
(10) A:老师, 你能帮我修改一下这篇作文吗?
B:呵呵, 当然没问题啊!
(11) A: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B:呵呵, 您说得没错, 我待会就去休息。
结合支持性信息, 在例 (9) 和例 (10) 中, “呵呵”传达了说话人积极正面的回应态度, 即对对方的请求欣然接受。例 (11) 的“呵呵”也表明了说话人的认同态度。“呵呵”在应答的基础上增添了情感表达力, 口气更加柔和、亲近, 体现了说话人参与会话的积极性。
2.2.2 非支持性应答
2.2.2. 1 隐性否定
隐性否定是属于修辞范围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此延伸为一种语用功能, 也被称作间接否定或含蓄否定, 即完全没有否定词的出现却包含了否定含义, 可以通过多种语言方式实现。在交际会话中, 直接的消极应答难免会使听话人产生不悦或抵触的情绪,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背离了礼貌原则 (Geoffery Leech) 中的“一致准则”。 (Leech, 1983) 为了防止这种不和谐的会话氛围, 便采用“呵呵”来发挥隐性否定的功能,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增加双方的一致。
(12) A:他简直太不顾兄弟情面了!
B:呵呵, 为了大多数人着想吧。
例句中, B并没有直接否定A所说的话, 而是给出了程度较低的支持性反馈。若B单纯回应“为了大多数人着想吧”, 口气将显得过于强硬, 易造成不融洽的交际氛围。“呵呵”在此发挥了隐性否定的功能, 避免了正面的消极回应, 同时又较为巧妙地传递了说话人的真实态度。
2.2.2. 2 闪烁其词, 模糊回应
当“呵呵”在言语交际中单独出现时, 由于没有其余支持性信息, 其回应立场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此时单独出现的“呵呵”既避免了对会话的零投入, 又起到了闪烁其词的作用, 委婉表达了对当前话题的缺乏兴趣或回避。
(13) A:中国的房价其实都是被那些虚荣的丈母娘们炒出来的!
B:呵呵。
例句中, B似乎觉得A的观点有些偏激, 却又不想引起争辩, 仅采用了一个单独的“呵呵”来表示对会话的简单投入。B并没有给出任何附加信息, 表明其主观上对话题的参与度较低。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难免会被问及尴尬、私密等不愿透露的话题, 在类似的语境下, “呵呵”一词可以被用来敷衍对方, 表明对话题的抗拒或心存芥蒂。如:
(14) A:听说那天你和老王打了一架?
B:呵呵。
2.2.2. 3 明确消极应答, 抒发情感
随着“呵呵”一词在网络和日常会话中的流行, 人们逐渐对“呵呵”一词的含义产生了新的共识。由于国家大力提倡网络文明, 许多网民在表示愤怒、无语等心情时常常使用“呵呵”一词, 既在原则上遵循了礼貌原则, 又巧妙地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也就是说, 由于社会语境的变化, “呵呵”一词衍生出一种特殊语用功能, 明确抒发抵触类的情感。这一应答功能的实现要基于会话参与方对“呵呵”这一特殊含义的共识, 否则就会导致言外信息的流失或曲解。
这种特殊的语用功能在青年人群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并且有着较为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口语中, 人们通常采用升调 (由“↗”表示) 或是拉长声音 (由“——”表示) 来表明其抵触立场, 即“呵呵↗”与“呵——呵——”。在网络会话中则可以单独使用“呵呵”, 或者在“呵呵”后面添加省略号, 即“呵呵……”。值得注意的是, 与2.1以及2.2的内容相比, 此小节中“呵呵”一词的情感更加强烈与明确, 旨在让对方也了解, 毫不回避, 并非模糊应答。
(15) A:哎, 最近工资涨得特别快, 都不知道怎么花了!
B:呵呵……
这是网络聊天中的一段典型对话, 网民B很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抵触心理及不悦情绪, 旨在向对方施加压力, 使其停止炫耀。
(16) A:她竟然和那个人渣复婚了!
B:呵——呵——
A:你什么意思?
B:我只能呵——呵——
在这段对话中, B刻意拖长声音, 并且重复了两次。结合会话内容, B对A提供的信息内容表现得嗤之以鼻, 而A因为领会到对方的不屑一顾, 回应中也带有一定程度的不愉快, 也正是因为A意会到对方的话外信息, 才会再次提出质问。
结合上述内容, 下面将进行一组对比, 比较“呵呵”一词的支持性应答功能和各类非支持性应答功能, 更直观地反映“呵呵”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差异。
(17) A:老公, 那以后就你做家务咯!
B:呵呵, 为老婆服务是我的荣幸!
(18) A:老公, 那以后就你做家务咯!
B:呵呵, 女人做家务合适一些。
(19) A:老公, 那以后就你做家务咯!
B:呵呵。
(20) A:老公, 那以后就你做家务咯!
B:呵呵↗;呵——呵——
在第一组对话中, “呵呵”后面紧跟的支持性信息对“呵呵”的词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表达了丈夫欣然接受妻子要求, 承担家庭责任的决定。由此, “呵呵”在对话中起到了支持性应答语的功能。
在第二组对话中, “呵呵”发挥了隐性否定的功能, 丈夫给出的解释信息表明了其委婉拒绝妻子的要求, 但又不愿意引起冲突, 所以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回应。“呵呵”因此发挥了非支持性功能, 轻微否定对方的陈述或提议。
在第三组对话中, 丈夫选择了以单独出现的“呵呵”作为模糊回应, 没有任何附加信息, 对妻子的要求不置可否, 说明丈夫对做家务这件事情持回避态度, 试图逃避这一话题。
在第四组对话中, 丈夫则选择了用升调或长音的方法回应妻子, 即以一种较为夸张的语气发出“呵呵”, 俏皮地表达了对妻子要求的抗议。言外之意是“老婆你想得美哦, 我才不干呢!”抑或是“做家务是女人的事儿, 怎么能让我做呢?”
由此可见, “呵呵”作为话语标记语, 受附加信息、语调、人物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语境下发挥着迥然不同的回应功能。
2.2.2. 4 无意义应答
在日常会话中, 往往会出现交际的主动方和被动方, 使得整个对话模式头重脚轻。为了使对话模式均衡化, 避免长时间的零会话投入, 被动方可以采用言语方式进行无意义应答, 表示对信息的接收, 使会话顺利进行。
(22) A:最近《来自星星的你》可火了!
A:全智贤过了那么多年还是那么漂亮。
A:哎, 可惜结局不够完美啊。
B:呵呵。
A:赶紧去看看吧, 不然你就落伍啦。
在这段对话中, 很显然A掌握了交际的主动权, 不停地向B传达信息。B可能缺少背景信息, 无法插话, 但“呵呵”可以表示对信息的接收, 使对方继续谈话。
2.3 缓和语气功能
冉永平认为, “缓和语是对言语行为的一种修饰, 以减少某一言语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 或减低某一话语的以言行事用意 (比如建议、批判、责备、不满等) 的力度, 增加与对方的商榷空间, 从而提高该话语的可接受性等”。 (冉永平, 2003) 在日常会话中, 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尴尬或不融洽局面难免会出现, 不利于实现双方的交际目的。“呵呵”作为话语标记语, 可以适当缓和不和谐的交际氛围, 维护双方的面子。例如:
(23) 郭芙蓉:“那你刚才……喔, 呵呵, 不好意思, 得罪了!”
(24) A:这个嘛……
B:呵呵, 没关系, 就不难为你了。
(25) A: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B:没事儿瞎问问呗, 呵呵。
例 (23) 中说话人发现自己之前的行为或言语冒犯了听话人, 试图通过“呵呵”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消除对方的不悦, 从而缓和会话气氛。例 (24) 中的B显然领会到了A的犹豫与拒绝, 便及时采用“呵呵”来舒缓气氛, 维护双方面子。例 (25) 中B则在冒犯了A后采用“呵呵”来安抚对方情绪, 从而消除隔阂, 调和交际关系。
3 放弃话轮功能与无意义应答功能的重叠
由上文可知, 放弃话轮就是让受话人参与会话, 发话人认为自己此刻的发话已接近结束并准备放弃发话, 可以给对方提供获得话轮的机会。而无意义问答则通常出现在A—A—A—B—A—A的对话模式中, 不对引导句做出有意义的应答或表态, 只是单纯表达一种接受信息, 使会话能够正常进行下去, 约等同于“嗯、啊”。
两个语用功能的重叠之处在于:持续性的无意义应答表示听话者对话题的缺少关注, 听话者无意去获取或更改话轮, 也不对会话做出任何实质贡献, 这就从侧面反映了听话者对话轮的放弃。由此, 持续性的无意义应答将促成以上两个语用功能的重叠。
(26) A:老王和他前妻竟然复婚了!
A:现在整个单位都在讨论这个事儿!
B:呵呵。
A:你说这老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B:呵呵。
A:当初叫他别离婚, 他偏不信。
A:现在可好, 都成大家的笑柄了。
B:呵呵。
在这段对话中, B利用“呵呵”一词实施了持续性的无意义应答, 表示单纯接受对方信息, 继而帮助维持A的话轮主动权, A对话题的持续冷漠同时也促成了其对话轮的放弃。在此情境下, “呵呵”的放弃话轮功能与无意义应答功能相互重叠并且结合, 更深刻地抒发了会话者对话题的不关注或无意参与。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很多语言单位在语义或语用上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其中构词能力较强、意义较为丰富的多会成为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以往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汉语的实词和短语结构上, 对“呵呵”、“哈哈”、“吼吼”一类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虚词缺少关注。事实上, 这一类词在会话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功能, 还可以实现相应的言语行为, 对汉语日常口语的研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深度剖析“呵呵”的语用功能, 有利于言外信息的顺利传输, 也将促进更多对双音节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ucker, A.H.&Ziv, Yael.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s and Theory[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2]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134-156.
[3]Sacks et al.A simplest systematic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 1974 (50) .
[4]卜源, 苏新春.网络聊天中的拟声应答词——以“呵呵”为例[J].长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 (5) .
[5]冉永平.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 2003 (3) :58-63.
[6]苏子波.话语标记语“呵呵”的语用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7) .
日语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篇9
1. 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及其功能
在分析终助词「よ·ね」的语用功能之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话语标记语。刘伯奎老师把其定义为:“话语标记语, 又叫插入语或话语联系语, 是指说话者在话语表述过程中, 为强化对交际对象的感染效果而插入的一些话语。”日本学者小泉保指出:使前后发话之间相互关联, 体现发话时的语境, 确定会话的流程, 表明发话的连贯性, 为实现顺畅的语言互动交流提供必要信息, 这样的语言成分称为话语标记 (談話標識) 。赵刚老师根据日语中的语言现象, 也对日语话语标记语下了定义。所谓话语标记语也就是, 提示会话开始、话题展开及会话结束的词语, 表示会话时发话者的思量、踌躇、发话持续信号的填充词语 (フィラー) , 以及发话或话轮衔接的词语。同时他还认为话语标记是能够标记话语结构, 表明发话意图, 控制会话流程的词、词组或句子。它们是会话的依附成分, 但不是会话的主体, 在交际过程中起调控会话主要信息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研究, 对其所下的定义也有相异之处, 尽管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说法, 但都客观地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同时在所述定义中已暗含了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其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 减少听话人对话语正确理解所付出的努力, 使交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2. 关于「よ·ね」功能的先行研究
日语中的终助词「よ·ね」接在句子的末尾, 表示发话者或受话者对命题的判断、确认、同意或强调等。在报纸和论文等书面语 (除网络日记或博客) 中几乎都不用终助词, 但在日常会话中使用比较频繁, 甚至可以说在会话中假如没有终助词的话, 会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在传统语法中, “よ”是表示强调或是加强语气的终助词;“ね”表示确认、争求对方同意或叮嘱的终助词, 同时它还具有咏叹的作用。
伊豆原英子认为, 终助词“ね”表示发话者在与受话者之间设定一个共同的认识领域或共感领域, 然后把受话者引入到这个领域, 使受话者达成一体化 (或共感) 的强烈意志性。“よ”用在引起受话者注意, 或根据情况来促使判断等时候, 表示发话者的主张或强调等含义。
本文从信息归属领域来探讨一下「よ·ね」的语用功能。
3. 从信息归属领域看终助词「よ·ね」的语用功能
“情報のなわばり理論” (即信息归属领域) 是由日本学者神尾昭雄提出的, 所谓信息归属领域就是根据发话者和受话者对某一信息掌握的程度来判断领域归属, 在会话中以信息归属为中心, 包括有关语气、人称、敬语等问题, 综合地进行说明。“领域说”原本是动物行为学的概念, 人类在社会生活方面也会谈及“领域”。
3.1 当信息只属于发话者或受话者的领域时
例如, “痛い”、“嬉しい”、“眠い”等就是只有当事人能感觉到而他人无法体会到的信息, 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信息是属于 (亲身感受者) 能够感受到这种感觉的人的领域。尽管别人可以推测, 但不能直接体会到当事人的感受。比如在牙疼时, 因为只有牙疼本人能感觉到, 那么这个信息就属于感觉到疼的人的领域, 而其他人是无法感知的。因此例 (1) 中牙疼这个信息只有“我”自身能体会得到, 仅属于说话者的领域, 在这里只能用终助词“よ”而不能用“ね”;例 (2) 中牙疼这个信息只有对方才能感受得到, 属于听话者的领域, 在这里用终助词“ね”而不用“よ”。
(1) 私は歯が痛い (*ね/よ) 。
(2) 君は歯が痛い (ね/*よ) 。
再比如对还没有看过某一部电影的朋友应该说「面白かったよ」, 而不说「面白かったね」, 这是因为电影这个信息是发话者独占的, 而对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受话者来说是未知的。对一起去看电影的朋友可以说「面白かったね」, 就不能说「面白かったよ」, 因为电影这个信息对他们两个人来说是共有的信息, 是共知的, 发话者只是在争求对方的共同认识。
3.2 当信息属于发话者和受话者共有领域时
(3) おまえは受験生だよ。テレビを消して、勉強しなさい。
例 (3) 中, 受话者是考生这件事是双方共知的信息, 由于受话者自身没有充分意识到, 发话者对受话者进行了提醒, 发话者的信息量就相对地大于受话者, 因此使用了终助词“よ”。在这里“よ”的用法我们可以认为是表示提醒对方。
(4) A:今何時ですか?
B: (腕時計を見ながら) ええと、3時ですね。
例 (4) 中, 很容易看出信息归属领域是属于发话者B的 (即发话者信息量>受话者信息量) , 一般情况下应该用终助词“よ”, 但在这里使用了“ね”。其用法是发话者对时间也不是很确定, 一边看表一边确认自己的发话是否正确, 表示自我确认。
(5) 【八百屋で客Aが店主Bに尋ねる】
A:「このきゅうり、いくら?」
B:「三百円ですね。」
例 (9) 中, 在原则上店主B对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了如指掌的, 假如商品没有标明价格, 客人A是不会知道的。因此, 黄瓜的价格是B独占的信息, 所属领域应该属于B。如果按照上面的两个原则的话应该用“よ”, 而不能用“ね”。在这里就是超越加藤两个原则的特殊用法之一。因为说“三百円ですよ”的话, 从口气上会给人一种想吵架的感觉。
此外, 在很多场合下, “よ”和“ね”是可以连用的, 一般表达形式是“~よね”而没有“~ねよ”的说法。
3.3“よ”和“ね”连用时的语用功能
有些学者认为“よね”是由“よ”和“ね”复合而成的, 但这样的话, “よ”和“ね”不同的功能同时起作用的话就会产生矛盾。也有与这种看法不同的意见, 比如日本学者大浜るい子认为“よね”经常会使用在会话参与者在三个人的情况下, “よ”和“ね”所针对的对象是不同的。
(6) 浮 (6をもった近所の子 (A) に出会う
B:あら、泳ぎに行ってきたの?
C:今から行くのよね。
C句中「今から行くのよ」这一部分是针对于先行文脉B来说的, “ね”是对于整句话来说的, 对象是A。大浜根据文脉指定功能对此进行了分析:C认为对于其自身来说先行文脉有两个, 一个是还没有得到回答的B所说的「泳ぎに行ってきた」, 另一个是C对还没有回答的A的判断「泳ぎに行く」。C在这里用了“よね”是为了说明他的看法与先行文脉B是不一致的, 与A是协调的。
(7) 僕、昨夜、ここに鍵を置いたよね?
在这里的“よ”是表示对「僕、昨夜、ここに鍵を置いた」这个信息的确信, “ね”是表示对“命题+よ”这个整体信息的不确定。也就是说, 在发话者的记忆中确信昨晚把钥匙放在了这里 (用“よ”表示) , 但现在却找不到了, 发话者就对自己放钥匙这个行为产生了怀疑 (用“ね”表示) 。总之, 标记语「~よね」在这里的意思是:虽然我对“钥匙放在这里”这个信息很确信, 但同时想争求对方做出肯定回答。
4. 结语
综上所述, 日语话语标记语「よ·ね」具有多种功能和用法,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用法就各不相同。本文是从信息归属领域的视角对终助词「よ·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掌握这些话语标记语的用法, 对我们理解会话中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作用。当然「よ·ね」还可以用作间投助词和感叹词, 这时它们作为话语标记语会有更多的语用功能, 本文暂不论及。
参考文献
[1]赵刚.日语的话语标记及其功能[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
[2]刘伯奎.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小泉保.語用論研究[M].研究社出版, 2001.
[4]加藤重広.日本語語用論の仕組み[M].研究社出版, 2004.
英汉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篇10
话语标记语是书面交际和口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赋予了话语标记语不同的术语:连接词(conjunctions)、逻辑连接语(logical connectors)、话语操作语(dis⁃course operators)等。(何自然、冉永平,1999)话语标记语具有多种形式,它可以是感叹词(如:oh,uh,um)、连词(如:and,so,but),部分副词(如:anyway,now,actu⁃ally),部分动词(如:say,look,see),也可以是一些小句(如:you see,I mean,you know)(Schourup,1999)。英语中的well,all in all,on the whole等和汉语中的“那”“呢”“确切地说”等,虽然都不具有命题意义,但它们是言语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话语标记语常见的语用功能,以进一步说明言语交际的动态性。
二、话语标记语研究概述
关于话语标记语的理论研究,有部分学者强调,话语标记与人脑意识的关联性。如:冉永平(2000)分析了语言形式如何影响语用意义。莫爱屏(2004)认为,关联理论是现存的话语理解理论的有益补充,试图证明关联理论对话语标记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有学者以顺应理论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顺应理论由Verschueren提出,认为说话人或者写作者需要顺应语境。吴亚欣、于国栋(2003)认为,话语标记语反映了人们使用语言时的元语用意识,并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当中话语标记语与元语用意识之间关系,以及不同种类的话语标记语对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的标示。
也有关于话语标记语的个案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具体的标记语功能的分析上。Schiffrin是最早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她在专著Discourse Mark⁃ers中对11个话语标记语进行了个案分析,指出:“话语标记语只同两个句子的语义真实有关系,而另外一些包括so在内的话语标记可能同逻辑层面或言语行为层面有关系。”(Schiffrin,1987)陈开举(2002)分析了话语中各种末尾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认为末尾标记语对话语理解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冉永平(2003)对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进行了个案分析,认为well在不同语境下有四种语用功能:言语行为面子威胁缓和语、言语行为缓延标记语、信息短缺标记语、信息修正标记语。
此外,还有关于话语标记语的对比研究。如穆从军(2010)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中英文报纸社论,分析其中的元话语标记,发现英语社论元话语比汉语社论元话语使用得更加频繁,还推断出英汉两种语言写作模式的不同,前者是作者负责型,后者是读者负责性。
这些学者的研究从不同层面丰富了话语标记语的内涵。本文主要探讨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话语标记语,有效进行言语交际。
三、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1.突显命题内容
话语标记语从宏观上引导听话人对话语内容进行预测,有助于听话人对语段或语篇主旨的听辨。(杨学云,2014)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为了使听话人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往往会选择适合具体语境的语言手段对话语进行编码,使说话人在表达主要信息的同时也突显或强调自己对某一命题的陈述。一般而言,说话人会尽可能地言简意赅,说话人之所以会选择一些看似多余的词语,有时是为了向听话人强调自己后续所说的话语内容,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加之话语标记语具有连接性(connectivity)、可选择性(op⁃tionality)等特征(Schourup,1999),这就使得用话语标记语来实现某种特定的元语用功能成为可能,突显命题内容是话语标记语所具有的元语用功能之一。
(1a)母:“孩子,你听我说,不要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忘了它!”
(1b)Context:Jenny borrowed money from her brother again.
Brother:“That’s enough!I tell you,if you always depend on me,you will lose yourself one day.”
在(1a)这个例子中,出现了一处突显命题内容的话语标记语“你听我说”。说话人为了引起听话人的注意,用标记语这一表达形式提醒听话人,反映了说话人在组织语言时要突显自己后续的话语这样的元语用意识。(1b)中的话语标记语“I tell you”也突显了命题内容。听话人可以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根据“I tell you”这一标记语预测说话人后续的内容可能是一种劝告或建议。去掉这些话语标记语,虽然也能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意图,但听话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寻找话语的核心意义。
这类标记语的使用紧密联系着其后的话语,是对后续话语命题内容的提示和强调,常见的还有“我要说的是”“你听着”“恕我直言”等。
2.制约话语信息
根据Sperber&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交际是一个交换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明示与推理两个方面。交际对于说话人而言是一种明示行为,说话人为了明示自己的交际意图,会对自己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编码,而听话人为了正确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弄清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就需要对听到的话语信息进行解码和推理,使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两个认知过程的逻辑链条清晰。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过程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在交际时一般会遵循一个总的原则,有一个总的目标,说话人总是最大程度地表述信息,以便让听话人以最小的代价理解说话人的话语,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明示导向标记,是连接话语与认知语境或语境假设的桥梁。话语标记语通过与传统的真值条件无关的程序意义来制约话语的隐含意义,减少听话人对话语进行分析与诠释所需付出的努力,获得最佳关联效果,推动交际顺利进行。如:
(2)Lily stayed alone at home yesterday afternoon.She was singing.
(2a)Lily stayed alone at home yester⁃day afternoon.You know,she was singing.
(2b)Lily stayed alone at home yester⁃day afternoon.However,she was singing.
(2c)Lily stayed alone at home yester⁃day afternoon because she was singing.
在理解(2)时可能会产生歧义,因为听话人不确定这两个孤立的句子之间究竟是何种逻辑语义关系。在以上4种说话方式中,听话人需要付出最大的认知努力来理解受到了最小语境假设制约的(2)。但是,在分别使用了3个不同的话语标记语you know,however,because后,听话人的推理有了明确的方向,能够在更加具体的语境中构建与这些话语有最佳关联的语义。
(2a)—(2c)中的标记语分别表达的是: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这组例子中话语标记语对听话人的制约,使得对李丽的理解——(2a)中李丽经常性的训练行为与(2b)中李丽罕见的唱歌行为和(2c)中李丽带有害羞性质的娱乐行为截然不同。
类似的话语标记语还有“anyway”“af⁃ter all”“moreover”“furthermore”等,汉语中有“那么”“而且”等,如“他打架了,那么,他要承担责任了”,“他打架了,而且他要承担责任了”,都可以在具体语境中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解码方向,使听话人有效地理解该话语。
3.表达说话态度
言语交际往往会涉及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用话语标记语来表达说话人对某一命题的态度是其语用功能之一。有些话语标记语能够揭示隐藏在说话人内心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态度。说话人通过对语言的选择使自己和听话人都参与到具体的语境中,并通过表达自己的态度试图作用于听话人的态度,影响听话人的行为。听话人则根据外化的语境线索标记对话语进行推理(Gumperz,1982)。听话人作出最佳关联诠释后,再按说话人意图去回应,减少交际失误的发生。例如:
(3a)“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
我回答:“谁说的?”
“老人都这么说,老人经的事稠,我信老人的话。”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
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摘自杨闻宇《日行月色》)
(3b)In this crisis I think I may be par⁃doned if I do not address the House at any length today,and I hope that any of m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or for mer colleagues who are affected by the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will make all allowances for any lack of ceremony with which it has been necessary to act.
……
I take up my task in buoyancy and hope.I feel sure that our cause will not be suffered to fail among men.
(摘自Blood,Sweat and Tears,Winston Churchill,May 13,1940)
(3a)这段对话反映的是男主人公试图询问女主人公对他的印象。末尾标记语“呢”表明了说话人男主人公自信且希望得到听话人女主人公肯定的态度,说话人男主人公想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由于当时男主人公渴望女主人公重复对自己的赞扬,这一语境因素所激发的元语用意识使男主人公不满足于“你对我的印象?”这种表达方式,他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而选择了话语标记语“呢”作为语言手段。
(3b)中的态度标记语有三个:I think,I hope that,I feel sure that。它们分别表达了演说人对命题的不同态度。“I think”反映了丘吉尔推断的态度:国会应该能够谅解自己在紧要关头所做的演讲的不足之处。“I hope that”表达的是说话人希望的态度:说话人不希望因为礼仪方面的不周到而导致受到影响的同僚们的抱怨。说话人还用了“I feel sure that”的编码形式表明态度:确信大家能够承担义务。以上态度也显示了说话人的动机——向英国人民发起号召,从而建立起了说话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构成具体的语境关联。
由此可见,话语标记语能够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使说话人内心的主观心理态度得以外显。常见的表达说话人态度的标记语包括:英语中有以“给定命题态度的主语(eg.I)+表示命题态度的动词(eg.feel,trust)+表示补足成分的引导词(eg.that,if)”(Andersen&Fretheim,2000)这一类结构出现的描述性语言,以及frankly、admittedly等,汉语中有“令人遗憾的是”“幸运的是”“公平地说”等。
4.表明信息来源
说明信息来源的途径,可以使说话人所陈述的信息具有实据性(evidentiality),反映出说话人的主观认知状态是来源于说话人的实际经验还是来源于相关资料等,会影响到话语命题内容的确定性和可靠性,也影响到听话人对话语信息的接受。说话人选择使用表明信息来源的话语标记语是一种策略性较强的话语行为,它可以减轻说话人对所述信息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常见的表明信息来源的标记语有:“听说”“据报道”“依我看”等等。这类标记语总体上具有以下特点:位置比较固定,多出现在话语焦点信息之前,一般位于句首,书面上,有的用逗号隔开;功能相对特殊,反映具体的信息来源,以及说话人试图使后续话语的内容听起来更有理有据的元语用意识。下面结合具体语篇对这一功能予以阐释。
(4a)据报道,附近的居民一到周末晚上就聚集在南门河游园,跳广场舞,很晚才散场。
(4b)有消息说,滴水观音的叶子可以滴水,但那水有毒,弄在眼睛里会使人有一种烧蚀性的疼痛感,严重时还会导致失明。
(4c)Mr Cai was suspected of having sold secrets for nearly$1m($555,000).Media reports said that two accomplices had also been detainded.
(选自:“China says Hong Kong official is British spy”,The Independent,17 Jan.2004)
在以上这3个例子中,标记语“据报道”“有消息说”“Media reports said”都表明了信息的来源。“认识的来源暗示着可靠性”(Chafe,1986),不同的信息来源反映了该信息的可靠性程度。借用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既可以帮助说话人传达命题内容,也可以防止因可靠性存疑可能承担的某种责任。(冉永平,2006)
(4a)中的“据报道”一词反映了说话人对附近居民的行为的描述不是基于自己的亲身所见,而是来源于新闻报道。由于话语信息的可信度会经过多次传播而降低,说话人就需要在谈论道听途说的内容时表明该信息的根据。(4b)中的标记语“有消息说”表明了说话人的陈述是基于某一消息,因而降低了说话人承担责任的风险。
四、结论
话语语用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话语;风趣言谈;策略;语用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是他们的课堂话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话语来实施课堂教学。风趣言谈(Amusing Talk,AT)指能令人发笑的幽默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常采用各种AT策略来活跃课堂气氛,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AT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帮助人们舒缓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促进学习,提高创造力乃至提升领导力。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描述教师话语的特点, 而无意探究任何因果关系, 因此采用了自然调查的方法。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特点, 我们使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手段:
1.课堂录像
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 随机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四位教师进行随堂听课, 并用录像机将六节课( 每节课50 分钟) 进行完整录像, 然后将录像转写成书面文字,使之成为小型的语料库, 并对录像和文字材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
2.问卷调查
考虑到六课时的课堂录音取样相对较小,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作为辅助性的研究手段, 本研究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平时上课的情况, 对课堂教学和教师话语的有关情况进行评价, 以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资料和信息。首先针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设计题项, 并在40 名学生中进行试测, 然后对试测结果进行分析, 并通过与20 名学生的座谈和6 名教师的访谈, 收集他们对试测问卷的反馈意见。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问卷进行了最后修订, 并对200 名学生进行了正式调查。从而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我们能够将课堂录音的统计结果与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 以便能更准确地描述教师话语的有关情况, 增加研究结果的信度。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通过课堂录像所获得的语料的分析,教师所使用的AT策略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玩笑(Mockery & Teasing)
在课堂上,教师刻意的玩笑对课堂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在课堂上无论是开学生玩笑还是自嘲,教师的话语都不能过于强势,更不能伤人自尊。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开玩笑和授课区分开来,以顺应教学目的的需要。
[1] T: Do you believe “Marriage is the tomb of love”?
Ss: I dont think so, because……
T: Oh, you are so deep!
Ss: [laugh]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及时地给出反馈,做出评价。“deep”一词在此句话中语用模糊,这种语用模糊所引起的歧义产生了幽默感,有着很强的调侃甚至是嘲笑的味道,使得所有同学大笑连连,教师采用这种策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其他同学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
2.讲趣闻(Funny Anecdotes)
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必须假定学生能够从他的话语中领会到自己的教学意图,并通过自己的明示行为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这种交际意图,以达到成功交际之目的。
[2] T: It is really hard for a boy to work as a waiter in a gay bar in the UK, because the uniform he needs to wear is an apron, only an apron but nothing else, and he is in danger of being touched by the other male guests although the wage i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part-time jobs. So to study and live abroad is not as easy as you can imagine, sometimes you should sacrifice something even your dignity as well.
Ss: [laugh]
在例[2]中,教师讲述了一个留学生的在英国的一个同性恋酒吧做兼职的亲身经历,听完这则趣闻,同学觉得很新鲜,很有趣,都抑制不住笑了,可是这笑容的背后却有着无尽的沉思,让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出国留学的裨益。
3.播放音像材料等(Interesting Teaching Materials)
一些有趣的短片、音频或者图片本身就能够使人感受到其幽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材料,或播放看似不适合课堂语境的音乐,以取得某种效果来调节课堂气氛。
[3]T: Listen to this song “Sad movies” carefully, and then tell me how do you think about “I”, “my boyfriend” and “my best friend”?
Ss: [laugh]
听歌对学生们来说既是愉悦,又是挑战,因为要听出歌词的含义考验的是学生们的听力理解能力,而分析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锻炼了学生运用相关词汇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在放松的环境下促进二语习得。
三、结语
这些课程的录像显示,教师在课堂中使用风趣言谈(AT)能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使用这类话语的行为顺应了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所学的知识。虽然本研究语料限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四位英语教师的课堂,而且根据此类体裁话语所做的AT策略分类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风趣言谈(AT)具有其丰富的语用功能,对此进一步的研究将对外语教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更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Cade,B.W.1982.Humor and creativity[J].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4):35-42.
[2] Caudron.S.1992.Humor is healthy in the workplace [J].Personnel Journal 7:63-68
[3]莫爱屏,刘吉林.教师话语中风趣言谈策略的语用分析[J].外语研究,2011(6):65-68.
作者简介:
姜辛歆,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用学及外语教学研究。
话语语用 篇12
当代话语分析普遍被认为始于哈里斯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话语分析》;近现代的汉语语言学研究源于《马氏文通》。从经验主义研究者的成果可以发现, 语言的产生是有规律可循的模式化的诚实衍生与发展, 字、词、句、章的铁律基本没有被打破, 这有助于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由低到高不断地进步和升华, 无论从语义还是从语用分析, 语言的理解均被增强且明晰, 这有助于对语言交流障碍的剔除, 促进理解和沟通, 以致更加有效的沟通。本文以新闻标题为语料, 从语义到语用理解新闻标题语言的特殊性, 更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分析其中的言语行为。
2.新闻标题语言的特殊性——语义与语用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不同角度。传统各种语义理论把交际中意义的生成看作是规约化的语码诠释活动, 把语符当作是一个物质形式, 或是包含着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客观世界、经验或想象。现代语义学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学科、跨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现代语义学词义层次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语言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而在句子层次上的研究则受到了逻辑语义学的影响, 因此现代语义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是认知语义学和形式语义学, 相比之下, 语用学由于考虑到语境的因素, 对字、词、句、章的理解就更加全面, 从语用学角度来分析新闻标题语言中语境隐含是极其重要的。
3.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信息的认知与凸显
新闻标题是一种交际行为,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 交际行为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行为, 它具有很强的认知特点。作为示范, 本部分借鉴认知视角 (cognitive perspective) 理论, 解释语言使用中视角选取的认知机制和语用效果, 旨在说明CL理论可以很具体、很贴切地用来解读语用现象, 而且能够使总体上基于关联理论 (Sperbe和Wilson 1995:15-16) ) 的语用解释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4.新闻标题中的主要认知语用现象分析
新闻标题中含有丰富的修辞现象, 其中存在很多修辞格是新闻标题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彭朝丞在《新闻标题学》 (1996) 从形象类辞格、强调类辞格、贯通类辞格等7种类别共归纳出40种新闻标题中出现的辞格。另外, 段业辉先生在《新闻语言学》 (1999) 中分别对消息、通讯和评论三者的标题常出现的辞格得出结论:消息标题中常出现仿拟、比拟、比喻;通讯标题中常出现的辞格有比喻、比拟、引词;评论标题中常出现的有设问、对比和比喻。本文语料涉及设问、比喻、比拟、引用、仿拟, 对新闻标题进行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
(一) 设问
在涉及设问句的语用价值时, 从设问句的定义可知, “设问句是疑问句的交际类型中的一种, 设问句又叫自问自答, 属于交际功能的类型。发问人心目中实际上已经有了明确意见, 不直接表达己方观点, 先用一个问句引起对方注意, 引出自己看法。”此法为答语出现建构引导式语境, 交际效果更为突出。这就是“无疑而问”。设问往往明知故问, 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目的是强调问题, 以引起人们注意, 使问题具有突出性, 达到认知凸显。GOOLE相关搜索, 找到约6150000条结果 (用时0.26秒) , 本文对最具认知语用学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其重要性。例如:
1.《昨夜枪声何来?史家胡同捉匪》 (1949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2.冯小刚:还不想给世界“输血” (《广州日报》2009年3月29日)
例1中:以设问方式引起悬念, 激发读者对语境期待, 自问自答给出结论, 一目了然, 知道了新闻眼在何处。输血本来意为给病人或有重大事故等的伤员输入血液, 此处比喻给世界提供新鲜力量, 而非血液本身, 这里的语境隐含要通过阅读来加深理解。因此, 编者要引读者进入主题和段落, 才能明晰语境、语义真实所指。
(二) 比喻
前人云:“石蕴玉而山辉, 水含珠而川媚。”比喻即打比方, 将甲乙双方相似点, 以乙喻甲, 描绘事物、说明道理, 形象、生动, 达到语用交流目的。一种是明喻, 即直接明显的比喻, 如《营业员卖花成行家——人称“玉兰花”》。再一种是借喻, 如《食品库成了老鼠的天堂霉变香肠竟然还削价出售》。另一种是隐喻, 即暗中设喻, 即借别的事物来打比方, 如《踢了十三年的“皮球”进了门》。
1.主题:《亮剑除“黄蛙”》副题:《——上海警方打掉一特大手机WAP淫秽网站》 (《人民日报》2009.11.29第4版要闻)
2.《印度火车相撞车厢“拧麻花”》 (《法制晚报》2010年7月20日)
在例1中:“黄色淫秽信息”形象比喻为“黄蛙”, 使人能够直接感受到其巨大危害。例2中:列车相撞的冲击力把其中一节车厢的顶部和两侧撞飞到列车上方的一个天桥上, 剩下的车厢残骸扭曲成了“金属麻花”。
(三) 比拟
比拟是指将甲事物当乙事物来描绘, 既可拟人又可拟物, 拟人多于拟物, 这样更能达到语义的最佳关联。例如:
1.《豆芽为什么这么“肥”?激素催的!》 (华商报2010/05/13/15版)
2.《一道公文背着三十九颗印章旅行》 (1980年9月19日《文汇报》)
例1中: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 一问一答, 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 直接吸引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 包含了最核心的新闻内容, 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买。例2中:这个标题将公文拟人化, 赋予它人动作。在这里用于公文, 已有拟人的味道, 一个“背”字传神地表现出盖章的不易, 又新颖又形象。如果这个标题只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拟作《一道公文盖了三十九个印章》, 虽然也很精炼, 但是却略逊一筹, 尤其是“旅行”两个字用得很巧妙, 形象地批评了官僚主义作风, 既凝炼又生动。
(四) 引用
表述中借助现成话 (如诗、词、歌、赋等) 的一种词格, 常常是引经据典或者是用重要任务讲话来概括主题, 表达己方观点。
1.《三个“和尚”散了伙, 一个“和尚”乐承包超小型理发店“起死回生”》 (1984年7月24日《新民晚报》)
2.马琳:《男人哭吧不是罪》 (《人民日报》, 2007年6月6日)
例1中:这个标题两次使用引用修辞格, 一是在引题中引用谚语“三个和尚没有水吃”, 二是在主题中引用成语“起死回生”。引用谚语, 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让读者轻松地了解事物的内涵;引用成语, 寥寥四个字就将“超小型理发店”经营状况的变化过程简炼地表现出来。例2中:马琳因亲人去世而泪洒赛场, 作者用刘德华的一首歌“男人哭吧不是罪”为题, 表达了对马琳的理解以及人文主义关怀。
(五) 仿拟
由人们熟知的语言来仿出新词、句、篇, 新闻标题中包括谐音仿拟、俗语仿拟、成语仿拟。
1.《古渔村尽显滨海风情游客“与浪共舞”》 (人民网-广西频道2012年7月5日)
2.《湖北恩施广告称为市民发放“凉民证”风》 (《武汉晚报》2012年7月11日第15版)
例1中:汉语成语“与狼共舞”妇孺皆知, 换成“与浪共舞”让人眼睛一亮, 顿觉一股清风迎面而来, 有看下去的欲望, 这样的表达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令人为之一振。在语用学里的模因论中的音似, 此语义的认知效果远胜于其他表达方式, 类似词语诸如粉丝 (fans) , 克隆 (clone) , 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神马等等。例2中:因“凉民证”与日本侵略中国时期的“良民证”谐音, 受到网民热议, 多家网站对此发布评论, 批评恩施发布此类广告。还有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标题:“我靠重庆, 凉城利川”、“龙船调的故乡, 我靠重庆”等广告语, 其中“我靠重庆”因存歧义被网友称之为是继“宜春, 一座叫春的城市”之后又一最牛最雷人广告, 随后“我靠重庆”成为网络热词。之后不久, 利川市旅游局已做好了更换广告语“我靠重庆”的准备。替代广告语已出炉“重庆这边, 凉城利川”。这都体现出本来要遵守的语用学中的最佳关联, 却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因此, 新闻标题撰写人要从语义、语用的语境和认知角度考量受众对其进行的语用认知理解, 才会尽力避免出现语义理解偏移, 这也是汉语双关语惹的祸, 因此要拿捏得准。从以上标题可见, 语用认知的语境迁移也可源于语言模因现象:广播 (原指电台) 现指播客里的广播。还有如“微博”通“围脖”, 新浪网就用了“新浪围脖”来指代“新浪微博”, 大赚人气。网络语言更新更是目不暇接, 不胜枚举, 但都处于语用学的视角之内。由此可见, 语言的使用就离不开语用、认知及其转码。如果语言的交际双方基于语义、语境的认知不同, 可能会出现交际受阻, 甚至出现争议、非议及其他的冲突。
5. 结语
新闻语言要遵循的认知语用原则为, 用最简洁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提示给读者, 即所谓立片言而居要, 语义直接、大道至简、语境明确, 使读者认知清晰、顺应, 达到最佳关联。从以上分析可知, 新闻标题语言语境多样化, 均为达到认知语用的目的, 但是如果对可能的认知语用考虑不周, 就会出现负面影响, 除非炒作, 否则会产生不良影响或尴尬的后果。最后, 无论谁来担当都是败笔。因此。新闻标题不仅是艺术, 还是一门与语言的语义、语用相关的学问。
参考文献
[1]王帅.语境决定言语行为[J], 语文学刊, 2010 (3) :33[1]王帅.语境决定言语行为[J], 语文学刊, 2010 (3) :33
[2]吕万英.英文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 (7) :49[2]吕万英.英文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 (7) :49
[3]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 2000 (10) :44-47[3]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 2000 (10) :44-47
[4]任芳.新闻语篇句式模型的批评性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报, 2002 (9) :19-23[4]任芳.新闻语篇句式模型的批评性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报, 2002 (9) :19-23
[5]陈燕萍.浅析新闻标题中的辞格艺术[J], 今传媒, 2011 (10) :130-133[5]陈燕萍.浅析新闻标题中的辞格艺术[J], 今传媒, 2011 (10) :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