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应用(共3篇)
语用预设应用 篇1
一、引言
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再创造过程。源语作者与读者拥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 因而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预设许多的文化常识, 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读者能够自然推理并理解。但这却给来自不同文化的目标语读者造成了不少理解上的困难, 文化差异造成了理解上难以跨越的鸿沟。翻译时尤应谨慎处理这些文化负载浓厚的语用预设, 好的翻译通过对原作的巧妙再创造, 让目标语读者自然轻松地理解其中的“不言而喻”,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基于语用预设的特点就如何恰当翻译语用预设提出了几点方法, 以期有所帮助。
二、语用预设
预设 (或称前提) 一般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 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如“John’s brother is 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 前提“John has a brother”一直存在, 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Leech曾列举了包括属格在内13种语义预设语言因素 (1981:181-184) 。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 是静态的, 抽象的。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 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联系, 处于一定的语境中, 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预设显然是不够的, 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预设, 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研究。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 与说话人 (有时包括说话对象) 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 (何自然, 1997:68) 。比较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受语境的影响, 是动态的, 具体的。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 有一些设想, 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 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 (2) 语用预设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 (Fillmore, 1971:276) 说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预设了那些能使此言语行为恰当实施的必要条件。 (3) 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 (Jackendoff, 1972:230) 语用预设还表现在说话人会预设他认为对方也拥有的知识。语用预设的这种“共知性” (mutual knowledge) 是交际得以成功的基础, 没有这一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 话语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 语用预设绝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 跟语境密切相关, 与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与交际双方的关系密不可分。总体而言, 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征:合适性 (appropriateness) 和共知性 (mutual knowledge) 。具体而言, 还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语用预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话语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然翻译要求译者忠实地传达原作者的思想, 如何让原作者这些“不言而喻”的预设被目标语读者所理解就成了一个难点, 下文将对此作一番探讨。
三、语用预设的翻译
正如Levinson指出的那样“就算两种语言来自相差非常大的语系, 它们的语义预设也大体是相通的” (1983:216) , 语义预设的翻译大都可直译, 如:
I saw you and your girlfriend walking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afternoon.
昨天下午我看到你和你的女朋友在逛街。
“your girlfriend”和“你的女朋友”都预设了“你有女朋友。”又如:
You are beating your child again.
你又在打你的孩子了。
“Again”和“又”都预设了“这已不是第一次打孩子了”。
比较而言, 只有一些语用预设是大部分语言所共有的或涉及人类普遍思维和心理反应的, 目标语读者可基于这些共同知识体会原作者的“不言而喻”, 因而可直译, 但大部分语用预设因为与社会文化相关, 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 不易被目标语文化的人接受, 因而应受到格外的关注。如:
Gorge got his arm struck in the drain cover, so the fire brigade was called in.
乔治的手卡在渠盖里了, 因而向消防人员求救。
源语读者对此话没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 但却让目标语读者有点费解———这跟消防员有何大干系?造成理解困难的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英国消防员不仅处理火警, 也处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难事;而中国文化里这更是110的事, 而不会首先想到消防员。既然不同文化读者并没有共享原作者对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预设, 直接翻译成源语形象当然会给这些读者造成困惑了。因此翻译此类语用预设时用直译往往欠妥, 而应做些恰当的加工处理, 下面是处理这类语用预设的五个方法。
(1) 加注法
当预设的源语文化现象在目标语文化中空缺时, 加注是可行的办法之一。如:
我属鸡。我从来不吃鸡。鸡年是我的本命年。
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I never eat chicken, the Year of Rooster will bring me good luck of bad luck. (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use 12 animals, representing 12 Earthly Branches, to symbolize the year of the Rooster.People born in this year have the rooster as their life symbol.All other years of the rooster, according to an old Chinese saying, become either-goodor-bad-luck years for them.)
生肖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 众所周知, 说话人预设了这点, 理所当然认为读者理解没问题。但对英语文化的人来说, 这是个不小的文化空缺。因此为弥补这一空缺, 可加注说明相应文化背景知识, 便于对方理解。
(2) 语境化法
对类似事物的表达有时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相去甚远, 这种情况除了可用加注法, 也可以用语境化法。如:
He had been faithful to the fourteen-year-old vicar’daughter, whom he had worshiped on his knees but had never led to the alter.
他一直忠于十四岁的牧师的女儿, 他曾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终于没有和她结婚。
“Lead somebody to the alter”是典型的西方婚礼场景, 作者预设了这一点, 认为读者自然知道这一文化常识, 但目标语文化读者却不一定了解此文化常识, 直译成中文不太好理解, 因此把它意译成“结婚”, 把语境表现出来。
(3) 简略化
并不是所有的语用预设均需明白无误地翻译出来, 在一定条件下, 一些可省略或简单化。如:
过年杀的狗肉早已吃光, 狗皮一直挂在墙上。
The dog died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the dog skin is still on the wall.
中国人好吃狗肉, 说话人预设了这点。但这种行为西方文化的人难以接受, 因此可委婉翻译, 简略处理, 只说那狗“died”。
(4) 转换法
在表达同一事物时, 有时源语形象和目标语形象不吻合, 甚至相互冲撞。这种情况下, 可直接译为目标语形象。如:
“You don’t want to lose Larry altogether, do you?”/she shook her head.
“你不想完全失掉拉里, 是吗?”/她点点头。
“shook her head”与“nod”相一致, 作者认为读者不会有任何理解困难, 预设了这点语言常识, 但却与中国的语言文化不符, 因此译成中文要符合中文习惯, 变成“点点头”。
(5) 直译法
以上四种处理语用预设翻译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都行之有效, 但并非无缺陷。其中第一种加注法可保留源语形象, 但易造成阅读不流畅;其余三种方法属于意译, 一个共同的缺陷是通过这些方法处理后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了丢失了原文的形象意义, 削弱了原文的魅力。在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人们对对方的文化越来越了解, 许多源语文化现象也变得不再陌生, 因而对作者预设的文化常识也越来越能理解, 这种情况下可直接翻译, 以保留源语形象。如:
I know not where is that Promethean heat that can thy ligh relume.
我不知道什么地方有那天上的神火能够燃烧你原来的光彩。
这是早些年的翻译, 当时中国人对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还知之甚少的, 因而意译为“神火”, 译者把作者对这一文化知识的预设明示化了, 以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而在今天, “Promethean”完全可音译, 因为大家对此已不再陌生。
四、结语
翻译的标准为“信、达、雅”, 语用预设的翻译也如此, 因其跟社会文化背景关系密切, 尤需谨慎处理。总体而言, 如果目标语读者与原作者共享预设信息, 则可直译;如果目标语读者不具备原作者所预设的信息, 则视情况采用余下四种方法。以上是笔者愚见, 希望能有所帮助。
摘要:大部分语用预设与社会文化相关, 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 不易被目标语文化的人接受, 因而在翻译时应格外谨慎。本文探讨了语用预设的特点, 并就如何恰当翻译语用预设提出了五个方法:加注、简略化、语境化、转换法和直译。
关键词:语用学,语义预设,语用预设,文化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Verbs of judging[A].Fillmore, C.&Langendon, T.Studies in Linguistics Semantics[C].New York:Holt, Rinehart&Winston, 1971.
[2]Jackendoff, R.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Mass:The MIT Press, 1972.
[3]Leech, G.Seman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 1981.
[4]Levinson, 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语用预设应用 篇2
预设(或称前提)一般分为语义预设(Semantic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presupposition)两种。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如John’sbrotheris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前提“Johnhasabrother”一直存在,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是静态的、抽象的。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联系,处于一定的语境中,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预设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预设,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研究。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68)。语用预设把预设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与语境密切相关,是动态的、具体的。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何兆熊,2000:281):(1)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有一些设想,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2)语用预设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说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预设了那些能使此言语行为恰当实施的必要条件。(3)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语用预设还表现在说话人会预设他认为对方也拥有的知识。语用预设的这种“共知性”(mutualknowledge)是交际得以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一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话语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用预设绝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跟语境密切相关,与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与交际双方的关系密不可分。总体而言,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征: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和共知性(mutualknowledge)。具体而言,还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语用预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话语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它在话语交际中能起到怎样具体的作用呢,下文将作详细探讨。
三、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
1.改变、否定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不仅比语义预设更灵活,而且能进一步改变甚至否定语义预设。如:
(1)Policeman:Wheredidyouputthemotorbike?
Suspect:Ididnotstealanymotorbikeatall.警察的问话里有一个语义预设“Yougotthemotorbike.”(你手头有这辆车),在审讯语境下,这无疑意味着嫌疑人“偷”了这辆车,这是警察故意设置的语用预设,目的是诱使嫌疑人承认并说出其所在,只是对方察觉到了这一用心,直截了当地推翻了这一语用预设——“我根本就没偷过车”。既然没偷,当然不知其所在了。因此,语用预设在特定的场合中可改变语义预设所含的意思。
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意图(何自然,1998),说话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巧妙地预设不利于对方的事态,再加上预设的隐蔽性,听话人不易识别说话人的别有用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设好的圈套。听话人要识破对方的意图,则要透过其语义层面的普通预设来把握其真正的语用预设。语境中的语言因素和语境中的非语言因素都可导致语义预设的改变或否定。预设对语境因素的这种敏感性表明了其语用性质(何兆熊,2000:297),因此很难把它作为一种纯粹的语义关系来研究,必然要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
2.消除语句歧义。
许多语句从单纯的语义学角度看往往不止一种解释,存在语义歧义,但在一定的语境中,交际双方拥有共同的相关背景知识,往往不需要额外的解释就能使意思唯一确定,说话人对共享的语境知识的预设简化了交际言语,而交际对方完全能理解说话人的“不言而喻”。如:
(2)Thetallmanandthewomanleft.从语义角度看,这是一个歧义句,tall只修饰man呢还是修饰两者man和woman?事实上双方都明白当时在场的只有man是高个子,因此不可能产生理解上的歧义,也就不需要刻意的解释和说明了。可见,正因为说话人预设了这一相关背景知识,他才如此“模糊”、“简略”地说且确信对方不会产生歧义理解。因此,语用预设可解释语句歧义是如何消失的。
3.提供话语连贯的纽带。
许多语句从语义角度来看是互不关联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频频出现,且交际双方都能顺利进行交流,这是因为双方都拥有对此话语合适性条件的语用预设,正是这些预设为看似互不相干的语句提供了联系纽带。如:
(3)John:What’sthetime?
Mary:Thepostmanjustarrived.表面看,Mary的回答与John的发问风马牛不相及,但John却得到了答案:邮递员每天10点来学校取邮件,因此大概是10钟左右。此例中,Mary预设了相关背景知识,并认为John也拥有此知识并能据此作出相应的推理而得到答案。因此对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的预设保证了话语“意义”上的连贯,使交际顺利完成。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基于相同或相似的认识环境,包括语境知识、背景知识和常规关系等,在交流时会寻找最佳关联点。为了寻找这个最佳关联点,说话人会对听话人的认识状态作一番充分的估计,并根据所做估计对可以进入话语信息流的事实或事态作恰当判断和选择,断定哪些是对方熟悉的、已知的背景信息,哪些是有待对方了解的断言信息。对已知背景信息作为预设,大大精简了话语,又保证了最佳关联性,确保了交流顺利进行。因此恰当预设不仅可以解释话语表面的语义歧义为何在实际交流中不会引起歧义,还解释了表面上互不相干的话语为何是内在连贯的。
4.产生幽默等特殊效果。
如上所述,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说话人会根据不同交际语境进行合理预设,并认为对方能理解、顺应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合作效果。可有时候,交际对方明明懂得说话人的预设,却故意曲解或置之不理,由此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如幽默。
(4)Girl:Ifwebecomeengaged,willyougivemearing?
Boy:Sure.What’syourphonenumber?
上例中,女孩钟情于男孩,希望男孩送她一枚订婚戒指(ring)。女孩的这点预设任何人都能懂,男孩自然明白女孩的心思。可是他却对其故意曲解,把ring当作电话,把女孩的预设扔在了一边,言外之意他根本就不想谈论此话题或者甚至对对方不感兴趣。
也有的时候,说话人对对方的共享知识作了错误的估计,致使听话人作出错误的预设推理,从而制造出幽默效果,如:
(5)Mother:pleasegotothestoreandbuymesometomatopaste.Son:Why,arethetomatoesbroken?
母亲的意思是让儿子买番茄酱,儿子却把“paste”理解成了浆糊。母亲高估了儿子的理解能力,使得儿子错误地认为是番茄破了需要浆糊,儿子推理的预设与母亲的预设完全对不上,幽默效果因此产生。因此,有时候说话人自认为作出了合理的语用预设,偏偏听话人不理解或故意曲解,有意无意地改变了说话人的预设,与说话人的预设“牛头不对马嘴”,语言就变得滑稽可笑,幽默就产生了。
四、结语
话语交际受众多因素制约,从语用预设的角度进行研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总的说来,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起到制约和引导作用,是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和推导会话含义的基本依据,巧妙运用语用预设能起到幽默等特殊的效果。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笔者主张预设研究应是多角度、多学科的全面综合研究,期待与广大同仁一起努力。
论文关键词:语用学语义预设语用预设
论文摘要:话语的产生和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这个过程显然是不够的,而语用学则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角度,因为语用学研究的是交际双方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话语交流。本文从语用学里的语用预设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其特点探讨了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从语用学角度谈广告中的预设 篇3
预设也称“前提”、“先设”。这是最早由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GottlobFrege)在1892 年发表的“On Sense and Reference”一文中提出的概念,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被斯特劳森(Strawson),一位英国语言学家,发展这一概念。并且将其的概念引入语言学研究的范围。斯特劳森将预设现象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预设通常被分为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
一、语用预设的定义
语用预设,也被称为语用前提,这一的概念最早是由Robert Stalnake提出。他认为,语用前提是话语表达和理解的内在隐含共识,也是说话人在组织语言信息时所设定的前提关系。Stalnaker(1974)认为:“如果一个命题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前提;这个命题就是说话人本人设想或相信的;它是说话人设想和相信他的说话对象能够清醒认定的。”通常来说,语用预设被解释为是交流双方都已知的信息,或者是至少能通过交流上下文可以得出的信息。在交流中,有些信息通常被认为是已知的不需要单独陈列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语用预设。这种方式可以使交流更简洁而且高效。
何自然教授(1997)曾定义语用预设是指“有关的前提关系”。“前提”暗示预设是一种推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的推理。在言语结构上,根据逻辑,场景,交际目的,社会关系等推断出话语意义。
二、语用预设的特征
合适性和共知性是Levinson和何自然(1998)为语用预设总结的两个基本概念和特征。语用预设必须依赖于语境,其合适性就是指预设要与语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合适性是与语境紧密结合,前提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老师对学生说:
(1)课代表收一下作业。
老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合适是有一些了的语用前提作为先决条件的。比如,班上确实有一位课代表,老师之前确实布置了作业,等等。
共知性则是基于说话者与听话者共同的知识系统的,说者先设定的某些特定信息若是想要被理解,接受者必须具备先设信息的相关知识。共知性其实交流双方能互相理解,达到共鸣的先决条件。广告语的预设达到效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观众能理解广告的含义。任何一个语用预设,都应该,且必须,能让交流双方相互理解且产生共识。如:
(2)A:“美剧冬歇要结束啦”
B:“太好啦我又可以继续看破产姐妹了”
这里的共知性是,美剧冬歇导致美剧破产姐妹不能播放。这是双方理解彼此的基础。
此外,语用预设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
单向性这里是指语用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作出的。单向性是针对语用预设本身来说的,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语用预设只对与说话人而言存在。语用预设并不是共享的,也不是设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通过对话,我们可以对语用预设进行建立,修改和订正。如:
(3)A:“你知道李荣浩这周要踢馆么?”
B:“踢馆?什么意思?李荣浩是谁?”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说话者A假想的预设,即说话者B知道他所指的节目,这个前提并不存在,所以导致对话不能继续下去。这正是说明了语用预设的单向性。
其次,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是带有想象和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有必然的一定的真实性或者正确性。Stalnaker认为,语用预设不但同语境有关,也同说话人有关。Leech把语用预设解释为“在说X的事说话人理所应当的认为Y是真的”。
最后,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预设的部分是隐藏的而非暴露的。
很明显,利用语用预设这些特点,可以衍生出交际所需要的策略性。而广告用语的设计对语用预设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策略性。
三、广告用语预设
广告语言是功利而且商业化的语言,特点是精悍,煽动力强,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人们去购买其所传播的产品和服务。语用预设就可以尽量完善广告相对简短的,它能够帮助广告好的达到其交际目的。
(一)事实预设
Tanaka曾指出观众对于广告的内容普遍持有一种不信任感,其焦点主要在于广告是否含有夸大的成分。考虑到存在这样的心理,广告商应该尽量避免在广告中过度吹嘘他们的产品,以免引起观众的反感。广告的可信度与消费者是否做出购买决定息息相关。但是,倘若消费者接受的讯息包含着难以反驳的事实,那么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就会受到微妙的影响甚至改变。就如同俗话所说,“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能够让广告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力。如:
(4)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De Bierres)
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所以这句广告词通过对钻石的事实描写,加入钻石本身附带的情感价值,能更大的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5)全心全速全球。(EMS)
EMS是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它是中国邮政提供的一种快递服务。该业务享有优先处理权,它以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内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由以上的产品介绍可知,广告词中的“全心“对应的是”“ 以高质量为用户传递资料和物品”;“全速”对应的是”优先处理权”;而“全球”则是对应“国际快递邮件服务”。这样与事实联系紧密的广告,更容易打动消费者的心。
(二)信念预设
广告对消费者施加影响目的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受到世界观、人生信念、对具体事物的看法等的支配。因此,广告用语经常采取的一个较为深层次的做法就是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信念或看法。广告中的语用预设就体现了广告制作者的这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