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预设论文

2024-07-27

语言预设论文(共4篇)

语言预设论文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着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经常结合语言文字的特点,精心预设想象训练点,让学生在想象中生成美的画面、美的感受、美的语言。

一、紧扣词句,展开想象,生成美的画面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编排的。课文中优美的景色、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预设情景,紧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拉萨的天空》一文描写了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句子,展开想象。当读到“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时,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像蓝宝石那样蓝的天空。读到“……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两句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并让他们伸手去摸一摸,动手去洗一洗。

《军神》一文介绍了一位有着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军人———刘伯承。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句细细地品味、朗读、想象。“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学生读着读着,感动了。有的说:“我想,刘伯承当时一定很疼很疼。”有的说:“我可以想象到,刘伯承脸上一定是痛苦的表情,那汗是他忍痛忍出来的,但他一声不吭。”……学生能想到这些,可见他们真正读懂了文章,揣摸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想象中,一串串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灵和品质。

二、留意标点,展开想象,生成美的感受

语言文字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语言文字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会幻化出无穷的乐趣,都能让学生展开无限的遐想。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留意文章中的标点,如省略号、感叹号、问号等等。这些标点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蕴含着作者未尽的话语。教学时, 紧扣这些标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就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加深对人物情感的把握。

例如,《槐乡五月》一文,当学生读到“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句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省略号,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槐花饭很香很香,十分诱人。”“省略号省略了槐花饭浓浓的香味。”……说得真好呀,一个省略号,一切尽在不言中,学生从这省略号中品味到了槐花浓浓的香,浓浓的美,浓浓地诱惑着人们。

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爸爸的这句话后面有一个感叹号,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感叹号, 体会爸爸说话的语气。一个感叹号,学生感受到了爸爸话语里的斩钉截铁,不容更改,感受到了放掉鱼背后所必须遵守的公共准则。

如果说欣赏语言文字是一种艺术行为,那欣赏语言文字中的标点更是一种无尽的艺术行为。

三、填补空白,展开想象,生成美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精练含蓄的,它不可能把每个情节、每个场景、每种情况都写得很具体,很详尽,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与补充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语言文字中的“空白点”,精心预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此来丰富文本的内涵,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锤炼学生的语言和表述。

例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在教学“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围绕中心句说话的方式,让学生说说大街上热闹的情景。课上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想节假日大街上的景象,进行说话训练,这样能充分体会到文中所表述的这份热闹。而当教到“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这句时,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这两年来,作家遇到什么困难、出现什么情况。“生病了, 没人照顾他……”“季节变化时,没有人嘘寒问暖……”以上这两种想象,既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又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了作家的孤独,对“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第一朵杏花》有一段竺可桢爷爷和孩子的对话。这段对话没有提示语,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竺可桢爷爷和孩子对话时的情景,想象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把提示语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练习,既加强了对话描写的练习,训练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人物神态的描写,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人物的情感与品质。

语文课堂是学习语言的课堂,利用文章的空白点,精心预设语言文字训练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如此训练中,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很美,都是精彩的语言。

巧妙预设语言折射课堂魅力 篇2

启示性语言预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克服困难和缺点, 在实践中完善。如, 在足球教学比赛中, 男生摔倒了, 或者球大力地砸到了身上, 这些基本上不会干扰到比赛, 而换成是女生就会有一群人围过来关心, 比赛可能会暂时停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比赛前或者课前做好预设, 提前给学生敲响“警钟”:“以前在比赛中总有一种现象, 男生总是大无畏地勇往直前, 即使摔倒, 被球踢痛了, 也会马上起来继续战斗;而个别女生总是怕苦、怕脏甚至有些娇气, 我希望这节课我们女生都能成为‘铿锵玫瑰’, 我们来和男生比试一下, 好不好?”通过课前启示, 男生会更加积极, 而女生也会克服惰性和困难, 在比赛中表现得更加成熟。

前瞻性语言预设

新授一个教材内容时, 预设一段语言, 用来说明该练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意义, 就会唤醒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意识。尤其是学生在学习拉丁、瑜伽或者一些新兴项目时, 对此类内容接触较少的学生会比较扭捏、羞涩, 根本不愿意接触这些新鲜事物。此时, 教师可以用语言给予刺激:“以后你们上大学了, 就会发现我们今天的练习内容是多么重要, 如果现在不学习, 你就会和城里的学生有很大差距, 我们现在从入门动作开始学习, 我相信每个同学都可以把动作做好。而这些基础练习也可以使你的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得到提高, 我相信以后你在大学时学习得会更加愉快。”

激励性语言预设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学习劲头足、主动性强、自信心得到提高。如, 在篮球教学中, 当学生传接出一个好球、三步上篮动作流畅时, 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传得真及时”、“这么有力量的球都能接住, 真是不简单”、“某同学三步上篮最后投篮时整个身体伸展开来真优美, 大家可以体验一下”……简短评价也可以采用英语“good, very good, Wonderful”等进行激励评价。学生听到后情绪会高涨, 练习会更投入。

回忆性语言预设

在进行“兔子舞”、“传电游戏”或者其他游戏类准备活动时, 有些学生会觉得太“小儿科”了, 不喜欢参与。此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学生:“你喜欢自己的童年吗?为什么那时候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儿, 可以天真无邪地比拼, 而在有升学压力的今天却要拼命抑制自己的个性呢?活动要的就是愉悦, 为什么想那么多,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自己束缚自己的身心呢?我希望今天的准备游戏大家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 就像回到童年一样快乐, 好不好?”对于带着美好愿望的活动, 没有一个学生愿意掉队。

伸缩性语言预设

语言的横向组合与纵向预设 篇3

索绪尔说:“在语言的组织中, 头一件引人注目的是横向组合的连带关系:差不多语言之中的一切单位都决定于他们在语链上的周围要素, 或者构成它们本身的各个连续部分。”[1]这是一种体现了人类思维活动的最基本方式的历时性线性组合。以汉语来看, 在横向展开的意义链条上, 它需要有几个主要成分, 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而这些成分又分别由特定词性的词承担, 诸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说它体现了人类思维活动的最基本方式, 是它在叙述要求上体现一个完整事件必要的框架, 用新闻学的术语说, 就是五个“W”。当然, 即使因语序变化, 有悖于常情常理, 但因约定俗成也同样能被人接受。诗歌中语句的倒装便是一例, 如张建华的《迪斯科与茶馆》:

迪斯科在露天的舞场里现代/茶馆在小街上古典/古典又现代是中国的夜晚

这是典型的倒装句式, 将这一句式复原应是:“在露天舞场里 (跳) 现代迪斯科/在小街上 (有) 古典茶馆/中国的夜晚是古典又现代。”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况, 似乎都可以说是归属于或更接近于语法学的范畴, 属于一种或常态或变式的问题。这一种组合关系是一个由概念到判断, 再由判断到推理的完整的语义过程, 带着更大的有限性。它使阅读者的思考被锁定在语言的常规搭配之中, 锁定在语链所依据的逻辑框架之内。于是, 当我们面对曾卓的《悬崖边的树》, 面对其中的诗句“不知道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的时候, 便百思不得其解:只因为横向上的语序关系背离了生活的基本逻辑, 冲出了基本的思想樊篱。这就要求我们去追问出现这类困惑的症结所在。

二、语言的纵向预设

索绪尔认为, 要理解某些语言系列, 仅仅了解该序列中已出现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 也就是说语言存在的方式不仅仅是组合关系, 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语言系列中未曾出现而又与之相关的关系。用他的话说, 这种“联系关系却把不在现场的要素联合成潜在的记忆系列”。[2]“在话语之外, 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 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结合……它们在某一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点……它们不是以长度为支柱的;它们的所在地在人们的脑子里。它们属于每个人的语言内部宝藏的一部分。我们管它们叫联想关系”。[3]余光中的《音乐会》中有这么几句:

音乐如雨/音乐雨下着/听众在雨中坐着/许多湿透的灵魂/快乐或不快乐地坐着/没有人张伞

欣赏音乐只能诉诸听觉, 天下雨属视觉, 而“音乐雨下着”, 则是联觉, 这样的运用使概念间的因果链被切断,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并非语序上的因果, 不符合正常的逻辑型推论。然而它又以心理真实为依据, 或者说是提供了“一种别致的逻辑和别致的心理状态”, 凸显出艺术真实, 表现现实社会和人的内心世界。本文称语言符号的这种意义表现方式为纵向表现。

“按苏珊·朗格的意见, 语言符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推论符号, 它是由概念到判断, 再到推理的完整的语义过程, 它是明确的、固定的”。[4]这种语义的表现形式我理解为语言的横向组合关系, 它是人们所熟知的, 与人们在历史状态下的认识相一致的一种理解, 它是倾向于语法学意义上的语言含义的一种意义, 诸如词语解释、句式运用、语音传递等方面, 无不体现出一种规范性、共识性, 它在语义表现中较少出现歧义的产生, 循规蹈矩地完成了意义的需要。譬如说对某物怎样了, 便更多地使用一个主谓格式的陈述句就可以达到表达的目的。苏珊·朗格所指出的另一种符号形式是“艺术符号”, 他认为:“艺术符号的特点是基本要素离开了整体就没有了独立的固定意义, 这些要素都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具有的特殊含义。”[5]

事实上, 苏珊·朗格所提到的语言符号的两种形式已经很明确地提出了一个语言符号会出现不同的表义 (情) 效果这种现象, 我称它为语言组合关系的双向性特征。

英国赫·乔·韦尔斯有这样的记述:“圣斯特法诺条约和柏林会议后, 欧洲在各边境内维持着令人不安的和平达36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 任何主要国家之间都没有发生战争。他们彼此冲撞、威胁、恫吓, 但是没有达到真正的战争状态。1871年以后, 人们普遍认识到近代战争是件比18世纪的职业军队的战争严重得多的事。”[6]“机械革命正在不断地产生出更强大的 (和更昂贵的) 陆上和海上的武器与更快速的运输方法。”[7]这种表面和平, 内底不宁静留给人的是担忧与恐惧甚至惴惴不安。这既飞速发展又动荡不安的现实带给人们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强烈扭曲和变态。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思维形式的反映, 像赫·乔·韦尔斯所描述的时代下的人们, 除了内心, 除了凭直觉、幻想去追求一个神秘的理想, 什么是真实的, 还有什么是美的可以把握的?现实的语言已经难以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甚至是忍受着的世界, 而要表达, 又须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只能赋予现实语言以新的内涵或表现功能。语言的纵向联系功能也就出现了, 以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豹》为例: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 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

这首诗中描述的是“在巴黎植物园里所看到的一只铁栏内的豹”, 诗人以一种“以心观物”而非“以眼观物”的态度来考察栏中的“英雄”, 单从横向组合的语言层面来说, 我们能接受到这样一个概括信息:“一只豹在铁栏内被囚禁着, 它想冲出眼前的屏障。反复狂躁之后, 它终于累了, 疲软地要沉沉睡去。”很明显, 这点信息距离创作者的真实用意相去甚远。放弃了人类中“英雄”的含义, 忽视了诗人所感受理解的时代, 我们便不能真正领略他笔底的栏中之豹。从心理机制上来看, 这时要求联想更大程度地投入, 从而拓展语言, 直抵语言符号背后的真实。换句话说, 这时语言符号的意义要求调动潜在的像索绪尔所称的记忆系列, 要把不在现场的各要素揉进语言链中加以理解。晏殊留有词句:“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尤其是“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 虽问得童稚无理, 却反映出感慨岁月匆匆的心理真实。要捕捉到词句的真实内涵或说是词人的心迹, 刻板的意象叠加或称是简单地进行语言解码都不是有效的手段, 甚或是一种缘木求鱼而贻笑他人之举。

钱钟书先生在他的《通感》一文中, 曾提及这样几件事, 他说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 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 红杏‘闹春’, 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 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8]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轼》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 加批:“似流星。”[19]此两件事中, 李渔及纪昀的理解都因为受制于语言要素的横向组合, 更多追究了它语法层面的涵义。在今天看来, 无论是李渔嘲笑宋祁句还是纪昀曲解苏诗, 都说明语言符号要传达信息, 可以是语法层面的横向组合关系, 还可以因为语言环境的存在, 而影响到语言符号组合之后的表达结果。就以上面所提及的两件事说来, 李渔受制于“闹”字的听觉蕴义, 纪昀更科学地追究“沸”般“闹”的小星之物理真实, 他们都因为对词句所描绘的真实情景的想象和真切的感受, 从而曲解了原意。现代作品之中, 如宋祁、苏轼那般的创新语言符号 (运用固有的语言个体或语言链来传达一种更高的艺术真实) 的尝试很多很多。

顾城说:“有一次, 我看到太阳, 一下就掠过新鲜、圆、红、早晨等直觉和观念, 想到了草莓, 于是就产生了这句话:‘太阳是甜的。’”[10]“太阳”与“甜”之间的组合, 超出了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制约, 摆脱了历史的、社会的约定俗成, 从而实现了他特定条件下的心理真实的表现。我称这种违反词语之间的正常搭配规则的组合为语言的纵向关系, 从形式上来看, 它预示着新的感受的表达, 同时也期待着读者的认同与接受, 这便是纵深语言组合在表意 (情) 上的预示与召唤。

胡玫的《夏天, 走出我的记忆》:“携着满眼的绿色/沿着叶铺就的清凉/踮起狂躁的脚尖/你悄悄走出我的记忆。”四句诗全是超常搭配, 表现诗人旧地重游时回忆起逝去的往事, 不由得黯然神伤, 心烦意乱, 直至恢复了平衡。若是不重视作者的感受直觉, 便会认为它们是所谓的病句形式, 是一种不合句法结构的组合原则和反正常逻辑的推理。然而, 诗歌正是以固有的符号来呈现新的感受直觉, 并寄寓于我们所见到的诗人笔底的形式。这形式预设了新颖的情与义。这一特殊语言序列显得荒诞, 但作品也就通过它的特殊要素的联系, 完成了内蕴潜伏及对解读者的期待。

从上述内容来看, 语言的纵向联系性质, 开创了语言表现的新天地, 它成为现代作家对语言的追求的一种普遍现象, 当然也取得很多成功的尝试, 甚或成为典范。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符号:语言与艺术》:195.

[2][3]普通语言学教程:171.

[4][5]转引自何锐、翟大炳著.现代诗技巧与传达:144、207.

[6][7]转引自[英]赫.乔.韦尔斯著.吴文藻, 谢冰心, 费孝通等译.世界史纲 (第十五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95.

[8][9]转引自钱钟书著.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63.

语言预设论文 篇4

汉语言文字不但是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与思想的工具,还是几千年中华文化底蕴中瑰丽的珍宝。在目前汉语言的规范性、纯洁性受到网络语言及外来语的挑战、汉语言得不到重视的情况下,这个模块的教学有其重大的意义。可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这本教材并没有受到重视,很多老师把这个模块上成了高考训练课,把各单元的知识与高考的考点进行一一对应,鲜活丰富的语言知识、语言现象被抽取成干巴巴的一道道高考题。或者有的老师因这一模块涉及较多的语用学的相关知识,感到教学困难,干脆不选这个模块。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之下,邹欣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引起我们对于“如何在鲜活的语言现象之中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思考。

鲁人版的《语言的运用》是一门关于“语用学”知识的入门性课程,是研究语言如何运用,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的一个模块。进行这一模块的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专业术语,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解决语言运用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初步的理论、方法和训练,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语言运用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努力使学生了解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养成规范使用语言的习惯,学会分辨语言含义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热爱、尊重祖国语言的情感。邹欣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可以说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语言的运用》这一模块的编写指导思想,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创新性地使用教材

预设是语用学的重要概念,而语用学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从这个概念出发,“语境”、“理解”、“使用”是学习预设的三个关键性词语。在设计教学时,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在鲁人版的教材中,《不证自明的话——言语的预设》一课共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预设的概念、预设的种类、预设与句子的恰当性,这些内容的概念性比较强,学术色彩比较浓,学生不易理解,而对于预设的意义、作用以及预设的运用等,教材并未过多提及。如果仅就教材的内容出发来设计教学,教学的落脚点可以也只是在了解预设及分类等这些概念的上面,学生对这个重要的语用学概念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及其运用并不明白,也不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邹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教材的内容为依据,根据这一模块的教学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侧重于“预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预设的作用上,着意突出两点:预设可以使我们的表达交流顺畅和谐,预设可以使我们的阅读鉴赏准确到位。这两点分别从口语表达、书面阅读两方面概括了预设的作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语文学习密切相关。这种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做法,充分挖掘这一章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意义,充分展示了《语言的运用》编写指导思想,对这一模块教学都有启发意义。

二、在鲜活的语言现象中学习

在上文提到,“语境”是学习语用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预设也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语境。那么,设计什么样的语境,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决定着教学的效果。邹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并没有纠缠在“预设”的概念上,而是从具体的材料出发,让学生在分析语言的过程中明白何谓预设、其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其作用何在、要如何运用预设等问题。在选材上,邹老师尽量选取生动、有趣、新鲜的语言材料,比如在导入课题时,邹老师用关于马的故事“预设”这一概念,让学生在对故事中问题的分析,了解什么是预设。再如,用自己去旅游时的经历与邻居的对话等生活趣闻引导学生明确误用预设带来的后果,以及巧妙运用预设可以化解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在分析广告用语、热门电视节目“立波梦话”等材料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预设在鉴赏语言艺术作品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

笔者从课堂教学效果的角度观察,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鲜活的语言材料拉近了课题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时刻保持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快速地掌握了“预设”这个概念,并能够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对预设作用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究。

三、将情感态度目标融于语言素养的培养之中

在语言运用类的课堂上,知识与方法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要不要体现呢?如何体现呢?

邹老师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预设的运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口语表达交流还是书面阅读鉴赏都需要我们了解预设、学习预设、研究预设。而且这个课题既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也能体现其人文性特点。因为预设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它还能间接反映出言语行为中每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思想修养。因此学习和研究预设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邹老师在这节课上精心选择了不仅涉及语言学本身,还涉及到道德修养的范畴,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素材,引导学生在分析素材时,明辨是非,提高道德修养。如:在“预设的运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置了一个大学生招聘的场景,让学生用预设的知识来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你当上财务经理后,公司要求你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你能设计出几套逃税方案?”这个问题不只是考查学生运用预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也考查着学生的道德底线。我们来看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引导:

生:我的回答是,我不会逃税100万,但是我能给公司挣来100万。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回答?你认为面试官的问话当中包含了怎样的预设?

生:面试官的预设是我能够并且乐于帮助公司逃税。我那样回答是为了告诉他,我是遵纪守法的公民,而且我有正当的工作能力。

师:如果面试官坚持要求你拿出逃税方案,不会逃税就不录取你,你怎么办?

生:我举报他!

上一篇:新能源盛名之下下一篇:高校龙舟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