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预设五议论文

2024-09-19

小学数学教学预设五议论文(共7篇)

小学数学教学预设五议论文 篇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任务式设计。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应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教师只有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对数学课堂生活进行充分地预设,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一、抓住预设的重点,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

1. 立足于教材,走出教材。

教材提供的范例或情境可能很经典,但不一定适合自己所教学生。教材展示的方法仅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策略,这个策略可能很简洁,但不能否认在学生思维深处有着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解读教材时要穷举知识的“外延”,立足于教材,并走出教材。

2. 整体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

解读教材时,要全面了解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前后链接,追本溯源,探求核心知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衍生,思考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和教材知识的前后因果关系与左右联系区别,设想联结的方法与途径。

二、突破预设的难点,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已有知识水平诸多方面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不仅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学生的群体特征。因为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在长期的共同学习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各自的特征。因此,教师要熟悉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并据此选择更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

如,教学“小数乘法”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笔者对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A班学生能自主通过多种方法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法的结果,并能结合生活中的购物问题说明算理,而B班学生则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才能掌握简单的小数乘法。基于这样的情况,笔者对两个班级的教学目标重新进行定位:A班自主解决课本中情景图所提供的问题,并能在班内展示算理,然后再将教材第二课时内容整合,达到准确熟练地计算小数乘法的目的;B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购物情境、涂方格等途径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并能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法。

三、以学定教,让课堂实际“块移动”

板块式教学预案,在对教材和学生充分预测的基础上,将各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成若干内容板块,分布在教学各环节中,视学生课堂实际反映进行“块移动”,使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成为可能,从而为生成教学提供保证。

例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流程重点预设为两大板块:一是“选择材料、主体解读”的“原型体验”板块,借助三则情境图提供的具体材料让学生经历“独立解读、交流互评和推荐典型”等数学活动,积累较多的与正比例知识相关的信息和感性认识;二是“交流思维、点化引领”的“数学化生成”板块,学生立足小组间的观点交流和思维共享,借助教师适时介入的适度点拨,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回馈材料的概念解释促进理解的深入。

四、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教与学和谐共振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回归。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教师更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设计者的作用。教师应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学生的活动方式包括针对学生的问题导学、互动策略、展示方式等的内容。在预设中,教师应对每个探究点提供探究的路径或方案,让学生根据方案逐个解决问题。

比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自主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把圆的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来计算?第二步:自主阅读课本第三遍,并仿照书上的样子制作圆片、剪、拼圆片,然后完成填空题:拼成后的图形像一个()图形。如果分的份数很多很多,它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图形。第三步:再读课本,思考并完成课本填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是(),宽是(),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第四步:把你的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写下来,带回课堂共同解决。

五议我国民营企业文化 篇2

近期一调查表明: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 但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破产, 有85%将在10年内死亡。为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如此地短命?最终调查结果表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排在了首位。所以, 我国经济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 首要关键点就是大力发展支持民营企业, 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企业文化好比是一个正确的航标, 指引着企业的准确行进。曾有学者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过专门的探讨, 我国民营企业的落后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企业文化指引的错误。我国民营企业要真正摆脱传统观念价值影响, 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理念。本文主要从五点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感恩”文化

“感恩”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重要的一方面。感恩能够促使人们扩充心灵空间的“内存”让人们宽容起来, 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单方面强调员工要“感恩”结果导致员工积极性不断下降, 企业整体效率不断降低。因此, “感恩”文化不能滥加利用, 一定要根据市场规律来理解“感恩”并努力培育“感恩”文化。而且, 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指标—利润—为基础的, 是相互的, 员工要学会“感恩”, 感谢老板给自己提供就业岗位。老板更要学会“感恩”感谢员工经常无偿为了自己的公司加班, 感谢员工尽职尽责做好了本职工作才使得公司能够正常运营, 感谢员工为了维护公司形象独自咽下的委屈和泪水等等。所以在企业管理中, 我们必须要按规办事,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对家人、对朋友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需要学会感恩。

二、“面子”文化

讲究“面子”是中国人比较严重的一个特点。我国民营企业存在很多“三个萝卜一个坑”、“三个领导一个兵”的现象。混乱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要解决这种困境, 就必须首先从民企老板自己入手, 改变固有老板思维模式。在公司决策方面, 认真听取下属的具体意见, 而不是摆老板架子。其次, 老板应当真诚的对待身边的高层领导, 相信自己选拔的人才, 适当放权。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对权抱死不放。做企业讲的是团队力量, 而不是老板面子。只要能把企业搞好, 那才表明你是英明的领导。脸上的面子才会光, 才会博得员工的尊重。

三、“嫡系”文化

我们都知道, 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发展的前身很多是家族式的, 所以自然很难避免“嫡系”关系的存在。这样在公司管理过程中, 会经常出现“嫡系”群体和“非嫡系”群体的矛盾。面对这样的情况, 是很难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要解决这一问题, 民企老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维境界, 只要企业给予员工公平合理的待遇, 员工就会忠于企业, 为企业鞠躬尽瘁, 创造价值;其次企老板要提高自己的识人能力, 找到真正能够让自己“放心”的人才。

四、“道德”文化

关于道德, 涉及的方面包括员工的责任感、忠诚度、诚信度等。民营企业中涉及到的“道德”应在两方面理解。一是企业对社会的道德;二是老板也员工双方之间的道德问题。

很多民营企业只顾追求短期利益, 而不顾产品的质量, 没做到对社会和消费者负责, 自然这也是影响和制约它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 必须得承认人是有私心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员工对老板对公司百分百的付出。实质上, 企业与员工之间只要达到双赢局面就是最好的选择。

五、老板文化

老板文化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里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 空有承诺而兑现不足。公司在成立之初或吸纳人才时, 对老员工和优秀人才承诺过房子、股票期权, 以振士气。但等公司真正发展起来步入正轨后却把诺言忘得一干二净。对员工在工作的出色表现, 许诺增加年底奖金, 但到了年底由于没有工作标杆的对比, 没有量化的考核, 或者由于近因效应, 年初的出色表现已经被年末的平庸所掩盖, 奖金的分配基本年年是大锅饭。一时高兴的承诺, 承诺之后的失信, 使员工已经丧失了期待的动力, 也失去了努力的动力。

(2) 小事化大。一方面片面地肯定员工, 而没有适当指出员工的不足, 员工就会出现自我评价膨胀。另一方面, 在员工工作出了差错时不是给予合适的引导, 纠偏, 而是当面斥责, 对员工的工作全盘否定, 甚至使用打击性词语, 这给员工的自尊心、自信心带来极大的伤害。最后会造成员工不敢独自担当任务, 工作就难有效开展。

(3) 建议建立制度、规矩, 却背道而行。在公司没有某项明确制度之前, 老板常常建议订立以备按章行事, 但是当制度顶出来以后, 往往是由于老板心急的性格, 为了直接快速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绕过制度, 不按制度办事的同时还指责工作流程中的审核环节的同事。使得员工开始对制度无奈, 究竟制度执行还是不执行, 执行到怎样的程度, 是不是需要开绿灯, 造成很大的困惑, 以致其在工作过程中难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4) 高层缺乏事前沟通与共识。高层领导之间对重大事情缺乏协商沟通, 没有达成共识甚至相互否定。以致较多部门岗位存在多头管理, 越级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 更高层级的管理人员绕过中级管理人员, 直接要求基层人员放下中层管理者安排的工作, 优先完成自己安排的工作。这种情况造成基层员工的工作没有自主安排的权利, 经常性被动打乱作息时间从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民营企业若要真正实现转型发展, 必须得摒弃“感恩”、面子、嫡系、道德和老板文化的干扰。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走上了经济大舞台是我国民营企业必走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景南, 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河南化工.2009年第26卷

[2]、谢博亮, 中国民企的十四个病症[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第2、3期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3

1. 节外生枝,开发创新潜能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如我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按照预设程序,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此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暂时放弃组织学生练习互化的环节,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展开交流。

生1:第一个“通常”是指一般情况下,用这种方法,除此之外,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如1/4=25/100=25%。

生2:我有补充,或者是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0时,也可以直接化成百分数,如25/500=5/100=5%;

生3: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当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除此之外,如果有特定要求时,就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句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活动。正如数学新课标指出的那样: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教学不应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执行的过程,而应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

2. 正视问题,挖掘数学内涵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固定的教材,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会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说出“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的尴尬信息时,教师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同学们,你们怎么想的?”生1:“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生2:“不,知识是射线,因为我们的学习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生3:“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时教师说:“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像线段,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多学一些知识。”

面对教学中出现这一突如其来的尴尬问题,教师没有逃避,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同时及时地点拨化解,这样既巧妙地挽回了质疑学生的尴尬局面,又适时地进行了思想教育,课堂教学也因此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和锦上添花的魅力。

3. 就地取材,建立知识结构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认知差异的,在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差异,创设探究的空间,留有思索的余地,鼓动学生自主探索,质疑问难,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保证,促使课堂中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让课堂中的存“异样的声音”,出“意料外的画面”,引发不同层面学生的生成,让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创设了情境引入到新课揭示课题“圆的认识”后,提出问题:“你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在纸上创造一个圆吗?”在这里只提到“利用你身边的工具”,并没有要求用什么样的工具,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自主发挥的探究空间,就是期望不同差异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成。

学生动手尝试,有学生用圆规画得像模像样;有学生用圆形物体的底面印了一个圆;还有的居然是用素描的方法从正方形中描出一个圆(令我着实震惊:这是古代非常伟大的“圆出于方”思想的朴素体现。)……活动后,学生纷纷汇报自己选择的工具和画圆的方法。我相机肯定了一些特别的、突出的方法,然后又问:“你们觉得这些圆有什么不同吗?”此时有的学生说:“有的圆一些,有的不太圆”;有的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说:“有的有圆心,有的没有圆心。”我适时引导:“你知道怎么能找到圆心吗?”有的学生说:“我找到了半径和直径。”……

此时,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琢磨着圆的各种知识,当然这些生成有低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而我则通过学生的不同生成引发全体学生交流、讨论,顺势达到建立知识结构的目的。这样,不仅使学生自主发现了知识,而且使生成绽放出绚丽光彩,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 严谨治学,发挥主导功能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为“长方体认识”,教学预设的流程是首先通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组图形的复习揭示平面图形,再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比较得出立体图形,接下来揭示课题进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际教学中当得出立体图形后,教师说:平面图形的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你想深入了解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吗?你想研究什么图形?此言一出出现了意外,一个学生说想研究正方体,因为正方体方方正正特别喜欢。这时教师果断地放弃了原先的预案,顺应学生意愿,组织“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

听到此,我不禁在想:这位教师的果断选择真的正确吗?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意愿,甚至是个别学生的意愿,就轻易放弃了课前精心预设、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真的可取吗?虽然作者说:“当老师的课前预设与学生的自主选择发生偏差时,老师果断地放弃预设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愿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的是这样吗?正方体的认识离不开对实物的观察,而教学前教师毫无准备,如何让学生借助实物去探究?只能靠空想,发挥想象力吧?再者说,如果学生说想研究“圆柱、圆锥、球”时,不知作者会作出何种选择呢?很显然,保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意愿是重要的,但在关键时候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引导学生很好地把握课程的目标,绝不能放任自流。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并非意味着生成是可以随意的,生成的课堂不能缺少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有的主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为了“迎合”少数学生的“表现欲望”而忽视大多数学生,而应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相机引导,真正使生成适得其所,焕发动人光彩。

实际上,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不确定的和动态生成的。有的时候课堂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和预设是一致的,这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的合理把握和对教学对象认知状况的深入了解;但更多的时候,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而使得课堂更多的是“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此时,就需要教师“灵活生成”、“妙手生花”,敏锐地捕捉那些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及时作出判断,因学生而动,因情境而变,使静态的、固定化的教学预设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演绎出精彩的纷呈的成功课堂。

实践证明,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只有预设没有生成就谈不上精彩。有效的课堂提问必然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进一步达到教育教学的理想效果。

摘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 预设与生成更多地体现在实际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许多意外的问题, 这些节外生枝的东西往往影响教学, 但是只要教师学会机智地处理这些枝节, 就有可能使其成为开发学生潜能的契机;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看似与教学主题不相关, 只要教师引导得当,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同一问题,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 看似杂乱无章, 只要教师稍加整合, 就可依此形成知识的建构。面对不同的生成也不能信马由缰, 要有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预设,课堂生成

参考文献

[1]吴亚萍.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 、 (二) 、 (三) [J].小学数学教师, 2006, (10、12) ;2007, (1)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4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 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任何人在获得他人肯定的同时都会激发内心的激情, 会对所学习的事物进行更深的关注, 投入更多的精力。小学生也是如此, 他们渴望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所以, 在课堂教学时, 学生在课堂上每一个进步教师都要对他们进行鼓励, 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更有动力。只有在学生喜欢数学时, 他们才能对数学投入大量的学习时间, 才会在遇到数学难题时继续努力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是教师课堂教学预设和教学能力相结合产生的, 教师以热情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 能促使学生学习更积极,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生成表现得漠不关心, 那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会不在乎, 不能激发他们在课堂中的积极性。

例如, 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时, 我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设计了如下问题: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通过预习, 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算法, 他们说出的答案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我对前三种答案进行了预设, 而最后一个答案是我教学设计中没有包括的。虽然还没有对四边形的面积求法进行讨论学习, 但是一些学生已经能想第四个答案了, 这就反应了学生在教学中的生成。接下来我让学生对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四边形的面积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 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算法有了深刻的理解, 更好地促进了他们的课堂生成。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使学生能力不断增强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由已有的数学知识, 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获得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联系, 使他们形成一个体系。教师在进行备课时, 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 还要对学生的特点掌握清楚, 以及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预设, 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用最短的时间正确地解决突发问题, 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生成空间。

例如, 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 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 有一小部分学生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 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 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 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 (两位小数) , 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 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相同计数单位对齐) 。接着让学生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 (结果末尾有0的, 需要借位的, 整数减小数)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相互启发, 互相指导, 互相渗透。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三、及时调整预设, 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在学生不断变化的思考中也发生着变化, 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不断调整, 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一堂课中充分运用时间, 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效, 获得的生成更大。由于教师是按照学生已有的水平进行课堂教学预设的, 是一种静态的教学计划, 即使教师考虑得再全面,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学生的生成, 而不能一遇到没有进行预设的问题, 就匆匆带过。教师是要尊重提出疑问的学生, 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要尊重提出问题的学生, 表扬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能投入更积极的精力。

例如,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 为了引出“角”的定义, 我用一个问题进行了引导:你认为的角是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 说出了很多带“角”的事物, 有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 样样都有。学生答案表现了学生的正在不断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的思考预留较多的时间, 使他们通过思考来对知识进行体会, 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 这就使学生失去了获得生成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预设五议论文 篇5

1. 课前, 精心预设

叶谰教授认为, 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 需要师生共同做好准备。

(1) 分析教材, 把握其内在的联系。数学学科有着固有的系统性、严密性、结构性、逻辑性, 数学学习已知中孕育着未知, 而新知识又是原有知识的扩展和延续。因此, 必须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 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同时, 又要善于理清知识间的联系, 确定内容的容量, 梯度和教学重点, 注重单元知识的整合, 关注整个学段、年级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加以研究, 使数学学习尽可能保持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统一。

(2) 分析学生, 把握其最近发展区。教学从哪里开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应该根据学生的原有状况进行教学。”学习者在对学科内容学习前, 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及态度等是影响接受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如在“平均分”一课的教学中,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的开始就会完成这样的环节:出示课题“平均分”, 并问学生对平均分已有哪些了解。此目的是在探察学生的认知起点, 掌握学生认知的原生态。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资源, 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 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经验被利用, 激活, 调整和提升的过程。

(3) 运筹帷幄, 打开通往知识的多个通道。课堂是向未知方向前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意外的“通道”和风景。课前的预设, 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多种“通道”, 这样教师可以随机应变, 及时选择预设, 为生成提供保障。

2. 课中, 开展智慧课堂

预设, 是为了让教学有更完美的展现, 但“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布卢姆) 。课堂上,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他们的真实水平往往无法准确估计。他们带着自己的认识、经验、思维方式参与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在学生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就是即席创作”, 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 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 特别是意外生成的资源, 我们应冷静思考, 敏锐捕捉, 有效地加以处理, 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才能使教学顺利地展开。

(1) 因材施教, 灵活地选择预设。课前教师颇费周折地预设, 就是为课堂教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小正方体, 让其探究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 有什么关系时。有的同学居然说出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这时, 教师灵活地在“对预知的探索”与“对猜想的验证”中, 选择“对猜想的验证”, 并通过手中的学具, 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构了知识, 还经历了由“猜想”到“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

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时, 出示题目:“有16个同学参加比赛, 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每场比赛淘汰一名队员) 进行,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 才能产生冠军?”这时, 我看到一个坐在前排的男生高高举起手。我想, 他成绩中等, 可能一下子想不到转化的方法。于是, 指名他回答, 他一口就说出“16-1=15 (场) ”。不过, 这也是我预设中可能出现的情景, 在“对照选择”和“想法说明”两种预设中, 我选择了“想法说明”这种预设。我一面夸赞他“学以致用, 能很快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了”, 一面请他作经验介绍, “说说是怎么想的?”他回答得很精练, 也很到位, “一场比赛淘汰一名同学, 16个人只有一个冠军, 所以要淘汰15名同学, 就要进行15场比赛。”他的解释, 使原本机械的教学预设成为充满灵性, 充满着智慧的生成。

(2) 理解错误, 拨乱反正, 升华生成。数学学习中, 有一些错误, 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理解错误的合理性, 有利于教学动态资源的开发。

(3) 关注价值, 让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闪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所不能预料的, 而且, 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从各自的视角出发, 总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的思维, 常常超出教师预设的方案, 提出精彩的观点。这时, 教师应关注其价值,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于课堂。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 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工程队要铺一条长2000米的公路, 4天铺了这条路的2/5, 照这样计算, 要铺完这条路一共需要多少天?”学生们很快各抒己见:12000÷[ (2000×2/5) ÷4] ;21÷ (2/5÷4) ;4÷2/5。学生都容易理解, 3一步就计算出结果, 学生颇难理解, 也超出了我预设的范围。然后, 我请这位很爱动脑筋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说:“4天铺了这条路的2/5, 也可以这样去想, 4天, 也就是铺完全程所用天数的2/5, 用分率对应的数量除以分率, 就得到了单位‘1’的量。”独到的分析使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思维的亮点, 不断地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生成精彩, 绽放美丽。

3. 课后, 反思成长

课后, 我们要加强反思, 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 展示课堂真实本质的一面, 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 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要在实践基础上多做充分而深刻地反思, 在反思基础上积累经验, 形成教育智慧, 促进自身成长。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 他的“六大解放”观点, 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 让孩子们自己动脑去思考, 让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以思考促操作, 又以操作促探究。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积极参与, 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随着教学的推进, 学生思维也在深入。操作不再是指令, 而是他们一种自身需求。“预设”促进着“生成”, “生成”体现“预设”, “预设”体现了教师的匠心, “生成”展示的是师生互动的智慧。

“当学生茫无头绪的时候, 你能否给予启迪?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明白错误?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叶澜教授一连串的发问, 总能让我燃起向上的激情, 久久不能平息。它在无形中鞭策着我前进。预设, 生成, 给教师带来高层次的挑战, 教师应不断加深自身底蕴, 不断锤炼对课堂的敏锐感知, 提高自己驾驭课堂和应变能力。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探索。

摘要:预设体现教师的良苦用心, 生成展现的是师生互动的智慧, 教师多一些预设, 课堂就会多一些有效的生成。预设时, 需要经验的积累, 需要反思, 需要教学的智慧, 需要敏锐感知课堂状态, 做到课堂上瞬间决策, 实现课堂目标, 以期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关键词:预设与生成,联袂,演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小学数学教学预设五议论文 篇6

一、精心预设, 期待生成

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预设往往是低效、不精彩的课堂。精彩正是源于高质量的精心预设。正确地认识预设将直接影响着“生成”。在新课程理念下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每位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中, 教师可这样设计:给学生三根小棒, 问学生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这时学生都回答能。 (三根小棒, 其中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 学生经过反复拼, 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那么怎样使三根小棒能拼成三角形?一位学生马上说:“老师, 我们能对这三根小棒进行处理吗?”这时, 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起, 获得了预设中的生成。

这显然是预设的, 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预设, 就没有这样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 教师应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找到问题原型, 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实现“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深入地经历学习过程, 不但对知识的建构有很大帮助, 而且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潜能, 把握数学的本质。因此, 精心预设是动态生成的起点。

二、不拘预设, 随机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再好的预设, 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在教学中, 有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这种意外资源往往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 因为这种临时探究与教师预设的探究有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种资源瞬间即逝, 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和利用。如, 教学“圆的面积”时, 教师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圆形作学具,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动手操作, 合作讨论, 将圆16等份或32等份, 剪开后, 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教师只是把圆16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反馈时, 让一位学生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就已经达到教师的预设目的了, 但情绪高涨的学生无法平静, 争相举手, 想把自己探究的方案展示出来。这时, 教师不是强行地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 而是放弃了原有的设计, 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他们到台前唱“主角”, 学生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又拼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和一个近似的梯形。教师让学生描述、展示, 最后整理得出:S=пr2。教师要利用生成性资源,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参与课堂教学, 尽情享受数学的乐趣。当教学预设与学生实际产生偏差时, 教师要冷静应对, 把握课堂中生成的资源, 把它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财富。这样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 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 使讲堂真正变为学堂, 变为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成功探索的发展学生数学思想的精彩课堂。

三、面对意外, 巧妙生成

叶澜教授告诉我们, 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问题在于, 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 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意识到, 并且能否经由这一“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 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 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 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如果教师习惯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 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如一位教师教学“一位数减法”时, 教师让学生质疑, 一学生说:7减9等于多少?教师说:“7怎么能减9呢?不能减。”学生说:“老师, 能减, 7-9=-2, 我从书上看到的。”这时, 老师心有不悦非常武断地说:“这是你们以后才学的知识, 现在不要讨论了。”教师让学生质疑, 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能因为课堂发展出乎意料而乱了手脚。如果教师能这样引导, 效果会怎样:你们看, 7能减9吗?把生成的问题抛给学生,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这能巧妙引出一个活泼与智慧结合的精彩学习场景。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 这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 让学生的智慧闪耀光芒!

四、真实朴素, 创造生成

一堂好课的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 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其中一点是常态下的课。很多人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 要营造课堂氛围、体现教学艺术, 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 什么都想到了, 就是忘记了真实。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 一位教师是这样上的:先让学生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分数, 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自由表述) , 接着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在圆内摆上2朵红花和两朵白花, 让学生从中找分数, 接着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分数, 最后教师指着一位学生让大家用分数表示,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分数。因为有前面真实朴素有效的学习, 学生基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案例中没有精致的预设, 没有华美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只用一本教科书、4朵花上了一堂真实朴素而有实效的数学课。这节课上下来, 学生基本能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真实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石, 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 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自己, 自己的个性是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 教学是朴素平常的。

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预设, 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 预设才能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小学数学教学预设五议论文 篇7

当“意外”发生时, 不要怕、不要躲, 要积极、勇敢地面对, 要利用好“意外”这种特殊的教学资源, 把握好处理教学“意外”的原则.

1. 积极面对原则. 当“意外”发生时, 教师在主观上要积极面对, 主动处理“意外”, 要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 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 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方案是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获得发展最有效的策略.

2. 重新审视原则. 根据发生的“意外”重新审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权衡轻重做出调整.

3. 促进发展原则. 教师在处理“意外”时, 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 根据课堂反馈的信息, 不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积极做出调整, 一切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来处理.

二、“意外”发生后处理“意外”的策略

“意外”发生后要反思成败得失, 总结经验, 积累处理教学“意外”的策略.

意外1: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 要求学生说出面积计算方法: 长×宽 ( a×b) . 接着教师在电脑上将这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猜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由于受负迁移的影响, 不少学生认为是两边相乘 ( a×b) . 此时, 教师将错就错, 进行因势利导: 如果是“a×b”, 那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相等.接着, 运用电脑动画将平行四边形移到长方形图上,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图形是否一样大? 经过仔细观察比较, 学生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不一样大, 其中阴影部分就是长方形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的部分, 从而明白“a×b”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进一步引导: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怎样计算呢? 通过直观图, 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将长方形外的小直角三角形平移进来, 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公式, 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的结论.

策略1: 意外错误, 将错就错.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的问题和错误是正常现象. 要利用“错误”这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从学生的错误想法出发, 进行引导点拨, 引出正确的想法, 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让“错误”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意外2: 意外争执, 展开辩论.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为了学生能对概念中“平均分”的重要性有一个准确地认识, 教师设计了一个判断题: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 其中一份占1/2, 对这个判断题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 双方各执一词, 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这时教师没有简单提示答案, 而是组织两个辩论队进行辩论, 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辩论 ( 举反例) 中逐渐融合, 达成一致, 最终学生对平均分有了深刻的认识, 而且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策略2: 学生在听到一种与自己相反的 ( 或者不完全相同的) 结论时, 他就接受了挑战, 而这种挑战来自于学生而非教师的时候, 他会更加的兴奋、固执和坚持, 要给学生创造辩论、思考、再认识的机会. 在辩论的过程中明析争执的焦点, 形成正确的认识, 感悟结论需有确凿的理论支持, 才能以理服人.

意外3: 教学“分数的意义”时, 教师让学生说说怎样写一个分数, 并说出这样写的理由. 一位学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 再从下往上写, 问他理由时他竟然说: “没有妈哪来的儿子”, 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 教师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他说: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 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能有所取的份数, 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叫做分母, 把取的份数叫分子, 不就象先有妈后有儿子吗?”话音刚落, 教室里已是掌声不断.顺着学生对分母、分子的比喻, 教师马上想到了真假分数, 于是顺势延伸到了真假分数的教学: “那么在分数世界里有没有“儿子”比“母亲”大的分数呢?”从而形象地得出: “儿子”比“母亲”小的分数是真分数, “儿子”比“母亲”大或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

策略3: 意外精彩, 顺势延伸. 课堂上, 学生时常会冒出一些精彩地比喻, 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些“精彩”, 巧用这些“精彩”, 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 就会使课堂锦上添花, 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 教师在数学课上遭遇“意外”该怎么办? 作者只是面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做了一些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鼓励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水推舟”艺术.小学数学教师.

[2]王俊辉.教师介入不当的四种表现及成因.小学数学教师.

[3]斯苗儿.小学数学案例透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新课程与教师色转变.新课程研究组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权力不是贬义词下一篇:语文课堂的静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