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翻译

2024-09-26

语用预设翻译(精选7篇)

语用预设翻译 篇1

一、引言

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再创造过程。源语作者与读者拥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 因而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预设许多的文化常识, 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读者能够自然推理并理解。但这却给来自不同文化的目标语读者造成了不少理解上的困难, 文化差异造成了理解上难以跨越的鸿沟。翻译时尤应谨慎处理这些文化负载浓厚的语用预设, 好的翻译通过对原作的巧妙再创造, 让目标语读者自然轻松地理解其中的“不言而喻”,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基于语用预设的特点就如何恰当翻译语用预设提出了几点方法, 以期有所帮助。

二、语用预设

预设 (或称前提) 一般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 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如“John’s brother is 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 前提“John has a brother”一直存在, 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Leech曾列举了包括属格在内13种语义预设语言因素 (1981:181-184) 。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 是静态的, 抽象的。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 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联系, 处于一定的语境中, 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预设显然是不够的, 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预设, 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研究。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 与说话人 (有时包括说话对象) 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 (何自然, 1997:68) 。比较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受语境的影响, 是动态的, 具体的。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 有一些设想, 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 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 (2) 语用预设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 (Fillmore, 1971:276) 说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预设了那些能使此言语行为恰当实施的必要条件。 (3) 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 (Jackendoff, 1972:230) 语用预设还表现在说话人会预设他认为对方也拥有的知识。语用预设的这种“共知性” (mutual knowledge) 是交际得以成功的基础, 没有这一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 话语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 语用预设绝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 跟语境密切相关, 与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与交际双方的关系密不可分。总体而言, 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征:合适性 (appropriateness) 和共知性 (mutual knowledge) 。具体而言, 还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语用预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话语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然翻译要求译者忠实地传达原作者的思想, 如何让原作者这些“不言而喻”的预设被目标语读者所理解就成了一个难点, 下文将对此作一番探讨。

三、语用预设的翻译

正如Levinson指出的那样“就算两种语言来自相差非常大的语系, 它们的语义预设也大体是相通的” (1983:216) , 语义预设的翻译大都可直译, 如:

I saw you and your girlfriend walking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afternoon.

昨天下午我看到你和你的女朋友在逛街。

“your girlfriend”和“你的女朋友”都预设了“你有女朋友。”又如:

You are beating your child again.

你又在打你的孩子了。

“Again”和“又”都预设了“这已不是第一次打孩子了”。

比较而言, 只有一些语用预设是大部分语言所共有的或涉及人类普遍思维和心理反应的, 目标语读者可基于这些共同知识体会原作者的“不言而喻”, 因而可直译, 但大部分语用预设因为与社会文化相关, 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 不易被目标语文化的人接受, 因而应受到格外的关注。如:

Gorge got his arm struck in the drain cover, so the fire brigade was called in.

乔治的手卡在渠盖里了, 因而向消防人员求救。

源语读者对此话没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 但却让目标语读者有点费解———这跟消防员有何大干系?造成理解困难的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英国消防员不仅处理火警, 也处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难事;而中国文化里这更是110的事, 而不会首先想到消防员。既然不同文化读者并没有共享原作者对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预设, 直接翻译成源语形象当然会给这些读者造成困惑了。因此翻译此类语用预设时用直译往往欠妥, 而应做些恰当的加工处理, 下面是处理这类语用预设的五个方法。

(1) 加注法

当预设的源语文化现象在目标语文化中空缺时, 加注是可行的办法之一。如:

我属鸡。我从来不吃鸡。鸡年是我的本命年。

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I never eat chicken, the Year of Rooster will bring me good luck of bad luck. (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use 12 animals, representing 12 Earthly Branches, to symbolize the year of the Rooster.People born in this year have the rooster as their life symbol.All other years of the rooster, according to an old Chinese saying, become either-goodor-bad-luck years for them.)

生肖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 众所周知, 说话人预设了这点, 理所当然认为读者理解没问题。但对英语文化的人来说, 这是个不小的文化空缺。因此为弥补这一空缺, 可加注说明相应文化背景知识, 便于对方理解。

(2) 语境化法

对类似事物的表达有时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相去甚远, 这种情况除了可用加注法, 也可以用语境化法。如:

He had been faithful to the fourteen-year-old vicar’daughter, whom he had worshiped on his knees but had never led to the alter.

他一直忠于十四岁的牧师的女儿, 他曾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终于没有和她结婚。

“Lead somebody to the alter”是典型的西方婚礼场景, 作者预设了这一点, 认为读者自然知道这一文化常识, 但目标语文化读者却不一定了解此文化常识, 直译成中文不太好理解, 因此把它意译成“结婚”, 把语境表现出来。

(3) 简略化

并不是所有的语用预设均需明白无误地翻译出来, 在一定条件下, 一些可省略或简单化。如:

过年杀的狗肉早已吃光, 狗皮一直挂在墙上。

The dog died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the dog skin is still on the wall.

中国人好吃狗肉, 说话人预设了这点。但这种行为西方文化的人难以接受, 因此可委婉翻译, 简略处理, 只说那狗“died”。

(4) 转换法

在表达同一事物时, 有时源语形象和目标语形象不吻合, 甚至相互冲撞。这种情况下, 可直接译为目标语形象。如:

“You don’t want to lose Larry altogether, do you?”/she shook her head.

“你不想完全失掉拉里, 是吗?”/她点点头。

“shook her head”与“nod”相一致, 作者认为读者不会有任何理解困难, 预设了这点语言常识, 但却与中国的语言文化不符, 因此译成中文要符合中文习惯, 变成“点点头”。

(5) 直译法

以上四种处理语用预设翻译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都行之有效, 但并非无缺陷。其中第一种加注法可保留源语形象, 但易造成阅读不流畅;其余三种方法属于意译, 一个共同的缺陷是通过这些方法处理后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了丢失了原文的形象意义, 削弱了原文的魅力。在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人们对对方的文化越来越了解, 许多源语文化现象也变得不再陌生, 因而对作者预设的文化常识也越来越能理解, 这种情况下可直接翻译, 以保留源语形象。如:

I know not where is that Promethean heat that can thy ligh relume.

我不知道什么地方有那天上的神火能够燃烧你原来的光彩。

这是早些年的翻译, 当时中国人对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还知之甚少的, 因而意译为“神火”, 译者把作者对这一文化知识的预设明示化了, 以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而在今天, “Promethean”完全可音译, 因为大家对此已不再陌生。

四、结语

翻译的标准为“信、达、雅”, 语用预设的翻译也如此, 因其跟社会文化背景关系密切, 尤需谨慎处理。总体而言, 如果目标语读者与原作者共享预设信息, 则可直译;如果目标语读者不具备原作者所预设的信息, 则视情况采用余下四种方法。以上是笔者愚见, 希望能有所帮助。

摘要:大部分语用预设与社会文化相关, 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 不易被目标语文化的人接受, 因而在翻译时应格外谨慎。本文探讨了语用预设的特点, 并就如何恰当翻译语用预设提出了五个方法:加注、简略化、语境化、转换法和直译。

关键词:语用学,语义预设,语用预设,文化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Verbs of judging[A].Fillmore, C.&Langendon, T.Studies in Linguistics Semantics[C].New York:Holt, Rinehart&Winston, 1971.

[2]Jackendoff, R.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Mass:The MIT Press, 1972.

[3]Leech, G.Seman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 1981.

[4]Levinson, 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语用预设翻译 篇2

关键词:等效翻译,语用预设,诗歌翻译,《红楼梦》

一、引言

预设(presupposition),又叫“前提,先设”,它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起语言学家们的兴趣,开始从语义角度研究预设,但是预设与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可取消性和语境依赖性,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是由Stalnaker (1970)[1]最早提出来,并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得到了大发展。之后语言学家们对预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引入翻译领域。我们知道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翻译过程涉及作者、译者、读者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原文的信息发出者与原文信息接受者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即共知信息,信息发出者不需要对隐含信息进行明示,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信息接受者和译文信息接受者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原文中许多不需明示的隐含信息此时需要明示,以避免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信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等效翻译与语用预设

1. 等效翻译的基本概念

十八世纪末,英国文艺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明确提出了两种接受者的感受应该相等,他提出:“好的翻译应该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语文里,使得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2]其后,我国学者瞿秋白、茅盾明确提出等效问题,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瞿秋白的等效概念则更为全面:“翻译应该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为着保存原作的精神,并用不着容忍‘多少的不顺’。相反的,容忍着‘多少的不顺’……反而要多少的丧失原作的精神。”[3]

奈达在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后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概念。其核心是,翻译应当使译文达到的效果与原文达到的效果趋于相同。奈达把传统的翻译评判标准的中心从原作转移到译作和译文读者身上,这是翻译理论上的一大进步。1986年,奈达在与De Waar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以“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并进一步解释,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

2. 等效概念与语用预设在理论上的契合

所谓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受话者可能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的内容所做出的假设”(Givon, 1979)。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说话人在说这一句话时,具有一系列的设想,他认为受话人知道Madonna是谁,并且愿意为他传递这个口信,这些设想即说话人的预设,是此话语发生的背景知识,即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已知共有信息。从以上例子可知,预设与认知语境关系密切,语言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发生的,预设可以看作是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基于这种知识,发话者或信息发出者才有可能说出某一话语或发出某一信息,而受话者或信息接受者才有可能正确理解话语或信息。

Sperber&Wilson[4]把这种认知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存在于交际主体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E.A.Gutt[5]于1991年在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将Sperber&Wilson的理论纳入翻译研究的领域,使人们从一种新的语用认知的角度来研究翻译。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际交际行为,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个交际者,涉及两个示意—推理过程,即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两个过程。在第一个示意—推理交际过程中,原文作者向原文读者即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译者根据原文语境信息和原文作者提供的语言信息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关联推理。然后译者进入第二个示意—推理交际过程,在这个交际过程中,译者成为说话人,将他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理解,并根据他对译入语和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示意给译文读者。

动态对等翻译强调表达的完全自然,使接受者的阅读体验基于自己的文化语境,而无需理解源语文化模式。其关注的焦点是读者反应,必须清楚地反映源语的意义和意图,是“源语语言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6]奈达的等效理论注重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所能达到的相似程度,并且对等效的度作了划分,“最低程度的等效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鉴赏原文的程度。最大程度的等效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鉴赏实质上已达到了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水平”。为译者指明了翻译的目标:一是要保证译作使读者理解,二是要保证译作能被读者欣赏。要达到这两点就要对两个示意—推理过程中的共有知识进行对比,在具体的翻译中进行增删,使译文保持原有的信息,特别是藏而不露的潜信息。所以,在翻译译语和源语所含信息的对等时,译者需要考虑原文读者理解原文所需的共有知识,以及译文读者理解译文所需的共有知识之间的相似度,并尽可能地使之相似。

而语言传递的信息又包含三大部分:语言因素、风格因素和文化因素。所以翻译对等也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语言对等、风格对等和文化对等。而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均与译者对读者的信息预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以《红楼梦》诗歌英译为例来看语用预设在等效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艺术集大成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诗词歌赋是《红楼梦》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诗歌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一种文本类型。西方读者对诗歌所表达的表层含义较易理解,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信息及情景语境的缺失,西方读者却无法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因此,译者有责任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构建读者解读译诗所必需的语境信息,以达到原诗在源语文化中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目的语文化中得到再现,追求与目的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读者反应,使译文读者能够如同原文读者那样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之美,使他们受到同样的感染与震撼。

(一)文内语境信息的重构

文内语境信息的重构是指在译文内部通过增加解释性成分或者直接使用释意翻译,使原诗中所隐含的信息明示出来,或者用读者熟悉信息替代含有文化内容的信息,弥补译文读者在理解中缺失的文化背景信息,以消除译文读者诗歌理解中的文化障碍。

1. 用增益法明示原诗中隐含的信息

作者和源语读者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原文中对文化信息的预设为作者和源语读者的共知信息,无需明示,而作者和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不同,目的语读者缺失源语读者理解原文文化意象的背景信息,因此译者在译文中将此信息用增益法明示出来。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所见到的惜春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现将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比较如下:

She sees through the transience of spring,

Dark Buddhist robes replace her garments fine;

Pity this child of a wealthy noble house,

Who know sleeps alone by the dimly lit old shrine. (杨译文)

When you see through the spring scene’s transient state,

A nun’s black habit shall replace your own.

Alas, that daughter of so great a house

By Buddha’s altar lamp should sleep alone! (霍译文)

判词中“缁衣”,原意为黑色的衣服,在汉语背景中指僧尼穿的衣服,所以出家也叫披缁。[7]杨宪益的译文为:dark Buddhist robes, 霍克斯的译文为:a nun’s black habit, 两位译者分别在其译文中不约而同地增加了这一含义, 直接用增益法补足译文读者理解原文所缺失的文化信息, 降低了译文读者理解这一文化意象的阅读努力, 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

2. 省略诗歌中汉字特有的修辞手法,采用释义的方法直接翻译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诗歌中使用了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手法,即拆字法。拆字法是根据汉语特有的结构,将一个汉字拆成两个完全不同含义的字。如另一首王熙凤的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财。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判词中的第三句“一从二令三人木”中的“人木”的解释,根据吴恩裕先生在《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中所说:“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云云。”故“人木”合在一起为“休”字。[7]我们来看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

This bird appears when the world falls on evil times,

None but admires her talents and her skills;

First she complies, then commands, then is dismissed,

Departing in tears to Chingling more wretched still. (杨译文)

This phoenix in a bad time came,

All praised her great ability.

“Two”makes my riddle with a man and tree,

Returning South in tears she met calamity. (霍译文)

霍克斯将“人木”译为“‘Two’makes my riddle with a man and tree”,保留了拆字法,但是在译文中又没有提供任何可供译文读者参考的信息,会令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自动将其忽略,因此,判词提供预示信息的功能无从实现。杨宪益将“人木”译为“then is dismissed”,舍弃了原文的修辞手法,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明示出来,降低了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将阅读变为轻松愉悦的体验,同时又实现了此处曹雪芹写作此判词的原意,不失为上乘的翻译。

3. 用替代法替代译入语文化中所没有的预设信息

对于一些译入语文化中没有的文化意象,译者将原文中的意象换成读者熟悉的意象或

者用不包含意象的词语替代,帮助读者消除文化障碍。请看下面《好了歌》的译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won,

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霍译文)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杨译文)

《好了歌》是形同乞丐的跛足道人所唱的歌,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但是却包含深刻的人生和宗教哲理。“神仙”是主要意象,代表了“道”家的人生理想境界,根据道教超然的“出世”态度,对儒教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给予无情的嘲讽,认为功名富贵皆虚空,不如做个自由自在、无欲无求的神仙。Hawkes从基督教文化观出发,而杨先生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出发,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诠释。Hawkes选择“salvation”一词来表达“神仙”这一意象,明显带有基督教的价值趋向,试图表现的主题是“现世的享乐与灵魂的得救之间的矛盾”,显然对原作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归化处理,更多地关注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原型及对异族文化的接受性。杨译文保留了原作的意象,选择了英语对应词immortals来表达道教“神仙”这一概念,符合原作的主题。

(二) 文外补偿译文读者缺失的预设信息

通常情况下,限于篇幅,译者无法在文内进行更多的补偿,“可能的情况下,信息增补应该在文内进行,因为这样不会打断读者的思路……但文内补偿的缺点是不能用于大篇幅信息补偿”。[8]因此,文外补偿就成了一个有效途径,较为常见的方式是脚注和尾注。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内有众多诗歌的长篇巨幅,尾注显然不太合适,因此较合适的文外补偿方式为脚注。添加脚注这一方式是杨宪益译文的一个特点,而霍克斯为了保持阅读的流畅性,通篇没有一个脚注。请看探春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下面是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

So talented and high-minded,

She is born too late for luck to come her way.

Through tears she watches the steam

On the Clear and Bright Day,

But her home in her dreams is far away. (杨译文)

Note:The festival, usually on the 5th of April, when the Chinese visited their family graves.

Blessed with a shrewd mind and a noble heart,

Yet born in time of twilight and decay,

In spring through tears at river’s bank you gaze,

Borne by the wind a thousand miles away.(霍译文)

判词的后两句描写探春远嫁他乡、家人河边送行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悲伤。曹雪芹这儿使用“清明”二字给整首判词定下悲伤的基调。杨宪益将“清明”直译为“On the Clear and Bright Day”,译文读者从此译文中无法得到关于悲伤的任何背景信息,因此他加了一个注脚来解释这一文化隐含信息,从而译文读者能够欣赏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悲伤。相比之下,Hawkes用“in spring”来替换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表达,降低了原诗的艺术特色。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是一种认知行为,在翻译交际活动中,译者需要对话语承载的信息进行分辨,才能透彻理解发话人的意图,在双语转换中调整信息,将发话人的预设信息用译入语等效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的语境预设信息进行补偿,当补偿信息过长,无法进行文内补偿时,用加注的方式进行文外补偿。这样,只有为不熟悉源语文化的读者提供了足够的情景语境信息和文化语境信息,帮助他们建立起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图式,译文读者才有可能在阅读译作中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近的感受,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talnaker, R.C.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A].1974.Davis, Steven (ed.) .Pragmatics:A Reader [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选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P.14.

[3]选编.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PP.12-3.

[4]Sperber, Dan&Wilson, Deridre.Relevance:Com-munication&Cogn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Gutt, 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a mbridge:Basil Blackwell, 1991.

[6]Nida&Tab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ondon:Leiden E.J.Brill, 1969.

[7]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中华书局, 2001.

浅析广告语言的语用预设 篇3

关键词:语用预设,广告语言

1 广告与语用预设

预设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当时的西班牙哲学家希思帕尼斯(Petrus Hispanus)已经将预设作为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思考和研究。到十九世纪时期,德国数学家及逻辑学家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首次在他所著的《涵义与指称》(On Sense and Reference,1892)一书中从哲学的角度对预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此后,学者们对预设的研究逐渐增多,预设所辐射的角度也逐渐增大,在语言研究中,尤其是在语用学领域,预设在话语理解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1.1 语用预设

那么,在语用学领域,究竟何为预设?何自然(1997:68)指出,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或称语用前提,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候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黄衍在《语用学》(2007)一书中非正式地将预设定义为推断或命题,且其真值是理所当然成立的。换句话说预设就是人们在说话之前就认为存在或正确的先决条件。例如:

①甲对乙说:“你怎么又迟到了?”

在甲说这句话时实际上有一个先决条件存在,即乙曾经迟到过并且甲知道这个事实,所以甲才能说“又迟到了”,那么在这个简单例子中的预设就是乙曾经迟到过并且甲知道这个事实,该预设由预设触发语“又”引起。在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话语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预设的基础上。广告也是人们交流、传递信息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而广告语具体来说是一种说服性言语行为。

1.2 广告与语用预设

广告商利用广告来传递信息,达到吸引受众眼球、激起消费者购买欲的目的,并促使消费者最终付诸行动购买广告商品或是服务。托马斯·奥吉恩(T.C.O’Guinn)等(2004)将广告定义为一种付费的基于大众媒体的劝说行为。

广告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它在工业革命之后兴起,并为商品销售带来巨大的利润提升空间。而在现代社会,广告的形式已经是多种多样,广告的身影更是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报纸、杂志、学校的宣传栏、高速路旁的广告牌、横跨街头的横幅、窗口展示、各种展览、电话广告、电子邮件、公交车上、列车车身……可以说,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广告的存在。一则广告最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在受众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与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而对语用预设的充分利用正是广告语言选择的重要策略之一。

2 语用预设的特性

广告设计者具体使用什么样的语用预设以达到广告的目的,必须基于语用预设自身的一些特性。陈新仁在《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一文中提出了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而这三大特性也能很好地适用于广告语言中的预设。

1)单向性。

语用预设的单向性是指“语用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作出的”。如果说何自然(1988)提出的话语理解的合适性(felicity)和共知性(common ground)是交际中话语理解的基础,即语用预设必须是参与交际的双方所共知或至少为双方所接受的,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被听话人所理解;那么,单向性就是针对语用预设本身而非话语理解而言的,换言之,在听话人开始加工从说话人一方发出的信息之前,语用预设只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也就是说,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从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共知性的基础地位,为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并非总是给定的,在实际生活的交流中人们也往往是通过会话才能对固有的知识进行补充和修正,逐渐建立共知性。在广告语言中,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也很明显。例如柯达胶卷的广告语:

②You press the button,we do the rest.(Kodak Film)

广告设计者预想这则广告的受众了解柯达公司的业务范围,并且经常使用照相机(press the button),于是简单的一句“we do the rest”就能给人一种拍照和冲洗照片也可以变得轻松简便的感觉,让消费者觉得能信任柯达的胶卷、相纸和冲洗技术。这样的预设使得广告设计者无需赘述柯达的业务,让广告变得简洁的同时又给人以深刻印象。考虑到“一秒千金”的广告费用,简约而不简单的广告无疑是大大地节省了成本,同时又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但这种预设实际上只是单向性的,对于一个远离照相机或者从来没有使用过照相机的人来说,这则广告是相当让人困惑的。在看完这则广告之后这个人可能会问“what do you do?”这种情况下,只有受众在进一步了解了柯达公司的业务之后,才能领会这则广告的精神——受众在对信息进行补充之后与广告设计者之间形成共有的知识,最终达到交际目的。

2)主观性。

语用预设的第二大特性在于它的主观性。语用预设是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对于广告语言来说,这一点同样成立。例如联想电脑的广告: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这只是一种陈述,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企业文化,给人以值得信赖的感觉。但事实上,我们无法求证联想电脑是否真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在进步,即是说广告语言中的语用预设也是具有主观性的。对于这则广告来说,广告商用主观陈述的方式营造一种语境假设,而受众也很少实际去求证其真实性。

3)隐蔽性。

语用预设还具有隐蔽性。顾名思义,这一特性是说语言中的语用预设部分是隐含着的。陈新仁曾给出这样一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③甲:你有没有打过人?

乙:没有。

甲:那你偷人家东西有没有被抓住过?

乙:没有。不对,我压根儿没有偷过人家的东西。

在这个例子中,甲的第二次发问很巧妙,其中隐藏着一个预设:乙偷过人家的东西。乙刚开始时一不留神回答“没有”,就等于是认同了甲的预设,承认自己偷过人家东西。广告语言也常常通过隐藏的语用预设对其受众进行暗示和引导,如:

④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

这则广告中隐藏的预设为:农夫山泉是名副其实的山泉,每一滴水都来自大自然,不含添加剂等人工成分。

3 广告语用预设的分类

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其目的是吸引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创造尽可能多的商品销售额。作为一种行事方式,广告始终要为其目的服务,也就是说,广告中所选用的语言、所使用的语用预设最终都是要为其目的服务的。成功的广告,往往是充分把握和利用了大众的消费心理。这种将消费者社会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应用于广告设计的做法往往能成功地影响广告受众的态度从而引导其行为方式。和消费有关的社会心理也包括多个方面,如价值判断、情感倾向、喜好、精神状态等等,而能对这些社会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信念的变化、行为的必要性、状态的改善等(陈新仁)。因此,我们可相应地将广告语中的语用预设分类如下:

1)事实预设。

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要想用语言去改变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影响他们的态度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强有力的事实是最能让人信服的。对于广告发布者来说,应当呈现对广告商或是厂商有利的事实,而采用事实预设的方式又能避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吹擂。例如刚才提到的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广告:

④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

在这则广告中,广告设计者采用的即是事实预设的手段。这句话只是整篇广告中的一小段,在之前的铺陈中,广告用视频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示了农夫山泉采水点山清水秀、远离污染的自然环境,让人在享受了一番视觉盛宴,颇有神往之意之后,一句事实性的陈述——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让人更加相信农夫山泉是真正来自大自然的无污染的矿泉水,不用担心添加剂对身体的危害或是水体污染引起疾病等等。虽然事实性陈述所述内容的真实性有待推敲,但事实预设在广告中起到的劝说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2)信念预设。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消费者对待某种商品或是服务的态度,直接决定他们是否会在该商品或是服务上消费。广告的宗旨就在于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广告受众施加影响,以改变他们的态度。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如世界观、人生观等等。因此,在广告中通过信念预设从根本上动摇广告受众的看法或信念,能更深层次地影响他们对待广告商品或服务的态度,进而引导他们去了解、去消费。例如濮存希代言的一则公益广告:

⑤有人这样问我,播出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生活中的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近的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是十公分的距离,有时候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有时候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份体谅;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候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就是多一份温暖。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所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

这是一则以主人公讲述为主的广告,濮存希以健康阳光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上,向广大观众讲述他的感受、他的信念,以他名人的身份倡导大家改变陋习,做文明的现代人。在这则广告中使用了四次“相信”,凸显主人公坚定的信念,也从侧面影响着观看这则广告的观众。广告中讲述者温和的语调、诚恳的眼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个观众,每看一次这则广告,观众心中的讲文明信念也会随着广告的播放变得坚定起来。这不是从广告表面就能看出来的信念,而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公益广告往往充分利用语言中信念预设的强大力量来影响人们的态度、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3)状态预设。

陈新仁认为,状态预设一般分为两种:一种预设过去不理想的状态,另一种则预设使用广告所宣传的商品(服务)之后的理想状态。前者多是通过间接描述过去不如意的处境的方式来唤起消费者借助被广告的产品来改变现状的欲望,后者则是强调使用被广告产品后会带来的理想状态,这与事实预设很相近,但主观性更强。例如在一则癫痫病抑制药品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

⑥Just think what a life with fewer seizures could mean for you.

这句广告语同时采用了上述两种状态预设。一方面预设使用广告商品之前不理想的状态:受癫痫病困扰的患者都深知被病魔追逐、战战兢兢的滋味,并且都渴望摆脱随时随地会袭来的病症以及由此给家人朋友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预设使用广告商品之后达到的理想状态:广告中的药品使患者的癫痫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得以过上比较正常的生活,不用再惶惶不可终日。

4)行为预设。

行为预设在广告语言中也很常见。与状态预设中预设过去不理想的状态相似,行为预设可预设消费者过去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通常是消费者不愿实施的行为,或是希望放弃的行为。例如下面这则药品广告:

⑦If your heartburn medicine works so well,why do you keep getting heartburn?Ask your doctor about PRILOSEC.

广告中使用预设触发语“if”预设患者持续使用药效不佳的药物,这种行为即是消费者过去的、希望放弃的行为。

此外,行为预设还可强调消费者目前的某种行为需要,而要满足这一需要往往要借助于广告中所宣传的产品或是服务。例如雪碧的广告语:

⑧Obey your thirst.

广告中使用祈使句突显了消费者干渴的喉咙希望得到滋润的需求,同时也向消费者暗示:雪碧是最好的选择,以此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

虽然我们可以将广告语言中的语用预设进行如上分类,但是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也还并不完善,一则广告中更可能同时采用了多种预设技巧,如例(7)广告中不仅使用了行为预设,也有隐含了状态预设的成分;例(2)柯达广告中也对过去冲洗照片麻烦、效果不佳的状态进行了预设。可见,一则成功的广告在语言的选择上,在语用预设的应用上是根据广告设计者的意图和广告受众的接受度进行综合考虑而形成的多重语言效果。

4 结论

广告是一种富于策略选取的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本文对广告语言中语用预设功能的分析间接证明了广告用语很讲究策略。广告语用预设可分为事实预设、信念预设、行为预设和状态预设四大类,它们共同的特性是预设的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对不同种类语用预设的巧妙的综合应用,能在广告的语言表达上取得不可忽视的效果,从而影响广告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最终达到广告增加商品销售利润的目的。对广告语言中语用预设的研究,能对广告语言的设计和理解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从语用的角度为设计优秀的广告提供参考策略。

参考文献

[1]O'Guinn T C,Allen C T,Semenik R J.Adertising and Integrated Brand Promotion[M].Dalian: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Press,2004.

[2]Yan Huang.Pragma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3]陈新仁.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J].外国语,1998(5).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广告中的语用预设研究 篇4

语用预设, 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 (有时包括说话对象) 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 (何自然, 1997) 语用预设可以进一步从两方面定义:第一种从言语行为角度出发, 把预设定义为:有效言语行为的条件, 即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 或是使一句话语具有必要的社会透彻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第二种理解是从言语交际功能出发, 把语用预设看作是实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 或者说是话语的背景知识。上述两种理解对应的是正是语用预设的两个主要特征, 合适性和共知性。

语用预设必须是谈话双方所共知, 这一点更为重要, 这就是所谓前提的共知性问题。预设的共知性可以有三种情况:

(1) 预设往往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 它与语境紧密结合。

(2) 预设的共知性要通过说话人的话语暗示出来, 并得到听话人的理解。

(3) 预设的共知性有时只指说话双方的共知事物, 第三者如不了解预设而只能依靠语境, 是不一定能真正理解说话双方说话的内容的。

2 广告修辞中的语用预设

广告的说服性质使得广告与社会心理息息相关, 成功的广告商或广告厂家会使用各种方式手段来把握利用大众的消费心理来影响消费者, 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行为。广告修辞一般会让消费者对广告产生共鸣, 从价值判断、情感倾向、喜好、精神状态等方面。实现这一目的的因素包括具有说服力的相同价值观, 态度的强化, 信念的变化及知识的更新等。这是与埋伏在其中的语用预设相对应的, 所以, 可将广告修辞中的语用预设作如下分类:

2.1 价值预设

能够让消费者响应, 从而改变其态度和行为的一个有力手段就是让广告和消费者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在广告中, 力图用合乎情理的语言来影响消费者, 让消费者动心, 产生购买的欲望, 这就是广告商的目的所在。如:

Kodak is Olympic Color. (柯达胶卷)

这是柯达胶卷在汉城奥运会上的广告, 用暗喻的手法, 将柯达胶卷与汉城奥运会相喻.奥运会是全世界最大的运动盛事,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一直是全世界推崇的运动价值。正是在话语上这一预设, 引导广告受众在心理上进行“空筐”的良性填充, 以及意象的良性丰满, 并使消费者一对柯达胶卷的高品质产生认可。

2.2 态度预设

这类预设可以从两方面来设置:一是预设过去让人不尽满意的消费态度, 一是预设改变之后, 消费者会产生的满意态度。前者通过描述过去不令人如意的处境来唤起消费者渴望改变那种产品的想法;后者强调使用特定产品后带来的理想状态。如:

I'm More satisfied. (香烟广告)

在这则广告中, More既是香烟的商标, 又作副词, 修饰后面的过去分词这是一个巧妙运用了产品名称的双关修辞。消费者看了这样的广告, 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 抽这个牌子的香烟会比其他牌子的香烟产生更多的愉悦感。再如:

有了它您还用担心受怕吗? (防盗保险柜广告)

这一广告的语用预设是:以前您处于担心受怕状态之中。能摆脱这种状态当然是特定消费者的最大愿望。消费者能用钱买到这份“放心”, 当然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谁不会心动乃至行动呢?

2.3 知识预设

这是广告语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一般是指在广告中预设和消费者共有的知识架构, 继而引出新信息带给消费者, 让他们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继而得到共和。如:

We are not in the computer business. We're in the results business. ( IBM电脑广告)

这则广告中第一句是否定话语, 但是它与肯定话语具有相同的语用预设, 那就是IBM电脑 本来就处于电脑行业虽然它否定了自己, 但是语用预设不变, 继而成为第一句话语的一个共知前提, 引出了新的信息, IBM电脑卖的还是电脑, 但更突出了其售后服务。这里的首尾语重复法修辞产生的宣传效果的确与众不同, 妙不可言。

3 结语

总之, 广告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这样才能使他们接受广告, 然后接受广告中的商品。语用预设在广告中的运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其实就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在广告语言中充分利用语用预设一定能掌握主动, 赢得消费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2]李中行.广告英语[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陈新仁.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J].外国语, 1998.

电商销售术语中的语用预设 篇5

一、电商的起源和广告用语

(一)电商的起源定义

电商广告的起源首先是伴随着电商的发展开始的。电商的萌芽发展阶段是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到90年代至2000年快速发展起来,开始有很多大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并进行交易。到2000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达到数千亿美元,企业也不只专注于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开展交易,还开始将自己的整个业务模式转移到互联网上,包括产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公司内部管理等。此时,电子商务回归其本质,即电子信息化只是手段,商务才是根本。我们不难发现,电子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商业利益才是电子商务的本质。

(二)电商的广告语言

电商广告的销售术语之所以可以在电商销售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除了其本身兼具传统广告的特点,同时还包含了网络技术赋予的多重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生动性,作者将其总结为目的明确性、偶然事件伴随性和销售关联性。中国第一个网络广告是在1997年,传播网站是Chinabyte,而此类广告初具规模是在1999年,而后随着电商的发展和深入,电商广告的语言运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比如近些年电商常说的:“亲,包邮哦”。这句话中的称呼语,“亲”,已逐渐蔓延到人们的日常会话当中,同时,电商广告的方向性也越来越强。陈新曾指出,电商的广告语言大量使用准确、简明用语,如淘宝网的“淘宝网,淘我喜欢”,既突出了品牌又显示出了商品之多;京东网的“多,快,好,省”,仅仅四个字用最简明的话表明了京东网的网购优势。再者,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发展,电商的广告用语也越来越灵活,正如顾华琴、郑黎栋所说电商广告用语时尚,表达自由,风格年轻化,如:“duang,女神季降临”中的“duang”就是2015的热词的换用。

二、预设理论研究

(一)预设理论的背景

首先预设最早由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在19世纪正式提出,他认为任何命题都有其预设背景,任何一句话的主体名词必须有所指,否则就不存在真假值。而后,罗素又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即使句子中的主体名词无所指称,话语本身也是有真假值的。再之后,斯特劳森又发展了弗雷格的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话语中的主体名词都必须有意义,并指出罗素理论并未区分句子和句子使用,他们三人是从语意预设的角度分析预设。我国最早关注预设理论的是周礼泉先生,他从会话的含义,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假定和相信的角度来定义预设,从而尽可能缩小了预设范围,尽可能多地包含了预设现象。

(二)预设理论的发展

这些年来,因为语义预设自身概念的否定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语用的角度分析预设理论。预设理论的研究不应该离开特定的语境和双方共识的背景知识,因为只有双方处在一个特定的语境当中并且具有一定的共识知识,此预设才有可能是成立的。比如,说话人A说:“把书捡起来”。如果说话者A希望听话者B确实能按照其话语行事,则首先当时环境必然地上有本书或者什么位置放着本书,并且听话者清楚说话者说的是哪本书,在什么位置。当然,继续研究就会发现,如果想让听话者确实按说话者意思行事,还需要听话者具有捡的能力,并且有听话的意愿。如果听话者没有手,或者听话者不在身边,听话者就不能捡书。再者,如果说话者是以打电话的方式对听话者说的,让听话者捡自己身边的书,那听话者也是不可能及时办到的。

三、预设理论在电商中的作用

(一)电商中的预设理论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广告术语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笔者通过分析淘宝网和京东网上数百广告的使用,发现绝大多数广告销售术语的使用离不开语用预设的应用。比如:“满XX减XXL”“0元抢购”“包邮”“一分抢购”“一折”等等。仔细分析便知,所有的这些销售的宣传术语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语用预设的原理,而任何的预设都是要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按说话人的本意表达意思。听话者根据特定的语境,从上下文环境中推测出说话者话语内容中隐含的另一层意思,即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广告术语中则是利用了受众的语用预设,尽可能更加诱人地表达其意图,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含蓄委婉,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说服听众。比如近来国内兴起的销售时点,“双十”“双十一”“双十二”,都是电商发展的产物。但是如果不提具体的语境,对于从未有过网购经历的人来说,是没办法理解这种说法的来源和意义的。

(二)预设在电商中的语用价值

对于网购的不同性别群体,电商们往往打出不同种类的以预设为出发点的销售术语,如:“男神尊享价”“女神专购”等之类的用词;对于那些宅男宅女各种戴高帽,直捧到天堂,诸如“男神”“女王”之类的用词尤其契合年轻少男少女们的购买心理,利用“我是女神”或者“我要成为女王”的预设,激发购买者们的购买诉求和渴望以达到电商的广告销售目的。

再比如最新的京东宣传广告视频,在趣味性的对比中强力推出了自己的各项主打想要表现的优势。而这一系列的对比,并没有直接夸赞其自身的任何一项优势,而是通过比较性的广告语和视频布景,给受众一个其他电商产品质量差、有假货、物流慢等的预设,直击某些消费者的心理,最后“快,好,真,赞”的广告语一出,更是瞬间提升了自身的信誉度和说服力。言语的趣味性及对比的趣味性,增加了对受众感受的冲击和深刻的印象,表达出的广告效力,体现了较强的目的明确性。

四、结论

电商广告作为不同于传统电视报纸广告的一种广告形式,如今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电商们的关注。作者预设理论对电商广告术语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总结出在预设理论下的电商广告术语具备了简洁性、明确目的性和趣味性的特点。简洁性的作用在于电商可以通过预设前提,大胆地缩略实际的语言使用量,而最后表达出的语言内涵却是相同的;明确目的性的作用在于可以在消费者浏览该网页的不长时间中使其瞬时产生购买商品的目的性和共鸣感,从而在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避免了繁复、良莠不齐的广告排布;趣味性的作用在于减轻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感官疲劳,使消费者有眼前一亮的的感官新鲜感,同时加深了消费者对电商产品的印象和好感度,有利于电商进一步的销售活动。基于预设在广告销售术语中的三种作用,电商们在设计销售广告时更加倾向基于预设的前提下安排广告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Gottlob Frege.On Sense and Reference[M].Oxford:Black,1952.

[2]Gazdar G.A Sollution to the Projection Problem[A].In oh&Dinneen(Eds),Syntax and Semantics:Presupposition[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

[3]Gazdar G.Pragmatics:Implicature,Presupposition and Logic Form[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

[4]Goddard A.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M].London:Routledge,1998.

[5]Kempson R.M.Presupposition and the Delimitation of 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6]Leech G.N.English in Advertising:A Linguistic Study of Advertising in Great Britain[M]London:Longman 1966.

[7]Strawson P.F.Introduction to Logical Theory[M].London:Methuen,1952.

[8]Vesterguard T,Kim.S 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Z].India: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td,1985.

[9]陈新仁.论广告用语中语用预设[J].外国语,1985,(5):54-57.

浅析话语交际中的语用预设 篇6

1 语用预设的特点

语用预设, 也叫语用前提, 是一种语用推理, 即听话人必须根据语言事实和它表达的功能才能推出话语的意义。这种意义往往不是指语句的字面意义, 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某些准则推导出来的说话人意图表达的意义 (何自然, 1997) 。在交际中, 预设隐含在话语中, 是由语境和话语暗示出来的背景信息。因此, 语用预设就其本身而言, 具有主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而就交际过程而言, 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的特点。主观性特点是指预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隐蔽性特点是指语用预设以隐含的形式存在于说话人的话语里, 需要听话人的推断才能得以理解。而共知性特点, 是指语用预设总表现为交际双方都可理解、都可接受的背景知识。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说话人所处的语境相适应。

2 话语交际与语用预设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话语交际。他们将自身的意见, 感觉, 信息等通过话语向他人传达, 并获得他人的理解。人类的话语交际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说话人的话语构建, 话语的传递及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话语交际中包含着语用预设, 它在话语交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是信息传递的起点, 是人们成功构造和理解话语的关键性因素。

2.1 语用预设是话语交际中信息传递的起点

朱永生和苗兴伟 (2000) 认为, 语用预设在语言交际的信息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发话者在发出一个语段时往往同时表达了预设信息和断言信息。虽然预设信息和断言信息同时被说话人在发出话语时发出, 但是预设信息是说话人的信念或预先设定, 是先于话语意义而存在的, 而断言信息是听话人对说话人信念或设定的认同, 是话语意义之所在。因此, 断言信息是信息流中的新信息, 而预设信息则是信息传递的起点。

一般说来, 说话人为了交际的简洁性, 往往把一些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同时, 说话人为了信息的有效传递, 就要对听话人的知识状态作出假设, 以确定哪些信息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但如果说话人作出了错误假设, 其发出的预设信息并不为听话人所知或赞同, 那么此次交际就会中断。

例如: (At breakfast)

Husband:Where is the milk?I feel thirsty.

Wife:We don't have any milk now, do you want some water instead?

在上面的例子中, 丈夫在发出话语时同时表达了预设信息 (家里有牛奶) 和断言信息 (牛奶确实放在一个地方了) 。但是, 在妻子的回答中, 我们知道她否定了丈夫所作的预设, 即家里已经没有牛奶了。由此可见, 语用预设是信息传递的起点, 它决定着交际的进程和方向。

2.2 语用预设和话语交际中的语境相互影响

语用预设和语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生成的。一方面, 语用预设受语境的影响而表现出量的动态变化。语用预设量是指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数量的多少 (刘国辉, 2001) 。语用预设量的多少总是受到说话人主观性、听话人的知识状态和其他各种语境因素的影响。在动态的话语交际中, 说话人的预设量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交际的质量, 因此, 说话人必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对听话人的知识状态不断地加以假定, 交际才能持续下去, 而构成语境的各个范畴也会随着交际的深入而发生变化-这也是语境的动态性的本质, 所以预设信息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 语用预设又影响着语境的生成。为了使交际能够持续下去, 语用预设就必须为交际双方所共有。说话人在发出话语之前, 就首先对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进行假定, 然后把假定的“共有知识”作为预设信息发出去, 这个预设信息结合断言信息而传递出新的信息, 当听话人接受新信息后, 此新信息也就成为了预设信息。由此随着交际的深入, 这种预设信息量会不断增加, 即原来不被交际双方所共知的信息会渐渐地而转化成共有信息。在话语交际中, 这种动态的共有信息量也属于语境的范畴。因此, 在话语交际中, 语境会随着预设信息量的不断增大而扩大。

2.3 语用预设参与话语含义的推导

交际的过程是一个假设和推理的过程, 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 礼貌准则等都参与推导和阐述了会话含义形成的机制。会话含义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 而语用预设又和语境密切相关。所以, 语用预设不仅是理解语句意义的先决条件, 更是推导话语含义的基本依据。

例如:A:Will you come to my party tonight?

B:My mum doesn't feel good today.

在这个例子中, 语用预设结合合作原则共同参与了会话含义推导。B的回答似乎与A的问题无关, 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但结合语境, 我们知道如果B去参加了A的派对, 那么就没有人可以照顾生病的妈妈了。所以B的言外之意是“我不能去参加你的派对了”。合作原则是对话语意图推理的一种模式。它从一套前提出发, 得出一套合乎会话逻辑的结论 (何自然, 2004) 。因此, “我不能去参加你的派对了”这个结论是要有它自己的前提, 即“妈妈生病了”、“生病的妈妈需要我照顾”和“今晚我要照顾妈妈, 就没有时间去参加派对了”。所以, 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 “我不能去参加你的派对”这个会话含意必须以“生病的妈妈需要我来照顾”这个预设为先决条件才可以被推导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即预设作为先决条件, 交际双方就无法合作, 也无法作到共同配合, 那么话语含意的推理也就无从谈起。

3 语用预设创造出幽默的交际效果

语用预设不仅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信念, 意图和心理, 同时也能创造一些特殊交际效果, 例如语言幽默。正如我们所知, 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的特点, 说话人会根据不同交际语境进行合理预设, 并认为对方能理解、顺应自己的预设。可有时候, 听话人明明懂得说话人的预设, 却故意曲解, 由此就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例如: (In a bookstore)

Customer:I would like a book, please.

Bookseller:Something light?

Customer:That does not matter.I have my car with me.

在这个例子中, “something light”是一个缩略回答, 它本身具有两种意思:“让人愉悦的轻松读物”或“不重的东西”。但结合这个语境, 在书店里, 顾客想要店员推荐一本书, 所以他肯定理解店员的话语中包含了这样的一个预设, 即“你是不是想要一本轻松读物呢?”但此时的顾客却故意曲解了店员的预设, 幽默由此产生。

结语

语用预设是话语交际中常见语言现象, 尽管有时人们并没有明显的意识到, 但在话语交际中, 语用预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它是信息传递的起点, 是人们成功构造和理解话语的关键性因素, 同时还能产生出幽默的交际效果。因此, 我们在话语交际过程中, 要善于利用语用预设, 提高语言质量, 实现话语交际及增强交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Levinson, S.C.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Yule, G.Pragma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33.

[5]刘国辉.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 :91.

有关新闻采访语用预设问题的思考 篇7

1、单向性

单向性主要是指语用预设完全是说话人在交际的过程中自己单方面意愿的表现, 在这一过程中, 并未与听话人进行任何协商。也就是说在听话人未曾收到相关的信息之前, 语用预设仅仅是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的, 只有当听话人接收到信息之后, 才能凭借信息中具体内容推断出说话人的预设。所以, 必须在不断的交流中, 双方才能够在某些问题上建立起共同的知识, 并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正。

2、隐蔽性

所谓的隐蔽性主要是指语用预设的部分完全是隐含在话语当中, 若是不加以注意, 便有可能将说话人预设的断言当成是真实存在的信息而接受。下面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甲问乙:你打过人吗?乙回答:没有。甲又问乙:你偷东西时被撞见过吗?乙答:没有。不对, 我根本从未偷过别人的东西。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 甲的第二次发问, 便巧妙地隐含了一个预设, 即偷东西。由于乙当时未能及时反映过来, 便随口回答了没有, 这无形中等于认可了甲的预设, 所幸的是乙反映的还算比较快, 对原本的答案做出了否定。

3、共知性

预设实质上就是交际双方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没有必要明确指出的一部分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预设虽然并未体现在语句的字面上, 但其必须是交际双方共知的, 或是可以凭借某些东西推导出来的必要条件, 这一性质对于交际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合适性

语用预设的合适行主要是指话语的预设应与特定的语境相一致, 并且两者之间要相互配合, 它是交际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需要注意的是, 预设的合适性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说话人在说话时, 应对语境的合适性予以充分考虑;而另一方面则是指听话人在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理解时, 也应符合当前的语境。具体的讲, 为使预设能够被交际者进一步理解, 需要满足一定的语境条件, 如交际双方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以及其他一些客观情景等等。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指望语境中的言语行为是合适及恰当的。

二、新闻采访语用预设的运用

1、运用语用预设, 实现交际双方的心理平等

由于新闻采访本身具有特殊性, 决定了交际双方不能具备等同的话语权, 所以采访者一定要善于运用语用预设, 以获取被采访者的认知理解, 实现会话双方的心理平等。只有这样, 才能有助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让被采访者敞开心扉, 回答采访者的问题。例如, 一名记者在采访中提问: (1) 你知不知道买卖妇女是违法行为? (2) 人贩子把她拐卖到你家之后, 你家人是怎么对待她的? (3) 现在她要被送回自己的家了, 你怎么想?显然, 记者的语用预设与被采访者的认知达成了共知, 触及到了被采访者的内心。记者转换了自己的角色, 从被采访者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 使被采访者能够解除心理戒备, 与记者实现心理上的沟通。若记者提出类似:“她被拐卖到你家后, 你家人有没有残害她的地方?”的问题, 便会让记者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使被采访者处于被质问的角色, 无法有效地完成预定访问任务。

2、运用语用预设, 达到新闻采访目的

新闻采访是一个逆向会话的过程, 记者必须先要了解被采访者的认知语境, 明确其能够领悟的话语范围, 然后再提出符合被采访者认知现状的问题。只有在实现语言预设共知性和合适性的基础上, 才能使采访交际活动顺利开展下去。例如, 一名记者初到部队采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谈谈当代青年的风采”。当时仅有10%的战士粗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而其他战士没有摸清怎样去回答该问题。而后, 记者转换了问题角度:“在服役期间你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次所有战士都积极地给予了回答。从这两个问题上看, 虽然问题主题是大致相同的, 但是后者的问题从被采访者的认知语境出发, 肯定了被采访者的特殊身份, 使得问题更符合于被采访者的话语界域, 从而达到了新闻采访的目的。

3、运用语用预设, 实现难以达到的交际目的

提问人在进行预设时, 可以根据预设的具体特点有意识地设置与自身交际目的相符的预设。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虚假预设把对方引入到预先设计好的陷阱当中, 并以此来达到预期中的交际目的。这种预设技巧常被用于一些政治性采访当中。下面对此进行举例说明。08年3月2日下午, 在政协大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 有一位来自于澳门的女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今年的两会是对媒体最开放的一年, 以后的的大型活动会不会对各媒体有‘潜规则’, 是否会变成中国少数主流媒体的‘一言堂’?”该问题提出后, 使挤满了200余名中外记者的现场出现了短暂地哗然。在这一问题上, 若是答话人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 则都会掉进提问人预设的陷阱当中, 这是因为这位女记者并未直接讲明中国少数主流媒体存在潜规则的现象, 而是采用了语用预设的方式来说明潜规则及一言堂等现象已经存在。如果答话人对此问题进行回答, 那么就证明其默认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而该记者也达到了其想要实现的交际目的。

4、运用语用预设, 使采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在新闻采访语用预设中, 当提问人提出问题以后, 答话人对其所提出的观点表面上予以认同, 然后将提问人的预设借用为自己说话的前提, 这实质上属于一种偷梁换柱的行为, 具体来讲就是以归谬的方法来揭示提问人观点的可笑性和荒谬性。如果提问人采取语用预设的方式来攻击答话人, 那么答话人便可以紧抓对方的预设不放, 并以此来诱使对方上钩, 这样一来提问人便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心里有话却说不出。这种方法常被用于批驳谬误。

摘要: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 蕴含了大量的语言交际技巧。语用预设是新闻采访中常用的语言技巧之一, 语用预设应紧密结合于语境, 将合适性和共知性始终贯穿于语用预设的过程中, 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新闻采访的最终目的。基于此点, 本文从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入手, 对新闻采访语用预设的应用进行思考。

关键词:新闻采访,语用预设,特征,应用

参考文献

[1]薛蕾蕾:《政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策略研究》, 《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9 (12) 。

[2]马平平:《预设在新闻语篇中的语篇功能》, 扬州大学, 2008。

[3]田苗:《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分析》, 《学术交流》, 2009 (1) 。

上一篇: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论文下一篇:人力社保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