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用阐释

2024-07-10

认知语用阐释(共4篇)

认知语用阐释 篇1

1. 引言

话语标记 (discourse markers) 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 也是近年国内外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各异, 国内外学者赋予了话语标记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界定, 这使得有关话语标记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Blakemore (1987, 1992) 首先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出发, 对话语标记的作用进行研究, 其理论依据就是Sperber&Wilson (1986, 1995) 提出的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 , 从而开辟了话语标记研究的一个新的途径。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 本文就是在该理论框架内从认知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进行研究分析, 旨在揭示话语标记在交际中存在的语用认知理据, 并分析其语用功能。

2. 关联理论

Sperber&Wilson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人类交际的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交际行为是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 即说话者通过明示交际行为让听话者获取某种信息。对于说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地示意过程, 即说话者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对于听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 即听话者从说话者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认为, 言语交际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对话语信息的处理:说话者通过明示交际行为, 为听话者理解话语提供一定的相关信息和认知语境, 让听话者获取某种信息;而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 是经对方的明示信息激活有关的认知语境, 而努力寻找关联, 并进行推理以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 从而获得语境效果。为了取得最佳关联, 说话者会制约听话者对话语关联的寻求, 听话者会利用推理机制, 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 再结合语境假设, 寻求它们之间的最佳关联。

Sperber&Wilson认为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者生成的话语有些是编码概念表征的, 有些是编码程序信息的。编码程序信息的话语指导听话者如何在语境中处理概念表征并从中获得结论。说话者通过语言编码传达的意义可以区分为概念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 和程序意义 (procedural meaning) 。概念意义的研究对象是能够编码概念表征的语言形式, 它编码概念信息或者概念意义。这些语言形式包括开放类的实词, 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某些副词。程序意义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对话语理解的语用推理阶段提供制约的语言形式, 它编码程序信息或者程序意义。这些语言形式包括非开放类的词类, 例如话语标记、小品词、代词和语气指示词等。可见话语标记便是用作编码程序意义的语言形式之一。

3. 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分析

关联理论认为, 话语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是用最小的努力去取得最佳效果的动态过程, 也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依据关联理论, 话语标记属于非真值条件的话语手段, 即话语标记通常不直接表达话语的主要信息。Blakemore (1987) 指出, 话语标记的作用就是通过语境和语境效果的某些具体特征引导话语理解与诠释。使用话语标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话语进行加工处理所付出的努力, 从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毫无疑问, 话语标记在话语生成和理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话语标记与话语生成

按照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 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说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地示意过程, 即说话者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因此, 在生成话语时, 说话者会考虑听话者能通过语用推理从话语中提取什么样的信息, 决定以什么信息作为明示信息或隐含信息。为成功的交际, 说话者总要尽力借助各种可能的手段使听话者理解话语。其中说话者对听话者的话语理解加以制约和控制的语言手段之一就是使用话语标记。例如:

(1) a.It is good.It is cheap.

b.It is good;moreover, it is cheap.

c.It is good, because it is cheap.

上例中, a—c三种表达都传递了相同的命题内容和概念意义, 但两个命题内容之间的具体关系显然不相同。例句a由于没有使用话语标记, 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确定;b中的话语标记moreover提示其引入的命题是对前一命题的重要的添加, 值得听话者更加重视;c中的话语标记because提示其引入的命题是对前一命题的原因性说明。由此可见, 使用编码程序信息的话语标记可以制约话语的理解。再如:

(2) a:I don’t like the man.

b:He is your newteacher.

例 (2) b的含意有多种理解。它既可理解为一个警告, 又可以理解为一个建议、劝告。在这种情况下, 听话者对于说话者到底要表达哪种含意是不好把握的, 可能存在着多种语义关系使得听话人难以识别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虽然根据具体的语境, 听话者可以确定其特定的含意, 但毕竟听话者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才能确定说话者的此时此刻的特定含意。而下面的话语之间的关系在使用话语标记之后, 话语语义就非常明确, 听话者不会产生误解。

(3) a:I don’t like the man.

b1:Anyway, he’s your newteacher.

b2:After all, he’s your newteacher.

如果说话者在话语生成时使用了话语标记anyway或after all就可以对听话者的理解形成某种制约或控制, 即保证听话人在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后寻找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话语越明确, 听话人所受到的制约就越大。话语标记对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不产生影响, 一方面减少听话人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 另一方面减少产生对话语的误解和不解。可见, 话语标记在话语的生成过程中对听话人寻求话语的最佳关联性起促进或引导作用, 扮演着不同的认知语用功能。

3.2 话语标记与话语理解

话语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认知心理过程。话语的解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推理过程。依据关联理论, 在话语理解时, 听话者会从说话者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也就是说听话者会利用推理机制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 再结合语境假设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选择其中最佳关联性的解释。而听话者为了对话语进行最佳关联的理解, 就必须根据程序信息对其所需考虑的假设范围加以限制, 从而最终达到理解的目的。

例如:

(4) a.Jane is in town.

b.Jack is in town.

例 (4) 中两个话语的关系不确定, 即其关联性不明确, 这就会使听话者产生多种理解。但如果添加话语标记之后, 话语的关联性就会明确, 话语的意思就会非常明了。

(5) a.Jane is in town.

b1.Anyway, Jack is in town.

b2.However, Jack is in town.

b3.After all, Jack is in town.

b4.So, Jack is in town.

在b1~b4中, 话语标记anyway, however, after all, so的使用限制了听话者理解话语时对语境的选择, 对话语的关联性进行制约和控制, 能对听话者的话语理解进行引导。可见话语标记的使用使得话语信息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具有关联性, 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听话者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

4. 结语

由此可见, 话语标记实质上是一种语用标记, 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起着明示引导的作用。话语标记通过非真值条件程序意义对话语的隐含意义进行制约, 其使用的目的就是减少听话者对话语进行理解时能够以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关联效果, 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从说话者的角度而言, 这就是说话者对话语理解的关联性制约。对于听话者而言, 话语标记则具有制约听者寻找话语间的关联性、促进话语理解过程的语用功能, 又具有引导听者预测话语信息、加快推理速度的作用。

摘要: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运用关联理论来探讨话语标记, 对话语标记进行认知语用阐释, 旨在揭示话语标记在交际中存在的理据及作用。

关键词:话语标记,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

参考文献

[1]Blakemore, D.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M].Oxford:Blackwell, 1987.

[2]Blakemore, D.Understanding Utterances[M].Oxford:Blackwell, 1992.

[3]Juker, A.S.&Y.Ziv.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s and Theory[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8, 1-4.

[4]Rouchota, V.Procedural meaning and parenthetical dis-course markers[A].In Juker&Yael Ziv (eds) 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s and Theory[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8, 97-126.

[5]Sperber, 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1995.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7]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 2001, (1) :5-11.

[8]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 2000, (4) :8-14.

[9]王扬.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诠释[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3) :44-48.

认知语用阐释 篇2

关键词:网络语言;指示语;语用;模糊

语用模糊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示意和释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是交际差异性、动态性和顺应性的产物(林波,王文斌,2003)。语用模糊指的是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故意使用的一种交际策略(吴亚欣,2002)。对模糊现象的关注可谓由来已久。从语言学上说,模糊表现了一种由于界限不明引起的语言不确定性, 并与语境有关,利用模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反而能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徐艳秋,2006)。正如东方文化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称谓上,西方国家一般直接称呼人的名字,熟悉的朋友之间甚至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之间,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体现出的是一种亲密熟悉感。相反,在东方文化中,由于孔孟思想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即使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的社会,我们在称呼对方时,多选用符合其语境下的称谓语,如“先生”、“女士”等,而在某些非正式场合,诸如网络虚拟空间,交谈双方不能面对面交流,因此不能判断对方的年龄性别或社会地位,这时仅仅凭借着个人的推断,贸然称呼对方,难免有时会造成语用失误或语用事故(pragmatic accident)。而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网购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消费方式。随着买卖双方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议价,所谓的“淘宝体”应运而生,而“亲”因为其在作为指示语使用时,会出现指示信息模糊的现象,恰好解决了社交过程中正确使用指示语的问题(如图1所示)。当然,除此之外,“亲”还达到了一定的语用模糊的社交效果。下面我们举例予以分析。

例(1):

消费者:美女,没有折扣么?

女装商家:不好意思,这里是帅哥。

(转引自:淘宝体中“亲”字的语言学思考)

例(1)中显然消费者将销售女装的商家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女性服务群体,才会造成误解,引发语用失误。消费者口中的“美女”和“帅哥”同样是一种网络语境下时兴的人称指示语,但与“亲”不同,其暗含了性别指称,所以在某些无法确定对方性别的语境下,贸然使用,必然会导致语用失误,影响交际效果。于根元先生把交际者的相关信息, 如性别、年龄、身份等称为中语境,并指出“中语境的残缺使交际者感到难于开始交际,难于选择现实交际中的任何一种语言模式。” 因特网这一特殊媒介虽便于思想交流,但往往看不到对方的形象,听不到对方的声音,除非双方有条件进行语音、视频聊天, 中语境往往是残缺的(周旭,2009)。而“亲”作为一个中性指示语,介于“我”和“你”之间,填补了指示语在这一层次的空白,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社会地位的高低,“亲”都能作为一个简单的第二人称指示语来达到交际目的。

例(2):

商家:亲,欢迎光临小店! 本店所有商品一律包邮哦!

消费者:亲,能不能给点优惠哦!

例(2)中,买卖双方自始至终使用“亲”来互称对方,其模糊了交谈双方的身份信息,透过“亲”我们无法辨别对方的性别,年龄或是社会关系。Thomas(1995)将语用模糊的功能分为下面几项:

a) 使话语更有趣/更无趣

b) 增加话语感染力,使其陌生化以增强话语效果

c) 协调交际双方彼此冲突的目的,使会话得以进行

d) 使话语显得礼貌委婉

从Thomas的观点来看,“亲”的语用模糊化,首先在表面上使话语变得趣味生动。网络虚拟空间下,屏幕是连接买卖双方的唯一纽带,卖家无法像在实体店里一样,运用各种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来表现其热情或介绍其商品。用“亲”来称呼对方,明显使陌生化的语境亲切化,增强了话语的感染力、亲和力,从而加强了对话的语用效果达到其销售的目的。同时,“亲”的使用明显使对话显得更加礼貌委婉,在这一点上,“亲”的语用模糊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郭熙在《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小议》中指出,“社会称谓的缺位是我国大众文化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也是语言发展不平衡的一种突出表现,它与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网络世界的迅速崛起,如何称呼网络陌生人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汉语传统的称谓语渐渐不能满足交流者的需要,“亲”及其衍生体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称谓语的空白。文章通过剖析网络语境下第二人称指示语变异的例子,结果发现,网络语境下第二人称指示语经过变异后,具有特殊的语用模糊性。对人称指示语变异现象及其语用模糊性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称指示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定交际含义,实现成功交际的目的。“亲”作为一个走红的网络指示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总是能以其特有的语用效果温暖人们,这也不失为一种冰层上的温暖。

参考文献:

[1]Wu Yaxin (吴亚欣). Pragmatic Vagueness: AStrategy in Chinese Verbal Communication [D].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Guangzhou: Guang 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02.

[2]郭熙.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小议[J].语文建设,1997(9):16。林波、王文斌.从认知交际看语用模糊[N].《外语与外语教学》(8),2003.

[3]徐艳秋.政治外交语篇中的语用模糊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4]周旭,谭静怡.网络传播词“亲”的语义再释[J].修辞学习,2009(5).

委婉语构成的语用学阐释 篇3

一、意义和所指理论与委婉语的构成

意义和所指理论中的“意义”主要指词、短语甚至句子本身的处于静态的抽象意义, 即字面意义, “所指”即意义所代表、所指示的客观事物。“意义”是用来指称事物的, 是人们表达所指的媒介, 但它也需要具体的言语形式作为载体, 这就是索绪尔所说的“能指”。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 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或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意义是连接能指和所指的纽带。那么对于一个所要表达的所指, 我们就可使用不同的能指形式。只是这些不同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远近不同, 有的关联性较大, 看到能指形式比较容易联想到所指;有的关联性较小, 由能指联想到所指需要一定程度的努力。

委婉语同样具有能指、意义及所指三个构成要素。在构成时就是利用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这种任意性的关系, 拉大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距离, 给人们联想的空间, 从而产生了间接性。例如:

王秀竹:可是, 可是, 进过火坑的女人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回事!一想起来, 我就浑身乱颤, 手脚出凉汗!

丁宏:秀竹, 亲爱的, 勇敢点, 不再想, 想现在, 想将来!…… (老舍《全家福》)

对话中的“那回事”指的是“受摧残的妓女生活”。对于秀竹来说, 这是她亲生经历过的, 是不光彩的, 在她的心理留下了永久的阴影。由于是比较敏感的而又不愿提起的内容, 所以秀竹采用了一个委婉的表达方式。“那”是一个代词, 虽然具有意义, 但是没有具体的所指, 其所指随着说话者的需要而变化;而“事”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因而“那回事”可以指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它与“受摧残的妓女生活”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 需要听话者去努力联想, 所以在交际中显得更加含蓄、委婉。

二、合作原则与委婉语的构成

合作原则认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 谈话双方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都希望话语都能互相理解, 共同配合。具体来说, 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1数量准则, 2质量准则, 3关联准则, 4方式准则。如果交际中会话参与者都严格遵守这四条准则, 那么人们便可以进行效率最高、最合理的语言交际。但是,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话“不合作”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这里的“不合作”指言语行为有时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某一 (某些) 准则的现象。我们所说的委婉语也是常常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准则。具体来说, 委婉语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故意违反质量准则

质的准则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或证据不足的话。委婉语从本质上违背了这一准则, 要么将事实拔高陈述, 要么将事实低调陈述。如下面的对话:

A:怎么样?我是头一次做菜, 味道恐怕不会太好。

B:挺好吃。不过盐要是再少一点, 就更好了。

A由于是第一次做菜, 所以兴致很高, 心理期待着B能对自己的劳动给予肯定。B也考虑到当时A的心理, 所以先说了一句“挺好吃”, 这是对A的行为的鼓励。但是接下来, B又马上补充道:“不过盐要是再少一点, 就更好了。”从这一句可推出A所做的菜过咸, 比较难吃。但是B没有直接说, 采用的是委婉的表达方式。那么从合作原则来看, B的话语明显违反了质量准则, “挺好吃因为他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2故意违反数量准则

数量准则要求讲话者所提供的信息既不多也不少, 符合听话者的需求。可委婉语在一定程度上与此相悖, 常常根据需要而适当采取省略手段, 也可能使用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如下例:

靳尚:“唉, 南后, 你怎得聪明一世, ……, 唉, 不好说得。”

南后:“你说我‘糊涂一时’吧!我没有糊涂。” (郭沫若《屈原》)

这句话中, 靳尚想说南后“做事一时糊涂”, 但考虑到这样直接表达会伤害南后的面子, 因而在说完“聪明一世”之后采用了省略的方式来暗示对方, 让对方从中理解自己的意思, 从而便于南后接受。

3故意违反相关准则

相关准则要求话语要与话题贴切。委婉表达中, 说话人经常故意使用一些与谈话主题关联性较差的词语或表达形式, 间接地涉及话题。例如:

周冲:我正想见你呢。你, 你愿意———跟我拉拉手么? (把右手伸出去)

鲁大海: (乖戾地) 我不懂得外国规矩。 (曹禺《雷雨》)

作为同情者, 周冲极想通过拉手的方式来拉近他和鲁大海之间的距离, 因而提出了握手的请求。面对这个请求, 鲁大海的回答应该是“行”或“不行”。但是鲁大海却说了一句“我不懂得外国规矩”, 这句话看似与周冲的请求无关, 实际上是间接地拒绝了周冲的请求, 比直接说“不行”更加含蓄。

4故意违反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要求表达简明扼要, 避免拖沓冗长。从这方面来讲, 多数委婉语不是简洁、直接的言语形式, 而是转弯抹角的表达手段。看下面的例子:

贾蓉看了说:“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 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了;吃了这药, 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 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之过了春分, 就可望痊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 也不往下细问了。 (曹雪芹《红楼梦》)

面对贾蓉的提问, 看病的医生应直接告诉他是否会影响到性命。然而医生没有直接说病情的具体情况, 只是曲折地说“非一朝一夕的症候”, “也要看医缘了”, “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等话语, 以此来暗示“此病难好”的本意。贾蓉听后已明了医生的意思, 因而“也不往下细问了”。但医生所使用的言语形式是迂回曲折的, 也可以说是闪烁其辞, 明显违反了方式准则。

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委婉语的构成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的方式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施事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同时表达了两个施事行为:首要施事行为和次要施事行为。首要施事行为是说话者的真正交际意图, 次要施事行为是说话人为了实施首要施事行为而实施的另一个行为。由于使用一种行为的同时表达了另一个行为, 所以体现出施事行为的间接性。这种双重的行为, 可以导致听话人无意识地误解, 但同时也为听话人不接受指令提供了托词和退路。听话人如果不想接受说话人的请求, 他可以装做没有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仅仅按次要行为来理解。所以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交际也能带来礼貌、含蓄的效果, 这与委婉表达的目的一致。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常常通过这一理论来构成委婉的表达形式。例如:

周冲:警告?

鲁大海:如果什么时候我再看见你跑到我家里, 再同我妹妹在一块, 我一定——— (笑, 忽然态度和善下去) 好, 我盼望没有这事情发生, 少爷, 时候不早了, 我们要睡觉了。

(曹禺《雷雨》)

鲁大海本来是一个性格粗犷的青年, 特别是对周家的做法极其不满。但在这段对话里, 他对周冲的态度还算是客气的, 作者也介绍说“忽然态度和善下去”。对话中“少爷, 时候不早了, 我们要睡觉了”的字面语力是宣告, 表示他们即将休息, 但这只是次要施事行为, 其所要表达的意图是“你应该走了”, 所以他实际上是在下逐客令, 让周冲离开。因为按照习惯, 客人在主人就寝之前应离开。这里鲁大海没有直接驱逐周冲, 而是使用了间接的言语, 体现了他当时礼貌的一面。

四、关联理论与委婉语的构成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在交际过程中, 人们具有关联的直觉, 交际以关联为取向, 提出“明示———推理”模式。“明示”是针对说话人而言的, 指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推理”是针对听话人而言的, 指听话人根据认知语境, 依据说话人的言语进行推理, 从而达到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

根据关联理论, 任何明示性的交际行为都意味着本交际行为所传递的假设具有最佳关联性。而最佳关联要求任何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必须保证自身是最大关联。在这样的前提下, 听话人能够比较容易地透过说话人的信息意图理解其隐含的交际意图。但从委婉语的构成来看它常常背离这一规则, “不让听话者毫不费力的理解话语”, 而是设立“障碍”———背离最大关联。如下例:

A:明天能把车借我吗?

B (1) :不能。

B (2) :明天我自己要用。

B (3) :明天孩子他姥姥要来。

对于A的请求, B至少可以做以上三种回答。三种答话都表达了同一个语用意义, 就是不会将车借给A。但是, 这三个答话与问话的关联程度不同。 (1) 与问话的关联程度最大, 对A的请求直接予以否决, 口气坚定, 没有顾及听话人的面子。 (2) 、 (3) 与问话的关联程度显然要比 (1) 差, 它们是间接回答的方式, 表达委婉而含蓄, 容易被听话人所接受。如果将 (2) 、 (3) 做对比, 则 (3) 的关联性比 (2) 还要差, 但是这种方式更委婉。所以说, 从关联原则来看, 委婉语通常偏离最大关联, 而且偏离得越远, 委婉效果越好。当然偏离也是有限度的, 即能在认知语境范围内被听话人所理解。委婉语的构成虽然背离了“最大关联性”, 但它仍可被认为是符合“最佳关联”要求的。因为委婉语能带来比“具有最大关联性的表达式”更好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6.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中动结构的认知阐释 篇4

关键词:中动结构,认知,图形,背景,突显

Keyser和Roeper (1984) 认为若句子语义有隐含的施事论元, 这些句子就是中动结构。例如: (1) This book sells well; (2) Bureaucrats bribe easily; (3) The car drives fast.那么, 何为中动结构?其句法、语义有什么特征?中动结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何文忠 (2005) 指出, 中动结构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被动参与者充当主语, 谓语的动词为主动态形式;其二:被动参与者发挥积极作用。过去对中动结构的研究主要基于生成语法理论框架, 涉及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 及其生成机制。但是, 对于中动结构的理论基础, 其语法与语义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合理的阐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与人们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 不同的句子结构反映不同的认知方式。中动结构作为一种句子结构, 也反映了人们某方面的认知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寻找中动结构的认知机制。

1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研究的新范式。它基于经验哲学, 研究人对世界的感知、经验。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一种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方式。“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是研究句法的认知视角。当我们观察一个对象时, 总是先看到最突出的部分。也就是说, 我们习惯于把观察到的事物处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事物的突出部分;“背景”是衬托图形的部分。但“图形”和“背景”的选择并非任意的, 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家通过花瓶和头像的视觉实验, 显示了“图形”和“背景”倒换的效果 (Ungerer&H.J.Schmid, 2008) 。那么什么样的事物倾向于图形, 什么样的事物倾向于背景呢?陈忠认为影响图形和背景的要素很多, 有事物自身的因素, 有知觉的因素, 也有经验的因素 (陈忠, 2006, 267) 。同样的一个事物、一种情景,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理解的方式就不同。这一不同的理解方式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句法结构。这说明图形背景理论在句子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句法结构上的图形和背景的对立是指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对立, 揭示了句法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主语和宾语的转换主要取决于突显的需要。

2 图形/背景理论在中动结构中的应用及分析

英汉语言中都存在中动结构, 其深层原因是英汉中动句的认知机制一致。认知语法认为图形—背景理论可以解释句法现象, 突显的部分不同, 语义也不同。句法图形和背景着眼于主语、宾语之间的句法关系。在一个句子中, 图形是句法上突显的部分, 放在句首做主语。背景是句法上衬托图形的部分, 做宾语。动词表示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对立本质上体现了句子结构分工的差异。

中动结构的特点之一是动词的施事通常不出现, 受事不但出现, 而且在句首作表层结构的主语 (曹宏, 2005) 。这样, 在某些句式的转换当中, 受事也可以充当句法图形。何文忠认为构成中动句式要满足被动参与者的认知显要性的条件, 才有可能构成中动结构 (何文忠, 2007) 。所谓被动参与者的认知显要性条件是指事件的被动参与者由于某种特性而被突显, 充当句法图形的成分。例如:

(1) Somebody sells the book. (2) The book sells well. (3) The book is sold well.

上述三句的意思一样, 但由于认知方式不同, 表达式也不一样。 (1) 句是一个主动句, 以book为背景, 突显主语somebody; (2) 句是一个中动结构, 由于书的内在特性销售十分好, 因此以book这一受事为主语, 作为图形。中动结构强调事物属性对中动状态起主导作用, 施事的使役动作发挥次要作用。例 (2) 中, 由于书的特性, 不管谁来卖书, 都卖得好。

2.1 受事图形化, 施事背景化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中动结构, 我们发现其和受事的突显有密切关系。在认知和表述某一事件时, 我们并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所有方面, 而是选择某种角度来观察和表达某方面 (余潇, 2009) 。中动结构突显受事, 在句法主语位置上, 目的是突显某中内在特性, 这种特性不随动作施事的改变而改变。如 (2) 句中, 对于卖书这件事而言, 施事者肯定是人, 受事者为书;然而该句中, 书是图形化的对象, 放在了主语位置;人是隐含的施事, 是背景化的对象, 放在了动词之后, 充当宾语。徐盛桓 (2002) 也认为, 施事是一个隐含谓元, 它是一个任指的人。从图形的角度分析, 就是隐含施事者, 突显受事者。

2.2 图形相同, 角色不同

例 (2) 和例 (3) 的主语都是“the book”, 充当句法图形的角色, 突显程度最强。那么, 这两句在句法上有什么不同呢?Klainan认为中动结构的主语既是事件中动作的控制者, 又是动作影响的客体, 行使双重角色 (转引自杜娟, 2006) 。因而例 (2) 中的主语“the book”既是“sell”这一动作的控制者, 又是“sell”的客体。而例 (3) 中的主语“the book”只是这一事件中的受事者。

2.3 背景不同, 突显程度也不同

从表面上看, 例 (2) 和例 (3) 只有图形, 没有背景, 其实不然。例 (2) 实际上就是”the book sells itself well”, “itself”是句中隐含的背景, 其突显程度虽弱于图形“the book”, 但其本身即“the book”,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图形的突显程度。例 (3) 是被动语态, 隐藏了施事者, 因而例 (3) 可被当作the book is sold wel by someone, 即书被某人卖出。这里的“someone”是“sell”这一动作的控制者, 即隐含的背景, 其突显程度较弱, 且不会对图形“the book”的突显程度有任何影响。可见通过隐含背景的比较, 可知这两种结构的背景不仅不同, 而且对图形的突显程度也不同。

3 结束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 句法结构基于人们对世界的体验, 与认知有密切的关系。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决定语言表达的方式。图形背景理论是研究句法结构的认知理论。一般情况下, 作为图形的主语比作为背景的宾语突显。中动结构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句法结构, 其突显的是动作的受事者, 即受事图形化;隐藏的是动作的施事者, 即施事背景化。

参考文献

[1]Keyser S J, Roeper T.On the middle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J].Linguistic Inquiry, 1984 (15) :381-416.

[2]Ungerer, 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3]曹宏.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J].中国语文, 2005 (3) .

[4]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5]杜娟.图形—背景理论解读英语中动结构的语义基础[J].宜春学院学报, 2006 (5) .

[6]何文忠.中动结构的界定[J].外语教学, 2005 (4) :9-14.

[7]徐盛桓.语义数量特征与英语中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2, 34 (6) .

上一篇:录制方法下一篇:新型金融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