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能力

2024-10-25

转换能力(共12篇)

转换能力 篇1

一、创设情境, “文”“符”互转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直观教学中求得乐趣, 寻得一种成就感, 通过动脑、动手、动眼、动嘴, 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从而达成从具体情境抽象出符号语言的目的.

如:商场销售一批衬衫, 每天可售出10件, 每件盈利50元, 为了扩大销售, 减少库存, 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 经调查:假如一件衬衫每降价1元, 每天可多售出2件.问降价和盈利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何将这段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呢?

1.进入情境:让学生理清买卖之间的关系, 明确:每天的总利润等于每件利润乘以一天的销售数量.

2.设每件降价x元, 每天盈利y元, 求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每件利润:50-x, 一天的销售数量:10+2x.

4.函数关系式为:y= (50-x) (10+2x) =-2x2+90x+500.

5.出示函数关系式:y=-8x2+10x+100让学生围绕关系式, 再编一道应用题.

数学符号常可诱导思维, 刺激联想, 简约思维过程, 因此, 我们应充分使用远比文字语言优越的符号语言, 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二、化繁为简, 数形互转

追求简捷是数学思维的特征, 在初中数学考试及竞赛中, 我们发现越是复杂的考题往往背后暗藏着越多的玄机, 总有化繁为简的法子, 当我们有这样的意识之后, 总会主动地去思索如何转换, 如何把复杂的问题变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以便从中找出突破口, 解出原题.有些问题, 初看上去似乎一头雾水, 繁杂无比, 一时难以入手, 这时, 如果将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 暂时增加一些辅助条件, 开拓思路, 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朗.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觉, 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即以“形”助“数”, 以“数”解“形”.它们既是相互联系的, 又可以相互转化, 从而发挥“形”的直观生动和“数”的简捷严谨的优势, 使思路更宽广.数形结合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 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

做完这道题之后, 再让学生找一些图形转换成数字的题目, 进行逆向思维, 两相对比, 学生的思维会豁然开朗的.

在这类代数最值问题中, 我们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将其转化为几何中动点最值问题,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上例可以看出, 适当增加辅助条件, 有助于以此为媒介, 把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 这种思想方法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的作用, 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利用已有的知识, 结合课堂教学, 把“学生”与“知识”这两个主体, 通过全新的学习方式, 紧密地联系起来;努力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 教给他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三、纯洁语言, 潜移默化

文字语言、图像语言、符号语言是数学语言的三种不同形式.重视三种语言的互译, 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 尤其是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正确、科学、简练.作为数学教师, 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

如:直线y1=x+1, y2=2x-1相交于A, 当x () 时, y1>y2, 当x () 时, y1

此题如用不等式的角度去思考也可以解决, 但用图像的方法去思考更加直观形象, 答案显而易见.当x<2时, y1>y2, 当x>2时, y1

总之, 在初中数学语言教学中, 文字语言是核心, 对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是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培养, 是保持教师主导地位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作为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 而且要使师生思维产生“同频共振”, 增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 从而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平.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教学[J].池州师专学报, 2006 (3) :98-99.

转换能力 篇2

第 1 题.情商是一个人做人的本领和能力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第 2 题.在我国,中层干部是指司局级和县处级两个层次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第 3 题.国际管理学界推出公式:20%情商(EQ)+80%智商(IQ)=100%成功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B

第 4 题.人的情商由道德、控制、意志、诚信、学习、自知、感情七方面构成。这些情商均是先天的,不可测量的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B

第 5 题.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最终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第 6 题.人的先天智商比后天智商更为重要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B

第 7 题.成为一个称职的中层领导干部,要经过长期的职业实践,并且有着不同岗位的职业实践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第 8 题.管理工作和领导工作的区别为管理工作的对象是人,领导工作的对象是事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B

第 9 题.法律是强制的,道德是自愿的,当道德已变为人们的共识和习惯,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时,它比法律的强制性更具力量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第 10 题.以智商量变为标准,在测试者中智商能高于110以上的人数极少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2.0分,共40.0分)

第 1 题.职业道德的特主要体现在具有规范性和()两个方面

A.特殊性

B.必要性

C.文化性

D.灵活性

标准答案: C

第 2 题.在我国管理活动中,()环节是管理活动的开始

A.计划实施

B.组织发动

C.调研决策

D.指挥协调

标准答案: C

第 3 题.领导工作的第一原则是()

A.抓大事

B.要过细

C.要宽放

D.严控制

标准答案: A

第 4 题.我国管理体制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执行层主要包括()

A.机关中层干部

B.领导班子

C.科级与基层干部

D.科级干部

标准答案: C

第 5 题.在智商量表中,评定为“生活能够自理,执行力不佳,无创造性。”的分值标准是()

A.70左右

B.60左右

C.50以下

D.30以下

标准答案: C

第 6 题.情商的道德要素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人格情商、职业情商、社会情商、人性情商、()

A.道德情商

B.交流情商

C.家庭情商

D.文化情商

标准答案: C

第 7 题.“敬业”、“乐业”、“兢兢业业”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

A.职业精神

B.职业意识

C.职业责任

D.职业作风

标准答案: A

第 8 题.在我国管理活动中,()环节的作用是把领导的决策意图变成具体实施的过程

A.计划实施

B.组织发动

C.调研决策

D.指挥协调

标准答案: A

第 9 题.我国管理的扁平化理论是指纵向的层次____越好;横向的管辖幅度____越好

A.越长越多;越大越宽

B.越长越多;越小越窄

C.越短越少;越大越宽

D.越短越少;越小越窄

标准答案: C

第 10 题.()是指一个人的智力能力,是人的做事能力、工作能力、业务才能

A.商智

B.智商

C.情商

D.逆商

标准答案: B

第 11 题.“人要想自己可能实现的目标,做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这句话是指中层领导要具备()

A.控制要素与能力

B.意志要素与能力

C.自知要素与能力

D.学习要素与能力

标准答案: C

第 12 题.以智商量表作为智商判定标准,一个人智商在70左右的表现符合下列哪项

A.正常智商

B.智商偏低,有执行力,缺少创造力

C.生活能够自理,执行力不佳,无创造性

D.生活不能自理

标准答案: B

第 13 题.以智商量表作为智商判定标准,正常智商的范围是()

A.85-100

B.90-110

C.90-110

D.120-130

标准答案: B

第 14 题.情商的特点为:()

A.后天的,不可测量

B.后天的,可测量

C.先天的,不可测量

D.先天的,可测量

标准答案: B

第 15 题.我国管理体制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管理层主要包括

A.机关中层干部

B.领导班子

C.科级与基层干部

D.科级干部

标准答案: A

第 16 题.在智商量表中,评定为“智商很优”的分值标准是()

A.90左右

B.100左右

C.90到110

D.120以上

标准答案: D

第 17 题.管理工作的第一原则是()

A.抓大事

B.要过细

C.要宽放

D.严控制

标准答案: B

第 18 题.()是管理的核心部分

A.执行

B.决策

C.领导

D.控制

标准答案: C

第 19 题.国际管理学界推出公式:()

A.20%智商(IQ)+80%情商(EQ)=100%成功

B.30%智商(IQ)+70%情商(EQ)=100%成功

C.40%智商(IQ)+60%情商(EQ)=100%成功

D.50%智商(IQ)+50%情商(EQ)=100%成功

标准答案: A

第 20 题.人的()由道德、控制、意志、诚信、学习、自知、感情七方面构成A.商智

B.智商

C.情商

D.逆商

标准答案: C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3.0分,共30.0分)

第 1 题.所谓智商,是指人的()

A.做事能力

B.情感智力

C.业务才能

D.工作能力

标准答案: ACD

第 2 题.以下描述属于领导工作特点的是()

A.宏观的B.无原则

C.决定性

D.操纵性

标准答案: ACD

第 3 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先天智商的包括()

A.记忆力

B.文化教育

C.判断力

D.实践锻炼

标准答案: AC

第 4 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后天智商的包括()

A.记忆力

B.职业培训

C.性格、脾气

D.实践锻炼

标准答案: BD

第 5 题.管理工作和领导工作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领导是管理的决策系统和指挥系统

B.领导决定着管理的方向和成效

C.领导工作活动包括在管理工作活动的范畴内

D.领导的任何决策都是由管理实现的标准答案: ABD

第 6 题.我国管理体制划分为以下哪些层次

A.决策层

B.管理层

C.执行层

D.规划层

标准答案: ABC

第 7 题.管理工作和领导工作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二者的活动范围不同

B.二者的工作性质不同

C.二者的工作职责不同

D.二者的工作原则不同

标准答案: ABCD

第 8 题.以下描述属于管理工作特点的是()

A.微观的B.抽象的C.执行性

D.操作性

标准答案: ACD

第 9 题.职业意识包括:()

A.独立意识

B.团队意识

C.协作意识

D.法律意识

标准答案: BCD

第 10 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层领导基本素质要求的是

A.高尚的职业道德

B.精通管理知识

C.熟悉业务知识

D.丰富的经历、阅历和实践经验

转换能力 篇3

刘淼教授在《作文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作文是由思维到表达的心理过程,从思维到外部书面言语表达,经过三级转换。第一级转换,从思维到内部言语的转换。第二级转换,是内部言语到外部口头言语表达的转换。因为它经历了工作记忆的暂时存储过程,所以是间接转换。在二级转换中,口头言语表达与书面言语表达是不完全相同的过程,但有相当部分的重叠。二级转换与三级转换之间有一个过滤器,过滤器的作用是将二级转换的结果进行筛选:加工充分、质量好、能直接用于书面言语表达的部分被放行;表达上不合乎要求的则需要进行第三级转换,即进入再加工器,进行增加、删改、取消、更换、修饰等加工, 合格后进入书面言语表达;有关内容、结构表达等需要再加工的部分,则返回到内部言语,直至思维。整个加工过程均在自我监控之下进行(如下图所示)。

结合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思维并不是直接转化为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需要先借助内部言语。第二,口头言语表达的训练有助于书面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其中工作记忆的暂时存储的效果直接影响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转换质量。第三,口头言语表达和书面言语表达是言语表达的两种形式,书面言语表达比口头言语表达多经过一级转换。书面言语表达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再加工,如推敲词语、斟酌语段、调整结构、增改内容等。再加工的质量影响书面言语质量。学生出现上述三种现象,究其原因肯定是某一级转换出现了问题。如何把握言语三级转换的节点,加强思维的介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心理发酵,酝酿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种不具有为他人所感知的外在形态的、说话者自己对自己所使用的言语,是藏纳、承载有具体思维内容的“符号串”,具有简缩性和鲜明的个性。而外部言语的语言形式是完整的。由此二者之间的差别就会构成“心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原因。所谓心理发酵,就是激发学生对习作对象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并进行不限形式要求的内部言语表达,使心理状态尽可能地用各种不规则的内部言语表达或展示出来,完成写作的内部言语酝酿发酵过程。

1.情景渲染,动机先导

传统的习作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集中到审题分析、结构讲解、写法指导等单纯的知识讲授上,对学生而言抽象、枯燥,没有吸引力,很难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这种现象在应用文写作中最为常见。教师可根据习作内容和表达意图设置相应的习作情景,唤醒学生潜在的内部言语,引发对习作心理过程的有意关注与思考,并不断修正自己的内部言语。

如教学《学写建议书》,教师可先营造相应的习作情景:小明的爸爸是香烟的忠实粉丝,很多人都对他说,吸烟有害健康,劝他戒烟。但小明爸爸却认为吸烟能提神醒脑,还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话,你现在就是小明,你怎样来劝你的爸爸戒烟呢?只有合适的习作情景,才能激发心理发酵的动力,促进内部言语积极加入到习作过程中。

2.头脑风暴,激活思维

无论是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教师都不适宜在习作之前强行圈定表达对象或范围,应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畅所欲言,激发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然后将学生的多种意见呈现出来,供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最后由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表达对象。这个阶段是口头表达阶段,实际上也是内部言语不断调整的过程。

如习作《一个熟悉的人》,可先安排学生讨论,你所熟悉的人有哪些?然后让学生上黑板将所想到的所有熟悉的人写出来,最后由教师和学生进行归类整理。如亲人、邻居、老师、同学、伙伴等,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途径所了解的人,如新闻人物、经常遇见的人等。然后讨论你最想写的人是谁,为什么,进行四人小组讨论,最后确定本次习作的表达对象。这一过程,学生的内部言语经历了唤醒、归纳、筛选、调整、外化一系列酝酿过程,确定了表达对象,心理发酵就有了目标和载体。

3.言语梳理,明确意图

因心理发酵是不限形式要求的,所以产生的内部言语也呈现冗杂、无序的特点,需要组织学生根据表达意图进行初步的梳理,挑选写作需要的内部言语。如写《我的老师》,就要对“老师”这个对象进行充分的心理发酵,包括男女、美丑、高矮、胖瘦、幽默、严厉、慈祥、温柔、智慧、古板、让人喜欢、令人讨厌……这时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意图进行梳理,如果是赞扬老师的,就要思考那些具有褒义的言语应大量保留,那些具有贬义的要慎重选用,那些中性的内部言语则形成写作的备用材料,其余的内部言语可以弃用。这些经充分发酵的内部言语,经过梳理更集中体现写作意图,也更容易直接转化为口头言语或书面言语,有效削减了学生习作初始阶段的畏难心理。

通过上述阶段,将能够指向某一人、事、物或状态的心理活动充分发酵,让内部言语整合成为一个言语集合,为写作的言语表达提供支持。

二、思维外化,增强工作记忆

所谓工作记忆是指信息暂时存储及其与其他更为复杂任务的联合运作,是思维过程的一个基础支撑结构。因工作记忆是一个用来暂时保持和存储信息的容量有限的系统,内部言语所形成的言语集合会随着时间消退,需要进行不断的复现和激活。“会说不会写”便是工作记忆消退造成的结果。写作工作记忆的存储效果直接影响外部口头言语表达和书面言语表达的质量。Baddedey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包括三个系统,即“语音系统”“视觉系统”两个附属系统,以及负责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的中央执行系统。思维外化就是通过语音、文字、图像、实物等形象化的手段将选材、立意、构思、遣词造句等一系列信息输入、转换与输出的心智过程显性化,从而增强工作记忆的过程。

1.聚合思辨,语音信息不断复现

“聚合思辨”就是将写作所需的言语材料通过比较、交流、审视等方式不断复现和激活,将材料中的共性问题突显出来,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经历语音信息的强化过程。

为了纠正学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推进学校直饮水工程,笔者安排了《少喝饮料多喝开水》写作指导课,学生通过网络查询、问卷访谈、现场察看,搜集了大量的言语材料后,分小组讨论,提炼出十条左右简洁的关键信息。通过范例引导学生对关键信息进行分类,如饮料不能解渴、饮料的成分与危害、饮料容易引发的疾病、饮料危害的数据和事例等,形成写作需要的材料包,最后通过营造情景让学生模拟对喝饮料的同学进行劝说,完成口头言语表达的过程。整个过程从材料的搜集、提炼、归类、整合、应用均进行了语音信息的不断复现、激活和重构,形成了系列化的语音信息集合,为书面言语表达提供了支持。

2.图式架构,视觉信息不断强化

工作记忆是语音系统和视觉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图式架构便是将言语表达的信息通过示意图、结构图、思维导图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并将这些信息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对接,从而形成稳固的视觉信息的过程。

如应用文写作《学习校园新闻》一课,教师如果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新闻各部分名称、位置、格式等写作知识的教学上,就必然忽视新闻与一般记叙文的文体区别,造成文体意识的淡薄,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笔者在教学本课时,通过出示范文,借助结构图呈现新闻各部分名称、作用、特点(如下图所示),然后将新闻各部分与一般记叙文的相对应部分进行辨析比较,让学生初步建构新闻的文体意识,最后通过根据新闻内容拟标题、根据标题和新闻内容补写导语、根据标题和导语补写新闻内容、将记叙文改写成新闻等大量的循序渐进的练习,来强化言语实践活动,淡化概念和知识的灌输。结构图的运用贯穿于知识讲解、文体比较、分步言语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将视觉信息和言语信息有效联结,不断强化学生习作的工作记忆。

3.编拟提纲,各类信息综合运用

编拟写作提纲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遣词造句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整个习作思维过程的复现和再创作过程。既需要工作记忆不断调用和提取,同时也是综合信息对工作记忆不断加深和再存储的过程。指导学生编拟写作提纲的起步阶段,不应强行规定提纲的形式,可以要求学生以文字、图表或图文结合等多种形式呈现。

如在执教《这件事我想告诉你》一课时,教师要求借助提纲理清事情发展的过程。有学生运用了文字式提纲,如《误闯女厕所》:课间贪玩—上课憋尿—慌不择路—误闯女厕所—被同学取笑;有学生运用了阶梯式导图,如《班里的石榴节》:采摘石榴—分发石榴—品尝石榴—分享石榴;还有学生将《麻雀惊魂》一文的提纲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生动地表现了一次上课时一只麻雀闯入教室的始末。编拟提纲帮助学生外化习作思维,理清事情发展过程,强化了工作记忆,破解了学生叙事过程模糊的问题。

通过思维外化有助于呈现学生个体思维的轨迹,将抽象的内部言语形象化,增强写作过程的工作记忆,增加内部言语可以直接用于口头言语表达和书面言语表达的内容,减轻了再加工的压力,降低了书面言语表达的难度。

三、综合加工,强化习作修改

经过二级转换的言语必须要通过过滤器和再加工器的协调运作才能真正促进三级转换,这其中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目前仍然有许多学生不会修改文章,往往是一打完草稿就立刻誊写,虽然抄得工工整整,也改了几个错别字,但重大毛病原封不动。教师要善于搭建多种平台,采用多种形式的修改练习,促进学生对书面言语再加工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同时在多种形式的评点、修改言语实践中,破解学生“不会修改”的尴尬。

1.自评自改,学会分步修改

写完文章后至少修改三遍:第一遍修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先对照题意和文章的表达意图,看看文章的各个部分是否都是围绕表达意图写的,如果有偏离表达意图的段落和句子,应毫不犹豫地割舍;第二遍修改该写的具体内容是否写具体了,若不够具体就要作补充。还要看看段落的先后顺序是否安排妥当了,若有不当,要作调整;第三遍修改斟酌遣词造句是否确切,标点是否规范,然后进行通读,从内容到语言作全面检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比呈现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让学生讲述修改思路,将自我的修改思路和方法外显,以达成修改方法的交流和共享。分步修改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自我修改能力,只有通过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整套修改文章的统一符号,从修改的初始阶段抓好修改规范。

2.专项修改,聚焦核心能力

学生不是零起点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习作能力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个性化特征明显的能力或相对次要的能力不妨暂且搁置,聚焦学生现有水平所需的习作能力中的核心要素展开专项修改,每次修改教师切忌面面俱到、要求太多。如《学写对话》一课,核心目标是让学生能初步掌握运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写对话,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初稿后提出了三条评价及修改标准:其一写“说”不用“说”,即能用不同的词语代替“说”;其二提示语用不同变化形式;其三提示语能加上说话人的神情和动作。课堂上集中评点和修改的时间是宝贵的,对于其他的修改要求可以相对弱化或者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习作核心的能力要素与指标,只有真正落实“一课一得”,并以多个专项微课螺旋式循序落实培养,才能推动学生某项习作能力从认知到领会到评价的逐层提升的进程。

3.互评互改,强化读者意识

学生的习作如果只面对教师一位读者,因教师的个人偏好或者精力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有益公平的反馈,就会造成学生写作基本成就感的缺失,长此以往,就成了学生习作及习作修改动力缺失的重要原因。我们在倡导“为自己写作”的同时,也要倡导“为不同的读者写作”。教师要善于搭建各种习作评改的平台,使学生能即时得到多方面的习作反馈信息,享受习作带来的成就感。教师可尝试在班内开展小组作文,即以小组为单位(一般五至六人为一组),每个小组每天安排一位同学按规定主题或者专项练习要求完成习作,第二天由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修改,并将修改意见记录在学生习作上,写作的学生当晚根据组内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每周每个小组推荐一至两篇习作进行集中点评或展示。学生对他人写出的文章评析时,可以有多个角度,或是选材立意,或是布局谋篇,或是遣词造句……可谓全面、细致,结果是既提高了写作能力、鉴赏水平和修改能力,更对大家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批改者而言,同学作文的优点能加以吸收,缺点则加以摒弃;对被批改者来说,因心中有了“读者意识”,更能促使其习作思维的注入和习作规范的达成。每月或者每学期还可以评选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等形式进行奖励强化。除此之外,“作文周报”、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习作评点、家校互动式点评等平台均可以作为学生习作修改的平台。

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更多关注学生的习作程序,极少深入到学生的习作心理层面去给予指导,这是导致学生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写作心理三级转换理论启发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不要笼统地模糊地看待习作,更不要将习作过程神秘化。而要分清习作心理的转换过程,把握心理转换的节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地予以科学的指导,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转换能力 篇4

关键词:子弹打木块,物理模型,模型转换,能力培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 可以更概括、更简捷地描述物理规律, 解决实际问题。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第26题是一道利用“子弹打木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该题重在考查学生构建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要抓住“子弹打木块”模型特点, 用动量、能量的观点解题, 虽为压轴题反而不难。

一、高考原题解析

26题 (2011年全国卷) 装甲车和战舰采用多层钢板比采用同样质量的单层钢板更能抵御穿甲弹的射击。通过对以下简化模型的计算, 可以粗略说明其原因。

质量为2m、厚度为2d的钢板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某一速度垂直射向该钢板, 刚好能将钢板射穿。现把钢板分成厚度均为d、质量均为m的相同两块, 间隔一段距离水平放置, 如图1所示。若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垂直射向第一块钢板, 穿出后再射向第二块钢板, 求子弹射入第二块钢板的深度。设子弹在钢板中受到的阻力为恒力, 且两块钢板不会发生碰撞, 不计重力影响。

解析:设子弹初速度为v0, 射入厚度为2d的钢板后最终钢板与子弹的共同速度为v1, 子弹与钢板间作用力大小为F。依动量守恒定律:mv0= (m+2m) v1 (1) ;依能量守恒定律:。分成两块钢板后, 设子弹穿过第一块钢板时子弹速度为v1′, 钢板速度为v2′, 依动量守恒定律:mv0=mv1'+mv2' (3) ;依能量守恒定律:联立 (1) (2) (3) (4) , 因v1′必须大于v2′, 得设子弹射入第二块钢板并留在其中后两者的共同速度为v2, 子弹射入深度为d′, 依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有mv1'=2mv2 (6) , 联立以上各式弹未穿出第二块钢板。

评析:本题中“钢板”相当于模型中的“木块”, 包含了“子弹打木块模型”中子弹未穿出木块与子弹穿过木块两种情景, 考查了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综合处理求解难度较大。

二、模型特点

(1) 子弹与木块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2) 子弹打木块过程有机械能损失 (转化成内能) , 可用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观点解题。 (3) 就高中阶段而言, 子弹与木块间相互作用力一般视为恒力, 因而用力和运动的观点也可求解, 即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或图像也可以定性或定量地解决类似子弹打木块的问题。综合以上模型的三个特点, 考生答题时除选用上述答案中的方法外, 还可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子弹刚好能将厚度2d的钢板射穿 (其余条件不变) 为例。

方法二:对子弹和钢板系统, 依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 (m+2m) v1 (1) , 对子弹:F=ma1 (2) , 子弹位移: (3) , 对钢板:F=2ma2 (4) , 钢板位移: (5) , 2d=s1-s2 (6)

方法三:依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0= (m+2m) v1 (1) , 对子弹、钢板分别依动能定理可得:2mv12 (3) , 2d=s1-s2 (4)

评析:“子弹打木块的模型”实质是物体受到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 引发系统内物体动量变化、动能变化和能量变化。比较可知, 在解决“子弹打木块模型”的问题时, 选用力和运动观点或动能定理步骤较多, 选用动量、能量观点列式简捷;但无论选用哪种方法, 考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 只要抓住模型的实质, 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模型综合应用及变形

例1: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 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一质量为m, 速度为v0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且未穿出。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f, 求:木块至少多长子弹才不会穿出?子弹在木块中运动了多长时间?

解析:子弹在木块中进入的深度L即为木块的最短长度。此后二者以共同速度V一起匀速直线运动。过程示意如图2所示。

(1) 以m和M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依动量守恒定律得:mv0= (m+M) V, 设木块此过程位移s, 则子弹位移s+L, 依动能定理得:对木块:, 对子弹:. (或依能量守恒定律列式)

(2) 对子弹, 依动量定理得:-Fft=m V-mv0, 得

(或对木块, 依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Ff=Ma、V=at求解)

例2:高考题变式。如图3, 若将质量2m的钢板分成质量相等厚度相同的两块钢板后仍靠在一起, 问子弹能否射穿第二块钢板。 (其余条件与高考题相同)

解析:射入深度, 说明子弹不会从第二块钢板中穿出。 (过程略) 。

建模的过程就是通过对理想模型行为的描述, 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 也是最能贯彻和体现物理思想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 十分注意物理模型的变换与归类。有些看上去很难的题目, 若经过认真分析, 将其物理情景转换成常见的模型, 就很容易形成解题思路, 找到解题方法, 从而达到多题归一的效果, 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

参考文献

[1]蒋绚, 黄晓琴.中学物理建模法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3 (1) .

转换能力 篇5

作者:宋剑 邓冲金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思想政治课 教学转换体系

论文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具体包括理论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教师个体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撑。二者相互配合、良性动性,必然会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两个转换”: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从“教学体系”向“学生能力—素质体系”转换。高校思政课教师怎样才能实现“两个转换”?其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培养机制是什么?这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是一个有机体系(一)理论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是教学转换能力的“地基”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台下的功夫”是什么呢?最根本的“功夫”是要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理论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构成了教学转换能力的基础。“理论思维是相对于感性经验而言的抽象思维,是一种运用概念、范畴由浅人深地揭示事物本质与运动规律的能力,是理论观点与思维方式的有机统一。简而言之,理论思维也就是科学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l]理论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锻炼和提高。恩格斯把学习以往的哲学作为锻炼理论思维能力的唯一途径,又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看成是这“唯一途径”的最佳人口。可见,学习哲学,特别是学习西方哲学,以德康哲学或黑格尔哲学作为人门(从康德到黑格尔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逻辑链条,相互照应),最具训练价值。因为,辩证法不仅是人类思维的规律,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提高哲学修养,选择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选择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进行学习,不仅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关“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其哲学史的直接来源就是黑格尔的逻辑学与辩证法思想。此外,学习黑格尔哲学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思想与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克思,尤其是他的《资本论》),而且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最佳选择。

知道辩证法与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辩证法是两回事。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辩证法呢?这需要将抽象思维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将理论思维能力与具体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将辩证思维方式与具体的理论观点结合起来。因此,理论思维能力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正确运用辩证思维的结果。可见,理论思维能力与科学研究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结合具体的思政课教学,怎样锻炼理论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呢? 首先,要学会提要勾元与提纲挚领,提高抽象概括能力,把书“越读越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第一章第三节概括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条件”,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的教学设计是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条件概括为“时代背景、历史前提和实践依据”。能不能进一步抽象概括,用三个字分别概括邓小平理论产生的三个条件呢?通过对材的反复阅读,我们发现可以用“上、中、下”三个字分别概括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前提、实践依据与时代背景”。对学生来说,提出进一步抽象概括的任务,是一种智力的挑战,能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而概括后的文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对于教师来说,对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点进行高度概括、深度提炼和重新表述,会获得一种教学的激情和创造的成就感。

理论思维能力不仅包括概念、范畴的抽象,而且包括形象的抽象。形象思维不仅可以建立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而且可以建立在概念思维和想象的基础上。牛顿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研究中充满了“思想实验”,其实质就是概念思维基础上的想象与创造。而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也是一种抽象基础上的文学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运用概念的抽象,而且要运用形象的抽象要善于“化抽象为形象”。“化抽象为形象”可以使“死知识”活起来,可以使破碎的知识建立起“完形”,给人以整体的形象感。例如,可以用洋酒“人头马”的商标“Xo”来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特区实践与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所谓“X”是指邓小平突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认识,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了一个叉”,提出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所谓“0”是指划定特区搞实验,试验“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探索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与技术发展本国经济的模式与道路。用洋酒“人头马”的商标“xo”来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会让学生永生难忘!正所谓“一图胜千言”。其次,要把教材内容放在相关学科基础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放在历史与现实的参照下,深入研究,把书“越读越厚”。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的四门课程都有其深厚的学科基础和学术底蕴。以《概论》为例,要上好课,首先要拓展文献。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思想及其相关文献是一个值得“花大力气”、“下狠功夫”的学术研究领域。通过学术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将教材内容置于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之下,而且可以通过学术研究反观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表述,发现其中存在的“留白”,从而实现对教材内容体系的“超越”。此外,还要把教材内容放在历史与现实的参照下深人研究,选取其中的典型人物、重大事件和精彩细节作为教学案例,为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供事实依据和感性经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有了孜孜不倦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了孜孜以求的学术研究与科研探索,才有了思政课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源头活水”。

(二)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教学转换能力的“支柱”

有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是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重要表现,是教学秩序的保证,是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教学转换能力的“支柱”。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并且是一个具有剧场效应的传播过程。教学具有表演的性质,而教师应该具有“演员”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要有相声大师“抖袍袱”的功底,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在知识的铺垫中,引领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教师要有魔术师的“洞察力”,能够驾驭“观众”注意力与情绪的变化,在眼神与语言的交流中实现知识的传递、智慧的熏陶和情感的交流;教师要有话剧演员的表现力与震撼力,将内心的独白转化成“观众”精神世界的激荡与共鸣;教师还要有主持人的应变能力,通过有效的互动手段避免“冷场”,运用教学机智应对各种“意外”。当然,教师还要有一点“法官”的威严与公正,对于扰乱教学秩序的现象给予震慑、批评和制止,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师自身的尊严。

教师应该具有“演员”的意识与能力,但教师毕竟不是演员。戏里戏外,演员可以判若两人;但课上课下,教师必须表里如一,思政课教师更应如此。教师与演员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是以本色演角色,而演员生活在角色与本色相互转换的“二重世界”。与演员“演谁像谁”相反,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对知识、对人生、对学生的真诚与热情。缺乏“演员”意识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成为一个“演员”的教师更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口头表达能力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是实现“两个转换”的中介与关键,是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另一“支柱”。教师应该成为“口吐莲花”的语言大师。怎样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呢?首先,要广泛阅读与刻苦实践。通过广泛的阅读,形成宽厚的知识基础与深厚的学科背景,使教师能够从学理上将思政课“讲清楚,说明白”。此外,教学实践中的思想火花、即兴表达与形象比喻,是教学语言口语化与形象化的重要来源。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刻苦的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幽默感。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借鉴与勤奋积累。语言是需要学习、积累和锤炼的。信息时代使人们处于报纸、电视与网络的包围之中,特别是“谈话类”节目为语言的学习与积累提供了方便J决捷的客观条件。媒体不仅提供了最新的时事消息,而且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例。不同类型节目主持人的台词与风格、新闻访谈与娱乐节目的内容和栏目设置、相声、小品、广告的创意与台词,都值得仔细琢磨,可以将其中的合理元素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从而为思政课教师教学语言的积累、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设计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借鉴。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厨师”的感觉、“魔术师”的魅力,还要有“党员”的立场、“演员”的演技。在所有这些角色意识的背后是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综合运用。理论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共同构成了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有机体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与反思,才能使教学转换能力得到提高。贯穿于教学转换能力体系之中的“灵魂”是什么呢?教学转换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最终达到的目标与境界是什么呢?是教学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离开这个目标,教学转换能力的培养就是盲目的和无效的。教学创造力是贯穿于教学转换能力之中的“灵魂”。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培养机制

(一)教师教学转换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果一个教师认为只有专业课才能讲出高深知识,只有专业课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从内心看不起思政课的教学,那么他(她)怎么可能把课讲好?如果一个教师对教学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那么他(她)怎么可能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转换能力?如果一个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带着心理疲劳和厌教情绪,怎么可能体验到专业的成长与职业的进步?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首先要解决内在动力问题,解决对所从事职业 1.上好思政课是赢得学生尊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作为客观的社会事实,高校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普遍存在职业自卑感,感到被学生和社会所轻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自卑感源于学生与社会对思政课“课程的意识形态性”、“教材的政策性”与“教学的灌输性”的质疑;源于学生与社会对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的歧视;源于学生与社会对思政课教师人格的不信任;源于思政课教师学术地位、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低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自卑感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基础。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流行;渴望占有社会财富引发的浮躁心态;高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教师管理的合同化、教师考核的量化、不同专业收人差距拉大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使思政课教师被边缘化、被矮化,甚至被丑化。思政课教师无力改变社会大环境,但可以通过教学与科研的努力改变小环境,通过把课上好来赢得学生的尊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但教学的宣传与新闻媒体的宣传有本质的区别。教学方式的宣传是以知识、事实和问题为核心的学理宣传。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不意味着要回避社会历史和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二者没有必然联系。要把思政课讲清楚,讲明白,讲彻底,讲精彩,必然要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敏感问题。因此,课程的意识形态性并不是上不好思政课的主要障碍,关键要把知识、问题与学理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这正是需要思政课教师下功夫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动因。教材的政策性与课程的意识形态性密切相关。教材的政策性强、可读性不强,这正是思政课教师需要下功夫解决的问题,即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问题。怎样做到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怎样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上下功夫,怎样实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和精辟讲解,是摆在每个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只有完成这些任务,才能使学生从教学中“终身受益”,才能真正让学生“真心喜欢”思政课,并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戴。

关于“灌输”,理论界与教育界存在争论。我们认为,教学中的“灌输”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教学只要以学生“接受”和“认同”为目标,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灌输”。以此逻辑观之,不仅思政课存在灌输,所有课程都在灌输。首先,“灌输”并不否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政课不仅不反对教学民主,反而主张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辩论,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同,这正是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价值追求。其次,“灌输”并不存在不可见人的教学目的。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需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需要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并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成大学生“把握命运”、“创造幸福”的智慧与眼光,是思政课教师光明磊落的事业。再次,“灌输”不是欺骗。教学要传授真知,更要传播真诚。离开了真知与真诚,教师就无法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思政教师的“灌输”不存在主观欺骗的故意。当然,思政课教师要提高理论修养,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避免课上课下言论与立场的变换,避免言行不一。

2.上好思政课是实现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客观需要。中央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视,高校教学督导与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职称评审对教学水平与教学实效权重的强调,在客观上都强化了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上好思政课成为实现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的客观需要。但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面临着“两个缺失”与“两个不适应”的基础性问题,即师范专业基础缺失,不适应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思政专业基础缺失,不适应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出身于非师范专业、非思政专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出身于非师范专业的弊端在于缺少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教师职业能力基本依靠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自发的探索与总结;出身于非思政专业的弊端在于缺乏对思政课教学特殊性的认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储备,对如何正确处理专业知识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缺少理论指导和有效方法。因此,要上好思政课,必须解决“两个缺失”与“两个不适应”的问题,通过提高教学转换能力,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提供动力与支持。(二)教师教学转换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在条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客观需要。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同时又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客观需要。历史已经证明,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历来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与政治力量,是社会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学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对苏联解体与苏共亡党教训的深刻总结。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苏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苏联精心培养多年的知识分子队伍成为批判苏联历史与苏联共产党的敌对力量,使苏联与苏共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与主流舆论的支持。当然,苏联解体与苏共亡党的最根本原因是苏共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成为一个严重脱离群众的既得利益集团,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造成的。脱离人民群众、积重难返的腐败与苏共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最终葬送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教训深刻!因此,一手抓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一手抓包括高校在内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对苏联解体与苏共亡党经验教训的最好总结。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途径,是确保高校稳定与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思政课教师应该对所从事职业的政治功能与专业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论的自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转换能力 篇6

关键词:学校 知识教学 教师帮助学生 知识向能力转化

一、现状分析

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来到社会上参加工作,会被许多人认为只是书呆子,没有实际的工作能力,不顶用,因而也常听说有些用人单位在录用新员工的时候,要求被招录人员提供相应工作经历的证明。当然这对于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出了问题。

同时在学生层面目前也流行读书无用的言论,抛开有些学生因为存在比较功利的思想所发的一些牢骚不论,单就读书、学知识本身有用无用而言,读书无用、知识无用这个认识肯定是错误的!但是这个认识确实也是目前许多学生最朴素、最切身的感受。学生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真是没有用!

笔者最近比较认真地调研了一下目前学校教与学方面的问题,发现我们许多教学专业课的老师在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时候非常注重概念、定理、定律的讲解,注重物理过程的陈述。当然这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无可厚非,但是也十分缺乏将理论用于对实践指导的引领,缺乏一些与理论密切相关的技能的训练,致使学生对知识本身的认识、理解仅局限在了概念、定理、定律本身,所学知识只是一些彼此不相关的知识点,而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大多数学生在学完专业的理论课程之后,与理论内容相关的能力一点也不具有,比如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学完了模电课程之后居然看不懂电路图!诚然有老师会认为,技能培训是实训课老师的事情,与理论教学的老师无关。这个理由也许是对的,不然现代职业教育怎么会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这个新的教学理念呢?

可以想象,接受如此教学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就凭着在学校里学的这些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怎么去干工作?况且也没有哪一项实际的工作对知识的运用就如同查字典那样用时就翻一番就是使用,在工作中知识是转换成能力之后而被使用的。其实这就是学生认为读书无用、知识无用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了。

从上述学生认为读书无用、知识无用产生的这朴素的原因中寻找相应的责任者,笔者认为主要在学校,主要在教师,这是由学校办学理念发生了偏差,教师的教学方向发生了偏差造成的。因此为了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真正做到教育为社会服务,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为学生的未来服务,学校应该端正办学的理念,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方向。

二、改变现状的建议

改变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和做到如下三点:

1、摆正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怎么知道呢?看看学生们都到职业院校读书来了,他们需求什么这不是很明显了吗!他们就是要在学校里在老师们的教育下学到一门学科应该掌握的专业的职业技术,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走向社会时一处校门就具有从事某项工作的专业能力。

将专业知识转化成专业能力的途径,就是必须在教學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始终不忘理论联系实际,要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把理论联系实际变成一种习惯。同时还要有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以加强多学生的操作能力训练。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提出和实施正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知识向能力转换的有效方式,不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前提,是要有相应的教学场所和相应的师资条件。

2、技能是通过反复的操练形成的,学校和教师都要对此有充分认识并采取切实措施让学生获得相应的专业能力,特别是让学生具有专业的操作技能,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呢?可以这样说,专业能力,专业操作技能的形成绝对不是仅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解决的,这对于教师来讲,都会明白这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技能形成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技能不是学来的而是通过反复地操练获得的,比如让学生完成书本作业,并通过对同类型习题的反复演算,学生会形成求解书本作业的技能,故要学生具有某一专业特定的专业操作能力其实也应该让学生反复地去实物操练,只有进行了持续的专业操作训练,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形成所从事专业的综合能力。目前学校教育轻视技能训练、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应该就是我们现行学校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缺乏专业技能,专业能力最深刻的原因了。

改变有一个过程,但一切改变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自己所教学的每一章课程做起,无论理论课还是技能课都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操作,这是在尽到教师作为一个师者的责任。

3、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培养高技术素质的人才,教师也要相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培养懂知识有能力的技术性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任务。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兴办职业教育以来,中职、高职教育已成体系,规模越来越大,办学也越来越规范,教学技术也越来越现代化,学习环境的改善对于学生是一个福音,但这也给我们从事教学的教师们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既要踊跃学习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也要及时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也具有娴熟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因为没有双师型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双师型的学生,这也是达成教师在知识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 号

[2]杨开城著.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与经验浅谈[J]. 教育技术通讯,2000.7

[3]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转换能力 篇7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方向,浸入式教学,语言生态转换,经验评析

引言

语言技能的训练、提高与培养应是整个专业英语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不仅反映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学指导思想中,在英语人才的业务素养构成里,或在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生活及专业水平考核中,英语语言技能的决定作用无处不在。2006年,一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研人员结成科研团队,启动并开展了题为“语言生态的正向转换与浸入式教学相融合,双轨并举语言输出技能培养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其核心思路是:1.以听力课程为主要的语境构建平台,采用浸入式(Immersion)为主的教学法,充分营造英语环境,使英语的语言文化信息能最大限度地输导到学习者那里,大强度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2.将写作和翻译作为教学重点课程,突出学生语言输出技能、语用意识、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写作和口译、笔译的酝酿、完成与评价过程,使学习者有意识地进行英汉语言文化,以及用语者思维特征、情感动因、生存状态、社会背景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理解语言生态的差异与转换要求,从而把语言输出变为一种意识能动作用下的语言行为,摆脱以往学习者难以辨别语言特色,不懂得如何评价话语质量,粗糙用语而致语用失误的现象。

一、成果说明

迄今,课题范畴下的教学改革工作尚在认真实践和检验中,我们认为及时总结经验,既是对自身工作的自查自省,也可以抛砖引玉,拓展思路。就目前的成绩而言,大概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显性成果

通过对对象学生的专业水平测试分析发现,近几年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领域——听力、写作和翻译成效明显,进步很大,直接促进了学生整体语言素质的大幅提升。以我校近三年的专业四级(TEM-4)考试成绩为例,全卷六大测试部分中,听力、写作、听写三个大题占全卷分值55%,换算为百分制后总和为55分,各年中三项对当年总成绩的贡献率(计算方法为:贡献率=三项平均分之和÷全卷总平均成绩×%)依次是:57.59%(2006)、57.58%(2007)、58.57%(2008)。这意味着这些板块分值虽只占总评分的一半,但对考生的测试贡献率却超过了大半,且测试表现均优于应有水平(评价方法是:测试表现=各项取得的实际分值÷应得分值×%),逐渐接近或基本达到了良好层次(测试表现达70%的可视为良好)。换句话说,考生优异的成绩主要来源于这三个测试板块,而这个成绩的取得与本课题所涉及的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

再以2007至2009年的专业八级测试(TEM-8)来看,全卷八个部分中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题型是听力(20%)、翻译(20%)、写作(20%),分值总和为60,合占全卷的60%,三项各年的总和分数为:31.39分(2007)、36.64分(2008)、40分(2009),对当年平均总成绩的贡献率依次是:59.50%(2007)、63.67%(2008)、75.82%(2009)。同样,按照上述评价方法可考察出学生的三项综合技能在测试中的表现,依次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数据充分说明,学生的语言输出技能进步非常突出,同时也推进了学生个体综合语言素质的大幅飞跃。学生在听力、写作和听写的语言技能上,达到了全国良好水平,连续几年的教学成果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教学参与者还取得了一系列学习和研究成果。就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参与意识得到增强,不但能主动配合完成教学任务,还积极参与各类语言文化活动,既锻炼了交际能力,提高了语用意识,也丰富了社会活动经验。在语言文化知识的深度培养领域,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和学术头脑愈加强化。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越来越看重课堂内外语言和文化课题的研究成果,愿意与教师进行学术探讨,专业钻研的视野更加广阔,其论文质量也相应地获得了提高;另一方面,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术研究活动也大大增加了。本课题小组研究者曾与学生共同申报校级科研课题,对特殊语体的文本翻译进行了专题探讨,同时带动大批学生参与到资料的搜集、论证、分析、总结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教师而言,不仅专业课程教学成效明显,而且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多人多次发表了相关的专题著述,既有衍生课题,也有论文报告,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学科骨干人才建设和课程持续发展的科学动力。

(二)隐性成果

如以上述数据所代表的成绩与其他高校的英语专业院系作比较,我们的教学水平也许不是出类拔萃的,但如果将其纳入我校几十年的英语专业教学历程作历时性研究,却足可充当一个个闪亮而划时代的标志。面对民族高校学生入学起点低,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综合素质不完善,以及教学条件与资源有限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我们推出的教改举措取得了掷地有声的成果,且后劲十足,发展持续。具体主要表现在:我们首先找到了英语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结合方法,即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技能为整体教学的核心,重点抓好听说、写作、翻译等课程的深化与实用化,听力、阅读、文学等课程主要作为语言文化信息的输入渠道,知识结构和教学设计以服务于语言输出的需求。由此,专业课程系统的导向明确了,课程内部及之间的层级关系也清楚了。其次,课程的专业性增强了。以往那种每门课都围绕语法展开,词汇、结构、特殊表达法打头的传统教学模式得到改善,结合课程体系的知识特点,从教学内容设置,到传授方法、测试方式等,因势利导,凸显特色。再者,学习单元中还不时地收录、研讨一些学术科研成果,让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实质真正得到落实,这样,教与学的空间均得到了拓展,学科的专业层次也获得了提升。此外,教改涉及的学生群体在学习兴趣、自主式学习效果、专业化的语言技能,尤其是书面语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增强。同时,由于语言输出能力的要求,学生更加注重知识内涵的充实,更主动地去捕捉语言文化信息,从而能将听、读课程,以及西方社会文化、外报外刊选读、英语文学等学科内容最大程度地消化吸收。作为教学实施主体的教师也由于教学要求的提高,而具备了更加开放的教学思想,更注重业务的学习与钻研,努力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二、经验分析

从英语专业水平的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写作与翻译技能中进步明显,听力表现更保持了一贯良好的表现,这与本课题的预期效果相符。本项教改方案围绕两个重心展开:一是在部分基础学科里引入浸入式教学法,二是通过语言生态的深入对比与正向转换,深度认识中西方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真正懂得语言应用的特殊形式和要求。这两个重心又在一种相互关联的系统中共同服务于语言输出能力培养这个核心。

(一)浸入式为主的多元知识输入

在听力、口语等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浸入式多元知识输入法,充分营造英语环境,增强语境渲染,以传输有益的英语语言文化信息为宗旨,摆脱依托固有教材的“本本教法”,不走语言单向的发展模式,代之以语言个体、语言群体、文化构建、现实交际、传播方式等多元因素叠合作用的知识体系为支撑。具体教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直接法和听说法。尽管三种方法都以排除母语干扰,强化外语语感,主练听说能力为基本出发点,但是,它们的主导模式及实施目标有着本质的不同。“直接法”主张课堂里不应使用学生的第一语言与翻译练习,而应将外语与实物、图片和行动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听、说外语和自己的活动,直接接触和运用大量自然语言,提高外语实践能力。“听说法”将外语学习视作“刺激→反应”形成习惯的过程。其理论基础是20世纪40至50年代风行一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采用“解构—重构”的分析方式掌握语言规律,借助模仿和句型操练(Pattern Drill)强化学生反应,巩固学习内容,最终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尤其重视培养出具备特殊语言才能的“技术型”人才,如战争期间的情报翻译人员。客观地说,以上两种方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内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代表了具有某种先进意义的传统教学模式,然而,它们的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前者由于单靠语言环境的浸染(inundation)来“熏陶”学习者的语言感知,因而难以教授复杂和抽象的语言内容与结构,容易导致知识深度不够或先天不足。后者的不足则表现在过于依赖教师这个中心,重语言形式而轻语言意义,一味强调语言操练,忽视语言实际运用的意义,并且,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技术性过强,语义内涵的揭示与研讨难以实质性地开展,有较大程度的功利性目的。

(二)语言生态对比与正向转换

外语学习者天生的一个学习特点就是他要面临的两种文化、两种思维、两种习惯,甚至两种心理、两种人生。这些不同生存环境下形成的诸多元素集合成为不同的语言文化体系,便是所谓的语言生态。中国学生身处汉语和英语这两个殊异颇多的生态环境,除了自然因素的分别外,更多地还在于人与文化因素方面的深刻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习者自己,都不得不找到沟通两个生态环境的最佳渠道,这就是进行理性的语言生态对比,如此可令知识涵养、语言及行为习惯等获得正向的转换。“理性对比”强调的是,在比较分析英汉语言文化系统时,不做厚此薄彼的臆断,不进行优劣等分,解析差别和不同时,更要看到或者寻找到二者融合交通的可能途径。譬如,我们进行英汉语言对比,不仅要分解出它们的差别所在,正视差异存在的必然性,更为重要的是寻到双方转换的妥当之法。

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着大量的机会实践英汉语言的对比与转换活动,其间更应注重培养对两种语言生态的正确认识。汉语不必是阻碍英语学习的拦路虎,相反,由于汉语的存在,我们能为英语树立一面比照的镜子,更清楚地看到各自的语言特色、用语条件、语境效果,以及文化的内涵和思维的载入方法等。故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鼓励和邀请学生参与进行文化比较、翻译阐释、语言效果评析等活动,从而对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文化元素等深化解读。结果是,学生知识获取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语感更加敏锐而可靠,语言运用也更加熟练了。另一个不同以往的学习成果是,学生的汉语能力在语言生态意识的对比作用意识下,在大量的转换实践(即翻译、观点阐释、要点评议等)之后,也变得更加精湛、准确和地道起来,因而能更好地从事写作、翻译、演讲、报告等思想信息的表达活动。

(三)以语言输出技能为核心

浸入式为主的英语教学措施旨在将语言文化知识以复合手段传输给学习者,目的在于为学生以后的知识应用打下基础,最终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够站在中英语言文化的交接处自信且可靠地发挥自己的文化知识才能。从这一点出发,语言输出技能的培养必须成为英语学习的某种归宿,属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英语语用能力的养成并不见得是水到渠成的,它须从知识的积累和长期训练中一点一滴地打磨出来。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习者,都能普遍地认识到这个事实,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却往往不能身体力行,真抓实干。问题的主要弊病是:语言输出技能的培养多只停留在一种理念状态之中,或被交付于少数独立的学科,如口语、写作、翻译等课程,易滋生为学而学的消极意识,因而训练效度有限。同时,课程之间的贯通性不强,思想表达和语言表现没有充分地在各门学科里予以锻炼,在诸如听力、阅读、语法、文学等科目内,知识的流动往往是“教师或教材→学生”的单向轨道,学生的语言知识输出机会较少,致使知识的消化程度不高,教师也难以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不能有效调整学科结构与教学方案。

三、结语

我们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大胆地提出一些改革思想,又从全国性专业水平测试中得到较为客观的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真总结经验,终于确立了一条英语专业教学较为可行的发展路径,那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即语言输出技能为核心,采用浸入式为主的多元知识输入手段丰富学习者的知识素养,同时加强语言生态观的认知,细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正确引导理性思维进行语境转换,从而深刻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特色与内涵,熟练且地道地操用两种语言。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各方面的成效是比较显著的。在此,我们仅以工作汇报的形式与业内同仁交流,谦诚地抛砖引玉,为今后更加稳健的改革发展工作躬身献力!

参考文献

[1]Butler-Pascoe,M.E.,&Wiburg,K.M.Technology and Teach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M].Boston:Pearson Education,2002.

[2]Haugen,E.The Ecology of Languag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3]Leather J.&J.Van Dam.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Dordrecht: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3.

[4]Tudor,L.The Dynamics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e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刘振前,肖德法.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6]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孙鸣.英语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孙勉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转换能力 篇8

2000~2010年, 云南省经济呈现持续发展态势, 人均GDP从4, 637元增长到15, 760元,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但是在2010年, 云南省16个地区中只有4个地区的人均GDP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5, 760元,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占了3/4。人均GDP差距由2000年的12, 537元 (玉溪14, 698元, 普洱2, 161元) 扩大到2010年的26, 356元 (昆明33, 549元, 昭通7, 193) , 云南省地区间经济差距日益明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国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云南省也要争取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竞争, 云南省在最近十年里的经济排名不升反降。2000年, 云南省GDP总量全国排名18位, 占全国比重的2.3%;2011年, 云南省GDP总量全国排名降到24位, 占全国比重的1.8%, 排名全国倒数第三。对比10余年云南省经济陷入低迷期, 发展后劲不足, 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突显, 这样的不合理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 主要是产业结构、市场开放度、人才缺乏、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问题。而产业结构问题与产业结构转化能力息息相关,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云南省16个地州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 并根据各个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排序, 进而揭示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对调整和优化各地区产业结构、研究云南省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云南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实现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高度化的整体综合能力。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的角度来分析, 要具体衡量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就要综合考虑所有产业结构优化对象, 遵循科学性、合理性、整体性、可量化的原则, 本文建立了如下的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的评价因素主要包括产业技术水平、需求能力、供给能力、对外贸易发展、产业政策、结构因素这六个方面, 每个评价因素, 又包括具体评价指标, 具体如表1所示。

(一) 产业技术水平。

产业技术革命、科技创新对提升产业结构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新的技术水平还可能产生新的产业部门, 技术指标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指标选取:劳动生产率X1。

(二) 需求能力。

家庭购买消费品满足自身的需求、刺激企业的生产, 企业购买资本品用来扩大生产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尤其消费者的需求对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指标选取: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X5) 、农民人均纯收入X6。

(三) 供给能力。

可以通过资源和资金的供给来反映, 其中资源又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和资金的作用越来越大, 人力资源体现在城市化水平, 资金供给取决于生产规模、经济效率, 经济增长率等。指标选取:人均GDPX2、城市化水平X8、GDP增长速度X4。

(四) 对外贸易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与其它经济体的交往越来越紧密, 进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实际利用外资的数目也可以反映出该地区拉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因此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指标选取:外贸依存度 (进出口总额/GDP) X9、人均外商直接投资X3。

(五) 产业政策。

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可以决定产业结构的方向和效率, 全面的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 可以创造出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从而决定产业升级和效率的过程, 产业政策可以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指标选取:人均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X10。

(六) 结构因素。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产业结构可以分为第一、二、三产业, 三大产业间的结构比例关系也决定着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 指标选取: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7。

二、云南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评价

由于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指标较多, 而各个指标间又可能存在相关性, 从而会影响评价结果, 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个地区的相对地位, 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降维过程, 将多个相互关联的数值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采用《云南省统计年鉴2011》云南省16个地区数据, 调用SPSS统计软件 (采用的是SPSS18版本) , 经运算, 得到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 见表2。

由表2, 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为4.707, 贡献率为47.073%, 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为2.246, 累积贡献率为69.529%, 第三主成分特征根为1.663, 此时累积贡献率达86.157%。根据最初的k个因子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5%的要求, 最终确定主成分k=3, 再次运算, 得到因子负荷矩阵, 见表3。

通过表3, 由因子荷载分析可知, 劳动生产率、人均GDP、GDP增速、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主因子Y1上有较大的荷载, 它们分别代表了供给能力、产业技术水平、需求能力等对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影响, 将其命名为供给——技术——需求因子;农民家庭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在第二主因子Y2上的载荷较大, 可以作为反映地区消费需求结构层次的因子;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城市化水平、实际利用外资、外贸依存度在第三主因子Y3上的荷载相对较大, 说明产业结构自身内部情况和对外开放程度会对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产生较大的影响, 可以作为反映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内外因子。说明影响云南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供给——技术——需求因素, 其次是消费需求结构层次和由内部经济结构与对外贸易构成的内外因素,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外贸因素、经济政策,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需求、供给因素和产业结构自身内部情况及对外开放。故选Y1、Y2和Y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 这样使原来的10个指标转化成3个新指标。

进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 必须建立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以三因子的贡献率为权重, 对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求和, 其中Yj为第j因子的贡献率, Yiy为i地区第j因子得分。按各地区综合得分, 进行排序, 得表4。

三、结果分析

(一) 云南各地区产业结构转化能力分析。

为了全面、客观地分析云南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转化能力的整体情况, 将各地区分为四个等级层次:一是转换能力很强的地区,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指数大于3, 000, 包括昆明市、迪庆州和玉溪市, 而其中昆明市几乎达到5, 000的数值, 明显比其它地区高, 排在全省第一位;二是转换能力较强的地区, 产业结构转化能力综合指数在2, 000~3, 000之间, 包括曲靖市、楚雄州和丽江市;三是转换能力一般的地区,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指数在1, 500~2, 000, 包括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德宏州、保山市、文山州六个地区;四是转换能力较低的地区,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指数在1, 500以下, 包括普洱市、临沧市、怒江州和昭通市四个地区。显然云南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两极分化明显, 转换能力很强的地区与转换能力较低的地区差异极大, 第一位的昆明市, 比第16位的昭通市, 数值高出3, 852.89, 转换能力是其4.45倍;全省16个地州只有4个地州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 是全省地区总数的1/4。

(二)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分析。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互间能够促进和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强的地区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形成具有一定实力的主导产业, 并且保持各个产业间的平衡发展, 加快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高度性, 进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因此, 为考虑云南省各地州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地区经济的关系, 本文对两个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 地区经济水平指标用各地州的人均GDP数值表示。用SPSS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 得出云南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其中相关系数R=0.938。从人均GDP排名上看, 前三名是昆明市、玉溪市和迪庆州, 它们也是产业转换能力很强的地区;最后1名是昭通市, 这也是产业转换能力最低的区域。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通过对云南及各地州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分析, 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云南省各地区间产业结构转换能力间差异性比较明显, 而且云南整体的转换能力水平比较差, 全省3/4的地区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 一共只有12个地州, 全省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各地州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各个分指标值差异明显, 对比学者陈辞和刘建文2010年做的各地区排名, 迪庆州各方面指标排名由第六名上升到第二名, 主要起源于人口数少, 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明显大于其它地区的数值, 最后总值也显示最大, 这是最明显的变化, 其它指标基本保持原来的排名情况。二是云南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弱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区的经济发展缺少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缺乏有力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缺陷、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还不够大、各地区人力资源短缺缺乏人力保证。其中经济发展中的招商和引资力度差, 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导致投融资环境差, 总体而言这些因素导致云南省整体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弱。

(二) 建议。

针对以上结论,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各地区科学正确地选择并优先发展主导产业。要围绕各地区优势培养自己的产业, 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 壮大主导产业、强化发展集群产业;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转换机制, 推动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通过建立创新机制、转换机制, 根据市场情况, 壮大产业实力, 逐步实现产业整体实力的增强;三是培育新兴产业, 淘汰衰退产业。巩固和发展烟草、矿产、电力、旅游等传统支柱产业, 大力培育以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 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四是制定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产业政策。使各地区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政策保证,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五是加强各地区的产业协作, 促进产业间的空间转移。把握当前经济形式, 发挥各地区的产业优势, 积极引进外资, 加大招商力度, 形成各地区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实现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摘要: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测算了云南省16个地州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整体水平比较低, 而且各地区间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并对提升云南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冬荣.湖南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32 (1) :124~128

[2].罗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西部地区间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J].统计教育, 2004, 5:39~43

转换能力 篇9

关键词:语言转换,运算能力,试商调商

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明确要求。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转换的过程。运算能力是学生在数学知识和经验掌握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能促进他们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转换数学语言。数学语言通常包括图表语言、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3种。图表语言就是包含数学信息的图表,包括图形语言、图象语言和表格语言;符号语言就是数学通用的精炼语言,包括象形符号语言、缩写符号语言和约定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就是经过加工改造的、“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

现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调商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转换数学语言中培养运算能力。

一、在图形语言转换文字语言中理解调商趋势

图形语言就是包含各种数学信息的图形,如情境图、实物图、几何图、统计图和集合图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图形语言很多,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舍五入法调商”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就是引导他们分析题意的过程,也是引导他们理解调商趋势(商的调整动向)的过程。调商知识非常抽象,运算过程较为复杂,是学生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难点。学习新知前,学生已有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经验: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的除数较小,学生能轻松通过口算确定商的大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除数较大,除数再乘一位数口算有困难;同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以后,初商会偏大或偏小,需要调整。另外,学生不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反比例关系,感觉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调商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在实物操作中获取操作表象,再把操作过程用图形语言表示出来,使“物质化”材料“内化”为图形语言,再总结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教学时,教师创设了一个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把12块糖分给课上认真听讲的学生,每人能得到几块糖?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如果课堂上只有1个人表现好,就可以得到12块;如果有2名同学表现好,每人就得到6块……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要求学生画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图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思维操作中形成图形语言,使学生理解总块数不变,参与分的人数和每个人分到的块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总块数÷参与分的人数=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并且糖的总数不变时,人数越多、每人分的块数越少,人数越少、每人分的块数越多。在除法算式中就是被除数不变时,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这样把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学生能直观理解除数和商之间的整体变化规律,在头脑中初步形成除数与商之间变化关系的表象,为后续调商方法建立自我认知、自我调节的心理定向,为最终形成运算能力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

二、在图形语言转换符号语言中明确调商对象

图形语言比较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借助实物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借助竖式,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调商对象(调商过程中作为目标的事物或数字)。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学生需要明确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算什么、怎么算和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只有完全理解算理,才能真正具备运算能力。比较被除数与除数乘商的积,当被除数不够减或余数大于除数时,竖式计算就要调商。如果学生对这两种比较结果能正确判断时,就会迅速调整商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比积小,用积减被除数或者余数比除数大却继续除下去时,说明学生没有调商意识。为了防止学生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竖式图形结构以及每一步的操作规则。

教学时,教师创设如下情境: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同学时,不小心依次给每个同学分了3块,要求学生进行实物操作或画图,并用竖式表示操作过程。

看一看:以问题驱动观察所画图形(如图2)。学生观察图形后,教师问学生对操作后的结果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说12块糖平均分给3人,每人可以分到4块;现在只分了3块,还可以每人再分1块;有的学生说余下的3块糖和3人相等、可以继续分;有的学生说余数等于除数,可以继续分,商从3变成4;有的学生说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就可以继续分……

摆一摆:以开放式情境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除了平均分后有剩余,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怎么调整?问题驱动学生打开思维,有的学生想到多分的情况,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同学,一不小心在先分时每人分了5块,结果出现第3个同学不够分的现象,并用图表示(如图3):商大了,被除数不够减,出示算式12-15=3(实际上是15-12=3),引导学生质疑、反思,体会错误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强化认识,建构清晰的表象,得出不够分(试商偏大)的现实问题,为学生探究三位数除以二位数初商偏大要调商提供依据。

想一想:刚才平均分物体时,出现了哪些情况?如何进行调整?

学生从刚刚经历的动手操作中获得“物化”表象,把这种表象内化为智力活动的过程就是把图形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试商和调商的算理。正如加里培林所说的,物质化是学生最易理解和最方便的形式。用图形语言外化操作形式,并转换为符号语言(竖式计算),就把教材中的程序性知识变成了学生心里的合理化操作模式,有助于学生接纳与理解新知识。有了符号语言结构的深刻体验,学生在头脑中就能迅速形成解题策略,思维聚焦关注点更集中,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在符号语言转换符号语言中形成调商方法

竖式计算是一种约定符号语言,也是约定俗成的一种除法计算的书写形式。教师应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把竖式计算这种符号语言进行适当转换,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竖式计算中的调商方法是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所应该遵循的某种方式、途径和程序,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再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调商:如果余数比除数小,商正好;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偏小要调大;如果被除数不够减,说明商偏大要调小。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调商的变化趋势和调商中的问题体验调商过程并形成表象。

教学时,教师出示情境图后提出要求: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再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252÷36。学生知道把36用五入法估作40,试商为6,用除数36×6=216,252-216=36,余数和除数相等,初商小了要调大(把6调为7)。但学生往往因为试商和调商在一个算式上,涂抹严重,甚至因为涂改不清形成新的计算错误。于是,师生商议怎样解决不涂抹、又能在竖式中正确退商的方法,最终决定把试商过程用横式写出思考过程,得出调商结果后,再把确定的商写在竖式中(如图4)。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确计算思路,并用符号语言正确、清晰地表达调商过程和口算方法:横式由开始写在竖式旁边移到草稿本上、横式由原来完整记录过程演变为只记积的大小(比较被除数与积的大小以及确定调整新商的过程都在学生头脑中完成),调商方法由会调整变得非常简化,缩减了思维程序,提高了竖式计算效率。

这样,学生由竖式计算中的符号语言转换成横式计算中的符号语言,再转换为竖式计算中的符号语言,这种转换过程是学生理解并掌握调商方法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运算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尝试和交流中借助文字语言内化方法,通过简缩思维,运算技能在逐渐减少笔算过程、增加口算过程中形成自动化程序,从而掌握正确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形成运算能力。

四、在文字语言转换表格语言中形成运算结构

文字语言转换成表格语言,就是把文字语言用表格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或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学生有了清晰调商的思路后,随着调商规律的不断内化,逐渐形成除法竖式计算的整体程序化结构,并作为图式结构存在于学生头脑中,而这种结构越稳定、越准确、越灵活,就会形成“技能组块”,并且形成娴熟的运算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其他新知时迅速产生链接,顺利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程序规则、形成“四舍五入法”调商的表象后,教师引导他们比较“四舍法”调商和“五入法”调商过程中的异同,促进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出:用四舍法试商,被除数不够减,初商偏大要调小;用五入法试商,余数比除数大,初商偏小要调大。学生深刻体验后,就会在头脑中产生清晰表象、形成完整的表格(如表1)。学生完整建构四舍五入试商、调商的笔算过程,就是把符号语言转换为表格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的过程,还是学生真正形成运算能力的标志之一。

总之,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的调商是整数计算教学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语言转换过程,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调商方法,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运算结构,促进学生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形成有实质意义的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M].丁尔升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转换能力 篇10

有些知识在不同的测试中会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而且会层层递进, 但要测试的知识点却是同一个, 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转换, 对题目理解不透就会不知从何下手去解答。例如在有机化学中对C8H10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的数目这个知识点的考查中有这样的几道题:

例1.下列化合物苯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后得到的一溴代物有3种的是:_______。

分析:这四个答案都比较直观地给出了C8H10的同分异构体, 通过画对称轴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A有1种;B有3种;C有2种;D有3种, 所以正确答案是B、D。

例2.某烃含碳的含量分数为90%, 其蒸气密度为空气密度的3.66倍, 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若该烃硝化时, 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 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若该烃硝化时, 一硝基取代物有二种, 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若该烃硝化时, 一硝基取代物有三种, 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分析:此题在例1.的基础上难度又加深了一步, 先要通过计算得出该烃的分子式为C8H10, 再写出其同分异构体, 然后从其中选出符合题目的答案。

例3.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 这些一溴代物与生成它的对应二甲苯的熔点分别是:

由上述数据可推断, 熔点为234℃的一溴二甲苯结构简式是________, 熔点为-54℃的二甲苯名称是__________。

分析:例1、例2是对C8H10同分异构体这个知识点的常规考查, 学生只要稍稍用心一般都能得出正确的解答。而例3却是在前二个例题的基础上升华了, 成了能力考查, 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在课堂上, 我在讲了前二个例题的前题下, 让学生阅读例3、而他们的给我的答案都是“没读懂题”, 此时我发现学生在从常规题向能力题的思维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所以我就引导学生从表中的数据, 再结合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进行分析。发现熔点为13℃的二甲苯所对应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而在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中只有对二甲苯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此二甲苯应为对二甲苯。这样一引导, 学生马上就领会了, 很轻松地分析出剩下的两种二甲苯的结构了, 熔点为—54℃的二甲苯为间二甲苯, 熔点为—27℃的二甲苯为邻二甲苯, 学生也就很快地得出了正确答案。

都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 需要记忆的知识多而琐碎, 而现在从常规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的考试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还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学生只需要记住最基础的知识, 然后从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来回答问题。例如;碘化钾与高锰酸钾熔液的紫红色会褪去,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这个反应所涉及到的方程式教师不会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写出来, 但碘化钾具有还原性, 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这两个知识点学生是知道的, 只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题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 然后再配平, 也就找到了答案,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道反应是:KI和KMn04还有一种酸, 一般酸性环境用H2SO4;再分析产物, I-被氧化成单质I2, +7价的Mn被还原成+2价的Mn, 在硫酸环境中下以MnSO4的形成存在, K+与SO42-结合生成K2SO4同时还生成H2O, 这样就可以正确地写出反应方程式了: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知识, 而且还考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就从常规的给出方程式让学生配平过渡到了能力测试。

在“3+X”的考试中, 各个知识点都可能以能力测试的形式在题中出现, 比如一些信息题、阅读题等, 题中往往要求根据所给信息来解决题设问题, 或者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实这些题都是高起点低落点的题, 一旦领悟到了题中的精髓所在, 答案也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所以在教学上也要在常规的讲授中穿插提高学生解决能力题的思维方法, 以更好的适应现在的“3+X”的考试。

摘要:“3+X”的考试模式在全国全面推广, 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取得好成绩是每位老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从习题训练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转换能力 篇11

关键词:英语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能力结构;知识结构

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很少有能做到自主探究、教学结合的。以英语课堂教学为例,现在更多教师注重的仍是传统的“如何教”的问题,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怎样学”相去甚远,这就导致我国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仍基本处于一个低效的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秉承着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导学案为载体捍卫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放在核心位置,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帮助学生减轻负担。

一、何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中的“高效”指的是高效果、高效率。真正的高效课堂需要满足这样两个要求:第一,让学生成为学习与课堂的主人;第二,让升学变成高效课堂中附加值极高的副产品。真正的掌握知识与获得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与结果,而学习的本身则是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主抓导学案,用问题作引导,将检测当作手段,用展示的形式将“导”和“学”交替推进,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因材施教与教学互相促进的教学目的,让英语课堂成为化知识为智慧与能力的场所,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价值才能得到发展,教师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就是立足于基础,在高效愉悦的环境中发展能力。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用学案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师的点拨、课后的巩固练习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应用来实现教学目的。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因为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环境是非目的语的环境,所以我们应该是以学为主、习为辅的目的来教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创作“习”的条件与氛围,来提高“学”的效果。重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际与活动,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与智慧能够分享给整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而实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三、英语高效课堂中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交互转换

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的高效教学过程中,较为难处理的是怎样完成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的交互和转换。有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是先对知识结构进行讲解,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联系,因时间所限,课堂上经常是讲的多、练得少,课后作业多。这样的教学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学生需要进行综合解题时,早已将所学过的知识内容遗忘了。

为了能够解决这种能力提升与学习知识二者不相符的情况,教师应该对中学英语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将某些不重要的内容舍弃掉,将重点放在某些能力的培养上,让知识结构服务于能力结构。如,在教授词汇时,教师除了要教授单词的词性、发音等知识结构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词汇的运用能力,之后还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起知识结构。

四、课堂实例

教学内容:高三英语定语从句的练习

教学单位:延边第三中学校高三(9)班

时间:2009年10月23日

教学目标:定语从句的定义以及关系词的用法;定语从句的特殊作用;关系词的正确使用;定语从句的正确表达;用定语从句在写作中表达出不同含义;用定语从句简洁而优雅地表达出不同思想。

教学模式:以习题引导知识点—重建知识结构—巩固练习—扩展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用主树干与支树干的简笔画来表示主句和从句间的关系,并让学生来分析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在学生理解了定语从句的作用与定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语法填空练习;第二步,5分钟的语法填空练习;第三步,构建定语从句知识结构。首先,让3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填空的答案,引导三者在对比中找到各自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其次,教师要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让学生据此填写知识结构表。最后,让学生对语法填空进行5分钟的材料阅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视读能力;第四步,进行变式句子的训练;第五步,对句子进行对比并选出合适的关系词进行填空;第六步,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利用定语从句来翻译句子,并将这些句子尽量连句成篇;第七步,对自己在以上学习流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教师在深化新课改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教学的基本策略为何,要以实现高效课堂为目标,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做到少讲多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習能力,加强教学中的合作互助,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上的发展。教师要对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使其可以为培养学生能力而服务,突出课堂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设计的功能。

参考文献:

何树声.英语高效课堂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交互转换[J].教育导刊,2013(03).

转换能力 篇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中英语教材涵盖了大量的知识内容,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增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型,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重在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在学习认知过程中通过认真思考, 对认知的事物所作出的正确评价, 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在英语教学中深化批判性思维观念

新的教育体制中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目前采用的高中英语教材, 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认知能力。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可用资源,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深化课堂效率, 在课堂上不断渗透批判性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灵活使用教材, 不断挖掘知识内容

“话题”是高中生最为熟知的一个知识点, 同时它也是英语阅读教材中的核心内容。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中采用的阅读资料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包含大量的当今发展中的前沿内容, 扩展到了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活用教材, 有效利用教材中的阅读话题。例如, 教师在讲解Module 5 Unit 2“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教师可以先带学生学习文中辩手的各种观点, 最后设置一个活动, 即也进行一次小组辩论, 一方面可以巩固文中所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对当今热门话题———环境展开讨论,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我们在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该如何取舍。通过这一活动, 给学生提供讨论发言的机会, 发表自身见解及对于问题的对策,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2. 注重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力求建立“学生为主体, 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建立自由、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采用教师学生互换的角色转换方法,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前提条件。例如, 笔者在讲解必修课2 Unit4“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课程内容时, 综合分析文章内容, 不难发现, 虽然该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涉及情感方面时又不难发现此标题又不全面。笔者就这一问题, 在课堂上提出“Do you think the title is a good one?Can you suggest another title and give reasons for your suggestion?”该问题不具备标准的答案, 所以需要学生集思广益, 自圆其说。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讨论平台, 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活跃了思维, 激发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Module 1 Unit 1中主要是探讨school life, 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回顾自己的初中生活, 抑或鼓励发散思维, 描述自己理想中的高中生活, 这样可以使得所有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调查中, 我们发现, 同学们各抒己见, 带动了课堂氛围, 教师将学生带入讨论的环境中, 活跃了课堂氛围, 调动了批判性思维的积极性。

二、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侧重于采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寻求标准的答案, 注重常规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改革后的英语教学方法则是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方向, 采用灵活的问答形式, 不具备标准的答案, 要求学生自行思考, 发散思维。高考中任务型阅读这项就是一个例子, 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替换原文中的词, 而不是局限于抄写原文中的词或词组。因此,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超越课本知识, 敢于发言、敢于与老师进行讨论, 进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写作教学要求中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英语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善于发现事物特点、全方位地进行考察、认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模式, 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发散思维, 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写作初期,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的收集, 做好素材讨论工作, 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 通过批判思维, 在重复的思考中不断探寻出正确的观点, 进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结语

上一篇:关节腔内注射疗法下一篇:广告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