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经验论文

2024-07-22

主体经验论文(精选9篇)

主体经验论文 篇1

1 魔弹论中的主体

强效果理论继承了自欧洲传入的大众社会论的思潮, 学者们认为大众是失根的、无依无靠的、孤独无依的、疏离、彼此不信任的个人, 他们被认为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 容易为媒介所控制。另一方面, 行为科学的方法论也影响到这一时期的研究, 行为科学秉承了巴普洛夫等人的刺激—反应论方法论, 把人的行为与动物的对刺激的应激性反应行为视为等同。

如学者拉斯韦尔将研究主要放在了战时宣传所用的符号上, 他认为宣传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建议来控制意见和态度。“宣传是对现代社会的广阔性、理性和随意性的本能反应。它是新的社会发动机……说明宣传的运作机制就是揭示社会行为的秘密原动力, 就是将我们盛行的有关主权、民主、诚实和个人意见神圣性的学说置于最尖锐的批评之下”。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由民主的追求在拉斯韦尔这里成了幻影, 作为民主政治的主体在大众媒体的操控之下失去了理性, 失去了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自主决策的能力, 只能任由传播媒介的摆布。在战争期间沦为国家机器的失去理性的媒介把人一个个推入媒介塑造的战争;在和平时期, 利欲熏心的媒介把公众引入了虚假的繁荣和纸醉金迷般的满足, 作为主体的受众的主体性丧失殆尽。拉斯韦尔的主体失去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情境, 是媒介前的一个孤立的原子, 忽略了复杂的社会生活情境下的主体特殊的利益需要和解码偏好的主动性。

在强效果论时期, 学者主要把受众视为大众受到媒体的影响, 把受众视为主体性缺失, 易受到操控的读者和听众, 而行为科学的刺激—反应论更是强调面临刺激时人的无力性, 这时的主体是任由摆布的玩偶。

2 弱效果论中主体

二战期间和其后, 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弱效果时期, 进入了另一个极端。这个时期的代表研究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传播流研究、霍夫兰等人的耶鲁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研究。后来克拉帕对有限效果论进行了总结, 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成为他的主要观点。下面我们从伊利县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 看研究者对主体的认知和主体的形象的认识。

在拉扎斯菲尔德主持的在伊利县 (Erie Country) 进行的伊利调查和成果《人民的选择》是传播学的弱效果论的典范之作。这时的受众受到意见领袖的极大影响, 在书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受众的主体性又一次被贬斥。受众不再是孤立无依的个体, 受众是一定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成员, 在群体中获得身份的认同也放弃自己的既有身份, 被逼屈从于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的领导。群体内的强制性被夸大, 忽略主体的主动的改变的能力。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出发, 把传播行为看做有一定社会心理需求的受众主动接触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的过程, 分析受众的接触媒介的动机以及获得的满足。主体获得了一定的能动性。这里的主体性是在既有的媒介内容中选取需要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过程, 这个主体性忽略了主体通过媒介表达自己的需要;在同质化程度很高的媒介内容中的选择, 也有把受众的需求同质化的倾向。

在弱效果论时期, 传播学者开始关注一系列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如所属群体、意见领袖、既有政治倾向、社会心理动机、受众属性等, 对受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用这些既存的倾向来否定传播的价值, 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 对传播效果是缺乏解释力的。

3 宏观社会效果论中的主体

70年代以后, 强社会效果理论开始重新流行起来。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和知识沟理论改写了以前的弱效果理论, 宏观的社会效果进入学者的视野, 学者开始关注传播的长期社会外部效果。长期外部效果的引入, 使传播的价值得到新的认识。

以沉默的螺旋为例。在学者诺依曼那里, 人的主体性因为处在一定的群体之中而被消灭, 个人没有任何主体能动性只能屈从于害怕被孤立的恐惧, 诺依曼夸大了对孤立的恐惧的能量。诺依曼把主体塑造成只会服从公共性的控制忽略了主体自主思考自主表达的能力。总而言之, 诺依曼笔下的主体是个极度害怕社会孤立的风险的个体, 宁愿放弃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以求得他者认同的无自我意识的主体。

4 结论

在传播学的效果研究中, 早期的受众, 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大众传播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代中, 受众被建构为没有主体性的孤零零的个体, 失根的疏离的孤立的, 在媒介强大的宣传攻势面前, 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 对媒介的传播行为没有任何抵抗力。在有限效果论时期, 受众的社会关系因素开始按如考量的范围, 受众所属的群体、受众的意见领袖对受众的意见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刚刚从媒介的控制下解放出来的主体性, 又被群体归属和意见领袖所操控, 进而又丧失了。

在宏观社会效果流行的时期, 受众的主体性的分析更加深化。社会心理学的考察被纳入受众研究中, 对孤立的恐惧成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根基, 这时的主体失去了自主表达自主行事的能力, 只能服从于公共。在其它的几个理论中, 受众的积极主动的能动的思考和行事的能力同样没有得到张扬, 受众的主体性都是受限的。总体而言, 在经验学派的效果研究中, 主体性大都是不完全的或者根本上是没有的, 这是不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的。作为受众同时作为主体的我们, 主体性是应该得到褒扬和鼓励的。传播学效果研究需要引入一个新的主体形象, 以把效果研究深化下去。

摘要:在传播学的研究, 特别是美国的经验学派, 效果研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主体的受众在传播效果的形成中起着中介的作用。经验学派的效果研究经历了早期的强效果理论, 弱效果理论, 到后来对强效果论的回归, 这其中对作为主体的受众的理解发生的重大的变化, 但实质上的受众主体性一直是微弱而且无力的。

关键词:主体,效果观,经验学派

参考文献

[1]Shearon A.Lowery Melvin L.De Fleur著.传播研究的里程碑.王嵩音, 译.远流出版公司, 民国82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Elisabeth Neolle-Neumann著.民意——沉默的螺旋发现之旅.翁秀祺, 译.远流出版公司, 民国83年版.

主体经验论文 篇2

一、探寻有效抓手,夯实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根基

一是以把好委员入口关为抓手。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必须从委员的提名推荐开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始,严格掌握委员条件。在2006年的区政协换届筹备工作中,区政协党组主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换届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标准,逐一考核,提出建议名单,进行张榜公示,在把好委员入口关、素质关、能力关上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看看名单、听听介绍的委员产生方式,确保把政治素质好、热爱政协工作、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各界优秀人士吸收进政协,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打牢根基。

二是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我们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对政协工作的具体经验、成熟做法进行理性思考,制定了南谯区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工作规则》、《关于加强委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规定》、《委员约谈制度》等十多项工作制度,为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规范。出台了《委员联络组和界别活动组工作考核办法》、《政协委员履职考核办法》、《优秀提案表彰办法》、《先进政协工作者评选办法》等配套制度,建立委员档案,健全激励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履职氛围。

三是以学习培训为抓手。我们根据换届后委员新、班子新,对政协知识知之不多,想参政议政无从下手的情况,通过召开学习座谈会、举办委员培训班、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组织广大委员学习人民政协理论和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及委员的权利与义务,打牢委员的主体意识,并邀请有关同志就如何写提案、搞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作专题辅导。同时,我们还通过专委会、联络组举行专题报告会、编发学习资料等各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政策水平,使委员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四是以知情出力为抓手。委员参政议政的必要前提是知情知政,知之愈祥,议之愈深。我们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重点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重要文件,吃准精神,明确方向,帮助委员知“上情”、“知政情”;召开通报会,邀请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情况,了解区里工作实情,引导委员知“内情”、知“区情”;组织委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视察、调查活动,促使委员知“下情”、知“民情”;组织委员分批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努力让委员知“外情”、知“他情”,使参政议政方向明、思路清。今年10月份,委员们在视察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后,对南谯区工业园区的“一园三区”建设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区政府主要领导盛赞委员提得准,提得高明,表示积极吸纳、认真实施。

五是以舆论宣传为抓手。为扩大政协工作的社会影响,营造发挥委员主体作的的舆论环境,我们与区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开辟“议政园地”、“委员风采”等栏目,协助市政协组织开展的“政协工作皖东行”采访活动,积极宣传政协委员履职成效和议政风采。认真撰写稿件向国家、省、市级报刊投稿,宣传推介我区政协工作实绩和主要做法。近年来,见报稿件达80多篇,其中《村组债务何时休》、《这里的干部何以摞挑子》等稿件被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刊用。通过宣传,有效地调动了委员为民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搭建履职平台,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供有效保障

一是以专委会和联络组织为依托。我们积极争取区委的支持,在乡镇设立政协联络组,根据委员的界别结构、专业特长,把他们划分到七个专门委员会和十个联络组中,依托专委会、联络组来组织委员履行职能。专委会、联络组按照参加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一次调研视察、撰写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办一件实事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要求,把委员的义务具体化,使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在参政议政中熠熠生辉,实现了推进政协工作的着力点与发挥委员作用的结合点有机对接。

二是以内容丰富的调研视察为纽带。我们每年都组织委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抓住重点议大事,关注全局谋发展。去年,我们围绕区委提出的实现“工业强区、农业稳区、科教兴区、招商立区”的发展战略,组织委员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10多个专题进行调研视察,形成了《建好基地壮龙头、打响品牌拓市场》等多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邀请区委、区政府领导到会,听取委员意见,面对面地进行协商,努力让委员站“前沿”、唱“主角”。当年,委员参加视察、调研等达700多人次,平均每位委员参与活动次数达5次之多。

三是以承载社会热点的信息专报为抓手。我们成立了社情民意领导小组,建立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网络,实行委员主体、报送载

我的美女大小姐 仙界修仙 名门 恶汉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体、新闻媒体“三体联动”,努力打造委员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专用通道”、“绿色通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4月份,滁州市委在检查我区贯彻落实“中央5号”文件精神情况时,对我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件件都有领导批示、件件都有办理结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是以灵活快捷的对口协商为渠道。我们建立了专委会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制度,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拓宽了对口协商的渠道。专委会、联络组在调研、视察中就发现的热点难点问题,随时邀请有关部门进行对口协商,共同探寻解决办法。今年,经济委在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中,了解到一些群众对新农村村庄规划点布局不太满意,主动约请建设局领导介绍情况,经过协商沟通,建设部门对规划点及时进行了修改完善,使村庄规划更加贴合实际。

五是以乡情浓烈的文史资料为媒介。我们立足统一战线,加强内外协作,整合南谯文史资源,编辑出版了《南谯文史》一、二、三辑。通过政协联谊渠道,将《南谯文史》赠送我区的在外知名人士、各界友人。这些充满着乡情、友情的文史资料,充分激发起海内外南谯籍人士建设家乡、报效家乡的热情、智慧和力量。许多人士通过《南谯文史》这个媒介,结识了南谯、走进了南谯,投身到了南谯建设和发展之中。如2003年,上海市邮政局一位退休干部春节回乡探亲,在《南谯文史》上看到自己曾经就读的小学教师的生动事迹后,感慨不已,主动联络上海一些老同志捐资20多万元给这个小学建起了一幢教学楼,并与20多名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每年都自费来到该小学慰问教师,看望学生,送来学习用品。

三、加强联系指导,激发委员为民履职的激情

一是建立联系专委会、联络组工作制度。我们建立了主席、副主席分工联系专委会、联络组工作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主席、副主席经常深入专委会和联络组共同探讨工作,商谈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办法,与委员一起视察、一起调研。领导的表率带动了专委会、联络组工作的开展。我们在上下半年各召开一次专委主任、联络组长会议,交流经验,总结工作,部署任务,使专委会、联络组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汇报、年底有总结,促进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积极落实委员政治待遇。区政协党组积极将政协事业心强、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政协委员作为专委主任、副主任和乡镇联络组负责人人选,向组织部门推荐,使政协干部完全纳入党委管理范畴,使他们享受到同级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我们主动加强与委员所在单位联系,通报履职情况,了解工作表现,加强沟通协调,使政协委员都能列席所在单位的行政班子会议,委员视察考察的时间、经费都能得到有效保证。

三是真诚关心委员。2006年秋,一位政协委员的爱人生病手术,生活十分艰难。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政协机关全体同志自发捐款5000元,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今年,基层卫生院的一名委员因提了医院负责人的意见,遭到该院领导的报复,在我们积极过问下,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我们都组织召开联谊会、恳谈会共叙友情,增进感情,提升政协的凝聚力。

四、做好服务工作,调动委员履行政协职能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提案督办工作服务。政协办公室坚持与区委办、政府办联合对提案承办工作进行检查,推动办理工作。对重要提案,提请区委、区政府领导阅批,区政协主席、副主席亲自领衔督办,提高提案落实率。近年来,我们的提案落实率逐年提高,办结率达100%、满意率均达96%以上。二是加强调研成果转化工作服务。我们政协在反复斟酌的基础上,将调研报告以送阅材料形式报送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对调研报告的批办情况进行信息跟踪。对一些重要专题调研报告,政协主席、副主席适时约请党政分管领导面对面交换意见,促成调研成果尽早转化利用。三是加强保障工作服务。对政协委员来政协反映工作情况,政协机关总是热情接待。特别对农村来的,一定得留他们吃个便饭,使他们感受到政协大家庭的温暖。机关干部积极为委员视察、调研搞好服务,提供保障确保活动车辆、经费按时到位,进一步调动委员履行职能的积极性。

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方面,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但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开创基层政协工作新局面。

主体经验论文 篇3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创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内民主制度。列宁在党内民主的实践中,使得党内民主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民主建党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强调党员一律平等、党内选举制度、重视党员作用的发挥、提出通过党内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保障,等等。

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基本原则。1845年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上指出,“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即使群众并不总是很清楚地懂得民主的这个唯一正确的要求,但是他们全都认为民主这个概念中包含着社会平等的要求”。①恩格斯曾就共产主义同盟组织非常明确地说,“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进行”。②关于党员一律平等的思想,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所有盟员都一律平等,盟员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盟各级组织的领导都由盟员民主选举产生,并且随时可以撤换。章程的基本精神,是将党内的生活制度、组织制度完全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恩格斯认为,任何一个身居高位的人,都无权要求别人对自己采取与众不同的温顺态度,党内没有上下级党员之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恩格斯在1890年9月写的《给萨克森工人编辑部的答复》中,提出在党内每个人都应该从当兵做起,必須自愿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

1905年俄国爆发第一次民主革命、人民争得一些民主自由后,列宁就改变“成立统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党”提法,主张党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首先民主选举产生党的各级领导人。从1917-1923年,这六年在列宁领导下初步创立了党内民主制,主要是:坚持党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年会制,中央全会由双月会制变为每月召开两次;既严禁党内有组织的派别活动,又保护政治思想反对派,允许他们在党代表大会上做不同意中央观点的副报告;加强中央集体领导,党中央不设主席,中央设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三个机构,各司其职,设立党的监察机关,加强对各级党委的监督。

共产党从创建开始就是一个民主性质的政党,这给各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民主建党的原则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优良传统。在党内民主的传统下,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具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二、高度重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是确定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兴起以来,广大党员始终是共产党活动的主体。没有广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蓬勃的共产主义运动。因此,共产党自创建开始就非常重视党员作用的发挥,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发挥党员作用的同时,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少事关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

关于党员作用发挥的重视,列宁也曾明确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确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运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③列宁认为,党内的一切事务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并且党的负责人员、所有领导成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并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他还强调,应该努力做到对代表大会的决定进行最广泛的讨论,应该要求全体党员以十分自觉的、批判的态度对待这些决定。斯大林亦认为,民主的实质不是新一代和老一代的问题,而是主动性问题,是党员积极参加党的领导的问题。

铁托认为,“自由的和开诚布公地发表意见以及提出原则性批评,是同吹毛求疵、蛊惑煽动、玩弄政治手腕以及类似现象作斗争的最好的办法。我们是一个革命组织,加入这个组织是自愿的,并且是抱着思想信念和愿望加入的,那就是决心把个人贡献给革命,贡献给人及其劳动的解放。”④

三、重视保护和扩大党员的民主权利是确立党员的主体地位的根本保证

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党员有参加和管理党内各项事务的权利,这是党内民主的精髓和核心,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建设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这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首要和根本问题。

党员权利是平等的。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在党内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党内民主的发展围绕这一实质进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经验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各支部》中指出,国际只承认一种在权利和义务上都平等的党员。东欧各国共产党在探索党内民主的发展时也认为,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对党内重大事务的关心和参与程度,将自接关系到党的决策的科学性,关系到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和党的领导的实现,因此,拓展党内参与渠道,增加党内上下层组织的沟通与联系,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成为改变党的传统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使之适应新条件和新任务的首要一环。例如,保加利亚共产党党章规定:党为了做出正确决定,凡属讨论有关全国、州、乡、区、市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和讨论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党组织的主要决定的措施,都要召开党的积极分子会议或全体党员会议,党员自由参加党组织或全党政策问题的讨论是不可剥夺的党内民主权利。

1952年,赫鲁晓夫在《关于修改联共(布)党章的报告》中认为,党过去和现在都认为彻底实现党内民主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章扩大了党员自由、切实的讨论党的政策的权利。党员有下列权利:(1)在党的会议上或在党的报刊上参加党的政策问题的自由、切实的讨论;(2)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工作人员;(3)选举和被选举到党的机关;(4)凡是通过关于自己的活动或行为的决议时,要求亲自参加;(5)向党的任何一级机关直到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任何问题和声明。

四、确定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机制探索

为了保障民主的具体运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开始以来就进行了相关的组织运行上的探索。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各国共产党围绕党内权力的运行和党内民主的正常开展也不断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围绕党内民主的基础——党员作为党内生活的主体,也进行相关的路径与机制探索,体现了民主的基本精神,值得进行深入总结。

第一,党代会制度。党的最高机关是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定期召集和充分发挥作用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党内民主运行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维护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最基本途径。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参与创建的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完全是民主政党。党的各级领导人均按民主原则选举产生,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其执行机关,每二个月要向各下级组织作一次工作报告,每年要向党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党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定于每年8月召开。十月革命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俄共的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比较好的实行,每年举行一次。

第二,选举制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选举权是真正最能表达实现其主体意愿的权利,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对党员主体意愿的尊重。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最基本的体现。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时即坚持支部、区部的领导人和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全由选举产生。列宁认为广泛的民主原则包含两个基本条件:完全的公开性;一切职务经过选举。“完全的公开性、选举制和普遍监督的‘自然淘汰作用,使每个活动家都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于他的能力的工作,亲自尝到自己的错误的一切后果”。⑤在南斯拉夫,为了加强党员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从1968年起,南共盟将中央和上级领导机关提名下级领导机构候选人的做法改为由下级组织提名上级领导机构候选人,区的代表会议提名共和国甚至全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和领导机构的候选人,并在党的章程中对选举的原则、范围、时间、方式、程度和选票的有效性等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使自由提名、广泛讨论、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等一系列党内民主原则更加具体化和规范化,将党内选举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为全党所执行和监督。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选举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党的十三大将差额选举写入党章。1988年中央组织部颁布《关于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实行差额选举的暂行办法》;1990年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1994年颁布《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党的候选人提名制度、党内差额选举制度、党内直接选举制度等选举制度得到不断的积极探索。

第三,党内生活制度。根据民主的基本精神,共产党组织内部倡导言论自由、公开透明、平等参与。恩格斯在探讨工人运动中的“批评”与“争论”时指出,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我们自己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对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列宁指出,自我批评的目的在于揭露并消灭我们的错误和弱点,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自我批评只能有利于布尔什维克主义同工人阶级的敌人作斗争。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与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健全党的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使党的和政府的下级组织,有充分的便利和保证,可以及时地无所顾忌地批评上级机关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使党和国家的各种会议,特别是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争论的讲坛。关于党内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只有党内一切事务向全党公开,才能保证党员在确凿的事实面前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南共从1952年6月,提出党的改革问题后,即把政治公开化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基本方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各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党内正常的生活是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维护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越共提出提高党支部生活质量的措施,主要有: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各种民主权利不受侵蚀,并为党员参与党的管理创造条件;真正搞好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而且要经常开展,形成党内生活的一种制度;改进党支部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教育、训练和提高党员的政治品质、革命道德和健康的生活作风;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团结和统一;开展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斗争等等。

第四,党内监督制度。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方面,只有严格有效的监督,才能确保党内生活的正常开展和党内权利的正常运行。监督权是党员主体的重要权利,党内监督制度是确保和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机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列宁对于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俄共1920年建立的中央监察委员会是同中央委员会并立、并行、并重的,由党的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一个中央监督机关。1923年1月23日列宁口授的《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一文中特别强调,中监委要加强对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监察,他主张为了使中央监察委员能更好地了解情况,在政治局会议以前能更好地进行准备,凡与政治局会议有关的文件,一律应在会议前二十四小时送交中央监察委员。他明确地说:“必须出席政治局每次会议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们,应该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这个集体应该‘不顾情面,应该注意不让任何人的威信,不管是总书记,还是某个其他中央委员的威信,来妨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以至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新的历史时期,各国共产党对党内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高度警惕。鉴于苏东国家的教训,卡斯特罗强调“在腐败侵蚀党的肌体之前,就必须把毒瘤切除”,古巴领导干部贪污受贿金额在300比索(相当于一个干部的月均收入)以上,不论职务高低,坚决免去领导职务,该法办的法办。1996年颁布《国家干部道德法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规定了26条戒律,卡斯特罗亲自在《法规》上签字。在中央、省、市設立三级申述委员会和全国举报委员会、全国审计办公室,建立对公车私用行为进行监督的专门机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维护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积极探索与努力。当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特别是苏东剧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坏、党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许多现象。但从这些主要探索中,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基本的民主精神和对民主精神的合理运用。对于今天的各国共产党来说,这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52页。

③《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74页。

④《铁托选集》(1974—1980),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页。

⑤《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49页。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主体经验论文 篇4

一、课前预习,为实现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使用课本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能预先借助预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的链条,并尝试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前进行初步预先消化。让学生带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读书,在预习中发现一些问题,把预习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包括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学习,进而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上研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型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本质要求,为此,我在课上研讨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边导边学

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导在先,学生先讨论交流,得出初步意见,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和学生一起归纳得出结论。在导学过程中,“导”不是为了把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到教师的思路上,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需求,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顺利过渡,形成连贯、高效的课堂。

(二)从导入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把学生自然而然地领入新知识的门槛,而且更能激起他们求知的兴趣。例如,学习“电流”这一内容时,我用大屏幕展示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现象,这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又是怎样产生的?我用以上的问题设置引入新课,这样形象直观地创设悬念,激起了学生求知的需要,让他们有兴趣有激情去思考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此模式较适用于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如牛顿第一定律、欧姆定律、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等。

(三)积极研讨,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思考都是从问题开始,而思考的原动力来自于兴趣和好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质疑问答能力,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参与的欲望就会增强,师生有效互动就有了基础,从而使教学的实效性显现出来。

(四)动手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兴趣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多个“实验探究”的内容,使学生在动手实验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自主获取物理知识。教师若能把握时机,在“问题与猜想”过程中引发学生的争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坚持己见的前提下各自“制定计划”“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合作”,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效果是传统的讲解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在探究“沸腾的规律”时,多数学生认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升高,而且火势越旺,水的温度越高,而有的学生认为水沸腾时温度总保持在“100℃”不变。于是两种意见各不相让,各自举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会作为依据,在争论几近高潮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实验搜集证据,才能找到正确答案,于是引发了一系列的探究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课后延伸作业的精心设计,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一)分类设计,精选习题

根据学情的不同,将习题进行分类布置。必做与选做相结合,题目有深度、广度、梯度。

(二)形式多样化

少安排书面作业,多考虑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性作业。如讲电功率时,我让学生调查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在讲水的比热容时,我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哪些行为浪费水,该如何节水等。

(三)做到批改作业的全批和抽样相结合

对认真的学生加以表扬,肯定学生能够认真正确完成作业的习惯;做错的我会正确指导,既要指出出现的问题,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

(四)适时安排好课堂及单元过关检测

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指导学生做作业的方法,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做到问题日日清、周周结、月月净。

主体经验论文 篇5

从2006年开始,我区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在辖内生产经营单位中全面开展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区委、区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在对全区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拓发展,三年见成效,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工作思路,制订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安监局局长、区政府办副主任为副组长,区宣传部、经贸局、建设局、总工会等十个单位领导为组员的推进企业主体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安委会成员单位年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精心策划、严密部署、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工作体会是:

一、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必须把宣传工作贯穿始终,不断解决认识上的误区

去年是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的第一年,为探索推进工作的路子和经验,我们从辖区内的5万多家企业中选取了具有一定规模、安全生产工作比较扎实、人员素质较高的100家企业,开展了落实责任主体工作试点,通过各试点企业和所在街道的共同努力,试点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全面落实责任主体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部分企业对责任主体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有的企业对落实主体责任有看法,认为只有生产单位才需要落实主体责任,自己企业不从事生产,没有落实的责任和必要。有的企业对谁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认识不清,认为只有直接参与生产工作的职工才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其他人员如领导、管理人员及管理部门不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对他们在安全管理中应当担负什么职责、发挥什么作用不清楚。

有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职工全员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事故监督防范机制。有的企业安全评估体系没能真正运转,尽管

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但是没有相应的配套操作细则,没有制定和实施安全评估体系、考核准则和奖惩措施,没有形成全员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造成一些规章制度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一些员工对在工作中承担的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没有真正摆正自己在安全工作中的位置,安全主体意识不强,对个人的安全防护不重视。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贯穿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的全过程,通过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企业对主体责任工作的认识,强化用法律法规统一企业和员工思想的意识。

在开展宣传工作中,我们以街道安委会为主,分片召开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会议,学习《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市《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小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程度评估导则》等法规、文件,并围绕“学法规、明责任、抓落实”展开讨论;深入剖析发生在我区的一些典型事故案例,明确企业在事故中的法律责任;组织企业负责人到主体责任落实比较好、安全生产基础扎实的企业参观、学习、取经。

通过学习宣传,实现了三个弄清三个增强:一是弄清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法律行规赋予企业保障生产安全的法定义务,增强企业负责人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意识。二是弄清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了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企业持续发展的认识。三是弄清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职责和需求,增强了企业负责人和全体员工人人抓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氛围。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把企业负责人和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省、市、区关于强化安全生产的要求上来,为全面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打好思想基础。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必须把培训教育作为基础工程,不断提高落实主体责任的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工程,也是提高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使企业有会管、懂管安全生产的人才,促进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落实。我们一是突出抓好安全主任培训教育。每年,区安委办都制定安全主任教育培训方案,对市

下达的安全主任培训计划进行细化,分解到各个街道,并与街道签订责任状,把安全主任送培工作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没有完成安全主任送培任务,单位年底不得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责任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的“一票否决”制,有效增强街道抓安全主任送培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各街道广泛采取召集辖内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学习法律法规有关培训教育的内容和省、市关于开展安全主任培训的指示精神,组织街道安监中队队员和居委会社工上门发动等形式,大力宣传培训教育的法律依据、企业责任,努力提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对培训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到位,我区安全主任培训工作得到了广大企业的支持和配合,确保了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2006年,我区超额14%完成了市下达的培训指标,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心被市安监局评为宣教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我们又分新增安全主任培训和安全主任再教育两个层次、7个班,对全区安全主任进行教育培训。二是大力推进全员安全培训。

企业职工全员安全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素质、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步骤。为切实加强对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在年初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专门对这项工作进行动员,随后,区安委办又召集各街道综治和安监负责人员,召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各街道和职能部门按照区的部署要求,采取上门宣传、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等多种形式,传达、宣传全员安全培训的法律要求和市、区工作会议精神,提高企业对全员安全培训的思想认识。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报刊报栏、宣传橱窗等形式广泛开展全员培训宣传,努力在社区、企业营造“抓全员培训、促生产安全”的浓厚氛围,促使企业从“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

一些街道还建立了联厂员制度和企业联络员制度,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在政府与企业间建立起互动机制,使培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具体落实。为确保全员培训工作落实到位,我们还把企业开展全员安全培训作为安全监察执法的重要检查内容,区安监执法大队、各街道安监中队和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日常巡查、大检查等时机,加大对企业开展全员安

全培训的督查力度,从工作部署、领导组织、工作方案、指标分解、宣传动员、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台帐建立等方面,对企业开展全员安全培训进行专项督查,指导企业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积极为企业解决培训资料、师资等工作困难,不断促进企业抓好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三是深入开展安全知识大宣讲和安全生产基层服务活动。

每年,我们都和区总工会联合举办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以安全生产活动月为契机、在全区开展安全生产“四进”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有效问答、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单张,制作宣传展板,出版专题板报,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方法,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展示事故案例、剖析原因教训、提醒事故防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基层服务队,深入街道、社区,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服务,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三、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必须把监督管理作为保障手段,不断促进推进工作的全面到位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内因,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决定作用。政府监管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外因,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从近年来我区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来看,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对自身在安全生产上的责任认识不到位,不能自觉、认真、主动地履行在生产安全方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追求经济利益,无视法律法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上,没有单纯地等待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后,去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而是高度重视政府安全监管这个外因,充分发挥区安监执法大队和各街道安监中队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企业在生产中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建立考核评级制度。每年一季度,我们都组织各街道和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摸查,在切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检查考核评级制度,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细分为基础管理、综合治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管理、现场管理、事故预防及处理等方面,先由企业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自评,然后由各职能部门和街道按照行业管理

和属地管理的要求,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企业类别。如我区某街在开展企业考核工作中,将考核内容分为5大项17小项共100分,从机构建设、责任制落实、例会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法人代表学习、厂长经理培训、安全主任送培、台帐建立、宣传工作等方面逐项逐条明确工作要求和扣分标准,增强了企业抓主体责任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操作性。

二是实施分类监管。各职能部门和街道根据平时检查和定期考核情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明确A类为月检企业,B类为季检企业,C类为半年检企业,建立企业分类管理档案,并报送区安监局备案。区安监局执法大队根据企业不同类别,建立不同的监管制度。对A类企业,注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对B类企业,主要进行重点指导和服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帮助他们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C类企业,则以企业自主管理为主,执法大队不定期进行抽查。今年1-5月,已有2637家从业人员1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分级自评,全年,我们将完成约5000家从业人员10人以上的企业的综合评估工作。2008年,将对所有企业实施考核评级、分类监管。

三是突出监督检查。我们充分发挥执法大队和各街安监中队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工作中的作用,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经常性检查内容之一,督促各企业对照市、区安委会《关于强化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要求,开展以建立组织机构(主要包括领导组织、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健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和管理台帐)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制建设。经常组织执法、监查队员深入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格局,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使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有人做”、“按章办”,从而在全区形成了一个各企业既“自扫门前雪”,又齐心协力抓安全的工作环境。今年上半年,区安监执法大队和各街安监中队先后对13338家企业进行了15853次监督监察,指导帮助418家企业

主体经验论文 篇6

关键词:概念合成,认知主体性,主体经验异质,主体心理商榷

一、前言

Fauconnier 和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前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将言语意义的构建与解读看做概念合成的产物。该理论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诞生以来, 就引起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然而, 我们认为, 就隐喻及意义的解读, 该理论对认知主体的自为性 (autocephaly) 和受动性 (passivity) 没有予以足够重视, 至少未曾深入探讨认知者的主体性 (subjectivity) 存在。我们将在本文提出, 概念的合成是认知者自我协商、核定、允准和自我满足的心理认知过程, 其间必然牵涉到主体的直觉感受、经验阅历、审美取向以及其判断推理能力。因此隐喻理论研究必须考虑受喻者的主体性。本文将围绕认知主体在隐喻解读过程中的经验异质和心理商榷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主体经验异质

所谓主体经验异质, 就是指认知主体表现出的有别于他者的对客体对象的阅历差异、独特的知觉感受、理性反思和审美价值倾向, 是个性能力的张扬和生活积累的释放。世界上所有作为个体的人, 其阅历视界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重叠性, 任何个体的思想、主观判断和价值取向或多或少都带有他者所不具备的独特性。

Lakoff& Johnson指出, 隐喻解读要牵涉到主体借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体验另一领域的经验。但需要指出的是, 在此所谈的经验要从两个方面索解。一是关于隐喻中两认知域之间关系的映射经验, 即认知者就两个概念域之间是否实施过隐喻映射。二是两个认知者各自所具备的关于两个认知域的阅历经验, 即受喻者和施喻者是否对两个认知域具有相似的体验。隐喻解读需要受喻者与施喻者两者经验的交融, 如果对两个概念域缺乏了解或缺少共有知识, 受喻者就无法对当前隐喻进行解读, 隐喻效果就难以实现。

例句 (1) 和 (2) 就说明了两种经验交融的必要性。

(1) 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2) His head set on a neck as stringy and muscular as a celery stalk. (Steinbeck: The Grape of Wrath)

在例句 (1) 中, 若施喻者没有“天才”是刻苦好学、辛勤汗水的结晶这一生活经验以及对“灵感”在事业成功中的作用如此之小这一深刻道理的认识, 施喻者就不可能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映射到“天才”上。受喻者若对 “汗水”“灵感”和“天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少相应的经验 (阅历经验和映射经验) , 那就不可能最终成功解读这一隐喻所蕴涵的道理。句 (2) 中施喻者将“a celery stalk” 映射到“neck”之上, 这种映射是基于其对两个实体的直觉和感悟, 否则就不可能产生这一惟妙惟肖的隐喻。受喻者若想正确解读这一隐喻, 那也同样需要相应的两种经验, 否则就难以解读“他的头长在一根芹菜梗似的多筋而结实的脖子上”所表达的隐喻意义。

由此探析可见, 与其说隐喻解读是以彼经验来理解此经验, 倒不如说是由某一主体来理解另一主体, 因为构建隐喻本身就意味着施喻者的一种经验的体验, 是一种经验投射;受喻者若要正确解读隐喻, 其首先要解读寄寓于隐喻背后的施喻者的生活经验和阅历, 唯有如此, 才能达到准确的解读。然而, 人类个体的经验积累不可能完全同一, 往往因人而异, 每个人都有相异于他者的生活阅历。在隐喻解读过程中, 虽然受喻者需借用自身的经验来体验施喻者的经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主体的经验能够达到完全的重叠或融合, 因为经验永远是个体的, 具有不可取代性和复制性, 不同的认知主体在认识客体时往往会表现出相异于他者的自我认同和见解的独立性。主体的经验异质性之所以值得谈论, 是因为不同主体对同一个隐喻, 由于经验异质的存在, 可能会解读出不同的隐喻意义, 如:

(3) 大厅里的女士们, 似一朵朵带刺的玫瑰。

(李鑫华, 《修辞格详论》2003: 51)

(4) Only in quiet waters things mirrors themselves undistorted. Only in a quiet mind is adequate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张子樟, 《英文名句欣赏》2002: 216)

在解读例句 (3) 时, 受喻者可能会选择自己费尽心机才得到其芳心的某一位姑娘来映射大厅里女士可爱美丽;也可能会选择自己心中某一位钟爱但可望而不可求的姑娘来映射大厅里女士孤芳自赏;也可以选择曾经拒绝过自己的姑娘来映射大厅里女士高傲无礼。在例句 (4) 中, 若从不同的视角省察, 那就会产生隐喻意义的多种假设和可变, 例如可将之解读为若要对世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适当的领悟, 唯有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做到, 就像唯有静水才能映照出不变形的事物;也可将之解读为若要适当地领悟出世上做人的道理, 那就要修身养性, 维系一份平静的心态, 这如同只有清水才能映照出逼真的事物;也可将之解读为若要领悟人生的真谛, 那就需要具备宁静的心态, 这仿佛是静水, 能映照出事物的本相。

虽然隐喻王国是施喻者与受喻者相遇、其思想与思想相汇的世界, 可是这两个认知主体并不等于心灵上的契合, 不可能具备心与心的完全交合, 这是因为施喻者与受喻者各自均潜藏着有别于彼此的内在诸因素。在隐喻解读时, 受喻者只能凭借隐喻有关联的经验, 发挥想像, 接受乃至丰富抑或提炼隐喻意义。换言之, 受喻者需要挖掘自己的生活积累, 阐述隐喻所包含的一切可能, 而这些可能的意义也未必就是施喻者对某事物内心的真实表达。这是因为, 施喻者在构建隐喻时是凭仗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客体的感知, 此时他起着主体的作用, 与自己所要呈现的对象形成了主客体的关系, 而主体对客体的表意, 无疑会依凭主体的知觉感受, 处处渗透着主体自我的一切, 蕴涵着主体方方面面的心理现实。在隐喻解读过程中, 受喻者只是依凭自己对诸文字的隐喻进行透视观照, 竭力了解和握施喻者借助隐喻想要昭示的客观世界和情感世界, 而此时, 隐喻和施喻者随之成为受喻者所要认识的客体。如同施喻者在体验客体时受到自身诸多内在条件的制约, 受喻者对隐喻的破解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 与自己的知觉情感和审美倾向等发生难以割舍的联系。由此可见, 由于认知主体经验的参与, 施喻者所要表达的隐喻与受喻者所理解的隐喻有时难免存在差异, 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同质。

三、主体的认知商榷

尽管有经验异质的存在, 而唯有重视个体的经验差异, 受喻者才会在认知期望 (cognitive expectation) 的驱动下, 对施喻者的喻指进行认知心理商榷 (mental-negotiation) , 力图促成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概念合成, 而概念的合成即标志着隐喻意义的呈现。所谓心理商榷, 就是指受喻者为探寻两认知域之间的相容性、促成两个概念的合成所做的自我心理协商、认同、允准和满足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在主体心理商榷之前, 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概念合成是不可能的, 只有在心理商榷的基础上, 受喻者才认同两个概念域在内在或外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具有相容特征, 两个概念才能融合, 隐喻效果才能呈现。

Fauconnier& Turner在论述概念合成时提及选择性投射 (selective projection) 及部分的 (partial) 跨心理空间映射。其实, “选择性投射”纯然是在主体经验的基础上受喻者所做的一种心理操作, 表现为认知主体的主观判断和推理。我们认为, 在隐喻解读时, 受喻者需要经历有“激活”“排他”“投射”以及“合成”这四个认知机制组成的认知流程, 才能达成选择性投射和部分的跨心理空间映射, 从而达到经验与经验的交融。当然, 隐喻解读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心理过程, 具有持续流动性, 在此我们静态地把它割分为四个认知阶段只是从技术角度来考虑的。

从静态的角度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在隐喻解读过程中受喻者所经历的这一认知流程的运作。显然, 隐喻解读是从一个“认知开放”到“认知闭合”的心理过程, 该过程相当于一个“>”号。这是因为隐喻必将涉及两个概念, 在解读时, 受喻者要激活两概念的信息库, 而概念信息库是开放性的, 并随着受喻者的生活阅历的提高而无限延展。激活信息库是以受喻者的自身经验为基础的, 但由于主体的经验异质, 两认知者所熟悉的有关概念的开放性不可能完全等同, 所以施喻者借用隐喻所要表达的事物对象无疑需要受喻者的揣摩和推断, 这种揣摩和推断就是受喻者对两认知域是否具有相容性而做到舍弃或排他, 即根据自己阅历经验, 排除干扰信息, 揣摩并寻找施喻者察觉到的两个概念所具有共同特征。受喻者一旦寻找到自我认同的相容信息, 便尝试着将两个概念连接起来, 实现对施喻者所要表达事物的感性认知, 完成隐喻理解的自我核定。随后, 受喻者要对当前隐喻感性认识做一次理性论定, 这就是自我允准和满足。自我允准就是认知者在心理概念网络上开启并逐步形成两个概念之间新的信息通道, 并留下记忆沉淀或痕迹;自我满足就是对自己视域进一步扩大或新知识的获得所做出的心理上的肯定和欣赏。从根本上来讲, 达到隐喻解读上的自我满足是隐喻认知的一次升华, 具有认知心理学上的飞跃。我们可以借用例句来具体阐述认知者依照心理商榷原则对隐喻解读时所涉及的这四个认知机制.

(5) 抗震救灾就是试金石。 (《牡丹晚报》2008年7月2日)

(6) The world is a stage, where everyone is a player. (Shakespeare)

若要解读例句 (5) , 受喻者要对“试金石”与“抗震救灾”这两个概念进行“激活”“舍弃”“连接”和最后的“合成”。原本两概念分属于不同的空间域, 在概念网络上两者毫不相干, 根本没有连接的信息通道, 两概念是怎样合成的呢?这就涉及了另外一个概念, 即概念连贯缺省性 (default) 期望。人类往往根据对言语交际中的概念链预设连接贯通的期望。人类在交际中都会认为发话人的言语是连贯的, 有某种意义的, 这是话语交际最基本的期望。由于缺省性期望的存在, 受喻者就会激活两概念所有信息, 排除无关信息, 即根据已知经验, 发挥长期培养而成的对客观诸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力, 对两概念的一切信息进行筛选和编辑, 荡涤一切不相关的因素, 精挑细选相似或相容点。经过信息筛选发现, 两概念尽管存在巨大差异, 可在某一点上, “抗震救灾”是可以作为“试金石”的, 即在抗震救灾时的所作所为往往能反映出某个人的情操、品德和行为准则, 而这种情操、品德和行为准则却能检验某人是否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是否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就这一角度而言, “抗震救灾”的确能起到“试金石”的作用。

例句 (6) 将“world”喻为“stage”, 而且对此作了延展, 进一步说明舞台上的“everyone is a player”。隐喻解读时, 在概念连贯缺省性期望的驱动下和自我经验的基础上, 受喻者开启概念“世界”“舞台”“人”和“演员”的信息库, 对诸概念之间的不相关信息进行舍弃, 挑选出相容信息, 并对相容信息进行尝试性连接:人们的行为和表现与舞台上演员的表演存在相容性, 即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下都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 其穿戴、言行、表情、动作及心态也完全不同, 如同舞台上的演员, 其各种行为或表现都是给别人欣赏和观摩的, 从而形成受喻者自己认同的一个合理解读, 即世界是个大舞台, 人人都是演员。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在整个隐喻及意义的解读过程中, 主体的主观判断推理贯穿于整个认知流程的始终。判断推理是人类确认事物之间关系的一般思维能力, 适用于一切彼此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在隐喻解读时, 认知主体一旦发现已知判断有误, 人的推理能力就会随时终止认知过程, 并寻找新的解读依据, 隐喻解读的认知流程也就会重新启动, 直至达到自我确认和最终合成。即便隐喻的某一解读是错误的 (但受喻者自认为是正确的) , 认知主体所认定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能最终连接, 这如同上文所提, 任何隐喻的解读都是受喻者主观推断的产物, 是主体自我商榷的结果, 没有客观上的正确或错误之分, 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和主观性。

其实, 隐喻的解读是受喻者对隐喻意义在心理上重新体验的过程, 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鉴赏活动, 因为隐喻解读不仅仅是道出语词的外在意义, 而且也使得受喻者能够赏析施喻者的心理状态乃至其主观世界。因此, 为透析隐喻背后施喻者的思想意图, 受喻者需要跨出自己的视界, 进而重现施喻者的心境。通过重新体验, 受喻者才能够更新自我的初始感受, 置身于施喻者的地位, 把握施喻者的心态和意图, 与施喻者心领神会, 在精神上合为一体。但是, 认知主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能不受到生活环境、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或社会成见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不可能要求受喻者在隐喻解读时完全忘记自我, 只能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走出自我, 对隐喻意义进行有意识的理解、改造和发挥。故最终所解读的隐喻意义就不可避免地携带着自身的主观印迹。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讨论, 可以看出, 由于主体经验异质的存在, 隐喻解读势必会受到认知者主观自为性的制约, 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主观受动性的影响, 使得隐喻意义呈现出不可确定性和开放性。但尽管主体经验存在异质性, 隐喻未必就不可解读。受喻者将会挖掘自己的生活积累, 经过激活、筛选、连接并合成相容信息等一系列心理操作, 最终达致隐喻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 G. 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Fauconnier, G. & M. Turner.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 [A]. Adele Goldberg.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C].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1996. 113-129.

[3] Fauconnier, G. &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主体经验论文 篇7

众所周知, 声乐艺术与舞蹈、器乐等艺术相比, 操作更具有不可视性。一方面, 呼吸、发声、位置、共鸣让学生难以理解, 难以具像;另一方面在课堂中要想唱好一首歌, 对学生的识谱能力、节奏感、演唱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怎样让学生能形象地感知歌唱方法, 提高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兴趣, 进而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借鉴学生的“主体经验”, 1组织学习资源, 设计学习活动, 让歌唱教学更加生活化, 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唤醒主体经验, 培养歌唱习惯

唱歌是一种“呼吸”的艺术, 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在歌唱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应从生活的呼吸习惯入手, 培养歌唱的呼吸习惯。例如让学生闭上眼睛, 体会睡觉时的自然呼吸。有了自然呼吸的体验, 就可以进行呼吸的训练。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意境中:“一天, 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逛公园, 突然看到一个许久没见面却很想念的朋友, 那时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怎么表现呢?”2指导学生用惊喜、惊讶的表情进行表现, 把它熟练成一种无意识的吸气动作, 并在歌唱时运用这种惊喜的歌唱激情。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呼气”设计成春蚕吐丝——均匀呼气;漏气的气球——有控制地呼气;吹蜡烛——体会气息的着力点, 形象生动地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方法具象化, 贴近学生生活。还有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时, 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会呼吸的小树, 自然挺拔。用手握空拳, 食指朝上的手势来提醒学生的坐姿;叹气可以用“下落羽毛”进行练习:想象有羽毛从空中落下, 将它们吹向高处, 羽毛会继续下落, 为了一直将它们保持在身体上方, 需要我们用很长的气息控制它们。这些方法都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的联系, 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借鉴主体经验, 推进技能教学

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落实是很多教师心里的一根刺。很多教师宁愿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缺乏音乐性的游戏、拓展等活动上, 也不愿意教唱曲谱, 甚至有谈谱色变的倾向。然而, 音乐的表现是离不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支撑的。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 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演唱《游击队歌》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演唱《小鸟小鸟》时应是明亮、轻巧的声音;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丰富的声音表现力必须靠循序渐进的训练获得。我们应尽量追求有感情的基础训练, 摈弃枯燥机械的操练。让孩子对声音有一个想象的过程:唱一首抒情的歌曲时, 可以把声音放在“轻柔的纱巾在微风中飘洒”“树叶轻轻落地”这样的控制上;唱一首轻巧的歌曲时, 又可把声音比喻为“透明的露珠”“春夜的雨滴”等。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了生活经验、艺术经验作基础, 才能更好地掌握技能。如选择一句儿童熟悉的曲调, 游戏式地轮流填词, 孩子们用自己的姓名、熟悉的事物、动物名、食品名称等进行节奏朗诵训练;选一个孩子找朋友, 其他学生用强弱变化的歌声告诉他朋友的位置等等。让孩子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中掌握音乐技能, 更符合孩子的天性。

三、深化主体经验, 挖掘歌曲意境

把握歌曲意境是投入演唱情绪的基础。如何把歌曲作品描写的情境加以形象化的表达, 无疑离不开对情绪的把握。教师在研读教材中的歌曲作品时, 首先要在脑海中产生原创作品所规定的内部视觉意象, 通过与生活实际体验的联系, 把这种意象具体化。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歌唱语气等多个方面仔细揣摩、想象如何歌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意境。人在说话时运用不同的声音色彩表现不同的情感, 而歌曲的创作又是结合说话时的腔调、语气以及其他的一些语言特点和对生活的体验来写的。因此, 歌曲的演唱必须建立在说话时声音色彩的基础上, 运用相应的声音色彩表现不同的歌曲意境。

创设与歌曲相符合的情境也是让学生理解歌曲意境的手段之一。如唱《祖国祖国我爱你》时, 出示五星红旗, 让学生在歌声中仰望五星红旗飘扬天空;点燃蜡烛奏起乐曲, 在昏暗与光明的交织中唱起《生日蜡烛》, 让学生自己感受些微之光可以如此神圣美丽, 自然地用声音诠释作品情感内涵;古诗歌曲《春晓》的学唱, 从清雅的中国画和古筝交织的背景下由吟诵开始, 营造了诗意的氛围, 在“情”与“境”的交融中给唱好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拓展主体经验, 优化课堂评价

在平常的听课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很少投入对学生演唱的关注, 特别是对演唱声音的关注。由于缺乏关注, 当学生唱完之后教师的评价也往往不痛不痒, 要么是一味地“好”, 要么干脆搁置不提了。如果能仔细聆听, 非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表演的平等尊重, 还能敏感地发现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便对症下药, 采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引导纠正。评价的话语也不仅仅是“你真棒”“挺好的”, 还可以用更加感性而又形象的语言来评价, 如“你的声音真好听, 让我想到飘在空中的云”“你的气息真足”“你的演唱状态像一朵盛开的花”通过评价声音, 气息, 歌唱状态, 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歌唱, 关注自己的声音。

随着年龄的增长, 愿意当众演唱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但许多心理学家发现, 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比不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 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很多时候, 他们更愿意得到同龄人的认可。教师要善用学生之间的评价, 尽可能给学生表演的舞台, 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什么样的歌唱声音, 表演状态是好的。通过师生评价, 生生评价, 你会发现, 学生们经常能说出颇为内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最终会内化为对自己的歌唱要求。

歌唱是最为原始也最为本真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 它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每个人自身都拥有一件乐器, 我们要利用这种先天能力, 重视歌唱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艺术经验, 学习经验, 很好地与双基结合互融, 提高音乐素质和表现能力。愿“唱会歌, 唱好歌, 会唱歌”不再只是梦想;愿我们的音乐课堂时时响起“天籁之音”!

参考文献

[1].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舒珂.《谈童声合唱训练中的习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年第4期.

[1].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吴锐淼.《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舒珂.《谈童声合唱训练中的习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年第4期.

[5].金燕南.《关注音乐课的歌曲教学》中国音乐教育2007年第6期.

主体经验论文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多主体协同,长效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良好风尚在一些城市蔚然成风。大学生年富力强,视野开阔,精力充沛,课余时间多,组织程度高,是志愿者队伍的绝对主力。传统观点认为,高校肩负着培育大学生志愿者的重任,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服务意识好、服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志愿力量是高校的使命和职责。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但其忽略了在校学生的固有属性和志愿服务的长效特性,一方面大学生终要毕业,高校精心培育的志愿者走出校门后,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吸纳和再培育,调查显示,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再次从事志愿服务的人数仅占三成,这造成一种资源流失。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的原动力是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奉献社会的热心,但其持续性和长效性则建立在相应的机制供给和高校、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协同保障上,各主体间应形成多元协同合力,方可促进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一、理论阐述:多主体协同理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多主体协同理论(又译为多中心协同)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创立,“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奥斯特罗姆教授以著名的三个命题(“公有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逻辑”)为分析起点,批判了传统公共事务治理当中单向度的国家主义范式和市场主义范式,认为制度安排过程中不应该只存在权力与利益,具有共同偏好和价值的人完全可以在国家与市场之外主动或被动的组织起来,形成自主治理基础上的协同治理。[1]

志愿服务通常体现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小到社区邻里互助,大到国际人道主义援助,[2]与公益慈善“强者”对“弱者”的二元逻辑不同,志愿服务不仅仅是针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它包含了大型赛会服务、公共交通引导、文化传播推广等诸多方面,是“多对多”的混合逻辑,老弱病残需要志愿服务,普罗大众需要志愿服务,精英群体也需要志愿服务。它本质上是属于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的内在属性要求志愿者主体之外的政府、市场、社会等公共事务主体的参与和协同。

二、实践探索:杭州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地区和优秀人才聚集地区的杭州,具备了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天时地利人和。发达的市场经济水平和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的手笔和魄力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较高的文明水准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良好氛围;西博会、休博会、世界文化大会和永久落户临近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诸多大型赛会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广泛平台;30余所在杭高校,60余万在校大学生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活力源泉。

二十余年来,杭州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由小到大、人员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单到丰富,风华正茂、青春阳光的大学生志愿者形象,已成为市民眼中一道亮丽风景。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从最初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到与相关机构共建服务基地,从将志愿服务列入大学生德育体系,到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向深层次发展,涌现出“雷锋服务公司”(采用企业化运作,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语言+服务队”(在自然博物馆等景点为国内外游客进行志愿讲解),“移动三脚架”(为敬老院孤寡老人拍摄照片)等一系列专业匹配性强,社会影响好,深受服务对象赞誉的志愿服务项目。

然而,我们也遗憾的看到,一些原本开展的如火如荼的项目,在“风靡”一段时间后嘎然而止;一些表现优秀,乐于奉献的大学生在初期的活跃之后,悄悄退出了志愿者队伍;一些很有意义的志愿活动,确缺乏应有的感召力。这些现象折射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不健全,具体表现为:

第一,保障体系不健全。完善的安全和权利保障体系是促进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基础,笔者选取了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14所在杭高校的1800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设置9个维度调查志愿服务的保障措施,按照李克特量表设置选项,结果显示:只有“为志愿者提供相关培训”(3.11)和“对志愿者进行管理、监督、指导”(3.04)高于平均值3,其余7项全部低于平均值。特别是在“同服务机构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志愿者责任与相关权利”、为志愿者提供基本补贴、为志愿者提供人身保险等方面,均值明显偏低。

第二,发展体系不健全。志愿服务是人们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它具有非物质性、非强制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这也就造成了志愿者的流动性大、随意性强。在笔者的调查中,7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相关机构对我们的服务志愿进行考核”,6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星级义工的概念”。调查发现,杭州还没有针对大学生形成层次化、结构化的发展评价体系,志愿服务的好与不好,差异不大。

第三,组织体系较单一。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一般是按照“党政支持、学校组织、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在开展,运转上多是党团组织自上而下发起的,以命令或者任务的形式下达项目,自主能动性缺乏。[3]有的学生表示对于一些上级倡导的项目,学校存在“下指标、硬摊牌”的现象,这不仅偏离了教育引导的目标,还与志愿服务的宗旨和初衷相违背。

第四,衔接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再次从事志愿服务的比例很低,高校、市场、社会之间的衔接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杭州尚未成立专门性的志愿者登记、注册管理部门,虽然率先成立了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但因体制格局的束缚,志工委并非法人实体,是共青团牵头的临时性议事机构,其协调和衔接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结论对策:多中心协同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

志愿服务工作,是传承美德、传播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4]从多主体协同视角出发,本文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该是以大学生自身为行动主体,以高校为培育主体,以政府为保障主体,以市场和社会组织为接纳和发展主体的多主体合作协同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各类主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形成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多主体协同格局。

大学生是行动主体。解铃还须系铃人,任何涉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和制度都应符合大学生的主体特性。当前,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正在实现从传统型动机(以“责任感”为轴心)向现代型动机(以“发展”为轴心)和后现代型动机(以“快乐”为轴心)的结构转型,且不同类型的动机彼此共生。[5]换言之,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和需求是多重的,既有社会责任的感召,也有提升发展的需求,还有自我实现的愿望,这就要求大学生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我要做”和“要我做”的关系,正确对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善精神和“今天我帮助他人,是为日后他人更好的帮助我”的互惠理念,只有行为主体的动机可持续,志愿服务才能可持续。

高校是培育主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多中心协同框架下,高校是当仁不让的培育主体和组织载体,贯穿着志愿者的招募、遴选、管理、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高校开展志愿活动时,需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培养体系,理顺教学、学工、团委、学生组织之间的关系,突出志愿服务人文性和专业性,健全志愿者评价机制,在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同时,借助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在开辟志愿服务基地、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提升志愿服务内涵、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等方面谋求发展,

政府是保障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志愿服务的动员机制已从最初的政府统一组织、单一动员逐渐发展为民间自发行动,政府保障监督。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志愿服务提供兜底性的保障,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推动大型服务计划、设计志愿者成长机制等方式为志愿服务提供发展性保障。当前,我国未设立专门性志愿服务监管机构,没有建立成熟的志愿者注册、登记和评价体系,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缺少再吸纳和再培育。对此,政府需要充分发挥保障作用,解决高校与大学生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市场和社会组织是吸纳和发展主体。新形势下开展志愿服务,不仅要靠政府部门提供制度保障,还要靠市场机制发挥效率优势,也要靠各类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吸纳和“软引领”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哪里需要志愿服务,需要何种志愿服务,应由“市场”决定。社会组织是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领域,在公共事务中发挥这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个体组织化和偏好集中化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主要有三种,一是官方背景的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二是社区性志愿组织,三是民间自发成立的,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为宗旨而提供无偿服务的民间志愿服务组织。[6]三类组织应各司其职,各守其序,承接大学生志愿者的吸纳和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E·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2000年版,第6、15、31、40页.

[2]彭远威.《多中心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探索》.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2期.

[3]陈素文.《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载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第6期.

[4]《2014年杭州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研究报告》,http://www.hzva.org/article/fileshow/id/56.html.

[5]王金财.《总结经验、完善深化,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在杭州市志愿服务表彰大会暨市志工委九次全会上的讲话.http://www.hzva.org/article/fileshow/id/1284.html,2012.5.

主体经验论文 篇9

关键词:农村成人学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验,问题,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这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以宁波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为例, 到2013年年底, 宁波市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总数为3179家, 基本涵盖了粮食、蔬菜、瓜果、畜禽等主导产业, 共有包括家庭成员和常年雇工在内的劳动力19909人, 销售收入达到37.12亿元。今后5年, 全市家庭农场数将增至10000家, 重点培植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000家, 家庭农场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使家庭农场真正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

以服务“三农”为中心的农村成人学校, 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教育服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宁波市家庭农场为例, 总结农村成人学校在职业农民培育、标准化生产、现代经营管理, 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主要经验

当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一出现, 农村成人学校就主动介入, 积极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不少富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

(一) 在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内设立培训基地

传统农业正面临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挑战, 培育现代农民是农村成人教育的当代使命和职责。以往的农民培训主要在成人学校的教室里进行, 对于农业新技术的传授和新品种的推广来说, 这种教育形式由于缺乏直观性而不易被农民们所接受。因此, 宁波市许多农村成人学校根据农户的需要和家庭农场的实际, 投入一定的资金, 在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内设立培训基地, 把农民培训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现场教学、现场示范, 针对性强, 农民易接受, 提高了培训的实效。

比如, 2010年, 慈溪市桥头镇成人学校在万亩畈成达农场内设立农业实训基地, 建起了可容100余人的培训教室, 配备多媒体设备, 把课堂转移到田间地头。次年又投资20万元搭建了2000平方米的连栋大棚, 开展新品种引进, 进行科学育苗、试种等试验。到目前为止, 该实训基地已传授大棚种植等生产新技术15项, 推荐新品种22个, 桥头镇农业园区平均亩产从原先的2400元增加到4100元, 增幅达70%, 成为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孵化基地”。

(二) 建立网络培训指导平台

除了由市教育局和农业局联合举办的面向全市农民的以文化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双证制”网络教育培训之外, 宁波市许多农村成人学校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培训指导平台,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组织广大农户学习设施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等知识, 为家庭农场提供个性化、全天候的技术服务, 帮助农户更新理念、转变观念, 使越来越多的基地农民成为有知识的文化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有条件的农村成人学校还与农业部门合作拍摄农业电教片, 解决了广大农户对新品种看不见、摸不着、听不懂、学不会、不敢种等问题。全市通过搭建各级科教节目平台, 开辟“空中教室”, 累计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 推广新品种2690亩, 3年累计为农民增收超过1000万元。

(三) 推进农科教结合的项目教育

2011~2013年度, 宁波市农科教结合的教育培训立项项目共有15项, 涉及六个县市区的15所乡镇成校, 共获得宁波市农科教结合项目领导小组经费支持78万元, 有力地支持了乡镇成校涉农教育培训项目的开展。

比如, 宁海县力洋成人学校2011年的农科教结合项目大棚草莓新品种“红宝石”, 当年试种了3亩, 每亩产值在20000元以上, 利润达10000余元。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 2011年秋季, 从伟健果木专业合作社 (本校育苗基地) 引进新品种“红宝石”, 实施面积扩大到30亩。2012年度全镇已发展到种植300亩, 有110亩种植“红宝石”, 平均亩产值达到20500元, 为农户增加收入做出了贡献。

(四) 开发服务于“家庭农场”的校本课程

家庭农场具有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特点, 因此, 针对家庭农场的教育培训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 后者仅仅围绕某种技术展开, 内容相对单一, 而家庭农场除了技术培训之外, 还涉及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 需要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慈溪市龙山成人学校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实际情况, 与大学、农机部门及农业协会合作, 开发了“新科学技术”“新经营管理”“新市场策略”等系列校本培训课程, 增强了当地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能力、自主品牌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五) 根据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一是全程跟踪式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生产中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产前培训的目标在于积极转变家庭农场的生产内容, 包括农业品种、项目的引进, 种子、肥料的选择;产中培训的目标是逐渐转变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 包括农业技术的辅导和农业机械的合理配备等;产后培训重在推进家庭农场的品牌营销, 包括品牌包装、营销策略等。

二是专家入户式服务。家庭农场因产业的不同, 需要农村成人学校提高教育服务的个别化水平。联系和组织农业、科技部门、高校及本地种养能手, 建立专家库, 按需入户指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是团队自助式服务。一般以协会活动为主, 比如, 渔业养殖生产协会成立后, 协会成员共同学习渔业养殖的法律、政策、业务、行业道德、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 交流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良好经验, 以推动当地乡镇渔业养殖业的整体发展。

四是高校进修式服务。培养现代农民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从2003年开始, 宁波市在全国率先每年选送一批年龄在45周岁以下,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等优秀农民赴高校进修, 至今已有2000多名优秀农民顺利通过培训,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 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新农业发展的带头人。

二、困难和问题

农村成人学校在服务“家庭农场”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有的是体制、机制上的老问题, 有的则是由家庭农场的特性带来的新问题。

(一) 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农村成人学校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纵向上, 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利划分和职责区分不清晰;横向上, 围绕着教育、学习和培训, 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跨部门的协调和统筹十分薄弱, 从而最终导致各执行机构之间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 从而大大降低了组织运作效率。以宁波农民培训为例, 据调查, 目前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就有农办、教育、劳动、农业、经委、财政、妇联、共青团等16家部门, 形成多头管理, 缺乏跨部门的统筹, 没有整体规划, 难以形成合力, 以致出现农村成人学校缺乏技术力量, 其他部门的教育服务能力不足的“瘸腿现象”, 最终影响了农民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目前, 大部分农村成人学校的在编教师由普通中小学调入, 他们既无农业技术的专业背景, 又无农业生产经历, 因而缺乏对农业技术变化和家庭农场教育需求的敏感性;他们当中也很少有人受过“成人教育”课程的学习, 对成人尤其是农民的学习特点及农民培训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往往针对性不强, 培训方式也时常沿袭学历教育的一套做法, 对农民而言缺乏吸引力。

职称评审针对性不强也是阻碍农村成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类别愈加丰富的今天, 成人教育仍然没有被单列出来, 评审指标主要参照中小学的教学要求来设定。由于不能反映成人学校教师的岗位特性和教学实绩, 这种职称评审在引导成人学校的专业建构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收效甚微。

农村成人学校教师受重视程度不高, 是这一职业缺乏吸引力的又一重要原因。一个具体的事例就是浙江省2008年实施的“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制度”, 其执行范围为乡镇 (不含城关镇) 及以下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简称“农村学校”) , 不包括长期以来直接为“三农”提供教育服务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农村成人学校教师。

(三) 教育服务的整体效益有待提高

“家庭农场”的概念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 2013年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 因此许多农村成人学校对家庭农场的认识还不够。与传统农户不同, 家庭农场是从传统农户中脱颖而出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市场经营主体, 具有技术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商品化的特点。

因此, 针对家庭农场的教育服务内容除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之外, 还涉及经营管理、生产方式、产品质量、市场营销、金融保险以及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而且部分家庭农场将生产养殖与“农家乐”旅游项目结合起来, 一举多得, 扩大了经营效益。家庭农场的综合性与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需要成人学校与相关部门合作, 要求突破原有的较为狭隘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要拥有系统的规划培训内容, 形成与本地家庭农场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以提高教育服务的整体效益。

三、对策建议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指出, “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 推进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多种规模经营,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大背景下, 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村成人学校获得了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要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基础能力等方面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能力, 打造服务品牌。

(一) 完善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内部协同的管理体制

农村成人学校是教育直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阵地, 也是农、科、教结合的落脚点。因此, 农村成人学校的发展, 已经不是单一的教育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需要政府牵头, 多部门共同协作来完成。

首先要强化政府的统筹职责。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把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纳入到事业发展规划中, 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的三大体系:以农、科、教各部门联席会议为载体的领导管理体系, 以保障和促进“三农教育”为核心的政策支撑体系和以政府、社会、市场“合营”为特征的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

其次要实现部门联动的实体化。1988年国家教委推行“燎原计划”, 与科技部的“星火计划”和农业部的“丰收计划”相配套, 使科学技术大面积地得到推广应用, 转化为生产力, 成为农、科、教结合的典范之举。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 农、科、教需要在新的机制与平台上实现有机融合。建议在政府统筹管理的基础上, 融合各部门教育服务职能, 在农村成人学校内设立“三农教育”综合服务中心, 整合场地、师资、项目、信息等资源, 按需为农业经营户提供技术信息、教育培训、项目开发、经营销售等内容与形式多样化的一站式服务。

第三要深化内部协同。这不仅能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 而且能致力于构建跨区域的教育协同, 利用网络平台, 高效发挥不同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 互通有无, 为提高农民素质、培育职业农民和农业增收提供教育内部的最优化服务。

(二) 建立项目化推进、市场化经营的教育服务机制

包括教育服务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服务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培训内容缺乏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较弱以及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单一化。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逐步建立起项目化推进、市场化经营的教育服务机制。

项目教育是整合社会资源与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有效途径。项目教育由需求分析、项目设计、教育实施和效益评估四个环节组成。分析本地区家庭农场的教育服务需求是开展项目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这是加强教育服务针对性、实现农村成校教育服务由“供给”模式向“需求”模式转型的重要环节。项目设计的关键在于配对与整合, 即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教育服务需求与科技、农业、教育等部门的资源优势对接, 并按教学要求整合成课程资源包供实际教学时灵活使用。教育实施的核心在于有效, 即根据内容、对象、时间等因素采取教室与农场、线上与线下、正式与非正式、分散与集中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效益评估是对项目教育前三个环节的整体评估, 评估的重点不在于教育服务机构“提供了什么”, 而在于教育服务对象, 即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什么”, 并以此作为项目教育的改进依据。

项目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市场化经营机制来保障。建议将“三农教育”综合服务中心创办成筹资行为市场化、开发行为实体化、管理行为经济化的经济实体,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 以激发教育服务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服务的责任感、提高教育服务的实效性。从教育服务供给的角度看, 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突破目前农村教育服务主要由政府供给的局限, 使政府、社会、市场在市场机制下“合营”, 即以政府购买为主要形式的公益性服务、以供需双方的市场交易为主要特征的经营性服务以及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的自助式服务相互结合, 从而实现教育服务的多样化供给。

(三) 加强农村成人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

从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农村教育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来看, 农村成人学校在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实验实训基地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师资力量方面主要解决教师资源配置、业务培训、职称评审三大问题。必须彻底改变农村成人学校在编教师主要由普通中小学调入的现状, 将成人教育、农业生产、经济管理等专业列入农村成人学校教师任职条件, 同时建立人才“绿色通道”, 引进技能型人才;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和农村成人教育特点制订计划、设计课程, 整合农科教各部门的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 定期开展在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尽快建立符合农村成人教育特点的职称评审指标体系, 促进农村成人学校的专业建构。

设施设备方面重点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数字化水平。成人具有按需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特点, 数字资源是成人学习的重要渠道。建议在“宁波校企通”平台上增设“三农教育”板块, 将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农村经营组织的生产经营、农业新知识和新技术、项目教育、产品供需、农民创业就业等信息纳入其中;同时将农村成人学校纳入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实现从环境 (设备、教室等) 、资源 (项目、课件等) 到应用 (服务、管理等) 的全部数字化, 提高农村教育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一是要充分认识实验实训基地在“三农教育”中的示范、引导、辐射和服务作用, 将实验实训基地作为农村成人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大经费投入;二是要围绕项目教育, 着重探索学校与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合作经营的新机制, 农村成人学校以资金、技术、服务入股, 把实验实训基地与农业经营户结合成为利益共同体, 改变学校只注重新技术、新品种的实验推广而不参与生产管理与产品营销的弊端, 从而增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吸引力和信誉度, 使农村成人学校通过实验实训基地实现“开发一个项目, 推广一项技术, 培养一批人才, 致富一方百姓”的教育服务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N].人民日报, 2014-3-17 (9~12) .

[2]国家教委关于组织实施“燎原计划”的意见 (摘要) [J].人民教育, 1988 (12) .

上一篇:物哀下一篇:物流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