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调查论文

2024-10-13

创业调查论文(精选12篇)

创业调查论文 篇1

90 后创业现状

校园创业风行

王越正打算从北大退学, 专职办他的网站。这网站是针对应试的, 他发现中小学生有请名校大学生做家教的需求, 而名校学生又往往时间紧, 索性开发了一个在线家教网络, 学生和家教约定时间, 在线授课, 把零散时间用起来。

比起传统的上门家教, 王越觉得他自己这个项目便利蛮多。“出去教的话压力很大, 地铁、公交耗时费力, 别人家里还不见得安全。用这个网站, 你在宿舍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他说。盈利靠的是按时付费, “购买老师的一两个小时”, 但用户没有网上付费听课的习惯, 他只能先从免费做起:“一个小网站, 又是刚上线, 中国用户非常抵触在一个没见过的网站上付费的。”那网络现在靠什么运营?“说白了, 更多的是靠融资撑着。”他坦率地回答。

核心团队7 个人, 算上技术和兼职不到20 个。和其他的项目不同, 王越的压力不在产品, 而是服务上, “我们两边都是客户, 压力蛮大的, 经常维系用户关系, 这个很耗时间。”上一学期课程就有30 个学分, 他分身乏术, 要考虑在创业和学业上做一个取舍了。

可北大对休学限制很大, 生病可以休学, 创业就不行了, 没这个规矩。非要休学的话, 只能伪造生病证明;另外, 在校时, 家教可以从身边朋友找, 可出了校门后, 家教来源就不比在读时这么容易了。

把互联网、90 后做标签

打上90 后的标签, 再加上互联网的营销方式, 很多传统行业变得不一样了。

刘克楠之前是小米员工, 受小米经营方式的启发, 也打算用互联网营销的方式做一点事情。最后锁定了安全套。

“大象安全套”确实有些不同, 面向的客户是“90 后、00 后”, 绿色包装, 清新健康, 但服务不外乎“私密包装, 减少尴尬”, 和传统安全套的区别是“包装有利于区分正反”。官网主页上的宣传语或许是有意的,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 他直接把同仁堂门口的对联搬下来, 用制药的繁琐名贵来形容安全套的制作过程, “我们是想向百年老店致敬”, 刘克楠说。

而同样专注于“下半身创业”的伍锋明还没有毕业, 他做的“亲爱的520网站”专门为男生女生提供一些贴身服务, 比如男生可为女生经期订制礼包, 当中有红糖、生姜、卫生棉、暖贴等, 按月配送, 包装精巧;女生可为男友订袜子内裤, 按月配送。

可从纯商业的角度怎么与杜蕾斯、苏菲等竞争, 除去面向“90 后年轻人”之外, 刘克楠和伍锋明往往很难说出他们在同类商品中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90 后, 这些概念给了他们不少优势, 但劣势也相应而生。

创业成本低了, 也更随便了

和80 后不一样, 这一批90 后对物质没有饥渴感。采访中发现, 这群人中开小店、创实业的不多, 反而大多从网络入手, 很少有“凑点钱攒够本做个小生意”的想法。

2014 年初, 《福布斯》 中文版评选出了中国“30 位30 岁以下创业者”, 有5 位是90 后。1992 年出生的尹桑是其中最小的一位。

“70 后、80 后对物质的匮乏有一个深入的见解, 所以淘宝携程之类, 做得大的公司多是做这方面的”, 尹桑说, “怎么买到好的东西, 怎么比价格和服务……他们 (创业者) 对这种生活本身有感悟, 所以这方面产品做得非常好。可90 后的物质渴望没那么强, 我们喜欢上网、聊天、自嘲、娱乐, 跟陌生人社交。”

22 岁, 尹桑却已经开了三家公司, 他比同龄人更早明白这一点:社交、娱乐才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刚需。靠着这个想法, 他回国创立了KTV团购APP“一起唱”, 最初目标是KTV版的“携程”。

他发现, 整个的点歌系统更新周期很长, 每一次更新, 硬件和软件就要再付一次钱, 而且点歌系统的硬件公司属于传统行业, 没有任何互联网思维, 创新动力也弱, 2009 年那会儿就有人尝试做智能点歌, 但那套系统, 按尹桑的话说, “简直不忍直视。”

和其他单做O2O的创业者不一样, 尹桑发现, 光靠一款APP, 或线下活动, 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个行业, 最关键的还是要落实到消费和体验上。他给自己定了5 个步骤, 从开发APP, 到跟各个KTV合作, 再到线下活动, 改良硬件……他要改变这整个链条。

在尹桑看来, “空房”“智能点歌”和“社交”, 正是KTV的刚需。用“一起唱”的用户, 只要提前列出歌单, 并同步到APP, 进入包房后, 摇一摇手机, 歌单便自动导入了点歌盒子。而且, KTV也不再只是一个唱歌的场所, 而是一个聚集了年轻人社交、娱乐、聚会等一切需求的地方。对90 后来说, 只是在KTV唱歌已经不酷了, 他们需要跨包房社交, 比如可开启隐私功能, 收听隔壁包房的歌曲, 或约女生来唱歌。你甚至可以用这款软件把你的KTV现场旋律进行混音, 然后传到云端, 分享到社交网站。

创业的可选空间变大了, 无论家庭背景, 所支付成本, 还是教育程度, 这一批年轻的创业者都可以不用再从睡地下室、吃馒头开始起步, 迫于生存而逼迫自己要混出人样来, 他们本身具备一切优越的条件, 安全感好, 退路也更多。但也正是这点优势, 让很多90后在创业心态上有了改变, “很多人的心态不像做企业, 更像做项目”, 尹桑说, “成功就像撞运气, 不成功就走, 就回去读书, 当做一把体验。”“这样不好。”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地创业, 又一个一个地倒掉, 他觉得自己这一代人对创业心态似乎没有上一辈那么隆重了, 成本、门槛都要低些, 风险也减小了, 这似乎更自由, 也似乎更随便了。

90 后热衷的创业类型

家族传承型

对于什么都还没有的年轻人而言, 家族传承是积累财富最快捷的方式, 也是创业中困难最小的。相比其他方式, 家族传承下来的企业, 让那些创业的年轻人省了不少烦心事。而且在中国, 很多第一代的企业家都是选择交班给子女。不管是交班给女儿刘畅的刘永好, 还是自称“还想再干二十年”的宗庆后, 通过家族传承到二代, 这些“大佬”们的家族事业都得到了传承。

专业技术型

对于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而言, 靠独家的专利技术, 也是可以创业的。如擅长发明的吴先生2001 年在北京创办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吴擅长发明, 名下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仅其“城市垃圾处理综合集成系统”一项专利, 据估计无形资产就达12.5 亿元。一家美国名牌杂志估计, 吴的专利加起来, 价值超过100 亿美元。在IT或生物领域, 不少年轻人靠专业技术创了业。

小本买卖型

或许很多人开不了大公司, 做不了大老板, 但是加盟个商店, 或是自己做点小本买卖, 也是创业的一种。起码这是在给自己打工, 不用别人来发薪水。

政策借力型

若是赶上了政策扶持的东风, 对于创业来说, 无异于平步青云。过去15 年来, 搭上国家城市化的快班车, 许多人投身房地产行业, 成了大富豪。如今, 政府的许多政策开始向“农业”倾斜, 对于积极通过农业创业的人会给予政府支持以及各方面的优惠。不少年轻人嗅到了这一商机, 纷纷回乡搞农场, 搞养殖场, 搞有机产品。也许若干年后, 中国将出一批新的“地主富农”。

网络潮军型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熟稔网络, 对某些人来说, 网络就是金矿。抛开已有的成功案例马云、张朝阳等第一批网络潮军, 对想创业的年轻人而言, 上淘宝开店更切实际些。笔者有个大学同学, 不同于其他人忙于奔波找工作, 她和哥哥在杭州合伙开了个卖衣服的淘宝店。借着她哥哥的三四年淘宝经历, 二人的小店越来越红火, 年收入比白领工资还高。

他们创业的钱从哪来?

“90 后”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渠道比较多, 并且构成并不会很单一, 基本都是多种来源合并在一起获得资金。其中父母给的占比58.1%;自己积蓄的占比56.3%;获得天使投资的比例为21.3%;银行贷款的比例为9.5%。在创业启动资金的金额方面, 50.7%的“90后”创业者的启动资金为1 万—5 万元;21.4%的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为1万元以内;14.2%的“90 后”启动资金为5 万—10 万元;10 万—50 万元的启动资金为8.1%;拥有50 万元以上创业启动资金的占比仅为5.6%。

90 后对创业资金的花费上, 采购物资和进货以64.2%的比例占据大头, 市场宣传则以21.5%的比例位列支出第二位, 此外人力成本占到14.3%。投入成本较低的网店, 成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他们是否挖到了第一桶金?

调查中我们发现, 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中, 近50%还是初次创业, 创业3次以上的仅有6%左右。他们的公司也同样年轻, 成立仅1 年的接近60%。同时, 近90%的年轻创业者认为其公司刚具雏形, 正处于初创种子期。超过85%以上的公司年收益不足500 万元, 获得投资的公司仅占10%左右, 其中一半以上获得的是天使投资。近70%的年轻创业者, 用不高于10 万元的启动资金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近20%在20 万—50 万元之内, 超过50 万元的仅有不到8%。

大部分创业者创业时间尚短, 那么他们是否挖到了第一桶金?我们在此将第一桶金设定为第一次获得经济收入在50 万元, 但在接受调查的创业者中, 超过70%的人表示, 他们还未收获到它, 还处于苦创阶段。而在获得第一桶金的时间段中, 以第一次和第二次创业所占比例最高, 接近25%;其中又以第一次为最高, 接近15%。因此, 赚取第一桶金的时间一定要快, 创业2次之后再挖得第一桶金的人比较少, 占比不到4%。

从行业分布特征来看, 电子商务公司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多数创业者都集中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 选择在传统行业中进行创业的并不多。当面对巨头时, 有半数以上聪明地选择了“傍上巨头”并与其共享利益, 但有约30%的创业者仍敢为天下先, 从巨头口中夺食。

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90 后的创业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创业过于理想化。90 后创业实践者较少, 创业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90后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 占总数的比例不大。创业的资金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在90 后创业能力中, 经营管理能力是90 后们相对较为薄弱的, 如何能够以身作则, 管理自己的同时管理他人, 是很多90 后创业者面临的困惑。

创业项目同质化竞争大, 90 后们选择的创业项目, 大多是风险相对较小且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 如饮食、甜品奶茶店、美容美甲、主题公寓等小而适合在学校内外经营的项目。对细分市场和目标消费者的分析定位不够精准, 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 竞争激烈。

缺乏坚持的创业品质和成功的创业经验, 90 后一直生活在经济较为宽松的环境下, 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 对商业运作不熟悉, 缺乏把握商机的判断能力。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不熟悉不了解, 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没有充分运用“大学生“身份, 为自己的创业提供方便。

近四分之一的受调查者表示, 创业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 实现人生梦想, 还有就是将创业作为一种挑战, 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此外, 赚取财富与自信能成为行业翘楚几乎不分上下。而这些经历了风雨历练的年轻人, 也是把创业的激情与执着精神、足够的知识与能力, 以及精准地选择市场, 看作是成功最不可或缺的因素。创业资金, 则被他们放在了最末尾的位置。在这些年青一代的眼里, 坚持与创新, 才是获得成功的力量来源。

创业调查论文 篇2

我们是江西师范大学某课题小组,为了探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和特点,及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素质以及正确理解我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的政策并成功走上创业之路。我们以江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特开展此项调查,请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1、您的性别()A男B 女

2、您现在所在年级()A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3、您当前所在的专业属于()A 理工类 B 文史类 C经管类 D 其他

4、您的父母从事()职业(多选)

A商人 B企、事业单位员工C机关工作人员D自由职业者 E工人 G其他

5、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A 有B没有C 不确定,时情况而定

6、如果您有创业的打算,您希望什么时候可以自主创业()

A大学期间B毕业后C暂不清楚

7、您认为现在所学专业对日后创业是否有帮助()A有B没有 C不清楚

8、您认为什么是创业()A开一个小店铺B开创一份事业就可以 C其他

9、您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是()

A只要有心都可以创业

B 大学生在大学就该以学习为重

C大学生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才可创业,不可盲目创业

10、如果创业,您会选择什么领域()

A与自身专业相联系的领域

B当今热门领域

C成本较低,容易成功的领域

D资深感兴趣的领域

11、您看好那几个领域有创业前景()【多选】

A电子商务类 B餐饮类 C教育培训累 D食品安全类 E电子科技类 F服务类 G其他

12、您是如何看待创业失败的()

A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坚持到底

B可以试试,如果失败会考虑放弃

C就目前情况看,成功几率不大

13、您会如何创业()A个人独自创业B与朋友合伙创业

14、您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哪些素质()【多选】

A强烈的挑战精神B创新能力C吃苦耐劳的精神D沟通及交际能力

创业调查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18-002

一、前言

为进一步了解在宁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接受创业培训与指导方面的需求,以及主要的创业选项所涉及的产业、行业,我们组织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以期掌握南京各大高校大学生在创业、创业培训、创业服务方面的需求信息,更好地为打造大学生创业首选城市的战略目标服务,真正把南京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南京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为了所抽取的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抽样前我们先对42所地方高校(不含部队院校)作了简单的分类,即分为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随后分别随机抽取14所院校作为样本。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75份,回收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25份。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与10%左右的被调查人员作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并作了详细记录。现就本次调查数据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作简要分析如下:

二、分析

1.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

有创业愿望和正在考虑的占76%。

调查显示本市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异常高涨,尤其是外地户籍的大学生,这与实际自主创业率不到2%的事实相比让人困惑和吃惊。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推进有巨大的潜在空间,另一方面也证明南京当前创业氛围、扶植措施还远未达到可将这部分大学生的创业潜力大量开发出来的程度。在这方面应该有许多事情可做,有许多事情能做,有许多事情该做。

2.创业培训的冷与热

选择很感兴趣与可以考虑一下的占80%。

对能提供创业实岗的创业培训普遍持欢迎的态度,这个结果与目前人社部门提供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全市共14个培训点)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完全矛盾,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3.创业障碍主要来自体制方面

选择创业资金不足的达60.33%,而经验与社会关系缺乏者达78.67%。

大学生创业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其中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成为主要选项,这完全说明了目前的教育体制在训练大学生创业经验方面(实训)有很大的欠缺,这与西方发达国家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养成的商业经历相比,不能不是一种缺憾。然而并非不可补救。从他们对有创业实岗的创业培训持普遍欢迎态度这一点来看,教育的问题仍可以教育的方式来进行弥补。另一方面那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视“缺乏社会关系”为重要障碍,其中缘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我们的市场环境、市场机制、市场竞争、市场管理是否具备适合创业者生存的土壤?想明白这一点下一步该做什么也就十分清楚了。至于资金不足的问题,不仅是困扰创业者的难点,也是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共同的难题。

4.大学生需要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训

大学生们对当前盛行的创业大赛持什么态度?这个问题是本次调查问卷中少量以填空形式供被调查者自由发挥的问题之一。从他们的回答可以看出,还是一个形式与实质的问题。任何一件事,只要成为“任务”,那就必然是这种结果。高校的创业培训课程与创业大师进高校等活动也同样是这种命运。问题就在于缺乏实训,缺乏真刀真枪真练的现场感受,现场氛围,现场压力,现场竞争。若对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从儿童买报起就有真金白银的输赢的经历,我们的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经历几乎是从零开始。故而在创业启蒙方面,教育不如培训,培训不如实训。

5.创业培训模式需作调整

认为需要接受培训的占72.33%。

大学生对创业前是否需要接受培训基本持肯定态度,但对目前的培训方式却有诸多诟病。这应引起创业培训组织与实施者的深思。问题5、6、7的回答似乎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即:我们所教的并不是大学生想学的,我们采用的培训方式并不是大学生所希望的方式。

6.文化创意、连锁加盟业成为创业热点

在这道多选题中选择连锁加盟的达44.3%,选择文化创意业的达50%。

学生们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绝大多数选择了文化创意产业,其次是连锁加盟。然而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上却又看出他们对此行业本质与内涵的认知程度几乎为零。此种状况的产生更加说明了大学生的创业愿望带有盲目性、冲动性、从众性。这也就不奇怪为何存在大学生们创业的愿望如此地强烈,而创业实践者却了了无几的现象了。如此多的人选择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业项目,这一方面说明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倡导的创新、创意、创造之发展理念的宣传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宣传应与对创新、创意发展的行业内涵,具体案例,行业分析的教育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大型宣传活动,行业知识普及活动等相结合才能真正带动一批大学生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者队伍中来,才能真正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大学生们对连锁加盟创业活动的青睐,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大学生们对创业的理解还偏向于开个小店,做个小老板的层面,离南京创新发展的思路相距甚远,对于软件外包等科技类创业活动的冷淡也更反映出创业教育的“普及与针对”是如何的必要。令人沮丧的是许多工科背景的大学生,甚至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都对此不感兴趣。这证明需要有一个教育平台针对特定人群进行一些发展理念,行业分析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宣传、培训活动(公益性的)。

7.创业实岗培训成本需要有人买单

大学生对有创业实岗的实践性培训兴趣很大,但又不愿意付相应的学费(成本),从理性认识上明知这种培训作用很大,但完全由市场运作恐无人肯做这赔本买卖。

三、结论

1.本市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外地户籍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愿望强烈,大学生创业率提升的潜力空间很大。

2.大学生对现行创业教育、培训、大赛等认同度不高,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应该推行有实岗创业实训的创业培训模式。

3.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对科技创业、文化创意创业的深度理解,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4.南京需要有一个政府出资扶植或购买培训服务的政策,因为创业率的提高最终受益者是社会。创业培训本质上是一种公益行为。

5.南京创业环境、创业氛围的营造除了系统是调整政策外,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大型宣传教育活动为其造势。

参考文献:

[1]杨卫泽同志在十三届市委第一次常委会上的讲话,2011.10.26

[2]米江霞,傅象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个维度[J].社科纵横.2012(7).157-158

休学创业调查报告 篇4

调查1:如果您是一位大学生,您会选择自主创业吗?

会。因为可以锻炼我们的实战经验33%

不一定。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尝试。47%

不会。学业为重。20%

调查2: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

赞同。有前途,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能力。45%

反对。因为不可靠,能力还未成熟。25%

中立。大学生创业因人而异。30%

调查3:您认为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在哪里?

有热情20%

有责任心30%

思维活跃,有创新思维40%

有技术10%

调查4:您认为大学生创业的不足在哪里?

缺乏社会阅历经验40%

缺乏市场、营销检验30%

资金不足20%

社会对于大学创业的认同度不够10%

调查5:如果你是大学生,您会选择哪种创业形式?

独立创业30%

拉社会赞助10%

合伙创业60%

调查6:您看好大学生合伙创业吗?

看好。合伙的最大好处是共享资源,志同道合互相信任。55%

不看好。合伙经营难以守业,执行力不强,以及股东之间的沟通与妥协问题。45%

调查7:您认为大学时代的社团、组织、创业团队对进入社会的影响。

很大。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种锻炼。70%

一般。大学的组织最后成功坚持下来的很少,反而影响学习。30%

专家说校园创业

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水龙

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四个误区:我有技术,我有激情,我还年轻,我可以等靠。创业不是做技术,激情也不能作为持久的原动力,年轻也有机会成本,等靠不是好办法。可以先就业再创业,可以找到好的创业导师再创业,可以先完善自我再开始创业,可以思考创业但不要急于创业,可以跟随创业不必自主创业,可以先学些企业管理再开始创业,可以把创业当作修行手段。

喜和百货总经理陈锋

选择合伙人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合伙人之间要有对彼此性格和优缺点的深入了解;二、合伙人之间要对彼此的人品绝对信任;三、合伙人之间的性格有互补性而不是排他性,彼此之间的认同感非常重要;四、合伙人具有自己认同的创业激情以及必备的职业素养,不在一个思想层面及职业素养层面的人最好不要做合伙人;五、合伙人应当具备创业所需要的其他一些必要条件,比如在技能上跟自己有互补或成为锦上添花的部分,或者具备一定的融资能力、管理能力、业务拓展能力。

上海财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广峰

只要你准备好了,就可以创业。而准备,是一个长阶段的储备过程。第一,创业者要对自己的项目以及相关行业的市场情况十分了解;第二,创业者需要一个有热情有凝聚力的团队。

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

大学生创业首要素质就是行动。当你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行动,而不是坐在角落里思考。唯有行动才可以得到反馈,而那反馈正是最有用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侯玉波

18—25岁是学生特性构成的首要时期,外界环境会起到重要作用。我觉得学生经商表象折射出的是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学校方面应当在主次安排上加以引导,能够把创业和学业非常好地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

创业和学业并不是敌对的。校园里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比较,总是相对滞后,学生的创业行动正好缓解了这种对立。从这个视点来说,学生的创业行动很值得发起。

北京大学教学经济研究所教授田玲

关于创新创业调查问卷 篇5

1.你对我校以及我院的创新创业活动了解吗?()

A.十分了解 B.基本了解 C.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 D.完全不知道 2.你是从哪些渠道了解我校及我院的创新创业活动?(可多选)()A.学校或学院的网站上 B.材料院的微信或微博 C.班级内部的宣传 D.朋友或同学之间的交流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加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吗?如果是,参加过哪些;如果否,为什么没去参加?

4.你觉得参加这些活动使你收获到了什么?(如果没参加过可以不填)

5.你对创业有明确概念吗?()

A.有,创业就是_______________ B.没有,只是知道这个词 6.你对创业的看法是?()

A.认同,是一种实现理想的途径,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利 B.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方法

C.基本认同,但是有挑战性,是否选择创业还需要谨慎决定 D.不是很赞同,风险太大,容易血本无归 E.太累,虽然有这份心,但不愿出这份力 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

A.支持,对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有积极影响 B.不关注,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追求 C.不支持,风险大,缺少资本和经验

D.反对,大学生应该选择就业,否则在某些行业可能会导致人才不足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 8.你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吗?()

A.十分了解 B.基本了解 C。曾经有过了解,现在基本忘了 D.从未了解过

9.你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吗?()A.十分了解,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规划 B.现状基本了解,但未来的形式并没有足够的了解

C.不太了解,不过离直面就业问题还有时间,并不用太过着急 D.根本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船到桥头自然直 10.你觉得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经验不足,缺乏人际关系 B.资金问题 C.没有合适的创业方向 D.风险大,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11.你觉得创业需要哪些素养?()哪些是你目前还不具备的?()A.强烈的挑战精神 B.出色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 C.较好的专业知识 D.领导和管理艺术 E.良好的社会关系 F.对市场的认知水平F.过硬的心理素质 G.其他______________ 12.你觉得你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满足你的创业需求?()A.完全满足 B.基本可以 C.稍显不足 D.完全不够 E.专业知识和创业需求完全没有关系 13.你觉得学校是否应该进行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呢?()A.必须 B.最好有,没有也无所谓C.没有必要

14.你希望学校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哪些帮助?(可多选)()A.资金支持 B.创业指导 C.人脉支持 D.不需要学校的帮助 E.其他____________ 15.如果举办关于创业的讲座,你更想了解哪些方面(可多选)?()A.创业技能的培养 B.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C.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D.创业案例分析E.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 F.创业理论课程 G.提供创业政策、创业基金、创业可行性等相关的帮助和指导 H.其他______________ 16.你觉得大学生创业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呢?()

A.学校 B.家人和朋友 C.政府部门 D.合作伙伴 E.社会舆论 F.其他_______________ 17.你对创业还有什么想法?

大学生创业调查 篇6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对创业意识、创业兴趣、创业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研究”项目,面向学院各专业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197份,参与男生共计108人,女生共计89人,男生占此次回收问卷比例的54.8%,女生占45.18%。

一、调查结果

1.大学生创业兴趣还是很浓,但自主创业的意识还不够,创业能力很差。在全部197份问卷中,对于创业有兴趣及很有兴趣的比例分别为37.59%和37.59%。对于创业不是很感兴趣及一般、完全没有兴趣的比例为10.15%、13.64%和1.03%。

故得出数据对于创业问题有兴趣的学生比例为75.18%,对创业问题没兴趣的为24.82%。总体而言,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感兴趣的人为75.18%,故大家迫切地希望进行自主创业,只有1.03%的人对创业完全没有兴趣。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创业项目或创业知识教育以及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话,可能会将大部分的同学带入创业队伍中去。

2.学生对创业缺乏正确理解,学校创业教育应加重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并使之长效化。接受调查的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不尽相同:28.43%的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公司、办企业,15.23%的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发一项科研技术,27.91%的学生认为开创一份事业就是创业,还有28.43%的同学对创业有着其他理解。

自主创业的产生为当代大学生开启了另一扇成功的大门,此次问卷调查中,67.51%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32.49%的同学选择毕业后不会自主创业,而是到企业学习经验,经历成长后,开辟自己的创业之路。

3.重点专业与非重点专业、男女性别的各项数据显示区别不大,创业目的需要科学引导。对于创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有39.59%的同学选择了如果创业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37.06%的同学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13.20%的同学选择热门方向发展,10.15%的选择保守的资金少、创业容易、风险较低的行业。

大学生对于创业目的的认识不同。38.07%的人选择最实际的——创业就是为了赚钱;27.41%的人认为创业是为了挑战自我;18.78%的人认为就业道路艰难,创业是为了解决就业的问题;15.74%的人选择了创业是其他目的。看来大家创业的目的不同,打算创业的行业方向就不同。

4.学校创业教育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也面临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心理素质不能满足创业需求等挑战。创业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外界的帮助必不可少。有24.37%的学生选择得到创业培训的帮助;31.47%的人选择了得到创业信息; 25.38%的人需要资金帮助或低息贷款;18.78%的人需要其他创业的帮助以完成自己不足。

在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许多人遇到障碍后放弃了创业,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42.13%的人是因为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导致了创业之路的障碍;10.15%的人是因为亲人的反对而成为创业的障碍;25.38%的人认为创业环境、社会关注和支持力度不够成为自主创业的障碍;14.21%的人认为缺乏人才和核心技术成为创业的障碍;只有8.13%的人认为没有好的创业方向。

由此看到:在创业中,大家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自己的想法,只有自身和外界的一部分原因让大家放弃或惧怕创业。这说明学校需要专门对创业者进行心理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对于外界的障碍,要尽量帮助他们解决或提供帮助。

每个人都知道机不可失,但是作为学生,学习确实是一个与创业相冲突的问题。对此问题,44.68%的人选择边学习边创业、两者互不影响的处理方法;18.18%的人选择找代理创业事务,而自身先学习,完善自身条件;17.35%的人选择放弃创业;16.24%的人选择休学创业;3.55%的人选择其他方法处理。

二、对策与建议

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和运行机制,有的只是一些企业的平台建设和一些创业教育的尝试。基于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立,只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外在支撑,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因此,要大力加强和改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

以理念为先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并具有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有过创业冲动的不少,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是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倡导功能,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宣传、就业形势分析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自觉到基层、到农村去建功立业。例如,学校可推出投身西部大开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社区建设、自主创业成长成才的先进典型,组织开展“杰出青年进校园”系列活动,与青年学生面对面,通过演讲、报告、座谈等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陈旧就业观念,促使择业观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另外,要注重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强化大学生创业的理念和意识,倡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鼓励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提升他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功能。

以素质为主导,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要以拓展大学生素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创造一切机会让大学生在一系列特色活动和品牌活动中强化就业创业意识、经受创业技能锻炼,努力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非智力能力培养,打造大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以创业计划竞赛、科技论坛、成功校友报告会、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等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发挥学生社团的独特作用,培育大学生的个性和综合能力。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共青团组织应对校、院级学生社团实施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重点发展和支持有特色、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学术型社团,推出“学生社团文化节”和“社团在线”等精品活动,让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充分彰显个性和才华,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独立办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大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功能,引导大学生为担当未来社会角色做好思想准备、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高校应积极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参加“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外延,从而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使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经受磨炼、提升能力。

4.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现在高校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越来越明显,这使得高校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社会化和活动阵地社会化。高校可通过各行各业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作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帮助大学生通过创业技能培训掌握创业本领。

5.通过创业论坛经常邀请有经验的创业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学校讲座、对话,为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和创业需求,弥补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和学校创业课堂的局限;通过创业计划竞赛,使学生获得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锻炼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分析和研究能力;通过创业者联盟,争取风险投资机构、企业、科技园、孵化器以及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与风险投资界、企业界的联系,争取企业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支持,为学生创造模拟创业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创业学习和实践,放大创业教育功能;通过建设创业平台,开办自主创业公司,为学生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获取市场信息,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为创业打下初步基础。

医学本科生创业态度调查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的在校本科生。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从创业认识、创业能力、创业意向等方面进行调查。

1.3 质量控制

采取随机方法确定样本, 统一培训调查员, 建立调查过程的统一标准, 进行预调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之后全面启动调查。

1.4 数据处理

每份调查结果用Excel 2003录入计算机,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1.0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发放问卷余份收回问卷份剔出无效问卷37份, 得到有效问卷541份, 有效率93.60%。其中公共卫生学院143人 (26.43%) , 基础医学院106人 (19.59%) , 药学院148人 (27.36%) , 临床医学院144人 (26.62%) ;大一113人 (20.89%) , 大二117人 (21.63%) , 大三122人 (22.55%) , 大四102人 (18.85%) , 大五87人 (16.08%) ;男生238人 (43.99%) , 女生303人 (56.01%) ;来自于城镇的220人 (40.59%) , 来自于农村的321人 (59.41%) 。

2.2 对创业的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 57.44%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是发展自己的事业, 10.17%将创业单纯理解为创办公司, 11.68%认为是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

2.3 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 2.67%认为满足自己的创业能力可以满足创业需求, 8.76%认为基本满足, 27.05%说不清, 61.52%不满足;较强的沟通能力 (22.68%) 、良好的组织能力 (14.76%) 、专业知识 (14.18%) 、强烈的挑战精神 (8.62%) 、商机判断能力 (8.58%) 被认为是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的五大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 (8.50%) 、经营管理能力 (6.51%) 、创新能力 (5.51%) 、市场开拓能力 (4.93%) 、应变能力 (3.65%) 、管理领导艺术 (2.07%) 被认为是大学生创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学生干部工作 (11.69%) 、实习 (9.94%) 、社会实践 (41.33%) 、兼职 (23.59%) 、模拟创业活动 (13.45%) 等方面的锻炼被认为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2.4 创业意识

50%的调查对象考虑过将来创业, 45.06%的根本不打算创业, 4.94%的已经开始创业;提及创业动机, 28.25%的调查对象是实现理想、自我价值, 27.20%的是提升能力和素质, 27.90%的是赚钱, 14.77%的是因为就业困难, 1.88%的是想当老板。

2.5 创业前景的自我评价及失败后的应对

12.11%调查对象对创业前景充满自信, 33.40%对创业前景感到迷茫, 41.41%感觉创业有压力, 13.09%认为创业对自己来说是在赌博;3.71%的调查对象会在第一次创业失败之后选择放弃, 18.36%选择筹集资金, 努力进行二次创业, 77.93%选择等待时机, 积累经验, 继续创业。

3 讨论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 被调查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创业意向和欲望, 但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人认为创业是个人发展及自我提升的过程, 一个人沿着自己设计的路线前进并达到计划中的高峰的过程就是“创业”, 不一定必须创办公司。从这个角度出发,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已达到较高的层次。当代大学生对创业的目的与动力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反映出时代的鲜明个性特点, 更多的同学把自我实现———“实现理想、自我价值”作为创业的目的和动力 (28.25%) , 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更高目标追求, 富有理想色彩。大学生通过创业获得自我实现, 符合人性的发展。同时, 也有不少同学追求“赚钱” (27.90%) , 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务实的态度同时对金钱的崇拜。因此, 需要学校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 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创业导向。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 是个体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 它作为高层次的特征, 其中包含个性、技能和知识, 被视为创业者能成功履行职责的整体能力[2], 即是为了能从事创收获得利润并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 应具备的社会实践能力[3]。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2.7%的认为满足自己的创业能力可以满足创业需求, 大部分认为自己的创业能力不能满足创业需求或不清楚。因此要着力培养和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尽管多数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创业意识, 但在评价自己的创业能力时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感觉一般缺乏自信感到有压力和迷惘, 迫切希望学校能提供创业能力训练的课程。所以, 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积极开展创业组织活动, 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同时,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利于培养创业能力的活动, 培养创业能力, 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经验等劣势, 进行系统的创业前学习与训练,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能力等有关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 考虑过创业占50%, 根本不打算创业为45.06%, 可见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问题十分慎重, 说明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比较理性, 大部分学生处于观望态度。根据访谈, 很多大学生认为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 (12.30%) 、缺乏市场意识 (15.08%) 、缺乏商业管理经验 (25.68%) 、缺少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 (9.25%) 、难以吸引风险投资 (27.52%) 是大学生创业的五大瓶颈。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创业意识较强, 积极渴望创业, 但不轻易走上创业之路, 是因为他们对创业的客观环境及自身的主观评价不高有关。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创业资金缺乏 (27.52%) , 最主要的主观原因是创业能力不足 (25.68%)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一方面富有创业激情, 若有创业机会时, 选择创业;另一方面, 由于能力不足, 缺乏信心, 意志力不强, 加之创业风险大, 资金缺乏, 怕承受很大压力。可能由于年轻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他们有创业梦想, 想展示自我价值 (28.25%) 。然而, 他们又是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 实践经验少, 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怕风险, 怕承受很大压力[3]。因此社会和学校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创业问题, 积极关心、支持、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 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环境。社会各界要推动大学生创业, 政府要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 从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上改变对年轻人的轻视, 重视青年科技创业的巨大价值。政府可以设立更多的风险投资基金, 支持大学生创业, 解决创业资本不足和融资难的问题, 积极探索引导社会财富投资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市场课题[4]。同时, 提供政策上的优惠与扶持, 对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学校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就业观念, 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5];重视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坚持创业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与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 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 减少对创业的迷茫, 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业教育的观念下转第页 (上接第153页) 确立以创业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树立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观念[6], 培养和造就创业型人才。在改革深入的今天, 认识大学生创业的作用, 在政策上向他们倾斜, 用创业带动就业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摘要:通过对兰州大学医学本科生的创业态度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医学本科生的创业态度的状况;对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的578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兰州大学医学本科生有着积极向上的创业态度, 但是由于主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 开始或者成功创业的比例很小。社会、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同时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创业态度,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调查

参考文献

[1]毛建国.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1, 28 (4) :16-19.

[2]Man T W Y, Theresa Lau, Chan KF.The competitiveness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 (17) :123-142.

[3]肖红伟, 李林荣, 张朝晖.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2007, (1) :40-48.

[4]郭必裕, 沈世德.对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分析[J].南通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18 (3) :71-75.

[5]刘迎曦, 张文隽.关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3, (9) :19-21.

医学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分析 篇8

党中央在十七大会议中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 各地方纷纷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那么作为医学学生, 他们有无创业意向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对温州医学院医学专业的学生展开调查, 以期从中寻找就业对策, 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

一、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温州医学院就读医学类专业的本科学生, 包括临床医学、影象学、麻醉学、眼视光学、法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口腔学等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95份。回收率99%, 有效问卷487份, 有效率97%, 其中男生268名, 女生219名, 各占55%和45%。笔者以高年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其中三年级学生占58.51%, 实习生占36.78%, 其余为一、二年级学生。

(二)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形式, 采用单项选择不记名方式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表1:医学生毕业去向

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继续深造出国自主创业

肯定否定不确定

目前, 学校有没有对你们做一些创业方面的辅导7.49%

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 医学生中已经有一部分学生有自主创业意识, 他们在日常能力培养中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也希望得到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创业指导, 但是医学生自主创业行为不强, 对自己适不适合和会不会自主创业大多持不确定态度, 他们还是希望以医疗卫生单位为最终就业归宿。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是极为不协调的: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 各大医疗机构和用人单位都在实施改制和精简人员, 对医学生的学历层次和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各大城市医疗机构对本科医学生的需求已经饱和。所以, 鼓励有能力的医学生及早做创业准备是拓宽医学生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在医学生被问及将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自主创业时, 在找不到工作时占47.04%, 工作单位不理想占25.93%, 自身的兴趣所在占20.37%, 会响应国家号召, 直接去创业的占6.67%。可见, 相当多的医学生只是把创业做为后备选择, 有创业冲动, 但没创业准备。

从调查中, 我们也发现, 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中, 创业指导尚处于空白期。许多医学院校仍然将促进医学生在医疗事业单位就业作为最终导向, 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 但在创业指导方面所做甚少。笔者在问卷中对医学生就自主创业所需做的准备这

一题中, 有88.52%的医学生认为仍然应该认真修读专业课, 从专业知识中找出自主创业的路子。虽然只有5.88%的医学生选择毕业后去自主创业, 但是有68.63%的医学生觉得自主创业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让他们看到了医学专业毕业后的其他出路, 只是

88.34%4.17%现在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表3:医学生选择毕业去向的原因分析

学了这么多年的医学专业, 放弃了觉得很可惜55.93%自己从小的兴趣与心愿16.21%家庭的压力, 父母亲希望自己从事医疗行业15.44%医学生创业很有难度, 缺乏创业知识12.42%

从以上原因分析看出, 医学生选择医疗事业单位就业大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和不舍。同时自身的兴趣还有父母亲的期望也占了大部分原因, 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及其家长都认为, 高考时高分进入医学院校, 毕业时一定要想办法进入医院工作, 传统的医学就业观已经对医学生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且创业与就业相比, 创业难度大, 直接就业可以马上拥有经济收入, 工作相对稳定, 风险小。

表4:医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在被问及医学生对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了解多少时, 71.2%表示自己知道这个政策, 但是具体有什么措施却未去了解过。分析原因, 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日后并没有创业的打算, 所以对这方面的关注甚少。从另一个角度看, 也说明当前社会、学校还只是停留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前期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尚未到来。他们较少为学生提供创业知识与技术的支持, 也没有为学生提供积累创业经验的平台。医学生没有去尝试创业, 也看不到创业所给自己带来的发展前景, 自然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就少了。

三对医学生创业的思考与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说: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 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有34.44%的医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适合创业, 29.55%的医学生对毕业后是否选择自主创业持肯定态度, 54.07%的医学生愿意去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67.03%的医学生表示支持身边的同学进行自主创业, 说明医学生虽然尚未摆脱传统的医学就业观, 但是潜在的创业需求已经在开始萌芽。笔者认为, 加强对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应该从学生本人、高校部门以及社会力量这三方面入手。

(一) 医学生要更新的就业观念, 自觉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

医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观念, 跳出医疗事业单位与专业对口这个圈子, 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专业知识学习是掌握创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笔者认为医学生的创业应该是从专业出发, 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选择创业方式, 而不是再去抢其他非医学专业的饭碗。

(二) 医学院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创业的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高校是学生强大的后盾, 除了从常规的专业知识学习中培养创业意识之外, 相关的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1、以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为依托, 开设形式多样的创业指导课

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 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独特性, 由于其专业性特别强, 所以长期以来, 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就业技术的指导, 如:如何成功面试, 如何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 如何应对职场的挑战等。在就业指导课上, 针对创业的指导可谓少之又少, 所以笔者建议, 医学院校除了传统的就业指导外, 还应该结合当前国家政策, 开设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创业指导课, 为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支持。

2、借助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力量,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 各校团组织应该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为契机, 举办各类创业计划和设计大赛, 激发医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在医学院校内创办医学生创业园, 为医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 积累创业经验;邀请一些创业实战专家举办创业案例讲座, 帮助医学生树立创业的决心。此外, 高校也可通过各自的创业基地, 给很多创业大赛中的优秀成果创造一个创业平台, 为积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硬环境。

(三) 社会与家庭应该多给予学生创业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医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 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本次调查中笔者也发现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以及社会关注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家庭、社会要给予大学生创业多方面的帮助, 同时也要打破原有的传统观念, 只有去医疗卫生单位才是医学生的正确出路的观念, 鼓励医学生自主创业。而家庭则要在创业者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时, 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 不能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医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可以有多条途径的, 笔者在此强调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并不是否定医学生传统的就业选择, 而是将创业作为另一种就业渠道, 希望实现医学生全面就业。

摘要:本文以温州医学院487名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创业意向展开调查, 得出数据, 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此基本上, 从医学生、医学院校、社会及家庭三方面对医学学生创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对大学生赴农村创业意愿的调查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大学生赴农村创业意愿的调查与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7月13日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2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就已超过680万人, 比2005年时的全国应届毕业生总人数333万人增长已有一倍之多,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教育部袁贵仁于“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 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袁贵仁部长在会议上重点提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显然, 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解决当前就业压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57份, 有效率91.4%。其中男生181人, 女生276人。来自城市、县城及农村的学生比例为65∶61∶331。受访者中非独生子女占81.18%。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意识普遍较强, 受访学生中只有6.78%的同学对创业不太感兴趣, 对创业非常感兴趣的同学达到了54.92%, 较有兴趣的也有37.86%。但是, 在“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的调查中却只有16.63%的同学表示愿意到农村工作, 8.10%的同学更是表示坚决不去农村工作, 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视情况而定”。是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意愿, 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一、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主要因素

(一) 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机会的认识不足。

大学生们总是认为农村商机少、市场小, 比不上城市。调查结果中显示:25.82%的大学生认为在农村工作会使自身发展受到限制, 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 而不是抓紧机遇在农村干出一番大事业, 总是认为只有城市才可以成就人才。从现在农村的发展情况和速度来看, 农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只是有待开发, 这一点大学生们似乎并没有认识到。

(二) 生活背景和习惯。

在我们的受访者中有19%的是独生子女, 就算是其他的非独生子女, 从对他们的访谈中得知, 这一代大学生并没有吃过多少苦头, 也害怕吃苦, 更倾向于过安逸、稳定的生活。在调查中, 来自农村的学生占了73%。对农村大学生们来说,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可以走出农门, 走向城市, 可以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身份, 同时也背负着亲人的寄托和希望, 他们不愿再回到农村。而对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们, 在他们的观念里, 农村还停留在过去报纸、电视里的介绍, 认为所有的农村地区都是没水没电一片荒凉而又落后的土地。同时, 城市生源学生多年来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 不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 所以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不愿意走向农村。

(三) 社会偏见的压力。

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往往还受到来自家人亲戚、同学朋友的影响。到农村就业、创业, 面对来自亲人、朋友对于农村的种种偏见, 在心理接受程度上也是一个问题。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有2.4%的学生父母会非常支持他们到农村工作, 而回答家人、朋友一定会反对的同学所占的比例高达13.57%, 可能反对的更是占了47.92%。在回答为何不愿去农村工作的问题上, 24.95%的同学坦诚是由于社会舆论压力。由此可见, 人们普遍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缺乏足够的理解与认同。

二、增强大学生赴农村创业意愿的对策研究

(一) 通过各种渠道营造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

社会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舆论导向,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业行动与热情。因此, 政府要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积极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 真正形成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不仅要在青年人中营造积极的氛围, 更要在中老年人群中普及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知识和政策, 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优势, 改变学生家长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走向农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老年人群中营造崇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二)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努力打造良好的农村创业平台。

合理的政策支持不但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更能吸引更

对大学生赴农村创业意愿的调查

□文/崔铭吴娟频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多的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去创业。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通过政策倾斜, 使他们在就业较难的城市与就业比较容易又有优惠政策的农村之间做出选择。例如:到农村创业可延期偿还助学贷款;建立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体系, 减息甚至免息, 降低抵押物标准;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设立专门的“高校毕业生农村创业基金”;对成功创业者进行现金奖励;对大学生开设免费的创业培训班, 进行创业指导服务, 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三) 从在校大学生入手, 积极引导学生到农村创业

1、学校首先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去农村发展。

大力宣传农村就业的意义, 引导广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 端正就业观念, 激发其潜在的农村就业意愿, 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农村同样有施展自己才华的一片天地。

2、帮助学生了解农村。

积极组织学生寒暑假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 使学生熟悉了解农村环境, 了解“三农”问题, 看清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他们积极到农村建功立业。对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对优秀者给予精神或其他方面的奖励。广泛在乡镇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 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

3、积极做好创业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

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为以后到农村创业做好创业能力的储备。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程, 供有兴趣的同学们选修;大力发展创业方面的社团、协会, 举办校级创业计划比赛, 企业家讲座等;请已经成功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来学校做讲座, 交流经验, 传递知识, 让同学们更深入地、近距离地了解到农村创业的情况。积极举办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讲座, 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有利政策, 积极利用政策支持减少创业风险。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靠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而目前农村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量的青壮年知识分子及劳动力向城市流失, 剩下大量的妇女、儿童、老人留守,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可以为农村带来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他们的创业活动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并能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鼓励青年大学生去农村创业, 一方面解决了青年自身的就业问题, 而另一方面以创业带动就业, 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对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 对农村生产力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关注大学生赴农村创业的问题,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Z].2010.11.29.

[2]张蕾.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4.

创业调查论文 篇10

1989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全新概念, 指出未来人才应该掌握的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 一本是职业性的, 还有一本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 这第三本护照就是创业教育。目前, 创业教育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受到广泛关注。但是, 当前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还不成熟, 仍未形成较为成熟完备的教学内容和保障体系, 如何发现存在的问题, 找寻规范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的路径, 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和效果, 具有关键意义。为此, 基于当今社会背景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调查, 分析了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途径, 以期充实创业理论认识、提高创业管理实践素质、突出就业综合能力, 使高校创业教育更具主体性、高层次、跨越式, 不断提高创新型人才和适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实证分析所依据的数据来自于对北京林业大学《创业管理》课程问卷调查所得。调查对象分为两大部分:在校研究生和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总计151份, 问卷收回率达98.01%, 有效问卷收回率达91.39%。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创业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 而不是局限于个别表层现象的描述, 所以在问卷设计时, 将学生学习目的和意愿、教学安排和外部支持等因素全部包括在内, 作为问卷的几大组成部分。由于本次调查是对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的, 所以在问卷设计时也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不同情况有所改动, 设计出了两份问卷。问卷整体都是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模式。

在问卷正文部分, 调查问题被划分为学习目的和动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保障4大部分。其中, 学习目的和动机, 调查了学生对创业及创业课程的理解以及可能对创业意愿有潜在影响的学生个人经历;课程内容, 是整张问卷的核心部分之一, 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重要程度、教材选定、与创业教育和现有课程之间关系等的认识;教学方式, 探究了教师角色、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指向性问题;教学保障, 主要是从创业教育的直接提供方即高校的角度出发的, 通过将高校在支撑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3个不同角色来进行题目的设置。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 学习目的和动机

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比较同意以下两种观点, 即“我对创业非常感兴趣, 希望通过上课为创业准备”和“我对创业了解程度很低, 对创业的认识很模糊”。由于学生对创业感兴趣, 但是缺乏必要的信息, 因为产生了对创业教育的需求, 并进而期望通过上课来获得所需信息。

学生不太赞同以下4种观点, 即“学校创业教育是我获得创业信息的首要渠道”、“创业是就业的辅助, 是就业压力下的衍生品”、“创业的最佳阶段是大学毕业之后, 所以创业会是我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和“我有毕业后创业的打算”。

调查数据还发现, 本科生对创业及学校创业课程的理解与研究生非常相近, 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对创业感兴趣, 但是缺乏相关信息, 所以希望通过上课为创业准备。但是, 本科学生较不赞同学校创业教育是获得创业信息的首要渠道, 并且不认为大学毕业是创业的最佳阶段, 因而较少学生将创业列为毕业后的首要选择。

(二) 课程内容

学生比较赞同以下3个观点:“教师应在课余补充创业实践和创业成功案例的知识”、“创业管理应更加重视对创业意愿的激励”和“教师应为每一讲内容专门设置研讨课程, 将学生创新和科研相结合”。由此可见, 教师在安排授课时, 一方面, 应当注重增加有利于激励创业意愿的内容, 使学生受到感染;另一方面, 还应当合理安排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比重, 以及与研究生科研之间的关系, 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达到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的效果, 使得更多创新性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创业相关课程与这些主流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它们是应当呈现出课程安排上的先后顺序还是平行顺序?调查发现, 问卷平均分都位于第3分数梯度的上半部分, 接近于4分, 这意味着学生倾向于较赞同创业管理课程确实与专业课联系紧密, 应当与专业课穿插授课, 在创业相关课程的讲学过程中融入专业课内容, 从而使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直观、清晰。并且学生们也普遍认为高校应当开设系列创业课程, 形成创业教育体系, 与现有的主流课程形成互补, 呈现出交叉环绕的状态, 而不是平行关系或是先后关系。

(三) 教学方式

研究生对“创业课程应当以理论教育为主, 以参观、实习、经验交流为辅”的赞同程度最低, 只是趋近于“一般”的态度;而对于其他三种授课方式, 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偏好程度, 均分都在3.7分以上, 接近4分。学生认为, 创业课程应当以案例分析和课堂自由讨论为主要课堂形式, 应当突显案例教学特色。此外, 活力较强的创业课程也应当有别于传统科目的授课方式, 一方面, 将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根据不同章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的比例;另一方面, 采用课堂模拟创业竞赛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业项目竞赛, 突出团队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学生有着几乎相同的看法, 学生普遍较赞同“教师应当充当讨论组织者和引导者, 而不是传统说教者和概念解释者” (均分4.02) 和“教师应当理清关键观念, 激发学生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而不是用某种定义束缚学生” (均分4.08) 。

(四) 教学保障

关于资助者角色, 学生对“学校每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非常少”持“一般略偏较赞同”的态度, 他们对学校目前实践类创业教育的开设情况并没有明确的看法;第二题平均得分4.04分, 学生比较赞同“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创业指导小组, 增加创业活动的开展次数, 为学生提供指导和资金支持”;学生几乎较赞同“学校加大对创业课程的宣传, 消除学生对该课的模糊感”。

关于联络者角色, 体现在与企业、成功人士、知名专家联系, 并以学校名义为创业教育提供校外知识输入。从调查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学校在创业教育中应当扮演的联络者角色赞同度较高, 平均分都在4以上, 学生比较赞同“学校积极联系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增加和锻炼学生的创业基础素质”、“学校应出面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分享成功经验”和“聘请校外专家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设理论前沿知识讲座, 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 并且学生的赞同程度是逐渐递增的。

关于监督者角色, 学生比较赞同“学校加强对创业课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4.03分) , 因为相对于已有传统课程而言, 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更加多样化、弹性化, 并且没有成熟的教学评价体系。此外, 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取, 从而不利于课程的长远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首先, 注重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从创业管理理论基础出发, 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社会现实的要求, 进行针对性的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基础模块”、“前沿动态模块”、“案例实践模块”、“能力提升模块”等几部分, 体现出创业管理从新企业成长到成熟企业的不同管理阶段, 实现学术理论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

其次, 合理设计功能化的课程结构。根据《创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以创业过程为主, 兼顾关键要素, 以“观念、知识、技能和行动”为框架, 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优化《创业管理》课程结构, 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专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同步提升, 使其成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两翼”。

再次, 强化运用互动化的教学方法。基于管理实践的互动特点, 除常见的课堂讲授以外, 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学术论文训练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辅之以混合讨论、模拟创业等形式,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对创业管理问题的研究能力和运用能力。

最后, 努力完善立体化的保障体系。应立足课程教学创新, 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政策、人才、资金、硬件设施上探索有利于课程完善和学习效果的优化模式和解决对策, 为学校开展的相关学术活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可持续的支撑, 确保教学效果。

摘要:基于对《创业管理》课程教学的调查, 探讨了高校创业教育在学生学习目的和动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保障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即注重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功能化的课程结构、强化运用互动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完善立体化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管理,教学,调查

参考文献

[1]Bechard, J.P.Gregoire, D.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earch Revisited:The Case of Higher Educ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Learning and Education, 2005, 4 (1) :22-43.

[2]Brown, W., Galloway, L.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t university:a driver in the creation of high growth firms[J].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2, 44 (8/9) :398-405.

城市创业族生存状况调查 篇11

镜头一

凌晨3点赚钱忙

凌晨3点钟,住在重庆储奇门的打工妹马寒芬就习惯性地起床了,她胡乱地吃了前一天晚上留下的一点剩饭后,就匆匆地赶往了朝天门自己的服装批发小店。

“太早了,没有卖早饭的,所以我只有吃剩饭了!”谈话间,我们来到了她位于朝天门“协信商厦”的服装批发店。

“5元、3元……”人们的讨价还价声一浪高过一浪,整座大厦人声鼎沸、灯火通明。马小姐的小店门口也挤满了人,刚才还斯斯文文的她突然“粗暴”起来,只见她斜挂着背包,在店内来回不停地穿梭着……

镜头二

百里蔬菜营销慌

凌晨1点左右,陈力登上了开往湖南农资批发交易市场的运菜大货车。

一路上,陈力不停地看表,“4点钟之前,我必须把菜运到交易市场,晚了就没收菜的人了”陈一脸严肃地告诉记者。

凌晨3:40分,陈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车子还没有停稳,他就急不可待地跳了下来,匆忙地挤进了买菜的人群中……

镜头三

14岁的小老板

凌晨4点钟左右,14岁李丽被母亲叫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在伸着懒腰的同时,嘴里还小声地嘟囔着什么,好像在埋怨母亲的不是。她呆坐在床上,头昏得厉害。

“还不快点!”当李丽还想倒头再睡几分钟时,她的父亲撮着沾满面粉的双手,已经站在了床边。李丽很不情愿地穿起外衣,拿着毛巾向水龙头走去。

在离房间不远的厨房里,李丽的父母早已忙开了,父亲李大民往面团里加入面粉和水,然后用力地把它们合在一起;而母亲陈丽芹正在准备蒸包子的蒸笼呢。

李丽负责煮稀饭,生火、淘米、切菜,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干净利索。

7点钟左右,李大民家的小店开始热闹了,吃早饭的客人络绎不绝。“包子、馒头、稀饭……”李丽披着围巾,俨然一个小老板。

据李大民介绍:这附近的饭馆、茶楼、录像厅等服务业80%以上都是由打工者开办的,其中也有一年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但大多数的创业者都只是小打小闹的,满足基本的生存而已。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创业大多处于小本经营的现状呢?

调查篇

■首遇资金拦路虎

据了解,打工者在创业中,资金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据有关部门对浙江杭州的打工创业者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88%的人认为创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创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我资金占64%,向私人借款占28%,银行贷款占8%,银行支持的资金总计不足10%。虽然说,打工者在创业时都有或多或少的积蓄,但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来说,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如果资金问题不能解决,大多数打工者虽有一腔创业的热情,但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是创业,也只能是小作坊式的小本创业。

■环境瓶颈难突破

经营环境不理想,突出并普遍地表现在税费过重。在采访中,有62%的打工创业者谈到了税费过重的问题。同时,有相关单位不仅不提供服务,而且故意卡脖子。还有的买东西长期“欠”账,上海某菜市场以卖菜为生的刘媛女士告诉记者:菜市场某位管理员的老婆经常从她那里赊菜,每次2元、3元不等,这样的情况已有两个多月了,但她从不敢向这位管理员老婆要过一分钱,“为什么不向相关部门反映呢?”“我一个外来打工妹,能在这里卖菜已经不容易了,我怕还没有把她告倒摊位就没了。”刘摇头苦笑着回答。

此外,经营环境不理想还突出地表现在地痞、流氓的干扰上。在采访中,有19%的创业者曾遭到过地痞、流氓地骚扰。

■优惠政策不明了

在调查中,有49%的人认为当地政府没有鼓励打工者创业的优惠政策,有42%的人不知道有没有优惠政策。据了解,我国的很多省市对创业者都制定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政策,其中的一些政策也惠及打工者。但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打工者广泛了解,或者因未认真执行、未落到实处而成为一纸空文,使得创业的打工者感受不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在重庆菜园坝从事水果生意的张德亮向记者埋怨道:“人家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比我们高,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有创业基金不说,在开始的2~3年内还不用交税,而我们什么优惠政策都没有。”

■素质不高经营难

由于打工创业者的素质普遍偏低,导致了其94%以上的创业都属于生存型创业。许多人的创业是被逼上梁山、为了谋生而混口饭吃的。在山东烟台摆地摊的刘帆告诉记者:像我这种没上过学,打工没人要的人,当然只有靠做点小生意为生了。

据调查显示:74%打工者的创业都属个人行为,这种单枪匹马、势单力薄的经营模式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其市场竞争力也非常差,一般难有大的作为。

建议篇

创业,已成了我国打工者谋生的另一种手段,但在创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将导致创业的失败,并因此而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因此,我们应对创业者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

张林跃(广东惠州政府官员):针对打工创业者缺乏政策优惠的问题,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打工者因地制宜、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一般来说,在注册登记方面,要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并免收各种证书费、登记费和管理费;在税收方面,免去2~3年税收,使其在创业起步阶段减轻压力;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利用方面,提供方便并给予优惠。

徐雷(浙江杭州某银行领导):解决他们资金困难的手段是多样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第一,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开发资金,在开发性资金的使用方面,政府可有意识地向他们倾斜。第二,积极协调银行与打工创业者之间的借贷关系,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第三,可以探索性地引导创业民工寻找民间融资的途径。现在,大多数打工者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节余的暂时不用的资金,政府可以给予引导,把这些闲置资金利用起来,以求双方互惠互利。

蒋勇(上海闸北区某派出所所长):为打工者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首先,要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重拳打击抢劫、敲诈、勒索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对地痞、流氓实施打击。其次,要加强对有关单位及领导的教育和约束,消除对创业者卡脖子、揩油水、白吃白拿、索礼受贿的现象。

编后语

打工者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它还将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些人通过创业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也有些人通过创业带富了一方乡亲……

创业调查论文 篇12

创业企业预兆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 对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观察是对经济发展最具有预兆性内容的了解。对大学生创业态势的剖析有利于了解大学生创业的活跃程度与方向。清华大学高建、程源、李习保教授在《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 (2007) --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一书从整个家国层面上对创业态势与特性作了概括性的研究, 陈谷纲等通过问卷数据对大学生创业环境作了部分研究, 刘宗让在《商场现代化》杂志上发表了"浙江创业活动活跃度比较分析"等文章对浙江创业活动活跃度进行了一些分析, 其他关于"创业态势与特性"的文章尚不在少数, 但从指数层面直言大学生创业态势与特性的论文未能检获。谢敏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创业指数研究》一书, 它为大学生创业指数研究确立了系统框架, 本文是对该指数体系最基础部分--大学生创业态势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众所周知, 浙江是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区域, 对浙江大学生创业态势这一重要样本的剖析有利于了解未来民营企业的形成特点。

二、对基本概念的确定

1. 对创业活动过程的确定

对创业活动的整体观察首先需要体现创业的过程化特征, 根据GEM的模式, 把个人创业过程分解为三个环节 (见下图) :

一是潜在的创业阶段, 潜在的创业阶段存在潜在的创业者, 他们具有创业动机, 并可能在机会适当时开展创业行动;二是产生创业行动后, 在创业初期表现出的早期创业活动, 这个时期分为企业成立后前三个月的初生创业者和不超过42个月的新企业所有者;三是运营超过42个月的已有企业所有者, 这些人已经走上了持续经营之路, 已经不成为重点研究对象。由创业过程划定的创业者分为三种类型:潜在的创业者、新企业所有者、已有企业所有者。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一般处于第一与第二阶段, 所以, 观察重点自然也在这两个阶段。

2. 对基本概念的界定

GEM理论对创业者的界定。在GEM的理论框架中, 创业者的含义相对宽泛, 它指:⑴被调查者自己或者与他人一起创办企业;⑵被调查者自己或者与他人一起为雇主开展一项新生意或者建立一个新企业;⑶被调查者自己或者与他人一起拥有了一家公司并由被调查者负责经营。

依据GEM理论对创业者指数的界定。⑴潜在创业者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产生了创业动机, 并可能在有机会时导致创业行动的人所占比例;⑵初生创业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目前初生创业的人所占比例。这些人是那些积极参与到其拥有或者共同拥有的一个企业中去, 且运营时间不多于3个月;⑶新企业所有者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当前是一个企业中的拥有所有权的管理者人数比例。这些人拥有并管理一个正在运营的公司, 且运营时间多于3个月少于42个月;⑷早期创业 (或称之为初创企业) 活动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目前或者是初生创业者或者是新企业拥有所有权的管理者人数所占比例。该指数由以上两个指数构成;⑸现有企业所有者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当前是一个运营时间超过42个月企业中拥有所有权的管理者人数比例;⑹总体创业活动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目前或者是参与早期创业活动或者是现有企业拥有所有权的管理者人数所占比例。上述六个指数系指中第一个指数 (潜在创业者指数) 并不具备显形要件, 它不易被包括在总体人数之中。所以, 初生创业者、新企业所有者与现有企业所有者是创业者人数中的分析要素。

依据GEM理论对创业企业的界定。依据GEM理论从创业动机角度把创业企业分为两类, 一类是生存动机 (是指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因为其他选择不是没有就是不满意, 创业者必须依靠创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谋求出路) , 由此导致的创业活动被称为生存型创业;另一类是产生于机会的动机 (是指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一种选择, 看到有比目前学习、工作更好的创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 由此导致的创业活动被称为机会型创业。

三、调查对象与指标体系

以在浙江的大学为调查对象, 采取分层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从本科院校中抽取1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抽取15所 (一共31所高校,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共有105所) 作样本, 然后再从高校样本中抽样得到学生样本3238人, 教师样本192人。调查设计了普通学生卷、自主创业学生卷、教师卷及学校卷等四套问卷, 设计了8道题, 建立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 该表中指标按照GEM定义, 而权重设计、指标内容表达及计分方式却是在课题组内讨论与征求专业人士意见的结果, 具有主观性。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基于上述的指标体系、相应的权重设计与打分方式开展调查, 得出如下结果:

1. 关于创业存量态势

调查结果见图1所示。

关于问题1 (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 , 调查得分为98, 接近于满分, 说明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极好, 处于上等水平。

关于问题2 (生存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 , 调查得分为99, 接近于满分, 说明生存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指标极好, 处于上等水平。

关于问题3 (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 , 调查得分为34.5, 远低于中值50, 说明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很差, 处于中下等水平。

关于问题4 (机会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 , 调查得分为, 48.3, 约等于中值50, 说明机会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指标一般, 处于中等水平。

综合来看,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态势得分值70.0分, 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 关于创业增量态势

调查结果见图2所示。

关于问题5 (人口增量) , 调查得分为98, 接近于满分, 说明人口增量指标极好, 处于上等水平。

关于问题6 (企业增量) , 调查得分为99, 接近于满分, 说明企业增量指标极好, 处于上等水平。

关于问题7 (产值增量) , 调查得分为11.6, 远低于中值50, 说明产值增量指标极差, 处于下等水平。

关于问题8 (机会型创业企业增量) , 调查得分为98, 接近于满分, 说明机会型创业企业增量指标极好, 处于上等水平。

综合来看,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态势增量得分值76.7分, 处于中上水平。

3. 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差异比较

(1) 创业态势

在创业态势方面, 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对于表2的解释如下:

(1) 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67.4,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66.7。给定置信度95% (下同) ,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2.3, 82.5],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1.6, 81.8]。

(2) 生存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66.2,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65.3。给定置信度95%,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1.1, 81.3],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0.5, 80.0]。

(3) 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22.4,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40.6。给定置信度95%,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17.4, 27.5],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31.1, 49.3]。

(4) 机会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26.7,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45.2。给定置信度95%,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20.7, 32.8],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35.0, 55.5]。

综合来看, 创业态势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41.4,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52.0。给定置信度95%,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32.0, 50.8],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40.3, 63.8]。

为进一步确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在以上指标上的均值显著性, 需要作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指标问题1为例。设X1, X2分别表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得分值, 由于X1=67.4, X2=66.7, 故原假设为X1=X2;备择假设为X2≠X2。检验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6593。取显著性水平α=0.05, 则P>0.05, 故接受原假设, 认为X1=X2显著成立。

类似地, 可以对其它指标进行检验, 所有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对于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 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

(2) 对于生存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 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

(3) 对于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 本科院校显著小于高职高专院校。

(4) 对于机会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 本科院校显著小于高职高专院校。

(2) 创业态势增量

在创业态势增量方面, 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统计结果

如表4所示。

对于表4的解释如下:

(1) 对于创业人员增加比例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55.4,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69.9。给定置信度95% (下同) ,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42.9, 67.9],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4.1, 85.7]。

(2) 对于创业企业增加比例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66.8,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66.4。给定置信度95%,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1.7, 81.9],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1.3, 81.5]。

(3) 对于创业企业产值增加比例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67.1,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47.9。给定置信度95%,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2.0, 82.2],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37.1, 58.7]。

(4) 对于机会型创业企业增加比例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93.0,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69.9。给定置信度95%,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88.0, 98.0],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4.1, 5.7]。

综合来看, 创业态势得分值, 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70.6, 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值为63.5。给定置信度95%, 分别得到本科院校的均值区间为[58.6, 82.5], 高职高专院校的均值区间为[49.1, 77.9]。

为进一步确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在以上指标上的均值差异显著性, 作单因素方差分析, 所有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对于创业人员增加比例, 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

(2) 对于创业企业增加比例, 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

(3) 对于创业企业产值增加比例, 本科院校显著大于高职高专院校。

(4) 对于机会型创业企业增加比例, 本科院校显著大于高职高专院校。

五、余言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到:创业增量态势方面人口增量指标极好, 企业增量指标极好, 机会型创业企业增量指标极好, 产值增量指标极差。于是得出结论:创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在经营上要加强支持。

另外, 上述的调查中关于权重设计、指标内容表达及计分方式却是在课题组内讨论与征求专业人士意见的结果, 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征求意见予以调整。如, 创业存量态势方面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极好, 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很差这一结论, 也可能是主观赋值有误计分方式不尽合理之故。如果我们把生存型创业企业在人口中的比重--每10000人有一家计10分减为计5分, 而机会型创业企业在人口中的比重--每10000人有一家计5分加为计10分则情况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参考文献

[1]谢志远, 应云进.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 2003, (3)

[2]高建, 程源, 李习保, 等.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 (2007) ——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陈谷纲, 朱慧, 马声.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基于专家问卷数据分析的指标重构[J].出国与就业, 2010, (20) .

[4]刘宗让.浙江创业活动活跃度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10) :

上一篇:结构障碍下一篇:个体与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