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2024-10-25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精选11篇)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1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农民工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构成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对于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效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方面

(一) 国家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非常重视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进城务工人员, 城市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责任”。近年来,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5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03]79号) , 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农民工各项素质明显提高。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月21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二) 一些组织机构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教育系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很重视, 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

在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都亟待转移的形势下, 为了推动教育系统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2004年2月, 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 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 提出了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同时, 把大力实施《计划》工作列入《教育部2004-2007年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为加强领导, 教育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省 (区、市) 教育部门也相继成立了由厅 (局) 长担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培训。按照教育部《计划》和当地政府规划的要求, 东部地区和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开展了农民工转移后培训工作。据统计, 2004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江苏、山东、深圳、宁波、青岛等地教育部门组织的进城农民工培训规模就达到近300万人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府统筹领导下, 与农业、劳动、科技、建设、财政等部门密切合作, 按照职行政责分工, 组织动员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遍布城乡的1.16万所中等职业学校和21.71万所成人学校及社区各类培训机构, 在扩大新增劳动力执业教育的同时, 举办夜校、周末学校, 根据农民工学习和企业就业需求, 开设多种形式的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 努力扩大培训规模, 满足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 城市社区教育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农民工输入集中的大中城市的200多个各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大部分开展了农民工转变为新市民文明素质培训, 同时也积极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特别是61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把进城农民工培训列入社区教育重要内容, 取得了较大成绩。据对39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统计, 2004年共培训农民工约200万人。不少社区教育实验区普遍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有效管理、运行机制, 保证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方面

(一) 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员结构上来看, 专职人员太少, 以兼职人员为主, 且兼职人员不够专业

目前在我国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奉献精神, 懂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有较高业务水平, 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专职人员和研究人员, 多集中在学校, 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寥寥无几。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能够有效开展, 必须要有这一部分专职人员的参与。政府相关部门, 如文化部、宣传部等要切实承担起组织、领导责任, 把这部分专职人员吸纳进来,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当前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兼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是指那些既担负着其他业务工作, 又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人员, 他们是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 对农民工进行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负责把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专职人员, 以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从事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兼职人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社会各界、各部门都可以参与到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成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二) 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来看, 主体多元化, 同时难以确定化, 有些机构发挥的作用有限

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涉及到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劳动、公安、工商、民政、用工单位、所在社区企业、街道社区、农民工参加的各类培训机构、党团或其他社会自愿者等若干主体, 但谁负有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却没有明确, 责任不清导致任务不明, 教育主体非常不明确。有的部门确实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但有的部门却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就不重视。

1. 农村基层管理部门无法对农民工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进城务工后, 原来的农村基层管理部门由于距离的原因, 对其思想难以把握, 更谈不上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且农村干部认识也不到位。一些农村支部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农民转岗后角色转换了, 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的事, 只要农民去上班了, 家庭和睦, 地有人种, 不上访闹事就行了。他们之所以存在这种认识:一是因为部分基层干部整天忙于事务, 不重视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 对上级的政策法规钻得不深, 吃得不透, 教育指导农民群众工作能力欠缺;二是因为有的乡村干部认为现在最要紧的事是抓经济建设, 发展民营经济, 没有精力, 没有必要抓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因为对农民教育的考核力度不够和指标难以量化。

2. 用工单位缺乏积极性, 且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 企业和用人单位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在企业开展的员工培训中, 也往往重视技术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培训, 而忽视一线农民工的培训, 其培训内容也多集中在业务能力上。在市场化运作下, 用工单位往往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根本不愿顾及农民工的思想政治状况, 认为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无关。尤其是有些民营企业, 他们认为农民到企业来工作, 只要具有一定的基本技能, 或是能听从企业老板的安排, 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就行, 忽视了职工入厂教育、岗前培训和厂规厂纪教育, 对职工培训工作瞻前顾后, 总认为在用工制度越来越活, 人员跳糟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 在职工教育培训上投入资金的风险太大。因此, 压缩或根本不投入培训经费, 加之民营企业为了收益, 把工作生产时间安排得紧紧的, 还加班加点, 根本没有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时间。

(三) 缺乏强有力的资源整合机制

目前我国教育、劳动、农业、建设等部门以及民营机构都拥有非常丰富的培训资源, 这些培训资源的相当部分都可以用来面向农民开展培训,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 有些地方、部门和行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各自为战, 自成体系, 造成资源浪费。

三、建议

当前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要提高农民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建设必不可少。

(一) 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实际问题, 政府是关键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培训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镇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规划, 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将农民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考核因素。

(二) 要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体系, 整合社会资源

由于我国农民工培训多部门共同管理, 部门资源过于分散, 不仅难以管理, 而且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将不同部门间教育培训资源加以整合, 统一协调管理, 使之发挥整体效益, 是推进农民工培训的基础性课题。在公共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 整合资源还意味着普通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充分挖掘, 农民工培训走向社会化、市场化, 从而增强农民工培训的专业化程度, 提高培训效益, 这是我国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方向。

(三) 加强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农民工培训师资可以由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来解决, 也可从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要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摘要: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构成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对于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效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

参考文献

[1]姜正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2

兴文县政府副县长万真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合力联动,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广大农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只有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性激发起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

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首先,农民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自古以来,所有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无不凝聚着万千农民的心血与智慧。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正是有了农民这一反抗侵略、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才铸就了民族抗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方针,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同时,经过几十年农民艰苦卓绝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为有了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分田到户”的改革创举,才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农民的首创精神,才形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种新的发展局面。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公共财政特别是支农财力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旧主要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农民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自由主体,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主要是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大包大揽,否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掩盖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新农村建设丧失其根本的基础力量。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亿万农民造福的治国方略。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由此必将会吸引、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新农村建设,其结果一定会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社会构成的主体,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自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

二、当前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对农民的认识上,个别地方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同时,从农民自身看,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

(二)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

(三)体制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既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三、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力量的各级政府,必须突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要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宣传政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二是注重典型引带。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注重树立新风。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二)要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兴文县县委、县政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面”上,我们提出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点”上,我们重点建设麒麟苗族乡三合村、仙峰苗族乡大元村等18个新农村示范村,使其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三)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要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我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认真研究生产发展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步伐,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殖业发展,以特取胜,以优取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拓宽输出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增加劳务收入。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要积极支持乡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能人、产业大户和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畅其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市场体系,为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四)要通过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等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力度,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二是农民培训教育机制。要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力度,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农民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农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3

2013年12月28日下午,参加“第八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的5位嘉宾,围绕“新型城镇化与社保制度改革”这一主题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要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参加这一场讨论的五位嘉宾分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董英申、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赵长保、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农村社会保险委员会副主任杜道文、河北彬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穆文娟和四川森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生。

求是《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殷云主持论坛。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赵长保在会上直指中国城镇化的现实问题。为此,他给出了一组数据:中国按常住人口统计2012年底城镇化率是52.57%,然而按照户籍计算,城镇户籍人口占整个人口比重仅为35%,中间差了将近18个百分点。

对此,杜道文也深有同感,他指出,现在农村绝大多数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城里打工,他们一年能回家一次,甚至已经在某一个城市工作了十多年,但由于户籍问题,他的身份依然是农民。在中国,农民人户分离的现象特别严重。

因为一纸户口的限制,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和他们的孩子不能享受城市里面应有的公共服务,这种现象曾被概括为“半城镇化”。赵长保说,“农民完成了从农村进入城市,进入城门的这一步,但是从农民身份转变为市民身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怎样来剥离限制在户籍上不公的公共服务,让进入城市生活的这些居民能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会嘉宾都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很值得期待。

改革需要一个突破口。董英申指出,社会保障无疑在城镇化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第一就是能够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此外,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让城乡居民都能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

董英申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政策已经非常接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也基本一致,尤其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两个制度将来要进行整合,实现一体化。

他相信,到2020年一个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在中国实现。

城镇化大发展

赵长保在会上表示,国家新型城镇化纲要已经发布,而中央也专门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他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镇化发展可能会进入到一个大发展时期。

赵长保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因此需要健康、稳妥推进,他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是尊重市场。他认为,怎样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承担的作用,怎样划分边界、职能,这是很重要的。

他还认为,城镇化要避免一哄而上,急功近利,而应该走更健康的发展路线。另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整个城镇化人口比率提高,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赵长保说,无论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特别强调一张蓝图画到底,不能说换一个新的班子,就要重新绘制未来的规划,那么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同样是这样,科学规划对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对赵长保这一说法,穆文娟深以为然。

赵长保另外还指出,城镇化要合理布局、生态和谐,同时要严格保护耕地,杜绝浪费土地资源。此外,城镇化的规劃水平应该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和管理水平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最后,他指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要忘了建设新农村,中国要美,农村首先要美。

放眼世界经验,赵长保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支撑。他指出,历史上曾经有101个国家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能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13个国家。能否跨越这个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

重新定格作为主体的新型农民

近期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

李学生在会上自称是地道农民。他认为,城镇化一定是当地人,主要是农村人的城镇化,不是城市人的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形成一定源于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如果没有与城市人相等的产业效率,那么城镇化就是一句空话。

李学生身体力行,采取了集体加合作社加农户合作模式,探索出一条带领当地农民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而他的公司每年能解决500余人的就业问题。

杜道文则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肯定由农民来发挥主体作用。未来承担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应该有理想,有思想,有文化,还要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因此,要重新定格承担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作为主体的新型农民。

然而,如今农村“空心化”严重,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他们怎么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承担主体力量?杜道文指出,这就要求在外创业的、在外有成就的农民,多回报自己的家乡,有钱出钱,有思想出思想,有技术出技术,有能力出能力,为城镇化建设尽个人的力量。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4

由于城市文化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 不仅生活在城市文化中的城市人认为城市文化理应如此, 就是农村中相当多的人也这么认为。这种情况反映到教育领域当中, 便是农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提供在面前的一系列教育知识做出相应的选择:农村的学生具备了很多乡土性知识, 但从他内心来说并不对其所学的感到兴奋, 而恰恰对社会评价更高的城市化知识情有独钟;或者干脆就是对乡村性的知识完全置之不理, 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更吸引他的城市文化中去, 因为城市性的教育知识也部分地符合了他们想脱离农村改变生活命运的一种愿望。于是, 再没有比这个更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农村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学业的失败者, 便是农村社会的逃离者。大批的失败者抱怨他们的失败是由于农村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而农村社会的逃离者却也以胜利的逃亡而暗自庆幸。农村本土文化遭到了背弃!

当然, 也有人做出了其他的选择。河南许昌兴源铺村的赵兰卿和山东宁津孟金寺村的刘祺云, 他们算得上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了:赵兰卿拍的《鬼子进村》反映的是1945年麦收时节日本鬼子在本村烧杀淫掠18天的历史;刘祺云拍摄的则是反映刘氏一族在孟金寺村几百年的奋斗历程的电视剧。值得一提的是, 赵兰卿和刘祺云都着意强调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这个词看来不再是生活的负担, 他们似乎从中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投身其中并乐此不疲, 虽然他们的行为单从规格上可以被那些自命清高的人当做是粗糙的或者是幼稚的甚至是低劣的, 但在他们身上传统的中国农民形象——贫穷、沉默——正在发生着改变。正是这种改变使得农民的形象突然变得如此的轻松, 这种轻松无疑源自经济上的逐步自足。

农民拍摄电视剧, 拍自己的发展史, 可以解读为群体意识或者阶层意志的形成和强化。当农民这个阶层在经济上有了发言权之后, 他们开始谋求在文化上的一席之地, 以期形成本阶层的可标识的文化氛围。所以也有人将他们的拍摄行为称作“农民的文艺复兴”。这也许正是这些农民文化带头人反复强调自己农民身份的意图所在。由此可见, 农民主体意识在文化自觉上的巨大作用。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 才使得其成员凭着自尊感以及对所属群体文化的认同感在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或主流文化的对抗、交流中得以站稳脚跟, 并逐渐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可见在自主意识下选择的重要性比起缺乏自主意识状态下的选择要更具理性与进步意义。只有在其中的弱势群体对自己所属的集团以及自己的社会身份具有一定的自我认同, 具备完整并独立的理性时, 农村教育才可能不陷入失败的境地。而这一点归根结底便是如今的要求农村教育不能够忽略了教育中的人——也就是农民的主体意识。换句话说, 农村教育必须针对农村主体意识的培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否则, 农村教育是没有出路的。即便是“农村教育”看似取得了“成绩”, 但实际“农民教育”却是失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之前的农民少有获得主体意识发展的机会。漫长的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的历史, 造成我国从未形成过西方意义上的个人主体, 亦不具有真正西方意义上的社会本位。中国传统的社会不同于西方理性的社会, 它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 在“个人”“社会”“家庭”三者中, 以家庭为重。“家”使家庭成员固守家教、家规而受到压抑, 同时也限制了他们主体意识的苏醒。新中国曾在农村地区进行了持续三年的土地改革运动, 土改带来的一个客观后果便是:随着农民获得小块土地和绅士地主阶级被彻底消灭, 传统宗法社会的等级结构被打破, 宗法共同体对农民人身的保护——束缚体制开始走向解体, 独立的个体小农破土欲出。然而, 从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一波接一波的集体化浪潮使刚刚摆脱宗法束缚的中国农民重又成为“公社共同体”的“附属品”, “社会主义自然经济”取代“宗法自然经济”。虽然土改改变了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 但农民的人身依附特性未能解除。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目前而言, 农民总体上来说还是缺乏个体的独立意识, 这种意识的缺乏对于农村教育知识的直接影响便是无法在城市化还是乡土化之间做出独立的选择, 而总是屈从于外界社会环境的限制。正是这种主体性意识缺乏使得农村教育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目标, 迷失了自我, 那种自发的对乡村继承与发展也就失去了上升为自己的动机与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文化自然难以抵御来势凶猛的文化殖民。而这种迷失反映在教育领域中就有可能会出现受教育者对城市化的知识推崇备至, 奉为权威的现象。

另一方面, 在工具性目的的影响下, 农村教育不是单纯地被用来支援农村经济建设, 就是被看成改变社会身份的跳板。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农民自身都对教育抱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 农民的主体意识既得不到重视, 也缺乏培养的环境。以至于培养农民群体独立意识的农村教育渐渐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时代发展至今, 农民的教育自主逐渐也在情理之中, 其主体意识的作用日益显著。可以预见, 没有农民及其子女的社会主体意识, 农村教育就不可能缩短它与现实需求、民众渴望之间的距离, 从而摆脱危机, 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如果农村教育能够以培养农民的主体性意识为己任, 那么必然会是另外一种新局面。无论农民今后的发展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 他的初始身份始终是农民, 如果忽视了农民教育, 无论对农民自身还是对农村而言, 其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农民及其子女的社会主体意识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如果我们理想中的农村教育真的是以培养农民主体性意识为主旨, 那么关于农民主体性教育知识的引入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将很多精力投注在如何向农民呈现本乡本土的文化, 而对农民主体性的教育知识甚少关注。研究教育知识也需要研究意识形态, 研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机构中、特定的社会群体和阶级把什么知识看做是合法性的知识。而且, 它是一种研究的批判性定向形式, 侧重于在学校进行分配时, 这种知识怎样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是以怎样的内容与方式作用于社会现存的制度性安排的。因此, 我建议要解决这种意识形态上的问题, 必须用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教育知识去应对。由于这些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教育知识其用意在于农民主体性意识的苏醒, 它着眼的是整个农民阶层这个群体。在此, 论者大致将这一类知识罗列出以下若干, 权作为抛砖之举: (1) 关于农民的本质和历史使命; (2) 关于农民与农村以及与城市的关系; (3) 关于农民在新时代承担的历史使命; (4) 关于农民的现实背景以及发展前景; (5) 关于农民的自我反思; (6) 关于传统与新型的农民……

引进这些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农民的主体性和个体理性, 加强农民对本群体的历史认同感, 同时也理性地看待城乡差距的存在, 使他们能够基于自己充分的主体理性之上对城市化还是乡村化做出自己的选择。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农村教育可以帮助那些行进在城市化途中的人既接受城市文化, 同时又拒绝着城市文化;超越着乡村文化, 但又守望着乡村文化, 前者使他大胆迈进了城市, 接受着城市;后者又使他抗拒着城市, 守望着自己特有的心灵空间。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瞄准的目标, 而要圆满地达成这一目的, 农民的主体性意识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祖兵.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0)

[2]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81

[3]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004.129

[4]李泽宇、董燕燕.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农村教育研究动态.http://www.nenu.edu.-cn/keyanjg/rice/lunwen/001.htm

[5]赵伟.城市的天空[J].燕南学术.http://www.yannan.cn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5

因此,必须让农村居民获得实在的土地财产权利,增加其财产性收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土地私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集体公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合一)——土地集体公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过程,农户拥有的土地使用权逐渐得到强化,但土地使用权作为财产权的含义并没有充分体现,其财产权权能也不完整,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用益物权”还显得名不符实。其主要问题,一是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权属边界模糊,造成土地用益物权人的权能受到限制;二是土地使用权缺乏稳定性,产权激励并提供长期收入预期的作用难以发挥;三是土地使用权缺乏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难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四是土地权利的资本属性受到限制,农民实现土地财产收益缺乏制度保障。

我们在成渝两地进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有一些经验,包括土地确权颁证、土地使用权流转(增减挂钩、重庆的地票交易制度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土地入股、村企合一”“两股一改、股份合作”“三化模式”和农业BOT等)、基层民主和乡村治理等,其意义在于:通过确权赋能,把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户使用的土地权利变为永久性物权,使它们能流转交易;保护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以此建立农民的长期保障,防止政府和其他强权的侵害。

成都、重庆的改革毕竟只是在国家认可的试验区范围内,在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允许先行先试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目前遇到的现实困难是:农地使用权的私人物权化还未得到法律和政策层面上的确认;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抵押已超出现行法律的规定;农户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还没有被认为是一种“资产”,还不能以“土地股份”进行工商企业登记注册,不能以“土地股份”融资;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统一入市还存在诸多困难。

论列宁农民主体思想的生成 篇6

一、列宁农民思想的核心

列宁以农民为核心,重视农民的根本利益,能够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来制定有关农民的政策,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稳定了农民,稳定了国家。列宁农民思想渗透着人民本位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反映,在苏俄的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列宁能够看到农民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时改变策略,促使农民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联系起来,并试图去寻找一条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列宁关于农民的思想中,无论是土地制度的思想,还是合作社问题,或者农民文化发展问题,都体现列宁的高瞻远瞩。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列宁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透彻分析苏俄农民的基本情况,并作出正确的政策,遵循农民发展则整个社会就发展、农民进步则整个社会就进步的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使苏俄关于农民的政策更加理性与成熟,渗透着农民在苏俄社会历史中创造的价值意识,这也是在探索苏俄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宝贵财富。

列宁农民为主体的思想内容广泛。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方面,列宁主张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大农业的发展,允许西方资本阶级来苏俄进行农业方面的投资,提升农业的总体竞争优势;在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方面,列宁做了多方面工作来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破除文盲,使农民能够看书识字;在农业合作社方面,列宁从量变到质变,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引导农民走上合作社道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探索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这些思想都渗透着人民创造历史的观念,闪烁着人民至上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列宁农民主体思想的生成

列宁农民思想的成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发展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列宁根据苏俄变化了的实际国情,实事求是地尊重农民,尊重苏俄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农民的思想,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逐步生成农民为社会建设主体、重视农民基本利益的重要思想。

在打败帝国主义的战争中,列宁看到仅仅依靠无产阶级是不够的,必须使无产阶级深入到农村,联系农民的力量,并且形成巩固的工农关系,才能够应付复杂的形势。列宁清楚地认识到凡是同人民作对的政权,最终都会失败,沙俄政府凭借暴力机制,是赤裸裸的“刺刀的力量”、是“警察局”的手腕、是“金钱”的力量[1]。苏俄绝不要重蹈其覆辙,而应该使政权成为人民的朋友,使人民肯定和接纳。当苏俄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势力的双重夹击时,列宁清楚地看到农民在战争中的作用,发动农民的力量并且实行了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0 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为了完成从战时共产主义到全面建设国家的顺利过渡,需要农民的力量,“而且要比参加战争的人数多十倍,我们这个现在还疲惫不堪的农民国家却必须把男女工人和农民个个动员起来。”[2]农民响应政策参战,缓解了危机,这是列宁充分信任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的结果,正如他所说:“在大多数工农群众已被革命唤醒的人民革命时期,只有毫不犹豫地无条件地依靠大多数居民的政权,才能成为稳固的政权。”[3]但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成为第一需要时,农民的利益受到暂时的损失,保全了国家利益。战争过后,列宁敏锐地看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农民利益的伤害,农民把自己家的余粮都交给国家,甚至自己必须所用粮食也交给国家,这对农民利益是非常大的损失,应该快速弥补损失,所以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是一种功劳”;但同时“是一种临时的办法”[4],必须及时更正,否则农民利益受损。列宁认识到不依靠农民的力量,不依靠绝大多数人的力量,政权就失去存在基础。1921 年列宁在 《在全俄运输工人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睿智地指出“一个阶级怎么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政权的呢? ……是从什么地方得到支持的呢?我们知道,这种支持来自国内,来自农民群众”[5]。可见列宁此刻认识到农民群众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没有农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国家政权就会失去强有力的保障,就会解体,国家的发展源于农民的支持与发展,离开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就是唯心史观。

列宁大量阅读农民的来信和申诉书并与各地的农民代表进行会谈,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农业专家们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新经济政策就是列宁在尊重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施的科学的决策。新经济政策贯彻了列宁的群众思想,是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6],体现了国家在发展中要注重到农民的利益保障,尊重农民的利益要求,说明列宁在吸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后,思想趋于成熟。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在该政策中,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通过实行粮食税上缴国家一部分粮食,剩下的部分归自己,极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尊重农民的生活需要,保障农民余粮,为农业扩大再生产打下基础。列宁在重视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重视农民的文化生活。他看到当时整个苏俄文盲居多、识字率偏低、文化水平极低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减少文盲,提高文化水平的政策。尤其在广大的农村,识字的人数非常少,列宁认识到农民文化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制约着政治水平的提升,所以提出建立识字班、提高教师待遇、城市教师到乡村扫除文盲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农民识字的多了,文盲少了,看书看报的多了,文化水平提升了。列宁重视农民群众当中人才的力量,认为农民群众中“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向我们提供最忠诚、受苦难生活锻炼最多、最接近工农的工农领袖”[7]。尊重农民的创造和发明,重视农民当中产生的人才。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中,列宁注意到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实现农民利益的进一步巩固,需要把千千万万个小农组织起来,使分散的小农走上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在合作化问题上,列宁也不是一刀切、急于求成,而是根据农民意愿和农村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来逐步实行。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前,列宁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合作起来的效应,因为当时的合作社很大部分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所以不被列宁看好,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列宁认识到合作社在联系小农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合作社可以在国家利益的掌控下,成为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认为“合作制的发展是国家可以控制的,不会危及新生政权。必须竭力设法把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纳入合作制资本主义的轨道”[5]。

在合作社的作用上,列宁的认识也在逐步成熟,他认识到合作社的诸多有利之处,认识到合作社能够沟通农户与农户的生产和生活,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传播,可以促进农业与工业、商业的交流与融通,可以缓解农民与国家之间紧张的关系,还可以便于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掌控,因此在如火如荼的合作社发展中,列宁对合作社性质的认识悄然发生着改变。列宁认为合作社完全可以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和纽带,农民在合作社的发展中完全可以使农业的发展提升,从而居于国家发展的主流,不再是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了,而是国家公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的形式。列宁对此指出:“在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这种合作社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8]正是因为合作社在生产发展中能够起到链接无数个体农民与国家的作用,列宁对合作社的认识上升到质的飞跃层次,并且认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合作社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高度赞誉合作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4]列宁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有理由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2]

列宁重视农民,在政策中能够体现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能够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的利益能够满足,继而满足了国家的利益,完整地认识到了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同一性,实现了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交相辉映的双赢。在列宁农民本位思想的发展中,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还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始终贯穿了列宁农民思想的灵魂,即尊重和发展、服务于农民。

摘要:农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要求,实现农民利益的满足,是“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列宁农民为主体、农民为本位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光辉。列宁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满足农民所需,在服务农民的基础上发展农民,实现了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双赢,为苏俄顺利摆脱政权危机,实现平稳过渡作出贡献。

新农村建设切勿忽视农民的主体性 篇7

一、着力制度与政策相结合, 引导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创新“惠农”刚性制度体系。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 要用刚性制度来约束政策的执行。第一, 要完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与管理制度。要明确融资渠道、方式, 细化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社会、农民出资比例, 规定农民出资的最高额度。做好科学的预算和规划, 并要集中使用, 专款专用, 以提高使用效率。改变国家财政支持方式, 推行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支持形式。第二, 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定其形式、渠道及保障机制, 合理调度建设资金, 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平衡推进。第三, 要创新基层干部的考评、激励、晋升及责任追究制度。适当时候可提高农民评价的比重, 让真正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以激励基层干部全心全意投入新农村建设。对那些敷衍塞责、玩忽职守的干部要严肃处理, 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第四, 要完善监督机制。要建立透明、公开的政务机制, 主动接受人民监督, 同时要鼓励农民主动监督"惠农"政策、制度的执行。第五, 要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和卫生体系建设, 有了这两个体系的安全保障, 农民的社会自由度、主体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会得到加强。二是要运用政策的灵活性。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的原则, 不搞“一刀切”。要尊重群众的意愿, 尊重县情、乡情、村情, 摸清底子, 才能有的放矢, 取得成功。要寻求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与模式, 不能千篇一律, 也不能盲目跟进, 应追求个性。因此, 要把刚性制度与当地具体政策结合起来, 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才能做出符合农民意愿的行动。当农民的利益和活动有制度作保证、有政策做支持时, 农民就会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 真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着力典型示范与事实宣传相结合, 吸引农民自主融入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典型示范的深度。典型示范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农民主体性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的程度。农民大多有"从众心理", 并且很在乎区域内的平衡, 追求区域内的一致性。当某地示范成功, 这种利益结构的平衡性被打破, 农民就会主动学习, 改变这种态势, 从而引起“羊群效应”。因此, 要慎选示范项目, 要慎选示范地点和示范农户, 并精心组织, 科学管理, 争取成功。二是加大事实宣传的力度。农民忠厚、实在, 理论修养很低, 政策水平不高。对他们大讲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理论依据, 他们不一定不配合。但如果用邻县、邻乡、邻村的致富经验、创业经历来宣传, 他们肯定会积极配合。因为预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并且区域内的利益结构平衡正在打破, 农民会产生危机感, 就会有积极主动的行动。

三、着力培育创新型新式农民, 引领农民自主“嵌入”新农村建设

创新型新式农民的培育是农民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幸福指数的本钱。但素质的提高是个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 需要多管齐下。一是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 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 发展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因此,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 加快发展步伐, 进一步巩固和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 办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加快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 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 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 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 从小抓起, 确保农民整体科技素质的提高。二是要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 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劳动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要按照"农民有用, 农民能用, 用了见效"的原则, 加大力度, 创新机制, 提高效果。三是要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培育新式农民。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 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进一步健全“文化下乡”制度, 经常性组织农民进行文娱活动, 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促进乡风文明, 使农民逐渐形成科学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要逐步地建立、完善农村体育场所及必要的设施。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基础设施的配备, 增加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

四、着力组织的建构及规范, 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8

1、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由新农村建设的性质决定的。2、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现实客观条件的必然要求。3、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由历史经验所证明的。4、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二、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从政府层面看:各级地方政府比较注重的是如何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支持, 重视对农村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给予补贴, 但在宣传、引导、激励、发动农民自觉自愿参与这一伟大工程上做得还不够;一些相关部门也多是在财力物力上直接支持或服务新农村建设, 而在支持农民创业方面实实在在的措施比较少;有些基层政府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 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技术水平不高, 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 于是代替农民包办一切, 工作方法简单, 有时还会违反农民的意愿, 损害农民的利益, 加重农民的负担。

2.农民层面看: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强, 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不少农民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 应该由政府投资搞建设, 与农民自身没有关系, “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3从制度层面看: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 但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破除, 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

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方法和措施

1、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使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深得民心。通过加大宣力度, 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一是注重宣传政策。二是注重典型引带。三是注重树立新风。

2、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在新农村建设中, 政府要以农民为本,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 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 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 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有条件做好的事情入手, 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激发起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3、完善和创新机制,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制度, 加大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力度, 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进程, 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 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二是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加大“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度, 建好县乡村三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 坚持以人为本, 在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更加注重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上下功夫, 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的一代新型农民,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三是要建立活动载体推动机制。县乡村组四级要积极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农户”、“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群众性评比活动, 有效地激发广大村民“爱我家乡、共建家园”的主人翁责任感。四是建立村民权益保障机制。各村组要实行新农村建设工作通报制度、村民建议办理反馈制度, 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保证村民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能得到及时反映、认真落实,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 真正体现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4、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建设新农村, 生产发展是前提, 生活宽裕是根本, 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 积极研究生产发展问题,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 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业发展, 以特取胜, 以优取胜。积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提高培训水平, 增加劳务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多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让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从而坚定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柏晶伟, 郑新立.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深远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 2005-11-28.

〔2〕王太广.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农民日报, 2005-10-31.

〔3〕夏王君.开好头, 起好步新农村建设正破题〔N〕.人民日报, 2005-11-30.

〔4李静.简论现代农业建设〔N〕.光明日报, 2005-11-29.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9

一、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农民理所当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主体身份确立的重要标志便是具有主体意识。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意识的缺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觉认识和改造的意识[1]。主体意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因而农民的主体意识便是农民的自我意识,是农民关于自身的存在认知、作为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观念体系,这种意识能否确立以及确立的程度如何,不仅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且还可以反映出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真正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在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分析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而找到应对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对策。

二、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主体意识总是根源于社会存在,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主导地位的程度。人在什么程度上成为活动的主体,也就在什么程度上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与维护者,农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立程度及主体意识的生成与扩张程度必然要受到历史、现实等因素的制约。

(一)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历史原因

1. 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传统的宗族制度和伦

理观念相互交织,延续和渗透,是导致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历史根源。在这些传统政治制度的束缚下,农民的主体地位被无情的剥夺了,他们的主体性被囚禁在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牢笼中无法解放出来。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造就了绝大多数农民在其政治取向上的臣民心态,尽管经过新中国建立后“翻身做了主人”的洗礼,但这种由宏观历史孕育的主体意识缺失仍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民主发展的羁绊。

2.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导致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体制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但是农民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完整实现,主要原因就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户籍壁垒、不同的资源分配制度等,形成城乡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国民待遇,使农民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陷入了危机。可以说,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的不仅是城市和乡村这两种地域,更从根本上割裂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权利。

(二)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现实原因

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足是导致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内在因素。

尽管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尚处在贫困状态或刚刚达到温饱的水平,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物质需求是人最基本、最核心的需求。只有满足了物质需要,个体才有可能追求个人价值、社会地位以及社会权利等更高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从最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的发展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虽然目前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实现,但是诸如医疗、养老保障等公共服务还制约着农村和农民的发展[2]。

2. 农村基层民主不健全,影响农民主体性的发挥。

村民自治是国家对村民的一种民主承诺,村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必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在现实中村民自治正在逐步丧失其本有的自治意义,某些政府部门、党组织不恰当地集中了许多不宜由自己行使的权力,广大的农民享受不到应有的民主,他们不能真正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监督和管理。农村基层民主的不健全必然会挫伤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使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仅仅是政府的事情,领导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这样就很难调动起中国几亿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农民的主体性也很难发挥出来。

3. 农村教育文化事业落后,制约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虽然中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还很落后,文盲半文盲还占一定比例,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的政治理念、政治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弱,这些都给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确立农民主体地位造成了很大困难。

三、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的对策探讨

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让农民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既是创造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要坚持以农民为本,认真考虑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也只有当农民意识到自己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把新农村建设转变为自觉的行动,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1.唤醒农民主体意识,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各级政府部门首先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政策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民群众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是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改革成果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民才是最终的受益者,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践者和推动者,是真正的主体。同时,在农村改革和建设中,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就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夯实物质基础。当前,农村经济还未完全摆脱自然、半自然经济的影响,农民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小生产者,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自给自足、自私自利思想的滋生,与社会主流的生产方式显得格格不入。

3.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村民自治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巩固、提高村民委员会的法定自治效能;要不断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强化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当家人”的能力,淡化政府“代理人”的角色,杜绝政府干预村民自治的现象,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要切实规范村民民主选举、民主议事和村务公开制度,保证村民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民主决策权和监督权,真正体现“民主自治”的原则。

4.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巩固和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劳动技能的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要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农民与市场接轨,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促进乡风文明改善提高,培育农民的独立自主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最终使农民完全变为具有发展、创业、市场、生态、责任、荣辱的主体人与现代人[3]。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民主体意识。要从建设城乡一体的新体制出发,打破有损农民利益的制度壁垒,为农民提供日趋完整的公共服务。如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确保农民收入增加为目的,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保证农民的物权收益;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安置机制,保护农民利益;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农民拓宽筹资渠道提供有力保障等[4]。

参考文献

[1]张建云.主体意识与人的全面发展[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4):24.

[2]周新桥.新时期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本经验[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4):65.

[3]谷桂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8):42.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10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5-0028-04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天下兴。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基础产业。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愈加明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瓶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提升现代农民的主体地位,但目前我国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缺失,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彰显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就成为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的主体作用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农民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主体

农业要发展,关键在农民,农民是农业生产力的主体。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是其主体——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是改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农民自己的事,必须依靠农民自己来完成。也只有农民收入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激发出来,国家粮食安全才能获得长远稳定的保障。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因,没有农民的主体作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都起不了作用。

(二)农民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体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农业资源要素供给紧张,耕地面积刚性减少,尤其是“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的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水资源约束进一步显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粮食产量高位运行的压力逐年增大,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彻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促进非农就业。减少农民才是富裕农民的治本之策。这一切没有农民的自愿自觉参与,根本无法进行。

(三)农民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主体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中有文化、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镇或农村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不断降低,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矛盾,培育新型农民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不断地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民。因为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民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直接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成败。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

目前农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一)文化水平偏低,农民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缺失

一是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短,文化水平偏低。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的调查统计,至2011年底,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含初中)的占87.46%,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5.22%,小学程度占28.74%,初中程度的占53.50%,高中程度的占8.08%,中专程度的占2.20%,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占2.92% [1]。

二是科技能力严重不足。表现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所占比重低,接受培训的人次少,接受培训的时间短。在目前农业生产中,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缺乏“一技之长”,仍然要靠言传身教来传授技术,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奇缺,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不断降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后继乏人,前景堪忧。

(二)农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民产权主体地位缺失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从土地的所有权来看,目前能够带给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农用地、宅基地和房屋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都存在很多制度性缺陷,最核心的缺陷是产权模糊。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2]”。其中的“集体”为村民委员会。但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经济法人,不能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不能解释为集体内的农民共同所有,我国民法中共有权的概念是限于公民、法人的财产所有权的范畴,不涵盖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不论是农民个人还是农民的集合都不能对土地享有所有权,这就使得集体所有成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这样,农用地和宅基地的产权归集体所有,等于产权虚置,使得农民对土地的权利缺乏可靠性和确定性。农民在转让经营权时,要受到集体所有权的制约,这种制约限制了农民通过转让经营权来获取财产性收入。农民自建房屋一般无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很难转让和出租,自然产生不了收益。

(三)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缺失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农民组织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状况的重要标志。我国在2007年7月1日就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合法地位,各级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政策。但从近年来的实践运行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数量少、规模小、覆盖率低、带动能力弱,有的甚至是名存实亡,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该组织尚未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根源在于内在发展动力不足、运行机制不规范、外部支持机制不完善等。

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动力机制看,现有的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部分合作组织不是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的,而是依托政府部门或企业组建的,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的从属地位十分明显,主体地位没发挥出来,内在发展动力不足。从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看,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松散,内部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大,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组织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就更谈不上。主要根源于农民所得实惠不多,对组织的认同度低。既缺乏具有统领合作组织发展的领军人物,又缺乏会营销、懂财会、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致使合作组织难以发展壮大,成千上万个分散的小农户没能组织起来,缺乏与市场博弈的力量,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没能凸显出来。

三、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建构

(一)重构农村土地制度,增强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农地产权主体地位

赋予农民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是保护其土地财产和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条件。一是确保农民的“三权三证”,保障农民权益。针对我国目前农村产权模糊的现实,确保农民的承包地使用权和权证、宅基地使用权和权证、宅基地上自建房屋的产权和房产证。惟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无偿或低价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况才能杜绝,确保农民直接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只有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彻底消除农民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担心和顾虑,让不愿意种地的农民长期稳定地转出土地经营权。

(二)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增强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各国农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巨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农民能力的差别,其次才是物质资本的差别,而土地的差别实际是最不重要的[3]”。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要求经营主体必须具有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理念、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要提升农民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多方面筹措资金,保证对农民进行基础性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治本之策。理顺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地区间差距,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为全面地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农村学校要根据当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地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努力实现农民免费职业教育。

二是创新培训机制,最大限度地服务农民。立足绝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又都是成年人的现状,按照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等现代农民的要求,尽量用较少的时间将理论课讲授的浅显易懂,集中大量时间安排实践,如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增加田间地头现场讲授技术时间,推行教学、科研和推广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注重专业技术的传播,又注重管理和市场方面的教育,开阔农民的视野,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管理理念。

三是改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教育培训绝不能影响农民正常的生产活动。应根据农时季节确定培训时间,尽量在农闲时节多上课,农忙时节少上课。面向现代农业需要,创新办学模式,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农业职业教育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现代农业科技含量高,必须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或农民市民化。适应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建立健全政府扶持、社会办学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把现有成人教育学校延伸到广大农村中去。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适应能力,有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三)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为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必须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引导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一是把专业合作组织建成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帮助农民抓好生产管理。为便于种粮大户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管理环节,生产性服务环节如技术推广、农资配送、机械作业、抗旱排涝、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则交由农技推广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等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机构。政府就是做好统筹谋划、完善政策、加大支持,推动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机构相互配合、保障有力、运转高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种什么;通过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怎么种,把新观念、新品种、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合作组织承担涉农项目建设,通过合作社担保、成员联保等方式向金融机构争取信贷支持,形成农民有困难就找合作组织的机制,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农民进入农业市场的坚强后盾。

二是把专业合作组织建成农产品营销平台,帮助农民以集体的力量进入市场。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企业与农民联结的载体,既可提供农民培训和市场信息下乡,又提供了解市场、走向市场的途径,以订单的方式把小农户整合在一起,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使绝大部分农产品通过合作组织进入市场。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办不起的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谈判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克服了经营规模过小的弱势,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散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孤军作战的局面,提高了农民的市场博弈能力,提升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ED/OL].中国人大网www.npc.

gov.cn(1995-01-01)[2014-06-20].

[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农民教育主体论文 篇11

一、重视农民的历史经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历史是群众的事业”, 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归根到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所以农民自然是中国历史的创造主体。

从古至今, 农民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在中国的历史大舞台上, 农民始终扮演着恢弘悲壮的重要角色。不论是从每一次王朝更替的农民战争来看, 还是近现代中国每一次重大的变革来看, 农民都担当了历史的推动者与承担者, 是一支浩荡巨大的政治力量。可以说, 农民创造了中国的历史, 农民的成长与进步发展了中华民族。

毛泽东同志认识到,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 并指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为根据地, 紧紧依靠广大农民, 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农民, 使中国农民真正成为中国

民主革命的一支生力军。可以说,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 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强大的敌人,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在民主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 党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组织和发动了农民。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迅速,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首创精神和进取精神。作为农村改革的主体, 中国农民先后推出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专业户、小城镇、农民工、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农业产业化等九大创造, 为中国农村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开发农民的现实选择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农民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大都是采用粗放型经营方式, 农业中的科技含量较低, 资金投入不足, 技术、设施落后, 经营管理不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但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当困难。由于农业生产规模的不经济、生产手段和耕作方式的落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运用等原因, 我国农业实现集约化增长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再则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化, 使得农业较之于其他行业获得的报酬率较低, 并且农业的积累又被国家和政府以各种形式转化成工业等其他产业的积累, 从而最终导致了农业本身的资本积累率较低, 更不要说吸引其他产业的资本进入农业了。这样, 就使得农业缺乏大量用于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投入, 农业发展走的也是一条单纯的“资源消耗型”道路。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以后将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为一体。如何在国际大环境中取得竞争的优势而成为真正的赢家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也充分证明了粗放型经营方式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必须进行转变。

集约型增长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主要是指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扩大再生产、提高单位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农业产出总量。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增长的障碍因素很多, 但最大障碍是农村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 劳动力素质较低。所以农业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资源,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 不仅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一个地区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 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力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举措。一个国家繁荣、一个民族振兴, 只有获得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 才能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所有人口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指在农村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数;质量则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身心健康水平、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观念、劳动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内容。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自古以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人口众多, 农村人力资源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体, 由于受到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没有得到开发, 加上建国初期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的急剧膨胀, 使得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同时,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对不足, 只有人力资源是最具潜在优势的资源。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优势, 才能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从而推进农村社会全面小康的建设。

三、吸纳农民的市场要求

在市场化过程中, 政府与农民有三种不同的结合方式, 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结果。第一种, 如果市场的形成和发育没有经济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自发行动, 而只是政府人员的一厢情愿和单独行动, 其结果必然是破坏市场发育的基础, 造成市场化过程的倒退;第二种, 如果只有经济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自发行动, 而没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和做出的安排, 市场化过程必然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第三种, 如果市场的发育和形成既有经济行为主体的自发行动, 又有政府顺势的强力推进和有效规范, 其进程定会大大加速。实践证明, 在市场、政府、农民三个方面, 单纯的依靠其中的一方, 都无法促进农民、农业、农村的快速协调发展。

市场化的进程中, 政府的行为和个体的行为既是互替的, 也是互补的。互替是指各有其有效的活动空间和行为方式, 超越活动空间和改变行为方式都是无效的, 甚至是灾难性的;互补是指政府和个人谁也离不开谁, 单方面的行为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 单方面的行动既可能超越自己的活动范围, 也可能束缚自己的行为, 无法取得分工之利、交易之功和合作之效。

中国的农民人数虽多, 但依赖性很强, 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差, 组织程度较低, 再加上政府明显的城市偏向, 因而在现行的社会结构中, 农民的话语权微弱, 其意愿和要求往往得不到本该有的重视, 其权利和利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和有效保障。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组织意识和民主意识亦已开始觉醒。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 就是其觉醒的过程, 也是其组织起来的过程, 因而, 也是一个社会的学习过程和合作秩序扩展之过程。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以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 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一直是我国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和导向。因而, 解决“三农”问题, 必然要走市场化道路, 为农民自主经营、自由流动创造市场环境。“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在哪个市场经济国家, 农业的市场化程度都低于非农产业, 以扶持和保护农业为内容的政府干预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弱势产业, 我国‘三农’的弱势地位更为突出。市场机制是助强欺弱、嫌贫爱富的机制, 如果不负责任地把农民完全推向市场, 让其与强者自由竞争, 势必更弱。”因此, 农民时常抱怨:不懂得市场的需求, 就盲目尝试大面积种植蔬菜等作物, 结果不是卖不出去, 就是价格极低, 成本收不回来。很多农民害怕“尝试”带来的恶果, 基本上都因循守旧, 一季水稻 (或玉米等) , 一季小麦的交替耕种, 土地利用率和产值极低。在今天市场化的同时, 不能忽视放弃政府干预, 而应当优化政府干预。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 把政府的作用和农民的行为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合力, 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秘诀不在于政府积极地站在前面充当主角, 制造市场, 而在于紧紧迫随农民的寻利行为, 并沿着它的方向, 根据它的需要, 为其清障铺路, 提供服务, 给予保护, 加以引导。如此, 政府与个人、政府与市场才能建立起协调而有效的关系, 形成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局面。只有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 以农民为主体, 以市场为平台的复合主体, 政府积极引导, 农民积极主动, 市场积极参与, 才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结语

无论从历史发动农民才能获得革命成功的过去经验来看, 还是从市场、政府、农民三位一体来发展农业的市场经济迫切要求来看, 新时期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必然选择, 我们都不能忽视农民的作用和地位。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 我们必须重视农民, 以现代社会的标准来塑造新型农民。

摘要: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它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富强。而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农民, 发动农民, 改变农民, 塑造现代新型农民来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从历史经验、现实选择和实践要求三个方面来论证发挥农民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农民,历史经验,现实选择,实践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全兴, 汪敏.浅论我国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4, 1, 21

[2].潘逸阳.农民主体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强迫交易罪下一篇:神经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