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主体

2024-10-10

农民主体(精选12篇)

农民主体 篇1

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农民群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数最多的重要依靠力量,是“中国梦”的实现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农民的创造与努力,赢得了农民的支持,就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是否满足农民的利益与要求,制约着党的兴衰成败。因此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树立以农民为主体的观念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是唯物史观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的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农民质的提升和农业发展量的飞跃,需要借鉴成功的经验。列宁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着成熟的农民思想,至今闪耀着光辉。

一、列宁农民思想的核心

列宁以农民为核心,重视农民的根本利益,能够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来制定有关农民的政策,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稳定了农民,稳定了国家。列宁农民思想渗透着人民本位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反映,在苏俄的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列宁能够看到农民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时改变策略,促使农民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联系起来,并试图去寻找一条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列宁关于农民的思想中,无论是土地制度的思想,还是合作社问题,或者农民文化发展问题,都体现列宁的高瞻远瞩。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列宁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透彻分析苏俄农民的基本情况,并作出正确的政策,遵循农民发展则整个社会就发展、农民进步则整个社会就进步的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使苏俄关于农民的政策更加理性与成熟,渗透着农民在苏俄社会历史中创造的价值意识,这也是在探索苏俄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宝贵财富。

列宁农民为主体的思想内容广泛。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方面,列宁主张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大农业的发展,允许西方资本阶级来苏俄进行农业方面的投资,提升农业的总体竞争优势;在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方面,列宁做了多方面工作来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破除文盲,使农民能够看书识字;在农业合作社方面,列宁从量变到质变,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引导农民走上合作社道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探索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这些思想都渗透着人民创造历史的观念,闪烁着人民至上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列宁农民主体思想的生成

列宁农民思想的成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发展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列宁根据苏俄变化了的实际国情,实事求是地尊重农民,尊重苏俄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农民的思想,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逐步生成农民为社会建设主体、重视农民基本利益的重要思想。

在打败帝国主义的战争中,列宁看到仅仅依靠无产阶级是不够的,必须使无产阶级深入到农村,联系农民的力量,并且形成巩固的工农关系,才能够应付复杂的形势。列宁清楚地认识到凡是同人民作对的政权,最终都会失败,沙俄政府凭借暴力机制,是赤裸裸的“刺刀的力量”、是“警察局”的手腕、是“金钱”的力量[1]。苏俄绝不要重蹈其覆辙,而应该使政权成为人民的朋友,使人民肯定和接纳。当苏俄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势力的双重夹击时,列宁清楚地看到农民在战争中的作用,发动农民的力量并且实行了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0 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为了完成从战时共产主义到全面建设国家的顺利过渡,需要农民的力量,“而且要比参加战争的人数多十倍,我们这个现在还疲惫不堪的农民国家却必须把男女工人和农民个个动员起来。”[2]农民响应政策参战,缓解了危机,这是列宁充分信任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的结果,正如他所说:“在大多数工农群众已被革命唤醒的人民革命时期,只有毫不犹豫地无条件地依靠大多数居民的政权,才能成为稳固的政权。”[3]但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成为第一需要时,农民的利益受到暂时的损失,保全了国家利益。战争过后,列宁敏锐地看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农民利益的伤害,农民把自己家的余粮都交给国家,甚至自己必须所用粮食也交给国家,这对农民利益是非常大的损失,应该快速弥补损失,所以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是一种功劳”;但同时“是一种临时的办法”[4],必须及时更正,否则农民利益受损。列宁认识到不依靠农民的力量,不依靠绝大多数人的力量,政权就失去存在基础。1921 年列宁在 《在全俄运输工人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睿智地指出“一个阶级怎么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政权的呢? ……是从什么地方得到支持的呢?我们知道,这种支持来自国内,来自农民群众”[5]。可见列宁此刻认识到农民群众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没有农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国家政权就会失去强有力的保障,就会解体,国家的发展源于农民的支持与发展,离开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就是唯心史观。

列宁大量阅读农民的来信和申诉书并与各地的农民代表进行会谈,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农业专家们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新经济政策就是列宁在尊重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施的科学的决策。新经济政策贯彻了列宁的群众思想,是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6],体现了国家在发展中要注重到农民的利益保障,尊重农民的利益要求,说明列宁在吸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后,思想趋于成熟。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在该政策中,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通过实行粮食税上缴国家一部分粮食,剩下的部分归自己,极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尊重农民的生活需要,保障农民余粮,为农业扩大再生产打下基础。列宁在重视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重视农民的文化生活。他看到当时整个苏俄文盲居多、识字率偏低、文化水平极低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减少文盲,提高文化水平的政策。尤其在广大的农村,识字的人数非常少,列宁认识到农民文化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制约着政治水平的提升,所以提出建立识字班、提高教师待遇、城市教师到乡村扫除文盲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农民识字的多了,文盲少了,看书看报的多了,文化水平提升了。列宁重视农民群众当中人才的力量,认为农民群众中“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向我们提供最忠诚、受苦难生活锻炼最多、最接近工农的工农领袖”[7]。尊重农民的创造和发明,重视农民当中产生的人才。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中,列宁注意到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实现农民利益的进一步巩固,需要把千千万万个小农组织起来,使分散的小农走上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在合作化问题上,列宁也不是一刀切、急于求成,而是根据农民意愿和农村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来逐步实行。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前,列宁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合作起来的效应,因为当时的合作社很大部分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所以不被列宁看好,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列宁认识到合作社在联系小农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合作社可以在国家利益的掌控下,成为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认为“合作制的发展是国家可以控制的,不会危及新生政权。必须竭力设法把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纳入合作制资本主义的轨道”[5]。

在合作社的作用上,列宁的认识也在逐步成熟,他认识到合作社的诸多有利之处,认识到合作社能够沟通农户与农户的生产和生活,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传播,可以促进农业与工业、商业的交流与融通,可以缓解农民与国家之间紧张的关系,还可以便于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掌控,因此在如火如荼的合作社发展中,列宁对合作社性质的认识悄然发生着改变。列宁认为合作社完全可以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和纽带,农民在合作社的发展中完全可以使农业的发展提升,从而居于国家发展的主流,不再是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了,而是国家公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的形式。列宁对此指出:“在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这种合作社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8]正是因为合作社在生产发展中能够起到链接无数个体农民与国家的作用,列宁对合作社的认识上升到质的飞跃层次,并且认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合作社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高度赞誉合作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4]列宁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有理由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2]

列宁重视农民,在政策中能够体现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能够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的利益能够满足,继而满足了国家的利益,完整地认识到了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同一性,实现了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交相辉映的双赢。在列宁农民本位思想的发展中,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还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始终贯穿了列宁农民思想的灵魂,即尊重和发展、服务于农民。

摘要:农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要求,实现农民利益的满足,是“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列宁农民为主体、农民为本位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光辉。列宁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满足农民所需,在服务农民的基础上发展农民,实现了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双赢,为苏俄顺利摆脱政权危机,实现平稳过渡作出贡献。

关键词:列宁,农民主体,生成

农民主体 篇2

兴文县政府副县长万真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合力联动,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广大农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只有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性激发起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

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首先,农民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自古以来,所有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无不凝聚着万千农民的心血与智慧。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正是有了农民这一反抗侵略、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才铸就了民族抗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方针,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同时,经过几十年农民艰苦卓绝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为有了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分田到户”的改革创举,才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农民的首创精神,才形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种新的发展局面。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公共财政特别是支农财力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旧主要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农民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自由主体,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主要是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大包大揽,否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掩盖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新农村建设丧失其根本的基础力量。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亿万农民造福的治国方略。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由此必将会吸引、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新农村建设,其结果一定会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社会构成的主体,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自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

二、当前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对农民的认识上,个别地方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同时,从农民自身看,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

(二)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

(三)体制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既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三、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力量的各级政府,必须突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要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宣传政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二是注重典型引带。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注重树立新风。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二)要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兴文县县委、县政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面”上,我们提出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点”上,我们重点建设麒麟苗族乡三合村、仙峰苗族乡大元村等18个新农村示范村,使其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三)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要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我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认真研究生产发展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步伐,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殖业发展,以特取胜,以优取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拓宽输出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增加劳务收入。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要积极支持乡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能人、产业大户和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畅其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市场体系,为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四)要通过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等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力度,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二是农民培训教育机制。要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力度,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农民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农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农民工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构成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对于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效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方面

(一)国家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非常重视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责任”。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79号),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工各项素质明显提高。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月21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二)一些组织机构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教育系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很重视,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在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都亟待转移的形势下,为了推动教育系统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4年2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了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同时,把大力实施《计划》工作列入《教育部2004-2007年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为加强领导,教育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区、市)教育部门也相继成立了由厅(局)长担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培训。按照教育部《计划》和当地政府规划的要求,东部地区和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开展了农民工转移后培训工作。据统计,2004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江苏、山东、深圳、宁波、青岛等地教育部门组织的进城农民工培训规模就达到近300万人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府统筹领导下,与农业、劳动、科技、建设、财政等部门密切合作,按照职行政责分工,组织动员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遍布城乡的1.16万所中等职业学校和21.71万所成人学校及社区各类培训机构,在扩大新增劳动力执业教育的同时,举办夜校、周末学校,根据农民工学习和企业就业需求,开设多种形式的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满足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城市社区教育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农民工输入集中的大中城市的200多个各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大部分开展了农民工转变为新市民文明素质培训,同时也积极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特别是61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把进城农民工培训列入社区教育重要内容,取得了较大成绩。据对39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统计,2004年共培训农民工约200万人。不少社区教育实验区普遍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有效管理、运行机制,保证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方面

(一)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员结构上来看,专职人员太少,以兼职人员为主,且兼职人员不够专业

目前在我国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奉献精神,懂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较高业务水平,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专职人员和研究人员,多集中在学校,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寥寥无几。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能够有效开展,必须要有这一部分专职人员的参与。政府相关部门,如文化部、宣传部等要切实承担起组织、领导责任,把这部分专职人员吸纳进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当前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兼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是指那些既担负着其他业务工作,又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人员,他们是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对农民工进行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负责把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专职人员,以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从事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兼职人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社会各界、各部门都可以参与到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成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二)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来看,主体多元化,同时难以确定化,有些机构发挥的作用有限

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劳动、公安、工商、民政、用工单位、所在社区企业、街道社区、农民工参加的各类培训机构、党团或其他社会自愿者等若干主体,但谁负有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却没有明确,责任不清导致任务不明,教育主体非常不明确。有的部门确实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有的部门却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就不重视。

1.农村基层管理部门无法对农民工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农民进城务工后,原来的农村基层管理部门由于距离的原因,对其思想难以把握,更谈不上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农村干部认识也不到位。一些农村支部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农民转岗后角色转换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的事,只要农民去上班了,家庭和睦,地有人种,不上访闹事就行了。他们之所以存在这种认识:一是因为部分基层干部整天忙于事务,不重视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对上级的政策法规钻得不深,吃得不透,教育指导农民群众工作能力欠缺;二是因为有的乡村干部认为现在最要紧的事是抓经济建设,发展民营经济,没有精力,没有必要抓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因为对农民教育的考核力度不够和指标难以量化。

2.用工单位缺乏积极性,且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企业和用人单位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在企业开展的员工培训中,也往往重视技术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培训,而忽视一线农民工的培训,其培训内容也多集中在业务能力上。在市场化运作下,用工单位往往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本不愿顾及农民工的思想政治状况,认为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无关。尤其是有些民营企业,他们认为农民到企业来工作,只要具有一定的基本技能,或是能听从企业老板的安排,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就行,忽视了职工入厂教育、岗前培训和厂规厂纪教育,对职工培训工作瞻前顾后,总认为在用工制度越来越活,人员跳糟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在职工教育培训上投入资金的风险太大。因此,压缩或根本不投入培训经费,加之民营企业为了收益,把工作生产时间安排得紧紧的,还加班加点,根本没有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时间。

(三)缺乏强有力的资源整合机制

目前我国教育、劳动、农业、建设等部门以及民营机构都拥有非常丰富的培训资源,这些培训资源的相当部分都可以用来面向农民开展培训,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有些地方、部门和行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各自为战,自成体系,造成资源浪费。

三、建议

当前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要提高农民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建设必不可少。

(一)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实际问题,政府是关键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培训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镇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将农民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考核因素。

(二)要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体系,整合社会资源

由于我国农民工培训多部门共同管理,部门资源过于分散,不仅难以管理,而且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将不同部门间教育培训资源加以整合,统一协调管理,使之发挥整体效益,是推进农民工培训的基础性课题。在公共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整合资源還意味着普通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充分挖掘,农民工培训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从而增强农民工培训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培训效益,这是我国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方向。

(三)加强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农民工培训师资可以由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来解决,也可从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要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姜正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新农村建设切勿忽视农民的主体性 篇4

一、着力制度与政策相结合, 引导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创新“惠农”刚性制度体系。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 要用刚性制度来约束政策的执行。第一, 要完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与管理制度。要明确融资渠道、方式, 细化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社会、农民出资比例, 规定农民出资的最高额度。做好科学的预算和规划, 并要集中使用, 专款专用, 以提高使用效率。改变国家财政支持方式, 推行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支持形式。第二, 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定其形式、渠道及保障机制, 合理调度建设资金, 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平衡推进。第三, 要创新基层干部的考评、激励、晋升及责任追究制度。适当时候可提高农民评价的比重, 让真正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以激励基层干部全心全意投入新农村建设。对那些敷衍塞责、玩忽职守的干部要严肃处理, 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第四, 要完善监督机制。要建立透明、公开的政务机制, 主动接受人民监督, 同时要鼓励农民主动监督"惠农"政策、制度的执行。第五, 要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和卫生体系建设, 有了这两个体系的安全保障, 农民的社会自由度、主体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会得到加强。二是要运用政策的灵活性。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的原则, 不搞“一刀切”。要尊重群众的意愿, 尊重县情、乡情、村情, 摸清底子, 才能有的放矢, 取得成功。要寻求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与模式, 不能千篇一律, 也不能盲目跟进, 应追求个性。因此, 要把刚性制度与当地具体政策结合起来, 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才能做出符合农民意愿的行动。当农民的利益和活动有制度作保证、有政策做支持时, 农民就会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 真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着力典型示范与事实宣传相结合, 吸引农民自主融入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典型示范的深度。典型示范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农民主体性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的程度。农民大多有"从众心理", 并且很在乎区域内的平衡, 追求区域内的一致性。当某地示范成功, 这种利益结构的平衡性被打破, 农民就会主动学习, 改变这种态势, 从而引起“羊群效应”。因此, 要慎选示范项目, 要慎选示范地点和示范农户, 并精心组织, 科学管理, 争取成功。二是加大事实宣传的力度。农民忠厚、实在, 理论修养很低, 政策水平不高。对他们大讲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理论依据, 他们不一定不配合。但如果用邻县、邻乡、邻村的致富经验、创业经历来宣传, 他们肯定会积极配合。因为预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并且区域内的利益结构平衡正在打破, 农民会产生危机感, 就会有积极主动的行动。

三、着力培育创新型新式农民, 引领农民自主“嵌入”新农村建设

创新型新式农民的培育是农民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幸福指数的本钱。但素质的提高是个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 需要多管齐下。一是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 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 发展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因此,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 加快发展步伐, 进一步巩固和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 办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加快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 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 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 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 从小抓起, 确保农民整体科技素质的提高。二是要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 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劳动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要按照"农民有用, 农民能用, 用了见效"的原则, 加大力度, 创新机制, 提高效果。三是要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培育新式农民。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 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进一步健全“文化下乡”制度, 经常性组织农民进行文娱活动, 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促进乡风文明, 使农民逐渐形成科学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要逐步地建立、完善农村体育场所及必要的设施。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基础设施的配备, 增加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

四、着力组织的建构及规范, 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农民主体 篇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设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受益最大的农民群众,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投入到这项工程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但从笔者几年来在基层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看到,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中,许多地方的农民主体作用还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就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主体自身方面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部分农民缺乏长远目光和大局意识,本位思想太严重,只考虑一家一户的利益得失,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土地调整、宅基地管理政策、公益设施建设的态度迥异、观点不一,规划、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阻挠,只想获利,却不愿让利。由于这部分人组织化程度低,思想分化严重,所以主体目标很难取得一致,如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规划时漠不关心,对土地政策不遵守,建房时讲风水信迷信,导致规划执行难,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严重。

2、素质不高。不可否认,由于农村长期落后和农民收入低 迷,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当代中国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都在农村,他们一时半会还难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做法,如我乡社面点的农民在开展建设之初阻止改卫生厕所,经了解主要原因是他们理解不了“无害化处理”原理,怕改厕后整个村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3、结构失衡。由于农村缺乏致富的路子,为赚钱而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有的全家外出,大量劳动力资源外流,留在家的都是“386199”部队,他们既要负责地里农活,又要负责监护外出务工人员留下的幼小子女,新农村建设力量明显不足。如在村庄整治及发展产业时总有部分农户因缺乏劳力而影响工作整体进程。

后劲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加之以往医疗、教育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开支较大,农民积蓄不多,即使有点积蓄也想存银行防老,不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缺乏,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政府主导服务方面原因分析:

1、宣传发动不到位。不少建设点宣传只是以写标语及张贴各种制度为主,宣传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群众不易接受,认为政府是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对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清、理解不透。

2、工作方式有偏差。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加之为应对新农村建设限期考核、督查,赶时间、赶进度、赶验收,不少干部缺乏工作的耐心,不注重对农民的引导,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建设事项大包大揽,导致群众不领情、不认账,认为是干部为了政绩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所以有的点出现“政府发号召,群众心里笑”、“干部扫地,群众参观”的现象。

3、投入机制有缺陷。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村庄因基础设施薄弱,即使群众积极性很高,也难于正常开展。如今年我县对每个三级共建点扶持10万元,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差、涉及户数多的点,群众急盼解决出行道路和水利设施,由于资金缺口大,导致农户怕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验收标准,得不到补助资金从而不愿参与新农村建设。其次是投入不均衡。不同领导、不同单位扶助及不同乡镇的点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往往不统一。甚至有的点为了赶时间进度,粉刷房子、修公路等不需要农民出钱,助长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最后是投入资金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建设点由于上级补助资金、群众筹集资金的使用不经民主讨论,帐务不公开,从而容易让农户之间相互猜疑,同时对干部和理事会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4、基层组织能力弱化。党员队伍老化,管理松散,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低,人才匮乏,决策团队弱化,加上个别村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宗族不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不密切,使群众对干部存在戒备心理。如在发展甜叶菊产业中就有不少农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干部说话不算数,兑现不了承诺而不愿栽种。

正是由于农民自身和政府引导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主体 篇6

因此,必须让农村居民获得实在的土地财产权利,增加其财产性收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土地私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集体公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合一)——土地集体公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过程,农户拥有的土地使用权逐渐得到强化,但土地使用权作为财产权的含义并没有充分体现,其财产权权能也不完整,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用益物权”还显得名不符实。其主要问题,一是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权属边界模糊,造成土地用益物权人的权能受到限制;二是土地使用权缺乏稳定性,产权激励并提供长期收入预期的作用难以发挥;三是土地使用权缺乏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难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四是土地权利的资本属性受到限制,农民实现土地财产收益缺乏制度保障。

我们在成渝两地进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有一些经验,包括土地确权颁证、土地使用权流转(增减挂钩、重庆的地票交易制度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土地入股、村企合一”“两股一改、股份合作”“三化模式”和农业BOT等)、基层民主和乡村治理等,其意义在于:通过确权赋能,把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户使用的土地权利变为永久性物权,使它们能流转交易;保护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以此建立农民的长期保障,防止政府和其他强权的侵害。

成都、重庆的改革毕竟只是在国家认可的试验区范围内,在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允许先行先试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目前遇到的现实困难是:农地使用权的私人物权化还未得到法律和政策层面上的确认;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抵押已超出现行法律的规定;农户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还没有被认为是一种“资产”,还不能以“土地股份”进行工商企业登记注册,不能以“土地股份”融资;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统一入市还存在诸多困难。

农民主体 篇7

1、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由新农村建设的性质决定的。2、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现实客观条件的必然要求。3、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由历史经验所证明的。4、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二、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从政府层面看:各级地方政府比较注重的是如何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支持, 重视对农村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给予补贴, 但在宣传、引导、激励、发动农民自觉自愿参与这一伟大工程上做得还不够;一些相关部门也多是在财力物力上直接支持或服务新农村建设, 而在支持农民创业方面实实在在的措施比较少;有些基层政府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 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技术水平不高, 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 于是代替农民包办一切, 工作方法简单, 有时还会违反农民的意愿, 损害农民的利益, 加重农民的负担。

2.农民层面看: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强, 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不少农民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 应该由政府投资搞建设, 与农民自身没有关系, “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3从制度层面看: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 但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破除, 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

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方法和措施

1、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使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深得民心。通过加大宣力度, 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一是注重宣传政策。二是注重典型引带。三是注重树立新风。

2、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在新农村建设中, 政府要以农民为本,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 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 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 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有条件做好的事情入手, 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激发起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3、完善和创新机制,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制度, 加大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力度, 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进程, 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 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二是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加大“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度, 建好县乡村三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 坚持以人为本, 在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更加注重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上下功夫, 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的一代新型农民,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三是要建立活动载体推动机制。县乡村组四级要积极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农户”、“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群众性评比活动, 有效地激发广大村民“爱我家乡、共建家园”的主人翁责任感。四是建立村民权益保障机制。各村组要实行新农村建设工作通报制度、村民建议办理反馈制度, 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保证村民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能得到及时反映、认真落实,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 真正体现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4、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建设新农村, 生产发展是前提, 生活宽裕是根本, 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 积极研究生产发展问题,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 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业发展, 以特取胜, 以优取胜。积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提高培训水平, 增加劳务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多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让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从而坚定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柏晶伟, 郑新立.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深远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 2005-11-28.

〔2〕王太广.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农民日报, 2005-10-31.

〔3〕夏王君.开好头, 起好步新农村建设正破题〔N〕.人民日报, 2005-11-30.

〔4李静.简论现代农业建设〔N〕.光明日报, 2005-11-29.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状研究 篇8

一、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方面

(一) 国家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非常重视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进城务工人员, 城市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责任”。近年来,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5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03]79号) , 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农民工各项素质明显提高。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月21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二) 一些组织机构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教育系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很重视, 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

在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都亟待转移的形势下, 为了推动教育系统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2004年2月, 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 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 提出了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同时, 把大力实施《计划》工作列入《教育部2004-2007年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为加强领导, 教育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省 (区、市) 教育部门也相继成立了由厅 (局) 长担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培训。按照教育部《计划》和当地政府规划的要求, 东部地区和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开展了农民工转移后培训工作。据统计, 2004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江苏、山东、深圳、宁波、青岛等地教育部门组织的进城农民工培训规模就达到近300万人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府统筹领导下, 与农业、劳动、科技、建设、财政等部门密切合作, 按照职行政责分工, 组织动员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遍布城乡的1.16万所中等职业学校和21.71万所成人学校及社区各类培训机构, 在扩大新增劳动力执业教育的同时, 举办夜校、周末学校, 根据农民工学习和企业就业需求, 开设多种形式的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 努力扩大培训规模, 满足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 城市社区教育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农民工输入集中的大中城市的200多个各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大部分开展了农民工转变为新市民文明素质培训, 同时也积极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特别是61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把进城农民工培训列入社区教育重要内容, 取得了较大成绩。据对39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统计, 2004年共培训农民工约200万人。不少社区教育实验区普遍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有效管理、运行机制, 保证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方面

(一) 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员结构上来看, 专职人员太少, 以兼职人员为主, 且兼职人员不够专业

目前在我国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奉献精神, 懂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有较高业务水平, 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专职人员和研究人员, 多集中在学校, 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寥寥无几。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能够有效开展, 必须要有这一部分专职人员的参与。政府相关部门, 如文化部、宣传部等要切实承担起组织、领导责任, 把这部分专职人员吸纳进来,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当前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兼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是指那些既担负着其他业务工作, 又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人员, 他们是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 对农民工进行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负责把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专职人员, 以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从事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兼职人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社会各界、各部门都可以参与到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成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二) 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来看, 主体多元化, 同时难以确定化, 有些机构发挥的作用有限

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涉及到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劳动、公安、工商、民政、用工单位、所在社区企业、街道社区、农民工参加的各类培训机构、党团或其他社会自愿者等若干主体, 但谁负有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却没有明确, 责任不清导致任务不明, 教育主体非常不明确。有的部门确实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但有的部门却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就不重视。

1. 农村基层管理部门无法对农民工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进城务工后, 原来的农村基层管理部门由于距离的原因, 对其思想难以把握, 更谈不上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且农村干部认识也不到位。一些农村支部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农民转岗后角色转换了, 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的事, 只要农民去上班了, 家庭和睦, 地有人种, 不上访闹事就行了。他们之所以存在这种认识:一是因为部分基层干部整天忙于事务, 不重视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 对上级的政策法规钻得不深, 吃得不透, 教育指导农民群众工作能力欠缺;二是因为有的乡村干部认为现在最要紧的事是抓经济建设, 发展民营经济, 没有精力, 没有必要抓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因为对农民教育的考核力度不够和指标难以量化。

2. 用工单位缺乏积极性, 且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 企业和用人单位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在企业开展的员工培训中, 也往往重视技术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培训, 而忽视一线农民工的培训, 其培训内容也多集中在业务能力上。在市场化运作下, 用工单位往往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根本不愿顾及农民工的思想政治状况, 认为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无关。尤其是有些民营企业, 他们认为农民到企业来工作, 只要具有一定的基本技能, 或是能听从企业老板的安排, 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就行, 忽视了职工入厂教育、岗前培训和厂规厂纪教育, 对职工培训工作瞻前顾后, 总认为在用工制度越来越活, 人员跳糟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 在职工教育培训上投入资金的风险太大。因此, 压缩或根本不投入培训经费, 加之民营企业为了收益, 把工作生产时间安排得紧紧的, 还加班加点, 根本没有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时间。

(三) 缺乏强有力的资源整合机制

目前我国教育、劳动、农业、建设等部门以及民营机构都拥有非常丰富的培训资源, 这些培训资源的相当部分都可以用来面向农民开展培训,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 有些地方、部门和行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各自为战, 自成体系, 造成资源浪费。

三、建议

当前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要提高农民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建设必不可少。

(一) 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实际问题, 政府是关键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培训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镇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规划, 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将农民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考核因素。

(二) 要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体系, 整合社会资源

由于我国农民工培训多部门共同管理, 部门资源过于分散, 不仅难以管理, 而且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将不同部门间教育培训资源加以整合, 统一协调管理, 使之发挥整体效益, 是推进农民工培训的基础性课题。在公共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 整合资源还意味着普通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充分挖掘, 农民工培训走向社会化、市场化, 从而增强农民工培训的专业化程度, 提高培训效益, 这是我国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方向。

(三) 加强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农民工培训师资可以由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来解决, 也可从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要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摘要: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构成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对于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效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

参考文献

[1]姜正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农民主体 篇9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制度保障,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 为的是农民, 靠的也应该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力军, 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 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与“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 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1 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 人和主体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并非每一个人都是现实的主体。所谓主体, 是指具有社会性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主体的基本特征就是自觉能动性。只有当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现实地作用于客体的时候, 他才可能成为活动主体, 具有主体性。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 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毫无疑问, 农民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而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是指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表现出的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为农民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农民的自主性就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出的主人翁意识;农民的自为性, 就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自觉性, 即农民能尊重和运用客观规律、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农民的选择性就是农民面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必然性, 能够综合权衡, 确定最合目的性的那种;农民的创造性是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及取得的创造性成果, 它既表现为农民能创造出新的客观事物, 也表现为农民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完善与发展[1]。

2 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现状

新农村建设即是建设农民的新农村, 理应以农民为主体。但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中, 听到的更多的是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声音, 而作为建设主体、发展主体的农民却选择了集体失语, 农民的这种选择是被动的、无奈的。农民应该成为主体却无法当家作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 农民处在国家政治权力划分中的边缘化, 造成农民无力也无法为自己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缺乏制度保障下同样无法为自己量身定做具体的发展目标。而且, 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村落结构差异也导致了农民无法用一个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经济诉求。城乡差距大拉大、农村社区吸引力的降低更造成了农民中的精英分子大量的流向城市, 这更加剧了农村社区群体的素质降低。种种因素导致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被政府所取代, 政府既是主导也是主体, 而作为主体的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主体意识不强也造成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自为性的弱化, 农民无法依靠自己来贯彻、领悟和执行国家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同时, 在政府主导和操控下, 农民的主体创造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农民欠缺解放生产力、创新机制、体制的创新精神, 农民创造力的潜力未被充分发掘[2]。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制度构建

所谓制度, 就是各种组织在组成和运作过程中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的总和, 任何组织都离不开制度。制度建设同每一个组织的目标和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决定着这个组织功能的发挥程度。关系着这个组织所推进事业的兴衰成败。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主体地位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 需要他构与自构相结合, 多方努力, 更同推进。当然, 农民脆弱的主体地位必须依靠制度加以确立、强化, 稳定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功能[3,4]。

3.1 完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民自我治理制度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实现管理民主, 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真正落实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是实现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保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既是建设者, 又是实际的受益者。农民要发挥主人翁意识, 充满热情的参与各项事业。但由于农民因自身表达能力的缺乏, 长期以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直处于被代表的地位, 也因此丧失了主体性身份。历史上农民主体性身份的取得通常以对自身身份放弃的方式取得。而且,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济状态进一步造成了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务的冷漠。同时, 由于乡镇一级政府介入过多, 村委会在农民眼中变成基层政府机构而不是自治组织。村民自治变成了摆设、形式, 同时由于村级党政机构职能的错位, 在广大农民眼中, 村委会的地位远低于村级党支部。

为此, 要合理界定政府与村委会的权利限度,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搞好村民自治, 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要进一步完善民主议事制度, 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 依法建立“三会一组”制度, 即健全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一事一议”制度和民主监督小组。坚持实行村务公开, 真正形成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机制, 从而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实现从“建”到“我要建”的转变。

3.2 大力加强农民自发团体建设, 实现参与式发展的自发组织制度

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首先依赖于农民主人翁意识的觉醒, 而意识的培育首先来自于农民对其主体性的认知和共鸣。未来的社会发展将呈现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反观我国广大农村, 农民组织匮乏, 除了村委会、妇联等基层半政府性的组织外, 农民自发组织少之又少。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欠缺, 政府干预性指导介入过多等因素的影响,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很多地区沦为样板工程, 成员参与程度不高、情绪低落。由于农民自组织程度化低, 农村社区发展缺乏凝聚力, 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其消极恶果就是农民惰性心理情结的产生, 对于国家政策, 农民不原意认知, 也懒得认知;部分农民不原意参加村民自治活动, 秉承“个人自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哲学;人际关系冷淡;在城市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背景下, 农村社区进一步的分化、瓦解、凋零[5]。

要化解目前农村社区的这种凋敝局面, 唯有充分整合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 大力鼓励农民自发组织的建立。政府要为农民自发组织的建立提供制度性支持, 从组织身份的审批、财政的支持、运行的指导都要做出制度性的安排。在审批上要放宽对农民自发组织的控制, 鼓励以解决农村社区专项事务为服务宗旨的农民组织的建立, 如敬老协会、文化协会、健康协会等;从财政上政府要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农民组织的专门资金, 在其成长期给予必要的帮助;在指导上, 政府更多的应该是以一个监督者、建议者而不是管理者、决策者的角色出现。

3.3 赋予农民更多权力, 改革农民参政议政的制度安排

农民政治参与都是通过制度来实现和保障的, 只有建立健全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和法律法规才能满足农民政治参与的愿望和利益表达的要求, 进而减少因政治参与渠道不畅而出现的农民非制度化参与, 从而保障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当前我国农民参政议政的主要制度形式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农民信访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 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和规范化, 但在实际操作中, 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却严重缩水。比如, 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 农民代表所占比例与农民群体占总体比例严重不符;与此同时, 在与政府、党委的权力分配中, 人大的政治功能被进一步的弱化。在信访制度设计中, 信访部门往往是被动的开展工作, 只有等到农民找上门来, 才参与解决问题。而且其解决信访事宜的工作程序也基本上是通过层层部门的流转来反映和处置问题, 导致最后很多问题不仅无法解决, 甚至使上访农民遭到打击报复[6]。

农民的政治诉求表达能否通畅、政治意愿贯彻能否彻底, 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所以必须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要加强农民在人民代表大会的话语权, 加强农民的监督职能;在代表选举上,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农民代表的比例;完善代表候选人制度, 保证农村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能选举自代表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避免以“富人”、“能人”代表全体农民;改革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制为全体农民直选制, 缩短代表与民众距离。在信访制度设计上, 要变被动为主动, 简化农民信访问题处置程序, 提高工作效率, 设置专门反馈机构随时跟近, 规范信访保护条例, 保护信访农民的咨信及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宋海春.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 2002 (4) :48-51.

[2]潘逸阳.农民主体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林彰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保护农民权益[J].中国乡镇企业, 2003 (9) :13-15.

[4]杜旭宇.农民权益的缺失及其保护[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0) :10-13, 66.

[5]朱建堂.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分析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1) :88-92.

农民主体 篇10

一、重视农民的历史经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历史是群众的事业”, 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归根到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所以农民自然是中国历史的创造主体。

从古至今, 农民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在中国的历史大舞台上, 农民始终扮演着恢弘悲壮的重要角色。不论是从每一次王朝更替的农民战争来看, 还是近现代中国每一次重大的变革来看, 农民都担当了历史的推动者与承担者, 是一支浩荡巨大的政治力量。可以说, 农民创造了中国的历史, 农民的成长与进步发展了中华民族。

毛泽东同志认识到,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 并指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为根据地, 紧紧依靠广大农民, 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农民, 使中国农民真正成为中国

民主革命的一支生力军。可以说,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 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强大的敌人,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在民主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 党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组织和发动了农民。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迅速,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首创精神和进取精神。作为农村改革的主体, 中国农民先后推出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专业户、小城镇、农民工、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农业产业化等九大创造, 为中国农村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开发农民的现实选择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农民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大都是采用粗放型经营方式, 农业中的科技含量较低, 资金投入不足, 技术、设施落后, 经营管理不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但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当困难。由于农业生产规模的不经济、生产手段和耕作方式的落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运用等原因, 我国农业实现集约化增长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再则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化, 使得农业较之于其他行业获得的报酬率较低, 并且农业的积累又被国家和政府以各种形式转化成工业等其他产业的积累, 从而最终导致了农业本身的资本积累率较低, 更不要说吸引其他产业的资本进入农业了。这样, 就使得农业缺乏大量用于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投入, 农业发展走的也是一条单纯的“资源消耗型”道路。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以后将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为一体。如何在国际大环境中取得竞争的优势而成为真正的赢家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也充分证明了粗放型经营方式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必须进行转变。

集约型增长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主要是指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扩大再生产、提高单位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农业产出总量。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增长的障碍因素很多, 但最大障碍是农村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 劳动力素质较低。所以农业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资源,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 不仅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一个地区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 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力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举措。一个国家繁荣、一个民族振兴, 只有获得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 才能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所有人口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指在农村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数;质量则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身心健康水平、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观念、劳动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内容。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自古以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人口众多, 农村人力资源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体, 由于受到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没有得到开发, 加上建国初期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的急剧膨胀, 使得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同时,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对不足, 只有人力资源是最具潜在优势的资源。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优势, 才能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从而推进农村社会全面小康的建设。

三、吸纳农民的市场要求

在市场化过程中, 政府与农民有三种不同的结合方式, 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结果。第一种, 如果市场的形成和发育没有经济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自发行动, 而只是政府人员的一厢情愿和单独行动, 其结果必然是破坏市场发育的基础, 造成市场化过程的倒退;第二种, 如果只有经济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自发行动, 而没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和做出的安排, 市场化过程必然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第三种, 如果市场的发育和形成既有经济行为主体的自发行动, 又有政府顺势的强力推进和有效规范, 其进程定会大大加速。实践证明, 在市场、政府、农民三个方面, 单纯的依靠其中的一方, 都无法促进农民、农业、农村的快速协调发展。

市场化的进程中, 政府的行为和个体的行为既是互替的, 也是互补的。互替是指各有其有效的活动空间和行为方式, 超越活动空间和改变行为方式都是无效的, 甚至是灾难性的;互补是指政府和个人谁也离不开谁, 单方面的行为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 单方面的行动既可能超越自己的活动范围, 也可能束缚自己的行为, 无法取得分工之利、交易之功和合作之效。

中国的农民人数虽多, 但依赖性很强, 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差, 组织程度较低, 再加上政府明显的城市偏向, 因而在现行的社会结构中, 农民的话语权微弱, 其意愿和要求往往得不到本该有的重视, 其权利和利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和有效保障。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组织意识和民主意识亦已开始觉醒。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 就是其觉醒的过程, 也是其组织起来的过程, 因而, 也是一个社会的学习过程和合作秩序扩展之过程。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以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 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一直是我国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和导向。因而, 解决“三农”问题, 必然要走市场化道路, 为农民自主经营、自由流动创造市场环境。“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在哪个市场经济国家, 农业的市场化程度都低于非农产业, 以扶持和保护农业为内容的政府干预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弱势产业, 我国‘三农’的弱势地位更为突出。市场机制是助强欺弱、嫌贫爱富的机制, 如果不负责任地把农民完全推向市场, 让其与强者自由竞争, 势必更弱。”因此, 农民时常抱怨:不懂得市场的需求, 就盲目尝试大面积种植蔬菜等作物, 结果不是卖不出去, 就是价格极低, 成本收不回来。很多农民害怕“尝试”带来的恶果, 基本上都因循守旧, 一季水稻 (或玉米等) , 一季小麦的交替耕种, 土地利用率和产值极低。在今天市场化的同时, 不能忽视放弃政府干预, 而应当优化政府干预。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 把政府的作用和农民的行为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合力, 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秘诀不在于政府积极地站在前面充当主角, 制造市场, 而在于紧紧迫随农民的寻利行为, 并沿着它的方向, 根据它的需要, 为其清障铺路, 提供服务, 给予保护, 加以引导。如此, 政府与个人、政府与市场才能建立起协调而有效的关系, 形成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局面。只有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 以农民为主体, 以市场为平台的复合主体, 政府积极引导, 农民积极主动, 市场积极参与, 才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结语

无论从历史发动农民才能获得革命成功的过去经验来看, 还是从市场、政府、农民三位一体来发展农业的市场经济迫切要求来看, 新时期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必然选择, 我们都不能忽视农民的作用和地位。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 我们必须重视农民, 以现代社会的标准来塑造新型农民。

摘要: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它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富强。而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农民, 发动农民, 改变农民, 塑造现代新型农民来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从历史经验、现实选择和实践要求三个方面来论证发挥农民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农民,历史经验,现实选择,实践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全兴, 汪敏.浅论我国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4, 1, 21

[2].潘逸阳.农民主体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农民主体 篇11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5-0028-04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天下兴。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基础产业。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愈加明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瓶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提升现代农民的主体地位,但目前我国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缺失,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彰显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就成为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的主体作用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农民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主体

农业要发展,关键在农民,农民是农业生产力的主体。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是其主体——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是改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农民自己的事,必须依靠农民自己来完成。也只有农民收入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激发出来,国家粮食安全才能获得长远稳定的保障。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因,没有农民的主体作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都起不了作用。

(二)农民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体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农业资源要素供给紧张,耕地面积刚性减少,尤其是“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的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水资源约束进一步显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粮食产量高位运行的压力逐年增大,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彻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促进非农就业。减少农民才是富裕农民的治本之策。这一切没有农民的自愿自觉参与,根本无法进行。

(三)农民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主体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中有文化、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镇或农村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不断降低,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矛盾,培育新型农民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不断地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民。因为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民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直接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成败。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

目前农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一)文化水平偏低,农民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缺失

一是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短,文化水平偏低。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的调查统计,至2011年底,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含初中)的占87.46%,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5.22%,小学程度占28.74%,初中程度的占53.50%,高中程度的占8.08%,中专程度的占2.20%,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占2.92% [1]。

二是科技能力严重不足。表现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所占比重低,接受培训的人次少,接受培训的时间短。在目前农业生产中,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缺乏“一技之长”,仍然要靠言传身教来传授技术,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奇缺,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不断降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后继乏人,前景堪忧。

(二)农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民产权主体地位缺失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从土地的所有权来看,目前能够带给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农用地、宅基地和房屋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都存在很多制度性缺陷,最核心的缺陷是产权模糊。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2]”。其中的“集体”为村民委员会。但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经济法人,不能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不能解释为集体内的农民共同所有,我国民法中共有权的概念是限于公民、法人的财产所有权的范畴,不涵盖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不论是农民个人还是农民的集合都不能对土地享有所有权,这就使得集体所有成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这样,农用地和宅基地的产权归集体所有,等于产权虚置,使得农民对土地的权利缺乏可靠性和确定性。农民在转让经营权时,要受到集体所有权的制约,这种制约限制了农民通过转让经营权来获取财产性收入。农民自建房屋一般无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很难转让和出租,自然产生不了收益。

(三)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缺失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农民组织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状况的重要标志。我国在2007年7月1日就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合法地位,各级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政策。但从近年来的实践运行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数量少、规模小、覆盖率低、带动能力弱,有的甚至是名存实亡,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该组织尚未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根源在于内在发展动力不足、运行机制不规范、外部支持机制不完善等。

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动力机制看,现有的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部分合作组织不是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的,而是依托政府部门或企业组建的,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的从属地位十分明显,主体地位没发挥出来,内在发展动力不足。从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看,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松散,内部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大,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组织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就更谈不上。主要根源于农民所得实惠不多,对组织的认同度低。既缺乏具有统领合作组织发展的领军人物,又缺乏会营销、懂财会、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致使合作组织难以发展壮大,成千上万个分散的小农户没能组织起来,缺乏与市场博弈的力量,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没能凸显出来。

三、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建构

(一)重构农村土地制度,增强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农地产权主体地位

赋予农民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是保护其土地财产和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条件。一是确保农民的“三权三证”,保障农民权益。针对我国目前农村产权模糊的现实,确保农民的承包地使用权和权证、宅基地使用权和权证、宅基地上自建房屋的产权和房产证。惟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无偿或低价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况才能杜绝,确保农民直接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只有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彻底消除农民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担心和顾虑,让不愿意种地的农民长期稳定地转出土地经营权。

(二)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增强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各国农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巨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农民能力的差别,其次才是物质资本的差别,而土地的差别实际是最不重要的[3]”。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要求经营主体必须具有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理念、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要提升农民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多方面筹措资金,保证对农民进行基础性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治本之策。理顺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地区间差距,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为全面地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农村学校要根据当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地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努力实现农民免费职业教育。

二是创新培训机制,最大限度地服务农民。立足绝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又都是成年人的现状,按照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等现代农民的要求,尽量用较少的时间将理论课讲授的浅显易懂,集中大量时间安排实践,如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增加田间地头现场讲授技术时间,推行教学、科研和推广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注重专业技术的传播,又注重管理和市场方面的教育,开阔农民的视野,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管理理念。

三是改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教育培训绝不能影响农民正常的生产活动。应根据农时季节确定培训时间,尽量在农闲时节多上课,农忙时节少上课。面向现代农业需要,创新办学模式,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农业职业教育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现代农业科技含量高,必须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或农民市民化。适应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建立健全政府扶持、社会办学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把现有成人教育学校延伸到广大农村中去。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适应能力,有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三)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为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必须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引导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一是把专业合作组织建成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帮助农民抓好生产管理。为便于种粮大户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管理环节,生产性服务环节如技术推广、农资配送、机械作业、抗旱排涝、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则交由农技推广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等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机构。政府就是做好统筹谋划、完善政策、加大支持,推动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机构相互配合、保障有力、运转高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种什么;通过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怎么种,把新观念、新品种、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合作组织承担涉农项目建设,通过合作社担保、成员联保等方式向金融机构争取信贷支持,形成农民有困难就找合作组织的机制,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农民进入农业市场的坚强后盾。

二是把专业合作组织建成农产品营销平台,帮助农民以集体的力量进入市场。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企业与农民联结的载体,既可提供农民培训和市场信息下乡,又提供了解市场、走向市场的途径,以订单的方式把小农户整合在一起,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使绝大部分农产品通过合作组织进入市场。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办不起的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谈判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克服了经营规模过小的弱势,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散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孤军作战的局面,提高了农民的市场博弈能力,提升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ED/OL].中国人大网www.npc.

gov.cn(1995-01-01)[2014-06-20].

[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农民主体 篇12

1“空巢”村的形成

社会学家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时,提出“空巢”家庭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即老年“空巢”家庭。而现在,“空巢”家庭的形成不再是因为“家庭生命周期”的自然轮回,而是由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生计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在农村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空巢”家庭,有“空巢”老年家庭、“空巢”妇女家庭,甚至“空巢”儿童家庭等。所谓“空巢”村,是指目前我国一些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永久性或暂时性地向城市迁徙,致使许多村庄的常住人口数量锐减,在农村固定居住和生活的主要是老幼妇孺[1]。

我国“空巢”村的形成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密切相关。1979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个时期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就近转移,也就是离土不离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主要是农闲季节,农忙季节忙于农作。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跳出农门到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务工或经商,解决温饱问题[2]。特别是本世纪来,劳动力的转移更为迅速。由于城市生活成本高,加上户籍制度的制约、小孩上学困难等问题的影响,小孩、老人自然留在农村,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导致“空巢村”。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空巢”村已成为普遍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6年对全国2749个村庄作的一个关于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的调查显示:在所有的农村劳动力当中,常年外出的劳动力的比重已接近1/4。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指出,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2008年湖南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466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50%,有的甚至达到了60%-70%以上[3]。据中央农村部统计,目前全国有外出就业的农民工1.3亿,留守农村的全部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正如联合国秘书长顾问到宁夏考察时发现,中国的农村人口结构跟战争年代一模一样,只有老人、妇女和小孩,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可以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空巢村”现象,而“空巢村”现象又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近年来空巢村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理论界和社会关注。

2“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及其产生的原因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但随着“空巢”村的出现,农村已经大大缺乏劳动力,有些村甚至没有青壮年劳动力,从而存在农民主体缺位问题。所谓农民主体缺位,是指中西部地区一些农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客观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劳务经济使农村的男女青年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位[4]。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主要有:

2.1 经济问题导致农民主体缺位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由于人多地少,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而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城市企业有较高的收入。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4元,两者之比为2.9:1;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两者之比为3.2:1;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4140元,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农民面对着许多现实的经济问题,如盖房子、结婚、小孩上学、看病需要不少钱,在农民依靠农业致富面临着市场和资源有限性的双重约束条件下,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始提速,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提供了有效的职业转变支撑。因此大部分头脑灵活、敢于冒险的青壮年农民陆续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或其他地区寻求就业机会以期获得更多的收入。

2.2 发展问题导致农民主体缺位

一是农民自身发展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一方面,城市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挣钱机会,如同一级别或同一工种的工作,沿海开放地区的收入是中西部地区的3-4倍,高的可达7-8倍,从事非农业劳动收入更是高于在家务农的收入,这样有助于形成其基本的生活安全感;另一方面,在城市里可以接触和学习新技术,有利于在求职和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中青年劳动力走出农村。二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每个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劳务经济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许多地方政府尤其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方政府,已树立起了“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理念,把大规模向外输出农业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裕一方百姓的重要战略举措。他们组织一些劳务组织机构帮助当地农民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成功转移。

2.3 生活和学习环境导致农民主体缺位

在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农村的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文化娱乐生活、医疗条件、教育状况等都与城市有着天壤之别。城市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深深吸引着中青年劳动力,他们非常希望离开农村,就算是租房,甚至住得相当简陋,也不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有点文化的知识青年,他们在现实中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了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他们很多选择了进城务工,把孩子也带到城市读书。

3 农民主体缺位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与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老幼妇孺、老弱病残,已成为农村的坚定守望者,土地严重荒芜。“空巢”村给农村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空巢”村问题引起重视,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空巢”村现象,积极探索“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的内在规律,积极促成矛盾转化,化不利为有利,变挑战为机遇。

3.1 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劳动力大量外流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一是不利于农业技术进步,因为被遗弃于农村的老年农户只能沿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对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的需求并不强烈,更不能在短期内接受并运用;二是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乐于为家乡建设服务的新型农民,特别是农村公用事业发展和农村基础建设需要当地农民集体来完成。缺乏活劳动力的“空巢”村,势必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影响当地的农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

(2)“空巢”老人养老、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堪忧。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因子女外出务工而明显改善,人身和财产安全存在很大隐患,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留守妇女既要看管在家儿童,还要肩负起种田持家、教育后代的重任,精神负担和生活负担不断加重;留守儿童因没有父母细心的照顾而导致营养不良、学习成绩下降,因疏于教育和管理而导致逃学、辍学现象发生,因缺少情感沟通和心理上的关爱而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甚至出现行为偏差和违法违纪现象。

(3)影响农村民主化进程和村民自治的发展。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多是青壮年男性,是农村中的精英。他们因与农村的联系越来越少而对农村事务发展变得漠不关心,不太在意自己的一些权利,比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同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如公共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农村社会集体活动的难以开展,特别是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优秀人选难以寻找而造成农村基层组织的削弱。

3.2 新的发展机遇

“空巢”村现象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使新农村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

(1)农村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约7.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57hm2。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既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同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年收入6471元,年均寄带回家3411元,据此推算,2004年农民打工总收入约12942亿元,寄带回家的收入约6822亿元,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5]。

(2)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流动示范效应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职业的变化和城市生活的经历使农民工的知识和能力有所提高,观念与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并通过其“候鸟型”流动,对更多的农民发生影响,从而表现出对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许多农民将从事劳务经济获得的大部分资金收入由城镇流向农村,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将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带回家乡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目前,全国有近50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他们在带动农民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城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资金、技术等替代性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要远远高于劳动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投入更多的资本、技术等替代性要素,优化农业要素资源配置结构,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对农村中大量闲置的土地实行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合作化经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4)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民流入城市,大多从事搬运、环卫、修理、餐饮、家政、建筑等行业岗位工作,满足了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农村劳动力进城形成了一个大的消费群体,繁荣了城市商业、房产业等行业,推动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

4 改变农民主体缺位的基本对策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文化、懂科技的现代农民。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好农民主体缺位的难题。

4.1 统筹发展,寻求发展劳务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民进城和农民留村所折射的是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这二者应统一于城乡的统筹发展之中,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配置。基层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一是加强对留守农民的现代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使增加农民务农、增收、致富的本领。二是加强对务工农民的培训,建立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以增强务工农民的竞争能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让务工农民会打工,多赚钱。三是指导培养创业农民。对创业农民,可开设社会需要的各项技能培训,强化市场信息、行业科技等要素的捕捉、学习和接受的能力,加强对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指导运用先进理念管理企业,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使创业农民想创业,会创业,创大业。

4.2 筑巢引凤,实施“归乡工程”,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所谓“归乡工程”就是让外出的农民精英重新回到乡村,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或能够调动的资源帮助乡村发展。回乡农民是“人才库”、“资金库”。他们在城市务工或经商创业,学到了技术或市场经营的本领,也积累了资金,他们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真正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回乡农民对生活过的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农村才是他们的根,因此,完全可以吸引这部分人才回乡投资创业。各地应建立相应的“归乡工程”的创业机制: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创业环境,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三是出台政策性文件,为回乡农民创业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四是制定优惠政策,为回乡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五是建立激励机制,树立创业典型。就目前而言,回乡创业农民还只是“星星之火”,但潜力巨大,只要加以引导,必成“燎原之势”。

4.3 招商引资,开辟本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一方面,基层政府要通过招商引资、集资等方式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鼓励投资商或农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政府要鼓励兴办农村私营企业,并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必要的信贷和技术支持,培植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只有如此,才能吸引中青年劳动力在家创业,才能使农民在本地就业,离农变工,离土不离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另一方面,农民自身要积极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经济。每个农民都有土地,也就是都有生产资料,他们既是投资者,也是劳动者。将所有人的土地集中起来,成立一个人人入股的股份制企业,并参与市场竞争,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6]。这样,就能把全村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养和发挥农民的“公众精神”,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农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样,既能达到集体致富的目的,又能吸引中青年劳动力主动留下来积极参与新农村的建设。

摘要:本文在提出“空巢”村概念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城乡经济与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生活环境方面,分析了“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老人赡养、子女教育、农村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实行统筹城乡发展与人力资源,筑巢引凤、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招商引资、开辟本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改变农民主体缺位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彭迈.“空巢村”现象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中州学刊,2007(3):125-127.

[2]陈廷煊.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118-125.

[3]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2008年湖南农村劳务经济基本保持平稳发展[R/OL].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9-02-05-402536026.htm.

[4]王元庆,车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农民缺位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7):63.

[5]陈大红.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7(7):39-40.

上一篇:铝热轧机下一篇:无人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