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主体作用

2024-09-22

农民主体作用(精选8篇)

农民主体作用 篇1

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兴文县政府副县长万真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合力联动,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广大农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只有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性激发起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

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首先,农民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自古以来,所有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无不凝聚着万千农民的心血与智慧。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正是有了农民这一反抗侵略、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才铸就了民族抗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方针,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同时,经过几十年农民艰苦卓绝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为有了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分田到户”的改革创举,才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农民的首创精神,才形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种新的发展局面。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公共财政特别是支农财力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旧主要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农民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自由主体,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主要是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大包大揽,否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掩盖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新农村建设丧失其根本的基础力量。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亿万农民造福的治国方略。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由此必将会吸引、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新农村建设,其结果一定会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社会构成的主体,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自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

二、当前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对农民的认识上,个别地方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同时,从农民自身看,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

(二)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

(三)体制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既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三、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力量的各级政府,必须突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要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宣传政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二是注重典型引带。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注重树立新风。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二)要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兴文县县委、县政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面”上,我们提出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点”上,我们重点建设麒麟苗族乡三合村、仙峰苗族乡大元村等18个新农村示范村,使其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三)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要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我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认真研究生产发展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步伐,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殖业发展,以特取胜,以优取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拓宽输出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增加劳务收入。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要积极支持乡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能人、产业大户和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畅其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市场体系,为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四)要通过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等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力度,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二是农民培训教育机制。要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力度,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农民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农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

采取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构建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适度提高救助标准,健全救助体系。

农民主体作用 篇2

1、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由新农村建设的性质决定的。2、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现实客观条件的必然要求。3、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由历史经验所证明的。4、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二、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从政府层面看:各级地方政府比较注重的是如何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支持, 重视对农村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给予补贴, 但在宣传、引导、激励、发动农民自觉自愿参与这一伟大工程上做得还不够;一些相关部门也多是在财力物力上直接支持或服务新农村建设, 而在支持农民创业方面实实在在的措施比较少;有些基层政府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 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技术水平不高, 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 于是代替农民包办一切, 工作方法简单, 有时还会违反农民的意愿, 损害农民的利益, 加重农民的负担。

2.农民层面看: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强, 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不少农民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 应该由政府投资搞建设, 与农民自身没有关系, “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3从制度层面看: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 但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破除, 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

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方法和措施

1、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使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深得民心。通过加大宣力度, 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一是注重宣传政策。二是注重典型引带。三是注重树立新风。

2、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在新农村建设中, 政府要以农民为本,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 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 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 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有条件做好的事情入手, 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激发起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3、完善和创新机制,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制度, 加大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力度, 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进程, 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 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二是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加大“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度, 建好县乡村三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 坚持以人为本, 在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更加注重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上下功夫, 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的一代新型农民,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三是要建立活动载体推动机制。县乡村组四级要积极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农户”、“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群众性评比活动, 有效地激发广大村民“爱我家乡、共建家园”的主人翁责任感。四是建立村民权益保障机制。各村组要实行新农村建设工作通报制度、村民建议办理反馈制度, 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保证村民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能得到及时反映、认真落实,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 真正体现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4、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建设新农村, 生产发展是前提, 生活宽裕是根本, 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 积极研究生产发展问题,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 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业发展, 以特取胜, 以优取胜。积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提高培训水平, 增加劳务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多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让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从而坚定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柏晶伟, 郑新立.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深远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 2005-11-28.

〔2〕王太广.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农民日报, 2005-10-31.

〔3〕夏王君.开好头, 起好步新农村建设正破题〔N〕.人民日报, 2005-11-30.

〔4李静.简论现代农业建设〔N〕.光明日报, 2005-11-29.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篇3

2008年11月16日,在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赞扬农民工的贡献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勇敢地走出农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工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成果,也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可以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启发于、得益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既是30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所在,又是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助推器”。为此,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是我们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动力源泉。

第一,要充分尊重并切实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农民在改革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建设的前提。尊重和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通过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民意表达机制,广泛征求农民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他们的合理意愿和要求真正体现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决策的各个环节中。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自主意识。我国的农民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农民对自然、宗族和政府的依赖上。农民依赖性较强是无法有效地建构农民主体性、发挥其首创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农民的自主意识、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是促进农民发挥其首创精神的首要任务。只有改变农民在生活生产中对自然的强烈依赖性,锻炼农民生产实践的自主性,才能有效地建构农民的主体性。要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使他们能够完全自主地根据市场情况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要充分尊重并切实维护农民的意愿和创造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农民作为一个极富创造力的群体,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许多改革政策和措施都来自于农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和政府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和创造的产物。我国30年改革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意和创造。要鼓励农民围绕我国改革、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胆探索、大胆实践。要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给农民创造一切有利环境与便利条件,凡是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都要允许农民去试、去干、去闯,并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创造的新经验。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并为农民群众施展才华、创业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智力支持和帮助,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热情,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意愿。只有这样,农民群众才会继续凭借着自己的创造来推动各项改革的顺利发展,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三,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要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给予平等的公民待遇,则必然需要打破有损农民利益的制度壁垒,维护农民的权益特别是物质权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由于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农民的某些自身物质权益均未能得到保障,使得农民发挥自主性、积极性缺乏基础性前提。因此,健全的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将为农民首创精神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畅通的沟通渠道。要充分尊重并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民合法权益包括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特别是农民的物质利益,是农民积极性的支撑,是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的内在动力,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动力。因此,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必须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经济上切实尊重和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使农民愿意在改革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第四,要增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发挥的程度。只有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和经营素质,才能促进农民在新的改革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要建立全面的培训机制,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待于大大提高,特别是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较大比例,这就导致了我国农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充分维护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将对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培训,让农民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经营技能,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增强他们在改革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能力和本领。

第五,要提高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和作用。“文化自觉”是我国已故的著名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在1997年提出至今仍然倡导的思想行为自觉概念。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人提出肩负社会历史责任的一种自觉要求。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充分认识、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人们对社会转型的自主能力认识,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的自主地位。“自觉”有两方面含义:相对于动物的自发性活动而言,指人们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表明人的活动的自觉性质;相对于尚未认识到客观规律、盲目性较大的活动而言,指能够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活动。我们提倡广大农民要有文化自觉意识,其目的就是要使其认清自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充分认识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通过文化自觉意识到文化自觉行为,并由自觉向更高层次自觉升化,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使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篇4

摘要: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考虑所有社会成员的愿望和利益,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地位农民作用

一、农民主体地位与农民经济现状

农民的主体性是农民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并得到发展的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1]。市场经济中,经济条件是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当前影响农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因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农民信息化、文化消费需求和意识明显不足,尽管政府的建设热情和推动力量表现较为强烈,农民的民主地位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仍然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农民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动性,以经济收入为基础,以创收方式为支撑,以享受生产服务和建设发展成果为体现,通过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从业情况、消费情况和环境条件的比较,可以直接体现出农民在经济建设中主体作用的现状。

表1北辰区固定资产建设情况

农民增收是实现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保障,是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北辰区在新农村开发建设、转移富余劳动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农民增收的渠道有所增加,但从表1来看,2005年农民收入比2001年增加了46.1%,高于

城市增幅41.1%,而收入增加的绝对值,城市居民高出北辰区农民32.8个百分点。从农民增收的方式来看,北辰区农民增收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获取的工资性收入;二是二三产业的开发建设,使得农民可以获取到工资性收入,以及土地和集体财产升值带来的收入;三是农业的优化升级、农产品加工贸易所带来的高附加值和更多利润;四是政府财政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工业反哺农业,使农民在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支持。四方面举措显著地改善了当前农民收入落后的状态,但后三方面举措所带来的受益面或整体受益幅度有限,示范推广和进一步整体大幅提高还需依赖强大外力推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二、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主体自身方面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部分农民缺乏长远目光和大局意识,本位思想太严重,只考虑一家一户的利益得失,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土地调整、宅基地管理政策、公益设施建设的态度迥异、观点不一,规划、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阻挠,只想获利,却不愿让利。由于这部分人组织化程度低,思想分化严重,所以主体目标很难取得一致,如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规划时漠不关心,对土地政策不遵守,建房时讲风水信迷信,导致规划执行难,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严重。

2、素质不高。不可否认,由于农村长期落后和农民收入低 迷,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当代中国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都在农村,他们一时半会还难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做法,如我乡社面点的农民在开展建设之初阻止改卫生厕所,经了解主要原因是他们理解不了“无害化处理”原理,怕改厕后整个村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3、结构失衡。由于农村缺乏致富的路子,为赚钱而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有的全家外出,大量劳动力资源外流,留在家的都是“386199”部队,他们既要负责地里农活,又要负责监护外出务工人员留下的幼小子女,新农村建设力量明显不足。如在村庄整治及发展产业时总有部分农户因缺乏劳力而影响工作整体进程。

4、后劲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加之以往医疗、教育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开支较大,农民积蓄不多,即使有点积蓄也想存银行防老,不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缺乏,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政府主导服务方面原因分析:

1、宣传发动不到位。不少建设点宣传只是以写标语及张贴各种制度为主,宣传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群众不易接受,认为政府是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对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清、理解不透。

2、工作方式有偏差。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加之为应对新农村建设限

期考核、督查,赶时间、赶进度、赶验收,不少干部缺乏工作的耐心,不注重对农民的引导,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建设事项大包大揽,导致群众不领情、不认账,认为是干部为了政绩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所以有的点出现“政府发号召,群众心里笑”、“干部扫地,群众参观”的现象。

3、投入机制有缺陷。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村庄因基础设施薄弱,即使群众积极性很高,也难于正常开展。如今年我县对每个三级共建点扶持10万元,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差、涉及户数多的点,群众急盼解决出行道路和水利设施,由于资金缺口大,导致农户怕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验收标准,得不到补助资金从而不愿参与新农村建设。其次是投入不均衡。不同领导、不同单位扶助及不同乡镇的点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往往不统一。甚至有的点为了赶时间进度,粉刷房子、修公路等不需要农民出钱,助长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最后是投入资金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建设点由于上级补助资金、群众筹集资金的使用不经民主讨论,帐务不公开,从而容易让农户之间相互猜疑,同时对干部和理事会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4、基层组织能力弱化。党员队伍老化,管理松散,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低,人才匮乏,决策团队弱化,加上个别村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宗族不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不密切,使群众对干部存在戒备心理。如在发展甜叶菊产业中就有不少农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干部说话不算数,兑现不了承诺而不愿栽种。

正是由于农民自身和政府引导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大打折扣。

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大力关注农村留守孩的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改善教育设施,特别是要解决好边远山区师资力量紧缺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的未来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次要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通过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和农业科技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和丰富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致富的能力。

再次要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既重视载体的建设,如村文化站、文化广场等,更要在丰富农民生活上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农村的文化队伍建设,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更多地举行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生活的同时,转变农民的生活观、审美观,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夯实经济基础。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生活富足,农民才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前提,建设新农村最关键的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要落实中央的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来自农业本身的收入;要引导农民正确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二是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对其居住环境进行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引导农民到城区镇区买房建房,不能到城镇买房建房的,要引导农民建设中心村,变传统的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合理安排供水、供电、交通、医院、学校和购物,既降低建设成本,又可以大量地节约耕地,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从而自觉改变传统的不文明、不方便的生活习惯,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质的变化。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实行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增加对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资金扶持,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建成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的农村养老制度、覆盖全面的农村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制度,结束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把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的局面,让中国农民这一最大的国民主体享受正常的国民待遇,增强政府的亲合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其次是要切实提高集体收入。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建设好新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发挥资源优势,找准发展路子。如集体开发林场、果园、菜园、园林、养殖场等增加集体收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应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大力改善农民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资产及农村资源,要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交付农民开发利用,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增强服务能力

1、增强干部服务能力。首先,乡干部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经济信息,了解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农村实用法规,力争成为农村中的文化人,抓经济的明白人,创业中的领路人。其次,要转变观念。在角色上由指挥向服务转变,自觉“矮化”角色,在履行组织指挥职责的同时提供服务指导,既当马前卒又当勤务员。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政策和做法,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同时在村庄规划,项目申报、筹资方式、资金管理方面加强组织和引导,并出谋划策帮助制定产业规划,环境整治方案,美化绿化方案及建设预算等,但必须遵从民意,民主协商,切不可包办代替。干部还要利用自身见多识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再次,在工作方法上由指教向引导转变。要有大局观念,有爱民之心,工作中将心比心、以情换情,与群众“套近乎”“拉关系”“建感情”,在“少说多做上”下工夫。采取召开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卫生评比等灵活有效的形式,通过干部搭舞台,让农民典型站出来“领唱”,运用典型“金钥匙”开启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之门。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固本强基,要大力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切实形成 “双强型”的火车头。一是选好带头人,实现能人治村。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与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崇高党性和奉献精神的领头人。二是加强支部建设,强化组织活动。有条件的新农村建设点要设立党小组,让农村无职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锻炼年轻党员,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载体,创建平台,让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农民主体,理事会运作”的基本模式。实现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地方根据发展阶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实现过程可以概述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设施环境改善阶段、增强农民经济实力阶段、政府推动向民间自发建设的转换阶段、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阶段。

参考文献:

[1]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陈义平.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3]刘清敏.关键是让农民成为主体——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求实,2006(22)

[4]吴江,欧书阳.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应处理好的关系[J].农村经济,2006

农民主体作用 篇5

价值中国推荐 2008-04-21 14:32:00 《求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入手,遵循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规律,建立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一、正确认识“党员主体地位”的含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阐明了党员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党员主体地位是相对于整个党的事业而言的。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程中,党员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整个党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阐释了党员在党内关系中的正确定位。党员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党内的地位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

揭示了党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构建和运行的内在依据。从党内政治制度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最集中体现,也是党内民主的最高制度形式。从党的组织制度看,党的组织结构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载体,党的组织体系是否按照党内民主制度组织起来,是否真正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运行,是判断党员主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的重要尺度。从党内运行机制看,健全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机制,是构建科学的党内政治制度的基础,也是保证党的组织体系有效运转的根本所在。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们党对党员地位作用认识的深化,1

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才有不竭的源泉。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只有细胞健康,党的整个肌体才会健康,党的事业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先进性建设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使党员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党的事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关心党的前途命运,真心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自觉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实践证明,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和精髓,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夯实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以党内民主制度作保障。从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要求看,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基点放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充分保障党员的主体权利上。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民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党员主体”的思想,尊重党员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经验,作为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创新的源泉。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局面,就能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党员主体地位要在党内民主制度中体现,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科学民主的党内制度体系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保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抓住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要完善党员主体参与机制,通过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内事务中来;完善

党员主体授权机制,通过改革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使党内权力真正来自于党员的委托并接受党员的监督;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从党的根本制度上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

健全权利保障制度,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和主体素质。党员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是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放在突出位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涉及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这为党员权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措施,增强制度体系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使各项权利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到位。要把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同加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党员主体素质和参与能力,激发党员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党内生活、党的建设和各项事务的管理中来。

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途径是党内基层民主实践。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把重心放在基层,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形式。要疏通党内民主渠道,拓宽党内民主途径,丰富党内民主形式,在党内营造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敢讲真话、敢讲心里话的氛围;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创设基层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载体,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搭建平台;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积极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把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基层党的工作、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切实得到尊重和落实。

农民主体作用 篇6

政协凤县委员会

率先把凤县建成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近年来,我们凤县政协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为和谐幸福新凤县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搭建管理平台,建设适应政协事业发展的委员队伍 加强监督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委员队伍,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根本,也是提高政协组织履职水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以建设“参政能力强、议政水平高”的委员队伍为目标,积极探索政协委员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搭建管理平台,不断引导委员将荣誉和责任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进了我县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

1、加强制度管理,为委员发挥作用注入动力。过去,我们在委员队伍建设中存在一种误区,即:重履职、轻管理,这或多或少造成了委员思想松散、被动应付现象的发生。近年来,我们从推进工作制度化的角度出发,修订完善了《委员管理制度》,对委员的产生、学习培训、考核、奖励、辞职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打破了政协委员“终届制”,向“不参加例会,不提提案、不参与活动”的“三不”委员亮红灯,从机制上约束委员行为,从制度上规范委员履职,从绩效上引导委员尽责。为保证《委员管理制度》实施,一是完善保障制度。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二是实行考勤制度。加强委员参加会议和活动的管理,对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或活动的委员,要求其书面向办公室请假,对连续请假三次的委员,我们要求其书面说明情况。对于无故三次不参加会议或活动的委员,建议其辞去委员或常委职务。三是建立考核制度。建立了委员管理档案,定期将履行职能情况印发委员本人,办公室每年把委员履行职能情况汇总后装入委员档案,作为委员资格评审、优秀委员评选的重要依据。四是严格奖励制度。制定了优秀委员、优秀提案、先进学联组评选办法,并在全委会上对优秀委员、先进学联组、优秀提案和承办单位进行奖励。

2、加强延伸管理,为委员发挥作用彰显活力。我们树立了“延伸触角、拓展平台、知情履职”的新理念,换届后及时组建了19个学联组。重视支持基层学联组开展活动,通过召开学联组长会议、下拨活动经费、赠阅报刊、发放资料、分管领导和学联委下基层参加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学联组的工作指导,使其成为了政协组织的助手和党委、政府联 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快捷通道。各基层学联组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各界人士代表开展学习培训、协商议政和专题视察活动,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县温江寺、红花铺学联组紧紧围绕县政协工作中心,不定期开展学习和调研视察活动,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河口镇学联组开展林麝养殖技术咨询和服务,在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加强服务管理,为委员发挥作用聚集合力。近年来,我们采取“吐故、纳新、树优、架桥、固本”等举措,使之成为发挥委员履职活力的催化剂。一是敢于“吐故”。对于责任意识不强、履职热情不高的委员,由政协党组在换届中提出“不再担任政协委员”的调整意见。二是善于“纳新”。即在换届中,积极与县委组织部、统战部配合,掌握和摸清了新一届政协委员人选的基本情况,尽可能多地把那些文化素质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同志吸纳到政协委员队伍中。在我县十届政协140名委员中,大学学历人,大专学历人,占委员人数的%,从源头上提升了委员素质。三是勤于“树优”。在政协委员中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引导委员做社会发展的推进者、社会稳定的协调者、社会文明的倡导者、社会公平的维护者、社会形象的塑造者。许多政协委员以自身行动影响一片,带动一方,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受到了县 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四是乐于“架桥”。坚持做非公人士的“娘家人”,主动为经济界委员提供商情信息,协助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走出困境,架起了政府与非公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五是勇于“固本”。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机关纪律作风整顿为契机,围绕“提升素质、强化服务、当好参谋”目标,切实加强政协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县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了保障。

二、搭建履职平台,积极为经济社会率先发展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工作的主体,具有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尽智出力,是政协组织应该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我们认真寻求切入点,为他们履职搭建了平台。

1、创造条件,让委员知情。知情是委员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让委员广泛知情。一是明“上情”。在中、省、市重要会议和上级政协全委会议召开期间,由办公室组织政协常委、机关干部收看会议实况,各基层学联组组织政协委员收看会议实况。会后,及时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专题辅导等形式,组织委员学习贯彻各级会议精神。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我们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在十届八次常委会上,对全会报告进行了专题辅导,加深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会议精神的理解,为切实履行 职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通“县情”。坚持县政府定期向政协常委会通报经济运行情况制度,在每年召开的中秋茶话会、新春团拜会上向与会的政协委员、各界人士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组织委员开展重点项目、提案办理情况视察,选派委员参与行风、政风评议等活动,为委员知情参政提供了条件。三是晓“民情”。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是委员了解民情、体察民意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政协委员能倾听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声音,我们重点围绕省级教育强县建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热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为推进相关门工作提供了依据。

2、用好载体,助委员履职。利用提案这个载体,发挥委员参政议政作用。我们抓住 “提”和“办”这两个关键环节,以优质的服务协助委员提出高质量的提案,督促承办单位办出委员满意的提案。我们采取提会前专题培训、开展集中视察、发放征集参考题目,会上指导书写等形式,帮助委员提出好提案。坚持“四有”,加大提案督办力度。即:有领导包抓,有制度保障,有反馈程序,有激励机制。实行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包抓重点提案,分管县长把关一般提案办理落实制度,建立了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表彰奖励机制,提案工作逐步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答复型向落实型的转变。利用委员议政日这个载体,激发委员履职积极性。我们抓住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这一热点问题,开展议政日活动。委员们围绕旅游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内涵挖掘、旅游要素的配套等方面,提出的20多条意见建议,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利用政协信息这个载体,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组建了信息员队伍,在县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开通了《政协之窗》,以《社情民意》内刊和《政协之窗》为参政议政的“直通车”,把委员的意见建议和反映的社情民意直接送达决策机关。近年来,我们都及时反映一些重大社情民意,为党政领导了解民意、完善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搭建促进和谐平台,坚持两大主题保障率先发展 人民政协的团结、民主两大主题需要政协委员的工作来体现,政协委员来自基层,代表方方面面,其主体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着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状况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发挥。我们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引导他们参与中心、维护稳定,为率先把我县建成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1、参与中心工作,做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引导政协委员投身“三个百万”工程建设,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本着“加强服务、增进共识、共促发展”原则,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非公经济人士投资意向,多方收集经济信息,为他们参与凤县的经济社会建设搭建平台。在党政机关政协委员中开展“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言、为建设和谐凤县献计”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千方百计引导他们为凤县发展尽智出力。积极动员和协助农村政协委员发展“农家乐”,开展生猪养殖,带动群众致富。两年来,实业界政协委员在紫柏山旅游风景区观光索道建设、农业产业化、旅游酒店、植化产业等领域的投资达万元。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各种意见建议300条,评选出金点子15条,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开展帮困活动,做扶贫开发的催化剂。鼓励委员为群众致富出实招献良策。一是教育和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几年来,王佰成、张双明、马红强等委员在捐资助学、修路建桥、灾后重建等方面累计捐资达万元,帮助贫困学生 名,安置 名下岗职工、名农民工就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积极参与村企结对子活动。从去年开始,我县多名政协委员开办的企业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在全县开展的村企“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村“两委会”争取项目资金,在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化解各方矛盾,做维护社会稳定的粘合剂。委员们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主动协调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和其它社会矛盾,将群众普遍关注的物价上涨过快、农产品卖难、出行难等问题及时反映给我们,我们经过整理后以《送阅件》或《社情民意》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反映,促进了上述问题的解决。积极开展“平安凤县”创建活动。几年来,全县政协委员坚持参与农村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平安创建活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42起,调解成功341起,成功率达99.7%,防止因矛盾纠纷转化为治安、刑事案件8起。

农民主体作用 篇7

一、政府主导在灾后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表现

1.政府主导在灾后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显著效果的领域

(1) 从宏观上规划灾后新农村建设。

主要包括区域内示范点的分布、建房补助资金的分配数量和方式、宣传发动等。如绵竹市科学制定重建规划, 重点解决村镇布局、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考虑山区、沿山区和平坝区的不同发展条件,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重建策略。彭州市把新农村建设和灾后农村住房的恢复重建紧密结合, 提出了“建设灾后美丽新家园、打造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样板”的目标, 快速推动彭州市的灾后农村新居工程建设。

(2) 从微观上决定灾后农房重建的补贴。

以彭州市农村为例, 根据受灾补助对象的经济状况和家庭人数实行分类分档补助, 具体补助标准将分为两类三档。一般农户:1~3人家庭16000元, 4~5人家庭19000元, 6人以上家庭22000元;低保户:1~3人家庭20000元, 4~5人家庭23000元, 6人及以上家庭26000元。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的补助按照建房进度等要求发放。

(3) 合理组织劳动力。

召开户主会议民主确定有资质的建筑单位, 所需民工由建房施工组统一安排劳动力, 互帮互助, 确保用工数量, 既降低成本, 又保证质量。如什邡市蓥华镇政府激活了四股力量,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推动、社会支持”加快重建, 着力从规划、特供、建设、组织四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4) 严把农房建设安全和质量标准。

成立了各村施工安全管理员, 对自建农房逐户进行技术服务和安全监督。如都江堰的紫坪铺镇针对农民实际, 提出了农房建筑“五有”要求, 即:有上下圈梁, 有构造柱、有“二四”墙、有小青瓦、有上下水。严把农房建设的质量标准, 与新开工农户签订《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安全质量责任书》、《建设工程灾后安全质量责任保证书》, 规范重建行为。

(5) 控制农房修建原材料物价。

如什邡市价格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依据《价格法》有关规定, 对救灾帐篷生产用布、钢管以及过渡安置房生产用钢板、农房修建所需要红砖等主要材料, 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等办法, 以此来稳定价格。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也加强对抗震救灾帐篷和过渡安置房生产及相关原材料价格的巡查, 严肃查处利用救灾之机谋取暴利、串通涨价以及不执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收费减免政策等违法行为。

2.政府主导在灾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缺陷的方面

(1) 政策宣传不到位。

一些地方政策宣传过于书面化, 农民很难理解。灾后的前一个阶段, 由于政府在对灾后信息的收集、汇总需要一定时间, 其相应的政策需要调整, 而基层有时在宣传上未跟上, 导致灾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了解到的信息有部分与之相冲突。

(2) 个别地方政府出现定位偏差。

政府包办了灾后重建的各个方面, 大到建设布局、资金投入小到建设项目的选择、资源的分配, 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调查发现有35.5%的农民意见没有得到尊重。

(3) 重建规划与客观实际结合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为短时间内出重建形象, 不顾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强硬把农民住宅和村庄异地集中安置。特别是在山区合并乡镇和村庄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外, 在农房建设中过分强调统一标准而忽视地方文化和传统特色, 不利于当地的科学发展, 也挫伤老百姓重建家园的积极性。

二、农民主体作用在灾后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表现

笔者认为灾后重建中农民主体作用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积极性, 用农民参与灾后重建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程度来度量;二是自主性, 用农民在灾后重建中的主人翁地位和程度来度量;三是组织化程度, 用农民在灾后重建中的力量整合情况来度量。

1.农民主体在灾后新农村建设中的正面表现

(1) 农民自主性强。

在问卷中, 我们用“您村里搞灾后重建有没有尊重您的意见?”和“你认为灾后重建应依靠谁?”两个指标来测量农民的自主性。有35.5%的人认为灾后重建主要靠农民自己, 有32.3%的人认为灾后重建主要以农民为主政府为辅, 二者共计有67.8%的农民认为在灾后重建主要中主要是发挥自己的作用。

(2) 参与灾后重建。

灾区农民自行发动起来, 重建家院, 恢复生产, 将地震毁坏的农田重新修复, 及时播种、收割, 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重建。调查发现有28.5%的人对灾后重建发表意见, 且参加了灾后建设活动。

(3) 对未来充满信心。

尽管地震带来了巨大灾难, 但灾民们从没有失去信心, 他们始终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会很快地恢复生活和生产的。

2.农民主体在灾后新农村建设中的负面表现

(1) 农民当前参与灾后建设的积极性较低。

调查显示:仅有28.5%的灾民对灾后重建愿意发表意见且参加了村里的部分建设活动, 有32.2%的农民认为灾后重建应主要依靠政府, “等、靠、要”思想严重, 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灾后重建的主体。

(2)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凝聚力差。

调查显示:83.9%的灾民认为灾后乡村建设主要靠村委会和乡镇干部指挥。在灾后乡村建设中农民自发的组织很少。

(3) 致富技能欠缺。

在155个调查样本中, 文盲占12.3%、小学学历占27%、初中学历占47.7%、高中学历占13%。调查显示灾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 重建和致富技能极其欠缺。

(4) 灾后重建劳动力缺乏。

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 灾区农民资金匮乏, 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很多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打工, 只留下老人妇女儿童, 造成了灾后重建劳动力的严重缺乏, 以155个调查样本为例, 其中老人占47.1%。

三、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在灾后新农村建设中的有效机制构建

灾后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的庞大系统工程, 又是一项持久的艰巨任务。这既需要政府的政策、资金、物力的大力支持, 更要发挥农民自身的作用, 同时还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加快灾后重建步伐。

1.政府+市场+农户

此模式适合市场发育条件好的灾区。由政府主导, 引导企业参加灾后重建, 引入市场机制, 鼓励和帮助农民参, 在重建中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以都江堰为例, 都江堰市充分发挥其先天的人文地理优势, 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引进市场机制,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 包括高效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开发、农村工业园区建设, 在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依托农产品深加工进行农村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自身资金积累, 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加盟都江堰农村灾后重建。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应把灾区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引入市场机制后, 切实兼顾各方利益, 确保重建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力求实现群众、开发商、政府三方“共赢”的良性互动。

2.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 (专家) +农户

此模式适合产业特色突出和资源丰富的灾区。由政府主导, 组织与农业有紧密联系的龙头企业和科研所院联合帮助农民进行农村灾后重建。由政府组织规划, 科研院所提供技术, 龙头企业负责项目, 农民自身参与, 形成农民和企业互利共赢的联动机制。

以绵阳市安县为例, 由四川农业大学、安县人民政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四川圣康食品有限公司等联合帮助灾民搞重建。科研院所派相关专家采用专题培训、送科技下乡的方式, 充分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 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安县花镇白杨村的现代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恢复重建的工程已开始, 拟建鸡舍1890平方米, 蛋鸡生产已恢复到了震前规模的70%。蔬菜现代大棚和优质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也先后破土动工。

3.政府+专业合作组织 (协会) +农户

此模式适合农村人口集中且农民组织化发育较完善的灾区。由政府主导, 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与农户结合, 参与灾后重建。

如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通过品种引进、现代农业包装, 将龙门山蔬菜打造成品牌。目前成都的“龙门山”蔬菜已远销至全国30多个省区市, 同时还站稳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市场, 协会注册的“龙门山”蔬菜商标被评为“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在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组织下, 一批新型蔬菜专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 会员已达到1368户, 一大批农户从低矮的草房走出来, 住进了小洋房。

四、结论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民主体性分析 篇8

关键词:“三农”问题;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城乡协调发展;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024-04

一、前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已成为其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城乡差距不断地被拉大更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完成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表明,2002年中国城乡的收入差距已达3:1,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2002年邱晓华在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上的说法,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上应该为5:1,甚至达到6:1。而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1,超过2:1的极为罕见。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高层次的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地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判断。十七大重点提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依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在这场战斗中,需要政策的引导,城市的拉动,工业的反哺,更加需要农民的自主改造与建设。这些内外因素协同起来,合力推进,才能确保城乡协调建设取得成效。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主体性的缺失

主体(subject)是相对于客体(object)而言的,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主体性是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是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它主要包括主体的意识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活动的成败取决于人的主体性及其发挥。

1.农民的主体意识性缺乏。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内外因多方面共同努力。这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与方略的引导,更加需要内在因素的觉醒,农民必须意识到这是关乎自己的事情。但在协调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县乡政府成了农村发展大戏台上的主要角色,学者专家们成了幕后制定计划方案的策划人物,农民成了旁观者,他们没有能够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甚至大部分农民都认为统筹城乡发展与自己没有关系,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被颠覆。这直接导致了一种让人担忧的结果——农民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被“物化”,失去了“我之为我”的主体性意义,只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肯定现实,而不能评判现实。

2.农民的自觉能动性未充分发挥。外因是靠内因发挥作用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外在因素能否发挥积极作用,最终取决于农民主体。农民作为新农村的建设者,他们能够最切实际地了解自身的需要。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先办什么、后办什么,他们自己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给予农民充分的话语权,满足农民的迫切需要是调动农民自觉能动性、更好地使其发挥主体作用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当前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的主体性诉求往往被漠视,农民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取而代之的是外部力量的“想当然”,所给予的并不是农民所需要的。这不仅造成了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自觉能动性,农民无法积极地投入到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

3.农民的社会历史责任性未充分显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作为中国最广大的生产力,作为农业历史的推动力量,要参与统筹城乡协调的每一环节,进行自主选择和决策。只有农民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主人的创新精神,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城乡的统筹规划。但从目前来看,农民作为社会历史的推动者的创造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在农村发展中,往往忽视了农村各个区域的特性,农民自主创新的行政“一刀切”的办事方法还很普遍。农村当地的政策更新、体制改革、制度完善大都是在乡镇干部的带领下自上而下、按部就班地实施,缺乏农民的参与和农民的主导,农民的创造潜力未被挖掘。在城市,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仍难以改变农民的身份,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农民”一词的意义在另一个方面也在彰示为一种蔑视和不屑的态度,这使农民心理层次上缺少了国家主人的优越感和社会历史责任感,不利于挖掘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力量。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的主体性诉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的权利保障给予的高度重视,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的基本要求。要推动城乡视域中政府与民意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从根本上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实现和谐社会发展,就要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农民主体性这一角度出发,在保障确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关注农民这一主体性因素的现实诉求,发挥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自觉能动力量。

1.农民要自己解放自己。马克思指出,劳动者是自己解放自己。把这句话落实到中国广大农民劳动者身上,就是说,农民要从过去被动地被县乡政府、专家学者“定着方向走”转变为“自我主导方向”,从过去被动地依靠城市扶持“输血”过日子转变为在城市拉动力的催化下增强自己“造血”机制,发挥自身潜力,增强自身力量,成立农会组织,进行自主创业。随着城乡协调进程的加快,政府的角色要逐步转变,把主要的职能放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使农民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多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支持和引导农产品、农业生产进入市场的博弈。这样能够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充分发挥农村劳动者的创造潜力,用农民自身蕴涵的巨大潜力改变农村的现状,确立农民在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出亿万农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幂数”效应。

2.农民要走出土地。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分布零散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再是农民普遍的生存模式。8亿农民中,还有2.7亿剩余劳动力,其中1.4亿被乡镇企业吸收,剩下的1.3亿渴求走出土地。农民“减少”了,土地才能得以解放,进而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才能最终实现农民富裕。50多年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被土地所束缚的中国》中就指出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土地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就业保障功能从土地制度中逐步分解出来,实现土地和农村劳动力的双重解放,是农民发展的关键问题。党中央切实地为农民所想,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国家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农民享有更大地处分土地的权利,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灵活流转,为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同时,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资源输往城市,农民寻求自身发展的诉求在城市中得以实现,成为推进城乡统一的强大生产力。

3.农民要走进城市。城乡差别的逐步消灭,必须以城乡联系为前提,正如列宁所说:“要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应当从建立城乡的联系开始。”那么,农民走进城市,融入城市,就是联结城乡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这不仅可以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而且在促进农村与城市联系网络的建立、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和中国城市化进程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在农民走进城市的过程中,要按照《决定》的要求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再教育,使农民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真正做到取农民之长补城市之短。同时,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就业、子女人学、养老、医疗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消除一些体制障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政策和制度的支撑。

4.农民要知识化、技能化。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农民要知识化、技能化是农村人口发自内心的呼声。无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农村城市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具备知识文化素质的农民来支撑和推动。据2008年初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由此看到教育问题是关系农民、农业、农村发展迫切而长远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必须要实施一些可行性的措施。第一,要转变沉积于农民头脑中“读书——升学——跳出农门”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制定相关政策以吸引和鼓励农村的学生学业有成后回到家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力量。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的思想保障。第二,进行教育体制和内容的改革,农民教育要充分和农业、农村相结合。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的方向保障。第三,国家与政府加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体的农村教育投资体制,走出因农村地方财政困难而使教育投资没保障、导致人口素质提升缓慢、生活依旧贫穷的恶性循环,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的物质保障。综上所述,满足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需求,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塑造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加快农业的科技创新,才能使农民尽快的脱贫致富,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5.农民要与市民平等。缩小城乡差距,不仅仅是缩小城乡经济总量的差距,重要的是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尊重的过大差距。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农民在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权利平等和身份平等缺失。解决农民的这些需求,其一,需要国家社会政策的倾斜。目前,农村改革发展把明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重大目标,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在繁荣农村文化、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安排。其二,农民应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长期以来,农民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一个受冷漠、被遗忘的群体。人们长期的这种看法,造成了农民在心理层次上失落、乃至自卑,缺乏“社会主人”的优越感。因此,我们要倡导全社会树立起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农民的意识。只有上述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和落实,中国的最广大劳动群众不再处于一个“边缘性”的位置,农民和市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积极性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否则,离开了对农民作为“人”的终极关怀,不从根本制度和体制上解决农民的身份歧视和社会地位问题,“三农”问题就永远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城市与农村就永远得不到全面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上一篇:在黑暗的生命作文下一篇:车库出租合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