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安全教育总结

2024-05-22

农民工安全教育总结(精选8篇)

农民工安全教育总结 篇1

安监局2010年上半年农民工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喀什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安监局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指导下,把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当作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素质来抓,当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当作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民办好事实事来抓。按照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农民工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据统计,1-5月,全市安监系统共培训农民工、外来工共1.8人次,其中企业领导人1050人次,安全管理员1280人次,特殊工作人员865人次。由于农民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安全生产形成的持续稳定好转,据统计,1-4月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24起,死亡102人,受伤306人,直接经济损失160万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3.68%、17.74%、14.45%和上升80%。

一、四级培训基地联动,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 我市安监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市、县两级安监局设立有宣传培训机构,并且通过评估等环节,经上级部门批准落实了一批有资质的培训学校,作为教育培训基地。乡(镇)的安全生产办公室则依托乡(镇)

党校、农民技术学校等为教培基地开展教培工作。大中型企业,如玉柴集团、运美集团、玉药集团等设立有自己的教培基地。一些小型企业也根据各自的实际利用职工食堂、会议室、活动室等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二、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选择教培内容 针对农民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工种不尽相同,不易集中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方面因人而异,灵活掌握。对管理层的人员,如董事长、经理、安全管理员、安全技术员等,以学习《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主,兼学一些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对于各类行业企业岗位的操作人员,主要是选学与规范操作、安全操作有关的基础知识,兼学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他们易懂、易记,入心入脑,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三、多种形式解决培训场地、师资、经费问题 场地、师资、经费是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遇到的三大关键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目前是这样解决的。场地:市、县两级的培训场地以经批准有资质的学校为主,乡(镇)以党校、农民技术学校为主,企业由企业自己解决;师资,市、县两县由负责教培的学校解决,乡(镇)以聘请有关专家,技术员讲课的办法解决。企业的教培师资由企业内部解

决,主要是由董事长、经理、安全技术人员担任教师。经费,市、县两级培训经费,由学员负担,学校本着不亏不赚的原则收取学员培训费。乡(镇)、企业由乡(镇)、企业解决。

四、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差易很大。二是农民工部分是亦农亦民,有的又有家务,所以集中学习较困难,学习也不很专注。三是少部分企业管理层人员对安全学习意识不强,听不进课,经常在上课时间进进出出,有的也不专心做笔记,课讲完了,他们也忘掉了。

(二)今后的培训思路。一是继续抓好农民安全教育培训的硬件建设,对已就取得培训资质的学校,要经常检查他们的教学设施标准是否降低,师资队伍是否能满足教学需要。二是按照《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林市生产经营单位培训规定的通知》(玉政办发[2006]1号)的要求,继续组织各行业的农民工进行培训。三是探索妥善解决教学经费的渠道。四是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宣传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目的和意义,以引起包括业主在内的各级领导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视。五是继续督促,协调其他重点行业和领域,如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消防、民爆器材、农机、特种设备、电力、渔业、水利的培训工作。

农民工安全教育总结 篇2

1 必须强化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在建筑业一线施工的人员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历史、地域等因素影响,这些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进入施工现场前许多农民工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农民工除加强上岗培训外,还必须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劳动法》等安全生产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要做到安全生产,必须遵章守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因此只有全体农民工的安全法律意识提高,才能保障安全生产。

在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在一线施工作业的农民工班组长的安全教育,班组长的安全法律意识要更强。因为班组长是整个施工班组的直接领导者和指挥者,如果劳务班组长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没有较高的安全法律意识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就不会带领班组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不难看出,伤亡人数中农民工占较大的比例。特别是对那些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工,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在实际工作中施工项目对分包单位“以包代管”,使得建筑施工中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标准停留在项目管理层,落实不到施工队手上。管理缺失不到位,违章作业得不到及时纠正,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所以农民工既是事故的受害者也是事故的肇事者。

2 必须加强农民工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

建筑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露天作业、立体交叉作业、高处作业较多,工作条件差、危险性较大、不安全因素多、预防难度较大。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失。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差的因素,加强农民工安全知识技术技能教育与培训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1)提高农民工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按岗位分工种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和考核;

2)加强进场培训,落实“三级安全教育”,注重岗前安全培训;

3)加强特殊工种的农民工的培训考核工作,从事特殊工种的农民工如果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那么危害性是十分可怕的。不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高的理论知识,就很难适应工程施工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安全生产就无法得到保障。

3 必须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交底工作

农民工是工伤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特别是对那些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工,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识危害和危险。施工中不依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运作,而是我行我素,甚至有的劳务队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不穿防滑鞋,电焊工带电作业也不带绝缘手套,在施工现场造成了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为防患于未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师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工艺、程序、施工技术措施向农民工进行交底,绝不可麻痹大意走过场。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履行交底认签手续,不要随便由他人代签,应付检查了事;施工过程前坚持抓好班组上班前安全例会工作,安全员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在施工生产中做到“我不伤害别人”“别人伤害不到我”。

4 必须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是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安全教育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农民工安全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教育不仅能增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工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而且能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提高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安全工作是一个企业的生命与灵魂,搞好安全工作关键在人,安全工作强调以人为本,人的安全素质的高低、安全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直接决定了建筑企业安全工作的成败。如果缺乏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对违章违纪不狠抓,最终只能害己害人害企业。

建筑施工企业对农民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农民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技术技能,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就能使农民工掌握各种伤害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减少人的失误,控制自身的不安全行为,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维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健康的目的。

在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包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典型事故教育。不同群体或在不同阶段,安全教育内容有所侧重;

2)教育的形式要有灵活性,安全教育要形式多样化,切忌老是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01-0252-02

并行工程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张笑珠

摘要:通过引入并行工程的思想,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规划,进而优化当前建筑项目管理中若干阶段的传统模式,使项目从全寿命周期统筹考虑并行集成化系统管理,从而消除了传统的串行模式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壁垒,使各部分能协调一致地工作,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设速度。

关键词:建筑业,并行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中图分类号:TU 712

1并行工程的定义

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CE)是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下产生并结合现有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一门以集成、并行方式开发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付过程)的系统工程方法[1]。

20世纪60年代,系统工程方法在美国的工程管理体制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如此庞大的项目(涉及千百所大学、研究单位和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没有系统工程管理是难以实现的。

并行工程出现后,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武器系统和民用产品的研制中都推行了这一方法,如波音公司、IBM公司、PW公司等均竞相采用,且成效显著。并行工程与传统工程方法相比,工程更改量有明显减少,且大部分更改在产品交付以前完成。

2并行工程的实施过程

与传统研制过程的比较:传统的工程设计是按阶段顺序进行的,对一个新产品的开发大多采用所谓“抛过墙式”的序列化设计开发过程。产品从上一部门递交给下一部门(例如,设计开发部→工艺部→制造加工部→总装测试部等),各部门都按自己的

开会,要因地制宜,采用电影、黑板报、事故现场会、观看幻灯片、知识竞赛等深入浅出的农民工喜闻乐见的形式;

3)安全教育的事例要有典型性,要根据需要选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代表性的能引起农民工警醒的事故案例;

4)安全教育的题材要有趣味性,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是很重要的,有的安全教育枯燥无味,“你在台上讲,我在台下睡”“左耳听右耳冒”的现象屡见不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性、趣味性不足,老生常谈无新意,要把讲名言典型事故、小经验、小常识作为安全教育特殊形式渗透到农民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安全教育手段采取多样性,安全教育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在文献标识码:A

需求修改,很少考虑到下一部门的需求(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测试性,可维修性等)。即使有所考虑(如很有经验的设计人员),也不可能把下一个后续过程的要求详尽地反映出来。由于这种传统的序列化研制过程不能在设计的早期反映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种需求,使所制造的产品存在较多的缺陷,也就导致从概念设计到工艺过程设计的多次修改,而且在不同的环节中重复这一过程,造成了对原设计的大量改动,甚至是产品的返工,延长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并行工程是一种用来综合、协调产品的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和保障过程的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使研制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从方案设计直到产品报废整个周期的所有要素。这种设计开发过程允许不同的研制阶段并行进行,且有一段搭接时间,其特点是:

1)在每一后续阶段开始时,前一阶段尚未结束;

2)在后续阶段刚开始时,绝大多数信息是单向传输的(由上向下流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双向,亦即在两个阶段的人员之间有了信息交流;

3)当后续阶段发现以前的阶段存在问题时,可及时反馈信息,

具体实施中可实行现场教育与操作训练同步的方法;但对于安全技能来说,就非经过现场的实际操作不可。安全技能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从“知”到“会”,安全技能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亲身实践才能掌握,通过反复操作熟能生巧。

5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只有农民工充分地掌握预防事故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防范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广大农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农民工的现状,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问题,提出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交底工作,从而保障广大农民工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

关键词:施工企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

参考文献

矿山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与管理 篇3

一、福建省矿山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按国家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除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强制培训,持证上岗外,其它从业人员由企业负责组织培训。

根据调查,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企业领导人安全意识、法制观念较强,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水平较高,能够坚持对入矿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再培训,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制度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因此大部分国有大中型矿山安全生产状况普遍较好,有的矿山企业如福建水泥厂石灰石矿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人员死亡事故。但是我省大部分民营矿山企业,由于业主安全意识、法制观念薄弱,“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未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使得大部分农民工进矿后未得到有效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就上岗作业。这些农民工有的是刚从农村来,放下锄头,戴上矿帽,就上岗作业;有的是从别的矿山由于各种原因流动到这个矿山;有的是曾干过矿山,但“春来秋回,经常离岗”;有的是工作岗位不断变换,变换工种前又未经过安全培训与教育。可见,农民工培训工作不仅存在着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薄弱,还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量大、制度难落实等等问题。

二、加强矿山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与途径

1、加强矿山企业自身组织的培训。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农民工安全教育的主体。要落实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首先要提高矿山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矿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认识到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是法律赋予企业的职责和义务;认识到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和效益;认识到我讲安全为人人,人人安全为企业,加强企业自身组织的培训工作。

企业自身组织的培训要以三级安全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核心内容是矿山安全基本知识和要求,企业规章制度,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矿山应急救援、自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安全法律法规等。企业自身组织的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师资力量。没有师资力量的企业,要聘请外单位有关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老工人作为师资力量,把农民工岗前安全培训、变换工种安全培训和上岗再培训等制度落实到位,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2、委托具备培训能力的矿山企业进行培训。针对福建省相当部分民营矿山不具备培训能力的现状,民营企业可以与具备培训能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签署协议,委托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入矿岗前培训,充分利用和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安全培训的师资力量,教学场地、教学仪器、教学装备等培训资源。根据委托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和教育的方式,不仅能较全面地掌握矿山安全基本知识,同时也能了解学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应该积极予以推广。

3、建立矿山的安全培训基地,开展农民工安全培训。目前,福建省一些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取得四级以上培训资质。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矿山农民工安全培训基地。对那些不具备自行培训能力的企业可由行政主管部门引导,由取得四级以上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农民工安全培训。原则上,矿山数量较多的县(市、区)都应当建立矿山安全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要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设施的建设,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装备,与安全条件好的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安全培训教育取得实效。

三、加强监管,为落实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提供保障

法律法规制定的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制度,一方面要靠企业自身的遵守和落实,一方面还要靠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与管理。在目前矿山企业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安监部门应加大对矿山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与管理。结合福建省目前现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管:一是把安全培训工作列入矿长考核、复审的重要内容。二、制定相关政策,对矿山企业的从业人员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避免未经培训教育、未能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的农民工盲目冒险上岗作业。三、是加大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执法力度,对未能按国家规定落实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的矿山企业,应按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坚决予以行政处罚。

农民工子女教育总结 篇4

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份,国家又出台规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实际中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办学校资源紧张,而且各地教育局又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办学校的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困难。当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方式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家庭教育。

(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于广大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够承受的不在多数。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些家庭即使具备经济实力,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具体数字不详),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或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学校,因为多数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充其量只能算作“民上自发办学点”。但这类学校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也十分迅速。

总体上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是投资来源以个人投资办学为主,办学层次以小学教育为主;学校多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广泛聚居的地区;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的寥寥无几,学校收费低廉,教学环境差,办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课桌椅、教学用具,更不要提活动场地;学校规模差异也很大,从十几人者到几百人者均有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芳不齐,许多管理者与教师根本没有教育教学经历,状况令人担忧。

第一,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从学校规模来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几十人、几百人,有的学校则有上千学生。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基本设施来看,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这就决定了学校基本设施状况的紧张与简陋。由于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当简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农民工子弟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

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自我观念、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但凡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肯定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家长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有关,一方面与其群体特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有关。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言传,轻身教。许多家长对子女提出合理要求,但在日常行为中自己却不拘小节,难让孩子信服;二是训斥多,表扬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自身素质不高,往往以命令指责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难于收效,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比较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一方面家长缺乏经济实力为子女购置学习图书。此外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家长很少陪子女外出活动。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阶层中属于弱势群体,对农民工子女来说,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受教育的公平环境,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为每个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物质基础,教育机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对于以农民工为主的广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平等更为严重。

第一,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第二,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进行配置地方政府是筹集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部门。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特点,使其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一方面,流出地政府虽然对其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接受义务教育负有完全责任,但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在法律上也不承担经费等主要责任。这样,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在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均处于“无责任”的境地。相应的教育法规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出现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限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民办(简易)学校的出现不可避免。其难。以汉南区为例,“九五”期间,众多流动人口居住在这些城郊结合部。大量人口的涌入,给这里的公办学校带来巨大入学压力。众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借读,只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二,子弟学校发展缓慢。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因此流入地政府财政实力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部分地区在资助辖区流动儿童教育上投入了巨大热情,但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时,当地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无论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配备还是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为财政压力往往都疏于扶持、管理和监督,使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的、良好的义务教育。

(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当前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

第一,现行《义务教育法》不能适应人口流动趋势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户籍就成了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而城市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这样一方面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情况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入地,流入地政府既无义务也不可能投入大笔教育经费完全承担众多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责任。这种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处于一种“无责任”的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支持和资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积极性。

第二,相关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各地都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是实际中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这类学校几乎处于自发办学状态,比较混乱。各地相应的财政拨款也往往被挪用为当地公办学校的发展。[

三、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随父母流入城市的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农民工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教育应当受到重视,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民工子女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

(一)加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制度,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按照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城市的公共福利,其中也包括利用城市的教育设施的权利。为此,有关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其子女解决好教育问题,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子女就学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改变单纯把外来人口儿童入学问题看成包袱的思想,树立人口流动观。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比较可行。登记卡在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都要有,家长也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把他们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纳入城市管理范围内。

(二)明确政府责任,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体制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责任,首先要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明确

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且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门做好本地区流进、流出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人事、劳动部门应禁止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劳动的组织或个人使用童工,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等;最后在教育经费中专门分类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专项拨款,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改善其办学条件与质量,经费来源依靠财政拨款。

(三)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给农民工子女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办学潜力。

第一,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分散的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例如校舍、师资)将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并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办学校的富余教师流动到民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任教。另外,在公办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班级。

第二,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儿童教育权的平等。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之所以把子女带到城市,就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城市的较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求国家应把教育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机会,缩小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

第三,鼓励社会办学。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支持社会团体、个人举办服务于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在土地、办学条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这些学校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营造此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氛围。而且,要采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形式,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

(四)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农民工安全教育总结 篇5

关于开展返乡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结

按照县司法局文件要求,望龙镇结合实际,充分动员辖区各单位、社区及群众积极参与,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按照要求召开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动员会,认真研究制定了辖区宣传活动安排意见,要求各单位、社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落实宣传工作的各项措施,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层层动员。

二、突出重点,注重宣传实效

以法制宣传为主线,着力宣传《宪法》等法律法规,安排布置了宣传展板,参加集中宣传活动。并利用赶场天在人流量最大的三岔路设立宣传点,将计生、安全生产、科普、禁毒、劳动保障一并纳入了宣传活动。本次宣传工作制作展板2个,设宣传点1个,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法律咨询30余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80%。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加深了辖区群众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知法、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辖区“六五”普法工作打好了群众基础。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篇6

2019年上半年,我县积极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上级有关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开展技术培训,以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后,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着手,全面落实会议精神。县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县各乡镇区、场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上报2019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班子,并着手制定《某某县2019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某某县农民教育培训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某某县2019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二、落实培训资金

各单位也相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时也要按规定保证经费用于农民培训。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设立培训专项资金,自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交流。

三、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际,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镇区、农林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对如何制定好2019年全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献言献策,根据收到的各类建议和意见,县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2019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服务指导

一是立足产业发展,分层分类培训。今年开春以来,重点抓了柑桔、茶叶、烟叶和养殖业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到目前为止县乡共举办了130期茶叶培训班,培训人数达6500余人,培训班注重培训实用性与技术性相结合,培训内容涵盖了有机茶园建设及管理、茶叶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茶树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茶叶加工制作及市场营销等知识。柑桔办也成立了多个服务小分队采取分区轮流培训方式,开展了柑橘春季技术培训班140期。全县橘农产销形势得到了解,生产意识加强,目标技术明确,橘农培管氛围较浓,对柑橘冻后恢复充满自信。

二是开展产业扶贫培训,助力脱贫攻坚。今年上半年以来,某某县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强力推进茶叶、柑橘、烟叶、蔬菜、养殖、林业、特种养殖等特色扶贫产业提质升级为主线,各部门认真筹划、认真组织、认真实施,做到了技术培训涵盖各个贫困村,让贫困人口拥有了一技之长,培育了“造血”功能与内生发展动力。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及下段工作安排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整合不到位。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承担这项工作职能涉及到多个单位。由于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还未理顺,政出多门,责任不落实,缺少必要的政府统筹协调。二是农民教育培训宣传总结不到位。部分培训单位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总结、资料收集不重视,培训后没有留下相应的资料,不能完整反映培训过程;没有及时总结培训工作经验,宣传报道工作跟不上。三是县农教办人员配置不到位。

农民工安全教育总结 篇7

目前全国各地方有0.9~1.6亿农民, 分布于各建筑工地, 随着建筑业改革的深化和不断发展,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大, 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 而从夜的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 并且缺乏必要的培训。据统计, 在建筑工地从业的农民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 未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占到70%, 而参加过培训并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的只有不到10%, 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建筑业事故频发, 以2006年为例, 全国建筑业共发生事故2224起, 死亡2538人, 在诸多工伤事故中, 农民工伤亡占80%以上, 因此, 农民工安全问题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2 农民工安全问题类型及解决方案

2.1 当前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主要有如下类型:高处坠落事故;机械事故;电气事故等。

2.2 解决以上事故主要通过重视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 重视施工的组织协调工作,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 加强检查监督力度, 落实安全声场责任制, 采取有效地奖惩机制等, 下面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2.1 重视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生命与灵魂, 搞好安全工作关键在于人, 安全工作要强调以人为本, 人民的安全素质的高低, 安全意识的强弱, 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成败。安全教育培训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提高农民工安全素质, 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首先, 农民工进场要有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施工现场要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栏, 事故案例警示图片, 安全生产的醒目标志, 是新进场的农民工能感受到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坚持岗前培训, 保证持证上岗, 农民工上岗前, 要严格考试, 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上岗后, 遵章守纪情况, 安全生产情况, 事故及不良操作行为等, 都要计入安全档案。随时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 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掌握和制止各种不良行为和安全隐含。三是建立健全常年培训计划, 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 阶段性和临时性强的特点, 制定常年培训计划。做到现有农民工定期培训, 新来农民工虽是培训, 重点岗位重点培训, 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常抓不懈, 一抓到底。

2.2.2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当前由于低价投标分包转包以及工程款项拖欠等原因, 导致承包商拼命压缩成本, 从而减少安全生产的投入, 施工现场大量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帽, 安全网, 漏电保护器等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全面, 不严密, 不牢固, 机械设备连续运作缺乏必要的维护, 普遍缺少专业电工, 无操作证得电工不按规范设置用电线路, 用电工程无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这一系列原因都使得安全生产隐患增加。

2.2.3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基础比较差的特点, 要细致的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尤其是登高作业, 交叉作业, 机械设备的操作, 电动工具的操作以及各种防护措施的使用等, 技术交底一定要按照程序交到个人, 绝不能麻痹大意, 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要坚持搞好文明生产杜绝野蛮施工和违章施工, 要加强职工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职工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 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标准施工, 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的坚决进行整改,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2.4 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采取激励措施奖优罚劣, 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力度, 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制和分工, 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 一级管一级, 下级向上级负责, 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 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 尤其是项目部的管理人员, 不要讲安全工作推到安全员一个人身上, 要齐抓共管。建立项目部的安全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作为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 主要负责监督和督促班组, 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 对现场的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 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

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强思想工作, 教育职工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实行奖惩制度, 奖惩分明, 奖励有贡献的人员, 惩罚故意对抗破坏者。

政府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 完善管理机制,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现象, 采取停工, 整顿, 罚款等手段, 并召集违规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原因的分析说服教育。

总之,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 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工的利益, 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坚持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我们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 我们的管理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建设事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使得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而其中的很大部分用如建筑业, 使建筑业劳动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 但由于各种原因, 使得各项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安全事故频发, 主要介绍了建筑工地农民工安全问题的现状并分析事故原因, 进而提出一些具体解决方案。

保护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农民工;生命;安全;对策

一、农民工生命安全健康现状堪忧

关于农民工安全健康的现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已经有了翔实的数据和宏观的评价。但是,现实的情况要比《意见》和《报告》中所述的情况更为严重。据某市一项调查显示,该市每年发生的各类工伤死亡事故中农民工事故占90%以上,涉及农民工的生产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力水平低、危险性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林业采伐等高危行业。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的人员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苦、脏、累、险”工作。部分企业的农民工安全监督管理变成安全工作的死角,农民工伤亡事故频繁发生,他们的权益屡遭侵害,他们的遭遇却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农民工成为最易遭受工伤事故侵害和职业病危害的人群,这给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二、农民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地方政府失察,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乃至官商勾结等腐败因素的存在,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得不到落实,投入不足、欠帐太多,执法不严,造成了一些的地方和众多的企业用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换来暂时的经济发展。对此,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用人单位违法违规。一是惟利是图,用工无序。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一些企业私招乱雇现象普遍,对外工程无序转包、分包,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二是安全培训不到位。很多企业没有及时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有的即使对农民工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也只注重生产技术,而忽略安全操作规章,这些人一旦遇到事故征兆,不会正确处理,极易造成事故或扩大事故范围。三是设备老化,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企业设备老化,安全生产可靠性指数下降,加之农民工作业环境恶劣,劳动防护设施短缺,极易酿成安全事故。四是农民工超负荷工作。有的企业任意延长工作时间,要求农民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造成工人疲惫不堪甚至晕厥在工作现场。五是检查考核不严格,纠正违章不严厉。农民工安全管理纪律松驰,事故隐患难以整改。发生事故后,不是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而是出了事故赔钱了事,不去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三)农民工自我防护意识差。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生产任务重,只图尽快完成生产任务,意识不到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不清楚相应的安全法规及规章制度,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更不管他人是否会有危险,违章操作现象就难免发生,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

三、解决农民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策与建议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提出了应对措施。当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该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政府: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的权利只有通过政府的干预才能得到切实保障。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监督的力度,建立科学完整的用工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安全监管部门要以《安全生产法》及《职业卫生防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切入点,严把安全生产条件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督导企业依法做好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保障工作,对不符合或达不到国家安全生产规范的企业(项目)决不允许开业投产,对安全生产管理失控的企业要重罚直至破产;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事故,对农民工伤亡事故居高不下的企业,应追查业主的安全保障责任。要检查企业是否为农民工创造了必要的安全生产作业条件,确保农民工在就业前得到充分的安全技能培训。

(二)企业:物防、技防、人防并重,安全监督管理关口前移。一是必须物防、技防、人防并重。打好“物防”基础。做好安全物防工作,即使员工误操作也不至于受到伤害或者严重伤害,这就必须以设备的安全作支撑。强化“技防”手段。工艺技术、监管技术和工器具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安全技防可使员工作业尽可能脱离危险作业环境。抓住“人防”根本。既要制止工人的作业性违章,更要制止管理者的管理性违章,这就必须有严格的资质把关、制度监管和提高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 二是加强对生产现场设备检验监管。对涉及到农民工安全的“锅、容、管、特”等特种作业及危险化学品生产,要把好设备检验资质关和人员培训取证关。尤其是对私营小企业要采取强制手段,确保其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进行安全设施建设和隐患治理,切实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三是把好外来用工队伍的质量关。建立企业为主、政府安监部门为辅的双重备案制度,探索切实可行、高效经济的农民工安全管理办法。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督促企业建立农民工安全台帐,抓好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综合考评及合同签订工作,审查外来施工队伍的资质及管理水平,做好外来工上岗前的体检,严禁聋、哑等残疾人员上岗作业,严禁使用童工,未经批准不得滥用未成年工。

(三)农民工:强化安全健康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农民工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关系到整个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因此,一定要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引导农民工成为既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又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的产业工人。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环境、讲究文明礼貌,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大农民工要努力按照现代产业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业务和生产技能、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履行当地城市居民应尽义务。

(四)社会:靠“教育”预防,以“保险”补救,建立双重安全保障机制。大力加强对安全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及企业管理者、雇主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让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方法措施深入人心,对安全技术与人的安全行为进行有效整合,使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形成安全文化的长效保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独立承担安全事故风险的作用,完善外用员工的工伤保险实施细则,合理调整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费率,应用经济杠杆督促企业加大对农民工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减少安全事故风险。

(五)法律:实行“盛世峻法”,对违法者严厉追究。法律律条的修订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一定体现以认为本的思想,加大违法成本,让违法者畏惧法律,而不是藐视法律。否则,只要有利益驱动,企业和单位就不可避免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从体制和上层的原因看,很多情况下各级行政区域和单位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官员的升迁,为了自己的职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甚至草菅人命的大有人在。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对危及职工生命健康的事故一查到底,严肃追究;对各级地方党政负责人 “一票否决”,直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深圳广告考察报告下一篇:分别难过的离别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