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教育

2024-07-25

农民职教育(通用6篇)

农民职教育 篇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 其主要特点为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要找准切入点,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中高职教育衔接这一关键问题。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 研究与探索中高职的衔接问题成为必然。但是中高职的衔接不能看成是两个体系下的简单衔接, 而是各种特征上兼容性的复杂配置。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且中高职有效衔接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中高职衔接仍举步维艰。

1 中高职教育现状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 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 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确立了中高职的关系。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 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 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结构。200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 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明确了五年高职教育的地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规划了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因此, 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1]。

1.1 中职教育现状

1.1.1 学生状况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以中考落榜生为主, 结合学生进校后的表现来看, 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整体素质不高。1996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 且前景不容乐观。据统计,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教育阶段招生的比例由1996年的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 尤其是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 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招生计划的一半, 且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1.1.2 学校状况

中职学校忽视对职业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的等的深入研究, 不注意改善教学基本条件。

1.2 高职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广大学生上学的愿望, 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的技术能手, 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 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不相匹配, 影响了教学质量。有资料显示, 在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前提下, 生均校舍面积、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一些基础性指标呈下降趋势。在师资方面, 尽管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距离教育部门关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50%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明显的办学特色, 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 忽视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 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实用性”的特点, 使得培养的学生缺乏足够的操作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2 建立中高职教育协调机构, 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为了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关系, 使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良好的合作及有效的衔接, 需要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建立由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相关社会组织组建而成,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以中高职衔接为重点, 以专业共建为纽带, 以服务产业为宗旨的区域性协调机构。密切行业、企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之间的联系, 推动中高职一体化协调发展, 实现区域内的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借助协调机构这一平台, 以区域内各职业院校为主, 合作举办中高职学历教育, 探索中高职学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衔接, 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内职业教育各层次的衔接通道, 为社会培养优质人力资源构建完整体系[2]。

协调机构还应致力于推进中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搭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平台;实现中高职联合办学,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专业结构布局的有效衔接、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效衔接, 实现教学和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师资互派互培, 着力构建开放灵活的中高职“立交桥”, 助推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

协调机构还应致力于推进区域内各中、高等职业学校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共同发展, 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资源, 构建中—高—行业一体的办学新机制, 最终建立多元合作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实现中高职教育全面衔接。

3 改革招生制度, 拓宽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渠道

老百姓都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读更多的书, 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发展。改革招生政策, 让更多的中职毕业生可以升入高职继续学习, 这是实施中高职衔接的有效路径和难点。

中职生文化水平较低, 在高职高专单独招生工作中往往相对处于劣势。如果仍然以文化课考试为唯一的招收依据, 就不能有效实现中高职的衔接。为此, 要对单独招生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 探索以能力为核心,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 以专业、课程、学分认定为基础, 以知识技能为标准的考评机制, 探索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的方法与途径, 力求在面向中职生的单独招生中实现考评体系新突破。可对中职学校毕业生单独命题, 科学分配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能力考核成绩的比例, 进一步完善综合测试方法, 确保综合素质高、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中职毕业生优先升入高职院校就读;也可通过增加录取比例、学校推荐、学业资助和改革考试内容等创新举措, 为吸引技术能力强的中职生进入高职院校开辟绿色通道。

另外, 在对口招生计划中, 扩大招生覆盖面, 将对口高职招生专业扩展到单独招生涉及的所有专业, 使中职毕业生能有两次报考该校的机会, 提高其升学的几率。

4 设计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 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4.1 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4.1.1 非专业对口衔接, 造成知识和技能错位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 并未严格按照专业对口招收中职生, 由于非专业对口衔接, 学生在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部分无用, 几乎从零开始学习新专业, 而文化基础又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 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质量。

4.1.2 非一体化设计的专业对口衔接, 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为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 许多学校按照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教学计划。这样专业对口招收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 发现许多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中职重复。

4.1.3 高职专业课程零起点, 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职和中职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理应有明显的差异,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高职专业课从零开始, 而且专业课学时数少于中职, 有可能出现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反而不如中职毕业生的现象, 显然难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3]。

4.2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设计的思路

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 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教学计划, 无论是非对口衔接专业错位, 还是对口专业衔接课程与内容重复, 都严重影响职业教育质量。设计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 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 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已是当务之急。

4.2.1 构建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设计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前提是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 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 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 构建一个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明确中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及标准, 避免中、高职目标出现职业能力水平和教育层次的重复与错位。

4.2.2 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计划

要使中高职衔接达到最好效果, 关键是实现真正的专业对口衔接, 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 对企业相关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按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 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 设计并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 制定中职与高职的教学标准。

4.2.3 制定中高职衔接标准

确保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关键是制定相应的专业接口标准。根据目前实际情况, 接口标准可分为专业、文化基础两部分。专业部分接口标准可按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制定;文化基础部分接口标准与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考试标准一致[4]。

4.2.4 构建整体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 应根据企业的职业活动,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 不仅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 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能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总之, 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大力发展中高职教育, 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只有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下才能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萧枫.世界教育大讲堂[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11.

[2]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廖哲勋, 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王宇波.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5) :27-32.

探索职前教育实现素职融通 篇2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学科;快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39-01

随着高考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熟练技术人才,还可以以教育扶贫、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有重大作用。在此我想提出一个看似有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初步想法,就是在农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融入职业教育,实现“素职”融通。

一、在农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融入职业教育的可行性,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1、农村家长对教育观点的转变。在高考改革之前,农村的家长对高考的认识,就是一座“独木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成长,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即:不能升学,就步入社会。随着高考的改革,农村家长也已经认识到,高考不再是“独木桥”,职业教育对培养孩子的出路增加了选择。不在担心因孩子年龄小,社会阅历不足,又没有一技之长,就业难度大,根本就不能带来家庭效益,有的甚至于是失业,给社会带来负担。

2、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项各业都趋于专业化、技能化。没有一项专业技能,在这样的现代化建设环境当中,他们根本就无法立足,也不能最大化的服务于社会。因此高考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全才,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是无法在人才竞争的潮流中生存的。我们就拿巫山本地的招工来说,各种招工启事都与技能有关,如:厨师、电工、维修、销售等,就厨师巫山每年就需要在外地招聘200多人。这些,都必须有相关的技能,才能胜任,从侧面也反映出有了专业技能,才能找到工作,才能找到好工作。

3、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政策与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万元增收”计划机遇面前,当地也需要有技术的人才。比如,官阳的金龙村,实施的林下种菌创收经济模式,相关技术人才靠在外面引进。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地有这样技术基础的人,再加以培训,是不是会事半功倍。

二、在提倡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浪潮的前提下,在义务教育阶段融入职业教育的具体设想

1、学校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实施“素职”结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把职业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模式,让素质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学校要出台政策,把绿证、综合、实践课落到实处,开辟实践基地。比如:编写“蚕桑养殖”校本教材,开发学生“劳作实践基地”,开设“计算机运用与维护”课程,开办“市场营销”讲座等等。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学习了文化知识,又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就业技能。

2、转变教学模式,服务于每位学生。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初中阶段融入职业教育,既避免了由单一升学教育模式而导致文化后进学生过早遭受挫折,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又为他们今后走上更加专业的职业道路奠定了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2.5+0.5”模式教学。在初中阶段,两年半的时间用来学习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把技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练就他们的基本生活常识以及生存之道。比如,物理课中的电学、力学,语文课中的写作等,与生活实践相互结合,进行教学。最后半年的时间,实行分层教学,即,将那一本分文化基础差的学生分流,根据他们各自的爱好和特长,进行一些职业技能培训。

3、实施联合办学,实行资源共享。这就需要开辟联合办学的阵地,就巫山而言,与职教中心开办联合办学是个不错的选择,将他们请进来,在本校开设专业班,或者将学生送出去,做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项目的实际、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开设与实际相符合的技能培训。不能喊口号、摆架子,要把培训做到点子上,做到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为当地培养急需的技术人才。

三、结语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而良好的教育又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我认为职业教育更是促使一个地区发展的主动权,而选择一条良好的职业教育道路又将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特别是对偏远农村地区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催化剂”, 也是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四、政策建议

1、学校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实施“素职”结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把职业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模式,让素质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2、教学模式的转变,服务于每位学生。为了避免了由于单一升学教育模式而导致文化后进学生过早遭受挫折,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又为他们今后走上更加专业的职业道路奠定了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2.5+0.5”模式教学。在初中阶段,两年半的时间用来学习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把技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练就他们的基本生活常识以及生存之道。

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探讨 篇3

1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宏观机制

近年来, 我国职业教育的就业率直线上升, 超过了本科院校。但长期以来, 中国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很低, 很难招到好生源, 学生很少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入学。在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的当下, 如何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准和吸引力, 是广大中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1.1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以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 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 理顺中、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并着力配设一专司中高职教育的行政机构, 由教育局统一领导, 确保中、高职教育层次紧密接洽, 防止中高职人才培养脱节。

1.2提高中、高职教育的地位首先, 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信任度。以实践技能培育为主线着力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 拓宽其就业前景, 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1.3加强中、高职之间的对话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配合国家建立的中、高职衔接统一课程标准, 联合举行各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 实施固定期限的教学计划。

2严格遵循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原则

专业对口的原则: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层次的学校招生除了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外, 还应该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选拔, 择优录取相当比例的中职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院校招生同样除了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之外, 还应当招收一定比例的专科层次和中职的毕业生, 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沟通, 以利于专业学习、技能的形成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目标对应的原则:中职课程设计应该基于相对应的原则, 通过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结构与高职课程相衔接。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衔接有两项原则, 首先是理论知识不能重复, 能力训练不能脱节, 二是应该以中职课程为基础设计整套课程体系, 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计重点。

能力本位的原则:能力本位是职教课程衔接的关键点。笔者所谓的“能力”除了涉及基本的专业技术以外, 还包括技术与能力组合而成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 必须考虑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训练, 由此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能力训练体系, 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

分层整合的原则:在人才培育方面,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各有目标, 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可以说, 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独立。但是鉴于均属于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两种教育形式, 中职与高职的延续性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中职教育为高职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高职教育则是中职教育的延续和提升, 二者紧密结合, 缺一不可。

统一出口的原则: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较为开放, 生源多, 本科与专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标准的统一更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扩散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形式

3.1确定主流学制和衔接模式“3+2”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项目是目前被众多地方院校使用最多的教育项目。通过该项目招收的学生可实行“3+2”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这种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意在打造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因此, 在教学上, 区别于普通中职教育及高职教育。

3.2将四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作为补充形式加强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将四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作为主流学制和衔接模式之外的补充形式, 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并推进中职与高职的紧密衔接、职教和普教的相互沟通。

3.3完善学分制国内现行的中高职学制流程复杂, 往往中职院校出身的学生在升学方面处于劣势。比如, 部分院校入学后四个学年可直接获取大专文凭, 但有的院校四年后只能算是中专毕业生。鉴于此, 我国教育界应该建立一套统一的学制体系, 根据专业现状统一学制标准, 缩减重复的学时或内容, 同时以学生为重配套完善学分制系统, 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项目。

3.4开办高职预科班高职毕业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中职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彼此的劣势恰恰是对方的优势, 高职院校可以广泛开办预科班, 与中职院校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平衡彼此之间的差距。

3.5一体化结构类型宜倡导中职与高职校际联合分段负责是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 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性, 同时可防止高职挤占中职。

3.6增进不同结构类型的学生相互交流允许一体化结构类型的中职毕业生填报同类专业的其他高职院校;允许独立性结构类型的中职毕业生参加对口招生考试成为一体化结构类型的高职学生。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协调, 尽可能为不同结构类型的学生的交流创设条件, 确保中高职柔性接洽。可推行学分制管理模式, 要求学生补修没有合格的课程, 允许其免修已合格的课程, 学分修满后允许毕业。

3.7高职院校招收毕业生应该区别对待外贸英语、文秘等文科专业对操作能力要求一般, 可直接招募普高毕业生。但是工科专业对操作技能要求较严格, 不建议直接招收普高毕业生, 可要求普高毕业生报考前先学习同类专业的中职课程再报考。

3.8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现阶段, 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可面向高职大专毕业生招收二年制本科生, 同时也可面向中职毕业生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推行两种学制和衔接模式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教训, 确保本科的主流学制延续下去。

4深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涵建设

4.1培养目标的衔接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衔接, 职业教育中中职与高职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人才培养方面自然有区别, 因此, 目标明确是首要前提, 以免所设定的目标脱离实际影响中高职之间的衔接。

4.2专业设置的衔接现阶段, 中高职院校已有各自统一的专业目录, 但彼此在设计专业目录时往往忽略了中高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中高职院校对此也没有系统的认知, 导致专业衔接相互脱节。而且, 中职院校目前的专业设计比较盲目, 只考虑岗位需求, 而鲜少从整体上做出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策略。中高职院校必须从大局着手, 对专业设计统筹安排, 以确保专业衔接良好。

4.3课程与课程标准的衔接加强中、高职课程的衔接, 就要实现课程目标衔接体系的合理排序, 即指为实现课程衔接的整体优化来设计整套课程体系的排序。这种排序是基于知识与技能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由于知识与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鉴于此, 在专业课程衔接方面必须充分考虑二者的关联性。中高职院校在确定基本的专业课程框架后应注意调节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决定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和行进路线。只有这样, 才能既使教学以合乎知识和技能内在关系的合理途径进行, 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脱节。

4.4师资的衔接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重点对各系部教师企业轮训、暑期培训、兼职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师资队伍建设将以“五个能力”为携领, 打造出具有教学力、科研力、实践力、社会服务力和职业教育国际化能力的由名师、专业带头人 (培养对象) 、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新近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的堤坝式教学团队, 促进中高职教师结构的衔接。

5丰富中、高职衔接教育衔接的方式

方式的衔接主要是指全日制学历教育衔接与非学历或非全日制教育的衔接。除了中高职独立结构与一体化结构的衔接之外, 还可以广泛采用合作办学模式, 发挥集团化的优势。此外, 通过函授、成人教育等方式, 也可实现广义上的中高职衔接。通过鼓励学生报考非全日制的职业院校,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学业, 也可达到衔接的目的。

6制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统一标准

建立一套利于中高职院校衔接的课程标准, 按照国内职业资格认证流程统一考核, 区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的职业资格认证, 构成阶梯递进的结构, 确保职业能力培养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积极引导社会转变教育理念和择业观念, 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新阶段相适应。

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是职教发展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中高职衔接的合理发展, 应该是从形式的衔接到内涵的衔接。这种发展仅仅依靠单个的职业教育教学机构是不可能现实的, 本文在从宏观的角度, 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内涵式衔接的合理思想, 并采取具体可行的保证性措施。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思路是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 从学制衔接向内容衔接转变, 实行学分互认, 并广泛学习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 努力在制度上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

参考文献

[1]任平, 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5) .

[2]马吉保.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探索——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 2013 (21) .

向海外技职教育取经 篇4

中国的技职教育起步不算慢, 政府也不乏推展动力, 但是某些世俗的眼光还是局限了中国的技职教育发展。纵观先进国家, 如德、美、英、日等国家在推动技职教育初期, 也经过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英国:教育和产业紧密结合

英国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日渐衰退, 再加上失业人口激增, 所以教育经历过数次的改革。职业教育 (技职教育) 逐渐受到重视, 成为改革重点。国家将教育和产业做紧密的结合,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发展至今的英国国家职业资格, 不仅是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也备受全球大部分国家承认的认证资格。

NVQ共分为五级, 为各种行业和专业设置了从新手到高级管理人员等各职位的技能和知识要求。

NVQ第一级 (Q1) 及第二级 (Q2) 主要是为英国中学技职教育, 顺利完成者, 可得Vocational GCSE文凭, 等同中学文凭资格;拥有第三级 (Q3) 的毕业生, 将获AVCE (Advanced Vocational Certificate OfEducation) 或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国家文凭 (BTEC) , 等同与A水平资格;而第四级 (Q4) 与第五级 (Q5) , 是最高等级的水平, 国家高级教育证书和国家高级教育文凭, 等同与大学基础课程、学士、硕士等资格了。

英国的技职教育所提供的课程繁多, 包括电子商务、工程、艺术设计、表演艺术、农业、应用科学、计算技术、运动、媒体与传播、音乐技术、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等。

英国的技职教育的证书或文凭课程, 各别为期两年, 持着英国技职教育学历的人, 一般上可延续大专的学士课程。

中国籍学生, 欲考获英国BTEC国家文凭, 至少具有4科A至C的成绩, 另有雅思 (IELTS) 4.5至5.0的英语能力。

至于报考HNC或HND认证者, 须持有其中BTEC国家文凭, 或国际预科、A水平、STPM同等资格, 并具备5.5至6.0的雅思英语能力。

德国:实行双轨制技职教育

德国经推行百年历史的双轨制技职教育, 结合理论与实务, 并根据该国职场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 充分展现德国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德国实行的双轨制技职教育, 是职业训练的主要部分, 占职业训练人员的七成。简单来说, 双轨制技职教育就是结合国立学校的资源和公司或工厂企业的实务经验, 提高学科教育和实务操作的契合度。

学生在二到三年期间, 每周两天在职业学校修读必要的理论和专业知识, 如语言、社会、艺术、体育等基础课程, 其余三天则在公司企业或工厂单位透过“师傅”的引领, 在实际学习和操作过程中, 熟悉工作所需的技能。

由国家中央制定的双轨制, 目前约有380种受承认的职业训练项目, 大约分成18项:土地、林地及园艺;化学及人工合成物;金属生产及加工;组装及金属营造技术;电机及资讯;成衣、纺织及皮革;食品、餐饮;建筑技术;木材技术;化学、物理及生物;交通、运输及仓储;物品及服务业买卖;办公室及管理职;媒体及艺术类;健康、美容、美体及美发等。

考试规定让结业考有所依据, 而此结业考在全德国皆适用。德国的专科学院亦与国外大学校院进行双边或多边之合作交流关系, 目前预与92个国家建立约3450个合作关系。

日本:报读生须具备日语能力

日本自古祟尚工匠精神, 因此日本的技职教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一般来看, 日本专门学校提供两年制课程, 包括医疗、工业、文化、商业、卫生、教育、社会福利、服饰、家政、农业等专业。

毕业生将获得“专门士”, 等于中国的“文凭”资格。有些学校也设有三至四年的进阶课程, 毕业生将获得“高等专门士”学位, 等于我国的高等文凭。

提供进阶课程的高等专门学校, 主要为工业类技术课程, 包括电子、机械、建筑、化学、电脑等专业。获得高等专门士资格的毕业生, 可申请进入大学修读两年的课程, 完成后可得学士学位。

选择到日本报读技职课程的外国留学生, 须具备12年中、小学教育学历;仅具10年或11年的中国籍学生, 须在日本政府指定的日语学校修读一年的“大学入学准备教育课程”, 除了学习日语, 也包括其他学术科目。此外, 报读生须具备日语能力, 以及通过有关学校的入学考试。

日本大专学府一般在4月开课, 学生要在前一年的8月至10月提出申请。

韩国:“通才”不如“专才”

在韩国, 学生在升高中时, 可以根据本身的志向与兴趣, 选择念专业高中或综合学科的学校。所谓专业高中, 则是提供多个专业课程供选修, 目前约有21所。

不过, 韩国当局认为, “通才”不如“专才”, 所以, 他们积极地把更多的职业高中扶持为专才高中和专业高中, 并拉扰企业公司合作, 加强双造的联系, 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就业率。同时, 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与支援, 政府将专才高中的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密切相关, 并专门聘请商业人才担任校长, 为韩国职业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

在新策略中, 当局将把专才高中的管理权移交给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 方便他们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作打算, 并为学校提供更多支持。

目前, 韩国大部分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都进入高一级的职业学院或大学继续读书, 没有第二条路可选。针对这种情况, 当局打算建立“就业第一”体系, 鼓励学生毕业后先找工作, 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开始职业生涯, 以后如果有必要, 再找机会到大学继续读书。

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 篇5

一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中高职功能定位不清晰, 忽略了中高职应有的层次差异

中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系统的两个阶段, 其清晰的功能定位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必然前提。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教职成[2009]2号) 文件明确指出,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文件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但是, 存在的问题就是中高职培养目标趋同化, 都是培养高素质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 但是中高职的层次差异从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高在何处?其培养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中高职教育办学重复、效率低下, 不能培养出各阶段应有的职业技能人才。

2. 中高职专业内涵不统一, 严重阻碍中高职的进一步衔接

专业内涵建设是中高职功能定位的进一步深入, 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实践环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2010年修订) 》 (教职成[2010]4号) 可知, 中职教育的专业主要对应职业岗位, 比如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其对应岗位是平面广告设计, 继续学习专业为图形图像制作;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 》 (教高[2004]3号) 可知, 高职教育的专业仅仅设置专业名称, 比如电子信息大类就有图形图像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可见, 高职专业的设置内容没有职业岗位对照, 也没有统一的专业培养目标, 无从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 反而带有很深的学科体系痕迹。另外, 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几乎没有沟通, 出现的问题就是专业设置上同名异质或异名同质, 最终导致中高职专业无法全方位衔接, 很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找不到自己原先学习的专业而换专业, 可想而知, 高职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标准的。

3. 中高职课程设置不合理, 忽视教学实践课程的安排

课程设置是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 关系到中高职教育能否实现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据调查, 接近一半的中高职院校还是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来设置课程, 课程内容即使有专业技能实践部分, 也处于可上可不上的课时位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重任, 可以说根本体现不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要求;当然, 还有一部分学校过分倡导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忽视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 其结果就是断送了毕业生的职业生涯, 很显然, 这种重技能、轻基础理论的课程设置也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另外, 中高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其缺陷主要体现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 中高职课程安排大量重复, 造成教学资源、学习时间的浪费, 进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信心。

4. 中高职招生政策不科学, 背离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2011年8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拓宽人才成长途径。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 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差异的教育类型, 是一个连续紧密的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招生对象必然是面向中职院校的毕业生。然而, 目前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机会仅仅占高职招生比例的5%, 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可以说, 中职教育一度成了“终结性”教育, 这又反过来影响了中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另外, 即使在仅有的小比例范围内招录中职毕业生, 所采取的招生政策又偏重于文化课的考查, 考试科目通常以数学、语文、英语为主, 必要时参照专业课的考查。可见, 招生政策与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格格不入, 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不能与普通教育趋同, 必然要以专业技能的考查为主, 其文化课的考查只能作为辅助的参考。

二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1. 准确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差异, 分别从人才层次、人才类型、人才素质、人才功能四个方面给予区分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 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 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做的规定。可见,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的规格特征的内在规定性, 培养目标处于办学逻辑的上游位置, 是统领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其他要素的关键要素。为此, 能否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 主要在于对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衔接, 而培养目标又可细分为人才层次、人才素质、人才类型、人才功能四个维度, 也就是说, 培养目标的衔接工作最终落实在四个维度的衔接上。

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需要从人才层次上搭建一个台阶, 具体说来,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层次主要体现在基础性、基本型两个方面, 职校学生具有基本文化素质、基本技能, 能够从事低层次、业务熟练的技术工作, 这里强调的是中职毕业生在中等岗位上应具有的基本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层次强调的是适应性、创新性能力, 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高职毕业生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职业技术、创新性等能力。

可以明显看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差别, 为此, 职业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来确定培养目标, 中高职院校应在加强沟通的基础上, 以职业人才层次为维度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因此, 职业院校要明确自己的层次属性, 进而明确培养哪一层次的人才。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 我国制造业不仅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 也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性人才。

2. 参照社会需求设置中高职院校专业, 并统一中高职专业内涵, 实现分阶段、持续性的专业能力提升

职业教育较之普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 社会的发展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 而职业教育的办学情况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那么, 职业教育只有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 才能寻得一席立足之地。也就是说, 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要与市场接轨, 参照行业人士对产业的理解和一线岗位来设置专业, 同时作为职业教育的决策层要对现代产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把握。另外, 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内涵在统一设置的前提下, 必然要求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窄一些, 为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要能够覆盖若干中职院校专业, 为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提供专业衔接通道。

3. 合理设置中高职课程内容,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首先课程的设置需要行业代表、课程专家、职业教育学者的共同参与, 不仅能够反映产业、岗位的技术变革新要求, 而且有系统化的课程理论指导, 从职业特色进行顶层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 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需要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技能课面面俱到, 但又要有所侧重, 即中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要侧重实践技能课程, 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基础造作技能, 专业基础课有助于支撑实践操作的进行, 而文化基础课旨在养成面向工作的基本人格素养;高职阶段需要加大专业基础课的广度和深度, 让学生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继续学习实践技能课和文化基础课, 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进行比重安排。第三, 课程衔接的落脚点就在教材的编写上, 教材的编写必须要同时考虑中高职教育两个阶段的特征, 中职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 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 按照知识的渐进性原则、接受知识的认知规律进行一体化的编写, 使得中高职课程衔接呈现一个循序渐进的态势。

4. 改进现阶段中高职招生考试政策, 增加中职生进入高职的招生比例, 增加考评系统中专业技能测试的比例

为了满足现代产业对高技能和应用型职业人才的需求, 满足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教育要求, 探索更加完善的职业院校招生政策, 增加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的渠道是当下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改革招生政策和评价制度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招生政策方面, 最好一次性扩大中职毕业生的比例至100%, 这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既能在职业院校生源锐减的大环境下保证高职院校的生源, 还保证了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所在, 有利于中职毕业生职业技能连续性、阶段性地提升, 从而为社会提供有潜力、创新力、可塑性的职业人才。另外, 逐步探索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制度, 有利于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的要求;在考评系统中, 要突出专业技能课程的考核比重的同时, 参照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成绩, 将成绩比重对应调整为4∶3∶3, 以此来改变高职院校的升学导向, 反向促使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然而, 目前的中高职教育存在着制约协调发展的因素。本文在深入探讨现阶段中高职教育从宏观到微观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从中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社会需求、课程衔接、招生政策四个方面, 提出有利于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新生、王继国.促进苏南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3) :16

[2]朱新生.试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1) :92~93

浅谈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 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推进高职教育、拉动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继续做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 仍是当前职教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1 中、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存在许多与高职教育不相适应的因素, 影响和阻碍着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衔接不适应。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初级技术人才。学校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术的传授、训练, 以及未来就业能力的培养, 出现了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只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做, 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培养出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 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和更高层次技术传授的基本要求。

⑵中职课程设置不利于与高职衔接。中职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践课为主, 文化课进行了适当的删减, 特别减少了是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完全围绕专业而进行, 没有注重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⑶中职教育的发展落后于高职教育。由于中职学生入学门槛低, 导致中职学生生源质量差, 对学习感到失望而产生厌学情绪, 甚至流失。中职学生中出现的厌学与流失现象, 使得中职学校正常的教学内容难以完成, 教学计划难以实现,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 影响和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使中职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⑴教学形式衔接, 实际效果脱节。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是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因此出现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专业设置相同或相似、培养目标所针对的岗位或岗位群相似的情况。如何体现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高移, 如何使已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中职毕业生提升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呢?遗憾的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生源主要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 加之受到传统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模式的影响, 或是受教师资源、教学设施等因素的限制, 对普高生源和中职生源不加区别, 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 造成高职和中职教育的实际脱节。

⑵教学计划重复, 实践能力没有明显提升。教学计划衔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落实程度, 但现有中高职分离的教学计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重复, 据统计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类似专业的教学计划重复率在30%左右。这种重复主要存在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致使中职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时, 很多课程又从头学起。

2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 但并没有带动中职的同步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清导致了中高职衔接中的系列问题

⑴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中职和高职属于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方面, 高职均比中职高一层次。然而, 由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大多基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虑, 使得其实践操作层面较难超过中职, 甚至在某些课程领域重复办学, 造成职业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分割所造成的中高职教育相互脱节, 使得中职教育陷于终结性教育的境地, 其基础作用很难发挥;高职教育也更难体现自身的品牌与特色。

他们都的宗旨都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 以实际够用为原则,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技能型人才。通过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完成中职教育本身的就业目标外, 还应增加中职的升学任务。

⑵教育模式的衔接。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一线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 而且是要把人的发展同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 满足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我实现。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中高职生源的差异造成了两者培养目标的不同。为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职业院校要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的有机衔接, 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 制定课程标准, 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 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 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内容的整体性、针对性与渗透性。开展多种教育模式, 为学生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和能力,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怎样学, 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层次的衔接, 重要的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职业技能的衔接, 真正做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银清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 3.

[2]王武林, 单松龄.对中、高职教育专业衔接的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 12.

[3]银清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 3.

上一篇: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下一篇: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