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继续教育

2024-07-08

农民继续教育(精选12篇)

农民继续教育 篇1

新农村建设既依赖于制度安排,又带来制度、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上的深刻变迁,其前提在于提高农民素质,生命力在于农民参与,根本目的在于造福广大农民①。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才能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源动力。本文通过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农民(户)896个农民(户)的调查,从现实的培训与农民期望的培训两个角度,折射出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创新的思路。

一、样本户(民)的基本状况和参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一)样本户(民)年龄结构和农业收入状况

本次调查是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根据人口和农业经济总量,采用目的抽样和留置问卷方式进行的。调查涉及10个县(市),有效样本896个,包括:苏南256个、苏中265个和苏北375个。被调查对象年龄主要在18-60岁之间,根据农业劳动力的特点,被调查对象18-26岁之间的比例为19.92%,27-40岁之间的比例为27.66%,41-60岁之间的比例为48.99%,其他年龄段的比例只占3.37%。

江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样本户均农业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 000-5 000元之间,三个地区情况基本一致,达到61.16%。苏中和苏北地区户均农业年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比例分别为28.06%和27.73%,高于全省23.48%的平均水平;苏南的比例为12.10%,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此外,样本户农业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比例很低,为3.75%;苏北最低,为2.07%。苏北是江苏农业主产区,但传统农业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农业产业链短而细,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偏低,影响农业收入的水平。相对而言,进入工业化后期的苏南地区,土地相对集中,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苏南地区农户农业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达到6.98%,高于全省三个多百分点。

(二)样本户(民)学历结构及其变化

现代农业呼唤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这就是对待新事物开放的态度、创新的素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时间与效率观念、信息和法制观念,这一切都建立在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之上②。但总体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学历水平并不是很高,初始学历以初中以下(含初中,下同)为主,比例为61.97%;目前初中以下学历仍占55.43%,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民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又体现出受过教育的农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产业间和区域间的流动。同时,我们也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农业培养了一些学历高的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初期5.12%上升到目前的11.48%,高学历的人进入农业领域,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地区来看,无论是初期还是现阶段,苏中从事农业的农民学历层次均要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11.42%,上升到目前的16.78%,这是与江苏教育发展现状相吻合的,苏中农民传统上不仅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且也重视自身学历水平的提高。苏北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的比重远远高于苏南和苏中,虽然该地区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48%上升到9.53%,但初中以下学历的比例变化并不大,甚至还有所提高(从58.51%到59.03%),加强该地区农民教育和培训更具有迫切性。苏南地区高中和大专学历的比例上升幅度较大,比例从初始的29.08%到目前的40.17%。

在调查中我们已经注意到性别因素,但协助我们进行调查的一般还是家庭中相对文化程度高一些的人,因此从配偶的学历来看并不乐观,初中以下学历的比例为70.67%。家庭其他成员的最高学历以高中毕业为主,比例为52.14%;大专以上的比例达到29.29%,苏中最高为31.64%。家庭平均学历水平的提高,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劳动力的流动和收入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意义。

(三)农户家庭成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由多部门组织的综合体,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能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③。就业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产业体系的特征,目前江苏农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就业比重较高,农业其他环节就业偏低,说明农业产业链仍是短而细。因此,通过农民培训,促使农民在农业内部的流动,才能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一方面是被调查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第一,江苏农民仍以从事种植业为主,这在苏北地区最为明显。但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地区农业资源特点,苏北养殖业的就业比重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发展,因此在这三个领域从业的人员比重达到79.81%。第二,苏南和苏中地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比例远远高于苏北。这是由工业化、城市(镇)化带动经济结构的演变,从而对农民职业的影响。第三,根据从业人员构成的不同,三个地区在农业服务组织发展上也存在着差异。苏中地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就业比重较高。体现政府为主体,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和农村基层管理等,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苏中地区在这些领域就业的比重为21.51%,远远高于全省的13.42%水平,在苏中农业经济发展中,政府及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的作用非常明显。相对来说,苏南和苏北在这些领域的就业比例要远低于苏中(见表1)。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比。A-种植;B-养殖; C-农产品加工; D-农产品运销;E-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F-农业技术开发推广;G-农业信息服务;H-农村基层管理;I=非农产业。

另一方面是被调查者配偶和家庭其他成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虽然被调查者配偶的学历水平低于被调查者,但他们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34.83%)却高于被调查者(25.52%),苏中、苏南地区的比例更是高达45.63%和41.13%,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轻纺、电子等行业的发展和城市(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女性劳动力需要呈上升趋势,一部分女性进入这些领域和城市工作。而苏北地区作为农业主产区,传统农业占有相当比例,女性务农人数多,带来了被调查者配偶在该地区从事种植和养殖生产的人员也高(63.81%)。

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参加过培训的机会并不高,全省参加过和没有参加过的比例几乎是一比一,苏南地区略高一些为61.58%。但是,调查反映出江苏农户家庭就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受制于土地资源的制约和收入增长的欲望,在完成家庭土地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发展,有人从事非农就业的家庭比例,在苏中和苏南地区分别为86.79%和74.61%,即使苏北地区也达到68.00%。他们就业的渠道非常广泛,依次是:在企业工作(29.06%)、临时打工(26.84%)、做生意(13.29%)、在事业单位工作(13.27%)及其他。

(四)样本户(民)参加培训的情况

在参加过培训的被调查者(包括家庭成员)中,培训的内容较广泛(见表2),三个地区都是以种养殖技术培训为主,同时兼顾非农技术技能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等。由于户均耕地规模的影响,苏中地区越来越重视非农技术技能培训和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苏南地区重视经营管理培训和非农技术技能培训;苏北地区重视政策培训、非农技术技能培训和文化基础知识培训。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数。A-种养殖技术培训;B-非农技术技能培训;C-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D-法律法规培训;E-经营管理培训;F-文化基础知识培训;G-新观念、新思想的培训。

农民参加培训的动因主要是政府要求或动员(62.14%)和学一点技术回来搞好生产(28.36%),其他依次是:通过培训重新找个工作、看看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农闲时随便去听听等。目前,江苏主要还是以基层组织农民培训为主(见表3)。但在江苏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有机会受参加收县级政府部门或委托部门举办的培训,专业协会也在农民培训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还有农民在企业招工和企业工作中得到培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就业的需要,一部分农民开始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学校进行学习。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数。A-村民委员会;B-乡镇政府;C-市(县)政府部门;D-专业协会;E-自主选择的培训机构;F-自主选择的学校;G-在企业参加培训。

就地区结构分析,苏南地区村民委员会所起的作用远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农民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培训的比例高达46.40%;苏北乡镇政府组织培训的机会占有较高比例,乡村两培训所占比例达到83.13%;苏中地区在村、乡(镇)和县培训中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县级培训功能要大大高于苏北,甚至苏南地区。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就业的机会,苏南和苏中农民在企业培训的机会远高于苏北,而苏中地区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学校进行培训的比例超过10%,比其他两地区要高得多。

再看参加培训的时间,目前江苏农民培训以短期为主,两天以内培训的比例达到69.56%,且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苏南和苏北倾向于这种培训;全省参加长期培训的比例为17.18%,一般是年轻人参加学历和资格证书培训,这在苏中比较明显(比例为23.94%)。

二、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分析

(一)参加培训的目的和期望培训的作用

调查显示,总体及三个地区表示如果内容适合一定会去的比例均超过60%,而认为培训意义不大,一般不愿意或者根本就不去的比例也有10.43%,苏南地区达到15.26%,说明了培训内容对农民参加培训的选择至关重要,同时,培训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进一步转变农民观念,并从内容上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来讲,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集中于:做好生产经营来增加农业收入(24.23%)、成为农业经济的带头人(24.12%)、创办自己的实业(23.32%)和有技术技能外出好找工作(22.98%)等方面,其他都是次要的。第一位目的的选择有所不同,苏南地区是要成为农业经济的带头人(35.66%),苏中地区是做好生产经营来增加农业收入(30.42%),苏北地区是有技术技能外出好找工作(29.57%)。但是,想通过培训来创办自己的实业的选择在三个地区相当,都超过20%,说明江苏农民对创业有着较为强烈的愿望。通过农民创业,可以促进农业实现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创业培训应该成为今后农民教育的重要内容④。

农民对目前各地开展的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带头人培训工程等,都给予了一定的期望。总体上,江苏农民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作用摆在第一位(29.40%),苏南地区的选择更高(39.40%);其次是农村经济带头人培训工程(20.82%),苏中较为典型(25.00%);第三位是绿色证书工程(18.31%),苏北对其的认识要比苏南、苏中强得多(24.60%)。江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网络,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就是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农民认可的(14.65%)。可以看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各类农民培训工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期望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形式

培训内容是农民培训工作的核心,培训方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⑤。从表4可以看出,农民以通过培训得到更多满足生产需要的适用性种养植技术为主(47.50%),非农技术技能培训(14.68%)、经营管理培训(12.85%)和法律法规培训(9.33%)也很重要,特别是新观念、新思想的培训(6.48%)也有一定的需求,但总体上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培训欲望并不强烈(2.73%)。地区结构上,除了种养殖技术的培训以外,苏南地区在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培训的需求基本相当;苏北地区在经营管理、非农技术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是有强烈的需求;苏中地区则更偏重于非农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区别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江苏农民对学历教育的偏好程度大降低,仅占4.34%。农民更关注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其中期望得到综合技术技能培训的比例为57.61%,单项实用技术培训的比例为35.08%,这在三个地区的选择次序是一致的。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比。A-种养殖技术;B-非农技术技能培训; C-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 D-法律法规培训;E-经营管理培训;F-文化基础知识培训;G-新观点、新思想的培训。

从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来看,农民期望以短期培训为主,选择三天以内的占到58.59%,一个月以内的为28.33%,一个月以上的比例为13.08%。在三个地区培训时间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苏南地区农民更注重短期培训,期望一个月以内培训的比例中高达96.96%,苏中为86.79%;苏北地区则有19.56%的农民希望参加一个月以上的培训。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农民最期望的培训时间是在农闲时段(29.15%),占比例较高的农民也选择了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随时安排(25.46%)和随到随学(19.55%)两种形式。应该看到的是,江苏农民也开始选择定期培训(12.92%)和集中培训(12.92%)形式了,苏南、苏中选择前者,苏北选择后者,这对农民知识、技术、技能的系统性培育,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三)期望的培训单位和培训经费

目前,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中心为基础,从中央到省、地、县、乡镇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体系⑥。但是,对于由什么样的单位来对农民进行培训在选择上出现离散性,总体次序是:政府部门、市(县)级技术和职业学校、乡镇成人学校、高校或研究机构“三下乡”活动举办的培训、群众团体组织的培训班、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等。适应农民特点的培训单位以前两种为主,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县)级技术及职业学校在农民培训中的主导作用,是江苏新型的农民培训的重要路径。而社会机构举办的收费培训很不受农民欢迎(1.48%),农民教育培训的市场化看来在目前是行不通的。

农民培训的经费应该由谁来承担呢?三个地区在看法上差异较大,但选择全部由自己来承担培训费用的农民在三个地区均相当低,总体上只占2.51%。苏北、苏中超过一半的农民认为,培训经费应由政府来承担;苏南则把自己愿意承担一部分放在第一选择上(41.98%);苏中地区愿意自己承担部分费用的农民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5.22%)。此外,苏北、苏南地区超过20%的农民还认为,培训经费应由社会力量来解决。在愿意自己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培训费用的农民中,愿意承担的培训费用主要在500元以下,比例占92.79%,三个地区选择 300元以下的比例都在70%以上。这对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尤其是技术技能类的培训,是一个制约因素。从社会培训角度来看,农民教育培训费用应以政府为主体,新时期政府要从财政支出和政策制定上,对农民教育培训给予足够的支持或倾斜。

三、简要的结论

1.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江苏农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比较利益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以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主。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相对高学历的农民开始了产业间和区域间的流动,这是符合劳动力要素流动规律的。在农户家庭中,高学历(素质)的农民的流动,有利于增加了农户收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低,难以适应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影响着农业竞争力的形成。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必须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

2.江苏农业劳动力以从事种养殖业生产为主,生产的发展在带动农产品加工、运输环节成长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江苏农业服务组织发育不足,组织化程度不够高,以传统农业为主是农户农业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政府主导下,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业组织的发展,延长和做粗农业产业链,对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具有长远的意义。

3.江苏农民培训以基层政府组织为主,其次是其他社会机构和学校。政府主导的培训一般是由政府出资,且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时间较短,适用性强,农民期望的培训组织者以政府部门、市(县)级技术和职业学校为主的培训。但政府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能够接受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全省有一半农民家庭还没有机会参加任何培训,苏南地区在农村培训体系建立上起步较早,比例要高于苏中和苏北。农民培训应以政府为主体,适度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和专业协会的作用。

4.如果培训的内容适用,经费恰当,越来越多的农民是愿意通过参加培训来搞好生产经营,或成为农村经济的带头人,或创办自己的实业,或外出非农工作,但对过去曾经一度偏好的学历培训的热情并不高。因此,除了种养殖技术外,农民还期望得到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选择好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的投入机制,是提高江苏农民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

摘要:受比较利益的影响,江苏农业劳动力以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主。工业化、城市(镇)化过程中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既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因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偏低,影响农业组织化发展和农民农业收入的增加。政府主导的农民培训,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时间短,适用性强,深受农民欢迎。除了种养殖技术外,农民还期望得到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但政府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能够接受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选择好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的投入机制,是提高江苏农民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民教育,农民意愿,培训组织

注释

1成新华.农业私营企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J].经济问题探索,2007(8).

2成新华.我国农业组织的创立、成长与发展[J].科学·经济·社会,2008(1).

3刘成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征及构建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

4蒋平.关于现代农民创业培训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08(3).

5李元美,张红雷.浅议新型农民培训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教育,2006(9).

6彭移风.浅谈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和优化[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1).

农民继续教育 篇2

§3.2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及目标

农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54]。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必然由农民和其所从事的职业类型所决定。

§3.2.1农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民职业教育就是对具备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反映了农民职业类型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特点,即现代农民职业的兼业性、从业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职业变动性,决定了农民所从事的职业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广泛性的职业类型。

2.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文化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这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农民职业教育的也应满足这一基本要求,以实现其职业教育的目标。

3.从教育的内容上,要明确农业职业教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农民职业教育内容是包含了各类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相关的职业技能、专门知识,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并且对受训者年龄的要求不很严格。在培训内容上,职业教育通常包括:一,向学习者传授从事某项工作的知识和技术技巧,使其理解并较好掌握从事该工作的一般技术步骤和技术要领;二,向学习者传达从事工作的目的及其应注意的事项,使学习者初步或更进一步掌握从事某工作的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其中也包含要求学习者“必须服从”之义。由于职业教育同实际生产活动及个人的收人变动联系密切,因此,受到社会及个人的普遍关注。一般说来,职业培训比学校教育更注重增进劳动者专门知识和开发其技艺、技能,世纪初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陈 遇 春

§3.2 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及目标

农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必然由农民和其所从事的职业[54] 纪信芝主编 《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第 1 版,19 页[54]类型所决定。

§3.2.1 农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民职业教育就是对具备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反映了农民职业类型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特点,即现代农民职业的兼业性、从业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职业变动性,决定了农民所从事的职业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广泛性的职业类型。

2.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文化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这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农民职业教育的也应满足这一基本要求,以实现其职业教育的目标。

3.从教育的内容上,要明确农业职业教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农民职业教育内容是包含了各类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相关的职业技能、专门知识,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

新农村视野下农民职业教育机制与培养模式研究杨萍2007 扬州大学

2.2.3 农民职业教育

所谓农民职业教育,是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为目的,由学校或其他机构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开展实施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它包括职业教育、科技示范推广、农民扶贫开发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在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活动。农民职业教育的对象虽然是农民,但是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农业,应该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施教主体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培训机构,应该波及城乡各级培训机构。的全日制教育或短期培训。农民职业教育的对象虽然是农民,但是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农业,应该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施教主体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培训机构,应该波及城乡各级培训机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农业职业教育”或者“农村职业教育”,也不是应试教育、通才教育,应该是“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对教育对象的确定,使得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了参照和依据。简而言之,农民教育就是对农民实施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全面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就是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教育。

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动向王 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安徽农业科学

农民职业教育是指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实施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1]。它包括职业教育、科技示范推广、农民扶贫开发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在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活动[2]。近年来,以解决农民问题为核心的农民职业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的论文发现: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研究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随着农村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而相应调整;随着农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变迁而适时变化,即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

..《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 , 第1页

3.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所涉及的职业技术要求所开展的教育,旨在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社会主义物质生产能力。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包括职业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农民学历教育是根据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和所掌握的生产技术的现状,所开展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历教育。初等学历教育,其主要对象创、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民,主要学习初等文化知识和一些基本生产技能;中等学历教育,其主要对象是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民,主要学习中等文化知识和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高等学历教育,其主要对象是高中、中专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民,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高层次技艺型农民。农民短期培训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非农职业技术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指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所开展的科技推广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如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等。非农职业技术培训是指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就业为重点开展的各类非农职业技术培训,目前是发展的重点,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而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并且对受训者年龄的要求不很严格。在培训内容上,职业教育通常包括:一是向学习者传授从事某项工作的知识和技术技巧,使其理解并较好掌握从事该工作的一般技术步骤和技术要领;二是向学习者传达从事工作的目的及其应注意的事项,使学习者初步或更进一步掌握从事某工作的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其中也包含要求学习者“必须服从”之义。由于职业教育同实际生产活动及个人的收入变动联系密切,因此,受到社会及个人的普遍关注。一般说来,职业培训比学校教育更注重增进劳动者专门知识和开发其技艺技能。

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动向王 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安徽农业科学

农民职业教育是指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实施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1]。它包括职业教育、科技示范推广、农民扶贫开发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在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活动[2]。近年来,以解决农民问题为核心的农民职业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的论文发现: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研究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随着农村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而相应调整;随着农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变迁而适时变化,即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

《教育百科辞典》认为“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地告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化教育。”

从职业教育的实践角度来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说,职业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说,它主要指学校职业教育,即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①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囚」.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2.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主要可以从它发生的地域—农村,教育的对象—农村人口,教育的目的—“为农”等几方面来考察。但在“三农”问题背景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条件下,应更多地从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去考虑,使农村职业教育这一历史概念具备更大的现实意义。可见,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义为“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求业人员所进行的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是科学的,这里既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局限于农村,又把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从农业扩大到“加工、运输、服务”等二、三产业,在解决“三农”问题的今天看来更具有现实意义。①

因农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的概念是指广义的职业教育,既包括学校职业教

育,也包含了增进人们职业技能,培养人们职业态度,为人们顺利从事某种职业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也是以目的为衡量的标尺来考察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

农民继续教育 篇3

一、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民文化结构低,培养任务重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态势。而且,大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因缺乏城市生活常识和就业技能而就业不稳,回流现象普遍,导致了我县农民的“三低”(劳动技能偏低,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和“三缺少”(缺少瞳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科技、会管理的青年农民;缺少农业企业家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

2.农民年龄结构偏大,培养难度大

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村生活艰苦,农民收入不高,就想方设法跳出农门。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青壮年农民难觅踪影,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3.政府重视不够,缺乏专职农业教师

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偏重于见效快、政绩明显的工程和项目建设,对见效慢而又需要政府资金投入的农民教育培训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必要的支持,存有表面应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口头说得多、实际行动少的现象,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上舍不得投资,没有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尚未真正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民科技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4.培训内容、方式简单落后,与农民的需求有差距

目前的教育培训仍以传统的教学为主,目前基本上很少开设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有的也是仅仅局限在种植、养殖方面。主要是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并且以集中讲授或发放资料为主,针对眭和实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5.农民投资农业教育培训受到限制

一是农民收入较低,除保证子女上学及正常消费外,留给自己参加学习的资金几乎没有;二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及小农意识影响,一些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比较着重当前生产和实用技术缺乏应有的学习欲望;三是交费培训观念淡薄,对于能使个人有较好收益的及时往往热情很高,但谈到费用时,就不愿惨叫培训学习,还没有形成交费参加科技培训的观念。

二、农民教育培训的措施与对策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一项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积极配合、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要注意点面结合,示范引导,多措并举,积极实施。

1.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应将农民教育培训视为振兴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希望工程,纳入结构调整的内容之中

树立大规模投入,大规模培养的理念,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做好农民培训计划,配置好专、兼职教师队伍、建好培训基地,把农民的教育培训视为公益性事业,采取各种措施,争取一定的经费投入,从而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2.强化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师资库,从教育、科研、推广和专业协会等机构中选聘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兼职教师,并统一颁发聘书,扩大兼职教师队伍。通过统一组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作用,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

3.制定合理的、符合农民需要的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要科学合理、灵活安排。要顺应农时、季节特点,在不同的农时季节,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巡回培训。如:农民冬闲、夏季挂锄时进行集中办大班培训,农忙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开展现场生产实践指导工作,拓宽受训者的范围,尤其应着重对农民进行“反复性”地培训。进行科学调查摸底,制定培训内容,确保符合实际。农村的现状是什么,农民迫切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根据调研情况,针对不同村、不同产业具体制定有效的培训,实施培训,指导计划,并按照所从事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所需,设置培训、指导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不使培训流于形式。

4.创新培训方式,采取普遍培训与个别培训相结合、聘请专家与本校教师相结合、远程教育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工作

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专业能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等,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对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由企业自主进行,各级政府应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并加强督促、扶持、鼓励和表彰;

5.完善服务体系,强化优质服务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进一步完善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集科研、推广、服务、培训为一体,与农民紧密相连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多层次服务网络,积极收集适应本地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技术,通过媒体宣传、编发资料、现场会、培训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同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有关农业政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增强农民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观能动性。

6.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各级财政应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建设村科技书屋和农民夜校,方便农民借阅和学习。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开办节目专栏,可播放名师讲座,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通过村级的“广播大喇叭”,村科技书屋、农民夜校等播放设施,转放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栏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栏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受众面大、覆盖范围广、传播快捷的独特功能,努力提高广播电视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7.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农村未来新型农民

发展农民教育加快农民培训步伐 篇4

一、发展农民教育, 加强农民培训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

㈠教育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教育是一种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等多种功能的社会事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科技的发展,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愈来愈增强, 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以教育培训为主体的对人力开发而投入的费用, 具有比物质资本投资高得多的投资收益率。由于受长期以来注重物质投资, 轻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思想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致使农村劳动力中绝大部分缺乏农业科技知识, 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事业。

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定西是一个农业大市, 有135万农村劳动力, 16岁~45岁的有110万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1.6万人, 初中文化程度的49.8万人, 小学文化程度的27.9万人, 文盲半文盲21.9万人。文化程度偏低, 难以身怀一技之长, 全市每年输出的大部分劳动力都是从事低工资的重、脏、累、险等体力劳动。使劳动力转移呈现面窄、领域少、地域不广。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劳务输出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实际不仅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而且相当一部分乡 (镇) 、村社干部的文化素质同样较低。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接受农业科学技术的最主要障碍。

㈢农民教育培训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先决条件

接受不同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都有很大差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 在同等科技条件下, 大、中、小学文化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7:2:1。具初步农村住户抽调表明, 文盲半文盲户人均纯收入986元, 小学户人均1311元, 比文盲高33%;初中户人均1683元, 比小学户高28.4%;高中户人均1824元, 比初中户高8.4%;中专户人均2675元, 比高中户高46.6%。不同文化程度农户收入差距较明显;特别是经过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户收入又明显高于其他农户。因此,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农民教育和农民培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㈠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与繁重的培训任务不相适应

目前, 多数农民教育培训机构 (包括农民教育的主力军-农广校) 的专业设置、师资条件、办学设施等条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所需要的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不相适应。专业设置还是以过时的服务业为主, 对日益发展的制造业、加工业等所急需的技术专业却很少, 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的观念还很严重。如目前农广校系统开展的培训, 由于与市场需求脱节, 所培训农民的转移难度增加, 常常是有订单, 无生源。

㈡教育培训资金短缺

一方面由于财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贫穷, 农民教育培训资金相当缺乏。据调查, 按最低标准对农民工开展3天~5天的引导性培训, 每人需要花费二、三百元, 如果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则需要培训费用七、八百元。如此高的培训经费支出, 仅靠政府财政微薄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这些年, 随着农民培训任务的加重, 相关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不仅没有增加, 有的还有所下降, 严重阻碍了培训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连生存都还有困难的农民工来讲, 只能是望而却步。

㈢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和参加培训意识淡薄影响培训工作的开展

偏低的文化素质, 直接影响到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 许多农民无法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目前的农民工培训以引导性培训为主, 对素质较高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还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意识广泛淡薄, 缺乏培训的主动性, 多数农民认为:不参加培训, 照样能够找到工作, 且不会改变工种的性质。

劳动力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培训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大部分用工单位对招聘一般工作人员, 无任何培训要求, 只要能做一些基本工种就行, 对特殊工种, 资格等级证书要求不规范。劳动监察部门督查不严, 造成用工混乱, 农民工主动接受培训或再教育的主动性降低。

三、对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农民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目前,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政府行为, 必要的行政组织工作是其基本保证。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 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强农村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提高他们的素质, 防止新一代文盲的产生。《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中指出:“农民教育培训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社会参与、资源共享, 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 要求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基层党委、政府, 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化安排, 加强有关培训项目的统筹组织工作, 使各级安排的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真正用到实处, 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终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见到实效。

㈡整合资源, 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化不断推进, 需要各类专门技术人才, 光靠农业、教育部门的办学, 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 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加快定西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项目建设, 加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省内各大专院校要主动参与定西农村中青年农民的技能专业培训, 建立培训基地, 增加培训投入, 把定西建成服务周边市区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 实行农科教结合, 打破部门、行业的界限, 各部门密切联系和合作, 形成合力, 为农村培养人才, 输送技术。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的纽带作用, 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的路子。目前各级政府在依托农广校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但目前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状况还远远不适应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需要:体系有待健全, 已建立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尚未发挥大的作用, 已有的相关培训机构没有形成农民教育培训的合力, 培训经费严重缺乏, 等, 直接影响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今后要重点加强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 并充分利用各类农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源, 建立培训力量强的培训基地, 加快农民培训步伐。

㈢加强督导, 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任务的完成

2012年, 国家直接用于农民培训的资金有所增加, 如国家启动的“阳光工程”, 以项目地规定的人数, 国家、甘肃省投入400元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但除了中央、省的投资外, 市、县 (区) 由于财政紧缺, 配套投入非常有限, 且有些县不但没有投入, 反而将中央、省的配套资金不能专款专用, 工作上弄虚作假, 因此,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杜绝和纠正各种强制农民参加收费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错误做法;“阳光工程”及其他培训项目的培训经费要真正用于农民, 并切实用于培训, 防止走过场和虚假。

㈣加大农民教育的改革力度, 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教育的适应性

农民教育学校要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和形势需要, 加大改革力度, 包括办学思路、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设施改善等的优化和完善, 确保教育质量, 增强竞争力, 为农民教育培训作贡献。

农民教育实施方案 篇5

实施方案

各站所、各村支部:

为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教育管理,提升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英塔木乡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英塔木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拓展教育范围,提升教育能力,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开展农民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切实加强农民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和发展创新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三、具体教育内容

(一)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工程,强化农民法律法规意识。以宣传社会治安、禁毒防艾、民族宗教、土地承包、交通安全、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搞好法制宣传,增强农民群众通过法律手段正确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维护利益、化解矛盾的观 1

念。引导农民增强民主意识,通过合法途径表达愿望和诉求,保障自身权利,激发农民有序参与村民自治的热情,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新型农民。

(二)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载体,组织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农家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群众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全力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组织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

(三)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升群众向心力、凝聚力。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仅活跃群众业余生活,满足精神需求,并以此为载体,发挥文体活动的文化传导功能,把开展文体活动与增强主人翁精神、增强群众凝聚力、提升全民文化品位结合起来,激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四)利用“一村一周一场电影”、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载体,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育。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农时重点抓好良种良法推广、病虫草鼠害防治、农业设施应用与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成立七站八所巡回宣讲小组,扎实推进农村政策教育。各站所根据以下重点宣传内容,积极准备:

党建办:负责讲解“四老人员”评定要求,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等。

农机站:负责农业机械化推广、销售、农机具管理、新技术推广、咨询、农田机械化播种的质量及农机具维修及更新。

农技站:讲解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指导农民农业生产。农经站: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指导农民依法、合理、有序流转农村土地,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等。

水管站:农村水利政策法规宣传、农村水利工程、农村水利技术开发、农村水利新技术示范推广、咨询。

文化站:组织开展综合性群众文化宣传娱乐活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等。

广播站:每天定时定点选择地转播各地广播电台节目外,灵活地安排节目,迅速﹑及时地播送消息。

林业站:解答农民当前林果苗木管护问题及树木采伐规定。畜牧站:讲解品种优化改良,推广先进畜牧科学技术,畜禽疫病的防治。

计生办: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帮助群众树立文明、科学、进步的婚育观,保证宣传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主动向计生对象做好说服、动员等工作。

土管所:宣传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国土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国土管理的规定,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土管理工作。

财政所:积极解答落实兑现各级惠农补助资金,对农民负担和农村政策实施监管,农村财务管理指导、监督和审计,依法代理村级财务。

司法所: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民间纠纷,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派出所: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

劳动保障所:负责全乡辖区内新农保的组织实施工作,为参保人员办理参保登记、参保缴费申报,参保人员的信息存档,接待前来办理新农保业务人员的咨询与解答,卫生院:下村开展业务指导和会诊工作,讲解疾病防治知识。供电所:宣传管理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规章制度及如何安全用电。

工商所:讲解个体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管理、合同管理、广告管理、商标管理知识。

信用社:讲解信贷知识,进村入户开展小额信用贷款。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下发《英塔木乡农民教育实施方案》做好前期宣传发动工作。(6月13日—6月19日)

(二)集中培训。培训乡、村级骨干力量,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教育宣讲队伍。对各站所、各村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主要内容为实施方案基本要求,工作重点、方法、步骤和纪律等。(6月20日—6月30日)

(三)入村宣讲。各站所要高度重视面对面宣讲工作,坚持针对不同对象分类施教原则,每村宣讲一周,实行巡回宣讲,打牢维护

稳定、促进发展的思想基础。宣讲期间要做好各项文艺演出活动,将“两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达到英塔木乡跨越式发展、富民强乡的迫切需要。(6月21日—10月30日)

(四)检查验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发放农民教育情况调查表,对具体教育情况进行督查验收,通报验收结果,确保教育活动落到实处。(11月30日—12月30日)

五、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全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英塔木乡农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农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丁强(党委书记)

副组长:帕合尔丁(乡长)

李胜旺(党委副书记)

马国亮(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成员:李丽(党委秘书)李花(政府秘书)张森(党建专干)张慧(宣传干事)布沙热木(妇联主任)阿巴白克力(团委书记)

张洋(综治干事)各村支部书记

农技站站长农机站站长农经站站长畜牧站站长文化站站长广播站站长水管站站长林业站站长计生办主任

供电所所长派出所所长劳保所所长

财政所所长卫生院院长土管所所长

工商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信用社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宣传办,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主任由马国亮同志兼任。

明确责任,分级负责,为确保工作落实,各村党支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层层有责任,人人有担子的工作格局,确保农民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各站所,各村要把宣传动员放在农民教育的首要位置,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民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农民教育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稳定、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引导农民群众支持农民教育、参与农民教育,努力在全乡形成良好的农民教育舆论氛围。

英塔木乡农民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外职业农民教育的启示 篇6

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他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特别是选择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路径道路不尽一致,但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中,西方国家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将培养现代化的职业农民作为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笔者查阅了西方国家职业农民的教育制度和相关政策措施、法律条文等内容,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很多。

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保证职业农民教育政策的全面实施

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法制的健全和实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为此,西方发达国家都是通过立法来保证职业农民教育的发展。比如,美国早在1862年就出台了《莫雷尔法案》,明令规定各州必须建一所传授农业知识和机械工业知识的职业学院——农工学院;20世纪初,美国颁布《史密斯-休斯教育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凡是公立学校必须开设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到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就业,美国制定《就业机会法》,特意规定要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必须的教育和培训,向农户提供经营贷款,向失业农民提供资助。这些我们常作为一般性倡导性的措施在美国早已上升到法律层面强制实施。时至今日,美国制定的职业教育法律总计已有数10部之多。我们的近邻韩国也有类似的做法,他们为农业立法,先是于1949年颁布的《教育法》中,详细规定了有关农业职业教育的条例,20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也出现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离开农村的现象,为此,韩国政府先后颁布《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农渔村发展特别措施法》,详细规定了对农渔民后继者提供资金支持的具体措施,提供技术教育的具体内容。法律措施的不可抗拒性让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成为各级政府不敢懈怠的任务。进入21世纪,韩国政府又制定了《农业和农村社区综合计划》《农业和农村社区10年中长期政策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路线图。大家知道加拿大的农业发达,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农业职业教育法的完善和实施。该国早在1913年就制定《农艺教育法》,后来又相继颁布《失业人员及农业补助法》《国家林业计划》等法律法规,以此来促进和保障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美、韩、加三国的实践证明,对于农业职业教育,越是发达国家立法越早。英国、荷兰、日本等也有类似的做法。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的实践,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规律:农业的发达与农业职业教育的开展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农业职业教育开展与职业教育的立法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一个显而易见的启示是:教育立法,保证了职业农民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西方国家普遍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要渠道,保证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需求

市场经济的大潮使得教育产业化趋势比较明显,上学交费天经地义,可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农民职业教育却定位为公益性地位,政府投资,政府买单,有些国家形成了政府、企业、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体制,受教育的农民个人一般不用交费甚至还能得到一定的学习补助。法国教育部门规定,為补贴农民参加培训期间的工资,政府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拨款额要与对高等农业教育的拨款额相当;英国的规定更为明确,凡是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每天补助5英镑的生活费用;美国的有关教育法规规定,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的学生是免费的,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中,在公立教育机构就读大学生只需交付1/6的学费,在私立教育机构就读的学生虽是全部自费,但困难的学生可得到政府的资助。澳大利亚的《培训保障法》的规定更是具体细致,明确要求年收入在226万澳元的雇主要拿出工资的1.5%用于对雇工的培训。综上可见,国外的职业农民教育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确保了职业农民教育的优先发展,这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是:政府对职业农民教育的“买单机制”是保证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西方国家形成了完善的职业农民教育管理体系,保证了农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普遍建立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和农技推广多个层次互相衔接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普遍建立了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和专门的职业农民培训机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机构网络,关注农民的继续教育和农技推广,广泛设立农民培训中心、培训农场、农业函授学校、农村青年俱乐部、农村教育网、农业刊物等,这些举措在提高职业农民素质和知识技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国的职业农民教育的特点是,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互补充、学制种类和学习期限灵活多样、以获得学位证毕业证技术证为达标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英国现在有57所农业高校、100所农业专科学校、200多个农业培训中心和2000所农业职业技术中学,基本满足农业发展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法国的职业农民教育形成了一个直属法国农业部领导、自成体系,同时又与普通教育通联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培养农、林、牧、副、渔等各个领域的各层次人才,从一般农业工人到农业林业硕士博士,全面覆盖。在职业农民教育工作中,法国政府很看重文凭。在法国,开拖拉机需要文凭,维护拖拉机需要更高级的文凭。为此,法国职业农民教育中有一套严密的文凭晋升机制和农业经营准入制度。规定在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一年,可获得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凭此证才可以当农业工人;取得农业技术员文凭才可以当农业经营者或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员。日本、韩国为发展农业,不仅政府重视,也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的作用,他们成立了各级农民协会,农民协会承担起规划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的任务,保证农业后继有人。

当然,像美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即使是农民一般也接受过高等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更是世界有名,农民不仅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必须经过至少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在西方国家,当农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西方国家实行从事农业资格准入制度,比如在英国,要想当农民,必须有两个证书作保证,一是农业职业培训证书,二是农业技术教育证书。在法国要想当农民,必须获得4种农业方面职业资格证书。德国的农业资格证书分为“合格证书”和“农场师傅证书”两种。在加拿大,要想成为农民,要想成为农业经营者,必须获得“绿色证书”。种种措施保证了农业资源让高素质的农民来使用和经营。

农民教育头等大事 篇7

“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是毛泽东的著名论断之一。早在上世纪20年代, 毛泽东就和彭湃、瞿秋白、董必武等同志一道, 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 把对农民的教育与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革命意识结合起来, 既学文化又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我们的红军、解放军就是一所以农民为主体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许多农民参军时大字不识, 但后来许多人成为军事家、政治家和各方面的领导人才。我国解放前的许多教育家也十分关心农民教育和成人教育, 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粱漱溟的“乡村教育”, 晏陌初的“平民教育”,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 霄沛鸿的“安国民基础教育”, 俞庆棠的“民众教育”等。他们通过各自的长期教育实践和探索, 在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上都有独特的创见, 他们的成就有大有小, 教育思想并非完善无缺, 但应当肯定, 在趋炎附势, 浑浑噩噩的旧中国, 重视并探索实践对农民的教育, 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 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近年来, 中央多次强调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水平, 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大力推进科教兴农,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党员教育”。温家宝总理说过:“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 素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农民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以上, 农民教育是事关安定团结、国富民强的头等大事。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农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引导农民走近知识、走向市场、走向富裕、走向文明, 是农村与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是推进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稳定粮食生产,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毫无疑问, 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 都对农函大工作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切实贯彻执行。

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劳保厅、省农业厅、省扶贫办和省科协12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农函大工作的若干意见》 (湘科协[2008]46号) , 提出了6条重要意见。这是湖南省首次以12家省直单位名义加强农函大工作的联合发文, 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湖南省农函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转岗就业, 必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推进全民创业, 必须提高农民的创业本领;活跃城乡经济, 必须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农函大工作与“三农”问题有关, 与科技有关, 与教育有关, 与农村党支部建设有关。不言而喻, 对于农民的教育, 当然成为首位中的首位。从这个意义上讲, 农函大是抓“重要”问题的, 是抓“首位”工作的。

二、从农民科技培训的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学习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和湘科协[2008]46号文件精神, 回顾农函大办学实践, 我们越来越觉得, 科协办农函大这条路子走对了。

在我国多位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下, 中国科协于l985年创办了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 (简称中国农函大) 。她的创立, 象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 受到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 农函大事业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区, 在不少地市和县市生根、开花、结果, 培养出一大批农村土生土长的“永久牌”“穿草鞋”的农民技术人才, 为农民脱贫致富, 为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贡献。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实践证明, 农函大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弥补了计划经济体制下, 教育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的缺陷。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大都不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而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大部分人, 没有经过院校培训。在发达国家中, 从事农业生产的, 至少是中专文化, 大部分是大专的和本科学历。可以说, 我们国家进了农业院校的人就是穿皮鞋、不穿草鞋的“飞鸽牌”。

湖南省农函大创立于l987年, 经省编委批准为法人事业单位。到2009年为止, 省农函大所辖市县级分校发展到110所, 乡镇辅导站2000余个, 入村办班3000多个, 兼任各级农函大领导职务的县处级以上干部达500多人, 累计招生30余万人, 其中培训农村党员、干部l2万人。湖南省农函大结业的学员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 学农务农, 改变了过去务农不学农、学农不务农的历史传统。第二, 学以致用, 从事什么生产, 学习什么专业, 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发展了生产, 改善了生活。第三, 个人致富推动共同富裕, 学了农函大成为科技示范户, 带动周围群众学技术, 成立农技协互学互传、共同富裕。第四, 学员以村集中, 易促进“一村一品”村域经济的形成。第五, 学员中党员占有一定比重, 有利于发挥党员在科技致富方面的“领头雁”作用, 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从农函大办学实践中, 我们增加了不少感性乃至理性的认识。第一, 农函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 尤其是在农村科普、科技兴农、帮助农民致富方面, 显示了它的独特作用。一些办得好的县级农函大, 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渴望致富的农民。第二, 农函大成为科协开展农村科普活动, 密切联系农科教人员和农民群众的一个重要阵地, 从一定意义上说, 科协在农村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农函大。如芝山区科协“一抓”“七带”的经验, “一抓”就是抓农函大, “七带”就是带动科协在农村的七项常规性科普工作。第三, 县级科协的地位是和农函大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有作为的农函大, 可以扩大县科协的影响, 增强县科协在全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如宁乡、桃源、芝山、东安、沅陵、临湘、湘阴、隆回、邵东等县市区科协农函大。从以上三点中, 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搞好省市县科协的工作, 必须重视农函大的工作;办好农函大, 应该成为研究省市县级科协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农函大、湖南省农函大及全国各省市县农函大共同实践探索的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农民教育事业。因为适合国情、省情。这个国情、省情主要是农民多、文化低、经济不富裕、生产力水平不高等。农民上农函大学习, 花钱少、时间短、学得会、用得上、效益好。桃源三阳镇官家洲村农民说:“要想富, 快到农函大去;要发财, 快到农函大来!”他们把农函大看成是最可信赖的老师和朋友。这就是农函大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由此, 我们深信, 湖南省农函大工作必将进一步发展, 农民教育必将进一步加强, 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的精神必将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争取农民科技教育工作上新台阶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变化、新的情况给农民的适用技术培训, 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给我们开展农函大工作的同志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考。因此, 新形势下的农民培训工作, 必须紧密结合农村新的特点、新的变化来开展, 尤其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 把握新特点

农函大搞培训, 必须把握工作特点, 创新工作方法, 既要深入乡镇、街道, 又要进村入户到田间, 使培训真正实现入脑入心。我们要牢牢把握农函大教育的特点:农函大培训教育, 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全日制教育, 而且培训对象相互之间差异性很大, 除年龄不一, 性别不一, 身份不一之外, 文化程度不一外, 还有思想认识不一, 培训要求不一, 工作性质也大为不同, 相应地安排学习时间也比较困难。因此客观上存在着组织难、深入难、提高难等问题。为此, 特别要求组织发动者能发扬钉子精神, 想千方百计, 说千言万语, 不怕千辛万苦。讲课的教师, 要好中选优, 仅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还不够, 同时还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 要讲究授课艺术, 要让培训者进得来、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 最后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 注重联合点

湖南省委组织部等12家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农函大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各级农函大在办学过程中, 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 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组织部门要支持、协助农函大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 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宣传部门要从舆论上给农函大以支持;农村工作部门要根据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发展趋势, 从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对农函大予以支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为农函大办学提供便利条件和项目资金上的扶持, 支持省农函大建立教学网站;教育部门要将农函大工作纳入全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范围统筹考虑, 提供师资援助及实习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科技部门对农函大给予项目资金的扶持, 形成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民政部门要加大与农函大联合在老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农函大办学, 支持农函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开展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 不断改善农函大的办学条件, 根据规定免收有关费用;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支持农函大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的培训工作, 并指导农函大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教学组织, 保证培训质量;农业部门要与同级科协组织有关专家, 指导农函大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要把“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培训与农函大的农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结合起来;各级扶贫办要继续安排科技扶贫资金, 扶持部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贫困农民参加农函大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同时, 要加强与司法、环保、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联合。农函大要主动参与, 尽量做好组织发动、培训、考核、验收发证、招工录用等工作, 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借助社会力量, 切实解决资金、知识、技术、师资等困难,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共同搞好培训。

3. 挖掘创新点

首先, 要坚持四条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要逐渐从灌输一般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 转向传授劳务技能、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知识、文化、法律、法规等知识, 向农民传授致富本领, 不断推进农民的分工分业, 提高农民进市场的能力。二是普及性原则。传授知识要通俗易懂, 使参学人员普遍能够接受;三是发展性原则。培训的知识点要与社会发展、生产发展、个人的发展相关联, 带有开发性知识, 引导农民进行产业提升或转移, 促进农业向新目标发展;四是专业性原则。在摸底排队的基础上, 根据劳动力结构及市场前景确定专业, 做到专业对口、知识面广, 培训质量高。其次, 培训方法要灵活多样, 注意根据实际进行创新。一是传授知识的多样性。除集中讲座示范操作外, 也可以技术比武、成果展览、技术交流等;二是操作示范性。包括教学示范与推广先进、典型示范等;三是加强辐射性。先进典型具有很大辐射教育功能, 可以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四是要有活动性。通过相互学习, 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五是保持经常性。要开展经常性培训, 培养农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论

农民教育是事关安定团结、国富民强的头等大事。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是新形势下农函大工作的出发点, 也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作为基层农函大, 我们要主动出击, 创新载体, 广辟渠道, 及时把各种先进的知识、文化、理念、技术播向农村, 撒向农民心里, 努力成为开展农村科普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王梅成, 吕新浩.浅述新形势下的农函大工作.科协论坛.2002.10:19-21.

[2]刘中林, 王子.“三农”问题话农民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6.03:13-14.

农民继续教育 篇8

1 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甘肃省庆城县目前设有专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2个;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立体教育培训服务网络已初步建立, 年培训农民7.8万人次;县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广校、农机校等涉农培训机构, 通过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对全县农民开展了多种形式教育培训, 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庆城现代农业发展储备人才中发挥了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存在问题

2.1 农民对培训思想上不重视

一是部分乡村基层干部对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存在着重稳定、重增收、轻教育的倾向, 认为农民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 经济工作才是必须抓的硬指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力, 培训流于形式, 有时虽然作了安排, 但遇到中心工作时, 教育培训就只好让路。二是从农民自身来看, 当前年轻、有文化的农民大量外出务工, 从事农业生产以“3860”队伍居多, 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这部分农民思想保守, 缺乏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2.2 培训方法单一, 培训师资匮乏

目前, 我县大部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主要采取主导式培训方式, 用对学生的学校教育方法进行农民教育培训, 农民被动接受学习, 难以满足农民的培训需要, 不能有效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以至于出现“教师台上讲、农民台下忙”的尴尬。全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总量的0.017%, 每千亩示范基地技术指导人员不足2人, 专业知识丰富、培训方法娴熟、沟通能力强的培训人才更是稀缺, 多数培训教师还是通过召开培训会议, 读讲稿, 讲理论, 照本宣科, 没有联系农业农村生产的实际问题, 这种浮在面上的培训方式很难取得实效。

2.3 培训需求调查不准确

多数培训单位就培训而抓培训, 没有结合全县农民队伍的现状、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等客观需要进行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 少数单位做了需求分析但无准确性可言, 认为每个农民都应该是自己的培训对象, 只要上级部门给培训经费, 办什么方面的培训班都行, 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培训时间、地点、教师。教育培训内容安排上比较随意, 没按农民文化层次开展教育, 缺乏针对性, 导致学用脱节, 结合不紧, 致使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2.4 任务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

近些年来, 我县出台了一些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但个别部门单位就是坚持不够、落实不够, 成为“写在纸上, 挂在墙上, 念在嘴上”的摆设, 目的就是为了应付检查。真正组织开展培训, 完全按照培训要求落实到位的很少。很多基层单位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培训任务, 不看成效如何, 只要农民在培训台账签字造表就万事大吉, 导致培训学习流于形式。

3 思考及对策建议

3.1 按需培训, 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农民教育培训要以农民培训需求为核心, 培训机构要充分做好培训调查分析, 明确农民教育培训的迫切需求, 使培训内容紧贴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的实际需求。一要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在普遍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根据不同农民的产业发展现状, 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使培训对象适得其所, 各有所得。二要结合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立足各乡村实际, 结合市场需求,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 抓好最新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等内容开展培训。

3.2 改进培训方式和手段, 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一是积极推行参与式培训——辅导老师与农民互动交流的培训, 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和手段, 充分发掘农民自身的学习潜能, 调动农民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鼓励他们参与到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内容安排和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并评价学习效果, 转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 老师教什么农民学什么的理念, 实现以农民为中心, 农民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的变革。二是举办“田间学校”。借助投影仪、教学光盘、科技直通车等直观便利的培训设备, 利用固定课堂、空中课堂、移动课堂办学, 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 让偏远乡村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用科技大餐。

3.3 整合培训资源, 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系统性

目前我县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各部门多头办学、资源浪费、缺乏统筹的现状, 要逐步优化培训资源配置。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 实现教育培训软硬件资源合理调度, 统一使用, 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形成由县农牧局统一领导、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农广校) 具体协调和统筹安排、部门密切配合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

3.4 积极探索“互联网+培训”, 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

目前, 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100%的乡镇和近60%的行政村通了宽带, 电脑、智能手机日渐普及, 网络在年轻一代农民的生活中占得比例越来越重。培训机构应顺应时代发展, 探索“互联网+培训”教育模式, 让农民这一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学习、认同、融入“互联网+”发展潮流, 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增添活力。一要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 熟悉“互联网+”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以便能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应用、宣传“互联网+”, 让农民充分认识、感受“互联网+”在知识获取、生产生活当中带来的巨大变革。二要积极开发无偿使用的“互联网+培训”资源, 汇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强并被授权播放的优质在线教育培训数字资源, 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在线教育培训, 特别是满足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提升技能和增收致富的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曾祥银, 王燕红.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广东梅州市为例[J].南方农村, 2007, (6) :51-54.

农民继续教育 篇9

一、农民心理与市民心理的巨大反差

农村和城市有决然不同的地缘、人缘关系, 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不一样的社会环境等等差异, 农民和市民的心理也有许多巨大的反差。表现在:

1. 封闭与开放。

农民心理比较封闭, 他们不善于也不愿意同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喜怒哀乐不愿与人分享, 许多不良心理, 自己排解不开又不愿向别人倾诉, 奉行家丑不可外扬的理念。农村社会结构简单, 生活安逸、人际关系比较单纯, 不良心理或许不多, 不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但城市生活复杂多变, 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复杂, 高效率、快节奏, 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由此给人带来的不良心理必然很多, 处理不好将会演变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给个人乃至社会带来危害, 富士康连续十几跳就是一个实例。相反, 城里人思想开放, 他们愿意向别人展露自己的心理, 甚至是夫妻私房事等, 这种展露一方面可以化解自己心中的烦恼;另一方面可以得到他人的及时帮助。

2. 悠闲与紧张。

在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农民生活上温饱问题逐步解决, 对进一步致富看不到希望;工作中每一个家庭都是独立的劳动单位, 何时工作, 工作时间长短由自己确定, 这就使得千百年来在农民中延续的安逸稳定、悠闲自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一种习惯。而城市是一种高紧张、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工作问题、子女教育与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失业问题等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时刻考虑和担忧的。

3. 保守与创新。

长期延续的劳动和生活方式、信息的闭塞、不发达的交通使得农民养成一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保守心理, 对新事物有一种潜意识的排斥、抵制心理。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在城市生活保守意味着落后、失败, 创新则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一步。迅速接受新事物并善于从中发现商机获取利益是成功的城市人必备的心理素质。

4. 自由散漫与组织纪律。

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 养成农民自由散漫、懒散拖拉的工作作风, 时间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而城市工作和生活就像一条高速运转的流水线, 每一个人都被紧紧地绑在其中, 伴随着这个流水线的运转而运转, 任何自由散漫、拖拉懒散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 个体甚至会被社会抛弃。

5. 个人中心与和谐共处。

农村地广人稀, 每一个家庭或个人占有较多的地理空间, 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较大, 家庭或个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不大, 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顾他人而肆意妄为, 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 随心所欲。但城市是拥挤的社会, 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有可能影响别人,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讲求社会公德, 力争与他人和谐共处。

二、农民继续教育中开展心理教育的内容

1. 时间观念教育。

城市工作和生活是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的, 上下班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即使是自己创业也必须同其他人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相对应, 农村那种没有任何制约的想干就干的观念是城市社会所不允许的。在对农民工心理教育时必须进行时间观念教育, 让他们认识到时间是一切社会行动的首要前提, 没有时间观念, 一切都无从说起, 再好的想法和愿景, 即便你有通天的能力, 终究不会成为现实。

2. 竞争与合作精神教育。

竞争意识, 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 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心理素质。合作, 则是集体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 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 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 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 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农村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邻里之间既没必要竞争也不需要多少合作。缺乏竞争与作精神, 他们一旦进入城市, 在城市激烈的竞争中其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困难, 没有合作精神在城市单打独斗必将寸步难行。

3. 责任心教育。

责任心就是责任意识也即角色意识, 既是对本职工作的岗位意识, 也是对工作敢于负责、勇于负责的精神, 有了责任意识,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责任意识淡薄, 就会玩忽职守, 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农民长期封闭的自耕自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导致责任意识淡薄。类似上海“11·15特大火灾”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农民工对工作、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心不够密切相关, 这也反映出对农民工心理教育中责任心教育的迫切性。

4. 质量意识教育。

同一种地方种植的同一种农作物, 只要种植过程一样, 其质量差别就不大。所以农民大多关心的是农作物收成的数量, 而对于农作物的质量却不必过多地关心。他们重过程、重数量, 不重质量。而城市工作质量是第一, 优质合格的产品, 才能赚取利润, 次品和废品是不能进入市场的。在对农民工的心理教育中, 必须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树立“视质量为生命”的理念。

5. 创新意识教育。

城市与农村是绝然不同的两个社会, 农村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一成不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城市行不通, 面对全新的社会, 农民必须抛弃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接受城市的新鲜事物并从中发现机遇, 开辟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地。创新意识是农民在城市生存的心理基础。

6. 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 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等。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约束着人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 将为人们所不齿。农民之所以被城市人看不起,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德意识差, 比如,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大小便、乱堆乱放、乱丢乱扔等肆意破坏公共环境。遵守社会公德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 进城后的农民要想融入城市, 变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 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 遵循公共规范。

7. 组织纪律。

农村是一个以地缘和血缘为基础的松散集合体, 生产和生活以家庭为单位, 没有什么组织, 也没有多少纪律约束, 所以农民的组织纪律意识很差。城市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每一个成员必须依附各种各样的组织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而各个组织为了提高组员的工作效率, 培养其敬业爱岗的精神, 集聚组员之力量实现组织目标, 都有一定的纪律规范组员行为。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人是不会被任何组织接纳的, 也即不为城市所接纳, 在城市无法立足。组织纪律教育是农民进城的必修课。

三、农民继续教育中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

1.各级各类农民继续教育机构, 包括农村成人教育学校、中短期的农民工培训机构等, 在对农民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 开设心理教育的内容。

2.各用工单位定期组织农民工参加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等活动, 聘请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3.城市社区机构依托社区内的教育力量, 对社区内城市化后的农民进行心理教育。加强社区公共资源建设, 利用这些公共资源把社区内的农民吸引过来, 使他们走出封闭的小圈子, 既可增进他们与当地市民的交往, 进行感情沟通, 又可以通过城市居民的言行举止, 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完成由农民向市民心理上的转化。

摘要: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伴随相应的职业转移, 面对社会转型许多农民感到迷茫甚至焦虑、恐惧、不适应。这种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与发展, 更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农民的继续教育中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加强心理教育尤为迫切。

关键词:农民,继续教育,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杜以德, 等.成人教育发展纵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91-307.

[2]韩俊.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49-68.

[3]曾昱.城市农民工社会心理分析[J].兰州学刊, 2004, (4) :139-191.

农民继续教育 篇10

一、农民教育的现状及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 中华民族是在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但广大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 长期处于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状态。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 保障农民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解决途径与科学对策

要想解决农民教育问题, 使农民教育尽快走出低迷怪圈, 可采用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认识, 各级联动, 多措并举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

(一) 农民的继续教育是党赋予的历史使命, 是农民的迫切需要, 是建设最美农村的根本动力。

继续教育是党赋予的历史责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发展教育,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再次强调了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并提出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推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促进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做出了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就是要在我国GDP总量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位的历史背景下, 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个决定, 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继续教育是建设最美农村的根本动力。思想决定行动, 只有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思想觉悟提高了, 才能理解建设最美农村的重大意义, 才能自觉投入到建设最美农村的队伍中去, 也才能使建设最美农村不走过场。这些都需要教育。

(二) 中职院校是农民继续教育的好阵地。

农民知识层次普遍偏低, 而中职院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专业的不断调整, 相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更加切合实际。相对于高中来说更加专业, 是农民继续教育的很好的切入口。而中职院校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后, 教师、教室、设备等资源都很丰富。

(三) 农民的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工程, 是形成学习型社会行之有效的一项工程。

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各中职院校、地方政府及农民的密切配合。需要中职院校针对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 制定行之有效的专业及教学计划, 需要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的氛围, 需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一系列优惠政策。

1. 搞好宣传。

首先需要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专院校联合举行宣传活动。可以通过媒体集中宣传, 在农村张贴标语、娱乐的形式进行宣传, 也可以通过入村、入户的宣传。宣传开展这项继续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制定继续教育周、继续教育月, 不断在农村掀起人人想学、人人乐学的热情。

2. 制定优惠政策。

应该制定农民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保证农民在学习期间无后顾之忧, 保证农民的收入不受影响, 保证对农民有吸引力。对于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继续教育家庭和在继续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3. 转变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体系。

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制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针对我市农村存在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应做到六个突出: (1) 以职业培训为重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能够让农民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农村急需的实用技能。 (2) 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在农村, 夫妻矛盾、父子矛盾、兄弟矛盾、邻里矛盾普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3) 突出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在农村, 农民普遍卫生保健意识差, 卫生保健知识贫乏, 以至于无病积小病、小病积大病, 给很多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 (4) 突出分类教学。根据农民的不同需要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职业类、传统文化类、卫生保健类等内容, 也可以交叉进行。 (5) 突出学制的灵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 (6) 突出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 坚持三个结合。

继续教育与送教下乡相结合;继续教育与驻村干部相结合, 充分发挥下乡干部的宣传和鼓励作用;继续教育的成果与建设最美农村相结合, 继续教育的成果是最美农村的内涵, 最美农村是继续教育成果的外在表现。

5. 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搞好宣传, 使宣传到位, 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教材和教学计划。难点是一系列优惠政策是否能落实到位。

三、为农民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本内容国内外多有研究, 且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 要想在农民教育上不断上台阶, 上水平, 还要作出极大的努力。知难而进, 知不足而求索, 试图通过该选题, 为提高广大农民兄弟的整体素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

[2].《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

[3].《邢台市委八届全会公报》

农民工教育如何步出困局 篇11

农民工存在的主要思想观念问题

笔者从经过的几个工程项目来看,农民工到工程项目上来务工,其主要的目的是急于挣钱致富,共同的心态和行为表现:一是急功近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就业观念;二是存在严重的临时观念和雇佣观念;三是缺乏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四是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文化程度、半文盲文化、一字不识的文盲占据了40%以上,这是困扰项目部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开展渗透到农民工群体的一个难题;五是工程项目长期以来的经营管理模式,忽略了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使对他们开展了岗前培训,也只是有关施工现场的一些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方面要求的培训,而对于农民工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等则几乎是空白。

农民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施工企业的生产状况而言,农民工占据了企业用工的80%以上,农民工的思想稳定,是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实中,农民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

——从管理体制上加强农民工基础教育。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职工思想工作范畴中来,一视同仁地对待农民工和企业员工,使他们享有同等的受教育、受表彰及入党、入团等政治权益。目前,企业正在逐步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这对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把农民工的维权工作纳入到企业工会工作之中,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细则,使农民工的劳动权、休息权、安全权等各种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和落实,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为企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长远利益上保障农民工福利待遇。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待遇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国家规定的工作与休息时间、休假制度、工资递增制度、先进表彰等,农民工应享有与企业职工一样的待遇。要从长远利益考虑农民工的福利待遇,让农民工找到“家”的感觉,使他们树立起与企业同舟共济、同甘苦共患难的思想意识。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感化。一要有针对性,要做到一事一对策、一人一方法,应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去解决农民工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二要注重日常沟通和交流,利用平时工作走访之机,从点滴小事中发现问题,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把思想工作做在前,不要到了“亡羊”才开始“补牢”。三要以平等的心态,尊重农民工的人格,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这样才能让他们敞开心扉,说出想说的真心话。

——普及职教。在施工生产中,常常有一些农民工为了撒气,随意地损坏施工生产设备、丢失生产材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损坏集体利益的可耻行为。企业应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及《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等,应用多种教育形式和宣传手段进行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逐步形成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意识的人,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主人翁责任意识,把企业发展和项目工程建设当作他们赖以生存的事来做,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文化渗透。针对农民工存在的盲目和恐惧心理,企业要对他们重点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让他们清楚:任何规律都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故并非是难免的,只有严格按规程作业,才可以避免事故发生,以此消除他们听天由命的心理。在农民工对工程施工作业基本熟悉之后,再及时纠正他们“重数量,轻质量”以及“马虎、凑合、不在乎”的思想,让他们明白各项安全规程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道理,让他们自觉地做到“我要安全”。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农民工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宣传,让安全文化塞满他们的五官,扎根在他们的心里。

农民工服务保障

——后勤保障。在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中,首先要从加强后勤人员服务意识教育入手,树立后勤人员急一线之所急、想一线之所想的思想意识,全心全意为一线人员服务。项目部党工委应增强主动服务一线农民工的思想认识,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自己分内的工作职责来完成。

——灵活机动。相对于私营企业,国企受较多的条条框框约束,限制着项目管理人员的操作空间,因而企业在制订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时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实现企业与农民工“双赢互利”的目的。项目部在贯彻落实刚性计划上,要实施弹性管理,给现场操作者一定的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空间。

——有的放矢。企业要有针对性地查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多探讨、多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有对问题具备前瞻性,做到早计划、早布置,才能把问题抑制在萌芽状态。

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健全机制,转变观念,在思想上重视农民工群体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管理上、机制上为农民工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积极营造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与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其一,企业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这块阵地,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把工程项目各个岗位职责层层落实到位,尤其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善于做好职工、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下,企业开展的诸如“创先争优”等活动,已经深入渗透到施工生产一线,这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利于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二,树立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宣传先进人物时,要注意挖掘农民工身边的闪光点、闪光片,应用好的思想行为和做法去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其三,实施温暖工程。企业要对农民工的各种困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解决其具体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培养他们热爱企业,以企为家的感情,引导他们自觉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开展健康文娱活动。企业多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积极发动农民工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分子,以此增加他们的主动性。企业还可以针对农民工自身的工作特点和他们的民俗文化特点,开展相应的活动。一方面,能够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农民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可度。

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企业要对农民工关心爱护,一视同仁,消除农民工的自卑感和不公平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主人翁地位,要做到“五个一样”,即政治待遇、工作安排、评选先进、生活关心、福利待遇一个样。企业要不断改革现行的用工形式,合理确定农民工的合同期;对那些政治思想进步、安全观念强、团结协作好、长期与工程项目部合作好、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生产技术骨干的优秀农民工,应将他们转正为合同制职工,使他们获得和正式职工一样的待遇,以满足他们改变身份的需求,以此吸引更多的青年农民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施工生产工作中来,增加企业施工生产一线的生机与活力。

不断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企业不但要创造条件严格加强对农民工应知、应会的岗位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对农民工技术岗位练兵,要通过导师带徒、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岗位操作技能。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做到知人善任,对有一定技能特长、适合条件的农民工选调到适合其发展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让农民工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使农民工真正逐步锻炼成为企业各个施工生产岗位上的骨干。

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素质提升工作,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把这项工作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的每个环节之中,才能及时、有效地起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稳定队伍、提升素质的作用,也才能更有效地调动起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从而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万全)

论软实力与农民教育 篇12

1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2种定义方法:一是从行为角度定义, 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达到自己意愿的能力;二是从资源角度定义, 指所拥有的可影响结果的能力和资源[1]。其中, 资源定义面临一个基本问题, 就是权力转化问题, 即如何将以资源来衡量的潜在权力转化为可以改变他者行为的权力。因此, 拥有资源和将资源转化为权力的技能, 就显得至关重要。软实力与硬实力, 其根本不同在于实现方式的差异。硬实力的实现方式是“强迫”和“收买”, 软实力的实现方式则是“吸引”[2]。在加拿大学者马修·弗雷泽看来, 两者实现方式的不同是由于其基础不同, 前者建立在事实基础上, 后者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

硬实力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力, 而人才是第一位的资源,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的永久动力, 软实力的发展进步可以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推动人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灵抚慰, 从而推动物质生产力也就是硬实力的发展。软实力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化成硬实力。文化产业化, 文化、信息、资讯等精神产品的交易、使用、输出等都可以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产生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差异, 只是实现方式上的差异, 而非本质上的差异。从功能的角度看, 软实力和硬实力都是通过控制他者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本质上的确具有一致性。但是, 软实力的提出具有毋庸置疑的历史进步意义。价值观吸引, 反映了人类自我利益实现方式社会化的文明进程, 开启了通往世界和平的希望之路。当然, 通过价值观的吸引使他者自愿改变其行为而实现自我的目的, 是软实力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尽管软实力对他者的控制靠的是吸引和自愿, 但是没有任何国家喜欢被控制, 即便是被软实力控制。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 是软实力的内在矛盾。如何解决这一软实力问题, 是软实力理论面临的根本挑战。这也是各国普遍重视本国软实力教育和培养的根本原因。硬实力的发展可以推动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影响日益增强, 必将为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强大引擎。

与此同时, 在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现代软实力与传统软实力也有所区别。一是竞争理念不同。软实力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问题是这种竞争并非传统软实力观主张的零和博弈, 而是非零和博弈。二是价值理念不同。软实力当然要服务于国家利益, 问题是国家利益并非传统软实力观主张的本国的现实利益。事实上, 为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和平作出贡献也是一种长远和根本的国家利益。三是目的理念不同。通过吸引、赢得他者认同是软实力的基本属性, 问题是赢得他者认同并非传统软实力观主张的控制他者、领导世界, 而是通过共享价值观的逐步确立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因此, 倡导贡献理念、共创和谐世界, 是我国软实力观的基本特征。共赢、贡献与和谐, 是我国软实力观的核心价值取向。而且, 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要从农民抓起。

2 教育理念的转变———以软实力为基础的农民综合素质教育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这种理念目前在世界上已没有争议。当前, 世界各国公认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创造力和协作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 需要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而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封闭禁锢环境中, 社会成员几乎都成了学习成绩下的影子, “惟以分数论英雄”的结果, 必然忘却了发挥农民自身创造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教育本来面目, 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从诺贝尔奖项诞生到现在, 自然科学方面, 我国本土没有产生一个获奖者, 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

教育到底是为了分数还是为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教育理念的转变, 培养农民能力的教育, 不仅关系到新型农民的产生, 还关系到农民下一代孩子的学业和健康成长, 还直接关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欧元之父”蒙代尔对中国教育的现状评价是“教材西方化, 录取科举化, 教学灌输化”。这种评价反映出的问题是很值得深思和忧虑的。

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 教育的目标除了文化以外, 还可能提高一个民族的工作能力以及管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而人的能力的提高, 又会增加国民收入, 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3]。因此, 教育所带来的, 是文化上和经济上的多重效益。同时, 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还有一个巨大优势, 就是它能使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具有更大的适应范围, 并且更动态化。从整个社会看, 教育是促进成员流动性的最有效手段, 也是社会流动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同时, 建国60年的伟大成就, 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归根结底, 中国社会一切变化的本质, 就是人的变化。变化的直接要求之一便是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公民和什么样的教育。经济多年经济发现, 人需要的是包含独立人格、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个人尊严、宽容精神、自由精神、法治精神、现代公民意识等软实力为基础的当代教育。

3 现阶段对农民软实力教育的主要内容

以文化为主要代表的软实力可以为物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创造和谐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 构建思想基础, 凝聚民族力量, 对国家硬实力起着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

(1) 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尤指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精神财富。每个民族之根和民族之魂, 就是该民族的优秀文化, 这也是该民族屹立在世界, 奉献给世界的精神财富。文化也许不能直接改变客观世界, 但可以改造人, 而人是按照自己的意识来改造客观世界的。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 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展现的, 文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其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任何主导性的、特色的、有影响力的文化都不是封闭性的, 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挥其国际影响力, 必然要走向世界, 与国际文化相契合, 共相生辉, 而这种良性互动必然要求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2) 观念和思想。世事沧桑源自观念之变, 人类进步与观念变革有着直接的关联。民族复兴, 尤其是对转型的中国而言, 观念和思想变革扮演着现代化道路中的积极角色, 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风向标和路线图, 堪称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主脉络和方向。现在, 和谐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观念和理念, 更需要软实力来支撑和有效传播, 与世界共赢。这需要广大农民的认可, 更需要深入到他们心中, 使他们时刻感受到与祖国心连心。

(3) 发展模式。所谓发展模式, 是指一系列带有明显特征的发展战略、制度和理念。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模式曾经对东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溢出到东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被称为“莫斯科共识”) , 美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曾经并继续对世界发挥重要影响, 尽管美国秉持的“华盛顿共识”已经并正在遭受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质疑[4]。1978年以来,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开放闯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被西方学者积极评价为“北京共识”, 并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发挥着溢出效应 (spill over effects) , 从而与华盛顿共识形成了对照。改革开放,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保持了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 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全世界向我们睁大了眼睛。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提出为标志, 中国在发展模式上开始同时关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增长, 并追求二者的有机结合, 这种努力代表着中国发展模式的积极变革, 也使之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软实力资源之一[5]。我国经济连续30年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久负盛名的高盛公司专家雷默冠之以“中国模式”, 并且“中国模式”的影响力正在成为世界上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寻找可以借鉴的有益成分, 发展自己。

(4) 国际制度。制度是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一般而言, 国家制度建设也是软实力研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制度创新使一个国家居于国际关系的领导地位并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 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政治收益。从国际关系史上来看, 居于国际格局主导地位的国家往往是制度创新者, 早期的海上霸权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以及现当代的世界霸权英国、美国莫不如此。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与自身体制的不断创新相辅相成, 正在产生巨大的效应, 而进一步的国家制度建设已经提上议程。当然, 为了便于分析, 一般将国际制度的参予程度视为国家软实力的支撑, 而将国家制度的吸引力视为潜在因素。国际制度是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外交的产物, 也是一个现代国家进入国际社会的主要路径。随着国际社会在秩序化、组织化方面的进步, 国际制度作为一种进程性因素的作用突现出来, 它甚至逐渐积淀为国际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结构意义有所增强。作为国际制度参与的后来者, 中国经历了从身处边缘、被动、消极参与到积极参与、主动建构, 中国与国际制度的互动构成了一幅纵横交织、由淡至浓的画卷,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广度和深度被普遍视为中国软实力增强的显著标志。

(5) 国际形象。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识与评价, 是一个国家过去的所作所为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关于该国的意志、决心和能力的印象, 国际社会中的其他国家正是根据这一印象来回应该国的行为并借此预测其未来行为, 特别是在战略博弈中以此作为预期和反应的依据。国际形象的构建并不完全是一种国际行为, 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更多的是国内政治和国内事务的延伸, 也受到国家主动建构能力的影响。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对内可促进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外能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当前, 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 国际形象被视为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 各主要大国均将国际形象视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并加以塑造。要让每一个农民认识到我国在世界舞台中, “政治上将更有影响力、经济上将更有竞争力、形象上将更有亲和力、道义上将更有感召力”, 自己也是国家形象的一员, 自己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6) 构造共同的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没有共同的价值观, 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就谈不上凝聚力和向心力。软实力在农民教育中, 通过共同生产, 共同劳动, 共同生活, 把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融入到农民综合素质教育之中, 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信仰体系。

以上6个方面构成中国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其中文化、观念、精神支柱和信仰体系、发展模式构成软实力的“内功”,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国际形象构成软实力的“外功”;国际制度联结并跨越两者, 成为中国展示和建构软实力的主渠道。

4 建议

(1) 把成熟的现代公民的软实力观念融入到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教育之中。既能捍卫个体权利, 又不忘对集体和国家的责任, 才是完整的现代人和成熟的公民, 才是和谐社会里的真正主体;同时, 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将会给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建设力量。

(2) 强调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在软实力中的作用。人文教育就是为了强调人与人之间, 在不同专业之外, 还有共同的东西, 即世界文明史中的经典和人类精神中那些永恒不变的价值, 人类的智慧,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财富。中华文明的传承性, 只有在人文等软实力教育中, 才会充分体现和发扬广大[6]。而且, 作为生命主体、精神主体的人可以更好地自我完善和精神独立, 培养优秀的下一代[7]。

(3) 回归教育本质, 具体落实软实力教育。专业要精, 兴趣广泛, 人格完整, 精神发育健全的完整人, 这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任务之一。因此, 教育既要教化人, 也要做研究, 更需要服务于社会, 不应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提出教育的4个知识维度:一是学习怎样去理解, 二是学习怎样去实践, 三是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四是学习怎样成就自己。这种以能力建设和综合素质教育为根基的教育, 也是软实力对农民教育发展方向的要求和应有之义。与此同时, 真正落实温家宝总理对教育要求的6个学会 (学会知识、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 也是教育本质和落实软实力教育的必然结果。

(4) 培养农民的契约意识和契约精神, 这也是软实力教育不可缺少的内核。契约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理性选择, 是一种权利, 也是一种道德, 更是一种精神和社会责任。契约意识和契约精神,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其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和契约经济。对未来, 对民族, 对社会, 对他人, 对自己的承诺, 既是农民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保证每个农民和未来公民身上永远流淌着道德血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美)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 钱程,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2]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 2005 (1) :20-36, 3-4.

[3]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4]许军.软实力——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比较优势[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4 (4) :5-10.

[5]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 (上) [J].国际观察, 2007 (2) :15-26.

[6]杨羽.论发挥大学人文作用与培育企业竞争软实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10) :217-220.

上一篇:高中田径训练工作下一篇: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