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农民

2024-09-04

三无农民(精选7篇)

三无农民 篇1

社会发展规律表明,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是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表现, 而在中国东部城镇边缘的某些农村地区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尽管当地经济发展迅速,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而且享受着国家不断出台的各项惠农措施, 但却出现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阶层”。尤其是该阶层中位于40-50岁之间的农民, 其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生活状况日趋窘困。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是出在农民自身上还是体制落后抑或城市化的必然?本文将结合这部份农民的生活现状 (以东部城镇边缘农村———何家村为例) 对上述问题逐一论述。

一、城镇边缘农村地区40-50岁“三无农民”阶层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从收入水平来说, 发达地区40-50岁“三无农民”在失去土地和固定工作后, 收入成为一个极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 “三无农民”主要从周期性地做小商小贩和做短工 (如农村建筑工) 获取收入。在有些年份, 农产品歉收、价格高涨, “三无农民”从农产品买卖中赚取客观的收益。相反, 在农产品丰收价格稳定的年份里, 这种投机性收益会完全消失。收入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农产品价格稳定制度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这部分投机性收益。从整体上看, 目前城镇边缘农村地区“三无农民”虽然在整个农村团体中暂时处于中产阶层, 但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 40-50岁“三无农民”的收入水平不及“打工仔”, 增速不及“啃地族” (单靠种地为生的农民) 。

从图1可以看到, 城镇边缘农村地区有固定工作的农民阶层收入最高;“啃地族”尽管目前其收入水平在整个农村社会中最低, 但其增速最快, 而且2006年末将要超过“三无农民”收入水平;相反40-50岁的“三无农民”尽管其收入暂时高于“啃地族”, 但增速缓慢, 并呈不断下降趋势。

再从家庭支出来看, 40-50岁的“三无农民”家庭由于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及家庭关系的变更、业已形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示范作用等的影响, 处于生命周期的高消费阶段, 低收入水平下的高支出进一步加剧了此类阶层农民的困境。

40-50岁的“三无农民”大都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 特殊的历史背景使这部分人群文化水平普遍很低, 自主创业意识淡薄, 再就业培训困难, 加之企业对大龄劳动力的排斥, 使此类阶层农民的再就业工作相当困难。

40-50岁的“三无农民”在低收入高支出下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由此带来的间接影响, 如家庭关系的损害、自尊自信的丧失更是无法估计。

二、40-50岁“三无农民”困境形成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向农村的转移, 多项惠农措施相继出台。从前几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到近年来的逐步推广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至农业税的全面废除, 中国农民似乎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大翻身”。但是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这些口碑甚好的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 这是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不相符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引起的。

乡村城市化必然伴随着耕地规模的减少。地方政府部门 (主要是乡镇两级) 和基层民主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 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租给投资商。应当承认, 在工业化初期, 当地农民确实从中收益很多, 日益膨胀的工业企业部门每年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与以前务农相比, 无论收入还是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并最终使他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档次。

但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得劳动力要素可以自由流通。同时各区交通和信息状况的改善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务要素的流动性。本地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使得厂商把目光投向了廉价且丰富的中西部劳动力市场。大量廉价的中西部劳动力 (尤以河南、四川两省最多) 拥入东部地区。在何家村周围地区的企业中, 外地农民工已占到当地3/5的劳务市场份额, 使得东部低端劳务市场接近完全竞争状态。在竞争中, 劳动力再生成本相对较高的本地农民工自然败下阵来。根据经济学常识, 人的消费水平一旦提高, 因收入下降想使它回到原来的水平是很难的。在本地农民工觉得厂商支付的工资不足以弥补劳动力再生成本时, 他们宁肯不工作而加入自愿失业群体。而此时城镇化的发展早已从实际上剥夺了他们种地的权利。没有固定收入, 只有可能靠储蓄来维持生计。入不敷出的生活使他们缺乏消费信心、生活信心。

近几年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 农民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与日俱增。城镇边缘农村地区40-50岁“三无农民”的子女因此也大多处于学习阶段 (即使已退学, 也面临着成婚) , 而且是处于相对于家庭收入来说学费昂贵的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支出占据了这部分家庭的大半收入, 成为40-50岁“三无农民”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40-50岁的“三无农民”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在子女开支庞大大同时, 其父母也因高龄 (多数介于70-80岁之间) 而处于疾病高发期, 偶发性的小病和长期性的顽疾需要以巨大的家庭开支作为代价。某些情况下, 这部分开支甚至会耗尽一个家庭的大部甚至是全部的积蓄。而且老人的护理和保健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40-50岁的“三无农民”本身也因“更年”等原因处于疾病多发期, 这进一步增加了家庭的医疗开支, 加剧了农民自身的困境。

上述原因加上滞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共同成为40-50岁“三无农民”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 由于国家对乡镇企业和“啃地族”的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 (如对于乡镇企业的税收优惠、减免农业税等) , 农村中的“打工仔”“个体户”和“啃地族”的收入无论规模还是增速都近乎飙升, 对于他们的帮助已在新农村建设中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只有40-50岁的“三无农民”其处境并未同农村现状的改善而同步改善。因此尽管这部分阶层的农民在整个农村社会中所占比重并不大 (大约10%) , 但从农村的人口结构和收入结构来看, 其状况的改善直接关系着东部发达省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三、40-50岁“三无农民”走出困境的建设性措施

(一) 引入市场机制, 推行基层政府机构和民主自治组织 (村委会) 体制创新

东部城镇边缘农村地区由于集体土地已大部分租给厂商, 基层政权机构和村民委员会原由的组织农业生产的经济职能已基本消失。土地———这一联系村民与“父母官”的纽带已被斩断, 尤其在农村, 村民与村委整年不见面已是常事。因此必须首先改变这一与现行经济运营方式不相符的基层民主组织体制。在经济、社会互补性很大的紧邻村庄实行村村合并, 精简机构和干部队伍, 实行“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这样可大大节省分别由财政和农民的钱支撑的基层政府官员和乡村“父母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 而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在改善农民状况中大有作为。其次必须改变村委选举制度, 将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干部的选拔中。通过类似于公务员考试形式的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来实现村委的组建。严格禁止成员从事第二职业以促进其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防止村委以集体利益换取私利。再次必须推广“电子村务”来提高精简后的村委工作效率, 通过联机协作与电子数据处理, 及时准确地了解村民职业、收入、子女学习等变动境况, 以做到对症下药, 对口帮援。

(二) 建立完善的农村个税征收与监督机制

城镇化发展当中的乡村地区人与人、户与户之间收入差距已相当大了, 并且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农村中的收入两极分化现象已相当严重, 高收入阶层已经占相当比重。但这部分人群却在“农民”二字的庇护下享受者本不应享有的众多国家优惠措施, 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名副其实的“偷渡者”。由于税务机关很难对这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做出明确界定, 对其个税征收工作很难。这既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收入差距。

因此, 建立完备的农村个税征管体系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这就需要银行部门与税务机关的通力协作, 打破农民个人收入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不损害这部分群体的劳动积极性的前提下适当征收一定金额的税金用以补助40-50岁之间的“三无农民”, 尽量实现社会公平。

(三) 设立“三无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再就业引导专项基金

首先指出该项基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集体土地地租所得和农村个税税金构成在专门人员的筹资和分配过程中, 必须将其主要用于如下方面:农村养老保险 (重中之重) 、提高无地农民失地补偿 (何家村目前无地农民失地补偿仅为600元/人*年)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40-50岁之间的“三无农民”许多靠为数不多的积蓄来应付失业失地后的巨大日常开支, 因此几年下来, 在不多的积蓄减少或耗尽的情况下, 其子女又因刚刚就业而收入较低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 这就导致其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起来。因此, 想增加这部分人群目前的生活信心, 就必须解决其后顾之忧———养老问题。该项保险金可由村民承担小部分 (应从失地补偿金中扣除, 尽量避免直接向农民收取) , 同时必须指出该项保险金必须交由商业金融机构而非政府部门, 以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实现保值增值。

在直接“输血”的同时, 为克服“三无农民”的惰性心理和坐吃补偿金现象, 有必要提高他们的“造血”能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因此政府部门和村委会应拨专款用于开发当地第三产业以增加本地人口就业率。如在距工厂和外地农民工近的地区开设地方小吃、特色餐馆、小商品、廉价商品店等, 距市中心近的便利条件又可以开发家政服务和送水、送奶等小服务。这些行业成本低, 资金周转快, 在吸收就业方面有很大优势。

(四) 建立无地农民子女上学专项补助基金

尽管中国对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但40-50岁之间“三无农民”的子女大多处于相对于家庭收入来说学费昂贵 (这在上述的调查表中可直观的看到) 的高中和大学非义务教育阶段, 所以这部分阶层的农民并不能从国家的教育优惠政策中真正得到实惠。这就使得基层政府和当地村委有必要进行财力支援。当地村委可通过电子村务系统了解该村“三无农民”子女所处的学习阶段, 并根据这部分学生子女的学习成绩给予不定额援助。这样既可以缓解农民负担又可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将不可小觑。

(五) 上级政府在银行开设专门账户用于存取农村集体土地地租所得

该项措施主要用于防止村委会随意截留、侵占、挪用农村集体土地地租所得来谋取私利, 打破被租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在管理和使用上的不透明、不公开和缺乏监督现象, 从根源上杜绝干部的腐化与堕落。同时也有利于上级政府对基层组织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更有利于实现地租的保值增值。

全面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与否, 农村工作首当其冲, 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改善收入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的城镇边缘农村地区“三无农民”的生活境况。从长远角度来看, 这攸关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政府部门和基层群众组织从制度创新出发, 科学统筹, 民主管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益为民所谋。从根源上确保40-50岁“三无农民”切身利益的实现。使其真正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感受到经济腾飞带来的“温暖”

王蒙忧虑时下“三无浏览” 篇2

据《南京日报》报道, 在新书《一辈子的活法》读者见面会上, 著名作家王蒙对当下的阅读颇有感慨:“虽然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 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网络虽然带来了方便和民主, 但也使我们的阅读、讨论、思维变得普泛化、浅薄化、零碎化、快餐化, 成了无中心无目标无深思熟虑的‘三无浏览’。”王蒙说, 现在的人看个微博话题看个30秒, 就算有耐性的了, 然后立马换成看骂街或者八卦了, 这让他深深忧虑。王蒙告诉所有年轻人:“有时间的话, 抓住一本好书, 阅读和思考吧, 这才是一种健康的活法。”

让“三无”食品告别校园 篇3

春夏季交替是儿童腹泻的高发期, 多数孩子因饮食不当, 吃校园周边的小食品, 引起腹泻腹痛。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 2015年的世界卫生日主题是“食品安全”。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2015年第三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通报, 其中9款食用油因苯并 (a) 芘含量超标被点名, 这一成分因具有致癌、致畸等毒性而被列于抽检不合格名单中, 44批次的婴幼儿辅食产品抽检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8.5%。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抽检的“辣条”产品主要来自中小学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辣条”销售较为集中的场所。“辣条”也称为大面筋、素牛筋等, 是一种常见的即食方便食品, 属于调味面制食品的一种。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抽查结果, 让我们非常担忧, 孩子们在面对这些垃圾食品时, 又该如何决择呢?90后小王老师是北京一所小学老师, 说起现在小学学生, 小王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每天上学放学总要在路边的小摊位前浏览一番, 最爱吃的就是袋装的冰水、辣条、干脆面、糖稀、西瓜泡泡糖。”王老师说, 我们当老师的经常都对学生们讲外边的小食品不卫生, 不能吃, 阻止学生吃校外零食。我们尽量告诉孩子们, 让孩子们抵制那些有害食品, 远离“三无食品”, 但依旧挡不住零食对学生的诱惑。现在小学门口的小吃和零食品种更加繁多, 每天距离放学还有半小时, 校门外已经聚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吃、手推车等。有的家长每天都会给孩子买零食吃。“每天都要买, 不买小孩就闹脾气不走, 没办法只好顺着他。”家长也非常无奈, “这些零食大多包装简陋, 连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都没有。”

记者在学校附近观察发现, 每天放学时, 有些孩子手里都会有至少一样零食, 60%的孩子手中都会有辣条。辣条主要原料为面粉, 加以各种调味料、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制成的面制品。辣条出现很早, 而且一度成为80后、90后的记忆中的小吃, 如今又再次征服了00后、10后。随着辣条越来越火爆的市场, 其生产许可证和卫生环境再次让人质疑。经由媒体多次曝光, 制造商为追求味道, 一包辣条里竟然有高达20余种食品添加剂和超量的防腐剂, 其生产环境的脏乱差也让人瞠目结舌。

为了孩子的健康, 我们希望家长们为孩子添加辅食时应从精到粗, 从少到多, 从正规渠道购买有保障的食品。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辣条”, 并留存购物凭证, 特别是不要在无证摊贩购买此类食品。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 包装标示的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配料表、“QS”标识等内容是否齐全;同时应注意食品有无油脂酸败气味以及油渍渗出问题, 如有此类问题切勿购买。让三无食品没有消费市场。让孩子远离那些垃圾食品, 少吃或禁止吃低营养高热量的膨化食品和西式快餐。我们也希望政府有关行政部门, 能真正负起责任,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让三无食品远离孩子, 给孩子们一片幸福安全的天空, 让孩子们在春天的阳光下, 健康快乐成长!

语文教学的“三无”境界 篇4

然而, 真正能够“教自己的书”、教出语文的味道和感觉来, 真正让自己的学生喜欢语文并且有终身学习的可能, 几乎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既是境界, 达至岂易!来点并不虚无的胜利法吧, 套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一言, 我们很容易获得“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境界”的精神满足。教书二十年, 我也就渐渐沉浸在这般“境界”中。我的语文教学“三无”观, 即语文关怀的“无微不至”、课堂形态的“无备而来”和写作教学的“无为而治”, 源于我这些年来的课堂实践和教学反思, 虽草根之见, 亦敝帚自珍。

语文关怀:无微不至

“语文关怀”是指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和语文学习意识的关怀, 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怀。语文教师担当的不是行政的角色, 但他却应该是最人性化的过程管理者, 他所关怀的细枝末节都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真正元素。

从常规做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须以良好的语文氛围作保证, 所以, 营造无处不在的显性的语文氛围是教师的必修和职责。语文常规不是小学生幼稚的专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对成熟期的渐趋社会化的高中学生而言, 更有必要。

桌角一本字 (词) 典, 手头一份报刊, 每天五条成语, 每周一篇练笔, 课前轮讲诗词, 定期考核书写……这就是我要求的语文学习常规。这些看似儿科的常规, 能够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沉浸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 进而成为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听、说、读、写, 语文的要素全在其中, 小事不小。语文学习没有规律, 语文学习须有常规!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意识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它所体现的正是“终身学习”现代学习观。一句话, 行为规范当从规范行为开始。

这些相对静态的常规构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平面背景, 而有关学习“方法论”常规的建立对他们更具实用价值。譬如, 无论是课文理解还是课外阅读, 我都要求把对标题的把玩作为阅读的敲门砖, 形成“文章解析标题始”的常规。我告诉学生:标题是文章的第一只眼睛, 也是最明亮的一只眼睛。再如, 要求学生在看电视节目时自觉“屏蔽”底下文字, 注意倾听———听力, 是感知、体验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知觉,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抓手, 不可忽也!几乎每一堂课, 我都有即兴的“听力测试”:一段独白之后, 考问学生“讲了什么”、“要点梳理”和“怎么讲的”。这种听力训练本质上是记忆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

从小处突破。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 读高一时, 她能全文背诵高中语文 (人教版) 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 (《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 以及《我有一个梦想》。她理应成为“名人”, 所以别的班级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 全中国的学生中, 只有你能做到……”

其实, 余颖所在班级的学生, 除了“法定背诵”之外, 都能至少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额外”背诵一整篇文章, 都能完成《我有一个梦想》。我称他们为“语文特色班”, 他们自诩是“全国背诵第一班”。他们的“背诵宣言”:我有一个梦想———经过荷塘, 走进楼阁, 沉浸地坛, 与花同眠……

以背诵作为语文学习的突破口, 进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优越感, 这是我颇为自足的“灵感一闪”。“语文优越感”, 顾名思义, 是指学生对语文学科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意识, 它可以是学生对“整体语文”的一种完全的自我信任, 也可以是对“局部语文”的一种独特的自身体验;它可以是恒久的优越感, 它也可以是瞬间的成就感。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语文优越感, 就现状来看, 应是语文学习的当务之急, 也该是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语文教学得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于是, 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或有希望成为“语文特长生”。余颖同学是一个实例, 她所在班级的同学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在背诵中已经建立了这样的自信:如此“繁冗”的文章都背出来了, 在课文背诵甚至语文学习上我们还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有了自信不一定成功, 没有自信断不能成功!循着线的轨迹我搭建面的平台, 在“成功”中建立自信, 在成功中体验进步, 在成功中感受优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最终将形成相对长久的“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

“优越感”一旦扎根, 灵魂里便有了“底线”:当我们只剩下失败时, 我还有值得骄傲的东西!

王尚文先生说过:“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便赏识起自己的“赏识教育”来了。

从对话起步。高中学生已趋成人化, 但其复杂的思想却往往以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 享受学习和享受学习的过程跟其理想的学习需求之间有着太多的不调和。认定他们“心灵脆弱”、“为赋新词强说愁”自然太过简单化。他们需要安慰需要呵护更需要理解。我搭建的练笔平台不是写作操练, 而是“对话建立”。巴赫金认为“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 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 生存的最低条件”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 白春仁、顾亚铃等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那么, 语文学习就从师生两个生命的对话开始, 从语文的生命和生存开始。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是对语文的尊重也是对语文学习的尊重。

“所有的怨怒都冲着我来!”“所有的思想我都能包容!”这是我练笔教学的宣言。当学生在学校只剩下这一条发泄的途径时, 他们选择了倾诉;当学生将自己的倾诉传递给他们的语文老师而老师又能倾听时, 他们选择了感动, 对教师的和对语文的。语文教师如果能成为语文学科的“形象大使”, 语文是有长久生命的。

这里, 对话的本质是:轻视作文而重视作者!

课堂形态:无备而来

课堂的灵动与多变会导致课堂上时不时地出现“突发性事件”, “预想”中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会受到无情的“阻碍”, 教师备课时的“理想设计”也就无法顺利实施, 这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每一堂课必须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不仅仅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 教学目标的“预设”更多的或是教师用书的“权威提示”或是教师自身的“理想感觉”, 从严格的、科学的意义上说, 教学目标的预设“一统”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摆平”了课堂的“突发冲撞”, 因而也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无备而来”的“教学模式”也许可以让课堂生成另一种精彩。“无备而来”不是脱离文本、废弃课标, 更不是心想当然、随心所欲, 它须以教师丰富的底蕴、充分的“准备”为前提;并且是, 教师的底蕴愈丰厚, 课前的准备愈充分, 学生的心理愈了解, 就愈能在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 既见“精彩”, 又见“经典”。所以, “无备而来”是一种教学的应变手段, 或者说是一种更具人文性的教学手段, 它终究不是“放羊式教学”。

这里提供两个案例 (课例) 。

A、善假于物———我教《沁园春·长沙》

作为“传统”篇目、“保留”课文,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于各种版本的显要之处, 其“领袖”地位断不可动摇;而作为几成痼疾的传统的“就词论词”———从“词”里行间“体悟”词人之感情、“参透”词作之风格———的教学方式, 即便是教师, 也有“不屑”之倦意。

学生朗读本词的过程中, 我始终感到他们的“精”“气”“神”不足, 即便到了该“神气”的地方, 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突然 (教师在课堂上的“突然”每每就是“精彩”) 想起插图上毛泽东的“手迹”……

我提了两个问题:1.“王羲之断然是行书高手, 那么, 如果他也会草书甚至狂草 (他当然能) , 能否写成草书版的《兰亭集序》?草书版的《兰亭集序》能让诸位认同吗?”2.“如果《沁园春·长沙》写成‘行书’或‘楷书’, 又将如何?”

这两个带有探究性质的问题是不必“公布答案”的, 相信学生的参悟能力和表述能力吧!

如果本堂课因假托《沁园春》而让学生对中国书法的“体式”与“风格”有个大致的认识, 我以为已是“功不可没”。语文课, 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交给学生什么, 确实已不是一个什么问题, 而只是“无意之中”的“随意而得”罢了。

B、让学生领跑———我教《我的空中楼阁》

多次执教过《我的空中楼阁》, 总是把它作为一篇“散文”来处理;而且, 《我的空中楼阁》也总是处在“自读篇目”的尴尬境地, 教学中自然多了一份随意甚至轻慢。当教学设计中出现“该如何入手”的惶惑时, 语文教师的杀手锏———朗读———定然没错!所以几乎是不假思索, 开课便宣布“先集体朗读一遍”。此语一出, 即遭到学生的强烈抵制。问之, 则曰:“本篇不适宜集体朗读!”突然 (又一个“突然”) 感悟的我顺势而为:“为什么不适宜集体朗读?”有学生答道:“本篇文字优美, 意境朦胧, 要细细品味, 慢慢欣赏。”

作为高一学生, 或许该有这番“明辨是非”的语文素养。于是, “自读篇目”真正实现了自读。可这番“还原”却有着质的飞跃, 在学生的心里, 那些碎碎点点的“感觉”已经浓缩成为相对完善的“理解”。

而针对“作者笔下的空中楼阁是否实际存在”的疑问, 学生又有了“辩论”的欲望, 我的课堂行程自然又转向到了“舌战”……

课堂的走向是:既然“误入歧途”, 不妨“搭上贼船”。

很多时候, 当教师“无备而来”进入课堂, 无形之中, 却让学生“领跑”了一阵, 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也永远是圆的, 学生恰恰也能“诱导”教师, 整合课堂!

两个案例说白了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处“临时性”的“微调”, 它是机智的, 也是自然的, 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碰到。所以, 当我们对“此时此刻”的学生近况以及课堂“意外”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和预知时, “无备而来”恰恰是一种最积极也最科学的心态, 它体现的是对学生对课堂的最起码的尊重!如果上升到某种“模式”, 就是“无指示性” (或“非指向性”) 教学模式。

写作教学:无为而治

一直以来,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说写作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和成败关键并不过分。随着近年高考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霸主地位的逾显稳固, 写作, 几乎成为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不幸的是, 当我们翻阅、批改学生作文时, 无论是“常规”作文还是应试作文, 普遍的现象是:缺少生活气息, 多有无病呻吟;难得赏心悦目, 常见拿腔拿调。我们许多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训练堆砌起来的“写作理论”和“操作方法”终究让“平庸”成为作文的主角。学生写作水平乃至语文素质的整体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某个墙角的小花开得如何艳丽) 。这是不是在宣告我们写作教学的失败, 抑或是反讽我们的“自作多情”?

答案是肯定的。写作教学的误区正在于有了过多的“时代感”和“可操作性”。以大量既功利又“无趣”的训练作铺垫的写作教学, 如果不是出于“无的放矢”的“悠闲”, 便是对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的漠视。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授之以道固然重要, 悦之以心才是首要。我们在引经据典讲授“方法”之时, 真的不愿“多为人家想想”?强扭的瓜尚且不甜, 强迫的作文怎见生活, 怎会新鲜!

说到底, 写作是一种游戏活动, 还学生以相对的宽松和自由, 何妨“无为而治”!

写作是一种游戏, 虽有规则, 却不能扭曲得面目可憎失却游戏的情趣;写作要有热情, 所以要让学生“作主”;写作离不开生活, 所以我们不可凭长官意志横加干预;写作是渐进的过程, 所以要给学生更多的宽容和信心。说得刻薄些, 学生作文的“终极评判”恰恰不是“指导者”……“无为而治”正是体现尊重、民主和人道的“现代写作”原则。

以本省为例, 自从高考写作分值定位于60分之后, 无论何种材料、何种话题, 无论难易程度怎样, 每年的全省平均分都在42分左右。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乐观地认为:极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永远没有热情, 却不见得永远“写不好”作文, 尤其是应试作文?从“正面”意义说, 写作, 是“功夫在文外”“功夫在练外”的一种素养和能力;从“负面”角度言, 写作, 其实“很简单”……

大多数学生在“应试能力”上至少能做到“通得过”, 而我们写作教学的“成就”似乎最多仍止步于“通得过”———这是训练的结果么?绝对不是。作为主体的学生, 影响他们写作“质量”的, 更多的是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 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拔苗, 注意, 是熏陶, 不是训练。这熏陶, 包括教师的学识修养、课堂语言和写作实践等等。执教二十余年来, 我没“训练”过一篇作文, 也没完整地开设过一堂写作教学课, 我只要求我的学生必须完成每周一篇的随笔, 雷打不动, 既没有题材, 也不限体裁。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实践着我“无为而治”的写作理想。在学生同样不自愿作文的情形下, 他们好歹有了一分选择题材、体裁的自由, 有了“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要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随意, 有了一分相对轻松的心境……

写作需要自信, 也需要“他信”,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

当然我并非要吹嘘自己的“教学理念”如何先进怎样见效, 也不想极端地反叛现今所有的写作教学, 只是想告白对写作训练尤其是应试作文苦苦追思、乐此不疲的同仁们, 放还“制控权”, 放弃“训练法”, 放手“自由化”, 既解放学生, 也解脱自己。戴着镣铐跳舞, 于人于己都是痛苦的。

说到写作, 不能不说书写。“书写美”者必然获得回报, 体现在应试中, 便是所谓的“印象分”。书写美是一种语文能力, 也是一种语文资源, 还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承传, 从这层意义上论, “字如其文”、“字好文章就好”也就有了较为充分的依据。作文的“文化品位”应该也必须包含着最基本最接近也最直观的书写品位。我的极端观点是:当教师对作文教学无计可施时, 就让学生练习书写。所以, “无为而治”的写作教学中, 恰恰包含着“放手让学生练习书写”的“大有为”。

“无为而治”不是一种消极的无奈, 而是一种积极的哲学 (教学理念) 。它反叛的是“功利性教学”, 倡导“原生态写作”;它尊重人格, 体现人性, 扮美人心, 还原生命绿色;它以“过程”替代“终端”, 以“不变”顺应“多极”……我坚信, 它必然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我不是“语文教育的叛徒”, 更不是语文教学的虚无主义者。我希望“无”中生“有”, 渴望通过自己不断的思想和实践, 成为一位“有境界”的老师。

转变培训方式力争“三无”目标 篇5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上海赛科) 为了达到“三无” (无事故、无人身伤害、无环境损害) HSE目标, 多年来不断努力提升企业的HSE管理水平。而HSE培训在整个HSE管理体系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改进, 上海赛科的HSE培训管理, 已从原有的单一灌输式的说教转变为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 HSE培训管理的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一系列的优化和转变, 对上海赛科的HSE业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改变理念

21世纪以来, HSE培训的出发点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不仅承担了宣贯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作用, 还要让受训人员感受到HSE培训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受训者本人在获取并掌握安全知识及技能的同时, 提升其安全意识。要让受训者感受到HSE培训是一种关心, 一种对受训者自身的关心、对身边同事的关心以及对家人的关心。

为实现“三无”目标, 上海赛科积极开展了创建无事故/无伤害文化的一系列活动, 组织实施了全员HSE培训,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 包括承包商人员都能自愿并主动汇报任何不安全隐患。让各类安全相关的经验教训能够在公司范围内充分分享、确保HSE政策和程序得到严格执行。

完善层级

上海赛科注重多层次、全覆盖的HSE培训, 对公司管理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新员工、承包商人员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对公司管理层主要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知识、事故应急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等内容的培训讨论。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事故处理、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编写等内容的培训。对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进行法律法规、事故调查分析、应急响应管理、风险评估与管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内容的培训。对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 则以岗位技能操作、安全生产知识、消防技能实际操作、急救培训、应急演练、事故事件分享、职业卫生知识、危险化学品知识、作业风险控制等内容为主, 同时严格要求特种作业人员, 按照国家规定持证上岗。对于新员工, 首先按照公司级、装置级和班组级进行三级HSE培训, 同时将新员工分为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部操作人员以及非生产部 (如商务、财务、人力资源等) 人员, 并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HSE培训, 促使新进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对承包商人员, 则根据其工作性质, 分为短期/长期入场培训、监护员培训、作业负责人培训、特殊工种培训等, 对于脚手架工、受限空间工、起重司机/司索/指挥等特殊工种, 分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上海赛科HSE培训现场

创新形式

为更好地提升培训效果, 上海赛科通过课堂讲授、讨论交流、视频分享、网络学习、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开展HSE培训。

例如, 上海赛科每年都会安排生产部操作人员, 分批前往天津渤海石油培训中心进行高级消防培训。经过近年来的轮训, 截至2014年3月, 参加此培训的人员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 且受训人员全部获得合格证书。此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天课堂理论培训 (消防理论、逃生技巧、呼吸器理论及国内外重大火灾事故分享) ;为期3天的实际操作培训, 主要包括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技巧, 队列训练, 水带铺设, 水枪等消防设备的使用, 呼吸器佩戴, 泡沫枪、泡沫炮的使用, 气体火、T型火、塔火的扑救, 油池火、溢流火、油罐火、气体火、室内火灾的扑救, 以及夜间综合消防灭火。

其中, 以夜间综合消防灭火最为壮观和令人印象深刻。当天色已暗, 现场仿真的油罐突发火灾。随之而来的是培训老师拉响警笛, 所有操作人员从休息室中冲出并紧急集合、列队, 由学员扮演的灭火队长安排好主战团队、支援团队、灭火器手等角色, 并分配任务。之后在培训老师的保护和指导下, 灭火队长组织队员们对仿真油罐的大火进行接管、注水、灭火、降温保护等工作。30 min后, 经过大家的一同努力, 成功控制火灾。这样真实的消防培训, 增加了每位学员面对真正火灾时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也使他们能够更熟练地操作各类消防器材, 提高了生产装置现场发生火灾后的第一时间应急反应能力。

除了实际的技能操作培训外, 上海赛科同时提倡员工网上学习。例如, 将作业现场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起重作业、脚手架规范等程序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结合, 制作成培训视频, 在内网上供员工随时学习和分享, 同时培训后还设置了测试环节, 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强化师资

以往的培训师资大多来自于作业现场有技能、有经验的“老师傅”们, 他们能辅导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并理解基础安全规章制度。但是, 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管理学习和操作, “老师傅”们的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另外一个比较显著的弱势是其培训沟通能力相对薄弱。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发展, 生产工艺的更加细化, 企业需要更多具有专业安全技术、了解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来进行包括HSE培训在内的各类HSE工作。

目前, 上海赛科HSE培训主要是由主管健康、安全、环保、应急响应的工程师们进行培训和讲解, 这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 更好地掌握了HSE知识。同时在培训前, 培训师会先进行预讲, 随后在正式培训时适度调整表述的方式和内容, 以使受训人员更容易接受。培训后, 学员会将培训评估反馈给培训师, 以提高培训师的培训能力。

外部交流

上海赛科高度重视与国内外行业协会、优秀企业集团、大学高校的交流互动, 近年来, 与多家单位开展了多次交流培训、参观指导, 互换先进的管理经验。例如, 2012年7月, 上海赛科联合美国化工工艺安全中心 (CCPS) , 举办了以“机械完整性与变更管理”为主题的化工工艺安全管理培训暨研讨会。通过培训不仅提升了上海赛科自身的HSE水平, 还推动了过程安全理念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过程安全技术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工作成效

互联网金融告别“三无时代” 篇6

“健康指南”规范发展

余额宝、拍拍贷、蚂蚁金服、陆金所……时下, 习惯于理财的人们对这些互联网金融的“大佬”级公司早已不陌生;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信托……这些不断创新的投融资模式也逐渐为市场所熟悉。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 上半年我国P2P网贷成交量达3006.19亿元, 其中65%是单笔借贷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 这些借款人多是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等。然而, 仅上半年就出现了多起网贷平台经营者“卷款跑路”事件, 其他形态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也存在着用户信息泄露、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信用体系隐患多等问题。行业“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情况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称, 虽然国外针对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出台过具体的监管政策, 但是就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来说, 此次中国出台的这份“指导意见”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性的、完整的、涵盖互联网金融各方面业务的“基本法”, 意味着其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分业监管鼓励创新

“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对于受到技术与市场并行驱动的新生事物, 此次《意见》明确要求, 未来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既要简政放权实行“宽监管”, 也要“明确风险底线, 保护合法经营, 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

此次《意见》明确了“一行三会”各自监管的责任, 这种分业监管方式本身就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和积极创新。一是市场主体知道了哪些业务归谁来管, 出了问题找谁;二是明确了政策边界, 让进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体也能减少政策的模糊, 降低风险。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 实行分业监管有利于创新。除了明确监管主体外, 此次的政策亮点还在于对互联网金融的下一步发展方向给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不仅鼓励从业机构积极开展产品、服务、技术和管理的多个角度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链的整合, 甚至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市也得到政策支持。

转型时期警惕风险

专家指出, 此次《意见》的发布无疑利好有金融机构牌照的互联网公司。任何一种金融业态都需要权利、责任、义务相统一。作为互联网金融来讲, 比方说之前很多P2P平台, 不能只享受以平台名义获得资本后带来的收益, 而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这次“意见”中看, 对于互联网金融权、责、义的监管越来越接近于传统的金融监管要求。

《意见》对互联网金融建立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的明确, 这意味着, 众多互联网理财产品必须将资金交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管。资金存管方必须是银行金融机构的规定非常严格, 增加了平台运行成本, 提高行业进入门槛, 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未来银行存管模式的推行也将成为行业规范的重要标志。

尽管从指导意见到具体行动还需等待进一步细化落实, 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也还要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 但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的成熟与规范是必然的方向。

三无农民 篇7

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 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 不仅使学生陶醉于散文诗的音乐美中, 而且使高傲勇敢、乐观自信的海燕根植于学生心中, 然后我适时设疑:高尔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篇激越豪壮的散文诗的?“海燕”是他闲情逸致下的海边观赏之物吗?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此时我及时穿插其写作背景, 不仅使学生深入把握了海燕的象征意义, 而且被经典美文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彻底折服。

第三, 巧用文本提背景。某些经典阅读篇章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时代痕迹, 是作者现实生活的体现, 所以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师无需单独介绍, 只要巧用文

所谓“话题式”阅读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设计一个或几个话题, 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深入文本进行探究, 以获得语文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重点突出、整体感强的特点, 避免了零敲碎打的教学方式和沉闷的课堂氛围, 使师生都沉浸于话题中兴味盎然, 甚至高潮迭出, 给阅读教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话题式”阅读教学较好地实践了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肢解式”阅读教学的弊端而备受推崇。但在诸多“话题式”阅读教学的课堂观察中,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归纳起来就是“三无”:即无语、无序、无法。本文拟就话题式教学中出现的“三无”现象作一探本信息, 引领学生反复阅读, 筛选出能体现作者当时社会生活的关键词句, 然后轻轻一点, 学生就恍然大悟, 轻松了解了作者写作的社会背景。

如学习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一文时, 我抓住文章难点句“我的童年没有幽默, 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请学生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童年生活“荒寒”的语句。学生相继找出:“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 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 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我把书撕了一半给乔元贞, 一人看一半。”这些句子, 使学生了解到本文内容只是20世纪初中国农村苦难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 它自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第四, 结尾升华点背景。有的经典阅读篇章运用象征手法, 感情委婉曲折, 主题别有深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主题, 提高阅读的能力, 适宜结尾升华点

学习巴金的《短文两篇》时, 我通过引领学生反复阅读、研讨分析、比较异同等教学环节, 使学生认识到《日》《月》都体现了作家巴金对光明的歌颂, 对为了拯救人民、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怕牺牲自己一切的人的歌颂, 都表达了作家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至此, 本文的课堂教学接近尾声, 于是我适时追问:“同学们知道巴金吗?你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吗?请给大家讲一讲。”在学生自主介绍的基础上, 我补充说明:本文写于1941年, 1940年至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进行到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 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这样, 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他们的心与作家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油然升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神圣感。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中学语文经典阅读教材写作背景介绍的技法不止以上几种, 只要我们深入备课, 全面把握文本和课堂学情, 就会找到适合文本、适合学生的最好方法。

(作者单位:范县大屯中学) 讨, 试图寻找解决的渠道。

一、不能“无语”———要有充分的语言训练

“话题式”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肢解文本、漠视学生存在和人文价值的问题, 能较好地照顾到文本的整体性、学生的参与性和人文性。但在“话题式”阅读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却矫枉过正, 走向另一极端———忽视了语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核心, 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其他的教育功能如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体现, 忽视语言就无法达成教学之目标。

如有位老师教学《羚羊木雕》, 首先提出这样一个话题:送给朋友的木雕该不该要回来?然后就组织学生讨论不能要回来的理由。理由有二:一是既然是送出的, 再要回来, 于情于理说不过去;二是礼物送出者与接受者是好朋友。反对者的理由是这个木雕非常贵重。双方就“物”与“情”两者价值孰重孰轻,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直到这节课结束, 学生参与热情都很高, 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感受。这堂课虽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但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引导学生探究文本, 远离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 没有注重言语内容的理解, 充其量只能说是一堂有意义的价值观教育课。

同样的教学方式, 有位老师教学《烛之武退秦师》, 以“巧辞”为话题, 引导学生探究烛之武言辞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通过朗读、圈点批注等方法, 从文本的第三段125字中找出如“鄙”、“陪”、“既”、“厚”、“薄”、“肆”、“唯”、“易”、“若……且……”等关键词语加以细细揣摩, 使学生深刻地领悟烛之武的精妙说辞和言语策略, 感悟文约而意丰、辞婉而理骋的语言魅力。两者相较, 前者是脱离文本的泛泛而谈, 如孙绍振教授批评的“只在表面滑来滑去”;后者则深入到语言内涵之中, 更好地承担起叶圣陶先生所言的语文课“独当其‘任’”的“任”, 落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不能“无序”———话题讨论要有序

所谓“序”, 就是在课堂教学展开话题讨论时要有一个顺序。这就犹如散文创作, 高明的作者总是能够在貌似散乱的材料中找到一条提纲挈领的主线, 从而巧妙地构筑成文。谈话式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总是能以巧妙的结构方式引领被访者及观众沿着一定的思路, 将话题的讨论引向深入。话题式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与主持人颇为相似, 然而, 时下的话题式阅读教学课堂中不难见到无序的现象。表现为课堂场面热烈而杂乱, 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场, 似乎都在围绕话题进行, 但始终在“面”上打转转;或者纠缠于细枝末节, 争得面红耳赤;或者文本意义与言语特色一齐上, 东一榔头西一锤子, 令听者的思维在不断“跳跃”。

要想有序, 一方面教师要有语文能力的目标意识, 采取积极的课堂调控策略, 敏锐地察觉讨论出现的偏差, 敢于及时打断和控制无意的漫谈。另一方面, 在操作技术上可以在大话题之下, 设计一些有连续性的小话题, 引领学生讨论的进程。即便是只设一个大话题, 至少教师心中要有一个序, 或层层深入, 或并行列举, 不使话题讨论旁逸斜出。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祝福》时的处理很有启示作用。其设置的话题是“祥林嫂的生命里没有春天”, 虽然没有明确地设置小话题, 但老师以巧妙的过渡性语言将学生的讨论从探究“没有季节意义的春天”引领到对课文情节及其倒叙结构特点的探究, 再由“季节意义的春天”引申到“生命意义的春天”, 在重点讨论“第二性”春天时, 引领至“谁夺走了她生命里的春天”, 探讨其悲剧意义, 完成对主题的理解。这样, 教师层层有序而深入的引导, 避免了学生纠缠于似是而非的问题。

三、不能“无法”———学法指导要到位

学法是从“教”到“不教”的桥梁, 是学生赖以获得新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也是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的。但是, 在尝试着一种新的教学课型时, 我们却又把它忽视了。时下的话题式阅读教学课堂我们几乎看不到教师相机进行学法指导, 诸如整体把握文本的方法、圈点批注法等,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在课堂观察中还发现, 相当部分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在“对话”环境下的学习方法, 需要特别强化。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老师”的, 往往忽略了去倾听“同学”的意见;或者是忙于准备自己参与讨论的发言, 无暇去记录他人发言的要点;或者只是听听而不去思辨。结果是一堂课下来, 除了自己的意见外毫无所得。整堂课貌似大家都在参与学习, 却不能有效整合。

“对话”情境要加强以下两种学法的指导:一是积极倾听。静心、耐心倾听, 要顺着述说者的思路, 以表达对同学所述感兴趣。一旦学生接受了这种职责, 他们就会认真听, 仔细记。二是要善于思辨。倾听同学的发言, 或吸收或摒弃, 或反对或赞同, 并注意联系比较。惟有如此, 才能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并且深入开掘话题的价值, 开启思维的火花, 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

下面的“对话”实例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学法指导。在《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明似一把火, 暗似一把刀’形象”的话题讨论中, 分析外貌描写时, 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其外貌是美的, 否则她也成不了贾府的掌家人。这样就忽略了外貌与话题的关系。但是有同学在倾听中若有所思:“丹凤眼、柳叶眉, 原是很美的, 而曹雪芹却偏偏把美丽的丹凤眼配以三角, 让秀气的柳叶眉高吊两梢, 这就不尽美了。”同学们认真倾听、记录, 回归文本, 积极表达:“的确, 即便仍可算得上漂亮, 但已决非温柔敦厚之形象。因为三角眼和吊梢眉带有狡黠、毒辣、变通等意味。”由表及里的倾听后, 又有同学提出:“在一个人脸上, 美与恶同时表现, 匪夷所思。”他的问题是对前面讨论的质疑, 课堂讨论似乎难以继续。这时, 老师顺势引导大家联系后文相似描写进行比较、讨论, 于是思维被激活:在后文王熙凤素服带尤二姐入大观园时, 又一次写到她“眉弯柳叶, 高吊两梢, 目横丹凤, 神凝三角”。两次描写, 异中见同。得出结论:突出塑造了她“外表美丽, 心似蛇蝎”的形象, “柳叶眉”、“丹凤眼”写其形, “吊梢眉”、“三角眼”写其神, 她的狡黠、毒辣、变通并非写在脸上, 而是写在心里。接着, 同学们再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不同角度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解读, 基本上完成了学习任务。

上一篇:AB岗工作制下一篇:建筑装饰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