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

2024-06-22

农民工(共12篇)

农民工 篇1

随着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大, 欠薪事件、农民工人格受辱、工伤得不到合理救治等问题屡屡出现, 农民工权益受损以及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2006年, 辽宁省政府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 就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用工管理、就业服务和培训、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维权以及转移就业等9个方面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近年来辽宁省开展清理整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也初见成效。在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得到了初步保障, 但是从项目组调研结果来看, 问题还相当明显。从农民工自身来看, 法律知识的匮乏, 法律意识的淡薄影响其正当权益的行使, 有时甚至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比如自杀讨薪, 暴力讨薪等;从其他社会原因分析, 各级机构和部门对农民工的关注还有待加强。根据项目组对辽宁省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调研结果, 本文拟从农民工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角度出发, 力求找到更好的保护农民工利益的作法, 同时也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

一、农民工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的现状

(一) 农民工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开展不够全面, 服务不到位

虽然近年来辽宁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在不断的增加, 法制教育宣传力度也不断地加大, 但社会影响力仍然有限。现实工作中, 在城市进行法律宣传的较为广泛, 法律援助机构也多设在城市里, 而针对基层农村的宣传较少;对城市里农民工密集的地区宣讲和援助的次数较多, 其他地区较少。

另外, 法制教育的内容比较狭隘, 基本集中在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方面, 即欠薪讨薪事件相对多些, 而对诸如普法教育中应有的公民权利义务, 子女受教育权, 婚姻家庭、犯罪刑罚方面的宣传较少, 这些也应是农民工作为普通公民必须具备的法律常识, 甚至可以当作认识法律、提高学法积极性的基石。

(二) 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淡漠, 对法律教育和援助的配合度较低

在与企业博弈的过程中, 农民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对有关法律知识及国家政策欠缺了解, 他们不知道如何预防纠纷;权利被侵害之后, 不能通过正常途径维权。

由于农民工普遍教育程度较低, 生活环境比较单一, 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往往显得有些茫然或无奈, 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大部分不知道去申请法律援助, 这样往往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影响到自身权益的维护和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平时不注意收集、保全相关证据, 使得很多案子陷入立案难, 取证难的尴尬境地, 即使诉求法律途径也得不到满意解决。经历过这样事件的农民工, 对法律形成一种不信任, 认为法律也不能保护自己, 挽救自己, 久而久之, 形成恶性循环, 不愿意参加法制教育活动, 宁可多花时间去参加实实在在的技能培训, 遇到困难也不愿申请法律援助, 认为那些都不过是形式, 并不能解决实际困难。

这些思想深处的认识使得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陷入了一种窘境。

(三) 经费保障不力, 农民工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成效甚微

目前除了政府法律部门自身的普法教育之外, 基本都是靠自发的无偿的法制宣传, 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工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尤其是高校的法律专业师生, 每年耗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农民工做法律服务, 不图回报, 只为将维权进行到底, 只为实现人的平等。但是基本的宣传光盘、印刷品、差旅费等都缺乏保障, 只能减少宣讲的次数, 无法保障对农民工及时有效的法制教育。

对于法律援助的经费, 各级财政有专门的预算。但在进行预算时, 没有统一的标准, 有的地区有固定的预算, 有的经费预算极少, 往往不能保证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开展。而申请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经费缺乏法律依据, 没有专项追加, 经费严重不足, 远远不能保障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需要。农民工维权案件, 大部分属于比较复杂的案子, 农民工在劳动合同中, 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许多人只有口头投诉, 不能提供有力证据, 均需法律援助中心投入调查, 有些甚至需要跨市、跨省援助, 由于受到经费问题的制约, 在外地打工要求援助的案件很难办理, 但这些外出的农民工又往往不愿意求助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因此许多问题变得复杂化。最终有些就不了了之。

二、开展农民工法制教育, 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几点构想

农民工法律意识的淡薄, 法律知识的缺乏是造成其权益屡受侵犯, 并且长期得不到公正对待的重要根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各种技能培训如雨后春笋, 遍布各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与社区, 使许多农民成功转化成拥有一技之长的工人。然而, 对于农民工自身权益起保障功能的法制宣传教育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沈阳、大连、铁岭、葫芦岛等地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活动, 可谓开展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良好开端。根据项目组在辽东、辽南、辽西、辽北四个区域的调研情况, 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构想。

(一) 政府和法律工作者加大投入力度, 提供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的法律服务

建议各市地充分利用每年3月份的综治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3·15”维权日、“6·26”禁毒日集中开展农民工法制宣传。针对农民工范围大, 结构复杂, 接受能力千差万别的特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在利用广播、电视、传单、图片、专栏、宣传橱窗、宣传标语宣传的同时, 注重开发宽带网、法制短信等现代传媒形式的互动作用, 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在农民工集中的农贸市场, 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口号;在建筑工地建议发送普法的趣味小册子, 给农民工在午间、傍晚休息时间相互传阅;在车站、码头等农民工聚集地采用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营造出群众性学法的浓厚氛围。

把司法部最近印制的小册子作为宣讲重点, 《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手册》全套5册, 包括《劳动合同篇》《工资、工时篇》《社会保险篇》《工伤保险篇》《职业病篇》, 可以针对册子中需要解释的内容做详细阐释和说明。

建议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各个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专门工作站点, 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设立联系点, 开通法律咨询专线与建立法律援助联动机制, 从而形成一个上下一体、横向联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网络体系, 延伸法律援助的触角。劳动局、工会、妇联都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在各乡镇街依托司法所成立法律援助站, 在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联络员, 从而方便农民工就近、快捷地得到援助。同时, 要积极争取财政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支持, 或者向社会募集必要的资金, 条件具备的可以设立专项资金, 从财力上保证法律援助维权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各类法律服务部门协作分工, 实现农民工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双花竞放

1. 组建专门农民工维权协调机构, 在法律援助中渗透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律规范。各地市应该认真领会和执行2006年国务院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 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实现, 要重新进行资源配置, 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司法行政部门、人民法院等单位中抽取劳动监察员、劳动仲裁员、援助律师、法官各数名, 组建一个农民工维权协调机构, 形成合力, 专门负责农民工维权事务的处理, 引导农民工从劳动争议投诉始至判决执行整个过程, 农民工畅通无阻通向“绿色通道”, 做到快、简、便。在维权事务处理之后, 集中有关农民工, 对事件做一个重述, 使农民工的法律知识有所长进, 对直接关乎自身利益的劳动法律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遇到类似情形自己会有大致的处理思路。如此几次, 势必增强农民工对法律的熟悉和认可度。

2. 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主动向农民工进行法律宣传, 分派律师进行法律援助。市县的司法局, 乡镇司法所作为普法工作的一线主力军, 更应该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职能, 加大对农民、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积极调动广大农民、农民工学法用法的热情, 要结合农民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 培养农民工遵纪守法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 营造尊重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及时掌握农民工学法和用法需求以及依法维权情况。教会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需掌握相关法律常识的法律法规, 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要懂得依法表达利益请求, 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对需要法律援助的农民工要谨慎对待, 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 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3. 加强输入输出两地联动, 增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和援助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教育和法律援助, 重点在劳务输入地。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输入地的政府, 劳动和法制宣传及相关部门, 要通过用实例, 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教育。在实践中, 有很多务工人员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从心理上似乎更信赖本地律师和法律工作者, 认为是家乡人更可信。作为劳务输出地, 更有义务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劳务输出地要尽量多组织务工人员的技能和法律知识培训。对自发外出务工人员, 可采用发放务工人员维权联系卡等方式, 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可以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法律服务站和联系点, 协助输入地做好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和依法维权工作, 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三) 注重对农民工的心理疏导, 提高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的信任程度

在相对偏僻的地方, 相对狭隘的生活里, 农民工遇到与法律打交道的事情较少, 即使有多半也是乡亲邻里协调解决, 真正诉诸法律的情形少之又少, 往往人情大于法律。进城务工之后, 农民看到世界的多样, 往往难于接受, 甚至有些人认为一切都不可信任, 严重缺乏安全感。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心理学教师应和法律教师联手, 使心态失调的农民中在疏导中沟通, 在沟通中学习。农民工首先要接受城市, 才能接受城市赋予他的生活, 对困窘甚至绝境都要清醒的认识。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慢慢渗透法律的重要性, 尤其是身处异乡的农民工更是在多方面都需要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 一点点提高农民工对法律本身以及法律人士的信任。

总之, 社会和谐, 创建“平安中国”, 需要广大农民工的自我觉悟, 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 需要法律工作者用法律的手段帮助农民工劳动维权与保障基本人权问题。农民工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宣传中重要的一环,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 二者互相作用, 缺一不可。作为社会公民的一份子, 农民工在法律面前获得平等的尊严与关怀, 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是促进法律公正的重要保障。

农民工 篇2

关爱农民工子女募捐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倡导关爱农民工子女才的良好风尚,树立理解、尊重、关爱帮助农民工子女的新观念。同时,响应团市委关于在六一期间集中开展“青春助力——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特在系部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募捐活动。

二、活动意义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希望通过一次募捐以及下一步的有志团员青年志愿者爱心结对,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农民工子女,努力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此次活动的宣传,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各大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对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发展、思想教育等问题的关注,以我们的绵薄之力,给农民工子女送去儿童节特别的爱与希望。

三、活动主题

迎六

一、献爱心、送快乐

四、活动对象

建筑系有爱心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11年5月24日14:00——21:00

六、组织领导

指导老师:团总支书记苗书记

组长:

负责对班级进行活动宣传指导以及精神的学习

副组长:

负责对班级内的善款及物品进行监督核查并记录,之后班级负责人方可把款项与物品交与组长。

成员:各班团支书、青队干事、秘书处

负责班级内的活动宣传、开展募捐、物品及募捐者名单整理。

七、活动安排:

1、前期板报宣传(宣传部)

2、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献爱心的团课或主题班会。(组织部)

3、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级组织开展募捐活动。

募捐物品:善款、图书类、文体类。(注:图书要适合儿童的文学类书籍,书籍尽量不要有破损。文体类物品要求是新的。)

4、各班级将爱心募捐者名单及物品同时登记,同募捐物品一起交给组长。

八、后期工作

1、所得善款由指导老师管理。

2、青队干事负责对物品的归类与整理,秘书处将系部募捐者名单张贴公布。

3、募捐所得财物出纳一律用于志愿服务活动,不准出现挪用现象。

4、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物品,可提出申请、专款专用。

农民工 篇3

据介绍,长春建工集团拥有10万名农民工,占全市农民工总数的1/3以上,是该市吸纳农民工数量最大的企业。近年来,“夫妻双双来打工”的现象增多,但因建筑工地条件所限,这些夫妻白天一同劳作,晚上只能回到各自的男女工集体宿舍,“相隔几米难团聚”。为了解决该群体的生活需求,长春市总工会与长春建工集团携手运作,首批在该集团的3个工地建设了60间彩钢板“夫妻房”,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基本家具和生活用品,供农民工夫妻免费入住。

工地集体宿舍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5平方米,这个夫妻间足有6平方米!打开房门的那一刻,来自四川省仪陇县的农民工范修民分外惊喜——嶄新的双人床上被褥整洁,右侧墙上挂着时钟,左边墙上贴着他们夫妻的合影;棚顶彩色拉花高悬,流光溢彩;窗上贴着一幅“福”字剪纸,喜气洋洋;床头柜上还摆放着健康手册……

“工会组织想得周到细致,真有‘家’的幸福感,感觉像做梦似的!”49岁的川籍农民工彭华民,和妻子在新居内相拥而坐,乐得合不拢嘴:“我们两口子在外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在工地上住在一起!我们文化有限,嘴不会说,但干起活实在卖力,明年我们还要来这儿打工!”

“我们把夫妻房分配与吸收农民工入会相结合,工会会员可以优先申请。”长春建工集团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姚维生告诉记者。夫妻房建设有助于增加工会组织的吸引力、提高农民工的幸福感、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企业技术骨干,今后他们还将根据工地上农民工夫妻的实际数量,量力而行,进一步加大“夫妻房”的建设力度。

“农民工不仅是‘中国梦’的践行者,也是‘中国梦’成果的共享者。”长春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袁玉树介绍。包括“夫妻房”建设在内,作为农民工的“娘家人”,长春市总工会今年共拨款20万元开展“圆梦农民工系列行动”,具体分为“组织维权、亲情关爱、特色培训、文化生活、培育典型”五大板块,整体受益农民工过万人。

农民工 篇4

最近由池子华、叶继红、马德峰主编的《农民工待遇问题研究》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年7月出版) 一书, 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很好的阐述。该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 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立意深远, 视野广阔

本书以苏南农民工为考察对象, 聚焦于农民工待遇问题。通过揭示农民工在物质待遇、精神待遇和社会待遇方面所遭受到的不公正对待, 显示出解决农民工待遇问题的紧迫性。作者将待遇问题与权利问题联系起来考察, 认为解决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其实就是保障农民工基本权利实现的问题, 进而将待遇问题上升到国民待遇与政治权利的高度来认识, 从而抓住了农民工问题的实质, 也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找准了突破口。作者学术视野广阔, 既有对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时性考察, 又有对当前待遇问题的共时性研究, 兼顾了历史与现实, 使得本书既有历史的厚重感, 又有鲜明的时代感。

2 观点新颖, 见解深刻

本书首次对农民工的待遇进行了科学的界定, 认为农民工待遇是农民工所获得的物质报酬和权利、地位的总和, 在内容上包括物质待遇、精神待遇和社会待遇三个组成部分。物质待遇主要体现为工资收入、福利保障、工作条件和居住条件等方面, 精神待遇表现为精神需要、精神支持和人格自立, 社会待遇则体现在劳动就业、生命健康、教育发展以及政治参与等方面获得的权利和待遇。从而将这一常用但又笼统的概念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操作化。作者指出, 在提高农民工物质待遇方面, 最主要的是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改善农民工工作软环境;在改善精神待遇方面, 作者提出了依靠政府引导、企事业单位支持、社区密切配合, 以及民间组织协助的操作模式;在提高社会待遇方面, 作者通过引入“个体主动增权”与“外力推动增权”的模式, 强调农民工自身能力提升与外部保障 (政府、企业、媒体、市民四位一体) 相结合的解决思路。这些观点无不具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之处, 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以往的研究, 在实践上可以为解决农民工的待遇问题提供参考。

3 资料翔实, 方法多样

资料的丰富翔实是本书的又一特色, 作者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 综合使用历史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 各种方法的运用驾轻就熟, 不同方法优势互补, 书中不仅使用了大量史料、史志、档案资料, 还有大量的问卷数据资料、访谈和口述资料, 确保了研究所需资料的全面性、可靠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也使得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完全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避免了泛泛而论。

农民工 篇5

依据农业部、劳动保障部等六部门共同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制定了《农民工教材建设规划》,明确了要开发农民工引导性培训教材和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

为适应各地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的需要,促进短期培训向规范化发展,提高培训质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职业技能短期培训系列教材,涉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数十个职业(工种)。该套教材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将农民工教材列入了三年选题规划,作为重点教材来开发。目前已经出版了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100多个品种,加上已有的农民工培训适用教材50余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已有200多个品种的教材供各地在开展农民工培训时使用。今后还将陆续开发新的教材品种,以涵盖当前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职业(工种)。

在组织编写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的过程中,注重以相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力求使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短。适合15天至90天的短期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受培训者掌握一种技能,从而实现就业。

薄。每种教材都是一本小册子,字数一般在10万字左右。教材中只讲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不详细介绍有关的理论,避免多而全,强调有用和实用,从而将最有效的技能传授给受培训者。

易。内容通俗,图文并茂,容易学习和掌握。教材以技能操作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例,一步步地介绍各项操作技能,便于学习、理解和对照操作。

低。教材定价低,一般在8元左右。教材的定价尽量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

(购买联系办法在书目下面)

已经出版的农民工培训教材书目

序 号 书 号

书 名 公共类

定价(元)

9.00 40.00 1.00 32.00 8.90 8.90

订 数

D46-4454 进城务工教育读本 2 Z24-0001D 进城务工指导(2VCD)3 D46-4955 农民进城就业指南 E02-3993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手册(含2VCD)5 E02-001A 职业指导 E02-007A 职业道德和经济法律知识 7 E03-2689 中小企业创办与经营 8 D46-5411 农民工安全生产指南 9 E01-007A 交际礼仪 10 E01-001A 法律常识 11 D46-5598 服务行业普通话 12 13 G09-280平安计划挂图 G09-281平安卡

27.00 2.00 5.80 8.10 12.00 30.00 1.00 D46-4557 15 D46-4558 16 E02-013A 17 D46-4553 18 D46-4678 19 E02-006A 20 D46-4714 21 D46-4728 22 D46-4670 23 D46-4729 24 E02-4681 25 E02-005A 26 E02-4772 D46-4779 28 D46-4932 29 D46-4854 30 D46-5105 31 D46-5097 32 D46-2565 33 D46-4678 34 D46-5106 35 D46-4716 36 E02-3190 37 E02-3048 38 E03-2714 家政(社区)服务类

家庭服务基本技能 家庭钟点服务基本技能 家庭服务员 月嫂服务实用技能 保安基础知识与技能 保安员 家庭保洁 婴幼儿护理 护理员基本技能 养老护理 护理员实用技能 护理员 母婴护理

物业管理类

社区保洁 社区绿化 社区保安 社区公共设备管理 物业电工基本技能 社区房屋维修 保安基础知识与技能 社区管道设备维护 环卫保洁基本技能 公共区域保洁 电梯维修 洗衣店创办指南

6.00 6.00 8.90 9.00 8.00 7.50 7.00 8.00 9.00 6.00 19.00 7.50 16.00

7.00 10.00 8.00 7.00 7.00 7.00 8.00 8.00 6.00 6.00 13.80 9.00

E03-3188 花店创办指南 40 E02-2508 公交客运员 41 I06-3335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 42 I06-3259 社区卫生与医疗 43 I06-3247 社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44 I06-3265 社区文化与教育 45 I06-3233 社区治安与社会稳定 9.00 7.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I06-3319 47 IO2-2732 48 IO2-2718 49 IO2-2720 50 C01-3443 51 IO2-2719 52 IO2-3434 53 IO2-3429 54 IO2-3435 55 IO2-3440 56 IO2-2721

D46-4529 58 E02-011A 59 D46-4552 60 E02-003A 61 D46-4528 62 D46-5099 63 E05-2861 64 D46-4635 65 D46-4603 66 E05-2801 67 D46-4742 68 E03-2692 69 D02-004A 70 D02-005A 71 E02-010A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给排水管道及设备维护 供电与照明线路及设备维护 供暖、供气设备及管道维修 物业管理员 卫生绿化维护

智能化高档物业通信线路与设备维护智能化高档物业保安 智能化高档物业保洁

智能化高档物业中央空调系统维护 社区安全保卫 餐饮酒店类

餐厅服务基本技能 餐厅服务员 客房服务基本技能 客房服务员 烹饪基本技能 烹饪原料加工基本技能 餐饮基础知识 中式面点制作 西式面点制作 西式烹调(初级)餐饮服务基本技能 餐馆创办指南 烹饪技术 实习菜谱 中式烹调

11.00 6.80 12.00 16.00 20.00 10.50 11.50 10.00 6.50 12.00 8.90

7.00 8.90 6.00 7.50 9.00 8.00 9.60 7.00 6.00 14.00 12.00 11.00 8.90 5.30 8.90

E02-3073 茶艺服务与技巧

美容与保健类

D46-4560 美容基本技能 74 D46-4633 美发助理 75 D46-4644 美发基本技能 76 E02-002A 美发(再就业)77 E02-008A 美容(再就业)16.00

7.00 5.00 7.00 8.50 8.90

D46-4647 79 D46-4512 80 D46-4822

D46-4552 82 E02-003A 83 D46-4559

D46-4554 85 D46-4551 86 D46-5001 87 D40-004A 88 E04-4145 89 D46-4493 90 D46-4494 91 D46-4503 92 D46-5114

D46-4556 94 E02-4807 95 D46-4669 96 D38-001A 97 E05-2717 98 D05-002A 99 E02-4820 100 E01-2716 101 E05-2712 保健拔罐基本技能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手足修复 宾馆服务类

客房服务基本技能

客房服务员 插花 服装制作类

服装制作基本技能 服装缝纫基本技能 服装加工基本技能 服装裁剪缝纫工

服装基础理论(劳动预备制)服装缝纫车工 制鞋针车工 制鞋工基本技能 手工编织 商业服务类

超市仓库保管 超市收银 超市配送 仓库保管 商业基础知识

营业员基础知识(第二版)商品知识(副食品)商品营业(初级)市场营销与推销(初级)

7.00 6.00 9.00

6.00 7.50 9.00

12.00 5.00 15.00 21.50 18.00 15.00 6.00 8.00 9.00

7.00 9.00 10.00 5.50 16.50 6.70 15.00 6.50 11.60

E02-004A 商业营业员 103 E02-012A 推销员 104 E02-3446 汽车营销 105 E02-3449 保险营销 106 E02-3538 旅游营销 107 E02-3828 房地产营销

E03-3188 花店创办指南-创业培训丛书 6.50 8.90 10.00 17.00 12.00 15.00 9.00

E03-2714 110 E03-2669 111 E03-2692 112 E03-2708 113 E03-2689

D46-4531 115 E04-2779 116 E04-4211 117 E04-2822 118 E04-4087 119 E04-2776 120 E04-4343 121 D46-4706 123 D46-4819 124 D46-5006 125 D46-5089 126 D46-5090 127 D46-5339 128 D46-5095 129 E04-2792 130 E04-2823 131 E04-2804 132 E04-2711 133 E04-4150 134 E04-2715 135 E04-4174 洗衣店创办指南 经济谈判理论与实务 餐馆创办指南 家电维修部创办指南 中小企业创办与经营 机电类

电子装接工基本技能 机械基础 机械基础练习册 机械识图 机械识图练习册 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练习册冷作钣金工基本技能 磨工基本技能 镗工基本技能 铸造工基本技能 锻造工基本技能 铣工基本技能 维修电工基本技能 车工技术(初级)钳工技术(初级)电焊工技术(初级)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练习册 电工技术(初级)电工技术练习册(初级)

9.00 10.00 11.00 11.00 27.00

7.00 17.80 5.00 19.00 10.00 18.00 5.00 7.00 12.00 8.00 7.00 10.00 8.00 11.00 16.00 17.00 13.00 12.80 8.00 14.00 6.00

E04-2769 维修电工技术(初级)137 E04-4091 维修电工技术练习册(初级)138 E04-2838 制冷设备维修技术(初级)139 E02-2359 中小型变压器修理工(再就业)140 D16-003A 电工与电子基础(第二版)141 D29-3330 维修电工工艺(第二版)142 D29-3327 内外线电工工艺(第二版)18.00 6.00 17.00 6.30 7.60 17.00 18.00

E04-2650 144 D29-3448 145 D46-5507 146 D46-5101 147 E02-4813 148 D46-5611 149 D46-5760 150 D46-5587 151 D46-5683 152 D46-5834 153

154 D46-4964 155 E02-009A 156 E02-014A 157 D46-5094 158 D46-5092 159 D46-4504

160 D46-4395 161 D46-4855 162 D46-4949 163 D46-5050 164 D46-5088 165 D46-5086 166 D46-5087 167 D46-4524 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基础(第二版)电工基本技能 电子技术应用基本技能 电气设备安装工技能 焊工基本技能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机械识图入门 CNC雕刻机操作技能 印刷工基本技能 装配钳工基本技能 建筑与装饰类

架子工基本技能 装饰工 砌筑工 钢筋工基本技能 瓦工基本技能 起重机械操作技能 文秘与计算机类

Windows XP入门与应用 Word 入门与应用 Excel入门与应用 PowerPoint入门与应用 FrontPage入门与应用 Outlook入门与应用 Photoshop入门与应用 文字录入与处理

19.00 16.00 12.00 24.00 20.00 10.00 7.00 7.00 16.00 10.00 估价9.00

9.00 8.90 8.90 7.00 8.00 9.00

7.00 8.00 9.00 8.00 8.00 8.00 9.00 8.00

168 D46-3945 计算机组装基本技能 169 I04-3197 计算机调试工(初级)170 I04-3173 计算机维修工(初级)171 I04-3175 计算机操作员(初级)

维修类

172 E03-2708 家电维修部创办指南

173 E04-2793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初级)11.00 18.00 15.00 28.00

8.00 19.00

174 D16-005A 175 D32-001A 176 E02-2362 177 E02-2369 178 E02-2361 179 E02-2370 180 E02-2368 181 E02-2367 182 E02-2360 183 E02-2359 184 E02-2383 185 E02-2412 186 E02-2364 187 E02-2905 188 E02-2908 189 E02-3081 191 D16-3052 191 D16-3050 192 E02-3047 193 E02-3225 194 E02-3049 195 E02-3048 196 E02-3274

197 D24-001A 198 E04-2906 199 D46-5000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第二版)锅炉工基础 电话机维修工 卡拉OK机修理工 空调器维修工 家用燃气炉具修理工 家用音响修理工 常用灯具修理工 万用表修理工 中小型变压器修理工 传真机维修工 电度表修理工 缝纫机修理 电冰箱修理 吸尘器修理 录像机修理 收录机修理 照相机修理 洗衣机修理 电视机修理 静电复印机修理 电梯维修

打印机维修

汽车(农用机械)维修类 汽车构造与修理 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 汽车修理基本技能

16.50 14.80 12.00 6.60 12.70 10.00 7.90 8.90 6.60 6.30 6.00 7.30 12.00 7.00 5.80 10.00 10.00 15.00 13.00 11.00 9.00 13.80 15.00

9.80 17.00 10.00

200 E04-2797 汽车修理技术(初级)201 E02-3631 汽车复合知识与技能 202 E02-2444 汽车电气修理 203 E02-2519 新型轿车维修 204 E02-2672 新型载重汽车维修 205 E02-2378 新型摩托车维修 206 E02-3239 汽车空调维修知识与技能 16.00 15.00 16.00 20.00 12.80 15.00 8.00

207 E02-2365 208 D46-4508 209 D46-5347 210 D46-4395 211 D46-4855 212 D46-4949 213 D46-5050 214 D46-5088 215 D46-5086 216 D46-5087 217 D46-4524 218 D46-3945 219 E04-2879 220 E04-2880 221 E04-4186 222 E04-2840 223 D46-5566 224 D46-4964 225 D46-5091 226 D46-5094 227 D46-5092 228 D46-5270 229 D46-5116 230 D46-5138 231 D46-5665 拖拉机修理工(再就业)摩托车修理工基本技能

计算机类 Visual FoxPro入门与应用 Windows XP入门与应用 Word入门与应用 Excel入门与应用 PowerPoint入门与应用 FrontPage入门与应用 Outlook入门与应用 Photoshop入门与应用 文字录入与处理 计算机组装基本技能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调试(初级)常用办公软件 计算机操作

Internet入门与应用

物业管理类 架子工基本技能 木工基本技能 钢筋工基本技能 瓦工基本技能 防水工基本技能 管道工基本技能 混凝土工基本技能 道路施工基本技能

18.00 7.00

8.00 7.00 8.00 9.00 8.00 8.00 8.00 10.00 8.00 11.00 8.80 9.00 22.00 18.00 7.00

9.00 8.00 7.00 8.00 13.00 8.00 8.00 6.00

232 E04-2651 建筑基础 233 E04-2767 建筑识图 234 E04-2800 建筑装饰技术

其他种类

14.00 17.00 11.60

8.00 8.00 7.00

235 D46-4734 司炉工基本技能

236 D46-4950 锅炉设备安装 237 D46-4798 挡车工基本技能 238 E02-2508 公交客运员(再就业)239 E02-012A 推销员(再就业)240 E02-2510 秘书(再就业)241 D46-4814 文秘基础知识与技能 242 D46-5601 屠宰工基本技能 243 D46-4492 脱水干菜工基本技能

即将出版的农民工培训教材书目

序号

书名

预计出版时间 1 农民工维权手册 2 农机修理基本技能 3 农机操作基本技能 4 园艺工基本技能 5 叉车工基本技能 6 建筑识图入门 7 进城务工健康指南 8 艾滋病预防手册 农机运输基本技能 10 城市园林绿化操作技能 垃圾装卸操作技能 12 餐巾折花基本技能 13 糕点制作基本技能 14 市场营销基本技能 15 食品冷拼基本技能 16 风味小吃制作 17 服装整烫基本技能

7.00 8.90 9.00 12.00 6.00 10.00

估价(元)

订数

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 19 电子调试工基本技能 20 食品雕刻技能 21 美体技能 22 皮肤护理 23 汽车美容技能 24 商务英语口语 25 酒店英语 26 电梯电气维修技能 27 电梯机械设备维修技能 28 电梯日常维护与保养技能 29 数控机床操作基本技能 30 天车工基本技能 31 工具钳工基本技能

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北京读者服务部 地

农民工手记 篇6

相恋

在我乡下二十四节气和庄稼很重要

我用大暑的火气在田间点烟

它可以证明

我曾经在乡间游走无依无靠我只能

问候泥土和那根歇性生命分裂的秧苗

有时候我和她们拥抱

比如一件土布蓝褂

在满是汗渍的秋后十天里抢收

弯腰搂紧我水淋淋身体的稻谷

并且引领她们高贵的颗粒

回到我平凡的住处

与庄稼并肩行的岁月我也曾经

在骄阳似火的正午

握着一把镰刀憨厚的锋芒

去剖开后山那垅麦地处子般金色的阵痛

我先像一个检阅者

对自己的劳动挥手致意

之后我又守住后山那些日渐发育的玉米

想象她们纤细的腰身该怎样

慢慢挺拔一个在六月里丰满的承诺

那时我多想俯下身来

像红苕的一根青滕

开始练习绕道生活

明显地我只能亲近水稻小麦

玉米和红苕四种普通的物种

并让她们反复在有限的田野

变得习惯性地焦虑

秋隙

秋分过后是寒露

现阶段我的后山脱去繁杂累赘

她静下来想作一次全裸的休息

在所有叶片留下的空隙

后山在等一本大地绿色的诗集

新鲜地出版

那些麦粒

曾心急火燎地从我的手中挣脱出去

进入细致翻弄过的土层

水份在它们体内

发出膨胀的鼾声

哪只硕鼠敢来撒野

我蹲在土坎上像只没有翅膀的猫头鹰

在等那本诗集打开原野雾朦胧的扉页

在这之前

我的父亲在他自己的山头一言不发

他听我把那头老牛骂上山

他任由我给一头牛当老子

父亲是头更老的牛了背个背篼

开始满山地转悠

寻找他的青草

行走

有些生活是咸的在行走

比如充满盐粒光芒的泪光

扑腾着空气空响的翅膀

像一出肥皂剧在虚构空洞的气泡

让你们在太阳覆盖一场雨水的部件中

咬着白色齿轮轻响一节机器的舌头

咬着呓语的夜景挨到天亮

二十年一晃我十根手指

是至今为止保存得最完整的排比句

和痉挛的言词

在勾心斗角的金属丛林中制造辉煌

哦告诉我艺术的天堂正在被流放

谁的手掌击中乡村的胆量

谁的歌唱能拯救一枚无花果的忧伤

我行走在工业的花丛中

遍地布满蜂尾的内伤

甲壳虫以惊叹的方式靠近玫瑰的乳房

我被你艺术家的爬行感动

泥土呵随身携带的质朴

开出了渺茫的花香

心事

童谣里起风了

从故乡吹来的一粒沙子

把眼睛揉出血

我一生都在盼望中出发

现在多了一种期待

留在远方的月光里像首儿歌的翅膀

通过电话那么透明

我必须意识到这一点

不能把那些责任与自由区分开来

不能老是在一根亲切的电流上

传达指令、指责童话

火车上听见一个啃鸡腿的声音

“大人在外地晃,娃儿在家里长”

我心中的绿叶突然就有一枚

农民工 篇7

本文试图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在京农民工的舆情表达渠道研究” (媒体渠道部分) 问卷调查结果作一分析、对农民工媒介素养与舆情表达能力的关系作一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基本研究方法和在京民工群体的社会背景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的农民工为对象, 通过实地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深度访谈以及观察等资料收集方法了解城市农民工的实际舆情表达, 了解农民工现存的舆情表达渠道、掌握表达渠道的利用情况及作用。 (2) 另也通过政府信访部门、媒体热线等渠道的年度统计资料等了解农民工对舆情表达渠道的利用和使用情况。其中关键问卷部分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确定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9份, 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70份, 回收率为92.3%。调查前给所有问卷编号,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与必要的非随机抽样方法获得个样本, 并对样本部分进行了深度访谈, 弥补问卷的不足, 了解较深层次的原因。

从年龄构成来看, 25岁以下占39%、25到45岁占55%、45岁以上占6%;从性别比例来看, 男性占60.3%、女性占39.7%;从来源地构成看, 来自20个省市, 包括北京地区、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河北、河南等距京较近地区, 也包括西藏、新疆、青海、贵州、广西等距京较远地区。人数以河南籍9.7%的比例高居首位, 其次是山西7.7%、河北6.1%、四川5.9%等;从在京务工时间看, 半年以内占11.9%、半年至一年占23.6%、一年到两年以内占26.1%、两年及两年以上占38.4%。

由于本研究把农民工定义为“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具有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员”, 所以研究他们的媒介接触渠道必然要了解其整个生活背景。在此次调查中, 从职业等级来看:

在农民工个人对于其所属建筑队其他人的熟悉程度来看:

教育和社会地位方面也影响着农民工的媒介接触渠道, 调查中仅有10.4%的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而未受过教育及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学力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9.6%。

调查结果显示, 个人和家庭因素对农民工的影响力巨大。如当问及遇到重大问题时, 首先会选择的寻求帮助的渠道是:

结果显示, 老乡、同事、单位领导和工地工头在农民工求助渠道中凸显重要性, 而媒体、政府的重要性则不如前者。具体原因在于农民工一般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 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虽然在京务工的新的家庭结构和所在的现代环境给他们创造了更多的自主空间, 但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依然是更加重要的原因。

农民工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根据“在京农民工的舆情表达渠道研究” (媒体渠道部分) 问卷调查 (3) , 农民工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 调查显示, 在京农民工最容易接触到的媒体分别为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互联网等。

(二) 接触媒体所占比例:

(三) 对各种媒体的使用情况:

根据所得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使用电视, 报纸与广播相对比较经常, 而对互联网与杂志则相对不经常使用。

(四) 在对于媒介报道内容的信任度上看:

从数据可以看出,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信任程度相对较高;而对于互联网、杂志的信任度明显偏低。

(五) 问卷统计表明, 务工期间, 当遇到问题时, 是否利用过媒体来反映自己的情况:

数据显示:“从来没有想过”、“想过但没用过”媒体的占绝大多数, 而利用过媒体的则只占一小部分。

(六) 对于是否曾经找媒体反映过情况这一选项中, 调查结果如下:

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 没有找过媒体反映情况的占87%, 占农民工群体的绝大多数。

(七) 在通过媒体反映过问题, 对最后的处理结果满意与否这一项的选择中, 调查显示, 超过74.3%的人对处理结果持不满意观点。

来源:“在京农民工的舆情表达渠道研究”媒体渠道部分) 问卷调查 (3)

(八) 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 您是否还会选择媒体反映问题这一项中, 约65.1%的农民工选择了“否” (即不会向媒体再次反应问题) :

农民工群体在媒体上的失语具体体现在: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后, 无法在利益博弈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能为其行为辩解以维护其权益;农民工没有能整合自己利益、代表自己利益、提出自己要表达自己声音的组织, 这就使得农民工在公共决策中缺失发言权, 在分配与再分配活动中缺乏主体性, 在改放催生的中国话语体系转换中, 农民工被卷入城语体系中, 在其生存半径内, 农民工话语与“权脱钩, 出现了农民工话语异化现象。从经济学角视,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大众传播事业的产业化、商业化趋势导致农民工弱势群体的话语权被边缘化。随着舆论宣传改革的推进, 大量媒体被推向市场, 实行市场化运为了生存, 大众媒体受经济利益驱动, 把注意力“强势人群”, 对受众中的“弱势群体却越来越关注和热情”。 (4) 正如一位媒介从业人员所说:“强群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拥有者, 不断优化‘四有’ (有点权、有点钱、有点品位、有点闲) 阶层, 就等有了取之不竭的‘注意力’资源。弱势群体的声是很微弱的, 往往被我们的媒体所忽略。”

二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媒介话语权的模式产生了显著变化, 农民工处于失语状态。城乡社会结构的“断裂”, 造成了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种种不平等。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形成了“社会屏蔽”, 它有效地把农民“屏蔽”在城市资源之外, 这使得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地位和媒源的占有使用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4) 正如孙立平所言:“弱势群体, 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 尽管可能人多, 但他们的声音很难在社会发表出来。”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农民工弱势群体满怀期待大众媒介能成为上下沟通的桥梁, 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致富信息。他们从媒介里看到听到的大多是以强势群体、城市为中心的话语, 少有他们的声音和需求信息。失去传播能力与传播工具, 就等于失去说话与表达的权利, 并被排斥在城市公共生活之外。

三是吸收和运用媒介信息能力有限, 导致农民没有主动争取话语权的观念和积极性。由于经济原因, 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 缺乏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法律等的了解, 对自己所享有的相关权利也缺乏了解, 在利益受损时, 不懂得或无法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益, 更谈不上去表达自己的话语。 (5) 即使农民工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多数农民工来说, 其代价也是相当昂贵的, 处于地位、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民工, 其话语权很难引起当局者的重视, 维权的代价太高, 从而严重地削弱了农民工话语权的表达。

对在京农民工群体媒介素养分析的结论与对策

通过此次对于部分在京农民工的调查, 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全方位信息接收与反馈格局基本确立。尽管在京农民工群体对各类信息的喜好程度不一致, 但是, 身处北京这一现代化大城市, 农民工群体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的信息接收格局。总的来说, 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占绝大多数, 让人可喜的是, 新兴媒体如互联网与手机短信发展也比较迅速。这表明, 农民工使用各种媒介表达自身诉求的能力正在提高, 对于互联网的调查正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 人际传播对各类媒体来说在农民工群体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才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调查显示, 当遇到重要事件时, 多达32%的农民工选择利用老乡群体寻求帮助, 尤其是在最为有效的反应农民工意见的渠道中, 新闻媒体仅占15.5%, 这表明新闻媒体自身在发挥舆情表达当中的重要性有待提高。

第三, 在对各种节目内容的选择上, 如对电视、广播与报纸、杂志的选择上, 娱乐化和故事化内容对农民工群体的吸引性较强, 而对于教育类与科技类节目吸引性则普遍较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的教育科技类节目的吸引力与针对性有待提高。在对最易接触到的媒体调查中, 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工群体仅占总群体的7%。相对于北京网民980万, 普及率达60.3%的现状来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还存在极大的差距。而对于真正使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农民工群体而言, 上网浏览内容方面的调查显示:上网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看新闻的人数居绝大多数, 而写帖子的比例仅占2%, 表明在互联网虚拟社群中, 农民工群体对于社会信息还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的状态, 还没有形成主动地对自身情况诉求的阶段。另外, 媒介满意度的调查显示, 农民工群体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度在所有媒体中最低。农民工群体对互联网的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还有极大空间。

第四, 在具体内容方面, 调查显示, 报纸媒体对于农民工找工作时所占比例较高;电视媒体在农民工遇到经济权利与政治权利方面问题时选择的可能性较大;而对于医疗保险问题、家庭子女等生活问题、受人歧视与出现感情问题需倾诉时, 其他渠道则占有明显优势。同时, 调查也显示农民工对“现有媒体对于电视中农民工形象以愚昧无知和坏人出现”、“媒体对保护农民工法律法规报道得太少”两选项普遍持赞同意见, 多数农民工不认同媒体真实反映了其所在的经济生活。

第五, 在对选择媒体后的效果方面, 74.3%的农民工对于向媒体反应后的处理结果感到不满意, 而不会再向媒体反映问题的人数高达65.1%。这表明, 在对解决问题的效果方面, 多数农民工不抱太大的希望。

来源:“在京农民工的舆情表达渠道研究” (媒体渠道部分) 问卷调查 (3)

加强农民工群体舆情反馈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由于我国的媒体在经营和管理上受到政府一定的控制, 但拥有向大众发布信息的特权,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形成了垄断, 造成受众可用于判断的基础信息的匮乏;长期以来传媒稍显呆板的、强制色彩的教化模式, 使得受众对传媒传递的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 我国的受众是很好的接受者, 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对中国受众而言, 已经具备了媒介内容的认知能力, 即能够了解媒介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但是, 对媒介的认识可以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即媒介信息认知和媒介社会认识。媒介信息认知首先包括媒介内容认知。其次, 媒介信息认知还包括媒介规划认知, 即了解特定媒介的表达规划, 看这些媒介如何运用这些规则来具体传播信息。 (6) 媒介社会认知同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对媒介政治、经济语境的认知与对媒介自身发展与社会进程互动关系的认知。中国受众缺失的是对媒介规划的认知和媒介社会认知。

信息社会赋予其成员六大基本权利:知情权、传播权、讨论权、保护个人隐私权、接近和使用媒体权、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权。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权利即是充分行使前五项权利的基础, 也是前五项权利能被充分行使的保障。不言而喻, 对于一个追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互相协调的“和谐社会”来说, 提高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水平直接关乎到信息时代和媒体时代的国民素质。更关乎新的社会价值整合、关乎中国民主进程。

从宏观上说, 对于在京农民工群体而言, 加强其媒介素养的培养会增强他们如何理解性地使用媒介、享受媒介资源的基本技能;增强对现代传媒的理解性认识以及批判地应对媒介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的现代环境之中, 认同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价值取向, 加强其反馈信息的能力与水平, 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保证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

从微观上具体讲, 对于媒介工作者来说:

一要提高专业水平

他们不仅要具备选择、编辑、传播信息的能力, 同时也要具备媒介批评的能力。 (7) 要分析事实引导那些缺乏辨识能力的受众尤其是农民工群体认识事实;在节目生产上应制作符合农民工群体需求与口味的节目, 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内容上加大对农民工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力度。

二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促使农民工群体与社会主流人群形成共识, 有效地激励农民工发出自己的声音, 化解社会矛盾, 积极实施监督, 并且始终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住态势并且自觉行使发言权, “为受众应有的需要而生产, 而不是受众现有的未必是应该有的需要而生产”。

三要具有健康的传播意识

如经常向农民工及社会大众普及理性意识、平等意识、多元意识、诚信意识及法律意识, 在情感上要适当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形象, 不刻意诋毁, 不应有意识地传播偏见与歧视, 将农民工群体从“城市边缘人”的状态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之中。

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中, 由各类机构主导的培训是宣传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力量, 政府需确定教学指导大纲和相应的培训手册, 并广泛发放相关指导教材;同时, 应发挥农民工群体之中广泛存在的人际传播优势, 积极培训部分农民工群体, 对其他农民工予以适当指导 (8) ;非官方的专业组织则可利用自身优势对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作适当的评估。

农民工群体自身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媒介素养知识, 熟悉各类媒体特性, 鉴别与分辨其传播内容, 适当利用媒体表达自身的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让手机媒体在农民工群体中发挥信息渠道的作用

作为一种经济资源, 媒介表达话语权只有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才可享用。农民工的微薄收入和沉重负担, 使媒介表达对他们而言成为奢侈品。即使强势集团会出让部分媒介表达权给弱势群体, 但由于民工的经济弱势地位使得其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也就难以得到相对提升, 因而也无法有效使用这种权利, 但手机媒体的普及改变了这种状况。

手机媒体特性分析:

1、市场巨大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2亿的手机用户,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MIIT) 公布的数据, 截至2008年11月, 中国手机用户已达6.8834亿, 占全国人口的47.3%, 而且还在以每月1.01%和每年17.51%的速度增长, 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全欧洲国家手机用户的总和。由于手机价格的下降趋势与大量山寨机的存在, 对于人数多达为2.3亿的农民工群体而言, 手机的拥有量也非常惊人。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武汉, 52.3%的农民工拥有手机或小灵通, 这个比例比武汉居民的3成拥有率还要高。农民工的手机拥有量由此可见一斑。

2、便于携带“手机媒体”的主要载体为手机, 手机终端的小巧使其成为工作任务繁重的农民工群体日常不离身的工具。

3、多媒体传播方式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体”具有可读性、互动性、新奇性的特点, 文字短信 (SMS) 、手机电视 (CMMB) 、彩信 (彩e) 、WAP和IVR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使手机媒体可以发布图文并茂、音视频俱佳的新闻信息, 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手机上网、手机流媒体使交流更加方便、交流频率增加、交流内容扩大。手机短信、彩信 (彩e) 的特点使其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仅手机报而言, 新闻信息一般都短小精悍, 要求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更新快, 这正是手机短信的优势所在。

5、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在“交互性”方面也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是传播的单向性, (9) 属于环状网络;而手机短信和彩信 (彩e) 则属于星状网络, 在这一网络中, 每一个手机都是传播体系中的一环,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因此, “手机媒体”不仅给用户发送他所需要的新闻, 更可实现跟踪、报料收集、读者调查、读者评报、意见反馈等多方面的功能。对读者和新闻媒体都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服务, 实现了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这就为农民工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由此可见, 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操作简单、价格便宜, 在农民工群体中普及率很高, 它还集中了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优点, 兼具无线网络媒体传输的随时、随地、随身的新特征, 并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兼具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性, 非常有利于农民工群体了解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国家政策并利用其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 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结语

社会的个人是经传播而彼此相互存在着和谐关系的社会化个人, 社会必须依赖传播来保持和谐的关系。在任何时代与社会, 都必然存在着弱势阶层或弱势群体, 可以说, 弱势阶层的生存状况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各种利益群体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舆情表达的内容也不会相同。如果大家都能自由、平等地表达意见, 社会的离散力就会减弱, 而在不同意见的表达的基础上实现共同意见的统一, 社会的内聚力就会增强, 社会的和谐就会实现。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只有具备较强的媒介素养, 才能达到自身思维与行动的和谐, 才能通过传播媒介的整合产生共同信念, 接受社会共同的法则, 产生相互和谐的关系, 最终达成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各种层面上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论媒介素养教育与和谐社会》, 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 2005年

(2) 陶建杰:《民工的媒介接触及评价---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新闻大学》, 2003年78期

(3) 文中所引用数据均来自于中国传媒大学“在京农民工的舆情表达渠道研究” (媒体渠道部分) 问卷调查结果。

(4) 郭聪惠、王立洲:《农民工媒介失语现象的经济原因分析》, 《新闻知识》, 2008年第09期

(5) 张诗蒂:《“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新读---以农民工媒介形象为例》,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7年06期

(6) 姬德强:《大众传播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理论建构---从传受基本矛盾的分析入手》, 中华传媒网2005年

(7) 张发扬:《政府为主导的对农传播模式探索》, 《当代传播》, 2007年6期

(8) 蒋晶丽:《媒介科技传播能力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科学新闻》, 2007

农民工 篇8

1 调查方式

为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 以及带来的影响, 2013年1月14日至22日, 我们对武汉地区的农民工开展了实地的问卷调查。调查地点主要有火车站、汽车站、企业等地, 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电话调查等, 共发放问卷调查200份, 回收171份, 回收率为85.5%。问卷主要内容涉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子女生活现状、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月收入等几方面, 全面获取了武汉地区农民工有关子女教育方面详细数据与资料。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对农民工子女生活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

对农民工子女生活现状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 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家长选择外出打工的时候将孩子留在家中由亲人看管, 占其中的33.9%, 9.9%的人目前没有小孩, 占少数, 还有22.2%的家长选择将孩子带在身边看管。

2.2 对农民工文化程度、农民工月收入与子女现状进行分析

根据对问卷的分析知道, 农民工文化程度与月收入呈一定的正相关性。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相对而言月收入会越高。

对月收入与子女现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假设子女现状“目前没有小孩”和“带在身边”为1, “留在家里亲人看管”和“其他”为0。月收入工分为以下10个层次:850、950、1750、1950、2250、2450、2550、2750、3250、4500。定义以下几个变量:农民工月收入、总人数 (相应月收入) 、带小孩在身边的农民工数、比例。通过统计及计算得到以下数据, 详见表2。

以农民工的月收入为自变量x, 对上述表格建立Logistic模型。计算逻辑变量:P’=ln (p/ (1-9) ) 。对变换后的P’和自变量x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由SPSS软件分析得表3模型汇总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 模型决定系数R方为0.943, 接近于1, 说明因变量不确定性的绝大部分能由回归方程解释, 回归方程拟合优度好。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见表4。

由表4可知, 回归方程F统计量为132.871, P值为0.000<0.05, 所以认为该模型的整体是高度显著的。对回归方程做系数分析, 见表5。

根据表5可知, 由逻辑变量和自变量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为:P’=4.963*E (-4) x-1.956。因此Logistic回归方程为:

进一步, 为了排除模型的异方差性, 对上式使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取权数为:w=n*p* (1-p) 。得到表6结果:

由表6可知, 决定系数R方为0.952, 比普通最小二乘法决定系数更大, 说明加权最小二乘的拟合效果更好。对数据进行加权系数处理, 见表7。

由表7可知, 由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到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

利用上式可对农民工子女今后的状况做预测, 比如当农民工月收入x达到5000时, 农民工带子女在身边的比例约为p=0.732, 说明有73.2%的农民工会将子女带在身边抚养。

以上回归分析都说明, 农民工月收入的提高对于子女进城比例有很大影响, 而提高农民工月收入水平的根本因素就在于农民工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对于数据分析得出, 目前农民工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只占到8.2%, 而“初中”学历以下的占到71.9%。说明现如今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下, 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子女现状。

2.3 对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进行分析

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调查情况见表8所示。

从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21.2%决定在武汉常住, 坚定表示不会在武汉常住的有10.9%, 其它都表示有可能, 但不确定。农民工从事行业中, 建筑业和服务行业占绝大多数, 这些行业决定了他们不会呆上很长一段时间。农民工的流动性强决定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性强,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不会长时间把子女带在身边, 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

3 农民工子女教育对策的思考

在2013年3月进行的两会上,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仍然是大家讨论的热点。农民工代表薛志国认为, “目前农民工子女接受的义务教育远远不能和城市同龄孩子相比”。人大代表易凤娇说“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 如果子女上学问题不解决, 我们无法安心工作”。因此解决农民工子教育的问题刻不容缓。

3.1 首先在强调子女教育问题的同时加强农民工自身的教育与提高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见, 对于认为“子女教育是否重要”此问题, 有87.7%的农民工认为子女教育很重要。这说明, 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 可能由于自己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 导致他们收入水平不高, 不能给子女提供好的成长环境, 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办”、“如何办”, 所以, 对农民工自身文化教育的提高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他们需要接受一些专业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 了解国家出台的更多的政策, 怎样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 如何使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3.2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 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 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其子女解决好教育问题, 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子女就学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 树立人口流动观。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另一方面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 (镇) 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 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三是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 明确各自在流动子女教育管理中的职责, 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 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难的问题。

3.3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给农民工子女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 为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挖掘办学潜力。一是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 解决流动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 可将其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二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让留守儿童也得到更好教育机会。

3.4 积极引导, 加强沟通, 构建和谐教育

“同在蓝天下, 共同进步成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学校黑板上写下的一句话。为此, 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家长的责任, 也是学校、社会的责任, 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 构建和谐教育。主要措施有:

一是学校应针对农民工子女现状, 开设必要的心理教育机构或课程, 使他们克服自卑和不自信心理, 同时应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关心与爱护, 同学间互相产生亲和力,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二是家长要积极配合, 使学校与家长形成合力。农民工要经常与子女沟通, 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孩子的思想动态是什么, 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问, 不能只在考试时强求孩子取得好成绩, 应该加强平日的教育和监督;三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学校、老师、城市子女以及城市子女家长都应该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和歧视, 应该对他们给予尊重。

4 总结

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关心的一大问题, 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现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它关乎农村的建设发展, 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

摘要:随着农民工在城市的深入, 带来了一系列农民工问题, 特别是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令人堪忧, 问题主要是现今大城市读书越来越困难, 农村教育条件和水平较低, 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 月收入水平无法提高, 不能带给子女良好的生活环境, 再加上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 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工子女受到更良好的教育, 切实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环境与条件已变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民工,问卷调查,子女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何晓群, 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2013全国两会专题.代表委员聚焦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新闻网, 2013-03-18.

[3]蒋国河, 孙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反思.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农民工 篇9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民的非农化,是农民的充分就业。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号文件”将农民工定位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强力的措施来改善外出农民工就业质量,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从宏观层面上讲,实现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就是各地区应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更加注重提高农民工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素质就业;要进一步优化外出农民工就业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农民工务工收入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要大力推进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民工就业和福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微观层面讲,实现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关键环节是构建更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因此,本文主要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对26 个县(市、区)2160 户农民家庭外出务工状况所做调查的相关数据,系统分析了外出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行业分布、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等特征,针对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制约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1、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制约就业质量提升

外出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的占8.2%,比上年减少1.2 个百分点;初中的占68.2%,比上年减少1.1 个百分点;高中的占8.1%,比上年增加0.6 个百分点;中专的占4.4%,比上年减少0.4 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占11.1%,比上年增加2.1 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2.5%,接受过非农技术培训的占32.2%,分别比上年减少2.1 个和2.8 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外出农民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而且接受过非农技术培训的比例还不到35%,这说明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高直接会影响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与就业的行业分布,进而对就业报酬、福利待遇、职业稳定性等产生影响。

2、农民工职业层次低影响了就业质量提升

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总体上不高,尽管农民工转移就业后基本能够适应工作环境,但由于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只能在普通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二、三产业中制造加工、运输操作、商业服务、餐饮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从辽宁农民工外出从事的产业看,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5.5%,从事第三产的占42.8%,从事第一产业的占1.7%。从行业分组看,建筑业和制造业占五成以上,分别占26.1%和25.3%;住宿和餐饮业占10.3%;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占9.5%;批发和零售业占8.4%;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7%;其他行业占14.7%。从事工作种类看,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服务的人员最多,占61.9%,专业技术人员占16.3%,个体经营占3.6%,企业管理和私营企业主占1.3%,其他占16.9%。从我省农民工的性别构成看,男性占70.3%,女性占29.7%。占七成多的男劳动力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多从事较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女农民工则大多在住宿餐饮和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务工。

3、外出农民工就业的组织程度仍然很低

调查显示,农民进城就业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就业渠道多为亲友介绍和自发外出找工作,占到92.9%。调查资料显示,2012 年辽宁省外出的农民工自发出去找工作的的占47.2%,亲朋好友介绍占45.7%,通过中介组织介绍的占2.4%,政府(单位)组织的占1.4%,其他渠道外出农民工占3.2%。可见,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影响了就业合同长期化和就业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就业质量。

4、就业环境有待改善

从住宿条件来看,外出农民工居住在单位宿舍的占34.3%,比上年减少2.8 个百分点;居住在工地工棚的占14.5%,比上年增加0.8 个百分点;居住在生产经营场所的占6.2%,比上年增加0.1 个百分点;与人合租住房的占10.6%,与上年持平。独立租赁住房的占7%,比上年增加0.7 个百分点;在务工地自己购房的占1.4%,比上年减少0.7 个百分点;在乡外从业但回家居住(老家)占21.6%,比上年增加2.4 个百分点;居住在其他场所的占4.4%,比上年减少0.5 个百分点。可见,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进城农民工群体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自身的基本生存条件——住房却成为问题。如何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成为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的一个焦点。此外,部分农民工劳动强度大也制约着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每天工作在6 小时以下的只占0.8%;每天工作6—8 小时的占1%;8—10 小时的占60.2%;10—12 小时的占32.5%;12 小时以上的占5.5%。一些用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农民工实施超负荷、超时间、超强度劳动,一些农民工为保持一份工作需要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劳动代价。

5、社会保障水平仍然不高

由于许多农民工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劳动力市场又供过于求,一些农民工往住“只要有钱挣、什么都能干”,在一些建筑工地,一顶头盔就是所有劳保品。部分农民工的卫生条件都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农民工尽管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但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部分农民工说,现在的医院都很贵,自己根本看不起,单位又不会帮着解决,本来赚的钱就不多,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上医院。从单位或雇主提供的福利情况看,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的占36.3%,比上年增加4.8 个百分点;从单位或雇主拖欠工资情况看,还有2.6%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单位或雇主给上养老保险的占12.3%,比上年增加1.5 个百分点;上工伤保险的占19%,比上年增加1.5 个百分点;上医疗保险的占13.9%,比上年增加0.9 个百分点;上失业保险的占10.3%,比上年增加1.3 个百分点;上生育保险的占9.5%,比上年增加1.3 个百分点;交住房公积金的占9.2%,比上年增加2.1 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1、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在全球的经济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一个国家的财富来源,主要是来自其人力资本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其优势是特别能吃苦耐劳,特别能适应各种环境,生活特别节俭,因此能在城市里占领很多工作岗位,在国际劳务市场上也具有竞争力。但是,他们最大的弱势恰好在于所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现代化社会上不具备可持续的生产能力。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不能仅仅理解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而是要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使他们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效能的人力资本。因此,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探索有效的就业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切实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正常开展。要突出重点,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确保培训效果。在培训科目上,既要结合当地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科目培训,又要围绕有利于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服务业等具体专业技术的培训。在培训地点上,除中长期的职业技术培训设在市、县城区域外,建议3 个月以内的短期培训重心下移到镇级。

2、提高农民进城就业的组织程度,增强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性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在引导农民进城就业上,近年来,虽然各地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农民工进城务工采取许多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断组织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从调查结果看由政府牵头组织仍显得太少。为增强农民工择业的主动性,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制,同时借助媒体广泛宣传,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向外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建立对农民工的需求信息库,在主要输出地建立劳动力信息库,并加强彼此间的协作与沟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

3、坚持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企业自主用工的目标,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将城乡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就业准入、登记管理、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形成城乡统一、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4、积极、稳妥地进行农民工社会保障过渡性制度的设计

要根据农民工的承受能力,逐步建立起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障体系,尤其是要采取积极的劳动保护措施和强制性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要狠抓《工伤保险条例》的落实工作,把进城就业农民纳入用工单位强制性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范围。以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并根据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在地区间转移社会保险的衔接问题,使农民工因工受伤和生病后有医疗保障。

5、加快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由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买不起房,也不能享受现行廉租房政策。大量农民工居住在城市的棚屋或城乡结合部的废旧住房、临时搭建房中,环境卫生和生活饮食条件差,严重影响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疫病发生和传播。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但是其保障的对象都是具有城市户籍的中低收入家庭。因此,虽然农民工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属于低收入者,但是因为没有城市户籍而被排斥在住房保障之外。鉴于农民工群体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所以,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保障政策也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家庭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之内。

6、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

农民工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组织,跨国网络,劳工权益保护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型,经济领域的改革带来了社会治理观念的革新,多元力量的分化和组合正在挑战传统国家威权主义。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开放社会的一种有机团结力量,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正如学者萨拉蒙在《全球公民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全球范围内NGO兴起意味着一场“全球社团革命”,这场社团革命的爆发既是一国之内经济发展和民主改革的要求,也有公众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反思。本文所指的农民工组织是指为农民工提供服务,帮助农民工维护权益的非政府组织。大部分农民工组织是由农民工自己发起成立的,在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布着二十多家这类农民工组织。本文将介绍这些农民工组织的运转特点、维权方式和生存现状,总结其对劳工权益保护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将分析这些农民工组织与跨国网络的关系。本调查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依托海外资本,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了大量的出口加工区、工业区、工业园等,它们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数以千万计的打工仔打工妹。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们的权益却屡屡受到严重的侵害。司法程序的拖沓、地方政府保护不力或政策不公正、资本的傲慢、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封闭等原因造成农民工很难在体制内找到保护力量。在离开社会主义父爱传统的生产体制后,生存伦理支配着他们的抗争方式,广泛存在的农民工抗争仍然是如斯科特所说的“弱者的反抗”,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工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只能选择忍让或辞工回家,比较极端的反抗是报复老板、自杀或者寻求黑社会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农民工的结构特点、教育程度以及生存手段和社会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发现,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批农民工组织,这些劳工组织的成长对于凝聚农民工的团结意识和改变农民工维权方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全球化在中国的嵌入越来越深,西方的人权理念和劳工观念也不断地传入中国,跨国网络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的劳工权益保护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个网络由跨国公司、消费者运动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公司社会责任国际组织、慈善机构以及宗教组织等构成,跨国网络在沿海地区的活动以农民工组织作为依托,农民工组织无论是在资金还是在机构能力培养等方面都得到了跨国网络的支持。

一、农民工组织的兴起

广州番禺打工族文书服务部成立于1998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出现的农民工组织,它的发起人廖某来自四川,从部队退伍后来到广东打工,自学法律后开始免费为工人维权。廖某离开服务部后,大学法律本科毕业的曾某领着服务部一路坚持到现在,服务部的主要工作是工伤探访和法律维权、文学社等。对于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组织来说,打工族文书服务部是一个孵化器,许多工人在接受了服务部的帮助后走上了帮助更多工人的道路。打工族文书服务部的成立可以说是珠三角地区劳工自救的开始,之后不断涌现出各种其他农民工组织,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民工组织的发起人都是打工者身份,而且许多本身就是受过工伤伤害的工人,他们在与老板的诉讼中得到律师的支持,也自学了劳动法律;他们在自身的维权实践中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来自工厂第一线使得他们对打工者有更深入的认同,具有强烈的维权意志;他们的优势就是能够始终与工人站在一起,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放弃,如深圳工人协会多次受到外界压力,政府部门警告、队伍流失、经济困窘、租不到房子等等,但发起人张某都能在逆境中坚持到现在。

从农民工组织的注册方式可以看出,大多数机构都是以个体工商户注册,而不是以民办非企业注册,有些机构甚至根本就没有注册登记。这是因为,按照目前的法律,民办非企业注册都需要找到一家业务主管单位,可是没有任何一家官办单位愿意自添麻烦为这些农民工组织提供挂靠。深圳工人协会在筹办过程中先后找过街道办、工会、团委、综治办、劳动局等单位,但都被拒绝。

农民工组织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法律咨询、诉讼代理(公民代理)、职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伤探访、文化娱乐活动、图书馆服务等。有一些组织则从事专门性的服务项目,如安康职业安全服务部的妇健快车每周三天在珠三角工业区奔波,带给工人的是一个流动图书馆和职业健康宣传展览;也有一些组织是针对农民工中的特定群体,如深圳的女工关怀组织以女工服务为主;打工族文书服务部的主要活动项目是工伤探访,他们每周三次前往医院探访受伤工人,为工人提供心理安慰和法律知识。深圳工人协会则举办电影进社区活动,每周在工业区播放流行电影,丰富工人的业余生活,中间还插播他们自己制作的劳动法知识宣传片。志强服务部的法律知识培训班不仅免费学习,还为参加学习的工人报销往返车费。农民工组织的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工人获得法律知识,也增强了工人之间的团结。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实地调查整理。

相对于教育、扶贫、环保、爱滋病等领域来说,农民工组织获得外部支持的力度十分有限,因为这些组织的制度化还不足,试想一个没有注册的机构如何去争取外界支持?而政府对劳工团结的议题又高度敏感,来自社会的支持也就变得格外谨慎。从表1可以看到,珠三角地区这些农民工组织的活动大部分得到境外经费的支持,也有少数机构坚持走会员制方式来筹集经费。

二、跨国网络支持:以深圳社会观察研究所(ICO)为例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其发起人刘开明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在深圳法制报社做记者时负责农民工报道,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刘开明后来辞去记者工作创办ICO,ICO现在成为中国大陆最著名的独立从事劳工支持和劳工研究的专业倡议机构。ICO以“推动劳工发展,促进社会责任”为自己的使命,ICO的工作范围包括劳工调查、劳工研究、公众倡导、工厂培圳、社会责任审核、劳工法律咨询、工人社区教育等,其运作经费主要是境外支持(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ICO成立以来开展的活动十分丰富。首先,是直接为工人服务,提高工人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ICO总部设在深圳关内规模最大的工业区——车公庙工业区,2002年,ICO成立了劳工法律支持中心,主要为工人提供法律帮助,培养工人法律意识,先后为上万名农民工提供过帮助;2004年,ICO创建了农民工社区教育学院,为农民工提供法律知识、职业安全与健康、电脑、英语等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学习能力,帮助农民工提高生存技能;2005年ICO把它的图书馆开到了深圳外来工人最为集中的龙华镇,他们还与北京一家机构合作在龙华镇开展了对拾荒者的调查,为拾荒者送去关怀。在车公庙工业区,ICO每个周末都举行免费的电影活动。其次,ICO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工厂培训,ICO的发起人和工作人员都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机构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由ICO策划的工厂培训项目获得了劳资双方的好评,也得到了出资方的积极评价。ICO深入工厂和企业,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提高沟通技巧,化解劳资冲突。ICO与其他机构合作举行了几十场国际劳工标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圳会,有上千名企业管理人员和数万名工人直接接受了ICO这项培圳。近年来ICO把重心工作转向在中国大陆推广的社会责任运动,ICO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项目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资料来源:《中国劳工研究支持网络》,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

ICO在帮助工人维权的过程中逐渐扩大了自己的视界,他们认识到要帮助中国工人进步,还需要进行一些根本性的工作,因此近年来ICO逐渐调整策略,把重点转向劳工权益倡议上,ICO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了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在中国推广劳工理念,他们的工作也为华南地区其他劳工机构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一些劳工机构发起人正是在ICO这里学到了筹资技术和项目策划能力。ICO也吸引了许多关注大陆人权进步的外国观察家,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向世界宣传中国劳工权益进步,宣传中国政府的劳工政策。例如,2003年ICO创办了《劳工研究通讯》,每期登载大量劳工组织活动信息和服务项目,介绍国内外劳工服务领域的经验和最新劳动法律解读。ICO充分意识到他们的声音能到多远也就意味着中国工人的声音能传到多远,在关于“血汗工厂”、“民工荒”、“新生代民工”、“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等论题的讨论中,ICO发出了强大的声音,不仅让社会了解到自己从事的活动,传播了ICO的工作理念,更推动了社会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了解。

公民社会在中国发育还有许多先天不足,中国大部分非政府组织都面临资金困难,ICO也不例外。ICO的活动从一开始就得到跨国网络的支持,可以说没有跨国网络支持也就没有ICO的存在和发展。乐施会是最早对ICO进行资助的机构,从2001年发展到今天,ICO项目资助来源已经遍及全世界,这些资助机构包括跨国公司如耐克、锐步等,也包括乐施会、福特基金会等慈善机构,还包括大学研究机构、社会责任审核、宗教组织等。不仅如此,在机构团队管理、能力建设、风险管理等方面,ICO也得到了国外多家机构的支持,特别是福特基金会和加拿大温洛克民间能力开发组织两家机构对ICO开展了持续的机构能力培训,帮助ICO提高公信力。

三、讨论及政策建议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工组织在培育劳工权利意识、提升劳工组织动员能力和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劳工组织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呈星火瞭原之势迅速地扩展,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活动方式越来越丰富,经费和项目也越来越多,机构自身的力量也在不断地壮大。国家与农民工组织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它们之间并不是壁垒森严,而可以是一种共生动态关系,农民工组织需要得到国家的承认,并要借助国家的力量予以规范,国家也需要更多的非政府组织来确认它的统治合法性,而且可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和动员,一个运作良好的社会,是有信心来容纳多元力量的。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政府与社会都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边界,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朝着现代政府和公民社会的目标转型。

因此,农民工组织的壮大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帮助农民工获得了权利,促进了劳工权益进步。中国的农民工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体制内接纳,他们没有国有企业工人强烈的阶级认同,也失去了人民公社的集体保护,他们没有当地户口,受到资方和输入地政府的歧视。尽管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但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有关农民工保护的许多政策总是口惠而实不至。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力度,在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下,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农民工问题,而自2004年开始蔓延南方的民工荒也是农民工用脚投票的结果。

第二,农民工组织的壮大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深圳工人协会曾经把分会发展到五家,由农民工刘某发起的工人乐队把他们的歌声传到整个珠三角,这些机构也经常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开展工作和资源共享。他们自己编印的形式多样的宣传单飞遍各工业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组织持开放的态度,甚至开始了一些项目合作。农民工组织还十分脆弱,对外界的依赖还很大,政府对农民工组织的宽容可以帮助农民工组织提高自主性,政府以开放的心态来容纳它的存在可以把它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农民工组织在与工人交往时有许多优势,他们了解工人的需要,了解工人现状,官民合作有利于社会团结,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三,农民工组织的成长可以帮助政府和公民增进对跨国网络的认识。跨国网络带给农民工组织的不仅是经费,更主要的还是观念和价值上的进步。尊重人权、珍惜生命、保护弱者、关注生态和环保、注重团队与合作等等都是这些跨国力量带来的理念。它们把更多的中国信息带到国外,帮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现状。当然也有一些跨国力量带着政治目的,强迫国内机构必须接受他们的工作计划,否则就中止资金。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重视跨国网络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也要警惕政治化组织对中国的渗透。

因此,就政策层面来说,首先政府应该放松对农民工组织的注册条件限制,特别是放宽业务主管单位限制,让农民工组织成长起来。数量的扩张可以扩大农民工组织的服务面,让更多的农民工能够接受到这些组织的服务,这样做也可以在农民工组织中培养起竞争机制,农民工组织只有不断地竞争才能克服官僚主义,才能不断地寻找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组织的培训教育。大部分农民工组织的工作人员都是工人出身,这种身份背景一方面可以保证他们的服务更贴近农民工,但另一方面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组织能力也确实影响了组织机构的壮大,政府应该利用更多的资源来扶持这些草根力量,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自身建设能力。最后,政府可以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向农民工组织提供经费支持。农民工组织的发展也从另一个方面暴露了政府服务的不足,政府可以项目方式向农民工组织提供支持。深圳市正在进行的一项改革即是这种理念的尝试,深圳市总工会按照每一件诉讼案件3000到5000元额度经费提供给农民工组织,这些农民工组织得到了这些经费支持后能够更安心地为农民工服务,不用再为经费发愁,也不用受境外机构的影响,农民工也可以得到免费服务,农民工组织可以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一个有力的补充。我们相信,农民工组织力量的壮大对于中国劳工事业,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①拉利斯·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兴起》,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0年。

农民工 篇11

曾经的“天之骄子”,曾经的跳龙门的“金鲤”,如今的农民工样的打工者,城市中生存艰难的“漂”一族。背负着时代变迁、身份转换重负的这样一个人数越来越庞大的新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他们发自心底的呐喊与诉求,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不该漠视,而必须认真倾听、严肃对待的。

这不仅关乎社会的公平,更关乎国家的未来。

保安员、保洁工、快递员、卖串串香的小贩、建筑工地绿化员、街头兜售手机的游商、做凉皮和刨冰的店员、汽车贴膜小工、胡辣汤小摊摊主……

看到以上打着“农民工”烙印的职业时,你可能无法想象,他们正是记者在重庆、河南、浙江三省(市)所调查的一批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他们被赋予这样的称谓:“大学生农民工”。

——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有大专以上学历,同时他们也拥有农村户籍、农村土地(或来自失地农民家庭),过着城乡两栖的生活。

——岗位不稳定、领取微薄的薪水,他们“漂”在一个个更需要体力的工作中,渐渐淡忘了所学专业知识。

——带着厚实的梦想,他们离开农村进入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走出了校门却走不进城市。

因为担心伤害这些年轻人的自尊心,记者在采访时曾小心翼翼地问他们:“可不可以称你们为大学生农民工?”绝大多数人的回答直截了当:“现在的我们就是农民工啊。”

一个庞大的群体:“论知识是大学生,讲身份是农民工”

大学生农民工,一个正在变得庞大的社会新群体。

在重庆市白马凼公交车站附近,有一个隐没在高楼大厦中的城中村。这里的路面裸露着拳头般大小的石头,坑坑洼洼的街道污水横流。农民工和大学生农民工混居在一起,达数千人。

冬季的重庆阴冷潮湿。24岁的姚明和5名室友,挤在城中村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民房中,高低床、水泥地,袜子的臭味弥漫着,隔壁居住着一对农民工夫妇。来自陕西省高陵县药惠乡麦张村的姚明,2010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电控学院,在重庆颐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超纯水机售后服务的工作,月收入1500元。“抽烟6元、早餐1.5元、车费4元、午餐6元、晚餐5元,我一個月至少需要700元生活费,剩不下多少钱”。

姚明的户籍还在农村老家,他告诉记者:“没有房子没有家,迁户入城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农村有块地。”究竟有多少大学生农民工居住在这里?姚明形象地比喻说:“我们像上千颗沙粒,渗透在农民工聚居区,渐渐地和农民工融为一体。仅从外表,难以分辨。”

每一座大城市里,都有类似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农民工混居区,比如在郑州,他们就主要聚集在北环柳林、庙李、城北一带的城乡接合部。

大学生农民工这个新群体人数究竟有多少,至今尚没有来自劳动、农业、教育等部门的统计。重庆市团委最近的一次500份新生代农民工抽样调查显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为24.2%。

记者选取村庄、企业、大学班级三个与农村大学毕业生关系密切的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农民工是随着大学扩招、就业难加剧后,正在迅速长大的新社会群体。

——村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农民工向记者介绍了西安市高陵县药惠乡麦张村、重庆市荣昌县双河镇双河村四组、重庆市巫山县建坪乡中伙村等三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近三年,这三地有22个大学毕业生,目前至少有10人的生活状态使其可以被视为典型的大学生农民工。

——企业。重庆新龙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杰告诉记者,以前都是从云、贵、川有初、高中学历的农民工中招收保安,去年公司开始尝试从大学生中招收保安和绿化工人,没想到应聘者很多。为了体现对知识的尊重,公司将有大学学历的绿化工称为绿化员,有大学学历的保安称为客户服务专员。现在,这家公司中有农民工104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17人。

——大学班级。来自河南省叶县下里乡的李太白,2008年毕业于河南省科技学院。毕业以来,先后干过屠宰等体力活。他做了一个统计,大学同班有19名男生来自农村,除3人考上研究生、4人在企业上班外,其他12名男生都在郑州“漂着”。他说:“现在同学聚会都不敢打牌小赌了,改为下棋,因为手里没有余钱。”

半个月来,记者采访大学生农民工,与他们交谈、吃饭,走入他们的生活、情感,不时心生酸楚和无奈——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头30年,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造就了2亿多城乡两栖的农民工大军,形成同工不同酬、贫富分化、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那么今天值得深刻警醒的是,社会还在以同样的轨迹,造就出一个队伍正在逐步变得庞大的新群体——大学生农民工!

这道轨迹是那么明晰、深刻地划过时代的天际,正如一名大学生农民工所说:“城里人在城市有背景,我们在城市里只有背影!”

两栖的生存方式:“岗位在城市,保障在农村”

周勇是重庆龙湖南苑小区的一名服务专员,居民在请他刷卡开门时,习惯称他“保安”。当记者得知这名保安毕业于一所211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拥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还能够用日语读写、对话时,惊讶之余深感知识与职业的错位。

周勇563分的高考成绩,曾在家乡重庆巫山县建坪乡中伙村引起轰动。四年后,得知周勇毕业后只找到一份月收入1000多元的保安工作,他60多岁的父亲走出家门,砌墙、修水塘,挣了上万元,帮他偿还了助学贷款。

“父亲给我还贷款时,怕我伤心,扯谎说是借的。那一刻,我真感到自己太没用了。”周勇说这话时,努力保持表情平静,“天冷了,我连一副手套都不舍得买。农村大学生背着助学贷款走出校门,在城里打拼是从负数开始的!可能够成功吗?我家幸亏在农村还有地,最近我与一位大学同学正合计着回家乡办一个养鸡场。那份以前看不上眼的土地,也许是我以后的保障”。

记者在重庆、河南、浙江等地调查采访的近百名大学生农民工,90%是农民工的后代。他们的父兄多为建筑工、粉刷工、爆破工、木工、石匠,母亲多为家政、餐饮服务人员。他们年少时是留守儿童,长大后怀揣“跳出农门”的灿烂梦想走进大学,可走出校门时,发现那梦想不过是一串五颜六色的肥皂泡——自己的收入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差无几,甚至还比不上仍在打工的父母、兄弟。

杨晏琼毕业于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专业,毕业后被父亲要求跟他在建筑工地学习墙体粉刷——这个故事真实得有些残酷,但在收入对比面前却很现实。杨晏琼对记者说,她和父亲同在重庆的建筑工地打工,她月收入1500元,而且今后涨幅有限,父亲日薪150元,是她的3倍。

记者在河南、重庆调查发现,大学生农民工的月薪在1200~2500元,浙江稍高一些。在重庆市西永工业园区安置房二区工地与4位大学生农民工座谈,他们从事的都是工地苗木栽植等典型的农民工工作。201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的本科生冯青青说:“前两天与大家讨论大学生和农民工有什么区别,结论是,许多时候大学生不如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建筑工地,一线技术工人,如木匠,一天收入至少200元;挖基桩的工人,最多的一天可以挣到500元;而冯青青,一个月只能挣到1500元。

曾几何时,“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是农家孩子的最大梦想。但在农村大学生于城市落脚越来越难的社会背景下,与普通新生代农民工相类比的另一个共同点在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农民工不再愿意迁出农村户口,放弃农村土地权益,这被他们视为最后一道保障线。

毕业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唐世伟在重庆一家小区从事绿化工作,户籍仍在重庆荣昌县双河镇双河村四组。他说:“在城里没有房子,迁过来还不如在农村,可以继承父母的土地。有地比没地好,更有安全感。”

在重庆白马凼生活的农民工大学生陈显平,户籍在四川广安市华蓥市禄市镇十村,他一一列出农村户口的优越性:“粮食直补、农机直补,退耕还林、家电下乡、改水改厕、地灾搬迁等补助也不少,回去当农民,我都可以享受到。”

在郑州当户外运动自由教练的李兴华,户口就在河南渑池农村老家,他说:“农村户口不光有块地,还有一些社会福利。比如我2009年添了孩子,生小孩时花了1700多元,新农合报销了900多元。还有,给小孩买药,能省出一大半钱。将来,我即使有钱在郑州买房,户口也不一定改。因为漂在城市里,我什么福利也没有。”

大学生农民工群体过着“岗位在城市,保障在农村”、“平时在城市,过年回农村”的生活,游荡在城乡之间的生存状态,与普通农民工显现出趋同性。每一次面对他们青春的面孔,都让人感到他们对未来充满迷茫:我们到底属于城市,还是属于农村?

那么,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大学生农民工有什么不同呢?重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农村劳务开发管理处处长唐继邦分析说,第一点,由于学历不同,大学生农民工对城市的期望值更高,不仅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第二点,知识水平更高,发展空间更广阔,维权意识更强,精神需求更高。但现实是,由于体力劳动者稀缺,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初期整体工资水平偏低,甚至低于新生代农民工。

现实虽残酷未来却美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给大学生农民工描摹一个准确的画像、归纳一个统一的看法很困难,因为在城市市民、农民工、企业家等人群眼中,他们有着不同的侧面。但有一点,人们的认识是共同的——他们有着美好的未来,也面对着残酷的现实。

在大多数人看来,大学生农民工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浙江省农业厅经济管理处处长童日晖说,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和社会精英变为普通劳动者,社会称他们为“收费精英化,就业普通化”。而在这一过程中,更让社会困惑、让大学生农民工感到不公的是,现在除名校研究生和博士生外,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身份决定命运的现象,农村身份决定了这些年轻人在城市的农民工身份。

在重庆嘉轩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记者给重庆市工商大学本科毕业生晏远刚和他初中毕业的工友李林照了合影,两人最大的差别是晏远刚脸上的那副眼镜。

晏远刚在车间从事“接角”工作,这是一种全额计件的工作,平均60秒要做一个产品。他说:“一个人负责操作两台设备,每天8小时,我时时刻刻都在和时间赛跑。”

晏远刚十分感慨,大学同学中凡是家里有关系的,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有的到事业单位做文员,有的到效益好的国企。“我本来已经农转非,现在又变成了农民工,没有关系就只能从头开始。”

尽管就业遭遇不公,尽管目前处境艰难,大部分大学生农民工依然觉得未来值得期待。实际上,社会公众中的大部分人也持同样观点。

重庆从砖工逐渐成长为公司高管的黄玉健说,大学生农民工心态一定要稳定,看事情眼光要长远,实际上许多事情只要认真去干,凭他们的学识水平一定能干好。比如说建筑工地上的工程预算员,如果取得了造价员证、造价工程师证,再有7年到8年的工作经验,年薪就能达到十几万元。

他说:“我1970年初中毕业,16岁当砖工,最初收入一个月只有14元,40年间我一步步干到施工员、项目经理,现在做到副总经理,和我一起的不少农民工现在都成了项目经理,有了车和房子。路在脚下,看你怎么走,关键是脚踏实地。”

让人欣慰的是,很多企业家也看到了大学生农民工的价值,在他们眼中,大学生农民工未来大有希望。

重庆新龙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杰告诉记者,公司招收的100多个大学生农民工现在刚刚走上绿化员、客户服务专员等工作岗位。表面上和农民工相似,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强,工作中表现出了智商高和情商高的特点,经常提出优化物业管理流程的好建议。更让人看重的是,他们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这是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所没有的。

农民工 篇12

一、湖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

《2012年湖南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湖南农民工总量达到1470. 8万人,占全国26261万农民工的5. 6% 。从农民工监测报告和抽样调查情况来看,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有两个特点:

1. 市民化水平低

《2012年湖南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外出受雇农民工中还有近五成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障方面,单位或雇主为受雇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12. 7% 、25. 7% 、14. 4% 、7. 5% 、4. 7% 和3. 1% ,总体参保水平仍然偏低。居住方面,有超四成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既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从我们最近在长沙、郴州等7个城市对728名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来看,湖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仅为43% ,处于较低水平。

2. 市民化渠道窄

从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由于现有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中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城镇户籍往往意味着社保、教育、就业等一系列的城市待遇,这使得农民工的市民化绕不开户籍制度。就户籍制度而言,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户籍城镇化带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进而完成市民化。这种市民化主要包括城市外延式发展使得城市原周边的农村居民直接转变为城镇户籍,获得城镇居民的相关福利待遇并脱离土地,统一进入非农产业。这种市民化方式门槛较低,转化人数少,部分人在转化为市民后心理上和素质上还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民工先融入城市生活,再实现户籍转化,最终实现市民化。

二、湖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证分析

1.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评价体系

( 1) 指标体系

分析和评价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仅靠一两个指标难以涵盖,我们选取和尝试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由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支撑、公共服务与政治参与、社会认同和自我认知四个一级指标组成,具体包括16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 2) 计算方法

市民化程度用S表示,其含义为农民工相对于普通城市居民( 假设市民化水平为100% ) 的市民化水平或程度。权重设置主要采用专家赋权法,一、二、三级指标的具体权重见表1。

设综合评价指标为S,一级指标为Xi,二级指标为Yi,三级指标为Zj,计算公式为:

( i,j,k = 1,2,3……n,Wk为指标对应的权重)

2. 现阶段湖南省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量化分析

( 1) 农民工整体的市民化程度分析

根据2013年6月在湖南调查的728份问卷,结合2012年湖南农民工监测数据,利用上述计算公式和权数设置,计算出湖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43% 。从湖南农民工市民化整体情况和经济支撑、公共服务与政治参与、社会认同和自我认知四个维度的市民化情况( 下文中分别用S、Sjj,Szz,Ssh,Szw来表示) 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民工市民化整体水平( S) 偏低,仅为43%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认为以50% 作为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高低分界线较为适当,可将其分为四个等次: 70% 以上为高水平,50% 至70% 为较高水平,30% 至50% 为较低水平,30% 以下为低水平。湖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较50% 的分界线低7个百分点,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经济支撑度( Sjj) 较高,达到55% 。这说明农民工市民化已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其中相对收入水平较高,达到66. 5% ,较上年提高2. 8个百分点。这是由于近几年来农民工市场供求因素和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农民工月平均工资水平上涨较快。同时随着劳动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农民工就业受到户籍歧视和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减少,就业稳定程度和劳动合同签订率在增加。据本次抽样调查显示,有70. 5% 的农民工表示就业时没有受到户籍歧视,有64. 6% 的农民工表示就业较稳定,有51. 2% 的农民工表示就业时与城镇居民同工同酬。据2012年湖南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外出受雇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51. 5% 。但是农民工的相对消费水平、居住状况等指标仍然偏低。据2012年湖南农民工监测数据可知,农民工的相对消费水平仅为37. 8% ,在务工地拥有自购住房的农民工比例仅为0. 27% ,在外租房的农民工比例也仅为26. 8% 。

三是公共服务与政治参与度( Szz) 最低,仅为31. 8% 。农民工参加城镇保险、享受住房保障和政治参与情况较差。据2012年湖南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单位或雇主为受雇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仅有12. 7% 、14. 4% 和7. 5% 。在本次调查中,仅有7. 4% 的受访农民工表示享受过住房补贴或廉租房等住房保障政策,仅有14. 7% 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参加过务工所在地的选举或被选举活动,仅有15. 2% 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参加过务工居住地社区的管理活动。这说明制度因素和政府公共服务缺失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最主要因素,应努力加大相关制度改革,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高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程度。

四是社会认同度( Ssh) 偏低,为36. 1% 。本次调查显示,业余时间一般和城里的朋友一起活动的农民工比例仅为14. 1% ,经常参加或一般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的农民工比例仅为14. 3% ,只有27. 5% 的农民工认为城里人对自己没有偏见。这说明城市社会中市民对农民工的排斥较严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较为困难。

五是自我认知度( Szw) 也较低,为48. 1% 。它在四个维度的市民化指标中居第二位,高于政治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市民化程度。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较强烈,受访的农民工有47. 5% 表示坚决或尽量留在城市; 仅有24. 1% 的表示一定回农村或挣够钱就回农村; 28. 4% 农民工表示不好说; 认同自己是城市人的农民工比例偏低,受访的农民工中仅有37% 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

( 2) 不同年龄群体的市民化程度分析

将农民工按年龄分类,来计算农民工市民化整体情况( S) 和经济支撑( Sjj) 、公共服务与政治参与( Szz) 、社会认同( Ssh) 和自我认知( Szw) 五个维度的市民化情况。可得出图2:

区分和识别农民工群体及其市民化程度,可以从年龄和文化程度两个方面得到结论。

从年龄看,不同年龄群体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在综合指标与经济支撑、公共服务与政治参与、社会认同和自我认知五个维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农民工市民化整体水平看,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最高,为46% 。其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消费水平较高,一般没有适龄上学的子女,基本上不存在子女在务工地上学困难的问题,融入城市社会的程度较高,市民化意愿较强。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市民化程度在四个年龄段的农民工中得分都最高,分别为56. 4% 、37. 4% 和41. 1% ; 其次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较高,为43. 6% ; 第三是40 ~ 49岁的农民工,为43. 1% ; 最低是30 ~39岁的农民工。50岁以上的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其一般没有适龄上学子女,基本上不存在子女在务工地上学困难的问题。同时本次调查对象排除了打零工的农民工,调查的50岁以上的农民工基本上都是外出从业时间较长的人,市民化的经济基础和意愿也较强。30 ~39岁的农民市民化程度最低的原因主要是其大多数有适龄上学的子女,其子女在务工地上学的困难最大。据本次调查显示,86. 3% 的30 ~ 39岁农民工有适龄上学子女,65. 2% 的40 ~ 49岁农民工有适龄上学子女,30. 9% 的16 ~ 29岁农民工有适龄上学子女,仅19. 5% 的50岁以上农民工有适龄上学子女。

二是从经济支撑层面看,各年龄阶段的市民化程度均超过50% 。其中,16 ~ 29岁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最高,为56. 4% ,主要原因是他们相对收入和相对消费水平较高,受到的户籍歧视以及同工不同酬现象较少。

三是从公共服务与政治参与层面来看,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农民工,一般没有适龄上学子女,基本上不存在子女在务工地上学难的问题。

四是从社会认知层面来看,年轻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较高。其原因主要是年轻的农民工更容易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同,更容易融入城市社会。在调查农民工的社会交际时,“业余时间一般和城里的朋友一起活动”比例最高的是16 ~ 29岁农民工,为24. 2% ; 30 ~ 39岁和40 ~ 49岁的比例相当,分别为11% 和12. 1% ; 比例最低的是50岁以上农民工,仅为5. 7% 。

五是从自身认知层面来看,不同年龄段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相差不大。主要因为年轻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但对当前生活满意度较低。受访的农民工中回答“坚决留在或尽量留在城市”比例较高的是16 ~ 29岁和30 ~ 39岁的农民工,分别为49. 5% 和53. 4% ; 比例较低的是40 ~ 49岁和50岁以上的农民工,分别为43. 4% 和35. 6% 。受访的农民工表示对当前生活状况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较高的是40 ~49岁和50岁以上的农民工,分别为62. 6% 和58. 6% ; 比例较低的是16 ~ 29岁和30 ~ 39岁的农民工,分别为37. 6% 和51. 8% 。同时,不同年龄段受访的农民工“认同自己是城里人”的比例都偏低,均在35% 左右。

三、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1.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按流动程度和生存状态差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基本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在城市有固定住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第二种是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农民工,工作和收入相对稳定,但没有固定住所。第三种是季节性务工农民,以农业为主,务工只是增加收入的手段。针对不同类别的农民工应采取不同措施。第一种农民工已基本融入城市,应尽快将其转化为市民。第二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但市民化能力较弱。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其职业技能,解决社保、医疗、住房等问题。第三种农民工重点在于解决同工同酬、子女入学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

2. 解放思想,深化相关领域制度改革

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大、中、小城市发展规划有步骤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其一,落实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政策,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其二,降低中、大型城市落户门槛。其三,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使社保、医疗、教育等相关福利与户籍脱钩。其四,进一步完善身份证和居住地登记管理制度,适时取代户籍管理制度。

二是改革土地制度。土地改革主要包括: 其一,着力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其二,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包、出租、入股,试行土地使用权的自由买卖,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其三,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长期化。

三是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关键是取消与户籍相关联的各种差别性政策。其一,完善劳动就业法规,严禁地域、身份等就业歧视,实现农民工与普通市民的同工同酬。其二,尽快实现社会保障与户籍脱钩,研究出台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征管办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跨地域流转,实现同工同保障。其三,改革招生制度,逐步取消大中小学校招生的户籍限制,目前重点是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四是改革城镇行政管理制度。完善政治参与体制,拓宽参与渠道,研究出台农民工参与务工地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和享受当地市民同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的办法。

3. 创造条件,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其一,要大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其二,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二是加强农村教育,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其一,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提高新一代农村居民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水平。其二,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论文下一篇:行为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