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2024-08-05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精选12篇)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篇1

农民工是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大量涌入城市而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一部分在外闯荡成功的农民, 陆续带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信息, 回到家乡开始进行办厂、开店等创业活动, 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步伐的加快、家乡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返乡创业者正逐年增加, 成为农村一个新的群体。

一、“凤还巢”工程的实施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2000年, 安徽省启动“凤还巢”工程, 引导“打工潮”向“创业潮”发展, 建立起一套吸引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工作机制。2007年, 安徽省建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专项补助资金, 实施“创业扶持工程”, 通过政策、场地、培训、服务和维权等五大扶持措施, 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潮。安徽省劳动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 目前安徽省外出劳动力突破1 000万人, 而返乡创业农民工已达70余万人, 占农民工总数的7%, 吸纳22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大大拓宽了农村就业增收的渠道, 成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阜南县在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在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中因势利导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 实现以商招商。鼓励阜南籍成功创业者不断向外地客商推介阜南以及项目, 成效显著。例如, 投资1 000多万元的伟晔机械,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引进的。二是与优惠政策结合起来。县委、县政府明确表示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 都对返乡创办的企业开放;凡是外商能享受的优惠政策, 返乡创业人员都能享受;对返乡创业人员, 在政治上给地位、事业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三是与项目结合起来。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确定方向, 找准路子, 在选厂址、建厂房、办证、批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阜南县是劳务输出大县, 共有40多万名外出农民工, 近几年返乡创业者正成倍递增, 他们创办的企业已经由2004年的50多家, 增加到2006年的230多家。2008年, 这一数字则达到500多家, 总投资近3亿元, 吸纳了3 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全年完成产值近6亿元。返乡创业的类型主要有:经商回归型, 即外出经营销售人员在积累一定的资本和市场拓展经验后回乡创办企业;有的是打工转为创业型, 他们在打工中往往经历从工人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艰苦磨练, 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 这正是创业所需要的;有的是创业拓展型, 他们已在城市创办了企业, 再到家乡办分厂、加工基地, 或迁回家乡办厂;有的是被外资企业派往家乡所在地, 做分厂负责人, 由帮助外商管理企业变为在家乡独立办厂;有的是群体返乡创业, 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如王堰镇农民马士永带领在温州梅头镇从事洁具生产的几十名同乡和周边市县的朋友, 纷纷来到县工业园区投资办厂20余家, 形成了洁具生产产业集群。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 创业环境大为改观, 农民工返乡创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 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1. 融资难。

资金短缺和贷款困难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而这个问题在返乡创业农民工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据调查, 88%的人认为回乡办企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 自有资金占52%, 向私人借款占18%, 银行贷款占28%, 政府资金占2%。政府和银行支持的资金总计不足1/3。长期以来, 各大商业银行将信贷业务的重点投放在城市, 在农村开展的只是小额信贷业务, 由于整个金融系统对农村地区的还贷能力信心不足,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前景更是持怀疑态度, 再加上商业银行贷款要抵押, 而农民工新办企业大部分是租用场地, 抵押物少, 银行怕承担风险, 所以银行不愿意给回乡农民提供贷款。

2. 用地问题凸显。

目前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符合国情的, 但有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较多的土地, 这就制约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多农民工刚返乡创业时都是租用厂房或民房, 或用自家住房进行生产运营, 但这对正规化作业和日常管理非常不利, 当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 就直接涉及到用地的问题。业主普遍反映当前用地存在严重困难, “地难批”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规模扩大。在征用农民土地的问题上, 存在政府部门没有处理好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关系, 导致企业虽然办好了全部用地手续, 但被征地农民依然来闹事的问题。农民普遍反映被征用土地价格定得偏低, 被征地成本没有得到相应补偿。

3. 创业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

返乡创业者对家乡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硬件”的改善评价较高, 而对政府提供的管理和服务这些“软件”却不是很满意。虽然优惠政策制定的好, 有些部门要求的也好, 但实际操作却不好, 很多事情比起沿海开放城市还是放不开手脚。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跑的部门多, 各种证明、评估、许可、规划、设计、登记等手续繁多且都要收费, 增加了创业成本。税费制度简单划一, 执行起来过分僵硬, 也是返乡创业者反映较多的问题。如果不能根据经营状况的好坏适时调整税额, 就会使人感到税制不公平, 影响经营者的纳税积极性, 甚至导致企业倒闭。

4. 缺少管理人才。

一些返乡创业者虽然有创业精神、市场观念, 能找到发展方向, 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 缺乏长远眼光、管理不善、市场开拓能力差、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普遍存在。当创业处于个体或家庭作坊式经营的时候, 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经验和知识, 但是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返乡创业者这种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彰显。由于返乡创业者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管理水平有限, 加上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 容易产生独裁和专断, 决策的不民主和机制的不合理, 难于适应市场变化, 管理方面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可能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政府缺乏对创业的有效组织和指导。

返乡创业者主要是以分散的非组织化的方式进入市场的, 大多是各自为战的小本经营, 规模小, 结构单一, 这些企业在本质上非常松散脆弱, 缺乏柔韧性和集体行动的协调机制。面对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 抗风险能力较差, 从而降低了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只有少数打工者在奋斗中走上管理岗位, 经历了职业层次的提高, 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 具备了返乡创业的要素。多数返乡创业者迫切需要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 需要有成功的典型给他们示范, 传授经验, 达到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政府要继续完善政策, 优化服务, 牢牢抓住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 大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实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飞跃。

1. 创新融资模式。

缺乏资金或资金不足是输出劳动力回归创办企业时遇到的首要问题, 地方政府应把解决资金问题作为引导和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突破口, 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 开拓多种融资渠道。一是开发性资金的合理倾斜。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开发资金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 在开发性资金的使用方面, 应注意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二是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担保体系。在金融服务上探索建立“企业联保”+“财政注资担保”模式。若干户企业联合起来, 向信用社递交联合担保申请书, 每个企业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 这些企业出资总额作为担保基金;县财政可注入等量资金, 共同作为担保基金。信用社则根据担保基金按照一定比例放大授信额度, 对各家企业所需资金随用随贷, 在第一时间满足需求。三是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式,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乡村银行是一种非政府组织, 是从事小额信贷的民间独立金融系统, 是以扶贫为宗旨的银行。乡村银行贷款的覆盖率大, 能真正有效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 河北省易县已进行试点。四是金融机构针对实际情况, 可尝试推出“果园、土地和树林承包权抵押贷款”、“诚信客户贷款”、“巾帼创业贷款”、“青年创业培训贷款”、“公司+基地+农户贷款”和“水产业贷款”等信贷新品种。

2. 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

将农民工创业用地纳入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决执行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 因地制宜, 妥善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一是充分利用小城镇和乡村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包括闲置土地、厂房, 调整合并的机构、学校用地, 村镇边角地等。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 可直接用于农民工创业。二是允许地方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 并从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民工创业, 并适当减免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规费。三是符合城乡规划、市 (镇、村) 容、安全、环保、卫生、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 返乡创业者家庭住宿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可视为经营场所。创业者兴办符合无污染、安全、不扰邻条件的小型加工项目, 经镇村同意, 允许在宅基地范围内搭建简易生产用房, 供电、供水等部门应给予支持。同时, 要防止借农民工返乡创业之名, 乱圈地搞返乡创业开发区。

3. 着力打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

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关键在优化创业环境, 切实维护和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1)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办企业, 所得税要等到项目赢利、企业运转良好后方可征收, 并可适当延长开征时间;对经济效益不佳的企业实行降低税率或免征;对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应给予补贴。 (2) 提供人口管理、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城镇创业的返乡农民工, 当地政府要适时地解决他们的城镇户口问题, 尽可能地提供城镇居民的待遇, 特别是其子女入学要免收“赞助费”, 逐步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 为他们创业解决后顾之优。 (3) 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对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或欺诈的行为, 政法部门要加大整治力度, 重拳打击抢劫、绑架、勒索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以及以侵犯财产权为目的的犯罪行为, 并有针对性地打击村霸乡霸, 地痞流氓。 (4) 要规范对企业的收费行为。严禁乱收费、乱摊派, 凡挂牌营业者, 由物价、财政部门制定并下发税费限额负担卡, 对负担卡以外的税费, 业主可以拒付。政府可借鉴河南省固始县的做法, 尝试成立督察局, 协助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 接待企业投诉, 处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关系。

4. 发展创业培训, 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政府不仅要重视和支持打工农民返乡创办企业, 更要重视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把对他们的创业培训纳入到政府的议事日程, 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设计。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当地的区域特点,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 认真分析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状况, 结合农民工外出务工所从事的行业和积累的专业技术、经验, 确定相适宜、好发展的创业培训专业。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 注意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市场调查相结合。可聘请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成功者来讲学, 以引导和帮助学员掌握创办企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并学会合理运用。二是构建完善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广校的载体作用, 以农广校为中心, 构建农民创业培训体系, 应包括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指导咨询服务中心、实训基地。这个体系围绕农民工创业提供服务, 分别完成不同的职能:培训中心负责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和创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负责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研发, 进行农业科技推广, 同时为技术培训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师资力量;指导咨询服务中心负责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 并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实训基地可作为新科技实验基地、技术培训的实践场所、试办创业的基地。

5. 加强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组织引导工作。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是当前农村急需的资源。但农民工对项目开发、资金运作不熟悉, 对家乡的资源状况和环境条件也较陌生,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 这些资源就会逐渐浪费掉。政府要帮助他们选准发展的方向, 跟踪服务, 做好组织引导工作。一是强化资金投向的引导, 使打工积累的资金变成创业的原始资本, 进而引导打工者的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 使其资金投向由“消费型”转向“扩大再生产型”。二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 引导返乡人员从事特色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支持有条件的私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 集中资金、人力、物力重点发展规模经营。积极引导个体私营者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名特优产品, 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向“产业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针对个体私营企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模式, 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由“天女散花”型分散布局向集中规模型发展, 形成生产在一家一户, 规模在千家万户的个体私营企业群体。

摘要:从“凤还巢”工程的实施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入手, 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融资难;二是用地问题凸显;三是创业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四是缺少管理人才;五是政府缺乏对创业的有效组织和指导。提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一是创新融资模式;二是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三是着力打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四是发展创业培训, 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五是加强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组织引导工作。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何聪.安徽:返乡创业潮正起[N].人民日报, 2008-04-27 (7) .

[2]沈艳, 余英国.阜南:农民工回乡创业显成效“凤还巢”激发创业潮[EB/OL].人民网“: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人民网看淮河两岸”专题, http//:www.people.com.cn.

[3]刘光明, 宋洪远.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对安徽、四川两省四县71位回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3) :67.

[4]邓卫初.实施引凤还巢工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与科技, 2006, (5) .

[5]李岭梅, 赵鹏程.以农广校为基地构建创业培训新模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劳动力回流;返乡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返乡潮。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是解决大量农民工失业以及达成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思路,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农村劳动力其中包括回流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步履维艰,因此采取相应措施,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扫清障碍是当前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前提。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概述(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规模

在不久前,农业部对农民工输出比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返乡农民工中,有39.6%的人失去了工作或者还没找到工作,也就是说,在一亿三千万外出就业农民工中占15.3%的农民目前处于失业状态。据这个比例测算,有近两千万的农民因为经济不景气丢失工作或者还未找到工作而选择回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成为党中央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大规模的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回流中,有一部分人群返乡是为了创业,属于主动回流。他们的返乡为解决大量回流农民工失业问题提供重要思路,这部分群体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返乡创办企业情况

1、行业结构

返乡创业农民工一般利用当地资源建立和发展企业,因此企业所属行业以农业自然资源、农副产品加工以及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为基础,如农副产品加工、轻工业、建筑建材业等。这些行业具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而且成本小,进入的门槛低,是回乡创业者优先选择的行业。

2、产业分布

据调查,返乡创业者虽然大多从事非农产业,但是并未完全脱离农业,其产业分布总体特点是第二、三产业高于第一产业。按照韩俊等对301个村的返乡创业调查结果来分析:一方面,以年龄为界,小于40岁的创业者从事农业开发经营的比重低于非农产业;大于40岁的创业者从事农业的比重超过非农产业比重,且比例上升。另一方面,以区域为界,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更少,从事农业的创业者也以开发农业为主。此外,第三产业比第一、二产业更有吸引力,中西部地区从事第三产业的创业者多于东部地区。

3、经营形式

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的经营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企业规模较小。根据韩俊等的百县调查结果,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属于个体经营的占68%,私营企业占20.2%,股份制企业占6.5%,承包、租赁经营占4.6%。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为主,其初次投资规模在5万元以下的占近七成。有40%的企业用工为2人以下,70%为10人以下。年产值在10万以下的约有50%。由以上数据可知,返乡创业农民工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方式只能以简单形式为主,数据也显示返乡创办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很好的吸纳能力。此外,新农村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返乡创业群体的素质普遍较高,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势力量,因此不少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经纪活动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或进入中国乡村基层执政阶层,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从总体上来说,外出农民工回乡的创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一)引进先进生产要素,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工返乡后如何创业 篇3

1、你想做的是什么?

2、你能做的是什么?

你想做的最好是你喜欢的,这样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你前进。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为选错行业而是因为中途放弃。如果你每天都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恐怕结果不会太乐观。

所谓你能做的是结合你的天赋、能力、经验和资金来考虑的。不着边际的或超出你个人能力的事最好别做,因为我们是小本创业,经不起太大的风险。虽说跌倒了可以爬起来,但更多的人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无奈之下只得又给别人打工。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结合市场需求及相应的消费群体,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出师未捷身先死。

在我们选项前,下列的几点是我选择行业的若干原则:

1、必须是喜欢的产品,能够不断保持激情;产品及所在行业有广阔的前景,产品是不断增值的

2、所选行业及产品要有个性,只与一部分人群做生意即可可以复制并可以做大

3、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

4、现款交易

5、少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少接触饭局、歌舞厅

6、穿休闲装的时间更多

7、朝阳产业,成长性高。能长期发展

8、受人尊敬。有行业成就感

9、有一定区域垄断性,我的地盘我做主,避免低层次的竞争

10、苦点累点没关系。但投资不能太大。滚动发展

下面还有本人创业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感悟之一:创业成功最关键是创意,创业成功最关键的是创意,更重要的不在于创意本身有多少美妙和神奇,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的不可复制,市场潜力的大小以及实施计划的可行性。

感悟之二:尚未成熟的市场是创业的契机,选择一个适合的创业切入点,选择一个非成熟市场。会使创业早日成功的几率大一些。

感悟之三创业失败风险是巨大的

感悟之吗创业者不一定是全才,创业者优点明显,他们往往热情和有韧性,有知识有勇气,但往往缺点也很明显。要么是懂技术的不懂管理,要么是在管理经验上有一手但缺乏技术的前瞻性。但随着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很多创业者慢慢变成了多面手。

感悟之五:最困难的时候往往是转机来临的时候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

感悟之六:创业的机会不能等待论证,在创业之前就把事业发展的规划全想明白,经过反复论证是不现实的,如果全想明白了,可能机会已有人抢先了。创业时的环境往往大多数人不看好,这给少数看好这些业务的人以机会。这时用常规的方法去论证,往往会得出结论说这个业务将会失效。

感悟之七创业其乐无穷,创业就如同品茶,有的人只品出了茶的苦,有人却在苦后尝到了甜。成功在于选择,投资小,赚钱快的项目,你需抓住时代的脉搏,有眼光会选择,你就成功在即。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综述 篇4

为了稳定就业,有关部门也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配套政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许多农民工走上了返乡创业之路,这一现象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政府部门以及学界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理论对于我国解决农民工返乡问题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因此,笔者对近几年学术界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大致来看,目前国内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返乡创业原因与动机、返乡创业对城镇化、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等方面。通过总结与分析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推动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为新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理论保障与政策支持。

一、农民工返乡原因的理论探讨

(一)农民工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使之具备了返乡创业条件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本包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金融资本的积累无疑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必要条件,因为在传统体制下,农民获得贷款的途径很少,打工的积蓄就成为创业投资的主要来源。同时,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也得以提升。李晓亮等(2005)认为回流民工经过都市文明的洗礼,形成了与传统农民有别的特点,在打工的过程中,他们不仅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学到了一技之长,而且逐渐学会了从社会的角度去全方位的认识自己,有了市场意识,有了民主法制观念,摆脱了旧传统的束缚,构建了新的观念体系,在人力资源方面呈现出优势。

(二)农民工在综合比较后的理性选择

根据托达罗模型理论及其延伸,决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因素是:城市中的预期收入(包括实际收入和人力资本增值收入)乘上城市就业概率减去外出的成本(包括实际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等)后为正值。反过来说,一个已经外出就业多年的劳动力决定其是否返乡创业,是综合考虑了上述诸多因素后,认为继续在外务工比较利益会下降的结果。

从理性选择角度,周霞(2005)认为局外人“认为行动者的行动不够合理或非理性开不反映行动者的本意。用行动者的眼光衡量,才能真正理解行动者”。具体到农民工理性行动上,他们从农村迁入城市之后做出返乡还是继续留在城里的理性选择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制约农民工理性选择行动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工对自身拥有的资本值的认知、对城市的认知和对乡村的认知。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化解释

黄建新(2008)从结构化理论视角探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的深层次因素,认为返乡创业并不只是简单的行为选择的过程,而是受到结构性因素制约的行动。根据结构化理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国家政策和农民工自身在特有的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农民工的流动与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结构性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性资源,改变了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其直接效果是实现了自身的结构化。

(四)政府政策的引导

王翌(2007)认为政府政策效应促使农民工主动回归。国家扶持农业的新政策不断出台,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有大幅度增长。农民工回流成为一种潮流。

另外,在政府对农民工创业条件与保障的政策方面。杨家栋(2010)提出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农民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励措施,改善了创业环境。农村创业条件的改善增加了预期收入,使农民在进城打工与在回乡创业之间选择了后者。

(五)农民工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协调性促使其返乡

覃扬庆(2009)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看,认为农民工回流现象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有着必然的联系。

农民工劳动供给对劳动市场需求的不适应性,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农民工人力资源之间的不适应促使农民工退出城市劳动市场,返乡回流。这也是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劳动力结构自发调整的正常现象。

关于农民工返乡,除上述原因之外,学术界还提到诸如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制约、家庭的各种原因(如照顾父母、抚养生育小孩等)、外出地的就业歧视、劳动力素质低而导致无法长期稳定就业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为亿万农民谋福祉,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的经营要靠农民,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农民。然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异地流动,使谁来建设新农村、带头人怎样培养成为新农村发展的一个新问题。因此,在我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学术界也高度关注农民工返乡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新联系。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返乡农民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外出就业造就了一批新型产业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回乡创业使他们中的一部分又回到农村,成为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骨干力量。褚颖(2010)提出,农民工具有在外的经历,见多识广,回乡后他们成为当地农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也成为当地农村了解外界的重要渠道。回乡农民除了农业开发、从事工商服务业以外,还有不少从事了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有的还担任村干部,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杨群红(2008)用河南省信阳地区的实例表明,返乡创业中一部分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担任了村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的困难,使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有了得力的领头人。

(二)为就地转移劳动力提供了门路

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改变了农业以农为主的传统局面,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开拓了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门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

(三)返乡农民工带回了先进生产力,有利于带动农业生产向集约、高效模式发展

农民工回乡创业从加工、流通领域切入,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实体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推动城镇化建设

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近半数办在小城镇和县城,这些企业带动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向小城镇集聚,发展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这是一条低成本的小城镇扩张之路,也是一条解决农业过剩人口的新路。

综上所述,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供给问题,带回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和新技术,而且还能将发达地区的新思想、新管理理念带回家乡,引导当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能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后,留守子女教育和老人的照料等社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政策建议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难

一些学者通过对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返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研究了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难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有70%的创业农民工认为资金困难是返乡创业的首要困难。只有不足25%的企业有贷款,而且贷款企业中,半数贷款仅几万元,超过10万元以上的只有一少部分。现在的部门银行贷款门槛高,而且手续非常复杂,周期拉长,难以及时解决返乡创业者的融资之需。

2、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不够。

特别是金融、财政、技术、市场等各种政策配套不同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事业的提升和正常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劳动、农业、城建、公安等多个部门,创业本非易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要想创业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极其渴望有关部门能够为其大开绿灯。然而,现在各级政府对于专门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配套扶持政策却很少。

3、创业者自身素质偏低使其缺乏创业后劲。

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普遍存在着经营理念、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应对创业的考验,导致了企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政策建议

阳立高等(2008)对湖南省14个市(州)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政策调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科学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政策建议。农民工基本上都是从内陆贫困落后地区外出到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人文生活环境比较好的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的,要想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安心创业、把业创好,国家就必须要加大对返乡创业的引导与扶助力度,充分体现出返乡创业的比较优势。如:改革个体经营工商登记制度、调整金融制度,多途径、多渠道解决创业融资困难问题、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改革土地制度等。

韩俊等(2008)提出由于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缺乏相关的优惠政策、创业难、“三乱”现象时有发生、融资和用地困难等问题存在。对此提出了加大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财政和税收扶持力度、改善金融服务,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信贷支持、建立健全农民工回乡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体系、优先解决农民工回乡创业用地问题等对策。

李含琳(2008)认为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政府急需调整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建立有一定力度的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内容涵盖财政扶持、税收扶持、金融扶持、产业扶持、土地扶持、市场扶持及环境优化政策等方面。

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重大课题,当前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探讨空间。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我国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

不少学者在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中都提到,农民工返乡创业会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近半数办在小城镇和县城,这些企业会带动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向小城镇集聚,发展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这是一条低成本的小城镇扩张之路,也是一条解决农业过剩人口的新路。

然而,究竟应采取何种政策措施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科学的城市化战略,统筹兼顾,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之路。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具体,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讨。

(二)鼓励及保障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方面的研究

学术界普遍呼吁政府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及足够的保障,也提出了很多政策建议。然而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对各种政策建议的具体实施方案缺少深入研究。另外,对政府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反馈也研究颇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促进政策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以期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与实际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晓亮,申覃,周霞.2005.回流民工:农村宝贵的人力资源[J].农村经济与科技(11):16-17.

[2]、周霞.2005.返乡,还是留城?——对影响农民工理性选择的因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4):68-71

[3]、林斐.2004.对90年代回流农村劳动力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50-54

[4]、黄建新.2008.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研究——结构化理论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4):15-17

[5]、叶长德.2008.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研究趋势析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6-8

[6]、熊桉.2009.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4):172-174

[7]、阳立高,廖进中,张文婧,李伟舵.2008.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4):85-88

[8]、韩俊,崔传义.2008.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11):3-8

[9]、李家祥.2007.进城农民逆向回流及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兼与拉美城市化相比较[J].求实(1):88-89

[10]、褚颖.2010.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J].现代农业(5):188-189

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 篇5

我市日前出台了《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方案》,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截至底,重庆返乡创业农民工数量累计达到48.4万人,带动163万人就业。

《方案》首次提出了我市将分功能区域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计划全市首批打造2—3个国家级返乡创业示范县,3—5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县。

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问题,此次将农民工等就业重点群体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象。返乡人员创办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按规定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贴息。

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微型和鼓励类中小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两年内按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补贴。政府将设立返乡创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对承贷银行按基准利率贷款形成的逾期不良部分,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按照一定比例拨补。另外将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达州:农民工返乡创业 可申请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近日,我市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加大政策扶持、财政奖补、税费减免及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依据《意见》,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各类经济实体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社保补贴和稳岗补贴;对在电商平台开办“网店”、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组建专业合作社等,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创办多个项目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补贴。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前三年,按照企业实际缴纳税收中地方留存部分90%计算补贴资金,三年内合计不超过企业投入金额70%为限给予奖励扶持。将返乡创业农民工投资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与外地客商享受同等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引进资本和技术的,按照招商引资政策予以奖励。此外,农民工返乡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可按规定程序申请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政府提供不超过2年贴息,同时鼓励银行金融机构根据返乡农民工资产状况和诚信度发放信用贷款。

西安:民工可申请最高10万元创业贷款

《意见》中提出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要让每个农民工都能享受一次有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自主参加培训的可在户籍所在地或求职就业地享受培训补贴和一次技能鉴定补贴。

《意见》提出在西安市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划拨公共就业服务经费专项用于转移就业工作。企业吸纳就业困难农民工再就业、就业困难农民工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

返乡创业 农民工成“红薯王” 篇6

高中未毕业便踏上南下打工之路

带着一副近视眼镜的易安全,看上去有些学究样。如果不是家境贫寒,父母无力负担学费,他也许会成为一位文化人。高中尚未毕业,易安全就被迫辍学,怀揣着从亲戚家借来的钱南下广州,开始了他的打工之路,那一年他还不满20岁。

易安全到达广州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带去的钱所剩无几,一度流落街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当他得知东莞电子厂招工后,在厂门口苦苦等待了3天,每天仅靠白糖兑自来水充饥。最终,易安全的诚意打动了老板,答应让他去上班。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十分珍惜,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易安全还十分好学,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勤奋好学的他很快便成长为厂里的中层管理干部。

回乡创业品尝人生的成与败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家里的土窝窝。”1998年底,易安做出一个对自己来说重大的决定:辞职回家乡创业。

回到家乡后的易安全开了一家小型作坊,专门加工茶叶。一开始,茶叶加工生意红红火火,后来由于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生产技术不过关,经营逐渐惨淡,没多久就以失败告终,这次创业让易安全亏了近3万元。这不仅给了他一记沉重的打击,也给他那充满激情的创业之心泼了一盆冷水。但易安全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开始了新的探索。

易安全用打工得来的800元买了一台机器,给别人加工红薯,做成淀粉。后来,由于淀粉销不出去,他干脆把这些滞销的淀粉做成米粉销售。从小吃米粉长大的易安全似乎从中嗅到了一丝商机,让他坚定了再次创业的信心。

起初,易安全看到溆浦人在什么情况下都将红薯粉当做一道菜。于是,他选择了在溆浦做红薯粉。上午,他在作坊里做红薯粉,下午推着板车上街卖,逐渐被消费者接受,生意做得还不错。但易安全是个孝子,看到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看,只好回到家乡照看父母,带小孩在家读书。他的妻子则出去打工。

灵光闪现找准创业方向终获成功

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易安全决定在家乡做米粉加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打拼后,他的米粉加工作坊运营终于走上了正轨,盈利也有了显著的增加。但是,小型作坊满足不了易安全的大志向。他始终想着怎样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事业。但农产品种类甚多,做哪一种农产品加工着实让易安全范了愁。

一天,家住城里的亲戚托易安全捎些家乡的红薯粉去,说洗马乡的紫红薯不光好看、味甜,营养成分也比一般红薯高,因此做出来的红薯粉味美有韧劲。听到这里,易安全顿时灵光一闪,想到家乡人一直有种紫红薯的传统,每年都会把收来的红薯送往外地卖,但是销售并不紧俏也相当廉价,有时市场趋于饱和还会有大量的红薯积压,如果把这些堆积的红薯制作成红薯粉、红薯片等食品不是既能赚钱又解决了乡亲们的难题吗?说干就干,易安全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并以房子做抵押,贷款近百万元购买机器设备,并以政府提供的中和村闲置的小学教学楼作为厂房,“安全红薯粉厂”正式登记注册。之后,易安全到各村农户家中,挨家挨户与乡亲们签订种植合同,并拟定最低保护价,年底时将农产品全部回收进行深加工。这样,易安全的举措不仅防止了原料的流失,也让加工厂的原料有了保障,乡亲们的收入比以前更多,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会有大量的红薯堆积而造成经济损失了。

易安全一边马不停蹄地组织工人培训,与多家加工厂签订合同,承揽加工业务等;一边和家人到处打听厂商,联系各大销售渠道和网点,还在深圳布吉租了两间门面。每天晚上,易安全都扛着重达25公斤的红薯粉,沿街跑夜市和酒店。有时,因为太累了,他就睡在大街上。这样销售了一个月时间,除去门面费等开支,他虽然没有赚钱但也没有亏本。

回到洪江半年后,易安全的销售情况开始有了显著变化,一个个订货的电话打给了他。

为了方便农户往工厂运送红薯,易安全实行定点收购方案,在全乡共设5个集中点收购红薯并进行淀粉加工,这样不但减少了农户们的劳动强度,更减低了其运输成本,从而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有了大量订货单,易安全开始扩大加工规模。2007年,易安全又加大投入几十万元增开了一条生产线。因为规模的扩大,原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如今,易安全的红薯粉厂共签了上千亩的种植合约,红薯粉年产量高达800多吨。

易安全成功了,荣誉也接踵而来。2010年,他被评为省劳模。

促进当地“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就业

易安全对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功不可没,特别是促进了当地“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就业。

在易安全的红薯粉厂上班的人中,40岁以上的妇女约占40%,30岁至39岁的妇女约占50%,20岁以上的女工约占10%,她们基本都是本地人。

红薯粉厂实行计量工资和按劳计酬制,技术熟练的工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一般工人月收入1000元以上。还有10多个6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她们白天要接送孙子孙女上学,还要在家做饭做家务,无法定期定时来上班,厂里同意他们在自身条件允许下来工厂上班,附带着挣钱。

一些农民工因金融危机被迫返乡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安全红薯粉加工厂’热心地接纳了他们。听说厂里的工资不比沿海低,洗马乡很长一段时间还掀起了一股“返乡热”。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篇7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 稳定并扩大外出农民工规模,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显然,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 我国政府审时度势, 围绕农民工返乡创业及时进行顶层设计, 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必将掀起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基于这一背景,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应用研究必须整合创新“碎片化”的政策安排, 形成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体系, 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新热潮,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从国内外两个大方面进行分类, 国内从创业主体、创业动因、创业平台、创业风险、创业模式、制约因素、创业政策七个方面进行综述, 国外从创业特点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对于学术界的前期成果, 有待深化的问题包括: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体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具体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我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之间联系的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等。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2 国内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 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也愈来愈多。本文根据学者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的相关研究, 将国内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归纳为创业主体、创业动因、创业平台、创业风险、创业模式、制约因素、创业政策七个方面。

2.1 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研究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初高中文化程度的男性中青年为主, 且大多数有一定的专业技术 (张善余、杨晓勇, 1996) 。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那些有文化、有技能、有市场头脑的中青年农民工更倾向于返乡创业 (董伟才, 2007) 。其中, 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主要为第一代农民工, 且大多数农民工从事个体和私营经营, 企业规模较小, 半数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小城镇创业, 这些返乡农民工虽然从事非农产业, 但仍没有离开农业, 具有兼业经营的特点 (王西玉, 2003;韩俊、崔传义, 2007;谢韶光, 2011) 。近年来, 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开始分化, 出现代际差异 (张改清, 2011) 。

2.2 农民工返乡创业动因研究

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因较多, 其中, 作为理性经济人,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最根本原因。除此之外, 子女教育、照顾老人、服务家乡、城市就业形势险峻等都促使了农民工返乡创业 (刘光明、宋洪远, 2002;江立华、陈文超, 2011;段锦云、韦雪艳, 2012) 。近年来,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愈发突出, 三次产业呈现失衡发展,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增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 (陈荣, 丁勇, 2011;张尚民, 2012;程业炳、周彬, 2014) 。农民工由“打工潮”向“创业潮”的转变, 打破了农民工进城的单向流动,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呈良好态势的发展, 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对输入地和输出地投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梁双伟、李博, 2013) 。

2.3 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研究

随着农民工返乡创业规模的扩大, 为应对创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应促进农村教育与终身学习平台的融合 (王志军, 2015) 。在农村实施创业帮扶工程, 建立创业服务工作平台。同时开展创业前期培训、创业项目推荐、创业服务专家指导、创业政策咨询、创业模拟实训、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服务 (康彩霞, 2011;王艳霞、王新宅, 2013) 。为鼓励农民工创业, 发展农村经济, 从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就业服务平台、职业培训平台、社会保障平台“四个平台”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罗彩桂, 2010;申鹏、朱林, 2014)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 搭建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能够极大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效率 (胡枫、史宇鹏, 2013;李敏, 2015) 。

2.4 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研究

关于创业风险, 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五缺口理论, 赵光辉等 (2005) 认为创业风险来源于融资缺口、研究缺口、信息和信任缺口、资源缺口、管理缺口。第二种观点为双缺口理论, 谢科范和赵湜 (2009) 认为创业风险来源于资源缺口和经验缺口, “双缺口”存在普遍性。农民工创业可能因缺乏对财政税收、合同、劳动用工等问题的科学认识而存在法律风险 (文川, 2012;王一帆, 2014) 。同时, 在创业实践中, 返乡农民工还面临着创业本身的风险, 生计、贫困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发生、过程、结果存在着关联 (韩峥, 2004;张大维、郑永君, 2014) 。

2.5 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

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 但并没有完全离开农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分布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 (谢韶光, 2011;王民强、潘锦云, 2010) 。且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兼业经营为主, 多行业分布为主要模式。创业模式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学技术带动型、集团开发带动型六种 (卞红兰, 2010) 。根据前人研究梳理, 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多是依托当地资源, 创业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建筑、纺织、机械加工、餐饮、运输、服装加工、造纸等行业 (赵曼、刘鑫宏、顾永红, 2008;谭宇、王英, 2011;杨晓晗, 2013) 。

2.6 农民工返乡创业制约因素研究

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制约因素方面, 金融支持、创业政策、政府创业项目、教育与培训、基础设施条件、市场环境、当地的创业文化等都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 (张秀娥、孙明海, 2011) 。其中, 政府服务思路不够清晰、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创业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面临土地瓶颈、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等等是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 (杨群红, 2008;程新友、王芳, 2009;陈华彬, 2010) 。此外, 农民工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创业素质、文化程度等也都对返乡创业有显著性影响 (史健, 2014) 。综上所述, 农民工返乡创业制约因素涵盖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实施惠农支农的一系列政策则有助于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 缓解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

2.7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研究

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三化协调”、城乡统筹、县域经济联动发展,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应在产业扶持、税收减免、金融保障、土地流转、市场调控等方面进一步调整与优化 (韩俊, 2008;李含琳, 2008;郭志仪、金沙, 2009;徐晋、谭晶荣, 2010;扶桑, 2011;谭忠真、何红梅, 2012) 。目前, 资金匮乏、融资难等问题仍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困境 (刘唐宇, 2009;王亦明、周玉梅, 2010) 。因此, 对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金融政策支持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王玉帅、吴超, 2013) 。为农民工建立完善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刘文烈、王建, 2010;周园、张惠君, 2014) , 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仍有待研究。

3 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特有的现象, 国外以农民为主体的创业理论及实践研究较少, 主要集中在对回流劳动力及其创业活动的考察。

3.1 回流劳动力的创业特点及影响

Arif等 (1997) 利用1986年国际劳工组织对巴基斯坦1327户回流劳动力家庭调查数据, 研究发现44%的就业者从迁移前从事生产或服务性工作转为回流后从事企业创业活动。Dust mann等 (2002) 发现, 从德国回流的土耳其移民样本中, 超过一半的回流者在回流后4年内创办了小型企业。Gubert等 (2011) 基于2006年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三国回流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 统计发现, 在992个回流者样本中, 296人从事创业活动, 占总量的29.8%。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业、餐饮酒店业和建筑业。Murphy (1999) 利用1990年代中期对我国赣南两县的调查研究发现, 回流劳动力的创业行为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多样化。Zhao (2002) 运用1999年六省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 回流者比从未外出者更有可能进行农业机械等生产性投资。Demurger等 (2011) 利用2008年在安徽无为县的农户访谈数据, 通过Probit回归分析发现, 回流的劳动力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 与未外出者相比, 回流者从事创业活动的概率高10.4%。

3.2 回流劳动力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Stathopoulou (2004) 认为具有创业意识的农民在不断变化的农村市场经济环境中把握潜在的创业机会, 而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是创业成功的关键。Fuller (2006) 认为农村环境对农民创业有直接影响, 改善农村环境有助于农民创业行为的顺利实施。Pieter de Wolf、Gerard Mcelwee (2007) 等通过对欧洲六国的农民创业者比较研究发现, 农民要想创业成功不仅要拥有生产技能、管理经验、资金, 还要拥有机会识别能力、危机意识、风险防范与控制、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技能。Kalitanyi, Vivence (2010) 认为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支持体系、财政资金的分配都会影响移民创业的积极性。

4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和展望

4.1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

综上所述, 尽管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有现象, 但国外学者就回流劳动力及其创业活动的一系列实证研究, 在机理阐释、分析方法应用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借鉴。

国内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研究, 在创业环境、创业动因、创业模式、创业政策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在供给侧改革、新常态、“双创”新环境的背景下, 有关制约因素、创业风险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仍有待突破。新环境下,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和模式的选择也亟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因此, 在立足新常态及“双创”背景等现实条件、整合创新“碎片化”的政策安排, 形成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体系方面亟需开展综合性研究。

4.2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展望

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大力支持,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返乡创业的道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此举必将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但经济新常态的社会环境复杂性使得现有的相关研究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实际中的应用仍十分有限, 为顺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未来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还需从以下方面做更深一步的探讨:

(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体研究。与单纯外出务工者不同, 参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通过外出务工, 实现了一定的资本积累, 返乡的同时带来了资金和人力资本、沟通了劳动力的输入与输出地, 因此,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无疑是撬动“三农”发展的核心创新要素资源。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体出现了代际差异, 逐渐由“农一代”向“农二代”演变, 但“农一代”如何向“农二代”演变, 返乡创业主体结构改变后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效用是否增加等问题研究尚不成熟, 且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的研究较少, 且大多缺乏例证分析。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的研究关乎农民工返乡创业趋势的发展, 有助于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探讨, 所以, 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与研究。

(2) 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具体政策的研究。目前, 大多数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研究都是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下进行的, 而没有具体到县、乡、镇、村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各地政府应当实施因地制宜的政策设计来优化农村的创业环境, 鼓励并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 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 使他们不仅敢创业, 而且能够创业成功。例如:从财政、税收、环境优化、金融、产业、土地、市场等几大方面着手, 因地制宜, 依托地区资源特色, 形成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全面的政策体系。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建立创业培训和引导机制, 积极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规避风险, 农民工返乡创业才会取得成效。

(3)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我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新要素, 将推动当地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方式转变, 对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可以看做是要素回流的过程, 通过返乡创业, 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并对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良好的“推-拉”作用。目前, 学术界大多数学者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风险、动因研究颇多, 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三化”之间的联系研究较少, 这仍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

(4)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劳动力转移“双向流动机制”中的回流机制, 对实现劳动力统筹转移将产生重要作用, 且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资本积累, 是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 更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农民工返乡创业必将带动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同时, 对外出务工农民工起着强大的吸引作用, 对解决当下劳动力转移不合理、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人口拥堵等问题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劳动力转移二者之间联系的研究较少, 且不够完善与具体。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如何影响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劳动力转移的效用有哪些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后期对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的影响等, 这些都有待学术界给予进一步关注。

参考文献

[1]石智雷, 谭宇, 吴海涛.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10 (5) .

[2]梁双伟, 李博.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科技, 2013, 28 (6) .

[3]李敏.大众创业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J].中州学刊, 2015 (10) .

[4]谢韶光.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探析[J].经济纵横, 2011 (3) .

[5]韦星光, 孔德工, 林为兵.加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统筹城乡发展[A].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6]张秀娥, 张梦琪, 王丽洋.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成长路径选择及其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 2015 (4) .

[7]韩俊, 崔传义.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N].中国经济时报, 2007-12-27.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篇8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 不仅要从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地位的角度上去思考, 而且要从国家战略的意义上去理解。

(一) 返乡创业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机制。

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教训, 我们可以发现, 我国过去的城镇化战略主要是靠“农民离农、农业离村”来实现的, 这也就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所说的“增大分母, 减少分子”。但是, 这中间也有问题, 就是这个分母如何才能真正增大?只靠农民工在城市经济当中的收入确实能够增加部分农民的收入, 但是不能够增加所有农民的收入。而现在的“返乡经济”, 是把优势资源由城市引向农村、由经济发达地区引向不发达地区, 这样的要素流动机制, 把城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 形成沿海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格局, 使得我国的城乡真正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 这样形成的城镇化是内生的本源的。

(二) 返乡创业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孵化器。

这是由于, 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一是在多年外出打工的过程中, 经过锻炼提高了自身的技能, 大部分打工农民实现了知识化和技能化;二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在回乡的同时, 还会将在发达地区的企业、城市、单位中看到、学到的先进生产方法、先进生产工艺、甚至是先进生产设备带回到自己的家乡;三是整合能力大大提高, 能够把外力与内力有机结合起来, 把打工时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

(三) 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带头人和基层干部后备力量。

目前, 返乡农民工创业除了参加从事非农产业, 创办企业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直接参与竞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 他们都成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带领群众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领头人, 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层干部, 成为党的方针路线有力的、忠实的执行者, 是连接党和群众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二、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一) 回乡创业者以中年男性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据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组对3026位回乡创业者的调查, 回乡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39岁, 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的占了63.9%。据调查, 回乡创业者中, 男性占90.9%, 妇性只占9.1%。仅看这组数据, 不足以发现女性在回乡创业中的作用。根据对配偶在创业中作用的调查, 共同创业的占38.8%, 协助创业的占35%。回乡创业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地区平均的文化程度。在回乡创业者中, 具有小学学历的占10.2%, 具有初中学历的占64.8%, 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4.2%。这些回乡创业者平均累计外出务工5.8年, 他们在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外出前, 仅有28.5%的劳动力接受过技术培训, 经过外出打工的锻炼后, 几乎所有的回乡创业者都掌握了1-2门专业技能, 还有的积累了丰富的财会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创业者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 但他们在打工中不断学习,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回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回乡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 企业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 企业规模较小。从产业构成看, 农民工回乡后在很多领域进行创业, 如, 特色种植养殖业、加工业、小型工矿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农村旅游业等。据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资料显示, 从总体上看, 农民回乡创业在一、二、三产业的总体分析情况是:第一产业占28.3%, 第二产业占30.7%, 第三产业占32.1%, 其他8.9%。虽然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 但根据调查发现, 98.5%的创业者所在家庭还有承包耕地, 他们和农业之间的天然联系仍然存在。

根据对回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 回乡创业主要的经营形式是个体经营, 所占比例为68%, 其次是私营企业, 所占比例为20.2%, 股份制为6.5% (主要是在第二产业, 分别有12.2%的工业企业和13.5%的建筑业企业采取股份制的方式运营) 。另外有4.6%的承包、租赁经营, 主要属于商品农业开发。

从企业规模看, 以中小企业 (包括微型企业) 为主。企业初次投资规模在5万元以下的占近7成。年产值在10万元以下的约占五成。从规模上说, 可把企业分三个类型, 第一类是就业谋生型的企业。如, 有42.1%的农民工创业主要是解决个人和家庭就业问题。第二类是成长谋利型的企业。第三类型是能达到沿海先进企业水平的现代企业。

(三) 回乡农民工的创业和居住地主要集中在农村或离农村较近的 (集) 镇。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回乡创业者选择在农村创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6%, 其中54%的创业者则集中在 (集) 镇。选择在农村居住的创业者占总调查人数的51.1%, 在 (集) 镇居住的创业者占48.9%。这说明大部分回乡农民工所选择的创业和居住地点是离家较近的村庄或 (集) 镇。据调查, 已获得城镇户口的占13.5%, 在未取得城镇户口的人中, 约三分之一还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大部分回乡创业者虽然回到城镇创业, 但仍然没有实现举家迁移, 也没有取得城镇居民身份。

(四) 近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创业方式和创业力量。一是一部分年轻农民开始成为农村经纪人或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部分农民在外打工大多从事市场营销、企业公关等方面的工作, 积累了一些经验, 掌握了一些市场。他们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 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 通过农产品的生产资料购销、传播信息以及开展技术承包,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农业发展服务。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白领”。二是一部分农民工开始竞选担任村干部, 改变落后的村面貌, 创业开始出现政治化倾向。近年来在党的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号召下, 一部分在外创业有成, 拥有一定资本的成功农民怀着报效家乡的思想, 回到家乡创办实业, 担任村支书,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另外, 国家通过考试从村支书中选拔乡镇公务员, 这使一些年轻的具有高中文凭甚至一些大学文凭的农民工开始竞选村干部来锻炼自己, 以便走上仕途之路。三是一些在城市难以就业的或者想回农村发展的农家大学生开始回村创业, 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创业力量。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境

据调查, 目前农民工回乡创业主要集中于建筑、采矿、运输、餐饮和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 加之主要依靠自有资金, 因此, 创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一) 政府服务思想不够明确。

目前返乡创业农民工仅占外出务工农民人数的3%左右, 比例甚少, 这与政府服务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思想不够明确关系很大。政府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到底想返什么乡”、“主要能创什么业”问题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明确;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中大多数人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认识不够深入;对于怎样才能把他们的现实需求与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有些地方政府在思想认识上也是不明确。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总以为农民工“返乡”, 就是返回到原来居住的乡村, 这与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中去以统筹城乡发展相悖。二是总觉得农民工返乡“创业”, 就是要创办有相当规模的企业, 要创办大而强的企业而不是小企业, 这是与绝大多数返乡农民工的经营管理能力与财力物力相去甚远的。绝大多数返乡农民工, 即使是搞“农业产业化”的农民, 他们最希望返的“乡”, 也不是原来走出去的村庄, 而是当地的城镇;他们绝大多数人能够创的“业”, 也主要不是规模企业, 而是微型企业、个体企业, 不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 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些实质性的问题, 不从返乡创业农民工最大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就不会有大的起色。

(二) 优惠政策缺乏, 寻求支持难。

一是各级政府专门针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配套扶持政策较少, 缺乏有力地支持引导。二是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 投资规模小, 其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 项目科技含量偏低, 享受国家扶持政策较难。三是缺乏优惠的金融政策环境。从目前资金支持来看, 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资金主要支持农民工的培训和劳务输出。目前多数地区还没有出台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金融优惠政策, 不利于调动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积极性。

(三) 资金来源有限, 创业融资难。

对于广大回乡农民工来说, 缺乏资金是制约其创业的最主要问题。在调查中, 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融资难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依靠创业者打工积累自筹资金, 来源渠道有限, 因此固投资金、流动资金相对紧张困难。由于金融机构贷款约束变硬, 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抓大放小”或只存不贷, 对小企业的贷款前置条件较高等等, 使之难以得到金融服务。农民工银行贷款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二是没有贷款担保和抵押;三是贷款利率太高;四是创业风险大, 银行不予贷款。目前, 全国大部分乡镇除拥有农村信用社外, 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几乎全部弃农进城, 回乡创业的农民工若需办理金融业务就要到县城办理, 不利于农民工创业。另一方面, 农村金融服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汇”, 缺乏适应和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创新服务产品。农业保险尤其缺乏, 金融创新产品在乡村推广不足, 新兴服务发展不快。

(四) 文化素质偏低, 经营管理难, 管理人才短缺。

据以上资料显示, 返乡农民工中, 40岁及以上人员最多, 近80%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在外打工虽学到一定技能, 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知识水平限制, 农民工营销观念落后, 市场开拓能力差, 短期行为较重, 缺乏长远眼光, 创办的企业一般都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同时技术水平低, 品种单一, 档次低, 缺乏竞争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回乡创业人员所创办的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另外, 大多数回乡创业人员反映管理、营销、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难招, 并已成为企业提升发展的障碍。回乡创业的人员出身农民, 创业地大多在乡 (镇) 、村, 创办的实体大多属微利项目, 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 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难以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加之, 创业地的生活水准、环境和物质文化条件等缺乏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导致外地人才和劳动力不愿来, 本地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则向外流失。

(五) 信息资源闭塞, 把握市场难。

一些返乡创业者缺乏相关的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 对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不能准确把握, 对产品的营销存在信息不畅, 手段缺乏, 缺少对当地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 办企业存在一定盲目性。创办的企业项目“孤独”, 产品单一, 没有嵌入产业链。加之产品流转因交通“瓶颈”等制约而增加了物流成本, 造成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 政府要转变思想, 高度重视农民工创业工作。

农民工创业, 不仅是农民工自我致富、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解决社会就业, 特别是农村就业的重要渠道, 是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性动力。政府要把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一项民生工程, 将农民返乡创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融入发展的大格局, 并建立农民返乡创业目标考核体系, 把实施“返乡创业工程”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转变农民工返乡是就业“包袱”的落后思想, 牢固树立“输出劳动力, 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 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 将实施“返乡创业工程”作为从更高层次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做法。同时, 对尚未返乡、但已经在外地创业有成就、想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帮助, 引导、鼓励他们返乡创业。

(二) 充分利用政策机遇。

要充分利用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方案、国务院3号文件、各省市出台的促进农民工创业的的优惠政策, 将政策用好、用活、用到位, 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大力宣传返乡民工创业的典型事例, 争取“一人创业、带动一村、影响一镇、致富一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折不扣地坚决兑现各种惠民惠企的政策承诺, 坚定创业者信心。要按照中央规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民生工程建设, 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要鼓励一些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农民工参与当地的民生工程和小城镇建设。利用国家加大力度发展农村流通业的机遇, 鼓励一些资本较大的农民在县城或乡镇开办商贸流通公司;鼓励一些资本较小的农民开办农家店。不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农民工, 都要抢抓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机遇, 不断创新创业模式, 扩大就业创业途径,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 调整金融制度, 多途径、多渠道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

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创业初级阶段, 在这一发展阶段基本上是利用自己所积累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回乡租厂房、民房或是用自己的住房进行生产经营;二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后准备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阶段。政府在制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到两个不同阶段的区别, 分类指导, 细化明确。不同行业中的创业者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具体情况与面临的实际困难是各不一样的, 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 对不同行业中的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 尽快发展乡村、集镇等社区银行, 扶植民间融资, 科学引导地下信贷的合法、规范经营, 同时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从县域吸纳的存款“取之于农, 用之于农”的支农比例。可以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基金担保公司, 由政府牵头, 组织成立行业协会, 要求成员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 按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费用组成协会基金, 由协会用统一账号把基金存入开户银行, 再由政府或用基金做担保, 对符合要求、有发展前景的新进入企业, 以及进行规模扩张时遇到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

(四)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

一方面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税收体系, 参照引进外资的税收减免政策, 实施等同于或是优越于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费减免。着眼现实, 立足长远, 先引导、鼓励和扶助企业发展起来, 做大做强, 再按照统一的税率征收税款。国家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和信贷的工具与手段来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基本情况, 对不同区域的同一产业实行不同的税费、货币与财政政策。可以参照农业税减免、农业补贴、出口退税等办法来对社会弱势群体创业进行税收减免、提供财政扶助与补贴, 在信贷方面提供必须的担保以促进其发展壮大。

(五) 突出做好农民工创业培训。

建立多层次的创业培训教育体系, 推动各类普通高校、技术院校、职业院校开设创业课程, 开展创业观念教育和创业培训。对失业返乡农民工开展以农村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创业培训, 使其成为发展农村家庭产业、创办农业企业和推动农业产业的骨干。对掌握一定技能、积累一定资金的农民工开展以小型加工业、服务业等为主的创业培训, 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要创新培训模式, 积极开展创业实训活动, 通过组织准备创业的人员参加模拟创业和见习活动, 提升其创业能力。

(六) 增强服务意识, 优化创业环境, 打造良好创业平台。

一是要尽快健全农民工创业组织机构, 建立返乡农民工信息档案和创业信息网络。按照农民工的工作类别、职业技能等详细分类, 归纳整理出人事档案资料, 建立创业农民工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创业民工代表座谈会, 了解其所思所想, 听取其意见建议, 加强沟通, 并就反映的问题同有关方面进行协调, 帮助解决返乡创业民工的困难。返乡创业的民工大部分在基层, 消息闭塞, 地方政府特别是乡 (镇) 政府要多方位收集市场信息, 及时为创业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利用手机短息的方式发布创业信息和项目, 引导他们从农村和自身实际出发, 选好返乡创业项目。二是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以打造“零障碍”服务品牌为目标, 简化程序, 规范操作, 增强服务意识, 强化政府效能建设,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和创业扶持服务平台。同时要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 加强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建设, 对创业者投资区域范围内所涉及的村组居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制止破坏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行为。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让“草根型”的返乡创业,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发达地区商务成本的提高和农民工归属感的增强,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趋势将会加强。政府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回归平台, 使其在推动农村新一轮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摘要:当前经济形式下, 突出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解决农民工就业、化解危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 扩大融资渠道, 实行税费减免, 强化创业培训, 创造良好创业环境, 让“草根型”的返乡创业, 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经济形势,农民工,创业,对策

参考文献

[1].韩俊, 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N].经济纵横, 2008, 11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9〕14号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篇9

1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背景分析

1.1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体制根源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时往往会遭遇户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障碍。因此,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无法看到落户城市的希望时,往往选择返乡择业或创业。可以说,尽管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并造成社会资源分配失衡,但其也恰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体制根源[2]。

1.2 城市融入障碍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贡献了巨大力量,但当前我国城市却普遍存在着农民工歧视现象[2],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在思维方式、工作类别、个人能力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皆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较难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此外,城市各类生活服务价格的攀高也让广大新生代农民工难以承受。因此,返乡创业自然成为其重要选择。

1.3 传统思维方式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思想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出生、成长于农村地区,虽然他们已在城市中工作数年且拥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学识,但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家族群聚观念、养老观念等思想在无形中推动着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择业、创业[2]。

2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2.1 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足

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是新生代农民工能否成功创业的重要保障。但从现实经验中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着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虽然大部分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均已在务工途中学习了一定创业知识并积累了相关经验,但这些知识和经验大都属于零星获得,他们大都未曾系统地接受过创业培训;其次,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较少接触专业知识,这容易导致其在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空有热情、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创业质量。最后,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可能会受到其在长期打工生涯中积累的思想影响,容易存在“得过且过、缺失宏图”的心理,进而导致创业信心、后劲不足。

2.2 创业过程出现融资困难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尤其是在创办具有一定规模企业时,资金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践中看,首先,由于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时间相对较短,自身资本积累有限,往往在创业初期大量依靠外部资金;其次,由于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年轻且长期脱离家乡,其在家乡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往往不够强大[3],这就导致其进行的借款大都是从极为熟悉的亲朋好友间获取,这不仅限制了可得借款人群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可得借款的资金量;最后,由于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无抵押低息创业贷款大都需要一系列相关证明,例如高等学历证书、SYB培训证书等,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学历等限制,往往无法提供此类证明,只能转而申请有抵押创业贷款,这无疑增加了贷款获取的难度和成本。

2.3 创业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创业生态环境不佳会对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造成一定打击。首先,社会治安有待提高。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家乡多为经济较不发达地区或偏远山区,这些地区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社会治安相对于较发达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新生代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时常会遭受到不法社会分子寻衅滋事、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明显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顺利进行。其次,各类配套设施不健全。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地区多为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当地的各类配套设施仍然较为落后,交通、通信、电力和供水等设施不够完善,这容易给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造成挑战。最后,各类行政审批仍然较为烦琐。在当前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之下,国内创业环境已明显宽松且各类行政审批也已大幅削减,但仍然存在着大量较为烦琐的审批流程,这不仅容易增加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负担,也会打击其创业热情。

3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强化对新生代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培训

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通过组织创业技能培训班、宣讲会的形式来对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创业信息汲取、创业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具体而言,第一,政府可以联合各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开设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班,系统性、专业化地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创业能力。第二,政府也可以定期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面对面指返乡创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工作,为之答疑解惑,帮助其创业。

3.2 加大金融支持新生代返乡创业农民工力度

我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积极行动,以实际行动化解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遭遇的融资困难。第一,政府可以通过财政专项拨款,对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产品研发、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第二,政府应该根据返乡创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创新创业贷款类型,推出符合其需求的创业贷款;第三,金融机构在讲究自身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社会利益,有针对性地推出符合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的商业贷款,并派遣专人为其讲解服务,帮助其办理业务。

3.3 进一步优化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环境

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创业环境不佳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应该积极行动以解决该问题。第一,增强社会治安环境。通过强力整顿不良社会分子、大力宣传社会治安思想来为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第二,健全各类社会设施。政府应当大力兴建各类社会设施,以便为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第三,政府应继续简化各类行政审批,以此来为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减轻创业压力,帮助其更好地创业。

摘要: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背景出发,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张秀娥,孙中博,韦韬.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经济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2(12):117-121.

[2]刘云.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9(3):102-103.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谢恒.欠发达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思考[J].中国市场,2014(51).

[5]王彦.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建构研究[J].中国市场,2014(46).

[6]于诗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5(12).

[7]林翰雄.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4(12).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篇10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2012 年6 月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所提出,包括福建省22 个、江西省13 个和广东省7 个中央苏区县。 由于受历史战争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等多种因素,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贫困落后面貌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因此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打造祥和富裕的苏区具有重大意义。 《若干意见》积极鼓励原中央苏区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 建设农民创业基地, 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带动南方整体生态经济,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促进全社会共同发展进步。

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加上苏区作为最大的老革命根据地的优越资源,交通位置又相对独特,这些都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可能性。 同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外出农民工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 经验和资本,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管理知识, 且有强烈的回乡创业愿望。 就大环境来说,近年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危机,规模裁员,这使农民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迫使他们回乡创业。

苏区的发展需要靠大家集体的努力,因此提倡农民工返乡创业,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理优势,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当地农民工创业面临很多困难,特别是资金来源问题最为突出。

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资金问题分析

(一)项目选择未经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认证,银行难以放贷

作为农民工,其本身并不具有很多的资本积累,因此要创业,无疑要面临贷款融资问题。 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对创业项目的选择是否经过了充分的市场调查,是否进行了可行性认证,这是农民工能否顺利进行创业融资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工缺乏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认证的相关意识和知识,对项目选择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认证的极少。 因此大部分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对创业项目的选择是不具有对其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认证能力的。 对于农民工而言,银行等融资机构是其进行融资的主体,而对于银行等相关融资机构而言,大部分都是以盈利目的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农民工对项目选择未经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相关的可行性认证的情况下,项目选择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风险,而这些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通常难以进行预测和控制。 因此,作为以盈利目的而存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通常不会选择承担这些不确定性风险, 也就不具有为农民工提供相关融资服务的意愿。 因此,银行不放贷,农民工就难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的融资困难。

(二)农民工抵押标的物少,贷款额度少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民工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抵押标的物也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民工身份以及所处环境决定了其必然缺少相关抵押标的物。 比如,农村大部分人所拥有的无非就国家土地和山地的使用权以及农民住房的财产权。 在目前状态下,土地和山地使用权并不能作为抵押标的物进行贷款融资,农民的住房财产权对于银行而言也并不具有多少抵押价值。 在抵押标的物少的情况下,农民工缺乏偿还贷款的保证能力,其收回贷款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银行因此所承担的风险也将随之增加。 因而,银行能提供给农民工创业融资的额度必然会较少。 由此而言,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是难以避免的。

(三)抗风险能力和信任度低,融资困难

农民工返乡创业抗风险能力低,信任度低是造成农民工融资困难的又一重要因素。 大部分农民工都是属于个体创业,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单打独斗,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 但是个体力量往往很薄弱,因此在抗风险能力和信任度方面都相对较低。 虽然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可能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技术,但这也仅仅局限于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就拿对项目选择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认证来说,农民工对于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认证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通常是缺乏的,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农民工个体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认证不仅难以取得进展,而且其创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将大大增加,这对于本身就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创业初始阶段而言,无疑加剧了农民工创业融资的需求。 与此同时,因其个体抗风险能力低,投资成本大,创业能否顺利进行不确定性高, 银行等融资机构等对其的信任度将随之降低,所以其融资困难将进一步加深。

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问题解决对策

(一)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民工的知识帮扶,增强其造血功能

政府应该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农民工的知识帮扶,积极组织乡、县、市等对返乡创业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创业各方面的知识普及。 同时在对农民工的创业知识进行普及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工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增强农民工的造血功能,使农民工在进行项目选择时能够依据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相关的可行性认证,进而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信任度。

(二)加速土地、房屋的确权和流转,增加农民的抵押标的物

鉴于目前国家正在对土地、 房屋的确权和流转进行试点,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抵押标的物少造成融资困难的问题,国家应该加速对土地、房屋的确权和流转。 一旦国家政策得到普及,农民工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得财产权进行确权之后, 就可以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财产权进行流转和交易,农民工能作为抵押的标的物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由于抵押标的物而融资困难的问题。

(三)政府搭建创业平台,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

政府应该搭建各种创业平台,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在外务工期间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及资本。 在政府组织下,通过搭建创业平台,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和合作社聚集行业的产供销各种人才和资源,组织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抱团前行,将单个个体力量凝聚成团体力量,组团出海,培养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团队精神,构建农民工的团队意识。 通过这些平台能够利用团体力量,各取所需,发挥各自的一技之长,对项目选择顺利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增强项目选择的可行性,提高银行对项目选择的信任度,从而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民工创业提供较高额度的融资服务。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困难问题。

(四)县、乡、村与金融机构合作,实行连保制,将信任度向前延伸

由于农民自身资本积累较少,抵押标的物少,抗风险能力低,从而导致融资机构对创业农民工缺少信任度,农民工创业贷款额度少。 对此,政府应该积极推进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由政府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担保,并对其融资贷款的偿还承担连带责任。 政府也可以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与农民工之间互相担保,从而使金融机构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信任度向前延伸,降低返乡创业农民工融资难度。

四、结论

农民工兄弟,政府喊你返乡创业! 篇1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并将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专家认为,在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和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意见》指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新局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说,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农民工,有志于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都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

他说,推动返乡创业契合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现在创业氛围、环境在不断优化、改善,创业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同时,返乡创业顺应了产业转移这一进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不论是转移产业本身,还是这些产业所能拉动的配套产业,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所以返乡创业有很多机会和空间。此外,返乡创业也顺应了劳动力结构性变化的趋势。

返乡农民工企业招应届生享社保补贴

除税费减免外,《意见》还从降低创业门槛、加大财政支持和返乡创业金融等方面提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

《意见》说,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应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放宽经营范围,鼓励返乡农民工等人员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同时,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此外,创业担保贷款也将惠及农民工。《意见》提出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农民工家乡

《意见》提出“促进产业转移带动返乡创业”,其中提到鼓励农民工输入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口帮扶输出地建设承接产业园区,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带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

根据同时公布的《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下称《纲要》),未来国家将鼓励已经成功创业的农民工等人员, 把适合的产业“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潮流,转移到家乡再创业、再发展。

“输入地与输出地发展联动”是此次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项基本原则。据此,《意见》还提出,借力“互联网 +”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输出地特色产品的挖掘、升级、品牌化,实现输出地产品与输入地市场的嫁接。

焦点1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做啥

鼓励创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国家为什么要在今年出台文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林江介绍,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调整,东南沿海的农民工返乡趋势不可逆转,“国家此时出台文件,正是提前为农民工返乡做出布局。《意见》提出把输出省份的产品和输入省份的市场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很强。原来在沿海为老板打工制造出口产品的,就可以变成在家乡制造,在沿海销售。这样,一些内陆省份的特色产品的加工制作就可以转入内需市场”。

大量的农民工返乡,他们可以在哪些领域创业?《意见》提出,鼓励创业基础好、创业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创业空间。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为平台和载体,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带动民族地区创业。

在创业模式上,《意见》也提出要“合作分散市场风险”,其中说到“鼓励返乡人员共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建立营销渠道”。

焦点2如何“迎接”农民工返乡创业

创建 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纲要》从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开发农业农村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等作出部署。其中,在“电子商务进农村”中,《纲要》提出全国创建 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等。《意见》特别提出,及时将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创业人员纳入社保覆盖范围。

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林江认为,培训和资金支持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意见》提出了支持返乡创业的五方面政策措施:一是降低返乡创业门槛;二是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四是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五是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在“整合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中文件指出,盘活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发展一批重点面向初创期“种子培育”的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引导早中期创业企业集群发展的返乡创业园区,聚集创业要素,降低创业成本。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篇12

(一)宿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

宿州市把改进农业增长方式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实施农业“双百工程”,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全市形成了60多个以“一村一品”为特色的万亩以上现代农业种植小区,总面积达138万亩;建成了65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1025万个规模养殖场,规模养殖比重达40%。发展劳务经济,全市外出务工人数130万人,年收入预计可达80亿元 (1) 。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以砀山水果、萧县粮食、符离烧鸡、泗县板材、灵璧畜禽养殖加工为龙头的企业集群。

(二)宿州市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现状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即在在政府支持下,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起来,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比如宿州市埇桥区永镇乡关湖村甜叶菊种植合作社社长陈爱武,带领农民种植甜叶菊2300亩。萧县龙城镇农民李武,租用该镇山坡地1200亩发展林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明显。目前全市已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9家,建有各类生产基地403万亩。二是兴办二、三产业,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合理分工。带着技术、资金、信息,通过在外闯荡中结识的企业老板关系创办生产相应配套部件的企业,如宿州市砀山县返乡农民工领头或引进的意向性投资项目500多个,两年间就创办了260多家企业。三是成为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购销、传播信息以及开展技术承包、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跑流通市场、兴建特色种养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发展产业集群。比如宿州市墉桥区褚兰镇农民开发的无籽西瓜技术,由于无籽西瓜产量大,保鲜期长、便于运输等优势迅速推广开来,于是外地纷纷邀请当地农民去传授技术,目前该技术已传至海南省。

二、返乡农民工在创业中所面临的问题

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前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返乡农民工创业主要制约因素可以归纳为自身素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方面。

(一)农民工自身素质问题对创业的制约

1. 科学文化素质低

根据我在埇桥区褚兰镇李院村、灵璧县下楼镇小圩村以及萧县龙城镇刘楼村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约占70%,小学文化程度占23%,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过7%。科学文化的素质偏低限制了农民工对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的学习和使用。这也可以通过农民工的就业行业分布情况来体现出来。以这样的素质如果从事本行业的创业会在两个方面加大创业难度:在专业技术上,由于技术层面水平低,会导致其产品或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并且由于没有技术门槛,相应的竞争力度却非常强;在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方面,由于以前打工中大都从事生产,没进入过管理领域,这导致他们存在能力缺失。总之,素质和能力的缺陷会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

2. 思想意识的局限

(1)目标不明确,没有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宿州市的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时仅局限于养家糊口的层面上,而且也受制与自身素质而没有进行远景规划。先天的“小富即安”意识会使他们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催发沾沾自喜、安于现状的思想而止步不前,这是阻碍他们做大做强的思想障碍。

(2)分散性强,不注重合作,形不成合力

以宿州市为例,当地返乡民工创业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家庭式的创业模式,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形不成合力,抗风险能力差。仅建筑队来说,褚兰镇眉山村区区二千余人口的村子就有七支之多!这不仅使他们之间存在竞争互相限制发展,而且由于资金分散,即产生了因资金匮乏而无法置购重型的高新技术工具,还因基础设备重置产生了资金浪费的现象,在技术和建设效率上都受到限制,缺乏竞争力,形不成品牌。

(二)外部不利条件的制约

主要是资金缺乏。这是返乡民工在创业中所要面对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返乡农民工有项目想创业的非常多,但是真正实行的却寥寥无几,主要的阻碍就是创业资金不足。尽管外出打工的农民在返乡时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积蓄,但是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这点积蓄是远远不够的。据调查,宿州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己资金、向私人借款和银行贷款三种渠道。而除自己资金外,通过另外两种渠道来融资的难度很大。在私人方面,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手中都会有些余钱,但是由于他们要考虑到自己的开销和对方的偿还能力,愿意借的并不多。而农业金融机构对“数量多、额度小、布局分散、成本高、风险大、回报低”的农村贷款积极性不高 (2) 。银行“抓大放小”的态度使资金更多流向企事业单位,留给农民的创业资金很少,并且由于较高的利息和繁杂的手续等问题,农民工也不太情愿办理银行贷款。资金问题不能解决,多数返乡民工只好空有一腔创业的热情,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三、对积极发挥返乡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建议

(一)对完善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的几点建议

1. 招商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

这是因为乡镇企业所具有的“就进吸纳、就地安置”的先天优势。据测算,全国的乡镇企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安排20万—25万人就业,乡镇企业每年增长就业为200万人左右 (3) 。政府在这里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协调各乡镇企业的建设发展,使之互为补充、相互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式发展不仅能促使本产业自身的迅速扩张和升级,还会带动相关产业,尤其是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吸纳就业能力,而且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大都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使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互推进,进一步增加了吸纳就业的能力,要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片群众”。 (4)

2.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绿色产业

比如埇桥区前杨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清澈透底的宣扬大坝与雄浑的青龙山相映成趣,而幽深曲折的狼窟尽显神秘探险色彩,过往之人无不赞叹。曾多次有外商欲投资开发都因道路不善而未能达成。随着路路通工程的实施,该村交通得到改变,开发农村旅游观光业也迫在眉睫了。

(二)关于提高农民工素质的相应的建议

1. 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以政府为主导 (5) 。要继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兴建培训学校,积极聘请专业人才给予培训,对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监管,防止因不法分子打着培训幌子骗钱。转变农民工思想观念树立“已尽自身最大能力创造财富为己任,将满足自身必要生活所需要的财富之外的剩余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这样的人生使命 (6) 。

2. 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管理、指导

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并鼓励农民工合作创业,实现产业集群化,并协助宣传,开发市场。通过合作将产业做出品牌,做大做强。对缺乏技术的农民工成立专门的技术辅导小组用于提供目标规划、发展指导、技术支持协助管理等服务。

四、结语

任何地区在发展和进步中都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且这些进步与发展都是在内部与外部的矛盾不断斗争和解决中取得的。广大农业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积极面对并解决自身的各种问题,利用各种条件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优越的环境、充分调动返乡农民工的积极性,才能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2]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小班阅读下一篇: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