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办文化

2024-06-05

农民自办文化(精选5篇)

农民自办文化 篇1

一、农民自办文化产生的历史必然

从人类文化的产生来看, 有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而农耕文化占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农耕文化的起源, 虽然历来众说纷纭,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就是农人为了生存为了填饱肚子去种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随着耕作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随着“刀耕火种”的产生手段成为了历史, 我们的农耕技术, 已经进入了机械化、工业化阶段, 而农村也逐步进入了城市化年代, 因之, 原先的文化, 已经满足不了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和物质水平, 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精神生活的需求。此其一。

第二, 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掌握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 使农民逐步具有了文化消费的经济能力。过去为吃饭、住房、穿衣发愁, 现在不一样了, 欣赏一场电影、观看一台戏曲、跳上一场交谊舞, 需花几十元钱, 也花得起了。

第三, 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 有着农民自身主观的强烈原因。这种主观原因来自对我们许多传统文化的依恋, 或依恋情结。比如, 在常州郊外、郊县的农村, 上了一定岁数的人说, 哎哟, 倒像好多年没有看“滩簧”了, 很想听滩簧戏调。滩簧是常州农村一种地方戏, 在旧时十分盛行, 有些农家妇女至今还能哼上几曲, 十分动听。

又比如, 在常州郊县, 有一位农村青年, 宁口不造房子, 自费到民间去收集了数百件石器, 诸如磨盘、石臼、石凳、井栏卷、石狮、石雕、石碑、石砖以及奇形怪状的石头。为了收集这些东西, 他已经花了超过20万元。前期, 常州电视台对这位青年作了新闻专访。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 他说, 他觉得这些东西不仅好看, 好玩, 还感到它以后越来越稀少, 也许一块石头记录了一历史或者一个故事, 有价值。

第四, 农民自办文化, 是对现有文化形式、文化内容和设施等的一种补充。如丧俗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的丧俗文化, 不仅有较大的需求, 还有较大的市场, 从事这一“文化活动”的人, 不在少数, 而我们的“官办”文化几乎尚未涉及。

总之, 农村社会发展到今天, 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从“自发倾向”已经逐渐形成“自觉行为”, 它的产生完全有着历史的必然因素。

二、农民自办文化的大致模式

农民的自办文化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且因不同的地区而各不相同。以常州地区的农村为例, 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民间工艺类。如编织、根艺、绘画、剪纸、食品制作和服饰工艺及产品等。

2. 说唱表演类。如民间演唱小分队,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演员的说唱小组, 以及有一定“绝活”表演能力的民间艺人。

3. 文化收藏类。这类收藏特别丰富, 大到金银首饰、瓷器古玩, 小到老皇历、家传纪念品、家谱、老照片等等。

4. 家庭图书馆。

这种图书馆的特点是, 以户主的喜好和文化素养为藏书标准, 购书收藏, 除了供本家庭成员阅读外, 也借给亲朋好友。藏书量从几百删到万余删不等。

5. 家庭博物馆。

这种博物馆目前以经济实力较强的人家为主流, 投入巨资兴建, 单一或多元的实物为藏品, 在常州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如在常州武进有一位王姓的企业家, 经营着一家纺纱厂和织布厂, 且资产过亿元, 闲暇时光, 他产生了收藏瓷器的想法。2008年, 他在厂区开辟了近500平方米的房屋, 进行了专门装修, 制作了足够的收藏架和玻璃厨柜, 办起了家庭瓷器博物馆。这个家庭文化项目, 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 收藏历代瓷器珍品1万余件。

6.“著书立说”类。

在常州农村先富起来的一些有识之士中, 出现了为数不多的“想写一本书”的人物。在前些年, 也是武进区一个厂长, 给常州市文化馆一位同志送来一部18万字的书稿, 这个作者只读了小学三年级, 手稿错别字连天, 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字迹难以辨认, 但这位“农民作家”想出版一本“散文集”的愿望非常强烈。

农民自办文化的样式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之中, 我们的群文工作者, 当密切加以关注和重视。

三、创立新机制, 搭建新平台

积极扶持和发展农民自办文化, 对农村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做好这一工作, 我们必须创立新的文化机制, 为农民朋友搭建新的文化展示平台。

一是要建立评估机制。对辖区农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摸底调查, 搞清该地区农民自办文化的品质和规模, 进行科学论证, 区分公益性或商业性的自办文化项目, 摸清“家底”, 并写成调查报告, 及时供上级领导参阅、决策。

二是要建立协作机制, 对公益性的农民自办文化要大力给予扶持, 或包括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如有些家庭图书馆, 因缺少管理的专业知识, 书刊没有按照科学方法编目, 导致图书只借不还, “有去无回”, 最后弄得难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辅导, 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这种家庭图书馆, 甚至可以作为我们的协作单位, 使这种小型图书馆遍布千家万户, 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三是建立常年辅导机制。如把农村的松散型的说唱表演团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辅导, 使他们逐步提高演出水平和专业知识, 从而发挥更好更大的社会效益。

四是建立重点项目发展机制, 为一些比较重要的农民自办文化搭建长期有效的舞台。比如, 上文提到的武进农民企业家王先生创办“历代瓷器博物馆”, 其6000余件藏品数量令人惊叹, 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有几件真品, 几件膺品, 这对收藏和妥善保管及如何对外开放都带来了难度。在我常州市文化馆同志的帮助下, 专程到北京请来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顶级专家, 对藏品逐一进行了科学鉴定, 结果发现有五六件为国宝级文物, 价值超过1个亿人民币。鉴于这种情况, 对原有的藏品进行了重新分类, 在摆放保管和开放的方式加以区别。如此, 对这个自办文化项目的扶持, 有力保障了其健康发展的需要。

五是要建立奖励机制, 专门奖励寻农民自办文化有较大贡献的人员。群众文化包括农村文化工作, 往往是吃的良心饭, 做好一项工作, 总是要花很多功夫。决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上文所述对那个想写一本书的农民, 我们的一个文化干部, 花了半年的业余时间, 对他进行了辅导, 并对没有标点不成的稿子进行了整理, 终于, 一部18万字的散文集得以公开出版了。我们的群众文化, 本来就是有辅导、培养社会青年的义务, 奖励是次要的, 关键是要鼓励, 要对这类工作加以肯定。

建立必要的机制, 是积极扶植农民自办文化的有力保障, 而农民自办文化对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农农村和谐社会, 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时刻关注农民自办文化的新动向, 积极稳妥地为农民自办文化搭建平台, 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摘要:农民自发或自办的文化, 尤其是特色文化, 往往带有盲目性或不自觉性, 但它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发现和扶持农民自发自办的特色文化, 对于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建立切实可行的扶植农民自办文化的新机制, 是促使这一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 遇到了一个良好的时机。农民自办文化在一个特殊的新旧交替时期应运而生。农民自办文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以至一些农民自办文化或夭折或误入歧途, 不仅没有给农村的社会发展带来和谐之声, 反而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 正确指引农民自办文化的导向, 积极支持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成了当今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作。农民自办文化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问题是, 这种文化的出现, 作为我们文化工作者, 作为政府的文化机构或称为“官办”文化, 应该去做些什么?

关键词:农民自办文化,特色文化,保障机制,和谐发展

农民自办文化 篇2

从2009年开始,市中小学校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通过组织学生自办“节日小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这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以趣味性浓、参与面广、简便易行、寓教于乐等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物化为孩子们需要和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创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载体和新平台。

在采编中自成品牌、各具特色

“节日小报”活动开办之初,市文明办联合教育局首先在青羊区50所中小学校进行试点,逐步引导全市各校学习借鉴,并引导各学校在“节日小报”的采编中有机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自成品牌、各具特色。

市各中小学校纷纷结合自身特点,从课本开发入手,分门别类地编写了《国学堂》、《百韵金沙》、《童学堂》等传统文化教材,为学生创作“节日小报”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把语文、美术、体育、音乐、劳动等日常课程的内容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通过组织国学故事短剧汇演、古诗古乐鉴赏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他们在玩耍中逐渐学习书法、国画、篆刻等技能,并融入到“节日小报”的文字采编等各个环节当中。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中小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明确小报创作主题,进行前期策划,让学生了解报纸的基本构成要素,引导他们学会如何选题、如何编排和美化版面,在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了“节日小报”的工作基础。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在“节日小报”创作中,市中小学注重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在“节日小报”创作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参与、多交流,以个人、小组、班级、家庭等为创作单位精心编排“节日小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逐步形成了“老师指导、学生主创、家校互动”的小报创作模式。

在“节日小报”的版式设计、内容采编上,充分注重彰显学生的特长、喜好和个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采取“小学低年龄段学生以绘画展现为主、小学高年龄段学生以文字采集为主,中学生以表现自身感悟和创作技巧为主”的方式,鼓励中小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书法、国画、篆刻、剪纸等开展“节日小报”创作,涌现出了《草堂小报》、《金沙小报》、《文翁小报》等童趣盎然又不失地域文化特色的“节日小报”。

每个传统节日之后,各学校还统一组织开展“节日小报”的班级、年级、校内评选活动。通过“节日小报”展示周、PK赛等形式,评选出“办报小能手”、“优秀节日小报”等,并将优秀作品在学校的走廊、宣传栏、教室、校园网页进行集中展示,为中小学生搭建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引领学生践行传统美德

通过开展创作“节日小报”活动,市中小学生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化积淀、道德素质、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河南农民和他自办的福利院 篇3

59岁的牛志远是去十多里外的县城借钱的。包里装的是17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单和报考志愿。

几年前,老牛还是襄城县十里铺乡单庄村的“首富”。7月9日出门时,他的兜里只有几十元钱。

6月26日高考发榜,福利院17个参加高考的孩子全上了大专线。一年十多万的学费、生活费,成了这位老人现在最大的目标。

2002年,身为农民的牛志远办起了许昌市第一个民营福利院。今年,福利院收养的孤儿达到39个,其中21个考上大学。而这位老人耗尽数十万家财,重新跌入“穷人”行列。一年多前才获准经营的“阳光福利院”也随之前景难测。

39个孤儿的“家”

推让了半天,杨宝真和盛晓丽,两个19岁的姑娘分吃了一个桃子。

桃子是杨宝真从学校回来时在县城买的,共11个。她先分给了年纪较小的孩子,最后一个,她用手掰开,分给了同岁的盛晓丽。

最大最红的一个,她留给了牛爷爷。“这孩子可懂事。”老牛说,杨宝真三四年前来到福利院,去年考上了河南大学外语系。

“没有牛爷爷,我连高中都上不了。”戴着一副眼镜的杨宝真有点羞涩。她幼时父母去世,13年来没人照料。老牛见到她时是冬天,床上连垫被都没有。

目前,福利院里39个孤儿最大的20岁,最小的10岁,“都是无依无靠没人管的苦孩子。”老牛说。

“襄城县阳光福利院”就在靠公路的一个农家院落里,满院子菜畦和树。四周20多问瓦房,分成客厅、卧室、学习室、厨房,餐厅、卫生室。

客厅里挂着《院务制度》、《院长职责》、《医务制度》,纸张已经起了霉点。院务管理委员会上院长是牛志远。副院长是他的大儿子牛占峰,成员中还有二儿子牛永军和两个儿媳妇。

牛志远在小学生的卧室里靠窗摆了一张破旧的单人床,“这些小孩子晚上会踢被子,半夜要起床尿尿,得有人照顾。”

因为多数孩子在县城或者外地读书,所以平常住在这里的只有七八个孩子。一到周末或者学校放假,福利院的孩子就会骤然增加。

7月2日,朱志豪从焦作师专放假回“家”。从2000年这个院子建成开始,他就在这里住。

“老家的房子倒了,全是草。”朱志豪说,除了阳光福利院,他放假时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因肝癌去世,同年12月,患病的母亲跳了河。所作亲人只有一个精神病姨妈和双目失明的姨父。流浪了一段日子后,在平顶山做铜像生意的牛志远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自己家。

孩子们带回家来总是由牛志远的妻子照顾,帮他们换衣服、洗澡,甚至喂饭。冬天,她带着四五个小男孩去女澡堂洗澡,结果常遭澡堂里的女人群起指责,她说,“我也不恼,这些孩子可怜哩。”

不养“社会流子”

今年,盛晓丽考了515分,上了大专分数线。老牛让她复读,别怕花钱,“她平时学习可好了,这次发挥失常。”

高考前,盛晓丽体检时查出肝病,回到福利院,她怯生生地和牛爷爷说,“我又病了,恐怕你会把我撵走。”牛志远安慰她,“咱不怕,把病治好了再上大学。”

在接受牛志远助养前,盛晓丽在学校每天靠课后捡瓶子、垃圾养活自己,下课就跑到食堂帮忙卖饭菜,以获得一顿免费餐。

牛志远说,盛晓丽来福利院之前,没钱交学费,老师把她的桌子搬走,她于是靠着墙站着上课,一站就是三个星期,第二次拖欠学费,老师又一次把她的课桌搬走,她又站着读了2个星期。

通过学校推荐,2004年她第一次和牛爷爷见面。盛晓丽说:“那回第一次听到有人跟我说,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目前在福利院的39个孩子,全部都是在读的学生。“他们能读多远,我就送多远。”牛志远说。

牛志远收养孤儿,只有两个标准品行端正,不傻不愣是个正常人。“我要养的不是社会流子(不务正业的人)。”他说,只有那种家境贫寒,又不放弃上进的孩子才值得同情和帮助。

“父亲就是这么一个人,平常在外做生意,看到没衣服穿的人,会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上。”大儿子牛占峰记不起父亲是什么时候开始收留孤儿的,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在家里收留过几十个孩子,短的两三月、半年,最长的两年,后来都回去了。

目前的福利院里,朱志豪是牛志远带得最久的孩子,他直接喊“爷爷”。老牛说,这孩子学习很刻苦,但因为家庭阴影带来思想包袱,经常读不进书。后来,他复读了2次,才考上专科。

牛志远说自己对好生差生一视同仁。“有的孩子脑子本来差些,只要他勤奋了,怨不得他。”

送100个孤儿上大学

7月9目,老牛从县城回到家里,朱志豪忙着迎上去。“爷爷中午又没吃饭。”他偷偷告诉记者。

2005年8月,4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即将入学,牛志远带着他们到县城每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一双新皮鞋。

朱志豪说,爷爷自己已经4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外出几十里都是骑自行车,饿了最多吃碗烩面。

“如果不办福利院,我的生活肯定在本村是最富裕的。”牛志远说,之前的铜像生意为他积累了40万存款。

在创办福利院之前,老牛是当地的“能人”。他从小家境贫寒,上个世纪80年代,他通过自学,以铸造铜像致富。

福利院对面“单桥大饭店”的小伍说,牛志远致富后一直乐善好施,1998年曾捐赠过4尊价值数十万的铜像。

老牛说,之所以萌发办福利院的想法.是做铜像生意中碰到一些贫寒的孤儿很可怜,“伟人塑是伟人,不塑也还是伟人,捐铜像的钱不如用来办个福利院。”

2000年,牛志远开始着手实施自己建造福利院的计划。福利院审批难,牛志远以建铸造工艺厂房的名义拿到了建房批文。没有地,牛志远把地点选在自己的3亩责任田上。

2002年,福利院的牌子挂了上来,并收了七八个孩子。

牛志远说,修这个福利院包括里面的设施,花了14万元。

2005年1月,距离福利院的事实存在已两三年时间,“襄城县阳光福利院”终于获得县民政局批准。

襄城县民政局副局长卢文海说:襄城县目前没有一家公办的福利院,某种意义上,老牛是在做民政部门该做的事情。

2005年,福利院6个孩子参加高考,最后有4个考上大学。

2006年,17名孩子全部上了大专线。其中一名孩子甚至考了全县第二名,有望上北大。

10年,培养出100个大学生。这是牛志远给阳光福利院定下的目标。

“得送他们上大学,老在农村里转没出息,日子还是苦。”老牛说,自家的小孩没读什么书,一直是个遗憾,当时小孩多,家里太困难,上不起大学,只有大儿子读了高中。

“100个大学生,至少需要300万,这个

账我算过的,这是10年要这么多,不是一下子要这么多。可以慢慢来的。也不能定太多,不切实际。”牛志远说。

对于住校读书的高中生,牛志远每个月发给150元生活费,大学生是300元。“这样孩子们在学校里就能吃上肉。”

救孤非议

刚放暑假,牛志远就将几个有亲戚的小学生孤儿一一送到了他们的亲戚身边。“让他们放心,我啥也不求。”

阳光福利院的外墙刷着鲜红的一排大字:奉献爱心,造福社会。

这八个字有一番来历。老牛说,阳光福利院建成后,有人就说,一个农民,自己花几十万块钱盖个院子,养这么多非亲非故的小孩,供完上学就让他们走,他图什么々是打着福利院的幌子倒卖孤儿呢。

“还有人说,福利院是养这些孩子来卖器官。”老牛说,有些孩子的亲戚因此来到福利院进行调查。

于是,他请人用红色的油漆在墙上写下了这8个大字。“这不是要向别人标榜啥,而是我对流言的反击。”

牛志远说,连民政局也不无担心。福利院明明是收留抚养孤儿,但批准证书规定的服务范围却是为老服务。

按照民政局的批示,福利院接收孤儿采取助养的形式,福利院并不是孤儿的监护人,只是他读书生活的资助人。同时,福利院接收孤儿也必须由当地村委会、派出所出具证明,然后到民政局备案,同时与孤儿的原监护人签订相关协议。

“这是为了谨慎起见。”襄城县民政局副局长卢文海说,县里还是默许老牛招收孤儿的。

而说到孤儿们的有些亲属,老牛说更是感觉心凉。他说,有些孤儿是有亲属的,但很少有亲戚来看过,“像都是怕粘上了”。

“我是没喝过他们一口水,也没听他们说过一句感谢话。”老牛说,收养了一些孤儿,他们的亲戚还和他闹。

福利院中一个孩子双亲去世,无人照管,孩子自己在学校扫地打工,学校老师可怜他,推荐到福利院。结果没多久,孩子的伯父就跑来闹事,说孩子我来管。但是,学校让他交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时,他却拒绝支付,只想得到孩子父母留下的地产。最后,学校只好又找到老牛,让福利院把孩子接走。

去年杨宝真考上大学,牛志远去送,她的一个叔父也来了。但是一路吃饭,叔父都是分文不掏,到了宿舍,一听说孩子需要买脸盆之类的日用品,这个叔父马上走了。牛志远给孩子买来东西,杨宝真伤心地哭了。牛志远只好劝她:“你哈都不用讲,努力学习就行了。”

老牛说起这事有点生气,“今年送孩子上学,谁的亲戚都不让一块去了。”

资金困局

2006年高考结束后,牛志远在福利院做了三桌菜,为17个参加高考的孩子办了庆功宴。但是,高兴很短暂。

“一算账就发愁。”老牛说,学费生活费每人一年得七八千元,17个孩子就是十三四万,还有去年考上的4个,暑假结束就要学费。而还有18正在读中小学的孩子,学费和生活开支也要几万元。

阳光福利院获得民政部门正式批准1年半后,开始陷入困境。

牛志远的铜像作坊越来越不赚钱。铜价涨了一倍多,而手工作坊的生产工艺也很落后。而他本身忙于福利院,也根本没时间去打理生意。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年可以赚10多万,现在能赚三四万就不错了。

随着“阳光福利院”牌子挂起后,福利院的孩子日浙增多,当地许多人说牛志远是“大傻瓜”,“自己骑个破”伏尔加“(自行车),大把银子往孤儿身上花”。

牛志远以前积攒下来的40万元,如今已经花费殆尽。小儿子准备结婚买房的钱也花了四五万元。

“这些孤儿确实可怜,但是这样做也太不切实际了,家里的生活总要过下去。”大儿子牛占峰家的客厅除了一台电视机,没有其他家电。

二儿子牛永军开三轮车送货,每个月挣500元,妻子办一个小诊所,生意萧条。牛永军也感慨,要是不养这帮孩子,我们的日子当然好过多了。

但是四个儿子都对一贯权威的父亲表示服从。牛占峰说,这是父亲的志愿,他以后老了,他们还是要把把福利院继续办下去。

老牛说,目前孩子们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县团委答应把情况向团省委汇报,争取助学基金。另外,县领导指示县工会找市工会,请求市里一些企业赞助。他还去找了民政局,但被告知没有这个救助项目。

在和各个政府部门联系之外,老牛也和村里协商好,今年承包30亩地雇工种烟草。年收入有五六万。其余的能通过一些学费减免政策可以减免一部分,剩下的就借债。

“这些孤儿们太苦了,他们的苦使得我没办法不坚持下去。”

朱志豪现在利用课余时间,在宿舍区卖方便面,一个月能挣100来块钱。“如果不是上学特别需要钱,肯定不忍心再要牛爷爷帮助。”几个考上大学的孤儿也在学校找勤工俭学的YL会,他们想给牛爷爷减少些负担。

永嘉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发展与现状 篇4

关键词:永嘉农民,自办文件,发展

永嘉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永嘉先民就已在此繁衍生息。永嘉历史上两晋与宋代两次人口南下大转移, 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名人, 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苍坡村的布局是文房四宝, 芙蓉村的布局是七星八斗, 岩头村史称二十四都;历史上更有谢灵运、王羲之、陶弘景、丁昌其等名人。因此人文景观, 民俗活动和留在地上地下的文物非常丰富。改革开放以后, 一些被封存的文艺活动、民俗、文物被重新发现利用, 加上楠溪江旅游事业中古村落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农民慢慢地感到了文化的份量, 尝到了文化的甜头, 一时之间戏剧、歌舞、手工艺、民俗活动等等到处可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这些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是戏剧表演火爆一时但很快冷却。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 我县的民间职业剧团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时间京剧、越剧、瓯剧、黄梅戏等等非常普遍, 据不完全统计, 当时仅小楠溪江一带就有2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这些剧团农忙下地, 农闲演出, 村民们这村看了看那村, 京剧看了看越剧, 着实过了一把看戏瘾。可这样的好景并不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劳务输出的增加, 再加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步伐, 社会竞争的加剧, 电视、录像、卡拉0K、网络等等变化无穷, 戏剧很快出现了举步艰难的境况。

二是免费文化活动场所开办难维持更难。近年来, 永嘉出现了村民自发组织开办免费文化活动场所, 以供村民娱乐的情况。五尺和岭头的两位退休老人, 各自办了一个图书室。图书一部分是老人收藏的, 也有一部分是向有关单位和村民收集的, 图书的品种有很大的局限, 出现了内容过时, 书本页码残缺不全的现象;图书室免费为村民开放, 增添新书又缺乏资金, 再加上管理不善, 没过多久就维持不下去了。也曾有些老人在自己村里开辟黑板报, 定期刊出一些村民关注的内容, 但后来因种种原因现存的并不多。

三是音像、电子信息类场所逐步减少。上世纪80年代的音像制品一夜之间突然遍地开花, 到处是录像厅, 歌舞厅, 即使不进歌厅, 耳朵里也常能飘进一些流行歌曲、舞曲。但随着网络的普及, 音像放映、歌舞厅营业迅速退位, 现在除了沿江一些经济发达和有外来民工的地区还留有少数歌舞厅外, 山区再也找不到歌厅、舞厅和录像放映厅了。而网吧在经历了几年迅速的发展后也趋于理性, 更因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山区根本就无法立足。

尽管农民自办的这些文化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的被淘汰, 有的苦苦挣扎, 但有的正在积极寻找出路, 也有些新的项目正在悄悄发展。

一是民俗活动有利可图。永嘉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端午赛龙舟、元宵舞龙灯、二月赶庙会、六月放水灯:还有清明、立夏、中秋、重阳等许多节日活动;别的还有婚俗, 祭祀等,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 有人动起了民俗的主意。永嘉苍坡村有几个农民联合开办了一个婚俗表演公司, 把古代繁琐的婚礼与现代时尚的旅游联系起来。尽管目前的表演存在种种问题, 但公司成立3年以来, 还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 而且举办方正在积极寻求继续发展的各种途径。为了发展, 他们为婚俗表演编写了故事、剧本, 聘请专业人员辅导乐队、表演人员的演奏和表演技巧等等。他们还想把婚俗公司和现代婚庆公司联合, 满足现代青年某些猎奇和怀旧的心理。公司自成立后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 共举办活动400余场, 且许多游客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种种迹象表明, 民俗活动还有持续发展的态势。

农民自办文化 篇5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方便群众学习科技知识, 培养新型农民。2011年2月, 张高峰自费购买了书刊、电脑、摄像机、投影仪等, 开办了农家科普书屋, 让群众免费学习, 接受培训。现在, 该书屋有各类图书3000多册, 订有《农民日报》、《乡镇论坛》、《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科技报》、《致富快报》、《乡村科技》等12种报刊, 书屋全天免费开放, 每天前去看书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

近日, 张高峰的农家科普书屋被平顶山市图书馆确定为“文化共享基层服务站”。他本人被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三创一带’活动农村科普带头人”, 获得“2012年度河南省农村科普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上一篇:工控组态软件下一篇:小说教学尝试和体会